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篇1

关键词: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74-02

连锁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管理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才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每个层面独立运作,具有有别于其他管理内容的特征,但又与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连锁企业管理的整体态势。财务管理作为连锁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连锁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做保障,就不可能有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效顺利开展,取得连锁企业管理绩效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本文主要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分析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探讨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策略,以期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产生于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并且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全面了解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内涵,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包括诸多内容的动态过程,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对象、手段、方式、目标等方面,这些方面并非简单叠加、随意组合,而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决定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其构成要素之间通过联系结合能够形成特定的关系结构,并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处于变化状态。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关系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构成要素之间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就会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关系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功能形态满足不同时期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需求。

2.复杂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决定其复杂性,具体而言就是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和功能形态的复杂性。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构成要素,且对于单个要素需求的数量、规格也具有呈现出不同性,这些不同性更多表现为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组合、排列方式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连锁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保持连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调整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关系,否则就会制约连锁企业的正常发展。功能形态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关系结构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目标性。任何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这种目标性既可以表现为短期的目标性,也可以表现为长期的目标性。无论是短期的目标还是长期的目标,都可以具体化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非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重要内容和方面。随着连锁企业发展的纵深化,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将越来越明显。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表现为保证连锁企业实现非经济目标之间的竞争。

4.平衡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表明了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与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更多表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平衡性。各构成要素基于连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整体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讲,就是管理者结合连锁企业各部门的发展实际,按照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展财务管理;各部门也应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成本与费用管理、经营活动分析五个方面。

1.筹资管理。资金是连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持,连锁企业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影响。然而,仅仅依靠连锁企业自有的资金是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且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带来破产的风险。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集资金。概括而言,连锁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偿还债务;三是满足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要实现这三个目的,连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外商资金等渠道,可以借助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来实现筹集资金。

篇2

一、教材主要内容

建立知识网络,从总体上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知识结构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财务成本管理》由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内容构成。全书共17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第1章,主要介绍财务成本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理解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和学习以后各章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工作环节和基本内容,其关键工作环节包括财务分析(第2章)、财务预测与计划(第3章)、财务估价(第4章)、财务控制(第15章),属于教材的计算分析基础;而基本内容包括投资管理(第5、6章)、筹资管理(第7、9章)、股利分配管理(第8章),属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是财务管理专题,包括企业价值分析(第10章)、期权估价(第11章)和财务战略(第17章),该部分属于教材较新内容,也是近年考试重点考核的内容。第四部分是成本管理,包括产品成本计算(第12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第13章)、标准成本管理(第14章)和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第16章)。

二、各部分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第一部分第1章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题型只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出现,在考试卷上分数很少,最少的年份只有1分,多的年份也不超过5分。但其为财务管理内容的总纲,对于理解各章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习该章重点是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的联系,尤其是以后各章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第二部分第2章至第9章、第15章,作为财务管理工作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的表述,是历年考试分数较多的章节。题型可以是客观题、计算题或综合题。第2章计算和综合题主要在财务报表分析上;第3章主要是财务预测的销售百分比分析法、可持续增长率的确定与运用、现金预算的编制;第4章主要是债券和股票估价;第5章主要是项目投资决策;第6章集中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和存货决策上;第7章集中在融资租赁决策上;第8章集中在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和评价上;第9章集中在资金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的计算、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上。考生对此部分内容也应予以重视,结合例题和相关习题掌握。第10章主要是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三)第三部分第10章、第11章、第17章属于财务管理专题部分,第10章是2004年教材新增加的部分,第11章期权估价是2007年新增内容,第17章战略管理属于今年新增内容。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凡是较新增加的内容通常是重点考核的内容,客观题、计算题或综合题都有可能考到,命题点主要应集中在企业价值确定的方法运用、期权估价方法、财务战略选择上。

(四)第四部分第12章到第14章、第16章,属于成本管理部分,作为财务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应占试卷的20%左右,其中今年新增加第16章作业成本管理应重点注意。

三、2008年教材新增内容分析

新增加的内容、教材改动较大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考生应加强对其的理解和运用。与2007年考试指定教材相比,2008年教材主要变化在于新增第16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以及第17章战略管理。

(一)“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一章应掌握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作业成本结构特点及应用。

其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见表1。

 

转贴于

其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的原材料等直接成本,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传统方法无异。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把间接成本先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上,然后在将作业成本按照作业成本(成本库)分配率和各产品所耗用的作业量指标(即耗用的作业动因数量),将作业成本追溯到各产品。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成本分配计算法。

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

二是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该种方法由于按预算分配率进行分配,会产生差异,因此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具体来说需要利用以下步骤及公式。

(2)按预算(正常)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某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预算(正常)分配率×该产品实际耗用的作业量。

(3)计算当期投入的总成本

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该产品当期发生的实际直接成本+该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

(4)计算、结转作业成本差异

作业成本差异=当期实际作业成本一已分配的作业成本

(5)会计期末进行作业成本差异调整

调整的方法有两种选择:一是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调整当期营业成本(已销产品销售成本);二是计算差异调整率,分配作业成本差异(将已分配作业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篇3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一、简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开始发展,主要是指由政府、证券监管机构、行业监管机构开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顺利实施,保护企业各类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并及时纠正企业内部各项错误与舞弊事件,保证企业内部各项会计资料的完整、合法和真实,而专门制定的政策与程序。能够防止经营风险与道德风险的发生,保护公司的资产,提高公司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提高公司的营业效率,增加公司的业绩。

(二)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处理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的水平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在一个企业中,任何与资金有关的活动都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活动。财务管理与各个部门的业务都息息相关。按照管理的对象划分,财务管理活动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股利分配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四项主要内容。按照管理环节划分,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评价和考核等内容。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整体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之下,整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象、方法,进而推动财务管理的合理运行。

(三)二者的联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需要企业的每一位管理人员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而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统筹安排企业内财物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开发、销售管理等各项内容。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程序,清晰的描述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得以实现,需要各个部门提供准确又及时的信息,特别是需要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以货币为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用多种财务手段和技术进行分析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信息本身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不可分,财务管理为企业资本的筹集与使用提供依据。短期的资本筹集与使用是营运管理的主要内容,影响企业的短期生产与销售。长期的资本投资与筹资过程,将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持有量和固定资产的数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约束着企业预算水平,并影响企业内部的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比例结构,反应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新产品的研发则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企业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

二、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有利于明确企业员工的职责权限,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具有不同的职责与权限。只有每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明确自身的职责,尽忠职守,才能够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使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内部控制的实施,制约着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完成自身的职责。高层管理者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制定企业的目标、战略计划,树立榜样、明确企业标准,组织成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机构,培养引进高端人才,与供应商和顾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高层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目标与宏观政策,并将高层管理者具体的目标细分为每个部门的具体目标,传递给基层的管理者,并监督相关项目的实施,及时向上级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权限较低,主要负责执行上级传达下来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的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特别是监督与反馈作用的发挥,能够加强对各个层次管理者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打造和谐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有利于整合企业的信息

现代企业要想实现成功经营,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如人事、生产、营销、财务、后勤等部门。虽然各个部门之间都有自身的运作系统与管理方式,但是各个部门的良好运作是企业整体实力增强的基础,每个部门业务的实施都离不开其他部门的支持,更是要以整个企业的大环境为背景。内部控制正式基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于以及部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利用审计、统计、会计等专门的报告和结果作为基本工具,检查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绩效,防止舞弊、造假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件的发生。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无疑要将不同部门、不同的管理者之间的信息相融合,促进企业的信息整合程度,提高企业的整体意识,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与信息共享。

(三)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决策的制定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舞弊造假等不良事件也频繁发生,都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制度不到位,其他管理制度混乱不堪或有章不循,牵制制度、批准制度不到位,财务制度缺乏连贯性与科学性,缺少事前控制的意识,都会造成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不利于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相反,如果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拿到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则能准确地分析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情况,为正确的财务决策的做出提供合理保障。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货币资金的管理

适当的货币资金存量和周转率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企业比较关注货币资金的管理,对重点岗位进行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专门设立出纳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收付和管理,由专门的会计人员登记现金总账,出纳人员不能接触现金总账,由不同的人员管理现金与支票。然而,货币资金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相容岗位落实不够彻底,出现出纳人员接触会计账目的现象,审批人员审批力度落实不到位。授权审批制度存在缺陷,经常出现越权审批资金的现象,没有严格执行申请、审批、复合、业务办理的过程。会计人员没有及时核对当日的现金日记账和总账。更没有每天核对账面与库存现金的余额。

(二)对采购业务的管理

制造型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水平。设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过程,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有几个关键点。首先,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根据所需物资的数量制定相应的预算,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进行采购,更需要明确采购人员的请购权限,对于数量较大或者涉及金额较大的物资采购,应该采用集体审批制度。其次,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定期的评估供应商的信用,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与供应商之间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保证交货的质量、数量以及时间。根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及时调整供应商。

(三)对成本费用的管理

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直接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公司应该严格落实成本费用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成本费用定额、决策和预算的授权审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范围,实行一审一批准为主,其他审批制度为辅的方式,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实际的成本费用预算表格。成本费用的预测应该具有严格的依据,预测方法应该合理,预测内容应该全面,依照严格的预测程序,按照每个费用的特点严格的进行费用预算,合理的编制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预测。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良好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前提。首先,内部控制要涵盖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从基层的生产到企业的核心销售过程。其次,内部控制要重点关注财务管理内容,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的加以执行,结合企业实际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修改相应的制度。

(二)强化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与反馈是内部控制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内部监管部门能够将企业的信息及时的反馈,完善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否,与员工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服务素质,加强岗位轮换的频率,对下属单位强制委派会计人员,合理处理人员接轨的衔接,综合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优化企业的内部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内容。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给与相对应的工作人员公平的肯定,对员工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果与企业的激励评价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效的评价机制,一方面为激励员工提供公平的标准,另一方面提供了约束员工的标准。约束与激励并存,从正反两个方面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管理的良性循环。岗位轮换、合理的授权管理都能够强化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 考 文 献]

[1]金峰州.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价值工程,2011(22)

[2]朱妲曼.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3]沈丽峰.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2)

篇4

关键词:ERP环境 供电公司 财务内部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供电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ERP的环境下,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不能够满足企业市场化的发展需求,阻碍了供电公司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完善供电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提高供电公司的的财务管理水平。在ERP的环境下,供电公司可以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现集中化管理,这样可以大大简化业务处理程序,供电公司只有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才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供电公司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供电公司在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特点

1.1、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ERP系统广泛的应用在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中,ERP系统通过把生产计划、采集计划等业务的信息自动输入到才财务管理中,这就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凭证输入工程,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需要和生产、物流、销售等部门进行核对业务,之后才能够录入相关的凭证信息,而利用ERP系统可以利用嵌入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凭证,ERP系统可以确保电力公司相关业务数据的准确,进而可以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另外,在供电公司中采用ERP系统可以节约财务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有助于财务人员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这样就可以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向管理型转变。

1.2、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

在供电公司管理中采用ERP系统,需要针对供电公司的不同经济业务财务不同的预算控制措施。从部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成本费用管理中心,并且依照科学的原则制定出目标成本,落实到各个部门,让各个部门明确成本责任和项目任务,这样可以加强供电企业的内部控制。从项目管理方面,需要做好项目的预算,加强对项目的现金流量、利润、成本费用等的监管。从流程角度,需要处理好流程、作业、任务之间的关系,不断的规范业务的审批和执行,加强对业务的考核和评比,各个部门需要做好分工、工作责任需要明确的划分。

1.3、完善了财务稽核的范围和深度

ERP系统可以配合财务管理的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多种稽核手段,不断的完善供电企业财务的稽核管理工作。在供电公司中采用ERP系统可以完成日常的财务稽核和专项稽核工作,另外还可以采用多部门的交叉稽核管理和进驻稽核,这样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稽核管理,提高供电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的的灵活性。

1.4、提供审计线索

在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中,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可以删除会计凭证,甚至出现反结账的现象,但是采用ERP系统任何数据被删都会留下痕迹,账务结账后不可以进行反结账。利用ERP系统便于查账、这样就会为审计工作提供大量的线索。

2、ERP环境下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2.1、加强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改造规模越来越大,基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对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是ERP环境下,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供电公司在进行基建工程施工时,要对通过工程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资金调拨,避免出现工程款超付占用公司流动资金的现象。供电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竣工工程决算考察制度,将基建工程的工程决算审计、工程财务决算报告、工程快结算等归纳到内控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水平。

2.2、加强用户无偿移交资产的内部控制

接受用户无偿移交资产不仅会缓解供电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为供电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用户无偿移交资产的管理是供电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之一。供电公司在接受用户无偿移交资产时,首先要掌握资产的真正价值,明确产权的归属问题,同时要对资产的运行维护、税务等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供电公司的资产接受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多个部门要相互监督,共同对用户无偿移交资产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用户无偿移交资产带来的风险,确保这类资产能促进供电公司的快速发展。

2.3、防范供电公司的财务风险

目前在我国网络病毒猖獗、黑客的频繁攻击以及盗取商业机密多发的情况下,供电公司需要重视ERP系统的运行环境,确保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作。可以采取计算机内外网独立运行,并且采用身份识别系统控制在非法的访问。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需要采用数据的单向传输,这样才能够确保供电公司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防范供电公司的财务风险是ERP环境下,供电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供电企业一定要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3、结语

在ERP的环境下,供电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依据ERP的具体应用,进行适度的调整。供电公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主要从加强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加强用户无偿移交资产的内部控制、防范供电公司的财务风险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促使ERP系统发挥其的作用,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供电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加强,能够促进供电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度,构造坚强的财务保证体系,另外,还可以控制和化解供电公司遇到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行为研究―内部控制活动的数据信息风险[J]会计之友,2013,21(29):114-120.

篇5

摘 要 本文以铁路企业经营财务管理为重点,首先分析了铁路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而分析了我国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总结了优化铁路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可以为相关部门革新完善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铁路企业 经营 财务管理 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铁路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铁路运输企业在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提高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铁路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铁路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特征分析

(1)铁路企业是以客货运输为主营业务的运输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新的铁路管理体制下,铁路总公司主要是针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信号控制设施、通讯设施、车站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经营管理国资企业,铁路具有高大半(高度集中、大动脉、半军事化)的特点。

(2)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不同、筹资渠道不同。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针对铁路运输服务过程中的各项元素,例如铁路、高架(高速)铁路、特殊区段铁路(如高寒)、公益性铁路等进行投资和筹资管理。

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导致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相比也较为不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铁路企业的现金管理。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国家铁路局管理的部门,现金流动是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进行管理的。

(2)铁路企业的资产核算具有特殊性。铁路企业由于管理的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支出以及投资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3)铁路企业的清算方式不同。由于铁路企业管理层次复杂繁琐,因此不同层次的铁路部门之间的资金缴纳支付以及资金清算业务都有一套专门的资金清算管理制度。

二、铁路企业经营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1)铁路企业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对象繁多复杂,因此当铁路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不足时,经常会出现核算问题,成本以及利润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失真的情况,导致铁路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2)铁路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薄弱。当前处于改革完善之中的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仍然存在较多的漏洞,行业内部的整体会计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难以及时总结分析铁路企业经营财务问题,导致铁路企业内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是违法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

(3)铁路运营清算收入不准,成本核算不实。我国铁路运营企业具有铁路线长、点多,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因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财务管理疏漏极易造成清算收入、成本核算以及经营利润数据的失真。

三、铁路经营财务管理优化模式研究

(1)重视铁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在财务管理体系内部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对铁路企业的经营财务进行核算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可靠以及完整准确,经常开展单车核算分析和支线收支分析,真实的反映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状况。其次为了强化对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应结合铁路企业的机构设置情况建立独立性强、业务能力高的财务监管机构。

(2)完善预算管理,针对铁路企业财务资金强化监管。预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铁路企业财务部门必须协调各个部门,综合制定妥善的预算计划以及落实执行措施,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据可依。

(3)强化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作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也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组织再教育培训,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充分熟悉国家针对铁路企业管理的各项政策、财务法规以及经营管理知识,通过对人才队伍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提高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4)在财务分析过程中,统筹分析铁路运营的社会效用、国防效能与经济效益。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我国大交通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国民需求、社会和谐稳定、物流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开展铁路运营财务分析时,应该统筹分析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运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实现铁路建设管理在国民经济、国防现代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5)分析铁路的社会公益性对铁路财务管理的影响程度。由于原铁道部体制下的铁路政企不分,军运、涉农物资等都实行特殊运价以及学生实行半价票等,均体现了铁路的社会公益性,而因此产生的运输进款损失和大量存在的公益铁路增加的成本支出,却未能得到相应财政补贴。在铁路企业巨额负债、利息成本不堪重负的今天,有必要明晰事项、厘清现状。

四、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正常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能力,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铁路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铁路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铁路经营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铁路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泉涌.浅议如何加强交通物流单位项目财务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篇6

关键字: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状态下,经济逐渐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在加剧,尤其是建筑行业,竞争更是不容小觑。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的加强管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自身实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效果,企业要想让自己获得较好的利润收入,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管理以提升经济效益,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会计法》,财政部门也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关的准则和制度。从目前来看,企业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企业的会计制度为主体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方式各有不同,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资金的投资渠道由单一化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企业内部出了有国家的投资以及银行的贷款之外,如股票集资、租赁融资以及债券集资等形式正在广泛的开展,这样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正确的处理好每种渠道的问题以及各种渠道之间的协调关系。

其次,企业的经营方式的多变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各种变化,有此导致的各种财务关系也更为多样和多变,这样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状况,需要管理者认真的把握。除此之外,企业的横向经营联合越来越多,资金在企业之间的横向流动也越来越频繁,企业的财务关系也在横向中迅速的发展,这样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最后,企业逐渐掌握了投资职能。之前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逐渐掌握了投资的职能,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的单位,这样就使得企业要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带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 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之后能够更好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下面文章就分析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为提升经济效益服务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首先要加强资金管理功能的发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资金,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资金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和获利不可或缺的要素,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说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企业的财会人员认真的履行职责,在对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最优利用,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需要充分的发挥资金管理的监督功能。企业要想更好的获得发展,在经营规模上有所扩张,就需要具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监督职能,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企业在资金支出上的浪费状况,最大限度的缩减经济开支,还会给管理者带来一定的工作动力,使其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功效。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企业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也会对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挖掘企业的发展潜能带来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企业盈利。最后,需要充分的发挥企业成本控制的功能。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获得最佳利益,因此说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发挥对成本投入的控制功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企业的成本进行严格管理,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成本的投入,从多方面多渠道控制成本。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防范机制能够使企业在健康的经济状态下发展,避免出现影响经济效益的事件发生。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仅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应对可能会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财务风险,所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构建起财务危机的应对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内部的财务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做好这一点,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内部财会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对这些人员的观念进行创新,使其能够尽更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企业隐藏的经济危机,做好应对措施;其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责任划分机制,将每个财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到具体的人员,这样能够增强其管理的注意力,提高警惕性,更好的开展工作;再次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企业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数据库,方面管理者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预测,通过这些资料减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带来的经济风险;最后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并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财务管理造成的经济风险,一定要及时的做出反应,并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以便提升其今后工作的责任心。

(三)加强企业资金的日常管理,为提升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说一定要加强对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基础性工作。具体说来,首先需要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及时的收回企业的账款,为下一次投入生产经营提供资金基础。可以说企业资金的回笼速度决定着企业利润的获取速度,之后企业投入的资金通过市场手段获得最快的回收,企业的利润才能够达到最大化,所以说一定要加强资金的监管。其次需要加强企业负债比例的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每一次的投资都能够获得最佳的收益,尤其是需要进行贷款的投资,加上银行利息和投资风险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获利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说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在申请贷款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的考虑,要对利益和风险进行对比,避免出现投入大于收益的现象,这样就得不偿失。最后需要加强对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资金利用的科学合理化。

结束语: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状态下,企业要想发展一定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行为获取收益,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十分关键。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粱文涛 浅析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措施 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第20期

[2] 郭景红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第19期

[3] 彭成 浅谈如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03期

篇7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实施财务活动,针对目前经济环境和企业想要获得目标做出处理,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好地经济收益,就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本文简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作用;主要内容;经济效益;措施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其对控制企业的日常资金周转,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在筹资方面需要选择成本低,风险较小的筹资方法,通过财务部门给出的数据,尽量减少资金成本,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在选择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是否资金回笼快,保证资金有效流转,这也是企业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方面需要积极加强管理手段的。对于应收账款,需要缩短应收期限,尽量采取货到付款,钱货两清的方式,在应收账款中,尽量拖延归还欠款的时间,为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做铺垫。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实现,财务管理正是企业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还具有指导性,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其他工作具有引导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资金营运管理。资金营运是指投资后所形成的资产的管理,企业的资金营运活动就是资金从现金转换为资产的一种形态,从资产中获利取得资金,这样循环的活动是一种产生利益价值的活动,财务管理正是需要保证这些企业资产能够安全且有效的被利用,想要做好财务管理,就要积极执行企业的规定和内部控制的条例,对资金的运用要统一,保证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不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2)筹资管理。筹资是企业根据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筹集可以运转供企业活动的资金。财务部门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及战略和可流通资金情况给出筹资方案,对筹资的成本和收回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避免出现因资金筹资最后收益甚微而导致的资金周转困难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3)投资管理。投资正是企业将自身可运转的资金,包括筹资来的资金,用于对其他企业或项目的资助,以获得未来时间段的收益,筹资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更好地收益。投资是可以更快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投资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来选择,制定投资方案,拟定投资计划,适度的考虑到本企业资金运行的情况,合理安排投资的金额、所选单位和时间。财务部门需要根据自身投资的情况来拟定未来时间内大致取得的净收益以及会带来的风险,避免盲目的投资产生亏损。(4)资金分配管理。资金分配是企业用从日常经营活动中赚取的资金进行分配,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分配方案,符合国家的规定分配,使各方都能获得利益,也能使企业自身的资产利益增加,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地平台技术。财务部门在进行企业资产分配时,首先考虑到企业目前的经济情况在进行分配的打算。资金分配也是开始筹资管理的前提,财务活动中任何部分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财务管理措施

1、构建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基础设施。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具有涉及范围广、对数据与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将计算机和网络等等科技手段进行综合利用,属于较为复杂的工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财务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改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规范财务信息为基础,对网络资源共享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财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与时效性。目前大的集团公司大力推广ERP系统、大司库系统、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益。

2、合理的编制预算。编制预算的目标是促成企业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预算管理贯穿了企业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所有环节,是保障各项财务活动稳定开展的大前提。企业财务预算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主导方针,要将财务预算与企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对中长期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尤其是要在细节上做好分析。实际编制过程中,要从企业的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到企业的财力。预算的编制、执行与会计核算系统三者充分结合起来,建立预算分析、跟踪与评价制度,进而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科学投资。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收益,首先就要考虑在投资回报上的收益。提高投资收益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经过系统的调查后,确定未来投资能取得良好的反馈,选择好的投资目标和方向,这是对企业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决定着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的情况和发展方向,调查清楚后投资的项目目标,还需要认清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二是制定投资方案。其中包括财务部门对资金未来收益率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风险的分析,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财务部门需要给出两份以上的企业投资可行性方案才能供领导者决策是否在该项目上投资,选择其中最优的投资方案来实施,站在企业最获利的角度。三是评价投资方案。分析投资方案收益和风险,明确投资方案可行性。四是适时调整投资。由于投资项目的环境会变化,项目的前景也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一特点,企业要随时关注变化的大小对投资做出适当的调整。

4、合理筹资,降低筹资成本益。投资的基础是筹资,筹集到资金才能用于企业发展,制定科学的筹资决策,降低筹资的成本,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的几点要求如下:一是根据投资的情况制定筹资的计划。筹资是投资的基础,筹资是为投资活动的,二者环环相扣,只有针对投资的情况才能更好的筹资,筹资是不能单独的存在的,要根据投资来决定。二是筹资费用成本。越低的筹资成本,能更有效的提高收益,财务部门需要分别计算银行贷款、股票筹资的途径所需要消耗的筹资费用来进行比较。选择最低成本,最优良的筹资渠道。三是结合企业目前的负债情况,是否能承担起新的负债,在优化负债结构上选择最优良的方案。四是选择筹资方案,前提条件是风险较低,可以控制,尽可能选择成本低的筹资措施。

5、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需要重视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定期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更新财务管理技能与专业知识,这样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业务水平的提升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才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的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且能够及时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财展芾硎瞧笠倒芾淼闹匾组成部份,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想要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必须加强财务管理。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 成本管理 会计核算体系

一、前言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大、回收期较长,资产一般呈非流动性,这使得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风险,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通过加强高速公路会计核算体系建设,不仅对高速公路企业的成本管理有重要影响作用,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对高速公路企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高速公路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内容

(一)高速公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具体是指建筑单位及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单位,采用一定的财务管理方法及模式,对建设项目使用的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方式等进行综合管理及会计核算,对投资资本的使用的效益做出客观评估,对投资资本的使用效果进行有效控制及监督。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建设项目的成本筹划、财务预算、资本筹集以及投资成本效益评估等内容。

(二)高速公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延伸。高速公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具体的不同在于,会计核算主要是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成本使用、成本耗费以及投资收益情况的一种计量及反映。高速公路项目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本流动情况的核算、资本成本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等。

三、高速公路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无序的松散管理模式正逐步向全面预算的集中管理模式转型,在此期间高速公路企业存在诸多与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有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速公路建设阶段与运营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协调一致,建设与运营两个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脱节严重,增加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此外,高速公路建设阶段与运营阶段的资产管理以及业务上的交叉造成部分成本核算失真,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

(二)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速公路会计核算工作内容非常复杂,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以及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高速公路企业的会计人员的文化知识更新速度没有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无法正确理解及合理运用国家新制定的会计准则,使其会计业务水平无法适应新时代高速公路发展的要求。

(三)高速公路企业中与会计核算体系相配套的制度欠缺,如资本投资管理、成本定额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不完善。

(四)高速公路的资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其主营的通行费收入具有较大的国家政策性,高速公路资产的公共性及政策性使得与之有关的会计核算要素定义不相适应,导致损益核算存在不配比的现象。

上述管理以及体制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使得高速公路企业无法彻底、有效地贯彻落实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会计核算制度起不到应有的反馈、控制以及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使得高速企业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高速公路企业的资本经营情况、经营管理规律以及潜在的经营管理风险。

四、运用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对策

(一)建立科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管理单位已逐步使用集中式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统一建设阶段以及营运阶段的财务管理制度。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进行统一的调度及使用,出现了问题,也便于进行协调解决。集中式管理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减少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

(二)提升企业的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财会管理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者,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有效途径。高速公路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及业务技能。同时高速公里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对财会知识的学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观察、预测,为企业制定有效地应对策略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此外会计管理人员应能够充分把握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变化方向,及时调整会计工作,使之适应国家的政策要求,防范高速公路企业因违背国家政策所面临的违法成本风险。

(三)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相关配套制度

制度是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指挥棒及坚强后盾,因此,必须要完善与会计核算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包括高速公路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资本流入、流出分析制度以及资本投资制度等的完善。

1.建立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高速公路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要明确纳入企业资产管理的资产范围,仅限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其次,要制定企业资产申购、处置、使用的标准,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操作流程。再次,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清理,保证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后,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

2.建立企业资本流入、流出分析制度。首先,企业必须要明确资本分析的内容,包括对成本预算、定额执行情况、资产及负债结构、资本运行状况的分析等。其次,要明确资本分析的流程,应依据目标确定-资料收集-分析比较-原因分析-经验总结-改进的流程对企业的资本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再次,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进行资本分析。最后,将分析情况记录下来,并编写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决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企业资本投资制度。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适宜的对外投资,以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目的。基于此,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充分参与到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全过程,处理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正确计算企业资本投资的收益,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四)加强高速公路企业项目成本控制

对高速公路企业项目的成本应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成本控制工作必须要涉及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在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前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预算和管理来实现项目成本的事先控制,将企业的资本浪费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控制在萌芽阶段。在建设项目的固定采购中要严格执行招标制度,规范建筑材料的采购及管理。此外还应规定项目部门对于企业的各种建筑材料、设备只有使用权及管理权,没有所有权,不得擅自出借及出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设备及材料。

五、结束语

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会严重制约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有鉴于此,应通过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来实现对高速公路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与会计核算体系相配套的制度,其次要提高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加强对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的控制,以此提高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新花.浅议如何加强高速公路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2] 王建国.南京绕越高速公路项目新型“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监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3] 曹荣华.浅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审计[J].现代商业,2011(17).

[4] 张凌.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和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

篇9

一、实训模块

本文主要构建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模块,运用Excel工具去解决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管理等问题。通过优选《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构建基于Excel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实训模块,具体如下:

(一)基于Excel的企业筹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实训项目1为筹资规模的确定、资本成本的计量。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Excel工具确定筹资规模、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熟练掌握资本成本的计算。实训的主要内容为筹资规模的确定、筹资方式和渠道的确定、个别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项目2为长期借款筹资的评价、债券的发行价格的计算、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关系的评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能确定长期借款方案、熟练的计算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联合杠杆系数。实训的主要内容是运用Excel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及各种杠杆系数的计算、企业风险的评价。

(二)基于Excel的企业投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9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掌握终值、现值、年金、利率和期限等的计算。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以及求解利率和期限;项目2为投资项目的静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报酬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运用。实训的主要内容利用Excel计算与分析平均报酬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投资决策指标;项目3为长期投资决策及投资项目组合决策。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独立投资项目决策、互斥投资项目决策及投资项目组合决策。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分析和选择独立投资项目、互斥投资项目及项目投资组合。

(三)基于Excel的营运资金优化管理。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 为总营运资金和净营运资金的区分、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区分总营运资金和净营运资金,决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实训的主要内容为利用Excel计算现金成本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项目2为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确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信用政策的制定。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应收账款成本以及制定企业信用政策;项目3为存货控制及管理。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批量控制、ABC存货控制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经济采购批量、存货储存期的控制以及ABC 控制法的运用。

(四)基于Excel的利润分配管理。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收益分配的程序。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收益分配顺序及公积金的提取。实训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企业实例并运用Excel分析企业利润总额的形成、所得税的计算及利润的分配;项目2为股利分配的程序和形式。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熟悉股利分配的程序和发放形式。实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企业实例确定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支付日和四种股利形式的发放。

(五)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业务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各种业务预算。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项目2为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资本预算的编制。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长期投资决策预算;项目3为财务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现金预算以及编制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

(六)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分析。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计算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相关财务指标;项目2为财务情况的趋势分析与综合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计算各评价指标,并熟练掌握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进行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的运用。

(七)基于Excel的企业绩效评价。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和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计算过程以及运用经济增加值(EVA)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分析。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 计算实际企业的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并利用经济增加值(EVA)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项目2为平衡计分卡(BSC)的计算和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平衡计分卡(BSC)的概念、计算过程以及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实际企业的平衡计分卡(BSC)指标,并利用平衡计分卡(BSC)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八)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和国际投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决策。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等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价方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按照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计算企业价值;项目2为基于Excel的企业国际投资决策。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

二、实训案例

项目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

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并运用净现值、获利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对项目投资进行财务评价。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电子表格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大量的函数以及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可以建立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模型等,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实训案例运用Excel,并结合某公司的项目投资阐述如何灵活运用Excel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假设某企业的一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其中第0年和第1年分别投入1,000万元和500万元,预计2~10年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200万元,年固定费用第2年为800万元,第三年为900万元,4~10年每年为70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不考虑残值及营运资金收回,所得税税率25%,基准收益率15%,使用净现值(NPV)、内含报酬率(IRR)和获利指数(PI)分别评价项目是否可行。

首先在Excel工作表中设计该项目投资决策的模型结构,将相关的数据填入到Excel单元中;然后,计算该项目的现金流量。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一)初始现金流量。所谓初始现金流量,就是指项目在投入时购买(购建)固定资产,垫支营运资金及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由于一个项目的启动往往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这个时候的现金流主要是现金流出。具体包括:项目投资前的费用,比如项目投资设计费用、土地购入费及其他费用;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营运资金垫支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费用等。此案例中只涉及固定资产的投入,因此第0年和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负号表示现金流出)。

(二)营业现金净流量。所谓营业现金净流量,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里,现金流入量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量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缴纳的税金等。那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年营业收入-年付现成本-所得税上式中,年付现成本是指总成本扣去折旧后的成本。故又可以写作: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税后净利+折旧利用Excel可以计算出该项目从第2年到第10年的营业现金流量分别为361.36万元、279.55万元、422.73万元、415.91万元、409.09万元、402.27万元、395.45万元、388.64万元、381.82万元。

(三)终结现金流量。所谓终结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指需扣除所需上缴的税金等支出后的净收入);原有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回收;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因为该项目不考虑残值,所以其终结现金流量为0。

篇10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筹资。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Green)出版了《公司财务》,详细阐述了公司资本的筹集问题,该书被认为是最早的财务著作之一;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集资本,该书为现代财务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Legalistic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Decision-MakingPeriod)”。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财务管理的重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951年,美国财务学家迪安(JoelDean)出版了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著作《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952年,马克维茨(H•M•Markowitz)“资产组合选择”,认为在若干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是衡量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1959年,马克维茨出版了专著《组合选择》,从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入手,研究各种资产之间的组合问题。马克维茨也被公认为资产组合理论流派的创始人;1958年,莫迪哥莱尼(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H•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因为在研究资本结构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分别在1985年和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64年,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纳(JohnLintner)等在马克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阐述了资产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区分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明确提出了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减少等观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资产组合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夏普因此与马克维茨一起共享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增多,金融市场繁荣,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如前述,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导致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时期。前述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的财务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投资财务管理初期的主要财务成果。

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筹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日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1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PricingMolde1,简称OPM);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在此时期,现代管理方法使投资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一般认为,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导致资金占用迅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筹资更加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筹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

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数学方法、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法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财务分析向精确方向飞速发展。80年代诞生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网络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

财务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的财务管理,将继续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而网络财务管理变革则遥遥领先。

当今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化。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企业之间激烈竞争将在网络上进行;二是虚拟化。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强,开辟了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也将随之消失,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在全球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同时,网上收付,使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快,而财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却大大地增加。相应地,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将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网络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曲小刚.知识经济冲击财务管理方法.中华财会网,2002

2.李会太.20世纪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经济管理,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