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1:1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艺品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艺品作文

篇1

它的底座是一片巴掌大的贝壳,贝壳的背上是大理石般的棕褐色花纹(花纹其实也有点像木材的花纹),上面有着一花一兔一草一螺。

这花是这件工艺品中唯一的不是海里的原料做成的。它是用化学纤维制成的。花是一朵牡丹花。

在花的前面,就是兔子了。兔子的耳朵,是用两个黄豆大小的灰白交替的海螺制成的,不大不小,恰到好处。身子,则是用拇指大的乳白色贝壳充当的,这一点我不大满意,因为扁平的贝壳我觉得不适合做丰满的身体。脚掌则使用比兔子耳朵稍大一点的海螺来做的。

在花的左侧,就是乌龟了。乌龟的头、尾和四肢都是用的一种我叫不出名字的海洋生物的壳做的。唯独乌龟的壳例外——它用的是一种有很多种颜色的抛光贝壳,漂亮极了。

篇2

终于,这个机会来临了。上星期,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劳动基地,去体验基地的艰苦生活。我们在基地里体验到了军训的辛苦,剪纸艺术的有趣,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终于靠自己做出了一件让我感到欣慰的工艺品。

记得那天早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工艺制作”的教室里,只见老师拿出一袋石膏粉和两个杯子以及一个模具。老师先将水与石膏粉掺在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后,就把这些石膏倒在一个模具里,待到将模具填平时,再把模具轻轻摇晃,这样,这些石膏就均匀地遍布在这个模具里,过了大约4至5分钟,就可以将这个工艺品从模具里取出,这不,一件还没有上色的工艺品就“出炉”了。

看了老师的示范后,我们就自己动手作了起来,当初我忘了水与石膏的比例是1:2,将水与石膏粉都装了满满一杯,致使怎么倒也没办法让杯子里的水不向外溢出去。后来我将水与石膏粉的比例调好后,我把水倒进石膏中,这回,又遇到麻烦了——我怎样搅拌也没办法搅拌均匀,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起初还以为是水倒得太快了,于是,我重新试了一遍,得到的结果还是与上回一样。没办法,我只好请教老师了,我向老师说明了为什么会搅拌不均匀的原因后。老师笑着告诉我说:“你其中的一个步骤做错了,你不应该将水倒进石膏粉里,而是应该将石膏倒进水里。”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果真,这样一来,我很快将这些石膏搅拌好了,然后,我便将这些石膏倒进模具里,最后把它摇均匀,等了许久过后,我的作品“问世”了。虽然还没有涂上颜色,可我仍然是十分高兴。

篇3

它是我过生日时,姐姐送给我的(因为我是属羊的)。它有着一个圆圆的脑袋,长着两个角,穿着一双天蓝色的鞋子,两只小小的眼睛,一个嘴巴始终挂着微笑,它头的后面有一个投硬币的小孔。

这件工艺品不仅精致,还能告诫我要节约呢!

记得我6岁那年,我存了很多零花钱,正准备拿出来大花一笔。小羊的笑脸似收敛了,好像在对我说:“不能花多哦,你还记得你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难道不是给朋友、家人、老师过生日时给他们买礼物的吗?”我仿佛听到了小羊的说话声,只好羞愧地拿了一张10元的去花了。

在我投币进它的“肚子”里的时候,它似乎也竖起大拇指,对我说:“你真棒!”我也很高兴。

小羊储钱罐放在我的床头,每天早上一睁开眼,我就看见了它,它会笑着对我说:“早上好!”我也会对它说:“早上好!”到了晚上放学回来,我书包也不及放,走到小羊面前,问它这天还好吗,它也会说它很好。我听了这句话,才安心地去写自己的作业。

篇4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是一个小木偶。它不是别人送的,更不是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缝制的。

几年以前,小木偶还是个会眨眼的布娃娃。现在我长大了,再玩布娃娃,人家见了会嘲笑我的!丢了吧,又太可惜。于是,我萌发了把布娃娃改成小木偶的主意。我把布娃娃的头和手剪下来,把妈妈做衣服多余的布包上棉花作身子,最后缝上头和手。我只要用一只手操纵,就可以控制小木偶自如地活动了,当然,小木偶的眼睛依然会一眨一眨的。

你看,小木偶戴着一顶天蓝色的帽子,多像一个小小的蓝精灵啊!它有两道弯弯的淡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把它放倒,它就闭上眼睛乖乖地“睡觉”。它的脸红扑扑的,半张着的嘴老挂着笑,可爱极了。

上回,在一次小区活动中,我用小木偶和几个手偶表演了木偶戏,大家都喜欢这个节目。我为我的小木偶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感到自豪。小木偶在男孩子手中,加上铅笔做开枪动作,成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在女孩子手中,它就变了一个性格,会跳舞,会打手鼓。

从这可爱的小木偶身上,我想:这木偶本没有生命,是操纵它的人赋予它生命和语言,使它有了感情。于是我又想到:劳动和智慧创造美,能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世界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快乐,充满美丽,那该多好呀!

是一个小木偶。它不是别人送的,更不是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设计,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缝制的。

几年以前,小木偶还是个会眨眼的布娃娃。现在我长大了,再玩布娃娃,人家见了会嘲笑我的!丢了吧,又太可惜。于是,我萌发了把布娃娃改成小木偶的主意。我把布娃娃的头和手剪下来,把妈妈做衣服多余的布包上棉花作身子,最后缝上头和手。我只要用一只手操纵,就可以控制小木偶自如地活动了,当然,小木偶的眼睛依然会一眨一眨的。

你看,小木偶戴着一顶天蓝色的帽子,多像一个小小的蓝精灵啊!它有两道弯弯的淡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把它放倒,它就闭上眼睛乖乖地“睡觉”。它的脸红扑扑的,半张着的嘴老挂着笑,可爱极了。

上回,在一次小区活动中,我用小木偶和几个手偶表演了木偶戏,大家都喜欢这个节目。我为我的小木偶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感到自豪。小木偶在男孩子手中,加上铅笔做开枪动作,成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在女孩子手中,它就变了一个性格,会跳舞,会打手鼓。

篇5

看!这头瓷制的老牛,膘肥身健,体型匀称,鬃毛整齐。它的头微微向前倾儿往左歪,两只角弧形地往后弯,眼睛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前方,它的尾巴不是一般地往下垂,而是往前伸,好像在拍打着身上的苍蝇和蚊子。它张开嘴,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那低沉的“哞哞”声。

这是一头横卧着的老牛。怎样表现它是横卧着的呢?作者构思奇妙,让牛的右前腿向前伸,左腿向后平伸,右后腿都呈弯曲形,整个身子就像趴了下去。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头单独的老牛,那就错了。作者匠心独运,让老牛横卧在石头上,石头上的东西可丰富了,有古代的铜板,上面刻着“招财进宝”、“大吉大利”等,还有金元宝呢!一个个形象逼真,象征着牛年财源广进、大吉大利的意思。远看它,一以为只有一头老牛,可近看,老牛的身边还有两头小牛哩!小牛卧在老牛身边,好像正在吃奶呢!使这个工艺品显得不那么单调了。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精品意识;精品创作

当今社会真是网络发达和信息传播飞速的时代,我们通过网络可以共享信息资源,也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然而,如果我们不思考不总结,只是在需要的时候随手从网络上搜索我们需要的知识和方案,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不愿意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的工作很难做到最好,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群众文化活动中,坚持为人们服务,树立精品意识,提倡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创作文艺精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文化艺术作品。

1.树立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精品意识

在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好一项工作,一件事情,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这是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1978年党的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群众文化活动要通过弘扬这一主旋律,来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者的精品意识,凝聚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精品来自精心,精品源于精神”。精心,就是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者在工作中,无论做什么,都要精细化流程,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好工作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精益求精,追求群众文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每做一项工作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精神,就是由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者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基础的敬业精神。对群众文化工作来说,敬业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文化活动中,如果工作者除了具有专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还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那么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形成认真和负责的工作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精神层面的群众文化积淀,这样,精品意识也就深入人心了。精品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进取精神,更是一种对工作的热情,是一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每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平时的艺术创作中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把精品意识作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让精品意识成为工作习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精品,推动全民文化精神建设的繁荣发展。

2.创作文艺精品,彰显特色文化

发展群众文化,只有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并把精品创作当作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文化精品创作的品位,才能让每一件作品经得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从而使群众文化工作做得更好,走得更远。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文艺精品,不仅要具有艺术鉴赏价值,还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并在长期的检验中不被淘汰,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文艺精品。也就是说文艺作品能不能称作是精品,要看群众是否需要,群众是否欢迎,群众是否喜欢。在满足群众需求和群众欢迎的基础上,群众文化工作者还要有所创新,敢于对传统艺术作品创作思路进行创新。创新,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随意创作,创新不仅仅是打破传统思维,探索未知领域,更是追求完美,好中求好,精益求精。在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增加现代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使其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形成特色文化,将全新的艺术精品展现在群众面前,让特色成为艺术精品的招牌,让特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的体现。有精品才有胜利。只有深入基层,扎实钻研,多出精品,才能夯实文化基础,确保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群众文化精品的生命源自广大人民群众

精品的生命在哪里,精品到底为谁而生?自古以来,一切经典的艺术作品都是因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经得住人民群众的检验,才被代代传承。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也是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的需要而产生了艺术,而优秀的艺术作品的灵感也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而这些艺术精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文化艺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要深入人民群众,去了解和发现群众生活中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什么,对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通过术作品表现出来。

4.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文艺精品,善于学习是根本。精品不是凭空而来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作的实践当中去;同时,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才能在工作中不走老套、不拾人牙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文艺精品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付出大量辛苦的汗水和心血。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害怕吃苦受累,是创作不出优秀的文艺精品的。只有瞄准精品,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各种成果,不怕艰辛、埋头苦干,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身的精品意识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从而促进艺术精品的诞生。群众文化作品的创作,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善于从群众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一件优秀的艺术精品,往往能够生动地体现出创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但无论什么样的创作风格,都是源自群众对生活的需求、向往和期待,以此为创作灵感和创作出发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认可,并被代代相传,成为广大群众作品中的经典。一味地追求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张扬个人主张,背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远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不可能创作出经典的艺术作品。因此,只有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需求,将人民群众的向往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才能够创作出真正受群众欢迎体现艺术价值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周豫.群众文艺创作精品意识突出[J].南方日报,2014(09).

篇7

关键词 “三品一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92-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不仅是农业企业生产的目标,而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淮安市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质量监控措施,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认证了“淮安蒲菜”等“三品一标”产品900余个,逐步建立健全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在“三品一标”发展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三品一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三品一标”认识不全面

虽然“三品一标”已提出了数年,但真正能够全面认识“三品一标”的人并不多,甚至包括部分从事农业的工作人员;一些已认证“三品一标”的企业对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差;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忽视基地管理,重视生产加工。据调查,淮安市仅有一半管理人员对“三品一标”有一定认识,50%左右的农户知道“三品一标”,但是不知道具体内涵。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太注意到“三品一标”,在其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也认识不足。

1.2 监管体系及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企业违规用标、不用标现象大幅存在。监管体系并没有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规范,而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要做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市“三品一标”监管体系虽逐步健全,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漏洞,基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卫生的知识了解较少,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不强,不能根据现实需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1.3 “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申报不规范,申报繁琐,时间不确定

截至2014年底,全市申报有效“三品一标”数800余个,共建立了19个以“三品一标”生产为主导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其中省级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品种涵盖种植业、畜牧业二大行业的主要农产品,示范区规模2.03万hm2、51.6万头(只),辐射带动5.80万hm2、87.8万头(只)。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带动下,淮安市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虽发展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其他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推动农业标准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标准化宣传普及滞后,社会认识程度低;二是工作主体力量弱化,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三是过度分散的农业种植、养殖模式成为制约农业标准化进程的突出因素;四是政府的资金投入及引导不够,县区均没有农业标准化及“三品一标”专项资金,农业标准难以推广和实施,制约了“三品一标”及农业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1.4 生产效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三品一标”企业或合作社布局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以及品牌运作、产销衔接消费者认可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即使按照“三品一标”标准化进行生产,也无法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一些农产品从销售价格方面看,体现不出“三品一标”产品的优质优价,这往往导致企业或农户收入回报比较少,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从而严重挫伤企业和农户申报生产“三品一标”的积极性。

2 对策

2.1 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力度

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举办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培训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民和企业工人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2.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

从源头抓起,强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在抓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源头治理。推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购销、使用台帐制度,实行源头追溯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1-4]。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市场上“三品一标”检查力度,惩处假冒伪劣的“三品一标”产品。

2.3 应建立奖励机制

全面推进淮安市农业标准化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市县级政府对实行“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给予一定的政策性奖励补助[1-4]。

2.4 应规范认证程序

严格规范简化“三品一标”的认证程序,以保证认证产品的质量合格、生产过程规范安全、质量控制措施细致到位[1-4]。

2.5 加大宣传,提高对“三品一标”的认识

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三品一标”品牌的有关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识别“三品一标”产品。发挥“三品一标”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1-4]。

2.6 加大组织机构建立力度

充实认证监管队伍,加强“三品一标”工作体系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确保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全市系统检查员、监管员、核查员的培训。“三品一标”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文件和体系文件,是开展“三品一标”工作的依据和手段。

2.7 确立认证重点,强化品牌形象

指导“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规范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对企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包装标识、标志使用和质量追溯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开展市场跟踪检查,重点检查“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情况和假冒行为。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引导经营单位建立查标验证制度,把好进货准入关[1-4]。建立举报投诉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2.8 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对“三品一标”企业的认证监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政策推动营造良好环境,积极扩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

2.9 强化证后管理,维护品牌形象

鼓励“三品一标”龙头企业整合和加大技改投入延伸产业链。出台激励政策,动员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扩大产能,提升档次,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优质粮食、标准畜禽、名优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及企业。 引导龙头企业到田间地头建立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等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最低保护价及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营模式[1-4],使“三品一标”事业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阿三妹.迪庆州“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48-50.

[2] 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创新创业;传承与创新

一、高职院校开发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意义

近两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举措,作为以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更应该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做好创新创业的教学改革工作。广西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地,推进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研究,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好形势下产生的,是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创新创意创业为目标,在校内建成实训基地,以校内工作室为主要工作场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主要基础,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既注重教学实训,也注重与社会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举措。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是基于学校特色教学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优势专业及特色专业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以教学改革及教学成果为主。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基地以校内工作室为主,它既是教师教学上的研究开发工作场所,也是学生课程作品设计、制作、展示、传播、线上线下营销的实训基地。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工作室的组织结构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有根本上的不同,它虽然依托于学校,但组织形式与制度上与社会公司接轨,是类公司化的组织,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学校从硬件、软件方面给予支持,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第一个重要场所。从机制上就决定了,工作室产品的研究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它集“实训项目、商业开发、人才培训”等一系列的具体功能。在广西区内高职院校当中,很多学校都在大力推进工作室的建设与开发,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工作室进行产品研究时,更接地气,更具有明确的民族性、方向性、实践性。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应与学校特色优势专业相结合,主要涉及专业有“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传媒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涉及的课程主要有《民族服装设计与制作》《民族服饰配饰制作》《服装工艺》《包装设计》《色彩构图》《平面构图》《广告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营销》《导演创作》《影视编剧》《文化产业运营》《摄影摄像》《图像处理》《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涉及的专业及课程众多,是校内开展教学实训基地的研究开发场所,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业培训等创造众多实践机会,作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研发场所成立,是符合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与专业发展方向及规律的。

二、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的设想

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研发场所

广西区内艺术类院校及社会有很多自主工作室及校际工作室。作为基于高职院校的艺术类文化创意工作室,一定要符合院校的专业特色及行业特点。在考察其他院校工作室及自主工作室的基础上,加强自我工作室的特色发展。所以作为工作室前期、中期、后期的市场考察,都是必须的。要考察同类工作室的数量、内容、师资力量、学生层次、工作室的环境与投入以及社会对文化市场的接受程度、喜好程度,并形成专业的市场考察方向,制定出适合本工作室的发展定位、产品设计、风格样式、产品定位等一系列的初始方向。例如广西以“壮族”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工作室及相关研究所已经有好几个,在同类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如何开辟新的研究成果及内容,是基于市场考察之后才能确定,并且要与本校的师资力量、学院发展定位相关联,行业办学的优势在于它有其它同类院校没有的上级行业特点,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工作室开发的时候需要结合的优势。

(二)产品研发过程

市场考察报告形成后,要进行报告的汇总、分析及定位。明确基于高职院校艺术类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研发的定位发展方向及产品特色,利用专业优势,打造符合本院校特点的文化创意工作室。

1.产品定位

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定位,在于民族性及非遗的传承性,并且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旅游民族文化产品,都是基于生活上的欣赏性及艺术性、实用性的产品设计,说明此类产品在市场上还是受人接受的。而且民族文化产品起来源于劳动人民生活,那么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便是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基点。而作为一种礼品或产品来说,它又具有交流性、沟通性、非遗性、地域性以及纪念性。所以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寓意就比一般的礼品或产品带有更多的使命及民族寓意。在设计这类产品的时候,要注重产品的民族特色、吉祥寓意、民俗文化等。

2.图形设计

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流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图案的设计,也要符合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图形设计方面,我们除了可以参考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纹饰图案,借鉴优秀民族图形设计,来进行产品初期的设计。从熟悉的图案入手,让大多数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他们所熟知的文化,从而接收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信息。后续再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形成工作室独特的标志性图案设计风格。

3.色彩搭配

基于民族文化创意产品上的产品色彩搭配,与平日的产品色彩搭配有所不同。流传下来的民族特色物品在色彩上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色彩系统,因历史、地理、政治的原因,民族心理会不一样,它们讲究喜庆、平安、吉祥、富贵、多福多寿等寓意,在色彩的使用上,主要以大红、大绿、大紫、大蓝、黑色等为主,在色块的构成上,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所以在制作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时,色彩的传承也变得很关键,传承色彩能够使产品的设计味道原汁原味。在创新的角度上,可以加入现代色彩进行创意色彩设计,使得民族特色产品不仅有传承,而且有新意。

4.材料研究

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应该基于原始的传承物料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因各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一样,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物品材料上使用的不同。原始材料因为制作工艺简单,物料不足或者生产力低下,制作出来的物品有太多手工痕迹与不完美。在现代进行再设计的时候,更多的应该考虑,与原始材料风格的接近性,可以创新地使用新的材料进行设计加工,使得作品能够更好的制作与保存。

5.品牌建立

没有建立品牌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就低。同样一款产品,因有品牌的打造,其附加值就高,价格也会提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手工、设计师创意就显得尤为尊重,因为一件产品的设计研发,需要设计师多种创意的碰撞、多种素材的叠加、多种不同画面的初步设想、多种不同配色的比较以及多次打版尝试。打造民族文化创意品牌,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品牌推广。一个工作室可以打造多个品牌产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品牌建立。

三、运营推广

产品的设计制作完成,需要进行推广与传播。不仅仅是产品的营销,还有文化创意的营销。具体以产品拍摄、产品营销陈列设计、产品文案以及新媒体营销等方面来进行产品的运营推广。

1.产品图片摄影

成功的营销,大部分来自于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称之为“眼缘”的第一感觉。所以产品的图片摄影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前期摄影,还包括后期的图片处理。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拍摄与一般的摄影也有区别,主要是拍摄环境的架设。既然要突显民族性,那么在进行拍摄之前,要进行产品拍摄现场的布置。主要以自然、原生态、纯朴的感觉为主,结合产品特点,打造拍摄环境。或者取景于民俗特色的环境当中,突出产品主题与特色。可以形成系列或小品形式进行产品拍摄环境开发。

2.产品营销陈列设计

产品营销陈列设计可以借鉴产品图片摄影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产品营销陈列可以分为实体陈列与线上陈列。实体陈列是将实体产品放置于销售地点进行陈列设计,而线上陈列,可结合产品图片摄影内容进行陈列设计,或者直接运用图片摄影的素材图片,进行网络上的营销。因为产品图片摄影的功能,很大一部分运用在线上陈列图片使用。好的陈列设计,对产品的营销有促进作用,专业的陈列设计也可以给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较易得到消费者肯定与购买。也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传播起到视觉传达的作用。

3.产品推广文案

好的产品视觉传达,除了在产品摄影、陈列设计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之外,产品的文案设计也是产品营销及传播的重要环节,需要重视。产品文案主要包括是对产品的细节描述,包括产品的尺寸大小、色彩、功能、材料、价格等一系列基本功能,还包括设计师的创意构思、产品文化底蕴等完整的产品推广文案。其中,还需要进行产品文案的营销环节设计。这是作为创新创意文化工作室的文案专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4.新媒体营销

基于互联网+时代,在进行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的时候,自然需要运用到新媒体营销。传统的线下营销已经不能够满足传播的需要,在新传媒时代,文化的传播自然要快速、准确、内容量大、精而美。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平台,结合专业特色,民族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营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QQ、微信、淘宝、微博产品营销QQ、淘宝、微博营销是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比较常使用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它存在的时间较久,支持平台比较成熟,人数众多,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在成熟的网络系统中进行营销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在QQ、淘宝、微博的大数据中,会有较大的潜在消费者。微信营销是目前继淘宝、微博营销最热门且最便捷、直接的方式。它不需要开店,直接在朋友圈进行图片、文字编辑,直接面对面与消费者进行语音或文字的沟通,但前提是潜在消费者都在朋友圈里面,营销范围较窄。但微信营销的好处在于,可以有自己的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当中可以不定时推送信息给关注者,有独立营销的一面。

(2)纪录片、微电影、专题片传播营销民族文化创意产品除了自身的产品营销功能外,还要具备文化的传播传承功能。在新媒体营销当中,除了一般的社交平台之外,还可以利用影视平台进行产品的文化价值传播。主要运用的媒体有微电影、纪录片、专题片等。通过微电影、纪录片、专题片的拍摄,传播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及产品的价值理念、设计构思、制作过程、文化底蕴等。并结合网络传播媒体或者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进行一系列的文化创意传播。综合以上所述,民族文化创意工作室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广泛。它在学校行业发展特色的基础上,以艺术类专业为主,进行方向定位,综合了各种各样的相关专业、运用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行工作室的建立。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行为,它从建立、设计、营销一系列的研究开发,是需要专业群的共同建设发展。这也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的专业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各个专业互通,在学校实践教学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创新创业开辟了一个新航向,也是各个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符合学校特色及专业的工作室,发挥教师、学生的专业能动性、自觉性,是与时倶进的教学改革实践方式,符合互联网创业大潮。

参考文献:

[1]王炳根.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5(3):107-109.

[2]刘敬华.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市场开发策略研究———以棉花被为例[J].中国棉花,2015,42(1):9-11.

[3]马成荣.把文化传承之脉,解职业教育之惑[J].江苏教育研究,2014(3):17-25.

[4]张婕.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2014(3):157-158.

篇9

作者:张春玲 单位:恒安(中国)纸业有限公司

若有人问我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我首先回答的往往是:“读书。”并非附庸风雅,而是读书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如吃饭、睡觉一样习惯成自然。那一本本包罗万象的可爱的书就如一个个亲切的朋友一样,永远陪伴在我左右。

年少初记事时,因爸爸少时没钱读书,长大了自己买了好多书的缘故,家里有几大箱子的藏书,而且多半都是文学方面的。那时每当家人忙起来没人陪我的时候,我就坐在书堆里,翻看书中那些五颜六色的图画。有时候爸爸会在饭后给我讲故事,什么“石猴学艺”、“大闹天宫”、“三英战吕布”、“武松打虎”等,他讲得绘声绘色,我虽听得似懂非懂,却也是津津有味。我问爸爸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的,他就指指书箱说:“书上看的,等你读书识字了,你会知道得比我还多。”从那时起,我对“书”这个东西就抱着极大的好奇心。

上学后我一直记着爸爸的话,所以识字学习于我来说就成了最快乐的事情。我自己的第一本图书是姑姑送的带彩图的《一千零一夜》,我如获至宝,最后都能把上面的故事背诵下来了。从书上看到那个叫阿拉伯的地方的奇风异俗,还有各种各样的机智的、勇敢的、奸诈的、狠毒的、美丽的、丑恶的人物,令我大开眼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是越来越大,但我读书的热情也与之俱增,家中的书籍已翻过多遍,烂熟于心,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新华书店和图书馆,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学均有所涉猎。读小说时,随着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时哭时笑,强烈感受到了世间的沧桑冷暖;读散文时,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隽秀,也深深为作者们的睿智和款款深情所打动;亦会在哲学周密的辩证思维中徜徉不忍离去,沉浸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久久思索,还会惊异于见所未见却又现实存在的科学世界。读书不但使我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还让我获得许多不同的知识,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

古人曾经说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提升个人修养,变“下里巴人”为“阳春白雪”,难怪坡在一千多年前就道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可以和我们推心置腹地交流的朋友,年轻时它教导我们,年老时它又安慰、鼓舞我们,可以说是最有耐心而又最令人愉快的朋友。

篇10

关键词 影视艺术作品,《网络妈妈》;青少年;教化功能

评价一部影视文艺作品,不是看其是否吸引观众的眼球,不是看媒体的热捧,票房收入亦不是惟一标准,迎合大众口味更不应成为其价值追求所在。影视文艺作品的价值在于其社会功能,且是社会功能中对人的思想、品质、人格、精神等催人奋进的部分,其宣扬和追求的更应该是人类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积淀等优秀成果,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的启迪和教化作用,更应当成为评价影视文艺作品的必然标准和不可或缺的衡量条件,那种单纯追求投资和经济收益的文艺产品,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对于正处于心理、生理稚嫩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影响深刻,他们往往对外界刺激敏感、反映强烈、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媒体声色、内容的影响与渲染,很多青少年因在网络游戏中尽情放纵而迷失,因虚拟交往而流连忘返,因环境的虚构而失去了真实。他们很多在沉溺网络中失去了自我,漠视生命和青春。不思进取。浪费时光、逃学、辍学时有发生,由此使其人生曲线发生偏转。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使家庭深恶痛绝,学校扼腕痛惜,有识之士声讨疾呼。正当家庭无奈,社会规范无助之时,《网络妈妈》在全国上映,对社会尤其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她如春风沐浴,温暖了青少年的心田,触动了青少年的心灵。

影片以极具生活情趣的艺术表现手法演绎了网络妈妈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一个坚强、执著、温情、奉献的网络妈妈形象。影片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没有激烈曲折的情节和气势恢宏的场景,而是切中了当今社会教育和人性热点,以人们非常熟知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宣扬了一个遭遇不幸而对生命执著追求的网络妈妈形象,展现了她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爱心助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同时影片也大力褒扬了人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精神和生活场景,使观众在感受网络妈妈的生命和人生追求中,聆听了催人奋进的壮丽之歌。片中故事情节感人肺腑、主题鲜明、昂扬向上,所流露出来的真实感人的情感,以及体现的青少年上网成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让人反思、催人奋进;影片体现了影视文艺作品体现的社会公益性价值与地位,浓缩了文艺作品创作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尤其凝聚了影视文艺的力量。起到了对广大青少年的良好影响和教化功能。

影片展现了网络妈妈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网络妈妈由于少年时期的意外事件,导致全身重度烧伤,十指残缺,仅剩一个手指完好,成了一个重度残疾人。灾难之后,生活中以前看似简单的事情,现在一点一滴、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异常艰难,她忍受剧痛,苦练生活自理,走路、洗脸、吃饭、穿衣,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痛苦与艰辛。网络妈妈的遭遇是不幸的,也许是不公平的,但是她身残志坚,勇敢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生活场景,使观众深受感动,她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抗争意志,催人泪下,心灵触动。

影片中演绎了人生中伟大、真挚、无私的母爱。嘉嘉妈妈拿着女儿照片,挨家串户请求网吧业主,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其眼中的泪花还不时闪现;嘉嘉妈妈为了寻找夜不归家的女儿,不慎被汽车撞伤,但还不顾一切地在雨天拄着双拐,在医院门口呼唤女儿回家。其画面动人,使现场观众深深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母爱的博大,观众无不动容,潸然泪下,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让观众回味母爱,回归真情,除了母亲,谁还能够做到!嘉嘉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个甚至亲生父亲都要无奈放弃而她却还要一直坚持下去的母亲。嘉嘉很幸运,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和自己母亲一样爱心满怀的网络妈妈,遇到了一个用母亲般特有的耐心和细心,使一颗偏离轨道的心灵受到启迪、回归原来的轨迹。网络妈妈以自己的爱心,以自己的真情,不但感动着贺嘉,也触动着一个个沉溺网络麻木已久的精神鸦片受害者。影片虽然没有浓墨重彩的故意刻画,但却把人间母爱的真实感情表现得真实、细腻、入木、传神,无不使观众受到了情感体验的重大冲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受到了非常的触动。

影片关注孩子们的人生成长、发展问题。虽然无情的大火夺去了网络妈妈的双手,让她丧失了享受爱情和做妈妈的权利,却没有摧毁她坚强的意志和美好的追求,网络妈妈每天用近乎没有手指的腕部敲打键盘,与沉溺网络的青少年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拯救着一朵朵即将枯萎的蓓蕾,展现出网络妈妈对孩子的时时、事事操心的生活场景、亲情场景,如此纯真质朴、亲切动人的亲情母爱,令广大观众为之动容。影片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自然、生动丰满、闪烁着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以平实质朴、真挚感人的抒彩,使观众共同相约在母爱的晴空下品味亲情,感悟人生真谛,感悟一个身体残疾而心灵健全的妈妈对孩子们无私的爱护与启迪。

在多元化思潮激荡的社会环境中,文艺作品从诸多侧面折射出在现代生活中人间的友善,人际的友爱、关怀,讴歌了网络妈妈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新时期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是一部富有很强感染力,高扬时代主旋律,对社会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极具震撼,具有较强影响、教化功能的影视文艺作品。影片所展现的人性内涵,将在当今网络时代掀起一场呼唤真情的浪潮,必将在影视世界的斑斑驳驳里重重涂上一笔清新动人的色彩。

《网络妈妈》的导演周勇先生认为,“电影不是灵丹妙药,只靠一部电影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有可能会激励孩子的一生。通过一部电影能够让沉迷网络的孩子受到一些触动,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在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电影《网络妈妈》凭借朴实的故事和感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让不少网瘾少年如梦初醒。周勇说“《阿甘正传》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因为折射了很多人生哲理。”他觉得“电影最大的功能就是教化作用”。当听到网络妈妈刘焕荣的故事后,周勇首先看到的也是“教化”作用这一点,“沉迷网络的孩子太多了,而关注这个题材的影片却几乎没有。”很多学者认为,网络妈妈的这个质朴的故事,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学会沟通,让孩子学会感恩,能够使沉溺网络的青少年猛然惊醒。《网络妈妈》在北京试映时,一位北师大的女生看完影片哽咽着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知道您有多么不容易”。

时下,很多名导演执导、名演员阵容强大、耗资巨大的影视大片不时推出,其娱乐性、观赏性都能对观众的感官形成较强的刺激,再辅有经过精心构思的营销策略,推介和渲染气氛非常浓烈。但很多商业大片往往只注重形 式,精于场面,不重思想内容,华而不实,疏于文化内涵的凝练,选材粗糙。通常以离奇、激烈情节以及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来吸引观众,为博得观众一笑,牵强附会。但影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观众心中形象大相径庭,令人贻笑大方,往往是令观众看后失望,很快就会淡忘,不会留下较深的记忆与思考,甚至影片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意识模糊观众的思想视野,尤其是对青少年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影片《网络妈妈》没有名导演,没有大场面,还使用了很多群众演员,业内人士认为影片制作成本低廉。但该部影片反映现实生活面广,关注平凡人的生活环境,描写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生琐事,以普通社会人物的形象,展现了网络妈妈的坚强。展示了无私的亲情、母爱,突出了网络妈妈自强不息、富有爱心、奉献社会的鲜明主题,成为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励志作品,吸引了政府、众多专家、观众的广泛关注。观影中,许多专家、记者和群众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作为我国首部以网络为题材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没有政治口号,没有说教,展现的人物朴实,生活韵味十足,故事情节感人,是一部质朴的故事片。影片没有像一些大片一样做得那么气势恢宏,而是以非职业演员进行演出,演员表演朴实、真切,给人的感觉很真实、生活韵味馨香,展现的生活场景和情节寓意深刻,触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大家的共鸣和震撼。影片以普通社会生活为视角,打破了主旋律电影的传统的歌颂英模、英雄主义或讴歌党的成就、业绩的含义,把影片拍成了故事性强,地域色彩浓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普通生活的电影,艺术地再现了网络妈妈作为普通人自强自立的品格,讴歌了网络妈妈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影片高扬主旋律,令人深思,很值得家长、学生观看,尤其在教育界应当大力宣传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