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篇1

对此,政治教师要顺应现实的教学需要,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地发现和研究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找和挖掘问题的突破口,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根据政治课的内容实际和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应该着力坚持“五项意识”。

一、舍得意识

有人说:“计较眼前的人,会失去未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在掌控教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要做到主次分明。对于重难点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能够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对于一般了解、知道和简单识记性的基础知识,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事事躬亲。

如笔者在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知识点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劳动的含义、地位,就业的作用、意义,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等基本内容。对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则引导学生从自身、企业、国家三个角度去讨论、归纳总结。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均能通过自主学习很容易地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学生对“如何解决就业”这一重点也能够理解和应用。

二、纠错意识

众所周知,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坚持纠错意识,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认识现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汇率变化对币值的影响、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等知识均是教学难点,学生对此易混易错。具体教学时,笔者的思路如下: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成果呈现(图表)―质疑纠错―达成共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变得简明、直观,便于学生掌握。

三、思辨意识

所谓思辨意识,就是指主动思考和深度辨析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即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处理教学重点时不仅要求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要强调: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等等。切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树立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意识。对此,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创设思考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大胆创新。我们的教学就是应该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寻找突破口,帮助学生培养思辨意识,最终形成全面的大家一致认可的结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将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对师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以“企业的经营”为例,笔者在处理“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这一教学重点时设置了以下情境。甲乙两公司生产相同商品,甲公司经过市场调查研究,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追求新工艺,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正在强力打造“以诚信为企业经营理念,以回馈社会为公司理想”的企业文化。结果甲企业不断兼并弱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乙公司设备陈旧,产品更新较慢总不能符合市场需求,公司员工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虽然乙公司也加大了广告宣传,企图挽救公司的命运但收效甚微。最终,乙公司举步维艰,而等待它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甲公司的条件,被甲公司兼并;要么自己向法院申请破产。以上两家公司相反的境况能够给学生思考造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学生都能各抒己见,通俗的道理、理论化的表达、专业的视角层出不穷。总之,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中,甚至在争论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象、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创新,最后他们在归纳总结时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原来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复杂多变。同时学生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意义。

四、限时记忆意识

记忆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专业术语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而得出的“一般性、普遍性”科学理论。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中“互查”的优势,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并能够熟练地默写。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都知道“理解的东西可以增强记忆,记住的东西可以加深理解”。具体教学中要求教师能给学生在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给予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在学生记忆重点知识时提倡“精要化”。如记忆“决定企业成功的因素”,可以将知识点概括为:战略、创新、科技、管理、诚信、形象。学生记住要点后就很容易由“点”连“线”进而成“面”。

在学生记忆易混知识时提倡“直观化”。如对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之间关系的准确记忆就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

从上图可知: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进一步总结为:交叉则无关;外侧成反比;内侧成正比。

在学生记忆一些必须全面理解的重要知识时提倡“逻辑化”,即引导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去理解知识。比如“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学生则可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这种记忆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所以效果明显。

理解与记忆是相互促进的,为此要求学生在课堂中限时记忆、强化记忆,这对其今后熟练地运用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必要的,对提高课堂效率更是不言而喻的。

五、落实意识

篇2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篇3

考试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为系统评价和分析学校常规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做到查漏补缺,依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在学期过半时段,举行学科期中考试。作为一名政治任课教师,为了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将本次政治科目期中考试试卷大致情况予以分析,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 试题卷面结构、题型设置和分值布局

本次政治科目命题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知识考察和综合能力运用,对应的题型设置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涵盖教材内容1-5课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多,知识密度大,分布零散,凸显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共有40道选择题,每题1.5分,满分为60分;材料分析题共三小题,覆盖教材重点框题的知识体系,分值为40分;整个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知识点考察概况及得分、丢分情况简要统计

总览整份试卷,选择题涉及课本知识点大体包括以下方面: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的决定和影响因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比较、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企业的概念及其经营成功的因素和失败的后果、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解决就业的途径等等;选择题得分、丢分的大体情况是各占50%,丢分现象比较严重;材料分析题的作答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第41题考查绿色无公害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小汽车价格回落的原因,应该运用商品价格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加以作答,学生考试过程中大部分只能答出其中一点,个别考生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第42题片段1考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小明的表姐在即将大学毕业后,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该题难度系数不大,只要熟悉教材内容方可顺利作答,然而一部分的考生由于对课本知识比较生疏导致丢分现象严重,第42题片段2考察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学生得分率较高,第43题以"中国式奢侈"为素材呈现目前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观,材料形象地反映目前我国百姓生活中的不同消费心理,以此警示社会应当"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醒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诱惑,明确自身的使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争做"四有"公民和有为青年。

三、试题难易程度、丢分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试题难易程度

整套试卷难易适中,灵活多变,贴近生活,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浓厚,重在引导学生建构课本知识框架,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教材知识回答生活实际问题,以现实经济人的角色参与经济生活,提高观察经济生活的洞察力,学会做生活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命题的真正难点并不在于试题自身,而是如何实现学生自身角色的转换,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丢分的原因分析

1.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问题

态度定成败、习惯成自然。长期以来,政治科目对学生来说并非主科,并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科目无需花太多精力去理解分析就能对知识加以消化吸收,简单机械式的背诵记忆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一知半解和粗浅认识,加之中国传统教育中重文轻理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政治科目的态度,心理上的轻视让学生从潜意识上对政治科目的学习重视度不够,投入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

2.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教学无定法,亦无固定模式。中国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和对知识的传授为主导,并非以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主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受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制约,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加强,课堂上的注意力大多停留在对课本不懂的具体知识的理解层面,做不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会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现实问题,没能将理论的学习与客观现实的思考有机结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理论脱离实际的趋势。

3.教材方面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主源。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初中和高中呈现明显的特点。初中阶段的教材以感性认知和情感的培养为基础,教材内容浅显易懂,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结构"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框架"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艺术新思维";高中阶段的教材以理性认知和抽象思维的培养为主,教材强调逻辑性、知识性和思维力的培养,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四个单元内容依次为"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内在逻辑结构分别是"为什么要生产,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生产的舞台和背景".两个学习阶段教材内容呈现不同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对政治科目的认识要由感性认知向理性思维转化和过渡,特别是初步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在这方面需要及时调整,明确认识。

(三)解决对策

1.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先。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思想意识上的重视是搞好学习的内在心理因素,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根本转变,这也是本门功课追求思想导向性的价值所在。数、理、化作为自然基础性学科,揭示了自然界的奥妙,发现了自然规律,并且让人们学会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其功用是不言而喻的;《思想政治》作为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品德修养,陶冶个性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审美境界,明辨是非美丑,而且能够增强政治敏感性,提升辩证思维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人学会理性分析和思考周围一切事物,这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一个学生只有做到文理并重,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在平日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问题,动脑筋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将政治课本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相联系,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育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用好的方法囊括上课所要准备的内容。例如:教材、教参、课标、学生等因素,其中学生往往是最好的教材。就日常教学实际而言,政治课堂给学生的总体印象是讲大道理,死背教条,机械记忆,枯燥无味。长期下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急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试探实施新课改。新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流程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阶段:"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检测—设疑反思".首先,"课前预习"就是让学生依据预习案的提示,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梳理知识框架,初步搞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课中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将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以问题和探究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小组代表展示要点并加以简要讲解,随后让其他小组予以点评,加以补充说明;再次,"课后检测"在前两个流程基础上,让学生随机利用课堂时间回答问题,达到对知识系统巩固的目的;最后,"设疑反思"着重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懂之处。总之,以上四个阶段是政治课堂教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第一阶段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第二阶段是重难点的把握,第三阶段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第四阶段查漏补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教学焕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4

     

    关键字: 竞争法; 私法; 行政垄断 

     

    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制度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而竞争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讨论竞争法的地位的时候,虽然不是要给竞争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制度订立排行榜,但从理论上对竞争法的突出地位予以理性分析,这对竞争法的制定还是实施,或是加强对竞争法理论的研究,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

   

    根据德国著名法学家梅斯特梅克的观点,经济法是关于国家经济秩序的法律,国家的经济秩序则取决于制定经济计划的方法。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由于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国家的经济秩序就是国家的计划,因此经济法就成了制定、执行和修改国家计划的法律。然而,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经济主体独立自主地制定其生产经营计划为特征,这种分散订立的经济计划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协调,而市场价格又是在竞争和企业自由地参与市场交易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保护竞争就是市场经济秩序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追求,从而也使得竞争法无可争辩的成为经济法的核心[1] (86) 。哈耶克也曾论述过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的区别。他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是组织法或者授权法,因为这些法律规则的前提条件是", 每个人在一定组织中的地位是由命令规定的,每个人遵循的规则取决于其地位和目的,而这些目的也是由命令的权威事先规定的。"[1] (87)相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们可以适用于不确定的人或者事件,它们的适用不取决于任何共同的目的,甚至个人也不需要知道这些共同的目的。因此,市场经济的秩序是本能的秩序,从而也是有秩序的制度[1] (87) 。

   

    竞争法之所以被视为经济法的核心,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与竞争的关系。市场经济必须与竞争相联系,即要运用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淘汰低效率的企业,剔除不合理的生产程序和劣质产品,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要通过价格机制,改善市场的供求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运用竞争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总之,竞争作为调节市场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然而,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市场本身不具备维护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机制。恰恰相反,处于竞争中的企业为了减少竞争的压力和逃避风险,它们总是想通过某种手段谋求垄断地位。例如,就在我国现阶段市场不成熟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限制竞争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如企业联合限价、限制生产数量、分割销售市场,以及生产和销售企业联手排除竞争者,有些行业通过联合或组建企业集团甚至发展到少数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当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政企不分的情况尚未完全改变,来自政府方面行政性限制竞争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而且,从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看,行政性限制竞争远比经济性限制竞争严重得多,成为妨碍我国建立有效竞争市场模式的主要症结。由于这种限制竞争会直接影响市场结构,它们对竞争的不利影响是长期性的。而且,由于取得了垄断地位的企业能够摆脱竞争的压力,也会丧失创新的动力,不思进取,其结果就会妨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说明,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就应当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竞争的环境,为此就必须建立一个保护竞争不受扭曲的法律制度,特别是需要建立反垄断法。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因为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除了采取限制竞争的方式,也会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如假冒商标、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或者诋毁竞争对手等手段,不合理地攫取他人的竞争优势,侵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正当竞争行为势必也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不仅要反对限制竞争,保护自由竞争;而且必须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公平竞争。什么是公平竞争? 简单地说,公平竞争就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竞争,如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比价格、比质量或者比售后服务,等等。只有这种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竞争,才能激励企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售后服务,其结果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福利和合理配置了社会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越过了私法范畴,体现了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保障市场机制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以上说明,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反映了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是市场经济本能和内在的要求。这些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表明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而是有秩序的经济制度。因为竞争法的作用是保护竞争,保障市场机制或者竞争机制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它被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在德国,它被称为"经济宪法";在日本,它被称为是"经济法的核心"。欧共体竞争法在欧洲大市场内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欧共体竞争法不仅是提高欧共体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共同体大市场的重要法律措施,而且也是体现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最重要标志,因此,欧共体竞争法被称为是欧共体的经济宪法,或者共同体的基石。[2]竞争法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取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走向。由于它是关于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而市场竞争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配置资源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各种法律制度中,竞争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法的核心。

   

  

  二、竞争法与私法

   

    竞争自由制度、保护私人所有权制度和合同自由制度被视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三大支柱。但是,这三种制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说明,竞争法所保护的自由竞争不仅是国家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从而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且也是市场经济的内涵、本质、基本原则或者基本属性。

   

    (一)竞争法与私人所有权

   

    私人所有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制度。如果没有保护私人所有权制度,国家可以随意没收私人财产,或者一个人的财产可以随意遭他人抢劫,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去创造财富,国家和社会就不会得到发展。这即是说,市场经济体制保护私人所有权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减少人们以暴力和欺诈手段剥夺他人财产的欲望,二是激励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激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然而,市场经济对私人所有权的保护不是绝对的。如果一种所有权长期导致垄断性的经营活动,并由此导致社会经济效益低下,这种所有权就不会得到保护。例如美国历史上曾拆散过很多大的垄断企业。在美国法院1982 年对电信垄断企业a t &t的判决中,强迫该企业向竞争者开放电信网络,这实际就是对私人所有权的一种限制。[3]而1997 年美国政府诉微软公司一案中,美国地方法院也曾考虑过拆散微软公司。德国梅斯特梅克教授就此指出反垄断法对私人所有权的重要意义。他说,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权制度不足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为私人所有权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效力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其功能。而在这个方面,竞争法是避免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权导致经济和社会不良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4]。

   

    (二) 竞争法与合同自由

   

    竞争制度不仅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权的一种限制,从而可以保障这种制度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保障这个原则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同私人所有权制度一样,合同自由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如果没有合同自由,人们就不可能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易,也不可能自由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样的社会肯定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可以概括为是短缺经济,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者没有自主权,没有合同自由。

   

    很多市场经济国家在宪法中强调了合同自由原则。这里所指的合同自由是指企业在决定其产品的价格、种类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不仅相对于国家是自由的,而且相对于其他企业也是自由的,只要它们还没有因为与其他人订立了合同从而受到了约束。《欧共体条约》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欧共体大市场上的合同自由原则,这即是在很多条款中规定的商品、人员、服务以及资金在欧共体市场上自由流动的原则。在1995 年的bosmann 一案中,欧共体法院判定一个体育协会的章程违反了欧共体条约关于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因为该章程规定,职业球员如果与他所在球队的合同到期之前转到其他球队,必须缴纳一笔转会费[5]。合同自由原则虽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如果市场上没有竞争,也没有保护竞争的制度,合同自由原则就不可能得以实现。因此,合同自由原则必须要以反垄断法律制度为保障。在这个方面,欧共体不仅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各种非关税如配额限制,而且通过欧共体竞争法力求消除政府的以及企业的各种限制竞争行为。可以说,欧共体竞争法是保障共同体大市场内自由经济制度的基本条件。

   

    我国宪法中虽然没有规定合同自由原则,但是有很多条款明确了企业的自主权。例如,宪法第16条规定,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第17 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然而,要保障这些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其前提条件也是保障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自由。如果市场上到处是地方割据、封锁以及其他各种对竞争的人为限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或者合同自由原则就是一句空话。我国改革开放20 多年的历程,事实上就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不断打破垄断的过程。我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实现经营自主权,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形形的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法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的保障。

   

    另一方面,竞争法也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因为竞争法的基本内容是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控制企业合并,以及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些法律规定都是针对滥用合同自由行为的。例如,根据禁止卡特尔的规定,如果竞争者之间订立固定价格、限制生产或者分割市场的协议,这种协议是违法的。这即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自由不是给与合同当事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事实上,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比如,职业自由是一般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但是,这个自由并不是保证人们择业时可以不受竞争的压力,也不是保证人们择业时不受国家的干预。言论自由也是一般宪法规定的一个基本权利,而且也适用于广告。但在事实上,任何言论自由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也有禁止虚假广告的规定。因此,言论自由实际上是言论自由权利与各种限制性法律所保护的客体之间进行利益衡量的结果。与此相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自由也受到了反垄断法的限制。反垄断法禁止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特别是禁止竞争者之间订立卡特尔,禁止导致严重限制市场竞争的企业合并,以及禁止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滥用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会损害竞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它们不能适用合同自由原则。由此反垄断法就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规范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并且通过禁止性的规定为企业的合同自由划定了一个可以发展的范围。

   

    总之,合同自由、私人所有权和竞争自由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三大支柱以及这种经济制度下市场主体应当享有的权利,它们相互间不是独立的,而且这些权利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人们通常感兴趣的问题只是,出于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人们希望什么样的合同自由、私人所有权以及竞争自由。具体到竞争自由这个问题来说,人们关注的是如何才能保护竞争。

[nextpage]

三、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

&

nbsp;  

    竞争法是国家依据竞争政策制定的。竞争政策则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保护竞争,防止市场垄断。然而,任何国家的经济政策都不仅仅是竞争政策,它还包括其他的一系列政策,如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货币稳定政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政策、提高就业率的政策、推动社会保障的政策、推动地区间经济协调和融合的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等,此外国家在外贸、农业、能源、旅游等各个领域还有各种各样的政策。这就出现了竞争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系,特别是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竞争政策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出发,不允许企业相互订立妨碍竞争的协议,不允许企业间进行过大规模的合并,不允许有着垄断地位或者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它们的市场优势地位。产业政策则是指国家对具体产业实施的政策,其目的是加强产业的竞争力。因为任何产业政策都会导致对市场现存结构的改变,影响市场竞争,特别是在欧盟,欧共体条约第3 条对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做出了规定,这两者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冲突。那么, 在这两种政策的冲突和矛盾中,哪一种政策处于优先适用的地位? 因为这个问题在欧共体讨论得最多,这里主要谈谈欧共体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欧共体对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特别重视,为此进行过激烈的讨论。而且,欧共体很早就推行产业政策,例如曾对纺织业和钢铁业进行过结构调整,对不景气的船舶制造业曾给与国家援助,此外还提出加强欧洲的航天和飞机制造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共体产业政策也给与了极大的重视。修改后的欧共体条约不仅在第3 条m 项下对产业政策作了规定,即欧共体活动包括"加强共同体产业的竞争力",而且通过条约第157 条对产业政策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欧共体产业政策的目的,授权欧共体委员会具体执行产业政策。在实践中,欧共体产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推动欧共体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状况,推动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以及消除地区间经济不平衡的状态等等。因为这些产业政策强调的不是如何维护现存的市场结构,而是推动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结构,目的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好和更合理的配置,欧共体委员会常常将这个产业政策称为是"积极的竞争政策"[6]。

   

    然而,欧共体的产业政策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总是积极的竞争政策。事实上,欧共体条约第157 条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与欧共体竞争政策相冲突的地方。该条第1 款指出,欧共体的活动应当"便利欧共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实践中,这就是政府对某些行业或者个别企业的补贴或者其他优惠制度。此外,根据这个条款,共同体应当"对企业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实践中的做法就是对那些根据条约第81 条第1 款被禁止了的卡特尔给与豁免。因为欧共体的产业政策都是以援助某个产业或者某个企业为目的,这种政策与欧共体竞争政策不可避免就会存在着冲突。例如,欧共体推动高科技的产业政策对于那些不被视为高科技的企业就是不公平的待遇。此外,欧共体的技术政策也主要使欧共体大企业得到了好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就是不公平竞争。

   

    尽管欧共体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经常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在这个冲突中,欧共体竞争政策明显占有优先适用的地位。欧共体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是由欧共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决定的。欧共体条约中的许多条款都明确规定了共同体市场内实行与自由竞争相联系的市场经济制度。例如条约第4 条第1 款规定,成员国和共同体的活动包括,"根据条约规定的措施和时间表,引入一种与成员国的经济政策相协调的,以共同市场和既定的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并与自由竞争和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条约第98 条规定,"成员国和共同体根据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进行活动,并由此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遵守条约第4 条提出的基本原则。"而且,即便关于共同体产业政策的第157 条第1 款明确规定,共同体和成员国应确保共同体产业竞争力所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根据该条款,确保的必要条件必须得与"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相一致"。特别重要的是,条约第157 条还强调指出,欧共体产业的竞争力"不得成为共同体实施任何可能歪曲竞争的措施的基础。"

   

    欧共体条约在如此众多的条款中强调保护欧共体市场有效竞争的重大意义,强调成员国和共同体的任何活动都必须与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相一致,这说明,欧共体条约中关于竞争政策的规定不仅是一个纲领性的规定,而且也是维护共同体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手段,直接起着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也就是说,欧共体大市场所要实现的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不是通过共同体机构对成员国的主权干预实现的,而是通过共同体内的自由和开放的竞争实现的。因此,欧共体竞争政策与其他政策相比就有着优先适用的地位[7]。这个结论与欧共体法院的判决也是一致的。欧共体法院在一个涉及欧共体煤钢条约第3 条的判决中指出,条约中的政策和任务对共同体机构具有约束力;然而,这些机构应注意"协调这些政策,如果它们之间出现了冲突,那就应当承认,一个政策或者另一个政策有着优先适用的地位。这种优先地位应当根据经济情况来决定,这种决定应当具有合理性"。欧共体法院的这个判决指出,在衡量这些政策的时候,欧共体机构应当有自由裁量权[8]。然而,在1973 年关于大陆罐一案的判决中,欧共体法院否定了欧共体机构在这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判决指出,"如果条约第3 条g 规定,要在欧共体内建立一种竞争不受歪曲的制度,那么它首先要求不得窒息竞争。这个要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要求,条约中的其他规定就是无的放矢。此外,这个要求还涉及条约第2 条,即共同体的任务是’推动共同体经济生活的协调发展’。尽管出于对各种目的进行协调之必要,条约指出一定条件下的限制竞争是被允许的,但是,出于条约第2 条和第3 条之需要,这些限制竞争必须得有一个界限。一旦超过界限,这些限制竞争就会与共同体市场的目标背道而驰。"[9]这些判决说明,共同体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竞争不受歪曲的制度,共同体的其他目标只能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因此,在欧共体,竞争政策较其他政策有优先适用的地位。

   

    四、竞争法中的政府

   

    竞争法中的政府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对象。这不仅因为绝大多数竞争法的主管机关是政府

部门,如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德国联邦卡特尔局、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等;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同样也受到竞争法的制约,这即是竞争法中禁止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规定。如欧共体条约第86 条规定,成员国不得对其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享有特权或者专有权的企业采取背离欧共体条约特别是背离欧共体竞争政策的任何措施;第87 条规定,成员国不得利用国家财源优待个别企业或者个别生产部门,损害共同体市场上的公平竞争。这些规定说明,竞争法在欧共体大市场起着基石的作用,以致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政府部门以及任何成员国都没有权利限制竞争。欧共体竞争法由此被称为欧共体大市场的经济宪法,是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标志。

   

    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等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反垄断法中也大多有制止行政垄断的内容。如乌克兰共和国1992 年颁布的《禁止垄断和企业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第6 条明确规定,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对个别企业采取的歧视行为包括: ①出于限制竞争的目的,禁止某个经济领域建立新企业或企业的其他组织形式,以及限制某种活动或者某种产品的生产。②强迫企业加入某联合体、康采恩、跨行业跨地区以及其他的企业集团,或者强迫企业订立优惠合同,承担向某些消费集团提供价格便宜的商品。③作出可导致市场垄断地位的由中央分配商品的决议。④禁止在共和国某地区销售来自其他地区商品的命令。⑤向个别企业提供税收或其他方面的减免,由此使它们相对其他企业取得优势地位,导致一定商品市场的垄断化。⑥限制企业购买或者销售商品的权利。⑦对个别企业或企业集团禁令或者限制。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 条也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它指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此外,国务院2001 年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也有相关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是维护国家市场秩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竞争法之所以需要规范政府的行为,这是因为政府常常会越过它的权限范围,以不合理的方式影响市场竞争。如政府因和某个企业有着特殊的经济利益,从而限制其他企业与这个企业开展竞争。我国市场上的地方保护或者部门垄断大多属于这种情况。鉴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状况,反垄断法如何规范政府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这不仅是我国反垄断法立法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有人说,我国当前突出的问题虽然是行政垄断,但行政垄断不是通过反垄断法就能彻底解决的,因此,

篇5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27-03

微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科基础课。所有高等财经、管理专业均要开设这门课程,因此提高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在高等财经、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微观经济学由于其抽象性比较强,加上数学工具的广泛运用,因此教师对微观经济学本身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谈些认识。

1 微观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学说,其理论体系和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微观经济学中的众多学派,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些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对微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要有分析、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积分、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但是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性。

1.3 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1.4 教学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门派很多,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这种理论体系上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求我们要有所鉴别、博采众家之长。二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割裂它们的历史性。在应用上是如此,在理解上也是如此。大多数理论在教科书中都缺乏充足的介绍,这是每本教材无法避免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了解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有关的学术背景,则不可能准确把握理论的渊源,对理论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术语,如边际效用,我们最初是难于接受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边际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边际主义者的实用哲学主义的由来,边际量的理解就不如现在那么生硬了。再如经济学中的各流派的观点,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没有对这些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能了解理论的基础。

2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未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成员,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这个任务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培养他们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不仅要介绍具体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方法、知识,也要研究公司运营中的战略问题、生产问题、激励员工问题,更重视实际应用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性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接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就业方向与其他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不同,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讲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有十分重要。总的来讲,这些学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2 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

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化的东西给感性化。

2.3 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

微观经济学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实践活动却很少,有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在的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2.4 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题不及时完成,在上课时有些同学才赶作业,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同学直接就是抄别人的作业答案。

3 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3.1 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这点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在遇到问题以后不知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学习过程中他们关心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结果是他们难以将知识点串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把握它的基本框架更易于掌握它包含的知识点。我在讲完这门课时进行复习时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需求的均衡),生产者均衡(供给的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定理):比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恩格尔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斯定理等。四是要掌握二个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陷,需要政府调节;同时政府有时也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改革完善。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另外要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它和宏观经济学构成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之前,许多同学已学过政治经济学,学习微观经济学,要注意不能把这两门课混淆起来。虽然他们都属于经济学,但它们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及将来灭亡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只研究具体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属于实证经济学,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所以,它们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都完全不同。

3.2 着重讲清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很多。学生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是有困难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时就要务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点,讲清讲透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其概念,决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侧重于理解。对于理论要注意它本身的推理逻辑,不要以个别现象来否定或批评一种理论。

3.3 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

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了解众多企业的营运状况,培养了自己独立处理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组织案例教学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着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有理有据的论证,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发挥财经院校学生能言善辩的特长。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并用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一个案例或阅读材料让学生准备,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布置的案例或阅读材料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析;课堂上,通过提问、记录,促使学生讨论及提供可能有益于班上思考和学习的数据、理论或见解来引导案例讨论;最后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根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和其他材料进行评价并更新教案。在这里要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时先小组讨论,再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另外案例讨论也必须在讲解了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进行。

3.4 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5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考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一次客观的评价。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我们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而不至于只在考试之前突击几天,临时记忆以应付考试,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3.6 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

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积分、求导。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的把握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纵向建构;横向展开;启示

中图分类号:F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6-0019-08

改革开放以来,产权制度改革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关于产权制度改革不时发生“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争论。这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仍然迫切需要推进产权理论研究创新。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长期未被重视的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准确把握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冲击挑战、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及其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以马恩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以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为实践基础,形成了传统所有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所有制理论无法很有说服力地解释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和道格拉斯·诺斯(Doudass c.North)在1991年、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风靡一时。在这种背景下,立足当代中国所有制改革实践、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突破传统所有制理论已有框架体系成为创新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由此,学术界在传统所有制理论命题和研究范式外,提出了产权理论命题,产权理论研究从“所有制理论范式”向“产权理论范式”转变。

产权理论命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开展对冲破传统所有制理论束缚、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产权理论研究在突破传统所有制理论、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冲击挑战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形势和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第一,在产权概念界定上分歧较大,问题集中在产权究竟是一种法权还是经济权利、以及如何处理产权与所有权关系两个方面,产权概念界定分歧影响了研究中的对话与交流;第二,在产权理论内容的概括、归纳上基本没有超出传统所有制理论的内容框架,“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三,在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上没找准两种产权理论比较、对话、交锋的学术平台,仅仅囿于分别阐述两种产权理论各自学术观点,然后就将两种产权理论定性为“公有产权理论”与“私有产权理论”;第四,产权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权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是传统所有制理论功能式微的结果,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意味着研究术语、研究方法的转变,而且为产权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学术空间。但是,从上面关于产权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来看,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所被赋予的理论创新、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的理论使命和时代使命还没有完全实现,产权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

二、产权社会化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逻辑主线

“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没有对生产关系下过明确定义,也没有明确界定生产关系的内容,这就为后来的分歧和争论留下了空间。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对生产关系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深受斯大林对生产关系内容界定的影响,人们在理解和研究生产关系上存在不少误区:重视生产关系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而忽视体现人与人之间本质关系的具体物质利益关系;将生产资料所有制当成是生产关系的全部内容,并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简单归结为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

实际上,生产关系不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围绕和借助于产权关系而展开、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纯粹法权问题,而是具体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内容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具体的经济运动中完成产权关系运动,并不断演绎出产权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抽象谈论所有制时强调:“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因此,研究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并借助于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的研究来揭示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和丰富内容。

马克思所研究的不是所有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而是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经济科学的东西,几乎只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资本雇佣劳动,与此相适应的是商品生产、机器生产、规模生产等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关系相应的发生变革,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通过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将生产社会化推动下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具体内容界定为产权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与产权社会化之间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对生产社会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在对产权社会化问题进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尽管没有明确使用“产权社会化”概念,而是使用“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形式”、“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社会企业”等概念,用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产权运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动力、具体内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形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因此,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一产权社会化辩证关系和分析框架人手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逻辑主线。

以前人们往往脱离生产力发展而孤立的去谈论生产关系,将整个生产关系局限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归属上,将所有权当成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法权,对生产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具体过程和丰富内容很少予以关注,从而导致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形而上学和简单化倾向,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也因此长期被遮蔽。事实上,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是当前创新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三、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

马克思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般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权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在消灭大量个体小生产者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普遍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也是生产资料资本化、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产资料被集中化使用,以及劳动被雇佣、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劳动力被规模化使用的过程。“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产权与以前社会的私有产权显著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产权是社会化的私有产权。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发展与产权社会化发展是历史的同路人,产权社会化首先由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产权社会化发展所推动。

第二,资本主义私有产权通过产权社会化来适应和推动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就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产权社会化为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否则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停滞下来。事实上,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一直在进行着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私有产权通过产权社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在不否定自身根本性质的基础上通过产权社会化不断发展来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不断发展。

第三,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产权社会化的不断发展暂时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但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即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发展无法改变产权和资本在少部分人手中集中而大部分劳动者没有产权和资本、以及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矛盾冲突这一事实。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每向前发展一步,都会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又会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表现形式和冲突形式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不是根本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容纳产权社会化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最终将窒息产权社会化发展,新的产权形态将为产权社会化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马克思将这种新的产权形态概括为公有制、社会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社会所有制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崭新形态的社会化产权。

2.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

马克思不仅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角度纵向建构其产权社会化思想,揭示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总体趋势,而且从横向上多视角、多层面展开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一,社会资本形态变化是产权社会化在产权主体层面的重要内容。产权资本化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产权的基本存在形式,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实现形式。单个私人资本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要求,通过资本集中走向规模更为庞大、运动地域更为宽广、主体关系更为复杂的社会资本。单个私人资本走向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形态不断演变的过程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通过社会资本形态研究产权社会化时重点分析了股份资本。“现在又在以前没有设立过有限公司的地方,到处都设立了合法的新式有限公司”,“工业逐渐变为股份企业”。股份资本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数量有限、范围狭小的限制,实现了对大量单个私人资本的规模化集中和社会化使用。股份资本实现了所有权股权化,导致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份资本取得了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地位,这种法人财产权是一种实际执行资本职能、实际投入生产过程的财产权。股份资本所体现的资本主义关系变化本身就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个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形态也先后经历了股份资本、金融资本、法人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这些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体现着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内容。

第二,产权形态变化是产权社会化在产权客体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产权形态以具体实物为对象,财产观念以绝对“所有权”为核心。“财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做是属于他的,看做是自己的,看做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财产关系、产权形态和产权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产权社会化引起了产权内部结构变化,即出现了财产权分离现象,产权已经不再是完整的绝对的财产权利。“大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工业主义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新出现的经济权利体系用类似权利束的概念来表述。”产权分离和“权利束”概念的出现集中体现在资本“真实所有权”与“虚拟所有权”的分离上,资本所有权以股权形式掌握在股东手里,而资本经营权、控制权掌握在股份公司手里。事实上,产权内部分离程度与产权社会化发展程度成正比,新的财产权利会不断地从已有的产权内部分离出来、取得相对独立的产权形式,财产权由“绝对产权”向“相对产权”转变。产权社会化发展不仅引起了产权形态的变化,而且导致产权原则的根本变化。在产权社会化未充分展开、产权以物为对象的“绝对产权”时代,产权明晰以及产权关系处理遵循“一物一主”传统原则,而产权社会化发展导致产权分离,围绕同一个物的不同利用形成多个权利主体。“传统‘一物一主’产权明晰原则越来越不适应产权社会化对产权‘精细化’和‘明晰化’的要求,而需要从‘一权一主’的原则去界定和明晰产权。”产权形态、产权观念、以及产权原则的深刻变化,既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在产权客体层面的重要内容。

第三,企业形式变化是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外在表现。企业与其说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还不如说是产权的组织形式,因为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总是打上了生产关系的印记,即生产要素总是在归属于不同主体的前提下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的。马克思始终坚持从生产过程角度去研究企业组织,将企业组织视为生产组织形式和产权结合形式。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经历了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发展阶段,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过渡的资本形态。所以,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角度研究企业组织时,是按照资本形态的划分而研究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对私人资本的企业形式、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变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资本的企业形式进行研究。私人资本是产权社会化发展的低级阶段,私人资本的企业形式有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工厂制度三种形式。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合伙制和合股制就是过渡性资本形态赖以运行的产权形式和企业形式。社会资本作为产权社会化的高级资本形态,其自身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企业组织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的形式,其中股份公司、垄断组织是产权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企业形式。“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产权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股份公司之外出现了垄断组织这一新的企业形式。严格地讲,垄断组织不能算是一种企业形式,因为一般的企业反映的都是单个企业组织内部的产权关系,具有相对明确的界限,垄断组织则反映了企业间的产权关系。但是,垄断组织也像单个企业一样提供了产权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垄断组织作为企业形式要解决的是“企业间”、“超企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组织形式。可见,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引起了产权形态的深刻变化、进而引起了产权组织形式即企业形式的变化,企业形式变化是产权社会化的重要外在表现、是产权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3.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纵向建构与横向展开的关系

前面从纵向建构和横向展开两个维度对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内容进行分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在内容上的纵向建构与横向展开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把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与横向展开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丰富内容。

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从宏观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产权社会化分析框架出发,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历史进程、未来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宏观上形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基本框架,连现代西方产权学者也承认这一点。“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如若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宏观纵向建构层面的内容,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就会丧失基本方向和根本立场,就会落入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话语“陷阱”。

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则从微观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以及研究产权社会化的具体着力点。马克思坚持从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动来揭示产权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即通过反映产权主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形态、反映产权客体的产权形态、以及反映产权外在表现的企业形式三个层面来揭示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的丰富内容和具体表现。这样就将生产社会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即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进行了具体展开并置于可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为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提供了支撑。如若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横向展开层面的内容,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四、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对当前加强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创新产权理论研究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这一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当前深化产权理论研究,关键要把握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方法、逻辑主线,从而将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个别结论、教条式理解和错误附加中解放出来。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侧重于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纵向建构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横向展开层面的内容。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长期被“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私有产权-公有产权”二分法分析框架和思维模式所遮蔽,马克思产权理论被误解为一种单纯论证“私有制必然灭亡、公有制必然胜利”的教条。马克思产权理论主要研究资本主义产权关系和产权运动,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产权关系经历着产权社会化发展过程。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就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趋势的宏观层面,以及从社会资本形态、产权形态和企业形式的微观层面对资本主义产权社会化所进行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是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产权理论。因此,加强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研究对创新产权理论研究、以及准确把握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启示。

篇7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支撑体系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支撑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实践,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认识与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

一、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总体论述

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系统论述,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体系构成和构建三大内容上。

1.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

吴群认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积极探索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管理不完善、发育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之间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农业已不能单纯依靠农业自身内部的力量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是需要依靠一整套完备的适应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来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运作水平,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

对于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成内容,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择其要义,大体上有“四分”、“五分”、“七分”、“十分”之说。

曹文志认为农业产业化支持系统至少包含区域基础支持系统、产业化的动力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以及容量支持系统四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容。曹晔认为包括政策与法律、资金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等五个方面。吴群提出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定位、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平台的构建、科技创新、资本支持体系的建设、组织制度创新、利益联接机制完善等“七分法”。

骆永菊则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即市场决策机制、多元经营模式、多元化农业科技开发推广体系、产业化龙头、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市场主体协作机制、优势产品和特色品牌、市场网络体系、金融支撑网络,以及农业科技人才开发。

3.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措施与途径

刘金霞认为,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科技教育投入;三是财政、税收部门要积极支持;四是金融部门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徐知斌和吴群认为,构建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着重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着手,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子系统的研究

在从总体上探讨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构建的同时,更多的人对其子系统给予了大量关注,大体上可以归纳出人们对金融、财政、资本、政策、制度、政府、法律、信息、服务等9个方面子系统的研究。

1.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

对金融支撑体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体系构成和构建金融支撑体系的对策措施等几方面。

邓俊锋、温晓平和赵敏娟等人认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直接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实质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金融组织结构方面所需要建立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增龙、姚增福等也从技术、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和体制运行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其可行性。

关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撑体系的构成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按渠道分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三个子系统,这一分法的逻辑层次不是很分明;二是按内容分为金融政策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功能体系三个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三是按性质将其分为商业性金融支持、合作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民间金融支持四种类型的支持。

在对策措施上,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强调政府的作用,完善金融支农法律法规体系,营造金融支持体系良好的生成空间;二是完善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体现主体多元化和运转有效性;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四是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五是完善机制建设,确保竞争有序。

2.对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撑体系的研究

朱湖根系统研究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提出了新阶段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从建立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引导机制出发,构建了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他认为,构建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带动农民增收、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公共财政职能和坚持财政资金导引功能。重点领域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还要建立包括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产业化信贷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工商资本投入的财政导引机制和民间资本投入的激励机制在内的中国农业产业化投入稳定增长的财政导引机制。

3.对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撑体系的研究

资本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但现阶段,资本支持不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吴群、冯青松和黎翠梅在分析了造成资本支持不足的原因后提出,解决资本支持不足的办法就在于构建农业产业化资本支持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国家应从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重新构建投资的激励信用机制,改善农业投资的效益;同时,应当积极探索增加农业产业化投资新机制,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4.对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

牛永东分析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他在梳理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后认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正逐步完善,并总结了农口企事业单位享受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5.对农业产业化制度支撑系统的研究

冯尚春提出,以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为先导,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为根本,构建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支持系统,是中国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嬗变的必经之路。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民以平等意识、民主精神和政治自由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

6.对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面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这些难点,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一个支持、协调和规范,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支持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是政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并获得最佳成效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的正确的、强有力的、具有远见的政府支持行为,并在此前提下和基本框架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所形成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具体措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体系。其基本结构有政策体系、投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有十个方面。建立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有五:一是政府应具备充分的权威和必要的、相当雄厚的财力;二是创造政策出台与实施的适宜环境;三是农业产业化政策要有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政策制定要做到损益有度、补偿合理;五是健全而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

7.对农业产业化法律支撑体系的研究

法律作为利益调整的重要机制,必然在合理分配利益资源、规范农业产业化的运行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法律规范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应当着重从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法律切入,建立和完善包括农业经济组织、农产品市场、农业投资、保护农民利益、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和制定保护农业的政策、加强市场的调控法律保障以及推行《农业保险法》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8.对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撑系统的研究

张方云、李岳云在农业产业化决策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操作层面上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和系统模型的建立。他们认为,要在分析研究农业产业化链上各节点―农户、龙头企业、市场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者―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一方面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的各类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掌握农业产业化动态,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

倪杰、夏太寿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意义、原则、构成和功能。他们认为,因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是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国民经济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杠杆,所以,农业产业化需要信息支撑与服务。他们还具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及目标和系统的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信息传输和决策支持功能等三大主要功能。

9.对农业产业化服务支撑体系的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社会服务体系是组织农民联合走向市场的桥梁、政府联系农民的传感器、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纽带、农业专业化的剂和农业规模化的黏合剂。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环节。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由此,人们纷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构造、要求、特征和原则以及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加强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研究中至少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子系统的分析多,从总体上论述的少;二是对支撑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明,导致对农业产业化的体系区分不规范,争议较大,从逻辑上讲,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应该是有区别的,但前述研究显示人们常常将它们混淆不清,这不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没有理顺支撑体系的结构分层关系,作为一个体系,肯定是由若干上下隶属、大小包含的各级子系统构成,结构分层关系不理顺就难以有效地进行体系构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吴 群:新时期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4,10.16~18

[2]曹文志:试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7,9.20~21

[3]曹 晔:略论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J].软科学,1998,1.42~44

[4]骆永菊:实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十大支撑体系[J].河北学刊,2004,2.193~197

[5]刘金霞: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撑保障体系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99,4.11~13

[6]徐知斌:完善海南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4.4~7

[7]邓俊锋 温晓平 杨生斌: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J].山西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版),2001,6.19~20

[8]邓俊锋 赵敏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生成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35~37

[9]安增龙 姚增福 王乐玲: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时代金融,2007,6.40~42

[10]宋 彤:对构筑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11.50~53

[11]刘希宋 王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6.143~145

[12]齐成喜 陈柳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8.43~46

[13]宋晓芹: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制度扭曲和路径选择[J].金融领域,2007,2~3.36~37

[14]郭桂琳: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2.4~6

[15]朱湖根: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8.43~46

[16]吴 群 冯青松:资本支持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19~23

[17]黎翠梅: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5~16

[18]牛永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J].农村实用技术,2006,8.48

[19]冯尚春: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持系统[J].农业技术经济,2001,3.50~53

[20]周洁红 柴彭颐:农业产业化与政府支持体系[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3.12~14

[21]王 宁 王雪梅 王 冕:论农业产业化的政府支持体系[J].四川财政,1996,8.34~37

[22]李 卓 马勇涛:论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支持[J].辽宁农业科学,2005,(6).32~33

[23]刘 勇 江 华: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法律体系探讨[J].南方农村,1998,4.24~25

[24]张方云 李岳云:试论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J].农业经济问题,1998,11.38~39

[25]倪 杰 夏太寿: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J].经济师,2002,11.214~216

篇8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1投资的选择

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储蓄存款的含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3、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税率。

4.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类、原则和作用?

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项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2)贷款业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位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分类: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

5、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的特点:股东的出资不可返还性,除非公司破产清盘或者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6、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分类和特点:

区别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国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公司(企业)

风险情况风险最小风险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风险最大

收益情况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债券收益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

7、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商业保险的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近几年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在具有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之外,还可以分配保险公司经营盈余,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分红保险仍然属于人身保险。

8、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投资

方式特点

收益风险

储蓄

便捷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低。

债券

稳健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其中国债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风险高于储蓄。

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购买股票的差价,但收益不稳定。风险较高。

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保险事故没有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赔付的保险赔偿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资回报。本身就是针对风险的投资。

9、投资理财产的原则

投资理财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要考虑投资的收益,也要考虑投资的风险。

投资理财要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如家庭收入、节余、存款、消费等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选择。

投资理财要注意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各种投资要坚持适度原则。

投资理财要通过合法渠道进行投资,不合法的投资不能做。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2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3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的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利润收入——国家凭借投资者的身份获得利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内债(政府公债)和外债。其

他收入——统称为“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6、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③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4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

(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1)原因: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要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要求:①国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经济活动者:对生产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要求,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③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④公民:规范行为规则。第四单 元面对市场经济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5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价格涨落能及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而盲目作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④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辅手段的作用,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强有力。

7、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4)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贸易政策等等。)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应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可归结为一点,即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