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概述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环境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 传染病 消毒
1 微生物概述
自古以来,微生物一直默默地存在着。人类有600万年左右的历史,而它们却拥有35亿年的历史。直到16世纪,安东尼・列文虎克用自磨的眼镜片发现了一些微小的生物,那个斑驳陆离的神秘世界才渐渐为人们所知。它们体积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根据种类划分,微生物包括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和蓝细菌;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等。总的来说他们种类繁多、遍布广泛。
2 家庭环境中的微生物
家庭环境是人类接触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居室环境的质量与家庭成员的健康密切相关。据统计成年人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如老人、婴幼儿等可能高达95%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空气质量以及污染状况近年来成了室内环境研究的焦点。方治国等于2009-2010年间系统地研究了北京居家环境中的微生物,结果显示居家环境空气中,微生物总浓度均值达到2658CFU・m-3,其中细菌的浓度明显高于真菌,并且他们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和夏季高于秋季和冬季[1]。
除了空气中的微生物,电器也是微生物的栖息地之一。冰箱是家庭常用电器,其储存的食物也常被认为是“最干净”的。而羊宋贞从5个家庭冰箱中分离到细菌84株,14株为致病菌;真菌74株,4株为致病菌[2]。由此看来冰箱的低温设置仅能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却不能创造无菌环境。不仅是冰箱,洗衣机的污染也很严重。许慧慧于2004年6月对上海居民的128台家用全自动洗衣机进行微生物取样,结果显示洗衣机的细菌总数超标率为81.3%。其中70台洗衣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霉菌数同时超标[3]。
另外微生物同样存在于小物件上。2001年一项针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进行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细菌轻度污染的物品占总数的73.1%;重度污染的占22.8%。其中牙刷污染状况最为严重,甚至还检出4支牙刷样品带有幽门螺旋杆菌。调查结果还显示大肠杆菌污染最严重的是抹布,阳性率高达61.8%。另外,在致病菌的调查中发现家庭环境与物品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平均阳性率为4.2%[4]。而另一项对家庭厨房卫生状况调私峁显示69.0%的厨房中有一件以上的物品检出有大肠菌群污染,其中抹布、碗和盘子占的比例较高[5]。
综上看来,家庭环境中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甚至还存在对人有致病性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3 家庭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
上海疾控中心200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家庭成员中曾发生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疾病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82.1%。其中以患呼吸道疾病和皮肤性病等传染性疾病为多,分别占家庭总数的78.2%和47.7%[4]。因此关注家庭环境中的致病菌很有必要。
由于世界上每年都有空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以及像SARS病毒这样的微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人们对空气微生物污染愈加重视。而室内空气中有些条件致病菌如莫拉克氏菌属会在人体免疫力较低时引起呼吸道类疾病;很多真菌和放线菌孢子也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比如在湿热的、有空调的房间里丝状真菌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并可加重哮喘的症状。而家用冰箱里的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消化系统的疾病,它们还能够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的病变。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发生在德国的大肠杆菌污染豆芽菜事件,最终导致多人死亡、数百人发生肾病综合症。
由此可见,由于家庭中微生物的大量存在使得发生与微生物污染相关的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为了预防和避免致病菌在家庭成员中的传播,开展家庭消毒十分必要。
4 家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
为了保存食物、预防疾病,人类从古代起就摸索出了很多去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火烧、煮沸、盐腌、日晒、风干等等。这些看似日常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家庭微生物污染,从而能够避免一些有害微生物对人体的伤害。
针对室内空气方面,空调设备的使用容易导致室内空气微生物积增而无法排出。所以需注意空调设备的合理使用,并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厨房是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源头,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体日常疾病的地方。因此要保证基本的卫生习惯比如生熟食品的砧板、菜刀、抹布要经常清洗并分开存放;碗筷在每次使用后要刷洗干净,然后采用煮沸、蒸汽、化学消毒剂等方法进行消毒。而灶面、操作台、地面、各种柜架及把手,可定期采用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5 结语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是千变万化的。它们不可能灭亡,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对于家庭生活中的微生物,我们只能尽量避免有害微生物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良好卫生习惯包括饮食卫生、厨房卫生、电器卫生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家庭环境,保护好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方治国,欧阳志云,刘M,等.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真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2013.(4):1166-1172.
[2]羊宋,冯广达,姚青,等.家庭冰箱中的微生物种类调查[J].生物技术通报,2013,1(2): 195-200.
[3]许慧慧,苏瑾,阮素云,等.家用洗衣机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 486-487.
篇2
关键词 5~6岁幼儿 退缩行为 行为观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of 5-6 Years old Children
WANG 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is 5-6 years old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a common phenomenon, is one of the seriou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barriers to children.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 exists drawback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children's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and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rough a three-prong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bserved behavior retreat, while the game made timely intervention, improve and create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to develop scientific education programs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5-6 years old children; withdrawal behavior; behavioral observation
幼儿时期是接触社会的初始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社会性能力对于其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社会退缩行为,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1 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概述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幼儿在陌生环境下或者面对陌生人时所产生的一种交流、回避、恐惧等行为,也是幼儿的对于陌生环境或者陌生人的一种心理抵触现象。具有社会行为的幼儿由于其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挫折经历或其它原因造成社会交往能力缺失,这种缺失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交往活动及交往经历,最终形成社交孤立状态。①从行为标准来看,社会退缩行为是儿童主动离开群体和被群体孤立的共同表现。幼儿是否主动离开群体独自活动是判断社会退缩行为的重要根据。从幼儿的具体表现来看,主要包含以下行为表现:胆小或害羞、容易生气、独自玩耍以及拒绝集体活动等。
例如:在一次幼儿园大二班的幼儿集体活动的见习中,发现了一名叫闹闹(化名)的有退缩行为的小朋友。闹闹已经上大班了,但是他在幼儿园极其不适应。常将布娃娃等作为母亲的替代物,整天抱着不放。躲避人群或陌生人、不合群。在小朋友的集体活动中常常待在一旁观看。当你回头看他的,他就迅速低头、对其他同伴表示反映冷漠;但是他会时不时地张望,被发现了,会迅速低头。通过以上实例,观察者可以初步掌握闹闹的社会退缩的具体行为,在幼儿园里,不敢和老师交流,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在自由活动时间,也不敢离开自己的座位等。观察者可以继续观察,并掌握该幼儿更多的行为特征,并从中找到突破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努力改善其行为。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对于幼儿的人际交往、心理方面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幼儿5~6岁这一年龄阶段,是形成社会意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产生社会退缩现象,就会降低幼儿的社会互动性。甚至一些社会退缩行为还会产生一定的病理特征,社会退缩幼儿的交往能力若不及时加以训练与干预,会持续到成年期,对其行为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障碍。与此同时,幼儿退缩行为还会影响幼儿的交际能力,使得幼儿缺少玩伴和朋友,缺乏群体性的游戏行为,这就会使得幼儿可能出现心理方面需求方面的缺失。由此可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对于幼儿发展的影响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2 基于观察基础上的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探究
2.1 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观察案例例举
为深入了解社会退缩儿童、改善其行为笔者深入幼儿园一线,获得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以下列举了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观察案例。
实例分析:上了大班的思思,在面对新环境、新老师的时候常表现不适应。如经常哭闹、不愿与人交流、不敢看人,一看到有人看他就满脸通红以及身体紧张。经过两次的观察和有目的的接近了解到该幼儿是一个早产儿,父母之间关系不友善,并且不善于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该幼儿喜欢触摸衣服。因此,可以通过“触摸衣服”来帮助她改善这种退缩行为。
2.2 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原因分析
2.2.1 自身健康原因
由于自身身体疾病造成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些幼儿由于带有一些先天的疾病或者残疾,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便是造成其社会退缩行为的主要原因。幼儿害怕其他人嘲笑自己,或者在心里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特别是当幼儿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或是陌生人进行交往时,这种恐惧感和焦虑感也就更加突出。而且由身体疾病这一原因所造成的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在影响上会更加持久,特别是对于一些疾病无法治愈或者终身残疾的幼儿来说,这种社会退缩行为往往是长期性的。据调查研究表明,超过80%的先天患病或者残疾幼儿在5~6岁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退缩行为,而其中超过65%的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是长期性的。②
2.2.2 家庭不良影响
家庭影响主要是指幼儿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父母影响等因素所造成的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一些幼儿由于缺乏较好的家庭环境,如单亲家庭、孤儿等,都可能造成幼儿的自卑心理,从而使得幼儿产生社会退缩行为。同时,如果幼儿的家庭氛围不好,例如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也会使得幼儿受到一定能的影响,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家庭影响对于5~6岁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影响也是幼儿产生社会退缩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2.2.3 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当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当对于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在范围上是很大的,可能造成幼儿园中的很多幼儿产生社会退缩行为。例如,在幼儿园教育中,如果幼儿教师缺乏对于幼儿社会性互动的引导,就可能使得很多幼儿长期处于社会退缩状态。大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初,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会退缩行为,这需要幼儿园积极地进行引导,而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就可能使得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一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骂幼儿等,这也会造成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
3 5~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问题的对策
3.1 及时进行游戏干预
游戏干预法是消除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有效途径,由于幼儿都有游戏天性,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及时进行游戏干预,组织幼儿参与群体性游戏,便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和其他幼儿的交流。③幼儿教师要鼓励存在社会退缩行为的幼儿参与群体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设计一些更加适宜的游戏。例如,如果某一幼儿存在社会退缩行为,就可以针对该幼儿所喜欢的一些事物进行游戏创设。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出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作为幼儿教师应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放松并且融入到环境中去。
3.2 积极改善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对于5~6岁幼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积极改善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消除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重要方式,一个温馨的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改善和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中应当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改善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幼儿感受到更多的家庭关爱;二是要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既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娇惯,关键便在于把握好适当的度,作为父母家长,应当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3.3 幼儿园制定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案
对幼儿园来说,在解决幼儿社会退缩行为问题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大多数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之后都会存在一定的社会退缩行为,幼儿园在消除这一幼儿心理障碍方面也有着相应的义务。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制定出科学的相关教育方案,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应当有一套全面的社会退缩行为消除方案,包括教师沟通、游戏组织、家庭调查等。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儿教师作为消除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关键因素,应当积极同幼儿进行沟通,并且也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作为5~6岁幼儿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障碍消除,可能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身体健康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幼儿园教育方式因素等,而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也易于产生社会退缩行为。为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应当积极进行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消除,对此,家长、幼儿园应承担重要的责任。
注释
① 杨靓.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游戏干预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44-45.
篇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小学德育工作概述。
1.小学德育工作的内涵。
小学德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按照国家、地方、学校的相关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思想教育主要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学生的德育水平,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切切实实的影响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小学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此时开展德育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若忽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会对其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社会环境方面。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一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黄、赌、毒,以及暴力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农村小学,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周边环境对学校的德育非常不利。例如,一些黑网吧、黑游戏厅等违法对小学生开放,对学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在的家庭环境令人担忧。一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降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二是隔代抚养,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很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这些“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教养和约束,容易产生不良习气。
3.德育内容方面。
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4.德育模式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育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次,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缺少同其他教育环节的结合,教育效果不理想。
评价制度方面。
长期以来,包括品德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分数成绩上面,缺少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评价。另外,在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主要考查成绩和升学率,德育部分占的比例较小,并且比较随意。
三、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1.社会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一方面,学校应配合相关部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减少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计划、有系统的向家长传播德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改善家庭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内容方面。
学校要适时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德育教学中,在尊重现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应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主线,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责任、合作、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等价值观念。
4.德育模式方面。
学校应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方式,以适应德育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另外,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德育效率和德育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做成课件,或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也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等形式进行实地教学。
5.评价制度方面。
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应舍弃单纯的“分数主义”,增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应增加德育部分的比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篇4
1.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许多的外部因素都对其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且思政教育活动在各大高校中的运行过程也受多方面因素的牵制,这些外部因素被统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学校环境是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又被人们称之为硬环境,学校里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还有学校的建筑,都属于物质环境的范围之内;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软环境指的就是精神文化环境,无论是学校的文化底蕴,还是学术氛围与管理艺术都属于其涵盖范围之内。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软环境的好坏在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政教育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外部环境,其又分为家庭、传媒和社区环境三个方面。父母可以说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所以说,家庭教育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对子女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社会舆论环境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传媒环境,伴随着科技与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传媒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日趋提高。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工作过程中,学校和师生之间的联系都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社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人处于社会各种环境中,其思想和行为自然会受到一种约束力。尤其是高校中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能不断的激励当代大学生,促使着大学生对于真、善、美的更高追求。因此,为了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需利用上述积极因素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1.2新疆高校大学生所处思想政治环境
新疆是根据其多民族、多宗教这一特殊的社会现实而被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省份,相对于内陆省份而言是比较复杂的。影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贫困群体、少数民族群体、宗教群体。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新疆的经济与发展状况在我国处于较于落后的地位。
2、新疆高校优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环境路径
教化、凝聚和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的功能,而实践性和渗透性是其主要的特点。思想教育环境可以使人的思想得到转变,主要是把群体意志逐步向个人意志转化。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群体的心理状况, 建设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
2.1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良好环境
第一,需要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重视。学校的教育、精神、风气还有道德是精神文化的四个方面。为加快新疆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高等人才投入到建设新疆当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有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为建设新疆出力。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必须有良好的环境教育,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风气才能自然的扎根于学生心中。
第二,要提高对校园制度建设的重视。制度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由学校师生和学校组织产生的,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等特点,凝结了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是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具体体现。
第三,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互联网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高校应该抓住其积极因素进行大力宣传。加强学校的校园网和 BBS的监管,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
2.2 积极优化校外环境
(1)优化家庭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提倡和睦民主,尊老爱幼、互敬互让的家庭美德;其次,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家庭成员经常性的沟通交流,特别是步入大学的子女,其自身已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此时,家长要给子女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权力。
(2)优化传媒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对新的信息与事物更容易接受,但是其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往往会盲目的追寻电视和报纸上的信息,而不考虑其真实性与可靠性。 所以为了加强对传媒环境的优化,应该多开展一些节目,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体环境。
(3)优化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整顿不正之风,引导先进文化的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彦,金鑫.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篇5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37-02
一、前言
近些年,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头等大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致力于人才的终身教育和全面培养。幼儿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儿童的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抓好幼儿的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社会中对两种教育方式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作为幼儿的两种基本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已家庭教育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其一,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家”“园”合作新模式的优势,才是我国开展幼儿教育的正确道路。
二、幼儿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园教育概述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以幼儿园为教育场所对幼儿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肩负着幼儿的知识启蒙和健康成长等重任。幼儿园教育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产物,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幼儿身心和和谐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基本上采取“保”“教”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注重幼儿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此外,幼儿园教育还要求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幼儿在社会中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人在社会中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幼儿园教育为人才的早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指定的,引导幼儿直接感知自然环境,在对空气、花鸟等的欣赏中幼儿对人类的自然环境产生热爱,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幼儿园主要采用合作、分享等教学模式,通过幼儿之间的情感与话语交流,促进幼儿帮助、合作、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加快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三、幼儿家庭教育及其重要性
(一)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终身发展,对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广义的家庭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教育,另一方面指父母对子女单方面的教育。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属于后者,主要指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具有灵活性和连续性。幼儿家庭教育的灵活性格体现在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上,幼儿和家长接触的时间较长,家长可以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在幼儿出现错误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不会出现中断,稳定的亲子关系使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首先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幼儿营造了爱的摇篮,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安全感,有利于幼儿形成稳定、活泼的性格,反之,不和谐的家庭会带给幼儿心理阴影,从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流,在教育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最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对幼儿“爱”的尺度,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的素质,做到言传身教,不要对幼儿过分溺爱,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是在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而家庭教育局限于家庭之内,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对幼儿的教学比较随意。再加上家长的工作比较繁忙,家长本身缺乏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教育掌握先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即使在幼儿园放假期间幼儿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幼儿的家庭教育要以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为标准,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之中都能健康成长。
(二)幼儿家庭教育反作用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科学、规范的幼儿园教育可以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为幼儿园教育奠定了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保持一致,如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保持连贯性,幼儿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能够显著提升;反之,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左,幼儿园教育的难度会相应加大,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之下降,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科学有序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的教学内容具有同步性,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科学逻辑能力的提升,家庭教育则侧重与对幼儿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幼儿的智力、能力、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五、幼儿教育新道路——“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两翼”,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我国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幼儿教育的改革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家”“园”合作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要注重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互补:一方面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幼儿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家访,增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在幼儿心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言传身教,做到尊重教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严格要求,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1、加大对教师和家长的宣传,增强“家”“园”合作意识
目前,大多数孩子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对幼儿的教育有所疏忽也在所难免,“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家”“园”合作的宣传,比如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共同致力于幼儿的教育工作。
2、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幼儿园应该积极的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亲子运动会、家园主体活动、亲子音乐游戏等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都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为幼儿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幼儿教育的视野,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要相互信任的关系,在相互信任、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合作。
3、定期进行家访活动,深化“家”“园”合作层次
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机会,但是“家”“园”合作不能流于这些表面的文体形式,“家”“园”合作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家访是增加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在园期间的表现定期进行家访。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家访工作,制定明确的家访目标和家访内容,在家访中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结合家访的结果,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提升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园”合作的教育水平
提升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水平的基础。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幼师的选拔工作,聘用热爱孩子、有亲和力、专业素养高的综合人才,提高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素养。幼儿园定期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邀请幼教专家举办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另外,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切实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幼儿的终身教育中同等重要,两者各具优势、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亲子活动等教育平台,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正宏,钟锐锋.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0):239-240.
[2]黄绪云.重视家庭教育 突出育人地位——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2):67-68.
[3]廖贻.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目标与内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57-60.
篇6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
前言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行为现象,在成人眼中通常会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简单的视作为幼儿“好打架”,或者这幼儿“不识逗”等,然而对于幼儿为什么会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没有进行探究,更没有意识到外界影响因素对于幼儿行为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幼儿的教育中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利用语言或者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或人格实施侵害的行为。心理学家也将攻击性行为认定为宣泄不满或者宣泄紧张的行为表现方式。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或者对他人进行诋毁与谩骂等,这对幼儿的成长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幼儿进行的肢体侵害,例如幼儿踢人、打人或者咬人等;第二是幼儿的语言侵害,例如幼儿骂人,或者嘲笑讥讽其他幼儿等;第三是幼儿侵害其他人的权利,例如幼儿故意抢走或破坏其他人的物品等行为;第四是幼儿间接上的心理侵害,例如幼儿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者进行挑唆和造谣等。幼儿产生的攻击性行为与幼儿的年龄和性别等都有直接的关系[1]。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幼儿自身性格因素。幼儿由于缺乏自我约束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在进行一些行为时,不会考虑后果,因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幼儿的本能反应;第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会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若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或者当幼儿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弊端时,幼儿就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特征;第三是幼儿园环境因素的影响。若幼儿园班级中人数过多,几十个幼儿挤在一个空间里,就可能使幼儿产生紧张或焦虑等情绪,因此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同时若幼儿园不提供充足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等,幼儿就会由于争抢玩具或者娱乐设施等产生攻击性行为;最后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幼儿处于模仿阶段,若接触到不良的社会信息或者传媒信息时,幼儿就会进行模仿,例如在动画片或者电视当中存在暴力场面等,幼儿就会进行模仿,最终产生攻击性行为[2]。
三、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分析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幼儿与其他同伴进行友好的交流,在多数情况下,幼儿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幼儿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并对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引导幼儿对行为角色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样使幼儿逐渐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坏处,逐渐改善幼儿的行为模式。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消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父母首先应该意识到过分溺爱行为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并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使幼儿意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危害。除此之外,幼儿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3]。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对于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通过改善幼儿园的教育设施设备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学习和娱乐设施,避免幼儿之间发生争抢,同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游戏或者批评教育的方式逐渐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倾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发挥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作用,通过让幼儿接触健康的大众传媒,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逐步树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将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制约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家长必须与幼儿园进行良好的配合,通过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倾向,鼓励幼儿之间进行友善的交流,消除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幼儿成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J].学周刊,2015,01:220-221.
篇7
【案例】
莎莎在三岁时,父母又为她带来了双胞胎妹妹。起初她还是开心或无所谓,随着莎莎年龄的增长和两个妹妹的懂事,三个人常常会因为一件玩具、妈妈的一个拥抱而打成一团。现在已经6岁的莎莎仗着比两个妹妹大的优势,总是抢占所有的玩具,随便撕毁妹妹的画等。当家教老师指出她的错误行为并予以纠正时,她会说:“这是我家,你管不了我。”当家教老师强行纠正时,爷爷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不要管了。”
案例中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霸道”“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等。而就这样的幼儿,老师或小朋友则冠之以“小霸王”的头衔。霸道行为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幼儿霸道的表现与评判标准
①在玩游戏和吃饭的时候抢夺玩具、食品等;②自己的玩具不愿意给人家玩,独占玩具等;③抢占座位或者游戏的场地;④在活动时间帮助好朋友打抱不平;⑤游戏时间碰坏了别人的玩具或作品,取笑别人或被人取笑。
二、幼儿霸道问题的诊断
1.自身因素
(1)自我中心意识的发展。三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2)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对于社会行为的掌握而言,与模仿相比直接自我学习是一种更基本的途径。在直接学习中,幼儿的某一种行为所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后果直接决定着其是否重复这些行为。
2.家庭因素
(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随着父母对幼儿的关爱越来越多,有些父母过度地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都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分给同伴,别人的玩具自己想尽办法占为己有。
(2)家长过分要求幼儿。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培养,让孩子应有的童年变得忙碌和紧张,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心理受到限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家长不在家或者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就会放纵自己、霸气十足。
(3)家长过分放任幼儿。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太忙等原因,对孩子不够关心和重视,任由其自由发展,孩子的自由空间过大,得到的关爱太少,在幼儿园的时候容易表现松散,不服管教、不尊重别人。
3.社会因素
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在各种社会情境下,容易受周围环境和大人的影响,有时候还会受外界的诱因的驱动,在大一点孩子的诱惑下从事一些不好的事情,间接地习得了霸道行为。
三、幼儿霸道问题的咨询
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霸道行为是幼儿的天性,在某些环境的刺激下,也就难免会表现出霸道行为。所以,霸道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应该平静地看待它,这是矫正幼儿攻击的思想基础。再者,在对幼儿霸道行为的诊断过程中要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幼儿年龄等,这样才可以判断精确,做到对症下药。最后,在面对幼儿的霸道行为时,家长不能“以暴制暴”,否则只能固化幼儿的霸道行为。以下几点为改善幼儿霸道行为的策略:
(1)现场及时教育。当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来霸道等行为时,应该现场及时进行说教,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妥的,是不好的事情。
(2)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一些好朋友,并且经常给他们提供游戏、分享、合作的机会。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兄弟姐妹关系与感情,让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亲人。
篇8
积极心理学 高职生 幸福教育
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产品也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生活满足感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普遍存在着抑郁症状。在这种情形下,人们需要学习寻找快乐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韧性,产生乐观情绪,愿意积极参与事情。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技能在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被教授。显然,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
作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人群高职学生,在学校虽然主要任务是学习应用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但大多数父母和教育学者也应该把幸福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即使不是核心(Cohen,2006)。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二、当代高职生幸福教育现状
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不容置疑,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发现高职生幸福感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高职生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思想启蒙之所,情感依托之地。家庭以亲情为纽带,是学生避难的港湾,无时无刻不影响其身心的发展。
研究表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赋予学生以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合理调节情绪,从容面对挫败,自信乐观、幸福感强。相反,家庭环境恶劣,特别是情感上的缺失,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不融洽,都将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
另外,有些父母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善于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转嫁到孩子身上,无形地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幸福感。
2.高职生的在校环境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度地关注心理损伤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似乎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实际情况是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困惑,又构不成心理疾病,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化解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如何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下面从家庭和学校的角度分析增强高职生幸福感的举措。
1.父母给予孩子温暖的家
家是幸福的源泉,是对一个人成长最有力的情感支撑。从小到大,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
网络和社会舆论的发达,使很多家长认为,高职是次等教育;高职是无奈的选择;这些都给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父母,可以从如下角度着手:
(1)正视高职。《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战略地位。
(2)提高爱的质量。父母之爱是深如大海的,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而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的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比如,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不考100分,绝不向孩子要分数。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
(4)发挥家长应有的智慧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线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总之,当孩子们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的体验时,就会心情愉快,从而自信、乐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
(1)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说,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的认识。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高职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2)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应当让幸福感教育走进课堂,在我国广泛推广幸福感教育, 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减少抑郁。要为学生营造“幸福”环境,提升其幸福的感觉。
①主体性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为辅,把课程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把提高学生课堂愉悦感和积极创新意识作为最高目标。为了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老师不再是主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指导者。作为主持者,教师在讲授本章知识的同时,保证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交流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
②注重师生课后沟通。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教师首先要成为为学生的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因此,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课后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沟通机会,对缓解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幸福感指数会有很大的帮助。
③加强社会实践课的有效性。社会实践课,是融合校内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好形式,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不能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很多知识点仅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助推了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学校最大限度地鼓励、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在实战中增强自我职业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幸福感体验。
幸福感教育对高职生自身的成长是极为关键的。高职生处于青年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同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发生改变。泰勒博士专访中所说:“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其实,幸福快乐的奥秘就在你自己手中,在于你的视角、你的理解、你的心态、你的选择,换一种视角生活,以积极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助’,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我们常说,青年智则中国智,青年强则中国强,健康的心智是我们对青年的期待,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2]姚畅,李继江.浅析高职学生的幸福观培育[J].广西轻工业,2011,(9).
[3]张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解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9,(5).
篇9
>>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社会支持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防御方式的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压力应对机制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贵州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综合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调查与研究 贫困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广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研究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N].贵州民族报,2015-12-9:28-30.
③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2):34-39.
④ 杨云.基于教育公平:“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构建――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3(10):86-89.
⑤ 张媛.媒介、地理与认同: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D].浙江:浙江大学,2014:17-18.
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中: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世纪教育委会向联合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56.
篇10
1 概述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智能化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大趋势,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家居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但是现代家庭中,弱电线缆越来越多,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宽带网络线、防盗报警信号线等,带来线缆多、乱的麻烦,因此,家庭弱电系统需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然而,传统家庭布线方式因为施工不规范、维护和使用方便等因素,已不能适应当前家庭装修的需要,更无法满足未来智能家居生活的更高要求。蓝牙技术的出现,正发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智能家居中的无线控制成为可能。
2 蓝牙技术
2.1 蓝牙简介
蓝牙技术是Ericsson移动通信公司在1994年开始启动的,其目的是实现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s)、最大传输距离为10m的无线通信。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选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频段。从理论上讲,以2.4GHz ISM频段运行的技术能使用距30m以内的设备互相连接,但实际上很难达到。现阶段,蓝牙的发射范围可达10m,可以同时实现8台设备的相互联通。当检测到距离小于10m时,接收设备可动态地调节功能;当业务量减小或停止时,蓝牙设备即可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2.2 蓝牙中的关键技术
2.2.1 跳频技术
蓝牙工作的频段是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频段。该频段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因此,蓝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手机、无绳电话、微波炉等。这使得蓝牙系统的传送错误率远远高于实际应用水平,为此,采用跳频技术是避免干扰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跳频技术,就是将整个频带分成若干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连接中,蓝牙芯片所控制的收发器按照一定的码序列,不断地从一个信道跳转到另一个信道;而接收方也是按照相同的跳转规律进行通信。这实际上属于一种硬件加密手段,除非第三方掌握了接收双方的切换信道干什么,否则,从理论上计野外法完整获得信息的,而干扰源也是不可能按同样的规律进行干扰的。跳频的瞬时带宽很窄,但通过扩展频谱技术,可以使这个窄带宽被成倍地扩展成宽频带,使扰的可能性变得很小,由此就可以保证传送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2.2.2 纠错技术
在蓝牙技术中使用了三种纠错方案:1/3比例前向纠错码(1/3FEC)、2/3比例前向纠错码(2/3FEC)和用于数据的自动请求重发(ARQ)方式。
1/3比例前向纠错码是一种较简单的纠错码方式,属于重复码,实现时对每位信息重复三次。2/3比例前向纠错码是一种(15,10)精简的汉明码表示方法,用于部分分组。
使用ARQ方式,在一个时隙中传送的数据必须在下一个时隙得到确认(或超时)信息。只有数据在接收端通过了报头错误检测和循环冗余检测,被认为无错后,才向发送端反回确认信息;否则,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2.2.3 微微网
蓝牙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通信,其最基本的网络组成是微微网。微微网是通过蓝牙技术连接起来的一种微型网络,由一个主设备(Master)和若干个从设备(Slave)组成,且从设备最多为7台。主设备负责通信协议的动作,而从设备则受控于主设备。一个微微网可以是2台相连的设备,也可以是8台连在一起的设备,所有设备单元均采用同一跳频序列。主从设备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蓝牙给每个微微网都提供了特定的跳转模式,因此,它允许大量的微微网同时存在。同一区域内,多个微微网互联形成了分散网。不同的微微网信道有不同的主单元,因而存在不同的跳转模式。
2.2.4 安全性
蓝牙技术的无线传输特性使它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安全机制在蓝牙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蓝牙系统所采用的跳频技术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蓝牙技术仍然需要在应用层和链路层上提供安全措施。该措施将用于对等环境,即蓝牙系统每个单元中设备的匹配和加密规则都将以同样的方法实现。在链路层,蓝牙的使用四个参数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每个用户唯一的48位地址、用户的128位验证密钥、用户的8~128位加密密钥、设备产生的一个128位随机数RAND。
蓝牙的低层安全是通过基带和链路管理中的鉴权、匹配和加密完成的。
鉴权基于“竞争-应答”算法,是蓝牙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允许用户为个人的蓝牙设备建立一个信任域。校验器发送一个LMP-au-rand PDU分组给请求者,该PDU(协议数据单元)分组含有一个随机数。请求者根据获取的分组计算出应答值,然后将应发回给校验器,验证应答值是否正确。
当两台设备无共用链接字时,则基于个人识别码PIN和随机数创建初始化字Kinit,这一过程为匹配。Kinit字在校验器向请求者发出LMP-in-rand时创建,然后进行鉴权,共计算过程基于Kinit字,而不是链接字。通过鉴权后,链接字即被创建。
加密被用来保护连接中的个人信息,密钥由程序的高层来管理。网络传送协议和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强的安全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加密字节全不同于鉴权字。鉴权字具有静态性,而一旦建立加密字,就由运行在蓝牙设备上的具体应用,来决定什么时候和是否需要修改加密字。
3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它依靠3C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Control Technology),并结合信息家电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生活空间。其内涵就是“在具有个性化的住宅家庭中,将多元网络信息、多样化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节能环保等功能,整合到一体化的家庭智能信息管理与自动化监控平台上”。
智能家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家庭控制器来实现的。家庭控制器具有家庭总线系统,通过家庭总线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所以说,家庭控制器是智能住宅的核心。
智能家居中的信息传输介质,可以分为电话线、电源线、双绞线、电缆和无线技术,其中无线方式是目前最热门的发展方向。
4 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正是由于蓝牙技术的低成本、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性和兼容性等特点,使得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能为人们所接受。
(1)家庭环境控制
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居住环境的控制,即自动或远程控制家庭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和热水器等。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家庭环境也不容忽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也可以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2)能源监视与管理
主要是指家庭中的水、电、燃气和供暖的定时开关等。可以自动关灯和关闭电器,节省开支;家中没有人时,可以调节供暖的温度;在电费较低的时段开启电器。
(3)家庭流量计费
目前,大多数远传计量系统采用如下方式:在各个房间内的远传表,通过专用的布线系统连接至各个节点流量控制器,再汇总到物业管理中心进行上位管理。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果采用了蓝牙技术,就会出现新的三表远传流量计费系统的局面。
通过在支持蓝牙的微芯片中置入相应程序,并置入流量表中,可以去掉流量表与节点控制器之间的连线,使每个计量末端采用无线方式,降低系统由于线路损坏而带来的系统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安防系统
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率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一个安全的家庭体系,其中既包括人身和家庭财产的安全,也包括家庭设备的安全。为了实现这种安全体系,需要配备相关的防卫措施,例如电子门禁、对讲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玻璃破检测报警系统、室内跑水检测与报警系统、室内有毒/害气体的检测等。
报警控制器连接至社警铃、报警指示灯、电话、若报警,可按预先设置的若干个电话号码,自动拔通进行报警,并报出家中具体是哪个系统报警了。
目前在我国,安防系统是一般智能家居的主要控制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