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概论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农业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3S”技术是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l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将RS、GlS、GPS三种独立技术领域中的有关部分与其它高技术领域(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它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于一身,突出表现在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高速、实时与应用的高精度、可定量化方面。
在信息社会,精准农业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的诞生和发展受到3S单项技术的推动,目前国内外关于精准农业的研究,主要内容仍然集中在3S技术利用上。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空间技术及地球科学的迅猛发展,3S技术已从各自独立发展进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并且在农业生命科学、交通网络、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区域管理、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里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3S技术的集成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而适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它不仅可为精准农业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基础信息,而且还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其应用前
景非常广阔。
二、3S技术及其集成
(一)遥感技术(RS)
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光、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扫描及信息感应、传输、处理,从而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遥感技术将向集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光谱段和多时相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并将与GPS、INS、CCD等技术结合,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和更大的信息量来获取对地观测数据。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军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射的导航电文,获得必要的导航信息及观测量,再经数据处理,从而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目前,GPS可满足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GIS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它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那样管理数字和文字信息(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空间信息(图形信息);二是它可以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
目前,GIS正向多功能、高精度、现势性强的时态GIS(TemporalGIS,TGIS)方向发展。
(四)RS、GPS、GIS技术集成
GPS提供适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的意义;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即RS发现变化、GPS测量变化区域、GIS统一管理数据,形成“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
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集成,构成了对空间数据适时进行采集、更新、处理、分析及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决策的强大技术体系。
三、精准农业及其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精准农业的概念
“精准农业”也被称为因地制宜农业(Site Specific Farming)、处方农业(Prescription Farming)。精准农业的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环境条件和作物产量的时空间差异性(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精细准确地调整各种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投入(水、肥、种子、农药等)的量、质和时机,以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准农业要求实时获取地块中每个小区(每1m2到每10Om2)土壤、水、农作物、光、热等信息,诊断作物长势和产量在空间上差异的原因,并按每一个小区做出决策,精确地在每一个小区进行施肥、灌溉、杀虫、除草、播种、耕作、收获等。
精准农业要求实现三个精确:一是定位的精确,精确确定灌溉、施肥、杀虫等的地点;二是定量的精确,精确确定水、肥、药、种子等的施用量:三是定时的精确,精确确定各种农艺措施实施的时间。
(二)精准农业的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1、产生背景。传统农业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采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传统农业一直忽视作物和资源环境的时空差异性,实行大田均匀施肥、均匀灌溉、均匀喷药等统一的农艺措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美国农业工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倡导并实施了精准农业。
2、国内外发展现状。精准农业目前在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1997年已建议将PA的研究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日本政府专门启动了“2l世纪农业机械开发课题”,也将PA的相关技术研究列入计划。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2O02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北京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精确农业研究中心”。“十五”期间,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列入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
四、3S技术集成与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基于作物和资源环境的时空差异性,以最小投入、最大收益和最小环境危害为目标,以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3S技术为核心,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实行处方作业的一种全新农业发展模式。
(一)作为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的GIS在精准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表现
1、对GPS和传感器采集的各种离散性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差值运算,形成田间状态图,如土壤养分分布图、土壤水分分布图、作物产量分布图等。
2、对点、线、面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进行复合叠置,为决策者提供数字化和可视化分析依据。例如,不同作物由于其不同的生物特性对土壤类型、土壤养分、耕作层深度、水分条件、光热条件、有效积温等均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作物种植规划和布局时,只需将上述各专题图层利用GIS的叠加功能,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各种作物的最佳生物布局,如果再将市场、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专题图与最佳生物布局图叠加,就可进一步规划出作物的最佳经济布局。
3、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能直观地显示分析灌排系统的控制范围、水肥的有效渗透区域、病虫害的扩散范围以及周围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范围等。
4、利用GIS的路径分析功能,能够快捷地确定出农道、水系、机井等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最佳空间布局和机械喷施农药、化肥以及收获作物的最佳作业路线。
5、与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生成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长状况“诊断图”(Diagnosis Maps)和播种、施肥、除草、中耕、灌溉、收获等管理措施的“实施计划”(Action Plan)。
6、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作业区的面积、周长、坡度、坡向、通视性等空间属性数值。
(二)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需要GPS
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时动态地确定作业对象和作业机械的空间位置,并将此信息转变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贮存、管理和分析的数据格式,这就需要采用GPS。
GPS在精准农业中的主要作用有:精确定位水、肥、土等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分布;精确定位作物长势和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精确绘制作物产量分布图;自动导航田间作业机械,实现变量施肥、灌溉、喷药等作业。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GPS接收机和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仪器、传感器以及农业机械有机的结合起来。安装有GPS接收机的农田机械及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仪器,除能够不问断地获取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和作物病、虫、草害以及苗情等属性信息,与此同时还同步记录了与这些变量相伴而生的空间位置信息,从而为进一步生成GIS图层和专家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卫星遥感是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的主要数据源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面大、周期性强、波谱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是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的主要数据源。
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算。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内部成分、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等都会存在一系列的变化。叶面积指数(LAI)是综合反映作物长势的个体特征与群体特征的综合指数。遥感具有周期性获取目标电磁波谱的特点,因此通过建立遥感植被指数(VI)和叶面积指数(LAI)的数学模型,就能够监测作物长势和估测作物产量。
2、土壤水分含量和分布监测。在植被条件和非植被条件下,热红外波段都对水分反映非常敏感,所以利用热红外波段遥感监测土壤和植被水分十分有效。
3、作物水分亏缺监测。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植被指数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缺水,没有足够的水分供给植物蒸腾蒸发,迫使叶片关闭部分气孔,导致植物冠层温度升高,因此通过遥感植被指数和作物冠层间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监测作物水分的亏缺。
4、作物养分监测。作物养分供给的盈亏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通过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营养素(N、P、K、Ca、Mg等)数学模型的建立,能估测作物营养素供给状态。研究表明,遥感监测作物氮素营养水平的精度比监测其他营养素的精度高。
5、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应用遥感手段能够探测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跟踪其发生演变状况,分析估算灾情损失,同时还能监测虫源的分布和活动习性。
(四)3S技术集成优势
GPS的优势是精确定位,GIS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RS的优势是快速提供各种作物生长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它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如GPS和GIS结合提供了科学种田需要的定位和定量进行田间操作与田间管理的技术手段。RS与GIS结合提供了多种数据源,为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五、结论
3S技术集成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3S技术集成在精准农业应用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入开展遥感机理和农业遥感图像解译机理研究、进一步提高农田作业定位精度、加强农田基础数据库自动更新研究、更加重视新型农田机械与3S技术集成的整合等方法与途径来解决。
参考文献:
1、邝朴生,蒋文科等.精确农业基础[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2、承继成.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4.
3、刘金铜,谢高地等.精准农业概论[M].气象出版社,2002.
4、王长耀,牛铮等.对地观测技术与精细农业[M].科学出版社,2001.
5、王人潮,史舟等.农业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张学俭.精准农业与3S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6(3).
7、郑可锋,祝利莉等.数字农业技术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05(3).
篇2
关键词: 课程成绩考核模式 网络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特色作业 提问式考勤
《环境保护学》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是一门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变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课程,主要内容为各类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方法。目前我国面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因而开设本课程可弥补农学专业教育的不足,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课程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成绩评定,公平合理的成绩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3]。为提高环境保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各高校的任课教师均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4]-[6],但目前对于课程成绩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还比较少。
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教研组以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建设为契机,对成绩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将其应用于2013-2015年的实际教学中,并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进行了完善,逐渐形成了本教研组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
1.改革的必要性和思路
本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1)期末成绩占总成绩70%,形式为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2)平时成绩占20%,形式为课堂回答问题或小作业等;(3)点名式考勤占10%。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考核模式存在一定不足:(1)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偏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存在随意逃课的现象;(2)期末课程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开卷考试试题内容过于宽泛和乏味;(3)平时作业数量多、内容陈旧,使得学生负担重、兴趣低、疲于应付,且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4)单调乏味的点名考勤,占用课堂时间,且对师生关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应该加以改革,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研组从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入手,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立了课程成绩考核体系:(1)降低期末成绩的比重至60%,增加学生对选择考核方式的参与程度,并对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方法进行革新;(2)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至30%,平时成绩设置为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和特色作业三个模块;(3)考勤比例仍为10%,采用提问式考勤的方法。
2.期末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2.1考核方式的投票决定
与必修课不同,选修课在考核方式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本教研组认为由学生投票决定是可行的,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具体程序:课程进行至半程或三分之二时,由任课教师介绍各个考核方式的特点和要求,然后学生利用纸质选票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投票,投票完毕,由任课教师根据多数同学意愿决定考核方式。经实际教学检验,选课同学对该方法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较高。
2.2课程论文考核方法改革
课程论文是选修课程采用较多的考核方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查询资料撰写论文。然而,由于课程论文在成绩评定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使得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同学对课程论文写作的认识存在误解,写作用语一味迎合批改教师以期取得高分;由于批改标准不一,部分同学不认真对待,滥竽充数交差,甚至抄袭。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进行课程论文的标准化批改,将成绩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规范写作。改革后的评分标准见表1,其特点是注重格式、创新性和可读性,有利于养成科学的文献查询和写作习惯,还可为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此外,本教研组还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的电子版,由任课教师制成课程论文集(电子书),于网络空间或者打印存档。由于涉及自身的荣誉感,学生写作认真程度显著增加,论文抄袭现象显著减少。
2.3开卷考试内容改革
环境保护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较多,传统的考核对于内容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对于选修课来说,过多的知识点和过高的难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研组认为开卷考试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形式可以借鉴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模式,分为3-6大题,要求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利用课程知识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如:(1)论述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2)探讨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3)发表对当前突出的具体环境问题的见解;(4)研究当前某具体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等;(5)结合农学专业知识,讨论如何实现绿色农业。
3.平时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3.1网络学习评价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研组在学校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了“环境保护学”网上课程。网上课程的建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式交流[7]。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成绩考核模式――网络学习评价,教研组将此方法应用于环境保护学成绩考核中,比例为10%。具体方法:要求同学们定期进入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和交流,结课时由任课教师进入系统中的学生学习统模块计,查看和汇总学生登录次数、进入课程次数、发表讨论次数、回答问题次数、查看教学材料次数等,并进行评分。教学实践表明,网络学习评价是一种精准和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促进师生的交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新技术平台实现自主学习。
3.2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和状况的评分,代表着自己对自己学习态度和效果的认可程度[8]。在2013-2015年的实际教学中,教研组要求选课同学进行自我评价,方法:(1)学生对自己的听课效率进行评价,教师也对学生进行评价,若两者严重不符,则酌情扣分;(2)学生对自己的期末成绩进行预测,若预测成绩与实际成绩误差≤10%则给满分,若误差超过10%则表明对自身学习水平认识不足,扣除相应分数。教学跟踪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间接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3.3特色课程作业
传统的作业一般要求各种资料查询、罗列和分析等,部分不仅作业枯燥乏味,还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教研组认为作业应该简单、新颖、与时俱进,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研组推出了特色课程作业,并根据认真程度和新颖性进行评分:(1)要求用手机拍摄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图像,制成环保视频;(2)要求用智能手机下载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查询软件、查询学校周边或者家乡的环境污染数据;(3)要求分组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4)看环境保护纪录片,写出观后感。经实际教学验证,同学们对此类作业的兴趣较高,完成较好。
4.考勤方法改革
目前,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影响了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是对教师劳动的不尊重,因而各高校非常重视点名考勤。但是,该方法单调乏味、占用课堂时间,过多的点名还会影响师生关系,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意愿。教研组认为采用提问式考勤方式不仅可以起到点名的作用,还能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提问式考勤覆盖面和效率不如点名方法,因此提问式考勤需要提前规划尽可能增加覆盖面,还需要与点名方法相配合。
5.结语
本教研组以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契机,从已有成绩考核方法的现状出发,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引入了期末考核方式选择的自由投票,革新了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和开卷考试的内容,注重了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特色作业和提问式考勤的积极应用。考核模式应用于2013-2015年的教学实践后,教学反馈见表2。由表可见,自由选课的总人数随年份有所增加,表明该专业学生较为认可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的期末考核形式进行民主投票,三届均为课程论文,选课同学对投票模式及后续的论文评阅方法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期末成绩及格率达到100%,平均分数逐年增加,且均大于80分;三届同学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数均大于94分。课程论文选题统计结果表明,多于60%选课同学的课程论文涉及水污染监测、土壤污染成因、PM2.5防治和噪声污染危害等,表明同学们比较关注当前社会环境和生活中常见问题出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和解决当下问题。因此,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学习成绩,改善了课堂气氛,促进了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1): 3-7.
[2]李凌绪,李平亮,邢小霞.应用型本科农药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构想[J].科教导刊, 2016 (5): 125-126.
[3]罗兰,李平亮,杨从军,等.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5 (57): 1-3.
[4]董怡华,冯治宇,林静雯,等.“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42-45.
[5]赵本良,章家恩,秦钟.高校公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9): 110-111.
[6]代莹,王伟,张敏,等.《环境保护概论》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1): 64-65.
[7]罗小勇.网络教学平台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7): 336-337.
篇3
关键词 劳务输出;民族地区;职教扶贫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52-0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扶贫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职教扶贫作为扶贫的重要措施逐步受到国家的重视。据研究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有着显著的作用,平均回报率约27%”[1]。在此意义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促进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功能。民族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根据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以脱贫与防止“返贫”为终极目标,构建有效的职教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重要路径。职业教育本身是以学员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因此立足民族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现实境况,从劳务输出视角构建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推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愿景的实现。
一、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起点
职教扶贫并非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宏大叙事,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实践审思。尤其把其置于精准扶贫政策境遇中,其实践导向尤甚。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核心任务是致力于解决民族地区农民收益的问题,而增收的潜在假设是民族地区具有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潜力和通过职教扶贫增收的现实需求。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内涵诠释
精准扶贫是有别于传统粗放式扶贫的新概念,其不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否定,而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新要求。《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是运用统筹、协调、分类的科学方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全过程责任式管理,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综合治理贫困新方式。”[2]精准扶持是对扶持方法有效性的规约,强调“精准扶贫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帮扶,而且要有教育、技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帮扶。”[3]其“是为了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摆脱贫困的根本保证。”[4]然而,就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而言,当前的贫困主要属于相对贫困,造成这种贫困的原因除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外,人口的教育水平、人口掌握技能专业性与相对滞后的思想观念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提升教育水平与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就业的长效方式,与精准扶持具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因此,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推动二者的相互衔接与支持,是把民族地区潜在劳动力转换成现实劳动力,促进民族地区人口经济收益增加,推动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二)民族地区居民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
民族地区贫困的本质问题表现为财富的创造与实际的财富消费不对等,即实际消费需求大于创造的财富总值。职业决定着居民的收入,因此为摆脱贫困,求职与转岗问题的解决是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必要途径之一。“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认为,“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完成的。”[5]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促使推力与拉力共同增强,因此民族地区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已成为常态。然而,在这种“候鸟式”迁徙的背后,缺乏技术支撑的体力型职业的不稳定性使得多数民族地区居民收入不稳定,容易造成“季节性”贫困。如在建筑业不景气的境况下,依靠在建筑业做体力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很多民族地区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季节性”贫困成为多数民族地区家庭贫困的常态。鉴于此实况,通过职教扶贫的方式促使民族地区靠出卖体力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获得专业性技能,以此谋取相对稳定的职业,这有助于脱贫与防止“返贫”。
(三)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
据研究显示,全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提高到2012年的0.474,不平等程度增加了65%。农村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24提高到2011年0.3897,增加了83%。不平等程度的扩大意味着处于收入分配底端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即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下降[6]。具体表现为“遗传性”贫困,即贫困基因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呈现出家族特征。遗传性贫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家庭因经济收入偏低,无足够的资源用于子女教育,从而使得子女只能“遗传”祖辈的“体力活”职业,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贫困的生活,这属于教育上的“遗传性”贫困。二是因缺乏现代教育,贫困家庭的文化属于“享受型”阶层认同文化,他们认为贫困属于自己家族的“命”,因此家族愿意接受现有的贫困生活方式,这属于观念上的遗传性贫困。三是民族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难以消耗现有的劳动力,因此大量劳动力常年漂泊于城市,贫困的相关政策其完全不清楚,加上部分农村富人阶层与村委力争占有扶贫资源,因此在外务工人员很难被识别为贫困对象。这属于政策落实错位导致的“遗传性”贫困。四是现代社会的“职业遗传”性贫困。因缺乏教育,民族地区的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外出务工人员通常是先外出的带后外出的,因此其从事的职业单一,致贫风险高。如贵州省S县的贫困村M村,全村1921名成年劳动力中有85%从事建筑业,其中,有50余羰且患胰代人同时在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遗传”既降低家庭乃至村庄的抗贫困能力,也使贫困在代际间传递。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有助于减轻遗传性贫困的恶化。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逻辑结构
劳务输出本身属于民族地区实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传统的扶贫模式也认同职教与劳务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由于缺少精准管理致使职教促进劳务输出的效率不高,因此以劳务输出为导向,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构建职教扶贫的理论框架是研究的核心任务。
(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内涵解读
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探讨的逻辑起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扶贫与劳务输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民族地区劳动力转岗就业的现实困境与民族地区“遗传性”贫困的恶性复演。在此基础上,职教扶贫目的在于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转岗就业,减少或防止“遗传性”贫困问题以达致减贫与脱贫的效果。就研究的核心词汇而言,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词汇,即劳务输出、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劳务输出是该模式构建的目标导向,职业教育是该模式所蕴含的方法或路径,扶贫模式是对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在该模式中所发挥的功能的规约,而且最终目的促进民族地区脱贫。三个关键词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职业教育促进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推动“脱贫”与防止“返贫”,这即是基于劳务输出职教扶贫模式内涵解析的内在逻辑。
(二)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
职教扶贫本身是指向扶贫的实践路径,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思路的明确性,这是职教扶贫模式指导民族地区扶贫实践工作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民族地区现实境况的研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设计出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实践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何人接受职业教育、怎么培养人才与怎么实现脱贫。
1.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实施职教扶贫模式的首要环节。劳务输出模式之所以适应于民族地区,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致使其劳动力“自消耗”能力较差,因此民族地区劳务输出的潜能相对较大。劳务输出是输出方与接收方的双向行为,因此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对象的识别应从输出方与接收方同时着手。接收方即劳动力市场,需要对劳动力市场展开调查,确定现实的劳动力市场需要何种人才。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劳务输出潜在对象展开学习评估,评估其适合接受什么类型与层次的学习。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评估结果之间寻求契合点,处于契合点的劳动力即可归为职教扶贫对象。此外,关于劳动力市场真实需求的调研要对职业具有预见性,尽可能避开短期即会消失的职业,因民族地区人口本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其在城市求职存在困难,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职业对其尤为重要。
2.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
职教人才的培养培训属于职教扶贫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职教的规律,在对象识别清楚之后,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已确定的对象制定人才培养培训的标准与规格。人才培养培训规格的确定需扶贫主体、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与相关职教专家三方参与,以确保规格的实效性。根据确定的人才规格,培养培训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即基地培训模式、驻村培训模式与职校培养培训模式。基地培训模式即扶贫主体把培训对象直接送到未来的生产与工作现场进行培训的模式,在培训期间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驻村培训模式指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技术人员聘请到学员居住地开展职教培训的模式。扶贫主体承担着组织者、监督者与资源调配的任务,这种培训模式的成本消耗较基地培训模式低,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易于组织与实施。职校培养培训模式指把学习者直接送到职校或技校参与培训的模式。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职校培养对象主要指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的青年,他们可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已难以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或不愿意进入职校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口,通过短期培训,他们可以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职教模式。基地培训模式通常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但可能在现代职业理念的引领上较为缺乏,且培训成本较高。驻村培训模式实施较为便利,成本也较低,但从劳务输出的视角而言,学员最终需进入发达地区就业,因此相关的技术性培训在居住地难以获取实践训练资源。从理论上而言,职校培养培训模式专业性较强且培训效果较好,然而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职校能否有足够的模拟训练场所或其实践基地能否满足短期培训的需求。
3.职教成果的现实转化
职教成果转化的过程即职教达致脱贫目的的过程。职教成果可视为学员掌握了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了解现代就业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掌握相应行业所要求的员工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实现职教成果的转化即学员顺利走上与其职业学习相对应的岗位,且此类岗位具有相对稳定期。这样培训学员才不至于劳命奔波于各就业岗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依次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宿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稳定的就业带来的是稳定的收入,基本的衣食得以保障,同时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社会归宿感,生活的自信心得以提升,相应地其才能得到同辈群体的尊重而非怜悯。在此意义上,职教扶贫成果的转化是解决农民物质与精神贫困的重要路径。职教扶贫要达致扶贫的目的,最后的环节则是协助参训学员走上相对就业工作岗位,甚至可能的情况下协助其构建自身的职业愿景,这样职教扶贫的使命才算基本完成。
三、基于劳务输出的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保障
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是职教扶贫的理论构架,是对基于职教扶贫的民族地区长效扶贫模式的探索,然而落实以劳务输出为导向的职教扶贫模式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与资金支持:职教扶贫模式的资源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7]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作为智力帮扶模式,是国家关照民族地区弱势群体的一种方式。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是该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政策支持既表明国家对职教扶贫的重视,能提升职教扶贫的社会认可度或“正式”性。民族地区扶贫本身是资源消耗的事I,从职教扶贫的规划、实施、监管与后期的就业等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况且民族地区经济条件本身不好,扶贫对象难以自身出资参与学习,因此职教扶贫模式的实施需要充裕的经费支撑,否则职教扶贫目的难以实现。
(二)施与监管严格:职教扶贫模式的过程保障
实施与监管严格同属于过程性保障的重要内容。精准扶贫的实施要突出“精准”,要求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职教实施过程要精准与就业支持要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指帮扶真正的贫困户,尤其是已在职教扶贫行动计划中的贫困人员。职教实施过程的精准指职教目标确定要精准,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符合学员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特点。就业支持的精准指职教扶贫主体要帮助学员走上符合其自身水平、与其学习内容对应的就业岗位。监管是从管理的视角而言的,要求职教扶贫模式的落实需要加强监管。监管包括从职教扶贫计划的制定直至就业追踪的全过程,就业前的监管在于监管职教扶贫的计划与实施质量。就业后的监管重点在于评估,即通过就业后的工作情况反思与审视职教扶贫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以便后期的改进。监管除扶贫主体外,建议由第三方实施监管,这样能保证监管的公正性与实效性。
(三)保教与保职有效:职教扶贫模式的质量保障
民族地区职教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保职,保职才能保证工作稳定、保证收入,保证收入的前提是保证教育质量。保证教育质量需重视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确定定向培养的规格与内容,确保定向培养成果“出口顺畅”,提升定向模式的整体水平[9]。二是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的水平、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类材料,从资源配置上满足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三是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细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标,加强目标的监管与调适,提升培养培训质量。职教扶贫不仅重视教,也必须重视就业,只有把职教与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职教扶贫的内涵才得以体现。一是通过各种形式促进职教学员走上适合其自身职业发展的就业岗位。二是建立职业追踪机制,对就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进行定期的了解,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的职业。尽可能减少其失业“返贫”。
参 考 文 献
[1]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围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2]阚枫.报告析精准扶贫内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EB/OL].http:///gn/2016/10-17/8033781.shtml.
[3]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4][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5]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第4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264.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
[8]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8.
Labor Services Exporting Orientation: Rational 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Yang Zhi
Abstract The poverty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y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inority Area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job and "hereditary" poverty problem.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construction of labor service exporting-oriented vocational training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could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model includes three links, the first is to identify the targe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econd is to tra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third is to trans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achievements. To apply this model effectively, it is of needed to ensure policy and funding resources, rigid guarantee for implementing and supervising, and quality guarantee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篇4
【关键词】文化语境 社会因素 英汉翻译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不同的语言社会之间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内容。语言影响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会影响语言环境的形成,从而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用一种语言文化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文化,翻译者就必须较全面地掌握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那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产生怎么的影响作用呢?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和例证分析两个方面浅析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
一、理论基础
1.文化语境。语境是由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的,即语言使用的环境。他认为语境如果脱离了语言,那么语言便只是臆造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同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可以分为两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行为发生时周围的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而关于什么事文化语境这个问题,学者们从角度和层面诠释了文化语境。胡壮麟认为“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环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黄国文给文化语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契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蒋坚松和彭利元又提出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心理和人类思维的共同认识。”根据文化语境的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语境,指的是那些对语义有着制约作用的、语言之外的因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译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社会因素。所谓社会因素则是指社会上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地理环境,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等等。它们的存在和作用是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社会背景的不同是影响英汉翻译的最大瓶颈。因此,译者要想清楚准确的传达反映原著的内容和思想,就要在良好掌握两种语言的基础上,更要了解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背景,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将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二、例证分析
1.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随着翻译的发展,翻译工作的内容也已经从简单的语言词汇的转换变成了两种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因此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下文笔者将试图从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作用:
(1)历史传统。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短语或词汇看上去不难理解,但是如果不结合这些词汇的历史文化背景便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Achilles ’ Heel”,原指仙女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但是却留下了全身唯一一处死穴。现指“致命的弱点,要害”。同样,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Hong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如果译者不了解在当时中国楚汉象征的历史背景,只会简单地直译为Hongmen Feast,读者只会将其理解为就是常见的宴席,而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2)。另一个对翻译活动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就是。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尽相同,这对翻译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差异要求译者更精准的在不同间表达词语的社会文化含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关于佛教的俗语“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这些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在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里,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使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产物,类似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化中语言和思维的表达甚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例如“God bless you.”、“God be with you.”等。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避免翻译失当。
(3)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决定语言表达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方式在处理分析原文,翻译要针对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这样可以是译文有更高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如“布衣蔬食”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节俭朴实之意,将其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语的文化语境,避免引起误解。现代西方人士普遍认为蔬菜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棉麻是时尚健康的布料,它们的价格往往高于鱼、肉黑人化纤制品。如果将“布衣蔬食”直译为“wear clothes of cotton and eat vegetable”,西方读者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在形容一种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充分进行语境分析的前提下,不防将这一成语译为“wear coarse clothes and eat simple food”,以避免原译在译语文化中可能导致的对蕴含意义的误解。颜色类的词语在英汉文化中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颜色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在中国人眼中代表热烈,忠勇,但在英语中则更多的用来表示人物的性格火爆;黄色和金色表示权威和天神,但是英语文化中更多的认为黄色表示内心胆怯,等等。因此,为了避免译文中意象理解的混乱,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意象认同不吻合的词汇最好不要直译。
(4)价值取向。 在价值取向方面,英汉两种社会文化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中国人崇尚儒学,强调“中庸”,因此中国人在言语交谈或文字中更注重表达含蓄和内敛。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强调进取,认为个人力量和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正因为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人经常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说“You are amazing!”的时候会回答“No.”西方人则会很高兴的回答“Thank you.”也正是因为西方文化更重视跟人的价值,因此英文日常交谈中会将年龄,婚姻等问题看做是个人的隐私,这点也与中国社会有一定差异。
综合以上几点,翻译活动受历史文化思维等多方面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语言和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精准的理解原语的语境,从而采用适用的方法。
2.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由此可见,英汉翻译活动不仅受文化语境的影响还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制约。
(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或许不如历史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广泛,但是地理环境可以造就特定的文化,从而衍生出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英国为例,英国四面环海,距离欧洲大陆最近也有三十多公里之遥,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依赖于海,他们在与海斗争中创造了“海的文化”,这一文化在部分词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英国文化的日常用词中,海文化可见一斑,英国人经常用“fish”组成复合词,例如“cold fish”用来形容“冷漠的人”;同理,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都处于农耕环境中,因而产生了“农业文化”,例如“天涯何处无芳草”、“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等等。
(2)地域政治。语言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也就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得语言富有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End home.”该句中East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从地理的分布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则叫West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该句也就应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期,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3)风俗习惯。人类的语言源自社会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的人们就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就有了相同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有截然相反的意思。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龙”这个意象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龙”已经被神化了,中国人也常以“龙的传人”在形容自己。中国古代的皇帝更是“真龙天子”。但在英语文化中,“dragon”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的,是魔鬼的化身。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与习俗的差异,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甚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这些文化层面的差异,才能更加请准的表达出原语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社会背景知识掌握得多少,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曾经指出,翻译时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由此可见,要达到真正成功的翻译,翻译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掌握全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如果想达到两种语言清晰准确的交流,就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参照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二者结合起来。总之,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恰当的翻译策略是英汉翻译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C.K.Ogden,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1946.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国文.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蒋坚松,彭利元.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J].中国外语,2006.
[5]包惠南.文化语境和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6]陈宏薇.新编汉语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论文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存在较大不足。solo分类理论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路清晰、简捷明了。为此,旅游管理专业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了专业整体课程优化设计,对本专业的21种可观察学习成果进行分类,根据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获得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个学年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开新闻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大量的学生走入社会,各高校当务之急是专业建设,课程优化设计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系统性改革
旅游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开设院校普遍存在教学设置偏差、教学方法落后的现象。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标,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能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以上两方面都需要学生内化后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显现出价值来,其隐性存在的特点致使学习效果评价障碍重重。有些学校进行了pbl教学改革或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些大胆尝试的目的是打破旧有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将目光转向能力培养,逐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训练型教育的转变。他们的积极探索意义重大,正确引导了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在单独的模块化教学方面优势突出,而在整体教学体系系统性设计方面略显不足。
二、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
(一)solo分类理论主旨思想
solo是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此理论更加注重整个教学的系统设计。它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作为为教学和考核对象,将学习成果按性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一门新学科时首先获得的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其加总后形成量变。量变进一步深入之后,质变发生了,所学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二类。当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抽象体系后,就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此类学习成果为第三类。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即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表面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因此形成了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由于此分类理论,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为考核对象,以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学习成果的循序渐进培养为教学设计思路,使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更具系统性。为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尝试。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思路
课程优化设计焦点在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和组合,包括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向量,目的是使教学质量不偏移。为此课程设计步骤分为三步,一是找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即学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来完成;二是对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定义。定义原则为:分离的、互不相关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一类学习成果;相互联系的、连贯的、一致的整体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二类;抽象思维后可以解决以前从未遇到的新问题的教学成果定义为第三类。第三步是根据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即怎么学,调整顺序的原则如下: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循序渐进。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服务面向不同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应定位于: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在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接待、服务与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毕业后3-5年)为:接待经理、外联经理、计调经理、导游经理四个。以上岗位的优秀工作者都将成为企业调研的跟踪对象。通过对62家企业248位以上岗位的优秀员工进行工作过程实时跟踪,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可观察学习成果共计21项。再对以上学习成果进行类别划分,形成了11项第一类、5项第二类、5项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
1.接待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三部分,第二类是签订旅游合同,第三类是旅游风险规避和;
2.外联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市场调研,第二类是旅游市场开发和客户开发与维护,第三类是旅游产品销售;
3.计调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旅游要素采购,第二类是旅游线路设计和成本核算,第三类是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
4.导游经理岗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职业能力项)中第一类是客户档案管理、为游客提供食宿等生活服务、游客个性化服务、迎送服务、景点讲解、商品导购讲解等,第三类是导游培训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结果
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的教学顺序,对以上能力点的相关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和实训)进行前后序调整,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
1.专业必修课。顺序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安全与急救》、《领队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计调实务》、《旅游文化》、《旅游英语》、《现场导游》、《接待实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14门课程。
2.专业任选课程。顺序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旅游美学》、《旅游公共关系》6门课程。
3.实践课程及交付成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高职高专层次专业教学应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在职业背景下,实现前述21个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以认知实习为主的体验教学。训练包括客户心理分析、旅游线路推荐、门市销售、旅游市场调研、客户档案管理、客户迎送服务、景点讲解等11个一类能力项。通过对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加强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等的感性认识,促成第一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年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的双轨教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旅游教研基地,在接待、外联、计调、导游等岗位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实现签订旅游合同、旅游市场开发、客户开发与维护、旅游线路设计、成本核算等五项第二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学生带课题进入企业实习,课题设计全部与第三类能力训练相关,包括旅游风险规避、旅游接待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突发事件处理与预防、导游培训等五项,实现了第三类可观察学习成果(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solo法在课程优化设计中的实施难度
(一)应用知识教学尚存差距
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任务是双重的。第一必须掌握一些认知范畴的知识,如概念、基本技能、事实资料等;第二必须掌握、应用前述认知知识的方法,从而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按以上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的08级毕业生进行回访,发现第二部分的能力未能更好的发挥,尚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出答案。
(二)课程开发是团队工作
对能力、工作任务分析、可观察教学成果等事项的信度严重影响课程整体设计的水平,参与人员需要精通学科知识并对课程广泛涉猎,需要一支至少是由任课教师、课程理论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的队伍来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结束语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虽然存在瑕疵,仍不影响其优秀教学成果的显现。我们形成了基于solo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并将其应用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优化设计中,实施此方案的08级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续研究我们将深入更多的专业领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课程的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李俊,鞠燕梅.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j].文教资料,2008(6):242.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建筑技术
一、前言
绿色智能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智能等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小。
二、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问题分析
1、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要求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地源热泵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的系统。
2、节地技术。国内在多方面寻求发展节地建筑模式,目前一种山地建筑节地技术效果显著。 利用山地地形错台做半地下车库,在保持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车库的数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利用地下挖深的部分做车库,向地下空间要效益,增大地下面积;建筑顶层阁楼由大坡屋顶改为小坡屋顶,增大使用空间,保证建筑栋间采光间距,恰当合理地提高建筑的空间容量;重视土地资源的存留和使用,发挥地表土利于植物生长的优势,有步骤地收集、搬运和重置地表土,以便在需要的地方建造绿地。 此项技术不占用耕地,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而且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达到建筑省地的目的。
3、节水技术。在提倡节约每一滴水的同时,新的节水技术也逐步被重视和应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开发第二水资源———中水回用。 中水来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 这包括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及厨房排水等杂排水。 中水指的是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我国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住宅为 69%,宾馆、饭店为 87%,办公楼为 40%,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杂用,从而替代等量的自来水,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 从长远看,在水资源越发缺乏的情况下,建设第二水资源-------中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的有力措施,也是今后节约用水发展的必然方向。中水回用技术也在北京奥运绿化工程中“大显身手”。 此次实施的奥运绿化项目中具备使用中水条件的绿地达到 500 多公顷,是有史以来绿化使用中水面积最大的一次。 同时,有的奥运绿化项目如民族大道绿化还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精准灌溉技术,即根据植物的实际需求定量给水,避免植物“过渴”或“过涝”。 在 “水立方”,3 万㎡的屋顶可以把雨水 100%的收集,雨水收集系统一年收集的雨水量相当于 100 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4、节材技术。建筑业不仅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而且在拆除、装修、改造、新建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节材是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建筑的重要一环,是材料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在这其中,废弃植物纤维以及江河淤泥在建筑工程材料中的应用,是目前热点关注和研究应用的新技术。废弃植物纤维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废弃木质材料、废弃竹子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每年秸秆产量 7 亿 t 左右, 约占全世界秸秆总量的 30%, 目前每年约有30%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污染环境。 实际上,秸秆是宝贵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同时由于其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能,在建筑材料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另外,长江下游地区的航道疏浚,每年产生相当数量的淤泥,目前也被研究用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中。将量大面广的秸秆和淤泥,用于同样大量生产使用的建材中,同时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5、环保问题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很多国家政府都在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住宅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人类、建筑、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入,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设计时要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智能控制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即智能型建筑,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生活环境。
6、智能化设备及技术。合理地选择确定整个建筑中各设备系统的能源供应方案,优化建筑中各设备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结合居住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最有效的供暖、制冷方式,并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智能建筑的基本思路。 目前一种具备多种特性的门窗,其智能化效果引人瞩目。 这种智能化门窗外观效果美观、通透,窗框面积比大大降低,传热效果也同步降低。 良好的气密性和隔音效果, 可使得室外噪音通过门窗至室内降噪 50%以上。 产品安装有微波传感器,如遇强行突入,窗户会以高分贝声音报警。 窗户在外侧安装有防风雨传感器,当雨水打在传感器上时,窗户就会立即自行关闭。 还可通过控制多块主控制板的方式,在室内任何位置遥控门、窗、门帘、窗帘的开关和开启度,具有单开、和群控等功能。该产品置有臭氧发生器,能够根据居室空气质量情况,向室内释放氧气,调节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清新,同时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在技术方面,对建筑物的健康监测成为新的专业领域,并且从以往的对桥梁等特大工程项目的监测,已经发展到开始使用无线远程监测技术对更多的高层建筑物等实现准实时的健康监测,保证建筑物运营安全可靠。
三、结语
智能建筑已成为世界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将肯定建立在网络之上,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和多维信息处理能力。在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协同工作、可视化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应用上,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集成。 智能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智能建筑就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这四个基本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便利、安全的环境空间。本文以上主要就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应用问题作出了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民用建筑中的节能降耗是高效利用能源的重点[N].中国信息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