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信息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研信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调研信息分析

篇1

关键词:传统调研;网络调研;调查问卷;非语言符号;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1 序言

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因素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并影响到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存在形式。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跨国企业希望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这些跨国企业又不得不针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让它们的产品或服务更能应对这些因文化差异(或生活方式差异)所造成的需求方面的质的差异。只有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才能分析出针对差异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调研相对变得效率低而且花费大,由此在线网络调研方式产生了,以满足快速、准确以及高精度市场调研的需求。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先进的在线网络调研已经在全球市场调研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不论行业、区域经济或者地缘政治的界限,世界上的各大组织通过在线网络调研收集数据了解市场趋势。在欧美国家,2008网络调研的收入接近40亿美元,网络调研已经占据30%的市场占有率。78%的市场研究公司已经开始网络调研的项目。其中81%的市场研究公司已经使用第三方技术平台支持调研业务的运作。GMI在华地区总经理潘争先生表示:“网络调研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趋势。”[1]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网络调研可以实现高交互性的用户体验。2002年,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目的,Macromedia公司(现为Adobe)提出“富网络应用程序(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的概念,这种基于Web形式并以C/S为架构的应用程序,同时结合了传统应用程序的反应快、交互性强的优点以及Web应用程序的传播广泛的特性,简化并改进了传统应用程序的用户交互性。近期Adobe公司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Adobe AIRTM这种跨平台的桌面式富网络应用程序。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将非语言符号的跨越交流障碍的优势与新兴信息技术的跨越时空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探讨一套为设计而进行的用户研究方法。这是对现有的用户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2 网络用户调研的概念及发展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购物、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而且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影响了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交易方式。它们几乎影响了全世界的各种商业,营销调研也不例外。在“Online Marketing Research”一书中,Grossnickel &Raskin写道:“网络的到来导致了调研的革命。网络技术大大降低了开展多种调研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进行较复杂的、严格的调研设计的难度。”[2]

2.1 在线网络用户调研定义

在线网络调研,泛指利用互联网手段所进行的各种以市场调研为目的的活动,如收集市场信息、了解竞争的情报、调查顾客对产品/服务的意见等。对于在线网络调研的定义,总得来说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调研方式。在Alvin C. Burns与Ronald F. Bush写的“Marketing Research: Online Research Applications”一书中将网络用户调研定义为:

使用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帮助实现营销调研的任一阶段,包括发现问题、调研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以及报告写作和分发。[3]

2.2 网络用户调研的优势

与传统的市场调研相比,网络用户调研具有以下的优势:

(1)高真实性,高质量。

调研最基础的问题就是如何鉴别出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无论调研问卷以及分析方法如何得完善,如果脱离了高质量的数据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说确定真实样本库(Panel)是最根本的。[4]通过问卷的隐含问题设计是对调研者状态的确定,通过ip、cookie、MACaddress等技术手段保证参与调研的单一性。在线调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避免了人为造假、人为错误等非抽样误差。

(2)快速。

在线调查系统省掉了传统调查中很多必不可少的环节,如问卷的印刷与运输、访员的招募与培训、问卷的回收、录入等等,可以大大缩短调研周期。一个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传统调查,换成采用在线调查,往往只需要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

(3)高效率

利用在线调查系统,省却了问卷的印刷与运输、访员的招募与培训、问卷的回收、录入等等众多人为环节,全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调查完成后,在线调研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饼图、柱状图等分析图形,为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相对较低的成本。

(5)在线调查范围广,借助于网络的跨地域性,可以方便的进行多城市、甚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调查。

(6)能否接触到合适的被访问者的问题。

传统的入户调查、街头拦问、电话调查等由于接触形式的问题,合适的被访问者拒答率很高,尤其是高端人群,用传统方式往往难以接触到。而网络调查由于能够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等,往往能够比传统调查的方式更轻松地接触到高端的人群,比如高收入人群、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

2.3 用户调研的流程

用户调研的流程包含以下11个步骤:确定调研的必要性,定义问题,确立调研的目标,确定调研设计方案,确定信息的类型和来源,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设计资料收集表格,确定抽样方案和样本容量,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最终调研报告并演示。[3]网络调研基于上述的基本步骤,并结合网络的特点简单的来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在线数据采集、分析数据、得出结果。

3 在线网络用户调研的发展创新

3.1 用户调研界面设计创新――基于非语言符号跨文化用户调研

3.1.1 跨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符号运用

非语言符号是相对语言符号而言的。即除相关语言、文字等符号之外的一切信息符号综合。每一个物质对象,但它在交际传达过程中,“达到了传达关于客观世界或交际传达过程的任何一方的感情的、美感的、意志的等等内在体验这个目的”是,它就成为一个符号。符号是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记号代码。其意义在于自身承载了抽象的内容,是一种信息传达的媒介。

非语言符号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下图所示,包括视、听、触、味、嗅五个方面(如图3.1所示):

图3.1非语言符号的内容以及形式

随着世界市场的全球化,文化给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化差异实质上表现出来的是用户群体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的差异,优秀的设计要能够满足这些差异。在跨文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开始注意到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产生的特定需求。近年来,很多跨国企业在推出面向新产品(Globalize)的时候,都会针对各地做出细节上的调整(Localize),如各大汽车公司推出新车型都会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非语言符号具有直观性、超越语言障碍、超越时空、接受范围广以及具有更强的表达力等优势,通过非语言符号,我们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进行调查研究,直观地理解用户的偏好、生活环境、社会阶层等,从而定义用户需求。

3.1.2 网络用户调研中非语言符号设计

这一部分将是非语言符号网络调研工具设计的重点,因为如果调研工具的使用对象是使用不用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那么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调查软件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来传达的,那么非语言符号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调查的成功与否。

1.可识别性

非语言符号是界面设计中最重要、最生动的部分。非语言符号不同于一般的图形,它必须具备强烈的视觉识别功能。在非语言符号网络调研软件的设计中,符号的形式美将不是最关键的,能不能轻易而又准确的被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的使用者识别才是第一目标。

在使用一些已有形象时,应当注意在界面设计中图标一旦变成范例,就不可动摇。所以在设计中不要轻易改变,因为这样会冒着部分用户无法理解的风险。

过分简洁的非语言符号也会导致无法理解。即使用户曾经有接触过,但时间一长,也留不下多少印象。如果非语言符号中不具备唤起记忆的要素,要想通过表面形象去猜测符号本身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

2.隐喻性

有隐喻内容的非语言符号比语言在跨文化交流及克服语言障碍上的表现更好。在界面设计中成功构建隐喻关系的第一步是准确了解用户的需要,由此建立相应的功能模块。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些模块来寻找现实世界中的隐喻对象。

隐喻设计的首要原则是选择合适的隐喻对象。[5]如文件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使用文件夹存储纸片,在界面设计中我们仍然使用文件夹这一非语言符号作为系统文件的代号。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就会在外形上产生认同感,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会觉得顺利成章。

其次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需要考虑隐喻对象的通用识别性。如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隐喻产生不同的理解,那将造成调查结果的错误。一个E-mail的符号,最好不过的隐喻对象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邮箱,尽管各国的邮箱在外形上不尽相同,但邮箱的功能都是一样的,丝毫不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对它的理解。

最后就是要避免完全隐喻,所谓完全隐喻就是指过于强调隐喻对象与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过分追求隐喻只会打乱整个界面设计的隐喻体系。

3.一致性

一致性包括同一软件中的图标形式与设计感觉的一致性和同一图标在软件的不同页面的具体变化的一致性。[6]风格一致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减少用户的记忆量,并且能迅速积累操作经验。

首先是同一软件中的图标应该风格统一,让人能一眼将他们从其他不同软件的图标中区别出来,这种统一不光表现在形式上,更表现在色彩、质感等视觉语言上。

同一图标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设计出不同的尺寸以及色深度的图标家族成员,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3.2 用户调研交互设计创新――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RIA)的用户调研

3.2.1 富网络应用程序(RIA)简介

富网络应用程序是一种基于Web形式并以C/S为架构的应用程序,同时结合了传统应用程序的反应快、交互性强的优点以及Web应用程序的传播广泛的特性。 [7]可以说RIA简化并改进了传统应用程序的用户交互性。图3.2显示了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产生。

图3.2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产生

3.2.2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设计

富网络应用程序给我们设计者带来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它使得设计师可以放开设计思路,侧重于交互设计与信息的表达,关注于用户体验。而富网络应用程序产生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如图3.3所示,设计师可以配合程序员使用Flash或者Flex开发。生成的 swf文件上传至网上后,通过网络这种媒介传播。[8]在客户端,用户使用Flash Player运行应用程序,使用鼠标、键盘、麦克风等输入设备与应用程序发生交互。

图3.3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用户调研系统

3.2.3 基于富网络应用程序的交互与反馈设计

传统的网络应用程序和桌面式应用程序的一大用户体验区别是拖拽以及相应时间。由于受到网络的限制,网络应用程序往往需要和服务器端交换数据,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响应,正是这个原因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而富网络用程序由于把交互程序设计做在了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拖拽”操作,更可以极大地缩小响应时间。如图3.4所示,是GMI公司的调研实例,其中用户可以使用拖拽操作,对于汽车适宜人群进行调研。图3.5是Mind Canvas公司的调研实例,用户使用贴便条纸的方法对于网页设计的布局等方面进行抽象的调研。这种调研方式对于过去的网络调研是很难实现的。

图3.4 GMI公司调研实例

图3.5 Mind Canvas公司调研实例

1.交互

设计师对于用户的想法和对系统的期待有自己的理解,当然这些理解是基于对用户任务需求、用户的背景、经验和能力,以及对人脑信息处理机构的特点和限制等考察的基础之上的。

设计师将设计目标,结合自己的技术与经验,将构思转化为界面形式,给用户一种诱导,用户通过自己的经验与需求,以联想的方式与设计师的界面进行交互。[9]当这种交互达到一致或者某种程度上的吻合时,那么这种形式的界面就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是好的设计,当这种交互不一致时,就达不到用户的满意,甚至是误导用户的行为。

2.反馈

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是用户进行顺利操作的基础。好的反馈能使用户对于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做得怎样等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做出判断。

一般来说如果反馈的信息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话,就不要打断用户的操作。反馈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用户易于接受的语言。反馈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而不是漠视和斥责。如果用户无法理解或对反馈信息产生反感,那么反馈是无用的、对用户没有帮助的。

3.2.4 针对调研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个设计完善的在线调研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下面是设计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通过限制一个特定IP地址可以参与特定网络调研的次数,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参与调研的情况。

2.要求用户输入e-mail地址也可以防止重复调研的情况。

3.通过对调研时间的纪录可以对调研者的参与质量做一定的评价,越是快的速度质量越是低,从限定一定的范围保证数据质量。

4.通过设计某些冲突问题插入在调研过程中,考察调研者回答时是否有经过考虑。 [10]

5.一段时间后,重新对10%的被调研者进行再次调研,比对回答的结果。

具体的设计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毕竟每个调研设计需要更具特定的情况,但是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结果。

4 总结

当前社会,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消费者生活习惯不断变化,生活快节奏。传统的调研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调查样本取得和调查数据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得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媒体和渠道,上网人群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采集数据,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市场调研公司不断涌现。从国际性公司和本土公司的标准划分比较来看,国际性公司实力雄厚但是对于跨文化的理解还是有所欠缺,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失败。从这点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对于界面、非语言符号设计改善调研。而本土的公司对本土文化理解较深,则可以考虑应用较先进的RIA技术开发自己的调研工具,增强交互设计,改善用户体验,得到高质量的数据,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和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TOM科技, GMI最新网络调研全球趋势[OB/AB]./ , 2006-7-19 .

[2]Grossnickle, J.& Raskin, O. (2001). Online Marketing Research; Knowing Your Customer Using the Net[M].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p.xix.

[3]营销调:网络调研的应用, Alvin C. Burns/ Ronald Bush[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Frost & Sullivan, Panel Integrity, A White Paper by Frost & Sullivan, November,2007。

[5]鲁晓波.数字图形界面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Ben Shneiderman/ Catherine Plaisant.用户界面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7]What is an RIA (Home/Developer Connection) [OB/AB]./devnet /projects/ria/.

[8]颜金沙.Flash ActionScript 2.0与RIA应用程序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篇2

关键词:市县图书馆 图书馆信息化 甘肃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9.2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077-005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rict Libraries' Informationization in Gansu Province

Guo XiangdongChen Jun (Gansu Librar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Choosing some related index of the libraries' informationization, the author makes a research aimed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rict libraries' informationization in Gansu province. Making use of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statistical data,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district libraries' informationization,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informationizational construction has made som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cultural sharing project at a faster pace, and that in spite of these,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restraints such as unicity of natural resouces, lack of digital resources, unnorm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oftwares as well as the lowness of the librarian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the district library;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libraries; Gansu Province; comparative study

CLC number:G259.274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3-0077-005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世界各国空前的重视。从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行动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II), [1 ]到欧盟在欧洲建立信息社会的计划,再到许多国家信息政策的制定, [2 ]无不凸显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而对国家间、地区间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预测信息化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量化的依据,也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社会的信息化息息相关。从各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进行的计算机设备更新、数字资源建设到参考咨询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其融入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表现。因此,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图书馆信息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的确立

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体系和动态过程,衡量图书馆是否实现信息化或者信息化程度如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含着诸多要素,但从基本面来看,它至少应包括图书馆的馆舍条件、网络环境等开展服务工作所必需的硬件条件,也应包括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应用层次、信息资源建设使用状况、信息化人才构成及服务效率等软环境。这些条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还相互交叉影响。就图书馆群体对社会信息化的贡献而言,它们又是一个统一的衡量图书馆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3 ]本文将以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选取若干指标,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甘肃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信息化状况,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2 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状况调研

为了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甘肃市县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本文选取与图书馆信息化密切相关的四大项内容,对全省具有完全馆舍、独立建制的91个市(州)、县(市、区)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四大项内容分别是: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具体包括馆舍面积、服务器数、PC机数、网络出口带宽、业务管理自动化软件及开始使用年份、图书馆总人数及高中级职称人数、大专以上人数、图书馆总藏量、自建数据库类型、图书馆网站等指标,调研主要通过发放调查表、实地走访考察、电话联络、网上即时查询等方法进行(统计数据见表1)。

3 对甘肃市县图书馆信息化状况的综合分析

表1数据基本上较为直观地反映了甘肃省市县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课题组结合近年来对全省市县图书馆实地走访的一些实地调查,对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总体结论如下:

3.1 硬件资源有所改善,文化共享工程是推动硬件建设的首要因素

调查显示,甘肃全省市县图书馆中,有37家图书馆配置了服务器,53家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了因特网的互联,网络出口带宽多为10M,具备了开展信息阅览服务的必要条件,并配有投影、幕布等开展户外服务的技术设备。其余图书馆仅有1台或数台工作用电脑,17家图书馆无电脑及周边设备,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甘南、临夏两州。

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化的步伐,为基层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09年底全省已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57个,剩余的29个县也将在2010年完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任务。按照这一部署, 2010年以后,甘肃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将由此步入自动化、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和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总体发展态势相比,这个步伐显然是慢了许多,尤其是和东部发达省区相比,无论是信息服务的内容、种类、能力、质量还是数量,差距都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3.2 业务管理自动化步伐加快,但自建资源类型单一,数字资源总量严重偏少

近两年,甘肃省市县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2008年、2009年,先后有多家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3个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占到全省市县图书馆的36%。业务管理软件中,由于Interlib为文化共享工程招标产品,全省共有19家图书馆在使用,用户数最多。Unicorn为甘肃省图书馆选用的业务管理软件,有白银市图书馆等4家单位共用。其余的金盘、慧尔、ILASⅡ、天图、华夏等均为中小型图书馆管理软件,各有1-2家图书馆选用。业务管理软件的多样性给全省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出了新的难题。

统计显示,有8家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通过Internet访问,其中兰州市图书馆、白银市图书馆、金昌市图书馆等网站内容较为丰富,临泽县为唯一建立网站的县图书馆(麦积区图书馆与麦积区文化馆网站共建,对外称麦积区文化馆网站)。全省各市县图书馆中,只有少部分图书馆藏有电子资源,且大多种类单一,应用不多,其中绝大部分为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视频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除白银市图书馆建有数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外,其余均为馆藏书目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严重偏少,已很难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要求。

3.3 图书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有所改善,但信息素质相对偏低

和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近几年来,甘肃省市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无论是学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6个图书馆有高级职称人员;除甘南州图书馆外,其余市州级图书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了70%;甘南、临夏、陇南三市州以外的其他大多数县市级图书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了总人数的35%,达到或超过了文化部评估标准要求。但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图书馆学或相近专业毕业的人才欠缺,另一是缺乏熟知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范围、分布和提供机制,掌握利用一系列特定工具加工、查找、获取特定类型信息的综合型人才。尤其是图书馆所属行业优势不足,致使工作人员人心不稳、流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市县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成果,步伐有加快趋势,但总体局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信息资源类型单一、总量偏少影响了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能力和品质,业务管理软件的不统一影响了图书馆的后续发展和全省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从业人员的不稳定性影响了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于甘肃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说,确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世界数字城市战略[EB/OL].[2005-10-20]. /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5615.pdf.

[2]Anna-Marie Arnold. Developing a National Information Policy―Consider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04,36(3):199-208.

篇3

【关键词】 应急通信保障 现场 调研分析

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应急通信保障事务以及相关的流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网管或厂家网络来完成的,应急通信保障主要是对各种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以及重大事件的具体情况制定保障预案,并调配相应的保证资源,并且需要现场保障人员来实施保障工作。因为通信保障工作要求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保障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对我国应急通信现场保障人员的能力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应急通信保障支撑问题

1.1 相关支撑系统的问题分析

首先各类应急物资都是是在全省各地进行分散管理,并没有统一的进行监控,物资的调度信息也比较混乱导致人工收集整合效率较低。同时应急通信现场指挥会涉及到许多的单位部门,整个现场的人员也比较多,也很难统一指挥。其次就是应急保障信息的收集与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得信息收集不及时,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集渠道进行统一管理,许多环节都是人工参与,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2]。

1.2 支撑需求与架构

第一,对应急通信物资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包括各种数据的维护、修改以及通知等。第二,要对所有的应急通信保障资料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对资料的存储、操作以及各种权限的控制。第三,需要对应急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其中包括了工作人员的信息、性能指标监控以及人员调度分配等[3]。最后需要实现场景化、可定制以及高度灵活的保障管控,要针对不同的保障现场定制不同的应急通信保障模板,这样就能够通过不同的模板来建立灵活的需求相应机制,最终就能够对应急通信现场实现高校的支撑与管控。

二、实际案例模型分析

2013年8月28日和31日,云南香格里拉县、德钦县交界处先后发生5.1级、5.9级两次地震。地震使得巴拉格宗峡谷里电力杆路、传输杆路损毁怠尽,G网基站退出服务,峡谷南部水庄基站瘫痪,香格里拉当地长途话务量已上升到日常的12倍以上,手机接通率下降到日常平均值的半数以下。中国移动出动卫星应急通信车进行现场保障。第二次地震使得巴拉格宗与外界交通也彻底中断,形成孤岛。巴拉格宗与外界的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方式是中国移动卫星应急通信车搭建的通信基站,它的信号覆盖了巴拉格宗峡谷内谷和分布在半山腰巴拉村60余户人家。

当第一次地震发生后(8月28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运用保通信“畅通”措施,通过卫星传输方式开通车载通信设备,满足当地通信需求。这种以发生事件的地点、损毁程度,综合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建立可靠的应急通信网络。在关键时刻确保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信畅通,确保应急指挥及时、高效的运作。

三、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针对突发自然灾害和网络故障导致通信网络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其中非常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应急通信保障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技术角度保障紧急情况下的通信畅通,评估包括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后勤保障、训练演习等多个方面。

评估体系要适应针对各种不同的突发事件场景,具有灵活性,评估内容以保障案例中实施决策步骤为基础,从方法、理论体系和发展现状等方面阐述和分析应急通信保障评估领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的评估理论与方法基础。应急通信能力评估体系不仅是考验所制订政策延续、改进和终止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决定着应急通信的工作质量和价值导向,并最终影响着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向和通信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所以,建立规范的、系统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与方法体系,就显得相当迫切和必要。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对相关应急通信保障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应急通信保障支撑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关系着保障人员的工作进度,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构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能够让我国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以保障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东,陈欣,刘楠,魏丽红.应对挑战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J].电信科学,2010(07)

篇4

关键词:大学新生;语言学习;观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090-03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研究的重点已从专门寻求最佳教学方法转移到对多变量的研究上。应用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也从研究教师转移到了研究学生。受这一研究重点转移的影响,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外语学习观念的研究。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观念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定义。Hosenfeld将语言观念称为学习者本人对学好第二语言的“微型理论”(mini-theory);Abraham和Vann用的是“哲学”(philosophy)这一术语;Wenden认为这些理论是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的一部分;Horwitz将它们看成学习观念(beliefs)。

大量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观念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iley指出,学习者关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观念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在学习语言时的态度、动机或行为;Ehrman和Oxford发现学习者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言的观念与其在口语和阅读上的精通程度呈显著性相关;Cotterall认为学习者是否持有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另外,许多研究者(Abraham&Vann,Horwitz,t4lWenden。Yang)提出学习者对语言学习预先就持有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具体所使用的学习策略。

我国学者也对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如文秋芳和王海啸调查了七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观念。他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比掌握语言知识更为重要,他们不赞成通过翻译的方法来学习外语。”㈣戴炜栋和王栋对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进行的调查分析也得出同样类似的结论;饶振辉和郑淑嫒通过对中澳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念进行比较发现,由于中澳大学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观念上存在着多方面的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语言学习观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语言学习观念对外语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为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江西财经大学07级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112人,其中男生57人,女生55人。

本项研究采用了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量表》(BALLI)。该调查量表白1988年以来,被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广泛采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调查表由34题组成,分为5组,分别调查学生五个方面的问题: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语言学习动机。该调查要求学生在李克特量表上记下自己对每条学习观念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强烈程度。该量表的五个级别是:(1)强烈赞成(2)赞成(3)既不赞成也不反对(4)不赞成(5)极不赞成。

为了使被调查者能更好的读懂被调查的内容,笔者将《语言学习观念调查量表》译成了中文,并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一些地方作了细微的变动。本次问卷调查是在新生第一堂大学英语课上完成,学生在回答完问卷后当即交回,因此,问卷的回收率为100%。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统计方法。笔者首先将收集的数据逐一输入电脑,对学生未作回答的个别题目用该题的平均数代替。再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处理,求出每一项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

三、结果与讨论

(1)外语学习能力(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表1是学生对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所持有的观念:

如表所示,这一部分共含有9个问题,主要涉及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观念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人强烈赞成或赞成有些人具有学习外语的天赋。不同的是,只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16%的学生不赞成或极不赞成自己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37%的学生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一些人对自己语言学习能力持相当否定的态度,缺乏外语学习的信心。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人(69%)认为每个人都能学会说一门外语。72%的学生认为儿童学外语比成人更容易,这一点完全和我们所持有的一般看法一致。近一半(46%)的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外语学习。

(2)语言学习难度(Difficulty of LanguageLeaming)。学生对语言学习难度的看法见表2:

第二部分含有6个问题,主要涉及语言学习难度。62%的人认为一些语言比其它语言容易学。42%的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中等难度的语言。对语言学习所花时间看法不一。20%的学生认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学好英语,2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需要1-2年。可见,有大量的学生认为最多2年足以学好英语。然而,15%的学生感觉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学好一门语言,35%的人认为3-5年足够学好一门语言。

调查发现,尽管只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但是绝大部分(74%)被调查学生对语言学习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最终能学好英语。也就是说,尽管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缺乏自信,但是他们对学好外语却充满信心。学生对语言学习难度的观念对其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对英语学习难度估计过低,而在实际学习中进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快时,就会产生语言焦虑,甚至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相反,如果对学习的难度估计过高,认为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学好,学生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语言学习的性质(Nature of LanguageLearning)。表3列出了本研究中的被试对语言学习性质所持有的观点:

第三部分的8个问题涵盖了和语言学习本质相关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如表3所显示,61%的人认为最好在英语国家学习英语。71%的学生还认为为了说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很有必要。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识到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和语言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

令人担忧的是,55%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词汇学习,21%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法学习。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多年来英语教学及评价制度带来的

负面影响。持有这些观念的学生很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词汇或语法规则,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着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学习和交际策略(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学生对学习和交际策略的观念可用表4来概括:

第四部分学习和交际策略直接与语言学习实践相关,共设有8个问题,其中第17、21题与学习策略有关,其余的都和交际策略相关。被调查学生中56%的人认为多次重复、反复操练很重要,48%的学生认为在语言实验室练习很重要。从表4还可以看出,相对而言比较多的学生(64%)认为碰到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其义。然而,只有38%的学生对“到能正确说英语时才开口说英语”的观念持反对态度,有77%的被调查学生赞成讲英语时语音的纯正颇为重要。只有42%的学生表示如果听到有人在说英语,会走上前练习说英语。28%的被调查学生和他人说英语时感到害羞。由此可见,调查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重视语言学习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对语言流畅性的培养。他们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有错必纠,害怕开口说英语,这样不利于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语言学习焦虑。

(5)动机(Motivations)。表5归纳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所具有的动机:

第五部分有四个问题来调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既是工具性动机学习者又是综合性动机学习者。74%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能找到一份好工作;45%的学生赞成如果英语学得好会有更多的机会;60%的学生认为,中国人认为学习外语非常重要。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具有工具性动机。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多出于某一特殊目的而学习外语,如通过考试或找到T作等。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有48%的学生认为他们愿意学好英语以便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人。这一动机是综合性动机。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对目标语社会有特殊兴趣,期待了解甚至融入目标语社会。综合性动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而具有工具性动机学习者只是为某一目的而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11]I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本身的兴趣,将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结束语

本次调查表明,被调查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观念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普遍相信自己最终能说好英语,他们普遍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找到一份好的_T作。同时,他们认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英语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良好的发音很重要。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反对英语学习主要是学量的语法规则和将母语翻译成英语。

篇5

【关键词】医学生;信仰;调查分析

1 信仰调查的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院校医学生信仰状况调查问卷》。共投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包括无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880份,其中男生384人,占43.6%,女生496人,占56.4%,学生专业涵盖临床、预防、护理、口腔、检验、康复、麻醉、影像等专业。

2 信仰调查的现状

2.1 信仰认知。对于什么是信仰,自己是否具有某种信仰能反映出人们对自己信仰的认知情况。针对“你是否有个人信仰”问题回答中,67.49%的人做出肯定回答,而有16.27%的人回答说没有个人信仰,另有16.24%的人说不清楚。这说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医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信仰。通过年级对比发现,大一学生们,有信仰的占了48.98%,无信仰的有34.69%,而回答不知道的有13.67%。对比二年级,大二57.44%的学生有自己的信仰,比大一多了8.46%,无信仰的占28.89%,可以看出是有所下降的。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表示自己有信仰的上升到了77.27%。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具有个人信仰的比率也持续升高,而没有个人信仰及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学生明显下降。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丰富,学生会渐渐地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人信仰。

2.2 信仰现状。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对医学生的具体信仰、信仰倾向及信仰状况做了细致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把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持占23.9%,认为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但不能坚守占26.1%;信仰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的占34.3%,功利主义的占18.4%;另外有13%的医学生具有某种,居前三位是基督教、佛敎和伊斯兰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医学生心中是有信仰的,但是部分人又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信仰限定为某一个领域,很多医学生信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圣贤的主张、某种主义、或对宗教的盲从,而是对现实的积极态度。

2.3 理论教育效果。高校普遍开设哲学,原理等思政课,学习理论能否在医学生精神信仰上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调查显示,56.07%的回答作用并不明显,另有27.1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由此可见,在高校中普及理论的学习,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信仰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3 加强信仰教育的对策

针对目前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好地加以引导与教育,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其核心理论就是信仰教育。

3.1 积极推进“两课”改革,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首先要重视“两课”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以改变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态度。任课老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坚定的科学信仰,发挥教师的标杆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受教育者坚定科学信仰,践行科学理论[1]。

3.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

如何切实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医学生规划好人生职业生涯,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担当,制定切实有效有表彰制度,开展评比模范之星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校应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2]。

3.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信仰

要提升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使医学生的信仰教育在一种良性的校园文化之中运行。学校教育必须把书本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然后服务社会。针对现实条件下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中领悟理论的深刻内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方向,最终确立的科学信仰[3]。

参考文献:

[1] 付叶亮.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5),37-38

[2] 李冬梅.大学生信仰教育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9),57-58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信任 人际关系 专业 家庭背景 家庭情况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3-02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人际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它的发展标志着人际关系的成熟,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抽样与研究方法

(一)被试与抽样方法

在师范大学进行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将师大学生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类、艺术类四个层面,然后分别从这四个子样本中随机抽取被试,大致以2:5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见表1),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测试时间为15分钟。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6%。文科31人,理科48人,体育类28人,艺术类20人。

表1

(二)测量工具

本次调查的测量工具选取修订的人际信任量表。此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它们分别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三个维度:对社会现象的信任(项目3、8、9、21等)、对熟人的信任(项目5、10、17、22等)以及对陌生人的信任(1、2、7、11等)。经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发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总量表为0.8331,对社会现象信任为0.5017,对熟人信任为0.6994,对一般人的信任为0.8331。问卷总共25题,采用5级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5分,其中14个为反题目。

二、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不同专业以及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探讨重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维度考虑:所学的专业学科(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还要考察他们对熟人、对社会现象以及对陌生人的人际信任程度。

第二,各变量对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专业与家庭等变量在人际信任度的交互作用。

三、结果分析

(一)不同专业、家庭背景、家庭情况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

1.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分量表在专业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2 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分量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

文=文科理=理科体=体育艺=艺术

表2、表3显示,以社会现象的得分为因变量时,文科、理科、体育都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只有体育与艺术上存在着差异;以陌生人的得分为因变量时,文科与理科、文科与体育、体育与艺术3种情况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以总分作为因变量时,文科与体育,理科与艺术,体育与艺术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总体上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的得分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艺术专业在社会现象、熟人和总分上得分较高。

2.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总量表在家庭条件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人际信任水平在家庭条件(T=0.026,P>0.05)上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变化。在表4中显示,来自城镇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对陌生人的得分最为接近,对待陌生人的信任度最不受家庭条件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专业与家庭背景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F=2.951,P

2.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是否在人际信任变量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方差检验表明,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F=1.003,P>0.05)。进行交互作用的事后比较发现变量各水平间并没有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可能与我们的样本情况有关。在样本分布中,家庭情况变量中被试分布:完整家庭120人,他人照顾组家庭1人,单亲家庭7人,并不是呈正态分布,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分析和结论。

四、讨论

师范大学学生的总体人际信任水平比量表的理论值高一些。在本研究中设定了多个自变量,探究其对人际信任变量的影响,然而结果表明除专业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产生一定的作用外,其他变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和本次研究取样的代表性有关,被试人均取自师范类大学生,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师范类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师职业,职业性质要求他们对他人要有良好的人际信任,因此他们平时比较注重人际信任的培养。所以出现对诸多单个自变量的差异检验并没有太大变化的现象。

家庭背景与家庭情况变量在人际信任变量上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本次抽取的学生城镇与农村的生活水平差异并不大,并且大学生多数是成年人,在校居住与同学相处比较多,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高于实际常规,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也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以及心理工作者提了一个挑战。首先,人际信任度高,说明学生在学校是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对学校的人际关系建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工作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前提。其次,学生对社会的信任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以便今后更好地投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对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人员来说,让大学生对真实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观,世界观是相当艰巨的一个任务。同时让大学生能够正确了解自我,适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成功与失败,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克服缺点,一旦当现实和期望有所差别,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要善于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环境。积极参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参考文献】

[1]卢光莉,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17-119.

[2]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63-6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79-180,310-314.

[4]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4期.2003.

[5]刘金平.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第1期.2003.3.

[6]Harvey A. Katz,Julian B. Rotter.Interpersonal trust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 and their parents[J].Child Development,1969,40,657-661.

篇7

本学期作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文理分科,结果作者发现班上一些理科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然选择了读文科。作者通过调察,发现一些学生是因为化学学科而不读理科的,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对他们的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初中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差异太大,心理落差大。初三时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全新的学科、新奇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热情,而且初中化学简单易懂,学生的化学成绩非常不错。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使这些目标过高而理解能力并不出众的学生感到不适应而产生焦虑。这些学生以前缺少受挫折的体验,更缺少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和心理,因而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一段时间后,由于成绩不甚理想,思想包袱也变得很沉重。开始不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前途感到迷惘。心理负担的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进入高中后,学习科目多,作业压力大。进入高一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一科都重要,每一科都有作业,而做作业的时间又只有每天的晚自习时间,有时还会有教师把晚自习时间用来讲题或上课,更是没有时间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就开始选择抄作业,这样的结果导致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和训练,知识记不住,掌握不了做题方法,考试就考得一塌糊涂。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一步步走入差生行列。

3.缺乏学习方法。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注入式的成分较多,启发式的成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分析、思维、知识迁移、综合等能力,而一些学生对知识点不进行透彻的理解只一味做题,一些学生又天天抄作业,不注意习题的积累,几次考试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4.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着重大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家庭比较民主,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恰当,这些学生学习心态往往较好。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经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认识不足,似乎自己的孩子非得上名牌大学不可。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还常讽刺、挖苦。尽管他们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与优秀生存在先天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成绩不甚理想。加上来自家庭等的沉重压力,心理崩溃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鉴于上述种种引起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正确应对呢?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状态,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而学习上的顺逆、工作中的成败、人际关系的亲疏、健康状况的好坏、生物节律的起伏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要如何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以供参考:

1.学生要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有正确的定位。高中化学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比初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仅仅看分数来定位自己学习的好坏。要确定自己学习得如何,可以跟其他的同学来进行下比较,比如说看一看自己的名次与开始时的名次相比或者与上一次的名次相比来看看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

2.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劲。教学激励机制是寓教于乐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情绪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水平。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第一条便是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人总是很爱面子,不喜欢别人批评。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又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老师提问的一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极其简单的,但学生就不认为简单。即使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很简单的问题也可能回答不出来。因此,当老师提问时,对回答不出的学生,要有耐心,应多暗示、多提示、多鼓励、多肯定。要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否则,对于已经化了很大苦功的学生而言,其伤害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跟别人进行思想交流,自卑心理又强,也许就在你的一次不经意的批评中,使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恐惧,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3.教师要注意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业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业量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沉重的作业负担是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催化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过多的作业量,必有过多的重复训练。而这种重复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占用了很多应该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学生感到厌倦,影响了学习兴趣。古人也懂得乐学,更何况我们呢?作为一名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专利分析 发明专利 数据采集

1 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方案。”发明专利是技术层次最高的专利,也是国际上利用专利数据建立科技指标时主要采用的数据[1]。对发明专利的分析,有利于反映情况国家、地区、企业的创新活动,发现不同技术领域的分布、演变,也有利于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发明特点。

目前面向国内专利数据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上的统计分析,由于数据采集的不便、分析工具的欠缺,所以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较高层次的分析、整理,缺少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如刘凤朝等人在《我国31个省市区专利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中利用的是2000年到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专利数据的平均值,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了专利综合实力的排名及分析[2]。伍文浩在《当前广东发明专利的特征分析及启示》一文中对广东省的主要技术领域、六家重要企业的发明专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3]。赵勇等则在《宁波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监测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对宁波市2010年间1-9月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4]。

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主要考虑采集并建立定制化发明专利的数据库,利用一些自编应用程序,结合TDA、BibExcel、NetDraw等软件的功能,以专利活动特点为研究主题开展城市级专利数据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2 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中的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为数据源,并按“发明专利”为专利类型,“33”为国省代码(代表浙江省),申请日期为“2000-01-01至2011-12-31”的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得到近十万条记录。

对上述结果集进行分析后,发现杭州市为浙江省发明专利的主要申请城市,且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因此本文选定杭州市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从原先的93605条记录中提取杭州市数据,共计43783条记录。

3 数据分析

3.1 2000-2011年间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对杭州市2000-2011间年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后,得到表1。由表可知,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0年间的272条发明专利申请,到2011年间8862条发明专利申请,增长了32.58倍,其绝对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表1 2000-2011年间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表

3.2 2000-2011年间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对杭州市2000-2011年间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按IPC大类进行统计,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H04(电通信技术)、A61(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G01(测量、测试)、C07(有机化学)、C12(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其中,A61虽然总量上居于第二的位置,但在2006-2007间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H04、GO1是杭州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不仅总量的积累达到前三甲,增长速度也最快,成为近年来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最多的技术领域。调查发现,杭州市主张大力发展以软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平台运营和网商培育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产业,以动漫和创意设计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安防和智慧城市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推进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导向、经济发展的着重点促进了H部类(电学)、G部类(物理)的繁荣与发展。

3.3 2000-2011年间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分析

对杭州市2000-2011间年发明专利的申请人进行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六家高校、两家企业、两位个人。经统计知浙江大学为杭州市主要申请单位,浙江大学的专利申请量占整个杭州市近29%的发明申请量,占整个浙江省近14%的发明申请量。除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也位列前10名,说明高校是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的重要贡献单位。

在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中,较有影响的企业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主要出现在2006年前,2006年11月,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H3C(华三通),从2007年起一直是杭州市专利申请的主要贡献单位。说明杭州市专利申请企业主要以华三通公司为主。

3.4 2000-2011年间杭州市发明专利发明人合作关系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杭州市发明人合作情况,将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导入到Bibexcel中,从中抽取发明数量在80个以上的发明人,制成共现矩阵,并用NetDraw制作发明人合作关系的图,从中找出主要的合作团队,如表2所示。

表2 2000-2011年间发明人合作关系表

从表2可知,虽然杭州市发明数量超过80个的有74个发明人,但形成较为明显合作倾向的仅有44人,形成的团队从2人至11人不等;发明人合作呈现小团体合作倾向,11年间,共形成小团体11个;在形成的11个团队中,仅有两组属私下的个体发明者间的合作关系,其余主要为职务发明形成的团队。说明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中发明人间的主要合作还是源自于职务发明。在职务发明过程中,不仅本单位容易形成合作团队,而且不同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时,也易形成合作团队。从这些团队的形成中,也可看出,浙大是较为主要的团队培养基地,但是从发明专利申请看,大学与企业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如图中仅有两个团队体现了这种合作关系。

4 结论

研究表明,定制化专利数据集的采集和建立,自制应用程序和现有软件工具的结合使用,有利于开展灵活、深入的专利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可发现杭州市发明专利呈快速发展趋势,其中尤以电通信技术、测量、测试发展最为迅速,杭州市高校是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也是培养团队合作力量的重要基地,但是从合作关系看,浙江省地方高校与省内企业的联系明显不足。

参考文献:

[1]骆云中,陈蔚杰,徐晓琳.专利情报分析与利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凤朝,张静,潘雄锋.我国31个省市区专利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31-34.

篇9

[摘要]对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较强的择业需要和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也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压力。同时,在性别、年级层次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

[关键词]成教学生 学习动机 调查分析 心理研究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某一目标的原动力。引发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学习需要是人为了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而从事学习的欲望,这种欲望达到了一定程度就推动人主动学习。学习诱因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外界刺激物,是学习动机的定向目标。

成人教育脱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调查研究他们的学习动机状况,对于我们成人教育学院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有关调查问卷,对成人教育脱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级、年龄等;第二部分为多选题,是学习动机的内容,采用自陈量表中的“是非式”方法,如“我的学习动机在于评奖学金”——在“是,不是”2个答案中任选其一,最后以回答“是”的人数和“不是”的人数统计出总数的百分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并非某种单一结构,而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学习的内部需要(内部动机),由内部动力促发,受心理需要支配。如发自内心的认知需要,由于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驱使个体趋向知识,接近事物,认识事物,探索和解决问题;兴趣需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知识和事物容易引发学习动力;成功的需要——发自内心的成就需要和成功欲望,驱使个体求知进取;情感需要——为获得自尊、友谊、爱而努力学习,避免被集体所排斥,避免伤害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爱心和期望。学习的外部诱因(外部动机),主要来自外部动力的吸引,如受教育者诱因吸引——受教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的吸引,或出于对教师才学人品的敬仰;受目标诱因吸引,如获奖、得到老师的表扬、攀比等目标的吸引,或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等等,为此,我们设置11个学习动机的选择,内容如下:

(1)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奖学金;

(2)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入党;

(3)我的学习动机在于评先进;

(4)我的学习动机在于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5)我的学习动机在于父母要求;

(6)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对xx课程有兴趣;

(7)我的学习动机在于与xx任课老师有关(喜欢、尊敬某老师);

(8)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充实自我;

(9)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对父母、国家的责任感;

(10)我的学习动机在于与其他同学攀比;

(11)我的学习动机在于其他。

二、调查的实施

调查对象为中国计量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5级、2006级、2007级随机抽取的106名学生,采取现场分发问卷当场收取的方式进行。回收问卷10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2份。

 

三、结果及分析

1.总体状况

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成教学生学习动机所占百分比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各项学习动机占有的学生人数均有一定的比例,并非仅仅集中在某一选项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学习动机与择业心理的联系非常直接

在调查问卷中,有77名同学选择的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占总人数的75.5%;有28人选择“父母要求”,占总人数的27.5%。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目前的成教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是择业需要,而对他们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因为有许多学生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就业的压力和择业的困难,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择业作为学习的最主要动机,而对父母、社会责任的关注,只占19.6%,与普通本科学生有比较大的差别。

3.学习动机比较集中

在调查问卷中,回答“为了充实自我”的有69人,占总人数的67.6%,回答“为了评奖学金”、“入党”、“评先进”的分别有15、19、1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7%、18.6%、14.7%,可见,成教学生对个人素质的成长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他们也有种强烈的求知欲,希望不断地完善自我。

4.男女比例的差异  

女生第2、3、4、8项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工作的忧患意识、自我充实欲望更强烈一些。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以掌握现成的“双基”知识为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以做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再则,大学生的学习较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监督,而是以自我教育、自我努力为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自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己给自己“上满发条”。在这种情况下,女生的自控能力比男生强。男女生均有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符合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层次,这些学生基本都是浙江省生员,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富裕,又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养尊处优的,自尊心比较强,进入大学之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相互攀比的心理。

5.年级层次对比

 

随着年级层次的提高,学生的入党动机递减,因为最优秀、最先成熟的学员已经优先发展过了,带来的结果就是入党动机所占比例的下降;“父母要求”所占的比例呈u字型,原因是大一新生刚入校,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学生能在学校表现良好,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学生与其他同学、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因此会把父母的要求看得比较重;到了大二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学校待了一年,身边的环境已经比较熟悉,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受到父母的约束相对就比较少;进入大三之后,就业的压力就相应的增大,这个时候,父母的要求被学生强烈重视起来。与此相对的是,“对xx课程有兴趣”、“奖学金”、“评先进”“(喜欢、尊敬)xx老师”、“对父母、国家的责任感”、“与其他同学攀比”所占的比例呈倒u字型,究其原因是: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新的生活环境,有一种寻求自己位置的迫切需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想在新班级新同学中力争上游,在“奖学金”上超过他人;表现在能力上就是在“入党”、“评先进”上超过他人。所以,他们大都有好好学习“充实自我”,不虚度大学时光的愿望,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大一新生的自主意识已接近成人水平,但同时,他们正处在青年期,生活日趋复杂,除学习外,娱乐、同学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加上青年期的情感情绪反复,波动明显,经常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进入大二之后,学习成绩好坏、人际关系优劣、能力表现差异逐渐加大,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达到最高,“奖学金”、“评先进”、“对父母、国家的责任感”大到最高,感觉如果比别人差的话,会有种失败的心理,不甘落于他人。对于三年制或四年制的成教学生来说,既无大一新生的不适应,又无面临毕业的压力。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广泛,学习热情也最高。因此,他们会选择“对xx课程感兴趣”,为了以后找好的工作,他们会选择他们感兴趣、有爱好、专业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知识。

大三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诸种心理条件方面均已经基本成熟定型,对于两年制的专科学生来说,直接面临着毕业或专升本的压力,这个时候,“毕业就业”的要求就达到了新高。

参考文献:

[1]周玲.成人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2]暴占光,赵瑞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辅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3]盛瑶环.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

[4]金文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及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6).

[5]赵锦权.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及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

[6]胡宇彬.高职生学习动机状况调查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篇10

[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077-01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播广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根据WHO统计,全球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约占10%。近年来高校学生患乙型肝炎的比例不断增多,给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我院新生乙型肝炎感染现状,加强学生乙肝检验的预防工作,现将我院12届新生5 258人乙肝检验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1994~2005级入学新生,年龄17~21岁。共检测5 258人。其中男生2 366人,女生2 892人。他们来自新疆各地区,全部为全日制国家计划任务生。

1.2 方法

每年学院组织体检,分批抽血,每天200~300人;早晨空腹抽2 ml静脉血,采用ELISA酶标法检测HBsAg和两对半。HBsAg阳性者检测两对半和ALT(赖氏法),HBsAg两对半及AL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全部在有效期内,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执行,同时做阴性阳性对照,并用HBsAg金标试剂条抽样对照检验。

2 结果

2.1 HBsAg阳性情况

比较12届新生HBsAg阳性率(表1),经χ2检验,各届学生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14,P>0.05)。5258名新生中,HBsAg阳性406人,阳性率7.7%,低于全国大中专院校的平均水平(8.83%)和新疆的平均水平9.94%,按我国10%~30%的感染率分析,我院HBsAg阳性率水平(7.7%)也属发病率下限值。

2.2 男女新生HBsAg阳性率情况

2 366名男生中HBsAg阳性197人,阳性率8.3%;2 892名女生中,HBsAg阳性209人,阳性率7.2%。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89,P

2.3 城市和兵团新生HBsAg阳性率情况

城市新生HBsAg阳性167人,阳性率4.1%;兵团新生HBsAg阳性239人,阳性率5.9%。有显著性差异(χ2=3.89,P

2.4 两对半及ALT检验情况

对406名HBsAg阳性者做二对半和ALT,仅HBsAg阳性251名,阳性率61.8%(251/406),ALT异常46名,异常率11.3%(46/406)。

3 讨论

新疆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率高达9.94%。我院乙肝HBsAg阳性率7.7%,明显低于全国和新疆水平。我院新生406名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且ALT异常46名,异常率11.3%。HBsAg阳性并转氨酶升高预示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极微量血液(10 μl)即可使人感染乙肝;在集体生活中,损伤的皮肤、口腔、分泌物等密切接触,以及蚊子、昆虫的叮咬都可能使人感染乙肝。大学同学同住、同吃、同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如果不提高防范意识,不注意个人卫生,学生之间很容易相互传染乙肝。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主要是男生活动多、交往广泛,又不注意个人卫生,故较女生容易感染乙肝。兵团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市,可能与农村卫生状况较差,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有关。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对乙肝患者的宣传教育

我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开展选修课,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乙肝的症状及预防常识,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2 加强对乙肝患者的管理

新生入校后体检,及时发现病人。对经体检发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跟踪随访。对在住院或门诊诊疗过程中发现的乙肝可疑患者及时检查肝功和乙肝五项,确诊者上报学院医院防疫科。

4.3 及时治疗

在检查中发现乙肝患者,如果转氨酶指标均正常,则定期检查,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转氨酶指标升高,被确诊为急性乙型肝炎,则建议休学,到正规传染病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4.4 对大学生和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