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环境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环境的优势

篇1

关键词:家庭环境 幼儿 调研

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对于幼儿来说,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发展中两个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而家庭环境,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到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家庭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幼儿家庭环境创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幼儿家庭环境创设的现状还不够理想,在家庭物质环境创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家庭物质环境创设不够整洁优美、缺少变化,缺乏属于幼儿自己的小天地,缺乏幼儿自己布置管理小天地的自主性;在家庭心理环境创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家庭欠缺和谐的生活气氛,家长在孩子面前示范性不够。

1.环境创设不够整洁优美、缺少变化

调查发现,有54.2%的家庭家中物品摆放一般,有10.2%的家庭家中物品摆

放不整洁优美。很多家庭中的物品都随意摆放,没有讲究,不够整洁优美。有64.4%的家长偶尔会根据季节、节日等日子适时改变家庭环境,有25.4%的家长不会根据季节、节日等日子适时改变家庭环境,只有10.2%的家长经常会根据季节、节日等日子适时改变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缺少变化,动态性不足。

2.缺乏属于幼儿的小天地,布置管理缺乏自主性

调查发现,有37.3%的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活动受到限制。活动空间的种种特性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活动的空间限制了,就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创作动机和培养创新能力。调查发现,有47.5%的家庭不由孩子自己布置管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没有能力自己布置自己管理小天地,就代其为之,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遏制了幼儿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发展。

3.欠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调查发现,6.8%的幼儿家庭,人际关系是相处和平,关心不够,1.7%的幼儿

家庭,人际关系是相处冷漠,互不关心;有16.9%的家长偶尔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有8.5%的家长从不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有16.9%的幼儿偶尔能在家自由表达意见、想法,有8.5%的幼儿不能在家自由表达意见、想法;6.8%的家长经常打骂孩子,有74.6%的家长偶尔会打骂孩子,只有18.6%的家长从不打骂孩子;有64.5%的家长偶尔会在孩子面前吵架,只有35.5%的家长从不在幼儿面前吵架。有64.5%的家长偶尔会在孩子面前吵架。家庭环境中,缺乏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4.家长在幼儿面前示范性不够

调查发现,31.0%的家长在家中偶尔举止、语言文明,有3.9%的家长在家里从不举止、语言文明;有44.1%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看电视或电脑,45.8%的家长偶尔在孩子面前看电视或电脑;有11.9%的家长经常在家打牌搓麻将,23.7%的家长偶尔会在家里打牌搓麻将;有37.3%的家长偶尔会陪孩子学习、游戏,甚至有10.2%的家长从不陪孩子学习、游戏。很多家长认为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搓麻将是很正常的事,从不避讳,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像家长一样喜欢上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搓麻将,更甚者导致幼儿沉迷电视、电脑、打牌搓麻将,影响幼儿身心发展。身教重于言教,在这些方面,家长是幼儿的导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在孩子面前要举止、语言文明,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搓麻将,而应该多陪幼儿游戏、学习。

二、创设良好家庭育儿环境的改进措施

1.注重物质环境的优美、动态性

人置身于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很难作出不讲卫生的举动来。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人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约束和教育作用。同样,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从小养成秩序感,反之会养成散漫习惯。合理创设家庭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重要。

家庭环境的创设有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内容。在空间方面,一是房间应当保持整洁有序,给人以温馨、和谐的感受。二是室内物品的摆放有较为固定的位置。强调家庭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并不要求家庭布置要豪华气派,而在于持久地保持整洁有序。在时间方面,根据季节、节日等日子适时装饰家庭环境,感受节日气氛。例如,在“六一”、“国庆”、“春节”等不同的节日,利用合适的材料简单布置一下,让幼儿体验节日气氛,增强节日意识,利用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2.创设属于幼儿的小天地并由幼儿布置管理

对孩子来说,游戏并不仅仅是好玩,它是幼儿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所以家长需要为幼儿创设一定的小而安静的私秘空间,这些不同大小和用途的空间可以通过对活动室整个大空间的分隔和变化来产生。例如,将放玩教具的柜子、架子改成活动式的,自由搬动,这样就很容易进行空间的重组。而这个空间由孩子自己动手布置,按幼儿的想法来装饰布置,经常让孩子体验创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动手中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提高创造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整理,发展孩子的管理能力。

3.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积极提供或创设有利幼儿创新素质发展的“土壤”和“气候”,让幼儿在安全、自由、民主、和谐、活跃的心理环境氛围中,养成敢说、敢问、敢想、敢做的习惯,开发及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我们还必须给予每个孩子独处的机会、权利、环境及时间,充分给予孩子任意发展的自由;家长还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同时鼓励孩子不迷信“权威”,鼓励其独创性和多样性,帮助孩子树立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使其从小就能通过创造而享受探索事物的奥秘与兴趣。父母亲有不同意见,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各家庭成员相敬如宾,互相关爱,互相扶持。让孩子生活在这样安定甜美的家庭环境中,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无价,能让孩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世界是如此美好,使孩子逐渐养成活泼开朗,充满爱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4.父母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和第一批人,这就要求父母要想孩子长大成才,首先要抓住家庭第一所学校,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让幼儿在和谐、温暖、规范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父母——这个第一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造就人才的主角,要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着手,从细小处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或许几句简单的话语,几点有趣的小知识,会成为开启你孩子心灵的钥匙,成为你孩子成才的基石。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搓麻将,把自己的娱乐区跟孩子隔离开来,做好榜样,多花时间陪孩子学习、游戏。

参考文献

[1] 李航娟. 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M]. 北京学前教育网 2001,(4).

[2] 张亚莉. 家庭在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中的作用[J]. 育子文苑.2010,(1).

篇2

关键词:家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一般来说,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较多地依赖于微观环境。正确认识微观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的特殊性

(一)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影响人的第一环境。家庭自觉和不自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先入为主的基础。这种“先入为主”往往能够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意识倾向。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符合已形成的定势,一般会被接受,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与已形成的意识倾向相悖,就可能被拒绝。先入者反复强化,就会形成牢固的观念,甚至信念以及习惯。家庭习惯这种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一出生就开始的“先入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家庭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家庭是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学校、老师可以调换,而且一定会调换,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终生不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进入社会后,仍摆脱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子女成家以后,仍受生养自己的“老家”的影响。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逃脱家庭环境的影响。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在不断增多,但终究无法取代家庭的坐标。

(三)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家庭环境影响的“潜移默化性”。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观察者只是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直接受到强化,也能形成类似的学习。未成年人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邻里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未成年人会视为行为的规范,加以模仿、认同,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性,未成年人早期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密切相关。

(五)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家庭环境影响的“灵活性”。和学校相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有较大的灵活性。家庭中,教育孩子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式是“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就看教育者能否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切思想、心理活动都会自然、真实,不加掩饰。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只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就能对家庭成员的思想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判断,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思想问题,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家庭成员的各种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八)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家庭环境对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由无数个家庭小环境组成,而家庭小环境必然会影响周围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家庭成员既属于家庭,又属于社会。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每个家庭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培育家庭微观环境,促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在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地关注、研究家庭环境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点,以及可能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产生的影响。要重视家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家庭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精神、观念、道德和行为等因素。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活动中去,寓教于乐,有利于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与参与。在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淑娟.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5.

[2]任晓晴.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J].林区教学,2006.4.

篇3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 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 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 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 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 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 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 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 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 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 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 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 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 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 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 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 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 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 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 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 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 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 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 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 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 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 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 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 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 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 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 动性和自觉性。

    2.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只是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独立价值,而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具体作用尚需 进一步分类说明。家庭环境依据主观可控性成份的多少可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

    客观环境指难以人为调节的环境因素。如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职业及文化程度等。有人对国外社会处 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作出总结,认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由于经济处境不利导致了居 住拥挤、住房紧张、无适当的医疗照顾、发病率高、营养不良、家庭生活不稳定、环境不卫生、较多地接触有 毒物质、麻醉品的使用率高、少年过失及城市犯罪等[①]。笔者认为,家庭经济上的不利处境大致可以导致 的后果有:(1)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需的家庭生态质量;(2)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及成就;( 3)在心理层面上影响儿童的自信心、自主意识及抱负水平等。罗杰斯曾分析过美国青少年在抱负水平上的阶 级差别:“下层阶级的青少年只有在可以见到直接好处的情况下才肯努力学习,中等阶级的青年为以后才能实 现的目标而奋斗,认为报酬在将来才能得到。对于下层阶级的青年来说,遥远的将来的报偿显得太渺茫,不能 给他们提供动力”。[②]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可以满足其子女正常地接受教 育从事学习的一般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家庭在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平均,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因素对教育所发生的 实际差异影响并不显著”。[③]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家庭经济环境的特征。但是随着我国市 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增大,家庭经济对家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态、学业及心理的影响会有增强的趋势 。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及发展进行家庭经济环境及其对德育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是有必要 的。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只是家庭环境的成份之一,家庭环境又只是制约学校德育及青少年道德社 会化巨系统中的若干因子之一,学校德育对象的许多方面又并不全受家庭及其经济条件的制约,故家庭经济与 青少年品德发展间并无一对一的线型关系。同时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即使是在研究中普遍认为影响较大的抱负 水平一项上也不乏“少年孤贫而志存高远”的例子。所以即使有统计学上的大体结论,也不可将家庭经济对学 校德育的某些影响作绝对化的理解。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离异、单亲家庭对儿童 社会化的影响上。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有人认为由于独生子女社会网络缺少天然关系, 会有自我认定等方面的困难。由于过多的呵护,独生子女任性、依赖性强、合群性差等,这种人格特征势必影 响学校德育,产生一定的德育上的困难。也有学者认为,虽然独生子女的社会网络天然关系缺损,但其“社会 ”性人际关系就比非独生子女多,因而网络规模大小及其他特征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独生子女作为个人早年 社会化的经历的特殊性亦会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尤其在中国,独生子女在社会上将变为常态,其特殊性更显日 趋消失。故“出生顺序以及独生与非独生经历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是无足轻重的因素,没有什么理论研究的价 值,也没有个人行为的影响……”[④]但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政策之下,独生子女作为普遍现象和特定个 体都具独立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独特的家庭结构必将从两个途径影响学校德育:一是不管积极还是消极评价, 独生子女作为学校德育对象肯定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特点,学校德育须研究和注意相关研究成果,因材施教; 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已使独生子女的家长队伍增大,家长对学校德育的关注增强。学校德 育应引为变革和提高的重要契机,求得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社 会化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者都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⑤]美国的休格和麦克德莫特等人的调查发现,离 异家庭儿童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调查发 现,美国违法犯罪青少年中30%~60%来自离异家庭。陈会昌等人(1990年)调查了教师对儿童同伴 关系的评定及原因,结果显示,根据教师的评定,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远比完全家庭儿童差。被同学接纳 程度高和较高的完全家庭儿童占64.6%,离异家庭儿童只有26.4%;而被接纳程度较低和低的人群中 前者只占3.3%,后者高达22.6%!对儿童同伴关系好的原因分析,完全家庭儿童更多的是由于学习好 、善交际、待人热情,离异家庭儿童则只有“被同学们同情”一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对同伴关系差的原因 分析中“孤僻、冷漠”“有怪毛病和不良行为(如偷东西、骂人打人等)”两项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单亲家庭 有的是因为离异也有的是由于自然原因(死亡等)造成,对于非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有关研究证明有两种情 况:一是由于家庭缺损缺乏关怀而导致心理损伤,出现与前述离异家庭儿童相似的特征;二是因家庭不幸而强 化了儿童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品德发展反而比一般完全家庭儿童更为成熟和优秀。总的 说来,对于离异家庭儿童,学校德育除了正常程序之外必须增加有针对性的救治程序。近年我国城乡尤其是大 城市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德育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对策研究亟待深入。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有一定 相关性。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往往从事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而文化程度较低者较多为“蓝领”。研究证 明,前者在提供学习的物质条件、学业及品德指导上优于后者,对于子女的期望值、文化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影 响上也高于后者。前者在德育影响上较多地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后者则取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 教养态度的比例较高。家长文化及职业上的优势同子女的良好的品德个性之间只存在可能性联系,但这种可能 性又是客观的,因此家庭对学校德育的作用显然包括上述“可能性”的家长因素。

    主观环境指可人为调控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期望水平等。家庭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 父母与子女间人际接触的频率高、聚合性强。但接触频度高、聚合性强并不等于“凝聚力”强。如果家庭环境 中人际关系不融洽,这种高频率、强聚合的人际交往反而会起负面的德育效果。“过度关心”导致青少年逆反 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等。因此家庭气氛实际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独特德育价值发挥的关键之一。家庭气氛主要从 两方面影响德育对象:一是从心理层而上,二是从家长的影响力上。不良的家庭气氛易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 良人格特征(如暴躁、抑郁、反社会倾向等),也易导至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正面的德育信息不能为子女 有效吸收。此外,不良的家庭气氛还会伤及家长对子女及学校德育关注的积极性,家庭因此会成为对学校德育 产生负效应的环境因素。家庭气氛的不同取决于家庭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即家长的教育态度或方式。研究证 明民主型教育方式较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我国学者丁瑜等人[⑥]证实了在“和睦 ”“平常”“紧张”三种不同的家庭气氛条件下学生品德有明显的差异(见附表):

    (附图 {图})

    万云英等人[⑦]的研究则证明了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长较注意:1.寓教于日常言谈,2.赏罚分明, 公正合理,3.择机而教,遇物而诲,4.平等待人,尊重孩子意见。这一方式使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 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恒有性等品质上获显著优势(P<0.01)。

    家长的期望也是家庭气氛的构成要素之一。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均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家长对 子女的期望值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包括德育课程的学习成就呈正相关。这已为实验所反复证明。但是期望值的高 低是因人而异的,必须保持在一定区间以内。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已有过高倾向 ,且这一倾向还在强化。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学生以重压,而且也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 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此外由于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影响,家长的期望构成 上目前国内外尤其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那就是重子女的智育、体育、美育成就,而对学生的品德 发展漠不关心,出现了“许多人花钱买智育、体育、美育,就是没有人花钱买德育”的现象。由于学生社会化 的构成不能仅限于智、体、美几方面或一方面,且这几方面的灵魂与动力建设都仰赖于德育,所以如果家长的 期望结构未实现合理配置,不仅学校德育而且全部教育大厦都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在期望值及其构成 上都加以调控,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家庭气氛。

    活动环境指家庭父代与子代间的道德活动方式所构成的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及其学校德育的影响。我国有学 者研究过家庭德育的代间情境,认为家庭德育代间情境主要有三种:传承性情境、建构性情境、调控性情境[ ⑧]。这一研究颇有见地,但将调控性情境与传承性、建构性情境并列是不合适的。无论传承性情境还是建构 性情境都不可能是单纯的认知而无行为的调控。

    笔者认为,借鉴代间情境的上述研究,根据人类文化史及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可将家庭的道德活动环 境分为三类:传承性环境、建构性环境和超越性环境。所谓传承性环境指父—子代间在家庭德育活动模式上遵 循父子授受模式。父代将合乎其道德准则的观念体系加以选择,然后通过自觉的教导或榜样、暗示作用等灌输 或传递给子代,并在子代行为上加以权威型调控。这种道德认知和行为上的父—子代间活动模式的特征是父代 对子代的绝对权威性和方向上的“父代子代”单向流通(见附图)。这一活动模式以社会道德规范的相对稳 定为前提,故在简单文化的社会(如中国古代)中较为常见。在今天的家庭德育方式中东方国家仍有相当比例 的家庭属于这一类型。此外,有研究论证,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这一模式仍有一定合理性。建构性的活动 环境是指父代—子代间以互动方式共同建构子代的道德体系的活动模式。父代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或自觉教育的 形式引导、促成子代不断从“小我”而“大我”从“大我”而“小我”地形成归纳、演绎的道德心理结构。也 可设置一定实践情境让活动本身或通过“移情”让子代获得规范化社会化的道德行为心理结构。这一模式即家 庭德育上的“民主协商型”。故认知和行为调控的模式为“父代子代”,代间平等和双向勾通,已属家庭德 育的“现代”模式。所谓超越性模式指子代通过家庭道德遭遇了解家庭及社会在道德体系上的矛盾性进而在父 代影响下主动超越现有道德规范的模式。其活动类型有二,一是发现矛盾到自主解决矛盾,二是解决矛盾之后 的道德结论与现存观念的(父代为代表)进一步冲突。现代社会所谓“代沟”现象以及在此前提下发生的以子 代为中心的家庭代间运转模式好属于超越性活动环境。超越模式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双向的,但以子代为主体的 活动控制方式(见附图)。与建构性环境不同的是超越性环境包含更多的面向未来的创造与超越成份,是M· 米德所称谓的前示型文化特征的产物。不同类别的活动环境对道德学习个体即学校德育对象的影响在于提供了 最初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与接受模式,同时在其学校德育影响年限内不断提供环境上的对于学校德育内容( 同质)的强化或(异质)弱化。最重要的是儿童在家庭中最初铸成的道德认知、判断的操作模式、行为方式将 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及效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我国,亟需建立家庭德育活动的建构性和超越 性环境。

    Ⅰ 传承性家庭活动模式 Ⅱ 建构性家庭活动模式 Ⅲ 超越性家庭活动模式

    父代 父—子 父代

   

    子代 代—代 子代

    以上分析研究了家庭作为学校德育外环境对学校德育及其对象的影响。虽然家庭环境的具体作用的正负评 价众说纷芸,尽管这一环境作用的机制尚需精细研究,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重要与特殊,德育理论工作者对于 这一环境的深入研究则是责无傍贷的。

    作者系南京师大教育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涂乃登

    注释:

    ①姜学清《国外对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3期第49页。

    ②〔美〕罗杰斯《文化与青少年》,《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第46页。

    ③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501页。

    ④〔美〕黄刚《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及社会意义》《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2期第103页。

    ⑤有关资料均参考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一文,见《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年第3期第173-176页。

    ⑥同③,第507页

篇4

发现二 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女生的学习适应性从整体上好于男生,但六年级没有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习适应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女生的年级变化趋势不明显。

发现三 小班化教学条件下高年级小学生对影响其学习适应性的听课方法、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适应均较好,但中年级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源于家庭环境。

发现四 小班化学习适应良好的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均高于学习适应不良的小学生。

一、问题与方法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倾向,包含学生、学习环境与改变三个要素[1]。它可揭示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2]。小班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带来教育观念、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师生关系、学生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变化[3],改变的是学生的整体学习环境。小班化教学正契合了学习适应性的三个要素。因此,很有必要对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全面调研,以了解其整体水平、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

2012年11月,本研究开始实施。被试来自浙江省宁波市四所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小学。调查对象选取三~六年级学生共389名,其中三年级76名,四年级90名,五年级113名,六年级110名。剔除回答前后不一致问卷,所得有效问卷共298份。

测验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人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4]。测验分小学三~四年级用和小学五~六年级用两个版本。小学三~四年级版测验由七个内容量表构成,包括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心身健康;小学五~六年级版测验由四个分量表与九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态度分量表包括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方法三个内容量表,学习技术分量表只有一个内容量表,学习环境分量表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两个内容量表,心身健康分量表包括独立性、毅力、心身健康三个内容量表。此外,该测验还设有效度量表,用于检查回答的一惯性,以剔除无效问卷。该测验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在统计时,先将每个学生的原始分按《AAT使用手册》转换成标准分,并据此确定其学习适应性等级:优等、中上、中等、中下和差等。分数越高,等级越高,适应水平越好。处于中下和差等的都可归入学习适应不良。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整体正常且随年级升高而提高

被调查对象的等级水平分布、检出率与常模总体的比较见表1。从整体上看,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呈正态分布。单样本卡方检验表明,学习适应性总体等级分布与全国常模理论分布无显著差异(χ2=3.923,P>0.05),学习适应不良整体检出率(30.6%)与按常模理论检出率(31.0%)也没有显著差异(χ2=0.030,P>0.05)。这表明小班化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情况、检出率均与全国常模一致,学习适应性整体发展水平正常。

在年级发展方面,对三~六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进行多样本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χ2=17.166,P

为比较各年级检出率与常模检出率是否一致,分别对三~六年级的检出率进行单样本卡方检验,结果发现,三年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模(χ2=6.571,P

(二)女生学习适应性好于男生且男生学习适应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见图1“全部样本”。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检出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χ2=10.377,P

分别对三~六年级不同性别小学生的检出率进行独立样本卡方检验,结果发现,除六年级外,其他年级学习适应不良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均显著(P

分别对三~六年级男生、女生的检出率进行多样本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对于男生,不同年级的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χ2=14.792,P0.05),表明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年级变化趋势不明显。

(三)高年级小学生各维度适应性偏高而中年级小学生家庭环境适应性偏低

为探讨可能造成小班化小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各种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对AAT各内容量表和分量表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由于中年级和高年级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构成维度不同,因而只能分别对中年级和高年级的AAT各因素进行描述。

图1为小班化小学中年级学生在AAT测验七个内容量表上的适应不良率。与常模检出率(31.0%)比较,只有家庭环境维度检出率显著高于常模水平(χ2=27.442,P

图2为小班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在AAT测验九个内容量表和四个分量表上的适应不良率。与常模检出率(31.0%)比较,内容量表和分量表各维度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常模检出率(P

(四)学习适应良好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均高于学习适应不良小学生

按照学习适应性等级判断标准,将学习适应性等级为中下和差等的学生划为学习适应不良组,其他学生为学习适应良好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上都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学习适应不良组的各科成绩均低于学习适应良好组。这些结果说明,学习适应性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三、讨论与建议

(一)合理利用小班化教学优势,整体提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

本调查结果发现,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小学生基本能适应学校生活。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提高。

学校应充分挖掘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整体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第一,充分利用小班学生人数少,师生交往频度高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均衡地得到老师的心灵关怀和个性化辅导;第二,进一步引导老师探索小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形式,使教育的同步化和标准化优势与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要求相结合;第三,利用小班化教学空间广和上课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主动发展[6]。

(二)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个别化辅导

本调查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小班化中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高年级小学生差,男生学习适应性比女生差,中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尤其明显。

学校应在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年级、性别等差异,针对每类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个别化辅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具体来说,一要加强对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全方位辅导与干预;二要将提高男生各方面学习适应性作为提高学生整体学习适应性的重要突破口,对男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辅导与干预。

(三)紧紧把握影响学习适应性因素,对小学生分年级段有针对性辅导

本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对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小学生,家庭环境都是影响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学校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指导;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环境。

对于中年级小学生,还要关注其学校环境和听课方法。要重视学校环境建设,构建体现学科特殊需求、满足教学形式多样化功能的小班化教学环境,以改变教学形式、影响学习方式。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听课方法,引导其充分做好课前知识和身心上的准备,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积极认真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还要重视其心身健康,与家长一道加强其独立性的培养,在实践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做事、自主管理;培养其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自信心,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四)高度重视学习适应性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改善学习适应性提高小学生整体成绩

本调查结果发现,学习适应不良组学生的各科成绩均低于学习适应良好组学生,说明学习适应性可能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以往教育研究也表明,学习适应不良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学习困难是因果关系[7]。

学校应充分重视通过改善学习适应性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并将学习适应不良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和帮助辅导的对象。第一,对于全体学生,开设专门的学习适应能力辅导课程,开展以提高学习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的主题活动;第二,对于学习适应不良学生(其中多数为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别化指导,提供专门针对其学习适应问题进行的单项辅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徐浙宁,郑妙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0(5):51-53.

[2]聂衍刚,刘毅.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65-68.

[3]王畅,韩玉琦.推行“小班化教育”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1(19):14-15.

[4]一帆.学习适应性测验[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60.

[5]戴育红.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教育导刊,1997(1):15-17.

[6]王铁群.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02(5):56-58.

[7]王书荃.小学生学习障碍诊断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3(8):91-94.

篇5

【关键词】家庭环境;中学生;优良个性;影响

中学阶段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获得社会态度、社会角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个性由动荡走向成熟,而且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的阶段。中学生个性的养成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作用造就的结果,尤其是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优良个性的养成起到最基础和最初的作用,而且可对中学生的一生造成深刻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影响

1.家庭收入

相关研究提出,家庭收入可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发展,主要与其认知功能、学业成就、言语发展、社交能力与健康状况有关,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会从出生开始延续至成年以后。徐华炳的调查表明,收入一般或者富裕的家庭为子女购买图书与陪伴子女参加展览的频率明显高于家庭贫困的学生,由此体现家庭收入是中学生物质条件满足程度与环境刺激多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其选题表明,经济情况会对中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选择造成影响。其中,在“你认为人生最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中学生的首要选择为摄取财富,分析发现,家庭贫困学生选择该项的比重相较于富裕者高出22.8%,由此可见,贫困家庭的学生想要摄取财富的欲望更加强烈,富裕家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与个性发展。

2.家庭结构

郑立新在调查中提出,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与决策能力相对较差。在“同学邀请一起去春游或者参加其他活动”这一选题的调查中,78.2%的独生子女需要征得家人同意后方可前往,而74.6%的非独生子女可自行决定,通过这一结果可以反映以上观点。独立性与决策能力是中学生形成优良品质的主要表现,而家庭结构不同,中学生品质的养成则出现明显差异,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此外,通过调组家庭与单亲家庭的中学生,我们发现,该类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喜欢独处,但害怕孤独;感情淡薄,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新家庭中;心理与情感上无归属感;对朋友与同学缺乏信任。由此表明,家庭结构对中学生情感心理与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3.家庭氛围

据调查,家庭氛围和谐的中学生在集体意识、感恩之心、社会公德心、不良情绪应对方面表现良好,69.7%的中学生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76.9%会主动参加集体活动,81.1%表现为感激父母,44.2%会选择正常途径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而家庭氛围不和谐的中学生中,44.7%的中学生不会让座,66.7%的学生认为供其上学为父母义务,44.4%表示对集体活动厌恶,51.9%的学生在出现不良情绪后选择通过暴力宣泄不满。由此证实,家庭氛围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情感心理与道德观念。家庭是学生的栖身之所,也是中学生性格塑造的源头,因此,要想培养中学生的优良个性,家庭是关键。

二、促进中学生优良个性养成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是国家级民族发展的未来,通过培养其优良的个性,能够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因此,针对中学生优良个性培养中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指导建议,以强化中学生的教育。

1.营造良好氛围,培植亲子关系

中学生优良个性的养成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满足,更要有精神层次的教育。除了有步骤、有目标、有计划的有形教育之外,“无形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家庭氛围良好和谐对中学生可起到一定的“隐形教育”目的。首先,父母应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生活中,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父母的思维、情感与心理因素均会有意无意的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所以,父母应重视家庭氛围营造,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和睦相通,互相谅解,并自觉维护家长的良好形象。其次,积极营造愉悦轻松的家庭氛围,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友好的亲子关系。此外,父母要主动给予孩子帮助、爱护与关心,听取孩子倾诉,倾听其内心声音,增加互动,培植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

2.提高家长素质,树立良好榜样

恩格斯有言,父母发展情况决定着孩子发展能力,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德育效果,因此家长应全面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与知识水平,严于律己,塑造榜样形象。首先,家长道德品质的提升。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德育教育的最初实施者,其思想品质是家庭德育实施的重要保障。家长应始终保持以身作则与言行一致,通过生活方式、穿衣打扮、交友与处事原则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促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逐渐养成优良个性。其次,家长文化素质的提升。家长的处事水平、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与家庭生活品质都与其文化素质直接相关。所以,家长应主动加强学习,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质水平。最后,家长心理素质的提升。家长的心理状态与情绪特点会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与方式造成影响。家长需尊重中学生人格,掌握必要的中学生心理知识,善于沟通,最大程度的营造民主、和睦与平等的家庭环境。

3.调整施教措施,实施科学教育

培根讲到,要求孩子百依百顺是造成孩子不幸的主要原因。父母单纯的关心爱护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应在给予孩子体贴的同时,理性客观的分析其心理与思想。中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家长需根据其年龄特征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主动疏导其心理障碍,使其保持健康心态,这样才有利于优良个性的形成。同时,家庭德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坚持连贯性与一致性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教育与日常渗透,结合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培养中学生在学习并掌握生存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态与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能够适应社会,正确面对困难,又可以充满自信,勇于承受挫折,“激励”与“惩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使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与优势,形成优良个性,走好人生旅途。

三、结束语

中学阶段是优良个性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家庭教育则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中学生健康人格、健康行为与优良个性的构建与养成。因此,父母应有意识的建构和谐的家庭环境,以身立教,针对性的调整家庭施教措施,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从而培养出优秀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华炳,章春苗.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4(01):336-337

[2]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39(11):106-107

[3]孙圣涛,张薇.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6(09):113-114

[4]钟慧,黄希庭.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6(11):159-161

[5]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9(05):224-225

篇6

祖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慈爱有加,“严教”不足。或许由于“隔辈亲”的缘故,祖辈往往对孙辈,万千宠爱,百般惯养,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而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则疏于要求与必要的严格指导,导孩子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隔辈亲”变“隔代惯”。出于“子女辈条件不好,孙辈有所补偿”的心理,祖辈们通常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常会无原则地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

3.阻碍“独立”,助长“依赖”。在现实生活中,祖辈家长往往会包办孩子的很多事情,对孩子的一些小错误视而不见。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从穿衣吃饭到拿书包,都替孩子做,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依赖、懒惰、任性等不良品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只知道“自我”,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不愿接受社会和集体的任何纪律约束,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等,而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抱持老观念,妨碍个性发展。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

5.生活环境封闭单一,不利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祖辈家长活动范围较小,容易导致孩子封闭在小环境中。这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不符,会降低孩子的求知欲,容易使孩子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显然不利。

隔代教育的应对策略:面对隔代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味采取指责或回避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何“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找到能够补其不足,发挥其有利的一面的途径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有了以下思考与探索:

1.两代家长互相沟通,协调一致,合力育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祖辈和父辈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协调一致,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择善施教。祖辈和父辈对孩子的养育在教育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歧不可避免的,出问题要主动沟通,寻求教育的合力,不能各持己见,埋怨责怪,特别不能当着小孩子的面去争执,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成为小“两面派”,要发挥家庭的凝聚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年轻父母不能因为工作忙等借口,逃避教育孩子应负之责。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要协调家中的关系,要和睦相处。

2.两代家长共同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城市中承担照顾孩子重任的祖辈家长大多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观念难免落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难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祖辈家长在把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传递给孩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接受再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新知识,接受一些新观念,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管理孩子,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年轻家长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缺少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所以三代人应该共同学习,增进了解,与孩子一同成长。

3.年轻父母应加强责任感,与祖辈一起多用事例法教育孩子。照顾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父母应最大限度地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努力提升自己,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年轻父母要有承担家庭事务、照顾孩子的意识,并努力去做,对待孩子要有耐心,无论多忙,都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如带孩子出游、与孩子做游戏等,从而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篇7

摘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学业成就有很大关系,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普遍不够理想,文章探寻了对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造成影响的因素,并简要阐明了提升学业成就的对策。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业成就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狭义来说,它是经过一定的教学或训练所学到的,在一个比较明确的、相对限定的范围内的学习效果①。而广义来讲,学业成就不单指学习成绩,还包括学业机会本身与工作搜寻结果。当代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人才,是思维最为活跃、观念最为开放的一群人。关注大学生学业成就,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对由规模发展逐步转入内涵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因此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现状及成因

1.学习兴趣不浓厚

目前在各大学课堂里,认真听讲,和老师积极互动,泡图书馆找资料的同学变少了,更多的是“低头族”,抱着手机聊微信、QQ、刷微博、淘宝购物等等。他们丧失了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仅仅为了毕业而学习,或者为了期末通过考试而学习,造成学业倦怠情绪蔓延,经常逃课、考试作弊、低成就感。这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一个方面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掀起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某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学历低的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事迹与某些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受人救济度日的新闻形成鲜明对比,使一些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失去信心。另外,身处校园中的大学生尤其是普通大学的学生还未真正踏入社会,就通过各种招聘信息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就业压力。眼见本人和家庭在教育上投入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最终致使他们一部分人陷入迷茫,无心学习。

2.在“第二课堂”不积极主动

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能力也是学业成就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些同学可以把握好各种活动机遇,树立自信并在同学之中建立威望,而目前的大部分同学处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不主动参与活动,即便被辅导员或班委喊来作为观众,也态度非常消极,因而容易湮没在同学当中,造成自身的自卑情绪等等,在找工作时,机会更少,就业压力更大。这一方面来说是部分同学本身的内向性格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也多少受到社会气氛影响,抱有侥幸心理,只想不劳而获,不积极锻炼个人能力。并且,大部分同学并不重视在第二课堂中积累自己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认为毕业后在社会的磨练中会自发形成,因此在校期间情况不容乐观。

二、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对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造成影响的因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进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过程。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并不是直接对学业成就的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犹如“催化剂”产生间接地增强与促进的效果。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有显著正相关,相对于低成就动机者,高成就动机者学习成绩较好。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力求获得好成绩,会相应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期达到成就目标②。动机过强导致压力过大,不利于取得高的学业成就,而过度避免失败,对学业漠然置之,甚至退缩、逃避,也无法达到高的学业成就③。

2.性别差异

早在19 世纪末,人们就已开始注意到了曾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刚强的一半”和“美好的一半”男女两性,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男女两性在诸如语言表达、短时记忆、空间知觉、推理分析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事实④。研究表明,就三好学生和各类奖学金获得情况来说,女大学生占“三好学生”的比例比男生有优势,从各类奖学金获得者的分布情况看,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⑤。女大学生普遍更看重家庭责任,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奖学金等来给家庭缓解负担,并且部分为取悦他人或获得他人称赞,因而学业成就当中尤其是学习成绩方面普遍较高。而男大学生可能因为整体成熟较晚,且先天更看重内在的成就动机,在学习成绩方面与女生相比显著较差。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生活态度、心理状态、学业情况和长远发展等等。一般而言,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的大学生,普遍性格更为自信,同时接收新鲜事物较快,但有钱学生较容易产生优越感,带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家庭环境较为贫困的学生,性格相对更自卑、内向。并且高校中流行的请客吃饭、攀比吃穿住用更会使他们感到另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因而其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也会受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类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对话的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明显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学业成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父母对子女多鼓励、亲子沟通顺畅,有利于子女学业成就的提高,而粗暴、冷漠的教养方法会导致子女易养成不良的学习目的和对学习的倦怠产生⑥。

4.阶层背景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无论是优势社会阶层为维持自身再生产的需要,还是弱势社会阶层之地位崛起的内在驱动,都希望自己的子辈取得更优秀的高等教育学业成就。但是,社会分层结构特别是阶层结构的实质,是基于权力、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地位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优势社会阶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高等教育场域的竞争实质是社会竞争的浓缩,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然向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倾斜。研究表明,阶层背景因素对于大学生过程学业成就具有负向影响,阶层背景差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这可能是因为熟知自身家庭状况,家境一般的大学生反而更加努力学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整体学业成就有着正向影响,优势社会阶层的大学生相对于弱势阶层的大学生而言,更有可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就业机会⑦。

5.学校环境因素

高考是所有大学生进入高校时迈过的一道坎,有的同学顺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满心欢喜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这样的同学对所学专业,所在学校的认同度很高,相应的获得较大的学业成就。相反,有的同学高考惨败,调剂到了目前所在的院校,甚至专业也是调剂过的,他们面对这样不如意的状况一时心理落差较大,难以承受,从大一开始厌学排斥情绪就较为严重,如果在校期间心理状态一直没有调试好,会进而影响到学业和交友,再恶性循环的影响其接下来的学业成就。这样的同学一般学业成绩不好,工作的机会也较少。另外,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当课堂环境有凝聚力、令人满意、有目标、有组织和少冲突的时候,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好⑧。

三、提升学业成就的对策

1.着力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

古书《礼记·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当中的大学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学有一定区别,然而明德的精神是应当保存的。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我们看到高校都希望培养出明理诚信博学、学习成就高的学生,这就需要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应当严肃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增强责任感,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并有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并且对于学生加强日常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对于经常迟到早退、到课率低、考试作弊的同学严肃处理,端正学风校风⑨。

2.鼓励激发大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内在动力

对大学生来说,头脑中的观念是行为的指挥棒。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让他们走向追求卓越学习成就的道路。尽管社会上吹捧的“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在腐蚀着同学们的内心世界,从高校辅导员到教师都应当着力教育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形式新颖的主题班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我监管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热情饱满的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

另外,作为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正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还要用较好的授课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选择带有新异性、刺激性、对比性明显的内容,提供既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联系,又有增加新知识的材料,运用能使人内心感到满足、愉快的活动等进行启发式教学⑩。

引文注释

①傅安球. 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②姚慧,杨斌,霍金芝.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校医,1999,13(1): 71-73.

③陈权.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量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4): 78-82.

④马惠霞,龚耀先. 成就测验及其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 60-63.

⑤姚本先,陶龙泽. 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教学研究,2004,27(6): 508-512.

⑥朱琼.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8(2): 220-222.

⑦钟云华. 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3(2):108-120.

⑧ Fraser,B.J.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ments: Development,Validity and Applica?tion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J],1998(1):7-33.

⑨王巧,左建桥. 透视大学生分层问题[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0(5):711-714.

篇8

一.自我分析

1. 职业兴趣——喜欢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员,喜欢运动,喜欢制作视频,ps,pr等。

2. 职业能力——我能够去公司,为公司制作视频海报,编程等。

3. 个人特质——我个人比较自律,做起事情比较认真,适合去做一些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

4. 职业价值观——最看重同事团结统一,一起做项目,一起努力的氛围。

5. 胜任能力——优势;可以非常专注地做一件事,而不被别人打扰;劣势;表达能力不强。

二.职业分析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一般,家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期望我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份工作,分担家里的经济负担。

2. 学校环境:我所在学校是广东药科大学,所读专业是数字媒体专业。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校训,经60年砥砺奋进,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药科大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此专业具有文、理、工、学科交叉特点,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结合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游戏、动漫、影视特效、虚拟现实等是此专业的符号。在现阶段,自我实践一般是自己剪辑视频、修音、ps等工作。

3. 社会环境: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发展迅速,工作岗位十分多,工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竞争的强度也不断增强,就业形势良好,有较大的岗位需求。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十分雄厚,我们数字媒体专业处于两者之间,但又不精通于两者,故需要以自我兴趣为方向,加深某一领域的知识,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的。

4. 职业环境:

(1)行业分析:数字媒体行业现在正处于向上发展的状况,未来有望继续发展,成为社会的热门行业。该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为长远的目光,以面对未来数字媒体发生的各种可能。

(2)职业分析:程序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编程,改bug等,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发展前景也十分光明,薪水高,但竞争大。

篇9

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略显害羞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于羞涩,甚至出现在生人面前紧张到出现气短、出汗、头晕、呕吐、腹泻等生理上的不适应现象,则是不正常的,这很有可能是自卑的表现。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报道说,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7岁前的生长环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经历及情感体验。成年之后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数跟7岁前的不良心理影响或心理伤害造成的阴影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还有研究发现,7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影响一个人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羞怯、胆小、内向的性格可能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在这种紧张的家庭环境中会感到很压抑。在各种压力下,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恐惧,慢慢地就变得内向、害羞、胆小了;二是长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所完成的事从不加以表扬,甚至对孩子完成的结果不满意时,就会暴跳如雷地把孩子骂一顿,或总是将别人孩子的优点拿来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对比,这些做法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家长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要解放他们的小手,使他们能干。现在,大多数家庭装修豪华,家长不允许孩子乱贴乱画,孩子玩起来很受限制。家长不妨在孩子的房间里设计几个活动区。孩子的创造力是通过多种活动表现出来的,一幅画、一首歌、一件纸制品都可表达孩子的创造思维。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如画笔、纸、橡皮泥、树叶、牙膏盒、易拉罐、碎布等,让他们依靠自己的想象对其重新组合,创造出作品。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孩子的兴趣会更浓。孩子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难免会惹麻烦,家长应予谅解,不要过分责备,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完成的好,家长和老师要鼓励,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1.父母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不仅能模仿身边成人的语言、表情,也会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与孩子密切相处的成人的自信与自卑心态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创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商量,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与孩子交谈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等商量的用语,这些话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自然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3.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就会变得焦虑,这将影响和阻碍孩子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让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父母应多给孩子安全感。

4.尽早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父母应尽早发掘孩子的优势,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孩子动手完成各种事情。这样做,孩子的自信心将得到最佳的发展。

篇10

1.家庭教育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儿童的学习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并在那里延续。家庭在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场所,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健康的护理,以及温暖而又充满爱意的情感环境。在创造儿童为生命成功所需要的学习环境上,父母是一个关键的结合点。父母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

儿童的发展从家庭开始,家庭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制约作用,不管教育是好还是坏,父母都是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启蒙老师。儿童观察且记住他人如何做事,并会产生一种新的行为。若这种行为带来奖赏,则会重复开展。儿童倾向模仿那些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带来奖赏的行为。父母及家庭成员能够做很多事情培养儿童的社会行为与进行品德熏陶。当儿童看到成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及对他人痛苦安慰时,他们能了解这种行为是重要的、富有价值的,显示对他人的关心,通过友爱、同情、高兴与爱意对他人的处境做出反应。有些父母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鼓励与促进了儿童的行为不端及型的行为。行动比话语更加有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积极的性格特征,使他们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性格特征的重要性。合格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会有益于儿童的发展,为了孩子,应营造一种健康的家庭环境。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品德熏陶

父母有责任将小孩抚养好,使孩子具备文明生活所必要的礼貌与道德水平。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家庭应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十年、二十年后,社会希望什么样的人成为主宰?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一套核心价值观。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很多本质的东西不会变,比如善良、勤奋、诚信、乐于助人、开朗、有团队合作精神。家长应教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教他们鼠目寸光有便宜就占,还是真正有用的一辈子的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对孩子进行的品德熏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品德熏陶的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公民美德与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尊重、责任、对多样化的包容、民族和谐、良好的公民意识与职责,我们要为提高品德修养与价值观念努力。

在人的个性特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是行为要具有高的道德价值,另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是礼貌,包括同情心、耐心、仁慈和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在任何社会层次中,文明礼貌行为都会得到推崇,文明的举止能使孩子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显得彬彬有礼。此外,儿童应有以下个性品质:谦恭、奉献、尊重、热情、诚恳、聪明和主动。家庭熏陶对这些品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3.早期干预,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习惯很难被打破,行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父母和家庭成员引导儿童的行为,对帮助儿童形成适当的行为具有极大影响。指正他们的过失行为比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出许多。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成长、发展,性格的形成,理解儿童发育与学习的方式,言传身教,倾听、交流、示范、帮助、引导,承认并支持儿童的个性特征,认识儿童是所在的家庭、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父母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应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被母亲催促获得学业成功的儿童具有的创造性少,与压力小的儿童相比,他们不能够保持学业上的优势。“催促”儿童发展是与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家长要主动学习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觉察影响儿童发展的普遍问题。分析对孩子的态度与感觉,在各种环境中与孩子交流心得体会,加强亲子关系。父母要对孩子尊重、交流、倾听,给予适当的指导,相信孩子有学习能力。孩子一旦被人相信能够学习,就会竭尽全力学习。我们要努力帮助孩子,不是使用贬低他们自我形象,以及让他们独自承担失败责任的威胁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儿童行为,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教育儿童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培养儿童的自主。

引导儿童的行为是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的过程,对他们的行为有所约束。“约束”不是顺从与控制,而是涉及“行为引导”的行动,是儿童学习控制与指导自己的行为且变得独立与自我依赖的过程。行为引导是一种帮助儿童形成终身有用技能的过程。帮助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意味着帮助他们理解一种认识,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行为所带来的快乐与奖赏是内在的,来自自己的内部,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这种概念称为“控制核心”。儿童倾向于模仿那些从父母与其他家庭其他成员带来奖赏的行为。榜样与模范可能是尊敬或感兴趣的某个人,也可能是认为她或他所表现的行为应当受到奖赏的某个人。儿童模仿的榜样可来自现实生活,也可来自书本与电视。此外,所要模仿的行为没有必要是被社会所接受的。因此,忽略不适当的行为是引导儿童行为方面常用有效策略之一,但它必须与对适当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在忽略不适当行为时,要强化适当的行为。积极强化与忽略策略的结合使用能够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

在儿童做好事或正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进行奖赏或口头表扬。用口头语言的强化与特别待遇奖励儿童,从而确保良好的行为将会得到继续。良好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体的行为,而且有助于改善集体的行为。我们能够做很多事情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关心他人,表达爱意与帮助他人时,做出示范,为儿童提供帮助他人及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如:在蹒跚学步初期,儿童与年长儿童一起活动,年长儿童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做了友善的事情,受到表扬,儿童会得知帮助或友善的行为建立在外部奖赏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协助他人,但不应认识到奖赏是帮助他人的原因,助人为乐与友善行为本身就是最大的奖赏。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鼓励儿童考虑别人的观点。儿童考虑他人观点才能实现自主,这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不同时尤为突出。应向儿童指出管理与解决冲突的途径,使他们像成人一样使用这些技能。从长远来看,人际冲突的和平解决能够为家庭与社会作出贡献。

各种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庭在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要对儿童进行品德熏陶,帮助儿童采取积极行为,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著.王祥志,孟祥芝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八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