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终生学习 计算机教学 语法 词组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74-02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与发展,涌现出许多教育思想和流派,其中在现代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中渗透着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这个理念要求现代人一定要学会学习,真正做到终生学习。笔者研究的题目就是围绕学会学习、终生学习这个主题进行的。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中职教育也非常重视。然而目前中职生总体生源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一般是中考成绩较差的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才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而且进入职业学校后,中职生对自己、对人生,特别是对学习信心不足。但根据我多年在中职学校教书的感受,中职生其实很聪明,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对,可以说是不太会学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对他未来的发展、终生学习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值。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一直钻研如何让学生从厌恶学习到学会学习再到热爱学习。以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只知道照老师讲解的去做,如同“依葫芦画瓢”,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更是弄不清,也不愿意弄清楚。原因是概念性的东西较抽象,难以理解,而老师遇上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做法也是无奈地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罢了,而部分中职学生是不会听从老师的要求去死记硬背的,其结果是弄不懂的东西越多,学习的兴趣就越低。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利用语文课中的语法知识对每个概念性的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说是进行关键字的提取,帮助学生抓住知识概念的重点,并加以分析。例如,“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能引起计算机系统故障的特殊程序”。我帮学生分析,按语文课的语法知识来提取关键字,就是:
第一关键字分析提取:计算机病毒 是 程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从第一关键字中,我们可了解到:主格是计算机病毒,宾格是程序。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只不过是一种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这一理解非常重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第一关键字分析后,提出问题: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它与其他程序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称它为“病毒”,而不称之为某某程序呢?从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此时大部分学生会表现地很好奇,注意力开始集中到教师这里。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同学们继续阅读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特殊在哪里呢?引出第二关键字。
第二关键字,在语法上看实际上是宾格的定语,是对宾格“程序”进行性质界定的:宾格“程序”前有一系列的定语:(1)人为制造的;(2)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3)能引起计算机系统故障。这些定语实际上是阐述“病毒程序”的特点。
从第一关键字和第二关键字中,我们已从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中了解了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二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认真分析,学生已把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基本掌握。
又如:什么是网络?其概念是“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各种通信介质和互联设备相互连接起来,配以完整的网络软件,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第一关键字分析提取:计算机网络 是 系统。
主语 谓语 宾语
从第一关键字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多个计算机之间的互联系统。这样的提取,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头脑中自然形成一张网络图。
此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识结构不停留在这种简单的框架上。可提出这些问题:“是不是我们家里的几台计算机用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算是网络呢?”“是不是所有网络只要用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用呢?”等,让学生能积极思考上述问题,产生一种好奇心。这时教师再进行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自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主要是对相关主格、宾格的定语以及状语的分析。
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
第一,“网络”概念的主格定语。“网络”概念的主格定语是:地理位置不同、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这些主格定语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独立功能的——且地理位置不同——多个——计算机系统。经过分析让学生能从此语句中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第二,“网络”这个概念的宾格定语。“网络”这个概念的宾格定语是:计算机的相互连接。
第三,“网络”这个概念的状语。
状语是: (通过各种)通信介质、互联设备、网络软件;
(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从这些状语中,我们可以了解网络组成中除了计算机外,还有通信介质、互联设备、网络软件,同时还知道了组成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通过这样的语句结构分析及提取,学生从中大致了解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后的教学内容不外乎就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细化,做具体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这样的讲解后,学生对以后的知识点的学习是充满期待和有信心的。
同样,有很多概念性东西如“什么是统一资源定位?”
“什么是操作系统?”“什么是电子表格?”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以前在讲到Excel电子表格的分类汇总这项操作时,学生对概念不理解,一般按老师列出的步骤还能操作出来,一旦自己操作总是会忘记排序这个操作,一开始就汇总。根据这一现象,我利用语文课的词语结构加以分析后,学生犯错率降低了很多。在讲到“分类汇总”时,我分析这个词语时,我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分类汇总呢?”让学生思考。此时学生看着这个专业名词木然,此时我反复多读几遍“分类汇总”这个词组,提醒他们注意从字面上去了解“分类汇总”含义,分类汇总就是既要分类,又要汇总,这样就让学生理清了一个概念是“分类汇总”这项操作实际上不是一项操作,而是两项操作。而且“分类”这个词在前面,“汇总”在后面,所以,在操作上也要先分类,后汇总。那么什么是分类?分类在计算机中实际上就是进行排序操作;什么是汇总?汇总就是统计个数、求和、求平均值等。通过词组分析,学生理清了思路,在以后的操作中就很少出错了。
用词语分析此类型的概念还有“选择性粘贴”、“条件格式”、“函数”等。
语法结构分析方法归纳为:(1)找出来概念的骨架,也即找出主语、谓语、宾语,也叫做找出第一关键字,从骨架中可以清楚地知道此概念到底是什么,可以做到一目了然。(2)再找出骨架的血肉,也即找出主语、宾语的定语,语句的状语,也称之为第二关键字,从这些血肉中可知道此概念的组成、特点、目的或意义。通过找骨架、找血肉,学生就可以单纯从概念本身了解到很多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总体概念和基本的内容框架。
词语结构分析方法归纳为:强调对词语含义理解,可以顾名思义,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此词语之用意,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如何进行操作,要如何操作。学生一旦了解,可以说以后都不会忘记。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此法运用多次,感觉效果较好,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思维,如何看书,如何学习,很多同学还将此法运用于其他科目如数学、会计专业的学习。我也走访了多位学生,他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这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增长了许多。
此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在当下提倡学会学习的风气中,若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终生受益,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邱永渠、黄仁渠.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篇2
利用概念图,梳理教材,把握每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在教学中存在目标问题的课堂不在少数,比较多的是目标偏离现象,其次为目标弱化现象,再次为目标缺失现象。由此带来了教学的低效和盲目,有时候一堂课看似热闹生动,但是学生收获和掌握的情况却是令人堪忧的。
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用概念图的形式呈现教材的教学目标。研究整册教材可以帮助理清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能够明确教材的总体目标与任务,制订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仔细阅读单元内容,可以明确单元的目标与任务,确定教学起点,整体把握前后单元的联系;研究每课教材,可以抓住关键点,制订好每课的教学计划。因此教材的研究存在横向关联、纵向递进、螺旋提升的特点。为了更准确地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将教材进行了分析,以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为例,利用概念图用关键词理出每堂课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是制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如图1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单元、各个知识点的衔接和递进的关系,概念图的呈现方式可以将这些知识点结构化,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清晰地看到同一类知识的难度递进安排,这也为每一课的目标达成程度做好引导,有些知识点达到“了解”即可,有些必须是熟练掌握的,这样的结构化的分析也可以避免出现提前落实后面课程的目标的现象,努力做到依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地进行知识学习。
利用概念图,理清目标,明确教学活动
理清目标,明确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对目标的含义、内容、关注点,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对目标间有内在联系的有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它、指向它、实现它。教师们常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针对性不强,教学环节设计犹如流水账,没有重点落实和难点突破之分。
1.根据目标,每个教学活动相互关联,贯穿整个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围绕目标而设计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或者案例中学习新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就会有紧凑感和连贯性。例如,讲授浙摄版四年级下最后一课《设计标志》,我根据知识点目标依次设计对应的教学活动,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iPhone手机作例,通过拆分iPhone,插入形状;巧设错误,调整形状;修改样式,美化形状;组合形状,设计贴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形状”的相关知识(如图2)。
我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将这节课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目标落实方法的设计,有提问思考、解决错误、讨论总结、布置任务、范例呈现等方法,而这些目标落实的设计方法其实就是教学环节设计,这样的知识梳理可以帮助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严格按照目标来实施,避免了重难点把握不准,知识点遗漏的情况。思维过程建立好了之后再来书写教学设计就能得心应手了。
2.分析目标,每个任务布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很多,根据教材的布置肯定有重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肯定有难点,将教学目标分清楚之后可以渗透在每一个任务中,将任务打散,变小,像搭积木式的由下到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标志》中的任务设计如图3所示。
学生肯定要先学会插入形状,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学会形状的填充和轮廓的修改,当前面两个任务都掌握后,最后有一个挑战和应用的任务,就是利用多个形状组合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作为iPhone手机的背面贴纸,前面两个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最后一个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应用于生活。这个直观的有脉络的任务规划,给了学生如何完成任务一个清晰的图示,学生明晰地完成任务也有助于推进教师教学环节的推进。
3.理解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系统评价,促进目标有效达成
让学生在制作作品前先看自评的条目,他们就会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地去运用一些知识技能来设计出较为全面的作品,这也是隐形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完成作品后再进行他评,能学会欣赏分析优秀的作品由哪些部分组成,并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扬长避短,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欣赏别人的作品,这样日积月累就能知道设计作品的时候要做到哪些细节的处理。课堂中可以用概念图的形式让学生从两方面来交流评价,一方面自评借助电子量规让学生根据详细的条目为自己的作品打分,知道自己的优点和欠缺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他评,交流其他人的作品,了解别人的长处,后续为自己的作品添彩(如图4)。
利用概念图,反思课堂,检验目标落实度
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指标,也是诊断和完善自我教学行为的指标,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是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只有将反思落实到位,教师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1.利用概念图,梳理预设性目标,检验目标达成
预设性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合适的指向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教学反思可以在之前目标罗列与落实方法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效性,是否能完全落实教学目标。图5是根据这一课的预设性目标进行的教学反思的记录,第一步是反思每一个目标以及环节的落实情况,将有问题的环节记录在相应的环节旁,然后针对反思表现出来的内容进行提取和概括核心的思想。
2.利用概念图,梳理生成性目标,改进教学设计
然而,实际的教学结果总是与预期目标有所偏差,有的目标没有实现,有的教学效果则是教学目标没有关注到的(如下页图6)。所以我们要像尤安邦所说的那样:“基于预设,设计确定弹性化的教学目标;注重生成,在教学情境中生成教学目标,补充、发展教学预设目标。”
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一周教一个年级一节新课,但是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差异会导致有些目标不在预设范围内,这就需要分类去处理,有些问题个别学生会遇到并且存在困难,还有的是因为教学情境的特殊性需要补加一个辅的知识点,很多生成性目标都要去思考是否可以针对这个现状对学生进行点播。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记录每一个班级上课之后的情况,将生成性目标的情况进行整理和修改,不断完善的教学流程设计可以更有效地达成目标,避免反思后因为没有改进或者改进后对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的劣势。
当然,概念图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用概念图来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和设计的过程也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概念图的结构化、图示化、系统化的优点将概念图用对地方,用得有价值。让技术服务于教学,让教学“活”起来,这才是概念图真正的魅力所在。
点 评
这节课在2014年6月无锡市高中信息技术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由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王园一老师执教。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理论讲解,学生练习巩固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在本节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突破的地方。
篇3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陈律严
一、信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广义的说信息教育是为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则是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
信息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已不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而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工具的教育,它必须具有教育功能。简单的说,信息教育是一种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信息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这四种形式:课外活动、活动课、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从理念上讲计算机是工具、计算机及网络是教育资源和环境,计算机教育是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运用计算机为目的,它是一种技能培训,是一个知——行过程;而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资源和环境的应用,是知、行、情三者的交互过程。
现在,人们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就想到计算机,其实,现行的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施信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实际中,没有计算机,同样可以将信息教育的观念传授给学生。一个外出旅游的人,想要得到目的地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如当地的地图、人文介绍等)的获取,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索,也可以到书店购买,到图书馆查询,还可以询问到当地旅游过的人……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而这正是信息教育的目的所在。
篇4
关键词:教学信息;网络搜索
【Abstract】The Americ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formation teaching has the quite goo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eaching idea.Regarding this we have made some collections, with improves our country inform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The teaching information; Web search
一、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美国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美国中小学对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美国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求等都并不相同。笔者通过从网络上调查美国The Hill School、The masters School等十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情况和教学情况,发现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与具体项目结合。
在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与具体学习项目相结合是教学中的一大特点。从调查的这几所学校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基于项目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例如The masters School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年(即美国的5年级)主要学习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技能,比如微软Outlook、Paint和各种网络搜索引擎。6-8年级的计算机课程都是与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学习。比如6年级的第一个项目是与Hudson河谷课程相整合,要求学生做一个Hudson 河谷的传记。学生通过Microsoft Word、Photoshop、PowerPoint Paint和网络搜索引擎等完成这个项目。项目完成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并相互交流。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还将学习到数字照相机和扫描仪的使用。接下来学生要做的项目是Tappan Zee Bridge和Benedict Arnold。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和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评定。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不仅学生的技能得到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二)重视意识态度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的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要求。美国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从六个方面界定了面向学生的技术标准:①基本操作和概念;②社会、道德和人类问题;③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技术;④作为交流工具的技术;⑤作为研究工具的技术;⑥作为解决问题和形成决策工具的技术。从这六个标准来看,除了前面两个是关于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和技术伦理方面外,后面四个标准都强调了技术的工具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意识态度的培养,从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师教授信息技术的方法来看,强调的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
(三)课程层次分明,学生可按方向选择课程。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层次性比较明显,体现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例如在The masters School,学生刚入初中(美国5年级)就学习Outlook、Paint、网络搜索引擎等软件的使用;而到8年级仍然学习这些软件,但学习深度大大加强,并且在学习深度加强的同时,学习宽度也在不断扩展。在5年级时,学习只是简单了解怎样使用这些软件。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要利用已学技能做一些与具体学科结合的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又需要应用到其他一些软件,比如Photo-shop、PowerPoint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向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拓展,达到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循序渐进的目的。某些学校还开设了专业性非常强的方向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专业方向课,例如The masters School高级中学课程分三个主要方向:网页和动画设计与开发,程序设计和网络。学生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无论对进一步学习还是就业都很有帮助。
二、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分层分级设置信息技术课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与美国有较大不同,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的弹性和多样性不足。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认知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单一的信息技术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来看,信息技术课程应建立起一种层级机制,即小学及以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则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考虑按照继续深造、就业两个大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比如想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程序设计、数据库等课程,高中毕业后想就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
(二)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性学科,它的价值体现在应用过程中。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授课方式上应体现出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意义。从所调查的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状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与具体项目相结合或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基于项目或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信息获取、应用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形态主要是独立模式,即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或学习项目整合方面做的不够。信息技术是一种应用性学科,在教学中应该按照它在具体项目中所应用的方式进行教授,而不能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设计与具体项目或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有利于真正达到预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篇5
对于主体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无外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把主体等同于本体;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认为主体是一个主动的、历史的术语,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则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主体这个概念,认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能动的承担者。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主要是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因此我们取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在教育的视野中,主体性可以被阐释为:作为认知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与作为认知客体的教育影响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主体性已经经历了两种形态即群体主体性、个人主体性,目前正在向第三种形态迈进,即类主体性。所以当代主体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培养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其类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而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些方面都可以促进它们的实现。
一、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选择、去接受,同时还根据自身的认知需要来主动地获得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还可以决定怎么学。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
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信息素养(informationaliteracy)和掌握信息技术,使学习者能够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以及学会批判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素养有多种定义,但综合起来看,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内容,即信息的获得、利用、评估、交流。因此信息素养实质上就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则是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二者之间是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交流,分析,检索和评估。信息技术教育的结果将大大地促进学习者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使之迁移,从而使得学习者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实践领域。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的信息素养的九条标准中,标准四、标准五和标准六都是针对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在威斯康辛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模型(Wisconsin’sModelAcademicStandardsforInformationandTechnologyLiteracy)中的四大标准中其中之一就是独立学习(Independentlearning),要求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和独立地搜寻信息;在阅读、倾听和观察方面表现出批判和鉴别的能力;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力争有卓越的表现把技术和信息技能运用于有关个人和学术兴趣的问题上。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独立学习能力的获得将成为个体应对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的主要手段。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即它主要是关于如何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它强调的是“如何”而不是“是何”,因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的权威,将失去对学生学习的全面的控制。教师将更多的承担引导者、支持者和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学生将由接受知识的“水桶”转变为“处理器”和新知识的“生成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的过程。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操控权利越来越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人灌”或者是“电灌”发生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内在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学习理论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模式,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质的变革,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二、创造性
批判性和超越性是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它在学习活动中突出地表现为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主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所谓反思,伯克莱(J.Berlak)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所谓创造能力,是指基于对认知对象的反思基础之上的对认知对象做出合理的改造的能力。它更多地依赖学生的元认知。反思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反思的目的和合理延伸。
现代教育是基于资源的教育形态。因而学习将是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其基本要求之一。大量的信息资源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信息资源的丰富增加了学习者选择的自由,从而增加了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所导致的冗余信息的增加将迫使学习者面临着选择困难的增加,学习者徒劳无功的风险也不断地随之加大。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学习者将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患上一种所谓的“信息狂躁症”,最终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信息不仅不能使学生从被“灌”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演变成又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关键。
转贴于 按照安·史密斯(AnnSmith)的说法,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够做到:意识到难题和确定难题;确定解决这一难题所需要回答的问题、识别解决这个难题(或者回答这些问题)所必须的信息、得到这些信息、评价这些信息、组织这些信息;综合这些信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更多地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任务驱动是创设情景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由于学生接受的任务是开放性的,彻底摒弃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传递——接受”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步应该怎么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从而完全地恢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无论任务的复杂程度如何,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选择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这为学生留下了巨大的自我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任务完成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所以它可以促进思维的发散,而发散思维(pergentthinking)是一种不拘常规常法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和新颖。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索,有利于形成这种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用批判的眼光、用反思的思维进行学习,能够对所接触的信息资源根据特定的任务进行合乎目的的鉴别、取舍和综合,能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智慧技能的参与,同时还要学习者必须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因而元认知也必须参与。信息的获取、评估、综合和利用使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元认知的发展深化并拓展了反思,不仅使反思的内涵与步骤更为清晰,而且把反思不断地从一种心理形式发展为一种实践行为,从而推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它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生成性的教学目标(evolvingpurposes)。所谓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学习的进程中根据学习者与认知对象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这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锻炼的正是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因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过程。
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对教学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同其他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其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法都有多元化的特点。它在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的同时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求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它在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测评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创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地进行创造。它一改以前的只有教师一个评价主体的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实施学习伙伴之间的评价,集思广益,使各种观点交流碰撞激发出思维的火花,给学习者以有益的启示。新的评价标准保证了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育目标。
三、协作性
作为主体性的最高级形态,类主体性的基本特性是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为核心所形成的整体性。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12]主体间性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于交往。所谓交往,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中介性、交往主体的交互性和自主性。
以交往理论来解释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呈现为一种“主--客--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间性表现为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协作的性质。因而学生主体性的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进程中相互之间具有协作的性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迈进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传统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将被彻底打破。因而信息交流协作意识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作精神成为现代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能力。协作精神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协作能力因此成为当代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四个目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协作名列其中。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国对此无不重视。在AASL和AECT制定的九大标准中,标准三的第三个子标准是这样陈述的: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使用信息去交流自己的观点和采取合适的行动。英国在其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应该在“交流和共享信息”方面得到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做出了强调。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协作精神和能力表现为信息协作能力。具有信息协作能力的学生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如能够开展网上的自然科学实验、网上会议、网上协作实验等。
篇6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认识;改善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88-02
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逐渐将我国农村遗忘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末端,成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大弊端。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我国东部城市和一些沿海城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上已经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一段差距。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非常快速地发展速度,但是仍然必须清醒的看到,必须做出正确的策略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1.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如何正确理解农村信息技术的教育,这不仅是对农村,对于城市的战略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有利于我国实现统筹城乡的战略发展计划。但是由于农村城市发展差距过大,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导致信息教育系统的外延还未能伸展到农村。这也就导致了许多落后的思想仍然在农村存留。调查结果就已经充分显示出,农村的信息教育的认识还比较低下,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识告诉学生就可以了,更甚至有人连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综上所述,调查对象当中大部分的农村教育工作者都不清楚信息技术教育的真正内涵。
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基本情况
2.1 关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科教学能力。我们都知道当今中国的农村发展相比之城市都比较落后,纵然是在信息化的社会也是如此。不仅如此,由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技术的教育提出了更加具有难度的需求,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但是在农村,不仅仅受到"硬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软件"的影响。调查显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数中专和专科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没有接受系统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信息意识都比较差。
例如在九年级初中信息技术中第一章"学生机器人"中的第一节"走进机器人的世界",这一课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现代前沿科技的发展现状,但是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受到双面"配置"的影响,不仅没有从设施上向学生展示机器人领域的先进科技,在知识的讲解上面也没有详细的说明相关概念,这些一方面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准。在第一讲"机器人的定义"和第四讲"机器人的发展方向"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向学生讲解关于机器人的定义和现代最新科技的发展状况。这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倘若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差,就很难进行完整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学。
2.2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情况。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情况经过调查之后,调查数据显示只有极少数的信息技术教师得到过比较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而另外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则是根据自身在平时操作中积累下的经验对学生们进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即便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显得比较简单和粗糙。
例如在培训教学九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第二节"机器人与单片机"的课题培训上面,就显得漏洞百出,而且不够详细。在这节课上面,应该教会教师如何使用单片机和单片机的使用注意事项。程序的调用和写入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培训课程中没有涉及到。另外在"单片机的应用"方面还应该培训教师学会如何讲解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3.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条件和困难情况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设备和师资力量才得以进行,这样学生才能够具有操作基础和学习基础。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一方面学校的运转资金,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的教育部分不重视。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初中计算机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县级初中为3%,乡镇初中为2%。信息技术的发展渐渐的疏远了农村,而相反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中心去在逐渐向城市靠拢,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仍然处于如此落后的原因。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导致农村人口急剧减少,所以在师资力量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都存在着困难,这些情况对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来说都十分不利。
还有一些困难的地方在于,农村的人口和条件恶化,这也是导致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系统始终得不到完善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慢慢将农村土地减少,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留在农村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相关人才就显得极度匮乏,再者,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交通不便,也造成始终无法引进高素质人才。另外在经费和师资力量上面也没有合适的办法加以解决。所以需要一些时间相关部门或者政府的公平介入加以解决。最后完善农村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入。
4.农村信息教师的梦想
现在呼声最高的莫过于教育资源公平化和教育网络现代化。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农村中学的信息教学设备投入严重不足。即使有一间标准化的多媒体机房,但往往也是一种摆设,只有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才能对学生开放。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教师最大的梦想就是地方和国家能够真正的重视教育的投入,引进各种力量,大家共同给农村学生送去精神食量,而不是现在的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我相信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信息教师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5.结语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已是大势所趋。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也都必须纳入到信息技术的范围之内,谁想封闭发展必将遭到历史的淘汰。对于中国农村来说也是如此,虽然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很大,但是只要相关的教育部门对此采取相关措施,对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进行彻底的改革,就能够使得农村信息教育得到改善。但是这需要时间,因此必须要遵循农村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忌为了覆盖信息技术的教育广度盲目投入相关资金和设备,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最终必将导致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陷入不正常的境地。因此,正确的看待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正确做出决策,才能够使得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篇8
关键词: 西部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信息化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现在对大众来说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口包括农村和城市两大部分,但是城市和农村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本文主要以甘肃榆中县下属的几个乡村学校为例,说明现阶段农村信息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在文中并不说明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10年我校学生毕业实习选在了学校附近的几所乡村中学里,我作为指导老师,有机会和学生一起走进并且深入了解这几所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发现,西部农村的信息化教育并不像有些资料当中所描述的那样好,发展得那么快,相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西部农村中学信息化技术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信息技术教育也进入到乡村学校的教育范畴,我们所选取的几所学校都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这几所学校都建设了机房配备了计算机供学生上课使用,但是机子的工作效率不敢恭维。根据本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从教师和学生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低,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
1.1经费不足,设备的更新速度太慢。
根据对某中学维护机房的老师和教务处主任的采访,我们了解到,资金是困扰他们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该校在乡上算是条件好的,还能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的信息化,有些山里面的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根本就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而该校也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在本专业学生实习过的几个乡村学校里,其计算机大部分都是国家远程教育资源扶贫支持的,配置已经大大落伍,由于学校资金缺乏,学校机房电脑的更新更是遥遥无期。使教学效率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2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国家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所谓的副科,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看成是可上可不上的课程。
1.2.1领导与教职工不重视。我们从一些中学教师那里了解到,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也不想去改变,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上可不上,临近考试时或学校有什么活动时都会占用这门课程的时间。有些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匮乏,信息素养不高,对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不使用信息技术照样能把课上好。这就使信息技术环境流于形式,成为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工具,成了应付检查的手段,有些学生从来到没有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机会。很多教师也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2.2学生不认真。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学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就是上完“主课”之后的放松、游戏。所以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急于玩游戏,或者就是漫无目的地到处乱点击打开窗口。而且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家里有计算机,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好,并且觉得初期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大部分孩子家里没有计算机,他们根本就没有碰过计算机,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差,非常简单的内容都必须手把手地去教,否则根本就找不到你教的内容从哪里开始操作。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必须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打比方,他们才能理解,否则根本就听不懂。教师必须重复很多遍,否则到后期就完全不听,只玩游戏了。这对教师的教学信心和耐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1.3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稀少,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在某中学里,科班计算机或者教育技术出身的教师很少,几乎没有,信息技术课程都由物理、化学、地理等稍懂一点计算机知识的教师来承担教学。这些教师的知识也比较老化,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所以大家所教所学的内容也较老化。同时,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很多学校还把信息技术教师列入后勤或教辅人员之中,身兼数职。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出成果的机会少、评优秀的机会少,导致大部分教师工作无积极性,不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从技术能力方面来看,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不高,而且不同乡镇、不同学校的教师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1.4设备利用率低。
随着信息技术课的普及,多数学校建设了机房并配备了计算机,供学生上课使用。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因素,学校拥有的计算机质量良莠不齐,许多计算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能使用的利用率也不高。究其原因,首先农村学校资金少,无法购置好的设备,买来的设备质量不过关。还有很多学校的计算机都是一些周边的城镇学校淘汰的机子捐赠得来的。那些机子很多都是很破旧,能实现的功能也很少。其次学校没有专门的人员来维护机房,使得计算机有一点问题就用不了了,造成资源浪费。很多的学校也无法上网,局域网也不好用,有时给教师的正常教学也带来困难。
上课时,很多学校都存在计算机不够用的情况,有些学校上课四五十个学生,挤在只有二三十台计算机的机房里。计算机远远不够,两三个学生挤在一台计算机前边,无法正常学习,最终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差较大。还有很多计算机因为已经或者即将过时或淘汰,在上课期间会不断出问题,比如死机和重启,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受挫。
2.解决措施及建议
2.1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深入到西部农村教学课堂中去随机地听听课,去发现问题,去和教师和学生深层次的谈谈,而不是以专家或者检查者、领导者的身份进入,在一个学校待上几十分钟听领导汇报一下情况,走马观花地参观一圈,就结束了考察。否则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始终发现不了真实的情况与问题。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希望政府能给西部农村划拨一些购买设备的专项经费,去购置一些能跟得上时展的设备,而不是通过什么项目或者工程,把一些城市或者高校废弃不用的计算机淘汰到这些西部农村的学校,这样只能使得城乡差异越来越大,无法体现教育公平。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使得这些资金不会作为他用。参照国家制定的相关的政策和方针,以及本地区城市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作出准确合理的规划和预算,并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论证后实施。至少要保证上课时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台计算机。既不浪费,又能满足需求和时展。
2.3教育培训的深入。
加强对于学校的教职员工的培训,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首先,要对领导阶层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针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性不强的特点,进行技术上的培训。最后,对所有的教职员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培训要持续进行,要分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要让大家从思想上真正接受和习惯于信息化教育。
2.4加强素材资源库的建设。
根据教学内容建立许多不同小的教学片断资源库,方便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的满足。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排列组合,应用到课堂,这样既能够生动形象地教学,又能够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各地的教育信息化的程度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城乡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打破这种不均衡和推进教育的公平还需我们作很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绍青,姚军,李晶.甘肃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3,(4),(总第120 期).
[2]张永刚.贫困地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甘肃高师学报,VOL12 ,2007,(2).
篇9
信息素养,是一种凭空理论,还是一种学科信仰?素养是可以“教”出来的吗?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期《热点解码》将与您一起讨论信息素养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取向,启发您去寻找更多、更开放的思维观点。
自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范畴以来,至今已有五年多了。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讨论着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可以从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入手。
众所周知,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也逐渐演化成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认识虽然是见仁见智,但总体描述却大同小异。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李艺和张义兵二位专家认为,要全面认识信息素养,需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论证: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方面。专家们还特别指出,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融合基础上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从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教育虽然脱胎于计算机教育,但与计算机教育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以信息技术运用为主的大众信息文化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又使信息科学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一员。基础教育不仅要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肩负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之重任。显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看作大众信息文化和信息科学两个不同母体在基础教育的映射。从对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课程的调研分析来看,我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素养表述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沿用了本次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分解和细划为11条,同时,针对每一条又作了详细的诠释。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二元活动 教学设计 信息文化 技术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
1. 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简介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程中包括操作性知识和文化类常识知识,它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设计、制作、实验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操作体验,技术能力得到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技术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与信息相关的一些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形观念和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活动。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实际上是技术应用和信息活动的过程。它们从两个方面演绎着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1]。
2. 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根源
对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落脚在“文化”和“技术”这两个基点上,它们是这两个基点在动态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直接地说,对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来源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现对该双本体观作一阐述。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着,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在不断演绎着它的大众化进程,这也是许多技术走向成熟的特征之一。这个过程的典型产物就是从原有计算机技术母体中产生出了一个大众信息技术的模块。这个新的模块一经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某些方面有别于它的母体,某些方面甚至表现出对母体的超越:特征上,满足需求的功能多样化、友好交互的流畅人性化、平易近人的彻底大众化等等;属性上,随着大众信息技术逐渐为更多的人掌握,随着信息活动逐渐对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占领,一个典型的增量文化――“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信息技术是“信息文化”形成和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信息文化的接收与深化依赖于基础教育,它对基础教育的呼唤并不能抵消计算机学科客观存在并日益重要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当今计算机高端技术的基本发展指向之一,就是不断强调更加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虚拟现实,无一不是以实现对人的更充分的人性化服务为价值回归。而且高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为大众信息技术的存在和深化提供了土壤。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同时受到另外一个本体的制约,即技术本体的制约。事实上,从早期的计算机教育一直到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表现出的基础性和普遍性程度不断唤起教育的需求,一方面却是计算机技术作为一个成熟且影响巨大的学科,总是顽强地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映射。可以分析得出,计算机技术本体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技术取向的教育[2]。
基于以上认识,可得出这样的观点:信息技术教育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的部分,它们分别是大众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技术母体向基础教育映射的结果。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
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中,无论是大众信息文化取向还是信息技术取向,都是理论表述上的静态元素,延伸到具体的教学中,衍变成信息技术活动的二元。
二、 信息技术活动二元之间的关系及体现特点
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活动这“一体”的“两面”。信息活动包含着技术应用,但又超出了技术应用,其独特意义是既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一定情感体验,内化伦理道德,感受信息文化理念。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李艺、朱彩兰、董玉琦)一文中,信息素养的界定如下: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我们可看出尽管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但本人认为相比较而言,“信息活动”元能较多地体现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个核心目的。
对于“技术应用”元,就是在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理解技术文化价值。因为技术素养包含对技术本身的认识,技术应用的意识,以及对技术使用中正、负面效应认识,概括起来就是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因此“技术应用”元在技术素养的培养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是“技术应用”和“信息活动”二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并非很尖锐地对立,若把它们故意割裂,反而失去现实意义。在进行信息活动时必须要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遇到问题时有时还要靠技术来解决,信息活动要靠技术的支持。另外技术应用也要有一定的信息对象,也需要处理并交流信息。它们统一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之中,只是当学习内容技术含量较低或者学生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时,信息活动元的作用较明显。当学习内容技术含量较高或学生的技术技能基础相对薄弱时,技术应用元的作用更为明显。
三、 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体现与延伸
信息技术教育正在沿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路线发展着,并有可能走向“信息教育”(《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尽管从概念上淡化“技术”的字眼,逐渐实现从计算机技术训练到信息素养培养的转变,但是技术性的知识仍然是课程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承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要素,更是支撑完整素养建构的文化平台。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建立在基本技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既关注文化价值的提炼,又重视教育价值的重塑。可以说,实质上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思维培养与信息文化塑造之间的平衡。在目标层面上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平衡;讲授内容上的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元的适度平衡。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该模块更侧重于信息文化的认识,构建信息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和责任感[3]。
例如在该模块中,对信息获取的学习,就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清楚获取信息的步骤及意义: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可以认为,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要能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引发后继的信息活动;对信息获取不是单纯地从技术上要求掌握搜索策略和技巧,具体的技术操作只是技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技术的掌握应当服务于整个应用的需要。不应将目标锁定于技术训练,而是通过更多、更具深度的体验,将人们的视野引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价值,引向信息技术的灵魂――信息文化。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虽然在该模块肯定有一定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技术应用只是达到更深层次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信息活动”元在该模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2. 选修模块有以下五个: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这几个模块中“技术应用”元体现明显,技术为基础,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这就是“技术应用”元所重视的,而这些模块又蕴含着什么特征性思想呢,以下就以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为例作简要说明。
以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为例。设计部分的教学好象与其他各个应用计算机的模块是分离的,但恰恰是程序设计将各个模块的关系连接起来。程序设计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与其说是对学习编程序的命令的学习,倒不如说是感受和领悟程序设计的算法思想。相对来说,初级阶段更注重“非技术性”程序设计。而所谓“非技术性”的程序设计,就是在技术学习中更多地关注过程,不要把精心全部放到语言、命令的学习中。把你“自己做的事情”转变成“别人能做的事情”;这就要求能详尽地描述完成任务的过程,以便其他的人或其他的设备能准确地重复这一项工作。
语言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其中的命令,培养小“程序员”。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探究活动。技术的学习往往取决于探究环境,相当多的人掌握计算机应用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和深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恰恰提供了这种环境,学生可以不断地“试误”直至找出规律,找到解决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
此类信息技术课,不是意味着不要“操作”、反对“技术”,而是表明,除了技术外,还有一些规划性、过程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掌握对“技术”有着更好的深化作用。如同学生面对一个复杂图形的时候,往往要学会先将它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图形,然后将简单的图形复合成复杂的图形,实质上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思路。在信息技术的其他部分中也都需要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恰恰是一种算法的思维在其中。这种从顶及底的模块化算法思维几乎体现在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就是在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和“方法”的关系,如何使用“方法”顺利地解决“问题”,从中体会与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除此之外,程序设计中核心的思维方式就是程序化思维方式,它就是把所要解决的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地分成许多简单的小指令后有序地排列起来,并有序地进行操作的思维,如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运行流程。
每一个模块都隐含着一定的优势性思维特征和思想方法,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四、 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其学科性也不断得到规范和加强。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也在日益深入。信息技术活动的二元特性,动态地描述了信息技术活动的两个方面,为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认识。在此视角下,信息技术活动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内容实质。“二元”不仅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而且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活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于颖,李艺.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活动二元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育,2007,(2).
[2]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DB/OL].省略/show.aspx?id=662&cid=20,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