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导范文
时间:2023-03-26 15: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考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中考题型来说,各种具体的题型又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核心是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考试形式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了解和掌握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解答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提高复习实效和考出更好的成绩。
1.中考试题的命题要求
加强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
2.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
(1)以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测试理论和教学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
(2)以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为依据,体现课改精神。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篇2
关键词:学生答卷 中考化学 复习策略
中考在即,做好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对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在中考总复习的方法,特别是在总复习中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老师们商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梳理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双基不扎实,化学原理不透彻、不清楚,化合价、化学式等基本用语书写不规范,错误率很高。
2.审题能力以及提取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4.计算题书写不规范。
5.对简答题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精炼,有错字、别字。
6.对实验试题的情境设置一旦有变化,不知所措。
二、反思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基本知识教学要求不严。学生答卷出现的错误表面上是学生重视不够,书写随便,实质上与我们教师平时教学也有关系。(1)只讲知识本身,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致使学生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2)化学符号书写方法指导不够,要求死记硬背多,理解的记忆少。(3)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说得多,板演得少,缺乏规范性书写板书,学生只凭想象留些印象,这样使学生遗失了一次形成良好的机会。
2.思维定势的负面功能影响准确审题。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一旦问题发生变化,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往往会阻碍新问题的解决。
3.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给与学生是单纯的知识及简单机械的记忆,这种方法阻碍了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认为三合一考的内容少,知识层次低,有的知识就没有必要给学生讲,更没有必要深入拓展,这实质让学生失去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理解。
三、具体做法
1.以新课标和中考说明为依托,以学生为本,制定复习计划。(1)了解中考方向、范围和要求。新课标是我们日常教学的依托,而中考说明是我们复习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真研究它,从中获得考试形式、范围、要求、试卷结构、试卷类型、内容、层次要求。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要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安排复习时间。化学中考复习主要安排四轮:第一轮(大约5~6周)按章节走,紧扣课本,强化中考说明学生要求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第二轮(大约2~3周)按知识板块走,基本上可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以及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基本实验四块。第三轮(大约5~6周)综合复习,模拟训练、题型训练。这一轮复习要借助考评方式,精选组合模拟试卷,以达到精讲实练,以讲助练,以练助考的目的,以强化化学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以全真中考演练要求学生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准确性、时间性、适度性的提高。第四轮(大约2~3周)查漏补缺,考前指导。
2.注重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1)对基本概念复习时,要有侧重点,要分析透彻,理清知识形成过程,远离机械记忆,靠近理解记忆。(2)对专题复习时,重讲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复习中,最好选择一些相应的变形题加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3)对不同学生层次的学生分层复习,分层推进。(4)教学复习更为重要。如:类比法的化学性质比较的制取方法对比。归纳法:酸碱盐的规律。(5)要把握训练难题难易程度,减轻学生负担。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1)关心热点问题。(2)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挖掘课程资源,开发优质化学课件,以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4.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复习指导工作。
5.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实际相结合,注重化学的实用性复习力度。
6.强化实验,注重操作,关注探究。对近年来出现的“实验探究题”,我们要在平时复习中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也可给他们一次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对其他实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1)实验目的是什么?(2)实验所需要仪器的作用是什么?(3)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步骤。(4)会观察实验现象及分析可能出现失败的原因。(5)会对实验结果分析。(6)全面分析课本实验,重视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以提高应变能力。
7.重视教材,但不能“唯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方面的重要平台,它只是为我们教师提供教学活动的一方面的重要资源,但不是教学资源的唯一来源,所以要正确认识教材的功能,立足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篇3
一、审准题目:文章的中心要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一定要弄清主题的内涵,确立与文章联系的主题思想,表达不能游离于主题,否则即使内容再精彩,也是跑题作文,得分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写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先审清题目,确立要表现的中心。
二、构思结构:就是开放思路,启动联想,构想表现形式,勾勒出文章的结构层次,依次写出引言段,主题句,发
展段和结尾句,努力使之新颖,别致。
篇4
一、小小短信――情真意切
[试题再现]
由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红歌会,放歌井冈山”赛歌活动于2007年“五一”黄金周在井冈山激情演绎。假如你是活动的热心参与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或给参赛选手发送一条鼓劲儿助威的短信。(每条不超过20字)
(江西省南昌市)
[考查点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简明、连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手机短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并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要求语言简练、隽永,以最少的字数传达最多的信息。另外,在同一情境下进行短信写作,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新颖的形式、别致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这样才能反映出考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
[答题指导]
答这类题,关键是要看接受短信的对象和时间,以此为根据来考虑短信的内容和用词,尽可能使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要突出。手机短信是用来表示节日祝福、友情问候,还是提出建议、寻求帮助等,目的要明确,主题要突出。二是语言要简明得体。手机短信每条不能超过70个字,一般为30~50个字,而此题明确要求“不超过20字”,所以语言要简洁明确;短信的语言和内容还必须注意时间、场合、双方的身份等。三是运用恰当的修辞。好的短信还应讲究文采,语言要精美,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排比等)的运用。
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写出的短信只要语句通顺,语言简洁,内容上是对参赛选手鼓劲助威的即可。
[相关练习]
在新年来临之际,给你的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发一条短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新年祝福。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情真意切,力求具有一定的文采。
[参考示例]
1.一生中总有一些朋友难以忘记,一年中总有一些日子值得珍惜,从春到冬,由陌生到熟悉,虽不能时时问候,却会在特别的日子里,轻轻说一声:新年快乐!
2.新年来临之际,祝你分分秒秒平平安安时时刻刻风风光光朝朝暮暮开开心心日日夜夜健健康康岁岁年年顺顺当当永永远远快快乐乐。愿所有好梦围绕你!
3.新年来了,请打开窗,让新春的风轻轻地吹进你屋里,让新春的雪柔柔地落入你手掌,让我最美好的新春祝愿,带着我的温暖飘进你的心房!
二、学科整合――构思新奇
[试题再现]
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谈起王维《使至塞上》时,曾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为几何教学内容,并进行了非常大胆的构思,他认为这句诗中不仅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几何图形,而且各种图形之间还形成了非常奇妙的几何关系。
现在,请你大胆想象,用平实的语言,为这句诗中所隐含的几何图形及图形之间可能存在的几何关系,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要求:1.条理清楚,语言简明;2.可以图文配合,相互印证。
(湖北省宜昌市)
[考查点剖析]
本题涉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题目,既符合学习实际,也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本题既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答题指导]
此题要求考生必须先从诗中看出画面,才会感受出“直”、“圆”、“点”、“线”、“面”,也就是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从诗中感受画面的美,再从几何角度表现出这种美,这无疑是语文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此题明确要求写“说明文字”,文体的选择应该不是难题;“大胆想象”也给考生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诗中的典型“意象”,将诗句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一系列边塞的形象图景,运用数学图形思维抽象出来。然后,要注意运用几何知识准确地描述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相交、相切与相离等。可以这样写:
“大漠”可以看成是河边沙丘形成的抛物线状图形;“孤烟”可以看成是从某一点射出来的射线;“长河”是一条可以延长的直线,它没有两端,没有尽头;“落日”可以看成一个圆,从圆上射出许多光线。“大漠”与“孤烟”的几何关系可以看成是抛物线顶部的一条一次函数图象,当图象延长至落日附近时,与圆相切。射线还与圆周围的光线相交,再将射线延长,与“长河”相交于一点,并且“长河”与“落日”也相交,“落日”射出的光线分别与“长河”、“孤烟”平行。
[相关练习]
下图是标志黄冈市经济腾飞的鄂黄长江大桥。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
(湖北省黄冈市)
[参考示例]
碧水蓝天之间,气势恢宏的鄂黄大桥横跨长江;夜幕降临,华灯闪耀,仿佛给大桥镶嵌上无数颗璀璨的明珠。鄂黄大桥,你是黄冈人民的骄傲,你引领着黄冈人民走向世界。
三、广告标语――言简意丰
[试题再现]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湖北省武汉市)
[考查点剖析]
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有一半以上都涉及了广告语或标语的拟写,由此看出,通过拟写广告语或标语来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一方式深受命题者的青睐。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语言的简练、准确、生动,要求语言有文采,有感染力,使读者易于接受。要做到这些,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指导]
首先,字数要适中。由于受特定场合和表达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层次的限制,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广告语和标语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其次,内容要积极。张贴广告语和标语的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宣传并鼓舞群众、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广告语和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确实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再次,句式要整齐。一般使用简单的动宾结构的无主句,尽量少用复杂的主谓句。此外,可以适当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此题可写为:“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或“写漂亮字,做优秀人”等。
[相关练习]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定,请你仿照题后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河北省)
2.下列两则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请选择一例,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
①图书阅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江苏省泰州市)
[参考示例]
1.可写为:“弘扬中华美德感受母爱亲情”或“感受母爱报答母恩”等。
篇5
1. 对概念进行辨析
概念辨析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获取正确结论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1一本物理课本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课本所受重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课本所受重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课本所受重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本题主要是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两个易混概念的辨析.首先应明确这两种力的异同点:它们都是两个力,但力的三要素有所不同.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答案C
点评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并正确理解,对易混概念加以辨析.比如,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等.
2. 对规律进行理解
这类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相关的物理规律对题目中描述的物理过程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例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逐渐减小后,物体将()
A.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C. 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D. 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分析物体原来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逐渐减小时,因摩擦力不变,则物体此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方向仍然向右.直到速度为零,物体静止.
答案B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3. 物理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例3(2011年苏州)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这是因为()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鸟的速度很大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小鸟的速度很大
C.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小鸟的速度很大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小鸟的速度很大
分析小鸟撞飞机造成飞机损坏,因为小鸟相对于正在飞行的飞机的动能很大,而小鸟的质量很小且不变,所以是小鸟相对机的速度大,从而造飞机损坏.
答案D
4. 运用比例求解
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量之间的比值问题.解题时需选择正确的物理公式,并对所选的公式要会变形.
例4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V1∶V2=2∶3,运动路程之比为S1∶S2=1∶2,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t1∶t2=()
A. 3∶1 B. 3∶4 C. 1∶3 D. 4∶3
分析根据题意,此题选择相应的公式为S=Vt.由公式变形得:t=S/V,进行简单比值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答案B
总结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① 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② 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③ 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5. 对图象进行分析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象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和物理量的关系.运用图象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象法”.
例5(2011年宿迁)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分析首先可从图象的两轴分析,A中反映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B中反映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质量只与物质的多少有关;C中水温在沸腾前与加热时间应成升高关系;D中水的蒸发与温度有关,时间越长,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答案A
总结运用“图象法”解题时应做到① 识别图象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② 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③ 根据图象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6. 对常见数据的估测
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如:人体正常体温约37℃、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5N、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人体的密度约为1×103kg/m3、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大于36V、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等.
例6(2011年南京)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 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D. 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200cm2
分析只要我们了解了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就能直接判断B、C选项的对错,而判断A、D选项时,则还需要了解一些生活常识.
答案C
7. 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
目前我们涉及的物理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推理法”等.
例7在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变.以下各个研究实例中,与其所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B. 研究光路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C. 研究声波时,将它与水波进行类比
D. 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车在水平部分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如果在水平部分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此题首先应明确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变,这里的研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分析得出A答案符合选项,B选项是应用的“模型法”,C选项采用的是“类比法”,D选项采用的是“推理法”.
篇6
1.化学教学指导思想
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使学生获得多么高的分数,而是要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和修养得以提高,以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正是为了激发教与学中居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领悟、体会化学学习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进而培养能力,形成化学素质,提高化学修养。
2.化学教学重点、难点
(1)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部分知识涉及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相当多的学生在初次学习时会感觉有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分散难点,利用多媒体或教具使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概念。
(2)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功,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性类同于学习英语要学习单词一样。学生初步学习化学用语,有易学难记的特点。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训练,要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氧化物,常见的酸、碱、盐等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养成用化学用语回答化学问题的习惯。可以采取课前小测试、化学用语竞赛等形式进行强化。
(3)重要的原理和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揭示物质之间反应的定量关系,也是研究物质反应量变关系的基本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用到,进行有关计算也要用到。教学中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教会学生理解其本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反应的方向和生成物类型的基础。鉴于教材的要求,该部分要求学生能对典型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即可,对非典型以及复杂的反应应不作讨论。
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判断金属与盐、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基本依据,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要注意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讲解,但不要急于上难度,首先解决最典型最基本的反应的判断以及金属活动顺序表使用的基本方法,相关知识可以在酸、盐部分进一步深化。
(4)酸、碱、盐
从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看,酸、碱、盐知识是重要的无机基础,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些典型反应的比较,由个别到一般,对酸、碱、盐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抓住规律。
(5)常见气体的制取
这部分知识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中要从原理、装置、收集、除杂、检验等多方面思考中学常见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取方法,同时能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掌握在新情境中设计未知气体制取方案的基本思路。
二、中考化学复习指导
中考化学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搞好中考化学复习呢?现结合历届中考成功的经验,简要地谈谈怎样地进行中考化学复习。
1.了解《考试说明》,熟悉复习目标
各地《考试说明》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因此了解《考试说明》有利于把握复习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2.立足化学实验,发展探究能力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实验教学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因此,要重视依托化学实验开展中考复习。在复习中,要经常走进化学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装置、选做经典实验、开展探究活动等,达到“查缺补弱”的目的,并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题,大多围绕原理、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步骤设计、假设猜想、现象解释和结果验证等进行综合考查,其难度大、情境陌生、充满悬念;要认真听取老师对各类典型实验探究题的分析,从而理清解题思路;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探究题进行阶梯训练,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以熟悉探究题型、提炼解题方法、发展科学素养、提升实验能力。
3.深入剖析概念,把握内涵外延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核心知识,只有明晰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外延,才能认识基本概念,进而灵活应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4.重视阅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课本既是学生们平时学习的工具,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总复习时仍要“手不离书”,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良策。该阶段不再是照本宣科的通读,而是思前想后、整合归纳。
5.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
篇7
[试题再现]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根据下面要求,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要求:(1)开场白中要有“阳光体育”和“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2)开场白中要有与“奥运”相关的内容,如五环旗、奥运口号、奥运健儿、奥运吉祥物等(涉及一项内容即可)。
同学们:
。“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北京市)
[考查点剖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和根据具体情境运用语言的能力。
[答题指导]
首先,要对活动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如,主题是“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是主题班会。其次,要紧扣“开场白”,点明活动的目的、主题、意义等。第三,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写,必要信息不可缺少。总之,要把握主题,表达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这样作答: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
[相关练习]
为了发挥班级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
(四川省资阳市)
[参考示例]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有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礼仪传统。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无不体现了他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五、辩论拟题――观点鲜明
[试题再现]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活动。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
正方: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陕西省)
[考查点剖析]
辩论入题,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才能。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观点提炼能力。回答要求观点鲜明,有针对性。
[答题指导]
根据辩论的特点,所拟的辩论题必须精炼,观点鲜明且针锋相对。本题辩论的焦点应设为:大白话的解读对传统文化的意义。按照要求,结合“相关言论”可以得出答案,如:
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相关练习]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观点和理由(字数50左右)。
我的观点是,其理由是 。
(浙江省宁波市)
[参考示例]
正方:网络阅读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知识,不无裨益。
反方:网络阅读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而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
六、活用修辞――妙笔生花
[试题再现]
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
A.农民B.农民工C.工人D. E.教师
(河南省)
[考查点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方法,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答题指导]
回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把握所选项的主要职业特点;二是要确定采用何种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最好。结合以上两点,可把答案拟为:
A.农民:像黄牛一样辛勤耕耘不止,像秋天的高粱一样淳朴可爱,像广袤的大地一样胸怀宽广坦荡。(比喻、排比)
B.农民工:来自田野,投身城市,用描绘大地的双手,绘出城市斑斓的画卷。(比喻)
C.工人: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固定在哪里,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比喻)
D.:战争年代的钢铁长城,和平时期的安全卫士。(比喻、对偶)
E.教师:一方净土育桃李,三尺讲台铸栋梁。(借代、对偶)
[相关练习]
1.“保护我们的水源,阻止全球变暖”代表了绿色和平珠峰考察队队员及藏民的心声,请围绕“阻止全球变暖”这个内容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辽宁省沈阳市)
2.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山东省济宁市)
[参考示例]
篇8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形成了由世界180多个国家签署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文件。这是几十年来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正确协调环境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它们之间的积极联系,切断和限制它们之间的消极联系。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要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建立对环境无害和节约资源的生产体系,发展经济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保证,发展的重点是消除贫困,要建立平等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要调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大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有关人类前途命运和人类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必将对21世纪的人类发展道路和各项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世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综合国力,消除贫困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21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舍此就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倘若步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虽然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穷和落后;虽然提高了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有时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它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我们也绝不能为短期内节省部分污染控制费用,给后代人带来难以估量的“环境赤字”,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选择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控制环境问题的模式?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资金有限,那就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资金的积累和就业,而且无疑使环境保护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我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是很靠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因而我们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心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向持续发展过渡,已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和世界《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文献。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二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以新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变革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传统的地理知识内容体系是以地理事实的描述的解释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环境“索取”。后来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但基本上没有摆脱“索取”的思想,只不过主张要取的适量,地理事实的描述和解释仍然居主导的地位,很少接触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讲了少量的环境问题,也很少涉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现在要求地理教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讲述地理事实,从实施21世纪议程需要的角度选择地理事实。具体要求是:①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生产能力的角度讲地理环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的策略和任务。②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增加对环境负责和扶贫解困的内涵。③在区域地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和比重。④21世纪议程中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要有计划地选择纳入现行教学内容。
篇9
Subject Help Rent a Room Date 30/06 9:04AM
Dear Jenny,
I'm going to study in Canada, so I'll have to find a room to live in. I know housing is very expensive there. Please help me find a room at a lower price (about 150 dollars). Please e-mail me if you have any good new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篇10
【关键词】 中考 复习指导 初中生
怎样做好中考复习方法指导,是每一位担任毕业班教师都在研究的课题。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生涯里,经历了十多届的毕业班,在指导中考复习中慢慢的感悟出一个道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犹如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从事一个行业,能把解牛技艺练到如此的精湛,那是因为他用心的研究了牛的身体结构规律。
反观我们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复习方法指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首先要求我们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都要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弄清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具体结构和设计思路。然后在授课过程中还要不断地锤炼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同时,认真积累和总结经验,找出有效复习方法指导学生。
目前,政治(思想品德)这一学科很多地区都采取了开卷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也比较容易高于其它学科。然而,优秀率(尖子率)不见得比其它学科高,甚至还低。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开卷考试貌似容易,但如果在中考复习中,不掌握方法就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学习内容,从而取得好成绩。
在二十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复习指导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挖掘出其中的规律,并遵循规律进行中考复习指导。
1 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编排结构以及目标要求的规律
为师者,吃透教材知识内容和结构规律,才能统观全局,胸中有数。复习指导时也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全局知识内容的布局,才能有的放矢。庖丁解牛,是“依乎天理,批大,导大,因其固然”,――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我们学科教材的编排是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因此其结构也是有规律的。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结构如下:
庖丁解牛,是因为他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才能游刃有余。上复习课时:要先把零件一一弄清楚,再看全局;或是看整部机器的作用,再分析需要哪些零件。这就要求指导学生首先熟透教材,学会把零星的知识串起来。
从课程标准里我找出我们现在用的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内容的规律,比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是“人际交往”,属于心理和道德内容。按照内容安排的思路是渐进式的:在家庭中――与父母的交往(第一单元);在学校中――与老师同学的交往(第二单元);在社会上――全球性的现实交往和网络中的虚拟交往(第三单元);最后归纳――在交往中应该怎样做?(第四单元)。
又如,九年级全册涵盖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内容,但也有其规律,就是今天中国――(第3~5课);明天中国――(第9课);如何实现“今天中国”到“明天中国”的飞跃发展――(第4~8课);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承担些什么责任?――(第1、2、10课)。在中考复习中,当我们把这些知识按规律连成线,学生就比较容易的根据线路把知识点串起来,然后逐一的突破。
2 掌握思想品德课课程内容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规律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问题解答应遵循人的认知规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运用知识的练习中,特别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庖丁解牛,是根据“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自然宽宽绰绰地大有运转自如的余地了。
依照“庖丁解牛”,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就应该首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应练习”的思路,对每课书、每个知识点进行认知和能力训练 ;其次再按题目类型,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比如,选择题的技巧:①单项选择题,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要注意“根本”、“主要”“归根到底”等词语。②组合选择,要弄清答案中每一句话的正误,然后用排除法,认准一个错项,可以排除掉所有含这一项的答案;认准一个对项,可以排除掉所有不含这一项的答案。
又如,辨析题的解题方法技巧:按“一辩、二析、三怎么做”的框架,根据同类材料,引导学生组织回答步骤,共同拟出一个“样板题”的答案,然后遇到同类的题目学生就会“依样画葫芦”了。当然,一些解题方法可能在新课授课的过程中已经完成,到复习阶段就是对这些方法的检查、补充和功过训练了。
3 掌握学生对学科内容的认知过程、能力的提高、道德和情感升华的三维目标的规律
庖丁也不是天生就自然达到技艺高超,“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着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我们的三维目标无非是认知过程、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情感升华。在复习过程中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掌握所学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找出对策。因此,在复习时,要遵循认知规律,进行规范答题的训练,根据方法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总结规律,找出合适自己的方法,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
比如,每到第二轮复习,我都坚持突出两个原则:一是“全局把握教材,规范整合教材”;二是“理论指导时政,时政联系理论”。具体复习思路是:①呈现时政资料,找出关键词;②思考如何把问题内容与课本的专题知识进行链接;③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自拟问题;④按照常规的答题步骤,分析和解答问题。
如此的做法,能极其有效地训练和形成学生准确地多角度地运用课本知识去思考、解决时政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的能力。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后,一旦给学生呈现时政资料,学生就会按照熟悉的思路完成后面的内容。可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俗话说,熟能生巧,具有庖丁解牛的理念,经过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之后,学生们解决基础题时就可以触类旁通,在遇到难度比较大的思维拓展类题目时,学生的解题思路就开阔了。
这样,即使是2012年秋季开始的全国中小学校开始启用的新课程标准,我们也仍然可以在教授学生掌握新课程的过程中,继续运用庖丁解牛的理念,启发学生与时俱进,掌握知识,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