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本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会计基本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修订后基本准则的变化
(一)定位
继续坚持基本准则的定位,但对名称作了修改。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准则有相似之处,但其带有“理念”的色彩,主要用于指导准则的制定工作,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我国原有的基本准则长期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因此,按照我国的立法习惯和会计法律体系框架,对比成本和效益,修订后仍然将《企业会计准则》定位为基本准则,但新准则的名称被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从而明确区分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突出了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
(二)总则
首先,制定目的发生了变化。原准则在制定时我国还没有具体会计准则,所以基本准则直接规范企业会计制度,随着1997年以来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这种情况逐渐被改变,修订后准则的目的是用来规范具体准则的制定。其次,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原基本准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由于要求所有境外中国投资企业向国内编报财务报告不尽合理,因此,新准则删除了原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编制合并报表的具体要求在《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等具体准则中规定,这样更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指导准则制定的基础,更是评价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美国会计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流派。修订前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主要强调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采用决策有用的思路。但经过lO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目标应当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维护公众利益,以满足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以及企业管理层等社会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修改后的准则将“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补充进会计目标,指出:“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把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同时纳入目标体系。
(四)会计一般原则
原基本准则第二章规定了12项会计一般原则,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修订后的准则将原“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便于与国际惯例衔接。这项调整还体现了修订后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倾向,对比FASB的第2号概念结构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起着连接会计目标与其他概念的“桥梁”作用。如果我国今后想把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同,就少不了对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修订后的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由于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计量范畴,因此将历史成本原则在新增的第九章“会计计量”中进行了规定;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其内容体现在具体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中;将2001年1月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弱化可靠性原则;对原基本准则规定的其他各项原则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和完善,如对谨慎性原则的表述,省去了“合理”二字。
(五)会计要素
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以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准则会计要素的定义。
此外,新准则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如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作为更高权威的文件,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6项,所以新准则将两者在“利润”要素中加以体现。原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而修订后的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六)会计计量
基于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修订后的基本准则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对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而原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仅在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作了原则性规定,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七)财务会计报告
原准则使用了“财务报告”的表述,而我国《会计法》、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称之为“财务会计报告”,但国际上均称为“财务报告”,国内公司编制的中报、年报等也称为“财务报告”。为了保持与上位法的一致,又为以后修改上位法时埋下伏笔,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
因为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财务情况说明书,而我国一般也不编财务情况说明书,所以新准则没有明确规定“财务情况说明书”,而是规定为“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此外,新准则还对财务报告的具体构成及其内容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具体列报要求则由“财务报表列报”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二、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的冲突与权衡
所谓概念框架,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构成的具有内部逻辑性的体系,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前后一致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环境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会计国际趋同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学者提出参照国际通用的模式建立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和建议,指出用具有行政强制力的基本准则代替本身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概念框架,表面上能增强其权威性,但基本准则的概念化特征和原则化形式决定了它无法为行政强制力提供着力点,同时政府文件的形式也使基本准则很难对于发展的实践做出及时的调整。那在我国,究竟采用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定位为基本准则,还是采用相对独立的概念框架形式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呢?基于法律地位和成本效益等问题的考虑,我国的准则制定部门和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葛家澍,2005)的原则,现阶段仍然保持基本准则的地位和形式,但修订之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可以在具体内容上更多地纳入概念框架的思想和内容,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的概念框架”(刘玉廷,2005)。
(一)法律地位的问题
如果要采用概念框架形式来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且由财政部制定和颁布,其地位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矛盾。作为概念框架,它既要充分吸收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同时又要考虑现实的会计实务和环境,必须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来保证它能够用理论的内在逻辑避免准则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相对坚固的基础而不受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这在立法层次较低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而如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切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更高层次法律法规,则缺乏弹性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基本准则没有区别,故而也就失去了制定的意义所在。
篇2
关键词:基本准则 理解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相协调的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对基本准则深入准确的理解对我们学习和把握具体准则以及指导会计实务有巨大的作用。
一、对沿用“基本准则”这一称谓的理解
在描述我国没有理论结构时,我们通常会说基本准则相当于美国的概念公告或理论结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士也付出了大量努力来研究如何构建我国的“概念框架”。我国的基本准则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美国的概念框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在实践之中也体现了这一做法。但是二者的差别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建立“概念框架”的客观条件。所以新修订的基本准则中我们沿用了以往的“基本准则”这一称谓,同时为了反映我国的基本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或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异同,我们将我国的会计基本准则称之为“应用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由7号公告构成,依次为: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3号《企业财务报告的要素》;第4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目标》;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第6号为《财务报表的要素》,代替第3号;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和现值》。我国的基本准则由十一章构成,依次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第五章、所有者权益,第六章、收入,第七章、费用,第八章、利润,第九章、会计计量,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十一章、附则。由此可见新的基本准则在章节的划分上借鉴了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做法,而且在经济实质的反映要求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体现了我国准则的国际趋同性,但是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我们还应关注二者的差别及差别的原因。我国的基本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或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作用上的差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作用表述如下: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意图确立各种目标和概念,从而使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可以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委员会本身是这套公告的主要使用者,这套概念公告本身不是会计准则,也不能代替特定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也指出,这个框架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立标准,也不取代具体的会计准则,可见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都不对具体的会计实务确立标准。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作用可归纳如下:(1)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究、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指南;(3)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在没有特定的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企业探讨和处理会计方法的原则;(4)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宣传和普及会计准则知识的教材;(5)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讨论会计理论相关问题时使用的标准化通用的专业语言。由此可见,我国的基本准则既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同时也是有关企业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并且后者的意义可能更显著一些,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准则被称为“应用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归属和法律地位的差别。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和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效力,所以不能强制执行。而我国的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法律规范或是部门规章,具有法律强制力。更确切地说,我国的基本准则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属于《会计法》所指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采用法规语言,受到体例的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像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那样对与会计准则密切相关的概念加以阐述(这一点在下文还有涉及),所以将它作为一个理论结构那样要求,勉为其难。
再次就是我国会计实务现状还不满足建立概念框架的要求。概念框架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在的一致性,而内在的一致性要求准则的制定者在经验、估计、会计经济实质的透彻理解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准,同时概念框架下的准则的运用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对会计执业界的要求较高,要求其加深对会计的理解。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让其突然接受“概念框架”这样的概念有可能造成会计理论界的认识困难,同时我国目前存在着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甚至滥用的现象,会计实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多层次和不成熟,所以与建立理论结构的要求还有距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继续采用“基本准则”这一称谓,“基本准则”这一术语既简明易懂,又体现了它的作用及法律地位,是充分考虑我国现实情况的较好选择。
二、对新基本准则的目标的理解
篇3
新会计基本准则与原基本准则的比较如下:
一、总体结构的变化
旧基本准则共有十章,新基本准则共有十一章,旧基本准则第二章的“一般原则”变为新基本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新增加了“会计计量”一章,对会计计量和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进行阐述。
二、总则部分的变化
总体上比较旧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只有九条,新基本准则共有十一条。把旧基本准则中在“一般原则”中体现的“权责发生制”移到新基本准则中的总则部分。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新基本准则第一条明确了制定准则的目标和依据,即以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为依据,制定本法。旧基本准则第一条同样明确了制定准则的目的和依据,即以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以《会计法》为依据,制定该准则。新旧比较,不难发现,新基本准则强调的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点在基本准则后面部分条款和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都有相关的规定,可以说,新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具体会计准则都是以这两点为准线,贯穿始终的。
三、会计核算原则部分的变化
旧基本准则中此部分的内容被划分在“一般原则”中叙述,而在新会计准则中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叙述。其实,新旧基本准则中反映的会计核算原则的实质是一样的,目的也相同,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旧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则”的内容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基本准则中同样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变换说法的目的在于更加明确会计核算原则的制定是为了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有用。旧基本准则中总共有12项一般原则,其中包括7个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的特性(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及明晰性)和5个确认和计量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性原则)。新基本准则共规定了8个原则,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将原来作为一般原则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在新基本准则总则中反映。新基本准则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新基本准则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放在“会计计量”部分,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新基本准则把旧基本准则中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其用意在于:保持企业前后各期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的目的本身就在于方便企业会计数据前后各期具有可比性,说可比性,本身就应该包括了一致性特征。
四、资产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两点:(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未来或者即将发生而还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够形成企业的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2)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不管是哪种,都必须具有导致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如果某项资产在能够预见的将来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被认作是资产。
五、负债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负债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两点: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未来或者即将发生而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实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2)负债必须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某项负债在能够预见的将来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那么该项负债就不能被认作是企业现实义务。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负债的确认条件,即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负债。符合负债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新基本准则负债部分删除了旧基本准则中对负债的详细分类,以及对各种不同负债类型定义的规定,体现了对负债的高度概括,更具有一般意义。
六、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作了修改,以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式引出其定义,即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利”,取消了旧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新基本准则明确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对其中的“利得”和“损失”进行了解释:(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新基本准则还强调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只要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能够计量,则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就能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七、收入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定义作了修改。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定义中没有提及收入的具体来源形式,而是强调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而不具体指旧基本准则中所叙述的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济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定义中未对收入的组成进行划定,只要是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就应该被认作是收入。新基本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条件进行了修改,但没有进行具体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与旧基本准则相比,更加注重经济实质。同时规定,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在利润表中反映,这在旧基本准则中没有规定。
八、费用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新定义为: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旧定义相比,强调企业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新基本准则增加了费用的确认条件,即费用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且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同时规定,符合费用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必须在利润表中反映。
九、利润部分的变化
未对利润的定义进行修改,即新旧基本准则都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但对利润的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新基本准则规定了利润金额的确定取决于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同时规定,作为利润的项目必须在利润表中反映。旧基本准则中没有相关规定。
十、新增加会计计量部分
在旧基本准则中,没有专门对会计计量进行规定。新基本准则专门用一章来对会计计量的概念和相关计量属性进行了详细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十一、财务会计报告部分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旧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新基本准则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采用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因此,新基本准则顺应实际需要规定了企业应当编制现金流量表。新基本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旧基本准则中的“损益表”改为新基本准则中的“利润表”,但实质未变,损益表和利润表都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篇4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Accounting,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3个文件中。按照FASB的解释,CF是一个章程,是一个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这个体系能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或应用,并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特性、功能和局限性作出规定。
美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在此之前,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会计职业团体及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进入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物价变动影响和国际结算等。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而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只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逻辑严密、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这样,导致了会计实务的混乱,受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严厉批评。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分歧,为进一步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70年代中期率先展开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都先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研究,并了一系列阐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文件和报告。实践证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会计准则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由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7年起陆续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两部分构成。前者又称基本会计准则,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所依据的基本会计规范,就其功能来说,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者即为国际会计惯例中所指的会计准则。我国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取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我国未来概念框架的一种过渡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在当前我国会计环境下的一种创新。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任务大多是由民间团体来承担。但在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却是由代表政府的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这是由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现实条件决定的:(1)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且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国家是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由政府部门来制定会计准则,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需要最为直接的手段。(2)在我国,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会影响到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在我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民间团体都不具备协调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能力。因此,我国采用以“基本准则”的法规形式来取代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简明易懂,便于人们清楚地理解其性质和地位,又能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
三、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基本准则的内容
1、目标和基本假设。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目标,会计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到概念框架的到向。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参考了国际惯例,以目标为导向。在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的第四条中规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在“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经管责任会计信息上,并同时考虑未来潜在的职业投资人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目标课题组,2005),是由我国会计环境决定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主要是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企业必须向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
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确定了基本准则指导具体准则制定的作用,第五条至第九条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这样规定,包含并发展了西方“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向会计目标的桥梁。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就决定了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应是可靠性而并非是相关性。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低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找到了“借口”。会计信息的大面积失真也决定了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应当强调可靠性。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了可靠性的内涵: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与总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相互呼应。第十三条到十九条,依次列出了“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包含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另外七项信息质量要求。从排列的顺序看,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主要质量特征,其他为次要质量特征。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基本准则第三章到第八章,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为主线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六要素的定义,确认标准、报表列示作了规定。特别是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包含的内容中将资本公积改成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第八章利润的内容中包含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篇5
关键词: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重大差异;会计目标;会计要素
Abstract: Is unceasingly thorough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novates unceasingly, accountant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commercial language,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which the new situation brings. Under this background,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issued newly "Business accounting in February 15, 2006 Criterion - - - Basic maxi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new basic maxim (2006) with original basic maxim (1992) the comparison, promulgates the new criterion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concept frame, constructs the compl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leve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criterion formul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rests on and is clear about accountant aspects and during the original criterion and so on goal difference, so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s the new basic maxim.
key word: Basic maxim;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concept fra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untant goal; Accountant essential factor
前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新准则)是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相比较而言,新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葛家澍(2003)曾经指出:“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科学的会计准则应当在首尾一贯、内在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报告,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基本问题。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对编制财务报表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进行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原已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导致会计基本概念不一致,存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之间互不协调、前后矛盾的现象。而新准则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到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整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将为指导会计工作实践和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拓展了准则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楼继伟,2006.2)。准则的制定是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原准则在第一章第二条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明确了《会计法》是制定准则的唯一的法律依据,未考虑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联性,在司法实践中妨碍了其他法律法规作用的发挥。“在许多法律人眼中,《会计法》无非是追究责任的法律机制在会计———一个独立于法律界的专业领域———这一特定部门中运作的表现形式而已,其统领下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仅仅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针对会计人员、组织单位会计工作的一套技术规范,与其他经济法律制度相对脱节。”(刘燕,2005.5)新准则在第一章第一条中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制定准则的依据由原来单一的《会计法》扩展到以《会计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各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为消除《会计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铺平了道路,不仅保持了会计法制体系的协调统一,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整体效能,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
我国原有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在会计法的统领下由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共同组成的,即“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做法。其中,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作用,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原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作了原则性的定义和说明,从原准则的主要内容来看,相当一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如基本前提、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和部分会计核算原则等。具体准则主要对一般业务和特殊业务准则作了具体的规定,至今共了16项。由于原准则所规定的内容只起到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变革,原准则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市场环境的需要,无法真正发挥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1993年实施的13个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已经突破了基本准则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基本准则的制定作为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李玉环,2005.1)。新准则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层级,“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楼继伟,2006.2)。新准则层级分明,互相衔接,避免了指导规范与具体规定、操作指南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冲突,使不同层级准则的具体内容能够一以贯之,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
四、会计目标定位上的差异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即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原准则并未明确我国的会计目标,仅在第二章第十一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即所谓的“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这与1992年当时的市场主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或政府作为资产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管理分不开的。以次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起到了国家及相关部门做为出资人,了解和评价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股权分置难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希望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准则在第一章第四条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既反映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受托责任观”,又体现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决策有用观”,集两种观点于一身,会计目标的明确和观念的升华,是新准则重大突破之一,以此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将为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差异
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贯性、谨慎性要求的基础上,新准则作了如下修改:(1)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假定前提。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是按照是否实现进行确认的,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来确定,因此当涉及到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和收入的实现等问题时,应以权责法发生制为前提假设。(2)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并便于使用相应的信息,将明晰性改为了可理解性。(3)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的考虑,将真实性改为可靠性。(4)为突出会计核算中注重经济业务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形式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新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8项要求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脉络,由于新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只有重要的会计信息才能
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才是值得提供的,因此,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作为其首要特征,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还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建立在重要性和可理解性基础之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要求;可比性、一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要要求;谨慎性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修正作用。
六、财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差异
(一)新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均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利益”这个术语,并对原准则中一些不太准确、不太完善的会计要素定义进行了修订:(1)突出强调资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资产的确认更加谨慎。(2)修正了负债的重复定义,将负债定义为一种“现实义务”。(3)理顺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明确指出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来源,其界定比原准则更加清晰明了。(4)明确了收入的本质内涵,新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扩大了费用的外延,新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6) 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将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利润中,而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中,明确了利得和损失的不同去向,更加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差异。
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由原准则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转换为新准则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原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以历史成本计量恰恰体现了可靠性的要求。在各利益相关者更为关注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今天,历史成本作为唯一的计量基础已不再完全适应投资者内在的要求,因此,新准则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的同时,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能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同时增进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七、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方面的差异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三)明确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新准则明确了各个会计要素确认应满足的条件,而原准则中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确认标准从原则上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当出现新的经济业务而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未作出规范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可凭借自身的职业判断,根据基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标准判断其是否应作为会计反映的对象及如何进行反映。
总之,新的基本准则在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时增加了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合理内容,发挥了西方国家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作为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一层级,有利于保持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完整性、严密性、科学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将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李玉环,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论坛,2005(1):10~17.
[3]楼继伟,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可贵实践和崭新突破[J].会计研究,2006(2):5~6.
[4]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992,11.
[5]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2.
篇6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尽管没有按照国际惯例称为“概念框架”,但它实质上起着概念框架的作用,因为它明确规定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同时首次提出了国际会计惯例中公认的一些概念(如确认、计量、报告、交易、事项等)其从内容到实质全面向国际惯例趋同,应该说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具雏形。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CF),是一部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组成的、互相关联的内在逻辑体系。这个体系指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目标是辨明会计的目的与意图;基本原理是指会计的基本概念,它们指引应予以进行会计处理的事项选择,各项事项的计量以及汇总并使之传递给利害关系集团的手段。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FASB)成立之后。
FASB概念框架包括七个公告,每一个公告就是一个“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如表1所示)。
不同国家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的公告的名称不一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称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tial Statements);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ASB)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SPFR)等。尽管名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借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会计实务,为其提供一个更一致的概念基础,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指导发展新会计准则。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比较
表2列示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SFACs)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IASC框架)的主要区别。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确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雏形
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等章节。从中可概括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如表3所示。
四、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假设增加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交易或事项中,当一项取得收入或利得的权利发生时,应当确认收入或利得;而当一项承诺在未来支付费用或损失的义务已经形成时,则应当确认费用或损失。权责发生制强调收入取得、费用形成的会计期间,而不问收入是否已经收到、费用是否已经支付。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的原因是:(1)信用制度在工业社会日益发达,绝大多数交易或事项都要借助于信用来完成;(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两权分离,产生委托和关系日益远离企业的投资人,要求按期间业绩来检查资源受托经营和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明确业绩的期间归属,才能分清受托责任的履行和完成情况,从而有根据地对管理层作出奖惩和人事任免的决策。
权责发生制的原意是决定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发生经常与现金流动相分离,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又决定一个会计期间的利润即经营业绩,这与正式反映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有关。因此,在信用制度盛行后,会计上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时点就逐渐不按照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那一日,而按照权利已取得或义务已形成的日期,这样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就有标准了。
(二)会计目标体现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有两种典型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从上述关于会计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SFACs的会计目标倾向于决策有用观,而IASC框架的会计目标倾向于决策有用观,同时兼顾受托责任观。我国会计目标倾向于受托责任观,同时兼顾决策有用观。这也是符合我国的经济环境的。
(三)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新《基本准则》不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是和SFACs、IASC框架中提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相吻合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依次可概括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体现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
(四)会计要素确认引入资产负债观
新《基本准则》沿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在所有者权益、利润要素中增加利得和损失。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通过资产、负债的确认标准可看出,我国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更接近IASC框架规定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五)会计计量属性的多元化
篇7
论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结构;特点;意义
论文摘要: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是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新准则目前仅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其他企业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准则了解甚少。为此,本文就新准则的框架结构、特点、意义略陈管见,试图再大力渲染它。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 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1个应用指南构成。
1.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由11章50条构成。基本准则处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层次。基本准则涉及整个会计工作和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统驭和指导作用,各具体准则的基本原则均来自基本准则,不得违反基本准则的精神。
(1) 继续坚持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位。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内容与我国的基本准则有相似之处,但该框架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有了基本准则,十多年来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所以,这次修订基本准则,没有将原来的基本准则改为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仍沿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形式,只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做出修改。
(2) 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改。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最终要达到的结果。在国外,也称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根据会计的本质和国内外会计实践,修订后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对信息的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基本准则根据这些新情况对会计目标有关内容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4) 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这次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基本准则修订后的这部分内容完全是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的,而且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除了修改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外,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例如,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
(5) 对财务报告进行修改。本次修改删除了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提法,将第九章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在语言表述上做到中国化和通俗化,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
2.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共有38项,其中,新制定的会计准则22项,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16项。这38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
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1)一般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等具体准则项目。
(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要求。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等准则项目。
(3)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等准则项目。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解决在运用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类似于以前的会计制度。鉴于这次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的幅度很大,如果由企业自行设计科目报表可能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二、 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和实施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要使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必须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有相当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减少或消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充分协调,可以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比性,降低我国企业信息报告成本和融资成本,有利于推进我国当前实施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因此,制定一套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
第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没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贯彻了先进科学的会计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使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了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从整体看,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会计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的职业水平,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成为我国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一靠培训,二靠在实践中锻炼。以新会计准则体系培训为契机,将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念和先进的会计方法传授给会计人员,将有利于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提高;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使会计人员有机会在会计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第四,有利于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新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国更快地实现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目标,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三、 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体系较好地处理了借鉴国际惯例与立足国情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科学规范与便于理解和操作执行的关系。所以,与以前颁布类似的会计规范相比,新会计准则体系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 科学性。首先,科学性体现在其会计理念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日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其次,科学性体现在其体系结构和表述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是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既有一般的原则指导,又有实务的操作指南,既体现了国际协调性,又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新会计准则体系体例合理、表述清晰、定义科学,是一套质量较高的会计准则体系。最后,科学性还体现在其会计政策和方法的科学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保留了在我国行之有效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剔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如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等),引进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如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引入实体理论等)。
第二, 全面性。纵向上看,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是一个有机整体;横向上看,38项具体准则和1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包括以前的一些常规业务,而且包括了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业务(如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等)。即使将来出现具体准则没有涵盖的新经济业务,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基本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第三, 可操作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的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人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作出了规范,避免了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避免了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第四, 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充分协调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中国实情的内容,绝大部分会计政策与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保持了高度的协调性(或趋同性),但同时,新会计准则与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关联方的披露;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五, 层次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制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则。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对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指南。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各有分工。
第六, 动态性。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掀起的会计改革,是一场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在内的国际接轨,但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仍存在着诸多差异,并且形式上也以会计制度为主,而不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形式。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标准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一、关于总则
(一)准则制定的目标
原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改为“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原准则描述较为笼统,新准则在目标上更加具体,操作性强。
(二)准则制定的依据
原准则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年制定,1993年修订),新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修订)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显然新准则制定的依据更加全面,兼顾制度之间的协调,更加注重与法律和经济环境的兼容性。
(三)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
新准则明确了 “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即基本准则)”。指明了基本准则的“母则”地位和统驭作用;原准则没有规定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却指出会计制度的制定要遵循基本准则。
但从历史上看,每一个具体准则都是根据需要而制定的,新兴事物的出现产生新的会计问题,就需要制定或修订会计具体准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根据具体准则的发展状况反过来修订基本会计准则。因此笔者认为,基本准则能否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值得商榷。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原准则第二章第十一条提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会计是一个微观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以企业作为反映主体,而国家决策需要的信息往往是总量指标,因此,“会计要想满足宏观管理的需要,还需要综合、加工和筛选。”另外,财务会计报告要想“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就必须包括管理会计的内容,如成本报表。显然超出了会计准则的规范范围,因为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的技术规章,因此,新准则把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新准则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行调整,抹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
另外,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由第二章提到第一章标志着会计界对会计理论思想转变的开始,会计理论不再从基本假设开始,而是从目标开始。原准则以四项假设为前提构建会计准则,如果假设缺乏现实意义,则会计准则必然缺乏合理性和实用性。而以目标为起点构建会计准则,即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开始,目标指引财务会计的方向,财务会计与报表围绕目标运转弥补过去思路的不足,保证准则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同时,新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范畴,政府成了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排序还靠后。
(五)会计假设
新准则从第五条至第九条用通俗而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原准则为四项假设,权责发生制仅为收入、费用确认的标准。新准则把权责发生制上升到基本假设层次笔者认为欠妥。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一切会计活动,基本准则规范一切具体准则,基本假设规范全部经济业务。因此,基本假设应当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基础性,其普遍性是不言自明的。而权责发生制是有待证明的假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商誉的确认、养老金的确认等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另外,按照优胜劣汰的商品竞争原则,企业的关、停、并、转、甚至倒闭清算并不新鲜,尤其有些虚拟主体经营短暂多变。所以,在会计准则规范中,除了持续经营会计,还有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因此笔者认为,持续经营假设是与市场竞争机制相违背的会计假设,也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企业。
新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此条的本意在于规范会计主体假设,但却没有注意到措辞的缺陷。企业发生的事项有已经发生的,也有正在发生的,还有将要发生的,而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般都针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笔者建议改成“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六)会计分期
原准则第六条:“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新准则第七条:“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中期涵盖季度和月份,表述更加简练。
(七)货币计量
原准则第七条强调人民币的记账本位币地位,新准则只要求以货币计量。这种改进无疑将大大减少外商投资企业的核算成本。
(八)会计要素的确认
新准则第十条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这个观点取材于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原准则没有此类规定.。但笔者认为“经济特征”是模糊的,实际上会计要素是会计对交易或事项的构成要素(资源、事件、参与者、地点等)的抽象,而非对经济特征的抽象。按照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缺乏操作性。
二、关于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
(一)名称。原准则在第二章为“一般原则”,新准则改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连接第一章的财务会计目标,并为以后对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留下空间,也体现了国际协调。
(二)内容。原准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即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方面的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新准则为9个特征,删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并入会计基本假设,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新准则一个重要的补充是将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这显然是受IASC的影响。
(三)顺序。从排列的顺序看,可靠性和相关性在品质上重于其他原则,而可靠性又是相关性的基础。显而易见,不真实的相关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的信息才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另外,明晰性由原则的第六位排在现在的第三位。这是因为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形象塑造,经常在信息披露上大做文字游戏:用词晦涩,似是而非,在重大环节问题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而细枝末节却洋洋洒洒,让报告使用者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关于会计要素
第三章到第八章是按会计要素分列的,包括每个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标准和列示要求。原准则定义会计要素后对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进行定义和解释。新准则剔除了原准则具体要素项目的内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增强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对会计要素定义做了重大调整,主要是因为国务院2000年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同时还吸收了国际准则的合理内容。六个会计要素的定义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为主线,把所有要素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思维逻辑习惯。
(一)资产
1.定义。原准则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本质的特征”,已经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必然已经转化为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未来的经济利益符合企业持有资源的目的,从持续经营的观点来看,任何资产都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形式,最终成为现金(当然可以再买其他资产)。因此,新准则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另外,新准则增加“过去形成”。资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要求权,而未来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经济利益产权缺乏证据支持,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新准则在定义上更加严谨,操作性更强,也符合资产的本质。
2.确认与列示。原准则对资产无确认规定,但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规定了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新准则更原则化,强调了职业判断。
(二)负债
1.定义。负债的定义原则和新准则完全不同:原准则:“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新准则:“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准则强调现实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这种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也与资产的定义协调呼应。
2.确认与列示。原准则无确认前提的规定,列举其细化项目,按分类进行了定义和会计报表列示说明;新准则对负债确认的标准同于资产,概率标准和可计量性符合即可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原准则“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新准则“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原准则中的所有权是一个法律概念,指物权,无特定的义务人。在会计准则引用法律概念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使用剩余权益更加确切。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建立在一个计算公式的基础之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定义立足会计主体角度定量描述,精炼、易懂。缺陷是与其他会计要素的定义基础不一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都是定义在单项交易的基础之上的,所有者权益定义却立足整体,这使得单项交易或事项无法识别所有者权益。
2.来源。原准则中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新准则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新准则把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合并成为留存收益,体现该部分是对企业剩余利润的一种储备,也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对比新旧准则可以发现,“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实际上就是原准则规定的资本公积。利得和损失是对“日常经营”活动的反向排除,属于偶发经济业务所得,是不经过经营活动就能取得的或意料之外的收益,如接受捐赠、收取或支付的违约金等。引入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概念目的是向国际会计准则看齐,增强会计实务的操作性,其实质与我国原准则没有区别。
3.确认与列示。原准则没有确认规定。新准则第二十八条提出“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这个规定显然是建立在第二十六条关于所有者权益定义的基础上的。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所有者权益并不是在总资产、总负债都计量出来后才得出其计量值,而是在每项交易中得出其计量值,而且其计量并不由资产和负债计量共同决定。比如,股东投入现金的交易活动,产生了“实收资本”这项所有者权益,但其计量并不取决于任何负债。
(四)收入
1.定义。原准则规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强调收入只是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新准则在表述上有了重大变化,强调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形成、导致权益增加、与投入资本无关。收入定义与所有者权益定义相呼应,指明不是为了完成经济目标而从事的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范畴,如资产的价值变动、固定资产的处理损益等。新准则并没有对收入进行分类。
2.确认与列示。原准则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并对长期工程和销售退回、销售折扣、折让做了规定;新准则只规范了两个标准:概率标准和可计量标准,与资产、负债的确认相协调,对收入的明细规定放在基本准则。
(五)费用
1.定义。原准则中的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新准则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增加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
2.分类。原准则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新准则没有明确的费用分类,只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细分。但有两款规定笔者认为欠妥。
第三十五条的第二款“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资产确认主要有两个条件(除符合资产定义之外):概率标准和可计量标准。一般地,如果一项支出“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就说明其符合资产确认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这个条件(概率标准);既然有支出,通常说明其符合资产确认的“成本或价值可计量”这个条件(可计量标准);既然如此,这里所谓的“不符合或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通常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在债务置换交易(一项债务换另一项债务)或在利润分配事项中,导致企业承担了一项负债,而且也不确认一项资产,却不可能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3.确认与列示。原准则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分别规定核算,结转损益;新准则仍然强调概率标准和可计量标准。
另外新准则还取消了原准则关于成本计算方法、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调整等内容。实际上此处体现了财政部只是加强了财务会计的规范,而放开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规范,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六)利润
1.定义。原准则定义利润为“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新准则将期间明确为会计期间,更加科学严禁。原准则将利润分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并分别进行了定义说明;新准则规定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要素中引入“利得”、“损失”概念,意味着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是利润的组成部分,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这样新准则就将利润构成要素中那些不存在因果关系,毋需按配比原则确认的项目与存在因果关系并需要收支配比的项目区别开来,使利润信息更具有相关性。
2.确认与列示。原准则未涉及确认问题,只强调利润项目分项列示,只有利润分配方案的要在附注中披露;新准则中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四、关于会计计量
(一)计量属性体系。原准则没有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新准则增加一章单独规范计量属性问题。会计计量模式本来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组成,由于计量单位已经列入第一章总则之中,当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所以第九章主要规定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引入值得称道,但与其他四种计量模式并列似乎不妥。公允价值计价是指报告期末根据实际变动情况对资产发生额的原始计价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计价确定资产的价值。而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价值体系”,可以是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或市价,也可以是可变现价值,还可以是现值。
另外,既然存在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那么是否就应该引入清算价值计量属性。
(二)计量属性选择。我国的基本准则对于企业采用何种计量属性,不是由企业计量对象的性质自由选用的,它是一项由具体准则明确规定的会计政策。这可能因为,会计属性的自由选用,不但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且有可能会为财务欺诈、会计作假打开一个方便之门。在会计计量一章中,第四十二条再一次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历史成本可靠简便,持有期间不确认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节约信息成本,而且具有可验证性。如果采用其它计量属性,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显然这是为制定具体准则作出的指导原则。因为四十一条已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五、关于财务报告
(一)定义。原基本准则第九章为“财务报告”定义比较简单,“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新准则将“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与国际接轨,与国务院颁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协调一致。定义为“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新准则增加现金流量叙述,明确“会计信息”概念,并取消书面二字。
篇9
【关键词】 利润操纵;新空间;重分类;协调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已有三年多,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会计准则的一些局限性,使会计准则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利用投资性房地产的有关规定操纵利润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模式,当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不是一定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这就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比如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那么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则按照适合的折旧或摊销方法将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涨不会影响当期利润;如果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那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投资性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时,上涨的部分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利润的增加,从而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空间。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操纵利润。当上市公司符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时,上市公司为了调节利润,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因为准则规定当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不是一定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建议将准则完善:当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二)利用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操纵利润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依据之一是企业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而持有意图或能力要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操作起来灵活性较大,使上市公司有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建议修订有关内容,减少利润操纵空间。
1.利用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操纵利润。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规定计算出来的利息收入是计入当期利润的,并反映在利润表中,如果上市公司没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二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是记入资本公积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当期利润没有影响,从而被用来操纵利润。
2.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来操纵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二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第三十七条规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或持有期限已超过本准则第十六条所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企业可以将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改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该成本或摊余成本为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符合条件时,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重分类,将导致企业利润增加,可用来操纵利润。建议准则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重分类的标准。
二、有的具体准则之间缺乏协调性
企业出租的房屋,到底是计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还是计入“投资性房地产” 科目核算,有关准则之间缺乏协调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号――投资性房地产》第二条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第三条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两个准则都提到持有资产的目的:出租,导致会计实务操作无所适从。建议修订会计准则时协调这两个准则的有关内容。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名称不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为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为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基本准则遵循了会计法的规定,使用的都是“财务会计报告” 这个词。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号――财务报表列报》这个具体准则中,却提出了“财务报表”这个词,在《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三号――合并财务报表》这个具体准则中,提出了“合并财务报表”这个词,这两个具体准则使用的都是“财务报表”,这与基本准则中明确提出的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不符,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可见具体准则第三十号、第三十三号在财务会计报告的称呼上未遵循基本准则,导致财务会计报告的称呼不统一。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将具体准则第三十号、第三十三号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改为“会计报表”,理由是《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三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三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从两个具体准则提到的“财务报表”的内容上看,与会计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基本相符,与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基本相符。为了更好地遵循基本准则,建议将前述两个具体准则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改为“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改为“合并会计报表”,有关的应用指南也做相应调整。
四、有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严密,导致会计准则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一)坏账准备科目对资产负债表日坏账准备金的确定不严密
按照具体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如果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坏账准备金,那么所确定的坏账准备金就会不合理,这是因为在这些应收款项中,“应收票据”核算的内容包括企业应收的银行承兑汇票款,而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也就是说,应收的银行承兑汇票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如果要据此确定坏账准备金,会导致坏账准备金不合理。又比如“其他应收款”科目,它核算的内容也包括企业代职工垫付的款项,一般会在垫付的下一个月发工资时,从职工的工资中扣回,这种应收款项如果也要用来确定坏账准备金,同样会导致坏账准备金不合理。
(二)长期借款科目核算内容不严密
在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中,该科目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资产负债表日,按规定计算的利息费用,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如果企业借入的是一次性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期末应预提利息费用,预提的利息显然不能计入“应付利息”科目。因为“应付利息”科目核算的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那么一次性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期末预提的利息在会计准则中也找不到依据,会计准则未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继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07(7):55.
篇10
企业的社会职能是创造财富,它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但企业也可能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兴办非营利性机构。而非营利组织往往也会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举办企业性组织,这就使原本分工十分明确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我国,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界限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家允许并鼓励非营利组织将技术产业化,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外开展有偿服务,因此有些业务明显带有营利目的。而有些企业也开办学校、、慈善机构等公益性组织,从而使企业的某些业务又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业务相互交叉融合,使两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企业会计准则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两套会计准则“殊途同归”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本文通过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两大会计准则体系并存的,对国外会计准则合并趋势的考察,论证我国两套会计准则合并的可行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构成的特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改革进展顺利,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惯例相协调。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改革起步相对较晚,有些方面滞后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迄今为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以“会计准则”。命名的会计规范只有一个,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各自对会计准则适用的内容作了相应规定,因而以“会计制度”命名的会计规范也应属于会计准则的范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已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的会计准则体系格局。我国的会计准则可分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三个部分。
2.两大准则体系相分离。基于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各有特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截然分开,各自独立。
3.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并列。西方国家一般以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行为,同时以公司法、税法等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财务行为。而我国则分别制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规则),规范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行为。
4.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我国采用的是“准则+制度”的规范模式: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主要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行为,非股份制企业主要以会计制度规范;政府会计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模式;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基本准则为原则性规范,以会计制度为具体规范。
二、两大准则体系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将企业会计与政府会计划开来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不可能承担政府职能,政府也不可能直接经营企业。企业与政府的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不同,业务性质和范围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但是把企业会计准则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截然分开,各自单独制定一套“基本会计准则”,则值得商榷,两大准则体系合并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大部分内容雷同。例如企业会计准则框架结构、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等,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完全相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绝大部分适用于非营利组织会计。
2.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并未将“结余”作为会计要素,但在会计制度中又规定设置了“结余分配”“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在收入支出表中也列示了“结余‘’和”结余分配“项目。从会计要素角度看,”结余“与”利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因而在1998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时,是否设”结余“要素就有很大争议。,预算会计界已普遍赞同把原来的五个要素改为六个要素(即增加”结余“要素)的设想。
3.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与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性质相同,但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负债表却采用了类似于“科目汇总表”的结构形式,将所有科目按照“资产部类”和“负债部类”左右顺序排列,编制时只要把报告日的各科目余额直接填入即可。另外,非营利组织由于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一般情况下采用收付实现制,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因而只有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才能反映其资金的收支结存情况,但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规定。
4.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方案,除少数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仍由政府财政供给以外,绝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将逐渐取消财政拨款,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真正的自负盈亏。按照这种思路,非营利组织实行自负盈亏后,有些业务性质与企业相同,其会计政策与会计核算要求与企业不会有大的差别。但现行制度规定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的计量方法却不同于企业,如非营利组织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反映净值,不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等。
5.以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为依据,现已经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据此可以推断,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基本定型,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相互协调。而政府会计除了非营利组织以基本准则为原则性规范、会计制度为具体规范外,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都采用原来的“会计制度规范”模式。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还只停留在基本会计准则的层次上,至今尚未制订具体准则,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是否具有与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同等的指导功能尚未明确。
6.非营利组织准则虽然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度,但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仍然设置了与会计基本相同的应收、应付科目,对一些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的收支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可见,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中,大多数情况下实际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另外,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如盘盈盘亏财产物资的处理程序、内部成本核算等都企业会计进行处理。
以上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共性远远多于个性,两者“合二而一”,既有基础,也已在会计实务中证明是可行的。
三、对国外会计准则合并趋势的考察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把非营利组织(尤其是私立非营利组织)看作“准企业”,因而,企业会计准则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合并趋势并不是在我国体制改革中产生的特有现象,在西方国家这种趋势也明显存在。下面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主要以美国为例,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合并的过程和趋势。
在美国,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私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州和地方政府及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而联邦政府及其公立非营利组织适用的会计准则及核算制度则由会计总署制订。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原先制订的会计准则只适用于各类企业,后来才把私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订权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接过来,并把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结合制订。此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有关的专业学会就制定并了一系列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公告和指南。这些公告和指南起到了会计准则的作用,但存在许多会计实务上的操作,于是各界纷纷要求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0年的《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提出:根据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概念第一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所指出的各项所做的考察,本委员会断定,没有必要为任何特定类别的会计个体探讨其专一的概念体系。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和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体系的基础。一旦完成,这一概念体系将适应一切会计个体,而又同时适当地照顾到仅仅适用于某类会计个体的任何与众不同的概念和报告目的。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了既适应于企业,也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表要素》,并撤销了1979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仅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关于某些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与会计报告的意见公告》(孙芳城等,2001)。
近几年,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也注意到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合并的趋势,要求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唯一合法机构,为合并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提供保证。财务会计基金会明确提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各类非营利组织——无论私立还是政府举办的——均应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要求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孟利凡,1997)。此外,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表概念》和澳大利亚会计基金会公布的第四号《会计概念公告》中所规定的财务报表要素也同时适用于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宋常,1999)。至此说明,西方各国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合并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综上分析,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规范的基本一致,尤其是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原则、方法、报表体系结构等,更接近于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因此,只要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作适当的补充完善,并对个别特殊问题另作专门描述,即可成为对制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具体准则或制度都有指导作用的基本会计准则。当然,这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两者合一,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充分论证。
主要参考
孙芳城、李孝林、张国康、孔庆林。2001.比较财务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417
孟凡利。1997.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l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