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采购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2-29 18:0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战略采购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战略采购的定义

篇1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制造体系,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显示,制造行业原材料和服务的采购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0%~80%,采购成本已成为企业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日益显著。国内实业界和学术界对采购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并且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研究者以企业工作者为主;第二,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三,从内容上来看,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归结为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基于战略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

二、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1、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目前,学术界对采购成本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采购成本的内涵和外延还缺乏准确的描述和界定,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形:采购成本传统定义法、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唐蓉和沈俊娜等使用采购成本的传统定义,将采购成本定义为“采购物料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并从采购原材料价格,采购部门管理,运输费、仓储费、保险费等费用,缺货成本四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张蓓和李江萍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采购成本管理中,从分析资源动因出发,寻找引起采购成本发生的作业,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并提出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和建议。彭鸿广、骆建文阐述了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分析了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中如何应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孙炼等把生命周期成本法运用到电信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指出根据生命周期成本法提出的采购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朱晓琴、朱启贵综述了基于所有权总成本(TCO)的采购成本管理,并提出对我国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启示。陈志祥等、刘子先和龚光明等研究了所有权总成本在我国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采购成本的传统定义采用企业通用的会计准则,对采购成本的定义不具有针对性,不能反映采购成本的全貌。作业成本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采购过程中的间接成本,但HenrikAgndal和UlfNilsson(2007)研究发现,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长期采购管理过程中,会产生与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成本,这些成本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遇到了困难。TCO概念和与其非常相似的生命周期成本概念在国外已经被讨论,且以经验与案例研究为主,但是国内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TCO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都是战略性采购成本分析技术,着力于从长期、系统思考的角度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品的价值。从发展趋势来看,学术界和实业界趋向认同和接受TCO的概念和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过程中。总体而言,基于采购成本定义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从采购成本的构成出发,帮助企业识别采购成本的来源,并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是一种基础性的成本控制方法。

2、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尽管很多企业意识到价格已不再是采购和供应管理所谈论的唯一话题,但是价格仍是采购管理中的关键因素,是采购成本控制最直接、最敏感的切入点。这就给通过采购价格管理来控制采购成本增加了一些难度,但也吸引了很多学者来研究这些与价格管理相联系的成本控制方法。采购价格管理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目标价格法、成本价格法、谈判价格、招标采购价格、集中采购价格、价值分析和价值工程价格以及期货采购价格。高春海、张琳、马明从外部驱动、基本概念、过程等方面对目标成本规划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目标成本规划法所体现的采购成本控制思想。有些研究者发现企业要求采购人员了解和掌握供应商产品的成本构成,这样可以为采购定价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谈判专家罗杰·道森认为谈判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一个双赢的采购谈判价格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赢得净利润。多数研究者认为招标采购价格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结果,有利于实现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采购效率。高峰、朱新民、车玉梅等讨论了集中采购在银行、项目工程、集团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的成效。黄松研究了集中采购多种易变质性物品的成本优化问题。唐晓、宋玉卿、田丹等从价值分析和功能需求入手,结合实例研究如何更为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顾炎华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为自己的采购进行套期保值,还能把握一些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尽管价格只是采购成本的一个方面,但它却非常重要。在生产企业中,物料价值平均占销售额的52%;如果把购买设备的资本也包括在内,这一数值将达到56%。当然,采购额占销售额的比率随着行业的不同而各异,变化范围为50%~80%。更重要的是,采购存在利润杠杆效应和资产收益效应,可以对公司的绩效作出直接贡献。采购部门希望供应商保有一个公平的价格,就需要采购部门自己具有确定价格的方法和经验。以上提到的基于采购价格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虽然不能涵盖价格策略的全部,但它们都是企业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采购部门会综合应用一种或几种价格策略,为本企业争取到一个公平的采购价格,提高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能力。

3、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把采购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型,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采购决策,是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基本前提。郭俏俏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BC分类法——A+AA-B+BC分类法:将所有的物资分为A+、A、A-、B+、B、C六大类,并赋予每一类物资一个类标号。通过类标号,可快速定位关联物资,方便企业联合采购,从而实现采购、库存的系统化管理,减少采购总成本。党康林从企业自身的经验出发,分析了ABC分类方法在采购成本控制中所取得的成绩。吴敏洁比较了MRO物料采购与直接性生产资料的不同之处,介绍了跨国MRO采购的特点,描述了国内外工业企业MRO跨国采购状况,提出了国内工业企业跨国MRO集成采购模式。由于采购不仅仅是购买,更重要的在于管理。采购商品分类管理之所以能够降低采购成本,主要体现在改善采购流程、优化库存、促进实施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既是采购管理的重点,也是采购成本控制的着手点。

基于采购商品分类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将采购部门的工作同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仓储部门的库存管理、运输部门的车辆调度等紧密相连,有利于部门之间的舒畅交流和通力合作。同时,这种控制方法也成为选择供应商的基础。另外,采购活动一般起始于采购需求和商品类型的确定,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基于采购商品类型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是一种基础性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上三种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均与采购商品有密切的联系。总体上看是从商品角度来考虑采购成本控制的,侧重点在采购商品本身,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企业以外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采购环境分析的控制方法把企业自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采购环境是采购工作者组织采购活动的存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袁正宇从完善采购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考核机制和培训体系等方面分析了EPC工程项目中采购成本的控制途径。阙维中认为建立采购管理平台,规范采购业务流程和采购人员行为,杜绝采购“暗箱操作”和采购腐败,是完全有必要且极为有效的。唐庆海建议工程项目采购要充分利用好采购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可以促使采购部门产生更好的采购决策、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增强业务的透明度、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采购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降低运营成本和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废品数量,产生更优的决策。企业外部采购环境即采购和供应市场,全球供应市场不断增长的动荡局面使采购市场研究成为至关重要的活动。国家间突然限制出口贸易、供应商因破产而消失、汇率的不断变化以及“9·11事件”和当前美国的“次货危机”,都给全球供应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通过采购市场研究,可以提前掌握这些信息,规避供应市场风险引发的采购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并能抓住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增强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能力,实现企业的采购目标。

5、基于战略性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采购决策包括三个侧面: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战略性采购属于采购决策的战略层决策。采购(外包)、电子采购、JIT采购、联合采购、全球采购、绿色采购和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等都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王峰指出采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资采购模式,其廉价、高效、快捷的特点必将不断地被更多企业所认识,成为众多企业采购成本的新选择。王小宾等通过对确定环境下和随机情况下的总所有权成本建模,可知电子采购在采购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对采购产生价值。聂兰顺以供应商和采购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运输成本的JIT采购批量分割决策模型。唐东会认为应从动态的角度,全面认识绿色采购成本。郭海森、彭烨提出战略采购的最优方法是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风暴,有些学者就提出中国汽车行业应该推行联合采购,抱团取暖;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是全球竞争,采购也应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战略性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而是将重点倾向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而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为企业赢得长期利润。这里提到的采购方式不是单纯的成本控制手段或措施,而是一种采购战略。它们的应用和实施,都需要从企业战略方面来考虑,并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从内容上看,国内在战略性采购方面所作的研究多数属于提出或提倡某一种采购战略的思想和观念,很少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更深入。JeanNollet等(2005)从利润、供应市场、集团规模、成员关系、受益人等五方面讨论了加入采购联盟实施联合采购的优势和劣势。PervezN.Ghauri(2008)探讨了全球供应网络对宜家家具(IKEA)的市场驱动战略的有益支持和贡献。DothangTruong(2008)通过网上调查359位专业采购人员,研究发现电子采购能够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JonEdgell(2008)总结了2008年全球采购的四个发展趋势,指出由于美元走弱及中国存在很大的成本优势,中国还将是全球采购的重要市场。从国外在战略性采购的研究来看,国外已经在研究战略采购在企业的实施情况,并开始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给我国一个重要启示:战略性采购已经跨越了概念阶段,逐渐步入实施阶段,这就要求我国的研究也能跟上这个步伐。

三、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趋势

随着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被视为企业挖掘潜在利润的“第三利润源”,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和采购从业者的工作重点,以下三方面将会得到深入研究。

1、采购成本控制的数量化方法。目前国内对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提出的一些控制方法和措施,多是出自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可以数量化衡量的决策体系。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Whatgetsmeasuredgetsdone”,相信采购成本控制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将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2、中小企业如何实施采购成本控制。很多文献在研究采购成本控制时,或不对企业类型加以区分,或以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为例,而很少关注中小企业。国外许多研究者,比如MihirA.Parikh等(2005)分析了一个针对小型企业采购的转化模型以及在实际中成功应用案例;AndreasR.Holter等(2008)提出了多种能够增进中小企业采购运输服务的工具,以扩大中小企业的采购决策力量;JohnRamsay(2008)直截了当地提出在采购供应管理中应该给与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另外,从规模上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约有4200万家,采购成本可节约的潜力巨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管理会计在采购成本中应用研究。目前使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尽管所有权总成本逐渐得到认可和使用,但它的具体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因此,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的深入研究,一方面需要改进现有的会计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引进新的管理会计来推动采购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注:本文系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跨国企业 战略采购 企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统一采购的模式下,采购与供应部门决定实施供应链决策,包括他们将从哪采购资源,将开发哪些供应商及整个决策都要符合企业的全球策略。在传统的采购中分为与原材料相关的直接物料采购和与原材料无关的间接物料采购(或称为非生产性原材料采购)。对于电气制造类企业而言,由于制造商将收入 1 美元中的 50%以上用于货物和服务,因此,采购是一个潜在的节约成本的主要领域,在通货快速膨胀的今天,要单靠压榨直接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来为企业节约成本,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在某些原材料上是完全不可行了。因此,企业通过运用战略采购策略,建立有效的外部供应市场,为企业竞争力的维持和创造带来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跨国企业战略采购的定义与内涵

跨国战略采购的概念是由Carr和Smeltzer在1997年提出,它是指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指导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提高公司能力展开,以实现公司远景计划。学术上严格的战略采购定义由著名咨询企业科尔尼(AT. Kearney)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他们总结出战略采购其实就是“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使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必须达到提高公司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司的远景计划”。大卫・波特经过研究认为,战略采购是为了帮助公司持续地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流程这样一个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在理解了采购的内部与外部市场的基础上,多多地向双方组织学习,以成为双方之间的媒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捕捉信息并用于改进关系,这就是战略采购。战略采购的关键是与供应商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其合作关系必须坚持双赢原则。

二、目前企业战略采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 在采购管理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还比较粗放, 具体表现为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和计划, 不注重长期供应商关系管理, 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考虑, 集团公司的采购权力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 评估、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等等,这很不利于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部分实证研究也发现: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对采购人员授权有限、与供应商的关系风险、员工的抵触心理、 信任因素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等因素构成了国内企业实施战略采购的主要问题。

因此,概括来说,目前企业实施战略采购的主要问题有:公司对采购管理的战略性认识不够。采购管理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关注部分成本,忽视总成本;忽视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供应商的能力培育;采购组织分工不合理,跨部门的采购决策团队的组织形式没有组建起来,采购流程不通畅;采购方式单一,采购手段落后,采购效率低;没有建立采购价格标杆来评估采购部门成本指标,没有一致的采购技术和标准,采购成本高。

三、跨国企业战略采购的实施策略

基于上文对实施战略采购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分析,本文从战略采购计划、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采购组织与业务流程再造及战略采购目标管理体系四个角度提出战略采购的实施策略。战略采购实施的方法,不同企业之间根据自身特点而有不同的认识,一般包括集中采购、夸大供应商基础、优化采购流程、产品与服务的统一等实施办法。

其中,集中采购是指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这是一种基本的战略采购方式。目前虽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规划和采购管理,以期减少采购物品的差异性,提高采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了后期管理的工作量。

通过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引入更多的竞争、寻找上游供应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的水准。

制定明确的购流程有助于企业实现对采购的控制,通过控制环节(要素)避免漏洞,实现战略采购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弃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

在采购时就充分考虑未来储运、维护、消耗品补充、产品更新换代等环节的运作成本,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程度,减少差异性带来的后续成本。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战略采购,是整体采购优化的充分体现。

战略采购是集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战略性活动,它涉及的采购业务数据量庞大,管理程序复杂,借助信息技术是提高战略采购效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采购职能的集成和采购流程的贯通,并且信息技术能优化采购决策及其采购绩效有积极的影响。采购部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寻合适的供应商以及相关采购信息,而且可以利用采购管理数据库系统和软件分析工具有效地管理和处理数据。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战略采购,应该建立统一的采购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采购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战略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的采购管理平台能使得采购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企业不同的采购活动,甚至采用电子采购等电子商务手段来优化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战略采购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韦.C公司战略采购策略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

[2]卢蓉.企业战略采购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

篇3

关键词 建筑垃圾;减量化;英国

中图分类号 X7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172-02

1 简介

建筑业在现代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英国每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英镑,占GDP的8%。在英格兰地区每年建筑业要消耗约4亿吨材料。在施工、拆除、挖掘过程中,产生约9000万吨建筑垃圾,然而目前只有一半被回收。英国在最新的《废弃物战略》中提出了“零浪费”(Zero Waste)的口号,实现“零浪费”将是解决全世界环境危机的一个突破性的战略,对建筑行业来说也是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建筑垃圾的产生,可发生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因此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机会和责任将涉及到项目供应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客户、设计师和供应商。若能强制所有参与建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承诺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通过建筑材料和零部件的回收、循环和再利用、采用行之有效的废弃物管理策略,则有望实现建筑业“零浪费”的愿望。

2 建筑垃圾定义

目前全世界对废弃物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英国较常用是欧盟指令(91/156/EEC)中的定义,“人们丢弃、打算丢弃或需要丢弃的任何物质或物品”,这个定义适用于所有的废弃物,不论它是被直接处置,还是经过回收。Skoyles所著的《废弃物预防》一书中,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材料被定义,“那些由于损坏、采购超量、未使用、未遵守工艺规范而无法使用的材料、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用于特殊目的和用途的材料除外),它们最终从建筑工地或被使用地运往其他地方”。本文中建筑垃圾减量化(Construction waste minimization)被采用的定义是“通过了解垃圾产生的根源,重新改进现有工序和做法,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 建筑垃圾减量管理措施

3.1 立法措施

英国政府一直采用规章、经济和自愿协议相结合的方法,来满足社会、民族和环境绩效的目标,推动废弃物管理日常工作的进行。2008年6月份,政府发表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创新为动力,采购、设计和所有建设资产的运作逐步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该战略以改善建筑环境性能为目标,以减少新建筑物碳排放量和资源消耗为重点,鼓励建筑工业努力推进其自身的能源效率方案。战略提出了建筑垃圾减量的具体指标,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要充分的运用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措施,到2012年建筑施工、拆迁、挖掘产生的建筑垃圾直接运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的总量降至2008年的一半。到2020年,实现零填埋。

此外,现有废弃物相关法规,特别是《垃圾填埋税》,2011年56英镑/吨,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建筑垃圾直接填埋处置费用相当昂贵;《工地废弃物管理计划2008》(Site Waste Management Plans),强制规定所有超过30万英镑的建筑项目,应该将建筑垃圾从直接填埋转移出来,为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做出贡献。然而,目前废弃物总量减少的情况并不明显,因此,英国政府在未来可能会引入其他的法规和财政措施,以推动建筑业实现“无垃圾填埋”的闭合循环系统。

3.2 经济措施

英国每年,建筑业所交的填埋税超过2亿英镑。废弃物的花费占公司营业额的4%,如果实施全面的废弃物减量计划,节省的费用能达到营业额的1%。另外,《资源及废物行动计划》预测在建筑工地约有价值15亿英镑未使用过的材料直接成为垃圾。建筑企业可以利用政府资助来实现废弃物减量化目标。英国政府在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间,从填埋税中拨出2.84亿英镑来支持《企业资源效率和废弃物计划》(Business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Waste(BREW) program),其中有超过65%的款项被用于废弃物管理措施。

3.3 业务方面措施

为了在目前这个竞争的时代提高建筑成果,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必须要采取和实施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加强项目性能的可持续性并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减少施工现场的垃圾,降低成本,使整个建设项目的供应、采购、施工链,逐步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在这种压力下,企业在寻求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更要加强社会责任感。

4 建筑垃圾的来源

篇4

关键词:采购管理;采购战略;供应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42-02

一、采购战略的地位

为了研究采购战略,先分析采购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位置。什么是企业战略?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一般说来,战略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组成的团队制定的,它要回答如下的问题:组织开展什么样的业务、在这些业务中如何分配资源、这些业务在什么地方开展、目标是什么。从企业战略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战略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一般来说,在高层管理者制定了企业战略之后,也就是确定了组织开展什么样的业务,企业一般还要制订企业的业务战略计划,以保证开展的业务能够成功。

在业务战略制定后,企业针对业务战略目标,就要开始制定职能层次的战略,这些战略包括采购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生产、会计、人力资源、客户服务以及研发职能。职能层次的战略回答的问题是:这一职能战略如何帮助业务战略和公司战略的实现,采购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围绕公司的战略计划和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计划。这就是根据企业层次的决策来确定采购的规模、区域,然后分配优先权、进度表、目标以及个人责任。

在目前的企业采购中,采购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一般采购流程是,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的需要填写申购单,然后由行政部门审批后,交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的责任就是根据申购单上填写的内容,去找供应商。日常工作中采购部门的任务就是等待生产部门和其他物资需求部门的申购单,再到市场上去寻找。目前的市场对于大部分商品来说是买方是市场,因而从常规状态下来看,采购部门的工作非常轻松,所以在国内很多公司,对于采购部门的重视程度远不如销售等其他部门。总认为采购部门是一个花钱的部门,采购工作很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采购战略的企业很少。

二、重视采购战略的意义

1.采购战略制定的基础

在制定采购战略的开始,公司需要重新评估赋予采购部门的使命。以往强调的单纯的成本降低和质量的提高已经不能完全反映采购部门的价值。在一个要求管理精细化的新时代,对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the Ownership)的要求是最能反映客观情况的指标,所以企业制定采购战略也可以以TCO为目标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2.采购战略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根据一般企业的特点,采购战略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资源战略、供应商战略以及采购控制战略。针对资源战略,TCO将成为核心得到重点运用。围绕这个核心,企业将从发现机会、实现价值到保持成果并不断发现机会的循环过程,这是整个价值采购的基础。该过程中包含主要模块是:进行支出费用的研究、部署跨部门的物料采购团队、对供应市场和采购寻源进行分析、制定物料分类及分类战略、采购寻价全过程和部署及实施分类物料战略。

(1)资源战略制定

在制定资源战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企业的采购物料进行分类,过于复杂的维度又会给物料分类造成一定的难度,可以将物料的一些主要的因素全面地归纳为两个维度:风险和复杂度维度以及价值维度。前者涵盖如下因素:采购一旦中断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采购物料设计的成熟度和制造、服务、供应的复杂性,企业在采购该类物料方面的熟练程度以及供货市场的市场供给能力、竞争性、进入壁垒、供应市场范围、供应链复杂性等方面的因素。而价值维度体现的则是TCO和价格弹性。

(2)供应商战略制定

对供货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公司可以从希望与供应商建立关系类型的角度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针对某一特定采购物资,公司能够与供应商建立的关系类型是与该物资在采购物料细分模型中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该位置反映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支出水平。

对候选供应商,可以对之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通过将一个供应商的优势和劣势企业的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相对比,公司可以了解双方之间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弥补。公司可以通过对双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可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机会或产生什么样的威胁有一个总体的评价。

(3)采购控制战略制定

再好的战略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执行。而采购的组织和人员,对于采购的绩效考核,采购流程的精心设计都是保证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此三者密不可分:采购战略确定了一个企业合理的集分权采购组织结构,根据采购组织及管控模式确定适宜的采购岗位,制定清楚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和采购职责描述,依据公司战略和目标设立采购组织和个人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保证战略计划有效实施。

三、采购战略的制定

1.缩短了采购周期。采购方企业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根据采购方企业的要求自由设定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大大地缩短了采购周期。自采购方企业竞价采购项目正式开始至竞价结束,一般只需要1―2周,较传统招标采购节省30%~60%的采购时间。

2.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采购方企业通过电子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使竞争更完全、更充分,从而使采购方企业获得更为合理并且低廉的价格,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的采购开支。根据我们已经运作的竞价项目得出的经验,采购商品的价格平均降幅为20%左右,最高时可达到40%多。这是令很多采购企业感到吃惊的。

3.增加了有效供应商。采购方企业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的专业数据库的帮助,可以跳出地域、行业的限制,找到更多、更合适的供应商;进一步丰富了采购方企业的供应商资源和情报,更进一步了解相关物资和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供应商的资信,整合供应商资源。这些都使市场供求关系更加明了。

4.信息化采购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信息共享。不同企业,包括各个供应商都可以共享信息,不但可以了解当时采购、竞标的详细信息,还可以查询以往交易活动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中标、交货、履约等情况,帮助买方全面了解供应商,帮助卖方更清楚地把握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在交易活动中的成败得失,积累经验。这使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透明。

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 全面预算 一体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施战略规划和提高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探索构建“定位明确、管控有力、沟通顺畅、运行高效、规范有序”的一体化管控体系,对于提高生产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生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研究探讨如下:

一、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企业管理过程信息化为手段,建立预算管理、经营流程审批、物资库存、费用控制、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绩效考核一体的信息化支撑平台系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业务参与预算,将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的升级,实现ERP计划管理与预算控制融合,有效落实战略规划、业务计划、财务预算和业绩考核“四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二、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过程

(1)预算组织设计。根据生产企业组织机构分级设立预算组织,一般分为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

(2)预算报表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所有预算表都使用一个期间组来定义,预算表的开始日期都定义为*年01月01日,对于可以明确用几年的预算表,可以直接定好终止日期,不能明确的预算表,可以使用系统默认日期9999年12月31日,需要终止时可以修改日期。

对于所有预算表都设置预算组织为过滤维度,有特殊需要的预算表例如产品产量预算表,需要在增加产品维度过滤,对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预算表,也可以再增加过滤维度分类。定义预算表样时,将增减额、增减率等类型的列定义为表内公式,以方便计算和查看。要根据表样格式的设置,灵活展示数据的显示格式,在表样格式定义中可以使用“,”即可展示为带有分隔符的数据,可以使用“%”即可展示为带有百分号的数据,同时可设置固定行或者固定列。

(3)预算周期定义。一般使用三级预算周期,分别为年、季、月。

(4)预算维度。组成预算数据的各种信息,相当于数据库表的列。维度从所有预算表中提炼,可以先在维度最多的表中提取,维度较少的表判断是否符合,不符合的补充。变动行的表头根据需要单独分一个或几个维度。预算表中尽量添加数据类型维度,一是可以体现本年数、上年数等信息,二是考虑以后扩展性三是部分公式使用这个维度设计比较简易。

(5)维度数据。预算维度下的数据,相当于数据库中的行。维度数据从所有预算表中按维度提取。不同表里,具有同样意义的信息,即使名称不同,也可以规划成一个维度。维度数据的结构需要考虑以后的扩展性和公式设计的简洁性,比如合计在上,上下级代表一定关系等。维度数据要结合收支项目,在一个模型内区分出数据的不同变动行的维度数据,要规划好结构,使不同公司、不同项目的编号能自动区分,方便公式计算。

(6)预算模型。组合预算维度,相当于选择不同的列,生成各种数据库表。根据每张表必需的维度,建立其所需的模型。根据计算取数的要求,在表中添加其他维度改变模型。根据计算取数公式多少的要求,在属于同一模型的表中分出一些表组成新模型。一般来说跨模型取数,取数模型的维度比来源模型的维度少,可以减少计算类别,规划公式较容易;取数模型的维度比被取数模型维度多,计算类别会比较多。但有些特殊取数要求,后者反而比较简单,能减少大量的公式,需要结合表样建立时选择的维度数据灵活考虑。根据计算级别不能循环的要求,在属于同一模型的表中分出一些表组成新模型。根据分析的需要,定义模型。

(7)预算调整。提供大调整和小调整两种功能,小调整使用预算调整功能,采取调整申请单形式,不保存以前版本。大调整,需要定义调整流程和调整方案,在流程活动定义时指定新的版本号,调整过程与预算编制过程一样。提供察看差额的功能,可以查看调整后对比调整前的差额。

(8)预算控制过程。企业生产材料消耗从物流系统生产领料单中取数,并且进行消耗控制,当消耗量接近预算量时,系统给出提示信息,当消耗量超预算量时,系统给出警告并阻止业务。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从报销和费用系统中取数,控制过程同材料消耗。采购预算控制通过采购入库单取数,在采购入库时进行控制,控制过程同原料消耗。

三、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展望和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既有技术项目的要素,更具管理变革的特点,因此信息化过程分为管理思想信息化、管理过程手段化和管理技术信息化三个层面,项目建设是管理思想的载体,软件的运行必定要有制度的跟进作保障。下一步的建议:

(1)对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识别、归类,进一步进行业务功能评估,进行信息化系统数据整合评估,制定信息化数据整合实施规划;

篇6

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和微妙的环境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应采取新的管理方式,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势在必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挑战性的特点。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包括成本效益理念、成本的全局管理理念、价值工程理念和人文管理理念,其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进而为企业营造持续的竞争优势。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赢得降价空间来靠价格优势提高销售量,创造企业的最大效益。对成本控制而言,它存在于产品形成的每一环节,如:设计环节、工艺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成本优势是众多管理者共同追寻的目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用语。《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便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其定义可理解为:企业为保证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管理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战略成本管理更关注成本管理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将成本分析与成本信息置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与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管理作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20世纪中叶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与过去相比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微妙的变化。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又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又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这一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和延伸,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即成本管理的高瞻远瞩性,而非仅为暂时的成本降低而降低。

(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总体竞争环境出发,不仅关注企业自身产品的价值形成及增值过程,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而非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成本行为仅是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要知道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获得成本优势。

(三)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直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四)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挑战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寻求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仅单纯考虑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四、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及具体应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怎样用战略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成本效益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成本管理应该树立成本效益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重点在成本节省,即在原有的成本基础上,一味寻求紧缩开支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这种成本管理的确减少了企业的“铺张浪费”,为企业节约了目标财富,但从长期看,这种日常管理模式的优势也必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愈演愈烈而成为强弩之末,因为任何一种产品成本的降低都是有极限的,例如,一辆设计重量为23T的铁路敞车,无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材料消耗,都不可能少于23T的钢材消耗。而且,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有些投入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只要企业的“投入”能置换更大的“产出”(或回报),那么这份“投入”就是有意义的,这就是成本效益观念,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比如,近期铁道部做出加快铁路既有货车120KM/H提速改造任务的决策,尽管近几年铁道部将为既有货车提速改造付诸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从实现铁路又快又好发展和提速增效的角度看,近期的投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促进铁路经济的腾飞,也必将带动国民经济大动脉,推动早日实现小康社会雄进的步伐,因此此举也是战略成本管理成本效益理念应用的典范。

(二)成本的全局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应树立成本的全局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作为一条永不间断的业务长河,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因此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源深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状态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源流到售后服务细节。

在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占全部成本的75%。改进采购管理,降低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成本,对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局性分析,同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对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购管理往往倾向于一种物资多个供应商,感觉上很保险。而现代管理的趋势是通过全局管理,优化供应链,减少供应商,并建立互信、互利、互助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长期商业利益。由于环节减少,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响应速度。

因此企业要全局性把握所有成本内容,并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价值工程理念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的形成是企业所从事物资上和技术上等各种活动的成果。而这一系列活动在价值的形成过程永远是环环相扣的,就如纽成的链条,故称价值链。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关系着企业整体工程的命脉,因此对影响成本的每一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将应视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使管理人员对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例如若能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将为企业持久的经济亮点。

尽管铁路车辆工业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对产品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85%,足以决定企业的命运。

铁路车辆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铁路车辆产品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剩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加之工艺流程不合理,工艺路线划分不明确会无谓地增加产品成本。事实上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等到制造或生产阶段再控制成本,使企业大幅减低成本的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因为此时70-85%的成本已经生成。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念,以最优性价比为目标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最优工艺方案,实现最低成本设计,可使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人文管理理念

企业的成本是由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驱动的结果。而在众多驱动因素中,除了客观因素外,人为的主观动因也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从而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

五、战略成本管理的经济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进而为企业营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与时俱进的结果

上世纪以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即能为企业营造恒久竞争优势的成本),因此企业若想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持续的竞争地位,强化战略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二)战略成本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经营与文化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推行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

在以前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对比“产出”看“投入”,从而提高成本效益。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获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呢?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服务,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上去组织成本管理,寻求企业恒久的竞争优势。

(四)战略成本管理适应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篇7

新年伊始,运营商集团公司“力量大厦”战略对终端业务提出新要求: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发挥终端产品对CHBN(移动、家庭、政企、新兴市场)业务的大力支撑,提升终端价值贡献,推动数智化转型发展。据此,集团公司在终端领域推进组织运营体系改革,要求其专业子公司(该企业承接终端统筹采销的任务)扩大终端销量和行业销售份额、有效提升该运营商在终端行业内引领作用,增强对上游供应商谈判能力,保证质优价优的终端供应,强化对下游渠道掌控,在供应链中创造更大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当前采购管理的文献,从企业运营中的痛点出发,赋能新型采购模式,助力终端采销产业链健康发展,结合现阶段改国企的采购管理实践进行以下研究。

二、国有通信企业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问题及对策

背负集团公司期望,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该专业子公司的供应链采购环节中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痛点

痛点一:经营环境快速变化(芯片价格上涨、新兴品牌迭代、智能技术发展)、终端品类不断扩充(从手机拓展到多形态终端,从硬件拓展到服务软件或集成模式的ICT产品),传统采购制度(即原有的终端采购手册仅局限于手机和非手机类的硬件、不包括软件服务等)已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痛点二:随着电子信息化发展,运营商YD公司开发了自身采购与招标系统(ES系统),而该系统操作要求高,如投标前供应商需支付相应费用办理CA证书、投标时需加密上传应答文件,一次性全部操作正确难度大。而该系统仅是YD公司独家系统、不能与其他运营商及其他国企兼容,导致供应商配合度不高。

(二)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企业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对策:对策一:明确贸易型采购的定义。复盘全流程、全面穿越,大胆提出“贸易型采购”定义,它与传统采购3个显著区别在于:①买来直接对外销售,②需满足毛利率管控,③扩充产品品类(硬件含泛智能终端、家电、日用品,服务包括权益、安装、售后服务,软件含app软件包、软件服务等)。对策二:简化ES系统操作流程。针对ES系统操作复杂的痛点,该专业子公司申请在ES系统中增加贸易型采购报备场景,报备项目由采购操作,无须供应商介入。

三、创新型贸易型采购体系建设的实施举措

在集团公司批复后,创新型采购的“赋能行动”——贸易型采购体系建设,在该采销一体化的专业子公司内部,系统性的全面推进和展开。

(一)明确贸易型采购定义并为其量身打造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创新采购的前提是合法合规,根基牢固。若定义不明,那实施中会出现各种偏差,若没有严谨的风险管理,则面临漏洞百出的异常或瑕疵。国有企业的采购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在摸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但需要的是安全的、有措施保障、有风险预警和探索,而不应该是浑水摸鱼的盲目前行。对此,该专业子公司做了以下3点行动。1.《贸易型采购管理操作手册》的。在手册中:(1)明确贸易型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架构,如下图1。(2)明确采购结果达成审核层级,如针对9000万元以上采购项目,由总部审批,在(9000万,1000万)一、二类公司的项目,由总部采购分管领导专题会审批,在1000万以下的项目,分公司相应层级等。2.《采购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手册》的。风险防控是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创新型贸易型采购模式产生后,合规地图需要重新梳理,据此企业适时风险防控机制分册,并在手册中梳理出全阶段的贸易型采购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如下鱼骨图(图2)所示;针对具体的风险点,企业在手册中明确了风险等级、责任部门、具体场景、防控措施等(如下具体合规地图样本,样本1),并将手册宣贯、公文下发至各分公司采购部门,以得到更有力的落实和执行。

(二)执行毛利率管理及采购比价管理

毛利率管控和采购价比价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们是企业节约成本最为有效的方式。1.企业构建毛利率管理体系。贸易型采购的特点之一则是要求产品采购需满足毛利率管控,毛利率是产品的灵魂,企业不会做亏本的生意,利润是企业常青树的源泉。如何良性执行贸易型采购的根本之一是对毛利率做出要求、同时根据市场情况由总公司动态(如月度)给出毛利率参考值,分公司/总公司业务部门/采购部门据此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用合理的采购价/出货价操盘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以此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水位。2.建立健全采购价格比价体系。为在采购引入中获取合理的采购价格,公开采购项目,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以确保价格合理性。单一来源,首次采购应通过搜集公开市场上产品成本信息,选择合适对标产品的价格全面评估,后期采购需持续关注并对标公开市场同期价格。3.多元化采购方式的建立。在采销模式下的终端产品采购,若合作方能取得自厂家/上游供应商出具的唯一授权,企业可据此与其进行单一来源采购,此方式的采购流程更简单、时效更快速。在无唯一授权的情况下,企业可做公开采购。但公开采购中,因市场上产品品牌/型号不断迭代、商层级不断动态变化,为更快速支撑市场,该企业集思广益,衍生出创新的供应商引入动态短名单的灵活机制。首先,该机制包括立项—方案—采购结果3个流程,其中若一家供应商对其合作的产品的商务条款均一致、仅是各款产品型号、数量上限、采购价格不确定,此情况下可先做框架供应商引入模式,即通过公开方式引入多家框架供应商,形成供应商短名单。后期有产品引入时,针对产品,邀请短名单内所有供应商报价,遵循价低者得的原则确定订单执行供应商。以此保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产品引入的高时效。

四、创新型贸易型采购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创新型贸易型采购实施后,该采销一体化专业子公司积极落实Y集团要求部门在执行贸易型采购过程中,遵循“能公开必须公开”的原则,通过合并决策、提前储备提升采购效率,通过价低者得的量化标准简化决策流程,制定出短名单公开方式的特色流程,通过合并决策,提前储备资源池,具体产品全流程从原有的12天加速至3-5天。

五、创新型贸易型采购的智能系统建设

该采销一体化企业需为运营商YD集团提供终端产品销售渠道,具有快消品分销和零售企业的特点,且上下游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对供应链的成本降低,库存降低,资金利用率提升、需求预测的精准度均具有较高要求。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等技术,建设了独具特色的DPS(数字化采购管理)系统,通过采购需求数字化、采购流程自动化、业务过程可视化,实现供应商、产品、合同、价格、物料等采购关键要素集中化管理,支撑终端采购全流程在线运作,保证采购实施、采购管理全流程管控到位,且简化了采购操作环节,提升了集中采购效率、且成本控制和风险管控能力均得以加强。综上,本文以采销模式下采购创新在国有通信企业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对采购流程优化、采购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国有企业采购环节创新采购模式运作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实施对策,最终推动项目达到了提升采购效率、屏蔽采购风险的良好效果,本文可为国有通信企业、终端行业、运营商体系的采购环节采购创新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娄志俊.基于数据挖掘高校图书采购管理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7(10):53.

篇8

关键词:ATM制造商 供应商 管理 定义 开发 考核

供应链管理在日益全球化的贸易中得以快速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的可靠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供应商的准入、更名、业务转让、供货变更管理、停用、物料转厂等得到有效管理,势必能良好的保障ATM制造商在生产制造中的优势。

1 供应商的分类定义及参考指标

对于ATM制造商来说,涉及的供应商种类非常多。为使采购等相关部门能够直接确定供应商的选择范围,提出对供应商进行以下四大类划分。供应商分类根据现有的供应商考评数据、历史综合表现、供应商分类的定义及参考指标,逐年进行供应商资格评定。审批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开展供应商选择、采购份额分配的重要依据。

1.1 战略供应商 定义:供应商提供的料件具有独立功能的、对ATM性能的实现有重大影响的供应商;或者该供应商提供的料件对生产制造活动有重大影响的。

参考指标:A.年采购额2000万以上;B1.电子产品年度合格率达99.5%以上;B2.模块类物料年度合格率达99.8%以上;B3.结构类物料年度合格率达99.2%以上;C.ATM制

造商采购额占对方销售额30%以上;D.供应关键且属于瓶颈物料的供应商;E.供应商财务状况良好,且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与ATM制造商需求一致。

1.2 优选供应商 定义:供应商提供的料件具有独立功能的、对ATM性能的实现有重大影响的供应商,或者该供应商提供的料件对生产制造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件商或经销商需具备完善的服务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非关键件供应商需具备较好的供应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信誉良好、合法经营;非重点供应商需具备较好的供应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信誉良好、合法经营。

参考指标:A.年采购额500万以上;B1.电子年度合格率达99.5%以上;B2.模块类物料年度合格率达99.2%以上;

B3.结构类物料年度合格率达99.2%以上;C.在同类可替换的供应商中,综合考评最高分者;D.供应商财务状况良好,且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与ATM制造商需求一致。

1.3 资格未定供应商 定义:A.新引进供应商(考察时间为1年);B.上年度考核未达80分的供应商;C.在优选及战略供应商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经认定为需要观察和整改的供应商,在观察和整改期内,该供应商认定为资格未定供应商;D.自然淘汰供应商中,经过改善及提高后达75分以上,可纳入资格未定供应商,考察期为1年。

1.4 自然淘汰供应商 定义:A.连续2年综合考核未达70分的供应商;B.已经有替代的供应商,且替代的供应商综合优势明显,原供应商可以自然淘汰或直接淘汰;C.产品更新后自然淘汰的供应商。

2 供应商的准入管理的管理办法

往往作为供应商管理部门,经常要处理供应商的准入、更名、业务转让、供货变更管理、停用、启用、物料转厂等。供应商的引入是供应商管理的源头,控制好源头,寻找优秀供应商是供应商开发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2.1 供应商引入的基本条件 供应商开发部门根据《供应商年度开发计划》和公司实际需求寻找适合的供应商,同时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如质量、HSF状况、服务、交期、价格、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及在行业内的地位等信息,作为筛选的依据。原则上通过ISO9001,ISO140001,QC080000、提供满足HSF和3C要求的产品、长期获得知名品牌客户订单的供应商应优先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种物料需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合格供应商,以供采购时选择。

2.2 供应商审核及考察 通过资料审核并符合相关要求的供应商可安排现场审核。未通过审核的供应商,如有必要,由供应商管理部要求供应商提出改善措施后,按以上程序规定安排二次审核,二次审核不通过的供应商一年内取消其供应商审核资格。

2.3 样品测试、验证 样品测试、验证通过,由研发将相关的技术规格书、图纸等资料归档及相应的测试报告归档,作为采购和检验的依据;一般送样的要求为三次,若三次送样为不合格,一年内取消其供应商送样资格。

2.4 资料及协议提供 体系评审通过之后,由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采购、质量、保密、环保方面的协议,并提供供应商调查表、公司的基本三证、证及相关的体系认证证书、环保材料材质证明、强制认证的证书等,然后提起供应商的评审。

以上是针对关键物料的供应商的严格要求。而对于非关键的软件类、类、贸易类、进口类供应商,视具体情况,适当的降低要求。

对于客户指定的供应商,需要建立顾客指定供应商开发的相应管理办法。同样,因为客户指定的供应商往往占据主动,在资料的提供和协议的签订上,作为客户也只能一定的“让步放行”。但以上几种情况,需要供应商确保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要求。

3 供应商变动的管理办法

供应商的变动存在多种情况,以下所列举的情况涵盖了所有变动的种类。供应商的变动管理与准入一样,同样重要。以下的办法可以防止虚假情况的发生,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时刻掌握供应商的关键信息,进行适当的优胜劣汰,确保供应商这块基石不发生大波动。

3.1 供应商更名 当供应商的名称发生变更时,需要提供当地工商局或同等政府管理部门的证明,才认可为更名。供应商更名视为新供应商准入,有必要进行现场考察时,安排现场考察及体系评审。

3.2 业务转让 当供应商将业务转让给其他公司执行时,必须按照新供应商准入执行。转让行为有必要进行现场考察时,安排现场及体系评审。若评审不通过,则转让认为不成立,原厂仍然需要保持正常供货。在业务转让这块,特别需要谨慎对待,严格把关。

3.3 供货种类变更 供应商的供货种类变更指供应商增加或减少与原供货种类差别较大的物料时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ATM制造商需要对所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考察和评审,可以看作是新供应商的准入,按新供应商准入的办法执行。

3.4 供应商淘汰/停用 当供应商的综合配合无法达到要求,且不再从该供应商采购任何物料时,或因需要对采购业务进行调整而停止与某供应商合作时,要做淘汰或停用。停用后的供应商资料及协议为了有追溯性,可保留3-5年时间。

3.5 物料转厂 物料的转厂必须是在同类可选供应商中进行,以扩大供货渠道,加强优胜劣汰。转厂前,必须进行打样和样品承认的前端工作。在研发,质量,工艺对样品承认,采购完成议价后方可进行采购。

4 供应商管理团队和相应管理制度的建立

供应商管理团队应包含供应商开发、考察小组,团队成员应包含研发、采购、质量、工艺等部门成员,每个部门至少有一位较专业的人员参与。整个团队的工作应向副总级别领导汇报。一方面防止腐败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将供应商管理得到重视。

供应商管理方面,除开人员配备,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开发,辅导、日常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模具的管理、质量保证、保密、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5 结语

ATM制造行业相对其他制造业,利润较高。因此,做好供应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确保能够提供相应的利润前提下,进行严格的供应商管控。一方面不断符合银行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断的督促和调动供应商不断的提高技术能力,质量水平等。

参考文献:

[1]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篇9

旺材电商是广联达的自我突破

广联达的变化和整个建筑以及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势不无关系。近两年全国楼市成交量增幅放缓,在阶段性房市需求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地产企业如何探索转型之道、突破窘境再登高峰成为广联达及其相关行业的焦点所在。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曾表示,“不要指望政府出台让你房子卖的更快的政策,我看不出它出台政策的理由,但是我们一定有光辉的前景,前景基础是我们转型、创新、技术进步和合理地把你的项目分布在那些有前景的城市中。”

对于如何改善地产企业目前所遇到的“瓶颈期”,高少义指出,互联网模式、金融创新将成为地产商在未来存活发展的最重要依据。带有融资性质的互联网平台,能够颠覆很多传统产业。尤其是对地产业而言,它能有效帮助产业各环节优化选择、提高效力、降低成本。而旺材电商采购社区平台的出现,正是符合了市场需求,为广大地产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创新之作。

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最近两年很火的词语,有人说这个名词为百度ceo李彦宏首创,但这个事实其实也无从考证。有人总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这么抽象地说,恐怕能听懂的人不多,但这也很正常,因为“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被明确定义的词语。

在高少义看来,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以用户驱动产品的全新运营经营思维。而“免费”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特质之一。“我做的第一件事,把广联达做的还不错的产品全部赠送给客户。”高少义说。在免费之上,广联达+互联网思维的DNA,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旺材电商。“要选择一个市场空间超过现在的未来业务领域,我个人认为广联达现在业绩更多的是受多少地方开工的影响,广联达有能力,只要能开工的地方就会用广联达的系统。所以我个人理解我们要选一个空间完全不一样的,最起码等同或者超过现在的。”高少义说。据分析,整个房地产融资量中1/3是拿地的,销售最多占10%,而小一半的资金在采购过程中,所以高少义认为,这个交易过程中,有一个几万亿的市场,这个市场它的空间怎么把握?垂直电商是他们最大的破题。

用金融服务升级电商

做产品要深入,紧密与业务环节相结合,是广联达一直的理念。具体深入到采购过程,高少义发现在之前的采购过程中广大企业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方面:工程界面不清、技术要求不到位;设计方面:深化设计不到位;成本方面:成本控制力弱,不断反复;计划方面:合理性及不可预见性等。

如何解决这种采购过程中的困境,而实现了采购与供应链融资一体化的平台模式――旺材电商则是有如获得杠杆效力的“良方”。旺材电商作为地产行业的垂直B2B电商,能够在产业链中形成显著的杠杆效应,并基于聚集丰富的采购、供货信息,提供完善的营销设计方案。对地产商而言,可通过互联网提高项目招标、采购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可控管理;对建筑商而言,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在线的原材料采购;而对部品部件供应商来说,真实、明确的项目采购需求和联合采购计划都是吸引他们关注的价值驱动力。

而旺材电商与民生银行的合作,则是地产电商平台中有效应用采购金融的优势所在。民生银行能够面向地产行业,帮助企业规划账期,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以及改变付款方式。从巧设付款主体来看,民生银行可基于采购的模式,在现有的行业监管政策条件下,可进行相应采购模式的融资。实现订单的电子化,是在线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载体,将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利用互联网进行高效的交易。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全流程支持,为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旺材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功能地图――旺材地图APP产品,这是旺材电商平台的又一精细化设计的终端应用。据悉,这一产品可以帮助建筑施工的企业以最快和最低的成本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供应商。此外,旺材地图APP产品后期会引入微店模式,并针对建材施工企业和材料商双方交易建立认证机制。

电商平台出成绩了!

作为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在地产领域应用的成功经验,高少义分享过多次葛洲坝集团应用旺材电商的集中采购平台的经典案例:截止至7月底,应用集采平成交易项目达1901个,交易额为51.19亿;平台注册供应商达9954家,通过机制判定合格的有6225家。而在与旺材的合作中,感受到了四大价值:第一是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第二是可实现标准化的管理;第三是体现了采购流程的公正性;第四是体现这个平台的易用性,这个平台简单易用,简单易学,引导性强。

为了利于线上采购的优质优价,旺材电商也通过重视线下资源的整合。甚至使用类似团购的模式,如此前在陕西地区推出的社区服务计划,即通过联合采购和社区频道达成平台优化。陕西社区联合采购联盟规则主要包括,整理社区采购计划、专家指导归类优化、引入30-50家优质供应商以及战略采购清单。而社区频道则通过社区官微的每周地区优价表、重大活动、战略供应商微信号的分享,以及旺材公开课、材价信息服务、众筹项目招募、专题调研活动等成功实践联合采购。

据悉,目前旺材电商平台已成功入驻近20家陕西地产企业及100余家部品供应商,并且正式成立陕西房地产行业电商社区,由陕西省房地产商会与旺材电商联合建立,通过开展联合采购和战略供应商的选型及评价服务,直接降低地产企业采购成本,通过引入金融伙伴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使产业获得更多金融杠杆和流动资金,并在此过程中协助陕西当地企业注册、入驻社区。

篇10

加大固定宽带投入

11月27日,中国移动子公司中移铁通与铁通达成收购目标资产和业务协议,收购对价为318.8亿元。其中,收购的资产和业务包括约9.9万皮长公里的全国骨干网络、约182.2万皮长公里的城市光缆、约2471万个IPv4地址资源、房屋1814项及土地685项、约1198万的固网宽带用户和约1829万固话用户。此次收购,意味着铁通进入中国移动上市公司。收购铁通释放了中国移动扩大固网宽带能力与市场份额的意图。

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明确国家大数据战略顶层设计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全局提出了中国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大数据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步入深水区后的核心主题和战略抉择,《行动纲要》明确大数据发展的目标体系,强调大数据发展与相关政策的衔接。作为大数据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者、应用和服务者,《行动纲要》为通信产业大数据发展提供空间、明确方向。

混合云商用成熟

成全产业链跨界竞争热点

2015年混合型云技术以其在灵活性、安全性、成本和性能方面的优势让企业趋之若鹜并全面崛起。3月19日,中国电信云公司宣布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服务正式商用。7月末,华为正式公布企业云服务战略,明确聚焦“混合云”发展。同期,阿里云正式对外推出VPC与专线服务,进入混合云市场。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融于一体的混合云,正在成为云服务业态的重要方向,成为运营商、设备商与互联网跨界竞争的新业务。

光通信现最大规模采购

全产业链供不应求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提速降费”要求的提出和运营商骨干网建设的战略投资,2015年100G从骨干网到城域网成为标配。2015年8月中国移动启动了2015-2016年光纤光缆产品采购,集采G.652光纤9452万芯公里、普通光缆8847.5万芯公里等,成为史上最大规模集采。三大运营商的规模采购,推动光通信行业企业业绩全线飘红,光通信呈现从棒、配件,到纤、缆、网的难得的全产业链供不应求。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电信广电全国进入不设限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加快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方案》提出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给出提升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等六项工作目标。《方案》明确了三网融合责任落实部门,在顶层设计上为推进三网融合落地明确方向。

大基金注入与并购加剧

通信芯片格局进入新状态

2015年2月1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首笔投资花落紫光,大基金亦先后入股中兴微电子、湖南国科微、三安光电等国内半导体代表企业,至此中国已全面启动芯片产业布局投资。紫光集团通过收购展讯、锐迪科以及其他大手笔收购扩大规模,被称为国家队的集成电路新巨头开始浮出水面。与此同时,被反垄断处罚后的高通与中芯国际签订代工协议,生产高通主流芯片。中国通信芯片格局进入新状态。

第三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创客创新大赛举办

天鹅奖定义中国手机与APP新标杆

2015年11月1日,第三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创客创新大赛最高奖项天鹅奖在惠州揭晓。历时5个月,经过数十位专家的评定、数万网友的参与,从上千件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代表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开发最高水准的8个天鹅奖以及手机产品设计、手机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手机APP开发类49个创新单项奖揭晓。大赛成为定义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开发新标杆,获奖手机与APP成为代言中国手机创新典范。

试点2年用户1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