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切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级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具体措施
初三年级面临中考的关键阶段,在积极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和做好学校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班的具体情况及毕业年级的特殊性,重点着手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班级集体,形成学生思想进步,相互团结友爱,树立良好的班风,班貌,真正成为理想的班集体。
2.培养干部能力。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我针对这个班干部的能力锻炼帮他们搭建了舞台,利用班会课每周请同学轮流主持十五分钟左右。经过一段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尽管是毕业班级我觉得这样的能力培养还是非常必要。
3.抓好教学质量,确保及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良率在此同时密切配合科任教师的工作,和其他任课老师进行及时沟通使班级成绩稳步上升。配合各位任课老师抓好各门学科。
4.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心理素质教育。由于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作为班主任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要让学生懂得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5. 重视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抓好中考的体育。所以要配合体育老师抓好体育课的质量,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共同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6.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全班或班与班之间文体活动,使学生做到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以此增进班集体凝聚力,使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7、积极开展转化后进生工作,分析后进生成因,鼓励帮助后进生,使其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而在全班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8、教室内应保持安静,值日生一要保持教室的干净,二要保证安全(包括防火、防盗和用电安全)。
9、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 对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情况与家长一起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10、其它方面要求学生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篇2
1、重点:
(1)班级工作常规
(2)主题班会
2、难点:
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二、基本思路:
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三、目标
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
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
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
四、主要内容:
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
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
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
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
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6、“问题学生”的转化。
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五、措施与方法:
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
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
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
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
六、部分课程说明
(一)困难学生的转化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
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
(二)班团活动的组织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
(三)班主任常规工作
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
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
七、工作安排:
1、课时安排参考:
(1)班级工作常规15课时
(2)主题班会6课时
(3)实践活动指导6课时
2、阶段重点建议:
(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
篇3
我乡小学现有班主任37位。在他们当中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班主任,有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中青年班主任,还有踏上工作岗位没几年的年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凭经验办事,必须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教育部,省、市、县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培训方案等精神,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为确保我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在2019年12月底之前,全体班主任完成20学时的校本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2、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班主任上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规范管理等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2019年下半年起,凡进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应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专题培训。
3、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的发展。根据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通过实施班主任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校在岗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人员。
四、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2、实效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
3、创新性原则。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灵活性原则。采用集中校本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素养、班级管理、班队主题设计、班主任专业成长等五个专题模块。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4、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选学)
6、学科德育渗透与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专题。(选学)
六、培训模式
采取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完成相应培训任务。
(一)县级培训
1、选派一名分管领导参加县班主任培训的培训者培训。
2、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县骨干班主任培训。根据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统一部署,我校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培训,并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3、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的专题培训。
(二)校本培训
1、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每月推荐有关的专题文章,方便广大班主任学习。同时,学校购买有关班主任成长的书籍并积极向班主任推荐有关的专业书籍,组织教师学习,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2、建立班主任反思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写两篇班队工作文章,可以是总结,教育反思,也可以是叙事或案例,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失败之举,或者面临的困惑,为自己留下进步的轨迹。
3、举行班主任专题论坛。我校班主任专题论坛关注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问题。第一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第二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二——班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三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三—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学期通过务实的交流,探讨班级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展示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让更多的班主任老师从中受益。
4、加强班主任理念转变的培训。培训的方式有专题讲座、班队活动案例交流、教育叙事交流、观看录象等等。担任培训工作的老师为学校行政领导、优秀班主任。
5、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每学年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评出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并将他们的经验推广。
6、聘请有关的专家、优秀班主任来我校作报告、作讲座。
班主任校本培训安排如下:
篇4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能使班主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班级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班主任队伍。
二、培训要求
1、围绕“品质提升、内涵发展”的要求和精神,通过培训,进一步使班主任把注意力聚焦到班级管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上,着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积极实施有效培训策略。以“以人为本”理念培训为重点,要围绕班级管理中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研训活动。要注重培训对象的全员参与、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
3、把教师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工作,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加大培训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班主任培训提高教师班级管理水平。及时安排、通知和督促有关教师参加培训。
4、班主任培训力求做到求实、规范、科学,认真按照县教育局提出的意见,切实做到“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时间落实,培训对象落实,培训方式落实,培训师资落实,检查考核落实”,有效地开展好培训。培训完毕后,学校将组织书面考核。
5、加强班主任培训管理。要求参加培训的老师认真记好笔记,对部分未按时参加培训或未及时上交材料的教师将取消其学分,因特殊原因未能参加或完成培训内容的,需书面告知学校校长室。
6、培训期间要求全体教师畅通通讯设备,以便及时把有关培训(调整)情况通知教师。
三、培训形式
1、分类培训,针对小学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状态及教师自身特点出发。按时参加县级部门组织的每一次培训活动。
2、组织好校级培训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把理论学习和解决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3、如实开展好自我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培训,又要对班主任个人自主学习、反思与研究提出要求。并能依托有关教育网络,开展网络学习。
四、培训内容
1做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2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3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
4引导.感召.熏陶.塑造
5谈谈班主任的表扬艺术
五、培训组织
班主任培训在校长的具体指导下,在切实抓好培训的计划、实施、考核和签到等各个环节的同时,力求提高培训质量。
六、管理与评价
篇5
基本路径:自我学习与实践
自我职业规划 班主任根据自身现状进行自我分析与定位,分阶段确定工作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学校支持,以便学校给予及时关怀与帮助。班主任要调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内在需求欲望,产生自我学习的内驱力,从被动要求到主动追寻,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
个人读书计划 学校应根据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使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班级博客、微信群 班主任开设班级博客、微信群,实现学生、家长与教师三者随时随地互动,便于理解教情、学情、班情与家情。
即时性反思 学校应培养班主任即时性反思的习惯,促使班主任在自我反思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在对自我教育原生态的“反刍”中获得感悟与提升,从“经验型班主任”转化到“研究型班主任”,可采用班主任容易上手的反思形式,如撰写教育案例、札记、叙事、随笔等。
班主任“主业”岗位实践 打破班主任是兼职、“副业”的局面,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开展,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一大尝试与突破。
推进策略:校本研究培训
班主任成长导师制:结对互动 设正副班主任,开展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结对、校际班主任研讨结对活动,发挥骨干班主任传、帮、带作用。
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点带面 给优秀班主任成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德育备课制:常态化研讨 从问题和现象出发,学校每月定期举行班主任论坛,使研讨成为班主任队伍发展常态。
深度会谈:多元深度互动 由相关专家、学校管理者与一线班主任多方参与的主题研讨。围绕某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既有实践的感性认识,又有理论的提升与引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同伴分享:互补共享 在班主任个体经验的反馈与互动中,提升、放大班主任个体的有效经验。既让班主任感受到了彼此经验分享的愉悦,又让班主任体会到了在展示中自我的被认同,更重要的是在经验的互动中获得了共享与提升,并逐渐形成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互动互补的生态效应。
课题研究:反思中提升 以课题为载体,让班主任在课题研究中从感性实践切入,进行深入思考,使班主任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这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德育课题研究。
有效平台:各级各类针对性培训
专家主题报告 定期邀请专家给一线班主任作专题报告或开展主题论坛活动,在班主任观念、理论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引领。
班主任讲师团 由学校或当地优秀班主任形成班主任讲师团,不断总结提炼其工作经验,使他们的有益经验惠及更多的班主任。
分层培训 对见习班主任实行“看、仿、省”培训模式,对青年班主任实行“学、用、思”培训模式,对资深班主任实行“用、研、培”培训模式,让不同层次的班主任获得针对性培训。针对不同班主任,还设计了“岗前培训熟路、专题研讨引路、深度研究导航”的培训模式。
远程培训 实施在线培训,使广大一线班主任既能兼顾本职工作,又能参与学习和培训,同时使学习的内容及时在工作中实践。班主任在线多方同时互动,发挥了资源无障碍共享的优势,开辟了又一高效低成本的班主任培训路径。
既要有关爱,也要有保障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素质提升
课题名称: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课题“高职教师系统化素质提升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934)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校中的班主任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并没有趋向专业化,统称为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还未形成自身的核心业务,从业人员也相当不稳定,大多数是兼职青年教师,部分青年教师是在系部的安排下从事班主任工作的。
2.班主任历来是学生工作队伍的主要力量,是具体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力量。他们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工作繁杂,事无巨细,凡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必须过问,班主任工作压力较大。
3.班主任的职业特点具有教育性、政治性、服务性、直接性、基层性、复杂性和繁琐性。班主任整天陷于日常学生管理事务,往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主业”。缺乏对学生整体思想动态的分析把握和个体的思想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热点和价值观变化关注不够,开展知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不强。在新形势下,班主任保持传统的角色意识和工作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部分班主任认为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处理日常琐事,所以凭老经验就行了,经常扮演着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
二、新时期班主任所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
随着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化的调整,21 世纪新一轮教育革命主要具有四个特点: 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人格和价值观,重视精英教育,重视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尤其学生的组成成分愈加复杂,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分析学生思想特点,认清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是班主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1.经济全球化环境,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传统认同感。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一切朝钱看、心浮气躁、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之上的消极现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
2.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坚持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挑战。
3.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乃至话语系统。语言方式变了、话语系统也就变了,面对海量信息,很多学生不知所向、不知所取、无所适从,甚至陷入网络不能自拔。
4.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即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独生子女有他们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往往是自主精神和依附心理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控能力弱并存,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脱节。
三、新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升的途径
1.加强对现有班主任的培训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学院要制订本校班主任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本校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
2.实行班主任职业准入制度
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工作者队伍,高职院校要认真做好班主任的配备和选聘工作。每个班级必须配备一名班主任,一是建立严格的选聘机制。选聘持有教师资格证、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除上述基本要求外,学校在选聘班主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从有效的自我表述能力;在同类部门的工作经历等方面对申请者进行测试和考查。
3.践行师德育人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广大教师应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不要认为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是难管的学生。
4.加科学研究
搞科研对于一个教师提高自己的水平,教好自己这门课,指导学生学习都非常重要。只有那些在科研学术中奋勇前进,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老师,才能通过自己亲历其境的创造经验,把知识讲活,培养有创造力和发展观点的接班人。
5.保障班主任待遇
第一,定期增加班主任岗位津贴,或设立班主任奖金,对在专业化成长、学生管理、参加竞赛或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成绩突出的班主任进行奖励。
第二,对于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郭贵香.实现“五个转向”理性选择学校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6( 12)
[2]李小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职业素质要求[J].内江科技,
[3]袁伟菊.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6( 25) .
[4]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6]余开业.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及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篇7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专业化成长
引 言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它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而科学化的班级管理应该具备以下要件:有师生共同的愿景;班级的规章制度健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师生具有民主科学的精神;师生关系和谐。〔2〕然而,实际上,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繁杂,并且根据笔者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都没有享受规定的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记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导致多数教师不愿从事班主任工作,而学校对上任的班主任也往往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致使像本文案例中描述的班主任那样,由于缺乏教育机智,辛苦而不得法。那么产生这种问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种现象,进行日常班级民主管理,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呢?这些问题正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重点。
一、案例描述
某重点高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班主任落实细节管理。某班的班主任便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就到班检查,中午到食堂和学生一起吃饭、到宿舍和学生聊天,下午只要学生在自修,就要到教室里坐班,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像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二、产生案例中问题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班主任考核机制不太合理
根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学校目前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主要还是集中在常规管理的考核,例如班主任在各种集会、三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跑操)、早晚自修、就寝等的到位情况,以及班集体里的纪律、卫生、成绩等可以量化考核的显性工作方面,也就是说注重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
1.2、 社会对“优秀班主任”概念的理解存在普遍偏差
“勤”总是被过度宣扬并常常作为一位优秀班主任身份认同的首要条件,于是在师德师风宣讲、各级别“优秀班主任”的选拔活动当中,众多的感人事迹也总是以“起早摸黑”“放弃家庭,放弃健康,一心扑在事业上”等等“蜡烛”形象取胜。人们普遍把“勤快”“到位”与“负责任”等同起来。
1.3、 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
反抗心理是处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中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而独立意识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二个原因。〔3〕当前是独生子女为主流的社会,在家庭里,孩子的家长通常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个性性格本色对孩子提出要求,实施全天候地陪同管理模式。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已对家庭的这种管理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的角色若与他们的父母雷同,势必招来学生的否定与抵触,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2、主观原因
2.1 班主任对学校管理模式理解不全面
“学校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落实细节管理”并不是要求班主任一定要从早到晚跟紧学生,而是要求班主任做细工作。新课程背景下,强调以生为本,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己管理自己。尤其这是在高中学校,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独揽到放权的管理,由封闭到开放的管理,由人治到法治的管理,也即由扶到指、由帮到带、由引到促的角色转变,而只有这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有益学生发展的管理。
2.2、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优秀班主任”除了有良好的专业态度外,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性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德育原理、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能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专业的实践知识主要在班主任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情境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并由此产生不同风格与工作作风的班主任。从本案例可以看出,该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没有很好的把握,却以“个体本色投入”(指的是教师以自己原来的个性性格投入班主任工作,忽略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不知道自己可能要根据实际的班级情况适当改变自己的性格表现〔4〕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班级管理工作中。
3. 班主任的专业技能缺乏
专业技能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任务的活动方式。班主任技能可概括为: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协调教育力量的能力、班级日常管理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班集体建设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处理危急事件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在班级工作中相辅想成,综合发挥作用。〔5〕而在本案例中班主任对班级日常管理能力和班集体建设的能力明显有不足之处。
三、解决途径
1、学校要改进班主任考核机制
学校对班主任考核应该更加全面,科学化的考核机制应是加速班主任专业化进程的催化剂。既不忽视定量原则也要重视定性原则,也即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全人教育等隐性工作。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套鼓励优秀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地位的制度和机制。
2、 加强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
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2011年教育部又启动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掀起了一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培训热潮,例如班主任工作坊、班主任综合素质培训,班主任工作室活动等都是理论性(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和实践性(案例分析,案例模拟)相结合,对学员进行系统性和针对性地培训,各个学校应该大力支持或选派班主任参加各种专业化培训,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班主任在工作当中的挫败感,提高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3、善于依靠班干部的力量搞好班级管理
由于绝大部分学校班主任与其他课任老师承担一样的专业教学任务,而班主任工作的烦琐众所周知,如果都需班主任事事亲临,纵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忙得焦头烂额,焦虑感和职业的倦怠感也会不断上升。班主任应该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干部是班里的基层领导,是班主任旨意的贯彻落实、直接执行者。所以,班主任只有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体里的积极作用,才能把自己的手脚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地符合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论
众所周知,班集体是学校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程度将影响到能否带领一个班集体走向成功。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需要教育政策法规予以引领和保障,这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当然,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建构,脱离了班主任的自我发展意识,脱离了班主任的具体环境与经验,脱离了班主任的工作反思,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6)
[2]张超.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2011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李素华.班主任工作的表演特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01.30
篇8
一、完善德育体系,优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分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派出所领导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通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可以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在我校已经形成。
“三圈一体”的规范性德育体系。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同心圆式的德育管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管理,第二圈层以分部主任为主的分部监管指导,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管理,从而形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通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他们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
二、促进专业发展,打造育人团队
学校制定并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校本培训、职务培训、激励机制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观念,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
2.选拔培养德育师资队伍,搭建成长阶梯
我校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在全体教师中选拔出一批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优秀学科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始终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优秀不上岗”的原则。我校结合市、区的班主任培训计划,设有自己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并作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
3.提高班主任待遇,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特别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制度,目前为止,我校班主任待遇在全市居于高水平,除了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学校还增加了班主任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班主任职称评聘的分值,把是否担任班主任作为学校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的优先条件。学校规定,在年度考核中,班主任被评为优秀的人数要占到总指标的70%以上。由于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强度大,所以每学期都适当安排1-2次机会,让班主任去休假,以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这些举措,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教师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出现了20个班主任岗位有40余名老师竞聘的现象。我校还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副班主任,副班主任的工作也有相应的职责和待遇,主要目的是培养班主任梯队。
三、制定阶段目标,实施主题教育
我校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完善了《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
四、创新健康教育,拓宽德育内涵
篇9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3.5万人。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教育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日前,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在这里,记者以基础教育内容为重点,对其要点进行了一番梳理。
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一)扩大教育人才规模
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人才总量达1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万人,管理和教辅人员23万人。
(二)优化教育人才结构
教育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专业素质和层级结构不断优化,教育人才结构与教育布局更趋协调。到2020年,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符合课程设置要求,短缺学科教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增农村薄弱学校短缺学科教师3.5万人,教学骨干人才区域、校际布局结构和教师性别比例基本合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从事专业教学的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师分布、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优化,新兴学科教师满足学科发展需要。民办教育教师队伍得到加强,教师短缺问题基本解决。
(三)提高教育人才素质
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基本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基本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大幅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基本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本科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
(四)改善教育人才发展环境
健全教育人才培养开发、评价使用、管理配置、激励保障等政策机制,深化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教育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形成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主要任务
(一)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着力建设基础教育人才队伍
1.重点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不断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每年选拔1万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开展“三支一扶”活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做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扩大高中教师队伍规模,着力培育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满足高中教育发展需要。到2015年,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2.5万人,2020年达到3.5万人。
2.加快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
实施河南省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幼儿师范院校和专业建设,加快幼儿教师培养步伐,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和保育人员每5年轮训一遍。完善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对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工资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扩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规模,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依法落实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社会保障等权益。
3.重视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完善班主任聘任办法,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收入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制订并落实班主任培训规划。组织开展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二)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为主线,着力建设教育管理人才队伍
加强教育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理念、转变作风、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者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效能。
坚持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对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开展全员培训,促进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治校素养和能力。
以校长队伍为重点,建设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高水平职业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依托高水平大学、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知名企业,大力开展职业学校管理人才培训研修。全面推行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落实校长持证上岗制度。
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持
(一)培养开发
把教育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优化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学时)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培训职业学校教师的模式和机制。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培训高校教师机制,实行工程学科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的制度。高度重视民办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将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完善教育人才继续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进教育人才终身学习。
(二)评价使用
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教育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尊重人才禀赋和个性,不拘一格发现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以贡献大小评价人才。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教书育人效果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指标。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搭建优秀教师成功实践经验交流平台,引导教师及时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职称评审工作。坚持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促进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学校校长的探索和试点。坚持任职交流制度,加强实践锻炼,完善符合学校特点、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校长职级制。
(三)管理配置
推行教师资格准入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加强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提高教育人才使用效益。落实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推进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对农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深山区实行政策倾斜。建立健全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原则上应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完善高等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办法,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健全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制度。逐步改善教师学缘结构。健全高等学校之间人才流动自律约束机制,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促进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完善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和管理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人事、档案管理、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完善各类学校教师退出机制。
(四)激励保障
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改革学校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完善农村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和津补贴标准,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教师,在岗位、工资、职务职称、津贴、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倾斜。推进教师医疗、养老制度改革。制定和完善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优先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地位,民办学校人才平等享受政府在教育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完善教育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重点项目
(一)名师培育工程
强化梯次培养,促进专业发展,完善省级中小学(含幼儿园)名师遴选机制。到2020年,省级中小学名师达到6000人。继续开展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活动,到2020年,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达到500人。健全高等学校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名师培育体系,发挥教学名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到2020年,国家级教学名师达到50人,省级教学名师达到500人。
(二)中小学名校长培育工程
篇10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建设
1.建立健全学校综治、安全、维稳、工作制度,校领导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层层签订综治工作责任书,定期对学校综治工作进行考核。
2.进一步加强综治档案建设。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综治资料的归档、建档工作,平时工作中要及时记录,及时归档,学校工作要逐步规范。
3.进一步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认真做好综治信息报送工作。每月20日要将学校不稳定信息报送教育局办公室,实行零报告制度,报告形式可用电子档报ftp办公室文件夹。存在不稳定因素的要及时制定化解措施,提出正确处理意见,落实包保责任人,第一时间化解并上报。对发生各类事故拖报、瞒报、谎报信息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责任。
二、进一步细致排查、及时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综治工作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无小事,各校要注意排查安全隐患。安全工作重点要放在常规管理的九个方面:一是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二是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三是教育教学设备安全管理。四是加强教学活动安全管理。五是住宿生安全管理。六是特殊体质学生安全管理。七是校园用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八是消防安全管理。九是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各校要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分析会议,积极争取公安、司法、文化、工商、城管、卫生、交通、环保等部门的支持,优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合力,集中整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问题。
四、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各校要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作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整体推进,全面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努力推进“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对“平安校园”创建已经达标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已创建达标学校要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要以更高的标准,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五、进一步做好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建立健全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做到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稳定。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密切关注遗留问题、学生伤害事故纠纷、上学难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提前做好预防、控制和化解工作,确保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六、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
加强学校师生安全教育。一是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要以班主任工作为抓手,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二是根据季节特点,对学生开展防溺水、防煤气、防火灾、防传染病等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一名学生。三是加强反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