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锻炼范文
时间:2023-03-22 04:2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能锻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跑步是锻炼体力的有效方法,在有氧运动中,跑步是最简单、最方便的健身方式之一,它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发展肌肉力量,使全身的骨骼得到锻炼。具体做法如下:
1、使用跑步机前请准备好合体的服装,专用跑步鞋,运动前先喝一些温开水,上机前先运动几分钟,调节室内空气等。
2、上机后选择每小时3公里左右的时速慢走5分钟,正常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3、调整时速在4公里左右,快走10分钟自然摆臂稍用力,步伐轻快富有节奏感。调整呼吸,三步一吸气,判断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每天进行锻炼,我们的身体就会分泌一些hgh的激素,这种激素的增多可以帮助我们延缓衰老。锻炼身体的好处
1、定期运动可以帮助防止或控制高血压的出现,胆固醇水平也会因此而受益。经常运动,高密度脂蛋白或“有益”胆固醇会增高,而低密度脂蛋白或“有害”胆固醇则会减少。通过减少动脉内斑块的集结,这一“组合拳出击”会让血液流动得更为顺利。
2、运动的时候会消耗掉一些热量。运动得越激烈,热量消耗得就越多,也就越容易控制体重。
3、运动会给身体内的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实际上.定期的锻炼会帮助身体内的心脏和血管的血液循环更有效地运转。4.一次好的夜间睡眠会提高你的注意力,提升你的生产力以及改善你的心情。锻炼是好睡眠的关键。定期的锻炼可以帮助更快地入睡,而且让睡得更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幼儿;活动;身心健康;体能发展
我所在的幼儿园地处陕甘交界处,每天在入园离园时不乏看见家长抱着孩子出入校园,那一刻我就在想:孩子是不是连走的机会都没有了?事实上的确如此,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备受呵护,弱不禁风,外出远足,没走几步就喊累;稍微爬一下楼梯便上气不接下气;夏天到户外没几分钟,就热得受不了;冬天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咳嗽。由于缺乏运动,一些孩子体内废物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他们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的状态,体能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促进幼儿体能发展,改变幼儿体能现状,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乃是幼儿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一、活动开展对幼儿体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幼儿体能发展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健康发展”。幼儿的“体”放在首位,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切无从谈起。曾有人说过:“身体是1,学业、前程、财富……都是0,当孩子拥有健康时,他可能拥有10,100,1000,甚至更多,如果失去1,拥有的0再多,仍然一无所有。”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体能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体能发展的充要条件
虽说一个人即使不锻炼,体能也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但这种增长是很有限的,要提高人体机能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加速身体各器官系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缺乏运动而引起的体能低下,会造成多种健康问题。运动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升的氧气,而跑5千米,1分钟能吸取2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二、创新载体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1.创新早操活动,丰富体能训练
早操是幼儿每天入园后的第一项体育锻炼活动,早操时间安排在8点半至9点之间,早操是大集体活动,要科学编排,提升运动的密度。传统的早操都是所有班级做统一化的集体韵律操,久而久之,幼儿觉得枯燥无味,并且这样的早操对于幼儿的骨骼、大肌肉、小肌肉、平衡力的发展并无多大作用。科学地编排早操并不断有所创新,对处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我园在编排早操时进行了很大的创新,集体活动环节根据大、中、小三个年级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早操编排,大班的沙盒器械操、中班的动物模仿操、小班的手铃操。我园在集体活动环节之后加入幼儿体能训练,各个班级准备自己的器械开始15分钟的活动,摇呼啦圈、跳绳、跳方、走平衡木、蛇形跑等活动,异彩纷呈,同级之间还可以交换道具,创新的早操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
2.亲子体育锻炼,拓展体能训练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亘古不变的话题,幼儿的体能发展亦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每个学期都会有亲子运动会,我们倡导家长积极参与,每班都有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亲子游戏,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敢于竞争的竞技与合作意识,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家长们了解了自己幼儿的体能发展状况,幼儿园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更好的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体能的健康发展,并让幼儿的体能训练融入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个活动中去,如:亲子远足、亲子旅行等。
3.户外游戏活动,愉悦幼儿身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户外活动应不少于两小时”。幼儿园户外活动以体育游戏为主,体育游戏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之中,对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其以体能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让幼儿学习投掷前可以做的“纸飞机”游戏;锻炼幼儿的手、脚动作协调能力时可以进行“弹球”“跳房子”等跳跃游戏;训练幼儿平衡能力时可以进行“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把基本技能训练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在快乐且有目的的游戏中训练了幼儿的体能。
三、遵循原则保证幼儿体能健康发展
1.活动要科学适量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各个年龄阶段幼儿身体发展的标准进行科学训练,遵循各个阶段幼儿身体发育规律,循序渐进,逐见成效,切不可拔苗助长,损害幼儿身体健康。如,小班幼儿连续单脚跳不能超过10个,中班幼儿不能超过15,大班幼儿不能超过20个。
2.训练要个别对待
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个人的健康状况、身体各部位的发育情况以及对寒冷、对日光照射的忍受能力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在规定锻炼时间、强度、顺序时,要特别注意每个人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组织赛跑项目时,起跑线与到达终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长短不一,但终点同一。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健康是幼儿成才之根本,而良好的体能又是幼儿健康的前提条件,开展体能训练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迫在眉睫,希望通过幼儿活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研究,全面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让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坚强、勇敢。拥有身体这个“1”,进而拥有更多“0”。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短跑类项目是讲求速度的一类体育竞技,作为最为古老的竞技方式,核心是培养短跑类运动员的速度。本文针对初中短跑类特长生体能训练进行了探讨,对其含义、训练内容、特征以及体能训练遵循的原则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初中短跑特长生体能训练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短跑 特长生 体能训练
一、体能及短跑专项体能含义
体能一般是先天遗传和后期锻炼而形成的,其主要是由人体结构、能量储备以及功能调节所控制。初中短跑类特长生在体能方面的训练不仅仅是作为运动员的素质,而是应当被充分重视起来。短跑体能专项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运动员在极限强度的运动后,其肌肉所能维持运动所展现的能力。短跑特长生的体能结构、代谢水平以及外部环境都与专项体能相互联系的,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
(一)力量
由于短跑属于体能主导的竞技行为,所以力量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当受到外界阻力时,力量就成为支撑短跑的源泉。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根据项目的不同而设定目标,例如100米跑的四个阶段都需要力量作为支撑,最大力量、快速力量以及力量耐力这三个方面是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爆发力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其可以决定一个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二)速度
速度是短跑竞技比赛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内容,一般来说速度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反映速度;二是动作速度;三是位移速度,这三个方面对于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短跑的灵魂,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运动员反应能力、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等方面的培养。
(三)耐力
耐力的训练是指运动员在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后,仍能坚持运动表现的训练方式,其主要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而短跑运动员在耐力的训练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运动员的力量耐力以及力量速度耐力,是高速运动之后运动员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而克服疲劳的能力,这是无氧耐力素质的具体培训内容。
(四)柔韧
柔韧性是韧带拉伸程度的训练,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运动自我主动进行拉伸,二是在教练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拉伸的训练。短跑是运用肌肉运动较多的一种竞技比赛,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准备工作,很容易会韧带拉伤或者是肌肉拉伤。
(五)协调
神经系统对于动作反应快慢的能力叫做协调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是将柔韧、速度、耐力和力量这几个部分相结合的能力。其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
三、初中短跑类特长体能特征
(一)训练方面
1.客观评价性
目前初中短跑类特长体能的判定不只是按照成绩的最终结果,同时也要结合特长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客观性地评价。由于客观的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运动员树立良好的信心,同时也可以较为客观地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估系统。
2.专项特异性
每一个体能项目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训练运动员时也应该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训练手段和方式,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训练的效果。长时间的专项体能训练才能够真正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在短跑训练当中。
3.系统性
系统性的训练内容对于初中短跑体能训练也很重要,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练员和学校对运动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只有这样才是对运动员最有益的。在进行短跑体能训练的时间和任务安排时,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和身体情况以及运动量目标共同决定。
(二)属性方面
根据初中短跑类竞技项目的属性研究,其属于无氧代谢以及速度型的项目。初中短跑运动员需要在无氧训练和速度训练上加强力度,因为运动员的整体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先天遗传,更多的是依靠后天的强化训练。
四、初中短跑类特长生体能训练遵循的原则
(一)个体性
在初中短跑类特长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发展运动员的个体性原则,这主要是因为每个运动员其身体素质和擅长的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在安排训练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速地培养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
(二)渐进性
短跑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优秀的运动员在栽培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不断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所有训练内容都应该秉着渐进性的专业特点,不能够过于急功近利。
(三)整体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整体性的训练原则,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的发展必须全面而具体。单一的体能训练并不能够充分培养运动员的实力,同时也不利于运动员的协调发展。整体性的训练要求对运动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做到踏实可靠。
(四)专项化
专项化是短跑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内容,其需要按照运动员的专项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体能特征,将这些因素共同考虑在内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同时在比赛前期要根据运动员当时的身体素质,制定针对性战术和专项化的训练。
(五)反馈性
在长期的培训之后必须要注重对运动员能力提高和身体健康等信息的反馈,这样不仅是为了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着想,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制定训练计划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为了有效地帮助初中学校加大对短跑类特长生的体能训练,本文对初中短跑特长生体能训练方面的介绍,主要是从其含义、内容、特征及原则等方面着手。体能训练对于短跑类特长生的竞技能力有很多大的帮助,采取有效的训练模式是加快初中短跑特长生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训练短跑特长生时要更加注重全面性并且讲求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赵雪峰.初中短跑类特长生体能训练的内容与原则探讨[J].运动.2015.03:104-105.
篇5
读者吴永清
吴永清同志:
你身体果然没有什么病,但也不很强壮,你想锻炼身体,但在锻炼 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遇见了一些困难,你就灰心了,甚至说:“炼不炼反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青年更有特殊意义。青年时期,正是身体的发育时期,而体育锻炼是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发育的。假如在青年时期不注意体育锻炼,没有进行体力活动的习惯,内脏器官、筋肉、骨略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等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它们的机能,如心脏的负荷能力和肺脏的呼吸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往往就会形成纤弱的体质。这样看来,进行体育锻炼与否,对于我们青年的身体健康并不是没有关系。在你目前的情况下,身体还不够强壮,那更不应该忽视它。相反地,你应该注意体育锻炼,把身体搞得很健康,以便将来能够为国家建设事业,充分地贡献出自己的劳动。
你也应该了解,要体育锻炼收到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转瞬可得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你在进行锻炼的中间,敢于向困难作斗争。你在开始锻炼以后,全身有疼痛的感觉,遇到了阻碍,你就畏缩了,这是不好的。因为产生疼痛的感觉,是由于你运动不得法,你的筋肉也还不习惯于体力活动的缘故。你如果坚持了体育锻炼,而在进行体育锻铺的时候,又能够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但可以减轻疼痛的感觉(即便有些轻微的不舒服,在三、四天之后也会自然消失,这对身体没有什么害处)。而且你会逐渐感觉到运动以后的愉快。
篇6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育核心素养留在学生身上最具有价值的是身心健康、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而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获得的关键能力是自我锻炼能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可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会发现,只要一进行技能技术类的学习,学生却不是那么积极、投入,有的学生觉得技术动作太难了,有的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没兴趣。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效果也不好,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运动能力、技能和活动习惯。因此,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些巧教技术动作的策略,通过巧用这些策略,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和较快地掌握动作,体验运动的快乐。
一、巧用“诱导练习”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法是“讲解、示范和练习”,学生始终处在死板、没有激情和无积极性的状态下学习,最终效果不佳。因此,在新授技术动作前,我会深入地研究所要教学的动作特征,根据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创设与所学动作有关联的一些诱导性动作练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尝试练习、体会动作,稍加启发和点拨,一下子就能激活学生的练习欲望,使学生明白完成动作的窍门,从而又快又好地掌握动作。
如“前滚翻”的动作重点是低头、团身,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总有部分学生出现前额触海绵垫(没低头)、上体打开(没团身)滚翻不了的现象。于是,我抛出问题:“谁能从胯下看到天空?”这问题提出后,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蹲的、有弯的、有趴的……学生个个都在尝试、体验,“老师我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当学生从胯下看到天空的时候,前滚翻的蹲撑、低头及团身动作就自然形成了。接着,我引导他们脚蹬地、手推垫、压小腿起立。就这样通过“胯下看天”这一诱导性动作的练习,以前需要几节课才能学会的“前滚翻”动作,学生一次课就基本掌握了,一个个翻得是又快又欢。成功的体验导致学生回到家后也会在床铺上翻几个跟斗给家长炫耀一下,无形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得到了培养。
而巧用“诱导练习” 进行技术动作教学的另一途径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如在“蹲踞式跳远” 新授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练习一年级已学过的跳单双圈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并巩固单跳双落的动作;接着组织学生自己来摆放单双圈的距离(关注个体差异,消除同一落点造成的恐惧心理),尝试练习助跑几步单脚踏单圈(起跳)双脚落双圈(落地)的动作;最后引出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内容。通过“跳单双圈”的一系列诱导活动,使初次接触跳远动作的学生能很容易地体会跳远的助跑、起跳与落地的动作,就连初学者易出现的双脚起跳的错误动作也在“诱导练习”的辅助下自然地消失了。
巧用“诱导练习”教学可以起到化解动作难度及增加学习趣味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当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会延续到课余的自我锻炼中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运用“口诀”教学策略
长长的动作要领及体育术语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的会感到太抽象了无法理解,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模仿,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不好,更谈不上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创编动作口诀进行技术动作教学的风格。学生都反映喜欢这种教授形式:易懂、易学、易练。创编动作口诀,首先要研究所教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其次要抓住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最后要选择符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又有押韵和节奏感的文字来编辑。
如在教水平一(二年级)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时,根据本节课的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7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学会用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动作及本节课的重点:支撑脚位置和脚内侧击球的部位;难点:膝踝关节外展,我创编了“脚(支撑脚)落球侧一脚处,脚尖朝向目标处,同时抬起踢球腿,摆髋展膝翘脚尖,脚内侧对准出球方,击准球的后中部”的动作口诀。同时,我围绕每一句口诀设计了不同的练习内容,这样课堂上学生在边练边体会动作口诀中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六小句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初学者对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的动作要领一目了然。学生课中、课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口诀来指导、纠正自己的动作,学练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通过口诀的运用,动作要领被简化了,复s的技术动作更直观、更简单明了;而朗朗上口的口诀又便于学生记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快的身体体验,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活用“器材”教学策略
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受场地器材不足的影响,学生的练习密度不够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各种器材发挥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我开发和活用它的其他功能,“一物多用、一物巧用”可以弥补学校器材的不足,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获得自我锻炼的技能和能力。
如“跳绳”由于轻巧便于携带,学生可以做到人手一条,我在初教学生“踢毽子”时,就巧用跳绳引导学生先练习“原地踢绳”(一手拿绳子的一边手柄,用脚踢绳子下垂的另一边手柄);熟练后组织学生进行“行进间踢绳接力”游戏;当学生能熟悉“踢毽”的节奏感和垫步动作后就过渡到真正的踢毽子练习。巧用跳绳练踢毽,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减少了初学者直接用毽子来踢的失败感和无趣感(踢不到或无法连续踢,总是在捡毽子),从而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当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踢毽的各种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易的毽球比赛(场地和规则都做了适当的修改):两人对拉跳绳与腰处为网,网后两边各一条跳绳长度处放跳绳为端线,网与端线处两边各放一条为边线,就这样一个小型的毽球比赛场地就形成了。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而不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几条跳绳就可以供学生体验比赛的乐趣,成为他们课余生活健身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篇7
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化学课内容前后联系最为密切,在讲授新知识前,要有意识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企盼“探个究竟”,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明有关知识,如此反复,可使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不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应选用哪一种方法更好。学生各抒己见,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更强烈了。这时再作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二氧化碳还要收集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使用呢?问题一下就明朗了: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二、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憷。”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解题过程观察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让学生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问题讨论中,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在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气体的制取上,把知识学得更灵活,因此,我在课堂补充了一道练习: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请你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一套制取氢气的装置。通过练习,学生对本课题的知识就掌握得更牢固,思维也更开阔。这样的课堂,这种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激发,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原动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以教材的基本为依托,实施化学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更关键的是,它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地位,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篇8
卢兴福、刘鹏、吴冕之、李俊文……这群人中,有全国劳模,有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能专家,也有刚工作3年的年轻人。在贵阳供电局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保障下,他们一起经历了对创新的探索与突破。
竞赛中的成功试验。2016年4月到12月初,贵阳供电局试验所高压试验一班的李俊文与二班的吴冕之一共参加了4次有关高压试验的竞赛。这对于两位参加工作分别才3年和4年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头一遭。
“竞赛重在对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吴冕之说,他至今仍对一项日常试验工作记忆犹新。在对变电站的变压器设备开展相关高压试验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设备试验数据的准确率,他与同事常常会有一道拆除设备引线接头的工序。但在2016年的高压试验竞赛中,吴冕之与团队成员意识到拆除接头有两个问题,一是费时费力,遇到螺丝锈蚀的情况,还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拆除接头后开展的试验,所取得数据并非是设备连接运行时的试验数据,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
为此,在借鉴其他单位试验经验的基础上,敲嶂与团队成员采用铁芯屏蔽等不拆除设备引线接头的方法,使开展一次高压试验的平均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
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职工技术创新。“为员工做好服务,提供最好的发展平台,让员工有所得,或进步、或幸福,是工会工作最重要的职能。”贵阳供电局工会副主席胡新欣说。
吴冕之与李俊文能够“脱颖而出”,始于2016年4月贵阳供电局工会牵头举办的贵阳供电局高压试验竞赛。他们现在正在走的路,卢兴福、刘鹏两位“全国技术能手”也曾走过。
近期,卢兴福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在研究如何用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除“铁锈”。“变电设备的‘铁锈’处理,在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办法是刷漆,但需要反复多次开展,对于人力物力财力都存在很大消耗,我们团队现在正在做科研,力求寻找到一种较为经济的除锈方法。”卢兴福说。
刘鹏技能专家工作室则研究出输配电线路杆塔防腐导电型接地引下线项目,该项目目前已获得三家企业青睐,并从中优选出合作方进行签约,迈出了供电企业与电力装备制造产业联手推广研究成果的第一步。
篇9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它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而引起关节内外粘连。因长期劳损,气血不和,血不养筋所致,本病临床常见症状为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提物无力,活动受限,特别是外展、上举、外旋和内旋等活动均明显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日久可引起肩周围组织粘连,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软组织疾病。通过规范,标准,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很好的改善肩周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肩周炎;功能锻炼;体会
功能锻炼:建议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生活。同时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功能锻炼,对恢复健康很重要。大多数患者因畏惧疼痛而不敢活动肩关节,从而减少肩关节活动度,失去最加锻炼时机。时间一久,局部组织血流减慢,代谢减低,渗出增加而发生水肿,粘连。最终使肩关节活动更加受限以至关节冻结。
1 锻炼方法
1.1 爬墙上举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距墙约15厘米,患者双手从下往上爬墙,达到能承受最大限度停留30秒,反复数次。逐日递增爬高。
1.2 旋转法,取站立位,健手背于背后,患肘由小至大旋转肩关节,顺,逆时针方向反复旋转数次。
1.3 檫背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将一条毛巾搭在健侧肩上,患肢反背于背后,双手紧抓毛巾两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往下方拉,然后患肢再回拉,反复拉动如檫背状。
1.4 门框牵拉法,在门框下放置一方凳,双脚踏于凳上,患肢手握门框,渐做下蹲动作,次数及强度量力而行,以自身体重牵拉肩关节,反复数次,幅度由小到大。
1.5 后伸牵拉法,患手后伸背后,用健手在背后牵拉患手,逐步用力牵拉,使患手后伸逐渐恢复正常。
1.6 双展翅法,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两上肢同时外展90度,手心向下,上下摆动,坚持2-3分钟。本法除活动肩关节功能外,还可恢复三角肌肌力。
肩周炎锻炼方法很多,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3-5种,坚持锻炼。
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周围组织活动量,促进水肿吸收,解除肌肉痉挛,增强代谢,减少粘连发生,达到正常功能恢复。
2 注意事项
2.1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巩固疗效,促进肢体机能恢复缩短疗程。
2.2 锻炼时,精神集中,不要紧张,全身放松,上肢伸直,手指舒展,自然放松。
2.3 不要用力过猛,开始动作宜小,速度要慢,逐渐的防开动作,加快速度,但必须在功能限度以内,不要操之过急,慢慢停止动作,不要突然结束。
2.4 锻炼次数,一天2-3次为宜,酎情而定,不勉强,但要坚持。
篇10
【关键词】 短跑 体能训练 内容 原则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现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体能及短跑运动员体能概念
我国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和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对体能做出了解释:“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和攀爬等两部分构成。田麦久等专家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这些能力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最重要的身体运动能力,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健康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
2.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2.1身体形态。《田径运动高级教程》(1994)中对短跑运动员的形态描述为:形体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键长或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教练员可参考上述指标选材和指导运动训练。
2.2 机能。短跑机能评定的主要指标有脉搏、血压、血乳酸等。大强度或速度训练后即刻脉搏30-35次/10秒中等强度或速度训练后26-30次/10秒,均在2-3分钟即可恢复到19-22次/10秒,表明运动员机能好。短跑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收缩压上升或舒张压下降明显,且恢复较快,表明身体机能良好。教练员可参考上述指标在训练中加强相应指标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提高训练成绩。
2.3运动素质。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能力。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近年来国外常把运动素质称为体能,体能的训练也就是运动素质的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素主要有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
2.3.1速度训练。速度素质是短跑运动的核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短跑运动成绩。速度训练要安排在运动员体力充沛时。练习时间应控制在5-10秒之间,距离在80米以下,重复3-5次为宜,强度可在90%或接近全速进行。
2.3.2 力量训练(1)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础,爆发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最大力量的水平。训练采用本人最大的极限负荷量的60-85%的强度进行练习,每组4-8次,做5组,练习持续时间通常在4秒左右,组织间歇3分钟。(2)快速力量是爆发力的体现,强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表现出的最大力量。发展快速力量的负荷强度的变化区间很大,30%-100%都可。训练通常采用单双脚跳、台阶跳、蛙跳、身跳等练习下肢力量,这些超等长的练习速度快、强度大。
2.3.3 耐力练习。短跑运动员全程保持快速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取决于速度耐力的发展水平。首先要注意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同时提高他的速度耐力。
3.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3.1 遗传优势优先性原则。人们把短跑比赛比喻为运动天赋者的项目。运动员天赋越好,就越有机会在短跑项目上获得成功。曾经创造百米佳绩的欧文斯、刘易斯、贝利等全是黑人也说明了这点。教练员按特征选拔运动员并依据遗传优势制定出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训练成绩。
3.2 渐进性原则。训练实践证明,人体参与运动的各项因素自身的改善需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在体能训练中,渐进原则是指动作结构从易到难,量从少到多,强度从小到大,训练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增加体能负荷的数量强度是逐步增大短跑专项负荷的前提,也是最终实现整体大负荷训练的基础。
3.3 个体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是指根据短跑不同项目的特征和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及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个人特点、特长、特定需要及发展目标来制定训练计划,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
3.4 专项化原则。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根据短跑运动的特点,进行专项化的体能训练。一是要针对特定运动员的体能、技术状况、心理特征等,另一方面要针对短跑项目的动作结构、用力性质和参与作用的肌肉。因此训练的手段一定要有针对性。
3.5 激励性原则。在短跑体能训练中,教练员要激发运动员的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运动员更加积极的参加训练。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了解运动员的需要以满足,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等,以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M].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2000(8).
[2] 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J]中国体 育科技.2004.40(2).P1-6.
[3] 关吉臣.田径训练短跑运动员生理机能评定及负荷诊断.[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4).P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