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理论范文

时间:2024-02-29 17: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理论

篇1

1、进入老龄化社会,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2014年10月,在浙江嘉兴烟雨社区菱香坊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在家离世,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人们对此唏嘘不已,随着社区老人占社区居民的比例与日俱增,如果只靠家庭成员力量解决老人安全健康问题,会加大单个家庭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

2、缺乏群众基础,群众参与程度不高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公众性的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社区居民的踊跃参与,通过不断挖掘社区本身所具有的预防伤害的潜力,引导公众树立安全观,目前,社区中大部分居民忙于工作,很少能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我们组织本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对学院附近的社区居民走访发现,有两成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就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有三成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就是安全用水、安全用电,这些也只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的,大约有近一半的居民认为安全社区建设,是物业上的事情,许多社区居民认为自己已经缴纳了物业费,安全社区建设与个人无关,这些都应该由社区物业公司来完成。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们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12社区两个班,13社区和14社区学生进行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状况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独自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37份,同时对已毕业的10社区和11社区的50名学生进行网络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安全社区建设的认识,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以及相关计划、制度和规定等,资料搜集后对之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对安全社区建设理解不到位,工作方式单一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安全社区建设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在安全社区建设的9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中提到最多的是交通安全,占59.36%,其次是家居安全占31.02%,再次是公共场所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各占4.28%,老年人安全是零星提到,占1.07%,用水安全、学校安全、儿童安全、体育安全等几乎没有提到,由此看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安全社区建设的内涵。2、管理欠规范,参与安全社区建设随意性强据了解,已经毕业的本院10社区学生和11社区学生,曾经走进学校附近的滨文社区组织相关活动,在校的12社区和13社区也都去过周边社区组织相关活动,学生以往参与社区建设,没有制定过明确的实施计划,学生大部分是以集体活动形式,参加的学生都是自愿的,想做就做,缺乏纪律约束和制度规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得不到保证。

3、没有经费来源,缺乏资金保障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活动中,都没有专项经费支持,以往的活动多是学生自发筹集一些微薄的班费,杯水车薪。需要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活动使社区居民逐渐了解并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然而,经费短缺使各项活动无法开展,阻碍了安全社区建设。

4、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通过走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相关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大部分教师认为该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非常必要,然而缺乏长期性。该专业学生走进社区能学习到许多理论教学之外的东西,使该专业学生零距离连接相关职业岗位,然而这个过程中可能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这种实践活动,而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课堂学习上。

三、推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人们对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认为让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不仅可以使安全社区建设得到一定的理论指导,而且使社区建设获得一批年轻的志愿者,同时还可以培养该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1、将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渗透于教学中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掌握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管理理论知识,具备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是社区建设活动的有生力量,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安全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和国内外有关安全社区建设比较前言的研究渗透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社区的认识,同时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2、广泛宣传和加强教育

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的追求,安全社区建设的宣传教育势在必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义不容辞。在此,它包括二个层面宣传教育:第一个层面是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教育,据了解,目前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很多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具备安全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更是匮乏。第二个层面是对于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生动具体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层次的宣传“健康、安全”的理念。

3、将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学生的实践课

现代职业教育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学生如何将研究理论学活了,很好地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走进社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该专业学生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作为必须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

4、学校与社区联合,大力开发双赢教育基地

(1)通过该专业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建社区,有利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加强了该专业学生与社区的联系,可以逐步将学生联系的社区创建成为该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这就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理念,更加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该专业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建社区,还可以把具有该专业的学校作为理论教育的基地,让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开展理论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理论水平。对于在安全社区建设中碰到的棘手实际问题,可以委托学校相关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项目进行开发调研,这不仅能提高相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可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

5、拓宽资金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如何筹集资金,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既然作为教学计划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争取由学院相关系部设立实践课课程经费,学校根据每年的预算拨付使用。另一个是:该专业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可以同服务的社区商榷服务费用,争取一些资金支持。当然,还可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潜力,例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每一年级毕业时都要有作品展,如果收集起来组织学生义卖,既倡导了环保理念,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四、结语

篇2

[论文摘要]城市社区体育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区体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通过构建城市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来解决问题,并分析这一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1 多中心治理及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1.1 多中心治理的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这场改革推动了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范式变革,“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应运而生。

关于治理的定义,西方学者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的说法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他们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这一定义为我们描绘了当代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传统政府“单中心”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统治格局,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参与的多元的权力中心。“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治理方式也是多元的,通过各主体间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1.2 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

社区体育活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出现,8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年国家体委等五部委联合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社区体育进行了界定,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根据这一定义,社区体育服务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全面健康;社区体育服务的对象是以街道办事处划分的全体社区成员,不仅包括社区的居民,还包括社区所辖的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其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场地及器材、开设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指导、体质监测、体育服务信息、体育活动的组织服务等。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是指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和非政府部门(社区所辖各类机构、私营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团或居民)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治理。

2 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

2.1 突破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体制障碍,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三级管理系统。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政府工作职能,社区居民委员会接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中,二者的职责界限模糊,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我国的社区服务从一开始就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将促使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发生转变。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全能政府遇到市场经济挑战的情况下,重视政府之外的市场及社会力量,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中心格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而社区体育所独有的地域性、自愿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社区体育服务更加适合采取多中心治理的体制,除了需要代表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外,还应当有更多的私营体育服务机构及非营利的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自治性特点,能保证其在提供体育服务过程中,解决一些政府和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

2.2 突破社区体育发展的资源瓶颈,要求采取多中心治理模式

从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来看,场地、经费及人才是开展社区体育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政府经费投入有限,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场馆设施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等问题。除了物质和资金条件,社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离不开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参与和指导及有关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管理,他们的数量及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但是,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人口来说,我国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数少、指导率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我国街道社区体协中,专职管理者仅占19.6%,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兼任多职,很难在社区体育工作上投入很多精力。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以天津市为例,全市晨练活动站的体育指导者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30%。

社区体育的多中心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场地设施、经费及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多中心的治理框架下,社区所属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均可以成为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这些单位尤其是学校向社区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是解决场地、设施短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一些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天津市马场街社区本着双赢互动的原则,与社区内外的机关、院校、部队、医院、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为居民提供日常健身咨询、健身技能培训、体质检测等服务。与天马集团、水利局、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干部俱乐部、自然博物馆等12家单位达成协议,通过无偿或低偿等方式,向社区开放35个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每年的社区运动会和大型体育竞赛都利用这些单位的场地和设施举行。

3 政府在构建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过程中的责任

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发形成,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社会力量和市场发育均比较薄弱的国家,推行这样的管理模式,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3.1 转变职能,培育社会和市场力量

多中心管理模式必须贯彻“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把政府过于集中的权力分散开来,以纵向放权实现层次化管理,以横向分权实现社会化管理,将体育管理体制从现在的线性结构改为矩阵结构,从行政命令式的“垂直管理”改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矩阵式管理。政府承担体育的宏观管理、体育总目标和政策的制定、政策调控、经费支持等职能。其中,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由主办体育转为主管体育,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整个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开发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培育社区体育组织等。

培育社区体育非营利组织。健全、自主的居民自治组织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也是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确保社区自治的各项权利,发挥社区在体育服务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应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管理权赋予社区居民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会组织。

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根据居民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对于一些基本的需求,可以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免费或低收费的方式提供,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高层次的体育需求,政府可以调动市场力量加以解决,走产业化的道路。政府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体育产业,依法开辟体育经营场所,为经营体育产业提供场地、税收等有利条件。

3.2 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形成体育观念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未被更多社区居民所采纳。由于社区体育具有较强的个人余暇性和自由性,决定了对社区体育的发动、组织和管理不能做硬性干预,而主要应从刺激其体育需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着手。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地向辖区居民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的意义,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开展健身知识咨询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通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3.3 投入经费,保证社区体育服务的公益性

由于社区体育利益的外溢性,公益性是社区体育的一项本质特征。政府在鼓励各方力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同时,应保证社区体育公益目标的实现。维持社区体育发展的均衡性,逐步增加对社区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王旭光,等.天津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4):30-33.

篇3

在新实施的井灌项目区内,要高标准、高起点,宁少勿滥。建设农业标准示范园工程,即井有房、有盖,井盖有特制锁,安装电子设备,实现每户插卡交费用水,现代化配套设施一步到位。人畜吃水问题不仅是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更是民生工程,区上要统筹安排,首先解决人畜吃水及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饮水安全项目实施前,严肃教育和要求当地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做好支持配合工作。对于不通情理、设置刁难者,区上要为部门撑腰,果断采取强制措施。

2深化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2.1对现有各种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明晰产权,落实具体管理责任要通过拍卖、股份制、联营、承包及租赁等多种形式,明晰水利设施产权,把公有设施压缩到最小限度。对于不应或不便民营化的公有水利设施,落实明确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引导群众建立不同层次的用水协会,发挥群众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2.2尽可能利用民办公助形式修复和新建水利设施鼓励民营水利事业发展。对于投资兴办水利的个人项目,在不违背国家土地制度、不准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一事一议,给予优惠。对于修复现有公共水利设施和新建项目,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金入股参与,公有资金进行奖励补助。哪怕私人投入只占其一小部分也好。因为,这样既可以扩大资金来源,又能够让入股人实质性地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工程完工之后,将管理和维护权交给入股人,效果将大不相同。其实基层许多群众非常认可这种做法。只是要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根据其出资额度,确定其享受的优惠和支配程度,防止非控股人将所管理水利设施垄断化为己有,侵害公众利益。由区、乡(镇)、村各级自筹资金兴办水利可以运用如此模式。但对于从上级不同渠道争取来的项目资金,是否允许这样做,要力求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请求予以尝试。另外,在继续做好马铃薯基地配套项目工作的同时,对于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积极引导协调和支持它们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运行模式中,投入和发展水利事业。

2.3建立和实施严格的项目建设监管体系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首先,设立由区有关领导牵头,由水利、农综、农业、国土、交通、林业及电业等部门参加的涉水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就项目实施按照规划统一进行安排,并就各部门所争取项目资金数额及运作使用过程,明确制订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采购制、监督制、责任制、公示制及报帐制等一系列制度,统一按规范程序进行。同时,向社会公示运作流程和举报电话。区“整合办”或联席会议,至少每年两次对其项目资金运作具体情况进行督查。其次,成立由纪检、检察、审计、建设及委托中介机构,项目所在乡镇、村两级组织和群众代表等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工程进行验收。包括乡、村和群众代表在内,验收组人员不签字,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2.4进一步完善区乡(镇)水利建设和管理服务体系水利系统不能再进不会干水利活儿的人。水利问题越来越重要,应注意招录专业人员,充实区级水利部门技术力量。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名专管水利的工作人员,或者分片设立水管服务机构。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防止走机构减了再加、加了再减,或者越改越多、区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的老路。机构单立门户,利弊相连。甚至,弊大于利。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上属区镇领导,业务上由区水利部门指导,由制度约束其认真履行职责就行。

篇4

论文关键词 社区矫正 辅助力量 素质 选任 培训

一、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

(一)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概念与组成

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会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助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目前,社会整改工作系统基本上是以街道、乡镇司法办公室为主体;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审判工作,对犯罪者作出相应的刑事处罚的决定;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工作,公安机关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矫正对象进行重点监督。因此,广义的社区矫正辅助队,除了司法社区矫正法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是直接负责;狭义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从事,参与纠正非国家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本文主要研究了社区矫正辅助力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协助社区矫正工作。”因此,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包括三大类:(1)基层社会组织;(2)社会团体(3)社会志愿者,即社区矫正志愿者。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社区矫正的辅助力量还包括矫正对象的监护人或者其家属。

1.社会基层自治组织

社区矫正即将犯罪人置于社区内并给以监督、管理、帮助及保护,以最终促使其回归社会。因此,社区矫正是社区自治组织的重要内容。通过参与社区矫正,社区自治组织,一方面可以凝聚社区的向心力,曾加对社区的关心度;另一方面,在社区自治组织也以提高自己在社会大众的政治地位,显示其号召力。参与社区矫正,不仅包括组织本身,包括各下属机构的组织,当然,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并非空泛地“参与”,二是设立专职的社区矫正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大大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力量。

2.社会志愿者

矫正工作要求在尊重社区矫正对象意愿的基础上,并为之安排一对一个帮助他的志愿者,志愿者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区矫正志愿者工作,改造罪犯者并对其安置,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积极要积极为这些志愿者创造条件,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参与机会,增强后备资源和力量并加强社区矫正。在许多国家,公民做义工是从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的,其基本素质都较高,社会地位也非常高,广受尊敬。志愿者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该用立法的形式确定,这是非常必要的。

3.社会团体、其他单位

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成熟的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社会福利服务,不仅要组织政府资源,更要良好利用社区资源从未进行。将带罪之人安置在社区中进行教育培训并改造,如果不充分调动社区群体参与到教育改造,不仅在社区矫正的质量上不被保证,而且罪犯人的人身危险性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结果是社区矫正破产。

4.矫正对象的监护人或者家属

矫正对象的监护人或者矫正对象的近亲属,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最初就是通过家庭的媒介来进行的。家庭尽管不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全部,但它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作用

1.社区矫正辅助力量为罪犯提供帮助和服务,给予尊重和关心,使其顺利的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工作者需要到囚犯提供特别的帮助和服务,包括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和家庭,邻里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主观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尽可能使犯罪人和犯罪受害者关系上的恢复,重塑社会稳定,建议美好家园。

2.积极配合专业矫正力量充分利用社区的综合资源对罪犯进行改造和教育,共同提高社区矫正的效率。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经常运用尊重、接纳、关怀等价值理念则有助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社区矫正工作者是刚性的管理,而社区矫正辅助力量是柔性的介入,辅助力量的介入使社区矫正工作刚柔并济,共同提高社区矫正的效率。

(三)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地位

目前,我国能够走入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在当前情况下,能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并发挥自身作用的唯一法律依据就是一个规章,而辅助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职能和权利却无法可依。因此我们应该培育专业的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壮大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社区矫正工作者是法律权利的代表,而辅助力量是矫治工作的权威。社区矫正的专业人员除有司法人员和公安民警等担任外,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的辅助力量来担任,二者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共同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目前,社会工作者的素质问题比较受关注,相关学界讨论频繁,刘强教授指出,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品质:熟练掌握社区执法的基本内容和在社会上的要求;提高创新意识,但社区矫正辅助力量与司法所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不同,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从事社区矫正的帮助、保护工作,除非由社区矫正机构授权,一般不参与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社区矫正辅助力量应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特别是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知识素养、责任素质。

三、社区矫正扶助力量的选任

除上述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选任,还要区分如下类型:

(一)社区校正员

社区校正员在社区基层自治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成员中选任,各个社区可以区分情况,选一名到数名。社区校正员是社区专职的矫正工作者,虽然是不具备执法权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但是由于其代表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也具备一定的权威性。社区矫正员的选任,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保护司制度。根据1950年颁布的《日本保护司法》,保护司的使命在于:“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在帮助犯罪者改善和更生的同时,努力开发引导预防犯罪的社会舆论,为地域社会环境的净化,有益于提高个人及公共福利。”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员的选任,应当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工作进行,选派社工、法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或者有治安保卫经验的转业军人,长期扎根社区,从事社区矫正员工作。

(二)参与社会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几乎不存在,社区内可利用的主要是治保安、联防队、巡逻队等组织,但是这些组织的主要功能是犯罪预防,不能对社区矫正工作承担主要责任,最多只能协助社区矫正员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报告矫正对象的不良活动情况。笔者认为,基层社区应当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下,建立专业性的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或者社区矫正志愿者小组。将这区内愿意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对矫正对象进行帮助保护的社区居民吸纳到志愿者协会或者小组,统一分配资源,将帮教对象落实到具体的志愿者身上。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小组的成员,应当由社区内居民组成。

(三)社会志愿者

社会志愿者,应当是来自于社区之外的力量所组成。如社区所在地域的某些单位集体组织的职工、某些学校零散的大学生等。社会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志愿者不居住在矫正对象所在的社区,既有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对矫正对象的情况不太了解。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对社会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审查,防止因社会志愿者工作的随意性而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消极的影响。

五、社区矫正辅助力量的培训

1.社区矫正的成员,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职能的专门培训,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法律培训,掌握涉及到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必要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对其成员的心理训练,掌握其心理变化趋势等。

2.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的成员,由于其负责矫正对象的日常生活,要帮助并保护他们,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培训内容应侧重于社会工作的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以促进与矫正对象相处得好并能正常与其沟通的必要技能。

篇5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设立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在我国的发展战略规划中还是首次,对于主体功能区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得到高度认可

理论界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从多纬度进行了阐述:

一是主体功能区的新提法意味着我国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导向变化。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切块式”发展向更加讲求科学性、合理性转化的趋势。

二是主体功能区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新途径。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性的影响。

三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可有效发挥区域协调功能。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协调。

(二)初步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一是国土部分覆盖原则。即主体功能区划从长远看应该实现国土的全覆盖。但现阶段的主体功能区划可以考虑按照国土部分覆盖的原则进行,符合标准的区域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其他区域目前并不进入,待以后时机成熟调整标准后逐步划入四类主体功能区内。

二是适度突破行政区原则。即主体功能区划从理论上讲应该不囿于行政区划,而是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自然和经济要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区划方案,发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协调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

三是自上而下原则。主体功能区划具有全局性、引导性、约束性或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应采用自上而下的划分方法,同时允许部分省市先行试点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划提供基础性信息和样板化启示。

(三)探索了主体功能区的层级和单元划分

初步设想为构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能和服务。

(四)初步对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是主体功能区研究的重点,是主体功能区具体实施的依据。有研究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制定划分国家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全国统一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划分省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各省不同的标准。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要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简明实用,需要建立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指标的选择既要注重科学准确性,更要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力求避免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应选择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标,重点突出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关键指标,体现资源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初步设计的划分指数计算方法是:划分指数=已开发水平/全部潜在可开发水平=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

(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得到了重视

纵向看,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上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中央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共同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其政策设计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对于该区域的政策要求,同时又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设计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横向看,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设计各有重点。优化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制定严格的建设用地期限内和年度增量指标,明确城镇、产业和园区单位面积土地承载量的集约用地标准;制定明确的产业项目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不同行业的资源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回收率以及污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等强制性标准;制定扶持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标准,明确对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就业型产业、外地转移型产业的信贷优惠额度、期限和利率标准。重点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确定土地优先供地的额度、速度指标和简化程序,制定土地置换的优惠办法;出台吸引产业项目进入和集聚的投资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实施办法;制定加大交通、能源、水利、水电气热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国际资金、民间资金等投入的优惠力度和标准;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分别制定鼓励和吸引人口进入和集中的优惠政策。限制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速度控制制度;建立规范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办法,明确分阶段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规模、用途和调整办法;制定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强制性产业准入门槛,出台投资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投放等方面优惠政策扶持符合主体功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补助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向外迁移或在当地集中生活。禁止开发地区的政策设计重点包括: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维持养护机制,严格执行财政经费的总额保障、规范使用、控制开支等制度;明确核心区、实验区、区不同区域的人口容量、建筑、旅游、探险等开发活动的标准;加强法律、执法、舆论、公示、听证等监管体系建设,实行游客数量控制、人类活动超载预警制度。

二、部分省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和标准在省级层面得到初步实践

江苏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口的分布、人口的流动和人居的适宜性作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最主要因素;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城乡、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突破行政区界限,突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坚持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对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适宜程度和效率高低进行综合性评价。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原则,要以较少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尊重客观的原则,以客观分析为主,减少人为主观性,提高划分的科学性、公正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则采用了相对概念,重点是通过对试点地区的试点,归纳、提炼、集成一套规范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浙江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标准和指标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人口集聚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放在认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分析评价;放在真正体现把区域空间开发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之上。

(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在规划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江苏省按照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主体功能区。一是以县为空间单元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二是以乡镇为空间单元形成市域主体功能区。三是以网格为空间单元形成县域主体功能区。另外,对县域空间开发的政策进行了探索。主体功能区的实施需要产业、财税、土地、人口、考核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云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按照滇中、滇西、滇东、滇南四大片区“一优(优化开发)三重(重点开发)”的总体格局将全省划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指滇中地区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城市及其相关地区。重点开发区指滇西、滇东、滇南三个片区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承载支柱产业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区域。限制开发区指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内生态环境脆弱、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地区,主要是天然林保护地区、退耕还林生态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重要水源地、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这类区域散布于全省,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四川“十一五”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综合开发区域,主要指成都平原地区。重点开发区域,包括攀西地区、川南地区、盆地丘陵地区。适度开发区域,指川东北盆周山区、川西北高原地区。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包括成、德、绵3市的成都平原地区将按照“城乡一体、率先跨越”的思路,更大规模地聚集经济和人口,使之成为本省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龙头和主体。适度开发区域重点围绕资源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努力扩大劳务输出,引导人口向省内综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或省外转移。而禁止开发区则将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三)省级层面在主体功能区划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浙江省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探索重要资源环境的统筹配置机制,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省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二是省级各部门多渠道整合资源、推进生态补偿的工作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三是全省各地也积极探索区域性或流域性的生态补偿方式。四是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补偿的科技支撑,全面加快了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

三、加强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标准

“十一五”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做了规定。四个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的边界规定得很明确,直接规定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等为禁止开发区域,对其功能属性也有明确规定。但是,对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及承担的功能属性就不是很明确,限制开发区只对部分区域做了划定,限制到何种程度也没有明确表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界限更加模糊,在落实规划时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划分界限,使实际操作有标准可依,从而减少规划落实的趋利性,增加标准性。

(二)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从产业、财税、土地、人口、考核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并进一步落实政策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

“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这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下,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以及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该按照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均衡协调、公平、多层次的补偿原则进行生态补偿,使国家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的长效机制。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方面,社会发展、教育、医疗、公平程度、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权重越来越大,不同功能区也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优化开发区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考核,弱化经济增长速度考核;重点开发区综合考核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限制开发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考核;禁止开发区主要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在考核标准的指导下,还需要根据主体功能区承担的功能属性制定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确立实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体,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主体功能区划不可避免的在局部一些区域会打破行政区,过小的单元作为划分主体就很难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因此主要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为主体来构建主体功能区划在政策实施上具备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省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能和服务。国家、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不同的职责,应当建立合适的职能分工体系,采用自上而下的划分原则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结合的推进机制。自上而下指国家宏观调控、确定标准、选定范围、制定方针;自下而上指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进行模式与制度方面的试验,探索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积累经验,总结推广。

(四)加快主体功能区的技术规范的制定

主体功能区如何划分,这需要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统一的划分标准,需要构建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既要注重科学准确性、代表性,又要注重可获得性和可应用性,“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主体功能区划的依据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发展潜力等。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量化,抓紧时间制定主体功能区的技术指标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工作的当务之急。要组织力量统计和计算各类相关指标,研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全国性的标准和规范,作为确立、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

(五)加强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建设的理论研究

篇6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其设计也应该完全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设计,对设计方案加强认证,细化和分解结构图,工程量以及工程费用计算,做到进一步的深入论证。然而,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设计方面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设计方案缺少比较,很多设计方面仅仅达到可行即可,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施工;②对于设计图纸不能进行细致的比较和核查;③设计师对于规范的把握不够细致。这三方面设计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稳定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加以避免。

对于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来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在施工过程中,还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施工队伍素质不高,质量监督不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施工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上,目前存在着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设管理水平。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采取各种办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产权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另一个问题,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在我国实行之后,水利工程所有者主体“缺位”。基层政府代替“集体”承办本该由“集体”办的事,造成政府“越位”。

针对以上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采取多元化投资拓宽筹资渠道;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流程;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质量。

1采取多元化投资拓宽筹资渠道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来拓宽筹资渠道。为此,应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有机结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筹资。另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条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和建设标准。

2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流程

管理机制的健全以及项目审批流程的完善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切实承担起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责任,真正把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对于审批流程要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流程,达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目的。

3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质量

篇7

关键词:建筑;幕墙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幕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各式各样的不同造型、不同功用的建筑幕墙被设计出来并投入使用,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建筑幕墙概述

1.1建筑幕墙的概念

一般来说,建筑幕墙可以看成装饰工程的一种,主要是由面板与支承体组成的,在用途上不作为承重墙体,处于墙体的外层。其主要作用不在于建筑用途而在于它的装饰作用,不同材质和种类的建筑幕墙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效果,经常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和不同功能定位的建筑物上。

1.2建筑幕墙的分类

建筑幕墙的分类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方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按照材料分可以有玻璃、石材、铝合金;按照支承结构体可以分为钢架、拉索、拱桥;按照支承结构所用的钢材型号可以分为轻质钢、普通钢;按密闭手段分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等。

1.3建筑幕墙的基本设计理论

正如上文提及的建筑幕墙的用途虽然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美观,但是在设计建筑幕墙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设计:

(l)概念设计阶段。所谓概念设计就是在设计初始,从全局的角度做一个基本的构想,建立可行性方案。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很多先期的准备:①确定所选用的支承结构体系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支承结构体系针对不同的功能用途,对于结构和承重等方面的要求也各有不同;②确定基本的构建和架设方案,针对主墙的结构以及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再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构建和架设方案;③确定面板的连接方法,根据主墙体的实际结构和角度,结合安装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连接方法设计。设计外观装饰效果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节能。

(2)技术设计阶段。在技术设计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将之前的概念设计中的构想具体落实到详细的参数和计算中来,形成完整的指导图纸和步骤说明。一般来说,以下几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①最主要的步骤就是结合实际的建筑需要和主墙的结构,对概念设计形成的构想进行修正,建立正确清晰的参数设计尺寸分格图;②幕墙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刚性要求和稳定性要求,确保幕墙可以承受足够的重力及风荷载等外力。同时,还需要所选择材料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漏水或隔音不良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幕墙与主墙体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要求,防止幕墙由于主墙体的伸缩位移而受损。同时也需要保证幕墙自身具备一定的可伸缩性,上下之间一般建议留出空间距离。当然作为建筑体系的一部分,幕墙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的要求。一般而言,主要需要关注防火安全和防雷安全。防火安全设计主要体现在对防火规范的严格遵循,重点在幕墙空间和节点位置采用岩棉等不可燃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而防雷安全设计则主要体现于要注意将幕墙的防雷措施与主建筑的防雷系统相连接使两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提高安全系数。一般而言幕墙的顶部接闪器应采用不小于2.smm的铝制单板将雷击电能导入地下。另外由于幕墙是一种可更换可移动式装饰墙体,必须考虑幕墙部件的使用年限和备用更换件。一般而言使用年限介于25一50年之间为佳,同时,主墙的使用年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3)施工设计阶段。该阶段就是依照之前总结出的所有数据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出详细的施工图纸供现场安装使用;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提料、出加工图、框架组装图等配合采购、制造、运输、安装甚至维护等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并不是单纯的按照图纸做工程而应该在施工中不停地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改进。

二.幕墙设计的作用和原则

2.1幕墙设计工作范围与责任

对于建筑幕墙的设计范围,建设部门已经颁布了暂行的《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分级标准》,其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护结构的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组合幕墙以及采光顶建筑幕墙工程,其他类型的建筑幕墙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给出的规定可以看出幕墙设计的范围是组合幕墙以及采光顶部分。不过实际的幕墙设计工作中,其范围已经超出了规定的范围,还包括如建筑门窗,遮阳系统、金属墙面、金属屋面、玻璃屋面、隔断、各种装饰架构等。

2.2幕墙设计的原则

建筑幕墙的设计原则与建筑设计整体性是保持一致的,作为室内向室外的过渡层,建筑幕墙设计作为可观赏的结构,是体现建筑设计的风格与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幕墙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传达建筑设计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建筑幕墙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成败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建筑幕墙对于建筑整体质量与外观的影响是有多么的重要。建筑幕墙设计的根本是服从于建筑设计,但是各类幕墙产品种类那么多,如果在设计中生硬的套用各类的幕墙产品,设计出来的建筑不能成为建筑精品,因此,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什么样的产品,既符合质量要求,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的艺术性。

2.3服从法规规范要求

幕墙的设计与施工除了要与建筑设计施工保持一致性之外,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幕墙设计使用的安全性也是重点,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幕墙技术已经有了具体规定,设计一定要遵循法律法规中的规范要求,保证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符合行业规范标准。

三.建筑幕墙设计要点控制

3.1幕墙整体设计要点

建筑幕墙在建筑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除了装饰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要发挥其功能作用,一般除了承受本身的自重,还要对地震以及风力作用起到阻碍作用,但是其实幕墙本身是不用承担建筑主体因地震以及风力荷载产生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分析建筑幕墙的设计要点:设计的建筑幕墙一定要具有的功能就是刚性和稳定性。稳定性体现在要承受自重和幕墙上面的重量。稳定性体现在建筑幕墙要有一定量的位移。除了刚性和稳定性,还要注意幕墙的防水,尤其对于玻璃采光顶的幕墙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确保玻璃的密封性和玻璃的质量,不符合施工的材料要及时更换,施工完毕,要对玻璃的防水性进行测试,防止顶部漏水现象的出现。

3.2幕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建筑幕墙的结构设计时,要与主体结构之间留有一定的位移量和空间。在设计施工的时候留有一定的位移量是为了防止建筑主体水平位移会对幕墙结构造成破坏。施工人员要在建筑结构域幕墙结构之间为了幕墙立柱以及横梁施工的便利,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幕墙在水平发生变形的时候,确保幕墙立柱可以有足够的上下移动空间,一般来说,空间的距离要大于十五毫米。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出现误差时候,幕墙上下移动距离。

四.我国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4.1建筑幕墙的发展历程与行业现状

我国建筑幕墙从1978年开始起步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2001年开始,每年以750万平方米左右的速度增长。尽管我国的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蓬勃兴旺胆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隐患和问题:(l)建筑幕墙设计图纸不规范,图纸审核不够严密;(2)过分以追求装饰效果为主忽略基础因素的严格监控和限定;(3)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依然有待提高;(4)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4.2建筑幕墙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理念、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建筑幕墙行业必然会在兴旺发展的同时有新的变化和发展基于个人的一点看法和经验节能环保理念作为当前的重点池是政府和社会广泛宣传和推广的热点问题之一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实在建筑幕墙行业很早就有了关于节能的构想和实施。目前阶段建筑幕墙已经成功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将太阳光转向照明技术和光电幕墙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项技术:

(l)太阳光转向照明技术,即在幕墙上装设光线反射装置将日光反射到市内天花板再通过天花板上架设的设备将光线反射到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

(2)光电幕墙技术就是将太阳能光电板集成到幕墙材料中在接受太阳光照的同时使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和利用。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行业模式也发生着迅猛的变化。对于身处这个行业中的我们来说,深入的了解建筑幕墙的设计内涵,掌握足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经验并把握住当前建筑幕墙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式是让自身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我相信建筑幕墙的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多元化,牢固的底层理论基础和多样化的创新必然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主流理念。

参考文献

[1]陈龙云.建筑幕墙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4(14),

篇8

主要从2008年4院,对我院所管辖的社区中的20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所进行的护理干预。本组的200例患者中,有100例男患者,100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8~8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9±8.2岁;通过有关调查,本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主要是分为:有20例患者是大专以上的文化,有110例患者为高中文化,有80患者为初中以下的文化;在本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为高血压患者,有35例患者为糖尿病,有45例患者为其他的慢性疾病。

2护理干预的方法

2.1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本管辖社区的居民分发有关慢性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小册子、五颜六色的宣传纸张,并且还要在社区内的宣传栏上、黑板上、小讲座、大讲堂、社区的咨询处等为患者、居民宣传有关的慢性疾病的知识、保健意识、健康教育知识等。通过这样广泛性的宣传教育,不仅能纠正患者的“三低”(知晓率低、用药率低、控制率低),还能逐渐改变患者“三不”(不规律的用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吃药)的不良习惯。

2.2端正患者的治疗态度以及信念

社区的护理人员在平日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及时的了解患者以及居民对于慢性疾病相关的知识的了解、掌握的情况,还能清楚的知道患者的需求以及对坚持治疗有可能获得益处的认识;同时,还能及时的掌握对患者治疗引起影响的有关障碍。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对患者不良的行为、习惯的纠正、处理,通过改变患者对治疗认识的态度以及理解的能力,促使其行为从根本上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还能加强对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接受治疗的顺从性。

2.3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

社区的医务人员在详细的了解了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之后,首先要对他们的膳食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通过对膳食的评估,促使患者了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帮助患者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健康的、有益的生活、行为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戒烟、戒酒、改变生活方式、节奏、摄入低盐、低脂肪的食物、适当的增加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等。特别是要对降低食盐量的摄入,护理人员要建议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能超过6g,其摄入食盐量的体积大约是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去掉了胶垫之后的整个容量。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大讲堂的健康教育主要是控制盐分的摄入量,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在家庭中烹饪低盐量的食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现在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现场的操作,并且让患者、家属尝其味道,以便在以后的烹饪中有效的控盐量。

2.4避免情绪的波动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要让居民们逐渐的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社会因素等,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对于患者具有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关心、鼓励和支持,不仅要让患者参与到治疗和监测中,同时还要让家属积极的参与其中;逐渐的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在社区内、家庭内构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谐环境。

2.5适量的运动

社区的护理人员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合适的运动;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天需要运动一次,每次运动30min左右,不能过分的疲劳,每周运动5次左右为最佳。若是患者在每天定时定量的运动,不仅能有助于患者慢性疾病的康复,还能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2.6随访

在本社区内选定一个每周测血压的日子,由于社区的护理人员根据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导出每次进行随访的人员,护理人员需要提前一天或者是当天上午的时间告知患者,在检查的当天需要带上自己的病历本、高血压(糖尿病)记录本、用药记录本(或者是药瓶)等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复诊。对于不能在当天进行随访的患者一定在预约在下次随访。作为社区的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要用电话、上门等位患者服务,叮嘱他们及时的复诊、用药、监测、调整等,促使医护与患者之间构成良好的交流、沟通的环境。

3结果

对本组的200例患者进行2年时间的干预护理之后,患者对相关的慢性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医护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通过干预护理,促使护理人员能及时的了解并掌握患者用药、服药、病情等的好转情况。本组的患者通过2年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体质有所加强、心情舒畅、慢性疾病的复发率较低、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

4讨论

社区的护理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可及性等的特点,是做好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社区护士作为社区的一员生活在自己的社区中,对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方便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变化,容易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社区护士经常到患者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增加了心理上的亲密度。所以,社区护士比医院护士更加容易获得好的干预效果。

篇9

虽然现今政府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重视,加强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努力。但是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的高需求,仍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引进更为先进的设施,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今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虽然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进,同时也带来许多的心理问题的隐患。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认知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跟上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从而产生无用感,对自己怀疑,造成心理障碍。同时由于收入水平的下降,各种慢性疾病的产生,使得生活质量下降,于是产生了各种心理压力。外加子女外出工作忙,长期无法陪在身边,使得压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泄和舒缓,使得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大幅增加。

三、现今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大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都是由于他们的心理需求未达到,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了失眠,状态不好等症状,最后转变成难以挽回的心理疾病,所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保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而现今的城市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劳动水平和身体状况都不可避免的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老年人会自然的考虑到万一发生什么,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保障问题。在得不到良好的,稳定的保障情况下,老年人就会陷入焦虑,抑郁,无用感,失眠的困境之中,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二)尊重需求随着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的下降,其自身就会产生一种无用感。而年轻人并不了解他们的想法,认为老年人不会什么新潮的东西又没什么事情,于是在无意中对老年人进行了否定,外加老年人的内心普遍敏感脆弱,他们将会感到自己不被认可,从而无用感越来越深,同时开始回避新的事物,减少用脑,避免再出洋相。而往往这样就会带来老年人的各方面的感知快速下降,成为老年痴呆和众多心理疾病的引子。

(三)对于爱的渴望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现今的中国老人普遍希望得到更多的子女的关心和照顾,他们渴望与家人交流感情。与家人的沟通越多,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和生活的充实感就会越强。因此老年人最看重家庭的和谐问题。更多的关心和感情交流可以明显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恐惧心理,使得老年人心理健康。

四、现今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方式

我国现今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支持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仍处于起步于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创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点

配备专业的器材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通过电话或面对面咨询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在各大老年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二)发展老年人教育事业

利用老年人教育学校,社会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拓展老年人的视野,充实老年人的生活。与此同时扩大了老年人的交际圈,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互相认识交流,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三)建设社区周边配套设施

如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为老年人走出家门提供场地与活动,让更多老年人把锻炼,交流,活动,当成习惯。

五、现今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方式的不足与发展难点

我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各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由于背景文化的不同和人口巨大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并不能照搬国外的服务模式,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在如今的国内城市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仍有许多不足,如:

(一)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尚未完善和成熟,护理的质量和老年人福利仍然相当薄弱。

(二)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教育相关专科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着起步较晚,且由于对于老年服务的偏见和工作压力等原因,报考人数少,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更少的问题。使得在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并没有许多高水平的的专业人员。

(三)护理器材和周边设施的落后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社区老年人服务的各个方面并没有相当完善。在器材和设施方面更是有很多没有做到切实的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资源的浪费。

与此同时现今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如:

(一)我国的老年人大部分思想比较传统,对于心理咨询等抱有排斥心理

觉得这些是私人问题,不愿配合服务人员。碰到一些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情也不愿意与社区服务人员交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二)我国现今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对于生活节约,对于自身的晚年生活质量要求不高,自然不把所谓的心理健康放在心上,对于社区服务人员抱有较强的戒心,使得心理健康服务难以进行。(三)各地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的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巨大,无法制定统一的法规。而各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等各方面原因也无法为社区老年心理服务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六、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对策

我国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但是各方面还是不够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之中,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必然会迎来许多更为先进的改革。本文认为以下的方法可以有效完善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

(一)建立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如保障专业人员需求,保障资金的供给,保障统一的技术体系,保障真实的反馈,制度的保障等。要充分做好资源的保障工作,不然再多的想法也无法实施。

(二)成立专门的组织体系

对于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任务,使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变得有序,通过分组等方式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使得工作更有效率。

(三)建立社区老年人个人的心理档案

篇10

据不少乡干部反映,计生工作是最令他们头痛的事情之一,问题不在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是群众的传宗接代观念根深蒂固,例如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等,只要家里没添男丁誓不罢休,任乡干部怎样好说歹说、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即使被迫采用经济上的重罚都不怕。还有不少群众宗族、家族观念浓厚,每遇重大事故习惯性地总是由族长裁定。虽然家族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员自觉形成团结和自律意识,但是决不能凌驾于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等之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族群之间的大小纠纷因为罔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等于不顾,最后变成大小规模不等的械斗,不断上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剧。另外,小富即安观念的作崇导致不少民族群众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观念封建式的农耕时代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现代化和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大潮,进而使民族地区和群众各方面发展与外界相比日渐式微。民族地区群众如果不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社会观念,提高自身文明素质,那么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将难以实现。

(二)社会制度文明

社会制度文明包括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律等。客体是人为的、外在的、容易变化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2]社会客体文明是社会主体——人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说的再直接一点,诸如社会制度、体制、政策、法律等客体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只有它们为人服务才有现实意义。相应的社会客体制度、体制、政策、法律制定、颁布出来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相应的人群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促使人们去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如果越界就会受到制裁。在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同样需要推行社会客体文明为其提供外在的保驾护航,把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约束在“客体的笼子里”。当前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在社会客体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加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和谐、人心稳定的根本。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因为经济落后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缺失。例如柳州市近几年在所辖的几个县施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许多农民都参加了此项惠民工程,但是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还是不多,像经济基础较好的柳江县参保农民每月可以领到55元的养老金,如果是失地农民则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年满60岁以后每月领到数千元不等的养老金。但是失地农民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地基本上非常偏远根本不可能成为“失地人”,所以即使参加了养老保险,等到60岁以后领到的钱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来在桂中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农村实行得还是较好的,例如融水县从2012年9月起,实行新农合“50+0”住院医疗,即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下,参合农民在上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缴纳规定的起付线50元金额后,其基本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实行免费治疗。但是,在一些政府财政收入较少的乡村有时候就有点困难了,民族群众一些小病还可以进入统筹,一遇到大病医疗费用报销就非常麻烦,经常要花不少钱,跑不少路,折腾很久都不一定能办下来。二是乡规民约制度有待完善。乡规民约是村民经过集体协商结合本村实际,自发制定的用于约束本村人员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临时制度,里面既有只适用于本村人的规约,还有一些则适用于外来人。规约从道德和行为上对乡民产生约束作用,保障了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乡村还没有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规约,对于不少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紧紧根据过往的经验做出裁决,另外就是所制定实现的规约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往往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例如近几年少数不法分子窜入村里偷盗牛、狗等,如果被抓住,情绪激动的村民经常把盗贼殴打成重伤甚至死亡,等民警赶到现场已经来不及,这个时候要惩罚打人者也是非常棘手的案子,一些不懂法的村民通常会制定攻守同盟使办案人员无从下手,最后为了平息众怒只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社会客体文明,即加强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是必须要求各方不断努力推进的。乡风文明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广大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上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因此只有把社会保障等制度切实搞好了,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大家才会安下心来投入到美丽新农村建设当中。另外,地方党委、政府和法律机构除了应该经常深入乡间开展普法宣传外,还应该在乡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上加强指导,要尽可能平衡法律和规约之间的关系,尽量不要制定出与国家法律矛盾冲突的规约。

(三)社会关系文明

社会关系文明主要是指民族群众之间以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融洽、和睦相处。当前少数民族群众内部以及其他民族的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大杂居、小聚居,民族融合团结的安定友好局面能够长期稳定的保持下去。在大好的形势下有时也会出现某些不和谐影响各族群众团结的声音,表现在:一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本来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方之间的部分利益多样化、复杂化、尖锐化,根本上是经济利益的纠纷成为主要矛盾,本来一些被冷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时候又浮出水面,例如山林纠纷、土地纠纷、水源纠纷、矿产纠纷等。解决的根本出路还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好各方利益,不要把经济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二是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民族地区干群关系的不和谐根源不在民族群众,而是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形式主义等思想作风,不把群众利益冷暖放在心上,越来越脱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时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事无巨细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水融,这样才能真正搞好党群、干群关系。

(四)社会行为文明

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文明的和不文明的等。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的日常行为还是比较良好的,主要是淳朴的民风熏陶,另外跟当地较为封闭,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小有很大关系。虽然经济不够发达,但是村民还是具有较高的守法意识,违法犯罪行为大大低于外面地区,普遍的轻微违法行为主要涉及买、赌博等,特别是在农闲时间,进到村里经常可以看到群众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块,十有八九与赌博有关。赌博风气的小范围蔓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有很大关系。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遇到群众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是乱扔乱放垃圾,导致村里村外垃圾成堆无人处理,臭气熏天众人捂鼻。政府在其中应该发挥领导、引导作用,加大各项投入,约束群众的乱扔乱放行为,清理卫生死角,还村民一个优美环境,还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从清洁乡村向生态乡村升级版的转变。

(五)社会主客体文明统一是推动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