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来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meanwhile the countryside should improve economic energy by itself.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t last, the measures must be reasonable and adapt to circumstances.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社区制度;社区管理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community regulations;commun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93-02
1 农村社区建设的由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涌入乡镇、县城、城市,农村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1],因此,农村本身的社区建设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社区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6年国家民政部在215个县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社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正是这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农村社区实践,反映出很多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未来的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农村社区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通过试点和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前进。从若干实验社区与自主建设社区的效果看,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包括人口居住分散、受教育水平低等客观问题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认识等主观因素。
2.1 居住分散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分布在平原、山区、沼泽、高原等诸多地形复杂的环境。即使不和北京、上海这些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的平均密度也要远远低于普通中小城市的人口密度,这就造成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点选择非常困难,村民同志要享用这些设置和服务也比较困难。
2.2 人口老龄化
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其实也是全国老龄化的一个反映。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考学等定居到城里或者长期滞留在城镇,导致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敬老院非常少,条件也很艰苦。靠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体,进行社区建设勉为其难。老年人有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常规服务和工作,但同时有容易得病,意外伤害多发等不利因素。从年龄结构,需要有锐意改革、勇于挑战、攻坚克难的年轻人,也需要胸中有丘壑、阅历丰富的老年人,还需要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才能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艰巨任务。
2.3 受教育程度较低
首先,城乡差别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经济相对落后也造成教育理念落后和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农村孩子是初中毕业,少数高中毕业,山区则是小学毕业也屡见不鲜。其次,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人才流动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有部分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多留在了城里。对于本就人才贫乏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快速获取知识和与外界沟通,也导致农村的文化气息薄弱。
2.4 设施不足
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的不足。自2000年开始修水泥路后到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农村的道路和通信设施建设风生水起,从物理空间上拉近了城乡距离。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教学、金融邮政等日常生活基础设施还严重不足,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场所非常稀少,社区的氛围淡薄[2]。
2.5 经费有限
资金短缺是农村社区建设落后的一个关键点,上层建筑还需要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
2.6 人力资源短缺
农村社区需要有更多的行政人员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要从头参与建设,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子;另一方面,要管理和维护、推广社区服务,实现社区硬件的价值。
3 解决方案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对症下药是搞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取胜之匙,下面给出几个关键措施。
3.1 政策支持
国家必须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已经实施的农村医疗合作就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而对于体育场馆、大型广场等投资大、大众化的资源必须实现有效共享,避免浪费。政策支持增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持久性和活力,是成功的保证。
3.2 经济建设
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不光靠国家、政府的投入,还要让农村本身具有造血能力,这样才能持久的发展。一是吸引投资,有更多企业落户农村;二是让更多人回馈家乡,反哺各行各业,建立各种基金;三是提升农业升级,增加经济作物比重,同样土地产出更大效益。
3.3 队伍建设
建设和培训一批志愿投身农村的队伍是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力保证。无论多么完善的方案,最终需要有执行力的人才能确保成功。农村社区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在锻炼中成长,也需要在失败中积累教训,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奉献的决心。
3.4 法制建设
指定完备的农村社区法律和法规,对社区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营造一个和谐、友好、自律的社区氛围,居民爱护设备和设施,自觉遵守和监督,把辛苦建设的社区传承下去。[3]
3.5 因地制宜,合理建设
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模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对策。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可以开发一些实际应用广泛的农村社区项目:如球场建设可以根据情况建设乒乓球馆或者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平原地区可以合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山区可以通过支教、支医等改善教育医疗环境;高原则可以通过旅游、经济作物、特色养殖、高端加工等实现社区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4 总结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系统的研究,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休无尽,只有扎实稳步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回避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的解决经济、文化、制度等问题,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确保农村社区能够建成,而且可以长期的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管理与研究,2011,3:25-26.
篇2
关键词:农村社区规划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develop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for the current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some planning ideas.
Keyword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然而在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的模仿大城市建设风格;过度注重表面,没有实用性;没有突出建设的重点,缺少切实可行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过度的追求政绩,最终导致在农村社区规划和发展走了一些弯路。所以,对农村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已经成为了目前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本文针对农村社区的规划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对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2农村社区建设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现状农村社区规划滞后
在我国乡村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状况,居住用地布局散乱,道路狭窄,交通不畅,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化加速。例如珊溪镇李夏社区现状配套设施基本上属村级配套设施,规模小且不完善。社区内道路网不成系统,连贯性差,道路宽度普遍较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社区的公共绿地严重不足,内部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2缺少科学完整的农村社区规划理论体系我国农村社区种类繁多,所处地理环境各异,现行《镇规划标准》很难适应全国众多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农村社区只得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规划管理模式,使得农村社区建设套用大中城市建设模式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农村社区规模较小,人口也不多,一般以居住用地为主,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界限不是很清晰,很少有较大的商业设施及行政管理设施,这样公共设施用地就会达不到规划标准中的指标。2.3农村社区用地规模偏小,缺少发展空间,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首先,文成县的农村社区大部分是在原乡政府所在地及地理位置较好的村庄设置,社区之间差别大,总体农村社区规模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其次,部分农村社区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区域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农村社区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其结果是都形不成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3农村社区规划原则
3.1科学发展原则
社区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区环境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3.2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社区规划必须从区域角度出发,把握本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注重与周边在功能拓展、道路联系、活动组织等方面衔接,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3.3因地制宜原则
社区规划必须立足现状,结合村庄空间肌理逐步展开,完善村庄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3.4集约高效原则
集约利用土地,高效率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区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及科学发展。
3.5可操作性原则
强化规划设计与现状的衔接,重视村民参与规划的力度与深度,合理把握各功能设施的规模及建设指标,有利于建设实施。
3.6规划弹性原则
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分期开发的需要,通过规划方法和控制手段的创新,在保障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强规划控制的弹性和适应性,强化用地使用功能的兼容性。
科学制定农村社区规划
4.1合理确定社区性质和发展规模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城镇以外的,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为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既包括农村居民的自然区域环境,也包括在这些辖区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农村工作的重点,联系文成县实际情况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在农村社区规划编制上需要和本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既要考虑到目前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量力而行。搞大呼隆和一刀切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社区的发展,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一些环境基础较好,经济条件达到一定要求的社区,应该注重发展,使其发挥龙头作用带领周边社区共同发展。
李夏社区规划依据珊溪镇“1+X”村镇规划理念,依托当地人居发展趋势特点环境优势,发展配套完善的新农村为本次规划的思路。规划设计的宗旨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自然而安静的居住生活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成为了时尚品位的体现。规划充分利用现状水系特色塑造沿河绿化带、社区公园,积极引入绿化空间,融入日常生活是本次规划最显著的特色。
篇3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背景;现状;成效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3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城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实行的二元城市化政策,使城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故亟须调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思维,加快城乡统筹,以促进农村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城乡统筹中,农村处于劣势地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并在近年来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结合中在全国广泛开展。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社区的需求,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村,经过区位调整、统一规划,建立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一次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5 958万,虽然最近几年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迁移,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在农村生活,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已经失去了靠青春和体力打拼的资本,再加上城市的高成本,大部分要返回农村。受制于传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外在体现,所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3.8%,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3.7%)将近10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和发展空间产生巨大的需求。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农村呈现出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居住的特点,而且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的迁移,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住宅闲置增多,土地利用率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新农村社区可以整合闲散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建设的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为加快地方发展工业、加速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和空间。新农村社区建设实际上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传统分散的农业劳动方式也逐步为农业机械化方式所取代。改革开放30年,河南农业机械化、合作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5%,农业专业化、合作化程度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耕地产,甚至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一部分农民就近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移到大中城市,从事更加远离农业的工作,城镇化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说明,河南农业农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社区,有利于开展集约经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自国家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后,河南省各地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2012年河南省全面启动了县(市、区)新农村社区布点规划,截至2012年7月底,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投资631.5亿元。
其中安阳市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4个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推进县(市、区)、14个整体推进乡(镇),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共投入资金93.27亿元,已经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3个。其中23个社区已完成建设进度的80%,有25个社区已完成60%,68个社区完成30%。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已建成87个,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县城近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建成社区面积69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7 000余亩,入住户数1.7万余户。
新乡市把全市3 571个行政村规划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启动建设,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完成拆迁面积5.2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2.6万亩。
综上所述,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已经成功探索出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三、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善了居住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社区化发展
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彻底改变城乡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基本实现了“五通七有两集中”。其中,“五通”指通自来水、电、四级公路、宽带、有线电视;“七有”指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连锁超市、标准卫生室、文体活动广场、幼儿园及小学、养老院、科技文化中心;“两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社区建设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井然有序,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实现了居住楼房化、生活城镇化的转变。
(二)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通过“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在不减少农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置换,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腾出建设用地,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拓展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中牟县政府官员了解,中牟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共涉及427个行政村,这些村庄累计占地面积21万亩,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节约土地10万余亩,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服务腾出很大的空间。
(三)节约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宅基地复耕后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传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安阳锦和新城为例,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 500余亩,新城占地2 600亩,节约土地近7 000亩。锦和新城规划统一流转2.5万亩土地后,目前,正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区占地2.5万亩,是一个集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种苗繁育、瓜果生产、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农民既可以在园区承包土地又可以务工,成为职业化的农民。
四、结论与思考
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省各地普遍开展,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新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原来散居的村落转变为集中化的新社区,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整合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腾出了更多的用地指标,也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但是目前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很多人定位不清,缺乏正确理论指导。许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甚至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居住集中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目的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镇化率,这是一种很大的理论误解,由此也造成目前合村并居的推行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如果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着眼点仅限于土地,而不是从城乡社会的整体转型角度来进行,单纯地就合并谈农村社区建设,这仍然是坚持城乡二元观的做法,单纯地让村民住上楼房,并不意味着实质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城市和乡村人为的割裂开来,将农村发展禁锢在农村,是不利于和谐城乡关系发展的,势必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力图在城乡一元发展的新思维下实现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突破,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改革成果共享,城乡居民平等流动机会的增加以及发展权利和权益的平等性、参与的公平性、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所以,村庄合并,建设新农村社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民身份的转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及由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基本权利的不均等,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小京.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程同顺,杜福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3).
[3]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2009(2).
[4]刘高銮.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7(11).
篇4
关键词: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江汉油田改革的深入,“十一五”期间江汉油田社区服务系统将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逐步实施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随着管理局对社区费用补贴的逐渐缩减,社区居民数量的增加,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田社区要走出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紧跟时展的步伐,面向未来,充分运用现代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成果,建立具有现代化功能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小区,从而使小区的物业管理、治安保卫、医疗救助、劳动就业和家政服务等实现自动化管理,为广大居民“衣食住行”提供更准确、更迅速、更全面的信息服务,真正建立社区居民的纽带和桥梁。
一、对社区信息化内涵的认识
社区建设是一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多项内容的系统工程,它对准确把握社区信息化的定位,有效规划与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改革开放为社区建设注人了新的内容,也为社区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企事业单位承担的人事、工资、医疗及社会保障职能转移到了社区,油田矿区流动人口规模的膨胀和大量个体户、民营企业劳动者社会管理需求增长,给社区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社区居民对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和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促使社区的职能开始向经济,尤其是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向社会自治和服务管理型变迁的新型社区轮廓逐步显现。
第二,社区服务的需求和作用日益增长,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服务内容和服务队伍初步形成,为社区信息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江汉油田属于独立的工矿企业,具有油区分布广、职工居住相对分散等特点。这使得油田长期以来在发展主业生产的同时,不得不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负担,形成了包罗万象、自成一体的社会服务系统。油田物业自1997年组建运行至今,有效地缓解了这种“小而全”的不良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加快了油田矿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专业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职工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相继创建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文明小区;促进了油田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树立文明公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措施,强化了职工群众的文明意识,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目前已形成健全的社区服务内容,由专职兼职和广大志愿者组成了一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区服务力量,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满意度逐步提高。
第三,社区信息化是不断增长的社区建设需求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必然产物。从社区建设的发展轨迹与时代背累,可以清晰地看出为民、便民、利民始终是社区建设的主旋津,不同的服务对象、形式和内容形成了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需求,社会化、开放型的管理与服务将成为社区管理的发展方向,社区信息化伴随社区建设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将在为社区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社区信息化是围绕社区建没的宗旨与需求,以社区实体服务和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技术依托,优化整合社区建设相关要素,深度开发优质高效地的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方式和手段。
(一)社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
社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社区范围内配备电脑设施,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营造比较完整的电脑网络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电子计算机即电脑的配备问题。此外,还要解决的是社区电脑的互联问题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国内与国际互联问题。
(二)信息资源库的建立
信息资源是社区建设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社区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社区信息资源库的建立,首先是要搞好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是社区各级机构的文件、报表及统计材料,也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获得,还可以通过图书、报刊、杂志、文件、档案等信息资源获得。其次是信息的加工、分类和整理。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将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信息剔除掉,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和整理,使其成为规范的信息资料。再次就是信息的储存。将加工整理之后的信息,包括文字、数据、表格及图形等信息资料,按照规范化的标准进行登记、分类、编序、存放和登录,以便检索和查找。
(三)网上社区的建设
网上社区是前两者的综合运用。网上社区的建设,就是社区凭借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立社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及社区管理机构与社会各界之间的电子化沟通渠道,从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信息服务的过程。作为网上社区的主体,管理局是油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管理机构。当然,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职能,管理局在网上社区的建设中起着决定全局的作用。如网络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社区内部网的建设、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公共通信网络平台的建立、内网与外网的协调、社区网站及主页的创建,都离不开管理局的决策、统筹和管理。
三、油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江汉油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才刚起步,社区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意识方面
随着油田体制改革,油田社区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社区管理单位深刻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各个社区在重视程度上却相差很大。一部分社区领导在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潮流的今天,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落后,根本不知道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不懂信息在决策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有些领导者甚至认为信息化是务虚,是浪费钱财的无效投入,搞不搞无关紧要,这些社区大都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机构,也没有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即使有的社区设立了信息机构,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事实上形同虚设。
(二)需求方面
效益好、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社区管理单位的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的社区管理单位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市场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社区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社区管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三)体制方面
由于社区缺乏对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体制改革、管理创新不配套。斯达集团的董鹰先生曾说过,企业信息化三要素中,技术是手段,管理是核心,体制是保障。现在油田社区的信息化是在传统体制和管理模式下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流程再造没有协同展开,或展开得不彻底,导致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到位或不能充分到位,系统内不能有效运转,系统间难以集成,最终导致内部各项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信息化的效率不能充分发挥。
(四)资金投入与建设方面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区电脑设施的配置,社区内部信息网的建设,内部网与外部网的联接,信息结构的设立,信息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这需要油田社区主管部门发挥引导、协调及管理作用。但在目前的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管理局之间、社区与地方政府之间、社区群众组织与公众之间都缺少必要的网络联结,其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只有微观层面的各自为政,而没有宏观上的计划、统筹、协调和管理。同时,油田社区自身的投入能力不足,从信息化投资额占总资产的比重看,社区信息化年投入仅为0.75%,与大企业平均为8%-10%的水平相差甚远。就是一些效益好的社区管理单位,用于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技术产品的采购资金不能及时、充分到位,也影响到企业信息化效率的体现。
(五)人员培训方面
在社区管理单位里面,信息化人员的角色定位非常尴尬,既算不上技术人员,也沾不到管理人员的边,常常要处理部门电脑故障的排除,软件安装等“杂务”。信息管理人员因为“打杂”,不能专心于新技术学习和对管理流程的掌握,就很难用好信息化系统,很难设计出最便捷的信息化管理路径,不仅不能提高运作效率,往往还会变成一台“烧钱”机器,光有投入,没有产出。这并不是信息化系统的错,而是社区没有真正了解信息化系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也没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四、油田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但经过近几年的油田信息化建设,特别是2002 年油田企业网工程的启动,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些都为社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作为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的江汉石油管理局,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重视信息工作,强化信息意识
管理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信息资源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将信息工作当作是决定社区发展速度和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管理局必须适时引导社区管理者转变观念、树立信息意识,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面向社会、家庭和个人普及基础信息技术,并适当举办信息设备应用展示活动;将信息工作情况作为社区单位及负责人业绩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社区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信息工作者,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其掌握信息处理的必要技能,并自觉地运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二)全面、系统地建立信息机构
信息机构是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核心部门,承担信息处理与应用、信息化的宣传与普及、信息设施的构建、信息化工作的统筹与管理等任务,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信息机构的建立必须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首先,必须对社区各单位组织现有的信息机构、信息渠道、信息资源、信息工作人员的配备等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弄清现有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为信息机构设立方案的制定做好准备工作。其次,从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和信息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科学化、合理化原则制订社区信息机构设立的宏观方案。最后,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运用“推进重点,带动一般”,即通过推进基础条件较好的小区信息化以带动全社区信息化的策略,充分发挥已见成效的信息机构的示范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设立社区信息机构体系,进而形成覆盖社区各个层面、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社区信息机构体系。
(三)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脑是信息处理与储存的基础,而网络则是数据和信息传输、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同时也是社区信息化的基础。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不仅要注意提高社区计算机的普及率,而且要特别重视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包括油田企业网、社区服务网及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在网络建成的基础上,还应建立面向社区公众的网上应用服务系统,从而实现社区商务及社区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
(四)强化社区管理机构的统筹管理作用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计划与实施都离不开管理局的统筹与管理。如信息化目标的制定、信息化思路的确立及信息化建设策略的拟定都需要社区管理机构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社区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实行管理方式的直接化、公开化、适时化;改进社区生产系统,实现生产及经营过程的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完善社区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都需要社区管理机构加强领导与管理。
篇5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
关键词 社区报 媒介社区化 社会管理 创新
一
自2014年以来,笔者先后北上南下,对我国京津冀、晋粤沪等地区的传统纸媒单位做了一系列的调研,综合业界与学界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至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纸媒的改变之路似乎只有两条,一条是政府买断的党报公益化,另外一条是以提供购买服务为主的媒介社区化。前者对于已经产业化了的传统媒介而言,是一种被动的危机,而后者却是一条可以主动尝试的机遇。相比较而言,前者对于传统媒体本身而言无异于扼腕断臂,而且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后者的意义或许更大于前者。
根据相关资料与调研,目前在我国能够成功运营的媒介社区化模式,主要为传统媒体与基层政府合作共同创办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不禁会担心社区媒介在运营中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主体性?一些研究者也曾就作为舶来品概念的社区报在我国10年的发展实际,质疑社区报可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但在笔者的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媒介的“操盘手”对这一问题却一直持有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在全球化政府改革与科学政府新型管理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政府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在政府职能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改变以往单一社会管理主体的模式,转为寻求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的模式,将以往自身的很多职能分化到更多的社会组织身上,在政府的领导下协同解决社会问题,这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未来媒体的工作就是把政府职能与百姓需要连接起来,以市场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非党报媒体产业的未来出路必然是转型为社会服务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政府和社区之间最强有力的平台与桥梁。只有走出藩篱、凤凰涅槃,才能在市场与营销竞争中,占领最好和最后的终端——社区家庭。所以,基于我国的媒介环境与以往社区报的实践经验,采取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模式,而且一定要保证社区报的最终话语权和管理权在基层政府手中,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回归公共服务,在他们看来,这将是中国媒介社区化最安全的模式,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于是,正如同数十年前一样,在一片纸媒将要消亡的哀叹声中,以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的社区媒介不断出现,媒介社区化竞争浪潮,实际上已悄然到来。
本文结合笔者对我国京津冀、晋粤沪等地区的传统媒体的调研,综合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合肥地区的社区报为案例进行分析,试图解答社区媒介是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又是如何提供公共服务的,以此来思考社区媒介未来可能的发展机制。
二
社区报,是指服务于城市中的社区读者,强调其归属感的报纸。①自2004年以来,这种早已在欧美地区存在的媒介形态,不断被国内媒体尝试创办。在当下中国的媒介管理体系下,社区报成为了媒介社区化的主要代表。
2013年5月22日,合肥晚报报业集团旗下合肥晚报推出了安徽省第一张社区报《滨湖新闻》,开始在传媒大变革以及合肥“大建设”背景下试水社区报的探索。截至2014年7月1日,共创办了10张社区报,并且争取在年内完成15张的布局任务。通过对这10份社区报进行文本分析以及对相关人的访谈,我们发现,合肥地区社区报在实践媒介社区化的进程中,运营团队除了在新闻业务方面“创新”和“苦干”外,还积极的探索社区媒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1、深耕社区大小事,建设新型关系纸
在新媒体时代,围绕着单纯的新闻传递问题,社区报并没有时效性优势,像合肥地区已经创办的10份社区报全部是周报。而且如同前文所述,社区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政府与社区更好的连接到一起,做好平台与桥梁。所以,很多社区报经营者干脆把社区报定义为“关系纸”,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纸”。
(1)做家门口的新闻。好的社区新闻正是“当地的新闻、原创新闻、社区报记者自采新闻”②。2013年《滨湖新闻》发行之后,以“报道家门口的事”为宗旨,还开设了“邻里事”、“菜篮子”等版面,提供一些类似辖区大妈带你逛菜市场推荐当季菜谱,家庭主妇带你逛超市选择优惠产品,辖区银行的理财经理向你推荐最新的理财产品等内容。这些来自特定辖区的生活信息,虽然“小”,但对于生活在该城市社区的居民而言,却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而这种面向小区域的新闻信息是很容易被追求高发行量的传统都市报所忽视的。社区居民想关注的事情,才是社区报要重视的事情。社区报借助可以贴近生活、贴近社区的优势,拉近社区居民与社区报的距离,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关注,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媒介社区化与传统新闻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强化和彰显了媒介社会功能中传播、协调和娱乐功能,弱化了社会监督的功能,更加追求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效益。
(2)做政府与社区的连心桥。社区报借助信息传递将基层政府与社区联系在一起,将社区居民联系在一起,把社区居民的心情、感情、生活与需要的服务联系在一起。社区报创办的“公民议事厅”、“市民会客厅”等,吸引社区居民来唠唠开心事、烦心事,聊聊家常事、社区事。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为社区报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社区新闻素材,将社区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给基层政府。与此同时,社区报将基层政府为社区建设所做的工作反馈给社区居民,帮助社区居民及时的了解相应的法规政策。社区报的这项工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开放性的社区空间,为社区和社区居民与政府之间就社区建设问题的协调与协商提供“连心桥”,实现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避免以往因为缺少交流而造成的矛盾。
(3)做社区形象建构的帮手。社区报对基层政府管理创新的探索还体现在对基层社区建设的形象建构与呈现上。社区建设的水平需要通过社区形象的建构来呈现,社区形象的建构又要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实现,然而基层社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具有新闻价值的。社区报背后拥有传统媒体资源、专业的人力资源以及可以带来的社会资本,一方面它本身就可以参与到所在社区的形象建构与呈现之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北城新闻》从2013年12月5日开始,以美好乡村的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前后图片对比做了4个专题,集中展现了长丰县农村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报在这些版面的建构之中,让硬性的政策宣传、主题塑造,软性的走入读者心中。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形象建构,对希望能够及时宣传自己辖区内取得的成绩的基层政府而言无疑是多了一个帮手。对基层政府部门来说,和这个“帮手”合作,不同于以往在涉及宣传的时候,有被动的感觉,而是相互依存的信赖。社区报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与政府部门互动,这也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2、培育社区参与感,建构社区共同体
社会转型期间,由血缘、宗族等组成的“熟人社会”被由社区形成的“生人社会”所代替,社会人口流动大,人际交往少,人际关系淡漠,这种状况尤其出现在一些新建设的社区之内。当下中国的社区发育程度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仅仅是一个生活区域,对社区中还要上班工作的青壮年群体尤其如此。他们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活动范围是同工作区域相关的,而下班之后的活动范围基本上与社区活动关联不大,多属于个人生活圈内的活动。“在个人至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一群陌生人如何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社区?”③自滕尼斯以来,这个困扰西方社区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在困扰着当下中国的社区建设。
在分析合肥晚报社区报的文本,以及对社区报负责人的访谈之后,认为合肥晚报社区报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还体现在利用文化的力量,打造“纸上空间”,搭建“户外舞台”,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以此来建构社区的生活方式与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1)“纸上空间”与社区建构。合肥晚报社区报现已发行9份社区报,每份社区报根据社区发育程度与文化构成,制定不同的报纸定位,以此来实现社区报的办报风格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的背后,一方面体现着社区报为了适应社区文化的差异而做出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区报为了培育不同社区文化所做的努力。
“中国目前所办社区报还是‘中国特色’,行业印记明显,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过少。”④合肥晚报社区报在差异化定位的同时,招聘市民记者,吸引社区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报的内容生产之中,让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报的读者,也是社区报的作者。开放、参与、分享、互动,这是互联网时代对媒介转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与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所重合的部分。社区报定期设定相关的议题,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报纸的新闻生产之中,利用社区报形成的“纸上空间”,参与、分享、互动。
社区报打造 “纸上空间”,进行舆论引导,让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之中将社区报看成是“自己的报纸”,在这个空间之中进行着关于社区建设的交流,进而实现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完成社区共同体在社区居民想象中的建构,形成“我们的社区报,我们的社区”的观念。
(2)“户外舞台”与社区建构。打造尽可能多的户外舞台,这是基层政府部门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时候,可能想做却力不从心的地方。社区报参与到户外舞台的搭建中,可以利用市场的力量,通过吸引赞助或者投放广告等方式,获得财力支持;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解决人力问题;通过与基层政府合作,获得基础设施的支持。比如,《滨湖新闻》组织的“滨湖狂欢节”系列活动、《北城新闻》同长丰县合作举办“美好乡村请您回家看看”活动、《高新新闻》组织“高新区植树节植树活动”;《老城新闻》组织老城区桃花节相亲活动等等。
由社区报与基层政府合作共同举办或者单独承办这种社区活动,让多元化的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这本身就符合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这种开放的户外的文化活动越多,社区居民就越来越主动的走到户外,走到社区的公共空间之中,由陌生变得熟悉,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现实中面对面的交际互动,对社区居民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3、回归公共服务事业,探索公共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社会化,不仅有政府‘放权’的过程,更有政府‘还权’的过程,把本应由社会承担的那部分公共管理职能真正交由社会来行使。”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政府职能转型期间,很多原本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社会工作,慢慢将会转移给一些有能力的社会力量。
“如果能够将一个新闻机构从这种商业化模式中解脱出来,就像美国的大学一样,成为一种社会组织而不是盈利组织,新闻还会有美好的未来。”⑥美国学界和业界掀起的关于“报纸公共服务模式”思潮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呼吁媒体向公共服务转变,而不是依旧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这股思潮对正处于媒介转型期间的中国媒体而言同样具有可借鉴之处。
在具体操作上,社区报深扎在社区,通过举办市民议事厅(珠江时报社区报)、市民会客厅(合肥晚报社区报)等类似的项目,致力于帮助政府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所需。而这些大事小情,往往又是基层百姓投诉无门、政府恰恰又无暇顾及的小问题,有些做法甚至写进了当地区街部门的年度工作报告里。
一些地区社区报的负责人想把社区报与政府的更多职能部门紧密对接,建立联动机制,比如组建基于社区和媒体联合基础上的“市民服务中心”,集中精力解决政府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社区媒体作为拥有公信力、号召力、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有能力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的整合与提供之中。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社区志愿者资源整合,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的展开,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来协调组织,而基层政府委托的社居委由于还要处理行政性事务,分身乏术,回归公共服务的社区报正好弥补这个欠缺。合肥晚报与合作街区如庐阳区、滨湖区启动了合肥晚报社区义工合晚“帮客”的志愿者组织,建立和运营着一支专业化、细分化、常态化服务的社区义工队伍,细致科学服务辖区有需要的家庭和人群,并以此为引领,将相关经验和组织架构推广到市内的其他社区,最终形成系统和规模化的合肥晚报社区义工组织,深耕社区,服务百姓。
三
媒介社区化是传统媒体面对媒介变革带来的碎片化、分众化现象,所采取的产业转型之路,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应对城市化布局的新举措。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社区报这种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了沟通和桥梁作用。尽管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社区媒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但我们还要看到以往实践中未曾解决的一些危机,社区媒体在完成作为媒介本身的职能的同时,更要提供社区与政府之间沟通、协商、协调的民主平台,在潜移默化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重构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自觉性,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协调社会力量回归社会公共服务,共同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或许,这正是中国媒介社区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①陈凯:《走进美国社区报》[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14
②④宁田甜,《目前在中国,没有一份真正意义的社区报》[N].《大河报》,2013-05-20
③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
⑤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3)
⑥王学锋,《迎接新闻业的“小时代”》[J].《中国记者》,2014(5)
篇6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23.
篇7
关键词:城市社区 治理 自治 委托-
在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是单位在社区管理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单位控制、推动社区建设。当单位制解体以后,大量社会职能从单位转入社区,政府试图通过强化基层政权建设来推动社区建设。当出现“政府失灵”时,就求助于一定程度的社区自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格局。但由于行政力量过于强大,社区自治机构实际上仍作为准行政机构运行,社区参与仍处于起步阶段,实现我们所憧憬的社区成员高度自治的社区管理理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社区自治——社区治理的最佳模式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使中国社区的组织方式和动力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确立起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化主导方向,增强社会力量建立起社区居民自治体系是我国社区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克服当今社区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自身的动力。社区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来自社区这个空间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社区问题实质上关系居民的切身利益。保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强烈要求,是社区居民自身的动力,而且从这些要求中必然产生自治要求。可以说,这种要求来自“人性”。亚里士多德在创立政治学时,给出一个十分基本的命题:“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1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一命题。人的存在决定了政治的存在,政治是人的内在要求。政治是基于人的发展这一终极关怀。一个人不仅需要单独地与一个个“他人”打交道,更需要通过社区组织,融入集体过好自己的社会生活。居民对社区自治的需要是社区内部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
其次,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形式。“自治是人们实施社会活动和社会组合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体制,其特征是自治成员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身份主体化。2列宁对此也说过,随着民主的发展,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的形式的代表机关,而且要确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管理整个国家的制度,让群众实际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中起积极作用”,3“除了立刻开始真正的人民自治外,还有其他训练人民自己管理自己,避免犯错误的方法吗?”社区自治,标志着社区民主化的开始,标志着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向着它真实的全部内涵过渡。逐步实现全体居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
此外,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指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相对的,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就构成了政府与社区自治关系的逻辑起点。简言之,正在形成中的我国城市社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的一种具体样式。自治是城市社区恰当的治理模式。俞可平指出:好的治理意味着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一种新颖关系,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2.社区自治中的委托——问题
尽管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从确立到今天,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它远远没有成熟。相反,由于过分承担了政府托付的工作而在实践中逐步异化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辅机构。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载体——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矛盾。
表面上看来,二者关系仅仅是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和政府的关系,这其中隐含着两个委托-的关系。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都扮演着人的角色,居委会权来自于居民,是居民自治的法定机构。居委会干部是居民选出来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其权威来源于居民授权。居委会是居民自治后由居民选举产生的,可以看作是受居民的委托,是由下到上的委托。街道办事处权来自政府,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是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这种委托可以看作是由上到下的委托。当政府政策的长远和整体利益与居民的眼前和自身利益二者发生冲突时,在现实当中往往表现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冲突。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两个人职责不清,角色定位不当,无法协调权力分配关系。
因此,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委托-关系中人之间的问题。居委会作为政府和居民间的“中间人”,是要代表居民利益的,但他一旦取得这种“权”,由于其权的有限,一旦与街道办事处发生冲突时,居委会更多的是选择倒戈向政府一方,成为政府在基层的“腿”,这就怨不得居民认为居委会是虚有其名,不起什么作用了,而居委会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就现实来讲,这才是城市社区中真正的委托-问题所在。
3.社区自治路径选择: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
解决社区自治中的委托-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政府行政权力与社区自治权力边界,促进治理权力主体多元化。在我国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中,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城市居民自治属于政府主导型自治。政府在培育和引导自治过程中,行政权力要逐步从“越位”领域退出来,释放社区自治权力空间,但政府权力从社区退出并不是完全自觉的,应该运用制度化手段确立规范的政府退出机制,寻找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力的“平衡点”和“有效边界”。市场经济和自治条件下,政府和社区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拥有不同的管理手段,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应承担的职能有:第一,指导和帮助社区组建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的物质载体,因此,要保证社区组织的完整和社区组织结构的完善,让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参与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可由社区建设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自治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等三个层次组成。第二,为社区治理提供必要的法规和政策支持。社区治理是治理主体在法治的环境下有序参与社区活动。因此,政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社区居民的自治活动,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为社区治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社区健康发展。第三,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和自治力量。可通过转制、扶持等措施,将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转变为社会服务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承接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自治组织转出的服务职能、服务项目,改变了街道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兴办社区服务的做法,实现了从“养人”到“养事”的转变。第四,帮助社区提高自我治理能力。衡量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个综合性指标,绝不是你换了一块社区牌子,社区治理能力就随之提高了。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总之,在社区治理结构中,政府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与社会自治体系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我们强调重心下沉,就是要让政府真正负起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责任。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为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社区自治组织切实围绕居务服务开展工作,实现政社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真正实现政府到位、社区归位、市场入位。社区治理的未来方向是向自治型模式过渡。
参考文献:
[1]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注 释: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7页.
篇8
[关键词]东营市 社区服务体系 优化
一、目前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服务的市场化水平较低
与农村社区相比较,城市社区对于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已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服务供给政府主导还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信息在社区服务需求方与社区服务供给方的不对称,致使社区服务产品的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2、资金短缺、社区公共服务运行困难
社区资金的不足使社区服务的提供与改善受到严重制约。由于东营市政府财力有限,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偏低,导致社区公共服务人员队伍素质难以提高,社区服务范围难以扩展,社区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3、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
社区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业主参与,居民主动参与对于解决东营区社区服务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社区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不但难以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对社区的长远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4、社区服务运营模式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社区公共服务职责定位不清。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公共服务,对其认识缺位、功能错位直接影响着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二是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定位不明确。为了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增加税源和财政收入,东营市的所辖街道办事处对其管理职能中公共服务的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宗旨有所忽略,将街道办事处所应该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转向商业性的趋势较为明显,导致社区服务结构的福利性、非盈利的基本性质有所改变。
5、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是指社区服务有专门的资金来源、专业化的队伍、专业化的组织等。目前,由于社区服务还未正式定义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因此职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尚未建立,社区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很低。
影响居民人住小区的原因、影响社区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见表1、表2。
二、优化社区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基于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就明确了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东营市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有了可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就能够兼顾发展过程中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各种经营计划、发展规划有了指导原则,优化东营区社区服务体系才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1、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的优化,应以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不断满足整个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服务城市社区全体居民为原则,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东营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轻重缓急,多元化、全面化发展,制定出关于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社区内外各项资源,着重协调好政府、社会、社区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2)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本着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使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体系发展中得到实惠,在优化社区服务体系和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全面发展,突出重点。要整体推进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使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完善,统筹安排,健全整个社区的服务功能,着力解决其中的薄弱环节,逐步推进,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的分级目标。第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调动东营市社区内学校、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社区服务体系优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辖区内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第四,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优化东营市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别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突破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借鉴国内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的思路方法,突破原有社区服务体系的限制,努力创新。
2、强化社区服务基础建设
社区服务的基础建设内容包括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主要指的是人员配备、管理机制等;硬件建设包括设备、资金、场地、设施等。对于提升东营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而言,主要问题在于资金的匮乏。因此,加’^央相关资金的筹集力度,优化社区服务基础建设也就变得重要起来。作为社区服务基础建设的基础资金,当前从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完全依赖东营市政府的支持不太现实,东营市政府至多在减免税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无偿提供部分用地和基本的硬件建设资金。东营市政府应当加强支持力度,同时,还要支持区域政策性金融服务结构的金融支持,如与各种基金会和东营市商业银行的合作,进而走服务养服务的模式。要提升东营市社区服务水平,对于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的依托阵地的建设不可忽视。东营市在社区建设中要重视该项工作,积极支持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民众、联系社区群众、全覆盖、双向沟通的阵地,成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的载体。
3、营造浓厚的社区服务参与意识
居民对其在社区中主体地位的认可会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而这种主体地位的建立是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对于居民民主意识的培养、居民参与意愿的增强非常有益。通过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使得大多数社区居民走出家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具有差异化的社区活动。
4、加快发展社区文教卫生事业服务
成立东营市和社区两级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与协调。争取胜利油田等企业支持,形成东营市主导、多方参与的社区教育格局,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出台、完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规范的政策依据,特别在有关收费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教育、文化、体育、科研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社区教育领域,做到教育资源共享。
5、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
发展社区家政服务是满足东营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为此应从产业化发展角度大力发展东营市社区的家政服务业,要把家政服务当作未来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来开发。一要明确社区主办家政服务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建议东营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依托小区物业管理站成立家政服务中心。通过家政服务中心提供有偿或低偿服务满足居民需求,采取特许加盟、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相对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实现家政服务综合利用、资源共享。二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家政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要注重加强舆论引导,正面宣传,对家政服务行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居民把家政服务行业看作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拓宽与居民的沟通渠道,了解居民服务需求,倾听居民心声,收集可靠的供求信息,征集居民的宝贵意见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使东营市社区家政服务业这个潜在的庞大市场做到全方位地开发。三要家政服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
篇9
【关键词】中小城市;活力养老社区;养老社区构建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最高峰值23.07%,将比世界的15.9%高出7.17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的14.3%高出8.7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的25.9%低2.83个百分点。如今“421”的现代家庭结构,将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压力全部都压在年轻夫妻身上,尤其是计划生育的一代,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很难实现。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中国人的家庭规模正在变小,许多老年夫妇独自居住,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目前我国大约八成老人面临养老困难。由于中小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欠缺,提供的就业机会少,个人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导致年轻人口流出。面对中小城市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组织分散的现实,建立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养老社区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各国已形成了多种养老模式。在养老社区类型方面,分为配建于普通居住区中的养老社区、综合型养老社区和结合旅游的度假型养老社区三类(周燕珉,2012)。从发展的角度看,养老社区在我国中小城市有广阔的前景和提升的空间,但受经济水平、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养老社区尚未在我国中小城市形成规模化发展。为此文章将从中小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角度出发,探讨未来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构建,为我国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中小城市以及养老社区的内涵
(一)关于“中小城市”
《2014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截至2013年底,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总人口达11.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2013年,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6%;地方财政收入达47665.9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36.91%。
截至2013年底,中小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我国人口总数的17/20,巨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中小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偏大。同时,中小城市的社会发展水平总体慢于大城市,养老体系的建设进程明显滞后,这就造成了养老市场供求不协调。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小城市的特点及中小城市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对促进我国养老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养老社区”
目前,中国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为辅。家庭是老人倍感亲切的生活环境,但随着家庭功能的弱化,使老人需要家庭以外的其他养老方式辅助。社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多・滕尼斯在1887年《社区与社会》中提出。在我国,“社区”一词最早是由等社会学家在1930年根据英文community一词翻译得出。
社区养老是相对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提出的。它的涵义是:指根据发展规划建设的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大型、专业化社区。我国各地养老社区不约而同地向专业化和商业化发展,集中建设的专业化老年社区能更好地发挥社区养老职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中小城市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分析
(一)缺乏生活照料
随着中青年大量涌入大城市务工或出国工作、定居,以及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中小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正在快速增加。许多八九十岁高龄的空巢、失独老人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要靠自己,这部分老人缺乏生活照料,尤其在生病时获得的照顾不够。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随着失独老年人的增多、丁克家庭以及单身贵族进入老年期,无子女老人将越来越多,预计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老年人将增加到7900万;未来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3年底的3750万,增长到2050年的9700万,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1亿。对于高龄空巢、失独、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的需求日益突出,一旦发生意外或生病,没人及时发现并将其送入医院治疗是最现实的困难。
(二)缺乏精神慰藉
老人常出现孤独、寂寞、失落、无助、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精神慰藉需求突出。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很多年轻人不和父母同住,由于路途较远或工作繁忙等原因,不经常探望老人,老人的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现代医学证明,负面情绪可对多种老年性疾病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国外学者对35名“已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情绪愉快者平均生存期为22.8个月,而呈负面情绪状态者的平均生存期仅8.6个月,前者的生存期为后者的2.3倍;对227例心肌梗死者研究发现,65%的人在发病前有过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波动大的老人比情绪愉快的老人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出6倍多。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造成老人频频自杀的原因。
(三)养老供需不协调
我国目前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养老机构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且收费相对高昂,如上海亲和源、北京太阳城等,而中小城市老人的收入相对大城市老人低,就算中小城市老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面对高昂的异地养老支出,他们只能望而却步。对于中小城市老人能负担得起的当地养老机构,其单一的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部分低端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的事件也让老人对此心存芥蒂。另外,也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我国共有养老床位500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5张,但这些养老床位的70%都在各方面条件比较欠缺的农村,从而造成城区养老床位紧缺,而农村养老床位大多闲置的状况。资源配置不均导致的养老供需不协调是阻碍养老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养老”与“养小”并存
在东部三大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滞后,城市群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人口大规模东迁务工,导致中小城市中有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留守儿童大约270万,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目前,我国城市留守儿童已接近1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递增,这些留守儿童往往交给老人照顾。老人除了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对于老人来说精力有限,照顾孩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中小城市养老社区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投入有限
一方面,养老社区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组织和财政支持。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养老社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地方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养老社区建设,部分地方财政缺口率大于70%。另一方面,养老社区的构建也离不开企业投资和民间融资。企业投资和民间融资建设的养老社区几乎集中在大城市,且以高档养老社区为主,中小城市的养老社区很难达到投资者要求的投资报酬率,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养老社区建设。总之,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小城市养老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接受度有限
通过对六个中小城市的调研可以看出,老人和其子女的养老消费观念较为落后,导致养老社区的接受度普遍较低(见下表)。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老人认为子女将自己送进养老机构就意味着被抛弃,子女将对自己不闻不问,自己的生活将会无依无靠。同样,子女将父母送进养老机构也会被认为这是不孝的表现,遭到周围人的唾弃,乃至社会舆论的谴责。长期以来养老机构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老人和子女很难信任养老社区,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三)资源有限
在中小城市中,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模式,还有少部分老人选择异地养老。新型的养老方式,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和自立养老等方式,在中小城市尚未得到普及和发展。各种资源匮乏是制约中小城市新型的养老方式普及和发展的限制因素。医疗条件是老人最关注的,大城市有更多先进的设备和权威专家,老人是高发病率人群,在患病时,能接受更好的护理和治疗,这对于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条件影响老人出行,大城市交通便利,利于老人的外出活动。相对于中小城市,大城市拥有更多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可供老人参加各种活动的场馆,使得老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四、中小城市养老社区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老幼合居型养老社区
老幼合居型养老社区能有效解决中小城市中老人面临的“养老”与“养小”并存的问题。养老社区工作人员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老人照顾孩子。孩子与老人同住,一方面,老人可以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减轻在外务工或定居的子女的负担;另一方面,孩子可以帮助老人摆脱孤独、寂寞、失落、无助、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满足他们一部分精神需要,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能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居住在老幼合居型养老社区,能接触到其他老人和孩子,与社区中孩子们的相处,能缓解他们对孙子或孙女的思念,体会到孩子围绕身旁的快乐。纯粹的养老社区难免显得有些沉闷,但其融入孩子的朝气会显得生机勃勃。美国西雅图一家养老院引入幼儿园后,仿佛世界都变回了最纯真的样子。
对于老幼合居型养老社区,应以老人和孩子的需求为社区服务核心,注意老人和孩子的共性与区别。老人和孩子都是容易受伤的群体,在社区的设施布置、建筑设计以及道路规划上需要特殊处理。在饮食方面,老人的口味以清淡为主,通常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而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社区可以根据老人和孩子饮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餐饮,这样,老人和孩子可以各取所需。社区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建立社区大巴,接送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上学放学,老人不用每天来回奔波,减轻他们接送孩子的负担。社区大巴在周末或节假日也可以为老人和孩子的出游提供便利。
(二)建设资源整合型养老社区
篇10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合作;背景;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10-03
一、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
(一)学校教育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自有人类产生,承载着文化与生活传承功能的教育便出现了。随着人类的发展,教育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从萌芽到实体化、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发展,呈现了它从社会生活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历程。当然,学校系统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分离。但是,发展至今,实现了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确实面临与社会阻断的危险,正规教育的封闭、划一与狭隘不容否认。学校以外的多种教育形态、教育资源、教育影响,虽然在制度化教育的辉煌中黯然失色,但其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对于封闭、划一的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就是在探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再次融合的可能和方向,以形成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在微观层面,无疑必须关注学校与社区的融通,从而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原本呈现对立状态的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逐渐走向统一和融合,奠定学习社会的基础。
(二)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变
学校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社区体系,满足居民社区生活的各种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学校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以血缘型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末期,养老场所或习礼乐的场所兼具教养职能,其社会功能在社区的体现就是族群生存经验和规范的传递,学校本身没有独立性,模糊地融合于族群社区之中。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后,地缘型社区的学校开始成为专门机构,有特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但又是家庭、教堂、庙宇等价值的延续,是社区居民的中心,发挥教化民众的功能。
自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学校作为学习者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机构,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在社区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中常常充当主导角色。根据西方社会学校和社区关系发展的程度和特征,有学者将这一动态发展过程概述为三个阶段: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于学校阶段;学校与社区合作阶段。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都领先于我国,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稳定发展时期都有所体现,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改革学校教育与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现行学校教育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比如,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生活、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就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要求学校教育主动改革,从而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也表明,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要以促进人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社会为改革方向,推进教育社会化,充分发挥其社区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的作用,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要从管理体制着手,改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吸引社区参与监督管理学校,服务于学校,同时,学校回报社会,服务于社区。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完善教育信息交流、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教育一体化。
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以适应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需要。社会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最终走向统一——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要走向未来,实现学习化社会,其途径是教育要走向社会,社会要教育化。这也是社区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社区教育的共同参与,社区与学校的双向服务便是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校要敞开大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参与学校的监督、评价和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参与培养与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向全体社区成员开放,服务于社区成员,回报社会。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不断推进。1993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收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而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社区支援学校的阶段、学校回报社会的阶段,进而发展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阶段。这种趋势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具体内容上,就是由最初将社区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展到学校利用自身教育、文化等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发展,再到目前学校与社区“双向服务”,互相促进,其中典型的就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四)终身教育理论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这一理念虽然逐渐获得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及普通民众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它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还不存在相同的价值基准和主张。笔者赞同保罗·朗格朗的观点。即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张:“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这一主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时间都应该有教育的在场;二是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在垂直方向上的统一综合。
在此概念下,终身教育不单单是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而更是一种对教育的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它“包含着对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采取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需要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并不局限于宣扬“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是期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的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以使人真正实现生命及精神的自由。二是赋予教育新的历史责任。长期以来,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工具,而终身教育则要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需要,即一种精神的需要,其责任被拓宽和重新理解。三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教育。在时间上,人的一生都应该享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且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空间上,终身教育的理想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化。四是综合所有可用资源实现教育社会化。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的机会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也可以说社会已经教育化了。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型社会,学校与社区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不仅是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更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条件与保证。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在教育的认识上达成了统一。
二、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实践意义——基于社区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双重价值
我国的社区发展缘自城市管理体制变革。在我国,“通常认为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为社区的地域空间”,这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地域的概念。在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结构中,有纵向的“单位”和横向的“地区”两个系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区”系统还占有一定的分量,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存依赖都转到了单位,单位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独立,街道的行政权力被分割和空置,原有的社会组织功能亦被侵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非单位性的组织和活动的出现,社会人口流动的频繁使得单位的行政能力越来越弱化。“传统条线式的‘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体系向以地域为依托的结构体系转变”,带来了权力和资源的重新组织。以地区为组织系统的结构重新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2000年年底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较为权威的定义,即“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以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教育的开展;二是学校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概念的最初诠释。此后,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充和完善,其教育理念和活动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局限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实施民众教育的泛称。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逐步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有四个:社区教育可以形成社区居民的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社区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可以培养居民良好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
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在实践中,发展社区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教育的整体合力是十分关键的课题。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依存于社区的地域空间,其在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社区发展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首先,肩负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使命的学校,拥有丰富的知识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本来具有专属性,由教育行政部门用于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将其用于发展社区教育,必然期待重新定位学校所属资源,在肯定其专属性的同时,也要承认其公共性的一面,它既用于特定群体或部门,又对社区居民开放。其次,学校能够通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产生文化辐射功能,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如何将这种以往呈现隐性状态的功能显性化,促进学校对社区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提升,这也是学校定位其社区角色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校的发展,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又受其所在的社区的影响。在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学校是各种单位管理系统中的一支,属于教育行政系统,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并对其负责,纵向的行政关系十分密切,而横向的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则极为松散。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近年来,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也在分化和改组,逐渐发育出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等三个相互制约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教育行政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以往,学校只需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如今学校需要越来越多地与周边单位和社区打交道。目前,学校公共关系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学校如何处理与社区的关系,获得社区组织、居民对学校发展和教育的支持,是其重要领域之一。
总之,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其发展就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在这种交叉互动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从萌芽阶段的互相融合,发展到制度化教育与社会的隔离,进而又发展到教育与社会的再次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表现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与社区也从两个独立的系统发展到单向服务,再到互相合作,其关系越来越紧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本来不同的系统,也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合作的基础。如今,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互相服务,共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 上一篇:车辆管理不规范整改措施
- 下一篇:初中后勤副校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