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

篇1

1、新会计准则对整个企业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了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现状,强调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调了企业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新会计准则也同样更强调了对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反映,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到企业经营活动核心的地位,更重视企业资产本身和可能存在风险的预测,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状况做出判断,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会计准则内容上的改变

首先,新会计准则在理论上更新了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在摒弃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唯一的基本原则之后,重点强调了重置成本和现值等的重要性,比方说公允价值的提出改变了之前我国会计核算中一直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市场价值体系要进行新的重估。其次,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很多新的会计概念,比方说投资性房产和金融工具等等。尤其是金融工具的引入,将之前不同性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如货币资金、银行借款等统一纳入同一概念范畴,为企业在处理较为复杂的经济金融业务提供了可以依据的理论基础。最后,新会计准则细化了相应的内容。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对一些特殊的经济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另一方面对一些特殊行业补充了影响的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除个别项目外,充分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使会计的记录和报告等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高度一致性,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实现了国际趋同性。这种变化一方面使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地位在全球经济中有了更好的接受度,同时新准则的实施也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可行性,使企业在财务信息报告和会计信息应用时相应的成本得到降低。这两个方面的改善,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在处理经济问题时的效率,增强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从而进一步的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跨国经营管理水平。

2、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价值性的降低,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更好地提供有用且可靠的企业信息的目标,新准则修改了财务报告的内涵: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强调了企业先进流量表的编制,扩大了附注披露的范围和内容,扩大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特别是对于我国很多涉及到基础行业的国有企业,新准则的实施不仅对这些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间接地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3、对企业合并的影响

现在,很多的企业合并都具有较强的行政安排的色彩,这就决定了对并购价格等由于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而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所以,新准则对合并的范围明确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特别是面对国有企业在改制时的兼并收购,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采用权益结合的合并方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采用购买法的合并方法,被收购的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4、对政府补助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地位和性质特殊,很多时候政府补助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相比较于以前的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没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新准则在结合了国际通行的会计办法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将政府补助分为两类:一种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另一种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同时,新准则还补充说明前一种补助应该确定为递延收益,使政府补助可以在资产使用年限内摊销;另一种政府补助则被确认为当期损益。

5、对减值准备的影响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八项减值准备的概念运用比较普遍。但是这种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不够全面和实施不够广泛等。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做了相关规定:对于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就避免了企业进行利润的操控。同时,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更高,在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所要求的条件上严格控制,这样就不会有利用减值准备转回,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6、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重组改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债务重组的问题。在旧准则中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少偿还负债,还可能导致债务人豁免,在会计准则中都将计入资本公积,而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在新会计准则中把确认债务重组损益的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所以新准则的执行,有一些国有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如果能获得债务部分或者全部豁免,将会相应的增加债务人的当期利润,从而可极大地提升其收益水平,这一重大改变将对重组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很大影响。

7、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在之前实施的旧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自用房地产都属于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中进行核算,这不利于了解企业房地产的构成以及企业的盈利状况。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则将投资性房地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用来区别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从而可以更清晰地反映企业现阶段所持有的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和盈利能力。在后续计量方面,根据新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在计算成本计量的时候不计入折旧或者摊销,而是以会计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对账面价值做出调整,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将会相应地计入当期的损益。企业在采用这种公允价值模式时,可以在年末追溯年初所有者的相应权益,同时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升值幅度较大,也就造成了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相应增加。但是也要注意的是,企业在采用这种模式以后,一些投资房地产业比重较大的企业的经济业绩受到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就会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业绩的不稳定性。

三、国企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水平

众所周知,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有丰富会计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金融、法律和计算机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尽快更新相关的会计理论,各单位可以通过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配型,促进企业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更好的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做到诚实公正,正确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其编制的会计信息应该以客观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指导方针,要避免会计人员操纵相应会计信息的行为。在面对确定的经济事项,需要根据会计原始凭证加以确认,对于不确定的经济事项和交易,要综合判断可以依靠的信息,同时还要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

2、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篇2

1.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大力发展阶段(1997~2006年)2001年,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终于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台得以提升,但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入WTO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尤其是在大量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之后,如何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及外资并购的迅猛增加也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产生了直接推动。对此,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通过会计改革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好应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多元经济体系,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为国有企业会计改革的推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迫切要求建立满足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升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国际环境的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包括首次的22项新具体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满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需求下会计制度的不足,并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

二、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特征分析

1.路径依赖性在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市场化、国际化变迁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旧制度在此过程中的顽强维持和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新制度的逆向渗透,导致会计准则的变迁路径依赖性非常强,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过渡性的会计制度性安排,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同样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痕迹,带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但又能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轨制”。

2.内容局部性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变迁,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极为相似,表现为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解决急需后解决一般,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的过程。其优点是把变迁成本分散化,尽可能减少整体变迁风险及时提供在哪些领域进行变迁具有最大收益的信号为整体变迁创造了一个过渡。例如许多规定都是先在国有企业试行,经过修订后,再推广到全国所有企业,带有明显的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

3.内外结合性所谓的内外结合性,即是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遵循着国际化、市场化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向结合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极为明显,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虑本国特殊的环境,盲目迁就国外,而是充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充分实现变迁成本最小化,实用性最大化的目标。如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三、结语

篇3

当前形势下,新旧会计标准并存的格局依然存在。尽管新准则已在上市公司等全面实施,但我国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专业核算办法、问题解答等并未废止,行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原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准则并存。

《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起在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但自2007年开始执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必须注意的是,其他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继续执行,同时还应执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及问题解答。此外,部分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国有企业,仍应执行财政部1993年的相应行业会计制度。

对于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财政部鼓励执行新准则。但是,由于新准则改革了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可能影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因此,希望执行新准则的国有企业,应与财政、国资等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相关会计政策应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按规定程序表决通过。

大中型企业实施新准则乃大势所趋。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最近明确指出,新准则“2007年在上市公司实施一年后,经过总结、调整和完善措施,2008年推出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到2009年争取全面推开,所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执行这套准则体系”。因此,新旧准则并存的格局时间不会太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新准则是基本方向,是大势所趋,符合国际会计惯例。

最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具有公共受托责任(publicaccountability)的主体应全面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其他主体应执行专门为中小主体制定的简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目的是减轻报告负担,降低信息成本。所谓具有公共责任的主体,主要是指公开发行证券的主体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养老基金、共同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

就我国而言,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业执行新准则符合国际惯例,是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趋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国下一步会计改革的方向非常明确:上市公司、金融证券保险企业、大中型企业等具有“公共受托责任”的主体执行新准则,其他企业则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因此,我国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并不会废止,但会逐步修改与完善。

2领会实质

首先,新准则要求更加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细化信息披露,强化管理层责任。

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比较灵活,要求会计人员进行大量的职业判断。对此,许多企业以为会计准则灵活了,会计人员“毛估估”就行了,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新准则的确增加了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但并不是给予企业完全自由,实质是增加了管理层责任。

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在企业,但责任也在企业。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负相应的责任,这也是安然事件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会计处理的权利和责任均由企业承担,强化管理层责任。对此,新准则要求管理层应在财务报告中作出“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就是管理层要承诺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并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新修订的《刑法》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新准则细化了信息披露,实际上通过财务报告公开了企业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所有信息,将企业暴露在公众面前,从另外一个层面加大了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力度,对此企业管理层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新准则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优化管理决策。

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为企业制定会计政策和提供财务会计信息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同时,新准则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对企业合并等也作出了有别于国际惯例的规定。

上述这些改革举措,势将影响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影响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方式。例如:

——新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国际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企业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处理方法,需要管理层筹划与决断;

——新准则规定,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而向员工进行的股份支付,应按公允价值入账,计入成本费用,这必将导致企业净利润下降,到底采取何种激励模式也需要企业管理层慎重决策;

——金融资产划分的类别不同,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相同,企业应考虑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合理划分金融资产。

新准则在赋予企业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只有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方可作出优化决策。另外,由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而公允价值并非会计人员能够确定,因此,在执行新准则时,企业还需要完善内部管理与沟通,要求合理安排业务流程,准确确定公允价值,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稳妥推进

首先,管理层应率先垂范,加强学习培训。新准则的创新与突破之多,改革力度之深,仅次于上世纪90年代以“两则两制”为核心的会计改革。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会计改革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此次新准则的推出,则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的实质性国际趋同。

我国会计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企业管理层的推动,会计标准改革很难取得实效。我国《会计法》就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标准改革不仅仅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涉及管理与决策的改革。

管理层应率先学习领会新准则的基本理念,掌握新准则实施对业务流程、经营决策与经营业绩的可能影响。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督促会计人员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为全面实施新准则奠定坚实基础。

新准则的实施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尚未执行新准则的国有企业,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准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有序地执行新准则,切不可盲目实施。因为企业会计准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企业决定实施新准则,就应全面执行所有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而不能挑选部分准则执行,这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而言,压力很大,困难很多。

篇4

—、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者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体制来说,国家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人、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帐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帐,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帐,职工福利欠帐,环境治理欠帐,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在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用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那个主体进行分配,在那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环,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向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增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按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的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量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理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体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面认识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实践的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固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组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内在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结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现为以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的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卜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其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的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已有利的方式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是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求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是大股东,对小股东有着潜在的损害,所以往往要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于预,比如定期公布信息,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帐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营业税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现实差异,分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所得税的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而且还应当确认增值税等其他流转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摊,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井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义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帐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配,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科写期竹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从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 standards 或accounting 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98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研讨会上达成一致意见,今后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建立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业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簿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9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外,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80年代末开始搞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个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帐户设置、记录内容和信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的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帐户的规定,比如,单设帐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屋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帐户的设置、帐务处理程序、帐户对应关系、帐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帐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变革 探讨 影响 措施

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市场一体化与国际化越来越明显,会计准则为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同也是大势所趋。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新变革,这可视为一个里程碑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巨大的挑战也摆在了新会计准则的面前,企业及环境等许多方面都会因其改变而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日趋全球化,新准则已经作为社会的通用规则,这对于国企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世纪之门如何稳健地跨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对于是国有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以及监管部门来说。对这种变化的准确理解、深入分析,使新会计准则对现实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革

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剖析:

1、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许多根本性影响将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中产生。记账编报表就是财务会计是许多人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认为的,企业财务信息片面和滞后就是由于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忽略造成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及时、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原准则对财务信息虽然也有部分相关要求,但是综观许多企业,在其财务信息实务中能够做到全面性和前瞻性的少之又少。

企业的经济实质要在会计信息中真实地反映出来,这是新准则强调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是财务会计工作,企业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非常重要,这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才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的反映出来。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要有前瞻性,财务信息就要对其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新会计准则是着眼未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所以说,新准则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对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上,新准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活动有企业的每个人参与,企业的管理层更是要参与到活动之中。

2、新会计准则对原会计准则进行了颠覆性改革。内容上的丰富和更新不是这一改革的重点,会计原则的改变和新会计概念的引入才是这次更为重要的。首先,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在理论上被新准则进行了改革,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已经不再唯一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的重要性受到了更为突出的强调,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更将是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公允价值”概念在新准则中广泛得到运用,我国会计核算的计价基础将得到颠覆性的改变,重估了市场价值体系的。其次,像金融工具、投资性房产等许多新的会计概念被新准则引入。更重要的是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规范了会计处理,将不同性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如:原来的股(债)权投资、应收(应付)款、货币资金、银行借款、金融衍生产品等纳入同一概念范畴。国际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内企业经济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并且复杂化,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使企业多了一个理论和实务的平台,它能够为企业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和金融业务。再次,内容的扩充和细化在新准则中也有反映。一方面对如加股权支付、政府补助、职工薪酬、企业年金等特殊经济事项进行了具体规范;另一方面也首次规范了一些特殊行业。

二、新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晌

由此可见,由于新准则的实施,深远的影响将在整个经济社会中产生,这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重大变革。新准则可能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国有企业产生影响:

1、企业重组并购及合并。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工作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新准则明确确定以控制为基础,合并范围包括所有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即使是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子公司也在范围之内,而如果母公司拥有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却能够实际控制子公司也在此此之列,而且强调合并范围的广泛性,但是不再有重要性大小的区分,规模较小的子公司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与其他公司一样纳入合并范围。

兼并收购是在国有企业改制时常见的,新准则在这一方面也规定了不同处理原则,提出了另一种企业合并的概念,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控制下企业合并。类似国际准则中的“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上是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用的方法,按照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历史成本计量被收购资产;而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用的方法,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被收购的资产。

2、政府补助。国有企业中有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政府补助,而在方面原准则并没有相关规范。新准则根据国际通行方法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制定出适应我国的规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对政府补助的分类,递延收益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所应该确认的,摊销在资产使用年限内;当期损益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所应该确认的。

3、减值准备。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减值准备并不陌生,国企早已普遍运用了8项减值准备的概念。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是这次新准则主要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企业进行利润操纵。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而其他的应根据其适用的其他具体准则规定使用,如:存货、应收款项、短期投资等其他资产减值。

4、债务重组。国有企业在进行重组改制或是优化资产的过程中会经常碰到债务重组的问题,“一刀切”的规定在新准则中已经消失,将原债务重组溢利计入营业外收入,改变了过去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同时计量基础上,实物抵债业务也引入了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企业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的收益要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对于重组企业来说,这个重大改变将对财务报表产生很大影响。

5、特殊行业。国有企业涉及多种基础行业是普遍现象,因此如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金融工具、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套期保值等这些行业在新准则中都有所规定,根本性的影响将对这些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将产生,由于全新的会计准则的适用。

三、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新会计准则要有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以保障其实施。对于规模大、子公司众多的国有企业来说,做到信息的及时准确并非易事,甚至一些企业存在信息不畅滞后的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财务方面的信息并不是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唯一原始信息,更何况在新会计准则下,加上信息很强的时效性,要求企业为了保证集团内部信息沟通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其次,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所必须的,这是为了保证会计处理的正确公允。企业管理层在新准则下在会计政策、确定会计处理方面会有相当大的选择范围,这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的划分、公允价值的确定等,经济交易的价值确定和会计处理会因管理层的意图和判断的改变而改变。为了避免简单划一的硬性规定,会计处理会有一定自由度,这也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弊端是容易产生舞弊和操纵利润的现象。

再次,在新会计准则子下,更高的要求摆在了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生搬硬套不是新会计准则的意义,它强调的是对交易的经济实质的理解,在很多方面需要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人员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否则势必会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和运用,甚至错报漏报也有可能在财务报表中出现。

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受到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的深远影响,这固然是新准则的复杂性和革新性所决定的,更重要的由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进行市场化运作、走国际化道路是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必走之路,同时为了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又必须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了避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新会计准则的良好实施必须在各个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平稳的过渡到新准则。

参考文献:

[1]夏鹏.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

财会月报(会计),2006,(3)

[2]王伟.浅谈新会计准则变更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

篇6

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在会计核算范围上有大幅扩展,也将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财政部新修订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方面给职工薪酬带来的新变化,在分析准则修订的背景和主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用工和薪酬管理的实际,进一步阐述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带来的影响,并初步提出细化和强化薪酬管理的几点应对措施。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的三个背景

一是原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未完整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真实含义。从本质上看,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人工费用总和。目前,国有企业劳动用工主要采用劳动合同工、劳务派遣用工和业务外包三种方式,2006年《会计准则第9号》中职工薪酬的范围和内涵较以前有了一定拓展,但略嫌狭窄,不能完全反映人工成本的设定理念。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迫使财政部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会计准则。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保护劳动者权益,陆续出台了《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与劳动者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劳动关系短期化、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加大对劳动关系的规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势必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核算准则,以准确计量和反映与之相关的企业人工成本。

三是薪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持续趋同。遵循国际会计通行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企业与职工之间因职工提供服务形成的关系,大多数构成企业的现时义务,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形成一项负债,因此只有对未来可能要发生、会引起企业现金流出的人工成本进行准确的计量,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人工成本。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的三个主要变化

一是职工薪酬范围扩大,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明确了其他长期职工薪酬的内容,并将企业给予职工受益人的福利也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内。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明确: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嘱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而2006年准则只涵盖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内容。新修订准则中增加了离职后福利,将其定义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明确了其他薪酬的内容,原准则中其他薪酬仅列举了长期利润分享计划,新准则中还列举了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职工薪酬的范围更接近于人工成本的设定理念。

二是明确界定了职工概念,涵盖了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人员,全职、兼职与其他用工等薪酬均纳入职工薪酬。新修订准则原文中明确界定了职工的概念,针对颇具争议的劳务派遣问题,除了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外,新修订准则明确“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职工薪酬的范围扩展到全部用工,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趋同方向。在职工薪酬核算中,以上人员所发生的支出都要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而原准则中对薪酬的核算仅包括了订立劳动合同人员的核算,对于其他用工形式的薪酬核算并未明确。

三是细化和规范了薪酬项目。新修订准则除了增加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收益计划等离职后福利及其他长期福利外,还整合了此前仅见于准则应用指南的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的确认与计量规范,明确了将未来应付义务在会计期间进行处理,规范了职工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各类形式报酬和福利的提供,使企业对职工离职后预期发生的薪酬进一步可控,也充分体现了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影响

第一,薪酬面临的监管进一步严格。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薪酬的界定更加明确,监管趋严,职工薪酬的范围从“职工”内涵到“薪酬”内涵都进一步扩大,政府对国有企业薪酬核算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统筹薪酬管理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企业用工和薪酬政策面临着较大的法规限制。

第二,薪酬总量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变化。在传统薪酬管控模式下,国有企业薪酬由上级主管部门实行预算和计划管理,按照“两低于”原则,严格控制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对于其他用工形式未进行过有效和系统的管理。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涵盖了各类用工的薪酬,为国有企业用工管理和薪酬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第三,薪酬核算的变化影响国有企业用工管理。薪酬核算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用工策略的变化,国有企业薪酬核算范围的规范将影响其人工成本和经营利润,在国有企业现有的业绩考核模式下,将迫使其下一步优化和调整用工管理策略以确保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

第四,薪酬核算的变化影响国有企业特殊人员薪酬管理。国有企业用工情况多样复杂,新修订薪酬会计准则对带薪缺勤、离职后福利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加强对这些特殊项目和特殊人员的研究,细化对以上工资项目的管理。

对于新准则的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对所有职工薪酬项目的规范核算。新准则对传统的薪酬管理理念和薪酬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国有企业人资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强对所有职工薪酬项目的分析、规范和核算,在薪酬具体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合法,确认和计量上进一步真实精准,人工成本管理进一步透明和市场化。

二是做好各类用工基础数据整理。根据新准则的变化,需加强对各类用工历史薪酬数据的梳理,依法全面规范各类用工工资、福利、保险等人工成本支出,重点做好外部劳务费等人工费用有效管理,逐步实现对各类用工和各项薪酬管理的全覆盖、全管控,使企业薪酬总额管理范围与薪酬会计准则口径相一致。

三是建立标准化人工成本体系。国有企业要对各类用工的人工成本及离职后福利进行有效管理,健全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建立人工成本监控、预警机制,并将人工成本管理与业绩考核工作紧密结合,参照市场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建立标准人工成本体系,通过薪酬核算的变化控制用工总量,盘活存量,实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效益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 会计制度 防治流失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8-058-03

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成为博弈双方愿意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如果这个博弈过程对各方利益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企业经营被会计制度束缚或是出现国家利益受损的问题。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过程中,会计制度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开始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保全国有资产。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在抑制国有资产流失方面也有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准则部分内容有待改进。

一、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呈现的特点

国有资产的流失方式众多,包括贿赂、挪用、盗窃私分、侵占国有资产、滥用经营权、股份制企业产权混乱等。与这些流失方式比较,会计缺陷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最显著的特点为合法性和隐蔽性。

1、合法性

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稍有偏差出现漏洞,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重大。会计制度不完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操作,结果却是会计账目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符。很多企业就会利用这些漏洞,虽然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实,但却无法用法律来惩罚这些企业,因其完全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并无违法操作,与贿赂、挪用、盗窃私分、侵占国有资产、滥用经营权、股份制企业产权混乱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完全不同。由于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合法性,就会引起社会上大范围的效仿,后果非常严重。

2、隐蔽性

按照财政部规定,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向政府或公众公开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企业没有义务将其日常的账务向社会公布,而会计缺陷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往往存在于企业的日常账务中,这就使利用会计手段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使在审计部门深入到企业内部审核其日常账务,由于企业日常经营的复杂性,日常账务也非常繁杂,很难发现其中不恰当的会计处理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资产流失在会计报表中的直观反映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集中反映,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情况也在会计报表中有直观的表现。会计报表与实际企业的经营情况出现偏差是会计缺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最终表现。

1、虚增资产

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状况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比较企业两个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反映企业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的账面反映,成为判断国有资产流失的最直接依据。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主要指会计恒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虚增资产,显然所有者权益也会被不真实地夸大。账面价值比实际价值小,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虚增资产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会计表现。

2、虚增利润

企业利润的增加,实质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虚增利润也就是账面的国有资产高于企业实际拥有的国有资产。一般企业会采取多计收入,少计费用的方式虚增利润。尤其是待摊费用的处理,将大笔的当期费用以待摊费用的形式挂账,形成当期利润不真实地提高,实际上这部分待摊费用作为资产挂在资产负债表上,是不能被企业所利用的。在企业的经营中,虚增利润时常与利润转移相伴随,虽然在账面上企业表现为盈余,企业实际控制的国有资产已经减值。

3、 虚减利润

这是目前潜在危害最大的流失方式。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的界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全资国有企业的资产,还有很大部分的国有资产以参股的形式存在于股份制企业中,包括国家投入资本金的原有金额,而且包括因各种原因形成的企业净资产增值额中国家应享份额。国有资产的流失既可以是原有投入资金的削减,也可以为蚕食净资产增值额,即虚减利润。其中第二种表现方式更为隐蔽。在国家入股的国有企业中,常常出现虚减利润的现象,即使企业当年实际上盈利丰厚,国家却不能获取其应得收益。

三、新会计准则仍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

(一) 旧会计准则遗留下的漏洞

1、关联方的界定

根据关联方的定义,“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现实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A国有企业持有B国有企业51%表决权资本,同时持有C非国有企业50%表决权资本,而C企业的另50%表决权属于另一非国有企业D。按照关联方定义,A企业与D企业是关联方,B企业与C企业并不构成关联方。在操作中,A企业可以利用B企业与C企业非关联方的形式与D企业进行实质的关联交易。即A企业可以通过B企业与C企业这座桥梁,把国有资产转移到D企业。

2、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利息在利息支付给银行时,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根据会计准则,只有当短期借款按时归还时,利息费用才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反映。也就是说,当企业不能按时归还银行利息,那么利息费用不用在账面反映,相应地造成财务费用虚减。短期借款利息入账时差的存在,成为操纵利润的又一手段。

(二) 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新漏洞

1、新增会计计量属性

新会计准则在原有计量属性的基础上,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中都有运用。根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于新会计准则缺乏对“公允性”作明确的界定,而“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于是“公允价值”会因评估方式不同而不同。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渠道。

2、有关无形资产的新规定

(1) 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区别处理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进行了修改,保持原准则“研究费用费用化处理”不变,增加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根据新会计准则,使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更加合理。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成为确定研究开发费用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也决定了无形资产是否合理估价的重要标志。但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区分上缺乏操作性,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操作中,若把原本归属于研究阶段的费用资本化,无疑会虚增无形资产的价值;反之,则低估无形资产的价值。不真实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都是会侵害国家利益。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由于在会计制度上的“合情合理”,即使存在侵害国有资产的事实,也不能用法律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 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的改变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指出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改变了原准则一律“分期平均摊销”的做法。此外,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摊销,没有强调按照法律规定年限摊销。根据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与摊销年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予了企业会计处理很大的灵活性。因无形资产不同于固定资产,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摊销年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依,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浮动性大,同样存在着不真实反映国有资产价值的问题。

3、有关债务重组的新规定

新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于是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在当期利润表中反映。国有企业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来改变企业的当期损益。例如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案为,以实际价值为350万元的资产偿还300万元的债务,在资产评估中,利用我国资产评估的不健全,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为200万元,则在该次债务重组中,国有企业实质上损失了50万元,但账面表现却为盈利150万元。150万国有资产在盈利的光环下,黯然流失。

四、政策建议

(一)公开会计制度制定过程

会计信息用来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其制定过程需要多方参与。我国在会计制度制定过程的“计划、搜集资料、起草和征求意见”四个阶段中不如一些西方国家那么公开化,对于立项原因,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等事项缺乏公开的解释。因此,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全社会相关人员的经验与智慧。会计制度不完善,部分原因来自于制定者个人认识水平的有限性,不能囊括现在或将来所有的经济活动与事项。我国确实存在一些资深的会计人员,他们因多年从事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很多合理的建议。因此,在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倾听这部分人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

(二)强化会计制度执行机制

为适应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性,会计制度增加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的扩大有利于企业更真实、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资产运营情况。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完善的会计制度作为前提,还需要高效率的执行机制作为保障。如果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权,将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国有资产真实情况,从而不能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与以往会计完全从属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利益与企业挂钩所不同,委派制后的会计独立于企业,这样会计更能根据国有企业真实的情况出具会计信息,进而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

(三) 落实会计监管体系

会计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这期间,需要依靠严格的会计监管体制加以协助。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三者的有机结合。但从目前这三者监管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不能对国有资产监管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致力于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会计监管体制的完善。就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管而言,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建立适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国有资金的有效运行和安全完整。就社会监管而言,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并结合新闻媒体,共同发挥监督作用。就政府监管而言,要明确不同监管部门的职责,尤其要协调国有资产增值部门与会计审计部门在工作上的一致性。

五、结束语

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必须达到两个统一,即执行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合法行为相一致。在国家与企业间以会计制度为舞台的这场博弈中,国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应发挥会计制度的监视器效用,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与合法行为的统一。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动态历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就需要对会计制度根据国有资产的流失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如何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以保障我国国有经济不受侵害,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一项随着时展的长期任务。

篇8

[关键词]财务制度;改革方向;宏观财务管理

一、引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1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

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3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4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1对“大会计观”②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3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

④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4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指1992年以后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财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

②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会计职能包含财务管理,即认为会计有独立的、最终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1998年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构架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是相对于微观财务管理而言的,是从国家财政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调控行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也不构成企业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作为调控传递媒介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启示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分析

与旧准则比,新准则体系不但体现了“国际趋同”还保持了“中国特色”。

1、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首先在内容体系方面,新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再者在会计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做了大胆借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特色”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不等于相同。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准则和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二是继续保留了“会计制度”这种形式制定会计规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三是新准则、新制度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以放弃非现金资产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很多方面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四是《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经济后果的表现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旧会计准则作出了重大修改,许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变更,这些会计政策的变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本文分析借款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

1、借款费用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

新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如果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可以作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存货的借款费用一定条件下可以资本化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影响较大,如果借款较多,执行新准则后,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将大大降低这类企业当期的财务费用,提高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借款费用会计政策的变更,出现的经济后果是,不仅可以改善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也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提高经营者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2、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

新准则执行后,将对原有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和计量。首次执行新准则时,尚未摊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这将导致上市公司2007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减少。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证券投资时,按照现行准则,只要报告期末没有出售,即使账面实现了盈利也不能体现为当期收益,而新准则将短期证券投资修改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按公允价值入账,账面盈利就能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增加当期利润,由此引起实施新准则带来经济后果。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

新准则中规定,非资币性资产交换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更能反映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使交换产生利润,产生了新的经济后果。

4、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

新准则中详细规定了债务重组可能产生损益的几种情况。第一,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当债务转为资本,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也可产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使得重组债务的前后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也可产生损益。

三、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十分明显的,大量非公允的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促成会计准则频繁修订的主要原因。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1、有效市场尚未完全形成

在有效市场中,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小,投资者可以看透经理人的操纵行为,使其实现财务非公平转移的目的无法实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大量不能流动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这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制约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的形成,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离有效市场的差距较远,其结果是价格不能真正反映证券的真实价值,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利润提供了空间。

2、对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约束过软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对管理者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对这两种契约的影响,是导致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直接原因。然而,在我国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对管理者的约束、影响相对较小,这与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的程度和产权结构有关。我国国有企业尽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公司化改造,但由于国有股占绝对优势,公司经营者的任免是由政府相关机构决定,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由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债务契约方面,我国债务契约的行政特色浓厚,国有企业从国有银行所获得的债务有些是按照行政程序,通过当地政府的协调获得的,这就决定了债务契约的软约束。

3、对资产管理体制上政治因素过重

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立利益集团,为各自集团的利益相互竞争的政治活动并不明显。然而,在我国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调控的工具,有着普遍性,这也是政治因素一种体现,具体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施,随着政企分离,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相对要少,但为了分清各自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在会计上有着相应的规定,诸如对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提取,制定一种强制性的规则,而不是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必要调节。虽然新会计准则使会计的相关职能有所减弱,但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仍有影响。

四、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带来的启示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给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大启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提高会计准则的信息质量,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1、认清经济环境制定和调整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要与相应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对我国经济环境的恰当分析和认识十分必要和紧迫。在我国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应该对经济环境进行全面、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否则,将会影响到所制定会计准则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生命力,并可能导致负面的经济后果。

2、树立和协调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

技术观反映了准则制定的理性原则,经济后果反映了准则制定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赖。技术观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会计准则是在财务会计理论指导下的、不受各利益阶层所左右的、无歧视和无偏见的技术性规范,而经济后果观认为,技术上完美的会计准则,因未能充分考虑利益阶层的利益需求,未必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而被执行,所以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应特别注意考虑有关利益相关体各方的经济利益。事实上,技术观下的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而经济后果观下的会计准则也要遵循基本的技术规范。因此,经济后果观不是对技术观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求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把技术性作为唯一标准,还要尽可能的兼顾各方利益,并应侧重考虑会计准则对社会相关各方经济利益的影响,从而达到两者的统一。

3、反复评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制定会计准则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任何人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按照无限理性的方式来制定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只有树立程序理性的思想对制订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规范,包括会计准则的立项、讨论、评估和确定。会计准则的制订程序应是利益阶层各方均能接受,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对已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反复评估,及时评价已实施会计准则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产生的效果,评价其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及时修正已实施的会计准则中不完善或是不合时宜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会计准则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保证会计规范的体系化和一贯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孙明.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几个主要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6.

[3]雷光勇.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2005.

[4]尚维琛.实施新会计准则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及利弊分析[J].时代经贸,2006.

篇10

内部核算的税收筹划,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如:核算方法、核算程序与利润分配等,通过核算,将成本、利润与费用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当处于最佳值时,便可以实现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等。具体的会计选择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收入、成本费用、盈亏底抵补与税率等[1]。

二、企业会计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企业会计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如果企业会计的核算具有真实性与准确性,并且符合国家财政税收与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此时,它可以作为科学的依据,以此指导国家财政收入的组织与安排;如果企业会计的核算未能满足税法、会计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它则会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根据研究表明,政府的相关政策未能全面考虑企业会计主体的利益,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利益的维护,会计主体将利用会计核算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所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财政收入的规模,另一方面为财政收入的结构。

1.在国有企业方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在不断进行改革,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虚化等,因此,其管理为“内部人控制”,即:国有企业的控制者为管理当局,此时,企业的会计主体为管理当局,企业会计的核心为管理当局的利益。管理当局的利益主要受其政绩所影响,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利税较多内容,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呈现出了虚增的情况。国有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及虚假会计信息的提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销售业务法,它对于多项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增值税与所得税等,具体的行为有销售业务的虚构、退货业务、虚构利润等。其二,存货计价法,它主要是对所得税有一定的影响。其三,潜亏挂账法,它对营业税与所得税均有影响。其四,利息资本化与财政补贴等。

2.在非国有企业方面

与国家企业相对而言的,便是非国有企业,二者对于会计政策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由于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具有真实性。在会计界定方面,非国有企业的产权涉及三个经济主体,分别为政府、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同的经济主体在利益方面具有矛盾性与对立性。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企业征税所实现的,此时企业的财富将发生转移,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维护,将对转移的财富进行减少甚至取消转移。因此,非国有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利税较少的内容,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在数量上有所减少[2]。

三、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存在差异,企业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政府对财政收入的组织要求,因此,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并且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以财政收入管理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才能够实现财政收入和企业会计二者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1.保证产权的明晰

产权对于财政主体、会计主体来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产权的明确性利于二者利益的协调。市场法人资格的获取要以产权为前提,企业唯有具备明确的产权才能够成为会计主体,企业的实质为合同,在合同中对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等均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企业中的成员具有收益索取权,但在具体的经营中,企业的利益主体有所不同,如:政府、所有者与经营者等。在企业中,如果其不具备明确的产权,此时,企业的会计行为将出现偏离,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对会计行为将进行干扰,最终企业的会计行为将不能适应会计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也不能符合政府财政收入安排与组织的要求。因此,要将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使企业会计主体以会计规范为依据,保证其会计核算活动有序、合法的开展,进而其提供的信息也将具备准确性、真实性与可靠性。明晰的产权为企业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其满足了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同时利用契约关系将利益主体进行了有效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经营者的利益也得到了满足,与此同时,会计主体以交易费用为依据,对会计规划组合的方式进行选择,使会计规范的作用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此时,政府进行财政收入组织时,也可以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开展工作。

2.促进规范的建设

企业会计核算的合法性要以会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因此,要促进会计规范的完善。首先,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二者具有不确定性,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克服二者的不足。因此,制定机构的人员要保证其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会计准则要保证其能够应对变化的会计环境,在科学性与预测性的作用下,促进会计的稳定与有序发展,减少会计环境对会计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准则中的定义与解释等要具有明确性、精准性与详细性。其次,会计规章制度的建设,会计规章制度具有可选择性,它是造成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要将此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才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但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对于会计政策拥有较大的选择权,因此,会计规章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等,以此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的选择。最后,二者的完善,虽然会计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等均在不断规范与调整,但仍不能全部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新问题,要根据我国及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并根据规定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修改,使其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其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结合法治与德治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中存在人为作假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的组织与安排,此时不仅要依靠法治,还要利用德治,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彻底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法治的基础为《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德治主要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并且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等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具体的手段为:运用社会评价机制与社会利益导向机制[3]。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