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范文

时间:2023-03-15 13:3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暑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暑养生

篇1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天气变热,并随暑降雨,气候逐渐潮湿,人容易感觉倦怠、心烦。

小暑时节重在护阳

1.顺应“五脏主时,春夏养阳”的原则,宜晚睡早起,少动多静,以防阳气外泄,正如人云:“听曲消愁,胜于服药”。

2.适当补水,有利于排汗(排毒),但不可暴饮,以免稀释胃液、降低胃酸的杀菌作用,还会增加心、肾负担。

3.饮食以清淡为佳,少辛辣、油腻。如:早晚喝点清热暑荷叶粥,多吃点黄瓜、西红柿、苦瓜、西瓜等清热利湿的瓜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通心菜等。这些蔬果是驱秽、泻火、解毒、护阴的明星食材。

4.小暑重在护阳,夏天虽热,不可近距离吹电风扇,以防受风过多或不均,从而使体温失衡、排汗不畅,引起头痛、头晕和全身不适,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面瘫。

5.“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以防暑热湿邪引发关节炎、风湿症。

6.忌夜卧不着衫,袒胸露脐而受风邪。因“风”乃万病之长,善游走且数变,易伤脏腑经络,导致内热郁滞而舌红、面赤、身痛。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太阳正值黄经120°,乃全年日照最长,温度最高,且多雷和阵雨频发之季。民间有“大暑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的习俗。由于高温闷热,人们易烦躁上火、汗流浃背,稍有劳逸不当、饮食不洁,便可能中暑或腹泻。

大暑时节重在调养心神

1.中医称大暑期为“痊夏”,俗称苦夏。此时,养生重在调养心神,即借宁静致远的心态,以防热邪伤身,正如俗话云:“心静自然凉”。既要保持神清气和、胸怀宽广,又要抒发乐观情趣,以利于气机的宣泄通畅。

2.饮食清淡,多蔬果、少油腻,适当吃点“苦”。苦味食品中的生物碱有消炎、消暑、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大暑时节,肠胃蠕动减弱,故借蔬果之清淡和小苦的寒凉,缓解脾胃的胀满雍滞。同时,夏天人体热能消耗大,必须及时补充营养,以防头晕脑胀、四肢乏力。推荐的食物有苦瓜、莲子、洋葱、白菜。

3.适当运动,不可过劳。夏日运动最好选择游泳、旅游,拥抱大自然的江河湖海、名山古寺,爱好文艺的朋友可以写生、摄影、听音乐会,既可锻炼身体,又愉悦情操。

4.不宜贪吃冷食、夜晚露宿。盛夏暴饮冷食,刺激胃肠蠕动,会缩短食糜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影响消化吸收。过凉的冰冻冷食还可能造成胃肠痉挛,导致腹泻、肠炎。室外露宿则易被蚊虫叮咬,易受风邪、湿邪伤身,导致头痛、关节炎等疾病。

推荐食谱

祛湿解暑 冬瓜蘑菇豆腐汤

冬瓜是药食两用的瓜类蔬菜,性微寒,味甘淡,能清肺热化痰、消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痢,祛湿解暑,能利小便,除水肿。

材料:蘑菇200克,冬瓜900克,豆腐2块,瘦肉15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1.蘑菇洗净切片;冬瓜洗干净,切厚块;豆腐洗净切块。

篇2

2.你我都是凡夫“暑”子,时至大暑,愿幸福快乐“暑”于你,遍地黄金“暑”于你,心想事成“暑”于你,节节高升“暑”于你。祝大暑快乐,吉祥如意!

3.大暑到来树成荫,一片冰心绕君心。送来贴心水蜜桃,拂去炎热与焦躁。捧来冰爽绿豆糕,消暑解毒容颜俏。愿友大暑心欢笑,幸福绵绵乐逍遥。

4.大暑天气气温高,烈日当空艳阳照。防晒补水要做好,美丽心情容颜俏。绿豆汤水防中暑,雨丝飞扬乐无数。祝福声声皆清爽,伴君快乐幸福长。

5.大暑一到人易燥,送你一杯凉白开,清热去火爽心怀,给你一块冰镇瓜,降温防暑清凉伴,再来一句小祝福,悠悠凉意浸心田,大暑愿快乐相伴,清爽无限!

6.大暑到来气温高,生活不能没情调,来杯冰镇小咖啡,轻拌细品浪漫随。端起激爽绿豆沙,清凉自在笑哈哈。捧上甘甜冰红茶,惬意舒畅过一夏。愿大暑快乐。

7.大暑来到骄阳照,热浪滚滚温增高,祝福电波空中抛,清凉立刻身边绕,清风吹过烦恼消,细雨点点好运浇,短信一条问候到,快乐把你抱,幸福直往心里冒!

8.大暑炎热送清香,多吃瓜果心情爽;林阴小路走一走,大树底下好乘凉;呼来朋友相聚会,烦恼忧愁丢一旁;暑来暑往留欢畅,暑往暑来有花香。

9.大暑时节气温高,防暑工作要做好大暑节气短信大暑节气短信。凡事静心都看开,不焦不燥多自在。清风吹拂徐徐来,带走灼热添凉快。祝福深深情不改,愿友大暑乐开怀。

10.大暑到了,天气热了,送你句常见的话:心静自然凉;送你句实在的话:你若安好空调,就是春天;送你句体贴的话:哪凉快哪待着去。愿你清凉一“夏”!

11.真的勇士,敢于直面酷热夏季,不开空调不吹风扇,不打赤膊不光脚丫,任汗如雨下不宽衣解带,任蚊虫叮咬不鬼哭狼嚎。大暑到,愿你斗酷暑,心明媚!

12.芬芳的空气“暑”于你,温柔你的心跳;凉爽的清风“暑”于你,拂去你的烦躁;荡漾的碧波“暑”于你,轻盈你的奔跑;灿烂的阳光“暑”于你,照耀你的微笑。大暑到,愿快乐“暑”于你,扑进你怀抱;好运“暑”于你,丰满你荷包;健康“暑”于你,消除你疲劳;幸福“暑”于你,陪你直到老。

13.大暑节气到了,短信前来问安。一阵迎面风,吹得你心花怒放;一场及时雨,浇得你身心清凉;一缕太阳光,热得你好运发烫;一朵白荷花,散发你的幸福芬芳;一群鸣蝉响,为你尽情吹拉弹唱;一副好神采,把你全新包装。祝你盛夏心情爽!

篇3

“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术”基本等同于“道”,“术,道也。”但是狭义上的“术”是个知识技能范畴,指的是方法、技能、策略等。这里的“术”指的是狭义上的“术”,也就是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指向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借用哲学上的一个概念,“道”即是形而上的学问,“术”即是形而下的学问。

就大学中的具体知识来说,凡是陶冶情操、训练思维、提升境界、完善人格、端正理想信念的课程都可以称之为“道”的修习,而那些单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增长阅历的课程则可以称之为”术”的训练。比如,哲学,这是最为典型的明“道”之学。数学,训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明“道”之学;作为传授运算知识的学问,数学也是一个典型的求“术”之学,尤其是基础数学或者初等数学。我们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理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训练,目的就是要追求大学生培养中“道”与“术”的统一。

“道”统领“术”,是“术”的灵魂,“术”服务于“道”,是“道”的基础,“道”是“术”的升华与提炼,一定程度上来说,学“术”日进,修“道”日深。但是“道”又不同于“术”,“道”起于“术”,但不能止于“术”,而是更上一层。“道”不修,“术”亦难成,即使成了也会偏离应该的方向。所以,“道”与“术”应相辅相成,既不能把二者绝对割裂,也不能将二者等量齐关。谋“道”不谋“术”,只能培养空想的理论家、道德家,缺乏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扎实根基。而谋“术”不谋“道”,只能培养书呆子与技术能手,不利于大学生人格与心智的完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道”与“术”在一个人成功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对等的。有一项对哈佛大学前十名最成功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在大学得到的专业知识仅占其成功比例的10%,大学学习更多收获的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优良的秉性。无数事例也证明,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没有“道”的统领,“术”很容易偏离应该的方向。让我们不胜其烦的电脑黑客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电脑黑客都是计算机方面的能手,谋“术”有成,但是却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危害。

大学教育中明“道”与学“术”究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也代表着人们对高等教育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是重“道”轻“术”的,甚至走到了谋“道”不谋“术”的极端,把一切的谋术之学都称之为奇技巧,不务正业。在古代社会中都存在着科学与哲学难于区分、科学与技术相互脱离”的倾向,但是,“对于许多关心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均是极具吸引力的问题”。主席就非常重视对青年学生“道”与“术”的综合训练,反复强调“又红又专”,既注重青年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修养,又注重提高青年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由主席1952年亲自发起的的高等院校学科大调整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虽然在调整过程中存在着矫枉过正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渐渐弥漫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的情绪,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术”轻“道”的倾向,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开发,而忽视了对理想、信念、人格的培育和塑造。当今的大学生普遍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专业,还有一些大学生追求“知识快餐”,为了求职就业盲目考证,但是对对自己的前途却缺乏理性的分析和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以金钱为衡量标准,忽视了理想信念的培育、人格的养成、心智的完善。大学之道在于求知,更在于育人,最重要的育人就是要让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广博的人文学识和正确的品鉴能力。这些都要通过道德修习来取得。

鉴于大学生培养中日渐严重的重“术”轻“道”倾向,复旦大学大胆改革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推行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将从人文、艺术教育入手,通过听、读、观、行等教学方式,让大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博采世界文化精华,从而增强人文底蕴,促进人才培养”。其教育主旨就是要让大学生知美丑、辨善恶,并在此基础上修身自立。所有复旦大学本科生进校后,前两年一律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博雅教育。博雅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气质和灵魂人格,也就是培养“道”。后两年再分专业进行专门的知识训练,也就是培养“术”。复旦的博雅教育很好地诠释了大学教育中明“道”与求“术”的统一。目前,这一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影响很大,初步取得了成功。对复旦大学的“博雅教育”,师生一致拍手称道。一位曾经到美国作学习交流的同学说,他在美国大学作交流时,上的第一课就是西方礼仪,这让他深深感到国外高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一位今年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复旦学子说:“我明显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完全是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可能这就是‘博雅’给我所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的培养中要做到明“道”与学“术”相结合,以“道”的修习来促进“术”的提升,加强对”道”的训练和培养,以“道”来统领“术”,从而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巩庆海.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教学研究,1985,(01).

[2]从“海中灯塔”到“社会之光”——大学精神及其理念.贵州日报2004-11-16.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10-1

一、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甘肃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其次,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匮乏。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达到规定的高校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公共艺术课以选修课居多,学时少,教师工作量不足,导致部分教师伴随扩招进入专业院系或转入相关专业;二是各高校在人才准入方面侧重于专业人才,致使专职公共艺术教师相对较少。

(二)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和长远规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都有待加强。

据了解,在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在非艺术专业设置艺术课程并开设了课程的学校并不多。而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基本素养问题。1990年以前,普通高校的人文艺术类课程设置得很少,主要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自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来,许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向外扩展到中外名著欣赏、唐诗宋词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也扩展到音乐基础、民乐欣赏、交响乐欣赏、戏曲赏析、美学基础、影视音乐欣赏等,其成效主要还取决于教师资源是否配备完善、教学设施是否能满足排课的需要,以及主管部门是否重视等。

(三)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

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中,音乐教育相对脱节或缺失。通过调查显示,在甘肃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不识乐谱者占被调查大学生的89%;在大学期间,没听过交响乐、没参观过任何艺术展的大学生分别占85%、90%。许多大学生或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和武打片等与自身年龄、学历不相称的审美情趣方面,或为了考研、奖学金等现实需要埋头于英语、专业课而忽视了艺术熏陶,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艺术素养认识不足,二是部分高校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对艺术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二、改进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思路

(一)提高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认识

大学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认识问题是关键。尽管教育部自1997年以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力度和广度以及重视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1994年,美国已经把艺术教育(音乐、美术、舞蹈)列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足见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重视艺术教育课的课程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生开设相关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而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1、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很多高校中,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不是由艺术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通过调查得知:首先,艺术教育课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科学和合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甚至简单模仿或照搬艺术院校的某些课程。因此,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

2、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教材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教材,但这些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材的内容五花八门,定位不准确。教材的适用对象应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的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教材应有别于《艺术概论》和艺术专业有关课程,它并非艺术理论课程,而是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常识普及型读本。教材编写在内容设置上,应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结合实际,将所掌握的艺术知识普遍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格调、品位,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起到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完善品格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创建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晓玲.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性初探[J].兰州学刊,2013,(06).

[2]杨岚.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J].艺术教育,2011,(07).

作者简介:

篇5

【头上的3个“撒气穴”】

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这三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太阳穴大家都知道,位于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角孙穴也比较好找,向前折耳廓,耳尖上面直入发际的地方就是;至于风池穴,则位于后脑的枕骨之下,大筋两侧与耳垂平行处。

按摩方法和功效:将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的角孙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顶两侧,每天适当用力揉按1-3分钟;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的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每天适当用力按揉1-2分钟;将左、右手食指分别放在两侧太阳穴上,从轻到重,依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

按压这三个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和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胀痛的人更有益。

【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两个“撒气穴”。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两连线的中点即是。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正上方与肩线的交接处。

按摩方法及功效: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两个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作用。此外,用拳头敲打肩井穴还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而按摩肩井穴位也能改善胀痛、辅助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的作用。

【下肢的2个“撒气穴”】

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两个“撒气穴”。太冲穴位于足背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篇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主要途径。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数学、学会数学,归根到底,就是数学教师能正确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概念、定理教学中揭示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炼,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也不要为了说话方便而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遗漏了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条件,从而造成学生印象模糊,不能很好领会教师所讲内容,甚至是错误理解。

2.在数学符号教学中揭示数学符号语言含义的深刻性。数学中每个数学符号都有深刻的含义,只有深刻揭示其含义,才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来解题。

3.在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形语言的能力。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识别图形,包括几何体的形状、大小;几何体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中各元素在平面上、空间中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于特定位置的排列顺序。其次要通过对图形的分割、补形、折叠、展开等直观处理来辅助解题,培养学生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4.在书面作业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书面表达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得分,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通过教师解题表述规范的样板和学生严格的书面表达的长期训练来完成。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叙述简洁、书写规范。例如在数形转化和设参换元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关键的转化步骤、图形的绘制、变量的限制范围等方面,做到严谨规范。

5.在应用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互译能力,提高应用能力。应用问题要通过数学方法获得解决,首先必须将其中的非数学语言数学化,摒弃其中表面的具体叙述,抽象出其中的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模型。同学们要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对常见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描述,从而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最终提高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3、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篇7

关键词:武术散打;大学生;作用;教师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趋于人格的稳定期,并向着成熟区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作为高校来说在对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当中应该抓住其关键期,让学生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人格,武术散打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对学生人格健全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笔者也正是认识到了这点而开展的本研究。

一、武术散打的定义

武术从定义上来看我们就可以指导其是属于技击性的一类运动项目,其运动的形式主要是搏斗和套路为主,兼顾内外双修,我们将武术散手称为散打,其属于武术搏斗当中的一种,散打对抗都是在所规定的台子上,所以我们又将其称做“打擂台”。两人以一定规则进行打、摔、踢等的过程是现代散打的主要形式,属于徒手格斗,是武术的重要组成。

二、武术散打对大学生人格健全的作用及意义

所谓健全人格指的是能够在生活当中保持健康、稳定及积极的心态,是人内心作用下的一种行为方式,具体的表现为自我意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及合理、人际关系和谐、道德品质良好、创新能力较强等。

(一)散打对学生品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武术散打进入高校,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武德使其更具有了新的含义。武术散打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并赋予了学生勇气。散打既满足了学生掌握自我防卫技能的愿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自强的能力。长期练习散打可以让人的体格更为健壮,精力也更为充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让人心理和生理上达到一定的平衡;练习散打还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使人精力充沛,身体的内部功能得到提高。

(二)武术散打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武术散打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经过武术散打学习之后整体上的乐观性、态度沉着性、敢为性、情绪稳定性等各个和人格有关的因素都得到了明@的提高,而不利于人格健全培养的紧张性、敏感性、忧虑性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并且这种变化还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学生在内心平衡、理智、及沉着自信等方面的人格特点及因素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有效提高武术散打在学生人格健全培养的不足及教学建议

(一)问题及不足。

武术散打教学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意义和作用重大。但是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武术散打的形式、内容等过于死板,很多学生上过了几节课就觉得每节课都是大同小异的,最后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其次是课程的难度未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就使得其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竞争性的氛围及合作情境创设的不够,使得学生人格方面的合作及竞争意识等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教育建议。

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格健全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后,笔者针对现存的问题和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武术散打教师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同时还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体出了下面几点可行性的破解之策,希望本人的几点意见可以对高校后续开展有效的武术散打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作为武术散打教师应该保证其教学内容在原有的趣味性、惊险性、合作性、竞争性及合作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入学时候的人格因素、人格缺陷及特点等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利于人格健全培养的教学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来改进武术散打教学:

1.对武术散打的内容、要求及形式等经常性的进行变换,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保证在每节武术散打课上都应该有新的授课内容,同时武术散打的复习内容也应该有所变换化,例如拳法的技术动作练习可以采用打靶练习、自由靶练习或者是空击练习几种方式。

2.所确定的难度要适宜,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对每一项练习的难易程度都应该确定,具体的项目包括有练习数量动作质量及动作的难度,使得全部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信心和自信。

3.营造出武术散打的合作情境。在条件实战、打靶练习及攻防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每次课都要对调同伴,使得学生们能够体会和不同学生进行配合、对抗及协作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提出协作、合作完成任务的要求,使得学生在参与、协作、配合的的过程当中建立起互信互爱、相互合作和沟通能力及关系。

4.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时的安排一些惊险性的练习活动,例如在腿法及拳法的条件实战及攻防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击中的最少次数、以及被对方击中的次数,这样就利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产生恐惧及刺激的心理体验,从而有更强的担忧感及焦虑感,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当中逐渐的学会去克服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勇敢精神形成的目的。

5.为学生创设出竞争性的武术散打氛围,在课堂上适时的去进行竞争性练习的安排。例如条件实战、攻防练习及对抗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竞争活动当中体会到成功,从而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同时还可以在失败中体会到挫折,去学会情绪调节。教师还应该去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竞争,让学生逐渐的去适应竞争,从而在竞争当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总结

大学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来说应该注重对其的人格培养。武术散打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当前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其实现了人文精神与武德思想的有效统一,同时也做到了对学生社会属性及人格教育的统一。而武术散打在学生人格健全培养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人格因素之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性实现,故教师可以在武术散打课程上进行竞争性的氛围及合作情境的创设,对武术散打的内容、要求及形式等经常性的进行变换,适时的安排一些惊险性的练习活动。

参考文献:

篇8

省份

专业类别

美术类

音乐类

河南

313

221

湖北

320

226

湖南

322

240

江西

329

214

安徽

329

222

河北

315

篇9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背景;自主学习;数学素养

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对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还是行业工作人员、政府公务员,都十分有益的。

1、何为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经验对数学产生的感悟、反思和体验,是一种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数学品质。它包含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观念与数学品质四个方面。作为应用型转型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数学素养的培养。

2、为何要培养数学素养

大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从事专业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能力课程学习提供“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3、如何培养数学素养

3.1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

数学教师要重视自身各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具有宽广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吸取经验,积累教训,并用于实践教学。

3.2更新数学课程内容、重构教学体系

由于每个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不同,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需求,重构数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接受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的满足专业和社会的需要。

3.3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列举数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渗透交融的大量事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以问题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3.4加强学科渗透

数学教师,需要了解该专业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在适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数学教师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专注于同一个专业的数学教学工作,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零对接,使学生也能够学得愉快,用的顺手。

3.5将数学建模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模型是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抽象。数学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教学方式变为引导,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设计和积极参与。建模过程的多样性、灵活性,可以激发各级各类学生的创造性,展现出学生各自的创造性和才能,使他们有各自的收获和成功的体验。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各级各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6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的最好手段,二者结合应用,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运算技巧。

3.7建立新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高低是不宜用考试分数高低来评价的,因为数学素质不是只靠考试就能考出来的,数学素质的提高是靠科学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方法去培养、熏陶、诱导、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的结果。为缓解考试的压力,使学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课的总成绩最好分解为平时作业,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及数学论文四部分,这样可改变一次考试定成绩的状况,其中数学论文旨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会数学的方法、思想和应用,开发数学潜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结论

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意识、有目的的把数学素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节数学课中去,较高的数学素养一旦养成,它将超越数学学科知识的范畴,并将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付柳林.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91-104.

[2]董毅,周之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4(8).

[3]田留志.试论数学教学与数学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4]杨冬,张立新,贾文敬.数学素质与应用型人才[J].大学数学,2006,4(8).

[5]黎丽梅.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与数学素养的培养[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2):91-94.

[6]赵艳敏,樊明智.改进高等数学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3,33.

[8]张敬,田巍.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11(5).

[9]毛徐新.大学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46-148.

[10]杜其奎,宁连华,周兴和.浅谈数学与数学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l(5).

[11]朱长江.谈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

篇10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用户教育 文献资源利用率

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浩如烟海的出现在我们的网络中。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如果有人想拒绝信息的涌入,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不断接受着冲击,同时也要牢记图书馆还要承担培养大学生如何获取信息的责任。图书馆应从传统的藏书功能转变成培养学生如何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直到最终的利用信息。戈登・赖特在1996年指出不能孤立地交给学生们怎样使用图书馆,必须把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看作是连续的教育过程[1]。随着时代的转变图书馆必须从原来的被动式服务转变成主动式服务,告别等待读者走进图书馆,寻找所需资源,应该转化服务的模式,走出图书馆向读者宣传我们有什么资源,读者应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加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多变的时代,如果不能从海量话的信息中挖掘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识将被信息所淹没。林平忠在《图书情报用户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用户教育,是指通过对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的教育,旨在启发用户的情报意识,提高其情报素养包括情报知识和情报能力,促使潜在用户转变为现实用户,未表达出来的情报需要转变为表达出来的情报需要,并使用户的这些需求尽快转变为用户的情报行为,以满足其需求,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一种连续性的教育过程”[2]。

一、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

1.1对大一新生开展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

虽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新生入学教育还是非常必要的,大一新生刚刚告别高中,来到了陌生的大学,对这里的一切还是很茫然。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走进过真正的图书馆,更不知道图书馆有什么样的作用,不了解图书馆的功能。通过入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在头脑中打下了烙印,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分布,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怎么查找本专业的相关论文和工具书。听完讲座后可以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让同学们看看书架的排列、图书的排序、光盘的存储、整齐的阅览桌椅。

1.2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素养课程

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研室,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课程。对于研究生或大四学生可以开展图书馆电子资源在科研中的应用,对于低年级的大一学生可以开展更好的利用图书馆完成专业学习等不同的课程,同时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开设一些流行的课程例如,3D打印机的使用、苹果手机相关APP介绍等各种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

1.3培养大学生信息技能

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服务的手段和策略。大学生信息素养已经和我们的计算机基础一样,是一种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一个没有信息素养的人,无论以后走到社会上的工作岗位都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具备信息素养能力的大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年的一份报告里这样定义信息技能“具有信息技能的人必须能够意识到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具有获取、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总之,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是指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所以对于图书馆来讲,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2.1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

面对网络中纷纷复杂的信息,如果不懂得甄别,不懂得挑选将举手无措。特别大学生对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免有很多难点和重点,如果课堂上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解决,可以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源,帮助自身的学习和深造。同时大学时代已经x开了父母的身边,大学生应该树立独自生活的能力,获取相关学习、就业、出国等相关有益的信息资源。

2.2信息素养可以辅助科学、研究

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要成为社会人,走到工作岗位。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信息素养、信息意识的能力,怎么去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怎么去创新工作。只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分析、利用。

总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图书馆人鼓足精神,掌握新方法、新技术,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使他们面对复杂地位信息环境能够应对自如,利用丰富的信息知识实现自我的认识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凌云.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