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分析
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是职业病产生的根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作业场所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职业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作业场所中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进行探究,对它的存在区域和状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预防职业病工作的开展,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安全。不同的作业场所,所遇到的危害因素是不一样的,常见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在物理因素方面,噪音、电场、磁场等都是主要的因素。在化学因素方面,毒气、化学物质、苯系物和粉尘等是主要的因素。在以往,对于职业危害的因素一般是停留在风险的分析层面,如今,需要对具体的检测和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有毒物质的检测
在作业场所中,对有害的因素进行检测,一般都是对毒物进行检测。因为作业场所容易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工业生产和制造从而产生毒物。在对空气进行检测是,第一步是要完成对空气样品的采集,如果采集不全面,就会使得检测的结果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不到良好的保障。从空气的检测角度来说,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是要通过空气的采样和具体的测定来决定的。随着工业生产的进行,人们对于空气的检测已经渐渐地给予了重视,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检测的合理性。然而对于空气的采集过程,这个内容还是容易被忽视,并且采集的过程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来自环境和人为方面的因素更为突出。在作业场所中,一般整体的环境状况都比较复杂,因此使得空气的采集难度大大地增加。虽然说空气的采样过程是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的,但是从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来看,质量的保证和具体的措施还不够完善。同时,关于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采样人员的足够重视,这个采集的过程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样品的性能。
1、检测对象
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所涉及到品种是比较多的,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或者是原料、材料、成品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有物质扩散到空气当中。它们有的是以分子的状态存在的,有的则是雾、烟、尘等状态。这些物质有的是已知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应对,而有的是未知的,不利于相应措施的实施。有的是有毒的,而有的则是没有毒的。有的物质自身的发挥性比较大并且浓度很高,反过来,有的物质挥发性比较小,并且浓度也低。这些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对人体健康有损伤的物质,因此是需要被检测的对象。
2、空气的采集方法
对于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检测,第一步是要完成空气样品的采集工作,这个步骤是十分重要的,要正确地对待。如果在这个环节当中能够得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也是真实,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样品,那么就可以更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所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有利于对作业场所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3、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点的选择是空气采集中的重要环,对于正确的检测结果的呈现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如果所选择的采样点不具有代表性,不能更好地反映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毒物的真实浓度,就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也不能使得采集的样品可以用在正确的职业卫生评价当中。即使是在同一个场所进行采样,不同的采样点所得到的样本,它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会得到不同的卫生评价,因此需要重视这些采样点的合理选择。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首先要确保这个采样点满足基本的卫生标准和要求,一般来说会选择待测物的浓度比较高,并且和劳动者接触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些工作点。其次,要尽量选择可以更好地对工作场空气中待测物的真实浓度的采样点,这样所得到的结果才会真实有效。在工作场所真难过,每个采样点中空气的待测物的真实浓度都有可能不一样,并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有的地方变化比较少,有的地方则变化比较大。如果采样的地方是在变化的工作场所中,那么就要在最高的采样点进行采样,并且应该在浓度最高的时间段进行操作,这样才是符合具体的卫生标准要求的。
样品浓度的真实性指的是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生产和气象条件下,在工作场所空气待测物中存在的真实的浓度,这个浓度也是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最广泛的浓度。这个浓度区别于特殊情况下的浓度,例如,发生意外事故时的浓度,人为因素造成的浓度等。在进行采样点的选择时要根据所检测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情况等来讲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气象情况。
4、评价分析
在气体的检测评价分析中,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浓度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前者一般用在对作业的环境和劳动卫生情况及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速度快,可以观察到毒物浓度的变化,但是不能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触情况。后者可以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触情况,但是有可能会掩盖时间高峰期,毒物浓度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情况。
二、粉尘的监测
粉尘的检测和毒物的检测目的和意义都是一样的,但是不会设置一个最高容许的接触限值,一般使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两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评价方式中,主要通过时间来作为权数进行计算。在时间的选取上,一每天工作8小时作为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主要对短时间之内的情况进行计算,一般是计算一个工作日内,对粉尘的接触低于15分钟的时间来作为计算的样本来进行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计算。我国在2003年颁布了具体的监测方法,但是这个办法还有需要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洗手液是否可能满足长时间的采样工作等等。
三、噪声的监测
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声音都可以归结为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流体动力和电磁这三个方面。在噪声的监测和治理方面,会对噪音的强度、特征进行监测,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仪器来进行测量。测量的工具和仪器随时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丰富,有声级计、频率分析仪、声强分析仪、噪声剂量计等。在这些仪器中,声级计是最常用的,因为它不会随着频率产生测量上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对声压级进行测量,从而对噪声的性质进行反映。在这个仪器当中,它的“快”“慢”挡装置可对涨落较快噪声作适当反应,从而让测量人员做出判断。根据现代工程技术治理的手段还不能达到具体要求的卫生限值的时候,就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个人防护促使来进行防护。
篇2
1、电子厂的性质不一样,危害不一样。一个厂不同的车间的危害也不一样。有的厂没危害,有的有!那些要穿防辐射的衣服的就有危害了,而且很大的!还有那些产品,如PCB线路板,镀金、镀银等重金属的啊,显示屏啊,电子元器件都是有危害的,只不过大小不同。
2、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分析及防范措施,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常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常见的有四氯化碳、苯类、三氯乙烯、酸类、环己酮、丙酮、铅等,此外还存在噪声、金属粉尘、高频、电离辐射等有害因素。
3、电子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行业的统计,由于相当多的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以及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使得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职业危害的认识,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医院内由于患者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不仅为了自身不遭受医院职业危害所致的损害,而且还关系到所有其他接触人员的利益。
1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在未经诊断和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患者无意识地把病原体带入了医院,导致在医院流动人群之间的传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尿便、胸腔积液等分泌物,手术切下的标本,被污染的器械、敷料、针头等,若不注意防护,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染媒介[1]。病情危重患者病情常不稳定,变化快,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使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 一次即可感染。
1.2 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可导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甚至可导致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吸入性是医务人员特别是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人员的危害之一。长期吸入挥发性麻醉剂, 会影响肝、肾功能及维生素B12正常代谢, 并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导致女性自然流产发生率增加[2]。
1.3 物理性因素
1.3.1 锐器伤 锐器伤害是护士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注射器针刺伤, 其次为手术缝针、刀片、玻璃类器械刺伤等。其损害不仅在于刺伤本身,而是更可传播疾病。
1.3.2 负重伤 由于搬运重物或患者,不正确的弯腰、超时站立均可造成护士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柱、关节损伤。
1.3.3 辐射、噪音危害 辐射多来源于X机和心电监护仪。护士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 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甚至致癌、致畸。噪音主要来源于各种报警声、仪器的机械声、部分医疗操作声、工作人员的说话声、患者的声等。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内, 可导致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反应。
1.4 心理性因素 护士经常会面对患者的痛苦、焦虑、死亡, 护士遇有急症、危重患者抢救时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重;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期盼过高,频繁的夜班也使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加上还承担着抚养后代和管理家务的重担, 容易造成护士身心疲劳。 其疲溃感较其它职业严重。
2职业防护现状
2.1 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护理界长期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导致护理人员对个人防护的重视不够;临床实际中理论清楚,但实际操作简化;信赖多年穿戴习惯,感觉戴手套操作不方便;不少护士因工作繁忙,认为六步洗手太麻烦,且擦手工具不规范,容易造成再次污染。
2.2 合理应用安全防护技能较差,对血源性传染疾病认知度不高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血源性传播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护理人员中98%在工作中被利器刺伤过。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播性致病因子有10多种,最为重要的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2.3 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意识差 在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挤出针刺处的血液,并用碘酊或肥皂及清水冲洗伤口,及时上报,上报后按要求接受检查和暴露后预防。部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恐慌感染上疾病不愿意上报;或者怕麻烦,错过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3 防护措施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2 加强药物管理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3.3 加强自我防护 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患者和帮助翻身。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3]。
3.4 重视洗手与戴手套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因此,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3.5 提高认识,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调节心态。通过沟通技巧的学习,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对于这些危害,相关医疗机构也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危害因素的伤害。但是由于医院内各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和科室设置的不同,各个科室护士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就有所区别;护士年龄、性格类型、职业情感、学历及工作年限的差别,与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也有所差别;再加上相关经费的不足等,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更有效地降低这些危害因素的影响,值得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红,陆卫国.护士职业危害的调查及防护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74-475.
篇4
1.1 生物因素的危害
生物因素不仅危害护士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2],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生物因素损害的主要来源有:肝胆外科护士频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严重,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这些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一次即可感染"
1.2 物理因素的危害
构成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锐器伤!辐射危害!噪声损伤!粉尘等元素"如人的眼睛!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灼伤!红斑!眼角膜炎!皮肤过敏"此外,护理人员在配合介入治疗时,放射线对人体能产生负面生物效应,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特别对神经!皮肤!造血!生殖等系统,因此导致近期及远期血液疾病及肿痛等已经被证实"
1.3 化学因素的危害
化学因素指工作中所接触的化学物质所致的危害,主要来自抗肿瘤药和消毒制剂"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被人体直接吸收,接触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细胞突变!癌症及自然流产!宫外孕!子代先天性畸形等后果"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
2 职业防护
2.1 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2.1.1 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防护
护士要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配备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在接触每名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当预料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确保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预防
2.1.2 艾滋病的防护
采用预防感染的标准措施足以防止的感染"当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护理人员有皮肤损伤!皮炎或黏膜损伤(如口腔溃疡)等,不应参加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操作时不慎被污染的锐器损伤时,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冲洗;用0.5%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按职业暴露后预防()的程序进行处理"
2.2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2.2.1 放射线的防护
人员在辐射场所停留的时间越长所受到的射线辐射剂量越大,因此要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铅衣,佩戴眼镜,戴铅脖套及铅帽;孕期或者将要怀孕的护士应调离辐射危害大的工作岗位"在岗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2.2 环境因素的防护
对高温!噪音!寒冷!潮湿的环境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安装降噪设备,冬季洗涤时使用热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安装空调!除湿器等"
2.3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针对挥发性消毒剂可适度扩大消毒间面积,安装排气扇;护士接触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如溅到眼睛里!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穿围裙,皮肤有破损者戴双层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药液时防止药物溢出,有条件的可在净化台内加药"操作完毕后用流动水,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前臂并洗脸"职业安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制定合格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方咏梅.护士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5-67.
[2]张利容,蔡红卫,郑焱玲.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3(3):206.
篇5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临床护士因与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而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亦是暴力最常发生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加之一些急诊科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够强,致使急诊科护士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其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须加强职业防护,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 发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
1.1皮肤黏膜暴露、毒物、渗液接触
急诊科往往会接受大量交通事故、暴力事件、机器轧伤、中毒、烧伤等意外伤害病人。入院时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双手等处均被血液、毒物等严重污染。此类病人不乏有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血源性传播致病因子,护士在为病人应急处置、采血、备皮、换衣服、洗胃等操作时,很容易发生血液、毒物等直接接触,存在感染风险。患者由于大面积皮肤、肌肉撕脱伤等,会产生大量渗液,这些感染性渗液中经常会有各种致病性细菌,同样可能产生伤口暴露性接触感染。
1.2锐气伤 锐气伤引起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和梅毒。80%的采血护士有针刺伤的经历[1]。急诊护士常常需要采集血液标本,在清创缝合、注射等操作中,接触锐利器械物品如刀片、缝针、剪刀、安培等,加之工作紧张,或急诊病人因疼痛、烦躁等不合作因素是,极易被锐气损伤。因此,锐气伤以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
1.3辐射因素 护士工作中有受到辐射、触电、烫伤、噪声等危害的可能。而急诊病人往往为突然起病或突发意外,常常没有亲人陪伴,在进行各项辅助检查时,如X线,CT等,常常需要护士陪同在旁。有些危重病人无法转运或病情不适合转运的时候,往往需要行床边辅助检查。由于大多数护士不具备放射防护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自我防护,易受损伤。有报道称[2]从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放射线而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生殖结果及放射病者比例较高。
1.4化学性因素 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等是急诊科常用的消毒用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长期频繁接触,对人体皮肤、黏膜, 呼吸道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造成皮炎、眼言。
2防护措施
2.1强化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防护的培训,使护士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应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自觉做好防护性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需要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感染性污物时,应戴时戴双成手套,穿防护衣及鞋套。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正确洗手和手消毒,充分利用现代洗手装置和快速手消毒剂,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感染[3]。
2.2 加强锐气伤的防护管理: 加强急诊护士对锐气伤的重视,做好防护性的防护措施。安全使用锐器,抢救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污染机会减少,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后应严禁套回针帽,在配药时应防刺伤,所有的锐器应及时正确的放入利器盒中。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皮管,污染的敷料等应放在医疗废物带中专人收集运走,并做到一次性放在指定位置,防止他人刺伤感染。因锐器损伤而感染的HIV只需要0.1ml血液,而0.004ml血液足以是受损感染[4]。一旦发生锐器损伤,应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破损处的血液,同时用流动的水冲洗;如果是黏膜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0.5%碘伏消毒后包扎,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上报院感科,并进行传染病系列的化验和相应的疫苗接种,同时还应做好预防用药和跟踪监测工作。
2.3 加强物理因素危害的防护对无家属陪护或因病情需要护士陪同行X线,CT等检查时,护士可穿着防护服或铅衣,并尽可能的减少其余人员的陪同。减少急诊室噪声的危害,根据病情及白天、黑夜的不同情况,合理设置各种仪器的报警范围及报警音量。护士采血时尽量采用使用负压真空采血试管,尽可能避免使用注射器采血。对于化学消毒剂,使用时,应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消毒液应加用密闭盖子,并在室内安装排风扇。
小结: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一个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急诊科的护士往往面临着工作繁忙、杂、乱和紧急。因此,急诊科的护士在工作中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身修养,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急诊护士要拥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并掌握良好的自我防护能力,在工作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好健康体检及免疫接种,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亦驰,采血护士的职业风险及防护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4):77-78
[2] 杨玉莲,陈玉萍,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4-435
篇6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4-02
1 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暴露
1.1 化学性危害因素
1.1.1 化学消毒剂的危害:手术室使用大量消毒剂,如固定病理标本的甲醛泄露,对皮肤、粘膜、呼吸道、眼睛等具有强烈的刺激并会致畸、致癌;2%戊二醛用于熏箱熏蒸泄露,可出现头晕、胸闷、气促、过敏等反应,含氯消毒剂对皮肤、粘膜也有刺激性。
1.1.2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肿瘤手术过程中,经常药使用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在配置药物时,药物粘染在皮肤上,剂量虽然很小,但累计可导致骨髓毒性等反应。
1.1.3 挥发性麻醉气体危害:我国普遍采用禁闭,半禁闭式麻醉装置,但各种原因造成的麻醉气体泄露,药液散落,都会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对护理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产生影响,孕妇长期暴露在麻醉废气环境中,会导致流产、畸形或不育。
1.1.4 废气危害: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腹腔镜手术中co2泄露;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的骨水泥,都会引起头痛、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
(1)X线的危害:骨科手术术中X线定位,其放射出的X线,会引起白细胞降低,乏力、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X线对胎儿会引起畸形,智力降低和致癌等危害。
(2)激光的危害:低剂量的激光照射可引起眼组织严重损害,重者视网膜灼伤、甚至穿孔、出血。
1.3 生物性危害因素:
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以及污染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意外针刺伤、刀刃刺伤。
1.4 心理性危害因素;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常常不足,工作超负荷,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护理人员精神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1.5 生理性危害因素;由于长时间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饮食不规则,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协助患者摆放,搬运患者,搬动骨科器械易引起腰肌劳损;手术过程上身前倾,颈部偏转,易引起颈椎病。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护士应掌握各类化学消毒剂的性能、适用范围、方法、浓度,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接触消毒剂时,必须带好口罩,帽子,手套,甚至防护眼罩。
2.2 抗肿瘤药物的防护:配置化疗药应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口罩、帽子,配置时治疗车靠近手术间排风口,使污染的空气尽快向外弥散,抽取药液后,避免在空气中排气,防止药液弥散在空气中,皮肤接触药液后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2.3 挥发性麻醉气体的预防:尽量选择精密的循环密闭性麻醉机,将麻醉废气用管道接至室外,或用麻醉废气过滤器,防止废气在手术间储蓄,术前、术中检查机器的密闭性。
2.3.1 X线的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对手术中需进行C臂机透视的,护士应穿铅衣,戴铅皮手套,护目镜和铅围脖,照射时能回避的工作人员尽量离开工作区。
2.3.2 激光的防护;激光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培训,操作时戴激光防护镜,操作人员戴激光防护镜,操作人员应定期做眼底视网膜检查。
2.4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2.4.1 规范操作,定期开展针刺伤知识教育讲座及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自觉改变不良操作习惯,主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夹取缝针直接用缝针器,术中使用的缝针器和针持器在夹持时应和洗手护士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闭合针持器时残留在针齿上的血液溅入眼内或面部皮肤,术毕及时将缝针、刀片、注射针头,安瓶等锐器放入专用锐器盒内。
2.4.2 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术前查看病历,查看二对半、HIV是否正常,有异常的做好防护,对于所有急诊手术,检查报告未知的对其血液、体液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护士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戴乳胶手套,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4.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注射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术前皮肤有破损者原则上不参加手术的洗手配合。
2.4.4 损失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如血液、体液溅入眼内,应立刻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点滴含抗生素的眼药水或遵医嘱,当发生锐器损失后迅速脱去手套,立刻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然后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用碘伏进行消毒包扎并做进一步检查,并上报相关部门。
2.5 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争取医院领导、院感科、护理部的高度重视,努力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合理配置人员,减少因工作忙碌引起的损伤,提供必要的防护工具;同时培养护士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舒缓压力的方法。
2.6 生理性危害的防护:洗手护士最好穿弹力袜防下肢静脉曲张,护士长合理科学调配护士,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交替可缓解器械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惫,同时术中适当调节姿势,平时经常参加锻炼,搬运重物时,尽量应用巧力,搬运患者时,尽量多人参与,合理安排位置,站立时保持身体站立端正,头部随器械的传递应180°转动。
篇7
关键词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干预措施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以及对各种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进行回收、清洗、包装和灭菌等工作。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源、化学消毒剂、锐器等接触,操作多种电器及压力容器,并受高温、潮湿、嗓音及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伤,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此,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以下是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现将消毒供应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物理因素:①环境因素:供应室中有多种噪声,长期接触高压蒸汽锅发出的高分贝噪音会破坏人的听觉,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内分泌等都会造成损害,高压蒸汽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气和水蒸气,使室内温度、湿度明显升高,工作人员长期身处其中,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噪音的影响,使人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影响工作效率[1],而消毒后,在开启舱门卸载物品时,物品温度非常高,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②锐利器械伤害:在污染物回收、清点、清洗、包装过程中,容易被针头、刀片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导致职业暴露,有发生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③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时,辐射到人体面部及眼睛,可引起灼伤、红斑、紫外线眼炎或皮肤过敏,若为高臭氧紫外线灯,其所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损害,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臭氧浓度>0.3%时,使人体中毒。
化学因素:临床使用后的大量污染物,一般使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而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和挥发性,经常接触此类化学品会引起眼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及皮肤损害。长期接触,可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障碍等。有些强酸、强碱等化学消毒剂在配制过程中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会很容易溅到而腐蚀皮肤。
生物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把复用性器械回收后,要分类、清点、浸泡、清洗,这些器械往往带有血液、体液。使用科室未作初步清洗及处理,有的器械还带有刀片及缝针等锐利器,有感染与被刺伤的可能,感染是常见而又严重的一种威胁,有资料表明,被已感染的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0%、1.6%、0.3%[2]。
干预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是工作质量和人员职业防范安全的基本保证条件[3],工作环境要通风、宽敞,有冷热水供应,有条件安装消音设备,在高压灭菌器前放置隔音板以降低噪音,科室机器专人管理,定时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操作时轻拿轻放避免噪音的产生,室内安装空调或换气扇、除湿机等。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改善高热、潮湿的环境,冬季用热流水清洗各种物品,加强自身防护。
加强管理与培训:我中心供应室人员结构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未正式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缺乏相关知识,自我防范意识差。因此,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相关科室共同完善其相关的制度、法规,且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以便达到有效的管理。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在从事操作过程中能感知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提高风险认识,充分认识到针刺伤不在于其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它能传播某些疾病,尤是传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加强标准预防的落实:供应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不直接用手对尖锐物进行清点、清洗,减少刺伤皮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清点、清洗、处理污染物品时均做好标准预防的防护行为,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橡胶手套、防渗漏围裙、胶鞋。一旦被锐气刺伤,应立即从伤口近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0.5%碘酊、75%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敷料包扎伤口,并及时上报。损伤严重或疑似传染病的污物,应当进行相应抗体检测,并进行观察纪录[4]。
紫外线危害防护:紫外线消毒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打开紫外线灯时避免双眼直视灯管,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护服,关闭门窗,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并保证一定的温、湿度,防止空气污染和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化学性危害防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掌握常见化学消毒剂的特性、配制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触消毒剂时须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加强通风,要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减少空气中消毒剂的含量,减少对呼吸道及皮肤的损伤。若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内,应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消毒剂放于容器中加盖保存,以保证其有效浓度和防止挥发给人体带的危害,操作完毕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清洁双手。
加强安全操作训练:为防止烫伤的发生,高压灭菌器应由取得上岗证的专职消毒员进行操作,每天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压力降到0’位再开门,开门时应站在门后或门旁。装卸灭菌物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工作服,戴隔热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防止烫伤,物品需冷却10分钟再出锅。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声等,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循工作流程,是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确保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海云,于春荣.门诊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75.
2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篇8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24
1981年,世界首次报道了医护人员因职业原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职业安全也成为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首要问题。现将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1.1.1细菌: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衣物和器具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
1.1.2病毒:最常见,最危险的有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冠状病毒,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和血液传播。
1.2化学因素
1.2.1常用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及含氯消毒剂等,是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到的,可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引起皮肤过敏流泪,恶心,呕吐及气喘。
1.2.2常用化疗药:随着医学的发展使用率也不断地增加,如环磷酰胺,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铂类长期接触的化疗药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途径给护士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
1.2.3麻醉废气:短时吸入 可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烦躁。
1.2.4其他: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体温计,血压计,水温计,其中的汞是医院常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有毒因素。
1.3物理因素
1.3.1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每年至少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液性疾病的传播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其中护士占80%,[2]针刺伤也可对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产生焦虑和恐惧,甚至影响职业生涯。
1.3.2负重伤:护士工作中体力劳动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易造成损伤。
1.3.3放射性损伤:护士常接触到紫外线,激光等放射性物质可造成皮肤,眼睛,及免疫功能障碍。
1.3.4温度性损伤:常有热水瓶,热水袋,易爆的氧气,易燃的酒精烧伤等。
1.4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少患者量大护患关系紧张,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2护理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
2.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职业防护的基石
院内组织三级管理,分别承担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基本措施。使护士防护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办事,从而减少各种职业暴露的机会。
2.2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是减少和降低护理职业损伤的关键
对护士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要使护士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职业防护,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考核,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保护自身免受伤害。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自我职业防护意识。
2.3改进护理防护设备,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是防止护理职业损伤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各科室的防护设备,如感应式洗手设施,配备保护用品,如符合国际标准的一次性锐器回收盒。
2.4重视护士个人的卫生保健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及免疫接种是切断传染的有效途径。
2.5对常见的护理职业损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5.1生物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洗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护士每天洗手次数不应该少于35次,在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物品前后无论是否带手套都要洗手。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应带手套进行操作,安全处理锐利器具,污染的针头是导致生物性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刺伤最容易发生在针头使用后的丢弃环节。规范医疗废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2.5.2锐器伤是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注射器针头,输液(血)器针头,各种穿刺针,缝合针,手术刀片,及手术剪刀等锐器,都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用锐器进行护理操作时,粗心大意,技术不熟练及操作不规范,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压力大,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操作时精力不集中而导致受伤。防护的关键是建立防护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操作时戴手套和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使用安全工具,规范操作行为,抽吸药后即用单手套上针帽,掰安时不要徒手,垫上棉球或纱布,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及医疗废物。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及时上报,根据血清学检测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2.5.3化疗药物损伤
化疗防护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2)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在使用化疗药物时要设有专门的配药间,专业的护士按照化疗药物操作规程废弃物处理规范进行,按照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措施及要求进行操作,静脉给药时应带手套,防止药物外溅。
2.5.4负重伤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负重伤的重要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经常变换工作姿势,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饮食等。
3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护士的职业安全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护理职业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护士的伤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不当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从而维护护士的身体健康,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职业的满意度,安全感及成就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煤炭企业 职业危害 定量分析
煤炭企业的作业环境大部分在井下,井下作业由于本身条件较差,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比较多,如果管理不善,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未及时对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地点进行检测、废旧巷道不及时密闭等,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因此,了解和掌握煤矿井下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矿井中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有些是成煤过程中生成的,存在于煤体裂隙、孔隙中;有些物质存在于煤层、顶、底板岩石或其他物质中。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时还会发生爆炸危及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毁损。
一、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其危害
1.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易溶于水,常积聚于巷道的底部和下山的掘进头。CO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有微毒,对呼吸有刺激作用,肺部含量增加会使血液酸度变大,刺激呼吸中枢。当浓度达5%时,使人呼吸困难、耳鸣;达到10%时使人头昏昏迷;达到20%~25%时会使人快速死亡。矿井最高允许浓度为1.5% 。
2.一氧化碳(CO)
CO是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与酸、碱不起反应,只能被活性炭少量吸附。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馅,当与空气混合达到12.5%~80%时具有爆炸性。
3.硫化氢(H2S)
H2S是一种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9。进入体内的H2S在肺泡内很快就被血液吸收,氧化成无毒的硫盐,但未被氧化的H2S则发生毒害作用。H2S也很容易溶于黏膜表面的水分中,与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眼炎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
4.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臭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448,极易溶于水。二氧化氮对眼、鼻腔、呼吸器官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肺组织起破坏作用,含量0.0066%时,短时间内咳嗽、胸部发痛;含量0.01%时,剧烈咳嗽、呕吐、神经系统麻木;含量0.025%时,短时间即可死亡。它比SO2和NO危害更甚,严重者导致肺气肿,甚至死亡。矿井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25%。
5.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4337,易积聚在巷道底部,易溶于水。SO2能被眼黏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富水黏液吸收,刺激眼黏膜和鼻咽等黏膜;在潮湿的矿内,能与空气中水分子结合缓慢形成H2SO2或H2SO2,使其刺激作用更强。
6.氨气(NH2)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对空气相对密度为0.9,易溶于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矿井最高允许浓度为0.004%。主要在矿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产生。
7.氢气(H2)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爆炸性的气体,矿井安全允许浓度为0.5%。它是在矿井火灾或爆炸事故中及井下充电硐室均会产生。
8.氮气(N2)
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7,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有窒息性。
9.甲烷(瓦斯CH2)
甲烷是矿井最为有害的气体(通常指瓦斯C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故常积聚在巷道的顶部。瓦斯分子直径小,渗透性很强,为空气的1.6倍,很容易扩散。因此,封闭在采空区内的瓦斯,仍能不断地渗透到矿内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中的瓦斯浓度。
10.地面生产系统残存有害气体
地面煤堆、矸石山自燃也会产生大量的CO、CO2和SO2等有害气体,井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二、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常见的职业病
1.生产性粉尘(煤尘)危害
矿井粉尘是有害物质,它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煤尘能燃烧和爆炸,影响生产,威胁矿工的人身安全;二是粉尘对人体有危害,能造成矿工职业病——尘肺病;三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2.粉尘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粉尘引起矿工常见的职业病有矽肺、煤矽肺、煤肺、噪声性耳聋、CO中毒、H2S中毒等。煤矿井下工人因噪声、振动、不良照明、异常作业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造成的职业性多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病、腰腿痛、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病、化浓性皮肤病、红眼病等。
三、煤炭企业窒息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地面空气是由氮气(78%)、氧气(20.96%)、二氧化碳(0.04%)组成。人离开氧气不能生存,最有利于人呼吸的氧气浓度为20.9%左右。如果氧气浓度低于17%,工作起来呼吸感到困难,心跳加快,呼吸深度增加,并引起喘息,氧气降至8%~10%时,几分钟就死亡。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四、煤炭企业其他危害因素及有毒有害物质
煤炭企业其他危险因素主要有透水、爆破、触电、冒顶片帮、提升运输事故等,这些危险因素如平时管理不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排出将会造成人员伤亡伤害及财产损失。煤炭企业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固体废弃物、灰渣、矸石及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如处置不当将会带来侵占田地、造成二次污染并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应该予以重视。另外,部分煤层、夹矸、顶底板中往往含有锗、镓、铀、钍、钒、氯、砷、氟、三硝基甲苯、铅、苯、汞等对人身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它们的含量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大于临界值时必须制定保护措施。
分析研究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查找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煤炭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俊.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指导手册[K].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 血透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62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血液透析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积聚的场所,血透护士长期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子中,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因此,血透室护士应能识别血透室常见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才能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职业伤害,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进行总结,对防护知识进行探讨,以提高血透室护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1)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护士在抢救患者及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有可能直接污染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导致感染;(2)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锐器伤,护士每天在进行血管穿刺、拔针、处理医疗垃圾时,极易造成针头刺伤。频繁接触刀、剪、针、玻璃等锐器,又极易误伤自己或他人。透析器的分离、浸泡、清理、收集、毁弃等过程中,也可因被刺伤引起意外伤害。其危害不仅限于刺伤本身,且刺伤后存在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职业引起感染的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据统计,全世界针刺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因此致命的有180万人。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而针刺伤导致的感染为85%[1],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传染性肝炎、艾滋病。针刺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因此锐器伤是院内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1.2 化学因素 易造成损伤的化学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和化学药品。血透室护士因工作需要,如消毒机器,配置各种消毒液,物体表面及手消毒,都需频繁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冰醋酸、柠檬酸、“84”消毒液、手快速消毒剂等。这些挥发性化学消毒剂会污染工作环境。血透室环境相对密闭,护士若长时间处于这种空间内而又不能及时通风换气,护理人员的身体可受到严重损伤。人在含氯气为40 mg/ml环境中停留1 h即可发生中毒,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等有不良影响,这也是发生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若在配置或使用过氧乙酸时,被溅到皮肤和眼睛,还可导致局部皮肤和眼结膜的灼伤。
1.3 物理因素 主要包括紫外线辐射以及噪音污染。(1)紫外线辐射:一定量的紫外线照射眼睛和皮肤,可引起皮肤灼伤、红斑、皮肤过敏、紫外线眼炎。而产生的臭氧是强氧化剂,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2)血透室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水处理设备、心电监护仪以及透析机发出的报警声音等。透析机报警噪音为35~73 dB,透析液搅拌机为42~70 dB,水处理机为65 dB。我国对医院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 dB,极限值为45 dB[3]。这些警铃音形成的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
1.4 环境、心理、社会性因素 (1)环境因素:血透室工作较特殊,要搬运患者、透析液、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较重的体力劳动。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经常会面临意外的发生,如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摔伤甚至骨折。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体力透支,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2)心理社会因素: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患者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在透析过程中,并发症随时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机器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都会给护士带来很大压力。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集中注意力。另外,各级卫生部门的检查,护理部的护理质量要求,频繁的理论操作考试,继续再教育等等,让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2 职业防护措施
2.1 加强防护意识 (1)建立健全血透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器、透析液使用登记制度等,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2)加强传染患者的血透管理。血透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对已确诊患有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患者,要高度警惕,且在透析记录单上做明显标记,安排隔离透析,按传染病隔离、消毒处理。对急诊和未确诊的患者,全部按阳性对待[4]。
2.2 生物因素防护措施 (1)加强自我防护:护士处理污物时,必需使用适当的防护屏障,穿好防护衣,戴好帽子、口罩、橡胶手套,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一旦血液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认真洗手和进行手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在与血液、体液接触或可能接触后,马上洗手。脱去手套要及时洗手,尽可能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必要时用快速消毒液洗手,改善工作人员的洗手设备,改水龙头为触式、脚踏式或感应开关,并配备手自动烘干装置。(2)防止针刺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必须及时正确放进指定锐器盒,凡用过的注射器,严禁将针帽套回,传递各种锐器时尖端朝向自己。不要将针头、锐器相互传递,集中处理[5],拆安瓿时用纱布包裹,严禁徒手处理破碎的污染物品,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一旦皮肤不慎被刺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顺着血管方向挤出血液,并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然后用碘酒、75%酒精消毒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6]。立即做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定被传染病患者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填表报院感科,进行跟踪、随访观察。
2.3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1)定时开窗换气,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定时监测空气中化学药物的浓度,使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2)熟练掌握化学制剂的性质及配置流程,使之存放于完整加盖的容器内,防漏出、溢出。配置时戴口罩、帽子、手套、低位操作,并打开通风换气装置。如不小心弄在皮肤或眼睛上,应快速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2.4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1)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室内不宜留人。照射结束后,注意通风换气,尤其要按时关灯。(2)水处理室建立密封隔离墙,并尽量远离透析室。定期检查和保养,使设备噪音维持在40 dB以下,自觉保持室内安静,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同时,调整机器的报警音量,避免抢救监护仪器声音过大。透析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减少报警发生率。
3 环境及心理因素防护措施
3.1 护士上班要穿防滑鞋,地面有水渍要及时清理,防止摔伤。负重、搬运重物时寻求他人帮助,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保护自己。
3.2 工作设计和工作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科室人员的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减轻血透室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轻松自如的应对本职工作。护理管理者要充分信任和理解护士,及时与护士沟通,了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让其在严谨而不失宽松的环境中努力工作。护士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3.3 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在面对危重患者、处于紧张的工作环境时,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充足的精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善于控制个人情绪,应用语言技巧和沟通技巧,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从而转移来自各方面的不良风险因素,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血透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损伤的处理流程及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方面的知识培训,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维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血透护士要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强化防止交叉感染的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并遵守防护方案。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减少和避免职业伤害,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朱明惠,张翠霞,苏晓平,等.医务人员在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自我防护[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4):38.
[2] 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16-218.
[3] 詹先萍,邓招.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防护[J].实用医技杂志,2006,5(16):76.
[4] 冯素贞.手术室护士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J].护理研究,2005, 19(6):11-13.
[5] 陈小垮,胡鹰鹰.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