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篇1

农村水环境是整个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不仅防治农村水污染,保护良好的农村水环境,而且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决定了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调整手段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由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等各种法律规范组成,这决定了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调整手段的综合性。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价值,这体现了其调整时空的可持续性。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存在起步晚、不受重视等原因,我国现行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缺乏切合农村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现代环境问题起因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严重的城市污染,最先受到污染的城市自然成为我国环保立法的背景。在该立法背景的影响下,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立法思想。我国对城市和大中型企业污染的治理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而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却鲜人问津。例如大中型企业的排污费返还使用制度、可低价或无偿征地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些在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上并不适用。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严格执行

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是该农村的经济支柱。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使得当地的环境执法机关很难在农村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得乡镇企业的水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甚至没有水污染防治设施,严重污染农村水资源。

(三)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不明确

近年来,中央出台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治理水污染,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因为相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于污染防治有更重大的影响。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监管本行政区域水环境的权力,但是并没有规定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现如今,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从表面上看是地方政府环保机构不健全、执行力不足,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没有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

三、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形势严峻,农村水污染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仅依靠以往的行政手段难以取得较大成果,需要我们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治农村水污染。

(一)转变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指导思想

农村水污染防治首先应该转变立法指导思想,改变现行立法中重点防治城市和大中型企业水污染的状况,建立起城市和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水污染防治机制。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应确立为:以保护农村水源和居民饮用水安全为目的,协调农村水资源开发和水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结合农村水污染的特点,积极推广高效低耗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农村水污染,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该原则适用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可以有效防治农村水污染。然而我国农村水污染具有污染面广且污染源分散的特点,因此,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还需要明确环境公平原则、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分类治理原则。

(三)构建并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法律制度

1.建立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

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是以管理农村水环境为目标,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调整农村水污染防治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综合考虑与农村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合理安排排污时间和排污空间,从而达到预防农村水污染的目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建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度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投入专门资金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政府环保部门要形成一个标准体系来监督管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管理,有效利用环保资金。

3.明确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强化责任制度

篇2

【关键字】水污染;系统工程;应急机制;总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笔者供职于环境监测站多年,在日常工作中,深感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立法、行政管理、技术上进一步健全完善。

应建立协动的管理体制

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因为自身的技术管理的职能,建立了为自身行业服务的监测机构,除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如卫生部门疾病控制中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药品监督部门的药检所,农业部门的农产品检测中心,水厂的水质实验室。虽然各检测机构检测的主要对象不同,但实验的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标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环境监测站应加强与当地其他检测机构的横向联合,共享实验设备资源,避免实验室之间的资源重复配置,加强学科间的互相学习。

应建立重大水污染事件适用法规或标准

我国宪法对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采取了最具普遍适用意义的措辞,但是没有关于紧急状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规定。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没有相关规定,那么这项制度就不能上升到国家根本性原则规范,其效力也就大大降低。而专门性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则对应急处理措施的规定相对简单,其结果必然造成执行过程中认识混淆,行动各自主张。例如南水北调中线是最先建设的输水工程,其建成将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但是,作为一条远距离调水工程,虽然跨越多个不同的流域、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却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协调组织,其结果必然是频发的水污染事件在不同行政区划中出现了不同的认定,暴露出我国水污染应急机制还非常的不健全,以及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公民知情与参与程度不够等种种弊端。

应对雨污工程排放设计具有最基本的认识

雨污工程排放设计的基本认识点包括: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排水体制的统一要求是雨污分流制,这种举措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见不同难题,但其设置是本着可持续发展和对子孙后辈负责为目的,所以对于雨污分流的任何投入都是值得的;

污水量预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基本常识。包括:

以城区雨、污水的有效排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为出发点,既要解决城市雨水排除、汛期排涝、污废水收集的问题,又要加强雨、污水的资源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划定排水分区,通过对规划区域现状排水体制的评价确定规划排水体制;

根据规划目标年的水量预测,结合规划区现状的排水设施和河道的排水排涝情况,研究确定规划区污水系统的排放体制、规划污水量及近远期实施规模;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平均日用水量预测污水量。居民生活污水、公建污水排放系数取0.9,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取0.85,污水收集率为100%。其中绿化、道路广场浇洒用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日变化系数为1.20,则可以计算出则平均日污水排放量;

确定污水处理厂、雨污水排水泵站的位置、规模和用地面积;

规划区再生水回用的对象主要为工业低质用水、绿化及道路广场浇洒用水,根据给水工程分质供水计算则可以得出再生水总用水量,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过再生水厂的深度处理,水质标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雨污工程排放的基本原则,包括:

坚持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原则;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排水工程现状,合理确定排水体制;积极治理污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根据地形合理确定排水分区,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规模及收集干管的走向;尽量利用地形坡度采用重力流输送污水,减少中途提升泵站的设置;雨水规划充分结合防洪排涝规划,利用地形及自然水体就近分段排放,以减小管径,降低工程造价;考虑到今后城市的发展,排水管设计应根据不同情况,留有适当的余地和机动性;在对原有合流制管网、设施和雨水调蓄系统进行复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状排水设施,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做到排、蓄、用相结合,使原有系统与新建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合理安排污水资源再生利用措施,合理确定回用水规模,回用于工业或做为水系景观用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二水源。

结语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需要国家层面的介入,但同也是市、县监两级测站重要的日常工作。我国在加入WTO后,国内外独立检测机构介入监测市场,政事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实行分类管理。监测站要积极主动采取应对市场化的改革对策,一改等待观望的被动的消极状态, 分离职能,推行实验室认可,与国际接轨,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对环境监测市场化。

篇3

关键词: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政府监督

我国环境法律规范内容非常庞杂,各种部门环境法律法规繁多,在法律的实施中容易产生一些偏差。例如,过分重视一些环境技术法律规范,可能导致“法律役于技术”①的歧途;其次,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具有高科技背景与决策风险,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与决策权衡;各政府部门为了各自利益也暗中较劲。此外,还有一些现实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现阶段可能并不适宜用法律来调整。在这些情况下,脱离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片面地运用具体的法律规范,可能会减损法律适用的效率,甚至造成法律的滥用。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担当着支撑环境法的重任,在目前环境法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对于其基本原则构建应该审慎和明确,笔者也呼吁应尽快在学术界达成关于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共识,以推进环境法的发展进程。

一、协调发展原则

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指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②《环境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实际上,我们可能无法完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但至少,要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我们强调的是彼此协调、共同发展。只要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我们在制定规划和具体操作的时候能够落实得好,强调共同利益,协调发展还是可以实现的。在落实协调发展原则时,在决策领域,应当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各级决策部门应当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在我国,必须将协调发展原则确立的目标和方式,将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同时,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手段,发挥市场调控机制的作用。

在此当前主要采取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是指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财产安全。该原则要求在保护环境时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将消除污染的措施提前到开发建设之初。从源头上切断环境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事后治理。

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原则是指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于因开发资源而造成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损害以及因利用资源和能源而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等的养护和治理责任,应当由开发者和污染者分别承担。开发者保护,即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密切相关的,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利用并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强调这一责任其目的是使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而所谓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并承担治理费用。实施该原则可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推动排污者积极治理污染。我国环境法也对此原则作了各种强制性的规定,比如,《环境保护法》第28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二、公众参与原则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是指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环境保护法》第6条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都对公众参与作了相应规定。

公众参与可能需要社会态度和个人行为的根本性改变。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地方政府和社区团体鼓励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结果经常是更广泛的民主趋势,但是机构和法律上的参与通常只限于一些领域。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在于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利。现阶段,我国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落实地并不尽人意,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我国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文规定公民环境权,这就造成实践中单位和个人在参与环境管理和决策时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告、揭发、检举、时于法无据。

这项原则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环境法的民主与法治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当中,公众的环境利益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而公众相对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处于弱者地位,如果没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必然失去发展的动力,就会流于形式,也根本无法保证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在环境领域的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只有客观公正的遵守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才能多做有利于环境的贡献,更好的实现环境法的立法目的。

注释:

①参见柯泽东著。环境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第6页

②参见周珂著。环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3页

参考文献:

[1]柯泽东著。环境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

[2]周珂著。环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一、目标要求

在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通过努力,主动作为,使辖区河道乱占乱建、乱排乱倒、防治水污染源头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突发水环境事件得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落实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满意度,为全市旅游转型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把加强辖区河道、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管理保护摆到建设生态强区、魅力双滦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强化规划约束、红线管理,坚持预防保护优先,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化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把全面实行河长制作为街道水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责任分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形成河长主抓、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逐级逐社区落实河长,明确河长职责,强化属地管理保护责任,调动社会力量联防联控,构建协调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

(四)把解决河道行洪不畅、水体污染等突出问题作为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针对辖区不同区域,统筹一个社区一个政策,精细管理。

(五)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保障,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河道、水污染源头管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强化监管巡查,加强案件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街道级河长主要任务

对街道内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将各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级河长,组织开展检查、考核工作,协调落实解决治水工作中的矛盾和难点,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年度水质改善目标。

(二)社区级河长主要任务

推动辖区内河流整治工程项目,将治理和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在详细调查登记的基础上,将河道、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的治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及时上报和处理污染隐患事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保护建议,落实改善和治理环境的各项措施,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和推进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全力确保街道社区年度和阶段各项任务的完成,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环境改善。

(三)街道河长制办公机构主要任务

主要协助河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街道内河道、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现状调查摸底工作。开展全街道河道污染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污染排放档案,增强整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制定具体河长制实施细则。按照尊重规律、科学治水、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原则,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实施“河长制”的每一条河流制定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河长制”实施细则,明确河流治理责任人、水质达标时限、关键治理路径、主要工作任务及具体奖惩办法。

3、下达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根据河道治理实施细则下达年度治理目标及工作任务,年度目标任务应包括具体任务项目及水质目标。

4、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根据目标任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确保“河长制”以考核为抓手,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5、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总结河长制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全街道河长制实施情况并上报。

四、组织体系

(一)组织形式

街道设立双总河长,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街道总河长;包社区副科级领导担任镇级河长;各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河段长社区分设专职专管员、巡查员或保洁员。同时对各级河长名单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街道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一名,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一名,由街道主管站长担任,工作人员一名,由街道工作人员担任。

因本辖区没有河流,实行一个领导包一个社区职责,要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各社区职能范围内的沿河流域及各社区排水排洪设施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保护、治理、监督工作,并接受上级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

(二)河长职责

街道河长是所辖河湖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分管的河道管理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指导、协调所分管河道保护管理工作,检查督导下级河长和本级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组织研究加强河湖管理工作措施,协调解决河湖管理重大问题;组织协调进行联防联控;协调处理涉水突发问题;对河道管理绩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河段长职责负责督导所包保社区履行职责,协调处理包干辖区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协调处理河道两侧、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的保护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问题。督促巡查员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长。

社区保洁员、巡查员职责,定期对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的日常巡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街道河长制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督导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本级河长会议议定的事项及总河长、河长的指示批示,组织编制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计划和措施,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指导、信息和意见反馈等工作,组织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河长制工作考核。

(三)责任分工

实行河长对总河长负责、下级河长对上级河长负责和部门分工负责的河长责任分工制度。根据实行河长制工作需要,按照责任分工,对应明确责任部门和分工。

河长办公室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水污染源头、生活污水、河道保洁等工作防范与管控;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打击危害河湖管理保护和危害水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相关部门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监测的指导。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承德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实施,针对河道水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特别要加大源头区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清河、洁水”行动,加大辖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排查入河排洪设施及渗水井、生活垃圾等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

(二)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水污染、垃圾污染治理,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综合整治辖区环境,为全市旅游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执法监管。认真贯彻落实河道管理,水污染防治,环境、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时制定符合街道实际的实施方案或办法。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等活动。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施动态监管。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纳入网格化,力争实现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接受社会监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把实行河长制摆上议事日程,对河湖管理保护事项进行专题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总河长、河长目标任务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促进河长制全面落实。

(二)统筹推进落实。街道相关部门要抓紧筹划开展相关工作,落实具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按照要求抓好工作落实。组建河长制办公室,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确保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级、本部门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同步推进;根据辖区情况,及时研究制定各级领导分级担任河长的河道名录;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调研评估,进一步摸清辖区内河道等现状,细化实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的要求,研究制定河道管理保护方案及具体措施。

(三)创新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和构建六项制度、两大机制,为实行河长制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河长名单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告区级河道名称及河长名单,街道及社区分别向社会公告行政区域内各河道名称及河长名单;建立河道管理会议制度,包括街道专题会议、河长会议、部门联席会议等。专题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或根据需要召开,河长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1次,研究协调解决河道管理保护重点难点问题,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召开,通报河道管理保护情况,会商协调需部门配合的相关工作;建立河湖信息共享制度,由河长制办公室收集汇总河道管理保护基础信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自上而下对年度河道管理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河道管理奖惩制度,依法依规对实行河长制、加强河湖管理保护进行奖惩;依托六项制度,逐步形成区级管总、街道、社区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公平公正激励问责的奖惩机制。

篇5

关键词:环境;立法;执法;标准;澳门;内地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96-02

随着澳门与内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双方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都在加剧。作为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两个不同法域,在环境法方面的冲突,伴随两地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要实现两岸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则必须解决两地区际环境法律冲突。

一、环境立法冲突

澳门在回归祖国以后,积极加入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公约和议定书,同时保留了澳葡政府时期的一些环境法例。其环境法主要有:《环境纲要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系澳葡政府早在1991年颁布,后沿用成为澳门现行环境法例,内容基本是以原则性的方式规范“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至于数据性的准则就分别以其他法令作进一步约束。如《澳门环境噪音管制规则》、《控制及减少使用可减弱臭氧层之物质措施》、《无铅汽油之特征及使用条件》、《噪音的声学标准》等。其他环境法规定在部门法中亦有涉及,如刑法典关于污染水、土壤及空气方面的刑事处分;《发出工业执照之法律制度》针对加工制造业制定措施,规定行政当局在发出相关准照时须订定规则,要求厂方采取减轻对环境影响的适当措施等;《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关防止噪声污染的规定。总体上,内容涉及水污染、海域污染、汽油、机动车辆、臭氧层、噪音、濒危物种多个领域,但“问题在长期环保法例不全,不少人习惯制造污染,或许不自知,或许没法律可管便不理,甚至囿于旧生产设施,故控制污染上,始终需要切合实际的法例先行,拨乱反正,整顿好现时紊乱的环境,解决好长期困扰民生的老问题。”

内地在转型过程中,为有效应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迅速建构了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法体系,建立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受益者负担原则为主体的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系,构建了以环境标准制度、环境计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生态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等为主体的环境法基本制度体系,形成了以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为主体的环境法律责任体系,参与签订了五十多项涉及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等方面的国际环境条约。总体上,从末端治理、以污染防治为主体的第一代环境法律制度,发展到从源头开始,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并重的第二代环境法律制度,乃至当前以循环经济法律控制为主的第三代环境法律制度。

两地区际环境立法的主要冲突在于:澳门在许多环境法领域属于空白,急需做出扩充,配合内地第三代环境法做出适应性制度建构。在澳门已经生效的有关环境法、刑法典、民法典和葡萄牙宪法,所载的条例对保护环境有效用的继续生效,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增长等做出调整。

二、环境行政执法冲突

澳门在环境执法领域由于缺乏专门具有行政职能的政府部门,环境管理职能比较弱,并无典型的环境行政执法手段,仅限于政策性宣告。如澳门在制定《环境纲要法》之后,确定了澳门环境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政府应适当地在发展社会经济和保护大自然之间作出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尤其须制定地区规划,包括保留适当的面积以设立受保护的风景区,使澳门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都市化的发展中仍能保存。“过去数年,澳门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环保工作,可惜效果仍不尽人意,澳门市民在环保意识上偏于薄弱,尽管澳门政府一直紧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各个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力度,比如特区政府在环保基建及生态保护设施的硬件及营运保养上投资了接近40亿元,以打造澳门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优质城市。”然而,“环保的作为往往受到经济急速发展所需而被牺牲,凡此种种使本地区的环保工作及效益无甚进展。政府如何持续提高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把环保的行为贯彻于日常生活中,以及怎样制订符合本地区最大利益的环保政策,修订目前已感落后和不足的环境法规并予以落实执行,更是政府需要拿出决心和魄力去解决的重要课题。”

内地在加入WTO之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汲取国际先进环境管制手段,结合内地情势,在环境行政执法手段上有很大的改革。从最初的命令―管制手段发展为命令―管制手段和市场―诱导手段兼用的混合环境管制手段。从针对污染进行末端控制的强制性环境管制发展到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污染的减量化、循环化和再利用,顾及经济人的利益本性,通过利益驱动机制促进经济人实现环保目标,既可以极大地降低政府环境管制成本,又可以激发经济人的逐利本性,提升被管制人履行环保义务的主动性,有效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效率。如内地近年分别实行的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产品、绿色信贷制度。

在行政执法上,澳门缺乏独立的环境执法机关,这使得两地无法在环境行政执法领域进行针对性地合作。澳门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适应内地在大部制改革中,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的现实,澳门也于2009年以颁布专门法律的形式,设立了具有行政职能的环境保护局代替以前仅有咨询和建议职能的环境委员会,为两地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奠定组织基础。

三、环境标准冲突

澳门与内地在区际环境法律冲突中,突出表现在环境标准制度的差异。比如,就空气质量标准,澳门所采用的参考标准是来自不同渠道的,主要是来自葡萄牙、欧盟、美国和香港等;再如,就有机物污染问题,澳门水域虽然存在典型的无机磷污染、重金属污染、耗氧量污染,但是其测定值均低于内地海水标准;不同的环境标准导致同一跨界污染行为,在不同区域是否构成环境违法行为的不确定性,并因此引发是否需要环境行政执法以及采取何种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就值得商榷。

以澳门水域污染问题为例,澳门的水源主要来自内地珠江流域的磨刀门水道,经过珠海挂定角吸水口、洪湾抽水站、竹仙洞水库,最后运到澳门青洲水厂,而剩余部分则贮存在新口岸水塘。当前该区域水污染比较严重,需要考虑消减该区域污染物,以当前流行的总量控制原则为准,但在珠海与澳门两地分别达标排放情况下如果仍然不能满足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则需要在地区层次上各自分担污染责任和分配污染物的消减量,在区域层次将会出现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适用冲突等。

四、解决区际环境法律冲突的探索

澳门与内地为解决区际环境法律冲突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2008年在广州召开的“深化粤港澳环保合作座谈会”,三方代表就打造“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推动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但还缺乏制度性的解决机制,目前应该着重在制度上构建和完善,在以下三个方面确立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

1.构建区际环境统一实体法规范。一般冲突法解决机制主要采用选择连接点和准据法解决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而这种选择机制在解决法律冲突时存在解决冲突不彻底、法律适用结果不可预见、法域内法律选择重叠导致冲突复杂化等问题。澳门还缺乏既符合澳门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特点,又与内地环境法律制度相衔接的适应性制度。建议采用统一实体法途径解决区际环境法律冲突,即在法域外通过环境立法对区际影响重大的、紧迫的环境问题制定适用于共同发展的环境保护规则。

2.构建区际环境法律冲突协商、合作机制。鉴于澳门的自治地位长期存在,独有的体制长期存在,与内地层级性、命令性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差别将长期存在,要在这两种存在本质差别的制度基础上构建一种折中解决机制,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法律体制,不可能形成一种长期稳定性的法律体制。构建一种制度性的协商、合作机制,就区际环境法律冲突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平衡和协调内地与澳门在区域环境污染防治中的不同利益诉求。比如,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的政策性方案提出。

3.构建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管理机制。生态系统一体化管理机制,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原则在区域层次上采取地区之间一致的或趋同的污染控制行动,要求地区之间合作协商制定有连贯性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来处理区域性环境问题。构建生态系统一体化管理体制是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的内在要求,比如,澳门水污染控制依赖于内地相关区域污染的解决,内地珠江水利委员会与澳门政府签订了有关将澳门水资源纳入珠江水资源进行规划的合作协议。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以保护区域生态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环境法律制度缺失是造成澳门与内地相关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澳门与内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共同利益,决定了未来发展需要寻求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生态环境去应付经济全球化对地区利益的冲击。区际环境管理和法制的趋同,表现在两地对环境污染的共同干预;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秩序促进稀缺资源配置;共同制订区域环境政策等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目前适用于澳门的国际环境公约主要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巴塞尔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京都议定书》等,澳门环境保护局网站,ambiente.gov.mo/sc/02/17.asp,2010-05-17.

[2]夏耘.切合生活环境修订环保法[N].澳门日报,2009-08-14(3).

篇6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环境污染防治 关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209-01

一、清洁发展机制内涵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一种灵活履约机制,目的在于减缓因6种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以及六氟化硫等)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由于全球的大气是一个补个分割的整体,无论地球的某个地方排放温室气体,都会都整个大气产生影响。因此,减缓各个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相当于减缓全球变暖的效应的全面实行。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CDM就是将发达国家的减排活动安排在发展中国家。这样既能够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它们需要在《京都议定书》中承担的各种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逐渐降低,也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公约最终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行的方式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换取合作项目所产生的各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有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种减排义务的完成。CDM项目需依附在实际工程项目上,以实际的项目的载体进行。不仅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具有CDM项目潜力,节能环保、有机废弃物处理以及煤层气收集利用等很多类项目也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二、环境污染防治的涵义

大体上来说,环境污染防治就是减免那些不利于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产生,并对已有的这些物质进行处理处置。环境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求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往所说的的污染大都是水污染、固体粉尘污染以及大气污染,因此,防治和治理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的。现如今,防治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新增了对噪声、放射性、电磁辐射等污染的防治。从影响范围看,污染可以分为全球性污染与局部区域性污染。很多人难以分清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和全球性污染问题的关系,误以为它既是全球环境问题,又是全球性污染问题。实质上不然,气候变化不是全球环境问题。由于气候变化与化石能源利用密切相关,因此,气候变化问题便超出全球环境问题范畴。对于一些并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但是却会影响到地球气候和环境,因此,也需采取CDM等各种措施,使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得以减少。所以,尽管CDM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手段,但是它也是一种环境保护手段。

三、环境污染防治与CDM的共同核心――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各种能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于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纷纷认可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此这种观念便迅速成为人们解决和协调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的方针。由于CDM是气候公约的衍生物,因此,它应遵循气候公约的基本原则,追求实现“CDM的法理基础”―“气候公约”确定的目标。由于气候公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因此,CDM必然也会以可持续发展必然为其基本原则之一,这也体现在《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之中,CDM促进发达国家完成该协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此外,CDM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许多的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CDM项目开发和实施的管理规则中,都明确的规定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京都议定书》中,也明确规定实行CDM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中国的CDM项目运行管理规则中,明确规定CDM项目必须在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行。而且,要想申报CDM项目,必须提交描述有该项目对生态环境保护、扶贫以及就业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贡献的重要文件,还需在文件中详细填写公众意见与项目的环境影响。

要想实现环境污染防治,就需要以预防为主,防治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并且对以及存在的各种废弃物与污染物进行卫生处置、综合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安全处置,既能使资源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也能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治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四、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新的融资渠道――CDM

众所周知。甲烷会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甲烷气体的产生渠道非常的多,如垃圾填埋、有机污泥发酵、粪便处理、污水厌氧处理以及煤层气处理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实质上甲烷也是一种能源,如果将产生的这些甲烷气体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避免甲烷随意的向空气中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能有效地防止一些安全隐患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甲烷的收集需用到相应技术,收集以后便可以开发为CDM项目。对于一些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节能环保项目,都能开发为CDM项目。近年来,中国获得的与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关的CDM项目逐渐增多,实现减排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而获得的外资也非常可观。现如今,中国正在快速推行工业化、城市化,也会保持较长时期,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得到提高。

五、CDM对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产生的影响

所谓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就是指能够使固体废物、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污染得到协调的防治的措施。CDM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下面以甲烷为例加以说明。由于甲烷既是能源气体,也是一种温室气体。CDM项目鼓励利用垃圾填埋、污水厌氧处理、粪便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以及煤层气处理等过程产生的甲烷,将其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或是用作能源气体,这样既能够使垃圾、废水及其污泥得到处理,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以及固体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在垃圾填埋项目中,对填埋气蒸发垃圾渗滤液做燃烧处理,有利于“三废”综合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目前,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的一些相关产业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焦化行业干熄焦节能环保项目以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等项目进一步向CDM项目靠拢,使“三废”综合防治效果更加的显著。

小结

总的来讲,CDM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关系非常的密切。要想更好的完成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应积极地在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开发CDM项目资源,以便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与对气候变化影响程度的降低。此外,也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部分外资,从而推动废物处理、节能减排等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传均,李丽萍,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J],中国经贸,2012,(20).

[2] 肖慈方,王洪雅,中国对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低效利用与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8).

篇7

关键词:地表水 环境状况 保护对 江西省

江西省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它们与其他直接入湖河流共同构成鄱阳湖水系,经入江水道于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104 km2,其中江西境内15.71×10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4%;省内不属于鄱阳湖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积合计为1.04×10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539×108 m3/a,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5%,居全国第七位[1]。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677m3/a,高于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1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量10.5×108 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6×108 t,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5.9×108 t。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6.78×104 t、氨氮排放量3779.6 t,工业废水达标率77.6 %。城镇生活废水中COD排放量32.3×104 t、氨氮排放量2.5×104 t,生活废水处理率3.9 %[2]。

2002年,江西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在全省主要河流89个评价河段中(评价河长5742km),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GB3838——2002,下同)的占评价河长的79.3%,劣于Ⅲ类水标准的占12.1%,其中,劣于Ⅴ类水标准的河段长245.5km;主要污染河段有南昌、景德镇、新余、萍乡、赣州等城市河段,以及东乡、全南、莲花、永丰、上高、高安、德安等城镇河段;鄱阳湖评价水域2184km2,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的占72.9%,劣于Ⅲ类水标准的占0.3%,主要污染水域为赣江南支口;柘林、万安、江口等主要大型水库的水质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3]。全省局部水域的污染主要是受到点污染源影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2] [3];但农业生产、矿山资源开发等产生的面污染源,给水体带来农药、化肥及重金属、酸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4] [5]。

2 水污染原因及发展趋势

2.1 水污染原因

当入河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时,就开始产生水体污染。在主要受点污染源影响的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与枯水期流量呈正相关,因此,入河排污量和稀释流量就成为决定河段水质状况的两个主要对立因素。

(1) 现状排污总量还不至于造成全省地表水总体污染

2002年全省月平均废水排放量0.875×108 t,而全省汇入长江及其他外省水系控制断面的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自产量)之和约为580 m3/s,由此计算的污径比为5.8%。由于90%保证率枯水月份的污径比不大,因此,全省现状排污量还不至于造成地表水总体污染,这与全省水质现状监测结果也相吻合。

(2) 生活废水处理率低是造成部分城镇河段污染的主要因素

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0.5×108 t,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占总量的56.3%。全省废水COD排放总量39.08×104 t、氨氮排放总量2.88×104 t,其中生活废水COD排放量占总量的82.7%t、氨氮排放量占总量的8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为3.9%。由于全省生活污水处理率极低,所排放的污染物(COD、氨氮)占总量的比例达80%以上,因此成为全省部分城市、县城河段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废水达标率不高也是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2002年全省工业用水总量为42.8×108 t,重复利用率仅为48.8%;全省工业废水达标率仅为77.6%,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虽然全省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物(COD、氨氮)占总量的比例还不到20%,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小于生活污水,但由于其大部分排放在城镇附近河段,与生活废水造成的污染具有叠加效应,从而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此外,全省主要排污企业,如江西江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贵溪冶炼厂)和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等的废水,对其排污口下游河段的污染十分显著[5] 。

(4) 部分城镇河段因稀释流量太小而导致水污染问题突出

萍乡、东乡、莲花、永丰、德安、上高等城市和县城位于各级支流河段,虽然这些城镇的排污量从全省来看并不算很大,但是由于所在河段枯水径流量都很小,致使水体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5) 面污染源对地表水的影响不容忽视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铜、钨、银、铀储量居全国前列,与钽、稀土被誉为江西的“六朵金花”。全省矿山开发集中在5个重点区域:赣南钨矿及稀土矿区、赣东北铜及多金属矿区、萍乡~丰城煤、铁、盐矿区、赣西北铜金矿区、景德镇瓷土及煤矿区。据调查,至1999年,全省矿山开采累计破坏土地及植被面积940km2,累计废石存放量12.85亿t,尾砂累计排放量11.53亿t,矿山废水约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4%,导致了部分区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且给水体带来重金属及酸污染。例如,赣东北铜及多金属矿区产生的大量含铜及酸的废水,使乐安河及其支流大坞河、泊水河水体受到污染,损害了水体的饮用、养殖、灌溉等功能。

此外,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其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农村畜禽饲养场粪肥流失形成的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2 水污染发展趋势

目前,江西的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大,且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水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少,水污染问题只是在局部河段比较突出。但是,江西正在进入高速增长、奋力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全省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将增加,对水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必然会增大。我国经济较发达省、市的水污染经历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江西省在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将带来区域性水污染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形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污染,其治理难度一般都很大,不但需要巨大的治理费用,而且治理时间也将很长。这主要是由于涉及到工矿企业需要大量的治理费用,甚至不少还要关停并转等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3 水环境保护对策

3.1 科学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成果对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要求编制或执行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规划。

根据江西省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特点,建议全省水环境保护规划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坚持“节污水之流,开清水之源,公平、公正、公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把“保持全省地表水总体及各市、县出境断面水质良好,各类功能区水质达标,局部污染合理控制”作为总体目标。

按照上述规划原则和目标的要求,建议规划中重点研究确定以下内容:

(a) 水(环境)功能分区

(b) 各市、县出境断面和各类功能区的水质标准;

(c) 全省及各流域、各市、县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总量;

(d) 各流域、各市、县的重点排污河段(一般为城区河段)水环境承载能力及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量;

(e) 各市、县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方案;

(f) 现状排污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段的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g) 流量小的支流重要城镇河段的合理“开清水之源”方案。

鉴于水环境保护规划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为了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建议由政府组成规划编制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并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具体编制工作。规划编委会应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水利、环保、城建、市政、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参与组成,其办公室应设在政府综合部门。在规划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各有关部门、工矿企业积极支持和配合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地表水资源具有行政和流域两重属性的特点,建议全省地表水环境保护规划分省、市、县三个层次,按水系分流域进行编制;各级规划都应在上级规划的指导下工作,并将规划成果按行政区和所属流域进行汇总。各级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经上级审查和批准后,应该公告,予以实施。

3.2 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决策

江西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初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其中,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重大规划,都应该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并按环评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避免因战略性失误,造成难以治理的区域性水污染。

例如,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萍乡市、景德镇市、瑞金市、德兴市、东乡县、德安县、兴国县等市、县,在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调整工业结构时,就应该特别注意水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作用。如果盲目追求城镇发展规模,或上多了耗水量多、排污量大的建设项目,结果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3.3 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我国已有了比较系统的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近年来在可操作性方面也得到明显的完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及狭隘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干扰,不少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我国区域性水污染问题越来越难以控制,恶性水污染事件明显增多。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全省上下都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这种形势容易造成因片面追求招商引资数量,导致排污严重的项目流入省内的现象。因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以有效落实,是当前我们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

实践证明,水污染事件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后,可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上级政府部门重视,对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加大水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公众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并掌握相关法律武器;同时,应积极支持、鼓励各类新闻媒体,对水污染问题进行及时追踪和如实报道。此外,还建议在各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当地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以及行政区交接断面的水质状况,以便社会各界了解和掌握水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信息。

3.4 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研究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是防止地表水污染的根本途径。但是,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排污量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率非常低,农村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和发展集约化养殖业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面源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应大力加强清洁生产工艺、污水处理技术和面源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增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也是控制地表水污染的有效方法。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调节枯水径流量,可以增大地表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减少部分污水处理量,从而促进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国性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工作,建议在保证河流合理的生态流量、稀释流量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建立、健全排污权的补偿和交换机制,有利于减少地区矛盾和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保护区或下游有特殊用水要求的地区,其应有的排污权受到限制,而受益的主要是下游地区,因此,对排污受限地区进行相应的补偿是完全应该的。此外,各地根据本身资源条件的不同,可能拟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结果有些地区的排污权限可能不够用,而另一些地区则有可能富余较多。只要排污量不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就可以考虑允许其购买别处富余的排污权。

4 结语

江西省地表水资源量较丰富,加上经济欠发达,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太大,因此,目前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是,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将增加,对水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必然会增大。为了避免因经济发展而导致区域性水环境污染,本文从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发展要科学决策、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强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全省地表水环境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 邓文钰.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水利科技.2002(4): 203~207

[2]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2002年江西省环境状况公报[R]. 2003年5月

[3] 江西省水利厅.2002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R]. 2003年

篇8

[关键字] 地下水资源 开采 环境地质 影响

[中图分类号] P6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3-2

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为此,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1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出现短暂性缺水等状况,主要是在华北地区,少数南方地区,还有一个严重性问题是水体污染,目前的地下水情况局势非常严重,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地下水开采比例具体如图1所示。

2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2.1 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

(1)案例分析:以华北平原为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参数参考值如表1:

(2)评价基本原则:要紧密配合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评价对象以及结论和决策意见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充分考虑以往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以往的相关成果,要重视和遵守各种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评价方法:首先,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主要涉及到的公式如下:

式中:Q综合潜力-地下水综合潜力(亿 m3/a);Q开采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亿 m3/a);Q利用潜力-地下水利用潜力(亿 m3/a);Q开采盈余-地下水开采盈余量(亿 m3/a);Q可扩大开-地下水可扩大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资-开采层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采-开采层的开采量(亿 m3/a);M综合-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万 m3/km2·a);F-面积(km2)。

通过地下潜力的分析,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进行限制,并同时调整国民经济规划。

2.2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大体有以下方面: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持续的地面沉降,不仅改变了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水的自然排泄条件,造成洪涝灾害频发,还将造成局部农田低洼,常年积水,造成了对农业的潜在威胁。这是因为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以至整个地势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塌陷。

(2)环境恶化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得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减少泉流量,而泉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水井枯竭,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影响植被生长;影响水土保持,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矿山等工程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造成人与牲畜伤亡,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3)海水入侵

超采地下水,除会引发地面沉降,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以外,还要造成大量的海水入侵,海水倒灌污染纯净水源。

3 防治措施

3.1 强化保护水资源意识

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强化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如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另外,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3.2 加强地下水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节水管理的法规体系,在贯彻实施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城市供水价格,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应尽快研究污水回用问题,关闭自备井,同时,要加强节约用水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节约用水的科技水平,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工作的宣传力度。

3.3 强化立法执法

国家和政府要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的措施,加大水资源立法执法,真正做到惜水、爱水、节水,从个人做起,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另外,要做到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强化我国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全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另外,相关管理机构不能推脱责任,把地下水资源开采列入相关规划中,避免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如我国一些地区许多次把水资源利用列入相关规划中,并且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有严格保护的规定,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相当严格,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4 合理开发水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要处理好水的循环利用,最后要注重水的来源开发。也就是水质、水量、水源。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缺水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在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发展节水农业,种植用水少的农作物,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这些都是控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主要措施。

从水量平衡原理论述,实现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一,要考虑"三水"的转化;第二,对于地下水,一个地区的开采量=补给增量+排泄减量+开采漏斗内的储存量;第三,对于地表水,可利用量基本上=入境水量-出境水量其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考虑。

3.5 加强监测管理

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监测地下水资源利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要通过严格的监测与管理,做到不盲目开采,另外,除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之外,地下水人工回灌和优化工程设计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好办法,人工回灌就是将水源通过泵机组交换热量后,再注入到地下含水层中去。这样做既可保持含水层水头压力,防止地面沉降,而且水源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水质几乎没发生变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对地下水开采实行动态控制,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地下水开采协调管理,优化地下水的开采布局。

4 强化水资源开采管理

4.1 严格控制是下水开采系数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要制定地下水开采系数,并且严格按照这个系数执行。所谓地下水开采系数是用于地下水潜力评价的一个标准,对地下水潜力的评估一般采用"开采程度"的概念,以采补平衡为基础,即:地下水开采系数=地下水开采量/可开采资源量 如果开采系数为1,说明达到平衡,这一地区的地下水潜力为零。根据这一概念,一般认为开采系数小于0.3为潜力巨大地区,开采系数大于1.2为严重超采区,通过对地下水开采系数的控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4.2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水资源综合治理过程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执行:首先,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保护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免受污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可能形成污染源的居民点、厂矿企业布置在远离含水层补给区的下游方向;另外,要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鉴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相当困难,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控制污染源,有效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途径。第三,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及编制评价图册,建设地下水环境管理示范区,选择少数地区,作为地下水环境管理示范区进行长期的建设。

4.3做好调查研究

水文站要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强化自己基层水文机构职能和作用,通过收集实测资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的资料,满足水资源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和水文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且根据资料,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一方面,既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的管理和污染防治,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我国的地形变及水位、水质动态进行全面的监测,进而保证水文地质工作的有效进行。

4.4 强化危机意识

要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危机,针对目前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状况,制定一些可行性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由于地下水污染,往往是逐渐深入的,难及时发现,需要处理好工业污水 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如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抓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以过度开采对地下水的危害,杜绝城市新污染源的产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地下水处理的项目。

篇9

论文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制建设 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如果说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制约,那么循环经济的发展就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强化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涉及每一个公民的衣食住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步伐加快,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给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1970年,A.克尼斯等人基于生态系统的危机,即物质代谢结构的崩溃而撰文提出了“物质循环分析论”,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应当包括资源、能源的投入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最终消费排放废弃物的全过程,这是首次在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经济循环与物质循环相适应的思想。

以物质循环分析论为基础,物质循环全过程管理理念逐渐形成,即对物质从生产直至废弃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管理的过程,除了回收、再生循环和再商品化外,还必须促进和管理全社会的物质循环,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十余部环境保护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资源法》、《水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首次提到“循环经济”,这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中是一次尝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了国家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的内容,该法中的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实施减量化的基本理念,为固体废物的处理提出了法律依据。而《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法律构架,但是我国并没有相关的行政法规对循环经济做出规定,只以有《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细则中有所规定。

下面从我国法律体系方面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法律规定不够完善,有许多领域法律没有涉及,而在一些领域又存在规定上的重叠,给执法者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不利于普及法律知识,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循环经济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污染物存在跨行业的特性,对于这些特殊的物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

第二,立法过度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忽视农业方面的立法,第三产业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工业立法因缺少相应配套措施也变得举步维艰,可反映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在立法上给一、三产业相应的重视。

第三,环境立法存在的效力较低的固有问题,常常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提倡和口号比较多,没有规定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第四,建设主体规定的并不明确,法律只规定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义务,对于企业及其他主体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具体执行不畅。

第五,对生产责任延伸方面没有相关的监管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下,建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责任主体上规定了生产者不仅对本企业的产品负责,企业有对产品进行回收和清除的责任,看似完备的制度设计其实缺乏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和政府的执行监督文件。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一)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确立循环经济法律原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国家、企业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明确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同时强调清洁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合理排放的重要性。

1.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是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环境破坏提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亟待寻求合适途径解决。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安全,不利于实现人类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源头上分析、解决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落实预防原则的根本,特别要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针对汽车尾气和燃放烟花爆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也要格外关注,通过制定限制排放量等具体的措施,运用相关的奖惩机制,鼓励公民和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同时更是造福人类和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实现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广泛凝聚群众智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低碳循环经济领域只依靠政府力量力量是单薄的,效果是不显着的,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办法指示,并在企业许可、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公民对参与低碳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欧洲国家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滞后性,使欧洲各国在上世界中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问题。欧盟各国在经济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各种相似,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各国协同合作,特别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要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公益广告、志愿者讲解等

宣传模式形成良好的氛围。

3.“3R”原则

3R原则即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简称,是面对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矛盾突出的现状应坚决贯彻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同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低下,能耗太高,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由此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再利用即面对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为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不能满足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问题而提出的。要实现再利用,首先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开采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先进设备,同时要求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主体节约资源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再循环,是与资源的再利用一脉相承的原则,通过对剩余资源和废物的再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既能克服废物排放的难题,又可以增加经济总量,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减量化,是指通过减少排放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企业清洁生产,特别注意生产流程的低碳化和无污染,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

4.分担责任原则

循环经济责任原则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对环境应尽的义务以及破坏环境承担的社会责任。严格区分不同主体的责任,使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如政府主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企业要更加注重清洁生产和减少排放;公民培养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的意识,要按照有关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排放,坚持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模式。通过各方努力,使环境保护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地推进。循环经济责任原则就是更加明确了各个主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以及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使国家、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配合,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通过确立政府、企业和公民在资源综合利用、废料回收再利用、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权利、义务,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资源分配方面的公平与正义,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本身缺乏经验可循,并且面临技术、人员、管理、资金等诸多难题。因此,在法律法规和制度方面有较大空间可待提高。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随着经济发展,法律往往显示出其滞后性和保守性,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将保护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使百姓和社会享受到循环经济的好处,比如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入保护环境的具体规定,作为约束竞争主体的一项准则,同时,其它法律中也要更加明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垃圾处理和废物利用等具体环节缺乏具体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要从法律的角度给予充分的重视。

篇10

实然环境法与应然环境法

实然环境法是指环境法的现实表现样态,即环境法是什么;应然环境法是指环境法的正义追求,即环境法应当是什么。“是什么”与“应当是什么”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对“是什么”的描述不可或缺,它是研究“应当是什么”的基础。环境法教学也是如此。但环境法教学亦应在把握环境法“是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法“应当是什么”,从而预测环境法的未来。所以,在环境法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环境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例如,环境权作为环境法的基石性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法律理论和社会主张,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立足于实然之法,明确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利用或享受环境资源、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其主体包括公民、组织和国家,其客体是环境利益,其内容主要限定在公民污染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私权保护和公民参与环境管理权的公权保护之上。另一方面,还要着眼于应然之法,明确环境权不仅是一种法律权利,更是一种道德权利、自然权利、“与生俱来的权利”。不管国家法律是否承认和保护环境权,环境权都天然存在。由此,不仅人类应当享有环境权,而且某些与人类最接近的特定自然体和物种也应当享有环境权,如生存权、不受人任意侵害权、获得人道主义待遇权等权利。这样就使学生对环境权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伦理和环境正义观念。再如,在讲授环境刑事责任时,教师除对刑法明文规定的环境犯罪罪名作深入讲解外,还可就环境犯罪的立法利弊、环境犯罪的归责原则、环境犯罪的危险犯与结果犯以及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等主题开展讨论。这样的讨论,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环境刑法的理论前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开拓和创新。总之,环境法的正义不仅存在于实然之法,而且同样存在于应然之法。环境法正是在实然性和应然性的张力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环境法学与传统法学

环境法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并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事实上,环境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它与传统部门法学的关系至为密切。例如,对环境法基本原理的研究涉及到法理学,对环境侵害的民事救济涉及到民法学,对环境行政责任的研究涉及到行政法学,对危害环境犯罪的研究涉及到刑法学,浅谈环境法教学中的四个关系汪维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对国际环境法的研究涉及到国际法学,等等。因此,学习环境法必须不断地从传统部门法中汲取有益养分。然而,现实是环境法的教学缺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课程内容没有张力,教与学都停留在环境法课程内容本身,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片断的、割裂的、凝固的,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从环境法课程本身具有的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还是从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考虑,传统部门法都应当成为环境法教学时借鉴和参考的应有之意。比如,在讲授环境民事责任时,既要从传统民法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引申出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而归纳出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行为违法性问题;又要将环境民事责任同环境行政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作比较,明确环境民事责任是当事人之间的责任、重在补偿,而环境行政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则是行为人对国家的责任、重在惩罚,由此决定了环境民事责任采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而环境行政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则采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环境法上的三大责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可见,强调环境法学与传统法学的衔接,不仅打破了部门法教学的藩篱,而且给了学生融会贯通的机会,既巩固了旧知,又获取了新知。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更在于生活,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环境法的教学同样如此。具体来说,环境法教学要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设计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此亦是环境法教学改革重点之一。对此,各高校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组织观摩法庭审判活动、模拟法庭教学、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以训练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其实,对于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外实施,课堂的案例教学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诚如王泽鉴先生所言“:实例研习乃在培养处理案例的能力,可以说是为将来从事实务工作而准备,故法学教育或官方考试的题目应多依靠各级法院判决而设计之,其功用有三:(1)以实例反映社会生活。(2)结合理论与实务。(3)法院的判决理由,当事人的主张及判决评释,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法律论证资料。”笔者近几年的环境法课堂案例教学实践,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典型案例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环境法理论,也可以燃起学生学习环境法的热情。在选择典型案例时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案例的时代性。引入教学的案例要贴近时代、富于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这样才能真正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寓乐于教的目的。笔者在授课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及热点与难点问题,深入挖掘新鲜、有益的案例(如太湖蓝藻事件、宁波PX事件、环评风暴、PM2.5监测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研讨。其二,案例的启发性。案例有无启发性,与案情本身的简单或复杂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结论也未必是唯一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在于案件本身是否复杂,而在于其间蕴涵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在笔者看来,只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案例就可以称之为典型案例。其三,案例的全程性。呈现给学生的案例究竟应该是全程的、原汁原味的案例还是经过浓缩的、加工整理后的案例?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实践中的案例往往头绪多,涉及面广,外在因素也比较复杂。如果把这些案例原封不动地端出来,不仅学生不易理解,还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效应。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每一个具体案件,都关涉事实和法律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就事实问题而言,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如何对案件事实材料进行甄别、筛选和建构,就成了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功。所以作为法科学生不仅要学会处理法律问题,而且要学会处理事实问题。遗憾的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法恰恰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即使是国家司法考试提供的案例也往往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案例,也正基于此,即便是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在刚“入道”时也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适应期,这不得不引起法学教育界的反思。笔者主张,案例的选择还是应当原汁原味,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运用法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以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