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在线范文
时间:2023-04-03 09:1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改在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现;课改理念
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的生活艺术而真实的反映。教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许多以教育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生活的真实,回答了教育教学的深层问题、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而且相当一部分和我国现在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理念惊人的一致。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认真钻研这些课文,一方面能为我们教好这些课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我们对课改理论的理解,使课改理论跟我们的知识结构建立更牢固的联系,可谓一箭双雕。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回答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最好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是每一次课改都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一次课改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回答到了什么程度,课改就成功到了什么程度。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一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学得最好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要实现高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莎莉文老师正是深刻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让海伦・凯勒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方法再塑了她的生命。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像她一样认识到了这一点。
(二)当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时学得最好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所上的那节课学生“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是法国字。”非常投入。同时,这也是一节高效课。
(三)当课堂气氛轻松时学生学得最好
《世说新语・咏雪》可以说是一节描写得非常成功的作文课。在这节课上,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学生们吟出了“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咏雪的佳句。探索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谢太傅没有师长威严的面孔,营造出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晚辈谢朗、谢道韫等思维非常活跃,课堂精彩不断。
(四)当学生面临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时学得最好
《王几何》(七年级上册)一文中的王玉琳老师“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原因是在他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解决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他自己先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标准而好看的圆和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正手徒手画。结果学生画的全是“鸡蛋、鸭蛋、梨和丑陋的三角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王老师才点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学生对这节课的影响怎能不深刻呢?
(五)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
牛汉在《我的第一本书》(八年级下册)里这样写他在他的小学老师弄不成的语文课上的一段经历:“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就汪汪叫几声”。用今天新课改的眼光看,这无疑是由学生导演的精彩的课本剧。这样的用多种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此时四个年级的十几个学生“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这一笑,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终生难忘。
二、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二――教学内容不宜繁难偏旧而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易于接受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自己的三味书屋的那位老师教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等句子他听不懂,只能根据先生大声朗读时的表情和动作猜测“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这样的内容繁难偏旧,远离了儿童的生活。设想这位先生带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去百草园观赏“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长吟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百草园的动植物,然后再写它们,学生一定很感兴趣,一定学得很好。
三、体现的新课改理念之三――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
(一)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
丘吉尔对学校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做法感慨不已。幸运的是当时哈公学的校长威尔登博士“不以分数论英雄”,重视丘吉尔其他方面的不凡表现,依然让几乎交了白卷的丘吉尔在该校上学。是对学生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让英国历史上有了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二)对学生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
篇2
关键词:理念 课改 创新 兴趣
新课程以来,许多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程上教师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节课轻松快乐,似乎我们历史课堂达到理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我认为许多课重现象,不重本质,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致使课堂出现了虚拟的繁荣。下面对历史课堂实践中如何体现新的观念进行解析。
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不仅强化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作用,更要突出教学形式,先进性和方法的灵活性,课堂改革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两部分,并且要把大量精力用在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上,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如果“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设计的历史知识的框架,使“知识”活起来,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能进行美育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南北朝的书画与雕刻,唐代诗歌,五代以后的诗词,元代以后的小说于现代剧本以及历史著名的建筑和各类美术工艺品,都值得我们欣赏,并能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有许多爱国者都值得学生们学习和骄傲的。这些鲜明的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育他们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在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易接受,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例如:为了不让自己不忘记复国之志,勾践卧薪尝胆,最终能成功打败夫差,成为一代霸业。“卧薪尝胆”的故事,表现了勾践不忘耻辱,不断激励自己的振作精神,也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北方晋战争之后,吴国和越国征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极强的学科,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包含着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界。
总之,在历史教学的每个环节,要时时注重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乐而教”学生“乐而学”的境界,让新课改理念真正进入课堂中。
参考文献:
1.田文红,论中学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篇3
一、详细分析试卷,构建完整的评讲系统
(一)查找“病因”,作好详细记录
试卷批改完后,我们常会发现,一些老师把学生成绩录入后就把试卷发给学生,甚至连成绩也没有登记就把试卷发给出学生,有的时候把答案张贴公示让学生自我更正,这样做的教学效率会有提高吗?其次,有的老师随随便便大论“一言堂”,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全堂课老师讲得上气不接下气,学生听得天昏地暗,手抄得发软.另外,有的老师把试卷发下后,而对考试的情况不闻不问.我们试自问一下,如此操作,又怎能达到查漏补缺,提高教学质量呢?其实,试卷批改后,我们常常要做详细的分析,如:试卷的难易度;涉及的知识点;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各分数段人数情况;哪些题目做得好,哪些题目做得差等.我们收集学生存在问题的情况后,诊断出错原因,发掘学生的潜能或创新独特的解法等.在作了详细分析之后,我们就制订评讲方案,或写好评讲的提纲,譬如哪些要评,哪些不讲,哪些是讲的重难点,评讲题目的先后次序,或要补充的知识体系.
(二)构思评讲的课堂氛围,以趣导学,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无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他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就像发动机没有油一样无法正常运转.若学生有精神压力,将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必会产生一种恐惧甚至厌恶的情绪,最终导致对学科兴趣的丧失.倘若他对这科的兴趣越来越浓,教与学就能产生互动,则他们对该科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好,最终必会有所创新.当学生第一时间面对成绩时,学生的情绪会有变化的,多少会影响到课堂的评讲效果.因此,在备课时要注意考虑: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秩序,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现个性,闪露灵性.我们分析试卷时充分利用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表扬,语感抑扬顿挫,用言语,用事实打动学生,勾起学生质疑发问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认知过程的各种思维活动中.有时候,我们让学生上台点评分析讲解,信任学生做小老师的角色,更好地发挥师生的互动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听之入耳,学之有趣,评之有效.
二、评讲模式灵活多样,凸显实效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评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评讲手段,评讲的形式多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
(一)群体式评讲
常规的试卷评讲模式,一般是群体式,即老师面对全体学生以同一种方式面向全体学生集体评讲.评讲的主导者是老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不要搞“一言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讲评中要注意引导与鼓励,避免一味地埋怨与指责.另一角度上说,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敢于发表个人意见,让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可以请不同层次学生上台分析点评,可以请解法优秀简单独妙的学生上台分析点评,甚至鼓励大胆的后进生敢于站起来讲述他们的不足等.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体会到集体成功的喜悦.我们采取这样的评讲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也会更好地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吸引更多的学生认真听讲,效果肯定要比老师“一言堂”要好.
(二)“一对一”“一帮一”的评讲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抱怨学生,怎么上次考过、做过,又在课堂上评讲了,这次再考,学生又不会做呢?的确,这些情况在中考前的备考复习中的老师体会最多,无论是基础知识题目,还是一般的解答题,再现几次的题目或同类的题目,都会有一些学生做错.做错的,往往是中下层生,究其原因,学生智力是一个因素,更大程度上,是老师的评讲模式单一化.平时教师施行评卷的方法一般都是“一言堂”、“过山车”模式,未能适时为中下层生突破智力束缚,开辟新的思维能力.中下层生往往听懂这一题,但听不懂那一题,对不懂的问题,又不会主动去问老师或同学,甚至怕问,不敢问.这样一来,学生仍未掌握的知识,老师仍不了解,认为评讲了,学生也会了.实际上,他们的掌握程度并不如我们所想的.由此而言,我们可以更强调的是采用“一对一”和“一帮一”的模式.所谓“一对一”, 是老师直接和学生一个一个的点评,评讲前,老师将学生的“病因”作好记录,并选好“举一反三”的题目,为学生及时“充电”.如试卷考查负指数,老师除了给学生讲解方法,还要为学生备好“举一反三”的题目,
这些都是基础题目,通过更换底数和负指数,要让学生边听讲方法边练,评练结合,彻底让学生掌握方法.其它的题目也这样评讲,关键是通过评讲,让学生把忘记的知识或未掌握的知识,能真正的掌握牢固.这种模式虽然费时,但效果好,更大程度上凸显评讲的作用,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一帮一”是学生帮学生的方式,老师堂上评讲后,再安排“好差”学生结成对子,由好的学生帮中下层生讲解仍未弄懂的题目,既能为学生解决问题,又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学生互动合作能力.
三、评讲方法力求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迁移能力
根据试卷的多样性,尤其是数学试题,量大题目多,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详细分析,全面纠正不同的错误,并尽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在评讲中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提高他们创新能力.我们在评讲试卷时,给出的问题应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创新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渐渐养成自觉的求异创新意识.
(一)针对性要强,启发性要活
评讲要针对学生易错多错的题目,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典型情况,或某种题型,突出重点,细讲难点,不要面面俱到.我们应该把重点、主要知识点完整系统地概述,要让学生知道用了哪些知识、根据什么思想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挖掘根源,剖析出错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同时,讲授时不能只“抛”,而应“诱使”学生“就范”,因势利导,使其产生疑惑,促使其思维像上了弦的弓箭一样,蓄势待发.此时教师从中点拨,使其茅塞顿开,达到“一石击开水中天”的效果,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下题:
的直径,ab = 4,d是 上异于端点a、b的任意一点,延长ad到c使cd=ad,连结bc. 求证: ab=bc.
这道题很多中下层生可能不会做,主要原因是不会作辅助线(连结bd),在点评时,老师先作提示连结bd(点拨),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修正错误.接着让学生点评解题思路,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当学生沉醉于喜悦时,老师再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无学生想到其他方法,老师可提示连结od,则od是 的什么线.学生很快会联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去证明.经过点拨,学生已经掌握解题方法,点评总结时,再强调:遇直径常作辅助线,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这样,通过针对性点评,让学生自我反省,发现症结,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在日后解答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得以应手.
(二)凸显综合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迁移能力
学生对测试往往关心的是分数,不重视错因,即使能纠正答案,也不知解题方法.评讲中要让学生认识错误实质、原因,启发多角度认识和分析方法,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归纳解题的思想方法.一般来说,学生常错如:粗心大意抄错;概念混淆、概念性错误;语言书写不科学、不规范;论证不充分,推理根据不足;审题不清,即审题错误;或分类不完备等.评讲中力求综合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发挥“检验效果,提供反馈”作用,不可就题论题.教师不仅要善于通过比较、分类、抽象、归纳等提示联系,拓展发散,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大胆猜测,分析命题意图,考点对接,题型变换.如下题:
这样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作适当的变题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概括新知,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起到评讲的真正作用.
(三)善于类比、归纳,深化知识体系,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
篇4
一、新课程关注生命个体营造自由发展空间
1. 师生角色的转变、注重个体的存在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地位 。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学生被动地以最大限度地来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 , 使自己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成为复制知识的传声筒,丧失了个性思维的发展,丧失了创造性的发展,失去个性情感的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 “ 教师为中心 ” 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要打破 “ 教师中心 ” 的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教师要摆脱 “ 师道尊严 ” 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 的课堂形式,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还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2. 学习方式的改变,展现生命自由发展的空间
从 “ 教师为中心 ” 转向“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地位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 1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注重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在学习中,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教师成为学习的帮手,共同发展。。
( 2 )新课改要求课堂注重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而非强制的。在课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随意走动,相互交流,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想做的事,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参与课程实践。使他们在智力上,情感上和道德上得到自由发展。新课程给予学生一定自由,让学生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自由,即思维与想象的自由。
二、新课程强调创造和谐氛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人是一个群性动物,个人必须必然处在关系中。单枪匹马而缺少合作精神的人,在当今社会必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培养学生合作是社会要求,时代呼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问题与活动,营造活泼的宽松环境,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组织形式,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接纳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与世界共融共在,这是 21 世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从而也达到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
三、新课程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探究学习能立的培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与创新中完善与塑造学生人格,进而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探究过程的实现,新课程明确提出如下措施: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追求的目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追求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把知识学习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再也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手段,让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中培养创新素质。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打开学生智慧的门 ,问题是创新的源泉。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做标新立异的二月花,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更要鼓励学生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在学生自我构造过程中,张开思维与想象的翅膀,在独特新颖中创新。
四、新课程渗透了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教育
1. 学习过程是学生成功激情的体验。传统教学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在获得答案过程中情感体验却漠不关心。新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学习个体存在,更注重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被学生真正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事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且似懂非懂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智慧与经验,去积极攻破难点。一旦攻破,学生非常兴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一种体验。
篇5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思政课“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高职生思想状态调查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世界大学城用户空间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刍议 基于人文素养提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创学结合”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浅析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 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治国理政新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基于思政理论下的“大思政”教学改革探析 争先创优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2015年4月28日.
[5]胡新峰,吴林龙.《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2015年4月28日.
[7]李亚员,管立国.《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J],理论探索,2015(1):55.
篇6
论文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在于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制度化、具体化,其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成熟、有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本文尝试从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和优化,分析导师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行办法,找到恰当的途径优化本科生导师制,以实现其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本科教育实现社会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1.思想上。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一般生理与心理都处于变革时期。高中时期紧张的学习转变为大学校园的轻松自如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高中时期对大学的种种幻想,而到接触大学生活的实际状况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许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巨大动力,进入大学校门之后这个动力消失了就容易迷失自己。而大学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状况,面对辅导员一对多的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价值观的构建上。本科教育的这四年时间,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修整时期。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的历程规律进行教育。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已经趋于成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期。对大学生来说,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束缚之后,出现了类似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生活社会经验明显不足、政治思想方面虽有自己的见解却明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这些因素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心理的健全,在学生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导师能够适时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师通过科研、教学言传身教、渗透式的教育可能比辅导员单纯的思想政治管理更有意义。
3.专业引导上。当今的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同学们之间的诉求尤其明显,所以在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素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实行导师制这一教学制度之后,导师不仅作为他们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同时在生活作风、处世态度上都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帮助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对那种较高年级的对大学生活产生一定适应能力的学生来说,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专业的构建、克服专业选题的盲目性,尤其在论文选题这一过程,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由导师循循善诱把握好选题、调研、基础研究、论文形成几个阶段的关键问题,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二、导师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1.导师制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从目前本科的教师设置上可以看出。现有大学教育的教师清晰地分为两部分。育人成为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任务,专业教师只有教授专业知识的作用。现在大学的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了育人的功能,比较注重书本上知识的教授,这从狭义上讲是教材意义的传递,只管传授,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大学教育现在有一重要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适当的教学交往,老师上课来、下课就走,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本科教育中学生生活的管理者都是由专职的辅导员来完成的,它与教学、科研基本上是脱离关系,变成了很明确的分工,教师只负责教学科研、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这样做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实施导师制可以使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中言传身教、教学中循循善诱,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科研兴趣。一所具有教育精神和传导能力的本科大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而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思路。实施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可以利用专业教师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使本科生在学习课堂内知识的同时,及早激发科研兴趣,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创新能力,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方向,培养专业领域的爱好。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体制,在导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导师制运行机制下,学生摆脱了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学习。
三、可行几种导师制的类型
1.科研导师制。所谓科研导师制,就是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以科研为平台,利用导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科研导师制存在的最终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诉求无疑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科研制导师的特点就在于:首先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包括社会实践都能够能动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主动能动性地发挥和教师的主观引导作用。
2.精英导师制。所谓精英导师制,也可称为精英学生导师制,它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作为本科生导师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它以大学学生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为扎实理论功底的学生为主要的培养目的。通过师生的双项选择机制,为学生配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教师为这类学生的导师。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都有较强的意义。
3.完全导师制。所谓完全导师制,是指所有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除去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外,另有导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专门辅导。在完全导师制这一模式下主要是组成人员较前两种导师制的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导师制包括除教学、科研外的教育管理人员,指导学生的数量也较另外两种导师模式要多。这种导师模式的特点在于,可以大面积、全面而又公平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辅导。这种辅导可以不仅是课堂上的,也可包括科研旨趣的提升、人生规划的完善等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不过这种模式须与另外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做到有针对性的、有特点的、分批分层次的展开。本科教育引入导师制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过程,是对现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这有助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完善,以期为本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保垒,孙坤权.试论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4):90-93.
[2]李瑞.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与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22-23.
篇7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办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和创立了独有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学说,但内涵非常丰富,涉及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论说,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的今天,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从教育观念看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中各个方面都有独到深刻的阐述。在教学观上,他认为“教学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必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知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才能让学生“乐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然后学生先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寻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新课程标准则这样阐释“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陶公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以上几点外,还有以下要求:第一,要有信仰心,必须“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第二,要有责任心,不但对自己和课堂中的小孩应当负责任,而且对国家的教育业也应该具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共和精神,“要和学生共甘苦,要和同学表同情”;第四,要有开辟精神,“使中国无地无学生”;第五,要有试验的精神,不能只是照搬,自己试验,方得出真理,方能不落人后。
新课程标准则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求教师要注重利用社区资源。陶先生上个世纪创办晓庄学校时,就已经在实践中做到了这点,陶公在乡村办学,不但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而且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从一次凿井之后开会那件事可以看出来。
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对教学对教师的看法有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必须学而不厌,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教学生学,而不只是教书或教学生,必须有一个联动使动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还激发起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这恰恰是时代的发展提出来的要求。
二、从教育内容看
陶先生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
这样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中肯和必要的,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一句话,关注学生的全面向上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才能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国家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的康庄大道。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陶先生在《新教育》中这样阐释当时的“新课程”:“从社会这面来讲,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谁教,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方才能够适合。……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也就是说,陶先生认为,课程的设置和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情况,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和要求的。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教材是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必须体现当地实际,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
陶先生不管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内容也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育才二十三常能》里,详尽地列举了他觉得应该掌握的技能,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方面。
但是陶先生并不仅仅主张教育的实用性,他也非常注重创造教育。他认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还主张“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即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所以要进行创造教育,先要进行行动教育,而且行动教育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开始。
三、从教育方法看
陶先生不仅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社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同时他要求的教育方法也不是单一机械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
陶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的获得有亲知、闻知、说知,而闻知、说知安根在亲知里,所以必须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当然,做并不是抹杀一切行动,是“劳力上劳心”,必须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因此既是强调实践,又必须是动头脑的实践,手脑并用,才可能得到长进。
新课程改革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单列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绿色证书”教育两部分内容。新课程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更是开发与创生、教学与课程的相互转化。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生会学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宝库,学好学透陶公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新课改的开展推行要顺利得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2]陶行知著.新教育.
篇8
一、锻造师资,实现教师自身的突围。
教师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实施者,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课程改革便无从谈起。推行第八次课程改革绝不是对以前的语文课程进行简单的包装,引进几个时髦的名词那么简单,而是一次对语文教学理论的重新架构;是一场语文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什么是“语文课程”?“为什么要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其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语文的本质”又是什么?“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定位?这些命题都是走进新课程的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农村小学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上可以落后于城区小学,但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决不能落后。要想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突围,教师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突围,这是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将教师的培训列为首要工程,并贯彻始终。通过各级培训网络,对全镇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不放过任何教师外出学习培养的机会,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另一方面架设空中课堂,请专家、特级教师“上门”讲学做课;同时,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通过学习培训,大多数教师完成“蚕蛹化蝶”“凤凰涅槃”般的新生,实现了生命的飞跃。
二、课题研究,实现“教”与“学”的突围。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语文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农村小学也可以走“科研兴校”的路子。但关键的是研究必须要直面学校实际,以改进学校实践活动,提升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
首先是实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布施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都实现了自身课堂角色的本位回归。其次是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我们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并初步构建了一些符合本校实际而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等,如“自主质疑、读中释疑”的阅读教学模式,“低年级自主识字”教学模式,并且边总结边在全镇乃至全市农村小学中推广,再发展,再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验教师撰写的论文、课例、反思等在全国、省市各级论文赛和省新课程改革成果评比中获奖。意义更为重大的是在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获得了群体成长。其间有多位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研讨课并送教上门、做经验介绍,达二十多节次,其中程水生老师代表景市参加全省现场阅读课竞赛获一等奖,有两人成长为市小语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景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多人在市县级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这些对于一个农村小学来说确是一个大丰收,这也是我们开展课程研究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
篇9
1.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师的崇拜物,有的学校多媒体教室排得满满的,或者根本就不够用,学生一天下来至少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再加上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投影屏幕亮度又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所以,过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2.多媒体更多地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过分地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播放”操作者,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教学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
3.多媒体教学应用剥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如果所有的实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对学生的实验学习就会打折扣。所以,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当然对于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只能让学生在“看”中来学习,而真实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将“看”“听”“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模拟,而是要尽可能采用真实的实验实践教学。
4.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追求花样,应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多媒体教学。
篇1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学校体育要从重视体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体质和体能,而且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更新体育评价观念,实现素质教育
(一)建立全新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力求突破过去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体育评价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又要评价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以及思想、意志、品质,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
(二)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体育极为复杂,有其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体育学生不仅要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并不容易量化,单靠定量的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师必须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建立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离不开任课老师的自我评价。因为任课老师工作在第一线,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清楚教学质量的优劣。但由于评价时的心理压力与主观因素,任课老师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还需他评,由同行教师评价,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信息,按评价标准进行,这样才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正确地评价。特别是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不易外在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评价,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制定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四)建立重在激励的科学评价。
青少年喜欢参与体育运动,教师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充分运用评价结果来激励学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至关重要。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作纵向比较,设立各种激励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表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等等。
三、体育教学中应强化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客体教育观向主体教育观的转变。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组织,才能培养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主体性具有两层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学生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主体性;二是指体育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即教育应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既包括教师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又包括教师主动地适应学生。
四、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突出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体育知识传授,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懂得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的意识,同时尽可能结合实际,介绍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实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自觉参加锻炼。对实践课的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体质,同时有效实行素质教育,如田径项目有跑、跳、投,特别是长跑项目,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可根据教材的性质不同,更多选用比赛和游戏方法,让学生参与比赛和组织工作,这样不但可以培养竞争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某些能力素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计划,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练习,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质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各种思想品质。就教学内容而言,许多内容多有针对性项目可选:只要从学生需要出发,在教学中可选择带有明确规则的游戏或竞赛活动,以发展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可选择娱乐性。集体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性格、人际关系与团结协作的品质,也可选择韵律感强,节奏鲜明的练习,发挥学生美感的情操;还可选择时间较长,难度较大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练习,发展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教于拼搏的意志品质,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做,精心选择,培养好学生的各种思想品质,就不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