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4-02-29 17: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的功能

篇1

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责任,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起到了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文化社区。学生文化社区做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方面的,只有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文化社区

1.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是由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所组成的。我国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人物是先生,1933年先生从国翻译美国芝加哥大学的Community一词得出的[1]。而我国的高校文化社区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近几年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文化社区使用个独立的社区,在该社区内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完成高校生活,从中培养自我性格和行为。

2.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特征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认知方式的改变致使高校文化社区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社区的交往空间由传统的物理空间转换为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在以往的高校社区的交流空间主要有宿舍、食堂、教室等固定场所,而在当今网络社会,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新型社交软件进行空间交流,打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开发出与时俱进的网络空间;第二,在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原有的“人人交往”模式转变为“人机交往模式”,开始向现代化技术转变。传统学生交往方式主要是人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少数人通过信件进行交流,现有高校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相互交流;第三,社区成员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接受的信息范围从原有的以寝室、班级为单位转变为以系别、院校为单位,开始接收更多的信息。有人把这种转变过程称之为“学院人”向“社会人”准变得过程。在网络社区下,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娱乐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也造就了高校生思维观念的转变[2]。

二、高校学生文化社区的德育功能

1.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高校学生文化社区是高翔的校园环境,而高校的校园环境主要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精神方面是指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际交往关系、文化素养、道德建设、政治面貌等方面。高校文化社区以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为背景,进行潜在的社区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开阔自主创新的文化精神,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校生。因此,高校学生文化社区得道德教育功能之一是学校潜在的教育力。

2.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

高校是我国各种文化聚集地,在高校文化社区中有教师和学生人员,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等多种相互关联的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道德教育的熏陶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高校学生能够完成自我性格及内在修养的塑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完成学生知识的沉淀。

三、高校文化社区的创建途径

1.确定学校精神文明理念

在我国每一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精神文明理念。在中学校的精神文明理念包含学生和教师的生活、处事和学习的态度,是一种文化素养的积累。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创建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校原有的精神文明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环境及校园学生的特点进行创建。高校学生的创建应以激励和影身边同学为目标,从而完成共同发展,创造出具有高校历史和内涵的文化社区。

2.完善文化社区的制度体系

文化社区的建立离不开制度的制约。在进行文化社区建设中应完善现有制度体系,保障高校文化社区的正常发展。例如可以实行管理政策,通过校长和院系主任的阐述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推荐出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公开、公正的原则;或者利用学术策略,完善文化社区体制,通过学校领导批准将高校文化社区引进高校教室,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感受到文化社区的魅力;又或者组织承办高校文化社区办公室,处理相关事务,从而规范高校文化社区的运行。

3.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在进行高校文化社区建设时要讲究与时俱进,符合时展和当前城市规划内容。一方面可以增加高校与城市的互动性,开展社区活动,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政府联合开展“高校文化社区走入社会”活动,通过将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高校文化社区的发展[3]。高校文化社区的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城市建设。因此,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创建高校文化社区。

篇2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设立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在我国的发展战略规划中还是首次,对于主体功能区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得到高度认可

理论界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从多纬度进行了阐述:

一是主体功能区的新提法意味着我国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导向变化。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二是主体功能区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新途径。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性的影响。

三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可有效发挥区域协调功能。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协调。

(二)初步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一是国土部分覆盖原则。即主体功能区划从长远看应该实现国土的全覆盖。但现阶段的主体功能区划可以考虑按照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进行,符合标准的区域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他区域目前并不进入,待以后时机成熟调整标准后逐步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内。

二是适度突破行政区原则。即主体功能区划从理论上讲应该不囿于行政区划,而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自然和经济要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区划方案,发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协调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

三是自上而下原则。主体功能区划具有全局性、引导性、约束性或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应采用自上而下的划分方法,同时允许部分省市先行试点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划提供基础性信息和样板化启示。

(三)探索了主体功能区的层级和单元划分

初步设想为构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能和服务。

(四)初步对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是主体功能区研究的重点,是主体功能区具体实施的依据。有研究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制定划分国家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全国统一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划分省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各省不同的标准。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要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简明实用,需要建立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指标的选择既要注重科学准确性,更要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力求避免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应选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标,重点突出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关键指标,体现资源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初步设计的划分指数计算方法是:划分指数=已开发水平/全部潜在可开发水平=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

(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得到了重视

纵向看,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上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中央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共同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其政策设计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对于该区域的政策要求,同时又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设计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横向看,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设计各有重点。优化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制定严格的建设用地期限内和年度增量指标,明确城镇、产业和园区单位面积土地承载量的集约用地标准;制定明确的产业项目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不同行业的资源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回收率以及污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等强制性标准;制定扶持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标准,明确对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就业型产业、外地转移型产业的信贷优惠额度、期限和利率标准。重点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确定土地优先供地的额度、速度指标和简化程序,制定土地置换的优惠办法;出台吸引产业项目进入和集聚的投资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实施办法;制定加大交通、能源、水利、水电气热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国际资金、民间资金等投入的优惠力度和标准;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分别制定鼓励和吸引人口进入和集中的优惠政策。限制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速度控制制度;建立规范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办法,明确分阶段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规模、用途和调整办法;制定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强制性产业准入门槛,出台投资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投放等方面优惠政策扶持符合主体功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补助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向外迁移或在当地集中生活。禁止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维持养护机制,严格执行财政经费的总额保障、规范使用、控制开支等制度;明确核心区、实验区、区不同区域的人口容量、建筑、旅游、探险等开发活动的标准;加强法律、执法、舆论、公示、听证等监管体系建设,实行游客数量控制、人类活动超载预警制度。

二、部分省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和标准在省级层面得到初步实践

江苏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口的分布、人口的流动和人居的适宜性作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最主要因素;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城乡、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突破行政区界限,突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坚持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对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适宜程度和效率高低进行综合性评价。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原则,要以较少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尊重客观的原则,以客观分析为主,减少人为主观性,提高划分的科学性、公正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则采用了相对概念,重点是通过对试点地区的试点,归纳、提炼、集成一套规范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浙江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标准和指标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人口集聚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放在认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分析评价;放在真正体现把区域空间开发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之上。

(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在规划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江苏省按照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主体功能区。一是以县为空间单元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二是以乡镇为空间单元形成市域主体功能区。三是以网格为空间单元形成县域主体功能区。另外,对县域空间开发的政策进行了探索。主体功能区的实施需要产业、财税、土地、人口、考核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云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按照滇中、滇西、滇东、滇南四大片区“一优(优化开发)三重(重点开发)”的总体格局将全省划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指滇中地区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城市及其相关地区。重点开发区指滇西、滇东、滇南三个片区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承载支柱产业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区域。限制开发区指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内生态环境脆弱、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地区,主要是天然林保护地区、退耕还林生态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重要水源地、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这类区域散布于全省,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四川“十一五”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综合开发区域,主要指成都平原地区。重点开发区域,包括攀西地区、川南地区、盆地丘陵地区。适度开发区域,指川东北盆周山区、川西北高原地区。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包括成、德、绵3市的成都平原地区将按照“城乡一体、率先跨越”的思路,更大规模地聚集经济和人口,使之成为本省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龙头和主体。适度开发区域重点围绕资源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引导人口向省内综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或省外转移。而禁止开发区则将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三)省级层面在主体功能区划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浙江省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探索重要资源环境的统筹配置机制,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省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二是省级各部门多渠道整合资源、推进生态补偿的工作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三是全省各地也积极探索区域性或流域性的生态补偿方式。四是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补偿的科技支撑,全面加快了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

三、加强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标准

“十一五”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做了规定。四个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的边界规定得很明确,直接规定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等为禁止开发区域,对其功能属性也有明确规定。但是,对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及承担的功能属性就不是很明确,限制开发区只对部分区域做了划定,限制到何种程度也没有明确表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界限更加模糊,在落实规划时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划分界限,使实际操作有标准可依,从而减少规划落实的趋利性,增加标准性。

(二)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从产业、财税、土地、人口、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并进一步落实政策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

“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这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下,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以及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该按照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均衡协调、公平、多层次的补偿原则进行生态补偿,使国家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方面,社会发展、教育、医疗、公平程度、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权重越来越大,不同功能区也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优化开发区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考核,弱化经济增长速度考核;重点开发区综合考核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限制开发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考核;禁止开发区主要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在考核标准的指导下,还需要根据主体功能区承担的功能属性制定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确立实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体,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主体功能区划不可避免的在局部一些区域会打破行政区,过小的单元作为划分主体就很难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因此主要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为主体来构建主体功能区划在政策实施上具备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省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能和服务。国家、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不同的职责,应当建立合适的职能分工体系,采用自上而下的划分原则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的推进机制。自上而下指国家宏观调控、确定标准、选定范围、制定方针;自下而上指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进行模式与制度方面的试验,探索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积累经验,总结推广。

(四)加快主体功能区的技术规范的制定

主体功能区如何划分,这需要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统一的划分标准,需要构建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既要注重科学准确性、代表性,又要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主体功能区划的依据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发展潜力等。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量化,抓紧时间制定主体功能区的技术指标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工作的当务之急。要组织力量统计和计算各类相关指标,研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全国性的标准和规范,作为确立、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

(五)加强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建设的理论研究

篇3

一、主体功能区的界定

2006年通过的全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同时,国家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做了界定:“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从对主体功能区界定的内容来看,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托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凸现两个特点:

1.规划具有统筹性。总体来说,主体功能区建设可从纵、横两块考虑。横向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将各地区统筹归类,综合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区分为重点扶持区域、限制发展区域及适度控制区域;纵向来看,在各横向发展区域范围内,又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细化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从而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2.规划具有灵活性。按照设计,主体功能区划分已不拘泥于行政区划,将在空间上与现有行政区域发生错位。一些局部区域将适度打破行政区域格局,改变行政区划的界限,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即在主体功能区设计下,同一主体功能区可能包括不同的同级行政区域和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 而在同一个省级、地(市) 级甚至县级行政区域内, 又可能包含不同层次的主体功能区。

二、主体功能区域发展的税收政策定位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将影响到市场实物和资本的流动。税收诸要素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各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作用空间。主体功能区建设辐射范围广、关系错综复杂、建设难度大,现仍处于探索阶段,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立足整体经济发展实际,从各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税收政策的定位,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积极效应。

1.税收政策应当立足于引导各功能区协调发展

探索形成既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是功能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税收政策在推动各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应注重理顺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区域战略目标与共同目标的衔接关系。税收政策应当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发挥各功能区的比较优势,针对不同功能区具体情况提出不同战略重点和工作任务,实施有区别的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但必须明确,立足于发展功能区优势的同时,要注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出现各功能区之间发展不均衡、财富分配不均问题;二要正确处理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理顺扶持地区与限制发展地区的关系,首先应当鼓励支持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地区优先发展,这是实现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应当切实保障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地区的利益,这是缩小各功能区差距的关键。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重点开发、优先开发地区要积极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地区的发展,加强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地区的合作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一些被归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地方政府,要防止出现“等、靠、要”的惰性,应积极通过自我发展改善经济状况,缓解重点开发、优先开发地区的支援压力;三要协调好各区域内重点发展与一般发展的关系。推动主体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既要统筹兼顾,合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需要,支持各地区加快发展,又要推行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抓住各区域内发展的重点,大力推动重点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新的经济集聚区,培育新的契合点。

2.税收政策要立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机制初步建立、生产要素可以灵活流动、高新技术革命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地区获得了开放政策的先机,利用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成为先富的地区;西部在大开发战略支撑下通过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转移获得了发展的动力;而中部地区因为缺乏政策支撑步履蹒跚,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巨大。从历程来看,国家政策的选择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推动手,其中,税收政策是重要分支。以往税收政策的制定,在过去的发展建设模式中以经济增长即GDP为核心,出现了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现象,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在后期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了严重的制约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主体功能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也要归属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推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税收政策应当从主体功能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等因素,明确各项战略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等,确定税收政策的基本导向。

三、主体功能区税收建设的路径选择

1.主体功能区税收建设应当稳步推行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应当遵循国情,注意类型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主体功能区划从长远看应该实现国土的全覆盖,但现阶段的主体功能区划不能一蹴而就,综合实际情况应考虑按照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进行,即符合标准的区域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他区域暂不进入,待以后时机成熟调整标准后再逐步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内。因此,税收政策也应当与之相配套:

(1)从全局来看,主体功能区的税收政策应当逐步推行,在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下,要有针对各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型税收政策,此政策覆盖范围随功能区范围的扩大而扩大;(2)在各主体功能区内,由于情况复杂,属于同一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地区发展情况不一致,税收政策应当针对同一功能区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区别对待,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先试点推行,再逐步扩大的办法。

2.要有适度的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税收优惠安排可以发挥巨大效用。实施主体功能区后,根据实际需要,四类主体功能区内也应当有所选取的实施不同层次的税收优惠,比如:对优化开发地区应给予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在重点开发地区可以适时推出吸引产业项目进入和集聚的税收减免实施办法,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水电气热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的国际资金、民间资金投资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同时分别给予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鼓励和吸引人口进入和集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限制开发地区可推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扶持符合主体功能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禁止开发地区应当明确核心区、实验区、区不同区域的人口容量、建筑、旅游、探险等开发活动的标准,对限制性、禁止要课以重税,而对积极于投身于此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行为要辅以适当的税收优惠,以通过税收政策鼓励该地区的自我盘活、发展。

3.要注重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

税收分配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事关社会稳定。因此,税收政策制定必须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两极分化。既要注重保护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不损害分配领域的效率导向机制;也要提高再分配领域的社会公正程度,实现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谐,防止不良倾向,才能切实促进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

实行主体功能区管理后,四大区域由于有了不同层次的税收优惠、税收限制,地方收入必然存在差异。这便要求我们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税收政策和税收绩效评价,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例如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由于受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开发受到限制甚至禁止,区域内税款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地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为国家国土和全社会的科学发展付出了成本,因此,可将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区域收取的部分税款特别用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以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社会安全,实现主体功能区的和谐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篇4

【关键词】城市建筑;功能区;生态视角;关系

生态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对功能区的划分上要以其基本的区位特点和发展前景为依据,并根据历史的沿袭特点和当今的经济发展状况,遵循绿色生态的建设原则来进行布局,不仅要统筹规划好城市功能区的协调程度,还要力求将各个功能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一、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建设内涵

城市的总体规划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不仅仅注重其便利性,人们更加重视其设计与建设的生态性,要让城市与大自然充分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城市规划目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就是让人与自然、人和生活的环境和谐相处,将生态学中的理念运用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城市的空间和土地资源加以合理地利用,要充分尊重现有的环境资源,对自然要有一份敬畏心,城市的发展要以环境的和谐为基础,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充分保障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从宏观视角来分析和规划,以便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理念下设计的建筑,也要融入生态化的意识,使用环保的材料建造功能区的建筑,还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线和空气,争取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居住和生产环境。同时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业和生活三废的排放。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环保节能措施,开发利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将一些功能区的建筑材料进行循环使用,也可以实现生态化的目的。基于生态化的视角进行功能区建设的规划实际上就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建设生态化的城市,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推动城市各个方面的建设,最终建立起一个人与城市、自然和谐统一的动态有机循环系统,这也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二、生态化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区的建设

城市的功能区通常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科技教育区、政治行政区等,这些功能区具体区位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历史因素、交通因素、地租因素、人口因素等,每一类功能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功能区择位的需要。例如住宅区往往是城市中最为基础的功能区,要有广阔的土地优势才能满足功能区的需要;城市的商业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呈现出集约化的特点,该功能区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工业区一般设置在城市的,需要有便利的交通环境。

城市各个功能区的建设和城市的整体规划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规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设计期内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确定出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的布局,科学确定车站、铁路枢纽、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位置与规模等等。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将功能区依据生态建设的原则来进行规划,可以加强功能区的协调性。

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建筑是无声的记录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应在城市功能区的建设中应该得到很好的保存与维护。古建筑凝聚了勤劳的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有些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有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些可观民风民俗,有些可赏古典建筑风貌。而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更能代表现代建筑事业的“兼容并包”之心。因此,要从生态的视角,妥善处理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或特色建筑,这也是促进城市规划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住宅区是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方面,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居住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居住建筑一般是指小区,其需要配建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各个方面的协调度也是比较高的。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一要方便,生活设施齐全;二要居住舒适,功能适宜、设计合理、绿化良好,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觉得舒适;三要卫生,保证充足的室外绿地,活动场地要具备良好的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四要安全, 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居住建筑的设计还要遵循发展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共享社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优化城市规划设计。

商业区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点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最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的就是商业建筑,故而首要解决出行问题,商业建筑设计一般会拟建在交通便利处,形成一定的商业圈。由于人口密集度比较高,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地震,火灾等的紧急救援措施以及要随时保持交通顺畅。同时,商业建筑往往是工作休闲区,也通常是中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所以要保证其良好的日照条件、通风条件。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商业建筑的地下空间利用,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商场等,这样能缓解露天停车场的压力,达到最优城市规划目的。

无论是城市功能区的规划设计,还是各类建筑的规划设计,向往绿色、亲近自然一直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从生态角度落实功能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从光照条件来说,各个功能区建筑的布局朝向、建筑物形体本身、房间高度和进深、门窗尺度和形式、屋檐遮阳等,都需要考虑引入自然光。从温度与湿度上说,利用自然通风的环境更舒适宜人,所以空调的普遍使用加重了对城市区域气候的不利影响,未来城市的建筑设计会更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设计,况且空调系统能耗巨大,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的节能措施要求也比较高,生态建筑理念就是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的和谐发展。

城市功能区规划设计所追求的生态与绿色理念主要内容也通常包括常规能源的优化,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的广泛应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水环境系统的集成;自然通风条件的优化,新鲜空气品质的保证;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的高品质的实现及相关保障措施的建立;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和透水性地面铺装的集成;有效设置废弃物管理与处理系统;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作建筑材料,同时坚决使不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的视角建立的城市功能区不仅可以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完善各个功能区内部的建设,同时可以提高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奠定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鞠鹏艳.融入城市——生态视角下城市功能区建设思考[J].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2]罗秋香.现代城市治理主体的多元关系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刘军奎.转型背景下城市治理与安全问题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6)

篇5

关键词: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逻辑程式 核心功能 政策取向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载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各种压力和考验,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趋紧张并引起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城市生态面临的负荷日益增加,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着手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有效应对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发展路径选择开始成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来源于低碳经济。自2003 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很多国家和城市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缓解城市“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相关协议颁布,进一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积极践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凭借技术革新和多元化激励机制,以碳捕获、碳蓄积、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最小化,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工业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运行程序即逻辑程式,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建设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逻辑衔接。一个逻辑关系清晰以及简洁、优化的端到端的运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提高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顺、规范运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见图1),又要明确各阶段所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和目标确立

伴随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入环境中,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吸收和自我净化能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特别是CO2等含碳物质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避免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现代城市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事实上,生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需求,又包括体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蔡聪裕等,2011)。为此,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先需要结合政府的工作规划以及参照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将这种良好生态需求量化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值。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值涉及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目标值的实现将有利于缓解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不平衡状态,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制定

低碳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具体形式的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将低碳理念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发展的碳氧平衡为基点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并通过设置多元有效的科学途径和多维度的保障支撑体系,引导城市建设实现低碳排放、高碳吸收两大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牵涉面广、线长、点多并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首先需要以系统观来考察规划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标制定总体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组织、城市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黄平利等,2011),科学引导激励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规划城市的现有条件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寻求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要通过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与监控

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基准点。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规范的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持久的执行力离不开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坚持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增强将规划目标转化于现实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力是各方力量协同配合的综合体现,其整体执行效果的发挥会受管理体制、执行主体、观念、激励机制等很多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规范、控制、整合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中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形成相互支持、协调顺畅的工作氛围,为确保有效执行规划措施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运行执行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从而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监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对各个要素的运行、配合、连接效能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评价,将实际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由于环境变化、认识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可通过早发现、早控制,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使整体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四)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与反馈是低碳城市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及时监测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设绩效管理水平和进展效果,这对于选择正确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方法意义重大。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许多城市对于其评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欧洲环境局(EEA)于1999年开发了DPSIR模型。该模型对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连玉明(2012)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构建一套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低碳城市建设评估必须立足于从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点,特别是在指标选择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产生的指标以及对碳排放和碳产生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还要注重对有利于固碳、捕碳、减碳的指标及其关键的因子选择。另外,反馈也是贯穿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反馈,将会消弱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效果。反馈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在具体运用时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透视

(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径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时代不注重保护环境以及对大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背道而驰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强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设所坚持的“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低碳化发展符合并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架构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碳排放,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向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负荷日益加重,城市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且缺乏后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容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命题。此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的战略性转移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现“碳解锁”,逐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日益摆脱对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径依赖,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资源环境持续承载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建设与我国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城市持续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王继明,2010)。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维度的,其中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生态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确实已远远超过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支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阻力和制约因素。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失和”现象,破坏了自然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切合了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本质要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成为顺应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坚持走集约式、绿色、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对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目标的有力杠杆。

(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重要特征的运行体系,这种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现象异常严重,造成“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此时,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为有效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害性提供了新机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现实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应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也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设转型不仅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在城市发展理念、生产发展、消费方式、生态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与传统城市发展的“高碳”模式有实质性区别。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引导、支持、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公共政策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必须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价值思想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基础。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就是指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政策价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行为和结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一)政策选择与公共利益取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应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担当关键角色,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保驾护航。众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将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态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内容选择上和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之间实现长期平衡,避免出现因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利倾向。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评价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否有效坚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从长期利益和生态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价值上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众对日益良好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否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选择与市场化取向

虽然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设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赖于政府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调节作用。市场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不断进行公共政策内容和功能的创新,选择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政策机制来放大市场的正效应,以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构建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公众等的行为,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一,加紧研究开征针对碳基能源的使用税及环境税,充分运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来引导能源利用的供需关系及为此支付相应的环境成本;第二,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财政担保等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第三,通过立法、金融、税收政策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让“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个人等各类消费者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

(三)政策选择与公平价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选择既是利益整合的关键,又是获取政策客体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证。低碳城市建设会涉及到各类资源、利益在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续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设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规则、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将公平价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中,通过实施公平的低碳发展政策来调节各方关系,从而为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为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向度和基本准则,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权利;第二,城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与承担保护的职责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城市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对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政策选择中必须既注重代内公平,又要使代际公平不受损害。

(四)政策选择与公共治理取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强制-命令”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将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体的形式实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为基本要义,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模式离不开恰当的政策保障,即通过有效政策体系的建立来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谐,从政策层面来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选择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来引导、调控各种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多元主体的行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着眼于公共治理的战略取向来构建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表达机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调动各类治理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看来,不同的政策供给模式将会对不同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协同治理效应产生影响(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来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态问题,体现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增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效果作为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聪裕,陈宝国.生态需求调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管理学刊,2011(6)

2.黄平利,高程.大连市高新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3.连玉明.中国大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5)

篇6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篇7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4-8537(2006)06-0112-03

近年来,国内外的博物馆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迅速增长起来。博物馆类建筑是具有很强标志性的建筑,大到一个国家的象征,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地标,它或者广纳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物华天宝,或者吸纳一个专业领域的文化精髓。而承载它的建筑,也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往往蕴藏了深刻的内涵,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博物馆往往涵盖了展区、办公区、库藏区、接待休闲等部分,如何将各个部分有效地布局,使各功能区外部有良好的出入口位置,内部有合理的交通组织联系,是博物馆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投资规模、建筑面积、基地面积及基地覆盖率等因素的限制,中小型博物馆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中型博物馆为例(建筑面积在4000m2至10000m2之间),从基地中各功能区入口位置布局和馆内功能分区的组织方式两方面探讨博物馆功能分区。

博物馆各功能区出入口位置的设计

由于功能上的要求和交通疏散的必需,中型博物馆需要设置的出入口往往较多,如:展馆主入口、展馆次出入口、办公人员出入口、临时展厅独立出入口、会议报告厅独立出入口等。而制约基地中各功能区入口位置布局的决定因素也较多:基地周围主次干道的位置、基地周边环境条件、基地尺寸及基地内条件、建筑的朝向等等不一而足。一般来讲,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常情况下,其主立面及主入口应首选面对基地附近主干道。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大型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对于道路噪音的影响,多采用退红线、植树木或建筑构造上的减噪措施来降低。考虑到博物馆经营和展品的更新展出问题,中型博物馆多设有具有独立出入口的临时展厅。这类展厅由于经常需要重新布展、运送展品,所以必须设置在接近道路的位置。考虑到其独立性,因而将其出入口多设置在接近城市干道的位置。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及办公人员出入口一般与博物馆主入口保持一定距离,而且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较多设在相对安静、隐蔽的位置。

宁波博物馆,所处基地条件较为复杂。基地东面是仪式广场和步行街,广场东侧是文化中心的主入口,基地南侧是城市主干道首南中路,基地西侧是12m宽的规划路,城市主干道惠风中路位于基地北侧。设计者将博物馆的主入口设在东面,使建筑的主立面与东侧的文化中心主立面形成一条建筑轴线,与仪式广场轴线垂直,使整个地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建筑群。博物馆的南面设有临时展厅及其独立出入口,直面交通便捷的首南中路,满足临时展厅展品时常更新与参观人流频繁的特点。博物馆的北侧规划为综合展区的停车场,由于其紧临主干道惠风东路,便于参观人员的机动车停靠和离开。博物馆的西侧设有办公区的出入口,使办公人流、货流与参观人流不相干扰。由于紧临规划路,出入交通也较方便。宁波博物馆紧密结合基地因素和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基地环境,各功能区入口布局处理较为合理。

博物馆馆内功能分区的组织

中型博物馆多是一个涵盖了展区(含临时展区)、会议厅、办公区、库藏区、接待休闲等部分的综合体,其中库藏区多设于地下层,接待休闲多分散设于展区中,临时展区与多媒体会议厅等多设于展区的较低层,以便于设独立出入口。所以,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分区可以简化为展区部分和办公区部分(包括文物维护等部门)。根据馆中办公区与展区空间关系的不同,博物馆功能分区的布局方式大致可分为嵌入式、并联式、独立式。这三种布局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灵活扬弃。

1.嵌入式

所谓嵌入式是指博物馆的办公部分位于博物馆的某一层或某几层的部分平面上,与整个展区融嵌在一起。这类布局主要适用于甲方对办公区要求的面积相对于主展区较小,或者办公区与展区各部分联系较多,当然,基地条件有限也是使用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类布局的不足是,各层平面各不相同,给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另外,办公区的位置多放在不佳位置或层面。

德国法兰克福现代美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9000m2,地下1层,地上3层,主要收藏了1950年代以来的现代美术作品。建筑是一个包含了展区、办公区(含工作区)、图书馆、藏品区、讲演厅等的综合体。馆址基地位于城市旧城中心市政广场附近,基地是一块由市中心引出的放射道路所界定的不等边三角形,面积仅为2140m2。设计师汉斯・霍莱因根据基地的特点,将博物馆设计成为三角体。建筑几乎占满了三角形用地。博物馆顺应地形,其形态上与相邻建筑可以形成较为完整而连续的街道界面。布局上是以三角形尖顶的角平分线为轴线,大体呈对称结构。大部分楼层的功能用房是矩形或其他的规则形式。中央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厅,它统合了整个布局结构体系。建筑内部布局较为复杂。在地下层主要设有馆藏区、工作室及讲演厅,地上一层设有展区主入口、临时展厅、展厅及办公人员入口。地上二层及三层为展区。图书馆、办公人员及馆长办公室等设在地上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夹层,而该层其它部位为留空,满足一层展区的层高需要。该方案在有限的基地条件下,借助主入口门厅及休闲卡座层高不高的特点,将办公区等辅助部分巧妙地采用嵌入式的处理方法,嵌入一层展区与二层展区之间的部分夹层,既保证了办公、图书等区域对上下层展区的服务与管理.又较好地满足了办公等区域对采光的需要,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确实是难得的一种处理方式。不足之处是,夹层与地下一层馆藏区域的联系在空间上被阻隔了。

2.并联式

与嵌入式相对,所谓并联式,是指博物馆的办公部分与展区部分在空间和平面上划分明确,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这类布局有利于办公区和展区的管理与独立使用。由于办公区与展区层高的不同,对建筑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并联式中型博物馆的办公区部分地上以两层居多。

建成于2004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古生物博物馆由设计大师齐康主持设计。该建筑用地面积6272m2,总建筑面积8523m2(地下室面积:2050m2)。博物馆所在基地为三角形,紧临城市主干道。该设计紧密结合基地条件及方案要求,将展览区和办公区采用并联式布局,使两者在功能上保持相对独立,在造型了浑然一体。建筑南端为博物

馆的最高点,该处通高17m,用来摆放15m高的恐龙标本模型,与其相通的展览区其它区域的层高为5.1m~5.3m,而办公区层高为3.6m。这样的布局方式,非常有利于使展览区屋顶形成一条优雅的屋面曲线。整个建筑的造型从外观上看仿若一座隐喻的恐龙昂首立于主干道旁。该作品采用并联式布局,有效地利用了展览区和办公区的层高差值,形成了切合博物馆主题的建筑造型,是建筑造型与内部功能合理结合的佳作。

3.独立式

独立式与并联式相似,同样具有独立的办公区和展区。两者不同之处是并联式博物馆在外部看是一个整体,内部分区明确,相对独立。独立式博物馆从外部看更近似于是两个或几个建筑组团,它们之间或以坡道相通,或以连廊相连。办公区与展区之间多为半通透的空间,可以与坡道或连廊结合,设置绿地、水景等室外休闲设施。几个不同区域组团还可围合成庭院式休闲场地,便于人流疏散和视觉缓冲。独立式博物馆由于组团设置的原因,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基地作保障,所以这类博物馆多适用于基地面积充分的情况。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于2003年,由贝聿铭先生设计。新馆所处基地较为复杂:基地南侧为巴洛克风格的历史博物馆老馆,基地西侧为一座宫殿式建筑。新馆在布局上紧密结合基地周边环境进行。由图所示,基地中呈三角形平面A区为展区,呈L形的B区为办公区,两者在功能上很好地保持了各自的独立,在造型上,借助玻璃廊子C区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不留痕迹。作为连廊的C区是大师方案中的神来之笔,在玻璃廊中大师安排了室内天桥、阳台及楼梯等,使参观者在玻璃廊内的行进或休闲过程中,随时可以观赏到南面的老馆立面。玻璃廊及其中的人流自然也成为新馆的一个亮点。展区主入口处D区以玻璃旋转楼梯加以点缀,将西部的宫殿式建筑同样有效地借景进新馆中。该方案在狭窄复杂的基地中实现了展区与办公区的独立,并有效地利用了两者之间的玻璃连廊和旋转楼梯作为建筑的点睛之笔,确实是独立式设计的一个典范。

篇8

关键词:西宁市城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区功能;优化;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国务院狠抓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有关部门制定了分工方案和近两年的工作重点,各项工作正在开展。青海省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区功能,美化人居环境,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本文以西宁市城东区为样本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系统研究旨在为城东区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优化城区功能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可以为青海省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一、西宁市城东区城区功能完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城东区在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完善城区功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改造难度大

城东区情况特殊,如果采用一刀切政策,不利于城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不利于城区功能的优化和完善。调研发现,由于城东区没有决策规划权,政府统一规划又没能完全结合城东区实际,导致规划不利于城东区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完善。加之,城东区拆迁任务重、难度大,涉及老百姓多,拆迁经费补偿标准低,老百姓抵触情绪严重,阻碍了城东区城区改造进度。

另外,城东区排水设施老化,城市管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排水需要。每年汛期都会造成区内部分道路内涝。加之,区内多条“断头路”、主干道“超期服役”等问题严重,城市交通功能和公共基础服务功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不利于城东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功能难以实现

由于城东区长期以房地产项目为投资重点,导致区内缺乏金融、综合超市、物流、大型工业等项目支持,区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区域经济布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以传统经营模式主导的市场和小型个体经济发展为主,缺乏高端商业区,区内缺乏整体商业发展氛围,难以吸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这不利于城东区今后经济的发展,城区经济功能难以持续发挥作用。

(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教育功能难以实现

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东区教育面临部分问题:一是“超大班额”现象严重,70-80多人的超大班较为普遍,杨家庄小学等9所学校最大班额均超过70人;二是教育资源严重紧缺,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班45人,以城东区现有的20026人计算,需445个教学班,还差132个教学班,相当于缺4所能容纳30个教学班的学校;三是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困难多,教育用地大量被占用而无建设用地作为补偿,加之征地拆迁资金缺口大,导致规划部门已经规划给教育用地的项目无法正常开工,教育征地拆迁困难成为制约城东区教育功能优化和完善的主要因素。

(四)城市就业功能差

老城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导致大量失地农民无处就业,生活困难,影响城东区社会稳定。

一是缺乏一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城东区现有南小街、康乐十字、团结桥三处自发形成的外来劳动力市场,均属马路露天市场,人员杂多,没有约束手段,给城东区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难度较大,亟需建设一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二是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仍有个别村委会还没有配备办公场所、专职工作人员、电脑办公设备和工作经费,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个别村的工作人员是兼职人员,工作时间没有保障,难以胜任担负的工作。农村劳务经纪人相对较少,外出务工人员一部分是投亲靠友和自发外出,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序性。

三是技能培训专业设置和培训方式单一,不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目前,短期技能培训只设置了工艺美术、烹饪、电脑、农家乐、汽车驾驶几个培训科目,缺乏灵活机动的培训方式,不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群众对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不感兴趣,在培训地点、培训时间等方面有待改进。

四是农村产业发展薄弱,后续产业尚未形成。除王家庄小商品市场外,路家庄、林家崖村原有的市场,房屋租赁等产业因拆迁征用,其余各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土地征用后,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非成套房安置到成套房,失去了原有的商铺、宅院以及租赁房屋等,收入受到影响。

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东区城区功能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在城东区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完善哪些城区功能,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分清主次。建议优先考虑关系民生的城市功能,如交通功能、教育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其次考虑城市发展功能,如经济功能、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城市绿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等。

城区功能的完善要充分重视和发挥西宁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主导作用。区政府应该根据城东区经济与空间发展的需要,以保证城东区城市功能有序完善为目的,协调城区内部的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与城区功能优化和完善相适应的支持政策,促进和引导城区内部功能的优化,达到完善城区功能的目的。

区政府制定的支持城区功能完善的政策,应涉及到政府税收、土地批租及价格、审批手续简化及相应的保障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严格的开发建设管理制度,建立有效实施,消除城区功能完善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形成有利于城区功能有序完善和优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支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功能完善地域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功能完善程度,要使城东区城市功能在市域空间实现有序完善和优化,就要保证基础设施在城市功能承载空间进行先行完善和优化。

城东区要加强对城市区域空间与周边新建拆迁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形成中心城市与新建小区间便捷的交通联系网络,完善新建居民小区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心城市与新建空间的基础设施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以基础设施配置引导中心城区内部的居住、生产及科研教育等功能在市域空间的有序完善。

建议:一是城东区的城市功能完善中要以交通功能先行完善,充分发挥交通功能的先导作用。二是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看,必须要保证在大型居住区规模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应规模的医院、学校、商业网点、超市、休闲活动中心及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基本需要。

(三)加强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是城市功能有序完善的重要保障对策。其主要工作包括:区政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编制或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使之与城东区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协调,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实施土地调控和管理;充分利用城东区现有存量土地,对城东区城区、城市边缘范围内的杂乱不规则的地块,由区政府从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不要一味搞商品楼开发,应优先考虑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用地,如教育、医疗、科技馆、休闲广场、绿化、停车场等;要建立严格的土地供给制度,对引进项目的土地供给数量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区政府应制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项目的土地供给数量标准。

在对曹家寨等片区的拆迁和改造过程中,应考虑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不能简单“一拆了事”,必须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才能保证地区的长治久安。

建议:一是按人均5平方米铺面进行补偿,作为生计口粮,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保证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二是在曹家寨片区拆迁过程中预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建设用地。

(四)有序完善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城区功能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城东区实际,建议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仓储物流业和清真产业。

一是打造中心商务区。在城区核心区内部,通过行政、居住、生产、科研教育等功能不断向空间有序转移;商贸、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第三产业在城区核心区进一步空间集聚,在核心区内部形成具有完善现代功能的中心商务区,城东区核心商务区主要布局在“一轴、两心、三带、六区”附近区域;其中“一轴、两心”将以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三带”以生态功能为主。城东区核心商务区的形成,将会在城东区内部形成“双中心”的空间结构,是城东区内部商业最为集中和最具现代气息的城市空间地域。

二是打造现代仓储物流业。利用城东区拥有火车站和飞机场的优势,通过“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和西宁火车站改造及飞机场扩建的机遇,西宁市城区内的大部分仓储用地高度集中于西宁站(老火车站)以东地域,现代仓储物流功能向郊区转移是城市功能扩散的必然趋势,也是西宁市城区功能调整与升级的必然要求。因此,城东区应该重点考虑城市仓储物流功能的优化和完善,做大做强仓储物流业。此外,建议在郊区合理位置建设一个大型综合的蔬菜瓜果批发基地,缓解菜篮子问题。

三是打造清真产业园区。中国(西宁)国际清真产业园是立足青海,面向西北,沟通国内外清真市场,集产业设计、研发、生产、集散、贸易、认证等采购与供应融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清真产业园区的成功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城东区未来经济发展情况,建设好清真产业园区,将会更好的发挥城东区的经济功能。

(五)进一步优化教育功能

大量城东区居民为了孩子求学搬到西区居住,原因是“城东区找不到一所好学校”。 因此,完善城东区的教育功能势在必行。

建议:一是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提高教育基础建设水平。结合城东区城区建设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城东区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建议省、市各部门对城东区在生均公用经费、农民工子女奖补资金拨付方面充分考虑城东区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实际,对城东区适当给予政策倾斜,以缓解城东区教育经费压力。同时,下放招聘录用教师的权限,以利于各区县根据教师空编情况及时补充正式在编教师。

二是大力实施校舍危旧房改造工程,及时处理校舍建设纠纷问题。尽快完成东方小学、韵家口小学、北小街小学、富强巷小学“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杨家庄小学、长青小学、中庄小学C级危房加固改造工程进程,保质保量完成校舍改造。建议相关部门重新合理规划林家崖逸夫小学迁建项目教育用地,使城东区能尽快实施该项目,以解决周边居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

三是保障教育用地和建设资金。建议用周家泉小学北侧预留的教育用地置换市政道路占用该校的部分,一方面化解学校操场较小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推进该校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建议上级部门在中庄逸夫小学、北小街小学、周家泉小学扩建项目、滨河路小学新建项目教育用地的征地拆迁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六)强化就业功能的完善

完善就业功能,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依托城东区就业培训中心,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对城乡各类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便捷性的短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建议侧重于促进农村失地农民就业的汽车驾驶员、“农家乐”服务员、手工编织、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创业培训时要侧重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主动与青海民族大学密切合作,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工作。

二是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扶持,稳定和扩大务工就业。另一方面,结合新村建设,指导各村培育发展宾馆、商铺、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市场等产业。建议重点做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同时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

三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建议建立区政府、职能局、镇社区三级联网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信息系统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实时采集和网格监控,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检查执法网。

基金项目:本文系青海省社科规划办项目“青海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14005)”的阶段性成果及西宁市城东区政协项目“关于如何抓住地区大拆大建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区功能”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新玉言.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3]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M].商务印书馆,2013.

篇9

关键词:寒冷地区 建筑节能 遮阳体系 冬夏功能转换 实验模拟

我国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极端,冬夏两季温度变化显著。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季节对阳光的需求不尽相同,甚至相反。遮阳系统在满足某一季节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另一季节的保温、采光等需求,这也是寒冷地区遮阳系统设计的难点所在。因此,寒冷地区遮阳体系的冬夏功能转换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冬夏功能需求分析

1.1 夏季隔热与节能

强烈的太阳辐射是夏季室内高温的主要原因。窗墙比、遮阳构件的形式以及窗体材料等都是决定进入室内太阳辐射热量的重要因素。在阻断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措施里,外遮阳的效果明显优于内遮阳,这是因为外遮阳将多余的太阳辐射热量挡在室外,节省了能耗。

1.2 冬季保温与节能

在北方,遮阳系统在冬季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外窗是保温节能最为薄弱的环节,窗体能耗约占采暖能耗的一半。北方冬季昼夜温差大、夜晚时间较长、温度较低,利用遮阳构件自身密闭保温性能以及遮阳构件与玻璃窗之间的空气间层保温,可有效地提高窗体的保温性能。

2、遮阳体系冬夏功能转换途径

在新材料与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遮阳系统种类繁多。好的遮阳系统既可阻挡阳光,又可在需要时允许阳光进入,兼顾建筑的节能和舒适,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结合遮阳材料与建筑形式。形成丰富的立面变化。增加对遮阳体系冬夏功能转换途径的了解,有助于在建筑方案设计中选择最为有效的遮阳形式。

2.1 智能遮阳百叶

将遮阳百叶置于窗外,为每个叶片设置单独的自控系统,根据采光、通风、视野等不同功能需求来调整叶片角度,实现冬季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辐射热、夏季阻挡阳光进入室内的目的。另外,同一个百叶帘的上部和下部叶片的角度也可不同,既可以遮光又满足室内自然采光的要求。百叶片形式主要有平板式、机翼形和Z字形。平板式收起时所占空间最小,机翼形具有良好的抗风压能力,Z字形可保持叶片最大的稳定性。百叶材料有钢铁、中空铝合金、塑料等,所有叶片都需进行防腐处理。铝合金材料因其具有轻质高强和导热性能较低的特点,成为当前遮阳百叶的常用材料。

智能遮阳百叶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遮阳百叶可通过光控旋转百叶片来调节进光量,满足人们对室内自然采光的需求;二是将百叶置于双层幕墙之间形成“可呼吸式外墙”,实现冬暖夏凉;三是可满足人们对私密性的要求。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于2005年落成,用地面积560m2,建筑面积3000m2,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地下1层,地上2层,集多种新技术与新材料于一身(图1)。在遮阳设计方面,示范楼在东、南两面设置了水平外百叶,为适应多变的环境要求,采用强度较大的铝合金百叶,百叶长度分为3000mm和5000mm两种,宽度达600mm,间距为590mm。采用机翼形断面设计可增大百叶刚度,避免室外大风引起的叶片振动。为了更好地实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全部百叶由电动执行器控制其旋转角度。在冬季,百叶打开。让尽可能多的阳光进入室内;在夏季,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百叶倾角,在满足室内自然采光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室内。每两片百叶由一个电动执行器控制开合,最大倾角可达135°。幕墙采用分区设计、单独控制的策略,按高度分为上、中、下三个功能区,实现不同季节的多功能需求。上方百叶表面的反射率很高,可将太阳直射光反射至室内顶棚,通过调节百叶倾角可控制反射光线进深,从而使得室内自然光照度均匀;中部百叶为满足视野要求,一般为打开状态;下部百叶在冬季打开以获得太阳辐射热,在夏季关闭以阻挡阳光进入室内。

在冬季,由于百叶位于幕墙外侧,可阻挡风速,减少幕墙外表面的对流换热,夜间关闭时,还可以遮挡天空冷辐射以提高保温性能。在夏季,电动执行器自动控制百叶倾角,太阳光直射辐射的遮挡率可达100%,散射与反射辐射的遮挡率可达70%,对太阳总辐射的遮挡率可达85%。机翼形的断面设计可以基本杜绝二次辐射(图2)。

2.2 可调节遮阳板

可调节遮阳板可沿轴旋转或沿轨道平移,分为水平式、垂直式和挡板式三类。在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大,调节南向水平遮阳足以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垂直式和挡板式遮阳板能够有效地遮挡高度角较小、正射窗口的阳光,因此主要用于东西向窗口。机翼形遮阳板因其良好的抗风压能力及对光线更为合理的折射角度,成为欧洲应用最广泛的遮阳产品。

德国建筑工业养老基金会办公楼位于威斯巴登靠近重要车站的地方,其扩建工程由托马斯・赫尔佐格和汉斯・约格・施拉德设计。在原有建筑上增加四个狭窄的南北向建筑体量,项目总建筑面积近7万m2(图3,4)。出于节能的考虑,在建筑的南北立面上分别设置了遮阳板,并对其形状、尺寸和角度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对于建筑北面,由于光线变化不大,没有特殊的遮阳要求,因此,遮阳板是固定的(图5)。对于建筑南面,由于阳光随季节变化强烈,需要充足的遮阳措施,因此在双层幕墙之间安装了活动遮阳板,通过上下两片可调节遮阳板的设计来满足不同情况下室内工作人员对于自然采光的要求。在光线强烈的夏季,构件向内绕轴旋转至垂直方向,这时不同高度的遮阳板起到不同的作用:顶部遮阳板完全遮住阳光,实现最大限度的遮阳;中部遮阳板允许必要的阳光经反射进入室内,使得光线更为均匀;下部遮阳板构件向外出挑,起到避免眩光的作用。不同部位的反射构件使大楼随天气的变化呈现出丰富的外观(图6,7)。

2.3 内置可调遮阳膜中空玻璃窗

该新型玻璃窗的工作原理为:设置于窗体外侧的太阳辐射照度表提供窗户附近的实时太阳辐射照度值数据,根据该值高于或低于系统设定值,电动智能控制系统将自动控制双层玻璃之间的膜的展开与收起,根据室外环境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膜组合形式的匹配,从而改变窗体的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控制透过窗体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图8)。

在夏季。需要减少经由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当窗体附近的太阳辐射照度值高于系统设定值时,智能控制系统自动选择夏季遮阳模式,展开双层玻璃之间的遮阳膜从而阻挡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室内。当膜完全遮蔽窗体时,窗体的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变小,阻挡多余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当太阳辐射照度值低于系统设定值时,智能控制系统选择夏季散热模式,展开双层玻璃间的透明膜,增加窗体的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使室内热量更好地逸出窗外。

在冬季,需要增加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当窗外太阳辐射照度值高于系统设定值时,控制系统自动选择冬季得热模式。展开双层玻璃之间的透明膜引入更多的太阳辐射。当膜完全遮蔽窗体时,其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变大,允许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室内。当太阳辐射照度值低于系统设置值时,控制系统选择冬季保温模式,展开双层玻璃间的遮阳膜,阻挡室内热量逸出窗外,30mm厚的空气层能有效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图9)。

3、ECOTECT软件模拟建筑能耗分析

ECOTECT生态建筑设计软件主要涵盖了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日照等的模拟分析,本实验主要利用该软件的能耗分析功能对寒地建筑遮阳百叶倾斜角度与建筑能耗的关系进行研究。

所选用的模拟对象是哈尔滨地区江北科技信息大厦局部,标准层面积为42m×42m,层高为4.35m,共3层(图10)。该建筑窗墙比为35%,空调运行时间为9:00~17:00。选择在建筑物西面布置遮阳百叶,最上层百叶紧靠窗顶,百叶板叶片宽度300mm,上下叶片间距300mm,每层片数为13片,叶片可自由旋转。通过调节百叶倾角获得建筑物冬夏两季以及全年总能耗数据(表1)。

在分析遮阳百叶倾角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时,以百叶倾角作为控制变量,保持其余参数不变。遮阳设施其他参数包括百叶间距、材质以及其与建筑物的相对尺寸,均作为常量考虑(图11)。

图12为建筑物在无遮阳构件的情况下建筑全年每月能耗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寒冷地区建筑能耗主要用于冬季室内采暖,且冬季室内采暖能耗远大于夏季室内降温能耗。从表2及图13可以看出,无论遮阳百叶倾角度数如何,在建筑物西向增设遮阳百叶都将增加建筑物冬季采暖总能耗,这是由于其阻挡了冬季太阳光向室内辐射。其中,当百叶倾角为150°时,冬季采暖总能耗增加量最少。从表3及图14可以看出,在建筑物上增设遮阳百叶可有效降低夏季室内空调的降温能耗,其中当遮阳百叶倾角为30°时,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最少。

由以上实验可得出如下结论:当遮阳百叶倾角为150°时,建筑物冬季采暖总能耗增加量最少,而当百叶倾角为30°时。建筑物夏季降温总能耗最少。由此得到优化遮阳百叶模型,即采用可调节式外遮阳百叶,通过电控系统设定夏季百叶倾角为30°,冬季百叶倾角为150°。上述实验表明,在寒冷地区采用优化遮阳百叶模型,可有效降低建筑物夏季的降温能耗,从而降低建筑物全年总能耗(表4,图15~17)。

篇10

一、深圳建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标

深圳市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应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l、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深圳也连续多年在国内进出口贸易中位居全国之首。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挥深圳在全国国际贸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和各种优势,借助毗邻香港这一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力争把深圳建成与香港互补的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转日贸易中心。近期应立足华南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使深圳成为东南亚货物转运的分流中心。

2、面向珠江三角洲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深幼怖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配送中心奠定了基础,而京九铁路的开通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时,深圳应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使深圳成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3、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航空运输中心

两港起飞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发展战略,力争使深圳成为面向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中心。在远洋运输方面,利用东西港口群的优势,特别是盐田港作为我国四大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有利地位,大力发展远洋运输,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远洋运输中心。在航空运输方面,利用深圳空港列为华南地区货物运输机场的有利条件,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心、海外市场开拓及先进技术吸收的优势,把深圳建成为面向全国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配送空运中心。

4、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

利用毗邻香港这一国际信息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借助深圳信息网络开发与建设的优势,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深圳应力争成为全国物流信息中心,在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信息、产品开发、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深圳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加快发展物流业,把深圳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深圳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圳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选择。

l、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域市,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创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改革开放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率先改革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探索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模式,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深圳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场”作用的要求,也是深圳市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深圳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建成一流国际性城市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深圳市物流产业滞后发展影响到区域性商贸、运输以及信息、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以物流产业发展做为牵引力,形成区域性的物资交易体系,进而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顺利建成。

3、发展物流产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以商业企业为代表的深圳物流企业近年来出现了销售成本增加。流动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要解决商贸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有效地降低商业企业的经营成本,改变深圳市场上商品价格偏高的现状。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改变目前商流环节过多和物流配送体系落后的局面,提高深圳市场对国内外需求的吸引力。

4、大力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产业,可以进一步维护香港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提高深港两地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既定国策。为了维护香港国际商贸、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需要寻找香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香港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中心的优势,通过与深圳港口和京九铁路联运,从而形成深港物流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三、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1、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墓础条件

深圳既是内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同时也是港澳走向内地的桥梁,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区位条件。同时深圳目前基本具备了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各种基础条件,包括基本形成的四通八达的货物集散运输网络,正在完善各大型运输结点的物流服务功能,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口岸城市特点,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2、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体制环境

经过十八年体制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深圳旧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就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3、深圳基本具备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商业环境

深圳市商贸企业配送中心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现有数万平方米的商贸企业配送场地,配送的商品品种数千种。同时以加快商品流通和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也正在计划建设之中。因此,利用深圳现有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深圳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九沿线地区和广阔内地提供面向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向物流服务。

4、深圳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了由生产服务型域市向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转型的条件

深圳传统加工工业已经完成了起动深圳地方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商贸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生产服务型城市。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快速增长为标志,深圳经济已经进人了经济功能转型的转折点。从深圳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看,随着内地经济开放度不断加大和国际贸易业务不断增加,需要深圳为内地进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向内地输入国外的先进产品,这为深圳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深圳具有成长为华南地区重要句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种种挑战,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就使得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紧迫。

1、物流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减弱

深圳物流量增长明显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从物流产业主要指标分析,深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居于劣势,物流专业化运输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近年来过境运量下降、平均运距减少的现状来看,深圳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由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经由深圳到珠江三角洲的中转运量在深圳全社会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深圳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趋于弱化。

2、物流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域市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虽然传统的三级批发和零售的固定流通模式被打破,流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物流产业。主要表现为:物流组织和方法以及手段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生产与流通、消费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造成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产业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薄弱。

3、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

从华南地区来看,深圳位于国际性贸易中心和购物天堂的香港及华南地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之间,而且在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集中了13个城市,在商业服务的半径和争夺顾客群方面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从全国范围分析,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上海等大城市的竞争。近年来上海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绝不是一个城市就能完成的,但上海的快速发展的确对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步伐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五、深圳建设物流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物流产业国土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鉴于物流产业与设施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和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与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l、明确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单位不得擅自自行进行,应依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制定全市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各节点区功能应以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流的国际性城市和花园式的环境为指导,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地理优势,形成各具分工特色的转运。仓储。批发。配送。展示。购物、消闲以及娱乐互相配合的物流中心。

2、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1997年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100万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按照国际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惯例,100万箱是一个港口从转运港口走向远洋港口的起点。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深圳港群,特别是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充分利用深圳优越的港口和已经形成的交通枢纽条件,改变目前深圳单纯充当过境运输要道城市的形象,变过境物流为与商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将是深圳近期在发展物流业方面重要的任务。

3、加快实施铁水联运的布署

深圳地处京九、京广和广深铁路的交会点,这三条铁路与平南、平盐两条地方疏港铁路连通,货物可以直通深圳东西两海港区,实现铁水联运。深圳西部港区可以通过珠江水系完成江海联运。广深、深汕、深惠、梅观、机荷五条高速公路,把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城市相联。对此深圳将贯通行业间的信息联系,打破行业界限,提高货物转运效率。

4、促进物流与商流的联动

在加快建设华南集装箱转动中心及盐田港集装箱后方转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功能,发展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引进新商业经营方式,建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辐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物资配送中心,同时努力发展对香港供应的国货大型配送中心。对经香港输入国内的商品,在深圳建立大型进口货物物流中心,沿京九线和京广线形成面向全国的长距离物流运输。

5、加快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平湖物流中心在深圳物流业的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深圳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发展物流业的公铁水衔接的枢纽点。为此,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加快平湖仓储区建设的规划,制定开发建设平湖物流中心区的扶持性优惠政策:

——允许有条件的平湖物流中心区内企业设立保税仓库业务,以支持盐田港的发展;

——平湖物流中心区对用水、用电严格管理和控制价格,以降低物流业投资成本;

——为了吸引仓储物流企业投资,在平湖物流中心区实行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设施费,缓交地价。

——原笋岗仓储企业经批准改变功能后,迁往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可获部分补缴地价退款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