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制度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卫生制度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卫生制度主要内容

篇1

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专项检查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综合检查;

(三)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

三、检查范围和重点

专项检查范围是各类学校食堂及校内其他餐饮单位、小卖部,学校周边餐饮单位,自备水及二次供水设施(包括学生饮水供应设施),传染病防治工作。专项检点是各乡镇中小学校及年发生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暴发事件的单位。

可结合卫生部20**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中关于食品卫生、饮用水和游泳场馆卫生检查的相关要求进行。

检查主要内容

(一)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卫生

1、学校是否建立健全相应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是否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并有管理组织,学校食堂设有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3、实行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是否建立准入制度,明确学校、承包方在食品卫生管理中的职责。

4、学校食堂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是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5、校内其他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和学校周边餐饮店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加工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和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6、学校食堂和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

7、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台帐制度,食品采购是否索证,有无验收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货制度。是否做到了不使用无检疫证或来路不明的肉及肉制品,不销售腐败变质、过期、“三无”产品及假冒伪劣食品。

8、加工场所面积是否符合要求,相应功能加工间是否完整(粗加工、烹调、配餐、餐具洗消、食品储存等)。

9、食品贮存、加工环节的管理是否落实。

10、餐饮具清洗、消毒及保洁符合卫生要求,能够提供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报告。

11、加工经营场所是否有“三防”措施,设施是否完好。

(二)学校饮用水卫生

1、学校是否制定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是否经过健康体检,是否做到培训合格后上岗。

2、采用自备水井供水和二次供水、分散式供水的学校,水源及蓄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源,有无卫生防护,蓄水设施是否做到定期清洗和消毒(分散式供水使用前是否消毒),有否定期检测水质,水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消毒产品是否有卫生许可批件。采用市政供水的,有无卫生许可证,有无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消毒产品是否有卫生许可批件。学校是否提供开水,桶装饮用水是否索取卫生许可证及同批产品的检验报告。

3、2004—2006有否因饮用水卫生发生传染病,发病起数,发病人数。

(三)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

1、学校有无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否配有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是否畅通。

2、学校有无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晨检是否记录,病因排查结果有无记录。

3、学校是否有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登记记录,有无学生健康档案。

4、学校游泳场所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是否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做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是否有池水循环净化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具有池水消毒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是否设置强制性通过式浸脚池,能否符合要求;消毒产品是否有卫生许可批件;游泳池开放期间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五、检查安排

本次专项检查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准备。时间为8月上、中旬。

各学校要大力宣传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检查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学校自查自纠。时间为8月下旬~9月上、中旬。

在卫生和教育部门指导下,各类学校对校内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自查,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查找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卫生管理制度,按要求将校内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上报教育局法制办。

第三阶段:集中检查。时间为9月下旬~10月上、中旬。

9月下旬以后,教育局将联合卫生局对辖区内学校进行拉网式检查,按照检查内容逐项记录检查结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上报工作总结及检查情况汇表。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整改意见,及时进行认真整改,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整改意见落到实处。并将整改情况上报当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

篇2

第一条为加强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集贸市场。

第三条集贸市场的举办者(以下简称市场举办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承担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市场内从事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进场经营者)应保证所生产、加工或经营食品的卫生安全,其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要求

第四条集贸市场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公告。卫生审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集贸市场的选址、建筑、卫生设施和设备情况;

(二)摊位布局情况;

(三)集贸市场卫生管理机构和卫生管理员情况;

(四)卫生检验设备和人员情况;

(五)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集贸市场的选址和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第六条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二)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三)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四)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第七条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的要求如下:

(一)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二)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四)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第八条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按照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的要求,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

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第九条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二)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三)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四)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条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

第十一条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第三章市场举办者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四条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第十五条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反本规范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第十六条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第十七条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一)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二)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三)是否根据本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落

实进出货台账制度;

(四)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五)食品进货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索证;

(六)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本规范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卫生要求;

(七)是否有本

规范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八)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第十八条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市场举办者应负责处理涉及食品卫生问题的群众投诉,主动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进场经营者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第四章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第二十一条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第二十二条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第二十三条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在集贸市场进行食品现场生产、加工的(包括半成品加工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地点并具备可封闭的独立场所。场所的大小应满足相应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洗涤、冷藏、消毒、加工、存放和销售所需要的面积;

(二)具备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给排水设施和洗涤、加工、冷藏和防蝇、防虫设施;

(三)加工工具及食品容器清洁卫生,食品容器存放应当设置台架,不得着地放置;

(四)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上岗,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期间不得佩带首饰、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五)使用新鲜和清洁及色、香、味正常的原材料,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和非食品用添加剂;

(六)营业场所和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每日清除污水、垃圾和污物;

(七)其他为保证食品卫生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五条生产、加工直接入口食品除符合上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制作肉、奶、蛋、鱼类或其它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熟食品的,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隔离;隔夜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再出售;

(二)散装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当有清洁外罩或覆盖物,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当清洁、无毒,防止食品污染。出售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三)具备食具清洗、消毒条件或使用一次性使用餐具;

(四)餐具和切配、盛装熟食品的刀、板和容器,在使用前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第二十六条经营鲜活产品应具备能够保持产品鲜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七条集贸市场禁止生产、加工和经营下列食品或当作食品的物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二)过期、变质、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三)使用了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或使用农药后尚未超过安全间隔期采摘的蔬菜、水果;

(四)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包括野味)以及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六)河豚鱼、野蘑菇等有毒动植物及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七)死的黄鳝、甲鱼、乌龟、河蟹、蟛蜞、鳌虾及死的贝壳类水产品以及醉制或者腌制的生食水产品;

(八)用污秽不洁或者被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容器、包装材料盛装的食品;

(九)无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存期限、配方或主要成份等商品标识的定型包装食品和超过保存期限的食品;

(十)《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的其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规范对集贸市场举办者和食品卫生管理员的食品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按照本规范执行的,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进场经营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篇3

日本食品认证监管理念

20世纪60年代前,在日本,人们尚不十分熟悉国际社会存在的食品认证概念,政府管理部门食品的认证监管理念也不十分清晰。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已在研究有效的食品卫生控制方法。例如,美国为了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制定了宇宙食品计划,并于1971年公布了确保宇宙食品安全卫生控制方法,这一方法至今被应用于确保食品安全领域,这或许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1)的雏形。

之后,全美食品微生物标准咨询委员会(NACMCF)将HACCP作为食品生产控制指南进行推广并在国际上得到承认。1993年,Codex制定的食品控制指南也与美国的上述指南基本相同。1997年美国FDA在制定鱼介类相关法规、1998年在解决病源大肠菌倡导出血热问题时要求企业引进HACCP实施自主检查管理。2002年,美国在处理果汁类食品安全问题时要求将引进HACCP作为企业履行的义务。美国通过推广HACCP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美国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参考经验。1993年,欧洲也引进了HACCP。

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食品出口日本,或者日本工业产品乃至食品出口至美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食品认证理念也逐步传入日本。1993年,WHO/FAO决定在国际上推荐和普及HACCP。

日本正式确立HACCP认证是在2003年。2000年以来,日本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日本政府和相关行业都感到了巨大压力,尤其是2000年7月,日本发生雪印牛乳事件后。为了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力求建立科学的生产监控方法。2003年,日本修订《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确立风险评估与交流机制。同时,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引进HACCP危害性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并将此作为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并将HACCP作为食品认证的主要内容之一。

日本食品认证制度是日本食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日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相配套,形成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技术标准、食品合格评定体系。

在日本,食品认证是非强制性的,准确说应是自愿性质。其目的在于按照消费者要求,维护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食品的认证表明食品企业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生产方法,通过认证并加贴认证标识,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给他们提供选择食品的准确信息,从而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安全放心的印象。上述内容成为日本食品认证的理念。

换言之,在日本食品是否通过认证并非食品上市流通的必备条件,即便食品没有通过认证也允许上市销售。通过认证并不能代表这些食品就绝对的安全和可靠,也不意味这些食品可以在上市、销售或进出口通关方面享受特殊或优惠待遇,诸如享受免检等特殊待遇。仅能说明日本的企业已经按照科学方法组织生产、加工或管理食品,能留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感觉。但产品上市即便加贴认证标识,也得按照国家法定的监控检查或者命令检查方式完成产品合格评定,这是日本唯一的食品合格评定程序。

日本食品认证监管机构、分工

在日本,食品认证机构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国家食品监管机构指定的认证机构,二是日本地方政府都、道、府、县指定的认证机构,三是经过政府注册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日本食品认证监管机构为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政府机构通过指定认证机构实施认证,称之为“注册检查机构”。厚生劳动省推广HACCP认证工作,负责认证的机构为地方厚生劳动局,每3年进行一次资格认定和换证工作。在日本,除政府指定的检查机构外,经过政府注册的民间机构也可以实施检查和认证。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经日本厚生劳动省注册的检查机构达90多个。

日本农林水产省主要实施JAS认证,对认证机构称之为“注册认定机构”,实行指定制度。这些机构包括检疫所、食品研究所、相关食品协会、食品检定协会、食品认定协会、食品分析中心、食品协议会等,包括一些企业在内。外国的认证机构经过日本政府注册也可从事认证工作。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农林水产省已经指定相关认证机构242家,包括外国在日本注册的认证机构在内(不包括地方政府指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日本食品认证的法律依据

日本食品认证具有明确的法律基础,其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和《JAS》法。《日本食品卫生法》第25条、26条规定,注册检测机构受委托可以对食品进行检查。同时,日本《食品卫生法》第8章第31-47条规定,经注册的事业单位、检测分析机关等具有检测资格,根据厚生劳动大臣所做出的监控检查和命令检查或规定,进行公正和中立性检测,并进行精度管理。注册检查机构在注册前需要经过厚生劳动省现地考察和严格审查,机构注册后的1年内也将接受相关检查。

日本食品认证的另一部法律依据是《JAS农林物资规格化及质量标识合理化法》,日本农林水产省根据该法实施注册认定机关指定制度。相关法律规定,注册认定机构或者外国注册认定机构每4年更换一次资格证,注册认定机构需要在到期前的6个月提出申请。注册认定机构的认定业务如发生变化,也需要在6个月之前向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提出申请,并进行相关公示。

日本食品、农产品认证的程序

在日本,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承担食品、农产品的认证工作。通常企业需要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对认证资料进行审查。经认证机构赴现地进行调查,由判定委员会对调查或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最终对调查或检查结果进行认定。认证机关实施年度调查。

日本食品认证的主要内容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制定,2003年日本确立了科学和风险评估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同年日本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修订。日本认为HACCP是降低危害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厚生劳动大臣正式承认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并批准引进HACCP,负责认证的机构为地方厚生劳动局,每3年进行一次资格认定和换证工作。HACCP要求相关业者有义务设置食品卫生管理员。

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推广HACCP,并将企业是否引进HACCP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视为业者是否采取科学生产的判断依据。日本引进HACCP,其目的主要是促进经营业者加强自我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HACCP表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HACCP为自主卫生管理方法,需要内部实施定期检查。它不但允许外部机构如交易单位进入检查,也允许第三方进入检查。尤其是允许第三方进入检查,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维护食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在日本,HACCP认证分类可分为产品认证、体系认证,认证单位为国家指定机构,自治体、行业团体、政府批准的民间机构。认证对象为对国际、特定出口国家、国内、地区。对象种类为整个食物链、特定产品、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等。包括质量管理、一般卫生管理、管理体系。

2005年,日本正式承认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同时,日本对一部分CODEX标准实施强制性认证。

但日本厚生劳动省推广HACCP并不代表经此认证的食品就绝对安全,只能证明企业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履行了引进HACCP制度的义务,采取了科学的综合生产管理过程,给社会各界留下安全放心的印象。

日本习惯将食品分为保健机能食品和一般食品。保健机能食品的生产销售需要经过厚生劳动省、消费者许可,并且要正式标识成分和说明其安全性。保健机能食品又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机能食品”。

在日本,保健机能食品以外的食品被称之为“一般食品”。一般食品在日本超市都能买到,例如肉、鱼、蔬菜、水果、海藻类、点心等。饮料店也能买到包括膳食补充剂等在内的非特定保健食品和营养机能的食品。这些食品称之为“一般食品”。蔬菜和鱼以及膳食补充剂,虽然形象不同,但在法律上称之为一般食品。一般食品的认证如加工食品认证、冷冻食品认证、水产品认证等种类繁多。保健机能食品通常在饮料店、药店或者大超市的专柜都有销售。

日本农林水产省按照《JAS》法,推广对食品的认证,认证机构由农林水产省大臣指定。日本依据《JAS》法对农产品进行认证。农林水产省负责制定农产品的使用标准。例如,是否使用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量控制在通常标准的5成以内,这种特别控制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栽培方法,日本称之为“特别栽培农产品”,农林水产省或地方政府对此进行认证。同时,日本农林水产省对有机食品也进行认证。通常,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有机食品栽培指南和特定栽培农产品指南。持此之外有HAL(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认证,环境认证以及食品循环资源再利用认证(ecofeed)。总之,日本农产品的认证集中在保护健康,减少农药或化肥的使用量,食品循环资源再利用,保护环境这几个方面。

篇4

公共卫生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和妇幼卫生、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从狭义上讲,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干净、未被细菌污染,不使人致病。食品卫生只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部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2 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现属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的必修课。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并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涵盖领域比较广阔。(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如人类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基本特征、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人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的特征等;(2)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包括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基因水平上相互作用研究的应用;(3)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土壤卫生;(4)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家用化学品卫生;(5)环境相关疾病,如环境污染与公害病、环境污染与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微量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等;(6)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科学阐述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 劳动卫生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应包括个体、人群及其所处环境。个体是群体的基础,对职业人群中个体健康状况和异常发病现象的观察,常能获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该人群潜在危害的证据。同时,充分了解人群所处环境状况,才能判断疾病与环境间的联系。所以,对个体、群体和环境的研究,三者缺一不可。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任务:首先,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以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其次,是对职业性疾病的受损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尽早康复。

4 学校卫生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主要内容包括: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各项身心发育指标、疾病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记录、分析,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对策或方案,最终达到保证学生健康发育成长的目的。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青少年生长发育常识、营养卫生、生理卫生保健、心理卫生保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常识等。常用的形式有:黑板报、宣传画、广播电视、知识竞赛活动、课堂授课、专题讲座、检查评比等。

篇5

年医监科工作计划

我科室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为统领,围绕市县两所卫生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开展以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工作,力争在全科室卫生执法监督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室在医疗市场整顿、职业卫生工作,以及分管乡镇卫生监督工作方面,取得新的成绩,确保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医疗市场监督工作

1、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2、依法进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对超出诊疗许可范围,出租、出借执业许可证、执业证书,非法行医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3、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加强对个体医疗市场消毒工作管理。

二、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1、通过与有关媒介的合作,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向全县有关厂矿企业发放《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资料。

2、开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专项整治:主要是深入企业对职业病防治情况和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档案;加强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举办高危职业工作人员防护学习班;开展有毒、有害及危害化学用品的专项整治:主要是对全县范围内的有毒、有害或从事高危生产企业以及厂矿重新进行验证、审核,建立职业危害企业档案。对有毒有害企业法人及经营使用危险化学用品的有关单位进行整顿。

三、乡镇卫生执法监督

在认真完成上述工作计划的同时,我科室根据所领导安排的任务,在分管乡镇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方面,将采取抓重点、抓典型的工作方针,重点在分管乡镇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化妆品等方面开展循环专项整治。

1、食品卫生工作:主要是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重点开展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肉及肉制品、饮料、糕点等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加工企业专项整治。

2、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

3、开展对洗浴、美容美发、大型宾馆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4、学校卫生工作:主要是开展学生食堂专项整治;开展学生饮用水、学生豆奶、学生营养餐专项整治,以及开展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整治。

四、自身建设

我科室将把开展业务培训作为严格规范执法,确保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日程,确定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为科室学习日,由科室负责人员轮值,宣讲内容涉及“卫生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 、“卫生行政处罚取证” 等方面的卫生执法业务知识,提高我科室卫生执法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篇6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每年制定进口食品监控检查指导计划,强化对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如美国制定了《进口食品保护计划》,欧盟则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控。日本每年都制定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指导计划,作为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的指导意见,明确告知日本要如何监控进口食品,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其官方网址上公布该计划。毋庸置疑,其目的是重点、行之有效地推进监控指导计划,进一步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

日本对进口食品的管理未雨绸缪,先从出口前的监控入手,目的在于防止违反食品卫生法的食品进入日本。

针对进口食品的事前指导事项

首先,进口食品时,日本首先要求进口商去相关检疫所了解进口食品的基本知识,包括进口商必须知道的进口食品的报关以及检验检疫程序、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的卫生要求、标准、提供卫生证明书等以及日本食品卫生法对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以及进口商应履行的义务等。

其次,日本政府通过举办讲习会和说明会等,向进口相关业者讲解日本进口食品的程序、标准体系和卫生要求。要求进口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进口食品的基本程序和卫生要求等。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必须掌握生产商的有关信息,将指导进口商确认进口食品的安全性,确认食品中是否含有禁用农药等。尤其要确认第一次向日本出口食品的生产商生产的食品,如先前有同样的食品发生了违反事例等,需要和检疫所进行商量。

指导进口商实施自主检查

首先,日本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要求进口商进口食品时,需要按照日本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进口食品自主检查的基本要求事项,必须掌握生产商及其产品的准确信息,按照《药事法》的规定,对进口食品的成分规格、添加剂等的使用定期进行确认,防止进口食品违反食品成分和添加剂标准。

其次,日本要求并指导进口商在进口前对产品实施自主检查,该检查结果将被检疫所视为确认检查结果的参考依据。根据进口商进口前对相关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确认的结果,如发现违法现象,为遵守法律,将指导进口商采取整改对策,在未取得改进前要求暂停进口。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对要求的检查项目,如成分规格,对添加剂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自主检查。

此外,日本还要掌握进口食品的出口国产品名称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必要指导;确认出口国不得违法生产对日出口的食品,对原材料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生产方法、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等情况必须进行确认;要求进口商填写正确无误的进口申请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生产商的最新信息;要求进口商保存进口食品的相关记录;对于进口商、通关业者、保税以及仓库业者,为提高其食品卫生法的知识,日本政府将举办说明会,将要求相关团体和业者积极派遣负责人员参加等。

严格的检验检疫及处罚制度

据日本厚生省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年进口食品的申报件数为176万件,进口重量为3,155万吨。日本本国食品供给率只占其进口食品总量的4成。换言之,其6成的食品供应需要进口。随着进口数量的增多,日本政府通过增加监控人员,增加检测设备,扩大检测项目等手段,应对繁重的监控任务。

日本对在出口国或日本发生健康损害或者担心可能发生健康损害的来自同一个出口国或者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进口食品,会立即将其列为命令检查对象产品。

日本对来自同一出口国或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产品,经监控检查发生多次违规,并结合考察该国的法规和卫生管理体制以及遵守法律的履历等的情况,将其全部或部分列为命令检查对象。

为了促进出口国家推进适当的卫生对策,对于个别问题日本通过与出口国家进行磋商或进行调查以及考察出口国家实施的卫生对策等加以解决。如发生BSE问题,日本就会赴当地调查。

解除处罚措施的条件

通常实施强化监控检查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一年内60件以上没有发生同样的违反事例可以回到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日本要求解除命令检查的条件是出口国家要查明违规原因,采取新的管理措施、规定以及农药监控措施,经两国双边磋商、赴当地考察、通过进口检查确认其有效性时可解除命令检查,返回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解除的应该是农药残留命令检查对象食品,在2年内没有违反事例,或1年内没有违反事例,且实施检查件数在300件以上。(解除条件比2009年适当缓解,因2009年没有1年以内这个条件)。可临时解除命令检查,但日本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检查计划中说根据统计学原理,仍然设定又一个临时解除期,(日本并未交待临时解除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临时解除命令检查期间,日本仍对该临时解除命令检查的产品执行强化监控检查(30%),如发现违规立即又被启动命令检查。这就意味着临时解除并不意味着完全解除,在临时解除期间一不小心就又被启动命令检查程序。

篇7

2004年全市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为统领,围绕《绥化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全面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开展以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工作,在食品安全、医疗市场整顿和学校卫生工作上搞突破,力争在全市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全市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确保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卫生法制工作目标

(一)积极推行依法行政。

1、全面完成《绥化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中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2、组织半年和年终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考核。

3、做好人大、政协对全市卫生执法的评议、视察工作。

二法制建设工作

1、完善全市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配齐全市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建立法制工作信息反馈系统。

2、完善卫生行政复议、听证、错案追究、重大处罚备案等制度,并组织实施。

3、推行新版卫生执法文书使用,确保2004年在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使用新版卫生执法文书。

4、完成全市卫生监督员证件换发工作。

三法制宣教工作

1、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宣教活动。

2、认真做好“四·五”普法工作。

3、拟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系统“四·五”普法培训班。

4、文明单位和十佳监督员创建工作。评选文明执法单位标兵2个;建立监督员考核挡案,对全市卫生执法人员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考核评比,评选十佳监督员20名。

5、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行政执法知识大赛。

6、开展全市执法文书书写评比活动。

7、按照《绥化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进行半年、年终考核。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工作

一拟在今年4月份前完成市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二拟在年底前完成县市、区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三、卫生监督工作

(一)医疗市场监督工作

1、《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2、依法进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对超出诊疗许可范围,出租、出借执业许可证、执业证书,非法行医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3、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二食品卫生工作

1、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2、开展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专项整治活动。

3、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食品、保健品广告的审批工作。

4、开展集贸市场、小食品批发、超市的专项整治工作。

5、开展肉及肉灌制品、饮料、糕点等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加工企业专项整治。

6、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专项整治。

7、开展桶装水的专项整治。

三职业卫生工作

1、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2、开展对放射卫生工作专项整治。

1对放射工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档案。

2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举办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学习班。

3、开展有毒、有害及危害化学用品的专项整治

1对全市范围内的有毒有害企业重新进行验证、审核,建立职业危害企业档案。

2对有毒有害企业法人及经营使用危险化学用品的有关单位进行整顿。

四环境卫生工作

1、按照《绥化市歌舞厅管理暂行办法》对歌吧、舞厅等进行重新审核发证。

2、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

3、开展对游泳馆、洗浴、美容美发、大型宾馆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4、开展大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5、开展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专项整治工作。

五学校卫生工作

1、开展学生食堂专项整治。

2、开展学生饮用水、学生豆奶、学生营养餐专项整治。

3、开展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整治。

六消毒工作

1、开展对生产一次性食品包装企业专项整治。

2、对饮食业的消毒情况进行整治。

3、加强对大型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4、对消毒药品进行清理整顿。

5、加强对消毒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6、加强对个体医疗市场消毒工作管理。

七行业管理工作

1、依法对全市新式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系统的建设及监督报告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篇8

1.食品仓库实行专间专用,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杀虫剂),不得存放药品、杂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等物品。

2.食品仓库应用无毒、坚固、易清扫材料建成。

3.食品仓库应有防鼠、防虫、防蝇、防潮、防霉变的设施,并能正常使用;必须设置机械通风设施,并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清库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冷库(包括冰箱)应注意保持清洁、及时除霜;冰箱、冰柜和冷藏设备必须正常运转并标明生、熟用途,冷藏库、冰箱(柜)应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正常显示。

5.低温冷库(冷冻库)温度必须低于-18℃,高温冷库(冷藏库)温度必须保持在0~10℃;冷藏设备、设施不能有滴水,结霜厚度不能超过1cm。

6.冷库内不可存放腐败变质食品和有异味食品。食品之间应有一定空隙,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库冷藏。

7.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上架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识,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冷藏冷冻时应分类摆放。

8.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入库食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篇9

为了贯彻落实国发号、桂政发号、桂政办发号等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市领导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总体部署,我县提高思想,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周密部署安排,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好转。现将我县××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安排

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针对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组织制订了《二四年县深化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

二、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县政府于今年月日成立了食品药品专业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具体负责部署、指挥和协调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协调机构,具体负责本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了沟通和协作,为做好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县政府于今年月份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各责任单位结合本乡镇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到每个科室、岗位,并确保人员、管理、措施、经费“四到位”,形成“主要领导一手抓、分管领导分送头抓,有关负责同志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严格实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责任制纳入全县党政目标管理工作考核范围,并把它作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一)县水产畜牧部门全面落实食品放心工程。一是成立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产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指导全县渔牧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定等一系列工作。二是认真开展无公害产品的宣传教育,深入沿海各乡镇,大力宣传对虾、罗非鱼、跳鱼、生猪、家禽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并从市场要求、产品质量、养殖技术等各个环节宣讲无公害生产的利害关系,提高群众无公害生产的自觉性。同时,举办期以无公害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培训班,培训群众万多人,发放资料万多份,既使群众学习掌握了实用技术,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无公害产品生产的认识,在全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大力培育罗非鱼、对虾、肉猪、肉鸡等无公害生产基地个,并通过自治区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四是开展打击非法经营和使用“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多份,出动车次、人次,对兽药店、厂家和饲养场的经营、使用药物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共抽检猪尿液份,处罚涉嫌使用“瘦肉精”单位家,与个规模饲养场签订了保证不使用“瘦肉精”的承诺书。五是大力开展兽药饲料的打假工作,查出假冒伪劣产品原露饲料添加剂,查处“三无产品”虾肝胆素、黑金素、大蒜素等个品种,价值多元,罚款多元。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生物制品的督查,依法销毁处理无批准文号生产、过期失效的生物制品一大批。

(二)县农业部门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甲胺磷等高毒残留农药的通告》期(次);在主要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等悬挂农产品质量安全横幅条,张贴宣传标语条;开展了蔬菜质量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进行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现场演示,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大力宣传“禁高”和植保减灾工程,普及植保知识。二是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全县重点抓好无公害蔬菜中心示范区4千亩,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千亩,花生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千亩。同时,举办技术培训班期,培训技术人员和群众千人次。通过以示范区建设为纽带,引导群众自觉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科学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成立了个县级蔬菜速测站和个乡镇农产品流动工作站,对全县农产品特别是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进行定期例行监测,并建立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对于生产基地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的,及时发出禁止或延期采收通知单,责令菜农禁止采收或延期采收。据统计,全县共出动监测车辆多辆(次),检测蔬菜样品多个,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四是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组织制订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甲胺磷等高毒残留农药的通告》,并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违规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并清查收缴禁用禁销农药。对全县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的农业投入品指定供应商,实行统一配送,杜绝禁用农药、“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的使用,严格按化肥、农药使用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施用,并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

(三)县质监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一是全面推进加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等日常工作,对米、面、油、酱油、醋和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类食品生产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实行食品市场准入情况加强了监督管理。据统计,全县涉及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生产加工企业共家(含酒类),其中有家企业通过审查获取生产许可证。二是对全县食品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生产规模、主要产品、型号、规格、执行标准、许可证状况、检测能力、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并实行计算机管理。共建立食品企业质量档案个。三是加大了对食品的执法打假力度,共检查了间铺面,抽取样品个,发现不合格的个。对不合规定的产品进行了立案查处。

(四)县经贸部门加强对酒类商品流通和家畜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管。一是及时调整了县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县酒类管理办公室,全面开展酒类经营证件的审核发放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二是开展酒类商品流通专项整治,在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的基础上,要求各酒类经营单位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酒类管理条例》规定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酒类经营单位办理酒类经营许可证的有关材料的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办证,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不予办证,到目前,我县共办理换发酒类许可证本,进口酒类零售许可证本,经自治区酒类流通主管部门核准换发酒类批发许可证本,从源头上抑制扰乱酒类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对我县酒类生产、销售单位的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人次,车辆车次,检测土蒸米酒份,合格的份,在检查中未发现有利用甲醇和非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违法行为。三是贯彻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家畜屠宰管理条例》,每年坚持开展一次宣传活动,把学习贯彻《条例》工作推进到各个村委会、自然村。通过“学习、广告、张贴宣传”等形式,使屠宰管理法规深入民心,家喻户晓,为进一步加强屠宰管理夯实了基础。四是成立了县经贸局生猪屠宰监督管理所,依法对全县个乡镇的生猪屠宰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年共出动屠宰执法人次,查处私宰行为起,没收私宰肉公斤,没收私宰活猪头,烧毁病死猪肉公斤,罚没款元,捣毁私宰窝点个。通过加大屠宰执法力度,狠狠打击私屠滥宰,促进了生猪定点定点屠宰工作的正常开展,从根本上杜绝了病害猪肉、注水肉和劣质肉进入市场,让人民群众真正吃上了“放心肉”。五是开展清理整顿屠宰厂、场(点)工作,按照“定点合理,方便购销,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场点设置原则,把全县个屠宰场点纳入县食品公司经营管理,并经自治区流通主管部门批准发给定点屠宰标志牌,做到“三不落地,四不带”。目前,全县没有非法设立的屠宰厂、场(点)。六是抓紧落实牛、羊、犬定点屠宰及宾馆、饭店等用肉单位的肉品购入登记制度及证章管理制度。七是屠宰企业在屠宰工作中,坚持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制度,做到不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肉品坚决不得出场上市,对检验不合格的肉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八是按照商务部等七部局《关于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肉品安全的紧急通知》精神,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肉品流通秩序,允许并鼓励所有符合《条例》和国家有关标准,实现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屠宰,达到冷链屠宰加工、运输的屠宰企业肉品畅通无阻,形成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

(五)县卫生防疫部门加强食品卫生防疫工作。一是开展节假日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对副食品市场接待宾馆、饭店、旅游景点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监督员人次,车辆车次,监督副食品市场个,超市个,宾馆、饭店个,检查食品种类类多个品种。二是抓了卫生设施、加工环境、原料采购、验收、生产加工过程、食品贮存、餐具洗消、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卫生知识的培训等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餐具的消毒工作,对不符合消毒安全条件的,坚决不发放卫生许可证,不准营业。三是加强学校饭堂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共出动监督员人次,车辆车次,共整改学校、幼儿园饭堂间。通过整治,各单位落实了卫生责任人,健全了各种进货、验收、洗消、保管等卫生制度;在学生的餐具方面,推行使用由消毒中心提供的消毒餐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加强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以及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共出动监督员人次,车辆车次,监督检查了奶制品厂家,保健品厂家,超市家,化工门市部个,检查未发现有违禁食品及违法行为,较好地净化了我县的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五是开展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了儿童食品、奶粉、糕点、饮料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出动监督人员人次,车辆车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户,对发现未达到准入条件的家生产经营单位发出了限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六)县工商行政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市场管理。一是对经营粮食的经营户和在贸易市场内经营的经营户建立了相关的市场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经营者在购进、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商品质量关,严格履行查验制度。二是开展了“食品、奶粉、酒类、饮料、水产品”等九次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共出动人次,车次,检查食品经营商户户,没收不合格蜜饯公斤、奶粉包、绿豆饼包、威化饼包、酒瓶,立案宗,结案宗,罚款元。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以上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全县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个别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不高,工作缺乏主动性。

(二)一些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给打非整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部分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四)食品安全检查和整治工作效果还没有达到上一级的要求,有待下一步加强。

五、××年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开展群众性食品卫生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以及预防食品中毒的有关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

(二)加强综合执法力度,促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抓好安全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卫生设施、工艺流程、个人卫生、原料采购索证、加工用具、餐饮具消毒以及卫生管理制度,全面加强防范投毒措施。

(三)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消毒、防污染和防范投毒的措施,保证供水的卫生质量。

(四)规范餐饮业的经营行为。要严格按照《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对餐饮业进行管理,加强原料进货渠道及索证管理和食品加工场所加工过程的管理,完善卫生设施及餐具洗消保洁设施。

篇10

学校的食品安全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点,传统的食堂管理模式陈旧,在现代食堂的发展中已经不能适用,因此HACCP系统在学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建立在HACCP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保障做出详细分析。

1 HACCP系统分析过程

本文主要选取了某中职学校的基本情况做出详细的分析,整体上来看该中职学校的整体情况是好的,其基础卫生设施好,管理制度相对完善。采用分析方法为HACCP系统分析的方法,参照《HACCP餐饮业通用实施指南》,对该中职院校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详细的审核,在审核考察完毕后再根据HACCP的系统程序结合食堂的生产实际情况,设计出食堂食品HACCP计划表,如表1所示。

结合HACCP系统分析对该食堂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综合该中职学校实施HACCP体系管理前后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合格率的前后情况对比,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

2 HACCP系统分析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基础卫生条件允许的学校进行HACCP体系是可行的,能够提高学校食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作用,更有利于食堂员工提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学校食堂的整体管理和运作水平。通过借鉴卫生管理模式更好地适应学校食堂监督工作的发展,从而为提高食堂的卫生条件创造可行性。对食堂的卫生条件进行监督和监管。通过贯彻HACCP的管理理念,能积极促进食堂管理,在提高学校食堂的整体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HACCP管理体系,笔者认为是未来学校食堂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3 如何应用HACCP体系加强学

校食堂的管理

3.1 贯彻落实HACCP的管理理念

HACCP管理理念的贯彻,尤其是得到管理层的支持是进行HACCP体系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管理理念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而HACCP体系需要的是广泛、周全的管理计划和程序,因此就需要在对HACCP管理理念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学校食堂管理的基本政策和计划。管理层在食堂管理中起着总指挥和总决策的作用,因此,食堂管理层的认可和支持能够促进HACCP管理理念在食堂员工中的推进。学校的管理层需要对HACCP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认同,并给予物质和资金上的支持,保证在HACCP落实的过程中不受到阻挠,更好地形成HACCP管理理念。

3.2 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HACCP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卫生管理系统,对食堂的食品卫生要求非常严格。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其卫生法律意识,从法律约束的角度强化其对个人卫生以及工作中的加工和制作卫生的重视程度;二是要提高其保持食品安全的基本卫生意识,从保护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角度出发,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堂的工作人员是推动和保持食堂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性因素,HACCP管理模式的实现也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因此,要应用HACCP体系管理食堂,就需要从员工做起,从根基做起,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

3.3 充分理解和灵活应用HACCP体系

HACCP体系是一个非常繁琐严谨而严密的体系,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的监督中,HACCP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参照和食堂加工主要是依赖人工,因此在应用中HACCP体系常较为繁琐。要更好地应用HACCP体系,提高食堂管理及食品安全卫生水平,就需要从现实出发,结合食堂的发展现状,综合HACCP体系的根本内涵,了解其精髓,灵活地应用这一体系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因为食堂的生产过程是人工化的而非机械化的,其评价标准也较为主观,在HACCP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显得比较繁琐,尤其是要保证其完整性更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相对来说,学校食堂建立起完善完整的HACCP体系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也较为困难,这就对学校食堂在应用HACCP体系进行管理提出了要求,要更加清晰地了解其精髓和主要内容,并且能够通过核心内容的分析,更加灵活地运用HACCP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分析思想,简化传统的食堂管理中的复杂模式,简化管理,同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4 满足HACCP体系实施的基础

HACCP体系的实施是建立在GMP以及SSOP基础之上的,GMP以及SSOP也是进行HACCP体系的前提。所谓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英文缩写,主要是指对食品行业的基本良好作业规范的要求,应用于学校食堂则是指学校食堂是否满足优良制造标准;SSOP是指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主要是食堂的卫生操作程序要满足基本的标准。因此,要在学校食堂中应用HACCP体系加强管理就需要完善食堂的基础卫生设施条件,从提高卫生服务水平的角度进一步提高HACCP体系应用于食堂管理的水平。

3.5 加强学校食堂的卫生宣传工作

学校食堂的卫生是保证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HACCP分析中也可以明显看到,食品安全和卫生条件的保持是提高和加强食堂管理工作的重点。食品安全以及营养膳食是保证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加强食堂的卫生宣传工作是从食堂自身与外界沟通的角度出发,由内而外的将HACCP体系中的卫生理念和食品安全理念传递给更多人,通过加强学校食堂的卫生宣传工作,提高食堂的整体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宣传的方式和对象是多元化的,首先从方式来看,可以充分利用食堂内部的宣传窗口、食堂广播以及食堂内的电视机加强宣传,或者通过在学校食堂中贴标语提高卫生意识。从宣传的对象来看,包括了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一是学校食堂自身的宣传,二是外部的师生的宣传。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提高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波,高峰,秦筱筠,等.应用HACCP原则在餐饮业中的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4,

31(4):570-571.

[2]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J].中国食品卫生,2003,

16(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