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营活动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金流量码、主表、附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报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表分两为部分:一部分是主表,一部分是附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编制最为复杂的报表,如何用计算机高效自动形成主表和附表,不需人工干预,是许多软件系统很难处理的问题。下面我根据多年的经验,介绍一下计算机系统自动形成现金流量表的原理和方法。
一、 编制方法:
1. 直接法:
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主表采用此法进行编制。
2. 间接法:
a) 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附表采用此法进行编制。
b) 净利润是利润表上反映的数字,在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实际发生现金流入和流出,通过以过些项目的调整,即可将净利润的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c) 需要调整的项目可分为四类:
一是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二是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三是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四是经营业员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二、 系统实现方法:
1. 定义现金流量码
1) 定义主表现金流量码
2) 定义附表现金流量码
a) 基本方法是按现金流量表主表、附表的报表明细项进行定义
b) 定义现金流量类别
现金流量类别主要分货币、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由于某些单位的内部现金流量表要将这三类都视同内部货币来反映在报表中,并分别列示,若有这种需求则需定义现金流量类别。将定义的现金流量类别与会计科目挂接。
2. 定义现金流量码的挂码规则
1) 定义主表现金流量码的挂码规则
a) 依据主表现金流量码、现金流量类别、以及科目的借贷方向,去定义对方科目。
b) 对方科目主要是会计制度规定进入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相应项目对应的科目。
c) 如:现金流量码:0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现金流量类别:L1货币
借/贷标识:货
对方科目:1122应收账款
6001主营业务收入
对于某些冲减业务,如应收账款回款的退回,没有通过经字处理,而是借贷相反做的凭证。而该业务也属于原现金流量码,这样定义挂码规则时,借/贷标识定义反向(上例中定义:借),在对方科目定义行项时,将冲减标识选项选中。这样在形成报表时自动将此类凭证金额减去。
2) 定义附表现金流量码的挂码规则
a) 依据附表现金流量码、借方科目,去定义贷方科目。
b) 借方科目一般定义非经营活动的科目。
c) 有些凭证借贷方向与定义的相反,但如果将附表码按业务反向再定义一遍,量会很大,所以系统找到相反凭证方向时自动取出附表码,并将冲减标识置为真。
d) 附表码与主表码作用不同,虽然都定义在报表公式中,但主表码是直接用于出具报表数据的,而附表码是对已经取出的附表行项金额的调整。
3. 现金流量表公式的定义
1) 主表
按主表现金流量码取数,将所有相同现金流量码的数据求和。对于有冲减标识的凭证取相反数。
2) 附表
a) 附表不同行项,系统按照定义的公式将数据从系统中取出。如:存货:各种存货科目的期初-期末。
b) 每个附表行项对应一个附表码。在每行的公式中减去相应的附表码。
c) 附表码主要是对系统自动提取数据的调整。
4. 会计凭证的拆分
会计凭证有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几种类型。对于非一借一贷凭证,系统按一定规则将凭证拆分成一借一贷凭证。
5. 挂现金流量码
1) 对已经拆分的凭证按定义的挂码规则,挂现金流量码。
2) 因为挂码规则定义的是按常规的业务定义的,对于个别特殊业务可以进行调整。
6. 现金流量表调表规则
现金流量表主表与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要相等。由于主表与附表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现金流量,所以如何将现金流量表出具正确,一直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将附表调整规则说明一下:
调整净利润:
* 调整未涉及现金的费用支出的业务
* 非经营活动的业务
* 未涉及利润但涉及现金流入流出的业务
1) 在附表中,除财务费用以外,各种费用或收入都是通过对方科目来反映,从而实现对净利润的调整。通过附表各项目的定义,以及附表码的定义来实现对净利润的调整。
2) 附表选择冲减标识规律
对于凭证的借方为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项目,贷方为非经营活动的需将抵减标识置为真。
3) 对于非货币类凭证,若一方在附表的某项出现,而另一方不在附表的任意一项出现,则需做调整。若两方均在,可以不做调整。
* 注意:一方是经营活动类科目,另一方是非经营活动类科目,绝大多数这类凭证是需要挂附表码进行调整的,不需调整的非常少。这与附表定义的取数公式有关。如果累计折旧的公式定义成各种费用,则这笔业务应需挂附表码对应收项目进行调整。
4) 附表中的“其他”项目,反映在附表列示项目之外的对净利润的调整事项。如:
借:管理费用
贷:在建工程
这笔业务一方为费用支出,另一方为非经营活动,该业务冲减利润,属于非经营活动。但这笔业务在附表中没有任何一项可以反映出来,故需调整到“其他”行项中,对净利润进行调整。
5) 对于新增某些业务,确定是否需要挂码的原则:要看现金流量表定义的公式:哪些科目在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项目中,以及其他附表项目的取数方法。完善公式的定义或完善现金流量码挂码规则。
以上是我用系统出具现金流量表多年经验的总结,掌握以上规则,现金流量表会由系统自动形成主表和附表,不需人工干预。
篇2
一、利得和损失定位不清
由于利润与收入、费用界定范围的不一致,后果是“会计等式”变得不相等,其症结在于非经营活动导致的流入与流出的处理。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世界上比较先进国家的会计准则,引进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概念,并根据收入和费用的界定的概念将利得和损失进行了定义。准则将利得定义为“是在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而将损失界定为“是在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与此同时,利得和损失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另一部分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而界定这二者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利得、损失和利润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给会计工作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利得”和“损失“被我国引入并加以创造性地吸收、借鉴和改造,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一大特色。会计准则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利得”、“损失”的概念,但是却并没有将“利得”和“损失”设置为独立的会计要素,由此在会计要素的界定中产生了很大的缺陷与漏洞。会计要素的一个主要功能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从而为企业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有效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但是在定义利润要素的过程中却又出现了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但是利得和损失并没有被单独设置为会计要素,并且利得和损失的这两部分的划分并不是相当的明确。这样,导致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产生混乱,同时也给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造成困扰。通过对准则中设置的收入、费用、利润要素以及利得和损失两概念的分析,可以推知,我国准则是把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要素的子要素来设置的(准则中未明确提出)。但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设置是不合理的,甚至是缺乏逻辑性的。因为从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本质属性来看,他们并没有其本质上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都能够表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一个经营成果,都是由企业的某种经济事项所带来的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们一个是由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所引起的,一个是由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引起的,也就是说二者主要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发生的频繁程度上存在差异。将收入费用作为基本要素,而却将利得损失作为一种从属要素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二、对会计要素重构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会计要素设置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定义范围不一致并导致“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不平衡;二是对利得和损失的定位不明确且是否计入利润的界限模糊,使得会计学术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以及会计实践工作缺乏可操作性。针对这两大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重新界定收入、费用的定义利润要素作为我国会计要素设置的一大特色,在我国许多的经济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持续与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在与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利润要素与收入、费用范围界定不一致的情况,保留利润要素,重新界定收入与费用要素的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所实现的成果最终还是要在职工、企业和国家之间进行分配,划分出“利润”要素对于我国具体的利润分配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企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即利润有效合理地计算与确认出来,对企业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是相当必要的。所以在我国设置利润要素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从“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来看,“收入-费用”得到的只能是经营利润部分,“经营利润”显然不能代替“利润”。因此,如何计算利润,使“收入-费用=利润”公式符合逻辑,这必然要重新界定收入、费用、利润要素。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但是总体来看收入依旧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的,所以从收入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来看两者是不一致的。建议将收入的定义重新界定为:收入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由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收入重新界定范围之后,仅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不再包括由企业其他的经济业务事项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进一步明确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范围,使得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能够更好地结合,会计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费用本质是一种经济资源流出企业,它与资源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相反,它也可理解为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从而获得更多资产。但是费用同收入一样也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的。为了使收入和费用口径一致,按照配比性原则可将费用重新定义为:费用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由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样,费用就只包括主营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都不属于费用范围。
2.增设“利得”和“损失”两大会计要素根据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可以看出,利得和损失是在企业的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很明显利得和损失具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可控制性和不可预测等特点,也就是说利得和损失给企业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给企业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把由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所得和由企业非日常活动的偶然所得区别开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进行设置,有利于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使得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比如在企业间的合作过程中,因其他企业的违约而获得的违约金,以及在处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净收益都属于企业的利得的范畴;而企业在做公益活动过程中的对外捐赠,以及在处理固定资产中的净损失都属于企业损失的范畴。将利得和损失单独设置为两大会计要素,可以更加有效地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的信息。同时,由于原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并不是真正的会计恒等式(上文已论述),而将利得和损失设置为会计要素后,原会计等式将变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这样,就使得等号两边无论在何种状态都处于相等的状态,即真正实现动态平衡。
篇3
一、接受捐赠收到的现金与对外捐赠支出的现金
准则及其指南均未明确规定这两项现金流量的归属。《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则将其分别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这种规定与该制度对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是,财政部在《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解答》中又规定,公司接受现金捐赠,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由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可按规定程序转赠股本,因此接受现金捐赠实质上已成为一种资本准备,具有筹资的性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接受捐赠收到的现金宜作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于对外捐赠支付的现金则仍可作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从银行存款本身的来源看,既有经营活动带来的,也有筹资和投资活动带来的,因此,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与三种活动都有关联;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看,它不符合筹资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定义,因而应归类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笔者认为,对该项目的归属应考虑重要性原则,如果银行存款利息收入金额不大,则将其全部作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其金额较大且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某单一活动,则应将其归类为该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金额较大且各类活动产生的银行存款额相差不多,可将其按适当比例分别归为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等价物的处置
现金等价物处置与将现金存入银行、从银行提取现金及用现金购买现金等价物有所不同。处置现金等价物通常并不是收回等额现金,其收回现金的数额可能比处置前现金等价物的账面价值高或低,一般会引起实际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考虑到现金等价物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因此应将处置现金等价物的现金流量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篇4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超级秘书网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篇5
[关键字]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 整体框架
近年来,作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角色已不再仅仅是组织生产。获取利润的经济组织,而是在向“企业公民”转变,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如何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行有效的衡量、督促以及监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责任会计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分支,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结合,它是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末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下面本文将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责任的特点,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一些内容进行阐释。
一、社会责任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统一,国际机构对其定义至少有200多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形式的认识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他认为就责任领域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时必须履行上述三个领域的责任,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三重底线理论”。
无论哪种定义,其共同点都在于,强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所肩负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
同时,约翰・埃尔金顿在三重底线概念下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分类形成了有名的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理论”。表1如下:
企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可以给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就其长远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企业的利润。
其次,企业可以以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观树立和改善企业的形象。
再次,企业可以通过对社会责任的实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责任会计
在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分析时,我们主要是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责任的特点,从定义、目标、信息使用者、假设、原则、要素等方面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阐述。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各国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是美国会计学者戴维F・林诺维斯首次提出的“社会责任会计”概念,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i C.MoNey的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第三种是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lkaou给出的定义: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第四种则是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辞典》中的定义: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影响的计量和报告
上述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规定,也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范围。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是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核算内容,通过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产生的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加以计量,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从传统会计的角度来看,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会计部门与其他销售管理等部门一样,具有特定的管理对象和能力内容,因而也具体其直接的目的。比如,销售部门的直接目的是不断地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额,增加销售收入。当然对于会计部门而言,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直接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会计的目标最终必须服从企业整体的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延伸和扩展,其目标分为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直接目标是为包括广泛这会公众在内的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帮助其决策的有用信息;最终目标是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使用者
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较,除了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和企业内部管理者之外,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增加了广泛的社会公众。
之所以增加社会公众作为信息使用者,是因为我们社会公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是企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只有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肯定,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如果社会公众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不佳,他们会选择远离该企业并提醒周围的人远离该企业,企业会因此而丧失相当大的潜在顾客。
(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
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所包含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它规定企业应当对本身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而这些假设的内涵在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下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认识。
1.会计主体假设
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社会角度来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但是它属于微观社会会计。它是以各个经济组织(企业)为主体的核算,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反映经济组织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这个假设同样适合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只有持续经营才能够合理承担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3.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应当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从而结算盈亏,编制会计报告,及时提供有关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期,及时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合理之举,也是必需的。
4.多重计量假设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反映和核算的内容很特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则根本无法计量。因此,我们应该假设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其他如劳动量、实物量等非货币计量方式为辅的方式。这样就能综合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五)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
结合传统会计,我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应具备以下原则:
1.社会性原则。传统会计从自身角度反映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社会责任会计则要求企业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性原则,着重点是关注社会整体发展及和谐观。
2.真实性。客观真实性就是要实事求是,它要求企业应客观如实地按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一切会计事项,不得歪曲或有主观成分,是可供检验的。社会责任会计的真实性原则,着重点是关注企业提供有关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真实与否。
3.政策性。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具有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国家社会形势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责任会计政策性,着重点是关注会计活动要遵循适时的政策法规。
4.充分揭示性。充分揭示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全面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社会责任信息,服务于政府、组织、企业和消费者等一切团体和个人,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决策的风险性。社会责任会计的充分揭示性,着重点是关注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全面性。
5.可比性。为了使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具有可比性,企业不能随便变动会计处理程序及方法,尤其在当前对会计科目、计量、方法、表格形式尚未统一规范的情况下,对无法采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可采用文字说明(非会计基础型)予以报告,以增强可比性。
(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六要素
1.社会责任资产
社会责任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中由于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治理设备、人力资源培训资产、照顾幼儿及病、弱、老、残等投资、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社会责任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2.社会责任负债
社会责任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事项破坏企业社会责任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具体包括: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消费者退货金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应交社区服务费、应交公益福利捐赠款、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款等项目。
3.社会责任权益
社会责任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社会责任资产减去社会责任负债后的净收益。具体包括:在会计期间内自然资源的培育或正常生长,财产重估滥价或接受社会责任资本捐赠等项目。
4.社会责任收入
社会责任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因履行社会责任而取得的,与所有者投人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具体包括:因从事的社会责任行为(如购置环保设备、购置地皮修建社会责任工程)而得到的国家价格优惠或补贴、社会责任项目拨款等项止。
5.社会责任费用
社会责任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己的经营活动给外部带来的损害或价值牺牲,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具体包括:赔偿或罚款等项目。
6.社会责任利润
社会责任利润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收入与社会责任费用比较所得的结果。具体包括:企业因环境保护取得的收入扣除其破坏环境发生的耗费而得的净值。
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意义
首先,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无法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只有通过社会责任会计客观、公允地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信息使用者才能评价企业的业绩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篇6
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历来强调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自公司开始建设以来,总经理曾永寿从系统安全管理的高度给公司全体员工提出:安全生产要遵循“人安、物安、心安”的思想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主动作为,创建和谐。笔者认为这“人安、物安、心安”高度概括了安全生产的内涵,既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理念,也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如果将这一词组变换一下,变成动宾结构的词组“安人、安物、安心”,则又是一切生产经营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方法和行为准则,同时又是一切生产经营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人安、物安、心安”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生产经营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次保障物资财产的完好不受损失,这样才能让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心安理得,这样才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生产的意义本身就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同时涵盖生产经营过程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用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来讲,就是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总结、发展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基本要求都是保障人的安全和健康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成本越来越高,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避免丧失生命和劳动能力的事故发生,已经成为现代人权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人安、物安、心安”真正符合了时展的要求。
“人安、物安、心安”体现了对人的行为准则和责任的要求。要实现人的安全、物的完整,要求生产经营活动的全体管理者和参与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行业规范所确立的科学方法进行相关工作,否则不可能实现“心安”。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也即是说违法违规就是安全隐患,由墨菲定律可知事故迟早会发生,由偶然损失原则可知有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损害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主动作为,依法(包括我们依法制定的规程、制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使系统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才能让员工家庭幸福、心情舒畅、安心工作,才能让经营管理者获得成就、感受到成功,才能让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核心现金流;非核心现金流;组成要素;信息含量;盈 余持续性
一、文献综述
1968年,波尔和布朗[1](Ball and Brown)对年度报告盈余数据与股票价格之间的 关系进行 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确实会对“好的”或“坏的”盈余消息做出反应,从而为盈余 信息的有用性提供了实质性证据。同年,比弗(Beaver)[2]从另一角度也验证了公 司财务报 告盈余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Lipe[3] 为首篇探讨盈余组成要素与公司盈利关系的研究文献。该研究将会计盈余分为核 心盈余 、 非核心盈余及非正常损益三大类组成要素。结果显示,不同要素之间存在信息含量差异,且 盈余组成要素比盈余本身更能解释股价报酬变动。Strong and Walker[4]将盈余成 长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盈余组成要素对股价解释作用的持久性 不同,其中非正常损益与股价变动无显著相关。Sloan[5]采用Mishkin 提 出的理性 预期模型, 研究发现盈余持续性取决于应计盈余和现金流量。Graham和Knight[6] 通 过对不动产投资信托业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量信息提供了盈余信息之外的增量 信息,而盈余并未提供现金流量之外的增量信息。Arthur等[7]基于澳大利亚的直接 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数据,研究现金流量不同成分同盈利持续性的关系,发现将经营活动现 金流进一步分解为成分信息会显著提升盈余预测的效力,并且不同的现金流成分的持续性不 同,来自经营活动收付的核心现金流成分持续性最强。
刘[8]基于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信息,研 究非主营业务产 生的盈余和现金流与累计非预期盈余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证明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 都能提供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信息, 并且所含的信息内容各有侧重,相互具有补充和支持作 用。赖育芝[9]关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与股票报酬关联性的研究证明,除 了本期净 现金流之外,来自营业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对股票报酬变动均具有增额的预 测信息。章之旺[10]对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的信息含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都能提供决策信息,并且两 者的信息含量之间存在差别,互为补充可提高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解释力。张国清,夏立军 ,方轶强等[11]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盈余分解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操纵性 应计项目 和非操纵性应计项目三个组成因素,从而证实经营活动现金流和操控性应计项目都有预测未 来的盈余水平的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假设
(一)研究概念界定――核心现金流与非核心现金流
迄今为止,各国的会计准则对于现金流组成要素的划分并无统一的规定,对“核心与非核心 现金流”也没有清晰的定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上市公司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根据 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类。本文按照国外文献的分拆方法,基于现金流功能性拆 分原理,进一步对经营现金流进行拆分,将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现金流,如销售收 入、销货成本、营业费用等,作为核心现金流;而把与企业投资、融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 如利息收支、税费、非重复性费用等,作为非核心现金流。
(二)研究假设
Dechow,Kothari and Watts[14]探讨了营业活动现金流量相较整体现金流和盈余 总额,对未来现金流的增额预测信息。该研究证明了现金流组成要素比当期现金流总额能更 好地预测未来盈余水平。参照该研究结论,本研究预期在中国上市公司,将现金流组成要素 拆分披露,亦能够带来增额的预测信息,并且预测信息更具持久性。
H1:直接法披露下拆分后的现金流组成要素比现金流总额对当期盈余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H2:直接法披露下拆分后的现金流组成要素比现金流总额对未来盈余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参照上述DKW研究,本研究也将营业现金流分为与销售收入相关、成本相关、股息收入相关 、利息费用相关、所得税费用相关和其他业务相关的现金收支六类,并且进一步归于核心现 金流与非核心现金流两大类下,以此探讨不同要素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能力之间的差异。基 于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本文假设,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
H3:核心现金流对当期盈余的解释作用以及对未来盈余的预测能力比非核心现金流要强。
H4:核心现金流的盈余持续性比非核心现金流的要强。
(三)主要变量解释
变量定义 主要自变量变量代号变量名定 义 CFOt现金流量公司t期现金流量总额
三、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选样本经营期间为2006年期初到2009年期末,共四年1055家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数据取自深圳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数据库的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样本的选择 以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为对象,筛选时排除退市与全额交割的127家上市公司;排除资料有缺 失的139家上市公司;排除前后2%极端值 32家上市公司,获得2006―2009年757家最终样本 的3026笔年度观测值。
四、实证结果
(一)现金流组成要素对当期盈余和股票报酬率的解释作用
为了避免因公司规模差异而造成的研究误差下,表中所有变量均以当期平均总资产(ASSt) 加以平减,即每个变量都除以了同年份平均总资产数。
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销售收现和成本付现的最大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均远大于其他现 金流要素,说明公司营运现金流波动主要来自这两项,其波动对现金流总额影响也最大。只 有其他营业费用收付现和所得税付现的平均值为负数,表示其构成以现金支出为主。
主要参考文献:
[1]Ball R, Brown P.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 r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10:159-178.
[2]Beaver W, Dukes P. Interperiod tax allocation, earnings expectation s, and the behavior of security pric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72,4:320- 332.
[3]Lipe R.C.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mponents of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6, Vol. 24, 37-65.
[4]Strong N. & Walker M.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earnings for stock return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3, Vol. 68, 385-401.
[5]Sloan R.G. Do stock price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cruals an 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 [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Vol. 71,289-316.
[6]Graham, C and J • Knight, Cash Flows VS Earnings in the Valuation o f Equity REITs [J], Real Estate Portfolio Management, 2000, 6: 117-125.
[7]Neal Arthur. Robert Czernkowski. Marco Chen 2007.The Persistence
of Cash Flow Components into Future Earnings, Working paper, The University of S ydney.
[8]刘 .会计盈余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 [J].预测,2006(6).
[9]赖育芝.现金流增额咨询内涵之探讨[D].台湾交通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2001.
[10]章之旺.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财务困境预测[J].现代财经,2004(8).
[11]张国清,夏立军,方轶强.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来自沪、深股 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7(2).
[12]Dechow P.M., Kothari S.P. and Watts R.L.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 and cash flow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 Vol . 25, 133-168.
篇8
关键词:财务报表列报 综合收益 解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质量,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准则)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此次修订反映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趋势,以及不断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核算体系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并对“综合收益”进行了详细解释。此外,新准则还进一步充实了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等相关的规范性条款内容,新增了一些重要概念。
(一)引入“综合收益”相关内容。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引入“综合收益”后,有助于更好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整体情况,这时的“损益表”反映的经营成果即为综合收益总额,不仅包括已计入损益的“净利润”,还包括未计入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二)充实了会计准则指南等规范性条款,新增了一些重要概念。在参考国际会计报表列报准则的相关内容后,新准则对以下几点进行了修订:
1.进一步完善了持续经营的判断标准。“持续经营”是会计四大假设之一,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所有的会计信息将变得毫无意义。如果企业最近几年的主营业务利润都是盈利的,且有一定的财务资源支持,则往往表明以持续经营为原则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合理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导致企业在近期打算停止营业的,则表明以持续经营为原则所编制的会计报表就不再是合理的。此时,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原则不再适用。
2.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新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允许相互抵销,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利得和损失项目的明细情况,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企业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同时,新准则也对是否属于相互抵销给出了判断标准,可操作性更强。
3.增加了正常经营周期和终止经营的定义。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的界定,有助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等项目的划分更为准确。新准则规定了终止经营的判断标准和持有待售的确认标准,只有区分终止经营和持有待售,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才可以正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新准则参考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标准。重要性的标准不是统一的,而应当根据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综合考虑,且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变化特点分析
(一)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2010年4月,财政部制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提出“中国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新准则引入的“综合收益”“持续经营”等内容,便是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新增的一些重要概念,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有利于我国会计报表的编制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强调流动性。旧准则仅仅说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列示方式,即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新准则在强调流动性的标准下,考虑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经营特点。“正常营业周期”的引入,使得“流动性”的定义更加准确和真实,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比如购买固定资产或者给在建工程支付的预付款,在旧准则下计入“预付账款”科目,但是此类预付款已经不符合“正常营业周期”的定义,计入“在建工程”更加合理。
(三)全面反映企业收益情况。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
(四)会计报表附注的地位得到提升。针对会计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重报表、p附注”倾向,新准则明确规定财务报表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新准则提升了会计报表附注的地位,将附注提到与四张财务报表同等重要位置,提高了报表的信息质量。新准则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作为附注披露的首要信息,不再是旧准则附注披露的补丁信息。
(五)强化了管理层的会计责任。新准则强化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管理层“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的披露,明确了管理层对报表和附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负责任。
篇9
关键词:收益质量;现金流指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一词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兴起于60年代,主要应用于有价证券的分析中,当时每个大证券机构至少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致力于收益质量的监控。许多公共的评估机构在对公司报告的收益进行评价时,也经常使用收益质量这一概念。如今,上市公司报表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更促使人们加大了对收益质量研究的力度。
3 现金流量充足率
现金流量充足率=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当期负债偿还额+当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股利支付额)。现金流量充足率计算公式中的各项目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其数值均取之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收益质量的高低。及时偿还到期的债务是企业维持良好信誉的基本条件,这同时也是企业保持后续融资能力以及避免被债权人起诉、要求破产清算的必然措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企业必须保证有适量的资金注入到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上。此外,股利分配的稳定增长则有利于增强权益资本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保证这些支出的基础上,现金流量充足率如果能保持在1左右,则表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好;反之,如果显著低于1,表明企业缺乏充足的现金维持其必要的日常支出,说明收益质量较差。但是,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当该指标显著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大量的闲置现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4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
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持续经营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的要求后,可用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后的剩余现金流量。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称谓很多,有超额现金流量、多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等。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考虑了维持持续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的要求。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在维持现有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自由现金流量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形式也各有不同。肯尼斯。汉克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不同决定了自由现金流量计算方式的差异,没有一个分析师可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出精确的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大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确实因数据采集的影响,一些看似精确的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这里,选取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是:投资现金流出的税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
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克服了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会计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对它来说大部分粉饰利润的手法不起作用。利用该指标较强的盈利识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a泽非。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 (第5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朱学义。煤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煤炭经济研究,2002(8)。
[3] 周民等。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上海会计,2003(12)。
篇10
许亚湖(1957-),男,广东汕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摘要: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原会计基本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在与费用要素相关的内容的规定上有所不同。会计基本准则中费用要素是会计报表要素之一,利润表中的费用要素是费用化成本,包括合规的正常费用和非常费用及违规费用。企业的全部费用与全部收入相配比确定的经营成果是期间成果。将“损失”项列入费用要素有利于提供完整的分类信息,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费用 费用化成本 损失 会计准则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原基本准则)相比较,在费用相关内容的规定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修改了费用的定义。原基本准则中费用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新基本准则中的费用定义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财政部,2006)。新定义由于明确了减少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一特点,使得费用的利润报表要素特点予以明确化。原准则的费用定义在范围上要比新准则的费用定义范围要宽,是范围最宽的费用定义,包括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耗费,不论这些耗费是否减少所有者权益。从新基本准则和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规定的有关内容上看,新定义在内容上仅涉及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和所得税费用的内容。二是新基本准则的费用要素规定没有专门使用“期间费用”的术语来表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这三项费用,而原基本准则中这三项费用被确定为期间费用。2000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也将这三项费用规定为期间费用。三是,新基本准则明确了费用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为会计要素,而原基本准则没有这样的规定。四是,新准则在费用要素的确认上与原基本准则相比较有了新的规定。五是,原基本准则有“营业外支出”的规定,新基本准则没有使用营业外支出的术语,而改用“损失”的术语。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费用的内容比较也存在不同之处:第一,我国新基本准则没有将费用要素明确确定为财务报表要素,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费用要素被明确确定为财务报表要素。第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费用要素包括“损失”在内,在概念框架中不把损失作为单独的要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我国基本准则规定将损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一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没有将损失列入费用要素中。我国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损失的归类上还存在差异。除了前述范围最宽的费用定义外,国际会计准则的费用定义被认为是广义的费用定义,我国准则的费用定义是狭义的费用定义。
通过我国新基本会计准则与原基本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与费用相关规定内容的比较,笔者认为,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费用要素的性质是什么;准则中费用要素到底是财务报表要素或会计对象要素,还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与财务报表要素的关系是什么。二是,费用要素到底应该包括些什么内容;损失与营业外支出在范围上是否相同;损失应列为费用要素,还是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在寻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要求下,为什么我国新的基本准则在费用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内容,仍然没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这涉及到中国特色问题还是仅仅认识上的差异问题。从理论上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会计准则制定、寻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推动有关理论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费用要素的性质和构成
(一)费用要素的构成 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中的费用要素是会计报表要素,是会计实践要素的组成部分。尽管会计要素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会计要素,解释为会计对象或会计报表要素,但毕竟在要素前的“会计”一词一般理解为会计实践,会计实践要素的内容就大于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从我国新基本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有关规定上看,这些要素都是指确认列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容,因此,可以将这些要素明确为会计报表要素,这样也可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新会计基本准则中的费用要素是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化成本。一般将企业成本分为资本化成本、计入存货成本和费用化成本三部分。从成本实际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上看,企业成本可按是否记作计入当期损益分为计入资产成本和计入损益的费用化成本。计人资产成本可以分为不计入存货的资产成本和计人存货的资产成本两部分。计入资产的成本是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支出,不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未耗成本。计人当期损益的费用化成本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从企业收入中得到补偿的支出,是一定会计期间获得收入的代价。
(二)费用要素的性质 收入和费用要素是否为经营收入和经营费用。新基本准则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从“经营成果”的意义上看,确定经营成果的收入和费用就应当是经营收入和经营费用,收入和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或发生的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的、不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企业是专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以营利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一定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下合法获取的各种收入都应该是企业的经营性收入,而不论这些收入是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的还是意外获得的;为获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都应该是企业的经营费用,而且也不论这些支出是正常情况下发生的,还是意外发生的。企业只有通过将一定时期获得的经营收入与发生的经营费用相比较,才能确定最后的经营成果。
(三)关于“营业外支出”的定性及会计处理 我国原会计基本准则和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营业外支出”与新基本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损失”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但在处理上有所不同。“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和非常损失等(财政部,2001)。在新基本准则中没有提到“损失”的具体内容,但在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有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损失”包括水灾和火灾等灾害形成的损失、处理非流动资产的损失、外币汇率损失等内容。这些准则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和非常损失上具有相同内容。对以上各种支出应该如何定性和进行会计处理才合适。关于“营业外支出”的性质,原基本准则规定这类支出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支出,一般也认为它们是意外和偶然发生的支出,不应当列入经营成果中而作为考核的内容。在这类支出中有偶然发生的支出,如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损失和固定资产的盘亏等,但是,偶然发生的支出是否都为“营业外支出”或损失。在会计处理中,流动资
产的处置损失和盘亏是计入管理费用中的,流动资产的处置损失和盘亏也不一定是必然发生的,只是发生的可能性大于非流动资产发生的可能性。无论是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还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无论是流动资产盘亏还是非流动资产盘亏,都是与经营者管理相联系的事项,性质是相同的。同样性质的事项在处理上为何不同。与此相同,资产减值准备也是具有经营管理费用性质的支出。有观点认为,因为这类支出不形成产品的价值或无助于产品价值的形成,不应作为费用或成本列支,但是否所有的损失都不列为费用或成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是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支出,列为了成本会随着产品销售而转化为费用化成本,同样是损失在处理上却存在不同。因此,从这些事项的性质上看,可以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和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列为费用。
关于捐赠支出是否为经营外发生的支出问题,要由捐赠支出的性质来决定。由于企业是以谋求利润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因此它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具有获利性。捐赠活动尽管还有公益性和其他非公益性的目的,但从企业角度上看归根到底还是有获利性目的。企业的捐赠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系管理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该列为管理费用。如果捐赠支出过大,可以将捐赠支出资产化处理,分期摊销费用。这里要注意区分企业捐赠与企业职工以集体形式自发捐赠、合法性企业捐赠与不合法捐赠的不同,企业合法性捐赠应列为费用,企业职工捐助不属于企业支出,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由职工个人承担。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非正常情况下的支出,这类支出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并不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国际会计准则中将“明显区别于企业正常活动,预计不会经常发生或定期发生的事项或交易产生的”支出确定为非常项目,非常项目包括资产被征用、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等。国际会计准则认为,“事项或交易是否能清楚地区别于企业的正常活动,取决于与企业正常业务相关是事项或交易的性质,而不是取决于这些事项预计发生的频率”。非常项目“都是不受企业管理层控制事项”。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损失是意外损失,作为特别的费用而存在,是费用要素的一个构成内容。非正常损失和其他损失都不是企业不是有意识和有目的发生的支出,因此有观点认为凡不是有意识和有目的发生的支出就不能列入费用要素。笔者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分为有意识和有目的的主动性费用,与没有目的和没有意识的被动性支出,被动性支出是在经营过程中难以预料的、往往是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支出,在日常活动中为获得利润而伴随发生,因此应列入费用要素之中。将被动性支出列为费用有利于企业完整把握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支出的情况。
罚款支出是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发生的支出。如果将罚款支出计入缴纳所得税之前的损益中,将会使国家所得税减少。为了不使因为违规反而少缴所得税的情况出现,保护国家利益,应将违规性支出确定为计入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为税后利润的扣减项。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将费用要素分为合规性费用和非合规性费用两类。属于非合规性费用的项目除各种罚款支出外,还有超过标准的工资支出和招待费、超过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及职工教育经费及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捐赠支出。
综上所述,合规性企业费用化成本可以分为正常费用和非常费用两部分,正常费用包括销售产品的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等,其中有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固定资产盘亏、资产减值损失和企业捐赠支出等内容。非常费用为自然灾害和其他不为管理层控制的损失。笔者认为在费用要素所包括的内容上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只是认识上的问题。
三、费用与收入的配比
我国新基本准则对费用的确认作了新的规定,即计入当期损益的已销售产品和已提供劳务的成本、不产生经济利益或能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发生负债但不确认资产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规定。这些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97和98段的规定)有相同之处。国际会计准则的费用确认规定与费用确认三原则有相同之处。美国会计师协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9年10月发表的第4号声明书《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中提出了费用确认的三项普遍原则(Three Pervasive Expenses Recognition Principles)(许毅、杨纪琬、王振之,1987)。这三项原则是因果关系原则、系统而合理分摊原则和立即认定原则。根据这三项原则确认费用,与产品或劳务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是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他费用项目则与一定的收入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笔者认为,企业的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取得这些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人员和部门共同经营管理的结果,这种共同经营管理是以费用这一代价形式来表示的。为获得收入所花费的合法性代价是全面的经营费用,不能因为收入的依附实体(产品或劳务)就认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支出就是所依附实体的成本,而不将其他未确定具体依附实体的费用包括在内。实际上与一定产品销售收入相配比的销售产品成本并不一定有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取得销售收入的产品并不一定与所销售特定产品的成本相对应。有的费用的发生也不一定与当期取得的收入相关,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广告费用、捐赠支出等都可能是使以后若干期受益的费用。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实际上是建立在会计期间假设和简化计算的要求之上的,一定期间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是计人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费用与收入只是在会计期间假设下进行比较的,过去仅将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确定为期间费用是不合适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应包括全部的费用,即合规的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等正常费用和单独列出的非常费用及非合规费用。在这一认识下的利润是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合规的正常费用、非常费用及非合规费用相配比的期间经营结果。
四、费用与所有者权益
我国新基本准则是将“损失”作为利润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直接抵减项列出的,这一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将损失列入费用要素的处理有所不同。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损失的处理问题呢。我国新基本准则的利润要素、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损失的定义与费用要素的定义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是否为“日常活动”的支出。新准则规定的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支出,费用是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但二者均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和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支出。笔者认为,企业损失均为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支出,非常损失支出是在日常活动中非正常发生的支出,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流动资产相关损失与长期性资产相关损失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不应将损失不列为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在确定“损失”与其他的费用均为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后,从总额上确定包括“损失”在内的费用总额是有意义的。在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将一定经营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总数额予以汇总,以帮助“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