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11 11:2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净沙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越调]天净沙·江上
张可久
嗈落雁平沙①,依依孤鹜残霞②,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天净沙字词解释:
①嗈嗈(yōng):雁叫声。平沙:水边平地。
②依依:轻柔的样子,描述野鸭轻飞的样子。鹜(wù):野鸭子。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天净沙翻译:
一群鸣叫的大雁正悠悠地要落在水边的平地上,在落日晚霞中一只野鸭子正轻柔飞翔,河的对岸稀稀疏疏地有几户茅草人家。水面上一叶扁舟,悠悠然然,随着渔人的歌声也缓缓地落入了那苍茫的一片芦苇丛中
天净沙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起程。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充满惜别之苦。
(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天净沙创作背景:无
天净沙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篇2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
红叶:枫叶。
鉴赏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朴在写秋景选词语辞精炼,其词并不是单纯的突出秋的悲凉。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篇3
关键词:形合;意舍;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06-02
一、前言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连淑能,48)总的来说,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在实际运用中,英语通常采用各处形式手段如连接词、关系词、介词等来连接词、语、分句或者从句,并且注重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以形显义。而汉语在实际运用中很少用甚至不用任何形式连接手段,它注重隐性的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以意统形。
此种特点跟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也被视作思维的外壳,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包括语言在内的一切文化活动。汉语在中国传统哲学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一种重整体、重模糊的思维方式,而英语则表现出重解析、喜确切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了英汉的形意之别。
二、英汉形意之具体表现
汉英两种语言在形合和意合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就脍炙人口的名篇《天净沙・秋思》为例:
天净沙・秋思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有许多不同的译本,现引三个译本为例:
a.Autumn thoughts
Withered vines, olden trees, 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 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 wind from west, 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Broken man, far from home, roams androams.
b.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c.Tune: Tian Jin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e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从《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不难看出,汉语这种意合语言,行文过程中无须任何逻辑标记,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粘连,词汇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十分重要。此外,汉字本身是一种象形文字,其采用的“形、声、义”三维式结构赋予了其本身丰富的信息量。这首词通篇只有二十八个字,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无任何粘贴,但其承载的信息量给予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创造出了一种思乡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汉语意合的特点。
细读这首词的三个不同的译本我们可以逐一发现:第一个译本是纯粹的逐字翻译,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此种翻译完全是词语的堆砌,严重缺乏逻辑而且语义模糊不清。因为withered vines,old trees,evening crows这种无任何衔接词的词组的并列不能显现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不能判断出evening crows是在old trees或者是在withered vines上,对于喜欢确切思维的英语国家的人来说,这就造成了意义上的含混不清。此外,这种没有任何衔接词的翻译也变得句不成句,诗不成诗。第二个译本是解释性的翻译,此译本很好地对原词进行了诠释,译文中添加了大量的介词,逻辑连接词等等,但是这种对原词确切的诠释和表达使得原词故意设置的模糊意境荡然无存。译文读者虽然理解了原词的基本意义,但汉语中创造出的所以意境和意象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得不成为翻译中的一种遗憾。第二个译本在形式上采用了诗的形式,这更能为英语读者所接受,但翻译中的缺憾和第二个译本基本相同,原词的思乡凄凉的意境消失在确切的翻译中。
如此看来,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与形式,而且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译本中加黑的部分就是很好的体现,即以形表意。而汉注重意合,很少甚或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即以意统形。
三、英汉形意之别的根源: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形意之别的根源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总的来说,汉语重整体思维与模糊思维,而英语重解析思维与确切思维。汉语注重整体意义,而忽略逻辑连接词等连接手段,让读者在整体中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英语恰好相反,它倡导的是一种理性思维,喜欢用连接词来清晰地标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读者引向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上去。
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还表现在汉语的模糊思维和英语的确切思维上。汉语重整体、重悟性的思维模式使汉语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并且强调从总体上把握客观事物、注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不重视对事物作周密的逻辑分析,因而不免具有笼统、模糊的特征。这些特点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则是重意合,较少注重形式规范,语法呈隐性,因而显现出整体的模糊性思维。《天净沙・秋思》是个很好的例证,作者通过一群无任何逻辑连接词的词语: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了一幅思乡凄凉的画面与意境,原词并不像英译所表现的那样确切:昏鸦在老树上盘旋,小桥下面有流水,而是通过词的并列给读者一种想象的空间,其逻辑关系也自显其中。
英语的解析思维习惯从个体上把握对象,善于对事物的各个细节作精密分析,这种特点反映到语言上则是重形合和形式规范,语法呈显性,并且注重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特点都反映出了英语喜确切的特点。从《天净沙・秋思》的几个译本可以看出,大多的译本在英译过程中都通过增加介词、逻辑连接词等把汉语的模糊变成了确切,原词那种模糊的意境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确切的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如果缺少加黑的连接词,这种英译必将变得句不成句,诗不成诗,不能被英语读者所接受。不难看出,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正是体现在这种模糊的以意统形与确切的以形摄意上。
参考文献:
[1]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耿龙明.翻译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年版.
篇4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英译本 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Sunny Sand -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 “Sand and Sky” -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l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 - Autumn Thoughts: A crow, at dusk, 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 A bridge o’er th’creek, 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 A horse so weak, against west wind, en route with sigh; The sun sinking, 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 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格式塔原则;《天净沙·秋思》;意境
中图分类号:H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3-02
一、总述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逐渐兴起,认知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也如火如荼,大量认知语言学著作问世,研究领域迅速向相邻学科扩展。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成为其研究对象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苛勒等提出,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对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译为“完形”,表示统一的、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征的有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格式塔理论也常被称为“完形理论”。格式塔理论主要有整体性、闭合性及异质同构性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将这些原则运用于翻译、美学、诗学等,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
(一)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概念,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学派否定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认为对各个部分所进行的分析不能解释整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2]整体必然具有一种个体不具备的因素——格式塔质。这种能保证整体固有性质不变的第七种因素在格式塔理论中就被称为“格式塔质”。
(二)异质同构
自然界中的事物同人一样具有表现力,这种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力的结构之于自然界,如同力学的“场”之于物理,决定着心理的运动方向,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人看到物体后,大脑会自发的将其力的结构与人感情中力的作用相比较、对应,从而在生活实践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并借此表现。如人看到垂柳就有悲哀之感,这并不是因为它从形态上像人,而是柳枝低垂的形态、柔软的枝条和随风摆动的样子使人想到了一个悲哀的人的外形。柳树的外貌同一个人悲哀时垂头丧气、无依无靠的的样子所展现出来的力的结构相一致。异质同构原则赋予事物本身所不具有的感情特征,基于此许多诗人借物抒情。
(三)闭合性
人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完形压强”的存在,迫使大脑皮层活动,把看到的不规则、不完整的现实事物“完形”成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事物。这是格式塔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原则——闭合性原则。如人们看到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通常会在知觉中把它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或梯形。这一原则指出人脑在“反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艺术化”倾向,它是创造性心理机制产生的源泉,而意义空白或者意义的不确定正是人的心理机制进行完形闭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三、分析
《天净沙·秋思》全文仅5句,但是却描绘了12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是孤立,实则不然。作者虽然仅是并列放置了这些意象,但读者内心存在的“完形压强”却会自发的将这些零碎的景物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景。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枯藤缠绕着古树,书上落着乌鸦;第二组是由近及远的排列:近处的桥、桥下的水和水边的人家;第三组则是由远及近的排列,弯弯曲曲的古道和在上缓缓而行的瘦马,其中加入了西风这个意象,更具跳跃感;最后是正在下落的夕阳和行走在天边的离乡人。运用整体性原则能刚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
第一组意象中“枯藤”是在深秋时节才会出现的景物,而“树”和“鸦”虽然不是秋季所独有,但与枯藤并列,前面又没有限制词,则根据关联准则,读者自然也认为是深秋时节的景物。“枯”字点出了秋天万物枯萎,百物萧杀的天景。“老”本是用来形容老人风烛残年。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作者独自一人在外远游多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在异乡看到此景,感触愈深。且人若“老”就已近人生尽头,正如一到“秋”一年也即将结束。由一年结束影射一生完结,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昏”字则更是精妙,它不仅可以指时间,与前文一年、一生相照应;还可指人到黄昏;更可以指乌鸦的精神状态。通过并列三个毫无生机的景物,暗示秋天的萧索与冷清,心境的凄苦与悲凉,这感情则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景物所无法表达出来的。
第二组意象则一扫前文的萧条。“流水”暗示附近必有“人家”,建在“流水”之上的“小桥”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小桥”之上既可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副繁荣的生活之境;又可以空无一人,加之桥下“流水”,给人以萧索破败之感;更可以有人凭栏眺望,思念未归之人。水边安静独立的“人家”既可以炊烟袅袅,又可以有农人“带月荷锄归”,一副恬淡惬意的村野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组意象与上文意象并不连贯,但“完形压强”会迫使读者寻找关系:承接上文,抒发悲情。“流水”的力的图示是从家而出,这与作者离家远游的图示一样。且“流水”向下的力与作者窘迫的生活一样,异质同构更显作者孤单、落魄之情。
第三组意象最突出的是“瘦马”,侧面暗示了游子离家之间之长,旅途之艰辛。“古道”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也是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李白诗《忆秦娥》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抒发的亦是此感。“西风”并不是指从西边吹来的风,而是指秋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中正是因此而以西风代秋风。这组通过并列三个意象,虽是写路、写马,但实际上是在写人,以物衬人,更显荒凉。
第四句中“夕阳西下”虽然与秋无直接联系,但夕阳已近黄昏,一年四季中的秋季正是由盛夏向寒冬的过渡时期,在时间轴上,二者的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所抒发的感情也相差无几。因此,“夕阳”意象所抒发的感情在此处就可以确定为悲凉、落寞。且“夕阳西下”过程中力的图示是向下的,与人到迟暮健康状况走下坡路一样。以物写人,借物抒情,异质同构原则使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二者相结合。
末句既是写人,又是写己。“断肠人”与“天涯”意象组合就表现游子离家,思念故乡的感情。思乡之情正是这首词的“格式塔质”,它建立在部分之上,存在于整体之中。这也正是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不能解释的。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大都讲究意境,借景抒情是主要的抒情方式,基础则是异质同构原则。当自然界中“力的图示”与人的感情的“力的图示”相一致,作者便可以更好的抒情。而若要探索作者所抒之情,则必须在阅读诗词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品,综合运用格式塔原则细致探索。《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描写了一系列的景物,营造了一个凄凉、萧杀的悲秋之景,借物抒情,将在外漂泊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篇6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书贵在“读”。据调查,现在除了小学生还能大声“齐诵”之外,初中生已改为“默读”,高中生更是“三缄其口”、“金口难开”,而他们一旦开口说话,当然讷讷不能言,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试想想,一个书读不通,话说不流利,表达不顺畅的大学“高材生”,又怎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又怎能迎接和接受人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又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呢?
文章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你可以从《诗经》中体验到“求之不得,寐寤思服”的缠绵绯恻的爱情;从《论语》中领会到孔夫子的性情;从《史记》中发现太史公的胸襟;从“韩贾”(韩愈、贾岛)的故事中感悟到“推敲”的不易;从《术兰诗》中认识何为“巾帼英豪”:从李太白的诗中读出飘逸;从杜甫的诗中读出凝重;从“苏辛”的词中读出豪迈;从李清照的词中读出凄婉;从《红楼梦》中读出衰落;从《水浒传》中读出悲壮;从《西游记》中读出神奇;从《三国演义》中读出历史的变迁;从《儒林外史》中读出辛辣……
古文如此,现代文也是如此,连翻译文章也必须出声诵读。鲁迅的冷峻、周作人的冲淡、徐志摩的柔美、戴望舒的惆怅、林语堂的幽默……无一不体现在他们文字的声音和气韵之中,多读之后,你才能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也只有多读,你才会辨出文章的美丑高下;也只有多读,才能真正挖掘到书中的“黄金屋”,才能真正寻觅到书中的“颜如玉”,也正是因为多读,才能够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妙境;也正是因为多读,为人师者,在教的过程中,才能够随手拈来皆文章,才能够“妙语成珠”,真正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
二、“读”贵在有术:教师要“导读有术”,学生要“读书得法”。
“读”贵在有术,但具体到授课过程中“怎样读”,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师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把“心”放在“书”中,大声地朗读。
这种读法真的很有效,让人读着读着,就禁不住摇头晃脑地“身临其境”了。读到妙处、动情处,或禁不住掬一把清泪;或忍俊不禁地大笑;或不自觉地拍桌称快。那种读书的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情感渲泄。那种读书方法,不会令人觉得苦、感到累,而是一种从感官到精神上的享受。
其次,教师要“导读有术”。
导读,就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导读”中的“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它规定了教师任教中的职能是发挥主导作用。“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它确立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导读”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达到“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的目的,从而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 “导读”的核心是“导”,教师的“导”越有“艺术”,就越能促进学生的“读”。教师“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诱发阅读的动机。如:提示矛盾,以引起学生解决矛盾的需要;揭示困难,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热情;适当竞争,以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等。二是开拓思路。如巧设情境,问题引路;提供条件,促使“接通”等。三是指点方法。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读书之法,提高阅读能力。四是促进迁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五是采用多种导读方法。如设疑法、图示法、精讲法、情境教学法等。
总之,不同的教师,在“导”的艺术上各有千秋,但“导”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会读”、“善读”和“读懂”。
其三、学生要“读得有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导读有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读得有法”。怎样才能做到善读有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第一,采取四步递进读书法。指导学生读书,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我认为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的“四式”(四步)法,可以为学生的“自读”领航导向。一是疏通法。查字典识字解义,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读顺课文。二是了解读。思题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理顺文章脉胳;多向思考,质疑问难。三是探索读。品评询问,探究中心;领会重点,明确写法;释疑解惑,深入理解。四是表情读。熟悉内容,进入角色;体会感情,表情朗读;薰陶感染,升华认识。
第二,采取比较揣摩读书法。把题目内容或题材等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读。通过比较出真知,通过比较,认真揣摩,彼此间的异同,从而体会更深,领悟更多。
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自朴的《越调·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景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两首小令不仅宫调名、曲牌名相同,都是《越调·天净沙》,而且题目中都有“秋”字,所写都是秋景。但是两者所写的秋意及其中的秋味却有很大的不同。《秋思》主要是通过景物写“断肠人”的乡思,因此画面暗淡、萧条、情调凄苦、低沉。《秋》则人物隐而不见,着重写景;它的开头虽和《秋思》的情味颇有些类似,但紧接着却向着另一个方向逆转,灵动的艳丽景物的加入使画面明丽可爱,情调开朗平和。
第三,采取咬文嚼字读书法。课文中有些字、词看来平平常常,实际却是表达中心思想的点睛传神之笔,应当引导学生细嚼品味,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篇7
一、序语
师:同学们知道“惜墨如金”这个成语吗?“惜墨如金”是写作的一种境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就只有短短的159个字,下面就让我们凭借这159个字,穿越到380年前,去追踪张岱的西湖之行。(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析题
师:从文章的题目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地点、事件。
师:具体哪些事件,在什么地点?
生:看雪、湖心亭。
师:说到湖心亭,同学们请看这组图片(出示湖心亭的组图)。
生: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后于岛上建亭,取名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
师:既然这里是观赏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相信今天咱们一定不虚此行。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
三、解读
师:字词障碍排除了,哪位同学愿意朗读一遍课文?(生主动读文,教师适时指导鼓励。)老师这里有个假设,想不想听听?假设你拥有一份去英国的护照,并且有人为你打点好了一切,你最发愁的是什么?
生:英语讲得不好。
师:现在我们已经穿越到明末清初年间,不懂文言文,和古人进行书信沟通恐怕也要有障碍吧?所以咱们现在应该做什么?(生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研讨翻译课文,紧跟张岱的脚步。(分组指导个别问题,共性问题共同解答。生分组交流,并合作展示。)请同学们从这159个字中快速搜索一下,哪个词最能概括张岱的形象?
生:痴。(板书“痴”。)
师:同学们用心甚专,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些地方又能表现出他的“痴”呢?
生: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很好,如果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就更好了。(生试读。)张岱冷不冷?
生:冷。
师:何以见得?
生:拥毳衣炉火。
师:相当于我们拿着电热煲,还得穿着貂皮。(生笑,气氛活跃。)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到底都看到了什么呢?(生自由读景物描写的内容。)古人不是讲究“惜墨如金”吗?怎么他这里却连用了三个“与”岂不唆?
生:三个“与”不唆,把“天、山、云”融为一体了。
生:天地那么大,景物那么小。
生:作者自己也好渺小。
师:说得好。在这样大的宇宙空间内,作者和世间万物是如此渺小,更见宇宙之浩瀚,天地之苍茫!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板书“天人合一”。生大声朗读第一段,读出作者的感情。齐背写景句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是把这段景物描写进行了改写,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生:不只想看还想听。
师:(有感情地朗读改写的文字)雾气凝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蔚蓝的天,浓厚的云,浑然一体,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似乎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防寒服,近处是还没有舍得结冰的水,从上而下全是白茫茫一片。湖上隐约可见的影子,那是长堤在白雪的覆盖下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披着厚厚的雪翘起亭尖,我轻快地划着游船,陶醉在这个雪与水相伴的西湖中,这晶莹的西湖,多姿而又多情!(生热情地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能不能对比一下老师的这段景物描写和文中张岱的这段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写景的情绪比较好,心情愉悦。
生:老师的景物描写修辞多,描写得细致。
生:老师的这段描写让我想起了一首词《天净沙・秋思》。
师:同学们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此处的景物描写和我们学过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同样都是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作白描。
生:张岱写作的时候怎么看不出他游玩的喜悦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先自己来总结一下。(此处出示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生:他肩负着亡国之痛饱含故国之思。
生: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是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才有与金陵人的畅饮,不留电话,不留QQ,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既率性又忧郁的离去。
生:看来张岱一开始去湖心亭,也是心情忧郁,所以才独往排解内心地忧郁。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领悟到了。
生:朗读《江雪》一诗,体会两个“独”字,分析张岱和柳宗元的心境是否相同呢?(生讨论、汇报、交流、教师巡视与生沟通。)
师: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风雪、坎坷……无论时间无论地点,让我们记住只要你心中的太阳永不落,就一定能驱逐心头的寒冷!
篇8
一、通过示范讲解法学习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浩如烟海,篇幅长短不一。高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诗歌,为使大家了解英语诗歌,并能较好地欣赏,少不了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师可以从意象、语法、音韵以及主题等不同的层面入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一首诗歌。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读诗必须仔细,不放过诗中应有之意,更不放过言外之意。
童谣是孩子们最早学习的英文诗。如:
Hush, little baby, don’t say a word, (小宝宝,别说话,)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mocking-bird.(爸爸给你买个小嘲鸟。)
If that mockingbird won’t sing, (小嘲鸟,不会唱,)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diamondring. (爸爸给你买个钻石戒。)
If that diamond ring turns to brass, (钻石戒,变成铜,)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looking-glass.(爸爸给你买个小镜子。)
If that looking-glass gets broke, (小镜子,打破了,)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billy goat. (爸爸给你买只小山羊。)
If that billy goat runs away, (小山羊,跑掉了,)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nothertoday.(爸爸今天再去给你买一只。)
这首童谣的语言简单明了,是唱给小宝宝听的。它的主题也很清楚,表明了父母对宝宝的爱。它的语言具体而富有想像力,能使小孩子们快乐,因为它押韵,节奏感强,并有较多重复。童谣不一定有什么意义,甚至有的看来自相矛盾,但是它们容易学,也容易背诵。通过童谣中的文字游戏,孩子们学习了语言,我们的学生同样也可在其中学到不
少词汇和动词,如:mockingbird, diamond ring, say a word, turns to, runs away 等的用法以及句型结构“If...”。
我在播放这首童谣时,听了几句后,全班学生就兴奋起来,不约而同齐声跟读起来了。听完后还要求重播,结果一次次地听,听了几遍后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了。
二、通过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学习英语诗歌
人教课标版教材选修6 Unit 2介绍了几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诗歌。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诗歌的内容、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并自己尝试写简单的诗歌,同时学会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上文提到的童谣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不断重复利于记忆,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
清单诗,不断重复短语和节奏,比较容易创作,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对象。清单诗可长可短,可以重复一些短语,较为灵活。有些清单诗有韵脚,有些则没有。例如下面这首诗:
Our first football match
(我们的第一场球赛)
We would have won...
(我们本来会得冠军噎噎)
if Jack had scored that goal,
(如果杰克踢进了那个球,)
if we’d had just a few more min-utes,
(如果我们还有几分钟,)
if we had trained harder,
(如果我们训练得更严格,)
if Ben had passed the ball to Joe,
(如果本把球传给了乔,)
if we’d had thousands of fansscreaming,
(如果有大批球迷助威,)
if I hadn’t taken my eye off the ball,
(如果我死死盯住球,)
if we hadn’t stayed up so late the night before,
(如果我们头晚不熬夜,)
if we hadn’t taken it easy,
(如果我们没有放松警惕,)
if we hadn’t run out of energy.
(如果我们没有精疲力竭,)
We would have won ...
(我们本来会得冠军噎噎)
if we’d been better!
(如果我们能干得更好浴)
全篇没有一个表达心情的形容词,而读者却时时处处无不感受到作者懊丧与后悔的心情。其实就是因为作者从头到尾都使用了虚拟语气。用虚拟语气进行于事无补的假设,作者的写作手法与众不同,不能不说是非常成功的。
五行诗,顾名思义,由五行组成,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学生也容易模仿写作。五行诗可以用少量的词语传递一幅动人的画面。例如下面的Brother:
Brother
Beautiful, athletic
Teasing, shouting, laughing
Friend and enemy too
Mine
俳句起源于日本,由17 个音节组成。它虽非传统的英语诗歌,但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所喜爱。在用英语写作的人们中间,这种诗也是很流行的。它容易写,而且像五行诗一样可以用很少的词语呈现一幅清晰的画面,表达一种特殊的感情。例如下面这首诗:
A fallen blossom
Is coming back to the branch.
Look, a butterfly!
by Moritake
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这首俳句英译,作者欲扬先抑,先说是落花,接着又说是蝴蝶,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的一个瞬间写得如此充满生机,让人叹服。
三、通过对诗歌与散文的比较来学习英语诗歌
在理解诗歌有困难时,我们常常把它翻译成散文。诗歌与散文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诗歌有明显强烈的节奏。诗歌可以不押韵,但总是有节奏的。诗歌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节奏。当然,押韵也是诗歌与散文区别的重要标志。押韵使诗歌和谐、优美、富于音乐感,给读者感官上的满足,使读者在朗读的过程中产生美的共鸣。
为了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我选择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28 字的元曲小令,通篇只见一个动词,其余全由12 个名词铺陈而就,句式大胆激进,效果奇异,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的英文翻译也相当多,有中国人翻译的,也有外国人翻译的,有的以结构见长,有的以意向丰富见长。我选择了翁显良先生翻译的散文诗形式和外国人Schlepp 的翻译,其译文依旧为诗歌形式。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Weng Xian Liang 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Tr. Wayne Schlepp
学生很明显喜欢诗歌形式。Schlepp 的译文在形式上贴近原文文本框架,选词古朴,句式自然,同时又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解读的空间,就如原诗一般。
四、通过意象比较来学习英语诗歌
意象是诗人的感官接触事物,经过幻想、加工、创造,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形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是实在的、具体的。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意象和意境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化为一种意境。
西方文论特别是诗论对诗歌的意象也十分重视。栽援杂援艾略特强调诗中的“意之象”,他说:“表情达意的唯一的艺术公式,就是找出耶意之象爷,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都会是表达该特别情意的公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就马上给唤引出来。”韦利则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以庞德为主的意象派则认为意象是诗歌的要素,他们主张使用鲜明的感觉中的具体对象来表达诗意,反对空泛的抒情和议论。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使其理论研究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意象的通感历来为中西诗人所广泛应用,而意象的联想则能丰富诗的意蕴,增加诗的情趣。
如前文中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俳句英译,作者通过“蝴蝶”要要“树枝”这一意象,让春天的一个静态的瞬间变得充满动感,出乎意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样是描写春天,中国的一首唐诗《春晓》展现的则是另一个意象,同样精彩。
春晓
A Spring Morning
春眠不觉晓,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处处闻啼鸟。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夜来风雨声,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花落知多少。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篇9
关键词:朗费罗;雨天;人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97-01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美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翻译家。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 在欧洲受到赞赏, 被译成20余种文字。其诗歌主要反映美国人民的生活和自然风景,反对种族歧视,同情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苦难。
陶洁著《美国诗歌选读》中写到:“朗费罗作为诗人的别致之处,主要在于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崇尚简朴的艺术,乐观的直面现实和未来,尊重各种传统,赞美永恒的价值观,诸如善良、正直、勇敢、自信、乐观、友爱、家庭为人与社会之本,以及崇敬自然等等,而不追求任何虚幻、激进、偏激,甚至极端的创作内容与形式。他的诗歌一般都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题材世代相传,妇孺皆知;二是诗文简谱易懂。他善于使用简单而娓娓动听的传统格律,辅之以美国读者熟悉的本土意象,将他的主题观念和情感愉悦的镶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并珍藏在记忆中。”
朗费罗的诗歌《雨天》“The Rainy Day”收集在诗集“Ballads and Other Poems”(1842)中。
The Rainy Day
The day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
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The vine still clings to the mouldering wall
But at every gust the dead leaves fall
And the day is dark and dreary.
My life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
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
My thoughts still cling to the mouldering past
But the hopes of youth fall thick in the blast
And the days are dark and dreary.
Be still, sad heart! And cease repining
Behind the clouds is the sun still shining
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描写雨天这一自然现象。韵律优美整齐,前两节分别押韵为“aabba”,最后一节押韵为“aabbc”。诗中也多次出现押头韵,如“dark and dreary”、“Be still……”和“Behind the……”。
第一节,从描写阴冷黑暗的雨天开始,叶子随着一阵阵的风从枯藤上飘落,很明显的看出这是秋天。秋往往给人一种无名的悲凉感。
古今中外,诗人词人多选用季节来烘托感情,例如我国元代杂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以季节作为背景,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同样,在朗费罗的《雨天》中,秋雨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从rain、wind、vine、mouldering wall、gust这些词入手,使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来表现cold、dark和dreary。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第二节一开始,就转入了自身,“My life...”,作者面对眼前的此景,有感而发,由物及人,将人生比作大自然。人生同样可以用cold、dark、dreary来形容,并非永远是四季如春,而是有季节更迭的。
第三节,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
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普遍的人生,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如此,有涨有落。“你的命运一如他人, 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雨作为本诗的主要意象,与人生的起伏阴晴比喻十分贴切,把自然与人和谐的融为一体。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朗费罗所描写的这场雨是秋雨,因此,诗人欲将寓意赋予秋雨之中。
《雨天》号召人们对人生要抱有希望,诗人将其情感投射其中。但诗人通过这场秋雨表达的不是忧郁之情,而是借此鼓励人们要对人生抱有希望和憧憬,是对雨的寓意的一种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洁.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板桥杂记》 增译 改译 节译
《板桥杂记》一书,为清代作家余怀所著,讲述了明末秦淮河两岸诸多青楼女子的故事,读来令人深感浮生若梦,对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女子也更多了一分理解与爱怜。此书属传记类,包含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明代历史有很大帮助。翻译《板桥杂记》能使国外读者了解这些真实的人和事,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翻译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相互交流的形式,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翻译过程中要时刻将文化信息的传播谨记于心。古文英译,不仅是介绍古典作品,更重要的是向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习俗诸方面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交流,往往要跨越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板桥杂记》文言色彩较重,在翻译的同时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读者是很重要的。翻译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原文中大量引用的典故如何翻译等。
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是不存在的,原文语言和译入语之间存在语法习惯差异、文化差异等不同之处,完全逐字对应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即通过连接词来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不是借助形式手段来体现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而是根据主观感觉,从上下文中悟出逻辑关系来。因此,汉译英时,常常要作一些调整,使译入语读者能尽可能完整地接收到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调整并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就像奈达所说:“In point of fact, what he really does, or should do, is to select in each instanc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Nida,2004)即译者真正要做的是选择最自然的翻译。
一、增译
意合是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即在语言中可以接连出现省略,而意义相连,脉络清楚,形散而神聚的句子比比皆是,文学作品中常用意象手法来传达精神内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小令没有任何连接词,前三句纯粹由意象组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个意象一读完,在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心里很容易地绘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悲凉画面,最后的“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中心思想――人在旅途的寂寞与悲凉。这首小令若不加任何调整,按原文只把意象词罗列翻译出来,外国读者会一头雾水。
因此,在翻译时遇到多处出现省略的句子,常要采用增词的方式将意思补全,这样才比较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译文读者理解。《板桥杂记》属于明清散文,文中存在大量省略现象。例如,在描述李十娘的美貌时,书中这样写:“生而娉婷娟好,肌肤玉雪,既含睇兮又宜笑。”其实,完整的意思是:“生而(身材)娉婷娟好,肌肤(如)玉雪(白),(眼睛)既含睇兮又宜笑”。在翻译时,只有将省去的名词补全,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With a slender figure, smooth and fair skin, and bright and soft eyes, she was really a beauty.”
二、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增译、加注等方式外,还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改动,比如调整词组顺序、句子结构等,以使译文更流畅。
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是汉英翻译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为了使译文更地道,原文是否定句的常要改为肯定句。例如,李大娘对自家装修很自信,说“世有游闲公子、聪俊儿郎,至吾家者,未有不荡志迷魂、沉溺不返也。”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但为了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翻译时应直接改为肯定句式:“All the men who come to my home, whether the idle young masters or the intelligent young men, would be fascinated and love to stay longer and longer.”
三、节译
在中国的古代作品中,引用典故是很常见的。只有准确传递原文内涵,才能真正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板桥杂记》一书中引用了多处典故,在翻译时,若采取加注的方式,会影响阅读的完整性和愉悦感;若严格按照原文直接在正文中翻译出来,则无法让外国读者领会其内涵。
其实,从根本上讲,古文中穿插典故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所以,为了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保证译文流畅易读,笔者对翻译中遇到的典故采取了节译的策略,部分采取意译的方法。
比如在对人物尹春的描述中,中间有一句:“此许和子《永新歌》也,谁为韦青将军者乎!”这是一段关于两个唐代著名歌者的典故。许和子为唐代著名女歌手,深受玄宗宠爱,安史之乱后归一士人。而韦青将军同为玄宗时的著名歌者,乱后在扬州仅凭歌声就认出了在小船里唱歌的许和子,知己相遇,共同缅怀逝去的盛世,相对而泣。此情此景恰与作者与尹春的处境相似。作者余怀在尹春迟暮之年与之相见,当年的金陵盛世已烟消云散,两人相遇,共同感慨逝去的时光。
翻译此句时,若按原文逐字翻译,就需要解释这一典故及其与原文的关系,读者会感觉文中突然插入了新的人物,增加了阅读障碍。在翻译时,可以选择意译:“Appreciating her performance, I could not help sighing with regrets how much everyone had changed over time.”这样翻译使文章意思简洁易懂。
作品中有一句话描述李十娘的侄女媚姐:“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作掌中舞”出自历史典故。据史书记载,汉成帝获飞燕,非常喜欢她。成帝看她身体轻到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怕她飘走,便命令工匠造水晶盘,让宫人托着盘子,使飞燕在上面跳舞。这里,作者就是用“作掌中舞”来形容媚姐的体态轻盈。可是,如果在翻译中将这个典故从头到尾叙述一遍,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在译文中,笔者直接译为:“She had a sweet and agreeable voice, and a slim and graceful figure.”如此翻译虽少了原文中的一些趣味,但更易于理解。
《板桥杂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明清散文集,具有较高的翻译价值。笔者在翻译过程参考了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采用了增译、转换、节译等翻译策略。翻译时,既重视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又注意确保译文的自然、流畅。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100.
[2]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3~40.
[3]余怀.板桥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5~56.
[4]Hawkes.D.The Golden Days: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1[M].London:Penguin Classics,1973:1~122.
[5]Nida,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