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学实验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科学实验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科学实验的意义

篇1

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学会承办,国邦药业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定于2014年6月初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将邀请两院院士作特邀报告,并就我国青年药学科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同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及评奖

①征文范围:药物化学、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药剂、药物分析、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药品与质量、海洋药物、老年药学、制药工程、抗生素、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军事药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药物安全评价、药物临床评价、医药知识产权、药学史等药学领域研究论文,以及近年最新科研成果论文均在应征范围。论文要求立题明确、条理清晰、实验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并没有在科技期刊公开发表。②征文要求: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青年工作者征文,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论文格式请参照《中国药学杂志》。应征论文字数限3 000字以内(包括参考文献)。③论文评审:由学会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合格的论文将收载在大会论文集中。遴选出50篇论文作会议报告交流,每人12分钟以内,并参加优秀论文评选。会议将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奖励金额(含税)分别为2 000元、1 000元、600元人民币,并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③其他事项:请将论文电子稿以Word格式编辑后发E-mail至:,并注明稿件所属专业,以便于论文评审;文责自负。我们收到每篇稿件后,将及时给作者邮件回复。会议获奖论文推荐在《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等学会主办期刊发表。⑤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5月9日。

篇2

关键词:准备实验材料;培养意志力;实验探究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的自觉行动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太多的关注和照料,这使他们很少有机会独立面对困难,也就使他们的意志品质与以往任何时候的孩子相比,都显得薄弱而且不堪一击。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那么,科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呢?

一、要从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入手

科学课许多实验材料需要学生准备。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制作教具。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找材料、自己制作教具,经历了研究过程,克服了许多困难,体验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磨炼了意志。

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意志

意志是人在克服困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的锻炼,仅靠“纸上谈兵”是不能培养意志力的。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利用科学实验课,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1.在实验习惯中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实验课是科学严谨的,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这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教师长期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坚持不懈养成的。

小学生一进实验室就感到新鲜有趣,面对桌上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一会儿摆弄这个,一会儿摆弄那个,这样会将教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因此,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要求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与同学合作,一起操作,一起讨论,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耐心倾听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遵守实验制度和纪律,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是分组完成实验,这样也有了一种竞争,在这种氛围中互相促进,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信心增强了,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2.通过观察记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科学课中强调对学生观察和记录能力的培养。在实验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和实验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甚至要克服懒惰的毛病。因为有些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比如《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种凤仙花、养蚕、记录月相、观察星座等等,这些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只能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并写好观察日记,不仅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还要认真做好记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能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并加强对学生课外实验的检查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实验的习惯,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自然就会形成。

三、重视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的意志

实验总结是最重要的,也是小学生最困难的一件事。因此,教师要抓好总结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意志。学生面对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筛选,从众多的数据中去分析、去探索、去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将自己分析、探索出的性质和规律总结出来。通过总结,学生改掉了懒惰的毛病,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分析、概括能力,一举两得。

四、关注实验细节,培养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意志,我们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论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要善始善终。如,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用品的摆放,实验产生的垃圾或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生物实验中小生物的饲养、观察等,都需要学生细心、认真的意志品质。

篇3

关键词:电子白板;科学实验;科学素养;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是一种汇集了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而成的高新技术产品,这种能够让老师立即使用的面向整个课堂的教育设备,受到老师们的喜爱。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发挥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以逸待劳的现象却是不可忽视的,这样的行为别说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无益的。

在教学实践中,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存在几个不等式,现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写出来,与各位老师商榷。

一、视频播放≠演示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许多是需要老师进行演示的。演示实验有着很多的优点,通过教师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较系统的力的现象、光的现象、热的现象和电的现象及其研究方法和手段。精心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由于演示实验需要老师在课前不但要准备好相关的仪器,而且为保证课堂实验效果还需要提前进行实验,某些实验的繁琐性也增加了老师的压力。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后,许多老师就采用播放试验过程视频的方式来替代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一方面,老师可以一劳永逸;另一方面,也不用为实验中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而担心,而且教学效果好像也不错。

但是,看似成功的教学背后往往是有隐患存在的。我们给学生播放的视频都是成功的实验过程,操作者一般会在实验前告知相关的实验仪器,在实验后说明要注意的问题。在我们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观看实验操作过程的时候还能集中精力,而对于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却往往听不进去。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不太会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实验结果倒是次要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需要注意问题的忽视不仅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甚至会引发安全事件。因此,我认为老师的演示实验不是播放视频所能代替的。

二、仪器组合≠实际操作

白板资源库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科学教学的仪器图片,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仪器的组合,从而模拟实验。但我们发现学生基本能够顺利地进行仪器组合,但并不能准确地进行实验。许多老师不禁就倍感疑惑,学生明明组合得好好的,怎么到操作的时候却手忙脚乱?老师有时会把原因归在学生没有认真听课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便迥异。试想,教师在进行仪器组合的时候,已有的经验是已经做过的实验,我们见到仪器的图片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仪器原型的表象,在仪器图片组合完成后,我们头脑中其实是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一次重温。而学生是没有这样的经验的,当他们面对图片的时候,是不能在头脑中展现仪器原型的。当然仪器图片组合完成,对于学生的意义只是图片组合而已。

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良表现归因于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正是这种无法代替性,实际的实验操作是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图片罗列≠课外实践

篇4

[关键词]做思共生 离身 具身 科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72

在传统的科学离身式教学思维影响下,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局限,科学研究也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动手操作过程即“做”看做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主体与客体相互发生影响,并且主体和客体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主体影响客体的同时客体对主体影响做出一定的反馈,从而主体再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加以调整和变化,再一次的影响客体,使客体发生着变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促进保持着主体不平衡的状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成为儿童心理发展成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个体的心理才可以不断的发展。就本质而言,教育方式与教学观念同时反映了教育主体的元认识论这个观点。然而儿童如何获得认知?儿童的心智具有哪些特征?儿童的生理活动和心理之间的发展有着什么关系?生理活动在心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决定了教育的方式和教学的方法,也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将生理活动和心智看做一个整体,并且将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心智看作一种完整的整体性活动,才能使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起到统一的作用。

一、做思共生――在“离身趣学”中明理

从生理活动与环境互动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也不是一个重复性的环节,具身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利用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使生理活动、心智发展、环境之间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科学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儿童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以达到手脑同步进行,以操作促进思考、将思考作为操作的指导,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思考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即实现操作与思考的共生。“共生”指“相依生存,彼此有利。”有共存、共建、共荣、共赢的意思。“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除了需要具备操作和思考共同进行的过程,更需要强调操作和思考的相互交融,实现操作中思考、思考中操作,以达到操作和思考相互支撑的目标。实验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不带有思考就进行操作,会使整个实验过程变得无序和混乱。反之,如果学生仅仅只是思考,而不进行实际的操作,又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够,且对于科学的思考也得不到在实际中的巩固,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对于科学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实验中,教师要正视理解操作与思考共生的观念,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实践操作和思考共同进行的理念。

科学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的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具有的多种好处能不断吸引着成年人和儿童,学生也很希望多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风光。“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体验大自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花开花落,听鸟儿唱着歌,整片草地都充满着绿意,使人心旷神怡,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会使大脑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也会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学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会更有效率的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水》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需要拿着放大镜进行观察,教师在开始前应建议学生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除了动手之外也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思考,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植物的不同特点,并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积极性,不断的探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实施,可以使学生不受到教师太多的束缚,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并且其思维方式也不会受到教师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会更具有创造性,使学生可以有新的认知与自己的发现。

教学中发现三年级的学生认识水的三态是有难度的,难度在与学生容易混淆水蒸气、雾、霜、白汽、露、云等名词的归类,对“冰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难以理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温度变化引起体积变化”比“温度变化引起三态变化”要直观得多,“理解温度变化”比“理解热量变化”简单得多。因此,“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概念在三年级的构建是难以实现一步到位的,是阶段性的认识,还有待于发展。

二、做思共生――在“具身情意”中发生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具身认知从身体构造和身体活动的这两个视角看待认识的起源,主要是注重生理活动在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中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促进学校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心轻身、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也会使教育者更加重视“生理活动的教育”的角度,重视发展学生认识的能力。

动作和直观的表达是儿童的认识和思维的基础,因此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强调学生的操作过程。想好了再做,想明白了再做,设计好了再做。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科学的质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或者说是产生新的思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科学实验操作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学期,我校结合科学同步探究,灵活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课堂改革发现学生的收获颇多。因此,得出一些结论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充足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是必须具备的。

实验材料是学生实验的必需品,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将科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载体。但是在实际的科学实验中,实验的材料不但多,而且杂乱,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综合考虑,选择科学、合理、典型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是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是学生把思想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操作经验的转变,实现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嬗变。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无法提供充足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操作,因此部分教师仅仅强调书本上的理论和概念。而当前的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发现、探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因此,科学教师应想办法提供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实践操作,直到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教学内容。比如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给予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种给予大量的时间进行操作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感。另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遇到意想不到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使学生更加肯定自己。

三、做思共生――在“辩证智慧”中交融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走向一种意义的逻辑》中强调,生理动作是智慧的根本来源,是意义产生的基础,是主体获得理解和认知的唯一且重要的手段。

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实验的材料进行实验,比如,在教学《植物的根和茎》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豆芽、菠菜等,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直根和须根的区别。如果有学生十分喜爱手工制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并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利用身边的各种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也可在课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科学》这类的术科,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理解,并且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运动的方式》的教学中,就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与适当的引导学生独自进行思考,去设想并动手验证。也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收集多种树叶、种子、岩石、昆虫等,作为教学的材料和实验的材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在课外鼓励学生进行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操作(做)为思考(思)的提供基础和支撑,思考(思)为操作(做)的提供方向和指导,两者之间显现出一种共生的状态,为发展学生的心智起作用。科学探究的环节主要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实验过程、动手操作、结果反思、表达与交流。教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使操作和思考过程同步进行,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完成实验的操作,实现“操作与思考共生”的教学境界。在探寻思维从远离身体到接近身体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与身的远近相系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都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教育学领域在受到其影响之后,也在适时的改变着。

教学的最终追求和目标便是便是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即实现离身到具身的嬗变。

[1] 钟启泉,崔允t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2] 钟启泉.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与香港的课程改革[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

[3] 李镇西.教有所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4] 顾长明.做中学:在“动手”与“动脑”间追寻[J].2005.(4).

[5]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6).

篇5

【关键词】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新课程指出: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一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借助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此重要,因此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总结。

一、实验小组的科学构建――合作探究的前提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能发现:合作小组人数恰当;分工明确,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等安排有序。可是,我们也能发现:他们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探究”了呢?事实并非如此。站的站,看的看,发言推组长就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很明显,这是与科学课的教学宗旨相悖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首先就要从探究小组的组建上去反思。

对于小组的构建,目前推崇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分配组合式和自由组合式。

分配组合式是指教师为了方便自身的教学和开展活动,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顺序分组,或按学生成绩差异程度分组,或按学生兴趣差异分组,或按学生个性差异分组,把学生搭配在一起而组成小组。

自由组合是指学生之间,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沟通交往程度,成绩差距大小等自由组合而成的小组,也就是按他们自己的意愿进行的组合。

二、实验方案的合理设计――合作探究的基础

科学实验方案的有效设计,是学生科学、顺利完成实验探究的前提。应该注意指导过程中的策略:

(1)视前期猜想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必须建立在猜想的基础上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在实验方案设计前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猜想,明白所要设计的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只有在有猜想的前提下进行方案设计,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明白研究的主体。

(2)视过程引导

在方案设计初期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研究的对象,教师需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研究哪几个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的引导,使学生探索出入手的方向。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完善方案。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往往会出现实验研究对象不明确、没有进行有效的变量控制等等情况,教师设法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所在,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方案交流中引导学生规范、清晰、完整的表达,抓住学生描述的不足多用疑问、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描述。

方案选择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甄别和择优。当学生设计出多个方案时,要引导学生先对方案从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筛选。

(3)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4)重视实验方案设计的可操作性。

(5)重视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三、科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将带领儿童去亲身经历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运用可行的方法,一步步深入探寻科学的结论。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验安全,因此我们科学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实验操作规范化。

1.教师的演示实验要规范,科学用语要准确。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成败。在实验前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熟练后再进行实验。

3.教师不可做反面示范。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切不可故意做出错误的动作,然后再告诫学生:“这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操作!”这样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4.规范填写记录单。记录是孩子最好的科学书,是最真实的科学书,因为它们记录了学生的思维轨迹,这上面真实记录了学生们观察到的现象,规范记录实验现象个结论也是规范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合理、规范的记录单,并指导学生真实地记录事实的过程。

四、科学实验的有效评价――合作探究的体现

小组合作探究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的评价、实践阶段的评价、成果阶段的评价。

(1)准备阶段的评价,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有序进行的向导。

早期的学科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证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往往以目标达到程度评价为主。大多数教师认为评价是一个教学过程结束以后,对这一段教学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措施。它不仅与教学在时间上有先后,而且在关系上也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把评价仅仅定义为一种检查教学结果的手段,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证明。而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有鉴别作用以外,还应该对教学过程本身的质量提高和改进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一步开发教学评价的功能。不能只看到评价的回顾功能,对已经做过的工作具有总结作用,还应该看到评价的前瞻功能,对将要做的工作具有导向功能。

(2)实践阶段的评价,激发小组合作探究主动进行的标尺。

虽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准备阶段的评价中已使学生确立了探究的方式与方法,但小组合作探究的实践阶段仍然是一个行为复杂、思维复杂、情况复杂的过程,也是着力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素质的重要过程。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施实践阶段的评价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激发小组合作探究主动进行的标尺,也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的跟踪与调控。

篇6

关键词:科学课 实验 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加强探究性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小学科学课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是小学生了解科学、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在自然课教学中重视并加大演示和分组实验,是教育部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自然课教学的具体要求。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现代人才和科学课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问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毋容置疑,当然是学生有兴趣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语文、数学,拿起课本就厌烦,但玩电脑游戏却玩得样样精通,没人教他照样会,有时竟然顾不得吃饭睡觉去玩游戏,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兴趣问题。孩提时的兴趣爱好,会对他的一生都有深刻的影响。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更应当重视儿童兴趣的培养,有兴趣才会愿意学习,才会爱科学;只有爱科学,才会在今后漫长的学习道路上学科学、搞科学。实验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成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基础。兴趣和爱好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爱好,就会有发展和结果。

在观察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嗅觉的作用,靠眼睛观察物体的现状、大小、颜色、变化,靠耳朵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强弱、高低、音色,靠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加之亲自动手操作,孩子们好奇、探秘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不知不觉,便从中获取了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能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目前一些教师还是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得到的是直接经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结果只能是“学一得一,学二得二”,培养出的只是“唯书至上”的本本主义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实验能引导学生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验证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得出间接经验,从而教会学生走科学探索的道路、发现真理的道路,从小就会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途径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前几天刚学过的知识,老师提问时却答不上,“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但没记住”。什么原因?视觉观察和听觉得到的知识不牢固。而实验具有典型性、趣味性,也可在相同或不同条件下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又具有反复性,它能在特定环境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眼、耳、鼻、手多种感官,通过游戏、观察、操作、实验等亲身体验,探索新知获取知识,能使学生增强记忆,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这也是教师突破教学难重点,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俗话说“宁可手中过一遍 不让口中过十遍 ”就是这个道理。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科学课的实验,包括前期设计、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总结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知识是靠老师讲解来传授的,而有些知识是需要亲自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想象分析才得到的,学生在观察与试验中,需要仔细敏锐的观察和感知才能“捕获”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环节,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归纳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通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概括等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等,还能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实践能力、书写记录能力等。

五、实验能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的专业人才。《科学》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本人以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本次参与“国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从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做简要的阐述。为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一点参考。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基础。小学生要想今后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小学科学非学好不可。小学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让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他们认识大自然,喜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从小学会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因此,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到广度、深度的准确把握,增强其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讲授、演示要精当,以点带面,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展,举一反三,循序渐进。科学教师要想上好科学课,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学,对科学实验更为热爱。通过实验,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来,边玩边实验,边学习,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正如有的孩子所说:“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此话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关系的通俗概括。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游戏、观察、实验、操作等亲身实践,主动去探索、获取新知识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使你的学生尽量看到、感到能摸得到的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临出现的疑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1.1 通过诱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来引起兴趣。怎样使学生爱上科学课呢?怎样来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走的回形针。首先老师竖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回形针,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回形针,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回形针随意地走动。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回形针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回形针的走动。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回形针自如地走动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精心组织教学,或通过讲解,或通过实验、讨论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渴望知道的问题,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1.2 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来增强兴趣。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贯彻愉快教学中,把游戏相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自然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自然知识。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同学们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转轴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转轴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极其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地获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在科学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自然知识的理解,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愉快,让学生能轻松地学习自然知识。

1.3 通过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才能来升华兴趣。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单凭兴趣还是不够的。教师有责任帮助每个孩子立志学好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由于我们大力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儿童动手创造,让孩子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升华孩子们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当然,对学生的创造不能要求过高。我认为只要不是一味重复别人的,而是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想象、制作、结论、回答,甚至疑问,那怕是幼稚可笑的,都可看作是孩子们的创造,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例如:学习了《月相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课以后,开展了一次“我到月球去”。假想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施行的有趣过程。当然,儿童的见解并非每次都是正确的,偏差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这时候老师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继续创造。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4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也正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实验中器材不足,材料缺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但农村学校也有许多有利的教学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上好科学课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理取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感知自然现象,科学课既能上得生动活泼、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又能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教育。如:教学动植物,水的污染和保护、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自己亲手采集样本,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教学的知识和当地自然资源结合起来,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汇报中,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实验不仅是建立科学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些能力之间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以实验过程为载体,能够得到综合的培养和发展。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事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电脑多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

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学生们动手又动脑,个个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只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正确引导,我们的科学实验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1世纪的学生再也不是以前的学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虽然社会和家庭给予了他们很多,但是也剥夺了他们很多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就是其中一项没有机会好好培养的能力。而科学课中大量的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动手操作的平台。

例如:《点亮小灯泡》,学生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接触到连接灯泡,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操作,经历使用一根电线、一节电池,使小灯泡发亮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剪刀或火柴去除导线的塑料外壳,学会将细小的铜丝向顺时针方向扭紧,学会更好的将导线连接在灯泡的金属外壳上。再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中,将面粉从水中过滤出来的实验,这个实验有许多小细节要注意:一高(漏斗管高于玻璃杯地部),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倒入的液体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管靠于玻璃杯壁,玻璃棒靠于滤纸重叠面,液体靠着玻璃棒流入)。这就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注意好每一个细节。

2.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一独特的学科性质更需要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 合作讨论、合作操作,必须要以个人独特的见解和认识作为基础。

个人的思维是丰富的,小组中的个人想法也是各种各样的。“凡事预则立”,任何有效的工作都始于明确一致的目标。在合作的初始阶段,小组成员只要能达到共识即可,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合作项目挑战性的增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制定周密完善的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例如在《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中研究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各小组应先制定一份研究计划:我们想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实验的方法;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我们不改变的条件。计划指定好后开始实验,把5颗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的一端湿润。3、5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4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兰本达认为:“思想体系是社会结构的反映”,“而一定的教学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体系。”传统的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照教师的方法做实验,按部就班,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争辩、去研究、去创造。

在科学学习中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探究过程中间,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可以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也可以获取科学知识,并且可以领悟科学的本质,所以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探究活动是学好科学的核心。除了对身边事物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去经历这些观察,研究,认识活动。

例如:在《哪艘船装得多》中,通过第一个实验:用橡皮泥制作小船,比较哪一组制作的小船装得玻璃珠多,从中学生会自主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制作的小船装得玻璃珠多少不同呢?学生的猜测可能会是与形状、大小、厚薄等有关,教师不必直接去判断对错,而是可以让学生任意挑选其中一个条件,通过实验去验证它是否影响小船是载重。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2.5 实验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利手段。现在的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课堂上,学生是演员,在教室里尽情地表演。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协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服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放手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独立发表见解,自由争论,教师在其中因势利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这要求教师花费精力,学生得有一定的基础,教师也要下很大的功夫,但收到的效果是令人瞩目的,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课前教师让学生把小木块和小铁片等物体一起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同学们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片沉下去了。教师问学生“为什么铁片会沉在水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呢?”学生答:“因为铁重。”教师接着设置悬念,“为什么用铁板等材料制成的巨轮能浮在水面上呢?”“想知道为什么吗?”此时激起了学生对科学发明创造的兴趣,产生想弄明白的想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家创造的故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地球引力,鲁班由小草划破皮肤而发明锯条等,从而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实验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的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知识因素,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素质对学生一生都有益。因此素质的培养不能离开实践的,凭空说教是培养不出来良好素质的。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乃至全民族的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方向的。在科学课学习中,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主编:喻伯军 2005.6

[2] 《合作学习设计》主编:盛群力、郑淑贞 2006.7

[3] 《新教师的成长提示》 作者:何树德 2007.6

[4] 《走向科学课的路》 章鼎儿特级教师工作室 主编 2006.10\省

篇8

关键词:实验活动;后进生;学习兴趣;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学习科学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学应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新课程扎实推进的今天,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科学学科特点,尝试利用实验活动这个平台,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体验――课后延续”的形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意义。

二、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的理论基础

1.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识能力迅速发展,听觉、视觉方面的灵敏度发展很快,不但能感知事物的外部属性,也能注意观察事物的特征。而实验活动能增强对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直接刺激,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2.在科学实验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更符合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同化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学习者把新的知识结构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科学实验活动,特别是探究实验获取知识过程,充分体现了构建主义理论的思想。同时,实验的过程又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非智力因素后进生的形成,正是长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而实验活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后进生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转化为主动同化的过程。

三、在初中科学实验活动中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1.让后进生参与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活动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器材的准备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性工作。好动和好奇是初中生的鲜明特点,准备实验器材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项任务又是一个活动。他们对实验室中的各种器材更是充满好奇,第一次走进实验室面对各种器材时,学生接二连三的提问,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科学充满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实验器材的准备,必须明确要完成什么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先预习实验内容,说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部分学生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实验器材可能还是不够了解,所以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第一次或很少接触到的器材,从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这部分学生先熟悉实验器材。如《常见的材料》中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实验所需的铁钉,一般农村家庭中都有。准备器材时要求学生从家里带几枚生锈与不生锈的铁钉,并让学生观察生锈铁钉与不生锈铁钉所处的环境,向家长了解用过的菜刀、镰刀如何保管才能延长使用寿命。课堂教学时就能顺畅地与这部分同学进行互动:

师:生锈铁钉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生锈可能与什么有关?(提示铁钉生锈的条件)

生1:比较潮湿。生锈可能与水分有关。

师:你家的菜刀、割稻用的镰刀是如何保管的?(引出防锈的方法)

生2:菜刀用过后洗净擦干,而割稻用的镰刀在农忙完成后洗净擦干还要涂上菜油。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实验器材准备,使这部分学生初步了解铁钉生锈所需条件以及一些防锈的方法。

2.让后进生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

学生都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科学实验不但要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而且还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自己得出结论,获得的知识就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如“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把同一钢球从高度分别为h和2h的斜面上滚下来,观察撞击木块滑行的远近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钢球位置越高,撞击木块滑行越远。学生就会得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钢球位置有关的结论。其实,这样的实验结论描述,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把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中,由于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动能的大小,用钢球的高度替换了物体到达水平地面时的速度,用木块滑行的远近替换了物体动能的大小。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再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学生就会注意到,位置越高的钢球到达水平地面时运动速度越大。联系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学生就会真正理解实验设计的意图,得出物体动能的大小其实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的结论。

3.让后进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科学中,许多概念的建立都离不开感性的实验材料和必要的实验操作。如在建立压强概念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来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海绵、小桌及钩码;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小桌及钩码在海绵上的不同放置方式,获得海绵产生不同形变的实验事实,从而得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1)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接着让体形不同的两名学生站到同学面前,让学生比较两位同学对地面产生的压力效果。这时由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师和学生就能很好地进行互动:

师:我们能否通过受力物体的形变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使学生明白这个实验活动对支承面选择的要求)

生:不能,因为地面的形变我们不易观察。

师:那地面是不是没有形变?(明白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会受到限制)

生:不是,而是形变太小了,我们不能直接观察。

师:我们能否用压力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来比较?请说明理由。(使学生学会应用实验得出的结论)

生:不能,因为它们的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都不同,即有两个变量。

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联系速度、密度概念,得出可以比较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样通过具体的实验,引发学生强烈的认识冲动,水到渠成地引出压强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建立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形成过程。

总之,利用实验这个平台,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体验――课后延续”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对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初中科学教学与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开放实验;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59-001

以往我们的实验教学几乎是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现现象-师生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甚至有些课教师分步示范,学生被动跟随。这样的操作,教学实施组织简单、结论统一,秩序井然而被广为采用,而它却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育生态环境,将实验过程全方位向学生开放,让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才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自行提出质疑,开放实验定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与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儿童身边熟悉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及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因此,适当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创设怎样的情境与提出怎样的问题,就成为关键。只有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生活情趣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

如我在上《马铃薯的沉浮》一课时,一上课,我首先请同学们将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块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250ML烧杯中的是清水,150ML烧杯中的是饱和食盐水)。学生按四人一组做实验。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喊道:“老师,我有新的发现,你看,马铃薯在小杯中浮起来了。”有的说:“两个马铃薯放到大杯中都下沉,在小杯中都浮。”我顺势皱着眉头问:“啊,怎么会这样?什么原因?”我在巡视中了解了所有组的实验情况。同学们不但提出了“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的问题,更是跃跃欲试,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向学生开放实验只不过是一种教学的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通过课的导入,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学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去提出问题。

二、自行提出计划,开放实验方法,指引学生探究方向

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和学习行为。此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如必需的器材、资料、方向性的建议等。充分利用有关条件,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初步的假设,制定出研究的计划。

在教学《马铃薯的沉浮》时,当学生有了前面的疑问后,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马铃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烧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水”的多少有关。有的同学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和烧杯中的液体有关,小烧杯里的是盐水。

在已经明确探究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不但取得了理想效果,而且整个过程气氛都很活跃,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

三、放手学生操作,开放实验器材,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波里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对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希望用手摸一摸。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

实验方案拟定后,学生就开始进入实验的操作阶段,选择哪些材料来实施是学生必须首先考虑的。教师课前充分考虑,尽量多准备一些供学生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在课内为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兴趣选择实验器材,使得探究活动真正做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对创造性地选配实验器材的同学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选材,另外,我们还尝试将仪器室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

四、丰富探究形式,开放实验时间,培养学生科学志趣

受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制约,教师常在时间和任务之间艰难的抉择,绝大多数教师采取了受制于教学时间而敷衍于任务的做法,实验过程齐步走,这样不能保证全员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减少环节,突出辅差,异步推进,全课只有“引发-探究-研讨”三个主要环节,把课堂的大多数时间还给学生自行探究研讨,实验的每个具体环节的进程由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决定。

在《马铃薯的沉浮》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验证实验,让他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进行探究。对于自行探究有困难的同学,课堂教学中我不以他们研究的层次较低而忽视,相反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与他们一起探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我还设置了实验提示卡,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指导,随时欢迎探究有困难的同学索取。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准备了4张实验提示卡。

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要求。有效的形式是课堂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组织课堂有效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探究的形式不是单一的,既丰富学生的探究形式,又可以保护学生积极性,让每一个同学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组织好探究活动中的实验环节,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还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而且也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论证作为一种科学实践形式,为儿童提供了建构理解乃至发展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支持他们在对话交流中,转变概念继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架构,发展个人和社会背景方面的科学知识应用能力。

一、集体论证支持儿童将已有经验与当前研究的现象相连接

儿童在学习科学概念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当他们观察演示实验或开展实验操作时,总会以自身的观念架构去认识,而非科学角度。教学不仅要唤醒、暴露这些已有经验,更要激发思维的真实参与,从而关联于当前的探究主题。比如,在探究“不同液体的流动属性”前,需要学生明了对比实验的“公平法则”,将“跑步比赛的规程”迁移到实验方案中,可以利用模拟的“赛道”和“运动员”作为“脚手架”,促进生生间的对话交流。

教学片段一:认识探究材料,交流比赛规则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跑步比赛”的规则,并预测四种液体的流速快慢。)

师:(一边演示,一边交流)现在,我们把这些液体——水、洗洁精、油、洗衣液,当作运动员,给你们一块板当作比赛场,可以怎样比赛?

生:弄一点在上面。

生:一点不行!要每种都要滴一些在上面,看哪个最先滑到那块板底。

生:要滴在同样的位置,这样才能一起“跑”,

生:不能有一种滴得太多,这样重力会比较大,下滑的速度也会快些。

师:你们注意到比赛要保证液体一样多,这才公平!比赛结束时,怎样判断液体的比赛名次呢?

生:把板斜起来放。

生:应该是谁先流到终点,谁就第一名!

生:看谁流得最慢,它就是最后一名!

师:(画出液体流的长短路线)怎么判断是最慢的呢?如果A液体最先到达终点,说明流得最快,是第一名。那么,B、C液体呢?

生:C是最慢的,它流得最短。

生:B比A短一些,比C长一些,所以第二名。

师:看来在相同时间里,要比较谁流得长,谁流得短。最长的、最短的说明什么?

生:谁长一些就流得快一些。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对现实比赛规则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并不能很好地迁移到科学实验中,尤其是判断液体流速快慢的方法。如果仅将判断标准告诉学生,显然无法将他们的已有经验与当前研究联系起来,学生还会以自己的观念指引后续观察,比如用“眼睛看流动的快慢”“感知最快的或最慢的”“凭借经验猜测快慢”等。当教学借助实物模拟比赛情境时,学生能自然地运用比赛经验来交流观点,做到有“话”可说,有“点”可论。

二、集体论证支持儿童将实践结果与自身观点相连接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儿童会从实验中获得许多信息或隐含关系的信息组,比如.数据、观察的现象等。他们常因为信息本身并不来源于原有认知,所以很难将自身观点与信息所代表的科学意义连接起来,为建构理解带来困难。比如,在探究“液体流动属性”活动中,如何将液体流动比赛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呢?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论证,使他们了解“相同时间液体流动的长度”所代表的科学意义,交流对现象的解释,从公平性角度完善实验方法。

教学片段二:初步认识液体流动属性

师:这里展示了各组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说说你们组的比赛名次。

生:我们组是水第一,油第二,洗衣液第三,洗洁精第四。

生:有不同结果吗?

生:我们组也是水第一,油第二,但是洗洁精第三,洗衣液第四。

生:我们组的油和洗洁精差不多长度。

师:这说明什么?

生:油和洗洁精一样快!

师:看来不同组的比赛结果不一样。第七组的油要比洗洁精短,但是,第八组的油却比洗洁精长很多,这说明了什么?

生:结果不一样。

师:具体说说怎么不一样?

生:一个组的油快一些,一个组的洗洁精快一些。

师:同一场比赛,怎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回忆下刚才的实验,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

生:刚才我们滴的量不那么一样多。(量一样多)

生:我们还没滴洗衣液,就把板弄斜了,后来又补的,这样它们就不一起跑了。(相同时间)

生:我们的板斜多了,就流得快一些!

生:把板一起斜,一样快啊!(看来这不影响结果)

生:还要滴在相同的位置!(相同位置)

在上述对话中,经过教师点拨,学生有意识地根据液体流得长度判断流动比赛的名次,即液体流的快慢情况。接着,因为不同名次引发的矛盾,激发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更深层地将“公平比赛”的经验连接到科学实践中。这样的集体论证过程,帮助学生分享观点、评价证据、建构解释,甚至去比较、权衡和批判,不断优化自身的思维品质。

三、集体论证支持儿童将个体观点与科学概念相连接

在科学论证中,学生通过言语交流和思维碰撞,或是根据现象,有依据地提出自己的观念,或是利用他人的证据和观点来检视自己的观念,其表述会逐渐趋同于科学家的观点。同时,该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其概念架构和科学的认知路径。

教学片段三:理解液体的流动属性

师:这里展示了各组比赛的情况(见下图),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比赛名次。

生:我们组是水第一,油第二,洗衣液第三,洗洁精第四。

师:再请一个组来汇报,要说明是怎样判断的?

生:(一边指着汇总表上的“彩色条”,一边汇报结果)我们组水最长,第一名,油接着,第二名,洗衣液最短,第四名。

师:请看这里,第7组油的长度比别的组都要长,甚至跟水流的长度差不多,说明了什么?

生:他们组油的速度太快了。

生:比我们测的都要快。

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可能是油的量多了。

生:我们没有及时垫起小方块,让油流多了一会。

师:看来,还是公平操作的问题。如果用4张彩色大长条纸来代表全班同学的比赛情况,该怎么贴呢?说说理由。

(学生将不同长短的彩条贴到相应位置,并解释:根据全班的结果,我觉得水是最快的,因为它最长,洗衣液是最慢的,因为它最短。)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是一样的,整体都是这样。

师:这次的比赛结果如此一致,你们在实验时都注意了哪些操作?

(学生一一回顾并说明实验中保证公平的措施。)

在集体论证时,教师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来引发学生的对话,不仅有序地揭示了科学概念的内涵,而且帮助他们将个体观念上升为集体认知。

首先是识别类问题。比如,“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比赛名次。”“某组油的长度比别的组都要长,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这是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由个别转向集体,不仅帮助学生关联原有经验与抽象数据,也为批判式对话奠定基础。

其次是理解性问题。比如,“某组的油比别的组都要长,说明了什么?”“如果用大长条代表全班同学的比赛结果,应该怎样贴?”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解释数据及其相互关系,是个体认知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关键过程。接着是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一些差异数据提出自己的解释,不断完善实践活动与个体观念的连接。经过论证的过程,学生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更具代表性、更有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