物流运营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运营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运营管理方案

篇1

目前全国物流企业中,运营管理方式没有客观的决策标准,使得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大打折扣。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有利的条件。

过去大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只停留在反应慢、效率低、成本高的“邮件系统+局域网”原始阶段。“物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现,令物流企业由原始服务模式变成“移动+互联网”新型信息化的服务模式,为物流企业以及其客户带来了业务拓展的便利和资源价值的增长,同时实现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物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把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融入到现代物流业的货物揽收、仓储、运输、配送乃至企业管理等各个环节中,为物流企业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整合,逐步改变了物流由传统单纯的仓储运输服务型转变为向企业客户提供基于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及物流咨询的全面物流服务,塑造了全新一体化物流产业价值链,不但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大幅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迅速的信息传递、高效的流通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是现代物流企业决胜的关键。如果说物流企业信息管理中心是整个企业的大脑的话,移动信息化就是他的神经网络系统,这个高效、快速的系统会为物流企业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以及对仓储、运输、信息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必将对传统流通体制改革有极大推进作用。

篇2

公司领导把我安排在运营管理部,起初还担心该部门的领导会不会太严肃,同事会不会难相处,但很快的,这些担忧就被排除了。

运营管理部是清一色的男生部落。张经理,这个部门的老大,但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畏惧,反而给人一人亲切感,他对我的工作;杨经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可爱的一个大男生”(可能我对他的这种形容有点不妥,但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其它更恰当的形容词了),他脸上总挂着他的招牌笑脸;武刚,高大帅气的男生,而且篮球打得挺棒(当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这几位男同胞们都挺幽默的,愉快的气氛很快的让我融入了这个小团体。

我对物流的概念,了解的知识浅显。对于物流的本身感到很神秘,不敢想象现实中的物流业和心目中的物流业有那些不同之处。对于物流,我只是知道它是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但没有想到它的实际操作却没有这么的简单。就以我现在所属的长沙分公司运营管理部的工作范围来说,已是很复杂的了。

刚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感觉一头雾水,幸好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逐一对各个业务的进行了解。长沙分公司主要有几个业务单元:销售物流(又分长沙销售物流部、南海销售物流部、十堰办事处)、供应物流一部、生产物流一部。运营管理部主要是负责对整个运输和配送过程进行监控、协调、组织运力,对承运商的管理和关系维护,根据单据及运输评价考核承运商。

例如长沙销售物流部是发车量最多的,但同时事故率也高,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为了提高安全操作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对此公司也相应的制订了安全管理办法。还有其它所存在的问题,都一一制定了管理方案。我觉得更重要是各部门之间,在相关业务方面应该紧密合作,勿以不相干的态度来应对,必须提升彼此的合作精神。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32-02

高速公路代表着一个国家交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路程的不断增加,科学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模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高速公路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设施,一定要采取最新、最先进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方案。只有这样,高速公路才可以不断降低繁重的交通压力,增加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进行持续健康的发展,持久的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和模式滞后于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无法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整合高速公路信息资源,对高速公路进行运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

我国的高速公路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却非常快,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推动力。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加上公路建设费用来源不同和全国没有统一的建设发展模式等因素,导致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明显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不同地区的运营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在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初期,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一般依赖于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即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网络通信系统。许多的高速公路都进行了机电系统的操控,比如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网络通信系统的科学管理。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建设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第一,运营管理模式不健全,运营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有待提高,而且因为建设初期没有对高速公路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使得运营管理设施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虽然公路上已经对监控、通信和收费系统进行安装,但是运营管理对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几台电脑就可以控制管理的。第三,国内许多高速公路采取分段、分线建设的管理模式,导致不同线路、不同路段的运营管理模式不同,使得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无法充分发挥。而且不同路段的监控、通信和收费分散独立运行,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使得运营管理和高速公路规划常常在协调方面发生问题,进而导致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自动化程序低、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范围小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我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建设。

(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以及高科技的交通管理进行了科学的结合,建成了收费处、路段和地区的信息管理模式,以便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全面、及时的动态信息,方便其对每个路段、收费处的信息资源实时进行监控管理,面对一些突发事故也能做出最及时的应对。但是,目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运营管理偏重于行业和部门内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高速公路上大众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以及MIS系统因为高速公路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而引起衔接性不足的问题,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高速公路中各级管理部门和操控机构为服务对象,进而实现不同路段、不同收费处的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不同管理级别可以综合办公。因此,所要设计构建的运营管理系统必须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一)接口层模块

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国内许多路线配备的监控设备和信息收集设备没有统一的控制模式,再加上不同路线的实际环境不同,导致了不同路线采集到的信息无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统一的连接和控制。因此,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制定规范统一的接口软件,一般包括:监控视频接口、收费接口、检测控制设备接口等。同时还要制定标准的信息接口模式,以此来达到高速公路网上各种硬件设备无缝连接,统一管理的目标,有效地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

(二)信息处理层模块

当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下达命令后,首先要经过接口层的正确转换,才能应用于信息的处理层,确定是否要对高速公路中的收费信息、监控信息以及不同路线上的气象等情况进行采集或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化网络管理的需求,还可以帮助领导层及时掌握高速公路上的最新动态。依据该模块可以保证高速公路上的综合信息得到的管理,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应用。

第一,服务与交通指挥。该系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收费站、隧道以及交通信息等表示出来,帮助人们了解路段情况,当人们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可以在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做出最合理的判断,避免引发无谓的伤害和损失。对于高速公路的信息管理中心而言,可以实时显示出不同车辆的详细信息,进而对其做出限速或报警的提示。第二,服务于收费以及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汇集不同路段中各个收费站的收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将高速公路上收费系统的通行费用进行自动拆分,然后引入银行或其他第三方的介入,完成通信费用的收支,保证日常的收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另外,系统还可以保证收费票据的出入库管理和核销,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等操作。第三,服务于公路维修与养护。系统可以实时的调查不同路段的信息,了解路段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公路维修养护计划,保证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业务办公系统模块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之一就是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它可以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的日常办公提供友好的服务,而且还可以将信息处理层的信息上传下达,保证上级管理部门和下级具体操作单位实现远程互联网交流、互联网办公,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使高速公路管理层掌握各路线的最新状况,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且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可以结合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特点对其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通过该技术将会议精神、公共信息、电子刊物、档案管理、论坛动态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外进行,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无纸化办公。

(四)高层决策支持系统

当信息采集层对路况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后,经过信息处理层的处理,最终存储到具体的数据库中。如果高速公路的管理层要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或其他操作的话,可以从数据库中的海量业务数据里对所需数据进行抽取和分析,为最终所作的决定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管理层要对高速公路某个路段的收费进行调整,就可以从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收费标准信息以及车流量等,对未来做一个合理的预判,进而做出合理的费用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动态效益分析模型,对还贷和收费等事务进行分析,以便管理层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三、结语

在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对系统工程机理和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成功的组建出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实现我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它不仅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规范的运营管理,而且还能够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导层提供最新、最准确以及最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使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者一定要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大力研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方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此来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坚定的前提,为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雪蓉.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抓落实工作之思考[J].成都:经营管理者,2014(1).

篇4

关键词:运营管理课程;实践能力;案例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运营课程的特点

《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角度

一方面目前的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角度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课程设计角度

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在教学中怎样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人才,是当前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面向实践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一)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

由于在不同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中都有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因此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对于本科层次的运营管理应选择难度不大、内容不太多、穿插一定案例的教材,目前我院采用的是马凤才老师编写的《运营管理》。

2、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3、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学习环境

在课程中我们讲到90年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运作得到了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了提高对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尤其是教学视频。拍摄一些国内企业的生产管理录像用作课堂教学。用投影仪对实物进行展示,直观展示车间的实际生产流程,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内涵,并且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 4、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案例

对于运营管理课程而言,许多知识很抽象,如果“照本宣科”的话,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的教学案例,突出运营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扩大视野。教学案例可能来源于国外企业,也可能来自国内企业。目前运营管理教材使用的案例大多选自国外,照搬国外企业管理的案例和MBA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由于缺少足够的企业背景资料,很难让学生充分融人到案例中去,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运用我国企业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即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本课程案例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提取身边的案例。那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而且从熟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现实事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积极思考。

(二)实践性教学设计

目前,本科管理专业的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其原因一是本科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压力比较大,实践教学组织困难;二是学校老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不能对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采用其他方法,笔者认为应以教师课堂讲为主,适当增加其他实践方式。对于运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综合性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例如在大三下半学期生产运营理论课程结束后,增加为期两周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试验”,增加感性认识,把企业生产、营销、财务、战略等融入模拟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完成与企业生产实践有关的实验活动。

2、认知性实践环节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学期最后几周集中去企业进行参观,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组织本科生去企业参观, 应就企业的背景和主要业务作简单的介绍,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查找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参观,这样效果比较好。

3、实习工厂建设

以上的综合实验和企业参观与企业实际应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目前高校招生过大,使得企业又很难接受真正的实习项目,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保障。因此建议学校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实习工厂建设,产学结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

(三)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

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语

“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eidi J.c.Elias,Steven A.Demurjian,J.Fernando Nevada.Software Engineering: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Practices[M].New York: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8.

篇5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是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和核心企业,1997年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野生杏仁资源,生产和销售杏仁露系列饮料产品。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露露”牌杏仁露已获得国家技术专利,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各种评选中获得金奖,1999年1月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露露”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目前,承德露露股份公司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已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美誉度,初步构建了以“露露”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蛋白饮料产品系列群。

获奖理由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为应对新世纪世界信息化浪潮而采取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企业而言,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战略研究,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民族饮料工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多年来以“打造民族饮料的世界品牌”为己任,在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战略,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露露的实践证明,财务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和核算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何更好地运用和发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一、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资金管理松散、预算管理困难、集团监管力度和时效性不足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财务信息化的开展、各类制度的建设、监管体系的建立、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基础工作的规范等综合治理,其中财务信息化的开展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我国企业组织形式日趋集团化,经营方式多元化,组织结构倾向于扁平化和网络化,跨行业、跨地区财务核算和管理等情况大量出现,集团公司必须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以便对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优化配置,将财务系统由核算型转变成为管理控制型。

二、公司未来发展对管理的需求

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力争在五年内产销量达到50万吨占领全国市场,再用十年的时间把产销量扩大到100万吨,把我国的民族饮料销往全世界。公司在实施管理信息化工程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实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公司未来发展对运营管理的需求

公司的不断发展和未来发展规划对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找到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为管理层服务。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能迅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要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包括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在内的新管理体制,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的相互协作功能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信息交流沟通系统,迅速提高组织的效率。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把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发展为全行业和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企业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管理思想的出现要求企业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及信息交换技术,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全面集成优化,以支持产品协同商务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二)公司未来发展对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需求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重要的决策支持系统。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要把握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和决策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对满足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财务管理信息同样要适用,只有努力推广财务预算和分析功能,才能很好的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企业不仅仅归属股东,而且也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除了要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关注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还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兼顾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

(三)财务管理内容也要进行创新

在创新财务管理内容中预算管理是首要点。通过预算目标的确定、分解与落实、执行与调整、评价与考垓等,反映企业对市场要求的应变和措施,对企业起到规划发展、协调行动、控制经营等方面的作用。

(四)风险管理的作用应高度重视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时,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担保的增加、应收账款的滞收、生产资金的各有短缺等,企业有发展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建立资产财务状况评价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企业财务核算和企业运营管理相结合的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引进安易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公司了财务信息管理第一次飞跃。自2001年开始开发实施企业信息化到2003年,公司已成功的实施动行了ERP管理系统,为以后财务业务一体化铺垫了基础。2003年公司提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设计思想,并与吉大工易软件公司合作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开发设计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露露运营管理系统》。

(一)方案的提出

根据公司未来发展对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最佳的企业财务解决方案应该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相结合的集成系统。在此基础上,公司融合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传统的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运营管理系统概念。

随着公司业务品种的增加和业务量的增大,将公司的产、购、销、存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运营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建立起产、购、销、存一体化的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所有业务核算及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集成。

(二)方案的实施

加强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方案的前题是必须先有业务信息化的基础,做为一财务管理系统来说,数据的准确是最基础的,只有企业将信息化发展到成熟阶段业务数据才能保证准确,在财务业务一体化前,必须将公司分销、生产、采购、存储等管理模块完善,并在保证上线运行无误,这样才能确保传给财务的数据准确可靠。

对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管理的变革,业务流程的改进,会设计到组织结构的调整及人员业务的改变。首先对人员进行信息化认识上的讲解,其次对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及流程的培训。

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对系统进行运行评价,要让所有人员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谈出自己的体会,由项目经理分析研究,对系统进行完善改进,促使系统更好的运行。

(三)方案的使用效果

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完成,组织机构调整,流程优化已结束,各业务流程运行正常,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导向,围绕实现成本核算所展开的各项业务流程的大型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已全面实施。

实现了公司的数据共享。在传统管理中,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连接,财务数据要滞后并且容易出现失误造成数据不准确,财务业务一体化后,财务数据实现了直接由业务端的及时准确传输。

实现了公司资源的统一配置。公司所有资源经过整合后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物流资源经过整合使公司物流的流程更加合理,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商流资源和销售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资金流资源也得到有效整合。

企业财务核算和企业运营管理相结合的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施还加强了公司的财务监督功能,提高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

四、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

篇6

一、高速公路营运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速公路不仅属于便民的交通设施,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设施,也就是说高速公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宏观角度分析,高速公路运营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对于不同的对象,高速公路运行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其一,营运管理部门。高速公路的主要投资人是政府,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还有其他投资人(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国有企业经营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需要承担道路的养护、保洁、收费、服务区经营、清排障工作,也承担着科学管理资产的重任,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承担着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社会责任。

其二,服务对象。从高速公路通过的所有车辆和司乘人员都属于高速公路运营的服务对象。通过对过往车主的调研了解到,通行便捷、良好的路况和道路畅通是车主优选的前提,其次是收费站的优质文明服务。

其三,行业监管部门。通常情况下,各省行业监管部门均为交通厅下设的高速公路管理局,从政府的角度看,承担着政策、标准的制定与考核,确保行业内执行统一规范。

二、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在所有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较为重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也就是,各种人为的经济活动都涉及人力资源管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也是由工作人员执行,所以应提高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以四川蓉城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

(一)展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以成都二绕西收费站为例,收费员四班二运转,收费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单调枯燥、流水线工作模式、工资低和人员流动大是高速公路收费行业的现状。如何留住职工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公司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蓉城二绕公司在营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结合自身的特点作了两方面努力:一是收费站为员工提供夜间阅读、练字和收听音乐等福利,解决夜间车流量小易睡岗和枯燥现象的发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员工的阅读习惯;二是为员工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全程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如职工书屋、健身房、化妆间、活动室的设计和布置,从细微处展现对员工的关怀。这已成为收费站“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工作理念的切入点。

(二)考核与薪酬挂钩

在运营过程中,考核、激励和晋升制度是强化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促进企业科学合理的发展。结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运营企业结合自身运行情况制订了员工薪酬分配方案,根据效率质量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益与责任挂钩等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对员工业绩、工作职能等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采取岗变薪变、以岗定薪等方式,在企业运营情况与薪酬制度许可的范围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三)打造晋升通道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应结合高速公路实际运用需求,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竞聘活动,打造良好的晋升通道,促使基层收费站工作人员在内部竞聘活动中成功晋升,这也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四)针对性的培训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定期对工作人?T进行科学的培训与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科学的培训,可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使每个人具有合作精神,营造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应根据实际运营、工程项目创建以及管理等工作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创建完善的人才队伍。

三、结语

篇7

当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对自营厅的管理仍执行分散化、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存在管理层级多、效率低、多头管理和营销服务协同不足、集中化支撑手段和管理机制欠缺等问题,不能适应以终端和产品销售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求,制约了自营厅销售能力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通过管理集中化提升自营厅专业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促进渠道体系向终端销售、流量经营和存量保有转型就成为运营商在3G市场下掌控竞争主动权的有效手段。

国内运营商对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探索。2012年,中国移动在广东省东莞试点自营厅集中化管理;2013年初又选取北京、安徽合肥、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福建福州、河南郑州、云南昆明、湖北武汉作为试点:近期又将范围扩展到全国省会级城市。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在部分省市摸索自营厅集中化管理。

运营商实施自营集中化管理的思路

“管理集中化、运营专业化、机制市场化、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是运营商推进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法则。

按集中化管理要求,运营商要调整现有自营厅由区县属地化、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地市为中心的自营厅集中运营管理体系,并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直接负责自营厅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减少管理层级,优化人员结构,在统一的IT信息系统上,理顺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支撑存量经营、流量经营和终端营销。

为稳步推进,运营商要以试点探索的方式,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集中化阶段推进目标,建议以“先试点,后全面”、“先市区,后区县”、“先集中管事,后集中管人”、“省市公司集中系统支撑,地市公司集中厅店运营”的模式分步实现自营厅集中化管理,搭建省市一地市的自营厅两级管理架构和运营体系。

自营厅集中化管理推进组织保障。自营厅集中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运营商内部多个部门。集中化是对各部门自营厅管理职能的整合,是归口的集中管理。

为有效推进自营厅集中化管理,运营商要在省、地市两级成立集中化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统一领导和组织集中化管理工作。由工作组研究、制定自营厅集中化运营工作方案,梳理集中化管理运营各项制度和流程,并解决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自营厅集中化管理推进相关部门职责。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推进涉及运营商内部多个部门,要由现行的自营厅管理部门(市场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自营厅集中化管理推进措施

按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内在要求,运营商要着重从组织架构优化、运营体系构建和支撑系统完善等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成立专业机构。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是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前提。各运营商要在试点地市成立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对自营厅进行集中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厅店建设、营销、宣传、稽核、考核等。

在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下设置建设运营、营销管理、综合管理支撑等班组,班组内设置厅店建设管理、厅店运营分析管理、厅店营销督导与执行、厅店宣传督导与执行、厅店业务稽核管理、厅店人员培训、综合事务管理等岗位,各岗位所需人员由地市公司根据集中管理的自营厅数量、管理服务半径等核算并配备,所需人员从区县渠道管理员、自营厅中选拔。

职能划分及工作协同

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职能。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主要承载大众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职能,承担自营厅业务发展类指标,负责各厅店业务发展指标的分解、下达、考核,并加强指标的“整合-分解-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

区/县分公司职能。区县分公司的定位由原来的自营厅属地管理和营销执行职能,转变为聚焦于政企市场、家庭市场、中高端客户保有、流动市场、校园市场等的综合营销,不再负责自营厅的运营管理工作。

自营厅职能。自营厅承载的指标主要围绕终端销售、个人/集团高价值业务办理、流量、数据业务销售、客户发展等。

协同职能。为保证自营厅集中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运营效率,要明确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区县分公司、自营厅协同职能。

优化制度流程,构建集中化管理运营体系

营销管理集中化。推动营销政策及活动在自营厅的落地执行,并对执行过程、进度、结果及时进行跟踪;组织和实施对自营厅日常业务、营销活动的培训,统一业务、营销口径。

宣传管理集中化。管理营业厅内宣传物料的上下架、摆放、张贴、播放;管理营业厅内终端及水牌的布放、陈列;整合厅内宣传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自营厅宣传作用。

建设改造集中化。改变自营厅由区县分散选址、建设的模式,由地市集中规划自营厅布局,实地选点,统一建设、改造,执行统一的Ⅵ标准,保持内外形象的一致性。

稽核集中化。在地市层面组建专职团队,负责除营收稽核外的业务统计和稽核集中化管理,营业厅内不设专职稽核人员。营业厅进行一级稽核,主要对单据进行自查;区县不进行二级稽核,营业厅在完成一级稽核后,相关业务单据即收回至地市进行二级稽核。

物流配送集中化。强化物流支撑,实现对自营斤的卡品、终端、促销品、宣传物料、家具、设备等各类物资、物品的集中配送和调配。

投诉处理集中化。建立投诉集中处理机制,营业厅不再设专门的投诉处理专区和专职的投诉处理人员,对到厅投诉客户遵循“首问负责制原则”和“快速响应原则”,厅内产生的投诉由自营厅负责处理,非厅内原因产生的投诉,提交后台集中处理。

人员管理集中化。对自营厅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包括人员的调用、加班、考勤、绩效考核、量化薪酬等。

要统筹管理自营厅,打破厅店壁垒,建立集中化的动态大排班机制,将小厅并入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大厅进行管理,实行“1+N”模式大店长负责制(一个店长管理几个营业厅),缩减店长及值班经理等营业厅管理岗位,补充一线营业编制,节约人力资源,提升人员使用效率。

考核集中化。自营厅运营管理中心承担相应的业务发展和自营厅考核指标,并围绕TD终端销售、存量维稳、新增客户、流量营销等维度来统一自营厅考核办法,负责到厅的指标分解、下达、考核,并加强指标的“整合一分解一评估一优化”的闭环管理。

资源管理集中化。归口和集中管理自营厅各类家具、设备的配置等,规范配置标准;集中管理和科学投放卡品、终端、促销品、宣传物料等各类营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培训集中化。根据市场发展和营销重点,集中制定培训计划,提出课件开发和培训需求,梳理标准化销售流程,统一组织业务、能力素质、营销服务培训。

搭建集中化支撑系统

系统支撑是运营商实现自营厅集中化管理的基础,应重点从提升系统支撑能力、优化销售运营、强化基础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支撑。

优化现有系统和流程,支撑地市集中化运营管理模式。对自营厅各系统或平台等进行改造,支撑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精简,实现数据到厅。

加快无纸化系统及电子化稽核手段建设,支撑后台管理集中化。加快无纸化系统建设,扩大无纸化系统厅店使用范围,提高前台受理效率,降低后台业务统计稽核工作量,利用电子化稽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多媒体联播系统应用,提升宣传集中化管理能力。扩大多媒体联播系统厅店的覆盖,建立省-地市-区县-营业厅的四级播控机制,实现对自营厅宣传的集中管控,提升自营厅传播能力和效率。

建立量化薪酬系统,支撑量化工作落地。建立量化薪酬系统,支撑量化规则的配置、量酬计算、量酬查询展现,在地市层面实现自营厅量化绩效薪酬的集中化管理。

实现基于营业厅的数据分析和监控。进一步支撑系统数据统计能力,实现基于营业厅的数据统计、指标展现和指标预警监控。

提升信息化办公支撑能力。实现营业厅员工交流、在线培训、视频会议、远程考试、文件传输、信息收集等功能,实现日常管理流程的电子化。

篇8

关键词:运营管理;安全风险;监察机制

作者简介:张深(1984-),女,广东韶关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综合处,政工师。(广东 广州 510520)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56-02

一、电网公司生产运营管理现状

随着精益化管理理论的提出,电网公司创新并实施了电网企业精益化运营的管理思想,使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与供电服务质量。

1.精益化管理理念

精益管理(Lean Production,LP)源于精益生产,它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企业所有者实现价值最大化。在电网公司中,精益管理主要是电网公司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组织与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对原有的电网公司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电力产品与供电服务、市场预测和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改善,对于从竞价上网到为客户提供电力服务的整个物流过程进行精简与优化,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精益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投入贯穿整个生产运营全过程,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都要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因而成本精益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1]

2.精益化管理在电网公司生产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电网公司各地市级供电局纷纷对生产运营管理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引入精准化管理理念,使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升。精益化管理在电网运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见表1。

1.电网设备与器材管理提出“零缺陷”目标,减少电网运营安全隐患

对设备检修工作,各地供电局提出三点要求:

(1)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严格控制设备检修过程中的质量审查工作,保证检修工作按标准化工艺流程及严格的质量标准执行。

(2)建立健全设备检修工作“三级”验收制度,对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进行严格监督。

(3)实行检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规定在检修周期内设备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均由检修工作执行人员负责。

2.逐渐加大技术监督在运营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1)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提高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监督平台。

(3)创新监督管理制度,对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动态评估;同时,加强技术改进措施。

3.通过推广新技术,提升电网管理水平

(1)引进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将综合地理信息与输配电业务管理相结合,实现两者的交互操作。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为电网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数据信息,从信息化角度提高电网总体管理水平。

(2)引入PAS等高级应用软件,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通过调度系统软件及时了解电网调度值班人员情况以及电网运营与损耗情况,提高电网调度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电网调度工作安全、可靠、经济运行。[2]

二、电网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风险分析

电网公司设备、器材及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供电能力与供电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强化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加强对电网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析,有利于电网公司核心服务价值的全面发挥,并能显著提高运营效益。[3]

强化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首先要对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对电网体系中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核准认定;其次要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借助定量定性研究对风险进行量化,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再次,风险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工作,应通过适应性策略、技术的引入预防事故的产生与发展;最后,还应做好电网公司风险因素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综合管控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在电网公司风险因素评估中,生产与安全密切关联,安全的生产环境才能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对安全生产进行合理监督,有利于电力生产服务的有序进行。在电网运营风险监督管理体系中,采取现场核查、不定期抽查方式,配备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及辅助监督人员,共同合作以完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引入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全网范围内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提升电网公司运营可靠性。根据量化后的风险指标,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从而对电网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安全管理。[4]

三、电网公司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效能监察机制

基于电网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效能监察机制,对整个生产运营过程进行监督审察,有利于电网公司安全可靠运行。

1.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

(1)依据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时限性四个标准,建立效能监察机制。

合法性。电网生产运营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必须是合法的授权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依法经营、廉洁从业的规定。

合规性。电网公司运维人员必须符合行业规程、规范、标准和本单位相关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

合理性。相关人员的行为应在职责权限内的合理裁量,必须符合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原则,符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持续经营等经营管理原则。

时限性。对有特殊时限要求的管理事项不得擅自延长或者缩短时限。

(2)明确效能监察对象及内容。效能监察工作主要针对如下几点:

监督检查经营管理者、单位或部门(以下简称效能监察对象)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执行电力行业规程、规范、标准和本单位规章制度,以及执行上级和公司决策、决定的情况。

监督检查效能监察对象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效率和安全情况以及完成经营指标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

监督检查效能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情况,发现行为偏差和管理缺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会同相关部门提出监察建议或决定,加强内部管理监控。

(3)引入"NOSA"安全管理系统,完善能效监察机制。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为目标,针对风险管理工作,采用超前控制等手段,对电网公司生产运营安全管理实施闭环管理,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评估,继而制定措施并组织落实。同时,督促检查监察建议或监察决定的落实,纠正偏差,总结推广经验,健全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2.效能监察的工作程序

(1)选题立项,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首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及所要研究的题目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生产经营中的重要问题作为选题。

(2)确定实施方案,开展组织工作。立项之后,由监察部门和相关业务的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监察方案,包括监察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与步骤等。效能监察工作实施过程中,监察部门均应向企业领导汇报,在取得企业领导同意后开始组织实施。

(3)进行动态管理,提出改进措施。企业监察部门以及执行效能监察任务的人员,必须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综合全部调查结果、考核资料以及掌握的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监察对象提出改进工作、完善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4)闭环管理,有效监督。监察部门要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落实和巩固效能监察成果。被监察对象部门要按照相关效能监察文件的要求,将执行情况通报给监察部门,及时反馈,完善措施,强化管理,改进工作。效能监察工作告一段落后,监察部门要撰写效能监察终结报告,进行工作总结,同时将能科学说明所立项目的有关材料搜集整理,立卷归档。[5]

(5)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围绕制度完善情况,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要求对涉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规章制度建设与完善情况进行检查,从制度的实效性、廉洁性和系统性等方面认真检查和梳理,有针对性解决“制度不管用”的问题。同时,开展专项效能监察,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招投标制度规定、业扩工程管理规定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和查处,提高制度执行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有制度不用”的问题。

四、结论

电网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严重威胁着电网公司的安全稳定运营及供电服务质量,因而电网需要建立完备的风险指标体系,完善风险防控工作,并对运营管理及风险防控工作进行效能监察。该监察机制的建立,为电网公司运营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补偿机制,促进了供电服务质量及内部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武美.运用精益管理理论推行成本精益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1,(10):61-62.

[2]陈新雪,高乐天,张志琴.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精益运营管理[J].农电管理,2010,(10).

[3]黄绘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2).

篇9

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循环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其特征在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发展逆向物流也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优势的途径之一。据统计,至2011年,中国民用汽车量已越过1亿辆,报废量超过400万,预测至2020年汽车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如果不及时妥当处置,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中国政府也因此颁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管理条例,但中国汽车报废回收市场至今还很混乱,相关法规条例的执行力度不高。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以提高废旧汽车回收效率。

近年来,逆向物流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逆向物流库存管理、企业供应链废旧物资逆向配送[1~2]、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3~5]、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和规划、逆向物流网络效率评价等问题[6~10]。中国学者对逆向物流研究起步较晚[11~12],且对废旧家电领域的研究较多,将环境因素引入逆向物流成本核算、优化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报废汽车产业回收效率低下,二次污染严重,其逆向物流管理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汽车回收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13]。因此本文结合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理念对逆向物流成本核算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拓展,寻求一种平衡经济与环境效益的逆向物流管理方法对逆向物流过程实施控制,以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并以国内某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提出成本优化管理建议。

1 基于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企业逆向物流

1.1 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

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是以肖序教授为领头人的研究团队提出的。其将资源价值细分为资源有效利用价值、废弃物损失价值、环境损害价值及资源附加价值。其核算是基于企业制造过程中材料、能源的投入、生产、消耗及转化为产品的流量管理理论,借鉴成本逐步结转方法,跟踪资源实物数量变化,提供资源全流程物量和价值信息的核算。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循环经济价值流转核算比传统会计核算更具适用性,它充分考虑了合格产品与废旧产品正、逆流向和流量,并根据合理标准将资源流转价值分配于合格产品、废弃物之间,可以准确地确定资源流转的有效利用价值与损失价值[14~15]。

在企业资源物质流动中,不仅有正向的流动(正流),还有逆向的流转(逆流),由此构成资源流的双向结构分析模式如图1。

如图,资源流分为正向(实线)和逆向资源流(虚线)两大类。正向资源流是指在生产流程中呈单向线性流动特征,最终被一次性消耗或转化为正制品的资源流,其初始投入主要包括自然系统的矿石、燃料等原辅材料(Yi)和能源(Ei);逆向资源流指回流产品生产系统或自然系统的资源流,如再生资源流、二次资源流(Rs)、废弃资源流(Rw)等。其中,再生资源流可分来自企业外部的消费性再生资源流(Rc)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性再生资源流(Rp),后者又可分为制造返还资源流(Rm)和功能返还资源流(Ru)两类。制造返还资源流指在生产过程中未达标而需重新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以及边角废料等;功能返还资源流指功能较为固定和单一,不随流程改变而改变,可在流程中重复利用的介质类资源,如水回流、蒸汽二次利用等;消费返还资源是属于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过流通消费后已经报废了的资源[16]。资源价值流分析模型能记录企业各生产环节废弃物的产生、循环利用量及最终的处置量和处置成本,能很好的适应逆向物流成本核算要求。

1.2 循环经济下逆向物流的内涵

物流管理协会在1992年为逆向物流做如下定义,其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和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逆向物流流向跟传统物流相反,涉及企业的采购、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阶段。

供应链由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构成,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闭环结构,包括内部与外部物流,如图2。正向物流(图2实线流向)代表了产品普遍交易活动,通过采购、生产、消费,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是物流的主流向渠道;另一种流动方向如图2虚线流向,方向与正向物流相反,故为逆向物流。

1.3 循环经济背景下逆向物流成本构成

传统意义上的逆向物流成本主要包括:(1)回收成本;(2)检测分类成本;(3)产品拆卸成本;(4)再制造成本;(5)废弃物处理成本;(6)运输成本;(7)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宣传费、研发费、办公费、差旅费及人工成本,收集、整理、分析、加工、传输物流信息花费,逆向物流系统运营管理成本和系统维护费等。但是在循环经济特征下,逆向物流成本还应考虑更多内容:(1)回收利用导致环境损害价值下降所获得的收益;(2)二次污染环境损害成本,对环境产生负效应。

2 基于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企业逆向物流成本优化模型

企业逆向物流如果规划得当,应当能降低企业生产资源损耗和环境损耗价值,因此在逆向物流成本核算中,笔者认为可将企业逆向物流规划后的资源节约和环境效益作为逆向物流收益。在逆向物流效益核算中可结合资源价值流转分析的二元核算与分析模型,将企业内部资源废弃物的损失价值与企业资源耗损与废弃物排放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计算结合,计算各成本中心成本。废弃物数量与其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系数相乘可获得废弃物外部损害价值。环境影响的外部损害价值核算难点在于单位损耗系数的确定,本文在综合比较了各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后选择采用日本提出的LIME值 。

在整个闭环价值链中,企业的逆向物流链分为企业内部生产性的资源循环流和企业外部消费性产品回收流。假设这两种流都将设置回收、检测、再制造等处理中心。企业逆向物流链流程如图3:

2.1 逆向物流成本分析:

逆向物流的成本模型构建:

TC1为回收成本,TC2为检测成本,TC3为拆卸成本,TC4为再制造成本,TC5为废弃物处理成本,TC6为运输成本,TC7为固定成本,TC8为废弃物环境损害成本,TR9为环境收益。

(1)回收成本分两种情形,①企业内部生产性资源循环,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无需支付购买成本,购买成本可视为0;②企业外部消费性产品回收,公式为:

Ci为回收点i的单位回收运营成本(元/吨);Ni为回收数量(吨)。

(2)检测成本:

Cj为检测点j的单位运营成本(元/吨);Nij为回收点i到检测点j物品的数量。

(3)拆卸成本:

Cr为拆卸点r的单位运营成本(元/吨);Njr为检测点j到拆卸点r的物品数量。

(4)再制造成本计算公式为:

Ch为再制造点的单位运营成本(元/吨);Nrh为从拆卸点r到再制造点h物品的数量。

(5)废弃物处理成本

Cg为单位废弃物处理成本(元/吨);Njg为检测点j经检测不能加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数量;Nrg为拆卸点r经拆卸后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物;Nhg为再制造点h新产生的废弃物数量。

(6)运输成本

DCij为回收点i到检测点j的单位运输成本(元/吨);DCjr为检测点j到的单位拆卸点r单位运输成本;DCrh为拆卸点r到再制造点h的单位运输成本;DCjg为检测点j到废弃物处理点g的单位运输成本;DCrg为拆卸点r到废弃物处理点g的单位运输成本;DChg为再制造点h到废弃物处理点g的单位运输成本。

(7)固定成本

FCi、FCj、FCr、FCh、FCg分别表示回收点i、检测点j、拆卸的r、再制造点h、废弃物处理点g的固定成本。

(8)废弃物的外部环境损害成本。

L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系数(元/吨)。

(9)环境损害价值下降所获得的收益:

本文将在综合考虑了各类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控制决策模型。

2.2 基于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逆向物流规划成本优化模型

逆向物流建设中各个物流节点的设置和运营对其运行效率影响很大。为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建设决策,本文思考了逆向物流建设中各项成本影响因素,设置逆向物流成本优化模型。

为简化模型作如下假设:(1)废旧产品回收量、处理点投资量、处理能力和运营管理成本、各个节点间运输成本是已知且确定的;(2)回收处理中的材料损耗不考虑;(3)新建物流设施仅考虑已知备选地点;(4)各节点固定成本包括仓储费、固定管理人员工资费、水电费等;

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控制模型如下:

yi、yj、yr、yh、yg是0-1变量,表示是否在该地新建或扩建原有处理站,是取1,否取0。α为检测点的废弃率;β为拆卸点的废弃率;μ为再制造点的废弃率;I,J,R,H和G分别表示各点最大数量;Pi为废旧产品回购价格;LIi和UIi、LJj和UJl、LRr和URr、LHh和UHh、LGg和UGg分别表示各设施的最小和最大处理能力;

上述模型是一个MILP模型,可采用LINGO软件求解,得出一个成本最优的逆向物流规划方案,然后进一步进行成本测算,得到一个考虑了内外部二元成本耗费量数值,在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优的运营模式。

3 案例分析

本文以湖南省某废旧汽车回收D企业为例进行逆向物流成本决策研究,其主营废旧汽车的回收拆解、再制造业务。其为扩大规模,与当地一家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回收合同,负责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处置工作,运作流程如下图4。该企业主要负责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和金属车体粉碎三步骤,并设有2回收中心、2拆解中心和1金属粉碎中心。企业与省内某制造商和金属加工厂签订合作协议,将零部件加工再制造和金属加工两个环节交由它们处理。年废旧汽车回收量为5000吨,年耗费成本总量为11105875.5元(已运用外部环境损害价值核算方法进行调节)。

由于现有运营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业务上涨需要,企业决定扩大产能,在几个备选地区新增物流设施,可对原有设施扩建,也可在新地点建新设施。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流程,将前述成本控制模型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不设检测点,增加一个金属粉碎点,再制造和废弃物处理环节不涉及企业业务,在决策中不考虑其运营和固定成本,只核算相关运费,废旧汽车经拆解后,约40%进入再制造处理,50%进入金属粉碎环节,拆解点和粉碎点的固体废弃物产出率都为10%),企业可用调整后的成本控制决策模型对废旧汽车回收物流运营模式、结构重新规划,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优化。当前有4个回收备选地, I1、I2是企业原有可扩建回收点,I3、I4是企业新建候选点;4个备选拆解点,J1、 J2是可扩建的原有拆解点,J3、J4是新建拆解点候选地;3个金属粉碎备选点,R1是可扩建的原有点,R2和R3是可新建点。再制造商H和金属加工厂M参与合作,固体废弃物统一运送至政府设立的废弃物处理点G。由于企业对其成本信息保密,我们很难从企业外部报告中获取相关数据,此处数据部分是通过内部访谈和估算得到。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系数L本文取值为650(借鉴日本标准加以适当调整得到)。其他参数如下:

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结果为:对回收点I1、I2进行扩建,对拆解点J2进行扩建、新建拆解点J4、新建金属粉碎点R2。按照新的运营方案,其运营能力最大达到了9474,比原来增加了89%,最小成本增加为7466430万元,只比原来增加了67%。实现了成本降低的目标,各节点之间的运量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整个物流链总成本的增加值被环境效益抵消了一部分,而减少的这部分可以由政府环境补贴来弥补。从结果中还可以看出运营管理成本是整个逆向物流最大的成本消耗,而其中拆解点的运营管理成本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7%,因此,进一步降低整个系统成本最有效的突破口将是提高拆解点的运营管理效率。

篇10

关键词: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技术,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转变,才能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能,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为医院各项事务提供保障。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能低下

目前,财务管理逐渐向电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就现阶段医院的财务管理来看,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水平低,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电算化发展不足,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没有体现智能高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量也不比较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目标,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

(二)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缺乏机会

目前,医院财务部门工作比较繁忙,财务管理人员也十分忙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要实现信息化、电算化管理,需要一定的周期,相关财务人员也不符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长期从事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很难在工作中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升,而医院聘用具备一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财务人员,又无法为他们提供信息化工作环境。在开展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上,很多医院也不积极,财务管理满足于眼前现状,提升困难。

二、新时期医院创新财务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方式转变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要注重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完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探索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之路,持续推动医院财务会计职能转型,完善财务管控体系,是当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亟待探讨的重点问题。新时代的财务人员要善于协调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的关系,善于平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动。医院要就加强精细化管理,助力智慧医院建设进行探究,从财务管理视角看HRP建设出发,构建HRP系统建设,对其顶层设计和实操秘籍,预算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薪资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和经济运行分析平台等阶段性成果进行学习,促进HRP平台在整合资源、支持医院整体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创新管理能力

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推进,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针对医院的人、财、物等核心资源开展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是落实新医改方案的重要支撑;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全行业渗透的时代,新的技术、新的运行模式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坚实的助力是每一位医院职工需要去密切关注、深入学习、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医院新院区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医院要积极组织相关财务管理人员难的信息化建设培训。针对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整体框架、信息化规划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具体针对医院在财务、成本、物流、预算、绩效等管理方面遇到的难点及困惑,结合案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相关培训交流学习,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的各环节更深刻的认识,对解决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运用新思路,对管理和信息化的结合加深体会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目前,医院运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医院进一步创新管理,强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为医院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