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问题

篇1

关键词:乡村社区;规划建设;聚落

我国新农村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从乡村整体规划来看,改善村民的居住空间环境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当前乡村地区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但大部分的规划设计与理论都着眼于城市,关于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很少。因此,农村规划建设多借鉴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而忽视了当地的地域特征。

1乡村社区的概念

在传统解释上,乡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乡划分的问题上出现很多争论。从地域、生态、文化、职业等角度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因此乡村的概念解释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本研究主要以行政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的。“社”是指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和同质性的人群,“区”是指地域范围。因此社区概念是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习俗的人口组成的且关系密切的团体或是共同体。而现代学者对于社区的认识又分为两种,一种关注地域的共同性,如城市、村庄、街坊等;一种关注人群的共同性,如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习俗等。而城市规划学科关注的是前者。因此,乡村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场所区域内,人们通过从事相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频繁的生活接触并且形成了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习俗,以此为条件构成的地域性社会团体。

2乡村社区的特征

乡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从地域构成来看,乡村社区以血缘、地缘为主,密度小流动性弱,表现为村落或集镇形式。城市社区以业缘为主,密度大、流动性强,表现为街道或居住小区形式;从人群职业特征来看,乡村社区同质性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社区异质性较强,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社会经济特征上乡村社区存在自给自足和市场交换双重特性,城市社区以市场交换为主;生活需求上,乡村社区生活需求少且服务设施匮乏。城市社区生活需求多样且服务设施类型齐全;生态环境上乡村社区以自然环境为主,景观效果不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城市社区以人工环境为主,景观环境较好;地域文化特征上乡村社区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城市社区以社会公德为主要文化内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尚在建设中。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乡村社区的各个特征都有别于城社区,但社区规划的形式却极其相似。

3乡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人口呈现出渐趋减少的态势。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从上述的数据能够发现,在我国,呈现出了明显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但在农村生活的居民体量依然巨大。相较于城市,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农村在整体建设上是极为滞后的。另一方面,农村的建设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因为他们更想使得自己生活居住的场所更好、更完美。所以从整体来看,乡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一体化,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新农村建设中“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

传统村落建设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聚落演变成一个“生命系统”,其外表“杂乱、无序”,内部却是极其复杂的秩序和关联,特别是村民之间通过地缘、血缘、家族等各种纽带被联系在一起,营造了极具活力的生活场景。但现在的一些乡村却正好相反,外部井然有序,内部却松散无序,村民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熟人社会”正在慢慢解体,村民凝聚力和对村庄的归属感也逐渐淡化。江浙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变迁也同样剧烈。其中大部份现有建筑已失去传统风貌,但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也不算是现代化,这些村庄正处于一种“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局面。当下乡村建设,通常容易走两种极端道路:一是向后看,回归“传统”;二是向前看,追求“现代化”。前者多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后者则多为城市近郊,或经济发展快速的乡村。

5新农村建设中惯用的空间形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乡村聚落传统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就迅速发展起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各建筑要素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格网整齐排列,这更像是一个微型的现代化城镇而不是一个村庄。华西村就是这类村庄的典型代表。这种做法忽略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村民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否定了村落是长时间聚集自然发展而来的有机体。乡村从表象到本质都与城市有许多差异化,然而许多村庄在规划之初就被定位为底层的城市住宅区,布局形式多为兵营式或小区式。在同一个城市,乡村社区和城市住宅小区在规划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空间序列和组合关系上也完全没有体现出乡村聚落传统空间结构的痕迹。

6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聚落一般指人类群聚和生活的特定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根据自身生活需求改造自然所获得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文化丰富,所以我国的传统乡村聚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特点和建筑形制。但因年代久远,很多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已经越来越模糊,这就导致村落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开始模仿相对成功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导致村落发展出现了“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很多专家和设计师致力于乡村建筑单体的设计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单德启先生在广西融水苗寨芦笙坪所做的改造,把该地本土的木楼房建造成耐火且保温性能更好的瓦房,使该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刘家平先生在云南永仁建设的彝族搬迁项目,结合彝族传统民居形态从而设计出来的新民居,这种民居方式使用起来相较于传统民居更加便捷更加安逸,并且也延续了传统民居的风格特质;谢英俊先生从事于乡村建筑的研究和设计已有很多年了,在中国许多地方,按照各地的民居传统和村民的实际需求,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实践,他的轻钢构造在新民居的节能环保和降低造价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设计师都在尝试着他们的设计实践,为继承传统和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设计实践多是关于建筑单体的设计与研究,在新村落整体规划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更关注于村落的公共设施方面。对于以社会关系进行空间设计的案例还很少。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与传统乡村聚落未建立起充分联系。

7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 问题 对策

社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居民合作生产的场所,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城市的一个基本单元。因此,城市社区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社区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尤其是老城区,年轻人大多到新区和外地发展,留下的居民以本地老年人居多。

2.外地人口多、流动人口多 由于城市建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该社区位于市中心,因此大量外来人口居住于此,人口流动性大 。

3.环境卫生差 一方面:因为是旧居民区,所以设施老化,楼房破旧。 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租住在小区不注意环境问题,随处丢垃圾的现象严重。 社区清洁工认为工资太少,打扫积极性不强,随意应付了事。

4.社区工作人员效率低下, 专业性不强

社区工作人员构成不合理, 男女比例失调,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工作人员中只有一名在读社工研究生,缺少专业社工人员。

5.社区居民民普遍冷漠,不愿意参与公众事务,社区参与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包括权力交叉,责任不明,服务项目不全,而服务较少;

6.资金问题 所有社区的通病。政府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如果有足够的资金,社区的发展会更好。

对社区现实的分析

社区网络日趋解体:居民对公民责任,欠缺承担市民普遍冷漠,不愿意参与公众事务;人口流动加剧和居民的高度异质性使沟通合作不易;居民、组织之间欠缺交往及沟通的渠道; 社区内缺乏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形成对抗,阻碍社会和谐。

为了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做出假设:市民是应该并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 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欠缺沟通与合作,所以若能通过带动参与去改善沟通与合作,社区问题便能获得解决。

目标

通过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居民互动及交往的增加,邻里关系的改善,居民及团体之间重建紧密的联系; 使得具体社区问题得以解决,社区生活得到改善;居民通过参与学会自决自助,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居民及团体之间的沟通与和合作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开发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社会发展,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社区文化更好地发展。

对策

通过对社区问题的分析和假设,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社区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社区自我管理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以及现在组织科层结构化,个人渐渐倾向冷漠的、孤立的状态,居民也越来越显得无助和软弱,个人和社区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因此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民主参与、团结合作、自我帮助是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部分。

内部资源的动员、参与、行动为主,外界资源的帮助和技术引进为辅;内部以广泛的讨论、协商一致、团结合作为主,避免冲突,化解矛盾;注重居民的组织和教育,培养居民发展项目的能力,发动社区居民广泛讨论,自下而上民主决定社区公共事务,避免精英决策。立足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扩大,通过沟通、对话和讨论促使成立不同居民小组; 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商、妥协与合作; 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项目中来。

二、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

社区的发展,一方面要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过程中居民的动员、组织、民主参与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各种组织的建立: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以及大学生组成。 建立社区照顾中,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为独居老人提供日间照顾,借助社区内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队员由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和社区志愿者组成。 成立社区文艺表演队,如老年人舞蹈队、老年摄影协会,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活跃社区氛围。 将社区问题关注组制度化,关注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问题。

三、财政支持

通常一个组织的维持是需要持续、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社区建设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保证组织的财政支持。

筹资方法:外部筹资向基金会申请项目资助; 向政府的一些社区发展拨款机构申请资助; 向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的驻华机构申请资助。内部筹资收集成员会费; 对外服务收费; 争取驻区单位支持; 社区经济开发。

总之社区发展主要靠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外界不是要管理社区而是要靠社区自治,社区建设更重要的是居民在社区中的自主参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秒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篇3

关键字: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13.6+6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片面的追求空间环境形式化,丧失了地域特色,并且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的分析研究,使得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缺乏社区化的色彩,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困难。基于这种现状,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优化居住区人际软环境的设计,使得小区社区化的优势逐渐加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一 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居住小区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使居住小区缺乏社区的特色,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居住小区的设计忽视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居住小区不仅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它同样是人们沟通交往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际关系的交往,彰显社区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居住小区设计方法受到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束缚,过分的追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功能和效率,例如过分的突出居住区的照明、通风以及空气环境等,而往往忽视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需求,忽视了日常社区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就使得居住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人情味,空间环境不能够满往需求。

其次,居住小区设计中忽视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象征,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居住小区可以说是城市的背景建筑,一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就应该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底蕴,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该用淳朴的形态来表现这一特色。但是当前的居住小区设计不同程度的定位为追逐时尚,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这种没有文化识别性的居住环境也很难使得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最后,居住小区空间设计形式化。当前在居住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者过多的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形式上的华丽,形式化的色彩较为严重,设计不能够很好的为居民服务。虽然一些设计者也在空间环境中设置活动设施等成为居住着交往沟通和活动的场所,但是却缺乏对交往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得外部的空间中存在着很多的消极因素,缺乏交往的气氛。

二 优化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居住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居住的功能,有需要带有明显的社区人情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要求。在目前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几点优化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措施。

首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的交往行为特征。居住小区是供人们休息交往的地方,居住着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他们的行为特征有着较大的区别,要想使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的需求,就需要对他们的交往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对于儿童来讲,他们的好奇心较强,且好动,这就决定了他们是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的主角,也是交往中较为活跃的分析。但是幼儿的独立性较弱,户外活动中需要有家长陪同,因此呈现同龄儿童相互玩啥而家长相互交谈的交往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玩耍空间,并且要为家长提供交流的休憩之地,且不能够远离儿童游戏地区。

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的户外活动主要转向有目的性的活动,同时伴随着交谈和聚会性质的社会交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具有僻静和优雅的场所供青少年交往。同时,一些青年的户外活动内容转向正式的交往和恋爱,因此对于户外环境的要求较为特殊,所以说在居住小区社区化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为他们提供较为私密的空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交往关系以休闲为主,在户外活动中,他们的交谈活动方式较为单调,因此对于环境的要求除了美观之外,还需要有锻炼的场所。从时间上看一般是清晨和傍晚,外出散步或者是短暂的聊天。对于这些环境的设计要表现出文化特色,突出空间感和人文气息,更便于人们之间的放松和交流。

其次,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一定原则,更好的突出居住小区的社区特色。居住小区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活动,具有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规律,所以说在居住小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设计工作建立在对居民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等规律的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之上,关注人们的交往需求,营造良好的空间交往尺度和良好的围合方式,产生归属感和领域感,减轻交往的压力,促进交往活动的多样化,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居民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使得居住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设计的工程中要配置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多样化的设施,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坚持公平共享的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空间环境带来的交往乐趣;坚持居民参与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最后,设计好居住区内的个空间布局,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居住区的交往空间主要有广场空间、庭院空间、道路空间等,要想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空间交往分为,就需要对这几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广场空间的设计来讲,它属于住宅―公共之一层面,因此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广场空间是居民进行较大规模户外活动的场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其功能实现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整合,并设置较为丰富的活动设施,如喷泉或者是游戏场所等,并且要加强中心边角的空间吸引力,为不同人群的交往提供更为和谐的空间。

庭院空间是由建筑、墙坦以及柱廊等围合而成的一个空间类型,属于半公共型的交往空间,这一空间的使用者是较为固定的,一般为四周的住户,因此说这一空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突出归属感,从场地的设置、植物的配置以及休闲设施的设计等,都需要满足小区域人们的共同需求。

再从道路空间的设计方面讲,它是居住区空间的眼神,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交往活动的发生频率以及时间,所以说道路空间的设计要既突出交通的便捷性,又能够凸显邻里活动的交往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合理的安排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流,并提升道路功能的多维性,丰富道路的空间形态。

结束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居住小区的设计更多的突出美观效果而忽视了小区作为社区的生活效果,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对当前居住小区社区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指出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有所帮助,更多的凸显出居住小区的社区性能,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 任彬彬 张齐 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城市,2005年第05期

【2】王淑慧 城市居住区利于交往的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科技视界,2013年第24期

【3】 蒲蔚然 探索促进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 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04期

篇4

一、我省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

根据*省民政厅组织的专项调研情况显示,目前,全省大部分社区都有社区民间组织的存在,其数量、发展状况随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而各异。其中,*、*、*三市由于地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也较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区民间组织有800多个,约占县、区级民间组织登记数量的20%左右。

(一)基本类型

按照法人登记类型划分,现有社区民间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包括社区计生协会、社区老年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妇女协会、社区联合工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社区联谊会等,约占社区民间组织总数的20%左右,这些社团一般都有通常意义上的社团组织机构,即有会员,有理事会,有会长或理事长,有章程等规章制度;后者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法律服务站(所)、社区医疗站(所)、社区幼儿园、社区学院(校)、社区(信息、婚介、职介等)中介所、社区图书室(馆)、社区敬老(养老、托老)院(所)、老年人大学、芭蕾舞团等,占社区民间组织总数的80%左右。

按照成立形式划分,现有社区民间组织可分为三种:一是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型。由社区居民根据自身生活和精神需要自发成立,如*荔湾区逢源街友园艺术团、*市福田区现代芭蕾舞团等,这类自发成立的组织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政府发起型。根据政府的要求成立,一般都承担着政府的某些职能,主要是配合政府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社区计生协会、社区残联等。三是部门推动型。如由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服务组织等。

按照活动内容划分,现有社区民间组织主要可分为三种:一是兴趣活动类,以社区居民消遣或文娱、体育活动为主,如摄影协会、文艺团体、健身队等;二是权益保障类,其目的在于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如残疾人协会、社区法律服务站等;三是服务类,其功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如义工联、慈善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二)经费来源

现有社区民间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社团会员的费用,包括会员临时分摊的费用。能收到会费的社区民间组织实际上不多,有的社区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需要举办某项活动时由分员共同分摊。二是企业的赞助。对于一些开展活动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社区民间组织,社会上一些企业(或公司)的资金愿意流入社区,实现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双赢。三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拨款。在有的社区民间组织成立初期,政府的有关部门往往会支持一些费用作为启动资金,如义工联、老年人大学等。四是服务性收入。社区民间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一些有偿或低偿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增强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以*市盐田区19家社区民间组织为例,20*年赢利的7家,占37%;无偿提供各种服务的有6家,亏损的有6家,各占32%。

(三)管理运作模式

近年来,*、*等地在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在实践中探索出两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

1、盐田模式。*市将盐田区作为试点,探索出“盐田模式”。盐田区根据“居社分离”的理念,把原来的居委会改为一会两站,即作为议事机构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和社区工作站,把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其业务范围包括文体服务、家政服务、维修服务、文化服务、培训服务等。这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社区居委会来举办,区民政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政府采取一些扶持政策和措施,促使他们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

2、逢源模式。*在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街道级的慈善会——*荔湾区逢源街慈善会,通过组建慈善会建立了社会资源自愿流入社区的组织渠道,形成了街道办事处与慈善会之间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街道通过慈善会获得社会资源,并通过慈善会将这些资源用之于社区,慈善会主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四)作用发挥情况

我省社区民间组织在加强城市基层管理、推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社区居委会承担着大大小小100多项职能,单靠社区居委会自身的工作力量显然难以胜任。社区民间组织的出现,把社区内沉淀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剩余时间、下岗待业人员和身体健康离退休人员的剩余劳动力,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小额闲置资金等有形资源,以及广大居民的慈善心、公益心和奉献精神等无形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社区民间组织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既满足了社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又有效弥补了社区居委会的不足,提高了社区自治能力。

二是替政府分忧,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以服务社区为基础的工作岗位,为下岗待业人群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如*市盐田区东和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后,与企业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安置150名下岗待业人员就业,并通过劳动报酬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使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三是搭建平台,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尤其是社区文体队、表演队、老年人协会等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艺、教育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为提升社区文化品味和道德素养提供了重要园地。

四是维护社区稳定,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社区。社区民间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协助居委会开展工作,如社区妇联协助调解居民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维护了社区的安全稳定;社区民间组织中的老年人协会、爱心社、服务站等,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实现社区居民互助,使居民生活在社区中就能做到难有所帮、困有所求、贫有所济,促进了安全、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我省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社区民间组织由于受观念、环境、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未更新。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参与主体对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认识普遍不够。一些政府部门对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怕惹麻烦、怕承担监管责任的想法,不愿主动培育发展和创造条件进行登记;现有社区民间组织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欠清楚,依法成立的社区民间组织缺乏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群众自发成立的组织往往缺乏依法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尚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

(二)定性不准,地位未明确。对社区民间组织的定性不明确,是社区民间组织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不少社区民间组织尚未纳入登记管理轨道,法律地位不明确,基本处于自由松散状态;有的社区民间组织没有活动资金、机构和章程,活动不规范,随意性很大;不少社区民间组织往往由于政府相关部门以机构、编制、经费不足等为借口不愿当业务主管单位而难以实行归口管理,合法地位难以确立,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发展不均,规划未跟上。社区民间组织基本上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类别单一,发展不均衡。有的种类如志愿者协会、健身活动中心很少,不能满足居民需要;有的种类如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则设立过多,处于相对饱和状态,造成社区资源浪费。

(四)扶持不力,政策未落实。政府对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工作的重视还不够,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缺乏必要的扶持。尽管近年来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有关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大部分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还没有出台有利于社区民间组织稳定健康发展的诸如员工福利、保险、税收等优惠政策。

(五)职能不清,关系未理顺。在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上,职能不清,有的社区民间组织由于业务内容交叉,或业务性质不够明确,或因部门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业务主管单位难以确定。另外,许多社区民间组织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人员数量达不到法定的民间组织登记条件,出现了业务主管单位不愿承担责任而无法登记的问题。

(六)人员匮乏,管理未到位。管理力量薄弱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从基层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力量看,较好的有配备1名专职人员,而大多都是兼职人员;从街道的管理力量看,社会事务科(办)人员少,且大多没有熟悉民间组织管理业务的干部,也没有民间组织管理这项职能,不少地方对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

三、今后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主要对策

从*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社区民间组织远未发育成熟,作用发挥也还十分有限,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扶持社区民间组织加快发展。

(一)提高对发展社区民间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立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为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加快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是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加强社区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区资源,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渠道的现实需要;是活跃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抓好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与登记管理工作作为当前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加快培育发展,加强规范管理,共同推动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明确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和发展重点。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进行界定,这是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基本前提。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社区民间组织是指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与的非营利性、公益性、服务性的民间组织。根据这一定义,我认为社区民间组织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社区民间组织由社区居民依法自愿成立、自愿参加;二是社区民间组织的活动地域一般仅限于本街道(本社区)范围内;三是社区民间组织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四是社区民间组织应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完善的议事制度;五是社区民间组织是非营利性的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可以开展有偿服务,但其收入在给付合理报酬后不能再在会员或举办者之间进行分配,而应用于该组织的继续发展。

根据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结合*实际,我省今后应重点培育发展以下四类社区民间组织:一是有利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社区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如社区义务工作者协会、社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工作站等;二是社区群众参与面广、具有群众基础的社区文化体育类民间组织,如:社区书法协会、社区太极拳运动协会、社区舞蹈协会等;三是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服务于社区群众的民间组织,如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民办幼儿园等;四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就业的民间组织,如社区居民再就业培训中心、社区家政服务中心等。

(三)把握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基本原则。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事关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发展中应注意把握好五个原则:一是归口登记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区(县、市)级民政部门为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区(县、市)有关部门及经政府授权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是社区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社区民间组织登记前的审查、登记后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需区(县、市)政府有关部门颁发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业务主管单位由区(县、市)政府相关部门担任。二是民间性和自主性的原则。社区民间组织无论是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还是由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倡导成立的,一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都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不是政府部门或社区居委会的直属机构,与同类民间组织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民间组织按照有关条例和本身章程自主开展活动,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三是公益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原则。公益性、服务性、非营利性是社区民间组织的本质和特征,凡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都不属于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范围。四是不强迫、不限制、不放任的原则。社区民间组织的成立,由社区居民自主选择、自愿加入,允许自由退出;社区居民申请成立社区民间组织,只要合理合法,不应施以限制;对社区民间组织应加强监管,不能放任自流。五是民主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民间组织应通过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自律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实行民主管理、规范管理。通过社会监督规范社区民间组织的行为,对其违法违纪行为,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要及时处理,使社区民间组织守法自律,行为规范。

(四)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启动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将社区民间组织纳入法制化管理。省级民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意见,对社区民间组织登记的条件、范围和对象、应提供的材料、登记程序和期限等问题作出统一规定,应重点明确:一是登记范围和对象。由街道(或社区)范围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自愿组成或举办,在街道(或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均可以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对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具有居委会工作职能的机构、不具备组织的特征以及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不应纳入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范围;对由社区居委会居民组成、但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组织,可引导同类型组织联合成立街道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对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下设的非营利网点,可作为其内设机构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二是登记条件。社区民间组织应当具备“五有”:即有规范的名称,社区社会团体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名称(区、县、市)+街道名称(+社区名称)+业务范围的反映+社团性质的标识名称”,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名称(区、县、市)+街道名称(+社区名称)+字号+行(事)业或业务领域+组织形式”组成;有固定的住所;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与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团体注册资金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办资金;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三是业务主管单位的确定。应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处理:对卫生、教育等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具开办许可证的,应坚持县(区)级或县(区)以上政府主管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对无须政府职能部门行政许可的,如艺术团体、非营利性的家政服务中心、托养机构等,可由县(区)级政府发文,明确委托街道办事处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以解决社区民间组织归口管理难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篇5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先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而后,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型社会迈进。我们党的十报告上强调“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给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社会提供了一系列学校教育资源,如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教育、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成人自考、高等学校的远程网络教育、党校教育、职工学校教育、电大系统的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就业保障部门提供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专门服务退休老年人的老年大学等。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起点,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全国大开发、大发展的进程,很多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城中村村民、城郊农村村民甚至世代种地为生的农村人,很多都在拆迁、扩城、土地流转中陆续搬进了一个个统一建设的安置小区,很多城市居民随着结婚成家的需要或改善生活的需要也搬进了新建成的小区,在这些小区,新的社区形态尚在孕育发展中,人民群众也对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品位的需求比较迫切,客观、主观上都需要加快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活动是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中,社区活动的开展,有了社区教育的积极引导,会事半功倍。社区教育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人民群众怡情健体,愉快充电,增进了解,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于个人、于集体、于国家都大有好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可以提供一部分职业技能教育,充实了居民的头脑,能为居民再就业提供帮助;而学习的习惯,也会让每一个工作者受益终身。

3.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居民业余时间被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自我充实的同时,增进了邻里的了解;由于观念的改变,营造了和睦幸福的家庭,又为居民努力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4.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电大系统自身发展的需要

2008年起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迅速下滑,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刚刚的《2014年高招教育报告》,高考生源的下降,主要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个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生源危机的逐步显现,给我们提供了挑战,也提供了改革的机遇,必须下功夫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办学功能,以对社会新的贡献求得学校的新发展。介入社区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成效

在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也为居民提供大量应用技术培训课程和知识讲座,为中小学生提供兴趣爱好培训。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也都有社区学院,公立私立都有,主要职能是传播科学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不同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了社区教育。2001年教育部确定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蓬勃发展,对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2008年,教育部评选出第一批共3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截至2013年底,已评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共计90个,社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社区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暂行规定》,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创建工作指南(2013-2014)》,北京朝阳区印发了《社区教育工作条例》,为地方社区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全国性《社区教育法》还处于空白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进行补充。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阵地建设

尽快完善社区文体广场、阅览室、健身场所、计算机房、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让社区居民有去处;

2.进行队伍建设

除了聘任相关专业教师、组织志愿者,更要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发挥居民中文体骨干的作用,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3.传播知识、普及技术

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体化,如医疗保健知识、育儿科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提高居民素质,担负社区常规性培训;

4.发展居民的业余爱好

如书法、绘画、摄影、厨艺等,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大力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5.企业社区环境建设

参与企业职工培训,共同建设企业社区环境。

三、我国社区教育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全国范围看,还面临一些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就不能很好地推进,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区教育活动的内容上有“学校化”的倾向;单个地区社区教育的资源还不够充足;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工作人员不足和教育经费紧张是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最大的障碍。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还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社区教育的法制地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制定终身学习法的要求,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进行立法。通过立法,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制地位,使社区教育发挥其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为其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上的支撑,明确其管理方式、责任单位、服务支持、经费保障,为其进一步推进提供组织上、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

(二)完善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

政府要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如财政厅、民政厅、教育厅、消防、科协、妇联、工委、律师事务所、早教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大学、电大和职业教育院校、企业等部门,发挥各单位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社区教育的管理与服务。社区教育的组织机构大致分为三层:

1.省级的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在省政府、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的支持下成立,是具体的业务实施机构,可以依托省级电大。其职责主要是对市县级的社区学院进行工作协调、业务指导、服务,具体有:对社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对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对网络平台和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建设和共享;学习成果认定和学分互认工作。

2.市县级的社区学院

为社区教育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学习场所,可以依托电大分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其职责是为街道上的社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具体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学习资源进行建设;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3.街道的社区学校

为社区提供学习场所和服务,其职责是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教学、参与活动;发掘社区内有热情、有精力、有能力的居民加入工作中;做好居民建议的征集。

(三)做好制度和队伍建设

建立能保证制度长期正常运行、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稳定、规范地开展。调研和制定《社区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对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队伍建设进行规定,使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规可依、有规可管、有规可查。队伍的构成采用管理和教职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志愿者为有益补充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源,如电大系统、职业技术学校、老年大学,发挥其一技之长,为社区教育提供便捷的专业服务;充分吸纳社区内的热心人士,如离退休干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参加到活动中来;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精诚合作,谋求共赢。教育活动不局限在学校式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争取居民的广泛参与。

(四)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建设和共享

1.建设社区教育网站,搭建居民网上学习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平台

平台建设不需从零开始,可以请比较先进的省市的社区教育网站建设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开发建设。教师登陆平台挂学习资源,管理人员登陆平台信息,居民使用学习卡进行社区学校的学习活动。通过平台,既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也可以开展非学历教育。

2.资源的来源以资源整合为主,以自主建设为辅

2012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约百所国内高校结成了“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联盟主要用于建设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并共享资源。另外,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中国终身学习网等,其中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社区教育资源为例,经调查,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6406条社区教育资源,共计约1731小时的资源,内容涵盖安全教育、生活技艺、文化涵养、教育育人、医疗保健、科普知识、法律法规、宠物饲养等方面。整合受居民喜欢的资源。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例如针对社区老年人群体,了解对资源的关注程度,可以参考内蒙古老年大学资源点击量。内蒙古老年大学主要视频资源依托上海老年大学建立。从前期调研来看,最受老年人关注的是:养生保健、营养与食疗类;其次是生活情趣类,如旅游、摄影、音乐欣赏;再次是家庭养花、养宠物;写一手好字、花鸟画、学电脑、抚育孙辈也受老年人喜欢;老年人对自然、科技等关注度不高,这些特点在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时可以有所侧重。

3.促进资源共享,探索学分银行制度

社区教育资源不是原有的各类资源的简单汇总,而是促进适合社区教育的各类资源的互相认可、沟通,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制度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社区教育中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即居民学习课程,就能积累学分,按种类积累到一定数额,就能相互转换,非学历教育的成果可以认定到学历教育;某一学习机构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其他学习机构的认可。也就是说,当被认定的学分积累达到规定数额,可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资格凭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另外,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层次较多、管理部门较多,因而已开展的学分银行探索主要是小范围的尝试。

4.根据需求开展活动

随着社区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入,需要加强不同省市的沟通交流,统计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在适当的条件下,推动学校体育场、计算机房、单位图书馆等等各类原本属于单位私有的场地资源,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向社区居民开放。

(五)创新社区教育经费来源

社区教育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财政支持,但在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也要不等不靠,只要挂了牌子,就要积极主动先把工作开展起来,工作的影响力有了,经费问题往往也就不是问题了。在没有专项经费的背景下,可以先征取其他职能单位的合作,如妇联、科协、老年大学、早教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等,先开展儿童教育、科普、医疗保健等服务。同时,多开展一些文艺、体育、娱乐活动,如普法教育、趣味运动会、宝宝爬行比赛等,使邻居间逐渐熟悉,鼓励大家发挥专长,参与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社区教育网络平台搭建、学习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等,除了专项经费,在社区建设经费中也要划拨一定比例用于社区教育,主要用于工作检查、表彰先进、开展调研等工作。

(六)重视社区教育研究和宣传工作

篇6

(一)渔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失衡,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使得渔村经济发展和渔民生活严重滞后于城市,这不仅日益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出来,比如,城市和渔村享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不平等;城市和渔村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城市和渔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有的渔民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等等。而加快推进渔村社区建设,构建城市和渔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有利于社会各种资源在城市和渔村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更好地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渔村社区建设是深化渔民自治、完善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渔民对村干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加快渔村经济发展,还期待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不仅要求保护渔民当前利益和诉求,而且期待保障和改善长远生计。近年来,尽管一些渔村探索建立渔民自治管理制度,但依然行政色彩较为浓厚,渔民参与的积极性较差,难以真正发挥渔民自治,使得社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而加强渔村社区建设,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即渔业社区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以此来推动协调的行动,提髙管理效率。在社区管理中,信息及规则有助于降低社区成员间讨价还价、联系、监督和管理措施实施的成本,而网络则可以减少信息收集、共享的成本,并可为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利事件提供保险机制[31。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渔村社区事务积极鼓励渔民广泛参与,尤其注重渔村精英们的参与并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渔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确保渔民依法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渔村社区健康发展。

(三)渔村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渔民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渔民是特殊的群体,渔船渔业设施是渔民唯一的生产资料,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渔民生命和财产就会受到损失,且不能得到有效赔偿,渔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就会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影响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推进渔村社区建设是防范和化解渔业生产风险,保障渔业生产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区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渔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渔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1.渔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渔村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主要是捕捞业和养殖业)比重偏大,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外海和远洋捕捞尚未形成规模,竞争力较弱;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养殖方式落后,且很多海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水产品加工业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运输、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水平很低。三个产业没有有效衔接起来,产业链很短,产业化水平不髙【4]。渔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生产层次低下,又加剧了区域渔业产业结构趋同,整体竞争力较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渔业经济效益低下,渔村经济愈发薄弱。2.渔村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渔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服务设施不健全。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营利性的水产品生产发展较快,但渔业的公益性职能严重弱化,渔业持续健康发展遇到了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数渔村临海(或临水),一般位于偏远的地区,道路狭窄,交通运输不便;通讯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第二,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性、社会性和流通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如渔港和航标建设滞后,缺少规范的大型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推广以及检验检测等机构不健全。第三,渔船装备水平落后,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柴油消耗占捕捞生产成本已达70%;养殖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池塘淤积老化严重,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投喂冻鲜小杂鱼养殖现象普遍,局部地区养殖排放污染问题突出;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低,部分加工企业存在用水量大、废弃物多、综合能耗高等。第四,渔村社区居住环境普遍较差,社区内供水、供电、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不完备,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更为匾乏。由于远离市区,渔村社区内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购物消费场所较少,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滞后|21。3.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髙。目前我国渔业生产单位分散、规模小,生产组织形式仍以分散农户为主,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渔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等现状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化、大市场的要求,与现代渔业要求的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相距甚远。4.渔村水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海洋开发提速,用海项目增加,大量占用沿海水域和滩涂。如建设桥梁港口、铺设电缆和海底油气管道、开辟航道锚地、围垦、旅游开发等。许多海岸带开发挤占滩涂、湿地、海湾、珊瑚礁、红树林等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破坏。一方面使海洋水生生物丧失了重要栖息地,生态环境剧变影响了基础馆料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导致原来在滩涂产卵繁殖的渔业品种失去了产卵场,近海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

(二)渔民问题

1.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转移困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水域滩涂被围垦、占用,养殖空间不断减少;工业废弃物和生活排污严重威胁渔业生态安全,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水域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渔民整体上就业渠道单一,在渔业资源出现衰退和生存空间被侵占后,加上科技进步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渔业对传统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使得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受捕捞作业场所不断缩小等因素影响,台州市传统海洋捕捞渔民劳动力呈逐年递减趋势,由2000年的34255人到2010年的22592人,10年减少11663人,减幅达34%。同时水产养殖空间受到挤压,10年来台州市海域围垦面积约264fcm2,许多长期以来从事滩涂和浅海养殖的渔民逐步失去了生产基础,上述垦区调整养殖功能将使8000多名养殖渔民失业[5】。但是,由于多数渔区经济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多数渔民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少,缺乏从事其它行业的技能,跨行业转移的难度较大。2.渔民增收难度加大。近年来渔民收人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渔民增收能力下降、渠道萎缩。现阶段渔民收人主要依赖传统的捕捞和养殖业,受捕捞空间缩小、渔业资源衰退、燃油等渔业成本增加和渔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捕捞效益大幅下降,养殖生产仍以传统、大众化的品种为主,特色、髙值化品种养殖量小,存在量与值不对应的现象且养殖方式落?后,综合效益不髙,渔民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大量浅海滩涂围塘,或被征用占用,海水养殖面积锐减,201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93905ha,比2000年减少12453ha,净降12%。从黄渤海区的情况看,天津市滨海新区因填梅造地项目工程导致80余艘小型渔船和300余名渔民无法从业,渔业经济损失达1200余万元;大连市因清理海域造成的渔业产量减少30万吨;烟台市建设占用5000多ha海域后,使得养殖产量减少近20万吨,产值减少12亿元|51。另外,涉渔税费种类较多,多头管理,重复收费,渔民负担依然很重。3.渔民权益亟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城市幵发、港口建设、海底电缆铺设、滩涂围垦等占用渔业水域、滩涂现象逐年增多,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渔业权制度体系,退出、补偿、调节等机制不健全,依法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和捕捞的权利保护不力,损害赔偿和占用补偿制度严重滞后,大量的填海造地、占用养殖水面,导致渔民“失海”、“失水”的问题日益突出,渔民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据统计,2000年以来养殖、采捕渔业活动被迫从逾6000km2(900万亩)的浅海、滩涂中退出,近海捕捞受影响的面积更大,涉及渔民超过100万人。其中,黄渤海区被占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700多km2,占黄渤海区浅海、滩涂总面积的14.5%;东海区因填海、建设等造成的海域消失和渔业作业受影响的面积在2400km2以上;南海区被占用海域、滩涂面积为2000多km2。三大海区因失海失涂而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渔民,各在40万人以上。近海水域、滩涂被占用造成大量长年在浅海滩涂进行捕捞或养殖的渔民失去了作业场所,失海相当于失业。尽管有些地区针对保障渔民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制度建设还不够系统、规范,政策文件的法律等级效力不够,还属于规范性文件或政府规章等原因,渔民权益亟待进一步加强。、

(三)渔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渔村社区管理认识不到位。渔村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许多渔村社区的管理者对渔村社区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到位,仅仅将其理解为称谓的变化,即由渔村改为渔村社区;由渔民身份改为居民身份而已,实质没有变化。有的渔村社区管理者甚至认为渔村社区建设是图形式走过场。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在管理中注重对上级部门负责,忽视对渔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为渔民提供服务。2.渔村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渔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渔村社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首先,渔村社区建设的资源主要依托政府投资,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很少,社区实际运行中行政色彩浓厚,“政社不分”和“党政不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次,许多渔村社区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其管理职权往往由村委会代行其权,由此导致社区管理中职责不清晰,多数还是以村务管理老办法来处理,社区管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和服务实效均严重滞后于渔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渔民的需求。再次,由于血缘关系、人情、道德、自我保护意识的存在,宗族力量在渔村社区管理中是一种较大的地方势力。一些渔村社区管理者大多是以大姓家族的人为主,以大欺小的情况存在,排外意识较强,导致社区管理权力往往被宗族势力所控制。最后,渔民的民利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自治管理的热情和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社区的形成是经过长期自然形成的,而我国社区管理才刚刚起步,社区建设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推动,大部分渔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渔民长期在外打渔,其民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更为欠缺,亟需政府加以引导和培训。3.渔村社区管理人才的缺失。渔村社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与广大渔民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但是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和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渔村社区中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留在渔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低、生活技能差的中老年渔民。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参与社区活动的民主意识和执行自治管理的能力都较弱,社区意识有待培养。为了弥补管理人才缺失问题,渔村社区中多采用临时聘用或兼职的方式解决人员不足的状况,由于福利待遇较低,社区管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能力的渔村精英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此外,渔村社区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和相应的培训机制,大多数渔村干部没有受过社区管理的相关培训,甚至从没接触过社区管理,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制约了渔村社区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与建议

篇7

关键词:长沙市;社区警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74-01

一、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现状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要求,自2002年6月起,长沙市开始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2002年9月,明确把社区警务作为“一打三改”(严打整治、改革警务体制、改革执法监督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整体工作思路长抓不懈,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2002年,长沙市率先完成城区公安分局各派出所和县(市)城关(城区)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建设;2003年,在各县市所辖乡镇公安派出所全面铺开社区警务建设;2004年,在全市开展了派出所规范化建设试点;2005年,开展组建“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的试点工作,走出一条新型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之路;2006年-2009年,全面启动并完成全市无房派出所建设、危房改造建设、社区警务室建设和派出所外观标识统一改造,大力实施社区民警素质培训提高工程,通过新老结队传帮带、系统授课、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各种途径,多次组织社区民警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了90%。

二、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领导和民警对社区警务内涵认识不全面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部门领导和民警认为社区警务就是体现在社区警务室工作上的认识,这是对社区警务的内涵还未真正理解的体现。社区警务工作强调民警和群众的互动,社区警务的主体除了警察部门各警种,还包括社区基层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

(二)社区警力防控不足

是社区划分不够科学、警力配置不合理。社区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的有共同性质的社会群体,而现在划分社区范围,没有考虑常住人口,也没有考虑社区的共同性质,更没有考虑社会区域内存在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治安复杂程度、社会犯罪程度、公共复杂场所等而只考虑地理位置。社区警力配置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刀切”,采取“一区一警”或者“一区双警”的最基本的模式,根本没有考虑到诸多不安定因素去配置警力,致使警力配置不合理。二是警力资源严重不足。警力不足导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人均工作量不断增加,民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极易导致疾病突发;办案人手不足,民警疲于应付,导致一些案件难以及时办理,同时影响办案质量,执法时特别是抓捕过程中力量单薄,形不成震慑,诱发暴力对抗导致伤亡等。三是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的重心不稳。由于警力不足,社区民警除了要种好“责任田”外,还要应付繁重的日常警务活动,如接处警、治安保卫等。因此,下社区工作的时间有限,没有真正实现警力沉到最基层,工作不深不实不细。如长沙市雨花分局有社区民警170人,2009年全年处警共64 201起,社区民警人平处警377.65起,调处纠纷17 755起,社区民警人平调处104.44起,参与各类治安保卫4231人次,社区民警人平参与24.89起,参与警卫任务4500人次,人平26.47次,参与处突处置共1219起,人平7.17起。占用社区民警大量工作时间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值班备勤、接处警;2、民事纠纷的调解;3、办理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共占社区民警总工作时间的77%。社区民警下社区时间一般只有9到10 h,与公安部要求的“20 h以上”有较大差距,社区民警下社区难的问题客观存在。

(三)社区警务建设经费相对匮乏

一是社区警务保障不到位。在社区警务建设中,每个社区依托于社区委员会,大多都有1个15 m2的办公用房,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社区办公用房的配置还不是十分合理,还需要至少三个以上的社区警务办公用房。二是建设经费缺失制度保障。由于社区警务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硬性制度,致使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断档,社区警务经费未能得到及时落实,从客观上影响了民警工作积极性,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良性发展。如雨花公安分局现有82个社区警务室,达到标准的正规独立社区警务室仅有54个,其余的因为经费原因全是与社区合署办公。三是装备投入与担负的任务很不相适应。社区民警的装备普遍很差,警务室装配的电脑中,不少已成为被淘汰装备。按照国扶县、省扶县人平每年2万元、其它县市区人平每年2.5万元的公用经费保障标准,长沙市虽然基本达标或超过预算,但多数只是表面看达到了基本保障标准,这些经费也只能保障民警工资及日常工作正常运转,难以解决装备购置和科技投入。

(四)社区民警职责不明晰, 警务运作方式相对陈旧

片面定义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一些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仍把传统的“串门知百情”奉为至宝,由此社区民警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靠死记硬背户口簿上的静态资料来达到上级机关要求的“人口熟悉率”。实际上这种观念和方法对现实工作收效甚微,造成社区民警陷入烦琐而无实效的“人口熟悉率”,无暇顾及显示斗争需要管好的重点工作,阵地控制、防范管理等处于薄弱状态。

三、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的政策建议

当前社区警务建设正在随着社区建设的步伐前进,也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深入改革,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在继续打击加强打击犯罪力度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社区预防犯罪机制的建设,更加注重警民关系的改善和协作,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治安参与度和公众安全感,改善生活质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一)科学划分警务区、合理配置警力

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察辖区划分要建立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与社区规划建设同步。各地区应该根据社区建设的进展,打破以居委会为单位的警察责任区划分标准,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划分警务区。为确保社区民警沉下去,找得到,每个社区都要设立社区警务室。作为派出所的办事窗口和社区民警的警务场所,使社区民警定位于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成员中,成为“社区的好管家,群众的贴心人。”

(二)完善社区警务的考核、激励机制

社区警务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顺利开展社区警务的关键环节。考核、激励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区民警工作的评价是否公正合理,从而影响到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目标导向,是量化考核指标,其指标不面面俱到,综合实际突出一些关键性的必考指标,并把实效考核和责任倒查相结合,通过上不封顶,下部保底的积分制的考核办法,真正把民警的工作实效与荣誉,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挂钩。

(三)提高民警综合素质,确保社区警务工作扎实有效

社区民警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的工作质量与成败。特别是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加,对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区民警直接立足社区开展工作,更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今后的警察必须是兼职律师、科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和专职英雄”,社区民警的职责主要是五项,即: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

篇8

随着城市扩张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的社区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使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出现了深层次的嬗变和扩展,加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

经费不足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因素,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经费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社区文化活动就只能纸上谈兵,文化设施也无法完善和配套。很多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一无资金,二无地盘,三无设施设备的“三无”现象,如:各大小城市建设的小区、家园等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人口上万,室内外建设美观现代,但唯独缺少文体活动场所。一是小区开发商不愿过多投资在他们所认为不是那么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二是社区所属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经费不足就构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重大困难,致使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社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以动员型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罗伯特﹒普特南提出社区建设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因素有三:规则,网络以及信任。而我国的现实却是:社区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活动,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性被夸大,而群众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一种疏离感,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远低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而且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低下,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是工作生活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一种活动形式,往往是被动参加,参与热情不够。由此造成了社区居民活动团体或者由街道、居委会直接领导,或者仅以爱好、人情为纽带,处于松散联系、随意组合的状态。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相应的社区文化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探索性比较强,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作为传统计划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赖于传统计划体制的存在。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从产权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各方面规定里文化行业部门体制结构的基本框架,从而使文化系统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具备了独特的“身份执照”。作为整个计划体制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文化体制承担着社会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由国家所掌握的资源通过文化行政系统源源不断的流向基层文化单位,以维持文化行业的正常运转,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

四、社会体制改革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冲击

社会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区成员的构成,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投靠亲属等方式落户社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彻底的“社区人”。在这些社区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这些不同的观念、行为方式集中在社区成员生活居住的社区发生碰撞,而社区文化的发展现状远不能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此外,由于相对弱化的精神文明运作机制与社会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导致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与社区文化建设不相适应,从而使社区文化活动出现了宣传难深入、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的“三难”现象,降低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五、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全面,对其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由于社区在我国发展不够成熟,人们对社区、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解。谈到社区文化,在属性上大多被理解为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等同起来,功能上仅仅被看做是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或者是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而在形式上,社区文化建设被认为是简单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易把社区文化管理放到次要位置上,缺乏对社区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本社区社区文化的管理缺乏个性化的部署和总结,从而使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

六 、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健全

随着新的社区模式的不断出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目前,即使有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方,人才问题并没有列入有关社区建设的议事日程,其社区文化工作也是出于一种自发状态,活动的开展和维持主要依靠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或者爱好文艺的社区居民。随着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将面临更加奇缺的局面,如果社区文化长期缺位社区居民就会失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各种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诸如迷信活动、赌博等都会充斥社区居民的生活,社会主义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薄弱,久而久之使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日益降低,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而要向建设为社区居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统揽全局,不断开拓,既立足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又要看到问题未来的发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越倩,许彬.社区公共事业管理,2007

[2]娄成武等.社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康友.社区文化建设初探——以州市贵池区为例.池州师专学报(第19卷第一期),2005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黑龙江垦区“走出去”实施境外开发发展迅速,基础扎实,充分发挥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优势,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以优势资源为基础,拓展项目合作领域。充分发挥黑龙江垦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农业种植业项目为基础,筑牢根基,继而发展农业加工业,农业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矿产开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不断拓展经济合作领域,实现了多元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牵动引领作用。依托垦区重点龙头企业、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走出去”步伐,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目前有9个管理局、43个农场、9家龙头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在境外设立各类公司和企业共36家。

(三)以完善管理为抓手,提升境外开发效能。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高度重视境外管理,从赴俄个人开荒到统分结合规模经营到现在“四位一体”开发管理模式,在协调、服务、管理、经营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调动了农场职工的积极性。

(四)以完善经营为手段,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早期垦区境外项目多是中方独资经营,企业结构比较单一,而现在垦区内部企业强强联合,大型龙头企业与农场合作、种植业企业与贸易流通企业相结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垦区企业与外省企业合作、垦区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存,实现了资产良性互动,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黑龙江垦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与建议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问题虽然黑龙江垦区“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可取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解决。第一,境外建设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制约加快“走出去”战略的“瓶颈”问题。由于资金筹集方式和渠道尚不明晰,受垦区自身财力的限制,现有项目大多采取农场局统一组织,个人家庭农场自我投资的模式。基本没有国家投资,在境外从事粮食生产,无论最终产品是否运回国内,均不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和粮食补贴。第二,境外开发人才匮乏。人才不足是制约当前境外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境外垦区建设涉及的国家较多,内容丰富,但各国国情和条件又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一批善管理、懂技术并具有外语特长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的政策环境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参加到境外开发行列中来。第三,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境外合作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变化对境外开发影响较大,目前大多没有国级层面的政府间合作框架协议。境外合作项目多为垦区与国外民间合作伙伴或地方政府间的行为。由于没有双边国家政府间协议的保证,造成投资环境不稳定,政策变化较大,中方利益难以保证。

(二)加快黑龙江境外垦区建设的建议

1.提升境外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着眼实际、放眼世界,结合垦区优势,研究全球资源配置,以本土北大荒集团为根基,以现有合作国属地为基点,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实业开发为基础,以延伸产业链条为导向,以物流网络建设为纽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点、多线,立体化、网络化、全球化“走出去”新格局。深入研究制定长远规划,推进“一局一国”和“一企一国”境外开发工程。有条件的管局、农场、企业应从开拓战略资源的视角出发,分阶段、分年限制定实施细则,积极跟进境外项目进程,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破解境外开发资金不足难题。建立健全境外开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根据信用资质情况提供适度的担保贷款,积极推进北大荒集团总公司与中国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合作,建立高效的银企合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鼓励境外开发企业采用各种形式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垦区境外开发项目的扶持,全力争取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对境外企业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3.有效降低境外开发各种风险。深入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合作国的法律及相关政策,及时掌握合作国各种新变化,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密切与我国驻外使馆联系,重视与农业保险合作,利用农业保险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走出去”协调服务能力,增强各级商务机构的组织领导能力,积极推动与合作国建立国家层面的农业合作框架,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合作国的各种政策和资金扶持。

4.积极构建境外开发产业体系。在优势农业境外开发的基础上,发挥北大荒龙头企业与品牌优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稳固境外农业开发基地,推进在加工业、畜牧业、矿产开采、贸易流通、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科技合作,高效配置境外资源,以实现境外开发的产业化、网络化和集约化。

篇10

关键词:畜牧;养殖小区;建设

很多人对畜牧养殖小区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认知上有所差异、观点不一样。笔者认为它是以一种畜群种类为主导产业,以畜牧养殖小区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新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它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产权明晰、自主经营、整体性生产,有利于畜牧养殖业产品去向商品化、生产格局规模化、组织管理企业化、发展趋势科学化。

1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标准不一。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中地区之间、小区之间各不相同;各专家各有的观点、各地各有做法;在有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选址区域不当、环境气候估计不到、畜群特性了解不够等原因遇到问题,浪费资源、损耗人力、物力、资金,污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上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带来负面作用。[1]畜牧小区养殖设施不齐。由于资金、技术的不同;标准、要求的不同;虽然大部分畜牧养殖小区的核心设施比较完备,但是,技术含量低、陈旧老式、简落不堪的设施设备依然存在,适用效力不高难以达到相应的养殖规模的效应。造成了大部分畜牧养殖小区的整体设施很难与规模化养殖形成配套,也有很大一部分采取的是老式、传统的养殖方法。畜牧养殖小区防疫体制不完备。养殖小区普遍存在着防疫体制不健全,防疫人员配备不强、专业水平不高、配备设施不全、药物种类不齐、整体防疫能力差等现象。对养殖小区的日常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够重视。有病防疫、无病不防的麻痹状态,一旦发生疫情难以控制,泛滥成灾,损失严重。[2]

2促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合理选址,科学规划。畜牧养殖小区的合理选址是建设畜牧养殖小区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畜牧养殖小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便利、季节变化、气象规律、水资源量等都会影响养殖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规模格局,影响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和后续发展。要想选址科学合理,在考虑自然环境条件的同时要考虑投资规模。整体小区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科学规划必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地制宜,一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二要创造性的开拓思路;应邀请畜牧及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做规划。配齐畜牧养殖小区内的配套设施。畜牧养殖小区内部的基础配套设施大部分是比较完整的。但是,由于重视程度的不够;小区面积的局限;资金投入的不足;制定方案的不实际;规划设计的不合理等原因配套设施不全,养殖小区内排放物的处理不及时;畜群拥挤;消毒预防等防疫工作跟不上;环境治理不乐观。为实现畜牧养殖小区的无污染绿色环保目标,生产经营有序进行;可用资源的转化利用良性循环,发挥小区功能的最大化,提升环境效能,提高社会效应,提促经济效益,必须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配齐畜牧养殖小区的配套设施,变地为宝,变废为金,实现效能最大化。完善畜牧养殖小区的防疫体系。在每一个畜牧养殖小区来说防疫工作是最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机构设置不完备;规章制度不全面;缺少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的现象,二是养殖小区内畜群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疫情传染快;三是一般是舍饲圈养,畜群免疫力低下,这对畜牧养殖小区防疫工作带来任务重、难度大的局面。所以,畜牧养殖小区必须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建立健全机构人员,完善制度设施,层层落实责任,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保障畜牧养殖小区内组织生产活动有序正常进行。3结语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为我国畜牧养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亮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建设畜牧养殖小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问题、新的情况,理顺发展思路,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实现畜牧养殖小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忠.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分析[N].吉林农业报,2011-0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