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汇报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汇报

篇1

根据**机关党委关于建设最强党支部的各项要求,对照有关标准。现将我局机关支部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依据**建设方案要求,我局制定了局机关建设最强党支部工作方案,结合我局实际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整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

一、思想站位不高。教育局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听领导讲得多,对各校园的指导的力度还不够大,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少。对基层校(园)、一线教职工的工作关注较少。为基层校(园)、一线教职工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支委会的建设,加强委员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勤奋努力,开拓进取,联系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是精力投入不足。教育局支部成员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有时被忽视。因各股室业务工作繁重,投入开展支部工作的时间较少。一些工作开展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尽快做好支部换届工作,选举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勤奋努力,开拓进取有奉献精神的党员进入支委会,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三、支部党员年龄都在40多岁以上,工作热情、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欠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通过寻迹兵团文化、党员读书会、红烛争锋、红歌学唱、党员志愿者活动等形式,通过培训学习、实地参观、读书感悟、真实体验等拓展党员教育模式,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篇2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交办<关于市卫生局局长×××任职情况的评议意见>的通知》对我履职情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十分中肯,倍受激励。经过认真思考和局领导班子研究,现对评议意见中指出的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和落实四条工作建议的措施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缓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市确实程度不同地存在,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已经和正在采取以下措施:

1、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统一降价政策,完善医疗信息公示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实行医疗违规收费查实免费制,建立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临床用药超常预警制度和不当处方内部公示点评制度,积极试行住院按单病种限价收费,大型设备检查和部分检查项目报告单互认,一、二级医院的“药占比”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年增幅保持“零增长”,每出院人次平均住院费用年增幅不超过5%。

2、改革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逐步推行岗位工资制。严禁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费直接挂钩,坚决取缔科室承包、开单提成、小金库等违规行为。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2005—201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以创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为契机,年内完成10个建制镇13所卫生院向具备“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过渡,建成14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做到“小病不出社区、不出乡镇”,为居民提供经济、便捷、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

4、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不断改进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监督管理机制,集中招标采购公开化、规范化,加强药品配送的组织协调、规范操作和监督管理,试行药房托管工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规范购销渠道和药品市场秩序,有效遏制医药购销和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5、提高合作医疗结报比例和封顶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今年提高到130元,1-8月共筹集资金6718.15万元,门诊、住院补偿共6.08万人次,金额为3074.72万元,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扩大人群覆盖面,完善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问题。科学制订和调整补偿方案,降低报销起付线、提高补偿封顶线。建立老年人个人账户,开展70岁以上居(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减少大病发生的风险。

二、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206名社区现有人员参加省厅举办的转岗培训,目前已完成了836名乡村医生两年一次的业务培训和年度考核。尽快出台加快全市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今年年内完成至少100名全科医师培训。

2、加大卫生支农力度。实行市属医院主治医师晋升前到卫生院支医制度,每年市属医院下派10名后备干部到卫生院挂职锻炼,加强对卫生院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委托(合作)管理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扶持农村卫生院建设发展。

3、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竞聘选聘制度,卫技岗位全面实施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切实执行待岗、解聘、辞聘制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推动医疗集团化经营。鼓励市属医院与建制镇卫生院组建医院集团,充分发挥好市一院、中医院医疗服务集团的作用,双向选择,人员互派,从管理、技术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帮扶。

三、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1、全面提升卫生执法工作水平。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和“四五”普法考核,继续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简政提速。严格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和监管,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实施行政许可“阳光操作”。

2、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将食品卫生执法监督摆在卫生综合执法监督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诚信信息、不良记录信息等信息库,提高食品卫生监管水平。

3、强化打击非法行医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为重点的医疗服务市场整顿工作。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核准诊疗范围执业、任用非卫技人员从事卫技工作、科室对外承包等违法行为,严格查处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医疗宣传,维护医疗市场正常秩序,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加强个私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强化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推进医疗机构诚信服务等级评定工作。

四、推进行风建设,努力提升卫生行业形象。

1、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掌握物权、财权等重点岗位人员满3-5年(科长岗位3年、经办岗位5年)进行轮岗。运用正反两方面特别是身边的典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积极配合市行风评议组做好评议的各项工作。加强行风巡查力度,不断完善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做好院务、医务和党务、政务公开,规范公示的内容、渠道和时限,重点公示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内容。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3、大力推进卫生文明行业创建。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开展“德技争先竞赛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今年要创成示范集体(病区、窗口)各10个,并积极开展文明单位争创工作。充分整合工青妇和各医学团体的力量,组织实施好第十六届“白求恩杯”各个竞赛项目,推进文明单位建设进程,使一批单位文明建设层次得到提升,为创建市文明行业奠定扎实基础。

4、积极倡导廉政文化。按照常熟市卫生系统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以“自觉守廉、亲情助廉、单位崇廉、同行敬廉”为主题,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建设、卫技人员廉洁从医,以中层干部会议、个别谈话、岗前教育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廉洁文化进基层”活动,至今已开展49次“四廉”活动,受教育3464人,以及78次“三警”教育活动,受教育698人。

篇3

一、组织领导及分工

温圳新型工业基地副主任、县安监局局长、县公安局副局长、县消防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公安局长任组长。公安、安监、发改、财政、卫生、工信、文化、教体、工商、消防等部门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全县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领导机构,分4个考评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消防大队,史建华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二塘乡、公安派出所,考评的乡镇、派出所:钟陵乡、公安派出所。池溪乡、公安派出所,南台乡、公安派出所,衙前乡、公安派出所,下埠集乡、公安派出所

二、考评时间

12月20日至12月30日

三、考评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考评的主要内容是各乡镇、各派出所2011年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和“清剿火患”战役开展情况。考评的具体标准见附件1和附件2

四、考评方式

一听取各乡镇、派出所关于2011年消防工作责任书落实和“清剿火患”战役开展情况汇报;

抽查1个社区自防自救点或1支乡镇志愿消防队伍;二检查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及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情况。

三每个乡镇抽查1个行政村社区和2个社会单位;

四查看有关消防会议纪录、档案台账。

五、工作要求

如实提供相关文件、资料。一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对照检查内容认真准备有关汇报材料。

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以此次检查、考评为契机。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抓好消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本辖区消防工作的快速发展。

篇4

在区少工委指导下、以校工作计划为核心,围绕学校“成长教育”的德育主线,“塑造城市精神,做可爱的田林人”,在以往的基础上,优化队的组织,配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我们将根据上级团委、少工委的安排和学校部署,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二、工作要点一、抓理论学习和科研,重队伍建设

1、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团中央赵勇书记的《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德育工作》和关于成长教育的内容为主题,以《少先队研究》等为学习材料,充分利用校园网,向辅导员传播少先队工作学习材料,利用教师论坛进行少先队各工作的讨论交流。

2、加强团队小干部队伍建设

1学期初,部分中队做好大、中、小队和各团支部干部的改选工作。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自主管理、当家作主的机会。

2加强对各级小干部进行工作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每月一次,并加强工作态度的教育,以服务同学、服务学校为宗旨。

3开设田林中学“队长学校”,积极探索全新的小干部培训方式。

二加强团队的自身建设,为我校团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进一步加强团队基础建设。重视加强团队活动建设,做到“月月有主题”,同时要不断加强团队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鼓号队、团队室、红领巾广播、团校等团队阵地的作用。

2、继续以中国少年雏鹰网、“九点网”网站、团报团刊、队报队刊为依托,宣传团队工作,学习各地的工作经验,促进我校团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3、坚持“中队黑板报”评比制度。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黑板报,每月评比一次,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

4、加强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化,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优化校外活动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发挥以热心于教育的家长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力求每年级聘任至少一个校外辅导员,寻找一个雏鹰行动实践基地,本学期至少开展2次主题小队活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5、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田林之星”评选活动,选拔推荐在各个方面有特点、有优势、有进步的学生成为全校同学学习的榜样,评为“荣誉升旗手”。

6、积极参加徐汇区少工委、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教育团工委的各项活动,争取创造好成绩。三、具体工作:

1、常规工作:2单周周三中午12:30—“心灵之声”心理广播。双周周三中午12:30—“田林之声”红领巾广播。

3每月一次大队部负责的“社区健康快车”服务活动。

4每月一次团委负责的“小小交通协管员”行动。

2、每月工作:

二月:

1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小结;

2各中队制定中队计划;

3美化教室环境,第二周开展“温馨教室”评比活动;

4第三十二期少年团校开幕;

三月:黑板报主题“学雷锋,感亲恩”;

1各中队在本月可在“学雷锋、树新风”和“妈妈,您辛苦了”主题中选择一个开展主题中队会活动。

2要求各中队有雏鹰活动服务基地,能寻找和聘任本中队的校外辅导员。

3红领巾小社团创办。

4田林中学第一期“队长学校”开课。

四月:黑板报主题“飞扬青春,快乐迎奥运”;

1清明节前后,结合春游社会考察活动组织学生缅怀革命烈士。

2组织初二年级进行“十四岁生日”红领巾换队徽仪式;

3进行迎接奥运会的全校性主题活动,与中队系列活动相结合

4布置“五月艺术”节工作;

5少年团校结业;

6团支部与中队结对仪式。

7新团员考察发展工作。

五月:五月份黑板报主题“红五月——我们的艺术节”;

1开展五月艺术节各项比赛活动;

2准备“六一”儿童节庆祝暨汇报演出活动;

3纪念“五.四青年节”团支部组织开展“火红青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4新团员入团仪式;

5区优秀少先队员、区雏鹰中队推荐上报工作。

六月:六月份黑板报“复习、迎考、冲刺”

1庆“六一”汇演;

2期末班级和学生的评优工作;

3初三新团员发展工作;

篇5

一、高度重视,认真动员部署

1、建立领导机构。局党组高度重视开展抓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律师事务所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抓好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

2、宣传发动。在县政法委全会部署抓队伍建设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工作后,局党组迅速召开会议,学习有关文件、传达领导的讲话精神,研究制订开展活动实施方案。7月23日召开动员会,部署开展抓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工作,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局党组抓队伍公正廉洁执法的决心上来,要求干部职工以积极的姿态、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自觉投身到专项活动中。

二、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干警学习政法委部署抓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有关文件和领导的讲话精神,学习行政处罚法和行政执法相关资料及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在律师中开展以“李庄事件”为深刻教训的律师队伍警示教育活动,要求各党员律师在执业中要经得起名利、金钱的考验,切实增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观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珍视与维护律师的职业形象,坚决反对李庄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在干警队伍中组织收看厅、处级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警示录,组织一次题为行政处罚制度的执法教育培训,并开展“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主题讨论。

三、发挥职责,服务企业群众

1、组织蹲点调研。由局领导带队组成6个调研小组进驻平桥镇上曹二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调查研活动。在蹲点调研中,召开村两委座谈会,摸清上曹二村基本情况。召开村两委及群众参加的会议,承诺发挥司法行政系统的优势,用自己的人才、信息,帮助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组织走访低保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及生产生活情况,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局机关干部职工共送慰问金4100元。

2、破解难题。筹建gps定位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社区矫正对象。我们在人员少、资金缺、技术缺的情况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加强“护城河”工程建设,积极与移动公司、电信局等单位协调,确定费用等相关事项,组织培训司法所工作人员掌握gps应用操作技能,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走访矫正对象,摸清底数。目前,完成白鹤镇gps定位系统。

3、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和志愿服务。组织干警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参加了赤城街道紫东新村社区、洪畴镇文化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基层组织,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法律咨询、参加调解、法制宣传等多项服务。

4、为重点企业劳动合同纠纷开展法律体检。在浙江保尔力胶带有限公司就用人单位与已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责任进行“体检”,对浙江银森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进行“法律体检”。

5、开展义务援助农村行活动。在农村、企业、集镇开展义务援助现场办公,在活动中,接待群众500多名,解答咨询200多件,送出农村常用法律手册1000多份。

6、打造“四个三”目标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至少安排3天时间下基层,每月开展3场法制宣传活动,每月至少办结30件法律援助案件,每月为群众办30件实事。现组织干部职工下基层102人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1场次,调处民间纠纷372件,走访顾问单位及联系社区312次,基层法律服务所减免案件127件,公证减免案件43件,法律援助案件378件,安置归正人员33人,接待、解答当事人法律咨询572人次。

7、加强法律援助,提升工作质量。以提高律师业务素质为切入点,对承办的重大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大讨论,并对青年律师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指导、督促,定期召开律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经验交流会。重视农民工、残疾人、孤寡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与工会、残联、妇联等部门进行协调,积极推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模式。不断拓展法律援助领域,提高律师对新型法律援助案件的认识,努力做好“应援尽援”,提高律师应对新问题的能力。

8、公证处打县司法局关于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工作汇报造“三个公证”提升服务质量:公证处以服务民生为己任,积极打造“三个公证”。①强化“文明公证”。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建设,提升公证人员整体素质,坚持每周开展集中学习活动,讨论、总结工作经验。增强公证办事透明度,向社会公开办事操作流程、收费标准、举报电话等,杜绝暗箱操作。简化公证程序,完善申请、接待、审查等工作机制,提升公证服务效率。②构建“活力公证”。积极参与寓教于乐的公益性活动,丰富公证队伍文化内涵。强化公证服务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公证法律援助活动,为老弱病残人员提供上门办证等服务,减少或减免经济困难当事人的公证费用。③打造“品牌公证”。不断提高公证的法律服务质量,围绕公证品牌战略,建立健全错证追究制、重大案件讨论制、公证文书质量评审制,推动公证诚信体系建设。以“公证创新服务推进年”为契机,延伸公证触角,扩大公证服务覆盖面。

四、夯实基础,推进工作落实

1、深入落实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年初,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要求今年对乡镇(街道)司法所、调解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分级、分批进行培训。现举办司法所长、调解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培训17期,通过上下协同,整体联动,全面完成培训任务,整体提升干警素质。

2、深入落实技能练兵制度,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结合队伍特点,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练兵活动。一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以提高效能为重点,抓技能练兵活动;二是以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大力开展规范执法技能训练;三是以依法诚信执业为重点,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按照要求进一步端正执业思想,规范执业行为,严肃执业纪律,积极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服务。

篇6

【关键词】乡镇成人学校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4-02

乡镇成人学校是开展基层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工作内容繁杂。学校教师人数较少,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内容日益丰富,内部管理的创新早已成为自身的迫切之需。近年来,围绕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芳桥成人学校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立足社会需求,创新办学模式

(一)“借鸡生蛋”,联合办学。学校与有关大学主动协商,采用联合办学模式,利用大学的办学资质和师资力量,在学校内设立教学点,开展成人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满足本地学员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学校主动出击,加强社会宣传,努力做好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宜兴市社会教育机构学历教育班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办学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二)依托优势,打造品牌。芳桥镇乡镇企业发达,需要大力加强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这是我们学校可以依托的区位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芳桥成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功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创建办学特色,更好地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与市教育局、技监局及街道办主动协商,积极打造岗位培训品牌。

二、加强制度创新,实施精细管理

学校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强化工作执行力,坚持不懈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提高工作实效,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完善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便于精细化管理;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几年来,我校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根据宜兴市教育局下发的“两项规范”基本要求,结合成人学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创新工作制度。(二)创新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执行力,狠抓日常过程管理,做到“四个有”。一是每周有工作汇报。学校召开每周工作例会,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提出疑难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督促日常工作。二是每月有工作检查。每月组织检查每位教师分工职责落实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记载。三是每季有阶段总结。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阶段性工作总结,表扬先进教师,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商解决。四是年终有绩效考核。对教师进行年度绩效考核,体现优劳优酬、奖勤罚懒原则。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与创新的关键,是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常态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做到“四个结合”。

(一)队伍建设与系统培训相结合。开展校本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培训内容结合工作需要,讲求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围绕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村(居、企)业余学校示范校创建等内容开展校本培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具体操作程序。同时指派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组织的集中培训,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

(二)队伍建设与读书活动相结合。学校制定了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市教育局要求购置读书活动相关书籍,做到教师人手一册。读书征文比赛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同时做好校内选拔,选派教师参加市级知识竞赛。读书活动已成为教师培训的新形式和新常态。通过读书活动着力培育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积极构建书香校园。

(三)队伍建设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全员参与。采用“研训一体”模式,将工作问题研究和教师素质培训紧密结合,从工作现状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内容和实践过程的培训。围绕实践性问题,如学校内部精细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开展课题研究,最终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四)队伍建设与结对帮扶相结合。学校作为宜兴市社区教育中心示范校,抓住与其他薄弱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结对帮扶工作这一契机,发挥引领作用。由本校主管业务的骨干教师具体负责教师结对工作,并以全面提高学校双方教师业务水平为重点。一是加强教育科研合作。采用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做到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加强教学管理合作。学校双方及时交流管理心得,共同探讨学历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经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篇7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充分表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现实紧迫性和特殊重要性,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深度拓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城市整体水平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象征。

一、重庆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概念,自此以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成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重庆市结合市情,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工程加以建设。通过多年的积极倡导和政策推广,重庆市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以下进展:

1.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为夯实社区文化活动阵地,近年来,重庆市扩大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所需的投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建设的资金不断增加。总共投资16.16亿元用于建设重大文化设施,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红岩魂陈列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科技馆、重庆大剧院、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等已经建成,建筑面积71.58万平方米。目前,大部分重庆主城区建成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文化站并投入运行;城区街道和社区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服务点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群众得以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的社区文化服务,之前提出的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目标初步实现。

2.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重庆市加大对文化管理部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增加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种类和服务范围。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骨干的号召与凝聚作用,通过他们带动社区群众参与唱歌、跳舞、书画、下棋等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社区的文化活力。通过“十大特色文化社区”评选活动、全市小品大赛、三峡艺术摄影展、全市社区红歌大赛等活动,社区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建立,群众自办的文化节目不断涌现。

3.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重庆市各区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地方文化服务项目。如渝中区区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运行经费,区属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协调25处市级特色文博场所和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通过引进8家市级文艺院团、举办CBD周末音乐会等形式,开展电影、戏剧、非遗文化等进社区活动;北碚区将镇街图书阅览室藏书纳入“一卡通”流通范畴,率先实现全市通借通建设。江北区的市群众艺术馆免费对市民开放,重庆市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上的获奖节目,在此举行了汇报演出。

二、重庆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市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效,但从宏观视角出发,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不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仍存在隔阂,与重庆市建设“宜居重庆”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1.社区公共文化的提供主体构成单一

近年来,重庆市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推动公共服务,但仍然没有改变总体上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局面。当前重庆市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出现需求和供给的巨大落差。因此,从重庆市的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垄断供给模式,实现向社会化的多中心供给模式转变,构建一个全社会办文化的良性机制,将有效地促进重庆市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

2.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顺应群众的新期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下几个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匮乏现象: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0.32册,低于全国的0.42册;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位于全国第19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位于全国第23位;群众所期待的一些文化活动形式无人问津,缺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等等。文化部门应特别注重用多种方式收集和整合市民需求,把居民需求愿望转化为需求服务。

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专业服务人才队伍是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当前重庆市社区专业服务人才普遍匮乏,既有的人才队伍因教育背景、实践经验、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不能很好地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培训经费不足、未得到应有重视等原因,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的建构力度不够;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往往是由街道干部兼任,由于精力、时间等多种原因,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思路上出现混乱、实际操作过程出现脱节。

4.社区公共文化信息工程舆待建设

目前重庆市信息共享工程进展缓慢,信息服务水平低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与数字化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系统尚未完全确立,社区图书馆、文化馆资源之间的共享还远远达不到,要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使得重庆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仍然停留在旧有的基础水平上,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不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服务需要,居民文化权利难以得到发展。

三、加强重庆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社区是公民实现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有力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针对重庆市目前社区文化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建设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一,鼓励、培育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组织。将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交给社会组织,为其发展拓展空间;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法规,为其提供发展的支撑;加强资金支持。其二,发挥企业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市场具有高度的公开性与竞争性,企业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无疑可以大大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效能。

2.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终服务的对象是普通民众,真正激活民众自身潜力、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投身社区建设,才能真正建设起为人民群众所认可的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如民情收集站点等,定期收集、分析、整合群众文化需求,把握文化发展走向;设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问卷,以匿名方式获知群众建议;实施定单采购制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优势,如可以创建“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由群众投票确定需求,向社会文化服务供求信息,由文化团体、社会组织实行项目申报,政府组织评审后购买服务。

3.优化工作者队伍建构,是推进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办法,建立起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骨干队伍。对相应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科学知识、业务素质、办事水平。其次,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工作人员队伍。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让他们得以在便民服务、科普宣传、法律知识咨询、帮扶帮教、助残服务、文体辅导等方面施展其影响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公益文化志愿服务保障制度,保障志愿者队伍培训、发展等资金需求,并整合高校有关资源为其提供顾问咨询和专业支持。

4.信息网络共享机制建设,是改革社区文化的有效途径

篇8

以2011年德育工作会议和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继续深入实施“1131”工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学校育人体系为保障,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德育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努力发展德育特色和艺术教育特色,坚持推进工作创新。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工作目标

(一)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德育工作队伍。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区德育特色。评选命名一批德育示范校。

(三)加强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推动德育工作创新。

(四)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细化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年内80%的中小学要建立达标咨询室。

(六)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努力整合德育资源、教育力量,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环境。创建命名一批宝坻区德育实践活动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并挂牌,注重组织学生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体验道德教育。

(八)注重特长生培养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年内,小学特长生比例要达到4%,初中达到3%,高中达到2%;培养出3——4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并挂牌。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在全区营造“做德高之师”、“尊德高之师”的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使每位教师都做到“知规范、守规范、践行规范”,成为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德高之师。上半年将在全区开展“教师职业形象设计”活动,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依据本校实际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

2、2011年我区师德工作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精神,惩治师德败坏行为。为此教育局在上半年将制定《宝坻区教师师德奖惩办法》,对师德优秀和师德标兵进行奖励和宣传,对违反师德法纪教师加大严惩力度。各中小学、幼儿园依据《奖惩办法》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制定本单位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并对师德做出承诺和保证。

3.建立师德监督机制,预防有悖师德行为的发生。各学校都要成立师德监督委员会(由离退的五老人员、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对于体罚、变相体罚、三乱行为、收受索要家长财物等事件一律坚持“举报必查、查必有果”的原则,对于确实有师德问题的教师,坚决从重处罚,以正教师风气和教育行风。

4.建立和完善师德事件备案制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加强师德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教师的评优晋级以及全员聘任、结构工资分配工作中。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德育和艺术教育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1.加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队伍建设,强化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和责任,切实增强德育力量

(1)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切实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各学校要制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网络及岗位德育职责制,明确各岗育人职责和任务,细化成可供操作的条款并强化执行,从而真正把教书育人变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2)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育人意识,把学科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2、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主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规划与计划,组织全体教师、职工,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教育途径,实施《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

(2)建立德育干部选拔制度。通过选拔,切实把热爱德育工作、素质优良、积极上进的教师选拔到德育工作岗位上。

(3)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继续完善实施德育干部汇报交流制度,为德育干部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3)有计划的举办德育干部培训班,积极组织德育干部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德育培训班,提高德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德育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

(4)加强德育干部的思想建设,注重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干部业务能力。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组织德育干部撰写论文和教育随笔,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2011年教育局将以上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德育标兵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

(5)继续实施德育干部巡回培训指导制度,为德育干部的成长搭建平台。上半年教育局将以学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同时教育局将加大选派优秀德育干部参加市级培训的力度,为培养骨干德育干部队伍搭建平台。

  1     

查看更多>>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认真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工作。根据《天津市关于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上半年,教育局将制定下发《宝坻区中小学班主任岗后培训实施方案》,各学校根据《意见》和《方案》要求,建立相应的班主任培训制度,重点抓好班主任岗前、岗后培训以及优秀班主任专业培训;同时区教育局将组织全区班主任的专题培训,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培训,并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之中。

(2)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保障机制。2011年,我区将建立实施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各学校根据要求也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制度,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并在评优晋级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建立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估机制,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导向。2011年,教育局将转发《天津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方案》,依据《方案》,各中小学每学期对班主任工作评估一次,教育局每学年对班主任工作抽查一次。

(4) 继续开展好家访活动,开展优秀《班主任手册》评比展示活动。

4、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年内组织开展思品教师培训和优秀思品课评选活动。

(三)强化德育常规内容管理与训练,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细化的与目标和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科德育目标落到实处。2011年,教育局将组织的与研究小组、班主任研究小组和科任教师代表对各学段、各年级德育目标进行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此外,教育局还将组织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成功小案例的收集评选活动。

2. 认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实施好“四个落实”,即落实上好思品、政治课;落实举行好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落实办好高中学生业余党校;落实开展好时事政策教育。特别是要利用业余党校组织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伟大意义。年内组织开展升降国旗仪式观摩和业余党校活动观摩。

3.认真开展学生品德教育。继续开展好“三个活动”,即“五尊五不五远离活动”;行为规范宣传周活动(每学期第一周);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评选文明学生和发挥行为规范示范校作用活动。强化学习,使每个学生熟知并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体验和训练;年内,教育局将组织抽查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开展行为规范示范校达标验收活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1加大心理咨询室达标创建力度,教育局对2011年基本达标的单位和不达标的单位进行抽查和第二次验收,并将抽查和验收结果进行通报;

(2)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特别是市教委组织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争取获得市、国家承认的资质证书,提高我区心理教师专业水平。

(3)各校要重视把心理教育课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引导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运用心理教育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将组织开展 “倾诉心曲、共创和谐”主题征文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心育方面的交流;下半年开展“与阳光为伴、为心灵导航”优秀主题班队会评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消解学生心理压力。

(4)各校要开设学生心理信箱和心理e-mali,借助校园广播或心理热线解答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同时要做好记录,以便今后总结发现学生成长规律。

5.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师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年底将继续组织开展“珍爱生命,保护自我”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和“生命之歌”主题演讲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专项安全教育;

6.认真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在继续实施好“四个一”,(即:一课、一长、一庭、一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

7.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德育工作

各校要建立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外出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的档案,把特殊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致力于打造亲情校园和快乐校园,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生活的美好。特别要对留守儿童的德育要细致化,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身体健康。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名册,优先为这些学生择良师益友,使他们的成长能够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年内,教育局将组织开展“我心中的爱心天使”主题征文活动。

(四)完善德育三结合管理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1.加强家长学校工作,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家长学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认真研究改进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争取让家长来学校一次就能收获一次家教经验,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评价中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开展优秀家长、优秀家长学校的评选和观摩研讨活动,促进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   

查看更多>>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

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项目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的有利时机。学校要主动与所在地社区、村的联系,积极争取社区、村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及时向社区、村反映学校周边的情况,联合社区、村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邀请社区、村的领导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周边社区、村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和社区、村联动的教育平台。

3.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宝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活动、深入厂矿企业(工业开发区)、农家田间地头、社区、家庭调查考察等活动,开展以“知荣明耻,播种美德、携手共建文明宝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希望工程”、“中小学生志愿服务队”、“小手拉大手”、“雏鹰争章活动”、“扶贫助残”、“文明社区(村庄)创建”等活动,开展“当一日农民”、“当一日工人”等角色体验活动。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环境育人功能

要积极贯彻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重视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风貌,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提升校园整体育人氛围和文化内涵。

1、大力倡导学校组建“艺术团”、“俱乐部”、“科学院”等学生社团,构建读书节、文化节、科技节、英语节、体育节、游戏节,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积极倡导学生在玩中学,鼓励学生玩好玩出成果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积极倡导广泛开展各种小型体育、艺术比赛和班际友谊赛,大力倡导学生自创游戏。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素质的原则,发挥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年内,德育科将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节等校内各项活动。

2、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校歌教育活动。年内,组织开展优秀校训、校歌评选征集活动。

3、推广大钟高中“历史上的今天”教育经验,抓住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契机,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4、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等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陈列室、校史展等场所的宣传教育作用。组织开展优秀校报(刊)评选活动。

5、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搞好网络教育、要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并根据学生思想成长和对信息的需要,选择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浏览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积极作用。

6、开展“从心做起”感恩系列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从心做起”莘莘学子回报母校、回报教师、回报父母感恩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每年“教师节”活动主题为教师、为母校书写“感恩卡”,同时开展优秀感恩卡评选活动。通过组织开学、毕业典礼仪式,学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老师向学生传述殷切希望,学生向老师表达感恩之心。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父母方面的引导,教会学生尊重父母、孝敬父母。鼓励教师对毕业后的学生仍坚持给予指导帮助。

7、开展励志教育活动。

(1)创设富有激励性的校园励志文化氛围。

(2)开展以明理励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3)开展以学生磨练意志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磨练意志,培养学生对自我规划的执行力,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4)要创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励志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管理,在生活中励志,在励志中生活,自我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七)认真落实《艺术教育规程》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1.上半年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1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实施意见》,对2011年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做出具体安排;

2.组织召开“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研讨会”;

3.开展教师合唱团进校门活动;

4.开展校歌征集评选活动和中小学音乐、美术校本教材创作编写活动;

5.组织好艺术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和双优课评选活动,继续开展中小学艺术教师培训活动;

(八)开展德育工作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评选活动。

二?一?年一月六日

宝坻区教育局德育科2011年具体工作安排表

月份

工作安排

1.下发年度德育、艺术工作计划。2.做好寒假工作安排,各学校组织好假期期间的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文明礼仪等方面教育活动并上报寒假活动计划。(1月20日前交德育科)3.上报2011-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1.制定《宝坻区中小学班主任岗后培训实施方案》,启动班主任培训工作。

2.迎春节,庆和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1.各学校上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团队工作计划、艺术教育工作计划,计划后边要附工作进程安排表。启动中小学读书活动。2.评选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上报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3.制定《宝坻区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标准》、《宝坻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标准》,德育年报表工作。4.开展“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5.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抽查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6.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7.教师职业形象设计大赛。 [3]

  

查看更多>>

1.制定《宝坻区教师师德奖惩办法》。2.小交警会操比赛。3.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

4.筹备庆“六一”活动。

1.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评选。2.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3.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案评选。 4.师德情况调查。

5.“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校园艺术节成果展览及庆祝“六一”系列活动。

1.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教育。2.“学雷锋做祖国的好孩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及评选申报学雷锋优秀学生。3.开展环境教育月活动,校园环境建设检查。

4.评选中小学德育先进学校。

1.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评选区级师德标兵、师德标兵单位。2.2011学年首批德育示范校工作考核评估。3.上报2011-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艺术工作总结。 4. 暑假期间开展各种夏令营、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开展“书香假期”、 “感恩教育月”系列活动。学校上报暑假活动计划,参加第八届中小学生空中夏令营。5.见习班主任上报。

1.班主任岗后培训、德育干部培训。

2.筹备庆教师节文艺节目。                                          

1.各单位上报德育、艺术工作计划、团队工作计划。计划后边要附工作进程安排表。2.行为规范示范月系列活动。3.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4.教师节表彰及师生文艺汇演。

5.千分评估。6.抽查班级合唱。

1.优秀班队活动展示,学校德育工作检查,重点检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教育情况,2011年市级文明学生评选。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主题活动。

3.开展纪念少先队成立61周年系列活动。                                   

  十一

1.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周活动和“安全教育月”活动,举办第六届中小学生“珍爱生命,保护自我”安全知识竞赛。2.评选2011年市级优秀高中生。3.艺术特长生市、区级考核认定。4.家长学校教案评选及优秀活动观摩研讨。

  十二

1.开展法制教育月活动。2.整理档案资料,总结一年工作。3.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

4.颁发班主任证书。

篇9

一、重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卫生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卫生工作按照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认真落实,全力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

(一)新农合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14万人,平均参合率95.86%,比上年度提高3.4个百分点。市政府今年专项安排2100万元,为每个参合农民增加补助10元,使人均筹资额达到110元,比全省要求标准提高了10元。止5月底,共筹集基金1.89亿元,为62.5万参合农民报销费用6903万元,受益面29.1%,补偿比48%,基金使用占应筹集基金的29%,整体运行势态良好。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补偿方案,确定了两项优惠政策,一是为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住院补偿比例提高10—30个百分点;二是在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降低20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列建的19个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推进,4个县级医疗机构项目中,建成投入使用1个、进行主体建设3个;15个乡院项目中,完成主体10个,在建的5个。69个扩大内需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已建成31个,在建29个,正做前期准备将于近期开工的有9个,完成投资3111万元,占中央预算内投资5730万元的54%。市政府决定投资756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建126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规划中,列建的418所,已建成80个,在建338个。编制完成了《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20__年)》,规划今后三年建设8个县级医院(含3个中医医院)和19个中心卫生院等277个农村卫生机构,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总投资3.44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1亿元)。

(三)农村卫生管理机制建设有新进展。始终把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继续加强县级管理的同时,深入调研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的意见》,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全市-20__年村卫生所建设规划》。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县区政府正式出台相关文件,在乡镇政府设立公共卫生工作办公室,明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村级卫生信息员聘任正在落实。华池、镇原、合水等县完成了乡院院长公开聘任,68名院长上岗工作,占全市乡院的62%。卫生支农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了基层卫生单位“四化”工作,环境卫生面貌和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四)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管理,市县均成立了应急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人员。突出抓了以防控甲型h1n1l流感为重点的各类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准备工作,完善了8个卫生应急预案,编印了《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文件资料汇编》,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活动,保持了较强的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率为100%。按照省厅“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要求,年初专项安排,为每个乡院(含分院)配备1—2名公共卫生专干,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建立了公共卫生科或管理组织,门诊全部设立了咨询室,按要求全面开展工作。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儿童计免保持在95%以上,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工作正常开展,防治效果有新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向家庭延伸,向公共卫生倾斜,全市社区已筛查慢病病人23957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57135份。卫生监督执法有力开展,重点领域卫生安全进一步加强,有效保障了重大节庆及日常卫生安全。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做到了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五)医疗服务质量有新提升。以开展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为抓手,继续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强化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质控体系建设和质量督查考核,各级医疗机构较好的坚持了医疗质量月考核、季分析制度,落实了医疗质量责任制。在全市集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了市级护理岗位技能竞赛,表彰奖励了39名护理岗位能手。开展了二级以上医院病历评阅及展示,对评选出的16份优秀病历书写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医院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的通知》,认真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制。无偿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5月份,完成采供血1.8吨,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4%,成分血储备达到99%,临床应用达到89%,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

(六)中医药事业得到新进展。全市9所综合医院均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共设中医病床122张,占总床位数的5.03%。9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中医门诊(科)、中药房,8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市、县中医医院中医药门诊治疗率达到78%,住院治疗率达到63%。坚持以评促建、以建增效,4月份对7所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了等级初评,中医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8个项目单位的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设备购置等进展顺利。在全市开展了“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 动,为省上选送骨干培训学员8名。加强了岐伯中医传统文化宣传,接待各级参观学习团体100多人次。

(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事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创新机制和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明确发展规划。先后制定了《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5)》、《新农村建设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市卫生领军人才配置计划》等,使卫生人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是注重人才引进和补充。近两年为卫生系统分配大学毕业生500名,首次引进研究生4名。今年预计引进600名,4月份在兰大、中医学院签约100名,全省招录300名,本市招聘200名。三是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提高。采取送外进修、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在岗学历教育等多种办法,提高卫生人员基本素质。推行了跟师带教活动,由高年资、高职称业务人员带教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要求高级职称人员带2名,中级带1名,一带三年,捆绑考核,总结评奖。确定医疗单位每年按市级8名、县级3名、乡级1名的任务目标,分别选派到国家、省级、市级进修,确保后续人才。上半年,全市在岗乡村卫技人员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有1694人。认真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乡院临床医师培训项目4期,第一期正在进行;与兰州大学合作,培训县级以上医院医师、护士项目也将启动。

(八)卫生宣传工作有新突破。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卫生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做好《卫生》简报编发的同时,建立了的网站信息更新机制,整合网上服务项目,强化内容保障,使卫生信息宣传不断加强。认真落实省厅《甘肃省医疗卫生固定宣传标语》文件精神,及时安排各县区卫生局在县、乡、村各公路干线,小城镇、行政村等醒目之处制作了宣传牌、宣传走廊、宣传墙等,并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门前设立宣传栏,在各乡镇和规模相对较大的村镇街道制作了固定标语宣传横幅。据统计全市共刷写墙体标语1201条,制作固定宣传牌453面,为增强社会各界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抓思路、定责任。今年,我们在总结分析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来紧盯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关键,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医德医风建设两个抓手,狠抓项目建设、卫生宣传和学习实践活动三项工作,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工作四个重点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的总体要求。对各项重点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制,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县区、科室和直属医疗卫生单位,推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做到时限、标准、要求、责任“四个明确”,对重点工作排出时间进度表,随时记在心上,拿在手上,始终做到方向明、任务清。

(二)抓教育、树新风。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在全系统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或服务对象”主题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纠正不正之风,加强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安排了为期4个月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制定了《市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在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了举报箱,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了有奖举报告知牌,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卫生行风新的转变。

(三)抓衔接、争支持。卫生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要搞好卫生工作,单靠卫生系统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始终把汇报、衔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及时请示、及时汇报、及时衔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配合。经过努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来为全市补充毕业生500名,今年计划再分配600名,大大的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的现状。二是在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上,决定新建的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项目、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都已开工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力争年底开工建设。三是在经费支持上,市政府在财政 困难的情况下,确定09—11年用于卫生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农合的资金将达1.41亿元,为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支持3000万元、市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投入3000万元、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投入7000多万元,加大卫生为民办实事力度,为新农合参合农民新增政府补贴2100万元等,这是多年来史无前例的。这些,不仅极大的鼓舞每个卫生工作者的信心,也为今后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四)抓创新,上台阶。坚持发扬改革创新、争先创优精神,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在重点工作上多出亮点、多加创新,统筹推进。一是明确创新方向,注意把握全省、全市工作动态,发掘新经验新做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心聚力抓重点、抓典型、抓精品,抓出叫得响、有分量、能示范的亮点工作。二是明确创新任务,规定县区、市直单位及机关科室年内都要推出2—5个工作亮点,做到各有各的得意之作、奋进之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兼顾一般、以点带面中促进各项工作求突破、上台阶、创一流。

(五)抓督导,促落实。完善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定期督查和考核力度。今年起,实行重点业务进展和指标月统计,季分析通报等制度,对县区、单位业务工作进行量化比较;半年督查小结一次,计入年度目标管理评价,年底全面考核兑现。对项目建设、卫生应急等重点、难点工作,提请市领导带队或组织专项督查组,先后多次深入基层和建设单位,现场检查和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促使工作按期推进。通过强化督导,全面掌握各项工作是否与时限要求同步,任务指标完成是否高于去年同期,同时根据省厅月情况通报,在自查比较中准确定位,查缺补漏,加快任务落实,着力营造“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篇10

摘要: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发展,引发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无锡市成人教育协会立项重点课题“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CJKZD03)

作者简介:宗丽花,女,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化技术学校(宜兴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0061-02

社区教育实践的发展,引发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是时代的诉求。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1]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由传统的被动教育教学成为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使教师拥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地位,研究过程本身就是社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一、社区教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教师成长的需要

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急切需要一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关系着教育发展的走向,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宜兴市社区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强化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认识到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相关文件中一再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新的教育发展观要求教师的教学研究能从一定的理论出发,直面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重建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成熟起来,让教师在实践与研究中成长。而教师的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伴随具体的教学实践及研究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2]由此可见,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载体。

(二)教师职评的需要

社区教师的职评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要参与省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和独立撰写教育论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必须在正式刊期上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中获奖。

(三)校本教研的需要

校本教研本质上是一种教科研活动,具有探究性质,要求教师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教学研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教研从以往零散、经验、无序的状态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3]

(四)学校发展的需要

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属性也决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需要。社区教师仅仅获得一定的学历、获取了教师任职资格证已经显得不够了,尽管这是最基本的必备条件。[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社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和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根本保证。同时,也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来彰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促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关做法

据上所述,课题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根据上级部门提出“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的工作思路。我们围绕在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

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面临发展与突破的瓶颈,社区教育的瓶颈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瓶颈是教师的专业自觉性。所谓专业自觉性是指教师能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觉识到存在的问题,觉识到问题背后的契机和资源,觉识到自己的责任,能提出问题,主动改善实践的专业能力。[5]

1.树立教育新理念。从观念上突破,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社区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当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时,是一个沟通协调者;当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学时,是一个后勤保障服务者;当在学校内部分工时,既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一个实践者;社区教师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专业成长”的特殊性和复合性。要求教师主动服务,不断改善、提高服务质量。

2.梳理问题转化成课题。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采用集体、个别反思等方法,从问题入手让每一个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引导教师选择“问题”,通过讨论、分析,从中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成“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自身的内部需求。

(二)引领教师在实践中研究

社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面向实践本身是我们重新理解社区教育的基本态度和方式。社区教师专业发展是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社区教育中心应该而且也必须成为社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基地。社区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社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紧密联系。[6]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正是在这种吸引、鼓舞下形成的内在于教育实践本身的研究指向。在我们的省级课题“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过程中,为了有效把握本社区的概况以及社区内居民(职工)对社区教育现状的了解以及与社区教育的需求,我们教师经历了为期半年的时间对开发区所辖社区和大部分规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调研。在研究和调研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调整,逐步修正和完善,边归纳、边总结,探索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区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三)构建研究合作共同体

社区教育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是社区内各类要素的有机组合、协调、互动。我们把平时的培训与活动都变为研究的过程,构建多纬度的“研究合作共同体”,在行动中研究。

1.学校和社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以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主平台,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注重实用性、多样性、生动性,开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科学普及、休闲娱乐等项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让社区内更多的资源向社区群众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所以,学校的着眼点放在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社区各类资源的教育功能,构建终身学习平台。

2.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科研小组的合作与整合。例如,在省级课题“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研究一年多之后,随着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组成员逐渐认识到,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原先相对独立的研究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相互借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也即进入到化零为整的阶段。把原先相对独立的课题研究讨论分析会、汇报研究心得、提出研究问题困惑等,进行整合集中一起研究,共同商讨解决方法。由独立研究进入到集体研究阶段,由阶段性研究进入到常态研究阶段。由于前期分类研究的经验积累,使集体综合性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向前发展。

3.教师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调动过来的,对于开展社区教育来说最需要帮助拓展思路,确立价值趋向和观念的转变,因此学校管理层把握时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及时介入,与其共同探讨,使教师和科研骨干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有利于实践的改善和课题的深入。因此,我们除了注意发挥学校与社区、企业、子课题研究组等正式群体的合作研究之外,还注重校内外师徒之间及非正式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共同经历研究活动,及时反馈、互相启发。这样非正式的研究活动随时都会展开,这种研讨经常会延伸到电话、网络空间(包括个人博客、微信、邮箱、聊天平台等)的交流、学习与探讨。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渴望专业化成长的显性表达。意味着课题研究所带来的教师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这些转变将成为我们的学员、教师和学校成长的助推器,有效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三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关注每个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长期发展四个方面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瑜,罗文伟.我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专业背景及改造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5-6.

[2]周本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阻碍性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4]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5]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