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医学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医学原则

篇1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虽然,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另外,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篇2

1.1研究对象

2018年3—6月,以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10)与对照组(n=122)。两组学生入组前内科学成绩分别为(76.2±1.8)分、(75.8±2.0)分,两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122人)采用传统的非整合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观察组(110人)采用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将整合医学思维融入到教学中。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教学大纲相同,教材均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1.2.1非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目录编排顺序借助多媒体技术集中讲授,课后小结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布置相关思考题对本次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下次课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评。1.2.2整合课程教学实施[5]。整合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老年医学的学科特点及学生基础与专业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实施步骤如下:用3/4的学时数按照整合后课程的设置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围绕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重复的内容采用快速串讲的形式完成。授课结束后,用1/4学时数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选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且具有代表性的与本章节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发言,讨论过程中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围绕“考虑什么病”“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需完善的相关检查”及“治疗原则”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

1.3效果评价

1.3.1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测试,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及病例分析题,各占50%,选择题参考执业医师考试以理解应用题型为主,对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题成绩进行分析。1.3.2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自制问卷表格[6-7],从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满意度等方面评估。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85分为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课程整合前后对比

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老年医学所讲述章节进行整合,将原来的10个章节共计20学时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衰老机体的结构与功能”“老年感染相关性疾病”“老年营养相关性疾病”3个课程板块共计20学时进行授课。

2.2考试成绩分析

观察组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发出问卷232份,回收232份,回收率100%。在知识点掌握情况相比,两组学生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新型教学模式满意度明显提高。

篇3

论文关键词:老年;安全;输血

论文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寻求安全输血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病人输血情况。结果 100例老年病人输血后出现发热15例,咳嗽、呼吸困难5例,荨麻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 输血前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避免死亡等恶果的发生。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使临床工作者认识到老年病人输血原则、方法、注意事项〔1〕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年增长率达3.5%〔2〕,如何根据老年生理功能变化和老年病的临床特点,降低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有效控制病症,成为临床输血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100例老年病人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所有老年人为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输血患者,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4.5±12岁,其中男性47人,女性53人,并符合以下输血指征:慢性病、非出血者Hb

1.2方法 记录本组患者输血前用药及输血后有无咳嗽、呼吸困难、荨麻疹等不良反应。

1.3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P

2结果

10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22例,为22%。其中输入输浓缩红细胞者75人,出现不良反应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输入新鲜冰冻血浆23例,出现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输入血小板2例,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相比较,输血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中输血前给予异丙嗪等预防不良反应用药者68例,出现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输血前未予预防用药者32例,出现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两相比较,P

3讨论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过去20年,人们主要关注同种异体输血导致的肝炎和AIDS,随着检测手段-特别是核酸技术的使用缩短了感染窗口期(即从感染到出现阳性检查结果的时间),这些感染风险现已罕见,而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成了人们的关注点。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主要生理功能变化和老年病主要临床特点的不同,导致老年病人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比例高,输血相关疾病后病情变化及病程繁杂,因此,输血更应该谨慎。

老年人应遵循以下输血原则:①心力衰竭又必须输血,应少量、多次、慢速输血;输血时取半卧位,并注意保暖。②老年痴呆、高血压和冠心病输血,应输激光或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充氧血〔3、4〕。③肾功能不全又必须输血,应足量、分次、慢速输血;尽量输注红细胞制剂。④恶性肿瘤又必须输血,应提倡自体输血、成分输血、输去白细胞血、输辐照血〔5〕。⑤异体输血采血不受病人情况限制,但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多;自体输血能减少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但采血受病人机体功能下降限制。

本组研究表明,输血前预防性用药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老年人要严格遵守输血原则,避免输血过量、过快,输血过程中严密监视病症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有效处理,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压药、输液,对于喉头水肿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患者生命指征的安全与平稳。

参考文献

[1]秦环龙,杨 俊.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输血治疗的特殊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18-20.

[2]李法琦,司良毅主编.老年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0.

[3]魏居瑞,刘 喆,何 方,等.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92-5.

篇4

长寿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是,如果不懂得抗老保健的知识,不按照抗老保健的原则去身体力行,那么,愿望与现实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两个对立统一的生命活动――生长和衰退所组成。在青、壮年时期,生长过程是主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过程就逐渐出现。年龄增长是一个持续过程,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衰退发生时间和发展速率参差不一。人的营养代谢功能在幼儿期最旺盛,至20岁左右转入了平衡阶段,70岁以后又逐渐降低。男女的生育功能在20岁左右很快上升,但女性40~50q就逐渐转入更年期,而男性则没有明显的更年期,即使有,也比女性晚5~10年。人的体力和脑力在出生后持续发展:体力最初发展比脑力快,到20岁前后达顶点,而后就逐渐降低;脑力则在20岁后仍持续提高,一般到40~60岁最成熟。此后如需保持脑力的活跃,必须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尽量保持原来的脑力活动,不要突然终止;二是防止脑动脉发生硬化。前者主观上能够做到,后者则是个难题。

衰退的发生发展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它的发生和发展,而在于延缓其发生的时间和发展的速率。

二、老化与衰老

人的机体在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结构与功能方面出现的种种进行性衰退变化现象,称为老化。其特点为: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衰老和老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老化是衰老的前奏,机体不断老化,最终导致衰老。

老化现象的出现,各生命个体间差异很大:各器官老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一般人在三十多岁就开始老化。骨、软骨、肌肉、皮肤等对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较早出现老化:而心、脑、肺、肝、肾等担负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较迟出现。

一般认为,衰老是生命的后期现象,衰老的最终结局是死亡。人在45岁以后便进入初老期,65岁以后才算进入老年期。如果在45岁以前就出现身体外表形态及功能活动方面的老年性变化(如耳聋、眼花、脱发、皮皱、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则称为早衰。从理论上讲,衰老有两种:生理性自然衰老和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两者的界限不明显,难以区分。实际上真正无病而终者极为罕见。引起老年人死亡的原因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总的来看,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以下依次为心脏疾病、意外事故,以及肺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表明具体的死亡现象是随机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损坏了生命攸关的部位。也许并不存在特异的老年性疾病,但机体的衰老可以增加老年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因此也可以说,衰老是老年性疾病的真正病因。

三、衰老与遗传

有关衰老的学说和假设很多,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一种认为衰老是生物固有的,随时间而演进的退化过程的结果(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另一种则认为衰老是随机损伤导致组织崩溃的结果,包括衰老的非自然演进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代谢产物学说、内分泌学说等等。各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曲线(通过对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绘制而成),而且比较稳定。从不同人种的生命曲线也可看出,客观条件的巨大差异并不影响曲线的基本形态。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的平均寿命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但对最高寿命却没什么影响。衰老的自然演进学说派认为这些事实是寿命受遗传影响的根据之一。

中外都有不少关于长寿家族的记载,这的确是遗传因素在决定寿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力佐证。例如清代无锡秦氏,兄弟9人,合共600余岁,其中4人的年龄分别为90、87、85和70岁;另有人曾研究国内某一家谱,共19代,计1945人,全面了解了他们的生卒年代,得出的结论是:“儿女长寿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的寿限。”国外一些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也表明,人的寿命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倾向性。此外,人们发现单卵双胞胎的死亡年龄比双卵双胞胎接近得多,这也是遗传学上的证据。这些事实均表明寿命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从整体上看,动物的寿命是受遗传控制的,但衰老和死亡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纯属遗传因素,有的认为纯属机遇性因素,或者两种因素兼有。影响人体发育的因素也很多,有的是先天遗传的,有的是后天环境影响的。衰老本身可能受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即所谓“多因子遗传”)。对于高度复杂的人类要区别“先天”和“后天”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流行病学调查所作出的结论,一般只能是初步的印象。

不同人群的老年变化,其基本规律大致相同。但是有些特殊的老年变化的遗传基础是有种族特异性的,如某地印第安人极易得糖尿病(25岁以上的人发病率占42%,大于35岁者占50%)。又如美国的黑人,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比美国白人少,65岁以后发生股骨颈骨骨折的也较少。

相反,也有很多老年变化是环境影响所致,如儿童和成年期的营养、教育、职业、家庭生活、疾病及特殊嗜好等,这些对以后的老年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抗老与益寿

人的正常寿命到底有多长?根据近年来细胞老年学的研究,人至少可以活到110岁,平均年龄可以达到120~150岁,真正的自然衰老要到100岁才开始。但是由于受各种各样不利因素(包括各种疾病和现代的“文明”生活)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不能享尽天年而“夭折”。既然寿命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尽量防止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岂不可以延年益寿吗?确实如此。讲究养生之道,预防疾病发生,是防止早老、争得应有天年的有效办法。

抗老益寿的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内经・素问》就系统地记有养生之道。随着后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摄生学”。它包括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神旷达、动则不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抗老良方等。国外老年学的研究始于1830年,当时主要研究一些有关衰老的一般性问题,1920年以后才开始老年临床医学的考察,1940年转为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近年来,人类机体衰老的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老年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护理,以及老年人社会医学等,已经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个专门学科――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忍受病痛和各种精神折磨中苟延残喘,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精神饱满、生气勃勃,在身心两方面都够得上健康愉快,还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在体内早已存在十几年了。这些病,如果能早期注意生活、饮食、运动和卫生等,到了老年期就不至于发生,或即使发生,也不会发展得很快、很重。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长寿,有必要把40岁以上的人(可称为老年前期)都包括在老年医学的研究范围内。

篇5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为人口老龄化继续以老年人口年增长率2.4%的速度向高龄化发展,而中国以老年人口年增长率3.5%的速度向高龄化发展〔1〕。由于老年人器官衰老的主要生理功能变化和老年病主要临床特点的不同,导致老年病人输血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且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后病情变化及病程进展迅速又难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因此,对于老年病人而言,输血更应该谨慎。

1 老年病人的输血指征

普通成人血红蛋白(Hb)

2 老年病人输血的成分〔2,3〕

输血时,尽量输注新鲜浓缩红细胞,这样可以减少输血量,红细胞浓度相对较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纠正贫血(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使Hb升高5 g/L左右);输注血小板时,尽量输注浓缩血小板;输注粒细胞时,尽量输注辐照粒细胞;低蛋白血症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肝硬化或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同时补充凝血因子。

3 老年病人输血原则〔2,4〕

①少量多次,一般200~400 ml/次;有心血管病者,不超过300 ml/次。②缓慢,控制在20~30滴/min。③异体输血:优点为采血不受病人情况限制;缺点为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④自体输血:优点为减少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缺点为采血受病人机体功能下降限制。⑤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糖尿病、慢性肺部感染、半年内心肌梗死史和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者应避免自体输血。

4 老年病人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5~10〕

4.1 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新症状和新体征)或新疾病,称为输血不良反应。其分类见表1。表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4.2 老年病人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4.2.1 循环超负荷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输血过量、过快。②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慢性心衰及肾衰加重的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咯痰甚至咯大量粉红色血性泡沫痰、呼吸困难、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等。③处理对策:立即停止输血,吸入高浓度氧,应用皮质激素,纠正心衰及肾衰(半坐位、利尿、四肢轮扎止血带),抗休克治疗,换输浓缩红细胞。④预防措施:控制输血的血量和速度,尤其已有心衰、肾衰者。

4.2.2 发热反应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免疫性因素: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白细胞、血小板抗体(多次输血)所致抗原抗体反应(多见);非免疫性因素:各种致热原热原和杂质(少见)。②临床表现:老年病人发热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可见寒战、发热、心悸、血压不变或增高或见恶心、呕吐、大汗、虚脱、血压降低。③对策:立即停止输血,镇静解热治疗(虚脱者忌),密切病情观察,改输洗涤红细胞或使用白细胞滤器。④预防:消除热原,无菌操作,尽量用去白细胞血。

4.2.3 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受血者过敏体质,供血者过敏抗体(过敏物或HLA抗体);受血者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供血者特异性抗IgA(多次输血者)。②临床表现:症状:轻者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面及睑结膜充血、唇增厚感;特重者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体征:荨麻疹、充血征或休克征。发生时间:输血数分钟或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即刻。老年病人症状、体征较重,病情变化、进展快,必须及时处理。③处理对策:轻度者:减慢输血速度、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重度者:立即停止输血、肾上腺素;休克者: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压药、输液;喉头水肿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IgA缺乏者:按休克处理。④预防措施:筛除有过敏史的供血者,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2.5 h口服抗组胺药,IgA缺乏者输血应输洗涤红细胞,必要时自体输血。

5 老年病人输血的注意事项〔2〕

输血前,详细检查心脏功能和静脉压;输血前、中、后,密切注意心率、呼吸、血压、颈静脉充盈及肺部啰音的动态变化;输血中,如静脉压升高,应停止输血,如静脉压升高明显,应立即使用呋塞米利尿剂、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甚至放血。

6 老年病人特殊情况输血〔2,11~13〕

①心力衰竭又必须输血,应少量、多次、慢速输血;输血时取半卧位,并注意保暖。②肾功能不全又必须输血,应足量、分次、慢速输血;尽量输注红细胞制剂。③恶性肿瘤又必须输血,应提倡自体输血、成分输血、输去白细胞血、输辐照血。④老年痴呆、高血压和冠心病输血,应输激光或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充氧血。

7 自体输血〔2〕

①一次采血量不>400 ml;②两次采血间隔时间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病人手术及非手术输血不断增多。然而,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降低,加之老年病自有的特点,使老年病人输血的风险增大,因此,老年病人输血应该比其他年轻病人更加谨慎。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制定个体化输血方案,严密监控输血前、中、后病情,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确保安全、合理、规范的输血。

参考文献

1 李法琦,司良毅主编.老年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0.

2 秦环龙,杨 俊.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输血治疗的特殊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1820.

3 吴立翔,李伟道.成分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J〕.重庆医学,2004; 33(6):91921.

4 谭庆芬,李聚林,罗 志.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903.

5 孟善丽.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09; 38(2):1479.

6 李艳春,赵国英,王 悦.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J〕.医疗装备,2006;19(4):489.

7 刘 寓,王 娟,杨 均.老年输血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志,2009;7(3):54.

8 石 光.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1656.

9 李艳春,孙 玲,江洪湖.输血并发症及预防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2):42.

10 林武存,赵树铭.应用输血新技术提高输血安全性〔J〕.重庆医学,2007;36(24):24712.

11 赵国祥,王立阳,孙祥喜,等.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5):7489.

篇6

【关键词】 华法林;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应用; 探讨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7-0158-03

doi:10.14033/ki.cfmr.2016.17.086

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点,临床普遍较为常见。一旦引起血栓,极有可能出现致命危险。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需要注意自身卒中的发病率[1]。通常来说,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患者基础心脏病关系较大。对于孤立性非瓣膜症状患者来说,年卒中率不高,仅仅达到0.5%。但是风湿性瓣膜症状患者的年卒中率达到20%。心房颤动卒中一经患病,致残疾率不容忽视,同时具备一定死亡率[2]。基于此,临床上需要加强预防,现针对华法林如何实现良好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予以综述。

1 心房颤动发病特征

心房颤动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呈现增高趋势。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病率>6%。心房颤动的患者病死率普遍较高,其原因为并发症较为严重[3]。血栓栓塞一经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很有可能出现,对于50~59岁的患者来说,发生率达到1.5%。研究表明,患者年龄如果达到80岁以上,发病率可达30%。经过胡大一教授的研究调查,心房颤动患者中,阵发性患者比例一般占1/3,永久性患者占2/3[4]。心房颤动病症较为常见,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对于心房颤动患者,需要注重加强抗凝治疗。根据调查,超过37%的患者选择服用阿斯匹林药物,只有2.7%的患者选择服用华法林。

脑栓塞属于栓塞性病症的常见形式,主要由于心房颤动导致[5]。与此同时,该病属于心房颤动并发症的常见症状,对于广大心房颤动患者来说,致残率最高。心房颤动一经发生,患者左心房容易出现收缩功能丧失[6]。一旦左心房,特别是左心耳内部产生血流滞缓现象,很有可能产生血栓。新产生的血栓非常容易脱落,同时能够随着血流,最终流入循环动脉之中,动脉栓塞病症就此产生[7]。其中以脑动脉栓塞为主,容易引起脑梗死等病症。

近年来,消融技术逐渐得到普及运用,充分促进了心房颤动的治疗[8]。对于永久性心房颤动,能够在消融术下实现复律,同时能够长期稳定保持在窦性心律状态。患者心脏功能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有效提高[9]。与此同时,消融技术能够充分降低死亡率[10]。然而,由于医疗条件方面受限,且治疗费用普遍较高,心房颤动患者难以实现普遍接受消融手术,多数心房颤动患者仍然需要接受抗栓治疗[11]。

2 心房颤动分层

抗栓治疗的选择,需要参考卒中危险分层。根据标准推荐,除孤立性颤动症状以及具有禁忌证的患者之外,全心房颤动患者普遍需要使用抗栓药物,这样才能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12]。其中,低危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性别为女性,年龄65~75岁,有冠心病史[13]。中危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性别为女性,年龄超过75岁,具有高血压症状,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史,出现心律衰竭[14]。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有血栓栓塞史,伴有有风湿性特点的心脏瓣膜病症。同时,人工心脏瓣膜同样较为关键。由上述标准判断,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阿斯匹林药物。遵循81~325 mg/d剂量。对于具备一定低危因素的患者,除阿司匹林外,华法林同样适用。服用华法林时,将INR数值控制在2.0~3.0范围之间,目标数值2.5即可。

3 抗栓药物应用

抗栓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起到抗凝作用,另一类起到抗血小板作用[15]。抗凝药物通常包括华法林等。华法林属于拮抗剂,服用方便,同时疗效较为确切,其缺点是容易受到药物或者食品的影响[4]。基于此,应定期对INR数值予以监测[16]。除此之外,口服抗凝药物也不断得到开发研制,如服用XIM,剂量为36 mg/次,2次/d,无须对其出凝血时间予以监测,然而由于该药物容易导致肝损伤问题,没有获准上市。

阿司匹林来抗血小板药物,其优点主要在于无须监测抗凝状态,同时,出血危险性普遍相对较低[17]。除此之外,氯匹格雷同样能够起到血栓预防效果[18]。在实际临床中,剂量控制在75 mg/次即可。采用氯匹格雷的优点同样较为明显,无须监测INR数值,同时出血危险性亦相对较低。然而,基于脑卒中预防方面考虑,这些药物难以保证较为良好的效益,通常逊于华法林类药物。

4 华法林应用的有效达标值

经常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进行剂量调整,INR数值需要控制于2.0~3.0范围之间。在患者用药初始,监测需要加强,遵循1次/周原则。等到患者情况较为稳定时,监测次数遵循1次/月原则[19]。监测周期方面,同样能够按照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华法林类药物的抗凝治疗具体实施环节,需要充分保障较为良好效益,同时力求实现自身安全性[5]。研究表明,对于抗凝强度来说,如果INR数值介于2.5上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能够基于先前的4.5%逐渐开始出现降低,达到1.5%左右,相对危险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脑出血风险普遍未出现增加。INR数值一旦4.0,那么血栓明显产生减少。然而,对于出血并发症来说,显著较为增多。

基于此,抗栓治疗需要较为慎重的进行选择。如果患者年龄超过75岁,同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且口服抗凝治疗实施阶段未出现禁忌证,应适当将INR数值降低,控制在1.6~2.5即可[20]。INR强度需要介于2.0~3.0。华法林的用药剂遵循因人而异原则。多数患者的华法林剂量为2.5 mg/d即可。但是对于一些患者,用量低于1.25 mg,另有部分患者则超过9.0 mg。合理服用华法林,能够充分避免不良药物影响,要想实现较为良好华法林治疗,应该不断加强长期监测,同时力求做好随访。

5 华法林应用时的特殊状况处理

5.1 产生出血

对于患者产生出血症状,以及INR过高,需要通过下列措施解决。为了使患者停用华法林之后的INR数值能够在数天之内恢复到正常数值,可合理运用静脉以及相应皮下注射,24 h时间之内即能够充分降低患者INR,直到恢复正常水平。然而剂量一旦过高就会出现过度降低,同时在1周内容易导致华法林抵抗现象。临床方法需要予以维生素口服,剂量1.0~2.5 mg。一旦INR数值超过10,同样需要借助于口服维生素方法治疗,剂量5 mg即可。

5.2 复律治疗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如果没有超过48 h,实施复律之前就没有必要进行抗凝。持续时间不明或者超过48 h,则需要通过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患者INR如果介于2.0~3.0,在3周之后需要进行复律。对于多数心房颤动患者来说,复律治疗实施之后应合理开展抗凝治疗。栓塞发生率如果达到6%,那么通过合理有效的抗凝治疗,能够充分促进栓塞率降低,达到不超过1%。心房颤动患者在自行或者在药物以及直流电作用下进行复律作用,最终成为窦性心律,之后普遍需要继续接受抗凝治疗4周以上。通常来说,如果抗凝治疗未实现满意,应避免进行抗心律治疗工作。部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容易出现不稳定,应及时进行肝素治疗,同时需要进行相关复律治疗工作。

5.3 抗凝治疗

患者如果患有一定程度的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年龄超过65岁、存在短暂性脑缺血、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病症等,则实施手术之前需予以抗凝治疗。抗凝治疗需要不断开展进行,手术实施前3 d才能真正予以停药。在手术前几天内需要开展超声检查,以充分排出心房血栓病症。而部分心房颤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并未选择华法林予以治疗,且不存在栓塞危险条件,因此在实际开展手术之前被允许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一定时间治疗。运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之前,需要充分遵循术前8 h停药原则,而那些选择普通肝素患者需要于手术之前3~4 h停药。

患者术后继续采用抗凝治疗,需要超过2个月时间。一旦出现心房颤动,需要加强安排计划,再次予以消融治疗。开展抗凝治疗需要一直进行持续,在下次手术到来才能停止。而对于那些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实际进行抗凝治疗之前需要检查头颅CT,以充分排除外脑出血,一旦发现出血症状,应避免对其进行抗凝治疗,没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在2周之后运用华法林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在头颅CT之外,应注意新发脑梗死或者说新发脑出血症状,抗凝治疗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尽早的原则。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脑卒中,在提高抗血小板药物剂量的同时,需要提升抗凝强度,控制INR数值在3.0~3.5。

5.4 出血风险方面有效诊断

长期通过华法林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可能存在出血风险,因而需要进行相应诊断性操作。未进行机械瓣置换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华法林7 d左右,机械瓣置换者需要充分避免产生抗凝空白,应借助于低分子肝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术前5 d,应适当停用华法林类药物,直到手术当天凌晨皆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直到术后当晚,才能口服华法林药物。充分满足目标INR数值后,才能终止低分子肝素药物的使用。

5.5 妊娠期

全部心房颤动病症患者普遍需要开展预防血栓治疗工作。然而,需要充分考虑妊娠阶段的不同,力求选择科学的抗栓策略。通常来说,在妊娠初期的3个月,以及末1个月的期间,需要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在妊娠4~6月,尤其是血栓栓塞高危患者,需要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

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常见,具有的一定持续性。一旦患者血栓形成,可能发生致命危险。合理选择华法林,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抗凝治疗,显著降低卒中风险。然而,其监测相对麻烦,同时具有治疗窗窄的缺陷,患者存在一定的潜在出血风险。现阶段,华法林仍然属于关键药物,能够实现对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龚玮琦,陈巍,刘h,等.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及安全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8):817-820.

[2]李婷,陈萱,程天一,等.社区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4):2704-2707.

[3]吴楠,顾晴,关玉霞,等.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37-340.

[4]刘小平,唐振旺.慢性心房颤动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院外延续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945-3946.

[5]唐欧杉,成银宏,陈丽娜,等.8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2):118-120.

[6]杨劲松,赵正焱.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安全性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88-3989.

[7]王宽,王东,郑柳颖,等.观察ROC曲线用于评估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5):323-325.

[8]冯慧琴,黄丽霞,黄G,等.21例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随访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8-79.

[9]徐文华,林征,孙国珍,等.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26-28.

[10]胡大一,张鹤萍,孙艺红,等.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295-298.

[11]陆宁,水心富,朱宁,等.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达标情况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03-6404.

[12]齐静,姜钧文,陈韦,等.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48-251.

[13]麦林琳,胡允兆,吴焱贤,等.心房颤动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联合抗栓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637-2640.

[14]吴军,郭妍,王俊宏,等.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8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7):540-543.

[15]高建军,王献忠,刘德林,等.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国际标准化比率诊断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出血的最佳临界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1):924-926.

[16]左磊,梁馨月.住院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的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2014,9(7):950-952.

[17]高鹏,方全,王佳丽,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凝不足状况及原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1):931-934.

[18]董美平,许国斌,朱金强,等.伴有慢性肾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0):902-904.

[19]云电.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1546-1547.

篇7

老年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一直以培养普通临床护理人才为主,尚未设立专科护理制度,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是一项空白。老年护理教育观念严重滞后,认为老年护理只不过是生活照顾,不需要专业技能。很多职业院校即使开设老年护理课程,由于师资、办学条件限制,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需求。最重要的是,高校至今缺乏对老年护理教育体系深入的研究[5],教学效果远远不能适应健康老龄化的历史使命。

高职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老年护理岗位能力需求。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即走访、召开座谈会形式,对济南市20家左右的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进行了调研,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这些就业岗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如下图:(略)。

2.老年护理的培养目标。根据老年护理岗位能力的需求,召开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参加的座谈会,确定老年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老年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老年医学、老年保健、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养老服务机构(如老年公寓)老年护理工作;具备对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能力;具备在社区医院对家庭中的老年人,及其子女和保姆进行老年护理专业技术指导的能力。

3.老年护理课程设计的特色。按照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原则,围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老年群体的突出健康问题,老年护理的课程体系的设计突出“四个结合”的特色。①中西结合即中医与西医结合。祖国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中医在调理人的阴阳平衡、气血平衡,治疗亚健康有独到之处。对于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病,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起到奇特的疗效。②身心结合即身体保健与心理保健相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老年人在家庭当中从家庭支柱转变为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角色,退休以后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功能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机体的老化,表现出老态龙钟,甚至有的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这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引起老年人心理的变化,严重的会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悲观失望、否定生活的意义等一系列负面心理。因此我们对老年人的护理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③药食结合%即药物治疗和食物治疗相结合预防和治疗老年病。现代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来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调节平时的饮食的种类、方式方法,结合药物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疾病致病因素,延缓衰老的目的。④静动结合%也就是静养和适当的文体活动相结合。老年人需要凝神聚气的静养,但是更需要与愉悦身心的文体活动相结合。

4.老年护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老年护理“四个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开设基本技能课、核心技能课和拓展技能课。基本技能课涉及老年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核心技能课即老年护理核心能力课程如:老年护理技术、老年保健技术、老年营养和食疗、老年体育、老年心理健康、老年用药等。拓展能力课程包括伦理、礼仪、老年公寓管理与运作、沟通与交流、养老保障制度。体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通过三年培养,使学生具备综合能力、职业素质、人文修养,全面掌握老年护理技能及老年服务机构管理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为就业服务、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考核评价。借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考核中兼顾基础能力、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专业价值观,分为三种形式来进行。①两个主体评价相结合。学校和养老机构为两个独立的评价主体。学校评价实行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老年公寓实习。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对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做出综合评价。②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实践评价为主,理论考核评价为辅。实践考核明确扣分细则,强调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实践技能考核占学期考核成绩的70%,理论考核占30%。③阶段性评价和毕业评价相结合。在校期间,实行学期考核,学生毕业时,由老年公寓和学校共同完成毕业考核,以实践考核、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

老年护理多元化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奥氮平;急性谵妄;临床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20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049-03

Olanzapine Treatment of Acute Delirium in Psychiatric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Efficacy SHI Hai-shan,ZHEN D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of olanzapine treatment of acute delirium in severity psychiatric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76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acute delirium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39 and the control group 37.In the active treatment of primary disease,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of patients olanzapine combination therapy,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ed with diazepam treatment.In the treatment of pre-treatment 2 weeks,4 weeks respectively after using the delirium rating scale (CAM-CR),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 (CGI) and drug side effects rating scale given.Results: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2 weeks after the CAM-CR and the CGI Scale sc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Key words】Acute delirium;Olanzapine;Clinical observation

谵妄是以意识、知觉、记忆、行为、人格改变为特征的脑器质性精神综合征。谵妄起病突然,一般从几小时到几天,病情是波动的,有不规则的间歇期,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特点。主要特点是患者的精神与行为突然变化,常伴有情绪与思维方式的改变,患者谵妄期与清醒期常交替出现。对谵妄进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镇静、控制精神障碍患者所用剂量;避免使用长效镇静剂和可能导致谵妄加重的药物。本研究使用奥氮平治疗急性谵妄患者,并与地西泮作对照,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广州市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急性谵妄的76例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DSM-Ⅱ(1980)制定的谵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59%),女31例(41%)。年龄13岁至93岁。平均51.74±21.79岁。其中合并病毒性脑炎22人(29%),脑血管病18人(24%),神经梅毒13人(17%),肺炎10人(13%),冠心病7人(9%),水电解质失衡4人(5%),高血压2人(3%)。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制定的谵妄诊断标准如下:(1)意识模糊状态,并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转移、集中和维持的能力减退。(2)至少具备下列情况中的两项:①感受障碍、曲解、错觉或幻觉。②有时言语不连贯。③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伴有失眠或白日嗜睡。④精神运动活动增加或减低。(3)失定向力和记忆障碍。(4)短期内(常几小时或几天)出现临床症状和每天内症状有波动。(5)通过问病史、体格检查或化验检查,可从病因上发现与之有关的异常改变。

1.2 方法:76例确诊为急性谵妄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39人)和对照组(37人),对原发病进行原发疾病积极的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合并使用奥氮平(美国礼来公司)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的剂量分别为2.5~20毫克。而对照组同时合并使用地西泮治疗,剂量分别为1.25~50毫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使用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药物副作用量表给予评分,并作统计学研究,对比治疗前后的分值变化。量表评分采用盲法由本院神经内科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完成,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对参评医生保密。

1.3 统计学方法:收集数据经SPSS11.0版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样本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第2周以及第4周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谵妄评定量表(CAM-CR)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CAM-CR和CGI量表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表1 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CAM-CR评分

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研究组30.75±6.2727.84±4.39①15.59±2.92③

对照组31.21±6.930.68±6.04②16.8±3.55③

P0.05②,P

表2 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

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疾病严重度研究组4.11±1.293.26±1.8①1.41±0.59③

对照组4.46±1.194±1.37②1.52±0.66③

疗效总评研究组02.44±1.37①1.18±0.39③

对照组03.06±0.94②1.15±0.36③

治疗效果研究组08.13±4.25①4.24±2.77③

对照组010.49±3.74②4±2.27③

P0.05②,P

表3 治疗2周后,4周后的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分

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研究组8.88±3.868.29±3.98

对照组8.25±4.218.15±3.84

P>0.05。

3.讨论

谵妄指的是精神状态的一种改变。历史上对此曾有多种名称,如急性意识障碍等[1]。目前一般认为,谵妄是与意识障碍相关的广泛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是本症的基本特征,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呈现注意力、认知、精神运动、睡眠-觉醒周期及情感障碍。临床上报道患者警觉水平的高低将患者分为两类,一类"活跃型"(有意识障碍但警觉性较高),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特征分为"活动过多型"、"活动过少型"和"混合型"(即活动过多与活动过少交替出现)[2]。谵妄不仅包括认知缺陷,还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及运动过程的障碍。主要特点是患者的精神与行为突然变化,包括:①对周围环境认知障碍,集中注意力降低。②对时间、地点和人的定向障碍。③对远事物记忆尚可,但对新近发生的事易遗忘。④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患者意识障碍,昼轻夜重,出现失眠、焦虑或幻觉。⑤精神运动性兴奋(如骚动不宁、高声乱语)或抑制(如嗜睡、呆滞、少语)。与此同时,谵妄患者常伴有情绪与思维方式的改变,表现为焦虑、恐惧,或情感淡漠,患者谵妄期与清醒期常交替出现[3]。

谵妄起病突然,一般从几小时到几天,病情是波动的,有不规则的间歇期,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特点。谵妄的持续时间通常为一周,极少超过一个月。若原发疾病为自限性,疾病或病情很快恢复,则谵妄回复完全;如果原发疾病持续存在,则谵妄的临床症状持续不断,并可演变成更为严重的器质性脑损害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如前所述,谵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症状,即兴奋、活动过多和嗜睡,活动过少。若一个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患者突然安静了,可能提示病情恶化而不一定是改善。清醒期中,患者意识清晰,认知功能亦正常,可进行简短而正常的交谈,但旋即又转为意识模糊状态。引起谵妄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躯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如睡眠剥夺、感觉剥夺等[4]。

谵妄患者一般应急诊入院治疗,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对引起谵妄的潜在器质性因素进行准确诊断与治疗[5]。但在病因未明确前,当病情危重时,应及时对症处理,以免危及生命。要保持足够的热量与营养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谵妄进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镇静、控制精神障碍患者所用剂量;避免使用长效镇静剂和可能导致谵妄加重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老年患者的剂量应低于较年轻的患者[6]。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研究组同时合并使用奥氮平治疗急性谵妄的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2周后的谵妄评定量表(CAM-CR)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参考文献

[1] Jono P.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1991,3(2),121~134.

[2] 任艳萍,蔡焯基.老年性谵妄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年,第27卷,第1期.

[3] Hughs A,Nursing Times.老年谵妄性精神障碍的辨别(英),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第21卷,第2期.

[4] Weddington WW.J Psychosomatic Patients,1994,23:1232~1235.

[5] 王新德.老年人急性意识模糊状态.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1,10:71-73.

[6] 赵海宁,袁成林.综合科老年期谵妄临床观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92.

篇9

    1老年长期照护的定义

    传统的长期照护是指在持续一段时期内给丧失活动能力或从未有过某种程度活动能力的人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护理、个人照料和社会服务项目。照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照护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是为了满足不能生活自理者的基本需要而不是特殊需求。老年长期照护是指专门针对老年这一特定的人群,主要是为由于衰老和疾病导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障碍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全所提出的心理呵护、慢病康复、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以满足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对健康保健和日常生活的需求[6]。

    2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特点

    老年长期照护不同于老年急性疾病照护,老年急性疾病照护是在现代医院环境下完成,是以某一特定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为导向,由专科医师和专业化护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资源消耗大,医疗技术操作性强,专业化程度和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要求相对较高,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医疗、护理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实践与管理模式。欧美发达国家老年因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平均住院时间为1周左右。现代老年长期照护与老年急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不同。首先照护实施的环境不同,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实施环境是在老年人家庭和老年长期照护机构,老年长期照护是一个连续过程,与医院医疗照护相衔接;其次照护的内容不同,包括慢性疾病的康复与管理、生活照料、心理关爱、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等;再则照护组织形式上与医院不同,通常是由专业的老年病医师、康复医师、老年护理人员、老年照护协调与管理者共同组成的团队;此外老年照护的实施程序不同于急性疾病的医疗护理,更注重于老年的综合评估和脆弱性评估[7-8]。关注重点:老年人健康缺陷导致的功能障碍对生存能力的影响,明确保持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所应提供的需求,针对需求所能提供的有效与安全的服务。照护时间较长,可以数年,甚至是直到去世[9]。

    3老年长期照护的原则

    尽管老年长期照护的定义和模式还存在争议,但国际社会关于老年长期照护的原则基本形成共识,概括起来包括以照护对象为中心,对老年人实施个性化评估,理解和确认老年人的需求,与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协商,为老年人提供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标准化和可持续照护[10]。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照护环境,包括照护者积极的态度、物质保障和组织支持,使老年人感到有期望和能实现。尊重老年人对照护的选择权利,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建立公平与公正,确保老年人与其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服务。依据老年人的家庭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为老年人实施最佳的医疗和照护干预。积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照护理论和实践,通过持续教育和研究不断提高照护人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多学科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完成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和实现照护目标。同时还要充分照顾到不同的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背景。总之,老年照护强调的是从心理、生物和社会医学角度,全方位促进老年人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参与和自理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让老年人有尊严的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4国外老年长期照护的模式

    日本是亚洲关注和研究老年照护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老年长期照护起步于30多年前,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老年长期照护(介护)体系:(1)职业化照护工作机构;(2)专业化标准化照护人才教育,包括医师、护士、介护士、营养师、理疗师、义肢装具士等;(3)建立了规范的流程、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照护的等级按需求分为6级;(4)有系统的法律保障和保险制度[11]。美国老年照护采用的是全方位老年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成员组成的照护协作组提供服务,包括内科医师、照护实践医师、注册护士、助理护士、健康助理、社会工作者、生理康复治疗师、生活技能康复治疗师、语言康复治疗师、药剂师、营养师、牧师、司机及其他后勤人员[12-14]。他们共同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出个体照护计划,并以此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康复以及情感支持和相关社会服务。与之相配的有较完善的老年医学和老年照护学教育体系,强有力的保障了老年照护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意大利老年照护服务是世界上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由医师、康复师、照护人员、社会-心理工作者组成的老年服务团队,定期对社区老年进行综合健康和脆弱性评估,并将全部资料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根据老年人生活自理情况决定实施居家还是进入老年长期照料机构。进入长期照料机构的老年人,定期老年综合评估和老年脆弱评估已经成为常态化服务项目,依据评估的结果提供服务,并且对服务项目和强度实施量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务资源。规定每个老年人每周最低照护时间为901min,其中医师、护士、社会心理辅导员和养老照护员所提供的服务时间都有相对明确的标准。老年长期照料机构的从业人员均需经过规范的老年医疗、照护和心理等相关的专业教育,并获得资质证书。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例,护士须接受3年的本科教育,然后通过一级进修,即老年照护专业进修才能从事老年照护协调员工作,包括策划、运行、组织、指导、评估和监督。照护协调员通过二级进修获得老年照护硕士学位后才能胜任老年照护院护士长职务(相当于综合医院的业务副院长),护士长组织协调全面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据入住老年人类型采取特定的组织形式,展开工作,监督照护质量。

    5国内老年长期照护与管理现状

    中国的老年照护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早期主要是由家庭子女照护,而无子女、无依靠和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则在政府办的养老院或福利院受照护,这些照护基本是一般的生活照护,满足于温饱和日常生活辅助。近30年来,由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存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独身子女家庭逐渐增加,空巢老年人增多,依靠子女照护的老年人迅速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和健康科学的进步,老年照护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老年人对心理满足、疾病的治疗、社会依赖和归属感以及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诉求越来越高。尽管不同形式的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和老年人公寓为老年增加了新的选择,社区服务组织和家政服务人员对居家老年人的支持弥补了少子女和空巢老年人部分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老年长期照护管理体制的缺陷,相关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滞后,无论是老年照护社会管理者还是从事照护的人员,对老年照护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认为老年照护就是生活照顾,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将老年照护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照护与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区域性差别较大,照护模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长期照护机构数量不足,发达国家入住长期照护机构的老年人占5%~7%,而国内即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到3%。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缺少成熟的服务模式、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随意性较大。照护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按国际标准估算,我国大约需要专业老年照护人员220万人,而国内从事照护工作人员仅100万左右,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老年高级照护教育启动较晚,高水平的老年照护教师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课时少,教学水平有限,学生只能粗浅地了解老年照护的知识,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老年照护所必需的理论和技能。老年照护的高级管理与照护人才极度匮乏,研究水平低下[15]。

篇10

怎样安慰这些空巢老人们孤独的心,又如何关心这些空巢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呢?老年医学专家陈可冀院士深有感触地说,空巢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样去应对它。请看――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还记得1998年的那台春节联欢晚会吗?一首平常得像聊天一样的《常回家看看》却在那晚之后广为传唱。歌手陈红动情地回忆道,有老人拉着她的手说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的确,在这个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社会里,“常回家看看”正是空巢老人们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唤。

背景:悄然逼近的空巢危机

或许在几年前,人们对于所谓的空巢危机还不以为然,觉得那离自己还远着呢。然而就在2003年12月21日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亲情住宅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已经在大声疾呼:空巢危机已成燃眉之急!

解读空巢

空巢是近几年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新名词,很多人对这个词语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那么,究竟什么是空巢呢?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张国玺教授介绍道: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目前我们所关注的空巢家庭主要是指老年空巢家庭,张国玺教授补充说,“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将长期位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不再是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正是在这两方面的原因的促使下,空巢家庭的数目已经变得非常庞大。

关于空巢的几组数据

2002年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个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其中,城市中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四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老年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而乡镇的这个数据则比城市高,城镇合计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户是空巢家庭。

2003年3月公布的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家庭调研究情况(截止2002年底)表明,北京市约有近120万户老年家庭,其中,空巢家庭竟然高达45万户,占全市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也就是说将近四成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特别是在中关村地区,由于学院和研究机构较为集中,文化层次较高,空巢现象也相对明显,据统计中关村地区的老年知识分子的空巢家庭率接近70%,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天津社科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区的老年家庭的空巢率为55.06%,独居老人比例为49.2%,并观察到空巢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250万,占人口总数的18.7%,老年人口的比例居全国之首。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超过40%。

警钟:危机背后的双重隐患

有人形象地概括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孤独而寂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表示:这种状态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生理隐患:3大威胁及对策

空巢老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因此往往在遇到一些突发病症时自救能力不足。一般说来,哪些急症可以威胁到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呢?陈可冀院士和张国玺教授主要提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脑血管疾病

儿女都在国外的李大爷精神矍铄,看上去十分健康。2003年10月他在家里观看一场足球比赛的时候,因为一脚精彩的射门而十分激动。随后李大爷就突然倒地,幸好被前来串门的邻居及时发现才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原来,李大爷是由于过于激动而引发了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是对空巢老人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因为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的空巢老人在家中突然发病,很容易因为出现偏瘫或语言障碍而严重影响老人的求救能力,进而延误了抢救和治疗,甚至因此失去救治机会。

那么,空巢老人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呢?张国玺教授指出,除在日常生活中起居规律、饮食清淡、不要暴喜暴怒、严格控制血压和防止便秘之外,还尤其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保持高度警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指脑局部血流短暂、反复的受限或中断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状态。其表现为眩晕,突然跌倒后可自行站起,短暂性记忆障碍,发作性单侧肢体无力或轻偏瘫,或伴有面瘫,并较快恢复正常。因为TIA常常是脑中风的先兆,所以空巢老人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治疗,以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另外,陈可冀院士还特别提到,原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空巢老人,一定要坚持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心血管疾病

2003年7月26日,上海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的蒋姓夫妇尸体在家中被发现。此时,距他们死亡日期已有数日。两位老人亦是独居,6个子女虽然都居住在本市城区,但常年瘫痪在床的蒋老先生全靠老太太照顾。事后经法医鉴定,蒋老太太正是因为天太热突发心脏病而死的。

近年来,因心脏病突发而致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事例时有发生。其中,冠心病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人生命安全最主要的原因。张国玺教授建议,老人们一定要在平时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控制血压、放松心情。身患相关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坚持服用调脂、降压、抗凝血、扩张冠脉及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等中西药物。

张教授说:“有冠心病病史的空巢老人,平时要尽量把药物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以便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容易找到。如果出现心绞痛、胸闷憋气、心律失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且服用硝酸甘油等扩张冠脉药物不能缓解时,千万要保持镇定。立即平卧并尽可能减少活动,适当加量服用扩张冠脉药物,并且及时报警通知急救中心以获得及早的救助。”

意外伤害

2003年3月25日中午,73岁的南京老人吴兆祖,在家中烧饭时不慎点燃了自己的衣服。独自居住的他无力自救,只能任由火焰吞噬自己的身体。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时烧伤面积已经高达70%,生命岌岌可危。

意外伤害,是指非正常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张国玺教授告诉记者:空巢老人的意外伤害分为自身意外伤害和外界意外伤害两种。外界意外伤害,是指因外界侵袭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加强治安措施,提高警惕防止坏人侵害是空巢老人外界意外伤害的主要措施。自身意外伤害,是指因日常生活中不慎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如厨房忘记关燃气而造成的烧伤等。尤其在农村,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往往只能亲自下田劳动,于是意外伤害便屡见不鲜。

空巢老人应该采取哪些防止意外伤害的措施呢?除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谨慎外,还应正确地估计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一点上,两个孩子都在国外的陈可冀院士深有体会。陈院士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每天都还在工作,但遇到个小毛病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学生帮忙拿药。因此,陈院士建议空巢老人们,在觉得力不从心时最好还是找人照顾自己。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还可以托亲戚朋友、雇用保姆甚至进入养老院等,以避免意外伤害后无人救助的情况发生。

心理隐患:5种表现与5个对策

很多子女往往会以为只要给父母足够的钱,父母的生活就可以完美无缺了。但实际上,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在心灵上的慰籍。两位专家剖析了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的心理危机的5种表现,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克服这些心理危机的5个对策。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种表现

1.失落感

吴教授夫妇都是广州某大学教师,去年底双双退休。不用工作了,本应该轻松一下,但夫妇俩总是感到心中没有了寄托。吴教授对记者说:“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这下我们又退休了,每天在家中无所事事,心中感到特别失落。”

失落感,是指自认为失去人生价值的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引起空巢老人的失落感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生活的目标。空巢老人在失去了社会角色、职业角色之后,常常把精力都集中在对子女的关心照顾上。子女的离去使空巢老人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和生活的目标,破坏了原来的忙碌而有节律的生活规律。夫妇俩人的空巢家庭还可以相互关心和照顾,从而得到安慰,而单身空巢家庭的老人面对着太多的富余时光常常感到难以适应,会觉得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产生烦躁不安或心情沮丧的情绪反应。

2.孤独感

天津郊区的农民刘大妈有四个子女,但她还是觉得十分孤独――因为四个子女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刘大妈落寞的告诉记者,“自从去年老伴去世以后,我每天都是一个人对着这空空的屋子,觉得这生活真是没什么意思。”

孤独感,是指一种无依无靠,无奈无助的感受。人类是以社会群体中为基本生活方式的群体,所以,很少有人会喜欢孤独。空巢老人离退休以后,在社会大环境的生活机会减少,而在家庭小环境的生活机会增加。当子女离家而去,自己面对“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单调生活,每日除了进餐和睡眠之外无事可做,自然会产生孤寂凄凉的感觉。特别是空巢家庭中的丧偶老人孤独感尤为明显。长期孤独生活的老年人,如果再伴有躯体疾病常可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3.衰老感

马大伯今年刚刚61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也只有一年。最近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记性,老是忘记自己要做什么。记者在公园遇见他的时候,马大伯无奈的感叹道:“老了啊,子女都不在身边,平时又没人说说话。这记性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衰老感,是指自我感觉体力和精力迅速衰退,做事力不从心的感觉。人生进入老年期以后,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便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减退,衰老是一个进行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

空巢老人既失去了社会生活中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又失去了与子女在一起的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特别是那些有失落感和孤独感的空巢老人可产生体力下降、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等多种不适的感觉而加重衰老的症状。

4.抑郁症

于医生最近总是唉声叹气,饭吃不下,觉也睡不香。记者问她,医生还治不了自己的病吗?于医生无奈的说:“我知道自己是患了抑郁症了。我也想快乐一点啊,但是宝贝儿子不在身边,退休后老俩口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做,怎么开心得起来啊?”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抑郁心境、体验不到快乐、无原因持续感到疲劳、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减退等。

有调查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而且老年抑郁症是引起老年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

5.焦虑症

走过蜿蜒的山路,见到郑大妈的时候,老俩口正在“冷战”。对着记者,郑大妈毫不客气的数落老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最小的儿子也考上城里的高中离开家以后,他脾气就特别暴躁,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我吵架。有时候吧,他整天又唉声叹气的,晚上还常常做恶梦。”

空巢老人的焦虑症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有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精神十分紧张;或认为病情严重,不易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等,即使多方劝解亦不能消除其焦虑情绪。可见到患者面容紧绷,愁眉紧锁,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常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有焦虑症的老人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及忧郁或疑病症状,此外还多有睡眠不良,难以入睡,多恶梦或夜惊等表现。

应对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个对策

1. 做好思想准备

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时间应以一年以上为宜,这样老人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在空巢来临之际大吃一惊,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心身健康。张国玺教授说,实践结果表明,主动迎接空巢家庭到来的老人较被动接受者产生的心理障碍要小得多。

2.再就业

陈可冀院士今年74岁了,还奋战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陈院士坦言道,虽然子女不在身边是会令自己觉得孤独,但是,忙碌的工作冲淡了孤独的感觉。因此他建议那些已经退休的空巢老人,如果您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又有一技之长的话,再就业应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

张国玺教授也补充说:“空巢老人的再就业既有利于国家人力资源的再利用;又能给自己增加新的经济来源,而且可以从工作中体验欢乐和满足,能够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心理问题。”

3.做好生活安排

空巢来临后的第一个半年是老年人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最明显的时期,这个时候老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多参加一些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在这一点上,陈可冀院士特别提醒读者朋友们:“60~80岁左右的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一下大自然。而8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称之为高龄老人,最好是通过社区或者家人在家里组织一些活动。”

4.正确认识衰老

对衰老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衰老。

5.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张国玺教授表示,上述4点的措施大都可以防治抑郁症和焦虑症。除此之外,有这两种心理疾病的空巢老人还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等。

呼唤:常回家看看

在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日子,请别忘了,还有一群老人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孤独地与时间赛跑。陈红的歌声还是会一如往年的在您的耳边想起――您知道吗?这也正是千千万万的空巢老人发出的呼唤。

常回家看看,其实并不是要求子女们必须抛开自己的工作常常回家与父母相聚,空巢老人们也不希望为此影响子女的事业和前途。他们唯一的奢望只不过是,子女能多关心父母,能发自内心的做一些有益于身处空巢的父母的事情。

“子女首先在内心深处要孝”,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陈可冀院士首先想到的是这一点。“中国的孝文化很重要”,陈院士告诉记者,“子女必须从内心深处诚恳的关心父母”。

子女们首先要充分的认识到空巢老人们在生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机,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的放矢的为父母的身体健康做一些实事。其次,子女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父母的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原有疾病,平时多了解和积累一些关于这些疾病的知识,以便于在突况下对父母进行救治。张国玺教授特别强调,“和父母住在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最好不要太远。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汤”距离,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相距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身处异地,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陈可冀院士谈到,他并不要求远在海外的儿女为自己做什么,只是希望他们能够经常主动打电话回家,问问父母的情况。“每逢佳节倍思亲”,陈院士特别提醒到,“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子女如果不能回家,也一定要打电话问候父母”。“当然”,张国玺教授补充道,“写信、寄照片或录音带以及互联网都是可行的与父母的交流方式。”

陈可冀院士表示,空巢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样去应对它。采访的最后,年逾古稀的陈院士为空巢老人们提出了一些无论对生理还是心理都非常有益的建议。而这些建议,无论是身处空巢的父母,还是真正从内心关心父母的子女们,都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

■定期到医院或者社区医疗中心检查身体。间隔时间可以半个月、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因人而异。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的空巢老人,更是不可忽视身体检查。

■对生理、心理的疾病都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一条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即便只是一个感冒,也决不能因为病小而拖延。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这既可以排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也能增加他们的保健知识,使自己活得更健康。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