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核心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科技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科技核心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整合;实践;研究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为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的综合性质决定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人文性、实践性较强的思想品德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信息技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

1、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实践

1、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科特点来构建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思想品德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出现的时机是否恰当,一味长期使用。其实,笔者认为,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越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就会越短,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构建适宜的整合模式。

2、整合中要注重综合利用、重点突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难点,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删繁就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

3、整合中要紧扣教学目的进行合理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设计工作都应科学而合理:在设计初,要考虑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中,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填满学生的硬盘空间,而是要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综合能力的和理解力强的信息处理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是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篇2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 “三元核心”教学法 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杨春城(196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贮藏教学与研究。(广西 南宁 530226)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项目“高职食品生物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Z06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38-02

一、“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课程特点

“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课程是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教学模块主要有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冷藏冷冻、脱水干制、糖渍腌渍烟熏、罐藏等,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课程的各个模块内容中,尽管食品原料来源广、加工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等,但在加工过程每个单元操作中,甚至整个专业课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和相同的目的,即每个模块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密切联系,其内容涉及食品化学、微生物、物理、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机械设备等相关内容。在讲述每个模块每一个单元操作的内容时,需要把相关实际生产内容有机结合,而不是照本宣科,由于每个模块都会涉及基础知识,教师就必须联系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三元核心”教学法内涵

所谓“三元核心”法,一是学科主要目的,二是模块核心内容,三是企业效益。(1)学科主要目的。即防腐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或增加食品食用品质,去粗求精,方便食用,延长货架贮藏期。尽管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不相同,但学科主要目的都是相同的。在防止食品腐败的同时还要求保持食品的品质,不能简单为了防止食品腐败而不顾品质。食品腐败是贯穿整个学科的基础内容,讲清这个问题有助于对所有模块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讲清讲透这个内容。(2)模块核心内容。每一个模块都有核心内容,每一个工艺设置、参数制定等都离不开核心内容,也离不开腐败变质内容及企业效益,整个过程设备、工艺、参数设计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设计的。食品脱水干燥这一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加快食品脱水;食品罐藏这一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提高罐头杀菌效果;食品腌渍、糖渍、烟熏这一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加快糖液、盐液、烟熏的渗透速度;食品冷藏冷冻这一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保持速冻食品的品质等。(3)企业效益。企业效益是投入与产出问题,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要让学生尽量早接触社会,在课堂上引入企业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企业主人翁责任感。让学生知道食品各种加工所制定的工艺流程及其参数都是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败,知道如何进一步保持、改善产品质量,知道如何使企业便于管理,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三、“三元核心”教学法教学的具体运用

“三元核心”教学法,每一个模块每个内容都可以结合每一种食品加工保藏到整个加工过程直至产品包装贮运这几个方面讲解。“三元核心”教学法,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食品贮藏加工目的意义,善于思考问题,不要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要正确理解掌握核心内容。采用“三元核心”法讲授时:食品脱水干制模块,核心问题是加快水分蒸发,根据原料特点对原料进行如何处理,如何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这种设备各种参数设定都要考虑加快水分蒸发,只有加快水分蒸发,才能更好地防止腐败,同时尽可能保证干制品品质,还要考虑到企业投资成本、能耗等。食品罐藏模块,核心内容是如何提高罐头杀菌效果。首先是如何减少杀菌前微生物数量,杀菌前罐装食品污染微生物越多,杀菌所需的温度就越高,杀菌时间也需越长,这样食品的品质也就越差,制造成本也就越高,企业效益也越低。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数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原料新鲜度、车间、操作人员、设备、工具等,还要从工艺流程、参数确定、设备选择,以及如何加速热传递等多方面考虑。这主要是由杀菌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确定,杀菌时既要杀死必须杀死的微生物,又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节能降耗等。食品腌渍、糖渍、烟熏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加快糖液、盐液、烟熏的渗透速度,以及采取什么方法、什么措施可以加快各种辅料渗透速度。首先从原料着想,对原料如何选择、如何处理,工艺如何确定,低温还是高温才能达到此目的,还要注意制品色泽、数量、形状、品质等要求。食品冷藏冷冻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保持速冻食品的品质,对食品原料的新鲜度选择、原料处理、采取什么方法速冻、冻后包装处理以及冻藏贮运过程的各种措施因素都要考虑。

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内容都可以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给学生分析,结合案例、项目形式讲解,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所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需要告诉学生的是,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得出的产品品质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优化处理,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一旦确定工艺参数后就不要随意更改。在实训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分组以团队形式去关注这些问题,将大家所想的问题整合起来,就会获得更加有用及更多更好的方案。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来试制,通过感官、理化及微生物不同形式检验、对比,就会得出不同结果,让学生评判自己加工的产品,起到“举一反三”作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三元核心”教学法教学效果启示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甚至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只求考试过关及分数高低而已,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过以后很快又忘记了,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善于思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成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操作,若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更不知如何解决。因此,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三元核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用“三元核心”教学法时,教师只是授课过程的发起者、促进者、引导者,授课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表现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要讲精讲透,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是关键,这要求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多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授课时针对食品加工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把企业搬进课堂,结合案例讲解,深入浅出地讲述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讲好每一次课。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其学会分析食品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其有成功的满足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三元核心”教学法对于食品类专业授课是切实可行的。学生一开始就适应这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了几次后,就可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学习。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可以增加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该门功课及本专业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后,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理解记忆。运用这种方法教学,在实际授课时,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向学生提问前面已讲述的内容时,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好,甚至提问到还没有学到的新内容时,学生也可按照类似方法思考进而能够回答对大部分主要内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文科生,甚至对没有学过食品专业基础知识的非食品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本课程时,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也很好。

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三元核心”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三元核心”教学法进行教学,最终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疾病与基本适应问题,但对于学生生涯发展所需的勤奋、负责、自主、独立等积极心理品质关注较少。因此导致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于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所以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未来10年内要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学校应着重全面提高?W生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发展、行业岗位胜任所需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这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也指明了新的方向。

孟万金教授将积极心理学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出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积极预防、增进幸福,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则为其中的中心工作内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能有利于解决和预防心理疾病与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形成。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咨询等多个部分有机组成,其中覆盖面最广、作用最大的则是心理健康课程。因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围绕着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

如何培养以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一、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设定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弱化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取向,转而以培养自信、乐观、有责任感、真诚、自制等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上努力促使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和自身优势,给予关注并不断强化,而非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培养职业及生涯所需的但暂时还未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当“负责、自信、谦逊、宽容、有爱”等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加强时,那么人的消极方面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不强调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对,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后延展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应对挑战等使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例如在人际关系单元中设定三个目标:第一,了解自身的人际关系状况,并分析自身的哪些品质使自己拥有如此的人际状况,还可怎样继续发展;第二,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品质应对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并促进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第三,课后将自己在课堂上所领悟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以印证。

二、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中学、大学幸福课的课程内容,将课程分为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与积极应对四个单元。在自我认识单元深入认识自我,发现个人的优势、创造力与学习风格;在情绪处理单元,围绕过去、现在、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获得建立快乐的经验;在人际关系单元,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单元,培养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积极应对挫折的心理品质。这些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并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并对其日后的职业及生涯发展有实质性的帮助。

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数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学生内心深处会有较大的挫败感,认为自己高考失利才来到了高职院校,今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入学后如果不调整学生这种对自己的负面认知,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全盘的否定,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经常体验到较强的负面情绪,对学习与生活感到失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为核心,引导学生重新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由接纳自己开始进而接纳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性与爱的能力;由热爱自己进而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积极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培养热情、责任感、自信心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自我认识单元中,通过“我眼中的你”课堂活动,改变学生对自己全盘否定、不接纳的态度。在活动中以组为单位写下对这个组除自己以外其他同学的印象,然后由教师在全班进行分享。学生通过分享知悉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三个我”的活动促进学生思考如何促进“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逐步接近,从而引导学生规划学习与生活。在活动中让学生写下“理想中的我” “现实的我”,在比较这二者的差距后思考如何促进“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逐渐靠近,从而得出“逐步实现的我”;通过“我欣赏”课堂训练激发对自我的积极认同,从而改变对自我的消极体验。在活动中让学生填写“我最欣赏自己的外表是 ,我最欣赏自己的个性是 ,我最欣赏自己的学习态度是 ,我最欣赏自己的一次成功是 ”等七个方面,写完后在4~6人小组中分享,通过书写、分享学生有了对自身更多积极的认识。

三、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篇4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教育 现状 问题

一、充分认识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的现状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兴旺。根据我县的教育状况,随农民工进城打工及对优质教育的选择,有近80%的学生涌入了城里,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是普及农村初中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山区的初中教育。就农村初中教育整体看,初中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念上,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在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导致教育现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新的教育理念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尽管我国早就提出基础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但农村初中仍是片面的升学教育,缺乏对农村教育的足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目标的长远规划,缺乏教育经费的投入,其结果是频繁的“题海战术”严重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尖子生”的培养导致了初中生的大量流失,“应试教育”极大地冲击着最新的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忽视农村职业教育这块强大阵地,偏离了农村教育的方向。

2、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重偏大,中老年教师比重偏小,尤其是特岗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一时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调动频繁,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收入偏低,住房条件差,就医缺乏保障,生活艰苦。

3、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

长期以来,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尤其思想品德中考考试为开卷考试,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从学生到社会都认为这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学科。存在学科歧视。因而在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研究等方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教师不能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单纯讲授理论,使学习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导致两极分化现象加剧,也导致了初中生流失率的增高。“一切为了升学”的做法伤害了升学无望的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乃至因此而辍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针对我县农村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学习好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了解和掌握修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新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让课堂教学、能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序、有效地开展,以保证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据此我认为贯彻好落实好2011版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我校使用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人教版,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均做出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形成了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的错误认识。而修订的“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师队伍健康稳定发展

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问题,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品德课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配备和培养,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因此,学校必须精选高素质的教师担任思想品德课工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初中任教,在职称、工资、评优和生活福利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在业务培训、师德教育、社会考察、教研活动、晋升职务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以全面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建设。对思想品德专业教师要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给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他们多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和观摩,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差距,在学习中提高水平,使他们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对非本专业的和兼职兼课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摆正心态,加强校本培训,加强学习和进修,尽快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

3、转变教育理念,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做到建立新的课程观、新的教材观、新的学生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避免强制性的灌输和空洞说教。从知识教学转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教学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更加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教育创新。

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的原则,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这次新课标培训为契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实际状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我想处在夹缝中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质量一

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思想品德课教学网页。

[2]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政治组博客网页。

[3]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4] 李晓东编著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7848

国内刊号:11-4528/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近年来我国百姓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均衡膳食,改善营养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油脂行业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越来越陷入薄利无利的低价格无序竞争状态的环境下,许多以油脂加工的生产企业生存状况日益严峻,而油脂深加工的研究与开发是跳出恶性无序竞争、满足现阶段消费者需求、创造食品原料附加值的良好途径,据估算,现在油脂行业的利润在5%以下,而我们开发的几种专利产品,一种脂肪酸甘油二酯的生产方法及专用反应器,一种富含植物蛋白的油脂、一种富含天然维生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等专利产品,它的毛利润都在30%以上,所以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开发油脂产品,无论在社会效益或对整体行业的经济效益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企业,我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公司拥德州市植物油酯交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功能性油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三个市级科研平台做技术支撑。有较为完善和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有国内先进的检验、检测、实验设备。拥有健康型、功能性油脂专利6项,拥有7项计算机著作权软科学。

(二)人才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创新学术团队。有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专业研发团队。有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德州学院三所大学的科研院校作为我们的科研后盾。

(三)管理优势。公司是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中国棉籽收购加工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重点实验室下设实验室正、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聘请侯汉学教授为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对实验室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财务、专职人员聘任、资产、行政后勤、安全卫生等实行统一管理。实验室内一切重大事宜,均须经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同意后方可实施。学术委员会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具体任务等提出建设意见,做出决策。

山东省粮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三层次人员。主要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在本科的教学研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想,三等奖3项,授权专利6项,参编全国统编教材4部。先后在《Cereal Chemistry》、《Starch/Starke》、《Trendin Carbohydrate Research》、《中国粮油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2018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项,《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种淀粉纳米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中国的发明专利;主持了《蒙脱土增强的复合塑化体系中淀粉结构演变规律和分子模拟》、《淀粉基全降解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和省级两个科研项目,发表《功能食品》专著。

篇7

(一)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园区建设),突出两个重点(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狠抓三个依靠(科技、项目、市场),实现四个增长(面积、产量、质量与效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与全县广大干群一道,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县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二)工作目标

全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新建规模500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区5个,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标准园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新建蔬菜直营店5家,开展网上销售、会员制销售试点;力争在蔬菜出口创汇和重大涉蔬项目引进上有新的突破。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园区建设。按照“整体推、重点抓”的思路,重点抓好“两区、两线”建设。“两区”即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确保两个园区建设年内初具规模。“两线”即沿S105、S206线,在原有园区基础上,再新建2—3个蔬菜标准园,逐步形成现代农业走廊的框架。

二抓质量监管。巩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化学投入品监管和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及时掌握全县蔬菜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三抓市场培育。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蔬菜的宣传力度,提升蔬菜知名度,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立蔬菜直营店、社区菜店,开展网上销售试点。加强与珠海检验检疫局、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及香港鲜果篮公司的合作,争取把更多的蔬菜园区纳入供港澳基地。

四抓产业招商。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专题推介活动。加强与江苏雅仕集团、娃哈哈集团、中国浙商三农控股集团联系,尽快促成大型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果蔬汁等项目能落户我县,组建蔬菜产业集团。

五抓科技支撑。加大“三新”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力度,全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不少于20项。建立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加大常久蔬菜博士后工作站、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和善厚蔬菜良种研发中心建设力度,确保三个研究机构都能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5个500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全面开工建设,已建复式日光温棚2000多亩,今年春季全面投入了生产;功桥毛巷蔬菜标准园前期规划已完成,待午季小麦收完后即可开工建设;蔬菜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和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园区建设情况

(一)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和园区规划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重点开展核心区建设。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面积2.7万亩,完成园区内搬迁1698户5646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示范区已招商企业13家,全部项目协议投资7.1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其中:蔬菜产学研版块,重点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蔬菜流通加工版块,重点对皖江大市场改扩建和培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培林食品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组建植物食品研发中心,围绕蔬菜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可持续发展。在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栋泰食品公司,建设大型冷库。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版块,重点建设老菜区棚体转型核心区和德生农业科技园,棚体转型核心区面积300亩,德生农业科技园新建3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品蔬菜版块,重点建设济洪蔬菜综合服务区。休闲蔬菜版块,重点建设五星现代农业园和茅圩、戚镇农业示范园,打造1000亩设施与露地蔬菜生产,苗木花卉,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示范园。

目前,示范区已完成土地流转10000多亩,新建智能温控大棚2.6万平方米、连栋棚1.5万平方米和复式日光温棚1100亩。另建有连栋阳光板温室2座、薄膜温室3座、玻璃温室2座及配套设施,建成新型钢骨架大棚50个。示范区内3个500亩的蔬菜标准园已建设完工投入生产,一个3000亩的农业科技园和一个500亩的高档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正在建设。

示范区内已修建水泥路83.2公里,田间砂石路134.3公里,危桥改造7座。在蔬菜主产区黄墩圩新建冯湾机站,使2万亩蔬菜生产旱涝保收;清淤境内主河道德胜河15公里;双桥河、丰山河、太阳河堤防加固35.9公里;在兴圩、黄墩开展6000亩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实施污工结构、涵闸陡门翻建,共翻建28座,改造圩内小型泵站11座;蔬菜基地沟渠清淤10.7公里;开挖当家塘46个。改造旧电站10座,农网改造13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37580米。

(二)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

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其中核心区3.8万亩,辐射区4.2万亩。年产蔬菜良种1210万公斤(常规种子631万公斤、杂交种子579万公斤),总产值8.61亿元(核心区7.06亿元),利润约2.57亿元(核心区2.11亿元);千亩以上核心示范片4~5个,百亩示范点5-10个;建设8~10条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蔬菜种子精细化加工生产线,蔬菜种子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2100吨,其中种子精细化加工率达到15%左右;不结球叶菜类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截止目前,示范区内共建设水泥路36.8公里,田间砂石路94.3公里,危桥改造8座。清理沟渠18648米,开挖当家塘29个,改造旧电站12座,加固河堤17.8公里,农网改造7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19500米,种子交易市场一座,累计投资约3000万元。

篇8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培养;台州区域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48-03

“十二五”期间,我国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多样化,将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更强调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与管理,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需求尽量“零距离” 对接。因此,2000年以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模糊或尚未真正形成共识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仍在延续原有的本科或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二是教学水平高且实践能力强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师缺乏,尤其在高职院校,引进能推动专业建设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存在困难;三是至今仍未形成人才培养的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在今后五年中,应大大提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办学水平,通过高水平示范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形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特色,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台州市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一)现状分析

台州农业在浙江省颇具优势与特色。台州是中国主要渔业产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鱼、小黄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及对虾、梭子蟹和大量的贝壳类海产品,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温岭是我国重要的低值鱼加工基地,玉环是全国最大的甲壳素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台州市有果蔬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30多家。全市有494家食品企业取得QS证书。全市有各类检测机构89家,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家,省级质检中心8家。

2008年,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631工程”,即在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加工、竹林及草制品加工等六大主导行业中,选择确定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发展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培育和推广水果、水产等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农药残留标准等标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不同行业间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存在交叉矛盾。技术保障能力仍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技术还比较落后,仪器设备配置不足,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检测能力急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不完善。某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缺失。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台州市食品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创新能力不强。主要问题有:一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相互恶性竞争,在国际贸易中总体竞争能力弱。二是设备落后。国产设备存在能耗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卫生保障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短、成套性差等问题。如大型无菌冷灌装、柑橘汁加工关键设备、食品品质在线监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设备等长期依赖进口。

产业发展方式粗放 目前,台州市大部分农产品仍处于初级加工状态,深加工农产品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小企业生产粗放,资源加工转化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如西兰花在台州市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约占全国25%和浙江省的50%,但当地没有一家西兰花深加工工厂,绝大部分仍处于“洗洗净、烘烘干、包个袋、装个箱”的初加工状态。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台州教育事业发展较快。2011年,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校12、家级实训基地21个,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9 69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8%。但是,台州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见表1)。

2010年,台州职业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初中以上各类学历人群比重均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等以小学及以下文化为主,比重为66.80%。从职业看,企业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均以初中学历者居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大学专科学历者居多,农业劳动者学历最低。偏低的从业人员素质,意味着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存在着先天信息传递障碍,这种障碍在信息日趋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滑,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招工难”、“招优秀员工难”的三重困境,食品企业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三)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分析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陆地区域发展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滨海滩涂和深水养殖为重点,建成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种养殖和加工基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果、茶叶、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及加工业。加速食品工业园区集聚,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南北协作”工程。深入推进临海东部区块、三门沿海工业城、仙居工业园区、天台工业园区以及白鹤基地等“南北协作”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双赢发展。

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提升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 食品工业以绿色化、安全化、经济性、精细化、方便化和美观化为发展导向,实施“优质、特色、绿色、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和使用先进加工技术及先进成套食品加工设备,推进食品企业现代化生产,将柑橘、枇杷和杨梅等特色水果产品、三黄鸡等特色畜产品、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重点扶持若干家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引进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集团,探索“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复合经营模式。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和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突出对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确保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新的维权理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规律和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台州市食品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智力保障。(1)加快食品安全检验、食品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平台。提高食品企业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鼓励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提升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2)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培育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广受社会欢迎的职业院校。培植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专业,形成与地方食品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加快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体系,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食品产业的能力。加快以就业为导向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面向食品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对接台州区域产业岗位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和环境制约日趋凸显的新挑战,台州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要素的作用。预计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管理人才将达到1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4.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7.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1万人。

台州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培养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急需的人才,以引领、支撑食品工业的发展。台州市四所高职院校中只有我院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拥有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较好的实训条件,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为食品企业培养紧缺的应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一)食品质量检测岗位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不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不按标准生产,没有出厂检验能力。在利益趋动下,常常存在使用劣质原料、过期原料、不合理使用添加剂、用工业级原料替代食品级原料等现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完善了食品召回制度,对食品标签有了更严格的规范,加强了食品准入制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有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和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为台州众多的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培养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检测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在原料、生产过程得到监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二)食品质量管理岗位

食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销毁,不能销售,这是对消费者安全健康负责。因此,企业通过实施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将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又能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食品专业学生通过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再经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的培训,为食品企业培养食品质量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受控,并且不断持续改进,将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食品生产技术岗位

食品生产车间是食品企业的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是企业的关键,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存。因此,每个工序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尤为重要,尤其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加工精深产品,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担当。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果蔬保鲜贮藏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设备等课程,熟悉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加工参数的控制。根据区域产业特点,重点突出特色果蔬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水产加工技术等,以满足本地食品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完善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梁忠厚.林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有效途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

[3]孙芝杨,魏福华.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

篇9

6月11日,由国务院食安办指导、经济日报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为期3天的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展)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农业部原副部长齐景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铁汉,以及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韩国泡菜协会负责人和驻华使馆负责人、国内外参展商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展会历经三年精心培育,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率先登场的重要活动。

他说,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作为宣传周期间持续时间最长、展示成果最多、社会参与面最广的重要活动,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将全面展示国际国内品牌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果,展示食品安全控制、检测、追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应用设备,展示食品安全示范项目。

他表示,食品安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一项社会工程。食品安全离不开食品生产企业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离不开食品检测、追溯机构的技术创新,更离不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今年的展会将通过现场演示、互动等方式,全面体验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追溯等流程,直观感受参展企业从农田到餐桌进行的全程安全管理,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努力。雀巢、中粮、娃哈哈、旺旺、蒙牛、华英、洽洽等食品生产企业以及赛默飞、物品编码中心、立德高科等著名食品检测、追溯机构都将在展会上展示他们的最新努力,这将是各个展区引入注目的新亮点。

徐如俊最后表示,“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的殷切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将以媒体平台为阵地,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探索、创新,继续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作出贡献。

随后,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室副总经理贾先德、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罗杰·史密斯进行了发言,最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铁汉宣布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开幕,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会共吸引了近百家从生态农业到监管、食品生产、检测、流通的食品全产业链安全体系权威机构和名企参展,比如雀巢、中粮、娃哈哈、惠氏、旺旺、蒙牛、华英、洽洽、果秀等食品生产名企及赛默飞世尔、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立德高科、中食净化、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等著名食品安全检测、追溯机构,三天时间内有近两万人前来观展。

各参展企业以现场演示、互动的方式,使专业买家和观众全面体验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追溯等流程,直观感受参展名企从农田到餐桌实施全程食品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基于全产业链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水平。

在康师傅展台,康师傅携手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技协会、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共同推出“康师傅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大赛”。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安全新“食”代为主题,率先发起中国首个推动食品安全“视觉化”发展的重要行动,鼓励大学生以“视觉化”创新、创意为核心,让“舌尖上的安全易见、易懂、易普及、易参与”,以喜闻乐见、充满新意的方式引爆高校新生代的食品安全科普热潮。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先德表示,这种方式是开展科普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为本届展会最大的国际展团,大韩民国泡菜协会携手韩国财经媒体ETODAY集团和中国经济网共同举力、了“2015中韩发酵食品信息交流会暨泡菜推介会”活动。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发酵蔬菜与健康”。韩国世界泡菜研究所金贤柱博士和四川大学卢晓黎教授分别介绍了中韩两国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文化传承、产业现状,并共同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大韩民国泡菜协会会长兼泡菜名人金巡秄现场演示如何腌制泡菜,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韩国的泡菜和泡菜文化。

在展会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是吸引消费者最多的地方之一。保食安食品净化机自主研发出“水触媒”技术,无需任何化学添加即可对生鲜食品进行有效净化处理,填补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中无毒净化的空白。

篇10

关键词:食品专业 研究生 就业

食品工业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全国各地都把食品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但由于食品行业投资成本低,见效快,食品行业对食品科研技术人才的准入标准存在一些偏差,走两个极端,要么,低标准低待遇招聘本科生,大中专生,甚至是高职高专的技术人员;要么,高标准高待遇引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甚至是留学归国的高级人才,来进行企事业单位的高尖端技术研究。食品类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笔者通过分析广东海洋大学2009届、2010届食品类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和平时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分析食品类研究生就业情况,应从教育管理、导师、就业指导等方面作出努力,以实现提升食品类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一、食品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

1.食品类研究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总体就业率均达到100%。在社会就业过程中,应用型学科较比学术型学科就业形势乐观些,毕业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率较高。但随着每年扩招,就业压力还是逐年增大。

2.研究生就业行业流向失衡。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09届、2010届研究生就业行业情况为例。

通过就业行业统计表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考博的人数增多,成功升博的人数也增多。另外,研究生对就业单位的要求是除了生源地因素,对研究生吸引较大的仍然是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一些中心城市。另外,还要有正式编制、工作稳定、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等条件,所以选择传统正规单位的较多,选择企业单位的比例下降。

二、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研究生自身原因

(1)就业期望值高。食品行业是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因此全国出现很多的食品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综合类的高校基本上都设置食品类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大幅度增加。普通高校食品类学生毕业后不能进入理想的单位工作,有很多应届本科生选择考研来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希望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再就业。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高,对研究生吸引较大的仍然是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一些中心城市。另外还要有正式编制、工作稳定、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等条件。

(2)研究生自身素质原因。首先,是学生自身素质下降,包括对所学专业无兴趣爱好和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缺失;其次,在本科期间,由于一心考研,缺乏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的煅炼,在综合素质方面欠缺;第三,还存在许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薄弱,读研究生阶段又没有系统钻研专业知识,势必会造成研究生自身素质的下降。

2.就业难度增加

伴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加快,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食品行业,在用人方面有偏差,走两个极端,要么,低标准低待遇招聘本科生,大中专生,甚至是高职高专的技术人员;要么,高标准高待遇引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甚至是留学归国的高级人才,来进行企事业单位的高尖端技术研究。硕士研究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状态,就业难度加大。

3.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1)目前,高校基本都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多数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的工作重心还以本科生的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普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研究生实际需求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2)高校师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的扩展速度没有跟上研究生招生规模连年攀升的脚步,使得研究生校内生均资源下降。

(3)导师方面原因。高校扩招后师生比例失调,一位导师要指导较以往几倍数量的研究生,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所带的学生进行沟通与指导;个别导师自身素质令人质疑,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不了解,科研水平不高;有些导师还兼任行政职务,自己工作繁忙,使得很多研究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

三、研究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1.合理调整高校的招生计划,及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新兴的行业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能够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要对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学科设置同样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根据市场的人才需要来决定招生量。对研究生的阶段的教育,要注重数量,更该重视质量,要让每个研究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长,这样才有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

2.把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与导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通过考核可以促进和引导研究生导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心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成为导师积极促进学生就业的动力。

3.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1)要构建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完善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运行体系。

从一年级入学着手,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规划引入研究生教育环节中,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并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阶段。建立研究生就业工作网,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在方法上和手段上的创新和转变。通过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各种针对性强的特色信息平台。

(2)全员就业的理念要深入教师。“全员就业”理念的核心,就是要每一名教师都来关心就业,关注学生,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动员每一位教师为就业工作献计献策,提供就业信息。研究生导师要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扩大和开拓研究生就业渠道,为学生寻求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3)提高研究生的个人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个人的兴趣、个性和能力水平,设定清晰的职业目标,明确实现步骤,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准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实现理想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