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环境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环境的概念

篇1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篇2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篇3

    1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2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着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3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篇4

问题行为指的是一些过度的、不足的或者不恰当的行为,这是相对于一般行为而言的。林格伦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是:“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内化问题指的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外化问题指的是攻击、盗窃等违反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

二、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一种教养风格,也是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教养方式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和专制型。

权威型和专制型的父母对儿童的管教严厉,要求事事服从,这容易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溺爱型父母由于过于宠爱子女,对儿童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都给予满足,久而久之,儿童逐渐产生自私、任性的不良心理。而忽视型父母一般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在孩子的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要求也很少做出反应,更谈不上指导孩子,往往任其自由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也表现出较多的敌意和攻击。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和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2.家庭环境

在影响儿童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中,家庭环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家庭条件、父母的职业及受教育水平等都对儿童心理及行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和睦的家庭相比,经常有暴力冲突的家庭中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要高;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家庭条件差的儿童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条件好的儿童相比,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经常吵架的父母容易使儿童处于紧张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冲动。除此之外,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与行为表现。

三、教育建议

1.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但又不失权威的形象。对待孩子要做到尊重、信任,对孩子出现的不成熟的行为应进行限制,并用理性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以促进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其次,父母应改变以往不合理的教养方式。父母疼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把握一定的度,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应学会放手,不要过度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会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幼儿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积压久了而不发泄会导致心理上出现问题,应让幼儿学会将内心的不愉快告诉家长、老师或同伴,或通过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等进行合理的宣泄。

2.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注重亲子关系的发展,培养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履行教养责任。有些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爷爷奶奶,自己却没有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父爱、母爱的缺乏对孩子不良性的形成都会造成深远影响。

因此,父母应抽时间多陪孩子,培养亲子情感,履行教养责任。此外,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能给儿童以安全感,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可以多些体贴和耐心。

幼儿时期是个体体格发育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个体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特别重视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家长除了要了解幼儿身心和行为发展的规律,还要改善不良的教养方式,并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保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家庭环境 中学生 运动习惯务川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1-0098-031 研究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终身锻炼”的口号提出,又加之体育分数加入中考成绩,家长从应试教育不让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到素质教育重视和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就近些年来,有关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诸多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很糟糕。学生的成长和运动习惯的形成不但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关,而且与家庭环境也是密切相连的。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家庭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有所帮助。2 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对体育运动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为撰写论文奠定理论基础。2.2调查法针对家庭环境与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走访并制作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家长学生共答一张的形式(分为家长作答部分,学生作答部分),这样以确保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对应影响。对务川县城关中学学生及家长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7%。2.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调查到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3 结果与分析3.1体育运动习惯的概念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1]体育运动习惯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社会的需要,是在内在和外在动因的相互作用下重复发生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躯体运动,是不断重复的身体运动行为和方式。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认识、练习、重复练习、较长时间坚持的过程,是个体的行为活动,其最终的产生和形成定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3.2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生理机制体育运动习惯的确立就其生理机制而言,是在长期的,系统的锻炼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不断进行系统性环路联系,兴奋和抑制过程轮流交替,把各种运动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的锁链系统,形成感觉“记忆痕迹”构型或运动构型,最后达到生理层面的动力定型。[1]3.3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体育运动习惯的心理机制,是从运动的需要或欲望开始,是主体意识到、并产生心理不安于紧张,成为主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活动动机,主体做出满足运动需要和活动动机的活动,即目标活动,是主体体验到运动的兴趣,产生某种情绪体验。[3]这样的心理轨迹反复重复,反复强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实现。[3]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人类从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产生动机,从而促使锻炼行为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和反复,最终养成了运动习惯。因此,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是生理与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决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生理心理机制的形成又与其外界环境的作用密切相关,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3.4家庭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3.4.1家长对体育的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走访表明,家长觉得体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否有用,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影响是很大的。

家长认为体育孩子成长和学习很有用的,其孩子体育运动兴趣表现浓厚,体育态度也较积极和端正,运动动机明显,65%的学生都能保持每周3次(包括3次)以上的体育运动频率。通过对家长的进一步访谈得知,但凡认为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家长,他们平常都会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而且对孩子这方面的消费也表现出非常的支持,因此,孩子买体育用品时一般都能满足,而孩子花时问在体育运动方面时,也会得到认同。

而对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兴趣表现淡泊的家长,其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不明显,5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有可无,没有强烈的运动欲望和运动动机,也不爱主动参与运动,一般都是体育课上不得已而为之,或是陪同学玩耍,自己需求不明显。而认为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和学习没有帮助的家长,其孩子对体育运动59%都表现的很淡泊,甚至有30%的孩子不喜欢体育运动。3.4.2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凋查得知,大部分家长是赞同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而家长的赞同与否态度同样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表示很赞同的,学生70%体育兴趣比较浓厚,体育态度端正,动机也明显,锻炼时问较多。而家长比较赞同的,58%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兴趣,比较喜欢参与体育运动。而家长不赞同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36%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表现淡泊。一般来说,在家长赞同的情况都会给予孩子相应的条件支持,其条件包括对子女体育运动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层面上的支持。物质上给予经济支援,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奠定物质基础。精神上给激励,激励孩子内部心理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从而促进兴趣的产生,并激励孩子向目标发展。父母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支持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必然促使孩子对体育的需求南父母期望转化为内在需求,从而有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对体育运动的目的、作用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这个年龄段对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兴趣都是短时间的,尤其是在活动中碰到较难完成的任务或不会的技术就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从而将刚建立起来的对体育运动的好奇与兴趣抹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惯之以恒的支持、激励对孩子体育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不断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历练,不断提高身体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磨练其意志,促进其身心发展。3.4.3家长进行体育运动的状态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家长的体育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体育兴趣、体育行为产生影响。家长的体育行为让孩子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生活的重要性,促使孩子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而家长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自然也会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带孩子参与到他们的体育活动中来,这些会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形成产习惯性的影响。

家长的体育习惯还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南凋查结果可见:家长的体育运动次数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在运动兴趣方面,学生的运动兴趣随家长的体育运动参与频度有显著提升。随着家长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从0―3次(或以上)的增加,学生体育兴趣百分比也从18.2%提升到61.8%。 在运动动机方面,家长参与运动的次数越多,学生产生体育动机行为的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在运动态度方面,学生的运动态度随家长参与体育运动次数的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百分比从2.3%升高至41.7%。可见,家长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动机、态度、行为的关系都呈正相关。3.4.4家庭生活习惯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家庭的生活习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家庭关系和睦、社交关系良好、生活方式较规律的家庭环境下,其子女相对的生活习惯规律也比较好;家庭的体育氛围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兄弟姐妹对体育运动的行为,体育频道、体育精彩赛事的观看等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另外家长的教育管理对学生课余时问的支配用于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认为在休闲的时问用于玩游戏、看小说、上网更为舒服和享受,但家长的干涉对学生的这些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家庭体育生活习惯好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也较高,对学生课余选择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导向作用。3.4.5运动环境等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家庭体育活动大多数都是围绕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来进行的。因此,家庭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作为平常健身之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居周围的地理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来决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体育的具体项目,也影响家庭体育的开展,同时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的开展。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教学内容、教师技术水平等也影响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都与体育设施不齐全,参与条件不方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喜欢等因素有关。由此可见,地理环境、体育设施是否齐备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物质前提,锻炼场所是否方便、内容是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是影响坚持运动的重要原因。4 结论与建议

(1)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从体育活动的需求产生体育动机,从而促使锻炼行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持续和反复便养成了运动习惯。其重要前提是学生有正确的体育运动态度和兴趣,而体育兴趣义是影响体育运动习惯及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养成体育习惯的首要条件。

(2)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以及家庭体育生活等都对学生的体育习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通过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引导、支持孩子的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促使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孩子的身心健身发展。(3)运动环境等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地理环境和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开发新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不同个体对体育运动内容的需求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前提。参考文献:[1]李华禄,杨慧玲.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5):130-133.[2]常生,吴键,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3):69-70.[3]陈丽珠,毕仲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80-381.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ports Exercise Habit

――ing Wuchuan County Chengguan Middle School as the

search Case

Luo Zhengqing

篇6

越轨行为是指背离或违反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社会规范也有所不同。所以,判断某人的行为是否越轨,主要看其是否背离、违反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规范。越轨行为根据背离、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一般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前者是指背离、违反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后者是指违反法律规范。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背离、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少量的是违反法律规范。

二、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是指用社会控制的强弱来解释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一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迪尔凯姆,再经过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到当代,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当属主张社会控制理论的特拉维斯.赫希。1969年美国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在其出版的《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一书中,论述了社会联系即社会控制理论。赫希认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控制的联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结果。社会联系是影响、制约人们行为特性和行为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在赫希的理论中,核心概念是社会联系,这种联系一般通过社会机构表现出来。而抑制犯罪、越轨的“社会联系”则由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四个要素构成,每一个要素都与青少年犯罪产生联系,并且四个要素相互之间也发生作用。

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是被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了的极具生命力的解释犯罪原因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而犯罪行为是越轨行为的一种,所以,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为此,本人就“社会联系”的四个要素(即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进行展开,用来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1.从社会联系的第一个要素—依恋(感情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依恋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或群体的感情联系。在赫希看来,假如一个人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期待,对他人的意见不具有感应性而没有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即有越轨行为的可能性;相反,一个人若依恋于父母、学校或同辈群体,越不可能有越轨行为。

(1)依恋于父母:赫希认为,越依恋于父母亲,越容易向父母亲征求对他有关活动的意见,因此当他考虑从事越轨行为时,会担心影响他和父母亲的感情,而降低从事越轨行为的可能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W.Gove)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受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他通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成长。许多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的经历非常重要,而且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确定并且强调幼儿初期经历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的关键性依据。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人格缺陷和越轨行为。那么到底是哪些不良环境导致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呢?

一般说来,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的家庭和所受到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有家庭不良状态和家庭教育缺陷。家庭不良状态主要表现为:双亲不全,子女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家庭生活气氛不正常,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子女得不到温暖和抚爱,缺乏安全感;父母或兄长的消极榜样作用等。家庭教育缺陷则主要表现为:父母或其他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偏袒其过失,导致他们变得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以及社会利益,在行为上则表现为贪婪、懒惰、粗暴、残忍、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感;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孩子过分严厉,他们动辄打骂孩子,促使孩子变得冷酷、残忍、不诚实、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失去希望,放任不管,从而导致孩子自身对家庭的失望,促使家庭对孩子的控制能力的减弱,最终使孩子走上从事越轨行为的道路。

(2)依恋于学校:赫希认为,孩子越依恋于学校,越不可能从事越轨行为。他也认为智商和学习能力与越轨行为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孩子在学校功课表现不佳,不能符合学校的期望,减低对学习的兴趣和学校的附着度,犯罪率就会越高。在学校依附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上,赫希勾勒了这样一个原因锁链:缺乏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差—不喜欢学校—进行少年犯罪。

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是另一个社会控制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如果学校风气不正,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则有可能使学生个性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容易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越轨行为。大量犯罪学研究表明,在学校中,老师的支持与鼓励程度越大,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学校的纪律越严明,管教的方式越恰当,学生就越不会从事越轨行为。

篇7

前段时间,应邀参加了一个网络社区的讨论会,讨论会的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参与讨论的家长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名校教育。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名校教育意味着“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你的孩子能从重点小学读到重点初中、高中再读到重点大学,就已经意味着人生一片光明了。尽管有人提出异议,说名校的学生也可能找不到工作,普通学校的学生也可能获得成功,但这依旧属于个例,当样本扩大到整个群体之后,读名校的孩子总体来说优于普通学校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同样备受家长关注的还有孩子的健康问题。和我们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不同,除了孩子身体健康,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前者主要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出生在城市的这一代,虽然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也缺少爷爷辈们在田野和山间经历过的“野蛮生长”阶段。这并不是玩笑,自然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空气质量和纯天然的食物,大自然也是培养孩子认知的重要环境。如何保持孩子身体健康,培养孩子对自然的认知,对城市人来说确实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心理健康成长更多体现在家庭环境之上。一位80后的年轻人谈到自己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遗憾是父爱的缺席,“因为父亲工作忙,小时候基本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面,虽然从小衣食无忧,但是总觉得缺少了很多东西。”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他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时间表,细致到每天要给女儿讲什么故事,玩什么游戏,周末是去公园还是动物园……他想给女儿留下的是一个愉快的,随时都有父亲参与的成长环境。有家长还提到了孤独的问题,学校离家很远,除了在校时间,其他时候孩子几乎都是一个人,家长的陪伴并不能代替同龄玩伴缺失的情况。

安全问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如果学校离家比较远,家长分身乏术,如何保证孩子安全上下学?现在小学三点过就放学,从放学到家长下班回家这段时间,如何保障孩子不在外面无所事事地闲逛?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孩子成长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有部分家长谈到了艺术和审美,觉得应该从小让孩子学习钢琴和绘画,以培养孩子的气质和自信心还有竞争力。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家长们都想倾尽全力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成长本身其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体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就读名校、亲子陪伴、亲近自然、培养艺术和审美、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很重要。

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平台,把这些成长环境、成长因子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良好的,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长大的乌托邦,这不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东西吗?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有多大影响?

引用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蒂的一段名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关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信任;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

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大致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以及社区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出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也是现阶段成长教育中争议最大的领域。因为家庭环境受到家长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等主观因素影响太多,导致每个家长都可能形成自己的一套成长教育理念,比如近年来争议不断的“虎妈”“猫爸”和“狼爹”。相比家庭环境,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就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相对可控的环境。

学校环境是孩子成长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起码有16年处于学校环境当中。一个好的学校环境,综合了学校硬件设施、师资、教学条件、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多方面因素。

名校无疑占尽了优势,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备都遥遥领先于普通学校;拥有更多的机会,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交流活动,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以及健全的社交能力;拥有更理想的学习氛围,因为有一群优秀的同学围绕在孩子身边。

社区环境则包含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交环境等等因素。因为孩子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最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举例来说,一个生活在嘈杂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丧失注意力;一个住在杂居社区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习惯不好的邻居的影响。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学习“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孩子找到一个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现阶段下,有没有一个整合了校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载体呢?有,那就是学区房。早期学区房的概念很简单,就是学校周边的房子,住在离学校近的地方,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之后,随着中小学“划片区”政策开始,拥有名校指标的小区,就成了学区房的代言词,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开始结合在了一起。

这显然是不够的,先不讨论学区房指标的各种乱象。你是否会为了孩子的就学问题,购置一套价格高昂,但品质和周边环境却一塌糊涂的闹市区老旧房屋?除了学校和家,孩子是否依旧无处可去,在缺乏玩伴的情况下孤独成长?当家长暂时缺席的时候,学校和社区环境如何填补其中的空白?孩子如何在社区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这些“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会关心的问题”,其实正是央企巨子中国金茂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金茂尝试,把最好的学校环境以及社区环境整合在一起,以位于重庆的“金茂国际生态城”为载体,提出了第三代学区房的新概念――成长地产。

中国金茂想创造成长乐园

中国金茂的成长地产概念,一共细分为六大体系。分别是名校教育体系、人文熏陶体系、生态健康体系、空间关爱体系、无忧呵护体系、心智快乐体系。

名校教育体系是良好学校环境的保证。在金茂国际生态城当中,有着国际一流的胎教中心,拟引进世界领先的蒙特梭利双语幼教,斥巨资打造重庆市渝北巴蜀小学。而项目东侧就是规划中的重庆重点中学――重庆八中,西侧规划的是知名的国际中学。简单一点地说,就是让孩子下楼就能享受最好的名校环境和教育。

人文熏陶体系通过家门口一站式教育培训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仙桃数据谷、观星t望台、社区儿童专属图书馆等一系列设施,构建出一个充满科学以及人文氛围的社区环境,让孩子爱上科学、爱上阅读,成长为一个能适应未来的、心智健全的人。

生态健康体系则依托于周边1.53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中央公园,除了提供一年365天都能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之外,也让孩子能在自然中尽情释放天性。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礼嘉儿童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等9大医院,保障了孩子健康无忧成长。小区的整体设计突出空间关爱体系。有逾6000m?儿童专属娱乐区,让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游乐场的快乐。户型设计细心考量孩子成长各阶段所需,预留儿童成长空间、节假日父母探访居住空间,让房子与孩子一同成长。公共空间优先采用圆弧设计、无障碍通道、多彩颜色等众多人性化设计,充分考量儿童所需。

无忧呵护体系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社区提供儿童小饭桌,科学搭配,提供营养膳食,让上班忙碌的父母不再担心孩子餐食;“4:30课堂”让孩子在放学后,在专属小课堂由专业老师辅导作业,等待父母下班回家;社区将采用儿童智能定位手环监护系统,让父母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孩子动向,时刻保障孩子安全。

心智快乐体系则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商业街区将设立众多儿童游乐配套,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成长;专属成长联盟不定期开展儿童夏令营、名校交换生等活动,增长孩子见识,开拓孩子眼界。近百米儿童画廊让孩子天马行空的绘画创意肆意发挥,让孩子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同学都是邻居,让孩子每天都可以和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玩耍,给孩子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这六大体系就是中国金茂想要打造的儿童成长乌托邦。想象一下,楼下就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多所名校,孩子从小就可以安全地步行上学,每天起码可以多睡一个小时。孩子从小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出门就能到达中央公园,每天都可以吃到健康的有机蔬菜。

院子就是孩子的游乐场,下雨天伏天也能在室外尽情玩耍,和小伙伴们在儿童广场上玩游戏。周末孩子再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上完钢琴、美术、舞蹈等众多兴趣班。还可以经常去文化艺术中心参观美术展览,每天晚上都能爬上t望台t望星空。

篇8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篇9

关键词:家园协作;幼儿;生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72-01

新世纪的婴幼儿教育提倡智力的启蒙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尽管这一点被众多家长所熟悉和共知,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毕竟放眼当下的婴幼儿教育,似乎更多的是孩子智力的开发,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略显薄弱。哪怕众多家长发现了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极易忽略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意义。为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通过环境强化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加强与幼儿家庭的联系,二者共同打造家园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使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构成一个教育圈,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1.现阶段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现状

1.1 家长重知识教育而轻习惯教育。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幼儿园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在学校学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几首歌、几首古诗等,而忽略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的好坏。随着社会教育竞争压力不断加强,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给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而根本不问孩子的意愿,这种忽视儿童主动性的教育方式显然是畸形的。又或者,由于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存在着溺爱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1.2 教师在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从理论上而言,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必要的管理机制,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但实际生活中的幼儿园教育往往缺乏连贯性,教师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只是断断续续的,没有一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

1.3 幼儿园对家长的综合指导不足。传统的家园合作往往忽视了合作双方的平等性,大多以幼儿园为主导,家庭方面总有推卸责任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长对于幼儿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缺乏对幼儿在幼儿园中起居的关注,并未真正理解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失衡,同时,幼儿园对家长的综合指导不足,两重阻碍导致双方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

2.家园协作在幼儿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意义

2.1 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综合意义。家庭是在幼儿成长早期影响最为强烈的环境,孩子从出生到踏入社会,有半数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行为习惯引导,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而幼儿园则是还在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学堂,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接受系统性的文化素质奠基和身体素质发展,由第一教育和第二教育的共同作用,儿童可以在幼儿阶段树立良好的个人基础。

2.2 有助于合理引导幼儿的心理特征。通俗而言,幼儿和成人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年龄段,在心理差异上,而这可谓是泾渭分明。因此,在对幼儿生活习惯的教学上,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需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耐心、热情地引导,将抽象的东西转化问具体生动的概念,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3.家园协作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3.1 构建家园协作基本框架。家园协作机制的建立要求幼儿的幼儿园和家庭可以根据双方的基础构建家园协作框架,在科学引导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作息、饮食、睡眠等方面,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科学时间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些合理的日常起居安排,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在日常的吃饭、睡觉等时间的控制上,也可以采用时间把控的模式,并将此与家长进行交流。家庭和幼儿园作为两个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有着各自的核心优势,无论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是家长提供的幼儿日常情况信息,都有助于双方交流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时调整家园合作机制,有效推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3.2 树立榜样激励机制。幼儿的是非判别能力较弱,但对于来自成人的肯定和鼓励是十分重视的,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合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即使鼓励和表扬幼儿在生活中的一些良好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可以表扬吃饭速度和个人卫生处理得比较好的孩子,并且让其他孩子进行学习。同时,幼儿的模仿能力也较强,因此,幼儿园可以即使鼓励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孩子向他学习,模仿他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及时纠正自身的行为缺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3 关注幼儿差异,合理纠正习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心理发展情况还是习惯培养历程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个别情况进行教育引导,保证整体的平稳进步。一些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照顾的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一些吃饭拖沓,睡眠不及时等情况,教师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孩子严格遵守时间,给与一些奖励和表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习惯。在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和睡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再次考量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欠缺之处,逐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4.结语

以"家园合作、共同成长"为理念的家园协作桥梁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提供一个坚不可摧的成长环境,一方面幼儿园在幼儿在校期间提供集中的教育,保证其安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信心。家长们力求让孩子在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和成长环境,这一种努力不光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还有效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家庭提供家长的支持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幼儿园提供集中的教育和有策略的呵护,共同推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其一生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行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沛媛,董雅芬. 重习惯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1(05)

[2] 胡耀岗,寇文亮. 试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15(04)

篇10

1.同伴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主要的同伴关系为同学关系,同学关系在其人际关系中占主要地位。出于对相同价值观、情感、认知水平、心理成熟程度、兴趣、经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要求,中学生更倾向于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之间建立人际关系。他们在同伴关系这个群组中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展现自己的价值观,以及通过伙伴发现自身的不足及优点,评价自己在群体中的能力及地位。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最能直接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心理健康的印象因素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

2.师生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就目前我国校园教育氛围及情况来看,师生间的关系最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很少产生跨越性的友谊及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根据他们之间的心理契合程度可大体分为紧张型、冷漠型、庸俗型、和谐型师生关系。经试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数据可知,处于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变现为情绪影响、自我概念影响、个性社会化影响等。

3.家庭关系对心理的影响。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便已经与家庭建立了各种关系,其中亲子关系是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控制上,树立他们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这明显不同于同伴关系的个体需求和享受娱乐。因此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里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教育作用上。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在间建立青少年自信、独立自我意识、提出质疑能力、活泼好动性格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指导与建立

1.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心理素质的高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创建一种健全的心理氛围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共同对中学的心理健康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这些中学生始终生活中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共同努力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减少中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学校和家庭关系青少年的身体成长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心理成长。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给青少年建立一个“保护网”,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起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

2.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地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心理塑造的基地,因此开展校园心理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课题。首先,学校从上到下同意思想,从意识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可结合学科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内容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其次,从实际行动出发,做好学生心理卫生与辅导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群体心理辅导和个体辅导。最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辅导,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导。

3.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学生的另一个教育基地,也是他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因此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知识、思想、品行、兴趣、习惯、特殊才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实践证明,家庭环境的好坏以及家庭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家长本身的素质、教育观、情感投入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学习成绩,还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