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会计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新会计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新会计准则

篇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金融企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其中,和金融行业相关的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有业内人士称,各行业中新准则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大。随着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行业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目前,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在国内或境外上市。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外上市的呼声也很高,所以,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行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中与金融企业相关的重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全面梳理,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

(一)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变化

1、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的变化:从流动性到风险性。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和负债是根据流动性来划分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长短期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从流动性方面划分,无法真正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属性。新会计准则主要强调了资产和负债的持有目的和功能性,其划分标准则更强调其风险性;

2、金融资产与负债计量的变化: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银行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与负债,在后续计量中采取不同的计量方式。交易性资产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其他负债,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二)金融资产的减值从预期计提到客观发生计提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计提依据的变化。以贷款损失为例,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应对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而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损失的,才应当计提贷款减值准备;2、损失准备转回的变化。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而新会计准则对计提损失准备的转回区别对待: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减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项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变化

金融资产的转移一直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新会计准则单独规定了一项《金融资产转移》。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两大类。银行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四)套期会计处理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对套期会计作了明确的规定。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对于不同的套期形式则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金融企业具有高负债性高风险的特点,不仅注重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且关注资本的充足水平和存在的各类风险。按照传统的会计处理办法,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仅作为表外项目在报表注释中加以披露。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外处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信息。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很小,对资产负债的总量影响也很小,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将不容忽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是原则导向,而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等非常复杂,它将对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及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1、公允价值的影响。本次会计准则修订的重要变化是公允价值得到广泛运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恢复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基本的计价原则,将原来为了抑制上市公司虚构利润而计入资本公积的项目允许计入当期损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原则一致。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核算、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价值变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使利益相关者更准确地判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同时,公允价值也是最大的难点,在实施中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公允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取得,需要估算和验证,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增加银行成本,存在跨行一致性问题;二是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而我国市场分割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可能会导致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三是对非市场化金融工具,采用估价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的内部模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行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为公允价值不以交易为基础。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能够以公允价值或者摊余成本核算,而负债基本上是以成本核算,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出了挑战。

2、双重计量模式可能降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并增加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金融企业可以使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方法来计量不同类别的资产和负债,从而使金融会计信息建立在两种计量基础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也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

3、可能出现利润操纵现象。新准则的实施,在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首先,新准则实施短期会造成金融企业利润波动,尤其是境外业务及衍生金融产品业务较多的金融企业,如中国银行。另外,由于新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加,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滥用会计准则现象。

4、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新会计准则主要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两方面规范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信息质量的标准和信息内容的标准将对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深远影响。

5、职业判断和操作难度加大,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参与到金融企业中。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直接增加了金融企业准确、一致地进行业务核算的难度,甚至会出现业务相同而会计处理完全相反的极端情形。

6、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否则无法达到表内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同时,套期会计要求对套期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要求提供每笔套期业务的风险管理书面文件等。所有这些都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企业对新会计准则影响的对策

目前我国只在上市和拟上市的金融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但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将来有可能在全行业范围实施新会计准则。因此,各金融企业都应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有正确认识,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新准则的要求。

1、组织全方位、各层次的培训工作,深入学习新金融会计准则及相关国际准则。由于新准则的实施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新准则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财会专业方面,而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培训。

2、改进现有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应内容,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考虑系统的解决方案。新准则要求的诸多事项,如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问题、公允价值的取得及计量问题、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资产减值等等,都需要系统解决方案。根据《金融时报》2005年10月19日《银行如何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一文介绍,通过与国际领先银行的紧密合作,SAP公司已成功开发了“金融工具会计系统”,以满足银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目前国内有很多银行已经在使用SAP公司的系统,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法,为设计适合我国金融企业的系统打基础。

3、积极开展同业交流。目前,国内金融企业已有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先例,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在香港上市。对于其他金融企业来说,应该积极开展同业交流,了解同业先行者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安排和步骤,以及在执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提高整个业界对于新准则的理解与执行能力。

4、改善组织结构,招聘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目前许多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都走向扁平化,应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规模,适时成立相应的内设部门,并配备专门人员管理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避免单人操盘,防止决策失误,实现风险资产管理专门化。金融企业应招聘一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具有敏锐风险意识、对于确定公允价值的认定标准和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有着较深刻认识的金融人才。另外,应该加强与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为金融企业审慎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金融行业会计标准与国际惯例趋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次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在会计标准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我国金融业整体实现向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金融企业应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实施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周密考虑、充分准备、顺利平稳完成向新会计准则的过渡,努力将新会计准则的精髓运用到本单位的会计实践中,充分发挥它们对本单位完善公司治理,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杰.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会计,2006.

2、司振强.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6.

3、葛效宏,赵昆.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J].会计之友,2007(1).

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成本核算

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

互联网经济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方式。受益于网络技术,目前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呈现出信息化和统一化的特点。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一方面它在生产材料、企业运作上,依托于互联网,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企业,对待信息传递及时、灵活是它的特色,所以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上,信息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之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影响,现代企业的发展受地域限制的因素越来越小,很多企业都形成了跨地区的集团经营模式。针对这类企业,会计在核算企业成本时,也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在集团内部分级核算,最后汇总于集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

二、新会计准则实行后企业成本核算的改变

(一)生产成本核算的改变

新会计准则实行前,在生产成本核算工作方面,一直实行的是吸收成本法,计入生产成本核算部分的主要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新会计准则实行后,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核算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整,比如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成本核算,原本计入产品成本的支出,现在归于当期损益,而原来归于当期损益的费用则归属为产品成本。

(二)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改变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在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上,也有了一些调整。比如当生产原材料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不足成本时,应当做好计提存货跌价的准备,计算好资产损益情况,并入到当期损益中。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材料存货,同时还需要做好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另外,直接材料的成本核算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像存贷款等资本费用的利息核算方面的调整。

(三)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的改变

新会计计算中,人工成本的核算工作改变较大。在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核算时,按照新会计准则,只要是企业为公司职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薪酬和福利,都属于职员的薪酬范围,并把其纳入到服务带来的经济利益中来。即职工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劳动报酬,除了解除劳动关系所获得的补偿外,其他都要计入到公司的相关会计工作中,改变了之前的劳动支出费用太过随意的会计核算行为。

三、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开展会计成本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会计人员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实行新会计准则,是为适应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现状,而作出的改革和完善。但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也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挑战。新会计准则,相对之前的会计准则,有了新的变化和调整,这也给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带来不小的难题,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效率,需要强化企业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通过学习明确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能够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效率。

(二)增强企业成本效益观念,发挥成本会计核算职能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更重视企业的成本效益的核算工作,所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也必须树立起企业成本效益意识,注重发挥企业成本会计职能。在新会计准则实行之前,我国长期实行的对成本的评价标准都是以企业成本工作绩效为依据,由于成本效益的复杂性,不能仅考虑某一段时间内劳动所带来的损耗成本,综合考虑企业生产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效益,可以从产品本身成长指标出发,反映出其中的成本效益。比如,为了加强企业工作成本效益的考核,要重视评价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企业会计人员在核算公司成本时,要明确产品投入越少越好,产出投入越多越有利,产品的投入实际增长最好要低于产出的实际增长,要不断提高产出,降低投入。

(三)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掌握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也让我国的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制度更加接近国际普遍实行的会计准则,为企业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所产生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便利。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中小企业、创新性企业不断涌现的形势,加强各企业会计人员对新会计规则的掌握,更能促进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比如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新会计准则包含的一些变化,对生产型企业有不小的影响,所以在运用新会计准则时,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的培训工作,例如组织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外地培训学习或者请专业培训人员展开培训等方式。另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因为关系到广大股民的利益,所以要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掌握,完善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控制好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四)借助财务软件工具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的工作也带来了诸多便利,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方面,借助专业的财务软件来进行公司财务核算,大大增加了财务工作的便利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增加了工作的准确度,减少了人为错误。在新会计准则中,很多的细节都可以通过使用财务软件来体现,这给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帮助,所以企业要提高对专业财务专业的使用,借助其提供的明确的数据信息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

(五)增加会计工作的控制机制

会计工作,是对企业财务运作的整体进行核算,不仅仅是数据的统计,也有利于企业成产、经营体系的完善。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重要方式,利用企业的会计核算控制职能,很多企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明确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向,新会计准则下,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新的调整和安排,企业根据这些新的会计准则,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成本,给企业的整体运作提供了财务保障,有利于企业增加盈利。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 会计现状

新会计规则的内容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国情,也完成了和国际会计规则的接轨。它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新会计准则的涉及面非常广,几乎涵盖了各类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对于企业来说,新的会计准则压缩了企业管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企业利润操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一、新会计准则的创新点

2006年8月4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第一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上,着重解读了新会计准则的创新之处。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六个“着眼于”:

1.着眼于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强化会计信息用于性,已达到财政报表的目标。

2.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信息披露要充分,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3.着眼于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完善成本补偿制度。

4.着眼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确立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限制企业短期行为。

5.着眼于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正、公开)。

6.着眼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使研发经费资本化。.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一)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

新会计规则的内容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国情,也完成了和国际会计规则的接轨。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在很多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比如在在关联方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政府补贴的特殊会计处理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企业财务报表,核算细则进行了调整,例如将部分原来是用作表外核算的归纳到表内,并且为一些特殊行业制定了规则,另外,对于披露信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对企业的资产利用也有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不对等性日益加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的核算,与决策缺乏相关性。因此,随着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不仅规范核算,也有财务的理念。新准则注重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被提到重要的地位,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将是会计和财务的结合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会计向财务学习估价、预测、决策理论,财务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等方面向会计学习,会计和财务相互借鉴、共同融合。会计准则和财务决策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关系。会计稳健有助于财务稳健,但财务稳健并不仅仅取决于会计稳健,比如在会计稳健既定时,公司分红率越高,留在企业的资本越少,财务就越不稳健。新准则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稳健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例如根据新准则,可转换债券发行之后,若股价上升,公司要反映损失,减少利润,并相应增加负债,使财务更加稳健;绝大多数资产项目一旦计提了减值准备之后,不可以任意转回,从而不能借此手段虚增利润,有利于会计从而财务稳健。这些都是新准则有利于财务稳健的方面,当然新准则的变化也可能存在对财务稳健不利的方面。如由于担心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故意选择后进先出,低估企业当期收益。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新准则体现了国家会计监管、税收方面的政策导向,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必然遵循其导向,调整企业管理思想,以获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企业需要与股东和其他相关者沟通,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包括哪些项目采用了公允价值计价,以及对传统的财务比例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另外,由于新会计准则用资产负债表观取代了利润观,业绩评价时也要考虑

适当降低利润指标的比重。

    2.企业现有的交易、合同、业务活动在法律层面的含义和会计层面的含义可能会发生冲突,也可能由于某些合同约定相对于会计的操作要求不够清晰而带来困难,因此需要企业做出协调。企业应该在业务合同订立、起草、审批和管理的全程处理中都要保证对应的财务信息入账时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3.新会计准则要求将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确认为当期费用,企业可能因此重新考虑乃至改变薪酬和奖励制度

    4.会计准则要求采用递延所得税会计。绝大多数企业以前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差很大,需要解决纳税申报的问题新的税务处理模式不但要满足会计要求,也要满足纳税实务的要求。

(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者的影响

    1.报表附注要求批露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的影响额。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大,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固定资产的残值率等会计估计的变更也会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应注意相关变化,正确分析企业的利润变化趋势。

2.经常性损益的分析如债务重组收益,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要是上市公司交叉持有的股改限售股出售的收益和取得的政府补贴等。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分析,可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

3.新准则中或有事项的范围有所扩大,并将亏损合同、重组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规范。财务分析人员应充分重视对或有事项的分析,如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

4.会计估计风险。例如资产重置价值或公允价值没有反应交易的真实性;资产减值估计所采用的假设不客观,货可变现净值计算不准确;费用或准备计提的计算不准确;坏账准备的计提不充分等。

(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是对利益导向倾向的制约。会计准则的利益导向是指会计 准则主要维护的是哪一群体或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想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做出有利于某一团体的利益安排将受到制约,因为新会计准则保护的是投资者的利益。二是约束程度的影响。会计准则的约束程度是指准则自身的严格程度或弹性空间。我国此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给企业预留了较多的选择空间,有利于搞活企业和市场。三是可靠性成分更加突出。可靠性是会计准则最为根本的属性,而公允性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此次的新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信息,以公开化和民主化的方式来促使制定过程的透明,另外在吸取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后又进行了信息协商和筛选,做到了集中。经过贯彻民主集中制制定出来的新会计准则有力地确保了其高质量和可靠性,为企业合理作出会计决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企业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影响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初颁布实施,首次引入暂时性差异以及计税基础这两个概念,并将资产负债表作为企业纳税计算的主要方法。其中资产减值转回这一特性与企业会计实务密切相关[1]。

一、新会计准则框架下的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比过去的会计准则而言,新准则与国际接轨,并依托我国当前国情而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高效性与实用性特点,在所得税核算方面更加完善。由于新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规定的所得税核算方式,所以能分离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为税法与会计两者之间的彻底分离奠定基础。此外,与过去相比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是用来核算所得税费的主要方法,由负载计税和资产计税两部分所构成。对于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以及会计所得,可通过对差异的原因和实质进行探究,来分析差异对期末资产负债所造成的影响。采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所得税费核算时,首先应确定负债和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后计算两者的计税基础。通常情况下,企业计税基数与入账价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可通过其资产确定过程的顺利与否进行判断。而少数差异是由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间的细微矛盾所造成的。在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计算并确定后,将技术基础从账面价值中去除。由于暂时性差异数值与预期利率之积,等同于以负债或资产形式表达的递延所得税,因此可依据前者对递延所得数进行计算。而应缴的所得税值即为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之积。将本期应缴税与递延税相加,从中扣除递延税资产后,即得到最终应缴数目[2]。

二、新会计准则框架对债务计算方法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债务计算方法从企业自身出发,以利润变化作为依据,采用损益表法计算。而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在计算方法上较之以前有着本质差别。由于两种方法均采用税会分离计算,要从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分析,比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在债务计算上的优劣。由于计税数值会因某段时间内的税法与制度调整而导致口径不同,所以造成实际应纳税与税前利润产生差值,而这种差值一旦出现则无法回转,故而将其称为永久性差异。而损失、支出、收益等环节受到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影响而导致确认时间不同,也会造成实际应纳税与税前利润差异,然而有别于永久性差异之处在于,此类差异可采取抵减时间等手段回转。若企业负债或资产的核算中,未纳入计税基础和体现在账面上的负债与资产价值,则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法中,时间性差异包含在暂时性差异之内,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不会共存。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债务计算方法的对比

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两种债务计算方法在概念、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3]。

1、基本概念差别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企业以损益表债务法进行债务核算。其基本概念是在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后续各期间内采用递延方式将纳税金额变化量分割纳入。从而“回转”所得税金额所受到的时间性差异影响。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则有所不同,该法对所得税值变化量的计算,是依据转回年度中相关税项的税率进行的。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核心概念上可以看出,前者依据时间性差异核算所得税,后者依据暂时性差异核算。而从时间性与暂时性差异两者的精确度对比也可发现前者精确度较高。

2、基本理论差别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者在基本理论上具有共通性,业益理论是两种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应收应付制则是两种计算方式的共同原则。然而两者对收益的定义不同,损益表法以费用与收入来定义企业收益,资产负债表法则认为收益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前者对费用与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更为关注,通过确认各阶段的时间性差异,来对受到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进行调整。而后者则以负债和资产作为关注对象,注重分析账面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暂时性差异,并以之作为依据对企业负债和资产进行调整。

3、核算方法差别

跨期核算所得税便涉及到差异的回转问题。如前文所述,损益表法依据时间性差异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则依据暂时性差异核算。而时间性差异包含于暂时性差异之中,所以后者对所得税的核算更为全面。而对时间性差异以外的因素影响,资产负债表则可以在本期内将之回转。同类情况下损益表则无法回转,甚至造成所得税计税变化量成为永久差异。故而,从核算开始到递延阶段,两种负债计算方法对企业所得税所计算出的具体数目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值。

4、对利润的影响

相比资产负债表法而言,损益表法无论是在计算范围还是在可提供参考的信息等方面均有着很大局限。尤其是对企业的现金流动量、财务状况等方面,损益表法无法准确的进行预判和评价。对企业经营的财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缺少准确的数据支持。而资产负债表以转回年税率计算的方式消弭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所造成的影响,可逐一的对负债与资产所产生的递延税值进行确定,从而保障企业经营利润。总结: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跨期计算,不仅提升了计算准确性,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回转资产减值损失。本文限于篇幅难以对会计实务在新准则框架下所受到影响做进一步探讨,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确有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丽萍.新会计准则框架下的企业会计实务影响分析[J].商,2013,12(04):108-108.

[2]潘线明.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索和发现[J].财经界,2014,4(9):191-191.

篇5

关键词:新基本会计准则;优点;企业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在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全面施行。新准则第一章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制定准则的依据来源变得更多,它由原来单一的只依据《会计法》扩展到依据以《会计法》为核心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消除《会计法》与其它法律法规的冲突铺平了道路,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旧准则相比,新基本会计准则还具有十个优点。

1目标更加明确

旧准则制定的主要目标是统一会计核算的标准,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建立不够明确,只是粗略的归结为“三个满足”,即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力一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由于目标很不明确,导致对其他一系列基本概念的研究缺乏内在的逻辑基础,各概念间相互矛盾。而在新准则的目标制定中修改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以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新准则首次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要求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能充分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的情况,以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准确的经济决策。

2内容、概念、要素更加合理

新基本会计准则删除了一些落后的概念和一些表述累赘的会计要素,通过科学的界定,使会计目标、原则和会计要素得到明确的定义。比如我国的财务会计是一个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的有机整体,对确认的定义为: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做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如果一个项目当且仅当满足要素定义,并且满足“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可能会流入或流出企业;该项目具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成本和价值”标准,就应当加以确认。计量是指为了在账户记录和财务报表中确认、计列有关财务报表要素,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新准则的对旧准则中内容、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的修改与国际会计准更加的趋向一致,认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思想,可以说,这次对旧准则的修改与当前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3条款顺序更符合逻辑

条款顺序的排列这不仅表现为新准则在整体上按照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惯例安排,而且在每一章的内容中也注意到条款之间的先后顺序。如在第二章中重新排列了客观性、相关性、及时性、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的顺序并进行了重新解释,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可理解性更强,也更符合我国现实的需要,同时,表述也更国际化。如新准则在规定了客观性原则之后,紧接着规定“企业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对使用者决策有用”,说明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客观真实的,可靠的,而且还要可用,也就是说这些信息要能为需要求者提供做出决策的帮助,说明客观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引导地位,反映出我国近年来对会计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需求。

4调整会计要素定义,规定其确认和计量标准

旧准则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内容确定会计要素,在这种摊大而求全的情况下对次级要素进行尽可能多的分类和定义,并规定这些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导致基本会计要素的概念与类别中的一些要素定义不一致,造成结构混乱的后果。相比之下,新准则以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影响重新划分会计要素,并使用资产负债观重新定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时还吸收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以便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出企业非经常性的损益项目,为领导者做出有效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而且澄清了被动要素和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如“利润”要素强调了与“收入”“费用”要素的关系,这样就澄清了被动要素与主动要素的关系。

5会计要素定义在内涵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新准则体系下的会计要素虽然仍保留旧准则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分类,和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主要是规定了要素的定义、确认要求和在报表上的披露,对各要素的定义、分类及特征、确认等做了微小的调整,规定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概念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定性规定,相比之下,旧基本准则却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但该内容由各条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而且,新准则对各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虽然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表述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类似,但在内涵上却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包含的意思有所扩大,对会计要素的定义更详细,更具体,如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6明确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

从新准则来看,财政部在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两者的权衡中,选择了继续保持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使会计准则形成一套前后一致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揉合了对决策有用和对受托方负责的观念,兼顾了企业投资融资的方式,满足投资方、企业主体、顾客等多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由于在具体内容,更多地纳入了概念框架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引入国际通用的概念且通过在信息质量的特征确认和计量上的充实,我国的基本准则至少距离IASB的概念框架已不太远。”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基本准则客观上发挥了类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我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制订模式与西方的财务会计制订模式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但并不是说可以将我国的基本准则看成中国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毕竟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区别的,而且保持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更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

7“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贯穿于会计要素之中

新准则在收入和费用定义中,将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予以表述,与资产和负债的表述保持一致,而且从理论上也保持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通过新旧准则中两个负债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新准则的主要变化有:第一,增加了“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二,取消了“能以货币计量”。通过新旧准则两个费用定义相比较,新准则的主要变化有: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新准则合理反映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一基本特征,体现了费用与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总之,新基本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8重新界定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区别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表是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一般而言,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企业对外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都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在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有些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另一些是通过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财务报表是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其他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与方式则可以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通过明确区分两者的含义和用途,突出了财务报表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作为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财务报表中的主体地位。

9明确要求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志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在管理方式上由过去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进一步分离,企业利益关系人逐步扩大到民众,合法有效的监督已经由企业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督转变为社会监督。除涉及商业秘密之外,企业的会计信息要求一律公开,便于民众、投资者和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这就需要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企业不轨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

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工作;会计政策

新会计准则的框架主要是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及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构成。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假设,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等都是由一项基本准则来规范的。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则是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事务提供了明确的处理原则和规范,以供经济事务的进行可以有法可循,有理可据。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

1、新会计准则包括的内容

新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是依靠基本准则为基础来指定的,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又会根据事情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特殊性业务准则;一类是一般业务准则;还有一类是报告类准则。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不仅为整个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补充说明,而且还具有规范新准则下的科目设置等作用。

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落脚点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注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偏重于企业资产的质量并揭示出企业今后的发展潜能或者是运营中所潜在的风险,避免了在面临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新会计准则也接轨了国际会计准则,与此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条款进行了相适应的借鉴。并且还根据我国的国情,又引入了使资产交易更公允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消了以前使用的商誉直线法摊销,还限制了利润调节。在存货的问题上,新会计准则也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不许采用后进先出的做法,而是采用的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也是新会计准则所具有的新特点。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有利的一面

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对利润的操控力度,企业无漏洞可循再利用计提和特定手段进行利润的操控。新的会计准则在存货上,不再采用后进先出的方法,使企业不能再人为的调节历史成本数据。其次,在会计报表这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这样的变迁,同时增加了会计报表所称呈现出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实信。规定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扩大到只要是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使企业不能为了掩盖整体业绩将不好的经营状况及缩小持股的比例等从合并范围中去除。长此以往,可以极大地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债务重组准则作为一项特殊业务准则,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财政部于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其次是2001年对其修订版;最后是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现行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关注和争议较多的一点就是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原准则非货币交易收益只能计人资本公积相比,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直接产生利润,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对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部分豁免,将会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现行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可以公允价值计价,将换出资产公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联合研究计划课题报告通过分析2007 年上市公司中报后发现,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对上半年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大,ST公司普遍采用了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2006 年2月15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由公允价值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它给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公允价值是指在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基本原则债务所使用的金额。作为会计行业计量的新形式,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剂量已经得到广泛范围的认可。资产处置应该在符合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现行准则将原准则中不合理的要求做了修改,要求将总部资产结合相应的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才能进行资产的处置,从而就提高了会计准则对抑制盈余管理的功能。运用公允价值的识别方法尽可能去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对市场价格的关注可以使得信息通常,也能够对公允的计量价值作一个充分的认识和评估。

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进行分析和考察,形成专业判断。所以分析者要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仔细研究。如果注会的报告中再三认为应收账款金额过大,可能就是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出现了问题,有可能很难收回,应该引起重视。另外,在前后任会计师之间会产生微妙的变动,这时就必须对两份审计都进行反复研究,并且对比后仔细的进行核查,比如前任出具的审计报告不是标准的,而后任是标准的,很有可能前任是没有与公司高层的审计达成一致而被更换,而后者明显做了一些退让,也就是所谓的博弈结果。

2、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不利的一面

新会计准则与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其出现时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新会计准则在出台以来对企业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使企业财务数据和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首先是在存货的问题上,由于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规定,为一些存货过多和存货周转率很低的企业带来了极大地损害,同时也会使具这样特点的企业在利润或其他方面出现非正常波动。其次,当新的准则开始实施的时候,一些隐藏的利润将无法体现出来,企业利润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企业合并报表利润上,新会计准则使母公司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债务,同时也使隐藏债务显露出来,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利润造成了大的影响。因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新会计报表,虽然会提高报表信息的真实度,但是也会显现隐藏的债务,会对报表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中国的会计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它显示了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相适应的、并且与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运用了先进的科学的会计理论,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先进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且有利于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并且走出国门,使我国的企业经济也可以和国际经济相适应,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并协调其发展。总的来说,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有合理规范的作用。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因此会计政策也不能墨守陈规,应该不断的根据新形式来进行改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实施和计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实践操作上出了很多问题。所以,新会计准则的推广期间,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准则,提高会计政策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会计计量的可靠性,同时也要对会计人员也提出更高专业水平,严格执行操作监督制度。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企业各项经营运作更规范化,同时也促使我国的企业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是为大范围推广使用新会计准则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云;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5)

[2]刘斌;孙雪梅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中小企业 财务状况

一、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正向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新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上更加强调充分披露的原则,它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范围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规定,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是更加完整的、科学的,更加符合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前提条件。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更加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就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科学的会计标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还可以发挥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目前的财务实施情况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由于资金有限,人才缺乏等,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财务人员不能充分理解应用新会计准则中的内容等。

首先,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比较薄弱。会计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保管;会计账簿的登记、核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期限及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等有关程序。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基础没有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缺点,从原始凭证的取得、会计凭证的录入、会计报表的生成及档案的保管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制约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水平,影响了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积极性,执行的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中小企业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存在偏差。我国从2006年颁布《新会计准则》开始就对新会计准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得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还存在不理解之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领导者对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态度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不理解,容易在实践中出现错误。这些问题都导致新会计准则无法完善地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应用。

最后,中小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素质低下,无法胜任工作。由于财务人员是新会计准则的直接执行者,所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关键就是财务人员能力的大小。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的财务人员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规模较小等原因使其没有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化、全面化的会计理论学习,在遇到复杂的业务时会不知所措;同时,新会计准则与原有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不论在范围上、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新会计准则没有对具体的会计事务进行详细的规定,而是起到原则性的导向功能,所以不容易理解,其中需要财务人员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职业判断的地方也明显增多,如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及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等。所以,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理解新会计准则中新的规定。

三、中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对策

第一,加强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完善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基石,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对企业的日常基础性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为新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例如,企业应该强调原始凭证的重要性。它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原始资料,企业可以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保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切实完善原始凭证的取得、复核等程序;对各项资产进行计量时,采用科学的、合理的计量方法,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必须客观公正地估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只有对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要求,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第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管理者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程度。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加强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能力,通过专门的培训来彻底了解新会计准则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其次,对财务人员的旧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换代,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最后,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一支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财务人员队伍,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业务素质高、道德素质好的兼职财务人员,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三,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机构;其次,在企业中成立审计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最后,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运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等控制方法,加强企业的控制力度,从而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杨令芝,彭湘华; 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04)

王林春. 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的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7)

篇8

[关键词]典当企业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

一、典当企业新旧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

一场金融危机推进了典当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典当企业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对象。随着典当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典当企业的管理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其中,规范典当企业的会计核算就成为加强管理的重点。

1. 典当企业在执行新旧会计准则中遇到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典当行业会计制度五花八门,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每家典当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都按照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处理会计业务。在评价典当企业经营业绩时,由于会计制度不统一,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导致不能客观有效地判断一家典当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商务部要求典当企业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统一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这对典当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挑战性。考虑到典当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磨合时期还不太长,笔者就仅对当前典当企业在执行准则中出现的问题稍作一些总述。

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前,典当企业一般是按照金融企业的性质进行会计核算。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后,典当企业按照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事实上,这仍然不符合典当企业的业务性质。综合起来看,典当企业是一种既有金融性质又有商业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经济个体。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典当业务的特殊性。另外,对准则环境转变的不适应性,使财务人员产生紧张和畏难情绪,造成典当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

2. 典当企业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典当企业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主要体现在资金流向的问题上。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典当行赚取的利润,资金流向必须在账面上有所反映。在沿用旧会计制度之前,典当企业在谈业务时,与客户商定的利率要高于行业规定,多余的这部分可以用服务费、综合费来在账面上处理,这样做出来的账目“水分”比较大。但是现在就很难如此蒙混过关了。

另外,之前典当企业要是做借贷时资金不够,有时会采取变通手法,同行拆借,事实上这是不允许的。而如今,典当行的资金是从银行贷款还是私下收集,表面上是做业务,事实上资金究竟是流进还是流出,从账面上就能看出个所以然。

二、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典当企业的影响

1.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具体要求

在财政部下发的《典当企业执行若干衔接规定》文件里规定,对于典当企业发放的当金,企业应当设置“贷款”科目或分别设置“质押贷款”(适用于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利典当)和“抵押贷款”(适用于房地产典当)科目,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发放的当金,典当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同时考虑利息和综合费用的因素,按实际利率法确定各期利息收入。企业应收或预收的综合费用,通过“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另外,新会计准则还要求典当企业增加“绝当物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会计科目,用来核算相关经济业务。

2. 在新会计准则下典当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探讨

(1)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方法中的应用。典当企业对发放的当金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但目前来看,典当行业涉及的当物品种多、范围广,对当物的估值多依赖于本企业评估人员的经验判断,难以建立可计量的估值模型,而且在各典当企业间还存在估值差异性问题。如何获取合理的公允价值,将对典当行业的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提出挑战。

(2)资产减值确认的程序。新会计准则对典当企业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典当企业按现金流折现法计提减值准备,即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该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负差额进行计提。在进行贷款减值测试时,典当企业还需要考虑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提前还款率、抵质押品的变现能力和折现率等因素以及贷款形态迁移率、损失概率等反映各类金融资产风险特征的历史数据。

三、规范典当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过程中的会计处理

1. 结合典当企业的特殊需求,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

典当企业可以多举办有关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帮助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面认识和理解实行统一会计制度和加强全国典当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和配套的典当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进行讲解。针对组织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典当企业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后续服务,比如说将培训内容刻录成教学光盘,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加强记忆、加深理解。

2. 规范典当经营行为,完善典当业务会计处理流程

典当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应完善典当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通过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典当企业的会计核算。另外,典当企业还可使用专门的财务核算软件,以满足典当企业业务的特殊性,从而升级企业的财务软件优化典当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提高典当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3. 加强典当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评估系统能够识别典当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其经营管理构成的风险程度。典当企业应建立风险防范系统来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及时汇总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从而降低会计风险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印发《典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若干衔接规定》的通知,财务与会计,2009.19

[2] 霍秀梅: 《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中国农业会计,2009.03

[3] 候大银: 《典当抢占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互联网周刊,2010.07

篇9

我国企业出于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目的,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力求向国际化会计准则看齐,新会计准则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电力企业及电力供应企业会明显的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实施还会对电力供应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莫大的影响。就我国来说,新会计准则自产生到现在并没有太长时间,怎样正确应对新会计准则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出于变革和发展的目的,电力企业要全面分析,当然分析的必要前提和主要依据是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出台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1.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

1.1新会计准则是有一定原则的,会计职业判断的大幅增加可以说就是新会计准则的应有之义。如何判断一项投资是属于长期股权投资,如何判断非货币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还是属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影响电力企业资产计量方式,主要体现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在公允价值计价方面,对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实行的公允价值有机会操作利润。

1.2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面临挑战。新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对于采用权益法的投资,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应以享有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该项规定要求企业全面核算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所得税核算全面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看似简单,在操作起来实则难度很大,会计核算人员的压力是超乎寻常的。从母公司这一方面来讲,其一,合并财务报表在编制的时候,一贯采用成本法,但是需要向权益法调整,由此不难发现,操作性不强,是很麻烦与繁琐的;其二,不能很好的把握信息的可比性,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会计制度的执行尚不能够得到完全的统一和一致,不利于调整会计政策。

2.对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方式的影响

2.1公允价值的运用影响。电力企业资产计量方式受公允价值的运用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在初始计量中,企业按照资产要素要求根据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如固定资产、投资性房产、无形资产等,这部分资产取得时都具备可靠的成本计量如销售凭证、运输发票、税费票证等依据。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进行了重新规定,允许符合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条件的,企业按照交易成本进行计量,发生操纵列报的空间较小。

2.2信息与数据的可靠性面临挑战。大量的估计和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会计披露的数据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具有相关性,如果信息的支撑不到位,更是难上加难。第一,活跃市场的资产的公允值很难确定,比如机械设备、建筑物等;第二,对弃置费用进行计算的时候,难点由很多,例如:客观的估计金融参数不容易,折现率的确定也很难,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同样不容易。就目前来说,管理层人员的判断是确定公允价值的主要依据,估值价值被大量采用,这样难免会主观与片面。此外,我国缺乏金融工具方面的法律法规,直接阻碍着供电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3.对利润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短期利润受到财务报表的影响,受财务报表的影响,短期的利润发生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新会计准则在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孙雷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30000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实行的公允价值计价方面有机会操作利润。这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来说,可理解为电力企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采取了公允价值模式和账面价值模式,使计量模式具有了可选择的空间。当电力企业处于流动资金借款或工程建设过程之中时,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允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从专门借款向一般借款的扩大对于增加工程造价,降低建设期费用化的利息增加建设期的利润能产生重大影响。

三、应对新会计准则的科学措施策略

1.提高对思想的重视度,开展培训

对供电企业来说,新会计准则实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很长时间之内,电力供应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和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经常会开展大量的培训活动,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效果,会受到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影响,甚至是决定。除此之外,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会受到不利影响直。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公司高层领导,还是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一旦轻视就很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定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培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电力供应企业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精准的理解新会计准则,在详细的把握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之后,促进新准则的顺利实施。

2.确定会计政策,细化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管理层是负责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对象,有些人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在他们眼里,负责会计政策的仅仅是会计工作人员。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为数几遍的测算不仅是极其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针对新会计准则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一来,上级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开展决策的时候就会有章可循。确定完会计准则之后,会计人员要自觉接受财务部门的详细指导,以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这样就会使本企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得到细化和明确,使用方法及对应关系来细化各科目的核算内容,通常来说财务指标和资产信息二者必须得到统一,科目核算内容得到细化之后就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与良好发展要大力完善企业单位内控机制。

3.提升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提前模拟编报财务报表

现在大多数企业均会计电算化,实行更为高级的ERP系统,要求增加录入模块,修改和补充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通过软件升级等进一步明确具体业务的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供电企业;新会计准则;影响和对策

自从我国进入电气时代以来,供电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关系着企业财务运行的好坏,还能对电力支配情况做出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成本输出,已经流动资产的成本预算方面,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传统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有了新的内容。所以对供电企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一、新会计准则在供电企业中的实施概况

(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现状

在目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现状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供电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部分国企现在已经开始采用内控制度来进行会计管理。这也是新会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企业内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及时发现风险并纠正错误,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和完整性,供电企业都会建立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努力健全这一制度,会计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它的健全与完善对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新会计制度也不仅仅是表现在会计制度的内控方面,其在财务报表的精准度以及财务数据的审计等方面都有着新的要求。和传统的审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于供电企业财务预算以及管理更加安全效率。但是,现今新会计准则在供电企业中,并未全面的推行出来。主要是因为新会计准则在可靠性方面还不够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供电企业。其在市场竞争中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在会计制度上再做出太多的创新和变化,那么企业的前景将出现不可预估的变故。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依旧处于一些大型供电企业中,但是其发展前景依然可观。

(二)新会计准则在供电企业中的实施意义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供电企业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供电的支配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电企业财务运营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供电企业而言,其供电缴费通常是在月初或者月末,在这个过程中,其需要成本输出,或者成本投资。而新会计准则就较好的为供电企业缓解了财务支出的压力,让很多中小型供电企业的流动资金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在现金流量方面,新会计准则在供电企业中采用多种支付方式,还采用预付活动措施,让现金流量的周转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不仅让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更有优势,还让其财务资产的流动性更强。所以,新会计准则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新会计准则也并非是适合所有的供电企业,还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尤其是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新会计准则进行结合,因为内控制度目前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所以将新会计制度进行全面的推广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新会计准则给供电企业中带来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供电企业资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供电企业的资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其固定资产的支出会相对降低,这就使得供电企业的成本输出率极大的降低。尤其是在实物产品的控制上,其可靠性也得到了增强。例如:一些中小型企业将电力产品分为高峰用电以及低峰用电,其电力价额也会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其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出现波动,这样企业的电力商品在运转上也会出现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很多供电企业而言则刚好是一个契机。因为其供电商品价值能够可以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进行相应的改变,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对新会计的准则进行相应的契合。基于此,很多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的改变,尤其是在电力的抄核算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这对于供电企业财务的审计精准度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新会计准则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但是,新会计准则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微机。部分供电企业在采用新会计制度以后,其财务审计效果并不佳。通常情况下并非是新会计准则出现问题,而是因为其部分准则对于供电企业并不契合。简而言之就是一些供电企业在改变其原本财务管理方式的同时,并没有有效地分析到市场的变化情况,外加上其他供电企业的经济竞争和产品竞争,从而使得其应用效果差强人意。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就如同一柄双刃剑,应用的适当则能够让供电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甚至快速的占据市场。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则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投资模式,使得企业的发展不进反退。

(二)新会计准则对供电企业利润核算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于电力企业的成本利润核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改变了传统的利润核算方式,以会计内控制度为基础,对其成本核算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在财务报表方面,新会计准则在利润核算中也有着集中体现。就一般而言,一个供电企业的会计原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到,新会计利润表对供电企业的影响只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供电企业经济制度的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经济制度决定其利润表的性质。进一步来看,其利润是出去电力建设的成本,然后让价格与销量处于一个最为合适的临界点。而新会计准则就是直接、统一面向整个供电企业来进行调控,其价格差基本上会较为统一。但是通常会根据整个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调控,新会计制度更加强调市场竞争的公开和公平。其二:供电市场的变化也是影响供电企业利润表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取消对电力企业的影响也同样十分巨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允许转回的规定,简化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计提上述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更加慎重,避免出现企业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价值回升,企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而在财务报表中,通常利润核算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新会计准则制度电力能够有效地预估市场的风险,让利润处于一种稳定增长的状态。其三:新会计制度对信息使用者也有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国家是最大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在信息的披露方面,比较统一直接。而供电企业的利润表在这方面也有较为直观的体现,一般来说,会计信息更加面向投资者,而资本拥有这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够紧密,因此,就需要通过全面收益的方式向投资者提供资本发生变动的相关信息。而信息的变化也是新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其让供电企业利润表内容更加丰富详细。

(三)新会计准则对供电企业现金流量表带来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是供电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新会计准则要求供电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可以清晰明确地反映出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家机构用电情况的增减变动。从用途方面来看,主要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方面。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现金流量表还增加了供电企业的信息量;在企业进行考核的时候,还可以更加方便得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进行考核;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还可以更加清楚得了解企业对现金的一些应用和转化能力,例如:企业筹措、生成现金。另外,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目前所使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两种方法。但是由于目前新会计准则的发展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讲,其现金流量表在应用了新会计准则之后,其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其差异性以及范围性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供电企业中,其一台供电设备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其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机械损耗,新会计准则要求将设备的损耗值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同时还要考虑到计税价值等问题,这些都是新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审计要求。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供电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流量表的内容和包含的广泛度方面都有了较为改观,对于整个供电企业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供电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实施对策

(一)对供电企业新会计准则进行完善

建立健全新会计准则对一个企业十分重要。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他的业务领域,和各个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供电企业要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大重视。良好的制度,可靠的信息,有条理的运行,以及制度渗透到企业发展各个环节,是一个企业发展不可少的因素。有些企业因为忽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得不到有质量的会计信息,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漏洞,而且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多风险,最终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这一制度重视,对企业的管理加大重视,制度的运行,会影响企业管理的发展,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对企业的管理,以及内控制度的实行,让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其二:新会计制度的建立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完善,因为对于大多数供电企业而言,大众化的新会计准则并不适用。供电企业应该借鉴一些大型企业的经验,将其准则融合到自己企业准则中来。只有这样,新会计准则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完善。例如:在国企中,由于其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的占有率高。所以,国企在进行新会计准则的运用时,主要是稳中求胜。虽然这种发展方式较为保险,但也给国企带来了诸多缚束。尤其是在电力企业的大型国企中,其营销手段几乎是一成不变。但是相对私企来说,其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新会计准则就需要进行险中求胜。在对电力进行营销时,其无论是在价格还是营销手段方面都有诸多的变化。所以,在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企业中的各种不足,结合新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改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供电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二)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企业的新会计准则的完善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因为员工是一切工作的主体,如果员工的素质不能适应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即使再有多么完善的制度,也等于无济于事。因此企业要加大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首先,加强对于会计岗位人员的考核,建立制度严明的考核制度,对于能力不强、没有相应会计职业证书的要坚决给予取缔。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教育,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内控制度与责任的认识,使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得到丰富,增强管理会计工作的能力,使会计工作人员养成平易近人、廉洁奉公的良好职业道德。对于很多员工而言,企业给予员工最好的福利不是金钱,也并非升职。而是学习的机会。所以企业在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因为员工素质的提升是基础,而内控制度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所以在管理的同时,也要不断给予员工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与企业共同进步。让员工更加自觉的去遵守新会计准则。所以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学习,才能让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留住更多的骨干人才。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年轻俊才越多,其企业所焕发出的潜力就越大。所以,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员工素质的提高是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基础。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无人遵守,或者无视制度的存在,那么其推行以及应用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三)核算成本影响采取的措施

想要将新会计准则进行完全的实施,就需要对原本的固定资产格局进行打破,同时还要使其核算系统与管理系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其二:电力企业还要对价值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构建,将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不断的深化。还要结合市场的具体变化情况,对电力企业成本核算的新环境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尤其是对固定资产信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处理以及信息分化。利用数据平台库,对流动资产进行统一的划分。下图为新会计准则的基础变化内容: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均有变化。无论是基本原则还是计量变化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电力企业要想将新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的实施,就必须从基础层面出发,对存货管理方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资产减值动向进行信息化的监控。同时在合并报表上要提高现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的进程,让其适用的范围性不断的扩大。最后对于金融工具,电力企业应当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进行商业投资,这也是新会计准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为了加强新会计准则在电力企业中应用的实效性,就必须要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将各种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供电企业的新会计准则。

四、结语

新会计准则对于供电企业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不仅能够让供电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科学合理。还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电力运行的效率。所以在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根据实际对其新会计准则进行完善,然后加强供电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尽可能降低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对新会计准则中的种种变化进行分析,尽量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新会计准则给供电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更好的效益。

作者:龚可文 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姜涛.关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的相关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5-26.

[2]黄德书.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112-116.

[3]赵昭,刘晓惠,王永朝,庄磊,陈博文.供电企业典型岗位关键绩效指标提炼方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885-873.

[4]武丽芳,张洪波.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1):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