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

篇1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篇2

1、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即所有制。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经济制度的基础。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3、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毫不支援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对我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既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衡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从战略上高速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所为,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国际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万分解决丙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运用行政手段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市场机制为主。二是高速改组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在调整改组中,必须始终不渝地抓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三是高速改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国有经济的高速与改组同发展非国有经济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得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应支持其发展。二是应清除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三是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

篇4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指的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是一种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消失,生产资料不进行排他性占有。中国社会的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一般被认为可区分为“国家所有”及“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条件下,出现了股份制形式,以及以公有经济与外商及港澳台地区私人资本合资和合作的经济形式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论文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对于丰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的.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的领域。党的十五大对此又有重大突破:一是提出分配制度改革要把“按劳分配制度与按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理论。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马克思从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两种财富的源泉。一种是使用价值财富.其创造的源泉包括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另一种是价值财富.即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财富,其源泉和实体就是惟一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结晶。所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指的正是后一种概念,它和前一种概念并不矛盾。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前者说的是价值创造源泉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问题。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创造”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价值。因为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没有生产要素.抽象劳动无法凝结成价值:第二.生产要素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是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成为新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第三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就是必须不断地实现价值补偿和替换生产要素得不到替换和补充.社会再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价值创造过程就会中断:

第四,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经济效率.影响劳动创造价值量的大小。因此,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价值形成有重要的贡献。承认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就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并不否定劳动价值论.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实现。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而在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过程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的具有公有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方面适应公有制性质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适应财产所有者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又必然会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正是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样.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组成的具有非公有性混合所有的企业也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也正是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发展壮大。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密不可分。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实现形式难以多样化、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难以扩大,主体地位难以增强,而非公有制经济也难以发展。结果.上述基本经济制度也就难以坚持与巩固。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生产要素作为物质和劳务产品生产时投入的资源,其配置理所当然地也就包括在市场调节的范围内。而市场对生产要素的调节又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价格即生产要素提供者所获报酬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正是在不断的流动、不断地分化组合中.生产要素不断地按照市场的需求得到了配置。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就是根据生产要素投入所获收益和稀缺程度给生产要素提供相应报酬.这就意味着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实现也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市场配置资源是同一过程,市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也可以说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可能有市场配置资源.也就根本谈不上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本身就包含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必然性。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深化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与组合的加速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经济结构不断向高级的转化.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实力不断增强.并日益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为一体。当前.为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参与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进一步推进国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我国.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应的生产要素进入世界。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伴随生产要素流动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因此.这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实行也就极为要。

4.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由于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合法经营获利.能够引导和培养公民积极向上、通过诚实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良好素质.形成勤劳、节俭、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保障公民的投资和经营的合法收益.使得社会的公共生活对社会成员来说成为休戚与共、利害相关的.他人的行为也与自身处于有机联系之中.从而产生对社会、国家的公共生活的归属感.增强公德意识.改善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由于可以从生产要素的投入中获取利益.社会成员就会自觉地思考投入和获益的方式和结果.关注社会现实。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人们要自觉通过接受教育.参与竞争等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发现和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特长。总之.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过程中.使社会成员的素质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发挥。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意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确立及在实践中的发展.对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在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必将会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在产权清晰界定的前提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进一步从分配角度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并在实践中使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构更加合理化、多样化。

2.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分配上的确立和巩固。在经济生活中.拥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7就是凭借这种所有制来参与分配.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决定者。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必然要在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上表现出来.决定了它必然要在分配上得到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正是由多种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正是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二者在生产与分配上得到了统一.使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为完善、更加巩固。如果我们在所有制上确定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但是在分配制度上却仍然只讲按劳分配.这就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的内在联系.就会使得多种所有制无法在分配上得到实现.这实际上是否定了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提出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领域必要的延伸。

篇6

首先,从体制层面上分析。美、英、法、日等西方国家实行以新自由主义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于未能解决大众收入低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所以,当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其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彻底消除这种危机,必须对其体制和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即“改革资本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等方面,同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基本上是共同的,但在基本层面上又有原则区别: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次,它是以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例如,在这次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1月5日,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10项措施,到2010年底以前将投资4万亿元。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为任务,而不是“唯利是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些特性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充分可能性,它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和周期性经济衰退。这种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其次,从市场需求层面上分析。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低下同其市场需求疲软直接相关。从消费需求来说,我国有13亿人口,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人只要有一点新需求,汇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就会拉动经济增长。

篇7

关键词:知识总结;四个模块;宏观调控;发展战略;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62-02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课程标准试验2014)》政治试题述评中明确指出:发掘学科内不同模块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不同模块知识围绕一条主线设计问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为了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就政府知识在四个模块中的知识在此进行总结。在《经济生活》中的政府所作所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二、政府确定发展战略

在《经济生活》中涉及到的发展战略有: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贯彻的战略方针;创新驱动战略,能够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进来”和“走出”相结合战略,这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政府坚持和完善制度

在《经济生活》中涉及到的制度有:基本经济制度,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而,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这样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充满活力;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四、政府制定政策

在《经济生活》中涉及到的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需求来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对外开放政策,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行对外开放。保护环境的政策,绿色消费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必须贯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在《政治生活》中,涉及到政府的有关知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履行好政府职能,政府权力运行必须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要科学民主决策和自觉接受监督、审慎用权,树立政府威信,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要维护公民合法权利,政府通过四个政治制度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以增强综合国力,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使国家的基本权利,履行基本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

在《文化生活》中,政府要重视文化建设,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发挥文化的社会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与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在《哲学与生活》中,政府就是要坚持,把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辩证法,用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坚持改革,调动社会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经过上面的总结和归纳,不论从哪一个模块围绕政府去出题,我们都会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了做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桂平.教育协调发展:政府可调控的路径与范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5,(21).

[2]刘伟.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以后的相关立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就是我国农村土地归属制度的立法现状。那么如何按照法律科学性的要求,对现有的农村土地归属制度进行法律上的梳理和构造,既能保证该制度的一贯性,避免因激进改革可能导致的不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或是有违所有制形态等风险的出现,减小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的成本,又能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以后的相关立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效用呢?下面,笔者就将顺着这样一条思路,认真地思考我国农村土地的归属制度,提出自己对农村土地归属方面的一些看法,以期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立法有所裨益。

对农村土地归属立法的几种方案的反思。

上面提到的宪法对我国农村土地归属制度的规定是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在宪法规定的基础之上,就农村土地的归属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民法通则第74条第2款就宪法规定的“集体所有”具体化为“村农民集体所有”、“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10条补充规定了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法律都规定了“村内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农村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到底指什么?依笔者之见,农村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指农业合作社、村办企业、乡镇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这种集体性质的合作经济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即代表企业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形式,是一种最广泛、最基础和最典型的合作经济企业类型。第二类即代表不同行政区域内全体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社区公有制经济形式,具体包括由乡镇政府创办的乡镇企业。第三类即代表不同社区范围内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社团法人所有制企业类型,如供销合作社。第四类即由前三类经济组织投资主办的社团法人所有制企业类型。”农村集体化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合作社,有的已经消亡,有的被村民小组集体、村集体、乡镇集体所取代,合作社土地所有也就相应转化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村集体所有、乡镇集体所有。其他的集体性质的合作经济中的土地实质上是一定区域内(村民小组、村或乡镇范围内)的农民集体通过土地使用权投资所形成的,并不改变这部分土地归属相应的村民小组、村或乡镇范围内的农民集体所有的事实。所以说,在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已不存在的情况下,两部法律仍然规定农村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所有权是不现实的,农村中集体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土地只享有使用权,该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或“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划归为相应的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这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归属的立法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行法律规定农村中的土地归“村农民集体所有”、“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小组集体所有”,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一种,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已被宪法所确认,在人们的观念中也是根深蒂固。所有权作为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权当然要充分、完全反映所有制,但所有权和所有制毕竟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各有其科学性的要求,如果集体作为所有制的主体之一完全符合经济学的要求的话,集体作为所有权的主体则不符合法律科学性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在集体所有制和反映集体所有制的所有权之间作恰当的法律上的转换,使经济学上的集体能够转换成法学上相应的主体形式。为此,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不断有人提出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张。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归纳为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第二种意见,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第三种意见,部分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三者并存(另外也有人主张实行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两者并存)。第四种意见,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所有权与所有制在反映财产归属上必须具有一致性。很显然的,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行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或者实行土地国有、私人所有、集体所有并存的观点,既违反了所有权与所有制的一般关系,更与我国现行土地立法相冲突,涉及到基本经济制度的变更。所以说,这样的一种立法模式不过是一种理想罢了,很难为立法者和主流意识形态所容忍。

学者之间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经济学上的“公有”与法学上的“共有”之间找到契合点,改造法学上的“共有”以适应经济学上的“公有”。不管怎么说,学者的这种努力要比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土地国有或者土地私有的观点更务实。“土地共有,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土地共有,包括土地总有和合有;而狭义的土地共有,则仅指土地的按份所有或者分别所有。”土地的按份共有,应是指数个共有人根据确定的份额对同一土地享有所有权,各个共有人就自己确定的土地份额可以转让,可以设定负担,可以请求将自己的份额从共有财产中分割出来而享有独立的所有权。我国现行有关农村土地归属的法律规定,农村中的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农民集体所有,单个的农民对土地不享有所有权,也不享有确定的份额,更不能请求集体分割一部分土地归自己所有,所以土地按份共有的观点肯定不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的归属制度。“土地共同共有,又称土地公同共有或者土地合有,指数人基于共同关系而享有土地所有权。”

篇9

关键词 导学案 问题设计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91-01

一、设问方式的选择要有张力,具有开放性

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教师在导学上的问题如何设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选择是否成功,不仅对巩固与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而且对课堂交流展示的高效学习是否成功,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是否到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面深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顾及全班不同层次的同学,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设问,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来没计,采用“是什么”设问方式会比较好。其次,对需要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点多可采用“为什么”的方式设问。例如,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学生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上、运用课堂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对有益于学生生成独特的有价值的见解、生成宽于教材的鲜活的知识,采用“怎样做”的设问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之外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我们都爱玩》这课时,我设计了“(1)玩与学有冲突吗?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的?(2)在生活中如果父母剥夺我们玩的权利,你将怎样维权?”的问题。

二、设问方式的选择要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意识及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在设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关知识的准备,心智技能的掌握,教材结构等要素”(1)设计出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的问题,让优秀学生从导学案没计的问题中能感受到挑战,一般的学生能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导学案中要有简单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能独立完成的“是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经过学生思考、分析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和联系才能生成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要有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同学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才能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怎样做”的问题。

三、问题设问的方式要遵循循序渐进、难易适中的原则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教师设计导学案时选择设问方式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层次性、阶梯性的、满足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体系?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实现逐步递进,使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实现“跳一跳,够得着,想说也能说”境界。”例如,在学习初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显其能”这个内容时,为实现每―何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目标,我这样设问:(1)多种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哪些经济?(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3)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4)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怎样做?第一、第二个问都是“是什么”的问题,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第三个问采用“为什么”来设问题,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同学只要用心,也有话可说;第四个问题采用“是什么”和“怎样做”来设问,目的是既要照顾全班同学的学习激情,集中精力,同时使问题赋有挑战性,学生需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才会有答案。

篇10

我国的物权法在制定所遵循的原则有五条。第一,物权法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原则。与资本主义物权制度的差别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衍生的,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此同时,他保证了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的地位和发展权利,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物权法遵循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的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平等保护物权,同时,这也是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物权法正是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依据。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的背景下,保证各种体制能够公平竞争、平等保护有重要意义,他不但能够减少日常纠纷,也能够使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的保护,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人民的原则。第三,物权法的制定遵循定原则。早在19世纪初期,物权法就已经是各国编写民法典时的重要内容,他也是各国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物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经济制度,所反映的是社会基本财产关系,他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然而,物权不同于债权,它具有绝对性和对世性,因此,他不能由当事人随意创设,而是由国家法律指定的。第四,物权法的制定遵循物权公示原则。物权法的特点是需要进行物权公示,这一点对于维护个人权益、保障公平交易和社会经济利益有重要意义。只有物权通过取信与社会公众的形式表现出来,其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行为才能生效。第五,物权法的制定、行使遵循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事实上,物权是相对于债权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权逐渐受到更多的限制。自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物权法所要求的不再是忽视个人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而是明确了保护私人权利、维护个人利益。这就使得物权法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要遵循社会公德,在不扰乱社会秩序和日常风俗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原则在《文物保护法》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例如,《文物保护法》第52条规定:“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

2物权法协调利益的作用

事实上,物权法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民事主体和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因物品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第二类是民事主体和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物权法的制定和行使需要遵循法律和社会公德而产生的。针对民事主体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说,物权法可以根据产生利益关系的原因进行分成交易背景和非交易背景下的民事关系。这种区分能够在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时起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当事人也乐意根据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物权法》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针对民事主体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言,也可以分为交易背景下和非交易背景下的关系。事实上,任何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都有可能间接涉及到国家或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物权法的制定不但可以协调了民事主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将公众的利益还原成了特定类型、特定群体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

3物权法的规范类型及各类型之间的关系

3.1任意性规范在这种交易背景下,物权法对于交易放的利益关系所采用的协调策略与合同法相似,所遵循的原则是自治原则,这种原则是依靠任意性规范进行调整的。事实上,任意性规范是指通过交易双方的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排除其适用的法律规范。他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他可以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补充性任意规范和解释性任意性规范。其中补充性规范是指弥补当事人意思表达欠缺的任意性规范,而解释性规范是指在详细说明当事人所期待或想表示的法律效果,以消除不清楚、不精确的内容。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当事人的权利。

3.2倡导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是指在交易背景下对交易各方的所得利益进行调整,这种方法是任意性规范的辅助方法。事实上,倡导性规范是为提倡、诱导当事人而采用的特定行为模式的法律规范,它与任意性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能弥补或是对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注解,他只能够影响当事人的目的、意思表示的形式或其他事实因素。倡导性规范按照功能可分为纯粹行为规范的倡导性规范和行为规范、裁判规范兼具的倡导性规范。纯粹行为的倡导性规范不发挥裁判功能,不能够以裁判者的身份处理纠纷,而第二种类型的倡导性规范具有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双重功能。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以调整交易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