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定位及特色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共享中心定位及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共享中心定位及特色

篇1

 

 

新医改逐渐推进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以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公立医院可通过调整服务收费标准、增加药事服务费项目、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等途径解决由此减少的医院收入。实施改革后的公立医院要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耗材费用、提高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收费、增加药事服务项目。新医改将公立医院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对服务前移的要求将逐步落实,促使公立医院必需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必需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提升内生资金的能力,方能实现长足发展。医院成本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提升医院成本管理对于加强经营管理、管控医疗费用、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提高经营绩效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提升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也是医院管理层尤为重视和关注的焦点。

 

一、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定位及目标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内容包括成本的核算、管控、考核、数据分析及评价等,是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制定成本管控措施,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倾向于零碎化、具体化。公立医院合理配置人力、信息系统等资源,对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所涉及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可以使得整个成本核算体系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加强医疗流程的全过程管理,进而提升经营效益。总的说来,成本会计工作不仅仅是提升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挖掘医院自身内在潜力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公立医院根据年度规划发展目标制定成本会计工作的目标,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目标分解、管控、核算、分析、考核,力求以最小成本达到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目标。对成本目标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管理,通过制定项目或病种的标准成本,耗用的医疗成本参考标准成本进行管控,并将标准与实际成本相对比,评价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绩效,对不利差异进行纠偏,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基于目标要求的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关键要点

 

公立医院成本主要实行院、科二级的成本管理体系,一般较重视直接成本,对间接成本管理不够重视,致使医院员工参与度低,且无法将成本管控细项落实到位,成本管控目标不合理、方法不得当以及成本与效益不配比的问题也制约了员工的工作创新性和积极性。偏重于事后考核的成本管理现状,致使事前制定的成本考核指标流于形式,偏离医院经营管理重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无法有效发挥指导科室成本核算的经营活动的作用。由此,必需运用管理学原理及成本核算方法,制定项目的标准成本及相关费用,将标准与实际成本比较以此评估经营活动的管理绩效,对不利差异进行纠偏以达到预计目标收益的成本管控法。

 

实施成本目标管理时必须注意充分关注以下重点的:①需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成本目标管理需要医院全体员工的支持,各尽其职,参与管理,各尽其责管控好本岗位、本科室的责任费用,如此才能有效、持续地完善医院的成本目标管理;②成本管理要贯穿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性。即贯穿诊疗护理工作的医疗流程全过程,从采购计划、实施采购、仓储保管、领用等环节,以及临床、医技、医辅、行政后勤、科研单位等部门,均需重视目标管理工作即降低医疗成本及节支医疗费用;③成本管理需重视技术效益。医院成本目标管理是将医疗技术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是将经济效益融入医疗技术活动之中,决不是单纯的医疗经营活动,唯有关注医疗技术的效益分析,方能获得医疗成本最小但效益最好的最佳方案;④必需实施成本绩效考核。实施全员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及全过程的医疗活动核算是医院成本目标管理的基础,如此方能保障实现全成本的目标管理。

 

三、提升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主要路向

 

(一)夯实医院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强化意识宣导

 

1.优化财务组织机构。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所涉及岗位分别制定详细的会计岗位说明书,明确该岗位所需的工作职责、专业技能、素质要求、工作内容、工作质量要求等信息。

 

2.专业素质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制定财务人员专业培训计划,不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每年继续教育、医院内部及行业协会举办的财务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内容涵盖医院行业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流程、专项案例、实务操作等。选送专业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会计参加外部资深培训机构举办的高级财务管理培训。

 

3.完善岗位成本控制,建立院、科二级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心。以财务科为管理中心,以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采用阶梯式培训,财务科定期对医院成本中心负责人进行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管理宣导,再由各中心负责人对部门员工进行成本管理宣导,强化全院员工的成本管理的意识。

 

(二)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实施精细化管控

 

A医院利用全成本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财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共享数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管控。

 

1.建立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A医院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了院、科二级5大类科室成本核算科目,即直接医疗(分20个核算单元)、医疗技术(分13个核算单元)、医疗辅助(分31个核算单元)、行政管理(分29个核算单元)、科研单位(分17个核算单元),依据开支范围,按成本费用性质划分成114项进行精细化管理。

 

2.医疗流程全过程的数据统计、归集。①对医院月收入数据按门诊及病房收入进行统计,明细至各开单科室工作量(门诊、住院、医技)、及开单项目明细;②按科目成本大类和成本核算项目进行科室直接成本统计,并统计公共行政支出、内部服务分摊表;③统计门诊及病房收支结余表(管理费用分摊前)。

 

3.制定科学的分摊方法和标准。首先进行成本科室人员(包含在职、临时、医学院校人员、返聘人员统计)、电话使用情况、科室占用房屋等统计,通过直接成本数据、内部服务记录、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和预算成本维护,归集医院各类成本数据,确定分摊方法和标准;其次在月末,完成医技、医辅、管理及公共成本向直接医疗科室进行成本分摊。如行政后勤人员管理费用可按各科室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公共设施成本可按科室占用房屋面积分摊,直接领用物品按受益的部门分摊等,将医院当期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合理分摊。再次各科室每月按科室结余分配奖金,按责任指标和技术指标、工作量计算奖金分配系数,充分调动全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意识。

 

4.强化成本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对医疗流程全过程进行全成本管理,通过医疗活动按科室成本细化单元的动态数据进行差异、因素、环比、对比分析,结合预算管理实施医院成本动态管理、分析,提供决策参考。

 

5.绩效考核, 强化医疗成本管理。财务运用本量利法对医院进行经营保本分析、科室单元保本分析,对科室结余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医疗成本管理。

 

(三)强化预算管理

 

以各科室为预算责任中心,以公立医院年度战略发展目标为编制基础,确定目标结余进而编制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预算。根据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年中、年末的考核并进行预算考核评价,向预算执行部门通报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差异原因并提出纠偏建议。

 

(四)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绩效管理体制

 

1.合理配置医疗人力资源,完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通过人才培养优化医务人员结构,建立具有医院特色经营的人才梯队,优化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师、社会工作者等人员配置结构,侧重以优质的技术型服务提升经营效益。

 

2.完善绩效管理体制。建立医德电子档案与职称晋升相结合考评,医德档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底“优秀”、岗位晋升、干部聘用等挂钩。以绩效为基础制定工作量津贴分配制度,倾向一线医务工作者及重点科室、岗位,倡导优绩优酬,调动公立医院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员参与医院成本管理。

 

3.全员参与成本管控。将医院成本按院、科二级分解,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科室、员工,将科室目标结余责任落实到各科室的每一位员工肩上,让每位员工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全院员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事前参与、事中监督,共同管理医院经营效益。作为成本管理中心的财务部需定期提交业绩报告及绩效评价报告,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对差异、执行进度进行分析,指导各科室下阶段成本管控工作。

 

(五)加强资金管理

 

新医改境遇下政府对医院投入的财政补贴有限,其在医院总收入的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促使医疗服务参与市场竟争,促使医院必须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金营运水平及拓展多渠道筹资,优化资金结构,如利用商誉取得银行授信以延期支付药品款或采取融资租赁购入资产,分解资金压力。通过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内生资金的能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益。结合医院运营情况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挖掘内部潜能,向管理要效益,以满足医院合理运营需求。

 

(六)加强资产管理

 

公立医院开展各项医疗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资产,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必需建立有效的资产监管机制实行全程化管理。首先必需建立和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项目要实行阳光采购,如单位纪检监察干部介入监督,特别是加强重点环节监督;其次需建立日常盘点制度,确保帐实相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再次需加强内部审计,实施内部监督职能,确保资产的有效运营。

 

四、结语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较为复杂,倾向于零碎化、具体化,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规范管理。通过构建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的高效结合实现数据共享,加强预算管理提升医院成本会计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实施医院成本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建立医院成本责任制促进全员参与医疗流程的成本管控,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实现社会效益、经营效益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办学定位 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

办学定位是高校面向社会需求瞄准自我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择决,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最佳体现。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多元化和激烈竞争的今天,独立学院应如何准确定位,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摆在独立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介绍,截止2011年5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不含独立学院)有820所,独立学院309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定义:“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还明确规定:“独立学院的申请者,应为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的合作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也可以是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独立学院在办学方面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具有优厚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依托母体高校的丰富资源,独立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管理模式,母体高校为独立学院提供了优厚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同时,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也给独立学院带来了办学资金、民营机制与活力,这些也为独立学院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支持。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实践也充分地证明:先天的办学资源和优厚的办学条件的支撑,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独立学院办学优势之所在。

(2)独立的办学形式增强了市场参与性与竞争性。从独立学院的诞生、发展历史来看,独立学院在投资主体、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教学保障等方面都呈现出与母体高校不同的一些特点:一是独立学院具有社会多样化的投资主体;二是独立学院具有企业化的管理体制,一般都设有董事会;三是独立学院一般都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方面凸现了企业化的特点;四是独立学院制订有双向选择的师资队伍建设规章;五是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机制,这一机制的确立赋予了独立学院更多的办学自由和更加灵活的办学形式,使独立学院之间竞争性更强,也更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2、目前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独立学院能够依托母体高校所赋予的先天资源和社会力量给予的优厚支撑,但也很容易受母体学校办学思路与模式的影响,如果墨守成规,不进行创新,不探索新路子,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终究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淘汰。因此,独立学院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准自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定位,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重要保证。目前,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认真研究和商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办学目标定位过高。一些学院脱离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院实际,办学目标定位过高。如一些学院提出的办学目标是:“创办全国一流水平的院校”。在这里,笔者并不否认有一流水平的院校,但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能办成一流。而相比之下,确立一个贴近学院实际的办学目标则更容易让办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任务和责任,才不至于陷入盲目的追求和自信之中。

(2)办学目标抽象化。在具有的办学定位上,办学目标过于抽象,不利于衡量和比较。如在区域定位上,不少院校普遍使用“定位……,面向……,走向……”等泛泛的大众化词语;同样,在办学理念上,不少学院还普遍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办学特色上,习惯用“办学有特色,管理有侧重”等语句。这些抽象的定位,看起来很时髦,但真正运作起来却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专业设置照搬照抄母体高校的模式。在专业建设上,独立学院缺乏创新意识,照搬母体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简单移植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偏重于市场需求的热点专业,缺乏品牌专业,盲目设置新专业,一味强调适应市场需求,忽视学生就业后的长远发展。

3、对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要实现规范办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独辟蹊径,明确方向,找准定位。

3.1 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主要是指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层次。从目前情况来看,独立学院主要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学科性“教学应用型”大学,应以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技能教学为主,专业涉及文、经、法、工等传统专业领域。从公办大学发展的历史看,从所谓教学型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反映的是一所学校学术水平的上升,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历程。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是以理工科为主的本科院校,其办学宗旨应是:“依法办学,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举办普通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学院并没有好坏之分,独立学院并不是低水平的学校,只是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还不具备承办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办学的类型定位是以客观条件和实际为标准的,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教育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3.2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由于受现有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制约,大多以“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一定位是符合社会分工和发展需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定位的难点在于理论上的取舍,在于实践中的创新,在于如何把培养目标具体化,转化为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院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作为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确立了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运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会计学专业要培养具有管理、经济、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实用型和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专门人才。

3.3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定位

当前,各独立学院都十分重视市场人才需求。但学院在开设热门专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毕业后的长远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考虑独立学院现有的资源,还要考虑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要依据短期、中期、长期人才需求分析设置专业,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要切实加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院设置的19个本科专业都是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机会较多的专业。特别是土木工程类、交通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工程管理类、艺术设计类等专业。还专门设置了由企事业单位一线专家参加的教学咨询委员会,参与制定学院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具合理性、更具科学性,使之真正做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提高技能”。

3.4 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定位

办学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教学创新和学校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我国独立学办学时间相对比较短,在短期内很难办出鲜明的特色。独立学院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整合资源,全员共同培育、创造、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逐步成熟,逐步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

3.4.1 内部管理机制要形成特色

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机制建设要紧密结合本校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与实施,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我院在办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并确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办公理念。学院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上,提倡“依法治校”。将基础工作下放至各系(部),施行“系主任负责制”;机关各部门负责监督、考核,并为基层服务。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单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3.4.2 师资队伍建设要形成特色

独立学院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知识渊博,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一是从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校办学规模、专业分布来组建师资队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二是建立健全师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兼职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准确地评定每位教师的工作绩效,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系(部),以便任课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独立学院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注意引入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对各项教学环节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引导和鼓励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在对教师加大考核力度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从薪酬、环境、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和心理上激励教师;三是要广开门路,不拘一格,注意积极接纳和引进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等一批高素质人才,打破学科界限,进一步优化学院师资结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精英,进而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院的认可度。

3.4.3 教师培训方面形成特色

要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其继续学习或深造,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同时要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学院要不断向青年教师灌输本院办学理念,使青年教师将办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之中。

3.5 联合办学形成特色

由于独立学院具有社会投资办学的这一特性,独立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所享受的待遇与公办高校很难并驾齐驱,这就要求我们独立学院必须走国际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采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实现独立学院与合作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学生就业提供快速通道。几年来我院与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目前我校已与石家庄智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网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邦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广泛开展了校内、校外分训,校内校外联训,使学生的就业率连年达到85%以上。深受学生、家长、社会的赞誉。

总之,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所处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准确定位、锻造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办学实践中认真加以贯彻执行,以独立学院自身的魅力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篇3

摘要 提升企业获利能力一直是企业为之努力的目标。当今社会,竞争越演越烈,企业依靠规模扩张获利越来越不适应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赶超先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立足于成本管理的实际,对加强成本控制实施探讨,以挖掘企业降本增效的潜力。

关键词 生产型企业 成本控制 控制措施

一、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及意义

(一)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生产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生产型企业停留在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人员庞大,岗位数量多,现代化水平不高;生产操作工人学历普遍偏低,理解力、接受能力较弱;基础管理水平提升较缓慢,企业以追求利润为动因,因此,在生产型企业提出成本控制不但要从人的方面挖掘潜力,更要从基础管理上下功夫。

(二)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物美价廉将是获得消费者认可的重要条件,降低成本,获得预期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成本意识有待加强

成本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成本控制的广泛性及持久性。正如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所说:“成本控制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华为一旦不去注意成本控制,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为了保持华为的领先地位,华为必须持久地坚持成本控制”。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要搞好,人才是关键。成本管理贯穿工厂生产经营始终,单靠财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各部门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将成本控制从被控制向自我约束控制转变,提高主观意识能动性,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将成本控制全面推进。

(二)信息化集成有待提升

现代的生产企业,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重要领域均实现信息化,财务部门的用友NC、车间的ERP等一系列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夯实了基础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不同软件的集成的困难导致数据未能高度共享,严重影响对数据资料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本核算只能是月底一次核算,不能实现实时成本,成本控制大多是事后控制。

(三)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脱节

预算管理全过程控制意识不到位,预算管理在企业未能高度重视,导致预算常常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企业,企业以生产为核心,导致企业生产车间常常忽视预算的控制职能。预算管理常常是费用预算或是资金预算,对于生产预算未能进行有效深入,导致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互脱节。

(四)产品设计成本的前瞻性不足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总和。在制造企业,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因此,成本控制必须从源头开始,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设计阶段的控制存在薄弱环节。重视新产品开发,强化创新意识,企业资源向研究、设计倾斜,但市场信息更新瞬息万变,假如新产品可行性研究不足,销售价格与产品成本不匹配,低端市场产品对应高配方设计成本,将严重影响企业利润,导致新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影响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对生产型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外部环境包括企业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市场的宏观经济条件,外部环境对企业是不可调控的因素,其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积极应对市场的各项挑战,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的各项法律法规、国际的公约、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针与导向等,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政府以有形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政治因素是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当政策有利企业发展的时候,企业的利润目标容易实现,企业降低成本不具备压力,当国家政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时候,企业利润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将加大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

2.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消费习惯与习俗等现象,文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习惯、需求和购买行为。以烟草企业为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越来越高的需求,“吸烟有害健康”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迫使烟草企业必须加强研发创新,开发低焦油的卷烟,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市场因素。市场因素主要是产品的供求关系以及竞争程度。当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产品竞争程度弱时,企业盈利能力强,但当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给,产品竞争程度弱时,企业盈利能力弱,企业必须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力度,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二)内部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是企业自身的可调控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生产规模、市场的定位,产品的质量、人员水平、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等。企业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发挥企业的优势,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应对市场对企业的挑战。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不是单一的依靠某个因素能够解决的,必须将企业内部的各微观因素积极调动起来,充分发挥管理协作的力量,企业成本控制才能有效得以实现。

四、改善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一)实施成本对标,提升成本意识

人的意识是最难以研究的领域,如何提升全员成本意识,将成本工作深入推进,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只能是从外部施加压力,迫使员工不得不降低成本,而对标就是这一有效的手段。工业发达国家中的成功企业,在构建竞争优势时采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很多,其中“对标”是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组织最佳管理实践完美结合所产生的方法,据美国2007年一项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对标管理。

首先探求企业内外、行业内外的最佳理念或实践,不断解析卓越绩效产生的重要因子,将本企业单位制造费用、单位消耗等成本指标,与先进企业,或是本企业的最佳水平进行对照分析、寻找差距,确定标杆。

其次,针对标杆,对影响标杆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确定改善领域,优化流程,逐步“赶标”,并通过标杆学习创新提升指标和管理水平,实现“创标”。

最后总结实施效果,分析成本对标取得的成绩,夯实基础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深入的向企业宣贯。

(二)实现信息化软件集成

现代财务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核算,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要求财务控制向业务部门延伸,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的、及时的信息,将财务管理推进更高一个层次。笔者认为,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应制定详细计划,尽量使用同一软件,实施信息化工程。该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1)使财务数据能链接到最明细的成本基础数据,适时控制材料消耗,有效规避经营风险;(2)推进资金监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化模块,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信息共享、效率提升”;(3)强化信息化软件的功能管理,将财务信息化软件从重核算向重管理转变。

(三)推进预算管理实现成本费用控制

1.预算编制实现成本费用事前控制。预算管理编制时,企业根据长期战略计划、短期经营目标,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方式,以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预算责任目标。预算管理办公室通过对各部门预算的审核,根据企业预算责任目标,战略目标等对各部门申报的经济事项进行可行性分析,下达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可以省的钱,一毛不拔,应当用的钱,毫不吝啬,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优利用。

2.预算预警、预算调控实现成本事中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预警及时发现偏差予以控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将成本控制在预算指标内;同时,针对客观因素引起成本费用偏差,及时分析原因,通过预算调整程序及时上报公司申请预算调整。

3.预算分析、预算考评实现成本事后控制。预算期终,预算分析通过成本费用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揭示脱离预算目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总结改进方法。对比各责任单位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揭示超支和节约,实施预算考核,实现预算管理对成本费用的事后控制。

4.引进PDCA循环从设计开始控制成本。PDCA循环又称质量环,是全面质量管理(TQM)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被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持续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也可按照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的顺序进行,并且不断循环下去,具体做法是:

第一,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根据企业产品定位,调查市场需求,测算企业利润目标,在设计阶段制定材料成本控制的目标,保证企业利润在长期能够实现。

第二,成本控制目标执行。工厂各责任中心围绕成本控制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部门加强与生产环节的联系与沟通,了解成本控制现状,为控制成本提供数据支持及可行性建议。

第三,考核成本控制结果。

第四,强化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夯实基础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成本反弹。

五、结论

当今企业的竞争,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成本控制是否有效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阐述了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提出了对标、信息化集成、预算管理等改善成本控制的措施,以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凤.论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29):45-47.

[2] 陈爱容,张永榜.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J].商业会计.2011(2):57-58.

[3] 赵莉.浅析企业成本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192-193.

篇4

关键词:我国高校 财务治理创新 治理能力提升

高校的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其体制机制、理念以及整个体系的构建都在朝着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方向迈进。高校财务治理工作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等各个环节,在高校治理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规范和加强财务治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措施。随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以质量提升和科学管理为手段的内涵式发展日趋重要和紧迫。因此,高校加强自身的财务工作,苦练内功,敢于创新体制和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科学的财务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财务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我国高校现行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治理是高校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通过制度安排,将财权在高校内部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权力相互制衡性,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关系,实现效益和公平的统一,达到高校价值最大化。财务治理是高校治理的核心,高校治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其财务治理来实现的。目前我国高校财务治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财务战略管理功能较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会人员由于忙于日常的财务工作,对高校新制度、新法规学习不够及时,缺乏对高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财务管理问题的总结和提炼。李根旺(2015)研究得出,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者往往忙于日常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传统工作,对全校财务管理效率改进及财务活动预测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还较少,税收筹划、资金协调、资金效益管理、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较弱,导致高校财务工作的战略管理功能较弱。

(二)资金的使用绩效不高,财务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

1.成本意识淡薄,激励效果不明显。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办学自,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具体的办学成本计算与核定办法,高校一般只注重核算经费的总支出,而不考虑项目成本的支出效益。长期以来,高校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靠财政预算拨款,由于现有财政体制将高校按照行政单位来管理,在预算管理方面,上级部门更多的是考核预决算的吻合度以及预算的执行率,很少关注高校的成本效益。主要做法是基本支出年底结余无条件收回,项目支出最多使用两年。许多高校为了防止资金不被财政收回,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现有高校会计制度实行的收付实现制,使得高校难以对其所属的各个二级部门进行完全成本核算,这也是导致高校成本意识比较淡薄,资金使用效益普遍不高的原因。

2.忽视对存货的管理和会计核算。2012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高校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从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1 500元),导致原本属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大量教学仪器、办公设备转为存货管理,再加上每年购入新增存货,这些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不容忽视。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财政、教育部门均没有出台高校存货管理办法,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要让高校主动去管理这些存货,动力明显不足。此外,我国各高校存货基本实行的是校内各部门分散采购制度,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集中采购制度始终难以推行,现有的核算和采购制度使得高校财务部门在存货报账后就失去控制和监管了。为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财政部门多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未实行政府采购的存货不允许报销,但由于监管跟不上,这项工作在高校推行的效果很不理想,存货购入价格的合理性无法判断使得高校财务部门无法对成本进行监督,存货的入库、发出等无可追溯性。因此,我国高校存货管理还相当薄弱。

(三)预算编制不够全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是高校治理的经济基础和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这一重要性。就当前而言,国内还没有高校建立起预算执行监督评价办法,对预算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及预算执行的均衡、序时、有效进行监督考核。由于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1.高校没有将预算管理和自身目标责任很好地结合,教育资源未能得到最佳配置。一些预算项目论证不充分,预算申报存在很大水分,表现为“巧立项”或“报大数”,部分经费支出绩效不明显。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未能实现有效结合。(1)重货币资产,轻存量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较突出。我国高校对于货币资产管理较为重视,而对非货币性存量资产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问题非常突出。(2)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论证及效益分析机制尚不健全,资产配置没有和存量资产有效结合。(3)预算的编制不够全面、清晰,学校尚未将二级部门全部可控成本如水电费、人员费用、资源占用费纳入到预算中,导致人员配置冗杂,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等诸多浪费。

3.高校对资金使用状况的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及绩效报告工作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

(四)对二级部门的考核监控机制执行效果不理想。高校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二级部门的监控作用,推进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现有的年度考核指标设置,定量的指标明显偏少,定性的指标太多,再加上奖惩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考核往往也只能流于形式。

(五)政府、学校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上级政府在管理高校时,越位、缺位及错位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资金怎么用,用到哪些地方,其实高校应该是最清楚的,但政府往往在经费支出范围上做了很多不太科学的限制,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办学的积极性。此外,再加上我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提升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财务治理创新与治理能力有利于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高校治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包含领导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以及财务、资产、招生、人力资源等全方面的治理。而财务治理在高校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发展。2012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首次超过了GDP的4%,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正式进入新常态。在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校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财务治理若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落后的财务治理必定会增加高校的教育成本,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浪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财务治理要准确认识、适应、服务新常态,加强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抓紧推动治理方式转型,在多元化投入、绩效考核等关键方面取得成效,为高校转型升级和提高办学质量提供财力保障。

(二)为更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变化,高校必须加快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以及教育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高校要完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项目审计、公开财务信息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对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管理。正常的财务运转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从而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保障作用。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依据自身的自,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彭黛云(2014)指出,良好的财务治理必须具备高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及良好的协调反应机制,高校要善于运用成本核算、资源配置等财务手段进行资金运营。

(三)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是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从财务的视角来说,高校要通过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来加快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程,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在于理顺高校内外部关系。高校财务治理作为内部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对理顺高校内外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陈伟晓等(2015)指出,从财务的角度构建符合高校要求的财务治理模式是推动我国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财务治理的功能及其作用,在保证常规性财务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的同时,通过资金的科学投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确保学校重大战略的实施。要将财务治理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到服务高校战略的高度。

三、我国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多元化筹资能力。

1.领会和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质和内涵。高校要转变理财观念,树立正确的理财思路和科学的理财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以创新的思维,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提高财务政策的执行力度,合理安排预算,提高财务管理绩效。

2.要探索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高校要对办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变革,拓宽资源来源、优化资源组合;要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有效地导入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高校还应借政府职能转变的最佳时机,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赢得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制定方面,推动政府以优惠的税收等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的资金,利用多元化资金改善高校软硬件建设,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高校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立校,凸显办学特色,加大对重点专业学科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二)创新财务绩效评价制度,构建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李梦苏等(2013)指出,为打破我国高校过去“重投入、轻效益”的局面,客观上就应倒逼高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取得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综合的评价。通过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引导并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使其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路径更加科学,促进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开展绩效评价,有利于减少资源的铺张浪费,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维护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高校应在不断完善财务治理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可行原则,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几个方面架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高校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预算及其重要性,使高校的战略目标落地,并根据目标配置资源,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通过目标制定、分解、跟踪、考核的循环促使目标的达成。预算也许不完美,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没有了预算,高校之船该驶向何方?没有了目标,又如何达成目标?

2.预算编制时要增加绩效预算内容。运用绩效预算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运用。要改变原有的资金无偿使用的习惯性思维。通过调整预算安排,加强高校软实力建设。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将预算与部门工作绩效挂钩。

3.建立健全高校的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是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机制的运行规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根据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建立一套易操作、又易使用的综合财务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学经费使用的评价,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评价,对后勤经费使用的评价,对行政经费使用的评价以及高校服务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要按照市场规则管理和营运高校资产,建立资产共享、有偿共用与成本补偿以及追踪问效等机制。研究制定高校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将绩效评价结果和增量配置、存量相挂钩的激励与奖惩新机制。

(三)推进财务治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作用。

1.开展完全成本核算。张云(2012)指出,高校应借鉴企业成本会计的理念,将学校在一定时限内的经费支出与其所取得成绩等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只有通过成本的比较分析,才能让各二级部门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绩效观,乃至成本效益观。要通过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找出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项资源的最佳配置。

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每年应考虑到市场价格变动和二级部门实际开支情况,修订和完善各类定额标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实施二级管理的高校,可以将二级部门作为一个责任中心的成本中心,把尽可能多的可控成本纳入到预算范围,切实扩大部门预算和经费使用接受监督的范围。

2.要重视存货核算。存货在高校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主动作为,建立存货的成本核算制度,对存货实施类似固定资产的二级管理(尤其是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购入时应先借记“存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其实施会计核算和监督),要彻底改变当前消耗无记录、会计无核算、期末无盘点、脱离会计监督的状况。对于年用量比较大的存货,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并指定专门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3.大力发挥财务会计在高校核算和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积极遵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单位加强治理、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价值创造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决算分析评价、促进管理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树立“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资源”的理念,完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四)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系统和以人为本的财务服务体系。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高校经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层次多、环节多、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等特点。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不再是相关人员是否尽心尽责及财务纪律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转换教育经费的管理模式,结合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透明的教育财政管理、分配体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通过科学规划、控制、决策、考核等手段实现教育经费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是解决并改善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和突破口。

(五)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及监督职能。高校财务治理要体现人文性与人性化,处理好财务监督与服务两个职能之间的关系,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具体分为业务层面和治理层面两方面:

1.业务层面。财务部门是高校最为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会计工作岗位也是高校的关键岗位。高校会计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只有记账、算账、出报表等工作那么简单,其管理职能还包括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监督高校资产、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促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使之相互制衡,强调在“统一领导下”发挥团队的集体决策的财务管理模式,为高校经济活动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基础。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财务部门是高校的执法部门之一,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具有表率意识,工作认真敏感,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政策,对经费的开支要有严格的把关意识,大胆为领导提出合理化经费使用意见或建议,控制不合理支出,充分发挥监督和参谋的作用。

2.治理层面。作为高校的治理层,应当支持财务机构、财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要严以用权,用制度来限制滥用权力,要加强自我约束、监督。大力支持财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的领导班子应从财务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度来定位财务工作,认清财务工作对高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理财、用财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决策议事规则,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要加强前期论证,要由高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切实承担财务管理的主体责任。

(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

1.按照“合理分权、充分授权”原则对校院两级的管理权限进行重新界定。一是要对教学、学生管理等职能进行分解,实行纵向权力结构的调整,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责,实现二级学院管理“责、权、利”相统一,确立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二是要强化行政部门对二级学院工作的宏观调控、指导、监督和协调功能,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从直接管理向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转变。三是要强化过程管理,量化考核指标。要注意克服各学院之间、各专业之间教学资源过分集中的现象。在资产预算编制方面,增量资产要与存量资产相结合,资产的使用要达到共用、共享。

2.强化对二级学院的考核监督机制。一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业绩考核,这是构建二级管理体制的关键。要提高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强化日常考核检查。如工作目标不明确,就可能导致许多工作得不到贯彻落实,甚至偏离高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因此高校要强化目标管理,配套责任考核,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既不提不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也不能使工作目标的设置流于形式,用日常工作取代工作目标。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各行政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评价等目标管理上,把二级管理具体制度的落实情况、人财物的管理使用情况作为学期、年度检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层的宏观调控监督和决策、指导功能,实现高效、优质、有序的教学管理目标。

(七)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人才是生产力,是事业发展创新的动力。作为高校更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也应重视相关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选拔、培养,为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输入新鲜血液。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应选择那些思想过硬,理论基础知识牢固,为人正直,人品优秀,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人才。在不断改革变化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为工作业绩突出的财务人员提供业务集训、岗位练兵和外派学习等锻炼机会,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积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建立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符合财务人员工作特性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将工作能力、业绩及服务质量等作为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做到以考促提升。财务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财务队伍建设,从领导重视、制度建设、岗位设置,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培训力度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法制化、创新型的财务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全体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财务部门要更加重视通过信息化推动和加强本校财务的各项工作。要做好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智能化校园一卡通,让全体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财务业务标准化以及流程再造,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进行处理,以实现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为高校创造价值。

(九)大力加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切实防范风险。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内部审计规范学校经济管理,落实各层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提高资源使用绩效。审计结果要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清单,逐个对账销号;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制度,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要加强对重点领域如三公经费、科研经费、工程项目的审计,切实防范风险。加强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推进结果公开倒逼机制。

四、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财务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主要的经营运作过程,综上所述,高校可以选择一些指标,通过专家的打分对自身的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进行评价,如财权配置能力(包括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二级指标)、业务控制能力(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贷款管理、收费管理、资产管理二级指标)、人员控制能力(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二级指标)及信息披露能力(财务分析、信息质量、披露效果二级指标),在评价前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描述,赋予四个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按高、较高、一般、低、较低给分,每个二级指标的中分为1分。最后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我国高校普遍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时期,高校要主动实践财务治理创新。高校的治理层要带领其团队增强学校的实力,实现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可以说是最佳的助推器。高校要通过财务创新与实践,在实务中进行摸索,用业绩和数字来证明: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校来说是必然的选择。S

参考文献:

[1]张云.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公办高校财务治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0):71-73.

[2]李根旺.现代高校财会队伍建设问题再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1):93-96.

[3]彭黛云.基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2014,(4):54-56.

[4]谢立本,李华军,冯汉杰.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5,(7):92-95.

[5]李梦苏,贺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08-110.

篇5

高校组织形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从设施型组织向团体型组织转变。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公共教育设施,但其实质要素并非“设施”,而是“人才”。也就是说,高校的实质并不是资金、设备等组成的财产集合体,而是由教师、学生、职员、公益代表组成的联合体。这应当是《高等教育法》第31条规定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本意所在。设施与团体是高校组织形态的两种主要模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权和监督权的分配结构。设施实行由外到内、自上而下的他律控制,领导权由主管机关行使,主要形式是对设施首长的任命权和指令权,内部工作人员被视为设施的附属工具,而设施使用人则被视为局外人,无权参与设施内部事务。与此相反,团体实行由内到外、自下而上的自律控制,领导权由团体成员选举代表机构和执行机构行使,成员是团体的内部结构要素,有权参与团体事务的决策。设施和团体的划分是相对的,高校同时具有两种组织模型的属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团体应当是高校组织形态的基本属性。基于这种考虑,高校组织结构应当作如下改革:

1•高校成员与国家主管机关分享高校校长的任免权。高校的设施属性决定了主管行政机关任免权的正当性,而其团体属性则决定了高校内部成员的选举权的正当性。根据设施属性和团体属性间的主次关系,笔者主张采取政府确认模式,即高校校长由高校成员享有选举权和罢免权,主管部门享有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确认权。国家主管行政机关直接任免校长不符合高校的团体组织性质,而不赋予高校成员的选举权则更不符合高校的本质特征。

2•扩大高校成员的范围,明确他们的成员主体地位。我国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仍然将学生当作设施的使用人。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以学生为本位”,无非舍本逐末。如果大学生作为高校成员主体地位都没有得到承认和保障,又如何能够在具体的决策和措施方面“以学生为本位”呢?近年来实行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改革,使高校走出了传统“象牙塔”的藩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外部关系。①在某种意义上,高校实际上已经成为各种利益群体展开博弈的组织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凡是对高校享有合法权益的利害关系人群体都有权通过代表参与高校内部事务,其中尤其是投资方利益代表、行业群体利益代表、退休干部代表等。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成员结构呈现多元化的扩展格局,除教师、职员之外,大学生、国家利益代表、行业利益代表和其他利害关系群体利益代表都是高校成员,在高校代表机构中应当为他们配备适当名额的代表,以使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在高校决策中得到体现。上述是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贯彻落实“顾客本位”、“跨学科的学习型团队”的关键所在。这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高校的组织形态是否可以采取基金会、财团法人甚至股份公司的方式?从公共管理倡导的组织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来看,答案应当是肯定的。高校完全可以与有关企业财团联合办学,对高校的组织形态按照基金会或者财团法人的方式进行改造。不过,高校作为学术自治团体的本质应当予以保障。

二、高校管理内容的知识化

知识经济促使“知识管理”理论滥觞。这里无意介绍有关的流派及其内容,②而是集中考察高校内部管理改革。以知识密集程度高而著称、以知识引导社会为目标的高校在大力倡导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管理的知识化变革。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应当成为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主导内容,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高校软资产管理制度。“软资产”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之外的任何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形态的总称,又称为无形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等。软资产作为实物资本、金融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资产形态的独立地位及其主导作用是经济学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但是,专门的会计制度还没有建立,因此,有人将软资产称为非会计资产。一般认为,软资产分为人才资产、制度文化资产、市场资产三类。这种分类也适用于高校,只是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如果说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特色是知识精英团体,那么,高校作为经济组织的特色就是软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高比例,即至少占50%以上。这一资产结构特征决定了软资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软资产管理来看,高校的校长和人事、科研、财务等部门都需要重新定位其职能。高校校长的核心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业务,而是知识管理,因此,高校校长的真正角色是知识主管(CKO)。人事部门应当从传统人事考核奖惩、档案管理转向人才资本管理,按照市场化的价值标准对本校拥有的专家人才进行核算,尤其是负责跨学科学术团队的组建。科研部门也应当从传统的学科建设、研发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统计转向知识资本的分类和测度,以及知识管理方法和流程的设计。财务部门应当将建立软资产核算指标,使学校的软资产能够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

2•学术团队建设。“团队”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这决非偶然。知识管理之所以成为独立的管理类型,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知识的综合性、关联性、复杂性和周期性,传统的“个人工作室”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知识的属性,按照优势进行组合、分工协作已是必然,因此,知识管理必然是团队管理。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倡导的民主参与、分权分责、无缝隙政府等目标只能通过跨职能的团队来实现。目前高校中的团队建设实质上是项目管理,非真正的团队管理。两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目标及其完成的方法,而在于成员的平等性和互补性,以及组合的稳定性、扁平性和共享性。项目作完即告解散的是“课题组”(researchinggroup),而决非“学术团队”(academicteam)。为了锻造黄金团队,必须打破等级和院系的藩篱,赋予学术团队以合法地位。凡能真正形成团队的地方,才是学校优势学科的“利基点”(NichePoint)①所在。

从组织法角度看,团队建设引起的核心问题是组织领导权的分散。每个团队都是自我领导的自治型组织,目标和行为规则由全体成员共同确定,每个成员在其专长范围内都是团队的领导。以行政领导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所谓“领导科学”,也必须作相应变革。

三、高校管理方式的合意性

篇6

现代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国际航运船舶流、国际航运信息流和国际航运资金流集聚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的国际化港口城市(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国际航运信息流中心+国际航运资金流中心),是港口城市在国际海运服务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标志。[1]

1.1 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

港口城市的船舶流取决于其海向和陆向腹地的货物流和旅客流。受集疏运经济性制约,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可以分区域同时并存,其在国际航运中心对比中权重较低。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城市的航运基础服务业发达,主要包括装卸、堆存、加工、理货、引航、船舶、货运、船舶供应、船员劳务、船舶管理、船舶修理、船舶检验等保障船舶客货运输正常运行的基础服务,主要衡量指标为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航运基础服务业收入、增加值、就业率等是否位于所在洲前列。① 由于各国港口管理体制、统计方法不同,可用距离核心城区200 km内的港口吞吐量进行比较。[2]

1.2 国际航运信息流中心

航运信息流取决于港口城市航运机构对外信息的影响力和辐射的信息规模,其典型标志是国际重要航运信息掌控者集聚,主要衡量指标为国际海运相关组织、各级政府海运管理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研发机构、海事咨询、海事仲裁、海运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等集聚水平是否位于世界前列。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国际航运相关信息往往可以便捷、经济地传递,具有显著的全球性特点,使国际航运信息流集中度远远高于船舶流,即国际航运信息流中心的数量较船舶流中心要少得多。

1.3 国际航运资金流中心

航运资金流取决于港口城市金融机构在航运领域的服务规模,主要衡量指标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或称为金融引领城市)地位及提供航运保险、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的规模是否位于世界前列。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及投资自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金融服务遍及全球各个角落,航运资金可以便捷、经济地在世界各国际航运利益相关者之间流动。由于航运业资本密集,涉及融资成本、税收政策等因素,使航运资金流集中度远远高于船舶流甚至信息流,即国际航运资金流中心数量更少,也使其在国际航运中心对比中权重较高。

国际航运中心是对城市的定位。区域内大型港口城市功能均可满足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的需要,而国际航运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要求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文化、语言、教育和交通等环境,因而其也是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和国际化港口宜居城市。

2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与形成模式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航运的发展演变,国际航运中心逐步形成分别以伦敦、纽约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西欧板块”“北美板块”和“亚洲板块”并立的格局。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英国伦敦港和美国纽约港为代表,依托其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发达的海运业和完整的海运产业链,对世界海运技术发展、标准制定和国际海事相关组织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从而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成为全球国际港口宜居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并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二是以新加坡为代表,虽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依托和完整的海运产业链,对世界海运发展贡献(包括重大技术、标准和国际海运组织建设等)也有限,但其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早期在英国统治下就成为国际重要中转港,后沿用英国的法律体系,抓住世界产业、航运要素向亚洲转移的机遇,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制定自由港政策、优惠的航运融资和税收政策,建设成现代国际港口宜居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航运要素在向亚洲转移背景下实现向新加坡集聚,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日本、韩国和荷兰等国也已充分认识到航运中心的产业聚集和带动作用,在政策制定和区域发展中注重建设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3-4]

进入新世纪,随着亚太经济,特别是东亚地区及我国经济兴起并进入发展快车道,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主要标志的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已明显转向我国核心港口城市,使其确立了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地位。虽然新加坡、香港、纽约和伦敦等港口的吞吐量地位在全球有所下降,但他们依然是太平洋地区和大西洋地区的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2012年,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仍然居全球金融中心前4位①,且伦敦依然以其信息、金融、交易、海事仲裁和研发培训等在世界航运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1995年,国家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均采取措施,紧紧抓住需求快速增长、海运市场空前繁荣和“中国因素”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过逾10年努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距离国际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尚有较大差距。[5]

3.1 航运基础服务业

3.1.1 成 就

切实抓住2010年前战略机遇期的三大特点,以洋山深水集装箱码头建设和长江口整治工程为重点,上海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适应了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高速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码头作业效率迈入世界先进水平;抓住“中国因素”的有利时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004年超越釜山、2010年超越新加坡的目标②,2010年以万TEU跃居世界第一位;港航装备制造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集聚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家、船舶企业139家、船舶管理企业97家、无船承运人948家、船供企业204家、船员服务机构57家和船员培训机构7家,注册海员人,形成了以保障船舶客货运输正常转运为目标、劳动密集型的航运基础服务产业,具备了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的地位。

3.1.2 不 足

航运基础服务业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长期以来对围绕船舶的基础服务业重视不够,在吞吐量迅速提升、到港船舶密度和大型化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航运基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功能缺乏竞争力,就业和增加值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3.2 国际航运信息和金融业

3.2.1 成 就

在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上海十分重视吸引航运要素集聚,形成北外滩和陆家嘴两大航运服务集聚区。全球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均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世界三大邮轮公司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2010年,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达到356艘、总吨位869万t;从事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行业的外商驻沪代表机构达250家,逾千家不同资本类型的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服务企业在上海开展经营活动;全球9大船级社均在上海设立代表处;2010年,9家国际航运经纪公司在上海注册;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中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上海航运交易所定期出版《中国航运发展报告》,CCFI、CBFI和SCFI等3个运价指数,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航运指数,特别是集装箱运价指数已具有国际影响力,并据此指数开发了金融衍生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在上海筹建航运保险运营中心。船舶险和货运险等航运相关保险业务发展迅猛,2010年,上海产险市场中船舶险首次超越企财险,船舶险与货运险总和在上海产险市场的占比已逾22%。融资租赁业务取得突破,成功吸引单船项目公司落户洋山保税区开展业务。

3.2.2 不 足

(1)上海属于全球金融中心多元化城市①,尚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金融机构网络覆盖面尚跟不上海运企业全球化发展步伐,提供服务的币种也难以适应国际海运多币种需求。

(2)城市整体生活居住、文化、教育和交通等环境与发达国际港口城市之间存在差距。《经济学家》杂志考察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和环境、社会安定、医疗条件等5大方面30项指标表明,2011年,上海在全球 140 个城市中排名第 79 位。2012 Global Cities Index and Emerging Cities Outlook从商务、信息、政治、人力和文化等5个方面对全球66个城市进行排名,上海列第21位,在亚洲落后于东京、香港、首尔和新加坡。

(3)商业和经济政策环境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间存在差距。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表的商业环境评价,中国商业环境在183个国家中综合排名第91位(2011年第87位),在亚洲远远落后于新加坡(第1位)、中国香港地区(第2位)、韩国(第8位)、泰国(第17位)、马来西亚(第18位)和日本(第20位),其中税收排名第122位、开业排名第151位、建设许可排名第179位。高税收在海运业表现为关税、增值税、资产处置税、企业所得税和船员所得税等高税率,对海运企业缺乏吸引力。我国海运船队规模虽然居世界第4位,但在上海注册的国际海运船舶仅相当于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平均水平的1/6,其中相当部分企业将经营机构、金融服务和财务放在境外,在香港注册的大陆船舶吨位约占香港注册船舶总吨位的40%。我国海运业发展存在空壳化的现象。

(4)争取国际海运组织集聚的道路较漫长。海运是传统行业,全球海运组织和亚洲海运组织基本在1980年前完成建设,即使是新成立的组织,也经过了漫长培育期,如“亚洲船东论坛”经过15年才最终于2007年在新加坡成立秘书处。吸引国际海运组织搬迁、组建新的地区性国际海运组织,都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4 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模式

4.1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调整和我国经济贸易转型,海运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2010年前战略机遇期部分特点逐步消失,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其内涵为:①我国经济力量和综合国力对比将显著提高,形成参与全球海运发展治理、提高话语权的机遇;②我国技术力量对比将显著提高,形成参与全球海运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的机遇;③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伊朗石油问题和周边国家觊觎我海洋等复杂形势,十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是国民认识海洋和国际航运中心作用的机遇;④世界海运市场、技术规则均处于新一轮调整期,按照国际接轨原则制定自由贸易区和海运经济政策可望实现,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造与其他国际港口城市相当的环境;⑤“中国因素”仍是世界海运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

4.2 模式选择

基于我国综合国力和航运要素背景,有中国特色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为:依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背景,发挥需求第一大国、运力大国及产业链完整的要素优势,加快技术创新投入,扩大开放,吸引国际海运人才,推动区域国际航运组织建立,不断提高国际海运话语权;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宜居城市,制定自由贸易区政策以及与海运大国地位相当的融资、税收政策,发挥“中国因素”的优势,促进我国国际航运要素回归,形成以国内航运要素集聚为主、国际为辅和要素集聚总量达到亚洲前列的国际化港口城市。

5 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措施

5.1 继续完善航运基础服务,巩固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地位

有序推进深水码头和集疏运通道建设,通过新建、改造等措施,使码头吞吐能力保持适度超前,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集疏运系统适应城市发展和吞吐量稳定增长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适时提升码头自动化水平,树立亚洲绿色港口和作业效率技术典范。

充分认识航运基础服务业在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性,客观认识航运基础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制定经济政策,推动航运基础服务业发展,培育若干具有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加大对航运基础信息的投入,全面提高基础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和可得性。

5.2 全面推进国际港口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全面小康和国际宜居城市标准,制定切实计划,逐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饮用水、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文化、语言和教育等环境,适应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居住、生活和工作需要。抓住国际海运调整、人才流动和产业要素调整机遇,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国际航运人才集聚上海。减少各类行政审批程序,形成科学的法规体系,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规范执法系统和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5.3 制定完善的国际航运经济政策,吸引航运 要素集聚上海

切实根据国务院2013年7月3日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全面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制定具体可操作办法,建立中国自由贸易港区,推进金融和监管创新。按照与国际接轨原则,先行先试船舶融资、企业所得税和海员所得税政策,鼓励和吸引海运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在海运融资、海运保险服务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吸引大型海运企业运营中心回归国内。

结合我国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和“中国因素”优势,制定政策吸引国际组织总部、亚洲分部(分会)、国际大物流企业、国际采购商、国际供应商、大型海运企业亚洲分部等集聚。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扶持相关机构向区域或全球性海运组织演变。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亚洲船级社协会落户上海。

5.4 全面加大科技和海事教育投入,推进海运 创新发展

按照一流国际海事大学和研发机构目标,通过政府投入和制定政策,鼓励海运企业和个人向海事教育和海运研发以不同方式投入,多渠道筹措发展高职高专、本科和研究生等3个层次教育的资金,保障海事教育的基础条件以及教学训练船等专业教育需要。以学校自身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引进外籍教师、教材及业内人士为补充,加强教学力量,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建立海运基础数据库。政府应加大对海运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基地建设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投入,对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以及国际公约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给予持续支持。在坚持企业主体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应用、节能降耗和减排新技术的投入,加强涉及排放指标设备设施的技术创新和建设能力。

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根据我国海域自然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海运、海洋资源开发和公务船舶实际需求,科学划分我国海区和海运环境敏感区,加快各类区域技术规范的制定和修订步伐,形成我国海域内各种装备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实现安全、绿色与经济性的统一。

加强对国际海运发展趋势、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跟踪研究,及时提出符合国际海运普世价值和我国海运发展实际的技术标准与规则修订建议,针对相关技术标准、规则调整对我国的影响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估。建立相对稳定的参与国际海运的机构和团队,加强航运政策和技术储备工作,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规则修订对我国海运的影响,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切实维护我国海运权益,增强我国在海运有关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TALLEY W K.Port Economics [M].New York:Routledge,2009.

[2] 张群僕,王杰.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枢纽港口市场边界分析[J], 世界海运,2012,35(12):1-4.

[3] LANGENDE P W.Clustering and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maritime clustering in The Netherlands [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2,29(3):209-221.

[4] SHINOHARA M.Maritime cluster of Japan: implications for the cluster formation policies [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 2010,37(4):377-399.

[5] 姜超雁,张婕姝,真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J].科学发展, 2012(7):18-24.

篇7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一)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金融改革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需要非常强大的、完善的金融系统来支撑。从整体上看,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以中介贷款融资为主市场,证券融资为辅的格局,银行体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时,资本市场过小与银行过多的融资负担又使得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效率低下。因此,中国目前的这种融资体制不利于长远的金融稳定,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改善中国的金融结构,使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互动发展,才能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迅速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而资本市场的激励作用又促进了金融中介机构的日益完善。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快证券公司、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坚持发展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类金融中介的改革,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步从综合经营走向混业经营。

(二)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考验

银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特性更多地是体现在其中间业务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银行主要是依靠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银行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都很小。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之比从1930年代至今经历了高——低——高的轮回,这与美国混业——分业——混业的历程有很大关系。美国商业银行1934年的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为24.57%,198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最低点,在1981年仅为7.09%:1990年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步增加,特别是1999年以后,占比上升到40%以上,2005年的占比为43%。其中,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有下降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其它非利息收入较多,与美国金融市场发达从而商业银行投资工具多、以及混业经营有很大关系。

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等收入;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也没有来自存款账户管理的收入。

目前,国际一流银行的业务结构中,投行业务基本上占总收入的30%以上。2006年全球十大投行业务排名中,以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等为代表的“银行系”金融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资本市场及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如何,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者对上市银行估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力强大的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不断进入市场,使国内银行在规模与业务创新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外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向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拓展成为必然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从事部分投资银行业务

虽然我国实行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但实行的分业经营并不是绝对的分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交叉和合作,而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正逐步走美国类似的道路,即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

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目前主要通过银证合作方式实现。

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银证转账、基金托管、证券业务以及资金的合作。

银证转账业务主要是指证券公司通过银行网络进行客户资金的划转是指投资者通过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网上委托、电话委托系统以及双方的自助终端等方式,实现证券保证金账户与银行储蓄账户之间的资金实时划拨。根据《证券法》第132条第2款的规定,“券商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必须全额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单独立户管理。”随着证券公司管理的日益规范,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建立了托管银行的制度,一方面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更强化了风险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基金托管是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作为基金的法定监管人,不但要保管基金的全部财产,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还要监督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审核基金净值及基金价格。

证券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展“银证通”业务,即指在商业银行业务系统与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相联接的基础上,以银行活期储蓄存款作为个人投资者证券资金清算帐户,通过银行电话银行或网上银行系统进行证券交易等相关业务,是为提供客户同时投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便捷金融服务。

资金合作,是指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提供合法资金。虽然,《证券法》、《商业银行法》都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但《证券法》同时又规定“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措的资金”,因此,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股票质押方式向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可开展部分债券业务,但目前仅限于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发行、兑付和承销政府债券,发行短期融资券业务;法律上并不禁止商业银行在境外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包括成为资产发起人以及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财务顾问业务,《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对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业务都没有禁止性条款规定;基金管理业务,200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进行证券投资。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为商业银行进一步综合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管理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成立和运作的时间尚短,与行内其他机构和部门存在职能交叉和业务重合,业务流程和协作还需进一步磨合。一方面行内其他机构和部门与投资银行部门存在分工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许多项目上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需要投资银行部门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和竞争策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业务定位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大业务创新、组织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创新,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投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未来金融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近期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主要的业务拓展领域,集中力量打开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而部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也都已成立了投资银行部,从事除股票和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实际操作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种少,发展较慢,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何发展,如何寻求突破是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

从美国金融业的历史看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如果说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天然的规模优势和庞大市值具备了成为“中国花旗”、“中国汇丰”的雏形,而城市银行则凭借其区域性优势占据了地区银行的生存空间。而对于其它13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来说,在中国所有银行中成为大型的综合性银行的银行可能只有一、两家,多数股份制银行都将分化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谁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起专业化的优势,谁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因此,一般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应和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明确发展定位,与原有优势资源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业务发展模式,并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核心行业,像投行一样的定制化服务,以及细化交易结构等。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创新,走出有特色化的、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目前,商业银行可以从搭建的七个投行业务创新平台中进行选择,并结合内部的优势业务,向专业化发展,可以重点发展以下业务:

1、综合性资产管理业务

随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试点扩大,通过基金公司为富裕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类理财服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票据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加上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原有的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以及衍生工具理财产品,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覆盖不同风险和收益的理财平台。将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整合,并进行联合营销,将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并为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将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之间的整合和行业之间的整合,许多并购行为将发生,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并购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并购提供所需资金。

3、专业化行业金融服务

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研究,围绕行业发展的价值链,专门为该行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资金需求方案,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管理服务。如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开展的“封闭式房地产项目”就是属于此种类型,围绕房地产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的资金需求,同时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此外,探索探矿权、采矿权抵押贷款业务,并对矿产类公司的价值链进行规划,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方案。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逐步消耗,其价值越来越体现出来,目前矿产资源的价格在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行业的风险较小,但市场价值却非常巨大,发展潜力高。

4、股权直接投资

直投业务特别是对拟上市公司的投资利润收入丰厚。从国际上看,直投业务是国外投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如高盛投资中国工商银行、以及2006年收购西部矿业3,205万股权;摩根斯坦利投资蒙牛并运作公司上市,之后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其投入产出比近550%,而对平安保险、南孚电池、恒安国际、永乐家电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与套现均非常成功。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高盛投行业务的PE的账面价值在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类PE业务增长近78.22%,发展迅速。

从国际上的私募股权投资(PE)情况看,国际上的PE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势,出资人45%来自于养老金,10%来自于银行、保险公司,还有12%来自于个人和企业。

随着国内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目前,信托公司已经被批准进行PE投资,证监会也批准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两家证券公司开展直投业务的试点。

因此,虽然目前银行资金不能直接进行投资,但可以通过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通道间接将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获得更多收益。

5、资产证券化业务

关于商业银行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行结构化融资。

总之,由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无论是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还是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现有的商业银行体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详细分析自己的组织结构、业务特色、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与专业投资银行相比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上所具有的优劣势,根据投资银行的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品创新,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建立具有投行竞争力特点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一整套与商业银行原有的、保守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同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在规范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还需要加强投行部门与行内其它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和行外的机构进行合作,有效规避政策的限制和监管风险,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不断完善和整合投行业务平台,不断推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竞争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综合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未来营销战略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今后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声誉开展业务,在项目融资、银团贷款、财务顾问、收购兼并等投资银行业务上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业务的开展,内部资源的整合,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应在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方面的实现突破。

1、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结合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实施长远规划。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业务运行和市场开发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客户也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加快,投资银行业务今后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工作,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划上,要树立长远目标,制定适合本行实际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誉、客户资源、机构网络、资金实力等优势,积极开展融资、理财、并购、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2、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以客户为中心,在拓展业务上实施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战略。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多元化、系统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为客户设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对客户实施多元化营销策略。同时,要针对VIP个人客户和重要公司客户进行专业化营销,为客户提供专项服务、个性化服务。

3、商业投资银行业务应树立特色观念,在实际运作中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瞄准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如果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要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这是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需要都根据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不断创新,以便在今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有所侧重,注意树立“品牌意识”,在某些投资银行业务的领域中突出各自的“品牌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抢占市场份额,创建具有本行特色的投资银行业务品牌。

4、投资银行业务营销应统一集中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实施团队营销。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参差不齐,大都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各地分支机构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随着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今后商业银行应对投资银行业务要集中统一规口管理,不能归口的,由总行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协调;同时总行投资银行部应加强分支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联动,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争取优质高端客户,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此外,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营销时,应注意实现多目标营销并重,尤其是对优质客户的业务要实行交叉营销,形成投资银行业务和传统银行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业务的品牌、资金、业务网络、客户资源等优势的同时,需要整合行内、行外以及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源,制定长期经营战略,全力打造投行业务品牌,通过管理、机构、产品、业务流程、销售、人才规划等全范围的创新,构建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结构合理、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格局。

(三)经营战略和目标模式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需要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特征、优势和投资银行业务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从投行业务发展全局出发制定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

鉴于银行业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商业银行内部对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经营战略:

1、建立业务管理机构

鉴于当前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松散、自发性较强的现实,商业银行有必要按市场导向重新考虑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建立独立的专门投资银行业务管理组织机构。当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为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可在总行层面建立按事业部制运作的投资银行部,给予投资银行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充分调动内外部各种资源,对投行业务实行系统的策划、拓展和管理。

2、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和客户需求挖掘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客户定位应建立在现有客户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客户的综合特征,分析潜在需求,作出准确定位。从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出发,投行业务的开展应以公司客户和VIP个人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以大型优质企业为当前重点发展的客户,以成长性良好,与银行服务实力相匹配,具有潜在投行业务需求的中型客户为未来重点业务开发对象。

3、多元化业务组合战略与重点业务战略相结合

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初期,需要构建相对平衡、能够带来稳定收入流的多元化业务组合;随着优势客户资源的挖掘,逐步形成了优势业务,此时,需要优先发展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巨大、客户资源聚集的业务,逐步形成某一业务领域独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特色,并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培育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树立自己的品牌。

4、全面创新战略

这是塑造大型专业化投资银行核心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战略之一,需要在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三个领域协调展开。在业务和产品领域方面,首先结合传统商业进行产品创新,拓宽业务领域,重点放在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业务领域,开发高质量的全新产品;在制度创新方面,重点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创新、决策体系创新、业务流程创新、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创新以及资源分配与共享机制创新方面。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并促进两个业务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投资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打造出业务品牌,随着政策的放开,通过投资银行业务资源的整合,将可能成为独立的公司,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中心。

5、业务整合

为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快速有效的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建立投资银行部为核心的投行业务运营平台,采取相应的策略有效的整合内外部资源,对业务进行整合,准确的细分客户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6、核心竞争力培育

综合化经营的着力点,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同样,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也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内部管理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业务流程管理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需要在执业规程、业务流程、管理与决策方面遵循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市场化原则。在业务操作中,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管理,以防范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在投资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中,首先应当弄清楚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围绕产品的信息流、物流和服务流这三个主要方面而进行设计,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般而言,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来说,能够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是“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案”和“提供资金”。

一般来说,普通投资银行业务项目流程包括了信息收集、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优选、内核、方案实施、项目总结等,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具体业务流程。但从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来看,可以根据项目的类型进行流程管理,如将业务分为顾问类(如财务顾问、投资、理财顾问)、操作类(并购、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和融资类(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结构融资、过桥贷款等)来管理。

对于总分行结构下投资银行组织结构,根据项目的来源、项目规模和难易程度采取的业务流程管理也不相同。首先,总行设投行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组织和协调),分行设投行业务需求处理平台(负责集中辖区内客户的投资银行业务需求),并建立授权制度,按照品种、风险程度高低、金额大小、操作程度难易等标准来界定相应权限,确定总、分行经营种类与额度。其次,将业务需求分三类:分行解决类、总行解决类和外部解决类,然后分类实施处理。分行解决类客户需求,由分行组织业务团队,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制定的业务模式和质量标准提供服务;总行解决类客户需求,由总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团队提供服务;外部解决类客户需求,由总行负责联系海内外专业机构。

(五)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品牌定位及品牌管理

作为从事高风险产业的商业银行。历来都非常重视信誉,把信誉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优良的信誉是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可以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取得筹资者的认同。同样,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并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市场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及突出品牌的顶尖特性。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誉优势和产品品牌都将有助于投资银行业务介入市场并得到商机。

但是,由于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是结合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的创新,也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加上创新是塑造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克服风险的最佳手段。因此,投资银行业务产品可以同原有商业银行的产品有不同的品牌,在两者品牌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可以自己发展自己的品牌,并进行管理。

3、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风险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机会。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属于非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构成将会有很大改变,信用风险将不再是主要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操作风险等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一直以来,国内银行业主要致力于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控制,促进投资银行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

一般而言,投资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同的投资银行业务有不同的具体风险(如承销风险、并购风险、投资风险等);而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是金融风险(包括流动性、信用、偿付风险等)、操作风险、商业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和政策,法律和制度、声誉等)和偶然风险(各种外部风险)。可见,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许多相同的风险因素,但商业银行更关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直以来,国内银行业主要致力于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除了继续关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操作风险、关联风险、利益冲突风险等。因此,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需要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针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1、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风险管理平台。

在原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针对投资银行各业务单元风险进行风险控制,更多的是立足于全行的层次,全面监控整体风险。同时,将业务、风险管理、审计稽核三条线独立,使风险管理和审计稽核独立于经营系统,直接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两个层面的组织架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总行内部

控制部门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要合理地制定投资银行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明确授权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督方式;二是通过在投资银行部门内部建立专门的内控组织来实施对投行业务的内部控制,负责对具体投行项目实施监督和稽核。

第二,根据投资银行的业务特点制定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对每一项业务、业务模块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当区分哪些风险是银行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银行不能控制的,并做不同的处理。

第三,建立集中信息系统并有有效沟通渠道。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个涉及全部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保证其安全可靠。通过这个信息管理系统,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使所有员工充分了解与他们履行职责有关的政策和程序。这样,可以将投资银行业务加入信息系统,使公司决策层能够及时获得有关投资银行业务财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一方面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将投行业务风险与银行业务风险进行隔离,建立健全风险约束机制。

首先,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内核制度。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下,结合投资银行业务自身的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大型证券公司的内核制度建设的经验,建立一套权责分明、规章完整、运作有序、高效的内核工作机制。

其次,在总行一级部门之间建立内部防火墙,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强化风险教育。“防火墙”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弱商业银行内的风险传递与风险外溢,具体包括信息防火墙、人事防火墙、业务防火墙等。防火墙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体、复杂的制度建设。

第三,增强依法经营的意识。由于金融政策因素的影响,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中常受到监管的约束和法律的障碍,要求投行人员提高依法开展业务的自觉性,努力寻找改善和转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3、从人力资源角度控制投资银行业务风险

首先,建立有关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人才招聘、储备方案,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建立完善的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人才评价体系,保证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高的道德水准;其次,定期进行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定期进行有关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培训;此外,还需要对投行人员进行包括内控意识与风险理念培养。

4、建立投资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

创新是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因此,在业务创新中可能会受到银行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其它监管部门的监管,一方面需要完善有关创新性业务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应与监管部门沟通,避免监管风险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对新产品和服务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建立新型业务应急预警机制。此外,新产品的推出、服务协议的制定、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等都要经行内法律事务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

(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外部风险监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混业趋势明显的影响下,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鼓励竞争、强调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主导监管理念,并不断推动着金融监管制度的重构和金融监管方式的转变。从全球范围看,出现了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趋势以及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趋势。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协议”)。“新协议”提出了银行监管的新框架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检查评估、市场约束)所构成,代表着最新的银行风险监管理念,为改进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新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复杂、摈弃了“一刀切”的资本监管方式,提出了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几种方法供选择。“新协议”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

第一,进一步扩展、完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内容与要求,并就资本充足率计算中的各种风险测算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二,转变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方式和重点,监督检查被监督银行的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风险管理水平是否相匹配,鼓励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对银行进行全面的行业监管。

第三,对银行的信息披露范围、内容、要点及方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银行风险进行全面的社会监管。

根据“新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要求更全面,更为严格。面对资本约束和资本困境的严峻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大力拓展低资本消耗的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积极调整传统的以公司信贷为主导的业务结构。

在原协议中,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而“新协议”的风险包括了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其中,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对各种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监管当局监管的重点。

“新协议”要求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其中要求必须将投资银行业务与交易业务与其它业务一起分别归结为三类风险,并应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度量,并进行风险汇总。这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新协议”适当扩大了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以抑制资本套利行为。原协议中,对证券化资产的风险水平确定得比较低,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新协议”对银行投资于非银行机构的大额投资要求从其资本扣除,即对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总之,“新协议”鼓励商业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建立起能及时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的管理系统,以增强有效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

首先,要更新监管理念。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协议”不仅推动了银行监管理念的重大变革,还勾画出了一个新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银行监管当局作为一种外部监管,要重点检查、评估商业银行决策管理层是否充分了解、重视和有效监控本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否已经制定了科学、稳健的风险管理战略与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已建立了能够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要检查、评估商业银行采用的内部评级法是否可行,以及通过内部评级法计量风险和确定资本水平是否可靠;要对所建立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及时检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根据其实际风险水平,建立和及时补充资本金。此外,要监督检查银行是否及时、充分、客观地披露所规定的相关信息。

其次,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对银行业实行机构性监管,突出表现在: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由于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保险业务,如果单由银监会监管银行,只能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在我国仍实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情况下,除了“三会”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监管外,应当从对银行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及不同监管机构监管银行的不同业务。银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证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保监会主要监管银行的保险业务。

第三,现阶段的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格局,使得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自成系统,工作中各司其职、条块分割、沟通不足、信息难共享,这些因素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从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似乎已经逐渐出现了对统一金融监管的客现需要。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无论是金融产品的交易,还是金融组织、金融市场之间的合作与结合都将从广度和深度上日益加强,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的影响日益深远。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与国外金融的联系日渐紧密,对金融业的监管和控制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尤其是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全球混业的趋势、国外大型金融集团的合作使得监管的难度更加凸显。另一方面,国内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越来越多,金融集团的发展等已经初露端倪。这些均就要求金融监管体系更加灵活、更加综合、更加统一,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我国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统一监管过渡有可能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篇8

在经济增速减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新常态背景下,白酒行业暴露产能过剩、价格泡沫、质量监管漏洞、消费群体流失等显性问题,亟需白酒产业战略转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白酒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缺失白酒行业“生态位”错乱,“生态链”濒临断裂,如白酒行业定价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缺失,缺乏产品研发、更新的动力,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不断受其他多样化替代产品的挤压。根据解决白酒行业现存问题紧迫性的需要,基于梳理商业生态系统五方面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子系统核心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模型的特征、框架结构及运作机理,并划分了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即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行业竞争系统、行业支持系统及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对其作用及系统成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核心生态系统内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白酒企业进行类别划分及差异化对比,提出针对性的企业战略及企业规划。最后,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促进白酒行业战略转型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商业模式;白酒产业;竞争战略;经济新常态

一、问题提出

2012年,白酒行业结束“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白酒商业运行模式中暴露出产能过剩、价格泡沫、质量监管漏洞、消费群体流失等问题。从2013年起,经济新常态、严控“三公”经费等给白酒行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将白酒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商业运行模式、实现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白酒产业战略转型发展等问题提上日程。基于白酒产业战略转型的需要,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势在必行。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amesMoore在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的文章“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Ecosystems)的概念[1],之后,在其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s中进行了系统阐释[2-3]。商业生态系统指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体,包括供应方、生产方、销售方、市场中介机构、投资方、政府机构、消费者及其组成的生产与消费网络,在该网络中,不同企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企业之间通过“生态位”形成的动力系统网络相互关联,企业之间存在联动机制,一个企业的突变会引发多个企业变动,从而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形成反馈机制和反馈网络,此即是一个完整的静态商业生态系统。而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从微观角度看是一种耗散结构,即一个处于混沌状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不断与外界形成物质和能量交换,当系统内某一参量突破阈值后,经过涨落,突变为一种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平衡态。此过程交替往复,即为旧的商业生态系统不断被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替代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组织能力,表现为系统整体自动地从局部无序向整体有序,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演进过程;而本质上,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激励机制,即不同“生态位”的系统成员,为实现系统共同意志,在信任、互联互通基础上,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采取部分“让步妥协”,实现组织内、组织间协作整合。

自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之后,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商业生态系统内各主体关系研究,包括共生关系、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如顾力刚和谢莉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丰田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共生关系,发现非对称性共生与对称共生并存[4];谭建伟等基于共生体系与“食物链”理论,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系统,分析系统内共生关系本质及运行规律[5]。田世海和韩琳研究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中主体竞争关系和特征,构建了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的合作竞争演化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6]。其中,关于系统内主体划分研究较成熟,如钟耕深和崔祯珍详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并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几个划分依据进行阐述[7];郭喜明对商业生态系统内不同构成因子划分并进行研究[8]。第二,商业生态系统维度分析研究,如Hu等对碳交易行业从3C,即环境(context)、配置(configuration)、合作(cooperation)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重构商业生态系统促进新兴碳交易产业发展,并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模式[9]。在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有学者对其进行拓展,如Rong等在3C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扩展为6C分析框架,用环境(context)、合作(cooperation)、构建(construct)、配置(configuration)、能力(capability)和改变(change)六个维度分析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如何产生共赢[10];王兴元对Moore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顾客(people)、市场面(place)、产品或服务(product)、过程(process)、结构(structure)、风险承担者(share-owner)和社会环境(society)的4p3s七维分析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11]。第三,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战略的研究,如钟耕深等以奇虎360公司与腾讯公司商业纠纷案为案例,分析系统内大企业的角色与战略不匹配,导致商业生态系统失调,呼吁构建健康商业生态系统,明确企业角色与战略[12];崔祯珍分析了影响企业生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商业生态系统框架,阐述企业战略[13]。梁运文和谭力文成功匹配商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角色,并阐明骨干型企业的战略如何在商业系统内实施[14]。潘剑英、王重鸣在对已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内企业角色与战略匹配模型[15]。祝立群分析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作用机理及其本质[16]。第四,商业生态系统评价研究,包括系统稳定性、企业绩效评价等,如肖磊、李仕明从时间结构、价值结构、形态结构等多维度刻画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状况,并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7]。杜国柱提出商业生态系统评估的要素模型,该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等方法定量测度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变化情况,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18];王国顺、杨晨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商业生态系统内缝隙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19]。第五,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意义研究,如范保群、分析了在经济动态发展背景下,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思维构建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框架,并基于运用价值再造、价值分享机制,巩固生态系统维持竞争优势[20];Li提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重新定位公司的策略,以此取得自身利益和促进其整体生态系统健康,并从技术的角度,论证思科系统成功的利用该战略实施企业的兼并和收购进而实现企业长效增长[21]。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集中于完善系统理论框架和系统评价研究,鲜有对某一行业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针对传统白酒行业还没有涉及。基于此,构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就是要将白酒行业涉及的原材料生产、原酒供应商、白酒企业、储运机构、中间商、顾客,即整个与白酒行业的相关机构再造成为健康、稳定、抵御性强、恢复力高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链网络;其网络结构突破了传统、孤立以及零和的分析模式,实现系统资源最优的组合与配置,促进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子系统实现协同。可以认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树立“共生共赢”的战略理念,正确规划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不同战略地位,识别各类别白酒企业的“生态位”,构建有序、稳定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是经济新常态下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构建

(一)白酒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行白酒生产企业无论在规模、产量、大众接受度、价格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截至2014年底,在拥有白酒生产许可证的7000多家白酒企业中,100家酒企占据白酒市场90%的份额,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市场力量,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技术研发能力,对白酒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自2005年,白酒龙头企业相继推行产量扩张战略,各中小型白酒企业也纷纷盲目跟风抢占白酒市场份额,致使库存大增,引发产品滞销。同时,白酒企业不断追逐高端白酒市场,过度依赖政府商务销售群体和团购营销模式。并且,以“年份酒”为噱头,抬高白酒价格,使高端白酒价格泡沫越来越大,这一势头到2012年到达顶峰。2013年起,国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开支,白酒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高端白酒虚高等风险集中暴露[22]。同时,白酒行业中产品质量隐患层出不穷,塑化剂和酒精勾兑等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白酒行业是多头分段监管模式(即生产阶段由质监部门监管,流通阶段由工商部门监管,餐饮阶段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使监管出现交叉、领域模糊、监管缺位及监管真空等现象。并且,由中国酒业协会制定的白酒行业标准与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国家食品标准,在具体安全指标设置上口径不一致,凸显出缺失针对白酒行业质量监测标准的专门法律,无法摆脱白酒质量监督检查双重标准的尴尬。再者,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准入白酒行业标准,但在白酒质量监测过程中,一些企业送检白酒产品替代质检部门抽检,使白酒生产企业放松产品质量的合格要求。另外,公众对白酒产品普遍存在错误认知。酒驾、醉酒超速等造成的事故频发,常给人们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不少公众将白酒视为“罪魁祸首”;国家更首次于2011年将酒驾这一行为写入刑法,以强制性手段限制白酒的消费,引发公众对白酒产品的重新审视;高端白酒长期被政府公务消费,受2012年“禁酒令”、严控“三公”消费的影响,白酒被贴上“腐败酒”标签。这些片面化的观点限制了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白酒消费群体单一并集中在中老年的人群,他们对白酒消费有刚性需求,但对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重的80、90后人群更倾向口味较轻且多样化的红酒、啤酒或调制酒;白酒产品的消费群体十分有限且面临进一步流失。总之,白酒行业出现了“生态位”错乱,“生态链”濒临断裂的内忧外患:行业内部高端白酒定价标准、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缺失,盲目扩大产量却无法拓宽销售渠道,缺乏产品研发、更新的动力;行业外部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不断受其他多样化替代产品的挤压。白酒产业转型发展、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提上议程。

(二)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1.商业生态系统的框架模型及其特征构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需要考虑与白酒行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个主体和影响因素,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下对企业、政府机构、投资者、消费者不同群体及不同作用的区分方式,模糊化细分行业界限,扩大企业的服务领域。图1为参考相关文献构建的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图2为子系统核心商业生态系统模型。2.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图1、图2的框架模型可以发现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同企业成员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如图2所示,将核心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分为三种生态位:核心白酒企业掌控系统命脉,是实现其他白酒企业信息共享、消费者信息反馈、信息公开的中间平台,因此处于核心生态位;其余白酒企业处于系统节点,接受系统反馈信息,发挥特殊作用,处于节点生态位;消费者处于系统平台另一端,是产品流向的终端,又是检验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产出的终端,因此处于终端生态位。彼此分离的“生态位”可以避免过度的竞争,形成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范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据此,白酒企业需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位,防止与其他企业形成领域交叉,阻止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充分发挥特定生态位的作用与功能。第二,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系统,如图1中包含四个层次,该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内部由众多种类成员组成,如图2中划分三种生态位,同一类型成员实际工作中又有不同分工,形成了层层嵌套的系统结构;子系统成员分布可以是在一定区域内,也可以是全球内分散分布,且成员组成上也表现出复杂性。第三,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即白酒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会随时间变动发生更迭,不断会有其他新成员进入或旧成员退出生态系统,这种动态的转变会使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朝着更加稳固的势态发展,也可能使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走向衰退与灭亡;而且,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出生命周期特征,即开拓、发展、领导、更新或衰亡四个阶段,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不断发展与更新。第四,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表现为自组织性,即商业系统是一个高度自律的组织,系统具有一定自发调节系统成员作用,能催促完成系统任务、明确系统目标;当成员与系统内部环境相适应时,会促进成员协同发展;当成员与系统内部环境相抵触时,系统会促使成员自身变革,否则会被系统淘汰。第五,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更新、变革的动力来自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动通过系统平台被反馈至商业生态系统,而系统成员通过反馈的信息,快速作出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第六,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能形成协同作用,系统内部成员各尽其责、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形成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协同作用激励白酒企业为白酒行业发展考虑,采取适当的战略模式,实现白酒行业共生共赢。3.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子系统分析为构建健康稳定的白酒行业生态系统,辨识出系统中的关键成员,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的核心因素,根据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紧密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为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白酒行业竞争系统、白酒行业支持系统及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系统的核心,是影响与决定白酒产品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关键。核心生态系统包括供应含有淀粉和糖类粮食如高粱、大麦、玉米等的供应商、基酒企业、白酒生产企业、销售商、(潜在)消费者。整个子系统内部成员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是商业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成员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在行业内长期生存,还对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形成关联互动,无限次循环往复地作用核心生态系统。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会受到来自竞争系统的影响。白酒行业竞争系统包括直接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前者包括啤酒、葡萄酒、洋酒、果酒生产企业,后者指其他软饮料类饮品生产企业。竞争系统对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的生产、销售产生影响,其竞争产品与白酒产品共同分割饮料类消费市场。而究竟选择消费哪种商品取决于核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受竞争系统作用,又反作用于竞争系统。白酒行业支持系统为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标准指引、质量检测、技术支持、行业引导、融通渠道等是整个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后备支持系统,保障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是监督检查、融资渠道、技术支持的实施主体。白酒行业支持系统成员有投资者、国家质检总局及各地质检部门、国家发改委、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高校及白酒科研机构、消费者协会等。白酒行业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是指白酒行业发展的外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处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最外层,作用于核心生态系统、行业竞争系统、支持系统,为白酒核心生态子系统提供生产及销售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和地理环境,对白酒行业竞争系统发展产生负向影响,是白酒行业支持系统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技术、质量检验的背景或客体。尽管按系统内部成员的紧密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商业生态系统子系统存在瑕疵,但可以清晰的看到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层次,有助于凸现商业生态系统内重要成员作用,帮助分析子系统之间关联互动的关系,实现商业生态系统成员互利共生。

三、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战略

马尔科•扬西蒂和罗伊•莱维恩在《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一书中,对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与作用不同的企业做出划分。参照此标准,将白酒企业分为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缝隙型白酒企业[23]。基于以上白酒企业类型的划分,各战略类型的白酒企业差别对比如表1所示。四种类型白酒企业从地位、作用和支配系统强度三个方面看,都呈现从强到弱依次递减。从战略区域及产品线宽度看,呈现从宽到窄依次减弱。在业务战略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白酒企业未来公司战略进行调整,使白酒企业符合各核心商业生态子系统的“生态位”要求,重申战略调整对核心商业生态子系统的重要性。

(一)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神经中枢系统,占据商业生态系统中关键节点,利用较少节点就能掌握核心命脉,向其他企业共享信息、技术,为其他企业提供网络节点、平台。在白酒行业收缩的趋势下,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应构筑系统平台,搭建白酒企业与顾客最紧密的联系方式,利用平台向每位系统成员提供所需信息;同时,小企业与消费者也利用平台不断反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做大白酒行业,各白酒企业共享白酒行业发展红利,以双赢的战略方式取代零和战略方式。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应专注扩大市场势力,采用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并购战略,开拓蓝海市场,巩固核心地位,实现管理、经营、财务协同;在战略实施中,要有效控制管理成本、减少过度投资、突出主营业务、实现信息对称。最后,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要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将培养社会责任的观念贯穿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形成以社会责任为竞争优势的战略,为白酒企业树立良好的楷模。

(二)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指实施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战略,盘踞与操控较多的系统节点,对其他白酒企业产生挤压作用的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通常占据较多市场资源,具有低成本优势;但其获得很多行业信息却不共享,从自身利益出发并利用信息不对称,做出损害商业生态系统的行为,导致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崩溃。此类企业需从行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恶性瓜分白酒市场转向积极拓宽白酒市场,采用合作战略、动态竞争战略,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战略联盟,有效增强审度环境变化与预测竞争对手反映的能力,建立一种合作———竞争相平衡的动态竞争关系;白酒产业规划中需积极鼓励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共享信息,为其他白酒企业搭建基础平台,实现平台盈余共享,逐步发展成为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

(三)缝隙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缝隙型白酒企业规模往往不大,但较集中于某一专有市场或产品,能有效区别其他白酒企业。这类企业应专注顾客聚焦战略,明确战略目标,识别竞争优势,具体包括实施产品聚焦战略、地区聚焦战略、顾客聚焦战略及利基战略,减少与市场上竞争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正面竞争,留存势力,开辟大企业尚未发掘、尚未满足需求、实力单薄的小市场,满足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可以制定空缺市场点战略,将白酒企业的精力集中至行业领导者忽略的市场、产品、顾客,通过开拓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使白酒企业迅速发展,从而增加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或者缝隙型白酒企业实施专业化战略,将竞争行动集中在某一细分市场,通过供应特殊类产品、服务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再者,拥有优质产品质量的缝隙型白酒企业可以实行卓越产品战略,与质量敏感的消费者签署长期合同,吸引消费者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来。

(四)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不属于有效的白酒企业,它们从系统网络中不断攫取价值与信息。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的存在及其战略的实施会严重损害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因而,这类企业应尽快调整战略,实施合作战略、聚焦战略,从细小市场出发,建立差异化的目标战略,注重与其他白酒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比如转向缝隙型白酒企业,开拓细分市场或未被发觉的市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总之,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占据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和较多的网络节点,构筑核心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网络结构;缝隙型白酒企业作为边缘节点补充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从而形成超分工整合。各类型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特质与地位,实施不同倾向的战略,自发组合成有层次、有分工的系统结构,彼此不交叉,形成互补。

四、结论与建议

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系统刻画出白酒行业循环运作的整个过程。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监管部门和白酒企业还需在标准制定、转型战略和行业责任等方面不断优化,促进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更新与发展。首先,监管部门应制定专门的白酒产品价格、安全标准。第一,考虑白酒产品易融于塑料等受污染的特殊性,设立专门的白酒行业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供应、生产、销售整个过程,防止环节交接过程产生白酒产品受污染,但要避免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做到监管到位不缺位。第二,白酒企业应正确标识白酒产品中基酒年份及勾兑比例,有利于形成透明的白酒价格机制,防止恶性哄抬白酒价格以及破坏白酒价格稳定的商业行为。第三,白酒产品质检标准一直参照食品安全标准,涉及白酒产品的质检指标不完善,缺乏针对性,有关监管机构应为白酒产品制定专门的质检规范。其次,白酒企业应以品牌和(潜在)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战略转型。第一,白酒企业可以开发多样化白酒产品,如盯住收藏酒、定制酒、创意酒市场,尝试个性化的营销渠道;定制酒不仅减少层层过程中的流通费用,还让厂商与消费者面对面,使厂商更关注终端消费感受;收藏酒、创意酒赋予白酒产品更多文化与艺术价值,在消费白酒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传统工艺与创意结合的高附加值白酒产品需求。第二,拓宽白酒销售渠道。白酒厂商应充分运用“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模式,利用电商平台,降低中间费用,回归白酒理性价格。第三,尤其针对新晋80、90后消费群体的口味与喜好,把白酒引入酒吧等消费场所,与其他酒类调制新型口味鸡尾酒,充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展潜在消费者。最后,白酒企业应实施社会责任战略转型。白酒企业作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系统成员,无论所处的“生态位”和发挥作用的差别,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白酒行业声誉,尤其是上市白酒企业需重视信息披露,使白酒上市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任何以短期牟取暴利而铤而走险的商业行为都会给自身企业发展和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破坏。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改变了“分小蛋糕”的战略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做大蛋糕”的新型战略规划。这种新型战略模式的推广,有助于为白酒产业战略转型探索提供新的路径方式和战略思维模式,更有利于白酒行业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MooreJF.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5/6):75-86.

[2]MooreJF.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s[M].NewYork:HarperBusiness,1996.

[3][美]詹姆斯•弗•穆尔,著.竞争的衰亡[M].梁骏,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顾力刚,谢莉.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共生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2):85-90.

[5]谭建伟,冯培云,廖晓艳.基于“食物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系统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4-123.

[6]田世海,韩琳.基于生态位的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主体竞争合作演化模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3):54-58.

[7]钟耕深,崔祯珍.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方向[J].东岳论丛,2009(6):27-33.

[8]郭喜明.从生态学的隐喻出发———商业生态系统研究[D].暨南大学,2003.

[9]HuG,RongK,ShiY,etal.Sustainingtheemergingcarbontradingindustrydevelopment:Abusinessecosystemapproachofcarbontraders[J].EnergyPolicy,2014,73:587-597.

[10]RongK,HuG,LinY,etal.Understandingbusinessecosystemusinga6CframeworkinInternet-of-Things-basedsec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5,159:41-55.

[11]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75-177.

[12]钟耕深,陈衡,刘丽英.企业发展与商业生态系统演进———基于奇虎360公司和腾讯公司纷争的案例分析[J].东岳论丛,2011(10):159-164.

[13]崔祯珍.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生命力及其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4]梁运文,谭力文.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1):57-63.

[15]潘剑英,王重鸣.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回顾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9):51-57.

[16]祝立群.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的作用机理[J].求索,2007(1):40-42.[17]肖磊,李仕明.商业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行为分析[J].管理学家,2009(1):43-49.

[18]杜国柱.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19]王国顺,杨晨.商业生态系统下缝隙型企业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务与金融,2013(4):46-49.

[20]范保群,.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3):3-10.

[21]LiY.ThetechnologicalroadmapofCisco'sbusinessecosystem[J].Technovation,2009,29:379-386.

[22]刘元康,金方媛.我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黄海学术论坛,2014(21):175-184.

[23][美]马可•扬西蒂,罗伊•莱温恩,著.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M].王凤彬,王保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4]蒋佳.名优白酒企业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应对策略———以四川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81.

[25]翁靓,曾绍伦.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估实证分析———以川酒上市公司为例[J].酿酒科技,2014(4):112-116.

[26]翁靓,曾绍伦.白酒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竞争力差异评估研究[J].生态经济,2014(11):70-74.

篇9

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及全镇3.1万父老乡亲,热烈的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

*镇地处*市*区城南,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辖20个行政村、171个合作社,8*0户、3.1万人。20*

年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20*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20*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

*省唯一的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矛盾集中高发,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维稳工作任务

也随之加大。在这种状况下,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保持社会的持久稳定,就需要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然而,当群众

的问题在第一环节不能解决时,就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因此,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乡镇作为国家行政架构中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处在前沿阵地。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乡镇职能存在与形

势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职责范围上大包大揽,管理对象上以直抓经济为主,在职能行使上以行政手段为主;乡镇

政府职责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缺失,部门间存在办事机构多、行政层次多、行政成本高的“两多

一高”现象。我镇原有48个内设机构,66名在编人员,每个部门平均1.38个干部,有的干部同时为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容易出现“干

部下村、部门关门、群众办事无人”的现象。在岗位配置上,存在着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苦乐不均、业务工作与包村工作矛盾、干

部疲于奔波等问题,往往工作辛苦一年,结果是领导不满意、干部有意见、群众有怨言。加之办事程序、制度公开不到位,群众有什

么诉求、问题是否解决、办理是否满意等长期缺乏监督,造成部门间推诿扯皮、责任不清、情况不明,群众办事经常多头跑、多次跑

,甚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使本来通过正常渠道能够解决的问题上升为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群众

利益。鉴于此,我镇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把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实际,从整合资源、创新工

作运行机制入手,不断改进作风,积极转变职能,着力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整合资源,转变职能,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20*年2月,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我镇在保持干部分片包村不变、站所

职能职责不变的前提下,先行试点,将原有的48个站所整合为“三办三中心”6个职能部门,即党政办公室、发展办公室、综治办公

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农科教服务中心、民生保障服务中心。按照职权与责权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思路,把“三办三中心”的

主要职能定位在服务“三农”发展,落实国家政策,加强社会管理,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上。为确保整合后权力正确行使,

我们全面推行阳光政务,把“三办三中心”的业务范围、办事程序、联系方式归纳整理后,以《致全镇父老乡亲一封信》的形式,发

放到了全镇每个农户手中,让全镇群众清楚了解和掌握整合后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办事程序,提高工作运行透明度,着力解决以往群

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安排专职人员,镇政府办公楼一楼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开放式办公

,全天候负责来镇办事群众的接待、引领、承办、转办、反馈等服务工作,在各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帮助群众协调办理一些申办

事项。接待大厅按照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办法,对群众来访实行“窗口集中接待、书面分项转办、承诺服务事项、限期反馈结果、跟踪

问效督办”的“一条龙服务、一单式办结”工作新模式。本着手续齐全立刻办、事情紧迫加班办、行动不便上门办、情况不熟帮助办

、有利发展变通办的原则,对能现场办理的事项,及时进行办结;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填写《服务承诺书》,载明办事群众基本

情况、申请事由、承诺服务时间、承办部门等内容,转交各部门办理。各承办部门办结后,填写两份《服务结果反馈单》,一份由村

便民服务代办员送达农户家中,一份交便民服务中心备案,从而彻底解决了群众来访重视程度不够、回应不及时、解决问题推诿扯皮

等问题。推行干部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制度,实行“审批服务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的“四

零”服务举措,促使干部在服务过程中忙时和闲时一样耐心,生人与熟人一样和气,干部与群众一样尊重,本地人和外地人一样接待

,受理与咨询一样热心,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多头跑、多次跑的

问题。用来访群众的话说:“现在的政府有了人气,我们来办事首先敲的门少了”。“便民服务中心给我一个单子,镇上村上的干部

都能上门给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半年的运行,便民服务中心上联区政务大厅,下联村便民服务代办点,真正搭建起了政府与群众之

间的连心桥。中心平均每天接待来访群众21人,没有接到一起群众投诉,满意率达到100%。同时,政府对各项工作、群众意愿和社会

动态也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改进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从感情上化解矛盾纠纷。在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众多渠道中,可谓是寄托希望的“底线

”。倘若这一渠道不畅,就容易使上访群众在失望或绝望中做出伤害自己甚至社会的极端行为,危及社会和谐稳定。为了畅通这条渠

道,我镇依托“三办三中心”,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延伸服务链条,组建了政策宣传、法律服务、科技服

务、劳务信息、计划生育五个便民服务队,深入村社每月开展不少于五次的便民服务活动,并由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公示服务内容。结

合党性锻炼,在镇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每位党员帮扶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一场新型农民培训会、培育一户科技示范大户、联系

一户留守子女或老人、至少为困难家庭办一件实事的“五个一”党性实践活动。党委确定每季度开展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举办一

次党员集中培训、最后一个月15日为全镇“便民服务日”、对工作进行一次集中督查的“每季四个一”服务活动。每到“便民服务日

”,五个便民服务队带上花名册、印章、现金或存折,分片深入村社,将农业直补资金、五保老人生活补助、优抚金、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大病救助金、计划生育特别奖励扶助金送到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家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党和政府

的温暖。一位困难群众说:“现在的党和政府好、干部好啊,不但给我们发钱解决困难,还不用我们去乡上、村上领了”。

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提升是促进工作的动力。在便民服务中,我们改变上访群众就是刁民的错误看法,始终认为“没有不好的百姓

,只有工作不到位的干部”,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造成群众重复访、越级访的主要症结就在于对待群众的态度

问题。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我们推行“换位思考法”,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和处理问题时,从上访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其所想

,急其所需,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群众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候只是为了讨一个说法,如果工作人

员能有一张笑脸、能让一个座位、能倒一杯热茶、能有足够的耐心听他们诉说完,那么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甚至有些问题可能因

此就彻底解决了。我们把带着感情解决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原则,积极帮助上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

难,耐心细致进行引导疏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一些棘手案件迎刃而解。如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案件时,得知当事

人因住院治疗,导致家庭困难的情况后,主动实施帮扶,为其购买化肥,协调镇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为当事人一家4口解决低保,最终

以真情打动了当事人,答应不再闹访,愿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干部定期深入

所包村驻村逐社了解民情,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协调处理群众之间的邻里纠纷,填写《民情日记》,反馈民情

信息,将组织的温暖、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3、深化法制教育,创新宣传载体,从思想上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乡镇政

府承担着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职能,肩负着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维护稳定、保障平安的使

命。如果宣传教育不到位,很可能造成部分群众诉求不当,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进而形成不稳定因素。针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和

问题发生的规律,狠抓预防性教育,加大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合理、依法解决矛

盾纠纷。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便民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召开法制培训会、综治例会、三级干部会及利用农民赶集等有利时

机,以张挂图片、散发传单等形式,宣传涉及粮食农资直补、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大病救助、计划生育、教育“两免一补”等惠农

政策,普及政策法规、村规民约,教给群众维权办法和解决问题的渠道,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由镇综治办公室创办《道德与法制》

月刊,以案释法,对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重视道德修养,主动学法、知

法、懂法、守法。将月刊发至村社,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将抽象的法律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个层面,

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4、加强社会管理,营造发展环境,从机制上防范矛盾纠纷。我镇把加强社会管理、营造发展环境作为防止矛盾纠纷发生的有效

途径。着眼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把生产经营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重点协调服务企业上项目、争项目、建项目;围绕蔬菜、畜牧、

制种三大优势特色产业,抓好订单农业落实和畜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制种公司准入制度,做好劳务输出培训,积极组建专业协会、

中介服务组织、运销大户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产品流通,确保农民增收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预防了

经济矛盾纠纷的发生。着眼于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以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平安家庭创建为载体,在教育群众增强防范意识、配套

技防设施的同时,镇上成立治安巡逻大队,各村成立巡逻中队,各社建立治安岗亭,开展夜间值班巡逻,构建完善的治安防范网络,

防止了治安矛盾纠纷的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深入开展燃爆物品、道路交通、农村危房等专项整

治行动,切实消除隐患,防止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着眼于加强村民自治,不断强化村民组织自治功能,全面推行党务、政务、村

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大力推行村财乡管制度,村级财务运行在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之下公开实施;严格落实“一事一议”程序,

公益事业建设由村民集体表决,村务活动做到了“阳光”作业,有效防止了干群矛盾纠纷的发生。

5、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着力解决影

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我镇把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举

措,让广大群众共享成果,共用资源,把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发展致富上来,有力地减少了矛盾纠纷,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有限的财力向教育倾斜,大力新建、改建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解决了农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以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契机,加大镇卫生院标准化建

设力度,村卫生所全面达到“四室分设”标准,医疗条件得到全面改善。20*年,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社覆盖率、农民参合率达

分别达到了100%和95%,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把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作为促进和谐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

“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万村书库”工程,文化网络日益完善,文化生活促进了镇风民风的持续好转。认真落实农村特

困救助、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补助等保障政策,农村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不断加强交通、水利

、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100%的村级道路得到了硬化,75%的渠系得到了衬砌,68%的农户建起了小康住宅。以建设生态家园为目标,

积极动员群众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评选活动,强化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使群众养成了良好的卫生

习惯。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群众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围绕玉米制种、脱水蔬菜、草畜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

广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了农

民对科技的接受能力和运用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宽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信息、价格信息、科技信

息、供求信息,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

6、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从制度上保障矛盾纠纷的解决。我镇从健全机制入手,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建立矛盾纠纷化

解长效机制,使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强化领导聚合力。建立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副镇长为主要

责任人,相关干部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机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位领导和干部头上。整合综治、等方面力量,成立镇民调中

心,配备2名分管领导和7名工作人员,充实了村调委会,建立了以老干部、老党员、老长辈为辅的“三老”义务调解员队伍,形成了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制度建机制。修订完善责任追究、值周领导坐班、信

访问题挂牌销号等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工作长效机制。实行“三办三中心”联系指导村、村干部包社、社干

部包户的“三级三包”矛盾排查机制,将每月8日定为全镇党员学习议事日,由村委会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摸排汇总,制定调解方

案,并迅速付诸实施;每月20日镇上召开综治调解干部例会,对各类纠纷动态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挂牌

交办,实行“四定三包”责任制,对因工作推诿、问题久拖不决,或引起重信重访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严格奖惩,使各

项制度落到了实处。三是靠实责任抓落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镇领导干部的评先树优、绩效奖罚挂钩,纳入村级考核目标体系,

实行重大事件“一票否决”,建立了目标具体、职责明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

。四是加强预防早化解。在预防和处理矛盾纠纷时,切实筑牢“四道防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一道防线由社

长负责,组织发动群众自觉落实治安巡逻、邻里纠纷调解等治安防控措施,社社有矛盾纠纷调解员和信息员;第二道防线由村支部、

村委会负责,及时调处涉及本村群众利益之争的矛盾纠纷,保证问题及时解决、不激化、不上交;第三道防线由镇政府联系指导村领

导负责,各办公室、派出所、综治办配合,处理村社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保证了矛盾不出镇;第四道防线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

责,分管领导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共同参与,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全力以赴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使热点问题不升温、难点问题不积

压,做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至目前,全镇有村级调委会20个,村级调委会主任20人,村级调解员114人,综治信息员513人。今年

元至八月,全镇发生矛盾纠纷59起,已成功调处解决58起,调处率达到98%;全镇有14个村实现“零”,3个村没有发生治安案件

,3个村没有发生刑事案件。

通过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促进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案件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扎

实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逐级解决疑难问题,使问题明显减少。今年以来

,全镇未发生进京赴省上访和集体到市区越级上访,越级个人上访减少11起、下降58%,民事纠纷减少17起、下降22%。随着矛盾纠纷

的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好转,与去年同期相比,治安案件发案数减少24起、下降38%,刑事案件发案数减少14起、

下降67%。二是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通过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开门接访,干部下访,最大限度方便了群众,妥善解决了群众关

心关注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走访和调查群众,满意率达到100%。三是政府公

信力得到大幅提高。镇便民服务中心上联区政务大厅,下联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以实际行动便民利民,使群众问题在第一环节得到有

效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有效树立了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四是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密切

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各级干部和全镇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工作热情,形成了凝心聚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发

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至7月底,我镇共引进、实施建设项目21项,总投资2.16亿元,较20*年增长12.44%;争取到资金1290万元,其

篇10

关键词:代建制修缮工程难点对策

Abstract: "construction agent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popularized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in the pilot, exploration, deepening stage, it is to deepen the reform way of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engineering project, improv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ensure project quality, schedule and investment benefit,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standardize the order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training center's renovation project implements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agent-construction system" of "agent construction system, leads to deep thinking.".

Keywords: agent-construction system renovation project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全国各地开始逐步推行“代建制”,且处于试行、摸索、深化的阶段。

“代建制”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代建制”就是将工程项目的建设人和使用人相互分离,转变成由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项目管理公司受投资方委任对投资进行管理并且负责对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也进行管理。是一种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的管理新方式。“代建制”就是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期间,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对实行代建制的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不变。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化的机构管理,不仅负责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的选型,还直接承担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代建代管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的有力措施。但对代建单位来说,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管理能力和强有力的协调力。

作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的上海具有众多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某些建筑物由于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经受了气候、地质、人为等因素的洗礼后,某些建筑物局部损坏比较严重,或者原建筑物在很多方面与现行不协调,例如屋面严重漏水,功能不能满足现状,装饰风格不匹配等等原因,而对其进行局部拆除修缮,而不改变其主体结构的工程为修缮工程或维修工程。下面结合上海市政府投资的市人大常委会培训中心的修缮工程,谈谈修缮工程实行“代建制”的管理难点和对策。

二、项目介绍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中心运转大楼(兴华宾馆)是九十年代初建造的大楼,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此建筑的外貌和使用功能定位上面与梧桐林立,具有华丽气质的华山路上的建筑群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将此建筑物进行部分的修缮装饰:一层大堂功能布局调整,大堂接待区域由西侧调整至东侧,西侧改为咖啡吧。大厅正门入口大堂挑空,与二层连通,空间感增强。一层北区调整为vip通道及休息区;二层原租赁给外单位经营,现收回自用。功能布局调整为办公区域,并新增了健身房及理发室,使用功能更加完善合理;建筑外立面整修,原建筑外立面采用条形方砖饰面,本次对华山路正立面及东西侧立面外墙进行防水处理。一、二层外墙采用干挂石材幕墙,3-20层采用聚合砂岩装饰面铝板幕墙,屋顶突出部分采用真石漆喷涂,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室外总体重新铺装,保持与建筑外立面效果基调一致;室内客房区域的走道涂装翻新。10层-20层客房区域走道进行重新涂装;节能环保方面对原有的空调节能改造升级,确保设备利用效益和节约了使用后的运营资本;并增加夜间泛光照明。

众所周知,建筑改造修缮项目因建筑设计时间跨度较大,原设计的技术标准与现行的设计技术规范已有差别,往往在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本工程在任务重,工期短,资金严控,方案多次变更调整,市府重视程度高,还要保证宾馆在装饰装修期间的其他一些楼层正常营业活动等等约束情况下,作为市政府委托的代建单位的管理难度和责任可想而知。

三、“代建制”管理期间遇到的难点

1、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

一个工程的管理应明确工程进度、投资、安全、质量等各项内容的具体目标,在实施工程中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控制,以期顺利实现目标。但在本项目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时就遇到许多难点。如设计方案尚未确定,并且在不断改变,甚至是实质性的改变,涉及到多位人大领导要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方案的最终确定有相当影响;最终资金尚未确定;政府投资项目需要的各项手续尚未办理;工期紧,在4个月的时间里必须交付使用;施工环境复杂,该项目到处上海市中心区,周边临近2条交通要道,对外立面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很高的要求;内部还有宾馆要正常营业,对防火、宾馆管理、客人的安全防护等方面管理要求也很高,不能出现任何意外事故,否则影响极大;涉及的参建单位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造价审计等均是上海市的知名企业,业主是市政府的相关部门,这就要求代建单位的项目经理的我必须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才能够掌控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2、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由设计方确定后,人大领导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经济的限制。特别是外立面的方案,外立面原设计方案为花岗岩石材幕墙,造价高,工期受限制,经代建单位项目经理积极主动与市人大、设计、施工和造价单位的多次沟通协调,并邀请中国工程院士现场考察后,建议采用高科技新产品聚合砂岩装饰面铝板幕墙,既满足设计上花岗岩石材外墙的建筑效果要求,又满足投资方面、工程进度方面及方便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减轻了原结构的荷载。确定外墙材料之后,业主对外窗的形式、内部功能分隔、某些装修材料的形式及材质不断提出要求等等,使得设计方案迟迟不能够确定,对工期影响具大。

3、相关建设前期的开工手续的办理

一个工程项目要实施必须办理相关前期手续,特别是人大项目更要做到合法合规的施工。这些手续主要涉及到项目报建及IC卡的申领,各种招投标工作、消防、质监申报、道路占用申请、工程报监、合同备案、施工许可证等。相对于改扩建和新建的工程,修缮项目的前期手续可以不需要规划许可和设计审图。本项目由于业主方是上海市政府,鉴于此特殊性,办理各类手续比一般项目要复杂,提供的各项材料要多,相关部门审核确认时间流程长,就是盖个市人大的公章也不是象一般企业那么方便的,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工期。

4、投资总额的约束

此项目是上海市财政局拨款,资金总量是限制的。根据财政局要求,所有报价单必须做到“货比三家”,并且政府采购总额的30%要挑选中小企业,其中的60%要挑选小微企业。政府的每笔资金都要用在刀刃上,要合情合理的使用。由于设计方案的不断变化,对每一次的变化调整,人大都要求提供造价方面的资料,进行比选。造价单位就必须及时根据变化的方案,计算出相应的投资额和增减额。这对于造价单位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有时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设计方案只能是简单的示意图,造价单位要在很短里提供相对比较准确的预算是很难的,造价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过程,业务娴熟,否则难以胜任。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变更和签证问题,这些变更主要来自业主方,信息沟通不畅,理解有误就会影响工期和投资的控制。

5、施工过程的控制

施工期间管理主要是安全方面的管理问题。要保证其他楼层的正常运营,又要保证闹市区的施工安全文明的施工,的确难度不小。工期紧,必须加班施工,道路上人流、车流量大,从一楼至20楼搭设脚手架,要满足安全通行的条件下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室内施工主要是安全、消防方面的控制,必须积极主动加强与运营方负责人及时沟通,才能保证标准下的质量,规范下的安全,水平下的进度,预算内的成本才得以实现。

6、“代建制”推行发展中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就“代建制”出台一个统一、完善的管理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的管理办法对代建制的含义、理解差异很大,代建管理的方法、职责和权利也各不相同,在基本建设程序中没有法律授权和认可的地位,作为代建单位的管理深度和广度的把控就比较困难,政府不断变化的要求,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造成代建单位的管理的界面很难明确,很多方面的最终确认人仍然由业主确定。当然,代建单位本身的业绩、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也是良莠不齐的,收费偏低,造成代建人才的缺失,综合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此修缮工程给代建单位造成了很大困难,管理、配置资源的数量上面都是成倍增加的。投入大,收入小,但是任何制度推行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身先士卒的人。

四、针对上述难点采取的对策

1、组织措施

代建单位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确定项目经理、项目组人员数量,明确人员职责,特别是建立前期手续专门小组,由常年做此业务的工程师担任,他们熟悉项目开工前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程序,熟门熟路,资源共享。同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计划、确定项目控制目标、明确信息、收集、反馈流程、资料管理等。

对设计、造价、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明确提出项目负责人资格的具体要求。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视程度,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是能够有决策权的、有相当工作经验的、有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工程顺利施工,

2、沟通和协调

代建制的项目管理沟通协调的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沟通协调的工作量尤其多。对不同的参建地位沟通协调的方式不尽相同。如与业主沟通采用电话、短信、书面材料、会议的形式比较多;与设计沟通,采用电子邮件、讨论及书面材料的形式比较多;与监理沟通,采用电话、短信、邮件、会议的形式比较多;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主要采用书面、电子邮件、会议的形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沟通,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还要注意沟通技巧和艺术,包括沟通和协调的对象选择都非常重要,比如外墙方案的选择,代建方请市府人大领导、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专家顾问组来参与项目的最后确认,节省了时间,最终目的就是使得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无事故的按期完工。同时要做好资料归档工作。涉及到的很多施工图纸、招标答疑、图纸会审、领导指示、会议纪要、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等,要安排专人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作为项目管理的依据和印证。

3、确定重点进度控制目标

对于本项目来说,工期目标是重点控制要素。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在编制好进度计划的基础上, 重视实施过程进度计划的必要调整。通过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找出影响进度的因素和涉及到的单位、部门,逐个去协调解决,采取纠偏措施, 确定新的控制点,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我制定了任何需要确定的事项2天内必须给参建各方以答复,同时我也采取各种沟通方式同主管市领导请示汇报,大大缩短了确认的时间,保证了工程工期目标的最终实现。

4、技术措施

代建单位要善于抓住重点,针对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如与设计单位要多沟通,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同时要求设计单位及时以效果图的形式将设计意图直观的表达给业主方。造价单位,则要求提供完整的工程预算,对业主提出的变更,报价单独列出,把原报价也同时列出,让业主很清晰的看到报价的变化,以便于业主的决策。对于监理单位,要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施工现场主要依靠监理来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脚手架搭拆方案、吊篮使用安全方案、工程进度计划、工程量核查、变更工程量的确认、人员资格、分包单位资质、特殊工种资格等等要依靠他们来审查和审批。在施工准备期间要建立起施工单位与设计沟通机制,把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有机结合,有利于施工质量和进度、投资、安全的控制,同时也要兼顾到运营方酒店管理的需求,有任何工程进展信息和下步计划及时并且有时要提前通报酒店管理方,让他们也做好准备和预先控制,保证各方通力合作,项目安全有序的推进。

5、经济措施

一是变更工程量的控制管理。主要是加强设计方与业主的沟通,减少设计变更内容。二是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报价要“货比三家”,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变更,出现在预算报价单之外的材料报价。三是机械费控制管理。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与之相适配的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四是建立有效奖惩制度。针对设计、造价、施工、监理明确工程目标,项目竣工后,实际目标比计划目标高的予以奖励,否则予以罚款。特别是代建方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已经批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按估算“量财设计,并加强扩初设计审批前的概算复核工作,尽量将因漏项、漏量引起的超预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图设计时要严格按照批准概算的“限额设计”,明确造价单位是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这也是相当必要的举措。

6、“代建制”的深化

代建单位没有现成的“代建制”模式可以拷贝,因为每个工程特点不一样,业主需求不一样,代建单位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围绕业主不断变化的需求,因地制宜,及时响应。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市政府又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1)建筑以低碳环保促进持续发展,我们进行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工程,利用智能感应,自动控制等技术设备,实现节约电能的效果,积极创建绿色酒店,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2)以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发展,让住进来的人大代表或客人感到温馨,舒适,我们利用自身设计院的背景,将功能布局调整的更加合理,人性化;3)以绿色景观促进健康发展,我们及时响应,用最短的时间和设计院沟通,精心营造了外景,力求实现 “推窗见景,开门现绿”的效果。市府的要求,代建方都是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才保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的便利性。代建单位要做到业主有需要的服务才是有效的服务,需求引导服务,代建服务才能创造高价值,并且得到了市府的高度认可,开展代建工作就比较有利了。

五、其他

项目管理普遍涉及到多个目标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 应该注重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能力, 结合理论知识,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并再通过实践来检验它的科学性。同时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结构,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应调整好自己位置,三分现场,七分管理。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能力 ,既要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又要保障工程质量,还要学会运用各种管理软件或计算机管理网络来很好地控制工程进度,也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