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宣传营销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旅宣传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2年底曲江文旅旗下运营的产品品牌已增至100个,其中八种类型的旅游专业产品涵盖了旅游链条的各要素,于是曲江文旅亟需整合旗下的产品线进行年度品牌营销。
二、网络营销策略
首次社会化媒体、悬疑营销的创新尝试
本次传播过程中,运用悬疑营销、微博社会化媒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整合式网络营销,多种传播方式有机组合应用,让传播效果叠加放大
在本次传播过程中,充分有机组合应用了以下方式:互动游戏、微博社交、媒体广告、搜索引擎、论坛口碑、新闻公关等。多种方式组合,让传播效果叠加。
案例1、(1)创新“参悟天地”手势,营造悬疑事件,开展病毒营销,引发网友传播和讨论。
(2)话题登入微博搜索排行榜热榜前列
(3)微博事件进入“共振期”,激发网友参与热情,引起网络模仿热潮、甚至引发“山寨”
(4)、大量知名微博账户主动关注、参与转发,再次推动事件
(5)新闻媒介大量关注,事件成为网络搜索热门
(6)悬疑解密,通过优质内容,实现信息“软着陆”
(7)互动游戏,再次推动网友热情,引发二次传播
(8)真实明星参与,再次扩大活动影响力
多平台协同作业,整合营销传播
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协同作业,互相呼应、互相激活,完成预定的整合营销传播任务。
曲江景区开园首次实现网络直播
首次实现景区开园网络同步直播,让线下活动本身也产生巨大传播作用
三、2013年品牌营销
篇2
一、2020年度工作情况
(一)承担上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因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和过夜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
(二)承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级指标26%,因疫情总人次-0.6745,旅游收入-0.6536。
(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全域旅游成效显著。聘请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加强,旅游道路景观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8月份,我市在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后,立即启动了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11月18日,我市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公示。
2.重点景区上档升级。今年以来,以培育我市龙头景区为目标,指导东太行景区全方位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质量,9月份,东太行景区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京娘湖、七步沟、古武当山、田鑫小镇等重点景区不断开辟新景点、引进新项目,在改善景区及周边环境氛围的基础上,推出了晨曦酒店水幕电影、七步沟奇幻夜漂流、田鑫小镇极光之夜、京娘湖美食节等夜游项目,打造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业态,也助推了我市旅游夜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游客775.8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人数40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24亿元。
3.旅发项目创新运营。为进一步挖掘旅发项目的市场价值,我们坚持市场思维,盘活旅游资源,起到较好效果。对伯延古镇制定了“价值评估、公开招商、市场化运营”的工作思路,近期计划启动招商程序;白王庄颐养小镇成立了专门的康养旅游开发公司,对白王庄村做整体规划、整体运营;楼上戏曲小镇与文化馆、平调落子剧团积极合作、不断创新,举办了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旅游热度不断增加,带动当地居民精神物质生活双提升。
4.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先后到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等地学习旅游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划;邀请魏小安、张晓军等著名旅游专家到我市传经送宝,为我市旅游产业规划出谋划策,成功举办了“首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会议”和“当前旅游形势变化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讲座”,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思想和新动能。
5.宣传营销持续升级。按照我市旅游产业“大宣传、大发展”工作思路,我们创新宣传方式,丰富营销内容,多次与中央、省市级媒体及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合作,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端午节期间,我市东太行景区一天四次登上央视新闻。另外,我局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醉美》专题节目,持续推介我市秀美山水和旖旎风光;9月份,邀请了数十位抖音达人来采风,利用网络媒体推介山水资源,网友好评不断。
6.旅游热点层出不穷。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全市景区开展了“人免费游家乡”活动,以免除门票、升级服务、增强旅游体验的方式回馈市民,展现了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在各节假日期间,我市景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热捧,也为我市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
7.文化服务创新体验。2020年初,我市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了巩固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我们组织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了《“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网络展》等线上活动,推出了网上赏文艺、网上观展览、网上听慕课、网上逛场馆等多个线上服务品牌,以文化的力量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宅家”期间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
8.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文旅行业大多属于人员聚集性场所,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严密把控防疫重点、适时转移工作重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零失误、零事故。前半年,针对疫情防控,我们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突出“六个狠抓”、落实“六个严防”,深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后半年,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严格做好复业审核、有序开放、预约旅游等工作。节假日期间,我们坚持“防疫为先、防火为要、安全为重、保畅为基”工作总基调,创立了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机制,在全市层面组建了假日旅游保障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的工作目标。
(四)承担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有了新进展。在全市A级景区开辟文化空间,免费配发图书、书架和阅览桌椅等设施;在楼上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增加旅游宣传和游客服务等功能,楼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荣获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机构称号。二是村级文化中心功能更加完善。为50个村配发了音箱、图书等文化器材;为18个村文化广场配发了健身路径。三是数字化服务再出新成果。图书馆利用“今日图书”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完成分馆图书自动编目、手机管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一部手机”统借统还。四是“七进”演出超额完成市考核任务。组织文化馆、剧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达248场,超额完成市及我市年初制定的全年考核任务。
(五)分管、分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情况
无
(六)亮点工作、典型措施、经验做法和省级以上荣誉
1.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工作。从6月份开始,启动了旅游道路环境和景区环境氛围整治提升工作,我市5条旅游大道、沿线48个村庄和13个景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大大提升了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2.东太行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为了推进西部旅游资源整合,建立“大景区”发展模式,按照市主要领导意见,我们提出了创建东太行康养度假区的工作思路,目前,规划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实地勘察,正在酝酿度假区规划编制思路。
3.文旅小镇项目建设。文旅小镇项目是钢铁企业退城转型的示范项目,10月18日,该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我局作为该项目专班的成员单位之一,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征地和规划设计。
4.旅游宣传口号征集。7月份我们启动了旅游口号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全域旅游、六大文化、景区景点、旅游大道、乡村旅游、康养度假六大类口号近2000条。近期我局联合神钲书院对征集到的宣传口号进行了筛选,准备进行公布。
5.文艺精品创作。今年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了抗疫、扶贫、庆祝建党等各类题材文艺作品400多件,近百件作品被省、市媒体转载,多件作品登上“学习强国”。
6.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方面,城隍庙周边环境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禅果寺遗址、法华洞遗址的安防工程已竣工验收;安子岭菩萨庙、耿飙故居抢修工程已完成;“长城文化公园”项目涉及的长城段位实现了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的“四有”目标。文物勘探完成了锦湖花园、友泰加油站、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勘探面积3.3万平方米。非遗方面,完成了30项非遗项目的资料整理,准备近期进行公布。11月上旬,傩戏被邀请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2月份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2020年7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2021年工作谋划
(一)本单位工作思路、方向和目的
以“一年突破、三年倍增、五年飞跃”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推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1.全力抓好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围绕山地运动公园、东太行山水康养旅游区、北洺河谷旅游经济走廊、文旅小镇等旅发观摩项目,高标准规划,精细化实施,全面展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新面貌。
2.启动“大景区”整合。研究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谋划“大景区”运营方案,采取“国企控股,民企联营”的模式,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统筹管理机构。通过资产控股、整体营销、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加快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西部景区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为打造国家级康养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3.持续抓好旅游景区上档升级。实施“递升、精品、倍增”工程,建立健全我市旅游业服务规范、管理、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尽早启动东太行二期工程建设,谋划开展东太行、七步沟景区5A级景区创建,确保将古武当山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着力打造东太行旅游区品牌景区集群。
4.持续抓好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文体等方面,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
5.持续抓好乡村民宿发展。举办第二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阶层消费需求的精品民宿群。
6.启动沙洺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沙洺大型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行统一受理票务服务、咨询服务、换乘服务、导游服务等,逐步实现市域西部东太行大旅游区封闭式管理。
7.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依托“以县立帮”的全国唯一性,谋划举办“世界商帮大会”,以商帮文化抓品牌,重塑文旅产业形象。
篇3
[关键词] 农业 文化 旅游 三业融合 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30-01
1 榕江县农文旅发展的机遇
中央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也为农业、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创造了优良的政策与发展环境。在国家“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等政策倡导背景下,创造性地将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在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创新休闲农业未来之路,是新时期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榕江县农文旅发展的基础
2.1 环境空间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是唯一地跨雷公山和月亮山的一个县。境内无工业污染,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生态条件良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旅游及文化资源积淀很深,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2.2 农业空间
榕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均匀,年平均气温18.7℃,≥10℃的积温5500℃-6700℃;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313小时,无霜期达310天以上。全县耕地面积31.8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9.1万亩,土壤以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PH值为5.3左右,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特色农业资源有:蓝靛、折禾糯、本地小米、锡利贡米、本地黑猪、本地绿头鸭、本地小香鸡、本地矮脚山羊、本地小个子黄牛、野核桃等等。
2.3 文化空间
榕江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境内文化多元,主要历史和空间脉络文化以侗、苗、瑶、水构成。其中,“三宝天下第一侗寨”是侗语的发源地;“苗王庙”是世界唯一苗族同胞祭祖庙。与农业有关的民族节日文化主要有: 侗族:三月三、祭牛节、吃新节、侗年、春节;苗族:牯脏节、下种节、粽子节、吃新节;水族:端节、卯节;瑶族:吃新节、平安节、盘王节等等。各种节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节日氛围日益浓厚,其意是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少平安、邻里和睦、万事如意等等。
2.4 旅游市场
贵广高铁和夏蓉高速开通后,无论是散客游还是团队游都为榕江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两高沿线城市的游客来榕江旅游。一是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3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达20.8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3.2倍和3.5倍。二是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累计投入10多亿元,建设了三宝侗寨、大利侗寨、滨河湿地公园、百榕健身公园、柳江广场等一大批景区景点,成功引入乐里七十二侗寨景区开发、寨蒿旅游景区开发、绣娘影视基地、头塘生态小镇开发等一大批旅游项目落地实施,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三是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速进城大道、滨江大道、滨河路、中心大道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城市路网逐步完善;开通了5条城市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有乐言百吉、总兵署、江滨国际大酒店、天禧豪都、榕城尚品等226家宾馆、酒店。四是品牌宣传营销效果显著。先后成功举办了贵州省第二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暨2015中国・榕江萨玛节、2015年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2016年州九运会暨第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等系列活动。
3 榕江县农文旅发展的思考
3.1 组建融合机构,制定发展规划
三业融合需要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之间打破行业界限,促使三大产业相互延伸,从发展“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的角度,将分属不同产业的不同管理部门集成在一起,建立一个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管理机构,协调不同行业与部门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分工协作,并制定“榕江县农业、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做好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定位,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围绕以县城为中心,三宝景区、三条旅游精品线及农业观光园区为重点,结合“一乡一品・一村一韵”、“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休闲观光体验农业,提升榕江旅游产品升级打造。
3.2 组建跨业企业,搭建市场平台
以农文旅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充分开发北部多彩文化旅游、南部绿色山水康养休闲、苗侗原生态文化体验、雷公山生态观光休闲、月亮山山地康体养生片区、都柳江滨水休闲度假等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观光景区、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历史典故为吸引物,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旅游文化产业链,完善农文旅产业链条的服务功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发展力。
3.3 挖掘融合产品,体现创意精髓
融合产品既集成原有产品的不同功能和特性,又成为另一种新型功能的产品,通过招揽游客游客体验带走,从而实现所谓的“1+1>2”效应。榕江发展“农文旅”三业融合产品应围绕休闲农业做文章,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旅游相结合,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旅游产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农家乐示范村、休闲农业主题园区、特色农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发展,精心打造休闲农业节庆品牌和经典旅游线路,充分体现创意精髓。
篇4
成立以来,抓资源整合、抓工作融合、抓业务组合,企业品牌初步树立,行业影响力明显加强。可以说,汽运集团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旅游集散,壮大于和仁仁租赁的整合,发展于三晋文旅的组建。现将该公司发展现状、下一步发展思路,以及工作中的难题和思考建议进行汇报。
一、企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三晋文旅注册资本1亿元,截止目前,认缴3200万元,资产总额3802.44万元,净资产3302.14万元,资产负债率13.16%。现有职工114人;拥有营运车191辆;拥有子公司5个,分公司18个。其中,控股子公司2个,分别是仁仁汽车租赁公司、旅游集散中心;全资子公司3个,分别是晋游国际旅行社、晋创意文化交流公司、太原仁仁汽车销售服务公司。
2、生产经营情况
三晋文旅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加快发展旅游投资、交通服务、文化创意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1)做精做细旅游业务。
旅行社线路方面,整合地接中心、国内专线、省内专线、出境、影视制作等11个部门。与百思特旅游联盟,新世界等省内国内共40余家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内游、出境游等业务。
运营托管方面,与“又见五台山”、红星杨旅游发展公司(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等)、双合成工业园区签订了运营托管协议。
门票采销方面,与省内外500余家旅行社,50余家票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获得15个省内景区的市场最低价票务资源。成为“又见五台山”全国三家商之一,祁县千朝浪屿水世界全省四家之一;与携程、同程、驴妈妈、途牛等线上主流旅游网站建立长期深度票务合作。
酒店资源采控销售方面,整合的24小时订房中心,截止目前预订房间数2.8万间。掌握省内最全的酒店资源和最低预定价格。分期付款投资五台山五峰宾馆房源,并成为临汾金都花园大酒店全省旅行社独代,保证资源优质优势。
旅游市场营销方面,一是拓宽广告宣传载体和营销渠道,与山西新闻网、太原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展开紧密合作。与阿里巴巴旗下菜鸟驿站合作,在全省各大高校81个站点设立旅游服务咨询点,撬动大学生市场。二是针对旅游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和节日主题,积极开展相应营销活动,主办“千人骑行”公益活动,承办首届“太原旅游文化建设成果展”,协办“龙城100”赛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并在服务的同时将业务嵌入其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智慧旅游方面,打造粉丝经济,企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在2个月内,关注人数已达2.8万人,图文消息推送次数及阅读总人数达11万人次。打造“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移动客户端,目前已经实现上线运行交易。
(2)做优做强交通服务
传统租赁方面,对分公司实施年度责任承包经营,将租车业务扩展到已有旅游门店,推进“旅游+租车”融合发展。抓住公车改革机遇,积极拓展固定大客户,签约中标17家合作单位。
旅游交通方面,继续开通运营景区直通车。截至目前运营景区直通车线路53条,班次3190趟次,发送游客9.5万人次。此外,积极开拓景区换乘交通业务。
汽车后服务市场方面,延伸汽车租赁产业链,设立万国汽贸城仁仁二手车展厅,以“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模式运营二手车,一个月实现销售二手车12辆。下一步,将在柴村设立4500平米展厅,打造集汽车销售、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维修、美容、保险、手续办理、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二手车交易平台。
“互联网+汽车租赁”方面,与携程、悟空等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租车业务。自主研发安卓版和IOS版手机APP “易租车”,已在各大应用商城上线。
(3)做实做好文创业务。
文创酒店方面,在平遥明清街投资运营了具有明清仿古特色的文化创意酒店——光绪行宫,试水文创酒店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营销,开业至今40余天,接待1228人次,营收20余万元。同时,挖掘和放大光绪行宫文化底蕴,开发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让客人把当地生活美学、人文情怀带回家。
文创商品方面,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晋心晋意”文创品牌,加大对以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研发,推出多系列创意类旅游纪念品,其中四款被省旅游局选定代表山西省参加了5月24日—27日在义乌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
二、经营发展的思考与定位
总结这几年来企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探索经验,正因为我们致力于打造资源整合商和平台运营商,不以利小而不为,从无到有、以实起步、以小起步,坚持轻资产、平台化运作,企业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得到的政府重视程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仅靠现在的经营业务、经营体量、拥有的资源无法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围绕能司的六大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贯彻旅发大会精神,下一步就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重点将在创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全过程涵盖在文化体验上,在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延伸、供应链集成、价值链提升”上下功夫,我们确定了“123456”发展战略:
“1”就是“明确一个战略目标”,即:到“十三五”末,将公司打造成为营收10亿元、利润6000万元的国内知名文化旅游旗舰企业集团。
“2”就是“坚持2个引领”,即: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
“3”就是“创新三大业务板块”,即:旅游投资、文化创意、交通服务三大板块。
“4”就是“打造四大平台”,即: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文化旅游项目投融资平台。
“5”就是“加快五化发展”,即:经营网络化、业务协同化、服务品质化、管理精细化、发展特色化。
“6”就是“打造六型文旅”,即:创新文旅、智慧文旅、品牌文旅、安全文旅、廉洁文旅、幸福文旅。
三、下一步发展路径
围绕“123456”发展战略,下一步我们重在要回答清楚“我们要做什么”和“我们要做成什么”两个问题。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核心是在做好现有产业精耕细作、挖潜增效的同时,积极创新实践,做好“跨界”和“旅游+”的文章,推进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性、跨越式的发展。重点抓好七个“+”:
1、积极发展“旅游+金融”,开展投融资及景区开发
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将加大投融资能力建设,与银行、基金、投资公司合作,打造文旅投融资平台,积蓄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按照打造支柱产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收购、合作、新建等途径,进行旅游资源、资产整合,推进芦芽山天池国际滑雪度假区、晋中全域旅游、太行大峡谷、运城夏县架桑景区等3-5个资源基础好、发展前景广的主要景区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打造企业跨越式发展新动能。
2、积极发展“旅游+露营地”,构建房车旅游露营地网络和文旅综合体
前期我们与省旅游局共同推进“全省汽车旅游露营网”事宜,已作为全省唯一重点项目于5月15号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签约,并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展为期2个月、遍及11个地市的调研,通过筛选,已经有29个景区场地纳入项目备选库。其中,在近期召开的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长治市旅游局、晋城市旅游局成功签约8个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总金额3.06亿元。
而且,按照能司安排,就与SK(中国)、兵器集团就成立合资公司,打造房车与自驾游营地网络事宜,已出前期策划案,并进行了三方洽谈。其中,太原晋阳湖房车旅游综合体项目和大同文瀛湖综合体及房车旅游露营地项目已分别与两地市政府进行沟通,选址及地块已初步明确。大同项目已在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与大同市政府成功签约,总金额20亿元。搞房车旅游露营地是我们的切入点,是我们占领市场先机的出发点,但通过房车项目,掌握低价土地资源,吸引各类资本,推动建设旅游商业综合体,使营地、综合体遥相呼应,做强做精是我们的落脚点,力争把此项目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营地连锁经营品牌。
3、积极发展“旅游+文创”,引领山西文创行业新风尚
本着“向传统文化要活力,向固态文化要动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大对非遗传承、工艺美术品和富含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开发更多新、奇、特、美、精的特色文创产品,做好代工、销售、品牌文化和载体延伸四篇文章,在核心城市及景区打造1-2处古村落,开发5-10处特色酒店、特色餐饮,通过自营和加盟等形式连锁复制,打造新的文创载体。
同时,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线上“礼库”电商平台,实现游客扫描商品二维码—线上下单—各地市分仓及配送中心送货到家,提升游客购物体验。
4、积极发展“旅游+交通”,打造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
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应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力发展旅游直通车、景区小交通、高端商旅、汽车租赁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等方面,打造旅游交通专业服务集成提供商,构筑绿色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领导的安排,在大运新能源快客公司的组建中,围绕运游结合,实现“双百台”的目标,即,班线车百台、旅游车百台。
5、积极发展“旅游+智力”,打造管理团队输出品牌
山西旅游行业运营托管团队多为省外企业,我们将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推动自有人才团队、运营模式、管理经验等智力输出,打造省内首家“智力、管理和品牌”输出型企业,改变现在“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格局。
6、积极发展“旅游+规划”,打造旅游规划设计服务企业
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高起点介入策划与规划设计领域,以创造美好旅游体验,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规划落地与市场化运营为导向,提供旅游详细策划、旅游详细规划、旅游专项策划规划等服务内容。
7、积极发展“旅游+互联网”,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利用自有“i游旅行”电商平台和“i游旅行”综合管理平台,配合自身渠道及资源优势,拓展线上渠道,打造山西线上旅游商业综合体,成为国内知名、省内第一的线上OTA(线上旅行社)。
四、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措施及建议
为确保上述七大发展路径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使文化旅游这一产业支柱真正站立起来,需要全面考虑资金、土地、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更离不开能司的大力支持与帮扶。
1、关于资金来源。在项目建设上,我们拟采取PPP、BT、BOT等模式建设推进,减轻建设资金压力。在项目推进落地上,恳请能司给予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以使其轻装上阵,在此引导和孵化作用下,我们尽最大努力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实现以小博大。
2、关于土地和景区等资源的取得。优先考虑以无偿划拨、无偿划转、免费占用、集团化重组整合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取得,节省大量市场交易成本。而且,楼阳生代省长在出席旅游发展大会主题会议时指出,“要大力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利益关系”。鉴于此,恳请能司与省市政府加强高层协调,借助行政手段或“行政+市场”手段,将部分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以行政划拨或市场方式授予,助力企业快速壮大。
篇5
口 盛峰
学
章 ・正 尚
3 s・ o _-84 0 ・2 ・0 i / n 68o6 ・ 90 0 jsl -0 33
交 通 是 展发 旅游 业基 础的 和重要前 提 , 捷的通交 够能 路二 线 山一 、 杭州 路铁 运 专客 线用 京福 高。 铁 速设 路 时计 便 黄 满足 游 方便 客的时空 选 择 需 求。 游交 通所 涉及的 空 间 度 尺 3速0 里 , 设工 期 4 年, 京 沪速铁高路 安的徽蚌 埠站 引旅 5 公 建 和旅 游 过从程 可分为 3 层个次 :部交 、通 由外旅 中心地游到 风景 出 合, 肥、 、山 上西饶 , 福 建 夷武山、 州 ; 黄经 至 江 福皖赣铁路 二区 交的通和 内部 交通。 外部 交通所 涉 及空 的范 间较围大 , 其 设线 计速 3时0公 里,0 建 设工期3 年 皖, 赣铁路 线 电 化改气 造 通交 方主 要式是 空 航 、和 路公 路。由于 克服 外部 交 通所 花同步 进 行: 一山 杭州铁 路 运客专 用线按 双 线 、 铁 时速 黄20 里 0 费公 时 间相 的对 长较 ,以 外 部 交通 舒 的适与否 对 旅游 者 旅游 以上 标;的建设。所 隹 黄 山千一岛湖 一华金快铁速也路列入国家 动机 的实 具 有现重要 义。意 为 发展 山大 旅黄 ,游快 建 设现 发 改 委长期 中铁 路 规 网。 划加 代 国旅 际城 游市, 山市 正全 面实 综 合 交施 通提速升 级工程 , 黄 在 来未 内5, 年 投 将 入60 元4, 快构 筑 皖 、 、37 亿. 加 浙 省交赣 市 群间 12 时~ 交 通圈, 黄 山 建成皖 交南通 枢 城市纽 。小 把
3 航 空 一面 方 .
黄
山机 场 自 51 99年 1 O月兴建通 航 , 9 69经 国务月 91 年 上 、 州海等主 要城 市 国内航的 线 1条, 广 以及至9 香 、 港门、 澳 日 本 国 的直、 包航机 0 8。 1, 韩 2 0 年 月 总2 投 3资 元 的3黄 . 亿0 机场山 改 建 工程 开拉建 设序 幕 山机,场 成 为将 整 完意义 上 黄
界
域区 通 枢 交及 纽黄 山综合交 通网络, 现与长 三 角主 要城 批; 院 实为隹国家一 类 口 岸 ,先后 历 4经次扩 建 ,通了至 京北、 开
黄 市 交山 现通状及 来未交 通网 络的构建
、
1 公 方 面 路
.
黄 山 有 市1国道 和 9 省 道 穿城 而过 0 。41 , 的4 级 机等场, 大 可 起 波音 降77 02 飞机 型, 升 级为 条 条 2 0 0年月 D 最 6—0 为徽 杭高 速 正式通 车 , 现了 山黄高市速 公路零的突 破 通 了 实 , 打 国 机际场 下坚 打基 础 。 实皖 东南 地
区 的旅 通游道 。2 0 年 9月 ,山市 第 高2速 公 70 黄条 — — 合铜 路 高速黄 全线 贯通 ,近了 黄、 山平 湖 华 山和 、 太拉九 合 肥 时 的距 空 , 黄 山离 市上北打 开 了一条 快 通速 道2 。 0为 8
0二、 通交对黄 山市 游 旅业发 展影的 响 大 1 积 极影响 . ( 利于有 黄山 市 终 式站 旅游 目地的和 现 代 国旅游际城 1)
以黄山 风光 、文州化和 态生 徽 7 年,月 宣城一 黄高速 一期 工程 山 工开 建 , 设徽 安高 速公省 市建 。设 山市旅黄 游资 丰 富源 , 是路 南网京 一宣 城 一杭 州 速高 和 扬一 绩州 溪高速 重 的组要 成部 环 境 享誉 世界 ,全 国著 的旅名游城 市 。市拥全 世界遗 产有 分是2。 年 0 ,连1 接浙 衢 州江江和西 源婺的 黄 桃塔 速高 黄山、 南古 村落( 802月 皖 西递、 宏 )村, 2处 国家5 A 级 、级 A 区景1 4 7 国 名镇 名 村 和保护街 区1, 家点重 2处 国 建 通 成 , 连车 皖接、 、 3重的 运要 通输道。 浙 是 赣 同省 一 , 黄天 处 , 家 史历 化 名文 城、
高速 开 祁工建设 , 条 高 公速 是路杭 一 武州汉 高速 的重 要 组 风景 胜 名 、 区 这自然 护保区 森、林 园、 公质 地 公 园 , 国工l 1处 全
个
国重 点 家文物保 护 单位1 处 , 7 家国非 成部分 。 黄 桃塔和 黄 祁高速 构 筑成黄 山 市西 方南 向, 接 婺农 业旅 示游 点范 9 , 5连市域 国家级 上 以游 旅源资 的密度 约 全 源为 、 夷 、 山、 山 武庐 景镇 等德 旅游胜 地重的 要公路 通 道,好地 物 质 文遗化产 l 项 , 较
0 提
了 高 解 破沪、 ( 黄 ) ( )旅游 大 通 瓶 颈 道 , 杭州 、山 等 推动 沪 、、 国平均水、平 4的倍。 交通大降低了游旅的时成间本 ,苏 浙
皖 、 赣 闽、 游旅 光 带风 和 旅游经 济早圈日 成 。 形外另, 市山 旅 游舒 适度 的, 强 黄 山旅 游了 的吸 引 力, 化了黄 山 旅集 游 黄 增强 有多层 将还 造 国道 改0公2 、里道 5 2 0里。 至2 l , 山 散 地的积 效聚 应, 利 终 于站 旅式 游目地打 造的 另。 , 0外 0省 公02 年黄 市 内将境建成 车通高 公速路 5 , 条在建 速公高 2路 条 形, 成以 、 立体 次 化 高效、 率的交通 纽是枢现 化城 市代 的 一重个特要征 , 华和 市中 城 心屯 区 为溪中 , 东连杭 心州、 西 接 南、昌通福 州 、 南 北 有达 利于黄山 建市成 “东 旅 中游心 现” 代 国旅游城 际市。
合 肥 十字的 高速形公
路 骨架 和主以 绩溪 呈经村 降至 岛千湖、 ( 有 利 于 优化投 资 境 环促 ,进 黄山 区 域 经 济展发。 大 )
2使黄山市
业企产生营活经的时 动巢湖 至旌 德 谭 家到 桥、台至 祁 门大 北 埠联为 线 的络 速高公 通覆交到盖山黄市区各 县 石,
路网 ,络 现实 进 南北出 、 西 互 动 的 交通格 。 局东 铁 路 2面 方.
与间间空都到得拓展, 投环境资一步进优 ,化 强增外了商投 资
的 吸引力 为沿线 ,地 经区济合 作 与 产业布 局带 来机 遇。 大交
皖铁赣 路北 与 京沪线 接 轨, 直 可 达京 、南海 , 浙 赣 通与产 生了 大 强的 络 网效应, 上 对于南 沿线 小城 镇 发的展 产生一 定 线相 ,连可 通 直潭 鹰、 。门 20 年1 , 厦0 8月2 安 徽省 铁 与道 部 的拉动 作 用 渐, 形成 渐一 条重要 的经 济带 这。条 旅游 经 与济 在黄
共山 同签 加 署 安徽 快 重点铁路项 目 建 的设会 议纪 要, 明 互 的动 “彩 虹 经”济 带, 于 加速 农 村产 结 业调构整 , 利 有现 呈产
确
安 境徽内 2 0 年 将 工开 建设 3铁 路条: 铁福路 09、京 皖 铁 业 赣多元化 , 成形 乡以 村旅 、 生游态 游 旅、闲旅 游 色、养殖 为休特
节枝的特色 山黄农经济。 业基
金项目: 家国社会 科学基 金 项,目 号 B0 1Y 4 7 J编 36
交 u- 4  ̄ 20年 期总 期4 I It4 409 3第第2 7
) 3(有利于拓 旅展客游市源 场, 强区加合作。大域通交
合综运输工作研 究提
积 极 大 地 改善黄 山市 及皖南地 区 的 交通状 况 , 化了上 海、强 浙 乐 行业等, 高游 旅产业 合综效 。 益 极展发 旅房 游 地业 ,产
- L
t 度 别 墅假 、江 、苏 、江徽 省市 等 江与 、西 等北省 的 交通联 系,进 黄山 成-建  ̄ 针对泛长 三 角 域区高 端 市 的景场观住 宅 、 安 湖 促 分 发 展部 总 济 经、 所会产 业 、分度 时 假 市与 三长角 、 角 三沿 等 江 沿经海济 发 达 区 地有 的机联 系 和产 式 酒 店 、 权时度 村 假, 珠 成第 。 要 断不 善 内部 完沟 , 通短缩与 华 北 东 、 、 中 、南、 华 西 华华 南等 重点客 源市场 的 旅 游 为, 泛长 三 角域区 的“ 二居 住 地 时”距空 , 离有 于利 黄山市 进一 拓 步展旅 游市 场 。 交
通 系 体, 对强 旅游 节 点 与 游旅 景(区 ) 加点 的旅 通游道 建设,
(
4)有利 于调 整旅游 品 产构 ,结促 进 游业旅 转型 级 。 升 加黄快 中心 城 区 旅 游 景及 ( 区
) 点的 停车场建 设 ,化 强 旅游交通 确 舒便捷 。 中快城 心区 、 加 山市综 交合通网络 的 构 建为旅 游者 供 提了安全 快捷、、 方 便 管 、 , 保 市 内理 及景区 通 安 交 、全 适 、 在省 时 的交 通环 境 随着。 国我 游 旅业 的快 速 发 展 ,者游 经已 各区 县及 重 景 区旅 游要集 散 中心建设 , 客游重 要集 地散设 科旅延 现呈 出出游 动 机元 多 、 出化行 方式多 化样 出游 时、 间分散 等 化 立客游咨 询点 学 ,计设散 客 旅游 线路 , 长 散 客 停 留时 间 。特点, 游 旅求需的转 性折 化 变, 传对 统旅的 游服 务方式 产 生 了 巨 大的冲击, 了新生的 业态和产业 组 织 形 式 使黄 ,山市深 催 促 3 加 强区 域作合, 展 旅 市 游 场 拓 . 黄山 要按市 区照 域 动 联 、互势 补 、 源 享共的 原 则 , 资 优
加度
发 开 游 旅源 , 整 资 旅游产品 结构 , 调 升 产提 业 素 质,由追 求 快 建 设( ) 黄上山 ( )黄 下山体一 、自 人然 文 融合、 区内外联动 拓区 增 量 数转向 追 求 质量 益、 , 效 由 求要 追 素完善 、套转 向 区域合 的 大黄山旅 游 圈 展 旅, 游发展 的腹地, 强 游旅目的 地辐 的配 作 , 由外延扩 张转向 涵内发 展,促 进旅 游 业 转型 升级 。 射 动带 作用 。在 大 交 背通景 下 , 游 源 资的差异性 有 于 黄 旅利
2
消极 影Ⅱ 向.
山市加强
域合区作, 实现旅游市 的互补场效与应旅产游品开
实
施“ 东 进北 西 联 ” 拓。略战 杭徽高 速 黄、 塔桃 ) 态环 (境 到受 影。响高速公 、 路路 、 场修的 建无 发 联的 动 机 制,1 生铁 机需疑要 用 占大 土量地 资 源 ,辆 、车 机 的飞尾气排 也 会放 对生态 高 速 和 建 在扬的 绩 高速、 山一 杭 州城 际轨道 交通 进 步一 凸 黄 在 “可同 效 应城 下” 环境 造 成 巨 大 压力。外 , 交 通 将 会带 来大量 客 ,源拥 的 显 黄山 在长市 三 角城 市 中 的群 位 区优 , 势 大另蜂
城 名 ) 苏州( 园 ) 杭(州湖 )黄 山 (一 名一名 一名 游 客集若中 于某些景 ( 区其) 然自文化 生态 必然 受 到影响 , 共 同打 上造 海( ,点
无
合 有利 于 黄 至 甚 遭破 坏 。 大交 通到的 改善 ,将 发黄 山市 新一 轮引 景 区山 ) 障碍 国际 黄金 旅游 线。 铜 黄高 速北 接 合肥 还
两, 地 (() 发 热, 大肆 旦开发 产 ,品雷 同, 会 造成 重复性建 市 山实 “ 施山一 湖” 黄 一 太山 湖一平 华 九山 区旅) 游发 展
点 开 一 且将 景 , 设导 致游旅资 源与 设 施 浪 的费 ,使并 山黄 市部内 各景 区 ( ) 略 和 战进 大 皖行 旅 游南区 建设 。黄 婺景 高 、 德速镇经 九 江点
间 之于陷 难以 拔 自 同质 化 的竞 争 态状 。
至
武汉高 速和在 建 黄 祁的 景高 速 西 景 德镇联、 江 汉、, 九 武 黄
黄 九华 、 山山、夷 、 山清山 、 虎 庐 武三 龙 ( )设 游施承受 压力 大 。交通 来 的人带 流 给, 部 内 交山市要 加 与强 六 山(山 、2旅 将 、干 鄱 景、合 共 通 施设 、 宿 业 、饮业 乐业 等、 供 给 来带 压 力。如 徽杭 高 山 )两湖( 岛 、 阳湖湖 )瓷一 都 ( 德 ) 镇 ,作同 造打 住 餐 浙娱 皖 赣 速 、合 黄铜 速高通车 , 市山 驾自车 游 客大 幅增 ,长 0 7 黄2 0 年 闽 、、 黄、金 旅游 圈 “ ” 金。 , 过徽周 杭 十、 一黄 通 铜合黄 高速车 分辆 别为4 0、5 35 73 8 ,0 6辆 致 黄导 市 山心城 区中 车停场 不 足, 景 区( ) 场各 点车 规 停 不模够, 辆 车 停 紧张 情 放 出况 现 。 4 整 合旅游 资 源, 产 化结 品构 . 优在资源 开 发要 中实 施 品精 战略 据, 划 , 出重点规, 依 突 择 优 开 发 , -装 ̄ 推 全 向国和全球 市 场 的 有 强具吸 引 力的 旅 包 - tt
加 (
)3游客 停 留 时间 短 缩徽。 杭 、 铜黄 高速 通 车 , 后客 游 精品 。 足立自 身资 优源势 和游客 多元 化 的 费消 需 求, 快 合 游 在 展 发和提升传 观统 光 游旅品牌 的 在 黄山市 留时 间 有缩 短趋 向逗, 人 旅 游均消 费 所有降 低 。随 旅 游 产 品结 调构 整, 巩 固、
大 力 发 展休闲 度假、 康 体 乐娱提等 高 大着 通交的构 建 ,发达 的部外 交通将使 山市黄成 为 旅 游集散 时同 进产促品 的 高级化
积极, 发展 商会务议 、 赛庆 事 节、乡村旅 游 、 生 地 ,果 山黄 不市 能把 握机遇发 展大 旅游 , 打如造 终 站 旅游 目 式 层 次 的旅 游 产品 ,地 , 的是成 泛长 三 为角 域 区旅 游线路 的节中点 。 只 、 三通 交 景背下 黄 山市 旅游 业发 对展策 大 1 加 强传 宣 立, 黄大山旅 游 目 的地形象 .树 态 旅游 等 专 门层 次 的旅 游产 品 形成 旅,游 观光、 闲 假度 、休 文 化娱乐、康 体 生养“ 花齐 放 ” 百 的格 局 。 伸旅 产游业 链 ,用 延利 黄山 特市色 资源 ,展 生态 业农、 光 农和 业村 旅 游 乡,造 发 观打
着
随 着 现代 旅 游内涵的 不 断 提 , 旅升游目 的 地 形象
日益被 华 绿东色 品 生 食 加工 基 产地 推 。 文化 与动旅 深游 度合结, 游 旅者及旅 游 经 营 所 关者 。注黄山市 旅 形游 模 象糊, 宣传 具 力实 施化文产 业 品打 造 工程 精 有。碎 零和 不定 时特点 , 乏的面 的整全体 观 念, 难 在游 客 心 缺很目中留下 典 型 黄的山 形 象 。市 山 市加 快 建 正设现代 国际 旅 黄5营造 优良 环 , 境招 力 引商资 . 大 大 通 改善 了交 黄山市的对 外交 通 况 状,有利 于 招商 引资 。
游市 和城 实 “ 现旅徽游 头 、 龙 安华东 旅 游中 心 国、旅游 牌名 、黄 山市要 造 宽营 的政 松 环境策、 中 经 营环 境, 保 护 投资 的切 身者
通 制
化 、 度 化序 、 程 制法化 等 段 防手止 游旅 企世旅游界地”胜发 展标 ,目 大交背景通 ,下 急在需快加游旅形 利 , 益过 范规 、化创 有 优 定象位 , 大宣传和 营销 , 立 大黄 旅 山游目 的地整 体形 , 象 业 间之 恶的 性争竞, 造公平 、 序的 场环 市 境 化。旅 投 加 游 树
促
进旅游经快济发展和 速的目地合效 综益提。高
完 2旅 善游设 施 强城,市 能功 . 增
资境环, 建立 、 充实 完善和游项 目旅 ,库定期 制编、 布《 黄山
发市游旅业产展导发 向目录》, 极积组开织旅发游专题商招 活
随
着 大交通 环 境 的 改善, 山市 要 不断 善旅完游 基 础 动 ,设 通 过制 定 资 融 、 、 款 、 收 费 用理等优 惠政 ,策 引黄 并贷 税 管
吸
(安徽省 黄市山巅 峰施 和务服设施,增 强市城综合服功务能。加快施实批一大的 资注金入展黄发市山旅游业 作。单者 位
篇6
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一)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坚持“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综合配套、开放创新”发展原则,先后编制了《区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专项规划》和《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为指导乡村旅游扶贫,还编制完成了乡村,镇村、村和镇社区、街道村等5个贫困村(社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二)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截至2019年底,成功创建了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个省优秀旅游乡镇和1个最佳旅游乡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2A级旅游村,全区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5家,2个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全区较为成熟的接待农家乐经营户有120余家。
(三)加大农旅产业融合。围绕旅游+农林,持续推进润家生态园、龙泉生态园、阳光雨露采摘园、戈雨生态园、龙云生态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镇余湾美食街已成为市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依托巨石山景区的小龙山社区也已逐渐形成了乡村旅游集聚区。2019年全区共举办旅游节庆节会活动25个,其中以农林资源为主体的节会节庆活动就占到了14个,如梨花节、郁金香花展、杨梅采摘节、葡萄节等,大大提升了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全区旅游交通,新改建旅游道路15公里以上,美化亮化绿化乡村道路数十公里。对重要旅游点的停车场进行了改扩建。所有节点路口全部安装了旅游标识牌,重要乡村旅游点均制作安装了旅游标识牌、导览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坚持因势利导,不搞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持田园特色和山水自然风貌;采取市场化机制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清除生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绿化、亮化、美化村庄环境。
(五)积极推介乡村旅游。支持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乡村旅游点在线营销能力,将乡村旅游点纳入全区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设计制作了手绘地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折页、全域旅游宣传片和旅游推介PPT,并多次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以及全市全域推介、全域旅游新闻会以及区内招商引资活动中进行推介。2019年11月成功承办常州()全域旅游大型推介会,会上全面展示了乡村旅游产品。
二、巩固旅游扶贫成果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一)完善设施抓提升。继续完善乡村和镇村两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八个一工程”建设工作。两村基础设施正在继续改造升级。对全区已建成的56个旅游厕所运行和百度定位情况进行检查。对2018年10个旅游厕所进行了公示和验收。2019年旅游厕所项目计划20个,按照选址不规范、功能不配套,特殊人群服务设施未设计、建设规模不达标等情况进行筛选,最后调整为8个旅游厕所。
篇7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总体要求,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一批精品休闲旅游品牌,紧紧围绕打造中华三祖圣地这个工作重心,深化以三祖文化、合符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三祖圣地、中华之根”“千古文明开涿鹿”等人文旅游品牌,打造以国家级黄羊山森林公园,京西第一峰东、西灵山为内涵的生态旅游品牌,培育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农家旅游品牌,融入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努力开创全县旅游工作新局面,力争XX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达到45万人次,国际游客5000人次,旅游业直接收益达到6000万元。
二、主要工作
1、加快中华三祖圣地建设步伐。按照4a景区标准,完善功能配套,谋划景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景区医疗服务站、厕所、景区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等服务设施。积极提供全方位服务,争取启动合符坛二期续建工程,即浑天仪、地动仪工程,并把合符坛三期工程即万丈功德碑、天地广场及三祖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提到工作日程,力争4a创建成功。
2、组织好XX年万人共祭三祖大典等大型活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科学的筹备好祭祖大典,全面扩大祭祖大典在全国的影响力,力争实现“国际有名、全国着名”。
3、夯实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基础,XX年是京北休闲度假基地建设的开局之年,要突出“大谋略、大投入、大创意、大手笔、大动作”,有序展开各个相关项目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xx”期间30个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将采取多元化运作模式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吸引外来资金,力争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5、积极做好生态旅游开发
重点抓好西灵山生态旅游度假村的建设工作,全面服务好有关乡镇和投资商,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早开游,早见效益。协调好东灵山景区的深度开发和招商引资,协助林业、宗教部门完善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清凉寺,香峰寺的功能,尽快达到a级景区管理标准。
6、推进依法治旅进程。要“双管齐下”两手抓,一方面强化旅游执法管理,加大旅游景区治理力度,要重点解决好游客关注的景区服务缩水,环境脏、乱、差,旅游吃、往、行、游、购、娱六要素衔接不好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我县健康法治的旅游市场。另一方面,引导旅游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实现有序的同业竞争。
7、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结合我县旅游工作实际,优化旅游宣传营销方案,扩大周边旅游市场占有率,密切与媒体的关系,向外推介涿鹿,展示涿鹿。同时以活动为载体,弘扬三祖文化,通过祭祖等活动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始祖的认同感,凝聚三祖圣地,“合符文化”的影响力。
三、工作措施
1、实施品牌战略,培强旅游产业。从整体来看,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市场推广力度不够,整体旅游资源缺乏包装。因此,我们将采取针对景区市场化推广的措施,开放旅游市场,开辟网上市场,依靠大媒体,通过大网络,开展大活动,开展大促销.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我县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强县建设的新跨越,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拉动力大的主导品牌旅游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品牌形象,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2、围绕“一地、两河、三山”的旅游发展战略,系列宣传推介工作。一是办好中华三祖圣地公务网旅游网网页。二是加强与国内外各级新闻单位的合作,找准着力点,突出特色,取得实效。三是积极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旅交会,项目、招商引资。
篇8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面积1852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森林覆盖率80.55%。赤水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山川秀丽、风景旖旎,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千瀑之市”“遗址”美誉。
全市现有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各1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各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先后获得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市等38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名片,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是洗肺、洗胃、洗耳,养脑、养心、养眼的养生胜地。
强化党政统筹 构建全域旅游工作格局
近年来,赤水市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赤水调研时提出的打造“四河四带”(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重要指示精神,把旅游产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的主抓手,始终坚持“旅游兴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全景式打造”,推动“全社会参与”,促进“全产业发展”,强化“全方位服务”,实现“全区域管理”,全力建设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5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旅游业成为加快赤水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赤水组建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市旅游发展工作全局。整合世界遗产管理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旅游局等6家主要涉旅管理机构职能,成立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实现对全市旅游产业的统一管理。整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赤水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实体公司、平台公司、龙头公司“三大定位”,率先在全省完成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工作。收回委托给民营企业经营的大瀑布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权,实现全市旅游资源的统一经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景区经营性收入两年增长10.6倍。
强化“三个提升” 推动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
强化品质提升,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山地旅游精品。按照5A级标准提升大瀑布、四洞沟、佛光岩、竹海等主景区基础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天岛湖、天鹅堡、黔北四季花香等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全市已建成4A级旅游景区4个、申报5A级景区1个、打造国家级休闲度假社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建成全省首家智慧旅游房车服务中心、大瀑布观光电梯、燕子岩观光索道,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旅游观光小火车、半岛酒店等一批引领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在全省旅发大会期间精彩亮相。
强化服务提升,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综合接待体系。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游客接待中心,建成高星级酒店7家,商务酒店、特色客栈、乡村旅舍457家,竹海、张家湾、大瀑布汽车露营基地今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接待床位达到2.3万张,2020年将突破3万张。将“大数据”成果广泛应用于涉旅行业,成立赤水云旅游创客中心,建成全景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精准把握旅游脉搏,实现电子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旅游营销、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为游客提供便捷化、智能化、协同化、差异化的旅游服务。巩固拓展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成果,组建旅游行业协会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分会,强化涉旅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质量。组建景区市场监管分局,整合旅游、工商、城管等执法力量,开展旅游综合执法,推进旅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强化品牌提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聘请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王志刚工作室等顶级策划团队,确定了“丹青赤水”的旅游宣传主口号,策划举办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大赛总决赛、中法国际民俗文化狂欢节、“四渡赤水”国际越野挑战赛、“穿越中国侏罗纪”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活动,唱响“丹青赤水”旅游品牌。建立覆盖全国省会城市的旅游营销网络,在川、黔、渝和华东片区设立旅游营销中心,每年投入8000万元以上资金开展“高空+地面+网络”的全方位品牌宣传。精心策划组织旅游营销大事件在央视和全国一线卫视品牌进行宣传;联手旅游专线商,重点针对成都、重庆、贵阳主城区18000余个小区进行集中宣传推介;与国内30余家知名电商平台、60家核心旅游专线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构建包含500家旅行社、15000个收客门店的网络营销渠道,实现目的地游客人数与门票收入同步增长,辐射拉动中远端客源地市场。“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31.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6%。
强化全域融合 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赤水把旅游产业当成综合产业来打造,扎实推进工旅、城旅、农旅、文旅、商旅等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初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生态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0.8%;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1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395元、9325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44%。
推进旅游与新型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把“园区建成景区、工厂建成景点、产品开发成商品”的要求,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32个,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25个,为旅游发展“留白”。重点引进一批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购物销售、观光体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企业,为旅游发展“添彩”。目前,已建成黔老翁晒醋、红赤水、永斛园、竹韵等工业旅游网点4个,乔纳斯啤酒广场及啤酒工厂等一批工业体验性项目即将签约。预计201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建成工业旅游网点6个以上。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引进工业项目40个以上,建成投产3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形成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旅游与绿色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产城景一体、城乡村统筹”:在城区高标准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防洪排涝、文化建设于一体的三十里河滨大道;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交通枢纽、主题公园、养生养老、文化演艺、高端会议等配套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创新区,规划建设生态文化体育公园,打造省级户外运动基地,修复明古城墙、丙安古镇等古城古镇、古街古巷,努力提升城市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在赤水河谷高标准建成全国首条旅游公路,布局天鹅堡、天岛湖2个高品质山地休闲度假区,打造独具赤水特色的驿站、客栈、茶庄、醋庄、酒庄等,着力构建集健康养生、特色餐饮、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快进慢游”服务体系;在景区沿线高标准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增彩添色”工程,种植桃树、李树等景观林8000亩,种植三角梅、黄花槐、樱花等花卉苗木基地2000亩以上,精心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多彩、美仑美奂、色彩斑斓”的新赤水。
篇9
“旅居兴县”战略,按照《__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突出山水、文化、物产三大资源优势,强化旅游资源整合,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努力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全力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按照“多业融合,全县一景”、“原真文化,多点集聚”的发展理念,通过项目推进、服务提升、基础配套、体制创新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末,我县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建设初显成果,基本建成“产业基础稳固、品牌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产品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优良”的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并成功申报成为省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产业基础稳固:以我县目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趋势为依据,力争至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量超600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达到600元,实现翻番,旅游总收入超35亿元,实现旅游经济的倍增的目标。
品牌特色鲜明: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以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为主线,以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云山旅游度假区等核心区块为重点,全力打造“山水__,休闲养生好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全面推进旅游项目精品建设,力争成为全省高品质旅游景区(项目)最多的县市之一。
空间布局合理:综合开发__的山水、物产、文化资源,依托全县交通网络格局,形成一核(安文—云山旅游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两翼(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三线(皇家茶场、南孔阙里、山祖水源)、多节点(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为重点的旅游村落)的空间发展格局。
产品体系完善:注重旅游产品创新,契合市场需求,紧抓市场脉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避暑度假、民俗文化体验,以及运动康体健身等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引入自驾车营地、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以及探索温泉养生、高山滑雪、攀岩、空中滑翔等新型旅游产品,形成类型丰富、内容创新、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生态环境优美: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染,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使全县的空气质量、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配套服务优良:打造覆盖全县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县域1小时旅游交通圈,通景公路全域覆盖;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促进大众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创建智慧旅游系统,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1.明确总规地位。尽快启动《__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旅游总规”)的修编工作,进一步梳理县域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明确旅游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完善旅游项目库,进一步强化旅游总规的统领作用。
2.完善规划体系。以全县旅游总规为指导,在科学策划的基础上,完成《专项改革试点县规划》、《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3.强化规划衔接。加强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县涉旅项目的前置审核,未经旅游主管部门前置审核备案的涉旅项目不予立项。强化旅游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林业、文化、商业等各类相关产业规划的衔接,力求各类规划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科学整合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统筹效益最大化。
1.整合提升东北台地旅游项目。以管头村为核心,通过乡村绿道,串联横路、马塘、向头、佳村、陈界、廷潭岗、东里、大山头等村落,玉山古茶场、水下孔、十八涡、舞龙峡等景区景点,万苍金土地休闲观光农业园等景观农业,形成我县东北部旅游核心。整合各村落农家乐旅游产品,形成“乌石人家”统一对外营销品牌,逐步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
2.推动环大盘山旅游项目建设。以大盘山为核心,积极推进花溪、百杖潭、灵江源森林公园等景区,以及榉溪、大皿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漂流、溯溪等特色水上游乐项目,形成我县南部旅游核心。
3.提高城区商贸旅游功能。利用花溪景区、云山旅游度假区与县城之间的地缘优势,发展影院、酒吧、茶艺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丰富城区的夜游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快西山、新兴街等区块开发,增强娱乐、消费等旅游功能;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整治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营造“文明县城”的城市环境;通过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手段,提高文溪两岸的景观风貌。
4.加快云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度假区基础设施和广天休闲山庄、__养生不夜城、大盘山博物馆、中华养生园等项目建设,加大园塘、黄檀林场招商力度,加快温泉堪探、开发进度,力争三年之后出产品,五年之后树品牌。
5.创新旅游项目。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及创新旅游项目,重点探索发展云山旅游度假区的温泉养生旅游项目、青梅尖高山避暑项目、皇城湖区块旅游项目和鞍顶山等地高山滑雪、滑草、攀岩类
体育旅游项目,以及云山旅游度假区、高二、维新、双溪等地的旅游养老项目。6.提升现有景区品质。三年内,创建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盘山国家地质公园、管头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在现有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
7.发展精品乡村旅游。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村为重点,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其中①管头与横路村主要通过农家乐产品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精品乡村民宿、青年旅社、银发公寓等多层次乡村度假项目;②大皿村以明清古建筑以及丰富的民俗活动为核心,重点整治村落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打造“江南小凤凰”;③榉溪村以孔氏家庙为核心,开发以耕读文化为主线的乡村旅游项目;④梓誉村以宗族文化为核心,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⑤马塘村以玉山古茶场为依托,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大其它19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使历史文化村落成为今后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1.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蚕桑、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及高山梯田风光,通过景观营造、设施配套、线路整合等手段,使其成为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旅游休闲、采摘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探索家庭式的主题农场项目建设,创新农业旅游发展与运作模式。
2.旅游与林业的融合。通过全县的绿化、美化,加强不同季节花卉及色叶树种的种植,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提高县域空间的景观效果,改善城市及村镇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村镇、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3.旅游与商贸的融合。结合旧城区改造、云山旅游度假区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及尖山、双峰等城镇发展,加强旅游与城镇第三产业的融合,逐步打造集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提升城镇商贸旅游的比重与品质,大力发展城镇商贸旅游,发挥“旅游小镇”集散功能,集聚消费人气。
4.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玉山的赶茶场、高二的七夕节、深泽与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盘峰的祭孔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依托我县与横店影视城的地缘优势,积极接受其产业辐射,利用我县境内梓誉、大皿、榉溪、横路等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及景观风貌,积极发展影视创作、书画创作等文创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凭借我县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环境优美,适合户外运动的优势,加强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培育发展滑雪、滑草、山地自行车等户外康体运动旅游项目,与我县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互补。
1.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县内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交通对接,积极推进形成“四纵三横十六连”的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开通__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专线。三年内完成磐新线窈万段、42省道一期、40省道三期等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杭绍台高速公路。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对接。建设县旅游集散中心和尖山旅游集散中心。启动东北台地玉山、尖山、万苍等地的田园休闲绿道建设,依托沿途的特色乡村、景区景点以及工农业生产旅游点设置服务驿站,为“骑友”和“驴友”提供配套服务。
2.提升住宿档次及特色。以“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大力发展经济型快捷酒店,合理发展高星级酒店,提升发展社会及乡村旅店”为原则,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发展。重点提升以管头为代表的乡村民宿品质。支持城市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度假村、主题特色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住宿级配水平。创建1家四星级酒店、1家主题特色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
3.打造地方餐饮特色。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企业,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推出特色菜肴系列,如绿色有机餐饮系列、中医药养生药膳系列、有机茶养生宴系列;培育城镇特色餐饮街区;积极举办美食节庆活动。
4.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全县旅行社运营机制,鼓励现有旅行社的兼并、重组,培育旅行社龙头企业。三年内争创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各1家。通过加强培训、强化管理等方式提升全县导游总体水平。
5.增加旅游购物比重。促进农特产品、工业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大力挖掘和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重点培育6家以上集基地、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龙头企业;以“浙八味”特产市场为依托,通过线路组合、设施完善、规范管理等举措,建立以中医药保健品为主体,包含茶叶、菌菇、果蔬等物产的旅游购物基地;加快城区、云山商业街区和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场建设。
6.丰富休闲娱乐业态。以云山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新建高品位休闲养生街区,开发中药熏蒸馆、药浴馆、药膳馆、中医针灸馆、推拿馆等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使之成为__高档养生休闲中心。整合创新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建立一支专业的旅游演艺队伍,打造一台特色鲜明的旅游演艺产品。
7.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建立涵盖县旅游局、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及乡村旅游点的网站体系,健全旅游咨询、信息、在线预订、行业管理等功能,构建__旅游服务信息数据库;以花溪、百杖潭景区为试点,推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电子语音导游讲解系统建设;充分依托高速服务区、各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经营点等设置二维码信息咨询体系。
1.拓宽营销渠道。整合县域旅游相关营销资源,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合作,提升联合推介、市场营销机制,实现渠道共享、客源互送。加强与杭、甬、温、台及沪、苏等主要客源地旅行社、旅游中介机构的沟通协作,鼓励本地旅行社积极开拓地接业务,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网络。
2.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由涉旅企业、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重点旅游村落、农业观光基地、休闲山庄等的统一营销、包装、推广,实现全县旅游营销一盘棋运作。提高__旅游品牌意识,加强旅游品牌商标注册。
3.创新营销方式。制作__旅游形象片,构建__旅游主题形象体系,在杭州、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进行播放。鼓励各旅游景区拍摄微电影,在本景区网站、全国知名旅游网站及门户网站上播放。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微博、微信营销。
4.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市场等的服务标准,提升我县旅游服务总体水平。增加与旅游类院校合作,加强各层次、各类型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建设旅游诚信体系,深入开展旅游消费场所推荐活动,建立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和监管机制。
1.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成立由县政府主
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__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简称“旅委会”),负责统筹、协调等工作,全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旅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同时成立__县旅游协会,强化行业监督与自律。2.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利用行政资源,努力使我县进入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1+6+X”行列,申报成为全省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之一。
3.成立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整合全县涉旅资产,组建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我县旅游发展提供投融资和创业平台,为我县旅游集约化经营和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旅游开发项目,积极鼓励农户参与旅游创业,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县旅游的营销宣传等,有效保障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篇10
[摘要]本文以西安和桂林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洲际背包客旅华空间流动模式。从国际视角研究发现游客选择目的国的3种情况。从国际、国内视角研究发现洲际背包客旅华路线规律。研究结论对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有指导意义,彰显了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中国际合作、国内合作的重要性。世界遗产级旅游产品对洲际背包客的强大吸引力不容忽视。
[关键词]洲际背包客;入境前后旅游空间流;国内旅游空间流;捆绑国
1引言
国际上对背包旅游的关注约有40年的历史。在其界定上,皮尔斯(Pearee)和墨菲(Murphy)根据其旅游行为特征对其定义。乌利雷(Uriely)认为背包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form)。科恩(cohen)认为20世纪60年代的背包客逃避主要旅游区,追求融入接待国文化。在背包旅游的经济意义上,费尔斯与荷恩(Firth&Hing)探讨了背包客的行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特纳与艾施(Turner&Ash)讨论了背包旅游对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推动作用。斯科文思(scheyvens)探讨了背包旅游与欠发达国家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关联。汉普顿(Hampton)分析了背包旅游者对发展目的地经济的意义。在旅游行为研究上,皮尔斯与宋(Pearce&Son)对比了澳大利亚背包客与国际学生的旅游行为,凯恩与金(Kain&King)探讨了背包客对澳旅游产品的选择。在旅游线路上,莱利(Riley)讨论了背包客旅游对旅游线路开发的推动作用。威斯伯恩(Washburn)探讨了背包客对线路的线性寻找问题(BLSP),并提出以动态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学者们对背包客的人口特征、形象、旅游动机及社会互动等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国际上对背包旅游者路径选择的研究尚未见到。
国内对背包旅游的关注较晚,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相关文献。盛蕾介绍了背包旅游的内涵、类型及特征。李春颖、黄远水将国外背包旅游研究的多维视角归纳为三大类,即背包旅游及背包旅游者特征、背包旅游对旅游接待地影响、旅游接待国对背包旅游的态度。苏红霞、马耀峰分析了旅华背包客出入境口岸的选择,提出了不同旅游偏好的背包客对相应类型旅游吸引物有先睹为快的倾向。白凯、马耀峰研究了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的影响,提出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对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高于客源国环境感知因素。杨建美、朱璇重申背包旅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贡献。朱璇通过回顾文献,讨论了背包旅游者的概念、动力学机制及其行为特征,追溯了背包旅游演化的轨迹;认为背包客是中国现实国情下具有先导作用的旅游者,主张优先开发背包旅游市场。
目前尚未出见针对洲际背包游客旅华路径选择规律的研究。旅游路径的选择是从地理学角度研究旅游流空间规律。本项目对洲际背包客来华前、中、后空间移动规律的研究将空间的范围扩大到了他国,彰显了邻国在旅游线路开发中不可忽视的意义;洲际背包客在华流动规律既突出了中国背包旅游热点城市,又可成为这种目的地城市分类的依据。
2研究方法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学、行为地理学和市场营销学角度来研究旅华洲际背包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然后结合相关理论、数据,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问卷调查与游客空间流动模式相关的信息包括背包客的人口特征、之前背包旅游地区、本次入华前旅游国家、游华后去向、在华旅游线路、旅游方式、费用等。
问卷调查陆续在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间完成。调查地点选在西安和阳朔。西安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杰出代表。桂林的阳朔被誉为“背包客的天堂”,是中国洲际背包游客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杰出代表。调查地点选在西安和桂林的多个国际青年旅社(InternationalYouthHostel)。问卷中有一项确认旅游者的背包旅游身份。
3旅游空间流结果与分析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所调查的背包客来自22个国家,其中,男134人,女128人。平均年龄28岁。选择与朋友出游的占31%,伴侣30%,家人20%,其余19%。所调查的背包客中223人来自欧洲,23人来自美洲,16人来自澳洲(表1)。绝大多数(94%)游客来自欧美,路途比澳洲更为遥远,这些游客的旅游线路决策能够更为典型地反映大尺度国际旅游的空间流动特点。英国游客历来对文物古迹类旅游产品兴趣较大,这一点在所采访到的英国旅华背包客数量中得到了体现。
262名洲际背包客中有130名在游览中国之前(后)还游览了其他国家(图1),其中,入华前(后)游览最多的国家前5名为泰国(46人)、越南(42人)、蒙古国(38人)、俄罗斯(32人)、澳大利亚(29人)。其他游览较多的国家还有老挝、新西兰、印度、柬埔寨、日本、尼泊尔等。洲际背包客人华前游历最多的国家是蒙古和俄罗斯,而人华后游历最多的国家为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9国。这些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其余都是中国的邻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于澳洲,与中国一水之隔,同属亚太地区,是航空线路上距离中国最近的洲际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毗邻中国或接近中国。这样的结果符合最大效益原则。最大效益原则是在中小尺度旅游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同样适用于洲际大尺度旅游。中国邻国中只有韩国未能成为旅华游客选择较多的旅游目的国。
将旅游目的国分为两大类,即“捆绑类(inclusivedestinations)”和“排斥类(exclusivedestinations)”。捆绑类指背包游客在游历中国的同时很可能一并选择出游的国家,俄罗斯、蒙古、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就属于这个范畴。捆绑类国家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种是游客选择中国在先,’选择其他国家在后;另一种是游客选择其他国家在先,选择中国在后。先选择的国家称作“首要捆绑目的国(primaryinclusivedestinations)”,将随后连带选择的国家称为“附属捆绑目的国(attachedinclusivedestinations)”。无论是首要捆绑还是附属捆绑,这些国家最终都成为游客选择的共同旅游目的国(comniondestinations)。一次旅游目的国相对较多是背包旅游的特点,因此国际线路合作开发在背包旅游中的地位更显突出。在接受调查的背包客中,132名锁定中国为唯一旅游目的国。中国疆域广博,气候差异大,地质地貌种类独特,民族众多,文化多彩,历史悠久,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在中国,就旅游资源来说,游客会忙得不亦乐乎。无论是两周还是四周的时段,都可以排得满满当当。尤其是背包客注重与当地人交往,喜欢探索新领域,旅游时段较长也不会感到无聊。图2表示洲际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国时存在3种情况。A是只选中国,B是选择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成为旅游目的国,C是选择中国之外的国家。
3.2在华城市间流动
问卷调查了洲际背包游客在华旅游路径,部分统计结果见图3。从旅游造访次数上来讲,背包客对北京、西安、上海、香港、成都、平遥、桂林等城市的造访率较高,从244次到53次不等(图3)。来西安和桂林的洲际背包客对北京、上海、香港等中国一级口岸城市的造访率最高,对广州的造访率明显较低。造访较多的城市还有成都、平遥、大同、昆明、拉萨、洛阳等。
从背包客在城市间的流动趋势来看,分别以北京、上海、桂林、香港、西安5个城市为中心观察背包客在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流动次数。以北京为中心,京西流(102次)、京大流(75次)、京沪流(45次)及京平流(35次)较多;以西安为中心,西京流(102次)、西平流(65次)、西沪流(65次)、西成流(61次)最为突出;以上海为中心,流动频率较高的有沪西流(65次)、沪京流(45次)、沪桂流(45次),依次还有沪杭、沪苏、沪香;以桂林为中心,流动频率较高的线路是桂沪(45次)、桂香(42次)、桂西(40次)及桂成和桂昆;以香港为中心,流动频率较多的线路是香桂(32次)、香广(23次)、香沪及香京。
以北京、西安、上海、桂林和香港为基准(其中,北京、上海和香港是中国一级口岸,西安和桂林是所选案例地区),观察以这5个城市为中心(出发点)时洲际背包客的流向特点,发现所流向城市可以归纳为4类(表2):一是口岸城市;二是辐射类城市;三是特色城市,即拥有很高级别旅游景点的城市;四是中转城市。
洲际背包客在各个中心城市与重要口岸之间的流动都较多,说明大型口岸城市的重要地位。首先,它们是游客出入中国的起始点和必经通道;其次,这些城市同时又是闻名国际的旅游城市,旅游产品丰富、成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大型口岸城市(如北京、上海、香港)较为独立,对周边地区依赖较少,经常会带动周边地区旅游发展。
辐射类城市指中心城市之间的小型城市(如大同、平遥)以及中心城市周边较大的旅游资源较丰富城市(比如成都、杭州、苏州、洛阳)。北京与西安之间的大同、平遥人文旅游产品级别高,一个以世界遗产平遥古城闻名,一个以世界遗产云冈石窟闻名。成都、洛阳、苏州、杭州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辐射类旅游地区。这些城市坐落于中心旅游城市(西安、上海)的周围,火车行程不超过半天,甚至短到一两个小时。除了距离近以外,这类城市还具备自己突出的旅游产品,比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洛阳龙门石窟,成都附近的峨眉山,大熊猫保护中心等都是世界遗产级吸引物。辐射类城市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较大,尤其是针对国际旅游。
以北京、上海、香港为中心城市时,相对应的西安、昆明、桂林等流向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中心城市较远,不在辐射地区范围内,也不属于口岸城市。却表现出较高的互动,这类城市在此归为特色类旅游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具有顶级、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产品,顶尖级旅游产品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超越了时空、资金的限制,成为人选目的地。
拥有顶尖级旅游产品的特色旅游城市独立性较强,深受洲际背包客青睐。
洲际背包客选择较多的辐射类和特色类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即拥有世界遗产级旅游产品。区别在于辐射类目的地依附于中心城市,而特色类目的地独立存在,在不依附于中心城市的情况下凭借其突出的旅游产品直接成为继口岸城市之后背包客的首选目的地。
广州缺乏高级别的人文或者自然景观。问卷调查显示,对背包游客来说,广州的主要功能是中转站。背包客一般都寻求低消费,宁可多花时间与体力,到达(离开)香港时在广州中转能够节约不少费用。
背包游客首先离开客源国或者是捆绑国(一般为邻国)从旅游资源丰富的口岸城市进入中国,然后可能选择辐射类目的地,包括口岸城市周边旅游区域和口岸城市与中心城市途中经过或接近的高级别旅游区,之后便进入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顶尖级吸引物的特色类城市旅游,特色城市的旅游范围也可能向周边景观独特的高级别旅游区辐射,最后背包客再次选择口岸城市出境,回到客源国或者进入其他国家继续旅游。这是洲际背包客在中国观光旅游的一般规律。
4结论
国际视角研究发现,游客选择目的地时存在3种情况,即选择中国为唯一目的国、选择其他国家为旅游目的国、选择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成为共同的旅游目的国。此结论对旅游开发与营销具有指导意义。当游客选择中国时,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当游客不选择中国时,要扩大宣传,增进理解,减少沟通障碍,目标是中国早日进人游客选择范围,并入选其旅游目的地;捆绑式选择中国的情况下努力使中国成为并保持首要捆绑式目的国,争取赢得游客在中国停留更多时间,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赢得更多回头客,赢得更佳口碑等。无论处于何种境况,中国旅游业都必须努力进取,有重点、有步骤地攻克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