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责任会计制度;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目的都是趋于一致的,那就是在以客户群体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利润空间,促使利润最大化。农村商业银行因其本身具有特殊性,要想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等性质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保证利润最大化,如何将责任会计制度运用到控制银行经营成本中去,是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制度概述
农村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制度指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出于责任方面的考虑,在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时,对其在银行管理经营中应该担负的经济责任进行确认,然后会做好登记记录,方便对其今后的业绩考核和业绩评价的一种新型的会计制度。农村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制度可以加强成本核算。控制好商业银行运营成本,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盈利利润目标的实现。不但是农村商业银行,所有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利润目标的实现贯穿始终,利润目标的实现需要银行管理者和银行工作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银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银行工作人员的经营策略只有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利润目标的实现,一旦有一方出现纰漏,都会阻碍利润目标的实现。此外,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掘各种有利因素,对责任会计制度在内部核算工作进行时暴露的问题,及时做出整改,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制度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还可以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对实现目标利润发挥着巨大作用。
其次,可以体现出农村商业银行和其管理者的综合水平。每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都会制定出某些具体措施和办法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同样,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国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所考核对象的指标完成程度进行评判,在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增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但是考核指标过多是银行管理者面临的比较头疼的问题,责任会计制度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指标细化到责任人,有利于调动责任人的积极性。
二、责任会计制度是加强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
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等性质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保证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责任会计制度在银行经营中的运用。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其成本投入的多少,成本投入过多,相应的利润空间就会越小,反之,如若成本投入少,利润空间就会变大。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达不到国有银行的标准,但是其核算成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核算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1.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和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因其具有的经营货币的功能,有着特殊性,但是行业之间的竞争是不断加剧的,如何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每年也都会有成千上万家银行濒临破产,所以我国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不足为奇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时刻不忘危机的存在,若是银行内部没有行之有效的会计制度,更会淹没在银行业发展大军的队伍中。所以,责任会计制度的运用,会在成本核算中发挥作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和不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财务状况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等。最重要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人力资源是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构成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人才之间的相互竞争;对财务状况的管理则是银行业获取的利润的最为直观的反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则是对银行业成本的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依靠成本的投入多少作为活动支撑的,例如为人们日常的存取款带来便利且随处可见的自动柜员机,就是银行业对其进行成本投入,然后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基础上,获取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三、责任会计制度的实际应用问题
从上文可以看出,责任会计制度是加强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加大责任会计制度的应用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还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现将责任会计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列举如下:
1.应该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责任机制的建立,是责任会计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制度保障。责任机制的建立,可以对银行的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划分,使之成为所管理的对象的管理者和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对其在授予领导权力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具体的与之相对应的责任。这样一来,既有利于调动起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2.应该对责任预算做好编制。对责任预算进行编制,指的是对银行各个子系统进行责任落实到位的工作。对责任预算进行编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责任成本,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都是以成本预算为中心的,做好成本预算,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责任收入,其编制对象是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利率高低和利息等;三是责任利润,主要是基于对责任成本和责任收入进行的计算工作。
综上,可以看出,实行责任会计制度是农村商业银行对内部管理以及经济回报进行强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强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因此,责任会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实际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小涛.论公允价值会计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8(04).
篇2
一、相关文献综述
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要素禀赋差异使一国在贸易中形成比较优势。据此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实施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益。这一理论一直以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但杨小凯(2000)认为,如果后发国家不重视制度改革,会形成“后发劣势”。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理论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内需不足和美国过度消费引起的。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等(2007)就是持这种观点。但对又是什么引起这种需求与消费失衡,目前理论界多从一些现象进行解释。
近年来理论界关注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观点。克鲁格曼(2008)认为人民币估值过低,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扩大,所以人民币必须升值。而蒙代尔(2009)认为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应继续与美元挂钩,否则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将是一种损害。张五常(2009)认为人民币汇率不是导致中美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但人民币应该以一揽子商品的价格作为标准采取浮动汇率制。而陈志武(2008)认为,人民币汇率浮动有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总之,国外关注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学者,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
我们认为以上一些观点对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分析具有片面性,如果比较优势理论是有效的,美国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的现实,不应该出现对中国贸易的大量逆差。如果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有效的,引入汇率机制后,中美贸易的差额很容易就消失。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探讨中美贸易长期失衡的原因。
二、中美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
(一)中美劳动力成本差距缩小
一直以来,中国是以劳动力成本的绝对优势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但这种优势目前正在逐渐弱化。体现为中美两国的劳动成本在“要素价格均等化”规律作用下,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如果把两国各自的国内市场价格水平考虑进去,这种缩小的幅度就更为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依靠压低劳动报酬降低成本,提高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较优势,这条路子现在越来越难走了。本世纪初10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发生三次“民工荒”现象,导致目前企业的工资水平大幅上升。2010年初,中国各省、市纷纷公布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上提升的幅度都超过20%。因为此前付给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确实偏低,并不完全包含他们付出的一些有形和无形的成本。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转移成本、非城镇户口借读增加的费用、离乡别井与受歧视的精神成本、留守儿童难以健康成长的代价、经济波动导致就业不稳定成本、社保基金异地转移的成本、不能享受惠农政策成本等。
美国虽然一直以来劳动力成本大大高于中国,但近年来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上升都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大量廉价的制成品的进口,既使美国的消费者每年节省数千亿美元的消费支出,也使美国物价水平上升缓慢。据《南风窗》公布的数据,美国2009年的年平均工资42270美元,①扣除税收后约30000美元。以教授为例,美国的大学教授平均工资为7-10万美元。而中国的大学教授的年平均工资约为7-10万人民币。从任职资格的取得、劳动强度与工作质量上看,两国差距很大,但是从本国货币的本国商品购买力上看,中国教授的生活水平不会与美国教授有多大的差距。
(二)美国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仍然十分明显
美国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从要素禀赋方面看,体现在科技、人才、文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从行业上看,美国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文化产业、教育,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业优势更为明显,金融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美元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地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在科技与研发领域,一直处在世界的制高点上。妮科尔.涅索托和吉奥瓦尼.格雷维认为,有四大基本因素,将影响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即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用于研发的投资。美国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居世界第一。在全世界50所最好的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37所(包括所有学科),它也因此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流往美国。②
中国对美国目前在要素拥有方面主要是劳动力优势与资金优势,主要优势产业是制造业;美国拥有的主要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主要优势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但由于美国对向中国提供的技术加以限制,向中国出口金融、文化产品、商业服务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也受到一定限制,美国的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但无论如何,美国所拥有的优势明显强于中国。
(三)中美全球竞争力排名的差异
通过全球竞争力排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差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在57个经济体中依然位居首位,得分为100分;中国大陆则排名20,较2008年排名17位有所回落。③再以世界经济论坛《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全球竞争力排名的结果,瑞士排名第一,美国由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均有所削弱下降至第二位。中国的排名比上一年靠前一位,但也仅处于第二十九位。《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规模也为它带来了许多竞争优势。鉴于中国在全球具有仅次于美国的巨大市场规模,可为在华企业获得规模收益与丰厚利润提供广阔空间。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显示出良好的竞争力。但此《报告》表示,中国仍然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其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和高等教育方面。④
目前这两个组织对世界各国在全球竞争力的排名是具有权威性的。如果这种评价是有可信度的,那么从比较优势方面进行分析,我们找不到中美贸易失衡、并且越演越烈的根本原因。
三、中美经济制度的主要差异
(一)基本经济制度差异
1.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其最终目标是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但其过渡时期国家仍然掌握较大的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在这种基本经济制度下,中国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掌握在国家手里,名义上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而由发改委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具体分配。各级地方政府为本地的利益和增长的需要,在资源和项目掌握在中央的手里的条件下,向中央要投资、要项目、要政策(如各种经济改革试验区、开发区、保税区等),从而争得自己的一定份额。由于地方GDP增长的冲动导致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投资严重,产能过剩,使中国的许多产业和产品形成对国际市场的极大的依赖。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由于国有经济得到中央政府的更多支持,掌握和垄断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进一步扩张,产生了理论界广为争议的“国进民退”现象。
2.美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美国是典型的实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联邦政府对经济很少直接干预,企业对投资与经营享有较完全的决策权。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重大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在危机中对经济的干预更多的是在反垄断和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可以体现在当时在任政府的行为上,体现了美国政府坚持奉行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态度。
(二)收入分配制度差异
1.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的收入分配一直向国家和企业倾斜。据估计,在中国GDP的分配中,国家税费占35% -40%,税收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非常困难的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8.7%,财政收入增长却达到11.7%。中国的企业投资者在GDP分配中所得约30%,国企盈利能力迅速上升,企业存款余额增长快于居民。最后,中国的城乡居民获得GDP的30-35%左右,而其中储蓄率又达到20%以上。近几年,即使中国居民把收入大量作为储蓄,但居民储蓄增长也大大慢于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增长了36.5%,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增长19.5%。⑤根据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研究,以1995年为起点,截至2007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倍,而国家财政收入则增长了6倍左右。⑥
2.美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
美国的GDP中,有70%用于劳动要求的收入分配。美国民众享有世界最高的收入水平,人均能耗5倍于人类平均值,还孜孜以求物质享受。近年来储蓄率更降到了负值。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只能增进不可缩减,否则罪责就在政府(或别国)。
3.中美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政策的差异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美的财政政策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采取的是“增收增支”政策,通过财政增收增支,可以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对刺激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效果。而美国采取的是“增收减支”政策。从经济理论上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特点应该是增加财政支出,同时减少财政收入,还富于民———这是欧美国家在金融危机下的普遍做法。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财政年度里,美国联邦政府收入同比下降达17%,财政赤字达到1.42万亿,创50年来的新高。⑦
(三)中美贸易政策差异
篇3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社会;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强劲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与推动者。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特别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截至2009年12月底,注册私营企业已达740.2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2.59%,已经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2005~2009年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5.2%。注册个体工商户3197.4万户,较上年底增长9.6%,比2005年增加733.5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为14.6万亿元,比上年底的增长24.79%,是2005年的2.38倍;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为1.09万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20.55%。另外,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到新增GDP的50%以上,占到新增就业的75%以上。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具有其他经济成分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二、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各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并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根据2002年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在被调查的3258家私营企业中,有8%的被调查企业回答他们已兼并或收购破产的国有企业,又13.9%的企业准备兼并或收购国有企业,有2.8%的企业已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有企业,有6.6%的企业准备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有企业。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深化改革,才有出路。
据分析,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研发投入经费的效率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没有很大差别。在大型企业中,一方面是研究资金不足,对外资的依赖很大;另一方面是投入的规模效益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而使得我国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难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然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则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对创新既有积极性,又能使创新的能力很容易发挥出来,只要我们给予非公企业更加有利的环境,它们必将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产生于中小企业。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拥有一批在若干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重点企业。中关村科技园从美国硅谷那里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人力资本和技术上的长期投资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人的因素,技术上的长期投资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③
第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十一五”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16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亿元,增长了1.63倍,年均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005年的1480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542亿元,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23.6%,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各种经济成分中,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及其他经济成分,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对国家新增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第四、增加了社会投资,弥补了新型工业化时期的资本不足问题,推动了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积累了巨额的民间资本。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向新型工业化转轨时期,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国家的经济能力来看,虽然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但是我们面临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民生的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同时,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自觉从事社会各类公益事业,积极践行共同富裕。比如,许多私营企业主积极从事扶贫开发、创办光彩事业,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了温暖,给贫困的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1994年春,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等10位私营企业家,为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走“互惠互利、义利兼容”的扶贫开发之路,帮助“老、少、边、穷”等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实现共富。
毫无疑问,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总的来说,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主流是健康的。但也要看到其存在问题的另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国家多项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有的私营业主唯利是图,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既要继续鼓励、支持,也要加强引导、监督管理,使之健康发展。当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党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而面对挑战和机遇,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也应该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有效地推动自身的快速发展,以便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勇:《中小企业增长缓慢影响就业增长》载《中国财经报》,2006年8月15日.
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92-01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条件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发生变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呢?以下尝试谈一些看法。
一、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要基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情境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据学生日常生活体验、观察去挖掘发现设置问题。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巧妙搭置链接,让学生因境生疑,入境释疑,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用漫画、故事、歌曲、视频资料等生动的形式巧妙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结合时政热点,并对其融合、拓展,迁移到教学内容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在于所创情境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有华丽的外表,而决定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三维目标。
二、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提问对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学生思想的浪花来自“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义愈精”。教师在巧妙设置的情境基础上,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师生相互切磋,质疑问难,学生步步探究、层层深入,从而豁然开朗。
教师要科学地设置问题,就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所提供的材料与情境中的信息,找到关键信息向学生提问,并注意挖掘材料中学生已懂得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升到新高度,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教师在提问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审视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回答来共同探索,从而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在一步步充满逻辑性、思辨性的问题中,层层深入,由表层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到教学的本质内容。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入手,难易适中,逐步过渡加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课堂提问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新课程条件下,既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关键作用。离开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将会盲目、无序,重点、难点难以突破,学生新思想、新问题的生成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点拨。要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教师要认真挖掘、深刻领悟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与主动性、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全面了解学情与生情,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明确哪些该详讲,哪些稍作指点,哪些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指导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要提高指导的有效性,还必须考虑以下问题:怎样指导是必要而非包办?何时介入指导为宜?重点指导哪些方面?教学中,若教师指导介入过早,学生没来得及充分探究思考,令学生失去自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机会,造成教师包办代替。若教师指导介入过晚,则学生在急需引导时缺乏教师的点拨帮助,影响学习探究结果。教师介入指导过多,则挤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若教师过于放手,则可导致学生学习偏离目标或不知所措。
教师指导时要钻透教材,侧重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的讲解指导要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交叉进行,教师的指点要不着痕迹顺势而发,不能生拉硬接。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学生自主思考、分析的时间,认真倾听、审视学生的探究反馈,在内容的关键处、知识的规律处、学生疑惑的焦点处、矛盾处予以指导。
如在学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时,学生阅读思考后,明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学生纷纷提出质疑: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迅速上升,为什么说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为什么说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学生陷入思考困境,出现了疑惑的焦点和矛盾。我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确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创造巨大的利润,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从而明确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学生最需要最期待的时候予以指导,能有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此时介入,学生有了充分的探究思考的空间,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教师的指导会发挥更好的效果,使教师的指导做到适时、适度、必要、有效,实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四、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由他人的期待和热爱而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与期待趋于一致的现象,人们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以关爱和期待,特别是那些“非出色”学生,教师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传递“你很棒”“你进步很大”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点燃学生的自信,激发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发挥潜能,付出更大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在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的同时,也要指出学生自身的不足,并鼓励其弥补改正。如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思维敏捷,但自律性差,学习上不够踏实。教师可这样评价:你领会问题快,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如果再努力一下,用意志约束自己,肯定会有更大进步。这样的评价,表扬与敦促并行,让学生的优点得到认可与表扬,也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期待与关注,增强前进的动力。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决不是只看到学生的优点无视学生的缺点,更不是放任学生的错误与不足。教育教学中,衷心的表扬与严肃的批评、真挚的关爱和严格的要求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激励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而是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将其放大,形成燎原之势,打造教育的神奇。
总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去突破、创新,并在教学中加强反思,从而提升自我,开启学生智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更大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陆正明. 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9):20.
篇5
【关键词】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 发展
一、积极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
“两会”后,总理答记者问时也谈到了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而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一直以经济增长取代了社会及政治结构的变革,现在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了,是为未来更加长久的经济增长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及政治基础的时候了。
中国当今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与强势企业“合谋”。为了打破这种“合谋”,为了以市场经济的发式来发展经济,政府职能、架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的一般原则是:
(一)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然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又是平等进入、一视同仁,如果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会妨碍公平政策的制定和公平有效的执行,甚至会形成行政性垄断。因此,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应当放在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上,即政企分开。
(二)应该建立高效、廉洁的强政府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功能是宏观的、方向性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应当定位准确,应当是能够稳健地驾驭市场经济,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主要以法规的方式引导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高效廉洁、令行禁止的强政府。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当代中国的政府更应该是强势的。因为“过渡”,意味着“变革”,就是要打破旧的均衡建立新的均衡,会产生诸多的矛盾,需要政府强制性地推动。就政府改革而言,也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推动。
(三)政府改革应该消除部门利益与垄断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别政府部门形成了部门利益。如果这些部门还有管辖的企业,更形成了行政支持的垄断进而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不满。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而不应该有部门的、独特的利益,更不应该以职权去谋取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进一步改革,应当通过制度设计,消除部门利益,消除依靠行政力量的垄断。
(四)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使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不仅包括对中央政府的职能和架构进行改革,而且还包括对地方政府职能、构架以及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在我国,地方政府担当的任务要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地方政府繁重得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使得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官员的选拔制度。但是我们还有诸多改进的空间:一是在官员的选拔过程中,让利益相关者的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发言渠道。二是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去塑造经济发展的环境,指示和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扮演投资主体的角色。三是要能够设计出反映经济社会协调,符合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方式。
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上半年一系列调整,经济有了初步回升迹象,通货膨胀压力也在缓解。在今年的调控中,各级政府更加注重调整结构和解决深层次问题,包括进一步打破垄断、让民营经济进入更多行业领域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跟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量上来看,体现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来看,公有经济应该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公有资产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还要注重质的提高。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二)对产权的明确和保护,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
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产权的问题。市场经济对产权的基本要求是产权的人格化。一旦产权明确,企业就称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决策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明确后,国家应该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通过立法的途径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对侵犯产权的人进行严厉的打击,保护产权所有者的权力。使每个人认识到产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尤其是近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逼近红线,给社会带了一些隐患。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根源是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构建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一是在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的使用等诸多的领域实行统一的制度安排,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二是打破垄断,消除市场分割,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三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四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的公平。
(四)建立创新的意识、机制和模式
中国的出口贸易量很大,但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随着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为此,创新迫在眉睫。一是改革和提高教育水平。二是着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的创新,改进商业环境的质量和流动性。三是企业的制度安排应该有利于创新。
(五)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一是完善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三是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机制。
未来的改革任务艰巨且有风险,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攻克难关,建立与中国当前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智能化教学模式成为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以多元信息化的实践思维,牵引课堂教学变革,从素养结构更新、培养平台搭建和课程体系的开放中提升智能化教学素养,并且立足课堂探索智能化教学的方法,才能有效面对智能化教学的挑战。
[关键词]智能化;课堂教学;教师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智能化教学的深度研究还相对滞后,他们大多数都将其归类到“互联网+教育”或“教育+互联网”的主张之下,但对“+”的内容、具体目标、形式、途径、策略等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从严格意义上说,智能化教学的定义或概念还都没有约定俗成,而目前的现实是,专家谈得多,指导性成果少;不了解智能化教学的老师多,教学得心应手的少,作为一名处于教学探索和实践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获得智能化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观点,推动和牵引着思想政治教学的变革和发展,理应做好充分准备。
一、顺应时代潮流,具备智能化教学的基本思维
教师应与时俱进,具备智能化教学的基本思维:一是教师善于转换视角,突破传统的、业已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充分利用智能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学推向新的深度和宽度;二是辩证分析、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割裂与对抗,教学过程既要维系政治知识的本质规律,又要衔接发展性的教学内容;三是善于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创新与整合,思考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及其作用,解决传统政治教学禁锢。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智能化教学思维,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课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图片,我国经济制度的由来及其发展历程等信息;课中则重点通过播放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信息片断,结合教师讲解与评价,指导学生探究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地位,我国国有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下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课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件,定期在班级讲述自己最关心的经济问题。
二、从严要求自我,提升智能化教学素养
“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就等同于他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日益发展,教师如何有效整合与梳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构建合理的学科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智能化素养。教师智能化素养的提升,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关注教师素养结构的更新。这是因为,当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取向时,学生素养得到了重视,而教师的素养却被忽视。二是重视智能化素养培养平台的搭建。智能化环境直接利于教师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培养,尤其是云储存的广阔空间,为教学资源、工具以及方法以集成数据输出的形式运用于课堂形成助力,教师开阔了眼界,觉察到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可能性。三是开放课程体系。智能化发展需要职前教师的课程更加开放,应以“互联网+”的课程认知和实践为朝向,注重教师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拓展,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践行智能化教学
三、立足课堂实践,寻找智能化教学方法
只有把思想与观念落实于课堂实践,智能化教学才能着实实现。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充实教学语言、视图或文字,让课堂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与活力;善于运用各种网络平台、搜索引擎、空中课堂等补充和优化课堂;善于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学会课件制作并有效运用于课堂,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简化为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知识。比如,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用了“史上最牛助学老人”———王锦辉的感人事例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我首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有关王锦辉老人的信息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剪辑技术将《辉叔十年助学之路》的视频片段融合相关照片等原信息材料播放出来,将学生带入充满价值思考的学习情境。随后,我选取了网络上一些评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网友“昨日星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实现人生价值的,辉叔是经济条件许可;焦裕禄是因为国家把他派到兰考那个艰苦的地方;而我的条件有限,很难实现人生价值。”网友“阿华”则反驳说:“屈原放逐完成《离骚》,乞讨老人排队捐款助学,难道他们的条件优越?自古逆境出人才。”请大家作为一名网友进行探讨,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各抒己见,,在合作与探究中不断吸取彼此的观点,再加上教师多维归一的点评,知识体系被构建,思维被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在信息素养的获得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篇7
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小岗村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符号!这一光环既为它赢得了许多其他村庄所无法得到的政策支持和关照,也让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背上了难以承受的包袱。小岗村的价值何在?它给中国改革与发展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它在未来中国农村发展中又将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上缴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是30年农村稳定的根本所在
小岗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财产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动摇不得。
改革30年来,舆论对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土地制度的质疑就没有停息过。在这些人看来,一家一户的土地占有制,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使我国农业一直处于传统、落后状态。因此,制度可以解决农民温饱,但无法带给农民富裕。这一制度的效力已发挥完毕,走到尽头,甚至有人提出必须走重新组织起来的农业集体化之路!
事实上,对这种质疑不需要费太多笔墨去反驳,小岗村大包干展览馆陈列的那18位农民的手印,就是最有力、最坚定的回答!这是小岗村农民献给中国社会变革的最重要精神遗产。
去看看展览馆中陈列的曾经的凤阳县“生产靠贷款、生活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和小岗村绝大多数农民外出讨饭的场景吧!那就是农业集体化下中国农民命运的真实写照。集体化何以造成如此恶果?因为它是一种剥夺农民自和违背基本人性的制度。它所设置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制度安排,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是造成农业和农村陷入崩溃的制度根源。
农民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搞包干到户,而且这一制度会产生如此奇效?因为它是一种符合基本人性的制度,是一种承认农民财产权的制度,农民在完成“上缴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后,获得了“剩余是自己的”权利,拥有了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这是包干到户以后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的制度性原因,是改革30年来农村稳定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和组织基础。
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必须要自下而上
小岗村的第二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块检验我们农村政策制定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小岗村过去发生的一切正是我们农村政策实施结果的写照。这个村在后出现过一段粮食增产、农民安居乐业的黄金时期后,没有经过初级社,就大踏步地进入了高级社,导致粮食生产连年下降,老百姓靠吃救济粮度日;到了期间则已经到了人人外出逃荒要饭的生死存亡边缘。这就是自上而下、不尊重农民意愿造成的恶果。与之相比,包干到户从发生、发展、到合法化的过程,则完全是自下而上的。
从制度改革的成功,可以总结出如何制定正确的、为农民拥护的政策的基本要素,那就是: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必须要自下而上,必须要有来自底层的充分信息,必须要以符合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尽管很大、但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国家来说,小岗村可以作为检验农村政策制定的试金石。我们建议,在重大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派人到那里去询问一下农民的政策诉求;政策出台之前可以再到那里去征求一遍当地农民的意见;在政策推广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默思:这一政策是农民所真正需要的吗?是真正对农民有益处的吗?!
中国传统农区现代化的一块试验田
小岗村的第三大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探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试验田。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对工业化的参与和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农民到底如何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中国这种以小规模土地占有制度为基础的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既没有现存的答案,也没有摸索到可行的路径。
在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大多数中西部农区,农民在经历了初期的欢欣鼓舞后,“城市偏向”政策的回归,各种负担和摊派层层加码再度压在农民头上,农民对未来陷入迷茫,农业产业前景堪忧,传统农村村落处于凋敝。近几年,虽然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的基本现实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篇8
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人们自我发展的物质条件苦乐不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态势,特别1992年以后这种态势进一步加剧,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差别的扩大。高收入者自我发展的物质条件好一点,低收入就差一些,那些赤贫者则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物质保障。
3.权力市场化与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存在,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是契约经济,不是权力经济。但是,在我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部门拥有大量本该由市场调节的社会资源配置权,而对权力有效约束的缺乏促使权力市场化由可能转变为现实。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给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极坏的影响。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权力寻租,首先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同时这种收入的非法性和不劳而获性,鼓励人们挥霍无度,奢侈浪费,很难造就勤奋、节俭、创业的人格品质。其次,权力寻租的诱惑使人们推崇特权,蔑视法权,诱使人们渴望权力,渴望与特权建立深厚的联系,对公平竞争失去热情,从根本上动摇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无法形成自由、平等、独立、竞争的市场人格。
4.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严重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一些人贪欲膨胀,见利忘义,置国家法律与道德不顾,采取制假售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非法暴利,致使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大行其道,屡禁不止。因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严重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大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5.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趋利性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双重作用,使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市场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原因,也有源于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发育不完善,;既有微观个体行为选择不当的原因,也有国家宏观调控不力,法制不健全的原因。全面准确把握产生这些消极影响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把握产生消极影响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可以纠正过去那种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和引导经济发展的局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角度,思考经济发展问题,调整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消除二者间的矛盾与冲突,在社会变革和利益结构调整中,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一方面抑制了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面作用的积极发挥;另一方面,又造成体制漏洞,催生出许多经济怪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科学规范和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和职责,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消除体制漏洞,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正面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产权结构、组织结构、业务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重组的必要性和构想。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全新课题。银行重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典型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避免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进步,也能够使商业银行迅速获得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同时,在银行重组的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了银行的规模和结构,因此也增强了银行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此外,银行重组还可以实现银行业的优势互补,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益等等,这些都是银行重组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整合与重组的过程。这些重组与整合,适应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等,我国银行业在新世纪面临着新形势,因此,就必须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其核心就是深化银行重组。我们认为,我国银行业重组的重点应当放在产权结构重组、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结构重组三个方面。银行重组的侧重点则应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同时兼顾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业的现状,银行重组应当综合设计、系统思考、整体推进。
一、银行产权结构重组
产权结构重组是银行重组的基础要件。没有产权结构的重组,银行重组就是一句空话。按照十六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产权体制、金融体制和银行管理体制,是实现金融改革新突破的关键。
(一)以创新思维推进产权结构重组。
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其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且还要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制度的完善,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一是国家垄断信用的和传统观念必须打破;二是金融市场必须要对内对外同时开放;三是以现代公司制改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是发展大、中、小共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银行体制。
(二)用总体战略统率产权结构重组。
要采取用总体战略统率产权结构重组的方针,实现产权结构重组的战略目标。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总体战略就:“改革主体,发展两翼”。即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现代公司制改革,壮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民营银行机构和合作银行组织。
我们认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点应放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内控结构的重新整合上。大、中、小银行的改革都应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产权不界定,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公司制的治理结构,没有科学的治理结构,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内控机制。而且权、责、利的统一,信息的对称,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又是提高竞争力、创新机制的制度基础,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产权改革、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的建立。因此,根据国有和非国有银行在历史中形成的产权结构以及全国性和地区性规模各异的大、中、小银行机构的现实状况,从制度转换成本的承受能力出发,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取得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内控结构改革的新突破,是银行重组创新必须突破的三个战略重点。另外,实现我国银行产权结构重组还必须坚持市场取向,无论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小型银行机构与组织,都必须按市场运作的原则来进行。
(三)扎实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重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重组,实现产权制度创新,从而构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体制创新,实现与国际银行业惯例接轨所应当首选解决的问题。
1、股份制——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一般形式。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股份制法人产权制度便应运而生。实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法人产权制度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形成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是建立在现代法人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现代股份制产权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一般形式。
2、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重组的最佳选择。无论是理论界,抑或是实务界,在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中,都认为实行股份制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重组的最佳选择,也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最佳路径。
3、股份制运行——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按股份制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结构重组与创新,就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内容。
(四)重视增量改革:产权结构重组的重要环节。
发展民营银行机构,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是银行制度增量改革与银行重组必须突破的障碍。民营银行机构包括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银行。他们是县域经济、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农村经济与农民金融需求的主要供给者,又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中间环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理论禁锢和法律限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内开放。广大农村的集体信用合作组织,也是一种功能和机制扭曲的“准国有金融”,基层机构。至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得以进入也还是一种特例。
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业既然可以向外资开放,就更有理由对内开放。而且,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市场战略调整后,机构收缩,功能缩小,使县域经济、民营经济面临着严重的金融服务短缺;加之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机制梗阻、政策扩张而运行紧缩的矛盾日益凸出,已经和正在产生的严重的负面效应,构成了银行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在这种形势下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就成为了突破制度增量改革障碍的题中之义。发展民营银行,实现增量改革,增加金融供给,推动我国银行业产权结构重组,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银行组织结构重组
同银行产权结构重组一样重要的,是银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只有加快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与重组。其产权结构的重组才能有所依托,也才能尽快形成商业银行的创新体制,形成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新型运行机制。
(一)现代组织结构的有关理论问题简述。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理论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想。一种是关心工作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的设想,被称之为以工作为中心的古典组织理论。另一种不同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被称之为新古典理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从系统的内在关系上去理解组织,则被称为权变理论。作为组织而言,它是组织实体和组织过程的统一。著名管理学家马奇和西蒙在他们所著的《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及其效率依赖于认识并适应许多变化着的和相互依存的境况因素,而丑那些被认为对某一种情况有效的组织,对另外一种情况可能就是不幸的和不适当的。也就是说,第一,一个组织的效率依赖于环境因素;第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三,组织及其结构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发展,也就是要不断进行组织及其结构的重组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组织及其组织结构重组与创新,必须深入研究现代组织理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既有的组织结构及其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顺利实现组织结构重组与创新,与国际银行业接轨,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主要问题简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问题表现为继续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框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化运行很不适应,问题重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在金融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对之进行全面重组与创新。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问题中,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代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典型类型。
1、忽视经济原则。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不可能也不需要存在分支机构遍布的大型银行机构,如果刻意追求之则是不经济的;相反,现代分支网络发达的大型银行机构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结果,如果刻意抑制之也是无效率的。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种“低(初)级阶段”,因此,忽视经济原则,按行政区划设置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就导致了银行规模过大、科层结构重叠、信息传递迟缓,从而造成了组织结构的不经济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状态。而且由于交通、通讯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从首都北京到边远小镇,按行政区划和政府层级层层设置分支机构,不仅忽视经济原则,而且造成奇高的经营成本。
2、助长行政干预。在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下,不仅银行的自主经营受到了多方限制,而且导致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化倾向,削弱了商业银行总行的调控功能。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
3、损害银行效率。按行政区划和政府层级设立分支机构,使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授权经营制度的效率和业务经营的效益受到严重损害。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现有权限下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却存在着权限过剩,进而造成金融资源的严重浪费。无论金融资源的不足还是过剩,都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损害。4、缺乏创新思想。这里主要是指在地方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设置上,缺少创新思想。依旧是一地一行,与行政机构配套,名曰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实则因袭国有商业银行设置的套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最后会依然重蹈国有商业银行的覆辙,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银行体制的改革增加负面效应。
(三)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的思路。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既要依据组织结构理论的有关原则,又要参考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还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我国商业银行的行情,从而使创新后的商业银行及其组织结构既能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商业银行的要求,更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全面发展。通过重组与创新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经营稳健、管理严谨、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现代化金融企业。
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经济区划原则。打破原有的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的格局,优化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减少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提高经营与管理的效率与效益。二是坚持集约经营原则。要坚持组织结构重组与创新的集约化,用集约经营的指导思想,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三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结构改革的方法即按经济区划设置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和支行。
在重组与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同时,要全面重组与创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要建立一种或松或紧的,可以将全国各地方性商业银行联系起来的机制,使地方商业银行既独立自主经营,又互相联系沟通,交流经验、提高水平、提升效益,全面创新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达到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重组的目的。
三、银行业务结构重组
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仍然是传统存、贷、汇三大块,这十分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综观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发展史和业务经营史,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都是交替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迅速着手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重组,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建立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电子化时代的基础之上。
(一)业务管理思想创新。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发展过程。目前普遍地采用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模式,实际上仍然是以负债管理为主导。根据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实际,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存在的现实,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管理为重点,突出资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在重视资产管理的基础,创新业务结构,突出电子化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地位,为业务全面电子化奠定基础。
(二)存贷业务关系创新。
在经济欠发达与流通中货币偏紧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了一种“存款情结”,也错误地诱导社会公众偏爱存款。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业务管理、创新业务结构、实现业务结构重组,首要的是调整存款与贷款的关系,将贷款管理作为业务管理重心。只有加强贷款管理,迅速清收不良贷款,全面盘活存量资产,才能为业务重组与管理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三)突出业务创新重点。
进行业务管理创新,必须紧紧抓住电子化、网络化、全球化这一主线。当前,最能体现电子化与时代精神的是表外业务。电子化为表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契机,表外业务的发展又为电子化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开拓与管理中,要以发展表外业务为重点,设置发展机构、制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步骤、促进全面发展。
(四)全面推进混业经营。
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重组必须迅速推进混业经营。国际银行业的混业趋势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分业现状,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分业格局下的渐进式混业经营模式,这是实现业务结构重组的要义。
1、功能定位:完善信用中介职能,提升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职能。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金融业相互渗透与跨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朗,使得商业银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其他各业的发展冲击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但强化了其作为金融业务“操作平台”的功能。这样,商业银行若能保持传统优势、把握新兴优势,就得以完善和提升各类职能,以推进混业经营。
篇10
中央1999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中国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国”,国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以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三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的最低价格。
如果实事求是地从国家的立场出发看问题,这个“优势”是其他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因此,假如政府真要彻底打破城乡格局,使得流动打工的农村人口获得所谓“国民待遇”,并且按照现代劳动用工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则可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失去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当然不利于参与现在这种国际竞争。
再者,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即使真正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化,到2020-2030年能够达到50-60%的城市化率,也仍然会有大约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小规模、高分散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仍然将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济类型。
由此看来,中国工业化快于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既是资本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趋势,因此,农村维持小农村社经济的制度现象,也将是长期的或者说是不可逆的。同理,当前已经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将不可能有条件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是本文强调缓解、而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理由。
2、三农问题的政治性
近年来农村社会政治形势趋于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产值下降为占GDP的14%,而农业人口仍占约60%以上。其实,无论集权制还是民主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约14%农业产值上的收益作为税费基础,为占60%以上人口的农村提供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更不可能以此维持基层政府的庞大开支。同理,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任何形态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品需求。一般学者提出的城市工业反哺农村,或者给农民以直接补贴等建议,在中国当然也不现实。
因此,在这样的制约条件下,农民负担及其引发的矛盾冲突,实质上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在如此低的农业产值上,照搬西方现代管理制度进行所谓收益分配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50年来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和农村的被剥夺本来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面看待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打破,所以,农民群体客观上难以得到“公平”的国民待遇,其“边缘化”将是必然结果。因此,“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就是合乎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才需要强调,如何缓解三农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政治矛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所有执政党都是重大挑战。不仅当前,而且在今后的中长期发展进程中,都需要对此慎重处理。
3、现行财税金融和流通体制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1984年至1986年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财政的制度安排,曾经一度刺激了地方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欲望。由于当时金融体制的“软约束”问题,使得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地方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与企业高负债、地方基建失控,和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增长相伴生。
1994年税制改革前后,中央同时加强了土地管理;并且在1997年以后推进金融改革的同时,以行政手段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加上同时推行的关闭“十五小”的行政措施等等。这些措施都使得地方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高负债问题暴发:一方面是乡村债务达到约4000亿(也有说6000-8000亿),近一半的县乡两级财政发不起工资。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凋敝、农村经济滑坡、乡镇企业倒闭停产,又使得一千多万地方干部的子女就业问题突出,于是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就成了最好的就业领域;导致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口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乡村债务增加和政府冗员膨胀,都必然会转化为对农民的强制索取。
银行系统的商业化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任何商业银行都不可能与分散的、兼业化的、剩余过少的小农经济对接的矛盾,随之也突出起来。由此导致近年来农村出现面广量大的高利贷;历史上摧毁农村基层社会的高利贷与权利和黑恶势力结合的现象,又再次普遍发生。
在上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导致的重大矛盾制约下,农村出现了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收入下降,政府调控能力下降。正是这三个下降,导致基层政府和农民的生活消费都要靠借贷才能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是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不仅仅是经济性的。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1、执政党要有代表农民利益的综合部门
根据同志和同志在新世纪开始以后的两个“七一”讲话,执政党为了能够全面代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至少为了能够应对其他政治势力以三农问题作为政治资源提出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参照解决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的办法,抓紧建立“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各涉农部门的政府决策,以实现农村的稳定来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国家应以就业最大化为基本国策
如果说20世纪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那么到了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农民劳动力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但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相对缓解,还有待于各部门提出相关配套政策。国家对列入计划的经济建设项目,应强调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特别是在以国债投资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其项目评估应以能否带动就业为评估标准,以“以工代赈”为主要建设方式。农村公共品提供和农村的基本建设,也应该强调以带动劳动力投入的政策为主。
3、深化农村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由于农业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是负效益产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已经高达约70%,农民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已达到约50%,难以继续支撑庞大的基层政府。因此,如果能够把现在的中央、省、地、县、乡、村这种六级垂直管理,改变为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则可能在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关系的同时,大幅度减少制度成本:
一是把省扩大为50至60个,取消地区一级,增加中央和省的直辖市,乡改为由县政府开支的乡公所作为派出机构;
二是取消市管县、镇管村体制,割断城市剥夺农村的体制渠道;一般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实行市和镇的自治,只管建城区,不得直管有自治权的农村,市、镇、村等各自治体之间是平等的交换关系,政府不直接管理9亿农民,由村自治体直接对县。
1、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加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
以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形式,基本上表现为涉农部门“分财政的盘子”,支农资金下达到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不仅跑冒滴漏、贪占挪用导致严重腐败,而且有相当部分转化为基层债务和农民负担;并且,客观上也推高了农业成本,使我国丧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深化农村改革当务之急,是要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鼓励农民参股组成各种经济合作组织,直接进入加工、流通、金融和保险等涉农经济领域,以合作社的规模经营取得的收益,返还低效益和负效益的农业生产,补足村社开支。同时还应规定,政府支农投入应定向下达到此类合作经济主体,政府投入只做股、不计息,以维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改革政府垄断征占农村土地政策,维护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版权所有
- 上一篇:商业经营活动
- 下一篇:乡村污水处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