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1 17:4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教育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教育研究报告

篇1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2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影响日渐扩大。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最先接受互联网络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所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和研究。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的影响,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我院开展了题为“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基本情况、网络素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的大一至大三的220名学生。

(二)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共计50道题目。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其信度。除了发放调查问卷,还对部分个案进行了访谈,以增进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5.4%。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方面,28,5% 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38.7%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关注,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是较高的。在上网频率的选择上,22.5% 的学生每天都上网;46.4% 的学生每隔2―3天上一次网;20.7% 的学生每周上一次网。每次上网的时间半小时以内的占l2.2% ;1小时左右的占41.4% ;2―3小时的占36.7% ;5个小时以上的占9.7% 。在个案访谈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网络喜爱有加,有的同学将这种喜欢形容为“爱不释手”,甚至是不能自拔。从上网的目的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娱乐消遣,占59.3% ;享受网站提供的各种便捷服务,占51.3% ;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占49.7% ;还有36.3% 的学生选择为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l5.5%的学生选择向外信息。以上信息表明,大多数学生将上网作为一项娱乐和消遣的手段,部分同学是为了开阔视野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网络不仅正在日益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思想道德观念、心理性格也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时,有23.4% 的学生回答有重要影响,46.3%的学生回答有一些影响。其中,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网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周围同学身上你可看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回答,11.0% 的学生非常同意;45.6% 的学生比较同意;面对“你身边有无因网络上瘾而经常逃课或彻夜不归的同学”的问题,25.6%的同学回答有。在笔者接触的一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就发展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一个学期出现几次通宵上网的现象,结果性格变得越发的古怪:网上“龙腾虎跃”,热情大方,滔滔不绝;网下哑口无言,冷如冰霜.,对现实一切持怀疑态度,我行我素。一学期下来,几门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显然,网络成瘾会给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的分析。

1.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未确立正确的学术观,学术伦理道德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43.8%的大学生认同“访问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的观点。对网上不文明现象(谩骂、恐吓、欺诈等),23.4% 的同学称偶尔遇到,33.7% 的同学称有时遇到,l2.5%经常遇到,这说明网上的不文明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待网络黑客的态度,27.4% 的大学生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认为黑客都是电脑和网络方面的高手;此外,有36.9% 的大学生表示有机会也想试一试。这表明大学生对黑客行为的伦理性质了解不够,更多的是从猎奇的心理出发考虑网络问题,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你是否有过在网上下载文章完成作业(论文)的经历”的问题回答,9.2% 承认经常有;27.4% 承认有时会;40.3% 承认只是偶尔;23.1% 从未有过。

2.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安全意识总体上较为薄弱。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网友,但在对待网友的态度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互相信任,有的互相提防,有的模棱两可。19.4%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谈得来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交往”,31.2% 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但需提防”,17.2% 的大学生认为“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交往”,28.2% 的大学生则认为“说不清楚”。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3.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能力,大学生能否驾驭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是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素养高低的一个风向标。调查显示:55.6% 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23.8%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接连打开网页浏览各种信息而忘记最初的打算”,还有4.8%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上网成瘾,甚至到了难以自拔的程度。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互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于美国,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大学生一方面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就是比中国好”。

多元网络环境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挑战。网络环境中,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均在此汇集碰撞,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认识水平、辨别能力所限,因而面对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舆论引导。网络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教育环境,使得在传统教育中独享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将不得不和网络分享权威的境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迫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春风化雨式的、平等对话式的交流。

(二)网络沉迷对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挑战。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速度的加快,网络占用了高职在校学生的主要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习惯并热衷于这种网络生活并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沉迷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因迷恋网络而变得孤僻或封闭,这种行为会导致他们交往方式变得单一,不愿与外界交流,讨厌与人面对面的碰撞接触,“人机关系”很好,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阻碍了对社会角色的获得,延缓了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社会交往领域日趋狭窄,不利于发展健康的个性,铸造完美的人格,并因此而慢慢的脱离现实社会或因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引发对现实的不满。如何让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走出“泥潭”,恢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学会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这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三)网络信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资源利用的方便和快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及时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由于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因此,为了全面、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并对之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这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的好坏,决定了对思想教育工作网的使用和发展程度,并进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低。

五、建议与对策

通过上面的调查和分析,更加凸现了当前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创新和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需要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来实施。

(一)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鉴于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要求,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这既可以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的消极信息,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

在我国上网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多数,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在这个以平等为口号的自由交互空间,如果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念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因此,重视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显得尤为必要。

(三)建立和健全网络监管机制。

面对网络信息的大潮,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这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障。一方面要推进网络信息领域的立法执法,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约束网络行为,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解毒”、“消毒”工作,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从而在高校校园营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篇3

关键词:网络教育 学生 学习能力

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振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国家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9年12月,国家批准了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随着国家政策的、资金的投入、Internet网站的介入,远程教育网络迅速建立。网络教育作为21世纪实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必经之路摆在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面前。但是,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它与传统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网络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参与网络教育的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方面;而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网络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和文化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某些能力的形成,使他们在某些方面区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学生。

1.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如此之快,除了与全民教育的需要以外,与它和传统教育之间较大的区别是分不开的。

第一,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非在线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受教育的地点不一定是学校中的课室,可以在家里、单位中、出差的地方、网吧等,对于越来越不想受到束缚的现代人来说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受教育方式。

第二,网络教育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且这些资源是共享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网络教育中的网络课程一般是数字化的信息,它不仅仅是课本的电子文档,还有其它各种形式。如以我校《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第二批国家立项的网络课程)为例,其配套软件有“《机械原理》多媒体网络软件”(主要用于上课时使用)、“《机械原理》自学指南”、“《机械原理》实验软件”、“《机械原理》试题库”、“《机械原理》网络多媒体素材库”、“《机械原理》授课讲义”等内容。因此,与单纯的文字教材相比,这种共享式的、多种形式的网络课程更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这些资源的共享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第三,学习者可以自我选择,实现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主观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可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学习。如果学习者可以接受的话,甚至可以在几天内学完一门课程,通过考试。

第四,师生和生生间有更多的交互与反馈。在传统课堂中,多数互动活动都是通过听说读写进行的,而在网络教育方式中,互动是通过打字和阅读终端计算机上的信息来完成。在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协作性环境中,所有有关学习方面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无论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直接与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联系。在网络学习中,这种师生和生生的交流与协作因为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变得丰富。

第五,学生自尊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自信心和好奇心增强。由于每个人成长的历程是不一样的,导致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可以任意放慢“教师”授课的速度,可以任意要求“教师”重新讲授。他们从不断取得的学习效果中看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情况表明,学生通过网络教育方式进行学习时,他们的提问比班级授课制大大增加,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协作显得更加明显。

第六,能有效解决知识先进性和快速检索的问题。教学内容的更改具有实时性,网络课程内容的更新比起教科书和光盘要快很多。

第七,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日本曾在网络上进行了南瓜生长情况和酸雨研究,要求参加学习的学生通过Internet消息,随时公布南瓜生长情况和酸雨研究报告,并与网上其他结果比较,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找改善南瓜生长的条件和解决酸雨的办法。利用网络进行虚拟环境下学习的例子有很多,包括虚拟考古、炒股、电子商务、解剖等等。

第八,从社会角度出发,网络教育推进全民教育,使受教育者扩展到全社会不同群体,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

2.网络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虽然具备各种好处,但前提条件是学习者能参与进网络学习中,具备网络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学生除了要具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力,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这些学习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如听、读、写、推理、陈述、归纳等)外,至少还要具备以下的几种学习能力。

2.1自我管理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我国,自我管理学习通常也称为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学习书本和学习实践技能的能力,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等。首先,学习者必须知己,即注意并了解自己的水平;其次,是判断和反馈,判断自己所做的事情对错,并产生一定的反馈信息和一定的奖惩行为。这种能力对培养元认知的能力至关重要,对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习惯于在课堂学习中被教师鼓励、鞭策的学生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进入网上学习的角色。

2.2信息获取能力(Information acquire skill)

在网络教育中,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的特征之一是吸收容量大,在吸收范围上扩大到整个世界,在吸收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在吸收节奏上是高速的,在吸收手段上是海量储存。在网络教育环境下,信息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取与网络操作能力息息相关,主要包括:信息的浏览、上载、远程登录、搜索引擎等工具的使用。知道怎么样获取信息是踏入网络教育的第一步。

2.3信息评价能力(Information evaluation skill)

在获得的众多信息中哪些信息是进入网上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哪些信息是对于学习某门学科、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有用的信息,哪些信息是正确的信息,这是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中的“排劣”,是一个扬新弃旧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评价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点对于因特网这种无穷尽的信息网络来说非常重要。

应该明确一点的是,识别、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参与网络教育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比如,面对大量的经济信息,要具有捕捉商机的敏锐性;而面对众多的信息,也要具有识别优劣、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2.4信息管理能力(Information management skill)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因此,同信息传输过程一样,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在网络学习中,信息从存储的介质上看有书本(包括教材、参考书等)、光盘、网页等,从存储的媒体上看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这些以不同媒体形式表现并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的信息之间的分类、储存、调用、重用需要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通过自己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认知能力。

2.5信息处理能力(Information process skill)

多媒体制作能力(multimedia development skill)是信息处理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首先是信息的输入能力,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电子文档、电子幻灯片、网页的制作,具体的工具一般是Word、PowerPoint和FrontPage(或更高级的工具,如:Dreamwaver、Flash)等;其次是信息的再利用能力,如何把网上的信息收集下来以备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的作业、练习、课程论文报告等环节不再以传统的作业本等方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电子文件与教师交流,而这个电子文件不仅仅是一些文字,当然还需要能说明问题的其它多媒体信息。因此,多媒体制作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2.6交流和协作能力(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skill)

在网络学习中更加强调协作式学习,实现协作式学习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除了自身的素质外,掌握一定的工具有利于交流能力的培养,如:电子邮件、ICQ、网络名牌、网上电话等。而这些交流会更有利于生生与师生协作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人在一生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和掌握了各种各样的能力,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和增强人的某些能力。充分地把握和利用这些技术,在网络学习中可以不断地提高以上能力。

那么,如果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没有具备以上某些能力,难道网络教育的门就因此而紧闭吗?其实,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的,是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以技术方面的能力为例,可以在学习者刚开始参与网络学习时,开设类似于《网上学习指南》等这样短期课程,集中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我校春季招生的网络教育学院学生中,我们就针对不同的生源开设了从二天到一个星期的《网上学习指南》课程,首先让学生掌握进入网络学习的必要技术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常识、网络基础知识、上网基本操作、网络课堂介绍、互联网资源介绍等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有关网络的基础知识、上网的方式和方法、各种ISP的选择,了解网上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如文件传输工具、网络上下载工具、网络通讯工具、媒体播放器、网络插件等,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大大地配合了我校网络课堂的教学。同时,我校还制作了配套光盘,配合教材添加了详细的教学动画演示,使学生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基本的上网操作技能。该课程的短期集训式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上网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其今后的网上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其它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

4.1资金

与常规教育相比,学生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学习,包括电脑、上网费、打印设备等,这种资金的投入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负担的,因此,受教育面大大受到了限制,且教育的质量而会因此硬件环境等条件受到较大的影响。

4.2学生性情的改变

计算机是以严密的内在结构和生动的外部显示来吸引学生,他们习惯了计算机专家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满意于日常生活中那些松散、乏味东西的情况。据统计表明,在长期与计算机打交道的青年中,相当一部分人出现视力下降、急躁、与教师和家长感情疏远等不良倾向,甚至变得孤僻。教学指导者应该通过心理辅导等各种途径来避免在网络教育中可能会出现的学生性情方面的改变。

4.3校园文化

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丁说,哈佛的文凭不仅意味着通过一些考试,更重要的是哈佛校园氛围的熏陶,这是网络所无法取代的。

4.4网络化学习意识

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以学生为主体的无收入网民占32.3%。有关调查表明,有60.7%的人是在网上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2%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电子邮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等等。另有美国一家电视广播公司调查表明,在美国6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48%的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和创造性活动,46%的学生下载网上资料做为学习资料。显而易见,我国学生的网络消费意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他们的意识中互联网还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其网络化学习的意识远不如美国学生,还没意识到互联网做为一种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的学生有必要强化网络化学习的意识,上网应该有非常强烈的目标――进行网上学习,而其它的一切行为是次要的。

4.5缺少人文关怀

计算机和网络是必需的,知识的整合是重要的,但思想和思考同样重要,在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交流的情况下,人文关怀会有所缺少。

4.6技术的负面影响

技术可以说是中性的,但技术的社会应用却不可能是中性的。网络给教育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机关系与人际关系、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技术的应用拓宽了人际交往的空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虚拟的“人机关系”,但无论如何,从网上习得的知识、技能、规范必须经过现实生活的实践和检验。

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网络教育模式、联网方式、ISP服务、相关网校的服务等都会给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鉴别,并创造机会到学校去,感受学校文化氛围、接触教师和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Glenn R.Jones.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姆斯・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张诗亚,周谊.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刘宇文.信息高速公路与自我管理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1,(1):45-47.

篇4

关键词 SCLEs 网络学习 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On Network Learning Process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CLEs

WAN Zhengga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Network learning evaluation based on SCLEs faces learning process. It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Applying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and related technology, learning process evaluation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in evaluation body,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content.

Key words SCLEs; network learning; process evaluation

伴随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增加,网民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教育中来,网络学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网络学习的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人们对网络教育的美好期待,还需要通过对网络学习的评价来检测。

1 网络学习评价

网络学习评价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测量、判断和评定, 其中包括其取得的成绩、进步、能力增长以及其他成就、表现等具体内容。①可见,网络学习评价不再以关注学习成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上。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跟踪及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做出评价反馈和学习指导,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调整,促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持续学习。

2 SCLEs理念对网络学习评价的影响

SCLEs(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兰德和汉纳芬②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对“基于问题、基于项目、探究导向教学法及开放学习环境、认知学徒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抛锚式教学等模式”的概括。SCLEs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认识到知识的实践效用,并利用知识去理解、分析、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并能在日后快速进行知识的迁移。

基于SCLEs的网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鼓励学习者通过主体间交往、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来建构知识。而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网络学习评价应该是过程性的,而非结果性的。“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朱慕菊,2002)。而网络学习本身的技术优势使得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易于实现,使得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必然成为关注、记录、引导、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体验和个人成长的有效手段。

3 面向学习过程的网络学习评价方法

基于SCLEs的网络学习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的学习成果。③网络学习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采用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量化方式与质性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及网络技术环境,通过电子档案袋、Moodle学习管理系统、量规、学习契约、评估表、研究报告等方式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网络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其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网络学习中师生通常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师生交流及生生交流来完成的。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评价环节上。网络学习评价不但要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参评与点评,有时甚至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扩大评价信息的来源渠道,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学生的进步,及时帮助学生做出学习调整。④

3.2 评价方法多元化

针对评价主体不同,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网络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跟踪,通过记录学习者登录次数、登录时长、浏览材料的次数、答疑提问、参与讨论区话题回复的次数等,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对学生作业、测试、学习成果完成情况的检验,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对学生的成绩及学习进展的评价要采用表现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下转第49页)(上接第45页)结合的方式,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如“电子档案袋”评价,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与分享,方便师生共同参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属发展性评价;而师生共评需要创建评价标准,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记录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属表现性评价。

3.3 评价标准多元化

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制定要灵活。评价标准不但要评价学习目标,还要对相关内容给予一定的关注,特别是那些非预期的学习成果。由于每个学习者所处的环境不同,经验背景不同,针对同一个问题的学习过程也会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评价者应该将所有能产生有价值的学习结果的内容都列入评价范围,包括情感体验、协作能力等,以极大地丰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⑤

3.4 评价内容多元化

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要贯穿于整个网络学习的始终,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进行。因此,评价即是学习,学习中无处不在评价,其评价内容与学习内容融为一体,体现出多元化特点。SCLEs理论强调项目与问题的应用,评价内容可以设计为进行专题与项目研究,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研究报告,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真实反映其学习历程和最终结果;也可以通过描述学习心得、记录活动反思分析学习者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加德纳指出,教育评估应该尽可能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进行,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进行。⑥此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还体现在不仅有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对教师的评价。

4 结束语

应用多元化思想设计基于SCLEs的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法,能够真实检测网络学习的有效性。虽然网络学习评价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评价主体中教师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他们要制定评价量规、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进程、组织学习者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反馈及学习调节。评价的目的不再是分出优劣,而是要促进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SCLEs)中过程性评价的实际应用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不断汲取更多先进的教学评价理论来完善。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SCLEs的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论文,项目编号:W2010409

参考文献

[1] 王茜.斯坦豪斯“过程理论”对网络学习评价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39-41.

[2]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7:35-41.

[3] 王娜.网络课程中学习过程评价的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5.

[4] 冯义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55-57.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ssignment drive-oriented instructional mode, problem-inquiring teaching mode,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and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points out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not the neg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eachers can comprehensively use multiple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lectures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协同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Key words: assignment drive-oriented instructional mode;problem-inquiring teaching mode;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77-02

0引言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已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方向。通过虚拟课堂,学生和老师可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将学生由枯燥的传统学习环境引入到多媒体动态环境中。文章试图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简介

1.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创设情景--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的创造性设计、构思非常重要,明确的任务,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才能知道以何处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因此,任务必须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驱动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追求。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J.J.schwab)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的本质是一致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主动地去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为:分组―选题―学生收集资料、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1]。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时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本课探究的重点内容,既具有探究性又不偏不怪,既要少而精又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应用多种组织形式,比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快乐学习、情境教学等都可以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使用,但是在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由自觉地学习。与其他常用的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较大的优越性。

1.3 协同式教学模式所谓协同式网络教育模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教师们,相同院校或不同院校的教师们,利用和依托Internet,对同一个课程或同一群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协同。这种协同体现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M:M教学方式的优越性,突出了网络教育的互动性,弥补了单个学校,单个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能力的不足和知识面的欠缺,能够提高网络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式教学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授课计划的编制。第二个阶段是网上教学阶段,在网络环境下采取类似视频网络会议的方式进行,用M:M教学方式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实时地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式教与学。第三个阶段是网上答疑和辅导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过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采用分时异步进行,也可以采用同步实时进行[2]。

1.4 研究性教学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网络环境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数据,应当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综合使用。利用现代手段的网上信息检索和传统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如:个别采访,开调查会,上图书馆收集资料等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其特点为: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形式上是“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3]。

2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2.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许多人认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最终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课本,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学会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正是因为这一障碍,使得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劣势凸显,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能主导课堂,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这恰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由上分析可知,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正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恰好能弥补网络课堂教学的劣势。它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也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它们是优势互补的关系。

2.2 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巴班斯基说过:“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辨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时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我们不可能找到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4]。要想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率,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

2.3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职能主要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即指导、教导、引导。学习者面对的信息网络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再是线性联结的,而是网状联结的。面对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学习者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找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教师为了适应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教学模式上下工夫。网络教育既有实时性又有非实时性的特点,教师授课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亦可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同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及时反馈",因此传统教学中一人对一个群体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通过主持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有全能型的教学素质,而这恐怕是一个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多个教师在网上的协作工作和协同教学,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及思考:5858/po/web_manager/info/files/200611/531-20061109162519-172257134.doc.

[2]杨.Internet环境下的教学新招―――协同式教学方式[J].希望月报,2007,(7):151.

篇6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28-04

一、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理念的固守与转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1]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2]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集中反映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产生的最深刻、最直接根源。[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含配置均衡、供需均衡和动态均衡三重意蕴,[4]主要表现在物质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制度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和意识上关注儿童潜能的发展三个层面。[5]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进入由局部推进到顶层设计、由理论研究到实证探索、由传统模式深化发展到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层面深入推进,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6]、影响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关性[7]、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量化模型分析及评价[8]等。国家层面的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标准研究[10]等宏观研究在推动传统教育均衡发展稳步前进的同时,也蕴含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与方式转变的趋向。[11]

1.教育均衡发展观念:平衡发展与优先发展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就是各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结构形式联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等是系统的基本特征。教育系统在发展观念上应当符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在发展水平上应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发展模式上应当与整体发展布局相协调。然而教育系统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基于平衡发展的优先发展应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教育系统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信息时代教育系统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贡献率不断增大,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显,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均衡发展是制约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原因,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观念应当由保守制衡转向改革创新,既需要保持教育均衡在教育发展观念体系中处于优先发展位置,还要适时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独立于教育领域的社会发展问题加以系统规划研究。

2.教育均衡发展动力:外部推动与内部驱动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部推动力量作为外部因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调整宏观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政策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弱势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用效益、减缓城乡教育差异化发展趋向。然而外部推动式发展在产生良好短期效果的同时,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外部推动效益并没有与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相匹配,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差异化程度呈现不降反升的趋势。内部驱动作为内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推动力量,内部驱动就是整合教育系统资源体系、协调自身资源流动机制和补偿机制、逐步提高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教育系统自身的内部驱动力量,以我为主合理吸收、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能够动态转型升级的生态化发展。

3.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补偿发展与跨越发展

由量变到质量、循序渐进的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教育均衡的补偿发展模式就是依据教育系统发展现状,弥补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而赊欠的对于教育应当投入的部分,实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平衡发展。然而,信息时代教育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立足补偿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于社会的影响以人的代际为单位,教育发展亟需跨越式发展以达到教育应有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传统的补偿发展模式很可能造成教育均衡发展弥补速度赶不上教育差异化形成速度,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避免出现新一轮不均衡发展;基于补偿发展的跨越发展就是在正视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性基础上,重新确立相对均衡的发展并不是消极保守的发展,而是要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二、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引发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碰撞与转型,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进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12]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期发展和现阶段深入发展三个阶段[13],正在从E-learning、E-teaching、E-class、E-research和E-service等领域全面推进。[14]教育信息化发展应贯彻均衡优先、视频优先和开放共享优先的原则,[15]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支撑终身学习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命。[16]“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反映了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目标落到实处,[17]探求基础教育信息化促进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研究的重点。[18]

1.教育信息化变革教育发展方式

教育的发展变革总是与技术的革新应用密切相关,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是非替代性的,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19]教育对于技术的被动适应与主动创新应用总是交织而行。教育信息化升级了传统教育发展方式:丰富了教与学资源的表现形式,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革新了教与学展开的环境,基于前沿技术的未来教室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推动了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生成与研究,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教育信息化助推形成网络教育新形态: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网络教育使学校教育不再是在校学生的专利,学习的社会性将成为数字化社会的重要属性;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信息资源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和共享,从正规学校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资源体系逐步建设完善;网络教育同样变革着教与学模式,时空分离的教与学环境将实现再度整合,网络教育新形态必将升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出适合数字化时代的教与学新模式。

2.教育信息化引发新一轮不均衡

教育信息化在变革教育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在产生出新的教育发展问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已经由传统的校舍转移到信息化设备配置与环境构建方面,差异化的数字化配备环境对于教与学展开及效果影响逐步加深。学习资源来源日益丰富,数字化资源体系已经形成,基于印刷媒体的有形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共同形成基础性资源。数字化的教与学环境对于学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已经从资源的占有量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层次转变,差异化的环境对于学生整体成长造成的影响是深层次的,进而影响到数字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信息化教与学体系的形成还引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教研模式已经由校内教研向网络化教研转变,培训模式也已经由单纯的面对面教授转变为面授与网络化培训相结合,信息化环境需要教师能力结构转型升级,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新一轮不均衡的特点就是由表面的不均衡向深层次不均衡转变,其造成的广泛影响较之传统形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3.教育信息化助力发展理念转型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信息化教育,教育发展新形态必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变革。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大教育发展理念的形成,即纵向上的不同教育发展层次、横向上的同一教育发展层次之间实现充分整合,发挥教育整体最大化效益。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顺畅的按需流动,在教育系统与外界之间进行高效的互换共享,建立系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流转机制,实现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全局教育信息资源协调配置;基于信息技术的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即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和网络化教师资源配置。教育信息资源形态的变化使资源建设资金投入集中高效、流转效率加快、使用方便快捷,更加有利于整体上的宏观配置。网络化教师资源形成的新型授课与支教形式,成倍增加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存量,同时也在变革教师的教研模式和专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数字化教与学体系的形成,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进行,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配置后,就可以升级和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这就削弱了当前信息化阶段由于设备配置导致的发展差异。

三、教育均衡发展路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于系统观的信息时代资源架构配置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置、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和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与配置三个部分,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协同-优化-整合”共同促进信息时代城乡、区域、校际以致微观个体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建设过程将逐渐变革传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转向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进而引导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过程将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教学组织形态的变革、数字化教学体系建构和大教育发展体系建构四个方面。转变达到的新阶段将形成新的发展观念、动力机制、流转机制和发展模式。体系的建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弥补产生新一轮的不均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的变革作用,从顶层设计视角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置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其建设差异程度也现实反映着教育均衡的发展程度。首先,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构建教学情境和运用教学模式都将依赖于所处的数字化环境,其建设的适用程度也会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程度及教学效果;其次,数字化环境还能为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微学习等多样的学习形式提供环境支持,其差异化建设会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和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第三,基础设施差异化建设也容易导致优势资源过度集中、择校热等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建设理念,发挥出最佳建设效益,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进行。

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变革影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变革当中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合理规划和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蓝图,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优势,形成良性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升级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结构,同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高校联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拓展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来源,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府公共投入,充分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充分融合,实现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赢。还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之间的相互流转,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2.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

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影响的成果主要反映在数字化资源的构建上。数字化资源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可复制性、传播迅速、受益范围广等优势,共建共享共同受益已经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显著特征。然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现实传播缓慢、实际受益范围有限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协同各个建设层次、避免出现新一轮不均衡、使相对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育资源建设变革的影响、凸显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优势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形成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建构体系,充分发挥其建构的整体优势、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层面的均衡发展。基于政府主导的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共建机制,充分整合区域内优势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建设区域内资源架构体系,尽量扩大优质资源受益范围;基于高校引领的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流转机制,高校应当起到资源汇聚和分配中心点作用,形成区域内优质数字化资源的流通网络;基于优势互补的区域间数字化资源建设协同发展机制,形成集群式资源架构体系;基于国际化交互的数字化资源转型升级发展建设机制,积极开展国际间资源建设交流合作,适时推进我国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转型升级。

3.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与配置

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取教师的轮岗、支教和挂职等措施,以及免费师范生教育、国培计划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但在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产出效益等方面仍然不容乐观。教育信息化为变革优质教师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方式提供了可行性。基于泛在学习理论,可以构建“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新模式;[20]基于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可以构建移动教学实践模式;[21]基于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网络教学理念,可以构建包括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内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发展模型,为探究未来教学新形态提供借鉴。[22]

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建设需要超前进行技术层面的规划部署,构建符合教育信息化推进水平的网络化虚拟教师资源配置体系。建设区域性以致全国性的符合虚拟化教学要求的优质教师资源库和统一调度机构,实现基于网络化环境的虚拟教师资源能够在教育系统内部按需流转,并且及时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当中;构建网络化虚拟教师转移配置为主、传统教师资源按需配置的教师资源均衡发展模式。网络化虚拟教师流转配套的技术环境、运行机制、人员配备等逐步应用于薄弱区域,实现区域内或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均衡配置;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机制,基于专门建设的平台形成常态化异地互学、互教、互评机制,运用Web2.0、Web3.0技术工具构建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网络共同体,形成面向终身化的教师网络化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小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4):1-6.

[2]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 3-8.

[4]刘新成,苏尚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教育研究,2010(5): 28-33.

[5]杨昌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4(8):39-42.

[6]于发友,赵慧玲,赵承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 2011(4):50-54.

[7]栗洪武.影响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关性――以西安市实施“316”工程为例[J].教育研究,2011(4):41-44.

[8]汤兆平,孙剑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量化模型分析及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 2011(3):3-5.

[9]翟博,孙百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12(5):22-30.

[10]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标准研究[J].教育研究,2013(5):36-45.

[11]姚永强,范先佐.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3(2):70-76.

[12]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13]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张屹,陈慧,黄渤,张千年.教育信息化视野下连接式教学的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1(4):35-37.

[15]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62-69.

[16]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1(1):36-40.

[17]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16-21.

[18]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12(7):5-10.

[19]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熊才平,孙娟,杨九民.“4 +2”免费师范生异地教学新途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101-104.

篇7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思想品德教学 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一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正处在思想道德萌芽和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一、信息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由于信息时代社会意识的多元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信息量,提高了生活的选择性。同时,网络包罗万象、纷呈复杂、难以控制。网络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较高的,人们要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又要有分析、处理、吸收和创造信息的能力,能用最少的时间,从大量信息中获取最有价值的有用信息。网络使人直接交往减少,人也面临着情感的变化问题。网络具有交互作用,不同于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这个网站不行换一个网站,老师不行从网上找一个讨论。所以网络使教育的手段、方式、过程,甚至师生关系、人们的观念都发生革命性变革,并对青少年德育提出严峻挑战。

二、网络环境给青年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的新问题

2008年4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表明,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7亿,占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是中国网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年龄群体。与此同时,报告显示:“青少年上网行为娱乐性倾向明显,多以交友、游戏为主。青少年网民网络交友、娱乐行为倾向明显。绝大多数青少年网民有在互联网上沟通交友的欲望和行为,55.9%的人声称在网上结交过新朋友,同时青少年网民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已经超过9成,而即时通信软件是青少年交友的重要途径之一。”①

以上数据表明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互联网上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诱惑和陷阱。一些学生上网,先是好奇,继而被游戏吸引产生好胜心而迷恋。甚至有的同学迷恋网上游戏,连课也不上,住读生翻墙外出,走读生夜晚不归家,把学校纪律,把老师、家长的教导抛于脑后。

三、信息时代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我们无法回避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位这一事实。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学校的围墙挡不住网络的渗透,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增加一项新内容――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师应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待人处世的评判标准,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网上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面对网络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不让学生上网、不让学生接触的“堵”的办法是注定要失败的。唯一的选择是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学生的国家观念,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其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对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筛选信息就不成问题了。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网络技术能力。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托斯顿・胡森曾指出:“不要把学校看作一个教学工厂,因此,机器不能代替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情况下,也必须把这种教学看成反常。”网络时代,我不能用网络代替教师的榜样性、示范性。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误导,只有及时受到良好的引导,才能度过网络人生的危险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因此,教师应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熟练地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时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与学生倾心交谈,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可否认,网络传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经常在网上“冲浪”的学生,其知识面可能较宽了,但其基础知识不一定扎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也许相对较弱。我们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田径赛、诗朗诵、演讲会、辩论赛等),设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水平,体会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培养协作精神。

(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德育网。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建设应调整自身形象,增强对应能力,注入与时代脉搏相吻合的新的活力。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网站,创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真正构建一个真善美的校园网络氛围。比如:利用聊天室组织学生对周围的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化;开设网上心理教室,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请心理辅导老师在网上咨询,引导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以便及时打开心结,健康成长。

(五)发挥家长作用,关注家庭电脑。

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家长已经成为孩子网络道德教育很重要的施教者。但有些家长片面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孩子在网络上表现出的过度热情不过问,生怕扼杀了孩子的天赋,有些则过于相信孩子的自律能力,放任自流,结果大失所望。而一旦发现问题,部分家长又不分青红皂白,立即“封杀”、“限制”,往往激起孩子对网络更强的探秘心理。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在孩子上网的问题上,既要认识到网络对于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联系外界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网络中有毒因素对孩子的危害,对孩子加以引导,趋利避害。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有效加强网络管理,创建优良网络环境,倡导文明网络行为,尽快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成效,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N].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3.

参考文献:

[1]陈金华.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文.论社会转型期中学生的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篇8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是网络教育的课程。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1]因此网络课程具有课程的一般特性,又要考虑到网络教学的特性,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还要考虑到教育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改变。

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何克抗教授从网络学习特征方面定义网络课程,认为“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武法提教授认为:“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与学活动的总和。”

网络课程的社会学分析范式

(一)社会互动的分析范式

社会互动理论创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美国学者霍兰德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指的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个体的行为是互相依赖的。[2]在传统的班级当中,存在两大类互动,即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和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动。这种互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这种互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而网络课程打破了这一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学习者可随时进行在线学习网络课程。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范式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受到社会文化影响有关世界和社会的观念体系,是指导人们实践、行动的思想准绳或纲领。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网络德育课程是实施品德教育的主要媒体,它概括和浓缩了特定社会所积累的道德规范、价值以及行为模式,这些信息在性质上和社会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三)社会控制的分析范式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和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同,网络课程只是社会控制的软工具,它是观念性的社会控制的形式。尽管人类的教育理想是追求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教育一直也没有脱离其为社会控制服务的根本特征。人类的教育活动也一直在控制与反控制,解放与奴役的两极中挣扎。[3]

网络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政府、商业机构、乃至学科、个人等权力与利益的分配。统治者对网络课程设置一些规范和标准,通过网络课程而产生的信息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约束力,使人们接受并内化为一整套行为准则,并由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这样进行网络学习者,就会按规范行事,整个社会关系就能表现出结构完整、有序的状态,整个社会机体就会运转灵活。

(四)社会文化的分析范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大多单指社会精神产品,如社会思想道德、艺术、文学、教育、宗教、习俗等。[4]文化是人类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种族、社群都有自己文化。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以广泛开展推广,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改变知识学习,接受和创造的方式,在对知识进行传播和扩散时,网络课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对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社会分层的分析范式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分层是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分层,是将社会职业、财富、权力、文化和地位等按照社会成员具有的不同教育程度进行重新分配,使原来的阶级或阶层得到补充和延续,同时也形成新的阶级或阶层。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全社会学习机会,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亦可在经济上降低教育成本。当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来时,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得以实现。但是,网络课程在解决原来的一些不公平的同时,又促成了新的不公平产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不同,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以及人们对信息知识所掌握出现的不平等现象,有着“贫”“富”之分,这种不平等表现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

参考文献:

篇9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信息,较为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效果,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方式的普及,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研究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Moodle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为研究基础,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数据挖掘方法构架,以达到对课程建设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分析,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及方法借鉴。

【关键词】 网络课程;数据挖掘;挖掘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9―0068―04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长在不断增加,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需求及能力也在迅速提高。据美国Ambient Insight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美国中学以后的教育机构中,有44%的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预计到2018年,美国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人数将超过面授学生的总人数。在韩国,78%的高校都提供网络教学(Allen et al. 2008)。在中国,教育部于2011年10月启动了国家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融合的关键就是要选择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因此,对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研究正被人们所关注。

本文以Moodle网络课程平台为基础,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数据挖掘方法构架,以达到对课程建设情况和学生学习应用情况的跟踪分析,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选择Moodle网络课程平台的理由

之所以选择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建设网络课程平台,是由于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源免费软件,更主要的是其模块化的设计非常易于课程的创建,能使课程教师摆脱课程网站建设的技术屏障,还可以使教师从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转变为教学资源与活动的组织者。[1]

在国外Moodle系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推广。有数据显示,使用Moodle的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注册使用机构有67,000多所,注册用户数量达5,800万,运行课程有600多万门。注册用户最多的前五位国家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巴西、英国和德国。[2]

三、教师所关注问题调查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CELTS-3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教育资源建设分为素材、课程、评价和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四个层次。其中素材与课程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基础,评价和资源管理系统则分别是确保质量与实现资源建设的工具与手段。[3]对于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师需要了解它的使用情况,从而分析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的分布情况,优化网络课程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解教师使用网络课程的期待值和目的性,我们采取目的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样本来自笔者所在的三个教师专用QQ群人员。调查问卷设计从了解教师对网络课程的需求、认识、应用三个主要层面展开,具体的问卷内容为四个部份:了解参与问卷教师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对网络技术应用的需求情况;了解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识及使用困难所在;了解教师希望网络课程能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哪些问题。问卷在公共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上,一周后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数据分析基本报告可见链接:http:///report/3234099.aspx。

笔者所在院校为云南普通高校,与问卷的地图分布情况相吻合,应该更能代表云南普通高校的普遍情况(见图1)。

图1 问卷来源地理分布比率图

问卷中有96.61%的教师认为应该在教学中整合网络技术,有38.98%的教师因为技术应用能力的不足,不够明确如何使用网络技术(见图2),这说明我们建设网络课程应该选择如同Moodle这样简单易用的课程管理系统。

对于建设网络课程,教师关注度较高的前4个方面是: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的情况、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以及学生参与讨论的频度情况(见图3)。

图2 教师对网络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意见

图3 教师关注信息统计

四、网络课程数据挖掘模式构架

数据挖掘技术是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技术手段。对于教师所关心的几个方面内容,这里提供几种可借鉴的方法:

1. 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G F. Scriven)在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形成性评价是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是一种对学习进程的动态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获取的反馈信息了解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或学习。[4]

在Moodle平台中具备学生学习进展跟踪功能。

方法一:通过设置“课程进度跟踪”,了解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完成情况。

如图4所示,进入课程,在“课程管理”/“课程进度跟踪”进行跟踪条件设置,然后再选择“课程管理”/“报表”/“课程进度”,就会显示选修该门课程的所有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的完成情况。

图4 课程进度跟踪设置

方法二:分析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选择“课程管理”/“报表”/“课程成员”,可以详细地显示各项课程活动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参与的次数,更清楚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如图5所示,列出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第一部分测验”活动、每个学生参与的次数。

方法三:采用数据挖掘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此方法要求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知识及应用能力。通过Mysql系统提取Moodle后台数据库(\server\mysql\data\mysql)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的某两类网络学习行为之间取值关系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预测学生将要进行的下一个行为,从而挖掘网络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学习风格显性化。[5]

2. 课程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课程资源建设是影响网络教学应用质量的重要因素。甘振韬等通过SQL Server的Analysis Services 工具,对网络课程的资源配置情况,包括资源配置指数和访问量进行分析。[6]

Moodle平台能很直观地呈现课程各项资源的访问情况。

方法:选择“课程管理”/“报表”/“课程活动”,课程设计的各项活动被访问量被详细统计出,如图6所示,教师可以清楚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喜好,适当调整各活动资源的配比。

图6 课程资源访问情况

3. 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分析

对于某门课程,通过分析学生的日志,可以掌握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时段的分布情况。

方法:点击“课程管理”/“报表”/“日志”,其中可以设定查看所有成员或是某一个成员、所有活动或是某一项活动,以及所有日期或是某一天,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如图7所示。

图7 学生日志

4. 学生参与讨论的频度分析

学生参与课程讨论的频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

方法:选择“课程管理”/“报表”/“课程成员”,如图8所示,学生参与“课程聊吧”活动的情况。

图8 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频度

5. 学习成绩分析

学生的最终学习情况需要一个成绩评定,Moodle平台的设计理念中非常强调过程性评价,它能够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成绩,包括师生、生生相互评价的成绩,汇总成学生的最终成绩。

方法一:查看教学活动的单项成绩情况。

直接使用Moodle平台所提供的课程管理功能,点击“课程管理”/“成绩”选项,打开成绩管理菜单,再选择“类别和项”下的“简略视图”(如图9),可以查看教学活动过程各项汇总成绩。并可以设置学习过程中各部分占总成绩的比率。

方法二:对测验试题结构分析。

在Moodle中若选择测验,则出现“测验管理”,再选择“测验管理”/“统计”,可以得到本次测验的统计分析报告。包括此测验的标准偏差、测验的分数分布偏度、分数的分布峰度等。还有此测验试题的结构分析结果,包括容易度指数、试题的标准偏差等(如图10),能让教师科学地调整测验的结构组成,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分数的布局等。

图10 测验试题结构

方法三:在成绩管理菜单下选择“导出”为Excel、OpenDocument电子表格或其它文档,再进行统计分析。

6. 群组分析(分组)

学生分组开展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但如何分组?各分组成员真的能很好地协作吗?这需要教师特别注意,需要考虑如何分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法一:选择“课程管理”/“用户”/“小组”,可以自主创建小组,也可以用“自动创建小组”方式创建,如图11所示,就是以自动方式创建的小组,其中还可以指定小组数量或是每个小组成员数。这种方式设置的小组较为随机,如果希望分组能考虑成员的凝聚性可以选择方法二进行。

方法二: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如UCINET等,可以开展学习社群的关系距离及中心性分析,以及小团体分析等分析。通过收集学生在讨论区或是聊天室中的问答的关系情况获得分析数据。对于社会网络结构的特征分析可以辅助判断师生交互网络发展的成熟程度。

五、小结

本文基于Moodle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介绍了教师关心的几个方面的数据分析方法,为想要分析自己网络课程使用情况的教师提供方法借鉴,从而教师能够更好地调整网络课程的内容组成、结构布局,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的调整。同时,本研究也适当突破Moodle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了在其它网络课程平台中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几个方面数据分析方法的整合,目的是提供一种进行网络课程数据挖掘模式架构的研究。今后,研究还应深入底层数据的分析,提供更具通用性的网络课程数据挖掘模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 信息化学习环境创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伟远,段承贵. 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的全球合作和共建共享[J]. 中国远程教育,2012,(10):32-36.

[3] 邓康桥. workflow技术在网络课程开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4):63-68.

[4] 刘纳.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 李素珍. 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学习风格与学习偏好挖掘模型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6] 甘振韬,梅文,郭玉军.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资源配置中的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6):635-638.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 身份认同 人机对话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开始迅猛发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使得网络化学习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网络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1]。这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目的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身份要有清晰的认定。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学生身份认同的迷失,具体表现为:学习者面对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迷失自我,被动地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穿梭。因此,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寻找身份认同感,成为网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习者的“身份/认同(identity)”是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加拿大语言教育学者Bonny Norton,她使用“投资”( investment) 的概念来分析认同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学习是对理想认同建构的一种“投资”,与学习者对“收益”的预期有关。

二、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

笔者对使用《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网络版)》教材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和个别访谈,试图了解他们在这种虚拟的“人机对话”网络学习模式中,如何实现自我定位,寻找认同感,并尝试以语言学家Norton的身份认同观分析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观。

1.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性格角色得以创建

在网络学习中,“人机对话”的虚拟沟通让学习者拥有两个自我,即现实生活中的“我”和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我”。学生A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害羞、沉默寡言、不善言辞,这对于英语学习是不利因素,但到了网络虚拟空间中,面对网络中虚拟的“人”,学生A开始重建自己的性格,变得滔滔不绝,爱开玩笑,容易接纳别人。显然,当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投资”没有“回报”时,学生A选择了在网络环境中“投资”英语学习。正如学生A所说:“我不喜欢现实中的‘我’,我正在试着改变自己”。久而久之,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性格角色得到重建,朝着对英语学习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2.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社会角色得以重建

网络不仅为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沟通提供了平台,而且促成了学习者多重社会角色的生成。“‘人机对话’时我把‘机’想象成‘人’”,学生B这样描述自己在进行“人机对话”时的学习策略。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学生B仪式化地扮演某类社会角色,在与网络中的“人”对话过程中,她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社会角色的扮演者。她不断重新设计自我,呈现自我并重新建构自我,维持或变更她被给定的社会角色或身份认同,在主动重现或重置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3.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主体性得以张扬

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在他对现有话语和语义呈现模式的改造性使用。学生C说:“在进行‘人机对话’时,我总是尝试使用一些我刚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有些单词学过就忘了,或者变得记忆模糊了,但当我努力去用它的时候,这些词又变得清晰起来。”显然,在网络学习中,学生C成为了英语语言的主宰者,他的主体性得以张扬,这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模糊容忍度,减少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三、结语:网络学习有助于建构“第三种地方”的身份认同

外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建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建够起来的。即便是学习者只将英语作为“基本技能”和“工具”,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都会不可避免的建构新的认同,比如“具有竞争力的求职者”“能言善辩外交家”“性格外向的主持人”等等。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多媒体手段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为在外语情境下的学习者提供了“大剂量”目的语学习情境建构的可能性,学习者“高动机、高情感”的“投资”有助于获得高“收益”。

网络 “人机对话”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通过“投资”获得“收益”,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值得指出的是,二语习得的结果并非完全是学习者被目的语的文化同化,学习者的取向不同于经典的双语认同类型( Lambert, 1974) , 既不是“削减性”(subtractive bilingualism)的目的语认同取代母语认同, 也不是“附加性”(additive bilingualism)的保持两种语言文化认同,而可能是建立一种跨文化的处境,即“第三种地方/中间地带”(the third place),最终产生“生产性”的“1+1>2”的学习效果。人机对话的网络学习模式就是在建立这种“第三种地方/中间地带”,学习者在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两种语言共同发展,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相互促进和深化, 最终学习者整体的认知、情感、行动能力得以提高[3]。

【参考文献】

[1]Norton,B.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 [M]. 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2000.

[2]顾曰国. 网络教育的基本理念、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J].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