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23:4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篇1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刘道伍. 汉英文化对比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池州师专学报,2001

篇2

【关键词】中国,西方,古典园林,分类,不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两大类。天然山水园往往利用天然的真山真水,在因势利导的情况下,作出一些局部调整,并加以建筑和花木(有时还放养动物),组合成供人游历观赏的园林。人工山水园是以人为堆叠的假山和开凿的池,来充作自然山水,力求在小环境中表现大自然。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山、水、植物和建筑。由于人工山水园更加集中的反映了人的艺术创造力和造园思想,因此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

2、另外的一种分法,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将古典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其他类园林(包括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郊野园林等)这三大类别。

二、中西园林不同

1、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2、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4、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5、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6、实践理性的差异。中西方都有理性主义,中国民族特点是实践理性精神。中国人基于一种整体本体的思考,理性趋于具体化。而西方人则趋于抽象化。跟中国人谈话最好多举例子、就事论事,而跟西方人谈话则可以多谈观念、方法、法则,他们的理论理性发达。所以我们往往是说写文章,西方人则说是作论文。从整个的历史潮流来看,中国人的理性是较重视具体性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正如任何的方法都有自己的限定一样。中国的理性主义是实践性的,是人格修养的实用主义。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可是注重如何在集体社会中进行人格修养,来和社会意识相适应,不致于遭到批评。这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以保护自身为目的的个人主义。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这也是西方自由经济最基本的假设:你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后出达到整体的目标。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0 引言

许多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语言与文化隔离开来,认为只要掌握了第二语言的语法和发音规则、以及大量的词汇,就可以很好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但事实是,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些不同突出地反映在了语言的表达上,也造就了各个民族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因此,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只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并不是全部内容,隐藏在语言中的文化才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二语习得与目的语国文化习得是不可分离的,语言表达差异性的产生源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若想用流利的、地道的、正确的二语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的文化。

1 语言与文化

1.1 语言

语言是供人们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可以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言语语言是以口语和书面语为代表的语言交际活动;而非言语语言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为主的非语言交际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语言为言语语言。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是思维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中有形的字词句在大脑内进行无声的“内部言语”活动――即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没有语言,人们就失去了思考的媒介和工具。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同时,也是社会中文化现象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说明,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时刻会受到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会与社会和文化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在二语学习时,只对语言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却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语言学习者应该将语言放入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去进行分析和考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内在特点及发展规律,有利于第二语言的掌握和学习。

1.2 文化

由于“文化”涵盖范围的广泛性、涉猎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很难给“文化”总结出一个全面、准确而精炼的概念,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百余种。考虑到本文我们探讨的是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Brislin(2000)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居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由此概念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价值和观念,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思维模式等,这属于文化的深层涵义,具有深层次的、内在的、隐含的特点;同时,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给予指导,这说明文化也包涵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行为准则等,这属于文化的表层涵义,具有表面的、物化的、外显的特点。

文化的习得具有“无意识性”与“隐蔽性”,大多等硕嘉薹ㄗ既返厮得髯约涸谑裁词焙颉⑹裁辞榭鱿滦纬闪四持钟镅苑绞健⑿形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这些方式和观念正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习得而来的,是在特定民族文化熏陶下获得的。人们在无意识的、隐蔽的文化习得中,将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因此,文化也具有“传承性”。文化的传承一般通过两类手段:一是非语言符号,如绘画、建筑、雕塑等语言以外的种种信息表达形式;二是语言符号,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是任何文化代代相传必不可少的媒介。由此看来,语言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占有关键地位,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血肉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映射的英汉语言表达差异

2.1 中西方色彩观差异所映射的英汉颜色词汇差异

每种语言中都有关于颜色的词语,但是,文化不同,颜色词所映射出的深层意义也大有不同。就拿结婚时新娘所穿的衣服颜色来说,中国新娘大多穿红色的新娘礼服,而西方国家则选择白色礼服。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喜庆,还有驱邪的含义,中国的春节,家家户户会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窗花,挂上红色的灯笼,给孩子的“压岁钱”也称为“红包”;在本命年,人们也会穿上红色的内衣,或腰上系上红色的腰带,来保平安;我们国家的国旗是红色的五星红旗,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比赛时,也多穿红色的衣服,所以红色在中国是很重要的颜色,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国色。而红色在西方则常与暴力或流血事件联系在一起,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see red”(发怒,大怒)。在西方国家,白色表示高尚、纯洁和高雅的意思,如“white hands”(清白无辜)、“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white men”(高尚的、有教养的人)。而在中国白色则大多含有不好的含义,如某人家里有人去世了,就要穿白色的丧服,我们也把“丧事”称为“白事”;在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中,唱白脸的人一般都称为奸臣。

与西方国家的颜色词相比,中国的颜色词由于受到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更具有神秘色彩和丰富的象征含义。例如“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封建社会,它代表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皇室专用色彩,皇帝穿的衣服被称为“黄袍”,天子颁发的诏书或告示被称为“黄榜”;同时,对于迷信的人来说,“黄色”也代表了天堂或阴间的神灵,出门办事要看“老黄历”,选“黄道吉日”。

2.2 中西方差异所映射的英汉习语差异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式佛教文化开始兴盛,并全面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中国文化是消化佛教文化的结果,佛教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佛教强调“轮回转世”,是指个别的自我在老死之后,你今生的某些规定性---包括你的言行及其影响力,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它们会反过来影响来世自我的形成,也就是说,今生或以前的言行造下的业对来世或将来是有影响的。因此在中国的习语中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之说。

而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基督教是最为重要的宗教之一,西方人信仰上帝和天堂,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上帝的监督,每日都会进行祷告,周末还要到教堂礼拜。若有人犯了错,就会到教堂向上帝忏悔,找牧师或神父坦白自己的过错才会安心,并希望自己死后能进入天堂。因此,在西方习语中有很多关于上帝(god)、天堂(heaven)的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乐世界)、Move Heaven and Earth(竭尽全力、不遗余力)等。

2.3 中西方地理环境差异所映射的英汉习语差异

中国地处亚洲中东部,东临茫茫沧海,西北部为无垠沙漠和隔壁,西南部耸立着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和全球最为高峻的青藏高原,大海、沙漠和高原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天然的隔绝屏障和相对独立的、连续的文化发展环境。我国内陆腹地辽阔,以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形成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农耕式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生活习俗,例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夏天不幔五谷不结”等习语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日常农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而发源于地中海海域的西方文化则属于开放性的海洋地理环境,他们土地贫瘠,靠渔业和海洋业为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海洋紧密联系,因此,英语中的许多习语都与海洋、渔业和航海有关。例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九牛一毛)、all at sea(茫然不知、瞠目结舌)、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错失良机)、big fish(大亨),这些习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西方国家独特的海洋文化,其生存条件和地理环境也在其语言及习语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3 结语

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渐变的文化现象,它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也能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生动有趣、朴实亲切。因此,语言研究也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文化习得才能使语言习得更加完整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磊伟,李文英.文化与语言习得[J].外国语,1988(4).

[2]李霖芳.中西方习俗文化对比[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林纪诚,俞青海.语言与文化综述[J].教学研究,1989(3).

篇4

【论文摘要】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知识的教育,这篇论文着重阐述了在教学中讲解和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和个人的一些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趋势和必然。为使中国更积极地广泛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等事务,学好英语这门国际交流语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英语国家与中国有不同的风俗,信仰,道德价值观,历史,等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

一、在英语教学中强调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 at a loss (不知所措)”。他们所说的英语使得老外感到很困惑、尴尬,甚至恼火。为什么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巧妙而适当地表达自己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美国用来打招呼的一个常见来源是问:“嗨,你好吗?”这个问题表示友好地受对方,并不要示具体回答什么,往往一说而过,如果真跟人家讲自己感觉怎么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尴尬。在韩国,人们经常问的话是“Odi-ga-seyo?”意思是“你去哪儿?”这就类似于英语中“你好吗?”和中文中的“你吃了吗?”只需回答“去那边”。然后继续办你的事。

二、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这些文化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等多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所要讲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就包括这些方面,并且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如一位女儿对其父亲说:“Dad, I broke up with Tom last month。” 父亲说: “My daughter, he is not your kind of boy, you will find your Mr。Right, and I’ll walk you down the aisle someday。” walk down the aisle是什么意思呢?这就与西方的婚礼习俗有关,西洋教堂的婚礼仪式中,父亲要挽着女儿的手走过红地毯,再把女儿交给新郎,这样的过程就叫“walk down the aisle walk you down the aisle”这句话通常是父亲对女儿说的,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给嫁出去。再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 sorry, I quitted smoking 15 years ago,so I have no 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 “It’s a 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 have 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除了中西方语言的显著差异外,不同的英语国家之间的英语也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经过两百年的分离,以及与多国移民的交互影响,美语自会发展出许多不同于英语的用法。并且由于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所以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语的用法,俚语和习语的用法上的这些差异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一些词汇具有最基本和明显的字面意义,然而许多的英语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 社会意义、词汇与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等。特别是一些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花草名、数字、姓名和地名具有联想意义。在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 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 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再如,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as poor as church mouse”由于教堂的清贫廉洁,所以人们通常用这个习语来形容一个人很穷, 其他还有“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去)”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 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转贴于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一些实用写作文体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依照范文对英语应用文的文体式样、表现手法、写作思路, 行文规范,进行分析,总结,讲解必要的技巧外,我觉得基于英美文化背景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思路和语气等,适当地与中文文体进行比较,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 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 I 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 can / could do …… 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再比如,写作中英文和中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比方中文句子说:“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写成了“She always borrows my things without asking me。It is very impolite。”用句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或也可以把后半部分改为定语从句。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修养,培养其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达到其目地。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

2.充分利用各种方式, 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除了利用课堂和教材外,教师还可用的更为多样的有效的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多收集有关英语文化的素材,故事、图片、照片、实物等,其至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其次,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获得文化知识,就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歌曲常常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声,与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而且可以用更有效的手段如英文原声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一个更为真切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民情习俗,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里如何庆祝,甚至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等,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有所了解。

总之,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 绿色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房地产项目设计成果对建造成本的影响与控制研究 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控制分析 探析影响工业厂房建造成本的主要因素 论工程建造成本中的建筑节能 浅谈船舶建造成本的控制 论品质房地产开发建造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如何从设计开始控制建造成本 浅析设计阶段如何降低廉租房等低成本住房的建造成本 建造成功的教学体系:芬兰模型 房地产项目建造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 建筑材料对土建造价的影响 高速铁路900t简支箱梁建造成套技术与装备 文化差异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外资对中美贸易差额造成的影响因素 浅谈中外文化\思维差异对学生翻译造成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准时生产与库存对制造成本的影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三)中美工程成本中人工费比重

据任越等人的统计,2006年重庆市主城区23个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人工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平均为12.05%,是除材料费之外的第二大项费用,但远远低于材料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52.73%。

2011年底对湖北省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调研和2012年9月对武汉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调研均显示:80%以上的工程反映人工费占工程施工成本的比例在20%以上,该比例主要集中在20-30%之间(见表2-1和表2-2)。

目前整体来说,我国建筑人工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在持续上升,但仍然偏低,较发达国家可达50%以上的人工费比重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这与美国工程中人工费比重有很大的不同。

人工费占施工成本比重 15%以下 15%-20% 20%-25% 25%-30% 30%以上

百分比 3% 30% 31% 18% 18%

:表2-1:中国人工费占工程施工成本比重

据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筑业人工费占工程总成本的比例高达40%-60%左右,远远高于我国建筑业人工费比重。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定期的数据,以1913年基期指数100计,2010年的普通劳工指数为16164.06,工程成本指数为7751.23,技术劳工指数为7273.97,建筑成本指数为4369.42。在此近百年间,普通劳工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5.62%高于工程成本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4.79,技术劳工指的年环比增长率4.72%高于建筑成本指数的年环比增长率4.13。由此可知,美国建筑业人工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必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二、中美建筑业劳动力成本不同对建筑方式的影响

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生活模式、居住文化及建筑的使用方式、要求服务水平、建筑业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致美国与中国主流的住宅建筑和建造方法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室内隔墙做法上,中国以砌体为主,管线等还需要凿槽埋线。美国以龙骨和纸面石膏板为主,施工方便,便于维修更换。而各自的施工方式导致了建筑使用感受,以及造型感觉上的差异。在使用中,美国的建造方法在保温隔热上较好,人体自然舒适性较好,生物适应性强。中国的建造方法,隔声性能大大好于美国,防火上也较好。在造型上,直观的感受,中国的相对会更加厚实,美国的更加轻便。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考虑到建筑的美感要求,一般都会增加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比如构筑物、飘板、双层墙体、玻璃幕墙等。这些建筑造型元素可以说在中国的地产项目中一般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肯定与认可,也的确为建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同样不应忽视的是建筑造型要与项目的定位及投资规模相称,投资方通过与设计师的沟通,可以为投资规模较小、定位较平民化的项口设计简洁朴素、造型规整常见、构造与施工容易的建筑造型,为投资规模较大、定位高调的项口设计风格炫目、奇巧少见的建筑造型。而因为中美劳动力成本的不同,美国对于设计师所设计的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并不感冒,因为在这些没有实际作用的造型元素上,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得不到开发商和投资者的肯定与认可,所以在这一方面,中国更能够承担特异造型的成本。

新的钢结构和玻璃材料、细致而理性的节点设计、精准的工业化标准件,打造出了如美国的曼哈顿世贸中心新塔、中国的上海中心大厦等一批玻璃幕墙为外立面的公共建筑。玻璃幕墙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很快便超过了实际功能的需要,变成一种将工业崇拜符号化的建筑语言。21世纪初,中国已有玻璃幕墙两亿平方米,占全世界85%,成为世界第一玻璃幕墙出产和使用大国。在这些全玻璃幕墙写字楼方面在本质上和美国的写字楼没有多少差别。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成本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律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清华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成本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律筑工业出版社,2010

[3]王淑蓉.房地产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6

【关键词】语言 文化差异 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93-02

语言结构和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学习语言势必涉及文化,不了解某一语言所属的文化就很难真正掌握这一语言。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通过人们长时间努力实践产生的,既包含精神文化,也包含物质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历史连续性的特点,分为正式文化和国俗文化两个方面。正式文化指的是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地理、音乐、建筑、科技成就、思维等;国俗文化则指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规范等。除此之外,文化也包括语言和与语言相关的一些非语言的交际手段。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是知识的总和,是人们用以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1)它是一种自主的、有意识的行为。(2)语言是一个人类社会的传统的机构。一种语言的产生,至少是由成千上万人的共同生活演变而成的大同小异的互通信息的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代码,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美国旧金山大学H.Donglas Brolwn在谈到外语教学原理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彼此相关,错综复杂,如果把两者分开,语言和文化都将失去其本身意义。

二 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严复曾经说:“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严复通过对比,看出中西两种社会结构和两种精神文化的巨大差异。近代学者如辜鸿铭、张东荪、梁漱溟等从中西语言的差异中也看到文化的差异。哲学家张东荪先生指出:从语言构造上看,西洋一句话必有主语、谓语,其语言中盖甚注重主体;中国则主谓语之分别不清,其语言不注重主体。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句子的句法、语义信息都反映在形态变化上。每句必有主、谓、中心动词,句与句很好区别。句中所有的重要词项都必须出现。句子意思完全由句子形式表达出来。汉语的特征呢?王力指出,“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是汉语最重要的特征。句子的句法、语义信息都是隐藏的,句法结构同交际各方的心理默契密切联系。句式五花八门,如有大量独词句、流水句。可以没有主语,没有谓语,没有宾语。重要的词项往往省略,句子的界

限不清。汉语句子与印欧语句子不同,突出的一点就是汉语里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十分松散。而古代诗文则根本没有标点和分段,如何理解全靠读者自己。

了解目的语的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熟悉外语国家中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各种礼节对外语的学习都具有重大意义。语言对说话者有着很高要求,但仅仅只会说外语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完成思想交流的一半,而真正重要的是要学会恰当地使用语言。我国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不但作为子女,不能对父母亲直呼其名,即使作为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也会被认为是极不恭敬的行为。而在英语语言国家,在这一点上有极大的不同,不但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并且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更亲密。这正是由于文化不同所产生的在语域上的差别。文化的差异也会引起联想上的差异。以动物为例,在中国文化中,带“狗”字的词多为贬义,如“狗头军师”等,而英国人往往在使用关于狗的习语中不含有贬义,反而经常用其形象比喻人的行为,如“to work like a dog”(拼命工作),“Sick as a dog”(病得很厉害)。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问候方式是“您吃过了吗?”就让外国人不解。中国人请客吃饭常对客人说“今天没有什么菜”,外国人听了也会不解。即使都讲英语,文化相近的美国和英国,因为种族、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如停止广播,英:Close down,美:Sign off;倒数第二,英:Last but one,美:Next to last;要单程票还是来回票?英:Single or return? 美:One way or round trip?

三 跨文化交际所引起的失误与原因

普赖特(J.B.Pride)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这样说道,“任何一个社会中的成员,他所必然掌握的东西一定会比他语言的正规的或结构的特点多得多,他必须懂得所有与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关的知识,也就是包括对语言行为制约在内的社会加在人们举止行为上的约束。”这一段话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交际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会话、辩论、讨论和演说等。狭义上说,讲课是交际的一种,广义上讲,书信、便条、广告、新闻报道、科学论文也是一种交际。交际活动受限于语言环境,具体的情景相同,使用的语言也会不同,交际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语言,从而表达出特定社会目的的活动。什么是得体的交际?就是要做到有能力在不同的情景对不同的话语有一定理解,这就需要交际者在文化、社会、文学、科学方面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语言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语言社团在语言使用上的巨大差异,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少困难。“Thank you”的汉语对等词是“谢谢”,但是如何在社交场合用“Thank you”却颇有学问。在受到别人祝贺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答话,但汉语则会说“过奖过奖”“惭愧惭愧”等一类的客套话来应答。如果我们不会用“Thank you”而按汉语直译,来一句“You Flatter me”或“I feel ashamed”作答,那就显得很不得体。当然中国人在受到外国人赞扬时,如果按照英美人习惯回答“谢谢”,心理总觉得不踏实,总认为这样回答显得不谦虚。如果中国人听到外国人讲“Thank you.”“Thanks a lot.”之类表示感谢的话时,应该回答“You are welcome”,有些人想表达“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话,但却使用了英语“Never mind”。“Never mind”常用于对方表示歉意,而自己不介意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客套话。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是不了解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而用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表达。

忽视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语言的误用,甚至会闹出笑话。语言所表达出的意思,不只是主观愿望所反映的问题,它还与社会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使语言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既掌握应用语言技巧,又了解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差异,这样才能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该说什么话。如英美人就相当忌讳有人当面问他们买东西的价钱,如果对一个外国人开口就问“What a beautiful shirt you’ve bought!How much did it cost?”(你的裙子很漂亮,花了多少钱呢?)这句话中国人听来可能很自然,但如果到外国人耳朵里就会变得很不舒服。这就触犯了他们西方文化习俗中的禁忌。正如大家所熟知,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虚心使人进步。当我们听到别人赞扬时,虽然心里很高兴,嘴里也会说:“不行不行”“差得远了”诸如此类的话。但如果外籍老师夸奖学生,说“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的英文棒极了!),如果回答“No,my English is still far from perfect.”(我的英语还有很大的差距呢!)之类的话就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正确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谢谢)这样的用语。东方人一般比西方人更看重谦虚的原则。与外国人交往时,如果总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为中心,不仅容易造成交际失误,同时也很容易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距离。如果一个中国人问美国人“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啊?),美国人就会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似乎暗示着他是去一个不该去的地方。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常有“礼貌错误要比语法错误更难使人宽容”这样的说法。另外,说英语的人都知道,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体重和私人的事都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初次见面。

四 文化差异与外语学习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B.W.Robinett在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一书中这样说,“语言作为社会的工具,它的使用直接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作为外语学习者,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在语言的习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升外语能力,只着眼于听、说、领会是不够的,还要学习一些外语的应用原则,否则同操目的语的外国人进行交际时,就会频繁地出现语用失误,会产生误解。语言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对其充分地理解,熟练地掌握,必须要熟悉与其有关的社会背景。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熟练掌握语言的形式,充分了解其使用规则,还需要做到在实际交流中准确、有效、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前者反映的是语言能力,后者反映的是交际能力,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没有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是,有了语言能力,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下使用,那么自然也无法运用自如。同样,脱离社会情景的句子可能只会有语法意义和字母意义。

在外语学习和外语研究过程中,必须与使用该种语言的国家的近代历史和生活联系起来。其中包括研究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一种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9

篇7

论文关键调:外语教学;语言意识;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1inguisticcompet叽Ce)和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理论已经被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广泛接受。美国语言学家RobertLado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从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可见中外学者都格外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意识反映了人的内在世界、意识、思想同其外部世界表达形式语言的交叉、相互渗透。语言意识是控制言语活动的机制,形成、保存、重构语言符号及其搭配、使用的规则。语言意识的内涵包括语言学知识意识、学习策略意识、教学方法意识、学习需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意识。

文化在规约中的运用与反映就形成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人们头脑中文化的反映。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从上世纪70年代交际法同世以来,在语言教学的讨论中就或多或少加进了文化观念,而文化观念普遍采用集体性程序,据此,文化被定义为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集体性程序。正是这种集体程序,使某一人群程度不同地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群。我们学习语言,一方面就是要了解由这种集体程序(即文化)所产生的语言交际,应遵循的不成文的(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大方面的)规约;另一方面,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人际交流与交往中注意这些文化系统规约的运用。

一、在外语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培养“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

语言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了目标语言意识,外语教学和学习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这些意识能让教师洞悉整个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增强教师驾驭外语教学的能力,更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如果对所学的语言只是记忆单词,背语法规则,而毫不了解目标语言的特点,及所学语言需具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就不理想。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

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我们从字词、句子、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分析中西方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在语言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到目标语言的文化,因为任何语言都不可能脱离其文化观念或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双方文化上的差异,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以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既然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那就不可能不涉及文化内容。它应该包括词汇的文化标记,语用的文化习惯,语篇甚至跨文化写作的文化意识等等。从语言教学角度看,其载体可区分为不同的层面,如:词、短语、句子等,而语言交际就是一种文化行为。由于文化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行为和赋予信息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文化的制约。在A文化中编码的信息在B文化中解码后,其赋予的意义或多或少会偏离原信息的意义。现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一定听力和初步写说的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因为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要通晓两种文化,使英语成为我国强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协作范围和交流的交际工具。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冲破各自文化的局限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总之,英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交际能力和提高文化能力。

二、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导入不足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理论和认识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入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影响注重讲授语言知识结构,外语教学聚焦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上,即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的操练,忽视了文化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外语课成为教师的讲演课,英语课堂多数教学内容仍只停留在语言本身,将语言视为存在于文化真空中的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有的只注重课文字面意义,于是,凡涉及到文化因素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试题选项、写作表达、短文翻译等测试题,学生就会感到难以选择,束手无策,造成与目的语国家人们交际上的困难和误解,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难以提高。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至于英语的文化教育还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理解表达能力,但是在与英美人的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师上课使用的综合教程教材,是一门内容新颖、题材多样的大学英语课程,但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只局限于讲单词词汇,讲语言点、翻译课文和做练习,根本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化教学。当然,在另外一方面,应试教育和应试学习压倒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学校片面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迫使教师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疲于一课一课地背单词和做练习。这种忽视外语思维文化的内在属性的功利性“教‘学”做法完全违背了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导致了费时低效的结果。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Il#l-语教师应及时将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变为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外语教学真正变成外语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必要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之与语言知识相结合,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  三、在外语教学中增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途径的思考

(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一定听力和初步写说的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要通晓两种文化,使英语成为我国强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协作范围和交流的交际工具。

1.培养学生第二语言意识

在教学大纲里应体现培养学生第二语言意识、语言个性的指导思想。语言意识的内涵其中就包括了语言学知识意识、学习策略意识、学习需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意识。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了目标语言意识,外语教学和学习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

2.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合理开设国情学、语言国情学、文化学、文学作品选读课,有意识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民族的了解。

3.提高教学方法意识

在教学法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专门训练学生的外语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收集资料,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从而全方位地实施双向的互动,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活的语言实习过程。

4.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外语的注意力和兴趣。

教师应加强对双重文化的学习,提高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第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不同语言各有不同的语言和语义结构,分属不同概念系统,因此,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就英汉两种语言为例,由于历史、信仰、习惯的不同,人们读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法与评价。比如说,Moneymakesthemarego.(有钱能使鬼推磨)或说Moneytalks.(金钱万难),从字面上理解,应译成“金钱可使母马行”。因为我们平时说“马”是,必定用“horse”,而绝少用“mare”。再比如说,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儿吃虫对应狗逮兔子,从字面上理解,中国学生很难想象鸟儿吃虫怎么变成狗逮兔子。

第二,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运用文化是有所不同的。语言运用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而体现在交流上的差异。比如,西方人对狗非常喜爱,英语中有大批关于狗的习语,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坏的含义。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Dogdoesnoteatdog.(同类不相残)。Giveadoganillnameandhang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几句话都不照字面意思解释,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文化的敏感性。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不应存在大的阶段与课型的差异。’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53-02

1、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正常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九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由于智能组合不同形成个体智能差异;人的智能是可以培养提高的。

2、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依据: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被动上课,缺乏独立思考与个人创造力,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高耗低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智能差异是一种资源,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弱势智能得到提升,可以提升潜能。

全球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全球化需要,全球化对教育的多智能与高效能提出挑战。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急需创新型人才和本土特色人才,建立多智能高素质人才观已是当务之急。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独立思考、表达个性、研究探索、挑战智慧、展示才华是高中生的本色。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前提是会学习、喜欢学习,多智能教学模式尊重个性,容易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创造力。

3、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学生的智能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通道改善历史的教与学,二是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多元智能。基于这两个目的,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语言智能:包括外在语言(口头书面语言)和内在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形式有讲历史故事、诗歌朗诵、讨论辩论、演讲、写论文、演历史剧等。

逻辑一数理智能:借助数理逻辑,运用计量史学,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或罗列数据,分析历史特征。

视觉一空间智能:良好的空间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视频和历史图片地图提高空间智能。

身体一运动智能:历史学以脑力活动为主,但通过课外活动如表演历史剧可以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很多音乐与历史有关,通过欣赏音乐,可以理解感悟历史,又能培养音乐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通过讨论课、研究性学习等进行合作学习,人人参与研讨过程,以提高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包括认识自己的价值、情绪、情感、思维、信仰等,感受历史故事或历史进程,可以激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自然观察者智能:它是观察记录历史现象和洞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感悟新知,激励创造。

4、多元智能教学实施过程:

(一)分析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知识积累、学科能力、智能特色和合作水平,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我不要求课前预习,因为新课容易激发探索欲望。

(二)设置情境:创设情境帮助启智激疑,优化整合一个核心又能多元启智的情境最好,情境设置分为两类:

一是提供单一情境并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提高多智能解决多种问题。如《军事天才拿破仑》一课,采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贯穿全课。

欣赏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第一乐章歌颂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英雄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前进的情景,以此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

欣赏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评述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第二乐章歌颂英雄们为了自由平等人权而抛弃生命视死如归的理性主义精神,以此评述拿破仑内外政策上的理性主义特点。

欣赏第三乐章《诙谐欢乐,活泼的快板》,总结拿破仑的局限性:第三乐章歌颂英雄们在革命牺牲面前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以此介绍拿破仑的少年壮志和浪漫爱情,总结出拿破仑私欲膨胀、情感泛滥的局限性。

欣赏第四乐章《终曲,自由变奏曲》,归纳拿破仑失败原因:第四乐章歌颂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光明豪迈向死的神界英雄形象,揭示了拿破仑这人界英雄,由于人性贪婪私欲膨胀而终将覆灭。

通过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这一情境贯穿全课,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培养提升了智能。

二是提供多元情境,以解决一个教学难题并提高多智能。如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概念问题,提供文学作品、绘画建筑、服饰文化等多元智能情境,体现肯定人、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内涵。

通过介绍但丁的《神曲》或薄伽丘的《十日谈》或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理解人文主义讴歌人性的丰富深刻内涵。

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或圣母像等绘画作品,说明当时人文主义绘画艺术是怎样多角度深层次赞美人性和现实生活之美。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体现人文主义服饰是怎样歌颂人的形体美、曲线美,并把自我意识、人类个性美和创造力融入时装设计中,以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从哥特建筑走向柱式建筑,表明人文主义建筑是怎样从宗教走向人生,在讲究整齐和谐理性和建筑轮廓的人体美同时,把雍容华贵、高贵典雅这一美好的人生理想融刻在建筑中。

通过这些多元情境设置,既深刻把握了人文主义内涵,又培养了语言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多元智能。

(三)探索情境:通过讨论、辩论、研讨方式,全班同学参与情境研讨探索,并调动多元智能参与。如欣赏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后,全班讨论:该乐章歌颂拿破仑什么精神?浪漫主义有哪些特点?拿破仑失败原因?依靠群体力量和多元智能,总结出浪漫主义特点是:①追求个人情感和生命意义②宽容不同文明③亲密自然④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拿破仑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浪漫主义局限性,即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探索情境要注意两点,一是拓展思维:围绕情境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提升优智潜能;二是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在激烈讨论中通过不断肯定或否定,逐步深入探寻答案,结论是全班同学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法是对教师教学智慧和驾驭艺术的巨大挑战)。

(四)课后延伸: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兴趣活动、创新活动等课后延伸,优化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效能。每周我举办一次《中西方文化比较》选修课,把课内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提升;其次是组建一个“文化创新”社团,宗旨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然后通过课外兴趣活动,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实践;最后开展综合创新活动,比如设计举办一场文化创新演出《盛世华章》,演出内容把《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中国太极拳》和《江南style》进行兼容并包、重新整合。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创造力,开发了潜能。

5、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快乐学习,幸福学习:在尊重智能差异中开发智能,激发兴趣快乐学习,让课堂焕发青春活力和青春光彩,激发生命正能量,感受并享受学习的幸福。

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创造力:先把学科内打通,再把各学科打通,把握整体,开发智能,挖掘潜能,全面提升智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力。

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感受历史魅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全球化意识,能营造快乐智慧人生,有幸福美丽生活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魅力。

6、多元智能教学原则:

简单原则:每节课最好围绕一个核心,解决一个问题,问题简单明了,主次分明。可以是提供一个情境,培养多元智能;也可以为培养一方面智能提供多个情境;不能是多个情境试图解决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培养是渐进的,少而精才能感悟深且远,多元智能教学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变化原则: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旺盛变化发展中,教学设计必须是动态多元的。尊重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智能学生需求,每位学生都能从中选择到自己最喜欢或最适合自己智能活动的学习方式。每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或同一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是传统课、讨论课、研究课、辩论课或活动课,每节课培养的智能目标各不同;课堂讨论可以是学生独创或老师见解、学术观点或教材看法、集体智慧或正反兼容。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热爱,又开发了师生潜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不变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学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高效能教学,推动师生共同发展是其不变的原则。

7、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启示与意义:

篇9

论文摘要:艺术与宗教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同点,而且相互影响,研究艺术必须了解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本文简要阐述了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和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文明现象,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同一性,两者相互影响。

    一、艺术与宗教的同一性

    艺术与宗教之间存在着许多同一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从艺术起源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源泉

    宗教与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古人的太古生活时期。大部分艺术诸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陶器等都是从这一时期的仪式和物体中发展而来的,这些仪式和物体最初被设计主要用于表现神秘的神性控制,庆祝各种宗教节目以及显示强烈情绪本身的需要,或因战争能力而表现出的兴奋与狂喜,所有这些都是原始宗教的活动。舞蹈和音乐是原始人宗教情感的重要形式,它们是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我国著名的东方美学大师、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考证,舞与巫原同一字。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献里也大量记载了原始歌舞的场景,如《尚书,益筱》中有“击石扮石,百兽率舞”。《周官,司巫》有“若国大旱,则师巫舞零”等。可见,原始歌舞和巫术仪式紧密相关。这在今天一些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中也有反映。

    雕塑、绘画和彩陶等是造型艺术发展较早的艺术样式,考古发现这些早期的艺术式样,无论是我国现有的最早期岩画,还是欧洲发现的大量史前洞穴壁画,都具有某种神秘的巫术目的。如尼日利亚头雕、拉斯科洞穴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青海陶盆、广西花山岩壁画等等,这些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作品大多是出于巫术目的或带有宗教色彩而创作的。

    (二)宗教和艺术都采用想象和幻想的反映方式

   想象和幻想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特点。想象和幻想不仅在艺术体验、艺术思维、艺术传达等艺术创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没有想象和幻想就没有艺术,不仅孙语空、猪八戒这样的虚构艺术形象要靠想象和幻想来塑造,就是所谓写实艺术形象的塑造也需要想象力,如阿q、方鸿渐等。

    宗教思维方式也充满了想象和幻想,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宗教的意义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在意义中加以生动的描绘和表现。所有的宗教崇拜对象都是幻想虚构出来的各种实体,对神和上帝的认识是幻想的产物,离开了幻想和想象就不可能有宗教的存在和发展。

    (三)宗教和艺术都带有情感特点

    情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构成艺术表现的内涵,而且从头到尾伴随着艺术的全部活动。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宗教同样也需要情感,宗教情感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动力,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信仰的对象的情感态度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情感和艺术情感都比较注重人的情感,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灵与肉等问题都成为宗教和艺术共同探讨和表现的主题。艺术情感和宗教情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和精神寄托。

    (四)宗教和艺术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自身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性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既是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各种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需要通过语言的中介,经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得以实现。音乐虽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但其创造的形象却不够明晰,不够确定,仍需要声音的中介,才能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绘画、雕刻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在空间中有着确定的形象,则是完全明晰的,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眼睛所把握。

以直观、生动的形象进行宣扬,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手段。比知在教堂里使尸绘画和雕塑的诸多形象来说明宗教真理和增强宗教氛围,就是一个例证。拜占庭神学家大格列高利曾说过:“在教堂里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诸多形象,为的是让那些不识字的人们朝壁上看,至少可以读到他们书上无法读懂的内容。”宗教的形象性,能将宗教教义、宗教人物、宗教故事等融为一身,从而使宗教成为一种特有的宗教艺术。

    二、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一)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

    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塑等,在当时更多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酸乐、佛教的唱经乐等。

    (二)艺术对宗教的影响也表现在艺术能够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

    在这方面,建筑艺术尤其明显。因为杰出的建筑艺术的风采和独特的结构更能强化宗教氛围,更能使宗教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引起普通人的兴趣,所以教堂利用艺术家,包括建筑师、室内装饰家、音乐家、仪式制定者的工作强化宗教氛围,引起任何进入教堂的人的注意。如哥特式教堂。

    从外观看,它那高耸的尖塔直刺青天使人敬畏,阴冷的墙面和框架式结构使人震惊。教堂内部狭长窄高的空间,以及一排排瘦长的柱子形成一种腾空而上的动感,使人产生超脱尘世能向天国接近的幻觉。置身其中,宗教的氛围无处不在。

   在音乐方面,无论东西方宗教都利用它来宣染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激发信徒的宗教感情。佛教诵经有鲜明的音乐性,作法事要击乐。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弥撒曲、安魂曲等。

    (三)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极大地增强宗教的影响力

    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宗教的说教不但能对专门的教徒产生显著效果,而且对一般民众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唐代以画佛出名的著名画家吴道子,他的佛教壁画共有三百多幅,画中的佛教人物千变万化,特征鲜明,无一雷同,常给人生动逼真,破壁而出的感觉。其中他画的地狱舍弃了前人的传统模式,突出了地狱的阴森恐怖,产生了强烈的震憾效果,以至于长安不少看了该画的渔民屠夫怕因杀生堕入此地狱而纷纷改行。

    (四)艺术对宗教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在历史上,艺术作为宗教的宣传手段,对宗教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世俗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神论的或反宗教的艺术发展的传播,起到了抑制宗教的作用。

    三、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一)宗教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宗教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会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的不可争辩的因素。在中国,宗教文化一方面直接促成了传统戏曲(目连戏、观音戏、济公戏等)与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的创作;另一方面也哺育了大量雕塑、壁画和建筑艺术。我国著名的敦煌、龙门、云岗、麦积山、大同等举世闻名的石雕壁画等艺术是因佛教的广泛传播造成的。在欧洲,许多作家如但丁、拜伦、普希金等曾经利用西方基督教文学的代表作《圣经》提供的素材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

    (二)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也表现在宗教思想对

艺术形式、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绘画上,基督教信仰上帝创世说,认为世上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都是真实的,因此西方绘画相应发展了写实性,出现了油画。而中国道教,把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一分子,主张人与道的合一,提倡悟道,在绘画上则发展了写意性,出现了水墨画。中西方在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上的差异与不同的宗教观念的差异有关。

    (三)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也表现在宗教在某些

篇10

关键词: 城市广场;城市景观设计;文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ncrease of city population, making the city more and more crowded, more and more use of public space, which requires the city space mus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s most of the city square in the city public space. City Plaza reflects the economic,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the city, is the city of the reception hall and symbol. Good city square to promote the city image, and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city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city square; city landscape desig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景观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城市空间的处理,原有场地特点的利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广场、步行街的布置等等。城市的公共空间是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从实质上体现了景观的存在。

城市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理清历

史文脉,另一方面还要突显出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形象的总体概括。一个城市的特色是它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符号特征。城市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观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 构成。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种个性和特色源于历史和传统。

二、 国外广场案例分析

城市广场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的沉重代价是自然界遭受重创。自然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严酷现实反过来又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不同,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的阶段性也不同,在当代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除要借鉴国外城市广 场建设的优秀经验外,更应立足本国文化和实际情况,并有所创新。

1.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建成于1936年。它被认为是美国城市中最有活力、最受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广场规模较小,面积不到半公顷,但使用效率很高。

该广场为下沉式,它在高差处理上比较特别,由广场周围的三条大街(西49街,西50街,洛克菲勒广场大街)进入广场均需经过踏步。由三条大街下沉的墙面包围着下沉部分,提高了广场的封闭条件。在广场的中轴线垂直进入广场的道路称为“峡谷花园(ChannelGarden)”它约宽17.5米,长约60米,做成斜坡处理,从而使得人们从5号大街上不知不觉地走向下沉广场,从这里进出的大量人流注意不到斜坡的存在。广场的下沉式处理可以躲避城市道路的噪音与视觉干扰,为身处繁华市中心的人们创造出比较安静的环境气氛。广场规模虽小,但由于考虑到时令、气候、游客年龄层的需求不同,在空间使用率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效,每逢夏季就支起凉棚,凉棚下支起咖啡座,棚顶布满鲜花;冬季则又变成溜冰场环绕广场的地下层里均设高级餐馆,就餐的游人可透过落地大玻璃看到广场上进行的各种活动。

该广场的魅力首先是由于地面高差而产生的,采用下沉的形式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在广场的中轴线尽端,是金色的普罗米修斯雕像。它以褐色花岗石墙面为背景,成为广场的视觉中心。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创造了一个富有生气的、及功能与艺术为一体的新的广场空间形式。

2. 意大利罗马市政

广场位于卡比多山顶一平台上,该处是古罗马时期宗教和政治中心。1536年米开朗基罗着手改建规划,他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空间的秩序,将元老院偏于一侧的楼梯改造为对称式,处于轴线终端,并重新布置雕塑与楼梯两侧,以加强轴线。北侧兴建的博物馆将广场三度空间构成为规则的梯形空间体。广场深79m,梯形平行边分别为40m和60m,元老院高 27m,两侧建筑高20m。广场尺度适宜,且利用梯形的透视效果,加强了主体建筑。广场西侧开敞,面向山下大片绿地。在西侧有三对雕像,增强了广场的层次。广场中最为特色的是它的铺装,由星形凝聚到中间的雕塑。

三、对徐州市广场的意见和建议

1.广场围合界限不明确,缺乏主体——徐州火车站广场

广场的围合感与周边建筑有关。首先要有连续的墙面来形成封闭的空间。其次是避免多条道路从广场中穿过。进入广场的道路越多,缺口越大,封闭性越差。尽量避免城市交通,特别是非步行交通穿越广场,必须穿过的道路要设法缩小断面,从而缩小建筑物的间距。

徐州火车站广场围合界面高度较高,四周是高大的建筑,让人产生封闭感。广场上视觉感不强烈。火车站广场还有许多问题,如:1、站房设计、建设,缺乏与外部交通关系的研究;2、停车场与车站进出口方向不一致;3、停车泊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4、站前南北向道路被人为隔断,使广场与周边道路系统性减弱,缺乏交通组织弹性;5、人流导向设施缺乏,导致陌生乘客延误停留时间,甚至迷路。

2.对人的需求考虑不足——新城市民广场、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校内广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需要排成一个需求系统,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虽然关于人类的需求理论有很多论述,但对人类行为需求的最基本规律是共通的。人不管何时都有需要坐下休息的需求,所以广场上需要人性化的空间。

新城市民广场上虽然小品设施比较多,但是可供市民坐下休息的空间却不多。只有休闲广场上的花架下有几个坐凳。市政广场和商业广场部分都没有一定的休憩空间。所以在该广场上应该增加一些可供市民坐下休息的小品设施。

中国矿业大学校内广场上几乎没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只有空旷的广场空间和旗杆。虽然可以体现出环境的美观但是没有考虑到人的要素。可以在两边树阵之中添加坐凳来改变这一情形。

四、结束语

论文对徐州市广场的研究,提出了徐州广场建设的四条原则:

1.文化性原则:广场的设计,要注重城市的文脉,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特定历史文脉下,该时代背景的广场环境徐州市有良好的文化积淀,要使市民牢记徐州的文化,就要从市民的生活中进行深化。这就要就徐州市的广场注重风格和文化特色,加强地方感,将娱乐与教育一体化。

2.以生态环境为本原则:现代城市广场应与生态环境结合,从整体出发,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将自然融入人工化环境中,再现自然风貌。徐州市有山有水,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将徐州现有的资源进行改造,与广场结合突出生态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公众是城市生活的主体,他们对城市环境和景观的评价是应该值得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公众对城市景观的评价一般很少考虑功能、造价和思想意识等隐性的内容,评价依据主要是直觉的外观。所以,广场的一切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使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领略到其中的乐趣。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城市广场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对广场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广场的研究以及对徐州广场的调查研究,得出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以及人的要求还要充分运用文化和环境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浅谈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设计[D]. 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