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

篇1

受宏观调控政策滞后效应的影响,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持续低迷。今年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增长18.6%(投资额不足全省的3%,增幅低于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投资5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共29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90个。可以说,无论是投资额、投资增幅,还是在建项目个数,均创近年来同期新低。

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滑坡”,主要是由于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国家政策的制约。去年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了较为严格的产业政策,抬高了项目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了淘汰钢铁、水泥、小火电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实施方案,这对产业层次偏低的我市影响较大。今后我市这些行业不但面临着部分企业“下课”的危险,而且新上项目更是难上加难。二是投资要素的制约。一方面,信贷资金非常有限。截止二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仅增加4.2亿元,同比少增8亿元,新增存贷比仅为11%,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据调查,目前80%的中小企业争取不到贷款支持,多数企业只能通过个人借入、职工集资等方式融通资金。另一面,土地供给更加紧张。2006年省政府分配给我市农转用计划指标只有8000亩左右,50%留作市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其余分配给11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农转用计划只有不到400亩,而维持前两年的投资规模,至少需要1.5万亩左右。三是市场的制约。由于近些年的连续投资,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低于国际公认的75%的水平,尤其是水泥、纺织、钢铁等13个行业产能已经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减小。前两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4.3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58.2%,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21.9%。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四是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制约。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投资者影响很大,有些投资者认识不到国家只是控制过热行业的投资,而对一些行业和领域的投资仍然支持和鼓励,因而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投资欲望不强。如果这种投资低迷的局面不尽快改变,不但无法完成全年投入650亿元的任务,而且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为此,全市上下必须在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上项目、增投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换档”、不“减速”。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调动好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投资如同炒股,一旦投资者丧失信心,整个行情就会跌下来。因此,当务之急是保护好、发展好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让他们重拾信心、再鼓干劲、燃起激情,把蕴藏在民间的投资潜能发挥到极致。建议尽快召开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投资(项目)工作会议,对投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引导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投资作为带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是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解读国家产业政策,扩大国家产业政策的社会知晓面,使各类投资者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发改委、经委、民经委、农业局等部门应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研究发展思路、谋划新上项目,真正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需着力扶持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上来,集中到解决薄弱环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来。三是千方百计保证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按照“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重点项目培育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和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并适时进行项目优化和滚动调整。研究制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对重点建设项目在用地安排、手续办理等方面优先协调解决。四是努力破解土地、资金制约。严厉处置闲置土地,对闲置两年以上的,应依法收回;对闲置一到两年未动工建设的,收取一定数量的闲置费。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积极发展高层建筑、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容积率。抓住资本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强载体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svar模型;结构冲击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消费的拉动作用较投资的拉动作用更具持续性。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突出的经济增长结构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显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现象。图1显示,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尤其是2009年,在世界经济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8.7%的增长速度,主要是靠政府大量的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但是,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即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冲击对产出的动态影响不能通过贡献率得以表现,可能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弱,这可以通过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来说明。

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是研究变量间动态冲击效应较成熟的方法,它是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提出的。一个n元p阶的svar模型: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最具代表性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而增长率是反映波动(变动)较合理的指标。因此,本文选取了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rgdp)、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rxf)、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rtz)三个变量,并以1978年为基期(1978=100)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根据名义gdp和不变价gdp计算得到),消除1978-2009年居民消费及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因素,从而得到实际增长率(样本期间为1979-2009年)。

(二)savr模型及识别

svar模型是基于var模型提出的,传统的var理论要求模型中每一个变量是平稳的,随着协整理论的提出,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只要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直接建立var模型。所以,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adf检验,根据aic和sc准则、dw值、参数t统计量,确定c、t、l,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rgdp、rxf、rtz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直接建立var模型,然后对参数施加约束,识别svar模型。

建立svar模型,其次要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eviews5.0给出了判断滞后阶数的模块,一般根据lr(5%显著水平)、fep值、aic值、sc值、hq值进行确定,经过综合比较,选定滞后阶数为1阶。检验结果见表2。

选择滞后阶数时还要注意var模型残差的自相关和异方差。经检验,选择滞后1期。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由于篇幅限制,将不在列示。

最后,检验var(1)的稳定性,若不稳定,脉冲响应函数将失效。经检验,var(1)的ar单位根的模都小于1,满足稳定性条件,根据svar(1)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是稳健的、可靠的,检验结果见表3。

对于n元p阶svar模型,需对结构式施加n(n-1)/2限制条件才能识别结构冲击。本文建立的svar(1)模型含有三个内生变量,即n=3,需施加3个约束条件。一般情况下,依据经济理论对参数进行约束,参数约束有短期约束和长期约束之分。长期约束一般是零约束,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结构冲击的长期响应为0, 而本文所选取的三个变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选择短期约束:(1)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又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即居民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当期相互带动作用较弱,可以认为居民消费变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之间当期无影响,即假设a23=0,a32=0;(2)居民消费变动受当期产出波动的影响,通过建立rxf与rgdp之间的回归方程(依据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估计rgdp对当期rxf的长期平均影响系数为0.785146,因此假设a21=0.785146。

模型估计结果:a12=-0.252974,a13=-0.056602,即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在当期实际gdp增长率大约提高0.253个百分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在当期实际gdp增长率大约提高0.057个百分点,说明在拉动经济增长力度方面,居民消费优于固定资产投资。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者说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用以描绘在扰动项上施加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选择追踪期数为10,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由图2可知,给实际消费增长率一个正冲击,在第1期对实际gdp波动产生最大正效应,约0.379个百分点,之后冲击效应减弱,到第8期已趋于0,但是从第5期到第8期出现了程度微弱的负效应,在第6期出现最大负效应,约为-0.027个百分点,然而从第1期到第8期累积冲击效应约为0.887个百分点。总体上,居民消费变动的结构冲击对经济波动产生正影响,但持续性不强。

给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个正冲击,在第2期对实际gdp波动产生最大正影响,约0.216个百分点,之后影响逐渐减弱,到第8期趋于消失,从第5期到第8期也出现了程度微弱的负影响,在第6期出现最大负影响,约为-0.022个百分点,然而从第1期到第8期累积冲击效应约为0.398个百分点。总体上,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结构冲击对经济波动产生正影响,但是不仅持续性不强,而且对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弱于居民消费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

来自实际gdp增长率自身的一个正冲击,在第1期对经济波动产生最大正效应,约为1.499个百分点,然后下降,在第5期出现最大负效应,约为-0.137个百分点,于第7期冲击效应趋于消失,前7期累积冲击效应约为2.187个百分点,总体上冲击影响为正。说明经济波动主要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实际gdp增长率与其滞后值有较大的关联,应注意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由于本文变量以实际增长率表示,居民消费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结构冲击对gdp增长率影响较弱,表达的是,若居民消费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增加一单位,引起gdp增长率较小幅度的增加,只能说明增加单位居民消费、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较弱,即效率较差。而不能认为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动力。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总体上来自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外生结构冲击对经济波动产生正效应,但是脉冲响应路径显示,仅持续4期正效应,并出现了4期程度微弱的负影响,而且经济波动主要受自身结构冲击的影响,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不仅持续性不强,而且单位效率差。但是,由于居民消费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所以,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而言,扩大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力强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效力。

由图3可知,给实际gdp增长率一个正冲击,在第1期对居民消费变动产生最大正效应,约为1.177个百分点,之后从第3期到第6期出现了负效应,在第4期出现最大负效应,约为-0.106个百分点,冲击影响于第6期趋于0,然而从第1期到第6期累积冲击效应约为1.255个百分点。总体上,来自经济波动的外生结构冲击对居民消费变动产生正效应,但只是短期影响。

同样给实际gdp增长率一个正冲击,也是在第1期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生最大正影响,约为3.557个百分点,之后也是从第3期到第6期出现了负影响,在第3期为-0.714个百分点,冲击效应于第6期趋于消失,然而从第1期到第6累积冲击效应约为2.403个百分点。总体上,来自经济波动的外生结构冲击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生正影响,虽然只是短期影响,但是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强于居民消费变动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总体上来自经济波动的外生结构冲击对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生正效应,但是脉冲响应路径显示,只持续2期正效应,并出现了4期程度微弱的负影响,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增长对保持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效用不大,因为只有产出不断增加才能保证消费、投资的持续增长,这只能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自身存在问题,削弱了产出增加对其增长的持续促进作用。然而,固定资产变动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强于居民消费变动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说明我国经济产出倾向于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现实相符,由图1可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预测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另一种分析变量间动态关系的方法,是将每个内生变量的方差分解成与各结构冲击相关联的组成部分,用相对方差贡献率评价各结构冲击对每个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由表4可知,在rgdp方差分解中,居民消费增长率的结构冲击对经济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经过第1、2、3期增长,于第4期开始基本稳定在8.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结构冲击对经济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经过第1、2、3期增长,于第4期开始基本稳定在2.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自身结构冲击对经济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经过第1、2期下降,于第3期开始基本稳定在89.3个百分点。这和图2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经济波动主要受自身结构冲击影响,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结构冲击对经济波动影响微弱,从而说明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单位效率差;同时,rgdp方差分解也验证了,居民消费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rxf方差分解中,经济增长率的结构冲击对居民消费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于第5期开始基本稳定在44.7个百分点,但是居民消费增长率自身结构冲击对居民消费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较大些,于第5期开始基本稳定在54.85个百分点。因此,虽然经济波动对居民消费变动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但居民消费变动受自身结构冲击影响较大。在rtz方差分解中,经济增长率的结构冲击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预测方差贡献率经过前4期微弱波动,于第5期开始基本稳定在81个百分点。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主要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由此可知,以上分析结果和图3脉冲响应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经济波动的结构冲击对固定资产变动的影响力较大,从而说明了我国经济产出倾向于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s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揭示了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面临压力

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两个动力,然而图2脉冲响应函数和rgdp方差分解表明,二者的变动冲击并不能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长期且持续的正影响,二者带动经济增长单位效率差,并且图3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经济增长只对二者增长产生短期影响,从而较难通过持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面临压力,这一问题主要归因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及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失衡。

1.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图4显示了1978-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情况。图4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78-1984年处于上升阶段,但最大没超过60%;1984-1992年处于下降阶段,从1988年开始低于50%;1993-2009年基本保持在40%左右。较长时间内,我国经济产出分配到居民部分较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存在有钱不敢花现象,以及我国居民重储蓄,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家庭消费支出以住房、医疗、教育消费支出为主,从而造成居民消费水平偏低。长期低收入和低消费造成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单位效率差,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次经济增长冲击,虽能带动当期消费较大程度增加,但只要上述限制因素存在,也会对后期消费造成不利影响。

2.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失衡。固定资产投资按结构分,主要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两部分,图5显示了1981-2009年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情况。由图5可知,虽然建筑安装工程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每年都在60%以上,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没有超过30%。由此可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建设,而用于企业购买生产设备、器具等生产投资较少。这一现象容易造成重复投资,物品、服务供给长期增长受到限制。这种结构失衡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存在大量质量差的重复投资,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单位效率差,必然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投资短期性问题

图2脉冲响应函数和rgdp方差分解表明,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而言,扩大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力强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效力,然而图3脉冲响应函数和rxf、rtz方差分解表明,我国经济产出倾向于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我国已显现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因为:消费增长受收入、消费习惯、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因此短期内消费增加程度有限;然而,短期内投资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增加,并且容易受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控制,因此政府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大幅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仍保持了8.7%的增长速度,而这项计划的大量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等建筑物投资,充分说明了短期内能够通过大幅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但是,投资的最终目的是生产更多的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居民需求,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在长期内最终要落在消费上。因此,我国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性,应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综上所述,为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大企业生产设备性投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品和服务。首先,合理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防止重复投资,减少盲目投资,降低对资金的占用率;其次,控制房地产建设规模,加强对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的管制;最后,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加大对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生产企业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制定合理的贷款优惠政策,满足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对资金的需求。第二,调整投资消费比例,扩大经济产出用于居民消费部分。主要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力度,尤其是健全并完善工资管理制度,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职工薪酬待遇,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主要应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率,降低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生活消费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从而避免有钱不敢花现象。

参考文献:

[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与方法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m].钟笑寒.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荣.健康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1).

[4] 杜丽群.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关于李斯特投资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 曾丽萍.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 刘金全,于惠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1).

[7] 王天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4(12).

篇3

1引言

简单来讲,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是指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备相关性的变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两个变量因素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用于相关性分析的变量数据之间不一定具备因果关系,但要存在某种联系才能进行分析。不同学科对相关性的界定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例如,相关性分析在财务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几何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中的具体方法既有相似的一面又不完全一致。

2普洱市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下辖1区9县,是全省土地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最大的州市。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4 91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3.9%,森林覆盖率68.6%;活立木总蓄积量2.68亿m3;活立木年总生长量1 255.3万m3,年总消耗量506.9万m3,年均增长量727.1万m3;有生态公益林1 390万亩,占28.3%;商品林面积3 527万亩,占71.7%;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2 110亿元。普洱生态保护良好,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9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受保护面积总计12.84万hm2。普洱市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有58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36种珍稀动物。近年来,普洱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森林普洱”建设,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道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14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3基于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

3.1相关性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两个客观事物之间可能存在一种非一一对应的统计关系。这种统计关系普遍存在,但关系强弱程度有较大差异,其程度可用相关系数以数值的方式精确反映。本文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即SPSS)为基础,先应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衡量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这两个定距离型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如果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再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和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

3.2具体数据的确定

根据普洱市统计局编制的《普洱统计年鉴》(2008~2013),整理得到2008~2013年普洱市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林业总产值的具体数据(见表1)。

3.3数据分析与相关讨论

首先,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衡量普洱市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这两个定距离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

从以上相关性计算结果可知,Pearson相关性数据为0.990,显著性(双侧)数据为0.000,由于0.000

其次,由于可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为确定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以林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一元线性方程(见表3)。

根据模型汇总b可知,用R2统计量检验拟合优度的数值为0.981,调整后R2统计量的数值为0.976,说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集成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该模型来加以解释。

根据Anovab(表4)可知,F统计量数值为206.917,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由于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应拒绝零假设,可认为该模型整体上来看是显著的。

篇4

关键词:投资项目;能源消费;影响预测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ituation, China's fixed asset investment also showed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Do a good job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project assessment and review of energy-saving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energy-saving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project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predi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on the impact of project where the increa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Key words: investment projects;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 F832.48

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也呈快速发展之势。2006~2011年5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23.14%,201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15万亿元 [1]。建设增长速度之快、建设规模之大,为世人所睹目。

然而,我国每年建成的固定资产项目在投产后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1],平均每天消费953.43万吨标准煤。因此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加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并明令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为指导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评审工作,国家节能中心于2011年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评审工作提供了方法、程序和依据。其中: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评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2]。

然而在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评审工作的实践中,由于我国部份地区能源统计工作尚不完善、各人对文件的理解程度不一等种种原因,在对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的评估和评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在此就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评审中,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作如下探讨。

一、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的评价指标

为更好地适应“十二五”能评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促进节能评审工作的规范化,二0一一年十一月,国家节能中心了《节能评审评价指标通告(第1号)》,对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价指标见下表[2]。

二、目前实践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接触的一些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和《节能评审意见书》中,在评价项目用能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时,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不能正确预测项目所在地“十二五”初的能源消费总量。由于我国部份地区能源统计工作尚不完善,对2010年末的能源消总量无统计数据,有的地区甚至在当地的统计年鉴中都查不到该数据,因此很多《节能评估报告》和《节能评审意见书》中都说明不清楚项目所在地2010年未的能源消费总量。

(2)不能正确预测项目所在地“十二五”末的能源消费总量。

(3)由于不能正确预测以上两个时期的能源消总量,就出现了在一些《节能评估报告》和《节能评审意见书》中有的以2010年的当地万元总产值能耗值作为所谓的准入值对项目进行评价;有的将项目的能源消费量与项目总投资比值作为m值对项目进行评价;有的虽然预测了当地“十二五”末的能源消费总量,则用项目的能源消费量与当地“十二五”末的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作为m值对项目进行评价;有的干脆不作预测等等。

三、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探讨

根据笔者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的理解,对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获取项目所在地2010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数据。这个数据一般在当地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可以找到。

(2)获取项目所在地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这个数据在当地《2011年统计年鉴》中可以查到。

(3)以项目所在地2010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项目所在地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乘积,测算项目所在地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E2010=μ2010×GDP2010 (式1)

E2010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μ2010 2010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GDP2010 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4)获取项目所在地“十二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比例控制数据。这个数据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或当地节能“十二五”规划中可以查到。预测项目所在地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μ2015=μ2010×(1-λ%) (式2)

μ2015 2015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λ%“十二五”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比例

(5)获取项目所在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数据。这个数据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可以查到。预测项目所在地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E2015=μ2015×GDP2015(式3)

E2015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GDP2015 201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值

(6)以项目所在地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与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之差,即为项目所在地“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

ΔE= E2015 — E2010 (式4)

ΔE “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

(7)以建设项目经计算统计的项目能源消费量与项目所在地“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的商值,计算评价指标m值。

m =E项目÷ΔE×100% (式5)

E项目 项目能源消费量

(8)以计算出的项目m值与国家节能中心的《节能评审评价指标通告(第1号)》中的m值比较,判断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程度。

提请注意的是在以上计算中,由于使用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一般是按等价值计算的,所以项目能源消费量也相应的使用等价值。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中提出的预测方法的理解,在评估、评审工作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并愿与业内同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篇5

点评: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究竟算不算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额分别是50.2万亿、55.15万亿和59.6万亿元。对比近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预计超过45万亿元其实并不大,并且这45万亿并不是政府投入45万亿,而是最后要创造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供给侧改革的前提是“稳”。中央明确,2017年是在稳的前提下坚持推动供给侧改革。在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明显减速,消费和外需难以迅速回暖的形势下,中国经济需要投资拉动显然符合实际。

乍看起来,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年刺激性投资的方向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无论投资手段、投资目的、面临局面和伴生困难,都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当前的投Y需要放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来看。首先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亚和东盟是“一带一路”路线上的关键节点,与中亚和东盟接壤的新疆、、广西、云南等自然成为基建投资的重点区域,这也是新疆等西部地区提出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的主要原因。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比重;回归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结果,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和必然性。固定资产投资在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注意到随着新开工项目数量多、规模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反弹压力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问题,基于此我们以广东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二、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广东省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省之一,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势头也较为迅速。2003年底,广东省用于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5331894万元,比2002年底的18632040万元增长了36%。2004年底,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6319021万元,比上年增加了3.9%。到了2005年底,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2594068万元,比2004年增加了18.07%。2006全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81168854万元,而到2007年底,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5950100万元,同比增长18%。从总的投资规模上看,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总规模在不断的攀升,与此同时,其增长过程中也伴随着其他一些相应的特征。

(一)房地产投资额增长迅速,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3年以后,房地产投资额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2004年和200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了16.48%和10.51%。2006年底,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16552471万元,比2005年底的13575691万元增长了21.9%。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成为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投资升温,房价也随之攀升,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也更促使了房屋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增大,房屋价格的逐步升高,又迫使房地产投资需求增大,这就进一步带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

(二)采矿和制造业等生产领域投资增速加快

2006年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6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制造业投资额为26398.61亿元,比2005年增长29.4%。在这一背景之下,广东省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相应出现了较快的增长。2006年末,广东省用于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27534万元,用于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494519万元。在2007年,广东省用于制造业的投资额从2月份的1671376万元增加到5月份的8465810万元,增长速度较快。

(三)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

2006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当中,国内贷款为16003113万元,占本年资金来源的17.4%;企业自筹资金为45384729,所占比例为49.4%。利用外资金额为8825459,占本年资金来源比例为9.6%。2007年5月份,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为7270390万元,占总的资金来源的比重为19.4%;自筹资金为18440839万元,所占比重为49.2%。企业自筹资金是企业进行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而银行贷款也是支持投资增长的另一来源。随着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控制银行信贷总额,进而影响投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防止投资增长反弹仍不能放松,投资增长过快仍旧是可能发生的。

(四)投资增长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

经济发展欠发达和相对落后的城市和地区,投资增长较慢。2005年底,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2594068万元,按城市分类的投资情况为广州市8507300万元,同比增长10.25%;深圳市7572247万元,同比增长30.84%;东莞市3316903万元,同比增长31.61%。而清远和梅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320762万元和607858万元,增长幅度也各自为9.1%和8.04%。2006年底,广东省中心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31057万元,占居了50%的比例,而粤北山区完成的投资额仅为8613751万元,仅占了14.4%。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反映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布不均之上,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三、税收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是政府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税种的开征与停征以及税目、税率的调整、税收优惠措施的实行和不同的征收管理制度,可以对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使社会资源按照政府的调控目标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一)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

首先,从降低税收负担看,对投资人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公司所得税税负的调整。公司所得税负愈高,可供投资人分配的实际所得愈少,可用于投资的收入也将减少。与税收对投资的鼓励效应相对应,税收对投资也有抑制效应。当经济发展过热,需要抑制投资时,国家可在税收上采取限制性措施,相应加大投资人的税收负担而使其减缓或削减投资。

(二)税收对政府投资的效应

税收对政府投资的效应,主要体现在税收数量或总规模的改变,可以改变政府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不但影响政府的投资能力,而且影响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能力。

因此,探索不同的税种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作用,对于我们税收政策的制定,更好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合理的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不同税种收入变动关系实证研究

(一)模型说明

税收政策的变动,引起不同的税种在税收总额当中的比重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对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对社会的投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一些变化。本文主要选取了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开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几个主要税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在税收总额中占比重微小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等。在假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这些税种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存在线性关系基础之上,建立了回归模型:

其中Y表示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额,在这里对其取了自然对数,以避免Y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数量级相差太大,对模型产生不良影响。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包括X1增值税占当年税收总额的比重,X2消费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3内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5海关代征进口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6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7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模型样本主要选择了1996年到2006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以及1996年到2006年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布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海关代征进口税、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模型的研究样本。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06》、《广东省税收年鉴》以及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

(三)实证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利用stata9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在剔除不显著变量后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运算结果进行一下分析:

1、拟合优度R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9792,调整的R2为0.9704。这表明回归方程对数据的拟合表现较好。

2、F检验和t检验。模型的F检验值为110.10,表明解释变量的系数不全为0,而t检验的结果也显示出增值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1、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6及内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X3三个解释变量较为显著(如表1)。

3、共线性检验。根据解释变量的相关矩阵来看(如表2),三个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因而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4、残差的异方差性检验。对残差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残差的Breusch-Pagan-Godfrey检验值为1.564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临界值为7.8147,因而可以接受同方差假设。回归模型的DW值为3.251,残差可能存在一定的自相关。

(四)模型结论

模型的回归系数测度了给定解释变量增值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及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的绝对改变量时,被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对改变。由此,可以得到增值税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和印花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负的相关关系,而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正相关。

从经济学角度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理解为,由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征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广东省一直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即对纳税人外购的货物和应税劳务已纳的税金允许抵扣,而对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不予扣除,其征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而当增值税收所占比重增加时,实际上是对经济部门的可支配收入的削减,这对于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增值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会呈现负的相关性。

五、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税收对策

(一)改变不同税种的征收力度,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不同的税种对固定资产投资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的不同税种占税收总额中的比重改变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产生着显著的影响。针对当前广东省乃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形式下,在央行进行的紧缩货币政策调控之外,税收政策方面也可作适当的调整,以更好的促进固定资产良性的增长。完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制度,推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积极引导,减少或者取消产能过剩和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税收优惠;改善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区间投资增长的协调,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制订合理的税收政策,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合理化

当前广东省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的形势也并非只是绝对数量增长过快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结构不合理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有必要引导投资向高级促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方面发展,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引导快速增长的投资势头流向具有高技术的工业和高质量的服务业。而对于投资增速过快的房地产行业,有必要加大税收力度,进行适当的调控,合理的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热的势头。

参考文献:

1、苑克.当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2、林筱文,方秋燕.福建省项目投资促进税收增长的分析与预测[J].福建农林大学党报,2007(10).

3、蒋晓华.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

4、盖国凤.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的演化效率分析[J].现代情报,2007(3).

5、申彤.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对GDP 影响的实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4).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投资;消费;出口;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083-05

[作者简介]邢国繁(1963-),男,朝鲜族,吉林省吉林人,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爽(1979-),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贸易,宏观经济学;王涛(1980-),男,安徽合肥人,副院长,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YB)16-52);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项目编号:SYSK2016-22)。

一、变量选取、数据预处理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本文以吉林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代表吉林省宏观经济的波动;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表总投资需求;考虑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民间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作为模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消费需求;用出口总额代表出口需求。因此,本文共选取5个变量,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SI)、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M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CP)和出口总额(EX)。

(二)数据预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78―2014年吉林省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2015》。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根据吉林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出实际GDP;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换算,其中1992年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缺失,以100进行补缺。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数据进行换算,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上述序列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作LnGDP、LnSI、LnMI、LnSCP、LnEX。

(三)模型设定

SVAR模型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简称,是对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改进,这类模型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用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本文采用SVAR模型,揭示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与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一个含k个内生变量的p阶SVAR模型可写成如下形式:

Byt=C+Α1yt-1+Α2yt-2+…+Αpyt-p+μt, t=1,2,…,T(1)

其中,y为经济变量向量,C为常数向量,B和A均为系数矩阵,且都为k×k方阵,B的主对角线的元素为1,下标t为时间变量,p为最大滞后阶数,T为样本个数,μ为结构式冲击,且μ~VMN(0,I)。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SVAR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因此,需要对5个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本文利用ADF检验对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的ADF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大于005,因此,5个序列均是不平稳的。在一阶差分之后,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小于005,因此,5个时间序列均是平稳的。从而可以将其带入SVAR方程中进行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二)滞后阶数的选择

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受到滞后阶数选择的影响,而滞后阶数的选择由其相对应的简化式VAR模型决定,因此,首先需要构建变量的简化式VAR模型,对其进行滞后长度标准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LR、FPE、AIC标准均认定应选取滞后长度为3。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模型的稳定性是判断经济理论与模型滞后阶数选择合理性的标准,同时也是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前提,图1为AR特征根分布情况。

从图1可知,被估计的模型所有根的倒数均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之内,则说明SVAR模型是稳定的,可以用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四)施加限制性约束

如果SVAR模型能得到唯一的估计参数,则需要对结构变量进行限制性约束,否则会出现模型不可识别的问题。k元SVAR模型需要对结构式施加k(k-1)/2个约束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式冲击。而本文SVAR模型中包含5个内生变量,因此,模型需要施加10个约束条件才能有效识别结构式冲击。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20期,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纵坐标表示GDP对4个变量冲击的反应程度。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20期脉冲冲击(见图2―5)

(1)从图2可以看出,GDP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冲击后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第3期受到的冲击最大,响应为0011。第8期至第15期GDP受到冲击后反应为负,但负效应在第10期达到最大,也仅为0003,16期之后,又恢复为正效应。

(2)从图3可以看出,GDP受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冲击后在前10期响应波动幅度比较明显,表现为上下波动。第10期之后波动幅度非常小。第3期正效应最大,为0010,第6期负效应最大,为0006。

(3)从图4可以看出,GDP受到消费的一个冲击后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在20期内波动幅度很小,第2期受到的冲击最大,但响应仅为0004。

(4)从图5可以看出,GDP受到出口的一个冲击后在第6期响应达到最大,为0006,其余期几乎没有响应,幅度波动非常小。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20期累积脉冲冲击(见图6―9)

(1)从图6可以看出,长期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大,第8期达到最大值0037,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具有较大地促进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有助于吉林省经济增长,长期内对经济影响的累积正效应较大,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确实起到较大地的拉动作用。因此,吉林省应进一步地突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对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加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如新能源汽车、航天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以及对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本省的服务外包基地、开展制造业信息服务、云计算及智慧城市云共享服务等业务。总之,吉林省仍处于典型的要素拉动阶段,在产能与内需错位、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依然要依靠投资拉动,因此,全省应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要保持适度规模增长。

(2)从图7可以看出,长期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小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因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但其仍是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第4期响应达到最大,为0017,且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这与吉林省民间投资呈现出的增速快、占比大、结构优的特征相一致,近年来吉林省民间投资主要投向高技术制造业和技术改造业。因此,两大投资热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显著。且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先后设立了产业创新引导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创新、旅游发展等一批省级专项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有力推动了全省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从长期来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拉动了吉林省经济的增长。

(3)从图8可以看出,长期内,消费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由正效应转为负效应,第4期正效应达到最大,为0008,第12期负效应达到最大,为0004。从第9期开始,消费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由拉动作用开始转变为阻碍因素。究其原因,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而在生活消费品产业方面并不发达。因此,消费结构与本省资源与生产制造能力结构不符,存在错位现象。在对生产资料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吉林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而当吉林省对生活消费品消费过热时,本省资源与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存在错位,不能满足其内在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又超出了本省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则“欲速而不达”,表现为通货膨胀式的经济增长,其实质就是负增长,由此导致消费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总之,吉林省庞大的产能没有对接本省的消费需求,消费端的需求不能在本省得到较好的满足,这在传统意义上是产能过剩,而本质上是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产能与需求的错位。因此,吉林省消费更多地是带动省外经济的发展,长期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还起到反作用。

(4)从图9可以看出,长期内,出口也会对吉林省宏观经济造成冲击,但是影响较小。第7期达到最大值0009,出口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即促进作用。但冲击效果较小的原因主要是吉林省出口总量过小,以至于难以对经济产生足够的拉动作用。1978―2014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均值为59%,因此,吉林省应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吉林省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源头和起点,有多个城市沿边近海,因此,吉林省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找到契合点;对外,打通向东出海口,对内,向西拓展,构筑开发开放的战略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六)方差分解

本文用于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程度。具体方差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产出冲击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冲击和民间固定资产冲击,二者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消费冲击和出口冲击的影响较小。根据20期冲击均值可知,产出冲击解释了728%的自身波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冲击解释了124%的产出波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冲击解释了108%的产出波动,消费冲击解释了19%的产出波动,出口冲击解释了18%的产出波动。由此可知,投资仍是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上方差分解的结果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所得的结论一致,互相印证。

三、对策建议

(一)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吉林省经济发展仍处于典型的要素拉动阶段。在产能与内需错位、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依然要依靠投资拉动。因此,全省应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更要保持适度规模增长,进一步优化二者的投资结构,不仅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政府投资,更要引导民间投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制造业等新的领域,努力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

(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提高供给结构对本省消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吉林省庞大的产能没有对接本省的消费需求,消费端的需求不能在本省得到较好的满足,这在传统意义上是产能过剩,而本质上是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产能与需求的错位,这也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使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三)扩大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口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次要因素,虽然表现为正效应,但总体影响效果较小。为了进一步提升出口对吉林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在装备制造、农林牧生产、食品加工和冶金建材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进服务外包和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出口服务体系,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赵留彦.供给、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财贸经济,2008(3):59-65.

[2]任希丽,张兵,李可爱.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4.

[3]袁吉伟.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B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7-34.

篇8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可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电网经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特点,固定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可占到8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创造企业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经营、筹资、投资等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以至于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经理人员共同努力。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投资按其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两种。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企业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增加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形势

2002年后半年以来,由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整

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电网负荷和网架结构凸现薄弱,无法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期间电源和电网结构调整十分重视。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家计划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在北通道,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促进西北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联合以及陕北火电向华北和山东电网的送电。在中通道,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金沙江和四川水电流域大型水电站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工程。而在南通道,要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工一批电力项目,保证西电东送目标按期完成。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主干电网架和各省网架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电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省级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普遍达到四十亿元以上,投入的重点在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上,目的是保证电网坚强,提高电网输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其实早在1998年,电力企业就开始斥巨资进行城市电网改造,1999年,又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资本金的介入,政府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暴露了很多网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出质疑,并上升到仇视垄断企业的高度。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至今,基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长四到五倍,在建设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投资的出发点是获利,在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首先应当是衡量此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能为企业产生经营效益,而电网企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往往过分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如1999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某些低压改造项目投入几十万元,而用户的年用电量不过几十度,折合人民币不足3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如此巨大,而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只注入20%的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贷款,电力企业在电网改造后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而电价同时又受到国家管制,导致电力企业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以付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作为代价。

(二)在建设投资前期管理中,注重电网规划,忽视投资回收分析

前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紧张,电力企业备受关注。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加之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电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与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城市和农村电网规划研讨会,电网规划的重点立足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根据政府对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安排,少有考虑投资回收的内容。

正象一份电网企业的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讲的,报告第一部分为所在地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电网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建设规模及方案,第五部分为投资估算,第六部分是效益分析。在整个报告中,效益分析所占的篇幅和比重不到二十分之一,而且只有售电量增加、电费收入增加等有限数据,没有任何对投资回收的分析。即使完工后的工程分析,也仅限于工程造价的分析,鲜有投资回收期的内容。

可以看出,电网企业在进行建设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效益的问题,而是更多注重社会职能。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容质疑,而且除少量技术改造工程外,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都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一方面无视效益分析,盲目投资,一方面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无形中增加了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暴露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不到位。

(三)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建设主体和使用主体脱节

电力企业一直采用自上而下垂直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如22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就由省一级电力公司核算,110KV工程由分公司负责核算,10KV等低压工程一般由支公司负责核算,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征地费、青苗赔偿费、前期费等支出必须由当地电力公司进行操作,导致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会计主体在核算,造成的后果是工程核算不完整,资料和信息不对称,竣工决算编制滞后。

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设计批复、可研批复过程中难免出现沟通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几乎有80%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变更,变更引起概算不准确,投资计划不足,造成工程超预算列支。对于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的电网企业来说,资金无法核销,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四)工程物资管理不规范,浪费严重

省级电力公司出于集约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成本的需要,对于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但是由于采购委托有独立法人的物资公司,而合同签订却需各分支机构与供货商直接签订,而且由于物资的使用者不掌握主动权,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加之中间申报采购环节过多,周期过长,浪费严重。

(五)重立项,轻管理,投资建设后续问题多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立项,重施工,轻管理的现象,对由于用电负荷增加的需求非常重视,对工程施工进度也抓得很紧,但是在工程管理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自上而下普遍认为工程现场完工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不注重收集资料,不注重工程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和施工结算,后果是工程完工多年,决算仍没有编制,资产没有结转,折旧无法足额计提,导致账面资产不真实,影响企业管理的质量。

三、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一)将电网建设规划与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紧密结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

(二)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项目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回收期、会计收益等指标,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程序:一是提出投资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案通常来自生产部门。二是估计和测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三是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四是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比较。五是对已接受的方案进行再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找出预测的偏差,通过发现问题修正财务控制,为决策提供支持。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也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和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以及现值指数,即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并计算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依据。另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首先计算回收期,即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之后计算会计收益率,即年平均收益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

(三)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管理,科学梳理管理流程。针对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设计变更过多,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脱节的现象,应科学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设计变更、概预算变更的考核制度,优化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批复,分清责任。对于上级单位核算的工程,要规范与下级的资金拨付,资料的传递,信息的沟通。加强对物资采购和回收环节的监督,优化采购流程,减少资金风险,最大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我国201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从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固定资产类投资181920亿元,同比去年增加了36.5%,增速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从十月份一整月来分析,比九月份增长了38.1%,加快了1.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十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九月份增加了2.3%,增速达到2.1个百分点。从整体上来说,我国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地方投资的力度加大。以我国的成都周边县市为例,如下表所示,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都江堰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增长17.4%,排名第三。其他不同的周边县市,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都有增加的现象,增幅都有不同层次的高低。(资料来源网站:0。

(三)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国家统计局研究所报告中,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收益类行业投资的比重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增长46.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贡献率为37.8%,比去年同时期平均值高9个百分点。

(四)外商民间投资比重增大。从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研究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从2012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我国的民间投资总额达到了98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7.1%,所占投资总比例为74%。反之,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投资比例下降了26个百分点。跟过去五年的平均值相比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都有所下降。但是外商投资的比例增加比较明显,从去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增加了30%,增速也较去年同期相比快了2.6个点,呈现上升态势。

(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2012年的经济发展分析,我国的第一产业共完成了资产投资20亿元,比2011年高达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了资产投资956.7亿,比2011年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在2012年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了很多,第三产业的社会贡献率越来越高。

(六)六大耗能产业投资比重增大。据统计,我国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之间,六大耗能产业共实现了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109.3亿元,累计增长15.5%,其中,我国是有色金属投资增长比例最大,增速高达26.8%。

二、运行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投资结构推进缓慢,转变方式受到阻碍。在我国“十二五”开始运行之年,从总体上来分析,上半年投资结构推进比较缓慢,尤其是在一些高能耗的产业,投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在过去的几年中银行利率非常低,极大地促进了银行的借贷活动。截止到2011年年中,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0.15%,出现了极低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投资结构推进速度变慢。

(二)资金总体比较紧张,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难。从2011年六月中央银行几次调整货币政策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出现了短缺的现象,融资也出现一定的难度。因为银行利率的提升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可能会背负较重的利息,通过其他的手段融资困难会比较多,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通出现问题。

(三)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存在一定缺陷,风险系数增加。随着地方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投资项目开始建立起来,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融资与借贷关系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融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从以往政府的投资来看,政府将大部的投资运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桥梁建设,这种投资方式通过收取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资金,来达到偿还债务的问题,风险问题不大。但是随着政府投资范围的不断放宽,一些公益性投资,一旦建成之后政府所欠贷款很难收回,从而给政府的融资带来一定难度,也增加了政府投资的风险系数。

三、对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重工业的发展水平,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针对我国目前工业发展出现低迷的情况,我们可以加大对重工业的发展力度,提高该工业的发展水平。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重工业的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开发高科技产品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其次,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与大型机械设备。我国的大型煤矿、石油和海底燃气勘查工作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机械设备的限制很难完成预定的发展计划与目标。

(二)积极实现工业的转型。要想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常运行就一定要积极实现工业的转型,同时还要对工业的结构进行调整。我国目前的传统工业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使它积极从传统模式逐渐转向现代化模式。对于工业的结构和布局我们也一定要注意,适当发展环保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促进工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对传统落后项目工程的改造力度,利用技术优势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优化,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附加值低的产能模式。太阳能的利用可以促进我国的大部分经济发展,对于水利水电的作用比较明显,所以该模式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模式。此外,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培养一大批新型的节能、环保和基础服务设施,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性目标。

(三)放大民间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随着近几年民间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逐渐增大,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其平稳性增长。首先,政府的刺激作用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推行政府的宏观激励政策,进而可以激活民间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因为民间的外商投资对于我国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加大民间对外资本的开放力度、优化技术合作平台等。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我们可以放大民间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掌握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尽可能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稳定的资产增值、保值手段,在近些年虽然吸引了外商投资者的兴趣,但是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投资比例也不大,所以我国应该积极扩大对外投资的开放力度。政府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制定灵活的投资政策,扩大民间投资的比例,加快体制创新,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10

一、固定资产投资全年概况

年,全区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4821万元,同比增长37.8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600万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17244万元,增长20.49%;第三产业完成144977万元,增长40.37%。从今年情况来看,各月累计投资总额始终处于增长态势。

二、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运行特点

(一)项目规模有所加大,投资后劲更加充足

年我区投资项目共计57个(不含房地产),同比增加10个。全区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个,包含往年续建项目在内的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建省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项目、河湟小镇居住小区、新建水井巷商务区、石油机械厂新建钻机项目),共完成投资23470万元,占总项目投资的14.24%。新开工项目以及亿元以上项目的增加带动今后我区投资的持续进行,有序拓展。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加快转型

年,全区实现工业投资13672万元,同比增长91.3%,新建的厂房以及新的生产线等设备的购置安装是目前工业投资增长力,投资的增长保证了工业经济后劲充足,加快转型发展。

(三)四大经济类型占比均衡,民间投资带动全区总量

随着民间投资的不断加大,逐渐改变了过去国有投资一头独大的情况。年,我区完成投资中,国有、私营和其他经济类型占比分别为28.22%、5.92%和63.18%,相比以前更加均衡。其中,房地产投资中其他经济类型占比最高,可见,投资见效快吸引了更多民间资金的投入,已然成为了投资增长的新动力,为拉动全区投资总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资金来源结构基本不变,到位情况保证投资顺利进行

今年,我区投资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的比例最高,达64.63%。总体来看,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自筹,自筹资金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可见,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依靠自筹筹集资金仍然是目前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和构成。

二、存在的问题

年投资的较快增长、总量的历史性突破给“十二五”开了好头,对于明年的投资形势,我们既看到了机遇,亦面临着挑战。新建水井巷商务区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续建项目的持续投入,必将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迈向新的台阶。但同时,全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滞、中央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此带来的企业融资困难也必将是投资进行过程中的一大困难。

(一)新开工项目数量少,投资后劲有待加强

新开工项目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大项目支撑力度不够、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推进缓慢等,对投资支撑力不强。

(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量高基数的制约。

(三)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完成投资占总量的32.16%,比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6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比重的逐步增大,需要引起对投资结构的关注。

三、年建议

近几年,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抓项目”,得益于重大项目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要抓好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