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着眼长远,提升竞争力,实现战略转型,加速发展,向行业强者行列迈进的根本战略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持续深入,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转型蜕变。与此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发源于农村信用社,其原来传承农信社的价值理念、运营方式和管理思路、价值理念等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完善和强化人本管理,凝聚和激发广大员工强大的精神力量,树立群众满意的银行形象。
一、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观念日益得到重视,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总体看,其文化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未来金融市场竞争需要,主要表现为:
(一)先天的缺失
在农商行的成长变迁历程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了文化的脱节。
1.农村商业银行源起于信用社,它立足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其文化本身根植于农村,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它对于现代管理文化吸收较晚,造成企业内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碰撞。同时,缺乏建立企业内部文化的氛围,尤其对于基层员工,他们大部分缺乏主动的意识,在此情况下,培养企业文化认知感,将面临挑战。
2.从信用社早期一直到如今改制后的农商行,企业经历多次管理者的变化,原先管理者先后为农业银行、农改办、人民银行、省联社,以及业务范围、工作重点的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也相应调整部署,导致文化连续性被打断,难以形成长期积淀的、浓郁的企业文化和体系。
(二)后天养成不足
1.制度与企业文化不契合。对于严谨规范的现代金融机构而言,制度尤其重要,它既是企业精神的传导器,也是企业职工行为的指南针,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规章制度是企业运行、健康成长的保障,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完美体现在制度层面。华为公司的“狼文化”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据了解华为新员工入职必学的“圣经”。然而,个别农商行所确立的价值理念在他们所执行的规章制度中没有充分体现,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这必然造成了文化的断裂。
2.企业文化推广不力。部分农商银行存在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表现在对业务指标要求严格,对员工的学习、企业文化、形象的推广弱化。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会议贯彻,形成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贯彻文件的现象。管理员工队伍比较懈怠,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不高,集体意识薄弱,再加上对企业文化又缺乏深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员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3.企业文化建设不接“地气”。员工是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金融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文化传播、发扬的根本在于员工,部分单位仅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应景之作”。提升员工归属感等实际问题只是说在嘴上,停在纸上,有的甚至只是由于宣传的需要,落不到实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员工的疲惫心态。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文娱活动变成了为办而办,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状态及工作的繁忙程度,导致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变成了少数员工的“独舞”,举办活动的意义无法得到真实的体现。
二、建设农商行企业文化的路径
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企业文化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建立一套反映时代精神内核、企业特色的企业理念体系,为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提供行为指南。
1.企业制度与文化融合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要充分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上。如果把制定规章制度比作立法,企业文化就是立法精神,规章制度也必须体现农商行的价值观,由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由追求量的扩增转向内涵的发展。主要包括:一是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原有制度的审查与完善,即对照当前银行核心价值观,来分析、判断原有制度是否与之相吻合,是否存在相矛盾的地方。例如,业绩与薪酬相匹配的原则,这应该是农商行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然而由于没有精细的绩效考核的方法,部分农商存在大锅饭现象,对于这种原因导致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相抵触的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设计科学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来解决。二是对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废弃,与当前的农商行状态相契合。
2.具有长期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并据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培养员工意识,规范行为习惯,抓好风险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要立志打造机构稳健、员工和谐、股东分享、社会诚信的一流商业银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三农建设最具有实力、活力、最可信赖的金融机构。要具有先进水准的管理模式、体制和机制,具有卓越的经营业绩,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各项指标,向一流水平看齐;要具有卓越的品牌,使品牌的社会认知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要具有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3.提炼发扬昂扬奋发的企业精神。农商行应根据自身实际,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精心提炼出切合实际、健康向上、目标明确、内涵丰富、有益发展、彰显形象、适时新颖、能被广大员工接受的企业精神。要积极思考农商行本身的特色、优劣势,农商行“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蕴含了无私奉献、热心公益、勤劳奋斗等等精神,这需要我们不断提炼,并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展现企业时代精神,提高企业品牌含金量。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拓展训练,培养团队精神。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拓展员工视野,积极开展“网点服务转型”工作,提升员工素养,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
4.“以员工为本”提升企业文化。在文化定位时要注重自有文化传统与企业自身特色,做好内部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辨识度和归属感。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充分重视员工的价值,把员工放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承认主观能动性;实现由“以管人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与欣赏,从而提升员工亲和力、战斗力、促进员工爱岗敬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要使全体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来关心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奋斗,充分激发员工的热情和进取心,使之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并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投身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篇2
(一)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之所以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对预算管理抱有无所谓态度,领导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各层级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态度,使得预算管理部门不知道该如何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预算管理的支撑,但是,就目前来看,企业并没有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其经营范围是乡镇市场,这也时农村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最大区别,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却没有形成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下,直接把国有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体系“拿来”,不仅无法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甚至会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诸多阻碍。由于没有形成正确认识,因此,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预算管理并不全面,还存在着许多弊端,经营预算的缺失,同时也使两者产生了一些不可调和的冲突。
(二)缺少预算管理的文化基础
农村商业银行产生的时间较晚,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无论是在经营还是制度制定方面都要远远落后,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预算管理文化基础。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改革之前,农村信用社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扶持“三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出转变,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转型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平衡,因此,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比较盲目,没有合理的对重点进行明确。一个企业的文化跟领导有较大的关系,农村商业银行领导调动频繁,因此,很难保证企业文化的一致性,每个领导都有其自身的风格,领导重点关注的就是在任间业绩,因此,预算管理时效性较短,正因如此,预算管理缺乏企业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难形成,不利于企业竞争。一旦外部因素发生变化,企业将无所适从。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经营风险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因此,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风险预算能力,但是,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由政府进行扶持,一旦出现问题也都是由政府出面解决,这样一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商业银行缺乏风险预算和控制的文化基础,风险主要集中在信贷违约方面,此外,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
(三)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内,无论是日常的经营管理,还是会计流程,都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支撑,农村商业银行主要建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规模都比较小,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时间不长,对于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确实力不从心,即使建立起信息系统,也面临着信息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目前,主要由省级联社负责对各农村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但是普遍存在着效率低,灵活性差等特点。这也是造成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无法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预算管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各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预算管理部门,主要是由财务部门领导代为执行。因此,无法对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监督,而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预算执行考核和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无法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很难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二、农村商业银行优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
从目前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从而忽视了预算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预算管理并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系统性工程。并不是说某个部门就可以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想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的积极作用,领导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将各部门连接到一起,员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对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白,预算管理受益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自身,而是每一个员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预算管理部门,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将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修正。
(二)完善与预算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软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在漫长的发展中才能形成。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建立要符合市场定位、适应战略目标。其次,强化风险意识,逐渐培养起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文化。在风险管理方面,积极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制度。
(三)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信息技术,换句话说,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除了能够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外,还能对经营业绩做出科学评价,及时掌握市场的环境变化。由此可见,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使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只有严格执行每一项制度,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对执行情况作出评价,是制度能够被严格执行的重要保障。奖惩机制的建立,是推动执行的重要保障。另外,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不仅能够维护预算机构的权威,还能对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对突况进行及时调整,而且对完善制度本身也有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于考核制度本身也应该进行考核评价,如果评价本身不合理,必会适得其反。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好条件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可行性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会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
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赣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
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
我们要努力开发新金融产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需要,也是作为银行业控制风险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客户提供服务和银行自身发展中最现实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同样地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它们的剩余资金也需要寻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慷慨地提供信用便利恐怕不足以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它们不仅需要信用便利,而且还需要更专业、更精细的理财服务,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更好地配置财务资源。同时,制度建设要与业务创新同步跟进,规范管理,不断强化监控,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固然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但通过金融产品交易来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又获得盈利机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五)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篇4
关键词:地方性;特色;兰溪;农村合作银行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高度的同质化竞争,并且这种低效竞争现象逐渐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及乡镇区域蔓延。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不仅侵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也恶化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也已意识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差异化经营的要求,为此各行也都在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路子,坚持实施业务经营的转型。
差异化不仅是客户定位的差异化,还包括产品、区域、品牌、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等各方面。而特色化经营是指各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优势,选择以上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进行长期发展而形成特色,从而打造出地方出色的特色性银行。本文将以兰溪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对地方性特色银行建设思路进行思考,以供探讨。
一、兰溪农合行经营管理现状
(一)兰溪农合行营业网点区域布局
到目前为止,兰溪农合行共有网点数40家,占据兰溪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54.8%,城区网点数15家,占城区金融机构总网点数的36.6%。从网点布局上看,兰溪农合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乡镇区域,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各商业银行早些年以城市为发展重心的经营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等不断被写进国家发展战略当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农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同时,各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的布局已基本定型且比较稳固,并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对于各商业银行而言已没有多大的业务扩展空间。因此,各商业银行进军农村市场就成了必然,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随着各商业银行逐渐涉足农村市场,兰溪农合行的网点优势将不断被削弱。
(二)兰溪农合行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兰溪农合行现有金融工具囿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业务同质性极高,并毫无任何优势,甚至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而具有更大附加价值的高端金融服务,兰溪农合行尚涉足甚少。尽管在2012年11月,农合行首次破冰发行了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但所集资金并不是自主运作经营,其本质上,农合行只是充当了“代销”的中间人,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并且,由于销售环节的增加,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从而导致该款理财产品不具有竞争力。目前,农合行经过几年的发展,相继开通了网上银行、贷记卡、电话银行等新业务,力求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但这些新服务产品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同样毫无任何优势,在功能上甚至远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
(三)兰溪农合行员工断层严重
基于农合行历史发展原因,大多数老员工学历偏低,缺乏一定的现代金融经营和管理理念,但业务经验丰富;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大学生招聘,新职工学历基本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对现代金融经营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但缺乏经验。新老职工之间的断层,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并且在这个磨合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障碍,从而限制了年轻职工在经营与管理上的自由发挥和创新,老员工之丰富经验也没有得到充分传承。
(四)合行企业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要根据高管核心人物的价值观、本行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行业特点以及员工的认同度来确定合适的企业文化,加以宣贯,使其成为全行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确保战略目标的实施。企业文化具体包括核心价值观、经营愿景、管理理念、风险理念、创新理念、服务理念以及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当前,兰溪农合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存在着管理理念不明确,创新能力薄弱,制度建设不健全等问题。
(五)营销方式单一、营销理念淡薄
兰溪农合行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历史积累的客户源以及“走千家、访万户”活动来拓展自身市场。通过已有客户来进一步发展潜在客户,虽是一种拓展市场的有效途径,但其方式单一、理念淡薄的情感式营销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宣传效应,提高兰溪农合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还能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热情和创新,甚至只是走过场,从而使“走千家、访万户”活动效果并不能完全激发出来。
二、兰溪农合行地方性特色银行建设思路或策略
建设地方性特色银行,其本质为相对于地方其他银行进行差异化建设,而其关键在于创新。基于兰溪农合行的以上经营现状,笔者认为,建设地方性特色银行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兰溪农合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和强化。
(一)服务网点占据半壁江山
兰溪农合行服务网点遍及城乡,其服务网点数占据兰溪所有服务网点数的一半以上,较于其他商业银行,这是兰溪农合行最为突出和明显的特征,也是目前兰溪农合行与其他商行相比差异化最大的一点。兰溪农合行自成立起,就已形成“点多、面广”的天然性优势,并始终立足于“三农”,服务于“三农”。并且这一格局在长期内将不会改变,已显然成为兰溪农合行的一大特色。因此,当务之急不在于更大范围的扩张服务网点,而是如何对已有网点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通过调研,对现有不科学的网点布局进行重新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力求达到效益最大化。单纯的网点扩张并不能有效地强化其自身特色,反而大量浪费人力和物力。在对网点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和重新布局的同时,还要结合离行式自助网点的布局。只有这样,兰溪农合行这一天然性优势才能得到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理财业务,重磅出击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2010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10343款理财产品,2011年1季度以来各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就2012年第3季度而言,全国有15家农村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392款,环比增长27.27%,在所有商业银行中发行增幅最大。目前,兰溪理财市场的主要发行主体除四大国有商行外,还有中国邮政储蓄、稠州银行、金华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基于客户群定位,这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主要针对于城市居民,大多产品并不适合农村家庭投资。因此,兰溪农合行要抢占先机,重磅出击,利用具有大量农村和郊区客户的优势,率先对兰溪农村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兰溪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和发行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对于没有理财业务经验的兰溪农合行,可以以边代销边培养理财产品研发人才的方式来发展理财业务,以城市为中心,重点放在农村的客户定位,尽早研发出真正属于兰溪农合行自己的理财产品,走出特色,走出品牌。
(三)创新经营管理理念、重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对于兰溪合行的各支行网点,其经营管理一直以来延续固有的理念和方式,缺乏创新的动力。我们认为,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应放权给各支行网点,在经营管理上任其发展和创新。由于中层管理者大多缺乏现代金融经营与管理理念,我们可以尝试采取“放权给更高学历的青年职工,老职工退居二线把控风险”的过渡方式进行经营管理。事实上,如果不打破固有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现存的很多问题将很难得到解决。例如,兰溪合行各支行都有一个实质为“主出纳”的综合柜,几乎每个人都不愿意被分配于该柜,足以说明在岗位职责配置上存在问题,但至今一直未得到解决。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支行主管在配置该岗位职责时只顾及业务分配的便捷,而并未考虑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其最终的结果是,“主出纳”柜承担着过重的风险,却得到更小的收益(以业务量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的前提下,由于“主出纳”经常办理内部现金、凭证调拨业务以及处理其他较为繁琐业务和事项,其绩效收益往往低于其他综合柜)。
(四)构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兰溪农合行恪守的是“合德聚银,作善立行”的核心理念,对外具有较强的渲染力。然而在核心理念明确的前提下,兰溪农合行并未做出更为具体的属于农合行自己的文化释义和文化建设方向。我们认为,兰溪农合行可以根据浙江省农信联社的文化释义和文化建设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兰溪特色,体现兰溪农合行人精神的企业文化。即结合浙江省农信联社“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兰溪“三农”,依托兰溪农合行人精神,将“合德聚银,作善立行”的核心理念进行延伸和具体化,形成一种制度,并逐渐形成一种使员工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的精神文化。在具体做法上,关键在于构建一支过硬的文化人才队伍。
(五)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创新营销理念
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只有结合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创新营销理念,采用客户导向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创造需求营销等创新型营销方式,对兰溪农合行金融产品进行综合性、多元化营销,“走千家、访万户”活动的效果才能充分显现,营销水平才能更上一台阶,市场面才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广明法.特色银行的十五个差异化[J].地方金融,2012(12).
篇5
(一)整体规模
从2003年开始,全国各地农村商业银行数量逐年增加,2004年年底共5家,到2005年年底12家,2006年年底达16家。而在2007年~2012年的五年间,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最为迅速,五年内数量增加了9倍多,如表2所示,还有很多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正处在积极筹建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更好的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资产是商业银行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商业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余额逐年增加,平均增长幅度超40%,体现了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能够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表3所示。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通常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纵向比较:农村商业银行相比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减少(制度要求),同时,随着管理和体制的不断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下降趋势,如表4所示。横向比较:2010年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26%;2011年平均为1.01%;2012年平均为0.95%,我们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有待提高。
(二)个体金融指标
2011年,受益于国家政策对“三农”金融业务的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有可比数据显示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42万亿元,平均增速约22.07%;负债总额1.88万亿元,平均增速约21.30%。其中,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平均增速17.89%;存款余额1.85万亿元,平均增速17.74%。由于可比数据显示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款总额平均增速低于资产负债平均增速,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是法人机构数量急剧增加。这里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莆田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四家为例,具体数据如表5、表6所示。2011年,农村商业银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控制和压缩成本,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利息净收入的增加、中间业务规模的扩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是营业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2011年,农村商业银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风险防范。通过严把贷款关、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以及压缩存量不良贷款等举措,加大清收力度。
(三)品牌建设
英国《银行家》杂志是一本全球性银行界的专业杂志,它每年按照一级资本、资产总额及税前利润等指标对世界各国银行综合实力进行排名,向全世界公布“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7年和2011年两次对“中国银行业100强”进行座次排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百强排名当中也崭露了头角。2007年有13家农村商业银行进入银行百强;2011年有14家农村商业银行进入银行百强,具体如表7所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个体能够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甚至进入全国银行百强,离不开改制前规模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在改制后的股份制环境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者能够更好的认清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管理者能够将现代化管理理念、思路、方法应用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其中,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尤其重要。这里以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莆田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四家为例,对比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价值观、品牌产品方面的区别。
根据营销理论,市场定位是企业明确目标、制定策略的前提条件,农村商业银行由于政策性要求,继续保持原来服务“三农”的宗旨。但是,仅仅服务三农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始朝向中小企业的这一目标客户,因为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力军,数量上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的银行重视和客户间的情感,如莆田农村商业银行“浓情浓意”文化;有的重视和客户的共同成长,如张家港农商银行提出的“共同成长、分享未来”文化;有的重视企业自身的服务品质,如北京农商银行的“质量、效益、速度”文化。无论那种文化都体现企业及企业员工间共同的价值观,它的形成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持续的实践,一旦拥有将使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加强。产品是品牌的重要载体,品牌产品是企业品牌建设的直接对象,农村商业银行在品牌化道路上离不开品牌产品的开发和打造。贷款产品、银行卡产品、理财等产品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塑造品牌的重要方向。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跟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四大行、及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在品牌资产、品牌价值等各项指标上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要充分认清自身的不足,知彼知己才能更好的发挥品牌优势,最终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站稳脚跟。
(一)以效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品牌为中心
农村信用社在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之后,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商业银行的行长作为职业经理人,首先关注的是银监局对于商业银行的各项金融指标要求,行长就会通过资金风险管理、增加业务产品种类、提高员工素质以及增加员工绩效考核等要求来促进各项财务指标的提升,包括不良贷款率、税前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最终给股东创造利润。在这种以效益为中心的思想环境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至上而下关注的均是“业绩”,无形当中忽略了文化建设、淡化了品牌建设。根据现代管理理念,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文化(品牌)、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如果农村商业银行持续以效益为中心,基于银行业务的同质性和竞争的多样性,做得再好也只能成为二流企业。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以品牌为中心,企业内部办公室、营销、信息、人事、信贷、审计等各个部门全力服务于品牌建设,在企业外部形成服务、产品、文化、制度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实现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直至品牌忠诚。
(二)品牌管理过于单一,缺乏差异化
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从总体上都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相近的发展目标,而遵照这些目标和资源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会是类似的,这使得不同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品牌管理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的共性,品牌管理呈现单一性。品牌管理具体包含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扩张、品牌维护、品牌危机管理、品牌资产评估和品牌国际化等方面。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莆田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从成立时间上呈现一定的阶梯性,较为平均的分布在2001到2010年那之间;从类型上又分别属于省、市、县各级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中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全局性。对比这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品牌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发现这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和品牌产品设计上存在着很多共性,如表7所示。市场定位均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为主;品牌产品按照功能作用分为“理财产品品牌”、“银行卡品牌”、“贷款品牌”等;品牌扩张上基本以增加业务种类和产品为主线;品牌文化建设不够凸显。纵观全球银行业,花旗、渣打、汇丰、德意志都是国际一流的银行品牌,但体现出来的品牌文化又是各具特色的:花旗银行的贵族气息、渣打银行的历史悠久、汇丰银行的高端服务、德意志银行的稳重可靠等。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以差异化为策略,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差异化模型。
(三)品牌结构松散,缺乏整合效应
在我国银行领域,目前流行的品牌结构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品牌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符号和形象宣传的层次,组织品牌与产品品牌的结构比较松散,不具备整合效应。例如,深圳农业银行的理财品牌是“金钥匙”,其中外币理财品牌是“汇理丰”,信用卡品牌是“金穗卡”,网上银行品牌是“金e顺”,自助服务终端是“e城便利站”,客户服务中心是“95599”等等,无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农业银行和金穗标志是主品牌,在交易中起着主要的驱动作用,其他基本上处于描述性作用。调查表明,在使用信用卡的客户中,所有客户都知道农业银行,但只有63%的客户记得自己用的卡叫“金穗卡”,21%的客户知道所使用的卡与“银联”或“VI-SA”组织有关。可见,客户对银行提供的品牌知识并不完全了解,许多客户并不能充分运用金穗卡提供的所有功能,而客户“无知”的背后正是银行自己对品牌知识结构的无知、对品牌价值来源的无知,银行品牌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农村商业银行同样存在这样的困惑,如何权衡单一品牌、主副品牌和多品牌策略,如何选择比附定位、空档定位和USP定位方法,如何进行事件营销、公关营销和口碑营销活动。考虑到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其产品和服务具有专有性,就是说你要想获得某一家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你只能在这家银行的营业网点中获取,在其他银行的营业网点中无法得到;顾客消费具有预见性,也就是说顾客在出门之前事先就已经计划好去哪一家银行办理业务。针对这两个特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采用单一品牌策略,所有金融产品附属于这个统一的大品牌之中。
(四)员工素质结构不够合理
员工素质结构包括人员性别比例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工龄结构等。农村商业银行由于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依然存在着员工学历低、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实施绩效考核,能够让员工树立竞争意识;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定期培训、鼓励各岗位人员考取职称,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素质;为员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各级管理岗位上岗机会,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员工总体素质提升了,品牌的理念和思想就更容易被广大员工所吸收和接受,企业的创新精神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农村商业银行的品牌化道路就会更容易的得到实施和实现。
三、运用“4R营销”,加速农村商业银行品牌成长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4P营销理论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站在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营销的一个基础框架;1990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朋(Rob-ertLauter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4P相对应的4C营销理论,4C营销理论(顾客、成本、便利、沟通)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4P营销和4C营销都是对营销过程中重点元素的静态描述,没有从营销核心目的的角度出发将其表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21世纪初,唐•舒尔茨(DonE.Schuhz)在4C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4R营销理论(关联、反应、关系、回报),4R是4P营销和4C营销综合提炼的结果,它满足营销的核心,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4R不是取代4P、4C,而是在它们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4P理论是以企业为导向,4C营销理论是以顾客为导向,而4R营销是以竞争为导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产品的同质化,技术的公开化使得以企业为导向的4P营销难以在金融市场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行。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4R营销体系,构建快速、交互、共赢的品牌管理模式。
(一)4R中“关联”(Relevancy)对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延伸的影响
关联就是相关、联系。客户选择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某一种产品,通过该产品,客户与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关联。根据4R营销理念,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满足客户更为多样化的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来实现新产品的快速推广,因为用户更倾向于对原有金融产品的好感直接转移到新产品上,从而做出投资或购买决定。品牌延伸管理正是利用了客户对原有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将新产品以较低的推广成本、较快的推广速度打入市场。同时,银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金融产品线,使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延伸能够对品牌进行丰富和完善,能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种类,能够使各类客户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此外,以原有品牌形象为基础,不断推出崭新的品牌形象,可以更好的吸引用户的眼球,展现银行不断创新的精神面貌,提高大众对品牌的认可和信赖。对于品牌忠诚度较低的顾客来讲,阻止顾客转变选择对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品牌延伸,让用户无需改变品牌就能获得新鲜的体验。
(二)4R中“反应”(Response)对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创新的影响
反应就是对市场的响应、对客户的响应。我国银行业目前同质化现象凸显,品牌和产品易于被模仿和替代,若想要实现市场的快速反应,同时又避免服务和产品的雷同,保持农村商业银行品牌的长久活力和生命力,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不断进行品牌创新,并且不断为品牌注入新的元素,使其能够在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时,仍能保持对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并提高自身不可被替代能力。品牌创新有多种手段,由于产品是品牌的基础,产品创新是品牌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开发出适应竞争环境的新产品;要使品牌保持活力,其视觉形象也不能一成不变,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将新的元素注入到品牌当中,对品牌视觉形象进行适当的添加和修改,融入更有时代感的元素,吸引公众眼球;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成为当前金融业务发展的主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重视这一契机,推出对应的业务,方便客户完成账户查询、转账、缴费、证券交易甚至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
(三)4R中“关系”(Relationship)对农村商业银行品牌推广的影响
关系就是银行与客户间的关系。关系的维系离不开沟通,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大堂引导、业务办理、电话回访、数据采集、信息维护、月度对账、短信祝福、志愿者活动、金融知识普及等。每一个客户都是银行的资源,在留住客户、并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口碑营销能够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将客户由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信息的传播者,将客户变成农村商业银行品牌推广中重要的资源,这是4R营销中保持客户关系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品牌推广管理一般包括传播计划、执行计划、品牌跟踪、品牌评估。银行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客户体验活动等方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广告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并传播银行品牌形象,有助于顾客忠诚的培育;银行公关通过长期、持续与顾客的关系管理,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进而产生品牌忠诚;品牌整合传播将各种传播媒体和方式有机组合,最大限度的扩大银行的影响力,在顾客心目当中产生持久、稳固的印象,增强对企业的信赖。
(四)4R中“回报”(Retribution)对农村商业银行品牌资产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农信社 转型 企业文化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积极开展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在这一转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以适应改革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好的立足农业,服务三农,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针对转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优秀人才,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有更大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所在,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
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农信社员工勤劳、朴实、正直、善良的特性,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专业人才匮乏,制约着农信社的发展。在向农商行转型中,农信社应该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因才而用,提升农信社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员工企业文化意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产生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整个企业上下之间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农信社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关心、理解和尊重员工,帮助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满足他们实现和发挥自身价值的深层次需要,从而形成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念,以应对改革后农商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二、合规文化纳入企业文化
合规管理文化是以风险控制为指导思想,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确保各项活动合乎内外部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农信社在制度落实方面存在部分员工思想顽固、守旧、僵化,新制度推行难,制度执行力差的问题。转型中的农信社要全面加强合规制度建设,构建合规文化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合规内控管理体系,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积极探索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合规文化建设深度融入、紧密嵌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与企业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传承与创新
农信社文化积淀深厚,尤其是文化中被证明正确的价值理念,被看作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在文化建设中应将这些优秀基因继承下来,结合当今经济背景进行传承式创新。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只有增强企业的创新力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文化时代特征,进一步创新企业文化,坚持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做到内容新颖,有感召力,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方法灵活多样,大力发挥现代媒体和网络作用,多层次、多方位宣传企业文化,使之深入人心,通过传承式创新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四、推进企业服务文化建设
农信社基础设施落后,网点陈旧、服务空间狭窄、整体结构和内部布局不合理,达不到分区服务要求;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服务缺乏主动性,服务品种单一,新业务拓展能力较差等问题。转型后农商行的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将有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提高服务功能, 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更要更新服务理念。应当准确判断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做到服务内容多样化,手段现代化,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首先,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化,不但达到“统一着装、微笑服务、环境舒适、快速办理业务”的基本要求,还要满足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理财等多方面的高层次金融需求。硬件设施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尽快淘汰陈旧落后的设备,加大科技设施、网点硬件建设投入,同时注重加强员工技能素质培训,提高操作能力,以适应科技进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高服务功能方面,农信社应积极开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办信用卡等业务,创新业务品种,优化业务流程,畅通结算渠道,拓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交易资金托管等业务,向社会展示良好的外在形象,使转型后的农商行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大提高。
五、突出企业文化特色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生产实践当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的综合体,具有很鲜明的企业自身特色。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建立能展示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才能统一员工的经营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和竞争观念,使农信社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地缘优势和地域文化内涵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显著特点,在进行文化定位和观念阐述时要加以突出和利用,从而萃取出内涵深刻的内容并转化为个性鲜明的理念,从而形成易于产生共鸣的文化优势。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特点的、深厚基础的农村信用社文化,才能激发广大信合职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才最有生命力。
总之,转型中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的精神动力,可以形成团结进取、奋发向上和争先创优的强大凝聚力。凭借这股凝聚力,不断提升服务品位、发挥内部潜能,增强员工办好农商行的信心,充分调动员工工作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全力打造神形兼备的支农品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信银行 企业文化 全方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金融新常态下,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行业挑战,农信银行如何继续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发挥好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服务优势?核心在于高起点、大力度地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浙江农信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清晰,从局部到整体的构建过程。以浙江金华成泰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成泰银行)为代表,其积极按照省联社和金华办事处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在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具有浙江农信特色的企业文化,凸显“成人达己,泰定民生”的核心经营理念,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打造了受广大客户群体欢迎的“当地人民自己的银行”,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个核心:定位明确,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农信机构扎根农村,立足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成泰银行为此不遗余力,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信贷资金优先满足“三农”需求,资金再紧不紧“三农”。为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成泰银行多年来结合农民实际,量身定制,相继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来料加工经纪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十余个支农产品,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重点,大力扶持现代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打造农业示范带和种养业基地。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简化贷款审批程序,致力打造小企业专项贷款等扶企品牌,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为减轻企业负担作最大让利。截止2010年底,成泰银行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6.54%,小型企业贷款占到47.35%,辖内90%以上的农户贷款由成泰银行发放,金融资源得到合理、公平的有效配置,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实现了将自身价值提升和社会效益凸显的有机结合。
四大抓手:多管齐下,重塑企业整体形象
完善法人治理,新班子焕发新活力。2016上半年,成泰银行按照一级法人治理框架要求,对所有股东代表、董、监事会成员重新组织推选,组建新一届股东代表、董监事会以及新一届领导班子,并进一步明确班子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法人治理更加完善,班子结构更加合理,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按照总部建设扁平化管理要求,从实际出发,由原先5家改为19家支行的直接考核和扁平化管理,缩短了管理链,充分调动了支行积极性,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建设合规文化,发挥管理约束功能。合规文化是规范企业业务经营活动和规范职工行为的总称,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确保安全经营的前提。为此金华成泰商业银行,从内部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理顺内控管理整个体系,牢牢抓住内控重点,提出了“引进来 走出去”的合规文化建设思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培育起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同时,细化各项业务经营管理制度操作程序,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朝着有序、规范和法治的方向发展。
注重行为文化,着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行为文化是职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通过开展全省性的各类教育活动和业务技能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首先,坚持每年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其次,持续不断地开展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以提高职工技能、增长职工才干、实现职工自身价值,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并直接与职工岗位工资系数、用人选拔、聘用挂钩。
民主评议行风,树立企业崭新形象。2015年以来,成泰银行根据各级部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总体部署,上下重视,全员参与,扎实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暨“转作风 提效能 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一是统一思想,深入动员。召开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把活动要求贯彻到每位员工,在全行形成“人人了解行风评议、人人参与行风评议”的良好氛围;二是活用载体,做好宣传。通过营业网点摆放宣传展板,内刊设立专栏,电子屏滚动播放活动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开展评议活动的目的、意义;三是畅通渠道,接受监督。在每个网点公布投诉电话,设置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形式多样,广征意见。开展银行建设金点子征集及行风活动问卷调查等活动,积极动员行内员工和社会各界参与成泰银行建设 ;五是标杆固化,有效推进。在去年标杆网点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外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明查暗访并组织培训,巩固效果,树立标杆,对网点建设和员工标准化服务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使各网点整体环境和员工形象焕然一新。
两颗红心: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大力扶贫助弱,帮助弱势群体圆梦。一是为贫困学子升学铺路搭桥。作为占金华市本地95%以上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成泰银行十分重视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积极组织信贷人员走千家访万户,掌握辖内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和助学贷款的信贷资金需求,让更多的困难家庭享受到国家的信贷优惠政策;二是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保驾护航。成泰银行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创新推出了“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认真将“排民忧、解民难、助民困”三项工作落到实处,为下岗职工真正带去了福音;三是做低收入农户致富的坚强后盾。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扶贫小额贷款业务,以财政扶贫资金为支持,以银行发放贷款为主要方式,按照“小额流动,有偿使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和增加收入。
打造绿色银行,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高度关注国家关于“双高”行业的贷款投放政策,坚决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信贷资金投向、投量监管要求,把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信贷支持的重要标准;二是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信贷进入,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实际行动拒绝不利于环保的客户资金需求,积极引导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是结合实际制定内部节能措施,严格控制公车使用,推行办公用品循环使用,规定空调使用频率和温度,大力倡导勤俭节支之风,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一个坚持:营造氛围,培育良好信用环境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银行业稳健持续经营的基础,也是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作为一个“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工作的农信机构,建立诚信文化既是基本工作内容,也是一种荣耀。多年来,成泰银行一直致力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信用的制度和举措。例如,每年开展大规模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评定工作,通过对乡镇、行政村及村内农户整体和个体的综合还贷能力、道德品质和信守承诺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重合同守信用的乡镇、行政村和农户。对评为信用乡镇、信用村的辖内农户,提供贷款和利率优惠政策。
在开展业务经营活动中,要求别人诚实守信,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在每个服务网点,开设意见箱、举报电话,欢迎社会监督;对登门办事的顾客,第一接待人必须无条件的给予解答或帮助指引能够办理的人;对违规的人和事,及时处理,绝不姑息养奸,给职工和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通过信用创建工程的深入开展,成泰银行进一步优化了地方信用环境,为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浙江农信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今后的发展,需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提升,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农信系统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作者为浙江金华成泰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经营 问题 对策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银行一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家发展建设筹集资金,还是为企业发展进行资金保障,亦或是为人民提供各式金融服务都离不开银行的帮助。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成员,它是我国独有的银行体系,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本文从农村商业银行现实发展入手,对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1. 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农村发展改革中的重点问题。长时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的资金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国外其他农村金融合作组织不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过程经过了多次的改革,有其独特自身的特点。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产物。在建国初期,农村信用合作社仅仅是为了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建立的,因此规模大都较小,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之后,农村信用社开始进行以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并颁布各类管理条令,以对其管理和发展进行明确的规范。这段时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工作对象为农村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了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1996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和改革制定了明确规定,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改革规划,目前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和成果,而农村商业银行就是这次改革的产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经营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 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立足于服务农村事业的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一直寻求改革和突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需要多样化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2.1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问题
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中,股权原则是一人一股,但是随着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到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原有的股权体制已经被完全打破,但是又未完全转变为股份制银行,可以说,这种产权结构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股权分散。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股东大多是自然人股东,平均持股较少,因此股权分散现象严重。大部分是把持有原来农村信用社的股份转化而来,而且农民将入股看做是贷款的前提条件,在入股后并不关心银行的经营发展情况,也很少使用自己的权利或花费时间监督银行的经营管理。这种股权分散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股权的虚置。
二 是法人结构问题。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在法人结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董事会的职能界定和职能分工问题、董事会监管问题、外部监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2.2农村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外部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如信用体系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低、业务网络技术水平较低等。在这些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信用体系不完善方面,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导致出现很多累贷、坏贷、恶意骗贷等不良贷款问题,这些现象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金融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追款难度,影响了贷款的正常发放,制约了信贷资金的投放量。此外,农村商业银行也确实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风险预警和规避的机制也不健全。
2.3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良好的内部管理是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中,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举例来说,在内部制衡机制中,缺少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尤其在执行和监督部门中,没有建立起良性的监管制衡机制。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还存在人才匮乏问题,很多农村商业银行面向广大农村用户,对人才缺少吸引力,在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缺少优势,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员工学历都较低,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有待提高,有大量专业岗位如计算机、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理财等都有人才匮乏的问题出现。
2.4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农村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农村金融机构,人员多为以前老员工的子女亲戚,素质较低,服务意识差,得过且过,而且服务对象基本上是本地人,对服务质量要求不高,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员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如果不强化服务意识,改革就注定走向失败.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上有所作为,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下大力提高全员的服务质量,强化对员工的服务培训,聘用专业培训机构,长期对员工进行高压培训,提高意识,争在最短时间内把服务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争取以服务取胜,才能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才能逐步向城市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确保不被市场抛弃,.取得更好发展
3. 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具体来说,解决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定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要明确“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原则,要以农村金融市场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为立足点,不断加深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力。从长期发展来看,农村商业以后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巩固自身在中小企业和农民等目标市场上,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在农村金融方面的优势,打造个性化农村金融服务,以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经营服务,从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保持有力的竞争性。
3.2深化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农商银行应该进行产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如提高单个法人的持股比例,提高股东对农商行经营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吸引企业或其他投资机构在农商行参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在股权方面对农商行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此外,农商行还需要加大对股份制的改革,调整自身资产结构和股权结构,为下一步上市工作做好资金准备,也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3.3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完善农商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方面,农商行可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人才的利用率,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可以对优秀人才加大奖励额度,通过一定的物质激励吸引人才。此外,要严格把关人才的纳入和考核,执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赵佳丽.浅议农村商业上市:意义·挑战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3] 孙慧霞.试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1(1).
篇9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途径
城市商业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化解了风险,在服务好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明显得到提升。
1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不同的商业银行在同等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运用各自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和价值的能力,是银行竞争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要素。构建核心竞争力是银行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它需要银行产权制度的清晰、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组织架构的优化、服务内涵的延伸、产品功能的创新、运行成本的降低、资产质量的提高等多方位的强力支撑,是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 城市商业银行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
2.1 目标市场细分不够,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对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都把目标市场定位在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上,但由于在同一城市或地区有多家实力不同的银行,而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又存在很大的同质性,因此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对市场进行细分,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与四大国有银行和其它股份制银行竞争,城市商业银行明显不占优势,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存在着对目标市场细分不够,市场定位不明确的缺陷。
2.2 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缺乏长远战略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都是从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负责人对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均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能力,但由于对资本运作、市场运行、金融创新等现代银行管理理念认识不足,他们对新业务的认知和经营模式缺乏经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单一,产品功能创新不够,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商行竞争力不强,极大的制约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2.3 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整体起步较晚,与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普遍存在着风险控制经验不足、内控水平较低、风险控制机构不健全、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风险管理体系还很薄弱,风险定性计量基本空白,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要在2013年全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至少从目前来看,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
2.4 产品单一、中间业务不发达,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仍然以贷款等主营业务为主,在业务创新方面没有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现有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全,产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影响力小,作为衡量银行竞争力重要指标的中间业务收入与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比例不协调,指标值仍远低于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在市场开拓创新方面,营销和销售能力不足,产品交叉营销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致使中间业务竞争力整体较弱。
2.5 员工素质整体不高,难以适应现代银行业的竞争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商业银行员工多是由原城市信用社留下来的,大多数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金融服务意识淡薄,年龄普遍偏大,素质整体不高,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所改观,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人员结构仍不甚合理,业务人员比重较低,缺乏大量的既掌握专业金融知识,又有良好服务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极大的影响了自身快速平稳的发展。
3 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制度创新力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与以前相比有较大进步,以董事会为首的“三会一层”也逐渐到位,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与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在某些问题上相互制衡流于形式,特别是制度创新力不够,产权管理的权责归属不明,应尽快建立起合理制衡的“三会一层”制度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透明化管理和内外部监督为主要保障的,运行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创新力。
3.2 尽快全面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经济资本管理是以资本金的增长约束资产规模的扩张,实现经营规模增长方式由资金制约到资本制约的转变,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实现速度、效益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相适应的业务增长机制。由于众多因素的存在,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产质量较低,盈利模式单一,
盈利能力较弱等。因此及时、全面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对城商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紧迫。
3.3 坚持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服务和特色化经营
要想建立起自我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差异化服务,营造自己的特色。所谓差异化,包括客户选择的差异化、服务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渠道的差异化。根据城商行的特点,客户的差异化就是要不断细分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将城乡居民金融、小企业金融和农村金融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服务的差异化就是要根据客户划分类别,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优质客户。加强渠道差异化服务,加大网点和电子银行业务,走进社区、学校和工厂,拓宽服务渠道,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
3.4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加强业务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企业不断进步的源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要善于和主动发现客户需求、引导和培养客户需求,用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继续巩固“服务市民、服务中小、服务地方”的市场定位,坚持特色经营,培养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发展空间。
3.5 不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提升技术竞争力
由于推动金融高科技发展,是完善公司治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托。而与其他银行相比较,城商行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科技水平的相对滞后已大大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信息技术平台就显得相当关键。
3.6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职工素质培训力度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挑战性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员上、下、横向交流,建立人才市场,优化员工队伍,全面实施制度管人,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同时继续实施全员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素质。积极引进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高级业务骨干和专业管理人才,继续到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以上毕业生,大力推进人才兴行战略。
篇10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模式 金融环境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地纵深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农村信用社地位提升,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升级。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下行,银行业体系流动性增强,监管环境日趋严峻,金融脱媒加速深化,利率市场化推进趋于实质化,外部对银行业误解和非理性情绪增多,少数银行内部问题增大,致使城市商业银行急需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导向,也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方面已存在诸多研究成果。陆岷峰(2003)指出,城商行应开拓经营业务的绝对市场和相对市场,重视积极展开差异化发展,促进金融创新业务,鼓励跨区域经营等;Pamela A.Kennett等(2004)通过研究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家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认为“小市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有可持续30年的竞争力。杨书剑(2006)认为,城商行取得规模经济、尽量避免区域风险、提高品牌形象从而进行跨区域经营,并应该理性面对跨区域经营的风险;Allen N.Berge(2007)提出面对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每家银行都应尝试找到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模式;陈骏(2012)、李明明等(2012)等以不同方式提出完善和创新我国城商行发展模式的对策。
因此,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严峻性,分析长安银行现今的发展模式,以及山东城商联盟的先进性现状及其与长安银行目前的合作情况,并在总结长安银行监事会赴部分城商行所得的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最终给出长安银行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和启示。
一、城市商业银行明确自身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金融深化改革,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以及监管规则日趋严格,存款保险制度、金融脱媒以及经济运行周期等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政府对银行的保护力度减弱,市场准入放宽,银行业竞争加剧,其高增长将不可再持续;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能力将会显著下降,由其主导业绩增长的局面也将有所转变;利率市场化挤压银行经营利润,给银行带来一系列风险,并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加大;因内外部各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作用,银行业前所未有地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处于被动局面之中;同时,因银行业的内外环境变化,致使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利空和利好、压力和动力并存;并且,银行业面临利润增长低谷,资产回报率步入下降通道,银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拐点,银行业阶段性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开始结束;等。
面对金融大环境、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全面而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银行须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变求存,因此商业银行急需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方向。
二、长安银行现今发展模式
现今,长安银行是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设有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各专门委员会,并在秉承“客户至上,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下,弘扬“传承汉唐雄风,再造盛世长安,创建一流企业,打造现代银行”的企业文化,坚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同时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按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模式强化风险管控;科技支撑方面目前主要为与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联盟公司合作,以计算机业务系统统一上线;并开展“以转观念、树新风、奖贡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统一员工思想,促进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党政班子、决策层、经营层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见长安银行的宏观发展方式方面较适应于现今的金融环境,但在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及运行上,仍存在诸多需要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执行方案和导向。
三、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的先进性及与我行的合作现状
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主要为成员行等有关金融机构开展服务,目前已完成对18家法人机构的切换投产工作;其也受理成员行的系统缺陷、数据变更等事项;同时该公司能及时开发成员行提出的新需求和优化建议的应用系统;有助于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该公司也决定在西安建设异地数据灾备中心。
截至目前,长安银行在该公司综合业务系统中的日均交易量、账户数、系统所支持的资产总额均有增加;此外该公司配合长安银行共同开发了系统25个,累计解决新业务需求772个,较好地满足了长安银行有关业务发展需要;系统运行维护方面,其与长安银行建立了一点接入应用运维模式,有效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协作风险,较好地保证了银行生产数据的安全性;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长安银行累计向该公司提出优化类建议273个,对于提升该公司有关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业务与产品创新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四、所考察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及先进经验
2012年10月至11月,长安银行监事会考察组赴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得出以下值得借鉴之处,主要从公司治理、监事会运行、“特色化、差异化” 经营、面对经营环境变化的应对方式、员工利益及企业文化方面展开:(表4.1)
五、长安银行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和启示
加强资本管理,及早制定资本规划,尤其是对资本补充做出积极筹划与安排。可充分借鉴上述城商行在资本扩充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增资扩股(可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适量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次级债等资本工具,及早研究适用我行的资本扩充方式和渠道。注重从细处着手,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董事会可根据发展情况,适时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监事会应总结监督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并加强对监事的培训指导;值得参考江苏银行在经营层下设“渠道建设委员会”和“价格管理委员会”的做法。力争从业务、产品、渠道、管理等多方面、多维度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以促进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和精细化管理。应注重传统或已有业务与新业务领域的结合,增强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支持力度;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调研,推出更多贴近市场、市民的金融产品;除做好物理网点拓展外,应加强电子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建设;向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一站式”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应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业务发展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全行员工的尊严感、归属感、幸福感和凝聚力;应通过调研论证,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在“诚信、创新、稳健、厚德”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关注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发展情况,保障有关业务系统安全运行。应制定有关业务系统建设与运用规划,并实现与该公司及时、有效的对接,以保证我行业务系统建设效率和成效;应充分借鉴和利用该公司各成员行在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协同促进效应。
参考文献:
[1]陆岷峰.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分析与策略选择[J].中国金融, 2003
[2]Pamela A.Kennett, Julie Z.Sneath, A.Leila Borders. High-tech or high-touch positioning for the regional business market: the case of County Community Bank[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4
[3]杨书剑. 跨区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美梦还是梦魇?[J]. 银行家, 2006
[4]Allen N.Berger. Internation Comparisons of Banking Efficiency[J].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