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3-20 00: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记得小时候,天真可爱的我一直觉得爱就只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长大一点儿,懵懵懂懂的我总是以为爱仅限于情侣,是我们小孩子遥不可及的;而现在,已经步入初中的我终于懂了,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喂,借我支碳素笔!”“不借!”“哼,以后我的东西也不借给你了!”“切,谁稀罕啊?”“这可是你说的,你要是向我借了我跟你没完!”…… 这是小学是我和同桌因一支笔而发生的争执。记得当时我打赢了这场“战争”,得意极了,但是现在想起这件事来,心中却有些不舒服,总觉得我欠了同桌一句“对不起”。我想,或许这种感觉就叫关爱吧。我问老妈,这是爱吗?老妈说,对,你不愧是上初中了,懂得了同学之间的爱!
9月10日教师节那晚,我坐在窗前与我的老师聊天,偶然间从老师口中听到了这样一句叹息:“唉,做老师真累啊,都是为了学生们好,可他们还不领情!”是啊,多少学生总是抱怨作业多、放学晚、惯得严啊,可是我们又何曾想过老师的初衷呢?这个时候,老师的温柔和严厉,老师的快乐和痛苦,老师的幽默和拘谨,都被我抛在脑后,留下的只有那句深情的“老师,我爱您!”啊,原来这就是爱!我问老爸,这是爱吗?老爸说,对,你不愧是上初中了,明白了师生之间的爱!
老爸最近工作繁忙,再加上他的腿前几天手里受了一点儿小伤,总是腿痛。有一天,我听到他说腿痛,我便上前去像模像样地帮他按摩。老爸说:“不用了,你快去写作业吧,你不是说今天作业很多吗?去写吧。”不知为什么,一个谎言竟从我口中吐出:“呃……哦,刚刚是骗你的,我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压力然后产生动力嘛!没事,在按摩一会儿。”老爸突然皱了皱眉,问我:“诶,最近怎么对我和你妈这么好啊?难道你也要开始肉肉麻麻地说‘爱我’啦?”“是呀。”…… 说话间,我又在这个家庭里找到了爱。我问奶奶,这是爱吗?奶奶说,对,你不愧是上初中了,知道了家人之间的爱!
课余时间,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去找爷爷学习软笔书法。爷爷看这我认真的样子,问我:“你爱写软笔书法吗?”我回答:“爱!”咦?难道这也是爱?我问爷爷,这是爱吗?爷爷说,对,你呀,不愧是上初中了,体会到了对生活的热爱!
篇2
曾经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懂爱吗?你理解爱吗?”我的回答是不,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爱是处处存在的,但前提是你是否对世界充满信心。
几天前,我的小孙子也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姨,爱是什么?可以吃不?”我听到这稚嫩的声音和这个让我哭笑不得又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忍住不笑,看着他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我知道,他在期待我的回答。想了一下,假装正经的对他说“爱,是神圣的,是最伟大的。”他打断我的话,说“喔……那肯定很好吃。。”我不禁哈哈大笑,他还是不死心的追问我,无奈之下,我只好胡编乱造的说“爱,有很多种,每个人都有爱,你爸爸对妈妈就有爱,爸爸妈妈对你就有爱,姨对你也有爱,但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用心才可以感受的到。当然,是不可以吃的。”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那我是不是也有爱?我可以把爱给别人吗?”“当然可以,到那时,宝贝就长大了。”
过后我想了想,一个才6、7岁的小孩子也懂得要把爱与别人分享,可是社会上的一些人呢?是不是连一个小孩子也不如呢?
爱,是神圣的,是伟大的,是无处不在的:爱,有时也是自私的。我想,慢慢长大的我们,也许会对爱有更深的理解吧。
汕头市莲塘中学初三:小样、
篇3
他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他的血滴在煤块上,给整个家带来了光明和温暖。————题记
那年他15初中刚刚毕业,有谁知道他有一个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一个在上小学的妹妹,为了给母亲看病,父亲去过建筑工地,当过搬运工。开始还行,后来随着母亲的病情恶化,那点血汉钱就逐渐难以维持下去了。
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30多岁腰就佝偻了,满头白发,枯枝似的手,古铜色的皮肤,这一切使他看上去完全不像个中年人,那天父亲告诉他只有去煤矿才能挣到足够多的钱给母亲看病,他哭了,哭的死去活来,母亲整整在床上呆了5年,手不能抬,脚不能动,夏天还好,冬天身体跟天气一样冷,他与父亲分别睡在母亲两边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母亲冰凉的身体。
母亲还有康复的希望吗?哪怕有一天她能开口说句话。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行将就木的母亲,他更不能接受那可能会出现的万一……
父亲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了,他很恼火,看着毫无生气的家,看着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母亲,他的怒气猛地蹿到了嗓子眼,他揪住妹妹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抱着妹妹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用耳刮子使命的抽自己的脸。
从那天起,给母亲洗衣,做饭,暖被窝就都是他一个人的了,说实在的他很害怕,害怕有一天母亲冰凉的身体怎么也暖不热,害怕有一天做好了饭却喂不到母亲嘴里。夜里,他总是下意识摸一下母亲的手确定那干枯褶皱的手还有一丝生气。当然睡不着觉的时候他也会在心里埋怨父亲,埋怨他为了一个废人竟以命相搏。好在还有妹妹,若没有妹妹他真不知道他能不能一直守在母亲生边,他会不会当逃兵离家出走?他不确定。
就这样,除了父亲间或而来的电话,他得不到父亲的任何消息,他多想见父亲一面呀!他多想当着父亲的面痛痛快快哭一场,只可惜母亲的病离不开父亲的劳动,直到有一天……。
那天矿上打电话给他,让他准备“接父亲”,两天后父亲的骨灰盒便送回了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父亲走的那么匆忙以至于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他扯着妹妹指着矿上的领导破口大骂,嗓子里咳出血来。后来矿上给了一大笔钱作为对父亲的补偿,并答应包揽妹妹上学的一切费用。
母亲的病一拖又是几年,矿上给的补偿费眼见又要告罄,他坐在母亲的床头一口一口的给母亲喂饭,喂着喂着眼泪便啪啪的流了下来,他真想一走了之,可是他若真的走了,怎么对的起母亲,怎么对的起父亲,妹妹又怎能离的开他!
他去矿上求矿长给自己一份工作,矿上可怜他,也是被他的孝心感动,便让他下了井,这样家里的事情就交给了妹妹,妹妹的肩膀还很稚嫩,可没有办法,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吧。他不敢想象小时候就胆小的妹妹睡在母亲冰凉的身体旁该有多么的惊恐。
矿工们从来都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一年到头虽平平安安可也挂了几回彩,他清楚的记得那次顶板来压他的矿帽被砸个大窟窿,鲜血顺着脸颊流到了脖颈最后一滴一滴的滴在了煤块上,他多想休息一下呀!可是他知道他一倒下整个家就会倒下,他是家里的光,有他就有光明有他就有温度,他就像当年的父亲。
篇4
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对“爱情”的观念。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魔鬼,可以把人们的生命给无情的夺走,而且我们也是心甘情愿的去作为爱情的牺牲品。我们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我们有没有想过自身的原因呢。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女孩,在我们自己的眼里都有着独具一格的评价。
比如说“李宇春”她是一名女歌手,可是她的外貌却像一个孩子。有的人评价她:“这个人啊,虽然是一个女人,但是外貌却像一个十全十美的男孩子啊!”可还是有人喜欢她,去疯狂地去追她,有些人醒悟过来,不要这些“野”女孩,就说她是一个“男人婆”。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但是我还是就得说她的外貌不像一个女人的好。
有像以前的时代,由于自己家的孩子太多,但是衣服又不够,只好让自己的孩子穿女人穿的衣服,长大之后,由于时间的漫长流失和对穿女人衣服的适应太长时间,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那些穿女人衣服的男人也把自己当做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看待了,被人碰自己一下,就会本能的反应,说:“干嘛啊,非礼啊!”这样的话。
篇5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独生子,闹闹的出生好像也有了这样的意味:他不是意外的产物,而是在长辈们的催促中计划的结晶;出生后,爸爸每周陪伴他一个休息日,转身就变回“空中飞人”;妈妈在尿片奶瓶里重复劳动了4个月,迫不及待乐乐呵呵地上班去;吃穿住行交际,他俨然就是外公外婆的孩子。
闹闹的到来有些晚,外公外婆只生了一个女儿,二十多年间,照顾婴儿的手艺已经有些生疏了;闹闹的到来又有些早,因为早产了一个半月,只伺候过无比好带的女儿的老人家们,对这个孱弱多病的“皱皮老鼠”无计可施。早产、黄疸、吐奶、尿布疹、奶癣,满月前的这些遭遇,小婴儿自己是不会记得了,年轻的父母上网寻求安慰,老人家们却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数九寒天的恨不得在医院里过个大年求个踏实,小病也要挂个专家门诊瞧个仔细,害得专家也不好意思:“你这个家长稍安勿躁,不要一天来两次嘛。”化验时闹闹的手指抽不出足够的血,护士又在他脚底扎了一针,外公心如刀绞,跟人打架的心都有了。
养育一个婴儿所付出的心力,局外人是无法体会的。因为受到很多媒体对“老人带孩子究竟科学不科学”话题讨论的刺激,外公外婆居然重新拿起育儿书研读,号称要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俨然一对“育儿研究生”。
添加辅食时,外婆始终坚持亲力亲为。虽然母婴商店里各种国产、进口的泥糊类婴儿食品应有尽有,但闹闹过敏,含有深海鱼类的混合菜泥并不适合他,外婆就披挂上阵,亲手制作。外婆还有个心思,认为吃得太过精细并不利于孩子消化功能的发育,餐餐都要给孩子添加粗粮,闹闹从42天开始便秘的老毛病就是在添加辅食阶段纠正的。因为强调“小毛头也是个人啊”,外婆每天的菜谱都要变化,当然全家人在外婆制定的纲领指导下,顺利迈入了少盐的“低钠”生活。“皱皮老鼠”经过一年的调养,在没有鸡蛋没有深海鱼类摄入的情况下,还是按时成长为一个茁壮、行动力强、爱动脑筋、喜欢自言自语的“破坏王”了。
篇6
记得小时候,每到五月我就和小伙伴常到麦地里跑。找个人烟稀少的旮旯里,用手摘很多青麦穗。然后,我们就在空地上拾些柴火来,把麦穗拴到竹子上烧烤,等闻到一股特别浓的麦香时,我们就把从家里偷来的盐撒上,再烧烤一会儿。熟了后,我们就用手把皮搓去,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填。我们的脸上、手上虽然全都抹上了灰,但我们仍然很高兴。烤麦子真是太好吃了,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一股淡淡的麦香在我心中慢慢地荡漾……
现在我长大了,我不会再到麦地里“偷”麦子了,但我仍品尝到那好吃的烧麦子。
上周五下午放学回家,父亲正在院子里烧麦子。父亲在外地工作,早出晚归,他非常劳累,平时也特别忙。他却在百忙之中为我烧麦子吃,我心中也特别感动。父亲半蹲着身子,边烧边擦额头上的汗滴。父亲的丝丝银发在火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轮明月,为我带来了光明,包含着他对我的深深的爱。伴随着几声咳嗽声,麦穗终于烤熟了。烧好后父亲把麦子端到桌子上说:“翔翔,咱家地里种的麦子熟了,刚烤出来没多久,快趁热吃吧!”一股烤麦的清香扑鼻而来,这可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爱吃的美食啊!轻轻地用手搓去皮,用嘴一吹,品尝着好吃的麦子,让我真正地品尝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
晚上我和妈妈闲谈时妈妈问我烤麦子香不香,我随口答道:“这真是人间美味,天下第一甲,我还想吃。”
正在一旁看电视的父亲听到了,站起身来说:“明天中午我再到地里摘一些。”
我赶紧劝阻:“别去了,天这么热,虽然还没有立夏,可这温度一点儿也不比夏天逊色。”
父亲似乎从未听见,第二天中午从厂子里回来,骑着自行车,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就出门了。一点多了,父亲才回来,汗未擦一把,水未喝一口,就开始烤麦子。熟了,屋子里弥漫起麦子的清香……
篇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二(5)班
郭延锦
联词: 朋友 生闷气 理解 在乎 陪伴 误会 宽容 礼物
今天,我参加了“阳光历奇”团队,去鸵鸟园游玩。昨天,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恨不得时间跑快点儿。爸妈笑我性子急,还说:“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不过别急,美好时刻总会到来的。”
去鸵鸟园的车上,很多朋友 陪伴着我,大家又唱又笑,不一会儿就到了鸵鸟园。鸵鸟园好大啊!有鸵鸟宝宝、青年鸵鸟、老年鸵鸟、鸵鸟王,还有恐龙模型,鬼屋……最后我们大跳兔子舞。多么快乐的一天啊!
回家的路上,别的小朋友都得到了礼物,我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爸爸来接我时我在生闷气。他宽容地笑着说:“不要误会老师,没有礼物只是说明你表现得不够出色,不要在乎,开心点,下次努力就好了。”听了爸爸的话,我不再难过了,我期待下一次有好的表现。(指导老师:魏然)
联词: 课外班 兴趣 作业 漫画 难题 睡觉 高考 苦恼
姐姐高考
河南省封丘县王村乡
三里庄学校六(2)班
黄聪聪
姐姐今年参加高考。她的精神压力很大,整天为成绩不理想而苦恼。
以前,姐姐对漫画很感兴趣,可自从上了高三,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漫画书不看了,还每天早上4点起床背英语单词——那时,我还在睡觉呢。
现在,姐姐每天的作业很多,大多是难题。妈妈常劝她多休息,不要累坏了身体。但姐姐很懂事,依然埋头苦读。
有一天,姐姐对妈妈说:“我想去课外班补习,行吗?”妈妈答应了,第二天就给姐姐联系好了。可是,姐姐听说学费一个月800元后,还是放弃了。姐姐就是这样,生活上省吃俭用,学习上废寝忘食。我默默祝福姐姐参加高考一帆风顺!
(指导老师:贾利)
美丽的梦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南街学校二(2)班
夏青
我对漫画非常有兴趣,想让妈妈给我报一个漫画课外班。妈妈说:“高考不考漫画,上什么漫画班?”高考不考就不能学吗?我非常苦恼。
写作业时,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想着想着,我看到漫画书上的精灵聪聪张着一对金色的翅膀飞来,笑着说:“亲爱的伙伴,我来做你的老师吧。”聪聪给我讲解,嗓音可好听了。我认真地听,很快就明白了。做完作业,我和聪聪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又在睡觉!作业写完了吗?”妈妈的斥责惊醒了我。原来是一场梦啊!我真希望它是真的。
联词: 照片 方式 感动 责任 父母恩 电话 血脉 默默
温暖的爱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三实小六(2)班
刘志豪
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拿影集给客人看。影集里全是我的照片,从婴儿到现在,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
篇8
关键词:细节管理;爱的教育;情绪情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2-01
面对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事幼儿园管理工作以来,我始终将思考着如何来提升园所的管理水平,期望自己成为一位有智慧、有爱心的管理者。结果表明,将细节管理融入爱的教育之中,才能赢得家长的信赖、孩子的喜爱,才能将管理做得扎实稳健。
一、在“生活即教育”中体现慈爱”,通过细心地观察,从幼儿行为中发现情感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幼儿期是爱的体验开始形成期,这种体验不仅来自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来自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喜欢与老师亲近,让老师亲一亲、摸一摸。当老师在活动中拍拍他们的肩膀,摸摸他们的头,幼儿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针对这一特点,园所开展了“笑脸服务”,让每位教师佩戴笑脸工作牌,每天站在班级第一道门门口,用微笑迎接来园的每一位小朋友,并致以亲切的问候,而且要求教师必须要和幼儿有肢体上的碰触,抱一抱、摸一摸或蹲下来搂一搂,适当的时候还要有一些赞扬的话语,如:来园没哭你真棒、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等等,让孩子来园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一次观摩课上,中一班的范嘉阳小朋友表现特别突出,老师高兴之余,情不自禁的在他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亲,竟让这个小家伙十分感动,只见他跑到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说:“老师亲我了”。为此,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细小举动都会对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着深刻影响。
在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那种无微不至,母亲般的慈爱已逐步渗透于无形,让爱成为习惯,成为自然,更成为无意识的行为和表现。记得有一次,刘冬妮老师正在组织教学活动,发现翟晨浩小朋友脸蛋红红的,作为一位母亲,她意识到孩子有可能是发烧了,可是量完体温孩子并不太热,刘老师继续组织教学,但眼睛却不时看向孩子,突然发现孩子向一边倒去,刘老师赶快跑过去扶起孩子,发现孩子伴有抽搐,为了不让孩子咬到自己的舌头,她迅速把自己的手指伸进孩子嘴里,并快速掐孩子的人中、虎口,小刘老师赶快通知园长和家长。孩子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输完液回到家里,而大刘老师的手指却被孩子咬的鲜血直流。听说了这件事,我从心里感到骄傲,正因为老师的细致观察,方法处理得当,才让孩子免受伤害。所以在爱的教育当中,教师应具备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力,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发现幼儿的情感需要,做出积极地回应,教师对幼儿的热情和抚爱,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最好精神食粮。
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仁爱”,注重理解和尊重幼儿的情绪情感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人们常说教师的爱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孩子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
《纲要》在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要求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这位老师通过细心地观察,赋予孩子说话的权利,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让他去表达,去阐述心声,赋予他宽容的爱,让他懂得如何宽容、包容、从容的爱。审视现代的教育,我们就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避免简单处理幼儿的情感问题。
三、在“5S” 管理”中倡导“严爱”,悉心善待幼儿的情感依恋
在《指南》健康领域中有这样的表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随着包钢引进5S管理的同时,园所也加强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物流有序、取放有序、排队有序、物品定责定人等,都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但是孩子习惯的初步养成是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反复要求才能够形成的。一次手工课后,小班的一位小朋友拿着剪刀就是不肯归位,老师用耐心的语气,温和的态度,反复强调着“剪刀不可以,一定要归位”,就在老师和孩子僵持了半个小时之后,孩子终于松手了,老师给了孩子一个鼓励式的拥抱。由于孩子小,刚来园所,哭闹现象较严重,手工课上对小剪刀产生了兴趣,这时的剪刀已经成了孩子的无意识依恋物,但它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所以老师在处里这种规则意识的时候,往往要张弛有度,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树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细节,原来就在毫不经意的一瞬间。园所管理没有什么奥秘之处,他不过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细节是深入浅出的学问,细节管理包含在管理、教学、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这种细节管理与对孩子的爱相融合,让孩子们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美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才能让我们能真正体会到爱中的细节管理和细节管理中爱。
参考文献:
篇9
当你看到货品架上那琳琅满目的玩具或是令你感兴趣的东西,而把充满希望的目光投给父母,得来的却是一张不同意的脸时,你一定很难过吧?你一定不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给你买吧?我就有同样的感受。
那次,我们全家吃完饭一致决定要去逛一逛超市。街道两旁那闪烁着的金碧辉煌的灯,散步的运动着的老人和孩子,这一切景象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走进超市,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我央求妈妈:“妈妈,好妈妈,给我买一个变形金刚,可以吗?”妈妈半开玩笑半生气地回绝我:“你都多大了!快有我高了,家里还有同样的玩具呢,怎么又要买呀?不买,再说了,你经常从不爱惜,没几天就摔坏了。”就这样,我被妈妈“义正词严”地说了一顿,这时我的心情是如此地低落。我甚至想哭,可是我又没有理由哭,是啊!我家里有大大小小的玩具太多了,我也总是见到玩具就动心,恨不得把它们都搬回家,而经常是我没玩上几天就被我拆得乱七八糟。可是妈妈拒绝我,我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种滋味真是让我难以表达。我只好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不公”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
还有一次,我同妈妈一道回家,路过一个书报亭时,我又看到了一本最新出版的漫画。漫画!那个有趣、搞笑、幽默的一本本漫画书,总是给我太大的吸引力。我又央求妈妈再给我买一本吧?妈妈说:“我真的不是不想给你买,可你的漫画占据你太多大量的时间,有点影响你的学习了,我要求控制你读漫画的时间了。看你对自己有没有一个约束力,今天不行。”唉!不知是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呢,还是我自己真的是有点太痴迷漫画而耽误学习了。总之,妈妈又一次拒绝了我。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跟在妈妈后面“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
这样的例子有好多,虽然当时我会不高兴,但事后,我总会理解妈妈,生活中也常能体会妈妈对我那无私的爱和关怀,和这种爱比起来,妈妈的一次次小拒绝,我又总能感觉到好像真是“微不足道”。想着妈妈陪伴我的点点滴滴,现在,我再写那些满肚子的委屈滋味都好像是爱!妈妈爱我,把我从不好的生活或是学习习惯上慢慢引导出来。
爱,是伟大的!是美好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所以,有时让我们接受那“冷漠无情”的表情吧。因为,那也是爱!
篇10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理解 障碍 词 句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的国际化发展,跨文化交际在时刻进行中,学习英语也成为一种时尚。可是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文化差异、思维模式的不同、交际方式的不同、信息结构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等等。本文试从词和句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几个主要障碍问题,探讨提高理解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一、对词的理解障碍问题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明确地理解词义,势必造成交际失误。阻碍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词义的因素有很多。
1.词性变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许多新事物;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词汇。但我们不可能创造出无数的词来表达不断出现的新事物,“这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英语中采用了五种方法解决这个矛盾: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性变换和俗词源。它们都会导致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其中,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词性变换(class shift)是最容易导致理解障碍问题的,因为词性变换会改变――甚至完全改变词义。例如在以下三个句子中fast的词性与词义变化:
John sure drives fast.It makes me nevous!(副词,修饰drive,理解为:很快地)
Sandra is a really fast learner.(形容词,修饰learner,理解为:快的)
I’m going to fast today;I won’t eat anything until tomorrow.(动词,理解为:绝食)
当fast做动词时就很容易产生理解障碍,尤其是假如没有后半句的解释。再如:
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sound.(名词,理解为:声音)
The driver sounded his horn.(动词,理解为:按响)
The doctor says I have a sound constitution.(形容词,修饰constitution,理解为:健康的)
He sleeps sound every night.(副词,修饰sleep,理解为:熟睡)
2.词的蕴涵意义
词的意义包括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思”(陆国强,1999),在跨文化交际中,词的指称意义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理解障碍问题,因为它是人们在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根据《牛津简明英语语言词典》的解释:蕴涵意义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也就是说,词的蕴涵意义受到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相同的词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含有不同的意义,这就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理解障碍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颜色词。
以“红(red)、黑(black)、白(white)”为例。中国是个崇尚红,轻黑忌白的国家。红色是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追求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赐予它吉祥、喜庆的涵义。许多与红有关的词都表达出一种欢喜、积极、正义的意义,如:红娘、红火、红人、分红等。黑色人们认为它只会带给人悲痛与哀伤,象征着不祥、奸恶、阴险、非法等含义,如:黑暗、黑社会、黑名单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是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的体现。白色,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凶兆、失败、愚蠢等,如:白喜事、白费力、、白眼狼、白旗等。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常把red与“火、血”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英语中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危险、紧张等,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等。“black”在西方文化中大多也是表达贬义,象征意义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圣经里,黑色象征着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如:black Friday(不幸的星期五),blackguard(恶棍)等。“white”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纯洁、幸福、美丽、善良等,如:a white day(白色的日子,即吉日),white moments of life(人生白时,转义为人生最得意之时)等。
二、对句的理解障碍问题
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到所处民族的历史、生态、宗教、民俗等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具有民族性。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指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形式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而人的思维是依靠语言表达出来,即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或载体。正是思维的民族性造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也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问题。
1.思维方式影响句子结构
贾玉新先生认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因此思维模式呈线性;而东方人长于整体性,他们富于想象和依靠直觉,因此可以讲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西方人采用焦点视思维方式,而东方人采用散点视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也有人形容英语的句子结构犹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汉语句子结构犹如“长江流水,后浪推前浪”。英语句子一般多为长句,以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为中心,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来实现,句子组织严密,句法功能明显;汉语一般多为短句,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句子松散,句法功能不明显。例如:“What I saw that day in Madrid was tame compared to what happened in Italy and Brazil when their two favoured teams was shamefully deteated in early rounds.”汉语的思维方式表达为“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无论语序、断句的方式和地方还是各信息点之间的连接方式都不相同。
2.思维方式影响句子的表达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肯定、否定及双重否定表肯定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英语为肯定时,汉语思维模式下的信息接收者会首先考虑肯定表达,反之亦然。事实上,有时候英语的肯定形式所表达的是汉语的否定意义,或者英语的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是汉语的肯定意义。这也造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句子理解产生障碍。如: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marry.句中没有否定词,也没有表否定意义的词,可是相对应的中文意思是“我决不嫁给他”,而假如理解成“他是最后一个我想嫁的人”就错了。在回答问题“Don’t you want to have a try?”时,回答“No,I don’t.”时是表示“是的,我不想。”而回答“Yes,I do.”时表示“不,我想。”在这种语境下,如果把“No,I don’t.”理解成“不,我想。”把“Yes,I do.”理解成“是的,我不想。”就把说话者的意思完全理解反了,势必造成交际失败。
三、结语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理解障碍的因素,如语境、习惯表达、风俗、语音语调、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等。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如何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顺利、更准确地理解,或者说传达和接收信息呢?根据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笔者拟就如何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1.扩大词汇量,构建词汇网。
词汇是外语学习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构建词汇网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在记忆一个英语单词时能同时了解并记住与之相关的其他词性及形式。这样做不仅是一种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也能让储存在大脑中的词汇信息有序完整而且缜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有效、快速地调动这些信息。
2.扩大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
学习英语只学语音、词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习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能全面地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觉得冲突误解不断,障碍重重。
3.调整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
思维方式是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理解障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及交际方式。
总之,要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2]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