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工业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识记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回顾鞍钢和宝钢两大钢铁企业的区位选择,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联系、工业分散。②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难点: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金昌(38°N,102°E)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一个工矿业城市,被誉为我国的“镍都”。
板书: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提问:在茫茫戈壁上,我们这儿的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怎么会建设金川公司呢?(答案略)
板书: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市场、劳动力、政策、科技、动力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学生活动: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答案略)
教师讲述: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其中少数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大。主导因素不同,形成不同的工业类型。如: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板书:2.工业类型(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①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哪种导向型工业?(印刷厂、面包厂、饮料厂、石油化工厂、电子装配厂、家具厂。)②鞍钢、宝钢的区位条件与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讲述: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板书:3.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图片展示:北京、伦敦钢铁工业布局。(工业企业布局深受盛行风向的影响)
学生总结:大气污染城市工业企业布局的三种情况。(略)
图片展示:金昌工业企业布局。
板书: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教师讲述:以金昌为例说明:工业联系一工业集聚一工业地域一工业城市。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复习工业地域形成的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地域按形成的分类。
学生总结: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两种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略)
易错点提示:①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工业城市。②列表对比发育程度高和发育程度低工业地域的特点。(略)
提问:有协作关系的企业都会形成工业集聚吗?(不会,也可以形成工业分散。)
学生活动:①福特汽车产生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②福特汽车公司遍布全球,形成跨国公司,根本目的是什么?③福特汽车公司为何有意向在南京规划建设汽车组装厂?
过渡:从历史发展来看,金昌属于哪种性质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
展示地图:世界和我国工业分布范围。
学生活动:①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及我国东北部辽中南工业区属于新工业还是传统工业区?在地图上指出其分布的地区。②指出传统工业、新工业区在我国分布的地区。
过渡:对我们金昌有借鉴作用的工业区是哪儿?
板书:三、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
教师讲述: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退原因和整治措施。
练习巩固:读图完成问题。(题略)
篇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用“高、快、灵”三个宇概括。“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员工文化素质高,经营风险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发展快,企业成长快(相应地,企业稍有失误,垮得也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基于这些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下列不同:
一、成本管理理念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
在传统工业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传统工业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比起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往往要小得多,这就决定了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邯钢人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管理制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经济效益。这表明对于传统工业企业,选择低成本战略是其成功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于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焦点集中战略,旨在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克服其人力资源高成本和销售、研究高费用的劣势。
三、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著名的泰罗制和标准成本系统皆源于此。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汇集的结果,而且还由于它在企业的总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决策当中所需求的成本形态也集中体现为制造成本。即使在市场条件、技术水准、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传统工业企业仍然把对制造成本的核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时兴的作业成本法和制造资源计划(MRP)等全新的核算方法,皆是针对制造成本的。高新技术企业核算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的主要目的是对外编制损益表、评价期间经济效益,由于这两项在成本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对其加强控制的要求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弱。
对责任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核算,主要是出于产品经营决策和定价的考虑,这一点无论是传统工业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一致的。对其在管理上的需求强度因具体企业而异,一般要低于制造成本。
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物耗成本、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传统工业企业更多地是出于造势或满足外部某方面要求的考虑,而不是企业自觉自愿非做不可的行为需求。对高新技术企业就不同了,这些成本形态或迟或早都要进行核算,其中需求强度较大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和物耗成本。即使需求强度相对较弱的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对其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也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强。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核算需求强度大,不仅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上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产品经济效益的模式也要求对其进行核算与控制。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在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入,同时还要承担比传统工业企业更高的产品降价风险,所以仅仅遵循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传统工业企业会计实践而制定的会计准则来产品成本,就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使产品的相关成本不全,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竟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对物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方面制度创新的考虑。这个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对于企业的微观管理是这样,而且对于国家的宏观管理也是这样。党的十五大确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知识资本化”和“知识经济”,从成本信息服务的角度,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响应。
四、对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
成本信息质量特征表现为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可否认,不同成本形态的信息,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标准并不一样。即使同一成本形态的信息,对传统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产品成本为例,虽然传统工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项目相同,但是构成成本信息质量的各项特征的重要程度和具体要求不同。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其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等)和特定的费用分配标准(材料耗用量、工时耗用量等)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成本,即无论谁来计算,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结果都会相同;其完整性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将发生在会计期间和生产过程的各项要素费用都归集起来,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不使其遗漏;其及时性是指能够按月报出成本信息。能够做到这三条,便可得到规范的高质量的产品成本信息。但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则不然,其准确性不仅要考虑计算程序和结果,而且要考虑分配标准是否合理;其完整性不仅要考虑供应和制造过程,而且要考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其及时性不仅要求成本信息按月定期报出,而且要考虑按决策需要不定期报出。所以,仅仅满足于规范要求的产品成本信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定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额的期间费用逼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去寻找各种相对合理的分配标准,来将其正确地分配到具体产品对象上去。不仅如此,为了对付竞争,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比传统企业更为重要,往往是算不准确尚可容忍,算不及时则难以饶恕。
五、成本费用构成和管理重点不同。
这里指的成本费用是损益表中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后三项费用亦称期间费用。在产销比正常的情况下,传统的成本费用的构成是制造成本高、期间费用低。因此,管理重点是制造成本,管理当局更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控制。成本核算是否准确,成本考核指标是否落实,成本管理是否有效,成本降低机制是否形成,皆由制造成本管理状况所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则相反,通常是制造成本低、期间费用高。期间费用高的原因是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高。因此,管理的重心要转移,转移到研发环节和技术服务环节。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往往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其产品成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设计所决定的,而其产品的销售状况如何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服务。
六、成本费用控制方式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成本系统、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管理(包括零基预算与弹性预算)。尽管其控制范围有弹性,控制过程中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总能够通过对成本形成原因的和对成本费用发生的掌握来不断地促使其标准。目标和预算符合实际,以此来引导企业健康。高新技术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不能简单地搬用上述做法。虽然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等形式依然可以利用,但实际上由于其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以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和对成本费用发生规律的掌握更为困难。在传统工业企业,尤其是经营稳定的大型工业企业,所耗费的资金与产生的回报之间,能够建立人们容易把握的函数关系。而在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函数关系则不容易建立。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时成本费用的控制,宜更多地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实施,而不是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施,即应实行的是积极控制——鼓励多做工作多花钱,把该花的钱花足,把不该花的钱限制住。该花的钱是积极费用,不该花的钱是消极费用。积极费用越高,越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积极费用当然也包括实验、试制失败的费用,但对盲目实验与试制等所导致的消极费用,则要严格加以限制。
七、成本分析的主要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和差异原因分析,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分析应该重视的是价值工程分析、相关分析和预警分析。价值工程分析是利用产品成本结构与产品功能结构的比值关系来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能比率的途径,从而改进产品或工艺设计的有效方法。相关分析是利用成本或费用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成本费用指标对其他经济指标的,以期通过增减成本或费用,来改善该项经济指标的状态。预警分析是通过对控制指标设且预警线(红线)来进行的。预警分为绝对预警和相对预警。绝对预警的红线就是由盈亏临界点所决定的成本费用开支水平。相对预警的红线有两种,一种是纵比红线,一种是横比红线。纵比红线可以以本企业成本费用指标的水平为标准设置,横比红线则要以竞争对手水平或行业水平为标准设置。
八、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不同
篇3
广西的电力、制糖、机械、建材、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可通过促进水电铝、煤电铝、煤电水泥等结合机制的形成实现可持续发展。②循环经济的实现载体—生态工业园区。我国的工业园区经历了第一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第二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代园区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第二代园区内的企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这种变化充分反映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到来,第三代工业园区即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这种新兴的工业园区克服了前两代园区的一个共同缺点,即园区内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资源和能源在企业之间的有效流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机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广西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中小企业产生的废物量达不到规模化处理的要求,强制其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是不经济的。中小企业进入生态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可以解决因企业规模过小导致的污染治理“规模不经济”难题。广西已建成76个工业园区,但基本上是综合性园区,企业关联度低,配套能力差,必须转化为生态工业园区,才能实现循环经济。外在机制分析:区域分工合作资金、技术、人才改造传统工业的开放经济①开放经济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的机理。传统工业社会的开放经济更多强调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掠夺资源、占领市场,商场如战场,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新型工业社会的开放经济更多强调合作共赢,通过区域分工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改造传统工业,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逐步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方式。战略联盟就是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2007年6月10日,来自数十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签约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广西的工业体系虽然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但缺煤少铁,油气资源匮乏,相对较丰富的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资金、技术、人才是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域分工合作,尤其是战略联盟,改造传统工业,实现广西工业转型。②开放经济的实现载体—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信息化对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起着巨大的作用,在“鼠标+水泥”的业务流程背后,信息中介部门、水泥需求方、运输部门、水泥供给方等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有助于整个系统运行资源的节约和效能的提高。广西对外运输大动脉不通畅,沿海港口集装箱航线航班不足,通航周期长、保证率低。与湖南、江西比,广西的省际公路、铁路建设落后五年左右,铁路运力严重不足,公路收费等物流成本高于邻省。广西部分电网区构架薄弱,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现代工业相配套的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业落后。要实现广西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必须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转型的矛盾和障碍
1.土地瓶颈与工业园区建设的矛盾工业园区建设的土地瓶颈主要是项目建设用地审批难,一般体现在土地规划、用地指标、审查程序、报批程序、土地存量等五大问题上。大部分工业园区预留地普遍不足,园区用地规模、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完全协调的问题在一些园区非常突出,部分还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工业用地指标少、价格高,特别是农业用地转用指标、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招标手续复杂,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调整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的时间长、难度大;大部分园区没有存量土地,发达地区的园区是“土地等项目”,而广西的园区是“项目等土地”,项目迟迟无法开工,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2.资金瓶颈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一般认为,基础部门的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而且具有外部性,项目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低,难以吸收民间资本的参与,因此主要由政府投资兴建。其实,以往基础设施项目常常无利可图并不完全归于基础部门本身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体制原因,特别是价格形成机制,如水价、电价、油价等更多考虑普通群众的利益,制定的价格往往只能保证回收提供服务所付出的经营成本。不能通过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获取正常的收益,民间资本无法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广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与政府财力有限的矛盾日益突显,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国有经济唱独角戏,政府难以平衡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3.技术瓶颈与传统工业转型的矛盾传统工业的增长模式是以较低水平的需求和产业结构为背景,所需要的大多是成熟的中低技术,主要通过引进解决。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中低技术占领市场的空间日趋缩小,需要通过创新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结构。但是,技术创新需要市场需求,需要大规模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被有效分摊,使自主创新具有成本上的可行性;较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形成,是一些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广西仍缺乏拉动自主创新的市场需求,大规模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落后,只能依赖引进技术,必然阻碍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4.产业政策制约与传统工业发展的矛盾广西工业是传统的资源型工业,企业大多规模小,耗能高,污染大,必然受到国家“两高一资”的产业政策制约。近年来,广西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关掉许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然而,由于污染存量大,污水处理设施较为滞后,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由于广西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关掉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必然影响经济总量。广西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无论是建设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还是节能减排,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配套措施。这就决定广西新型工业化的起点和要求高,如何既顺利地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又始终保持良好的环境,这是一个两难的课题。
篇4
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发源地,美国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及方向性。我们可以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注: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是由杨培芳等根据波拉特的信息劳动比重方法与小松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方法综合而成。)和信息建设指标体系中得到佐证。
人们公认,西方七国1980年的平均信息化综合指标为进入信息化的标准值100%,其他国家与这个标准值相比后,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这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注:杨培芳:《信息网络服务》,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表1是美国的信息化综合指标值和西方七国的标准值,从中可以测度出美国的信息化水平。
表1信息化综合指标测算结果
附图
本表根据以下资料整理:杨培芳:《信息网络服务》,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68、109页;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CCID,M.I.I,P.R.C.;The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9,2000,2001。
说明:表中数据因来源不同,有效数字位数不尽一致;标准值为以西方7国1980年平均值为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西方七国1980年的平均信息化综合指标为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基准,那么美国在60年代就基本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根据测算,1965年的综合指标就达到了120%,超出标准值20%。就总体来看,从1965~1999年,美国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近5.36倍)。在信息化综合指标中,信息装备率指数增长最大(约为7.29倍),其中计算机普及率增长最快(约为28.79倍)。可见,信息装备率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总体信息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而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是当前美国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最主要原因。通信主体水平指标的增长仅次于信息装备率指标,增长约为6.38倍,其中信息劳动者比重增长约为1.56倍,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增长高达8.93倍。信息劳动者比重反映了美国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反映了信息经济发展过程的劳动就业趋势。每百人在校大学生比重则直接关系到后备智力资源,关系到社会就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后备知识人员的保证,是一项关系着未来竞争能力的后备竞争力量。
信息建设指数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信息建设指数是根据与信息相关的社会基础建设、通信建设以及电脑普及率等三大项目进行评分,以此比较各国信息化发展程度。1996年列入评价的国家有55个,1997年一些国家信息建设指数见表2。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在1998年和1999年美国的信息化指数均居全球第一。(注: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表21997年一些国家信息建设指数
国家综合评分社会建设通讯建设电脑普及
美国498754420102433
瑞典344248512351727
芬兰35915369382177
挪威342351810571848
丹麦344049212801668
加拿大331957311351611资料来源:《国际经济信息》,1997年第19期,第3页;转引自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总之,无论根据信息化综合指标体系还是根据信息建设指数测算,美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均居世界首位,代表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美国的信息化发展不仅水平居世界领先,而且有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政府信息产业政策具有明确、清晰的导向性。美国对信息产业明确、清晰的产业导向和大量基础投入,是发展信息产业的先决条件。政府在认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既强调政府的扶持作用又放手让私营信息企业发展,以保证经济体的活力和企业的竞争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信息产业发展最快、辐射性最强。信息产业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产业部门,仅从就业效应看,例如1996年,在信息技术领域,核心产业就业人数380万,加上相关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程序员、网络技术员,总就业人数达910万,远远超过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总和。从辐射效应看,1991~2001年,美国设备投资年增长10.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机的增长率最高,达到43.6%,而在此期间,计算机和软件的投资金额占全部设备投资的49.5%。可见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强大辐射作用。(注:OECD,TheImpactofElectrinicCommerceonFrim''''saBusinessModels.(CCID,M.I.I,P.R.C.))
第三,信息技术渗透力强。信息技术以其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带动了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并促进光学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边缘产业”的兴起。同时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传统的服务业等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
第四,信息化投入效益高。对信息产业的高投入带来的高生产率,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撑。到1998年,美国的信息业投资已高达3881亿美元,而由此形成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攀升,早在1993年,美国工业增长的1/3就来自于信息业发展的拉动。到2001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超过制造业、钢铁业与汽车业等三大产业贡献率的总和,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
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源泉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第一,信息技术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自1995~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每年均上升2.8%,是1973~1995年年均增长率的2倍,其中信息技术提供了一半以上的贡献。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统计数字,美国于1994年在世界竞争力排行榜上重新夺冠,至2002年仍继续保持世
界第一的领先地位。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信息产业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并成为各行业的“领跑者”。不仅本身创造的产值逐年增多,而且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如今,信息产业已经取代了汽车、建筑业、钢铁等传统行业成为美国新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在以12%的速度迅速增长,比美国经济增长率要高出四五倍。
第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改变了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过程,彻底革新的经营方式(如网上购物)使这些领域焕然一新,经济活动节奏加快,生产效率提高,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使它们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美国信息技术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数字化信息技术还处在创新时期,其产业化规模还相当小,这突出表现为信息产业缺乏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样,这一时期的信息产业处于“蓄势”状况,它虽蕴涵生机,但尚未成长为一个现实的支柱增长点。按美元现值计算,1977~1985年,信息产业在经济总量(GDP)中的份额由4.2%变为4.9%,在这段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只缓慢爬升了0.7个百分点。然而8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多年积聚的信息产业勃然而兴、如日中天,它给总体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很快地上升为对总体经济的主导性作用。
信息化改造成为美国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传统工业开始步入衰退,表现在主要传统工业产品产量总体上呈现下降,所占份额同步降低,逐步丧失了领先地位。传统产业内部技术出现老化,企业科研经费减少,产品销售额中科研经费所占比例减少,传统产业技术已接近极限。尽管传统工业出现了生产萎缩,就业人数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但并没有真正进入“衰落”的阶段。传统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是世界工业化和一体化的杠杆,是国计民生的依托。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传统工业品仍然是获取利益的大宗来源。没有传统工业的相应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因此,运用高技术成果,对传统工业实行技术改造,推进其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乃是提高传统工业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走向新的繁荣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对传统产业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应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信息技术推广到各个部门和领域,使传统工业部门再度工业化,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给传统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向更高的技术层次转化。近年来,美国企业纷纷使用电脑等先进技术进行设备更新,政府实行投资课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改造呈现如下特点:就生产手段而言,是要达到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使机器辅助、延长或部分取代人的信息功能;就技术方式而言,是将物质生产过程视为一种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控制的流动过程,从而在人机、机机以及机器与劳动对象之间,建立起自动化系统。生产手段的根本性变化,产生了适宜于这种高效、快速物质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要适宜于信息流动,而不只是物体的置放、位移、人员的层层分工、工序工位的有效安排等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管理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信息、知识、人才,而不是原料、设备、劳动力。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机器智能化与计算机化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注: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美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二战以后一度处于绝对优势。然而,不过20年(1945~1965)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日本和联邦德国先后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领域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并一度在国际市场份额上超过美国。为此,美国政府与企业从80年代开始行动起来。90年代初,又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与改造。90年代中期,美国在受威胁最大的三个领域——汽车、钢铁、半导体已经收复了失地,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钢铁工业通过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从国外引进转炉炼钢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生产的多样化和企业小型化,使钢产量出现了回升势头。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美国传统工业的复兴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传统工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美国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所做的贡献。在20世纪末的商业周期中,美国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情况下连续增长117个月,超过20世纪60年代106个月而成为美国自1854年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对此,离开传统工业利用信息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和产业升级,是无法理解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传统工业能够在短期内复兴和快速发展,其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发人深省。
信息产业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失业率过高一直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难题。然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却创造了失业率持续下降的骄人业绩。自1992~2000年失业率从7.4%降低到3.8%,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即社会上每个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劳动者都已就业。尽管从“9·11”事件后,失业率略有回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据《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所言,在五六十年代,欧洲的失业率只有美国的一半,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从1973年到1994年,欧洲只维持现状,没有扩大就业机会,到1998年4月,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在10%以上。(注:[美]莱斯特·瑟曼著,周晓钟译:《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一直保持低失业率的日本,在90年代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因其产业结构的信息化滞后造成了大量失业,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一度突破5%大关,为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注:薛敬孝:《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美国在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步步升级,信息产业一跃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由于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因而拓宽了产业领域,增加了出口,扩大了就业范围,除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外,还间接创造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据调查,微软公司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就可以为其所在的华盛顿州创造6.7个工作岗位。而同在西雅图的波音公司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只能为华盛顿州间接创造3.8个新的工作岗位。(注:杨谷:《信息产业拉动就业新需求》,载《光明日报》,2002年10月9日。)当然这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具有更高的知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蓝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知识(白领)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信息技术人员。据商务部统计,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逐步减少,1980年占劳动力的28%,1990年降为18%,2000年降至11%,预计2030年进一步降至3%。然而,1980~1990年间,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却增加了100万,计算机用户职位也增加了100万个。如今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技术人员仍然是供不应求,现在美国至少缺少34.6万个信息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短缺对美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它不但影响信息技术发展壮大的后劲,而且还会影响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为此,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劳工部决定投资300万美元用于资助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培训计划,另外还将投资800万美元在因特网上建立大型职业信息库以收罗这方面的人才。商务部计划耗资1700万美元用于包括人员培训的技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部门也将出资同学校和企业界结成伙伴,共同开展培训工作。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看,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结构进一步“软化”,表现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其结果是蓝领工人越来越少,白领工人越来越多。无疑,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更多的原来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的工人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服务生产中来。从表3可知,在美国的就业结构中,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具体看来,1900~1999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从39.6%一直下降到2.5%,降幅达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尽管从1900~1960年呈上升趋势(22.4%~34.5%),但从1960年起,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到1999年已经降到20.1%。而第三产业从1900年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38.0%一直上升到77.4%,升幅达39.4个百分点。
表31900~1999年美国就业结构变化(%)
附图
资料来源: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日本统计》2000;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TransmittedtodleCongess,February2000,
Washington,D.C.p.358.
篇5
似乎在意料之中,传统工业受到互联网影响所反应出的变化,不是在某一项标准中的微调,而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关乎生命的变化。甚至有人将互联网带给工业的这种改变,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与此同时,互联网本身也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工业化变革似的思考和更多想象不到的变化。无法像金融、汽车、移动那样将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作出合适的概括,这不是简单的“1+1=2”似的叠加,而是更多挑战机遇并存的大势。
从工业的角度来说,两化融合代表着工业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的高度概括,而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让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两化深度融合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新方向。一些积极拥抱互联网的装备企业正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消费品、软件、IT等企业正向互联网平台转变,能源企业则可能向大数据信息服务拓展。一些传统工业企业对抓住互联网引发的产业变革机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不仅是实现两化融合的渠道,还能够打破工业信息化的困局,甚至搅动行业布局,产生新的竞争机会和利益焦点。每一阶段的结果,不但代表着工业企业在融合中所遇到的所有变量,同时还代表着竞争中产生的思考,形成的新思路。
篇6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改造高新技术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途径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重大转折和体制改革大变动时期,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有旧的问题,也有新的问题。国内外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表明,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中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以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典利城市为例,重新审视和调整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思路并提出若干对策措施。
思路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众所周知,老工业基地多以传统产业为主,因此,在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
勿庸置疑,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未来,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从世界著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经验看,没有单纯依靠对成熟和衰退产业通过改造恢复生机的,而都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通过经济转型,实现了区域经济重振。但中国老工业基地有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发展条件,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倾斜形成的,是催生化的产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是目前工业化水平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在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经过注人新的技术成份,仍有其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生存空间。从发展意义上讲,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重要基础产业远未到“夕阳产业”的地步,发展规模经济、企业集团仍需以原有的生产能力为核心。沈阳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虽然目前传统产业增长潜力远不如前,但传统产业所作出的经济贡献仍占有重要地位(截至1999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中传统产业占76.7%,利税占77.3%),在未来-段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沈阳的经济发展仍将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由于工业体系的调整和发展是一个“慢变量”,因而,希望在短时期内,以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替代传统产业是不可能的。应该时确,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在21世纪的国民经济中,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缩小但其绝对量和产值不会萎缩,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退出经济生活。应该消亡或被取代的是传统产业中的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因而,老工业基地改造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以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改造水平有质的提高,以此盘活巨大的传统产业经济存量,这应是老工业基地现阶段实施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
思路之二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现实告诉我们,仅靠传统工业自身渐进式和滚动式的更新改造和单项基本建设项目的改造与革新,零星的挖潜、革新与改造活动是实现不了我国传统工业技术体系的根本再造的。今天,我国传统工业的再造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那就是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大“换血”,要进行技术结构重组,才能适应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对传统工业再生的需求。而要实现这样大跨度的质的飞跃,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突变型改造就逻辑地和历史地成为必要手段和条件。传统技术系统若以传统的革新、挖潜和改造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其技术状态的改善与提高是有限度的,绝难实现“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技术结构重组,也就绝难实现我国传统工业体系的再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因为“骑着自行车”无论如何是“上不了月亮”的。而高新技术是能够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航空飞行器装备以航天动力系统,就成了“航天飞机”,其技术等级与功能就比普通飞机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不仅可在大气层内做航空飞行,亦可在大气层外做航天飞行。对传统工业技术体系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就好比对航空器实施航天技术革新,这种革新是质上巨变的、技术等级上大跨度的革命性突破,不如此,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成为一句空话。
根据以上思路,对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1世纪是以计算机为标志,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优势的产业。一方面,沈阳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迫切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牵动作用。目前,沈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比重仍占80%以上,大量传统产业存量资产的存在,既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这些物质条件又必须通过高新技术注人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创新改造才能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沈阳已基本具备了将电子信息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物质基础、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电子信息企业中东软集团与和光集团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力量是沈阳市发展电子信息业的骨干和中坚;全市拥有47万人的科技人才,还涌现了如刘积仁、昊力等信息产业的成功的带头人。加速电子信息业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必将迅速改善全市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这是确立沈阳市在未来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先决条件。要采取市场导向、经济手段和行政千预相结合的办法,把沈阳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起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通过采用最先进的实用技术,跨越基础落后的障碍,改造生产、服务、经营、管理,实现跳跃发展,获得后发性经济效益。近年,东北大学与上海宝钢合资组建了目前全国最大的软件集团一一宝钢东软信息产业集团;和光集团与美国第
一、世界第二的计算机生产商康柏公司正式签订生产“康柏和光”联合品牌机协定,已展示了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美好前景。
2.对传统产业进行完善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把老基地原有主导产业改造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支柱产业。朱榕基总理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跃式发展。”这就为我们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捷径”。电子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首要技术,带头技术,是经济效益的倍增器。据调查,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人产出比一般为1:4以上,有时甚至可达1:10。企业信息化改造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场技术革命,是企业能否立足于21世纪的生存基础。传统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工艺创新、强化产品设计,完全可能实现“凤凰涅梁”般的新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点,梯次推进。目前,沈阳市已把沈阳的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但支柱产业的发展基础不在于行业,而在于具有拳头产品的骨干企业。沈阳市各行业都有
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大型电力变压器、隔离开关、摇臂钻床、大型凿岩机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4%,45.4%,80%和60%。有8个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三名。沈阳市应将信息化改造的重点放在这些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产品知名度高、在全国及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上。使其逐步实现主要产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企业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使沈阳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登上新台阶,真正成为具有行业优势、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人起支撑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沈阳起家靠工业,而工业的优势在配套。针对沈阳市企业加工能力强,而组合优势弱的现状,围绕发展先进重大成套装备(包括各类生产线)还要运用高新技术对相关企业进行改造,提高成套设备的开发制造能力,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
同时,坚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工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发挥沈阳市工业产品配套的群体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名牌产品,在全市形成一批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和世界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用名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名牌的效应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名牌要由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而不是行政的任命和评定。
3实施大企业战略,通过资产流动重组“造大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战略是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已为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所证实。实施大企业战略重在提高质量。要尽快改变沈阳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质量不高的现状,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缩短战线,使企业大而强。实施大企业战略“造大船”要讲求规模效益。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防止简单的企业叠加和规模扩张。要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改变对于劣质、亏损企业不断投人,救济、扶助的传统做法,坚决消灭无市场、高能耗物耗、技术等级低的行业和产品,使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拆旧船,造新船,卖小船,造大船”,形成规模效益。实施大企业战略还要与国际经济技术、管理接轨。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或股权交易。要以加人WTO为契机,通过与世界著名企业攀亲,与知名品牌联姻,与“巨人”同行,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占领国际市场。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制,为产业升级奠定微观基础。目前,沈阳市大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储备。不少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源头大多在国外。通过实施“捆绑-C程”、“与巨人同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固然是当前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从长远看,企业必须有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因此,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上下功夫。沈阳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科技人员力量雄厚,要下决心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力量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切实使企业成为科技投人和科技开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作出必要的规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完善产业技术的推广、扩散等服务体系,普遍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投资体系,特别是结合投融资休制改革,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投人力度,在引进改造上要形成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提高企业自我开发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提高外资的技术含量。新晨
篇7
绿色经济就是要实施可循环、无污染、生态协调的发展方式。其具体途径可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核心是将农业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它将传统农业上升到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和生活状态。生态农业是指通过保护土地、水和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不用化学投入和基因工程污染环境,在当前和未来保障农业健康发展和提供健康食品,并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以生态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贵州具有特殊的石漠化地质结构,因此,以贵州地域条件为支点,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实施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生产方式,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在具体实践上,以建设特色农业综合开发,高新技术农业项目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化,建设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基地,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等,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向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化的发展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工业传统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直以来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影响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要是高污染、高消耗、低效能等,对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倡导以绿色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发展,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加强绿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生态工业以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对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低,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模式,通过绿色制造业、生态加工业、绿色建筑业等大大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贵州的工业体系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重工业比重较大,主要体现在煤炭、磷矿和铝三大产业上,这种工业结构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贵州在工业发展路径上,进行合理的工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道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速,造成地区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而发展循环经济和新能源行业,开发具有生态性质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示范区等,是贵州建设工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工业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贵州全面实现同步小康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三)发展生态旅游业
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近几年来,贵州凉爽的气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一方面,通过“中国避暑之都“和“多彩贵州”品牌带动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贵州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地质,虽然这种地质结构生态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瀑布、岩溶、峡谷、温泉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这种“无烟工业”不仅保护资源、美化环境,而且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将生态旅游与西部大开发、贵州生态环境建设、景观改造和生态重建结合起来,发展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以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公园、生态特色城镇等为主的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的生活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加快贵州的同步小康建设,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既具生态功能,也有经济功能的双重作用,有利于促进城镇建设和生态恢复。
二、发展绿色经济对同步小康建设的战略意义
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全面建成与全国同步小康社会的目标,绿色经济作为同步小康的实现路径之一,其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建设,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不剥夺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和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的经济道路,是当今地区经济发展较为优化的选择。绿色经济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引领传统工业的变革,对生产领域来说,传统工业化大生产以单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发展同步小康的社会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共建小康社会不能仅仅单纯强调GDP增长和发展速度,它必然是体现长期与短期的幸福与福利、局部与全局之间持续和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发展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与长期利益背道而驰。贵州经济总体落后,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给贵州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中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尽量少走先造成污染,再花精力治污的弯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于我省同步小康建设具有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可以解决我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减少环境的突出问题。
(2)以绿色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在贵州省经济获得增长的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发展绿色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也是我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经济转型期实现小康和社会和谐。
篇8
关键词:追问;课堂;工业
这里的“追问”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针对他人观点进行的逻辑提问,包括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以及师生对教材的追问。合理追问可以使课堂探究过程更为精彩、深入,令学生思维活动更加开放、深远。因此,教师既要追问得巧妙,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要引导得机智,以引发学生的追问,努力形成师生多向质疑、连锁追问、多元互动的课堂生动局面。
一、“追问”的重要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追问”式教学以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仅需要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解答教师的提问,更需要学生自主发现、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进而将教学活动演绎成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拓展学生认知的深广度
追问可能是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的连续提问,也可能是学生对自己困惑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的连锁质疑,这些刨根问底式的问题或“问题串”往往能直抵知识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挑战欲望,引导学生在一波接一波的“追问―探讨―解决”过程中,由陈到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地探索新知,使学生的认识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平淡走向丰盈、由肤浅走向深刻。
3.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的追问能开启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学生自发的追问是他们直觉判断和快速思考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专注性和敏捷性;是他们灵活运用和全面反思新知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是他们对别人观点乃至“权威”结论的质疑,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一种可贵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客观性。
4.增加课堂活动的灵动性
追问可能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但多数追问应该是教师在教学现场,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即兴生成,或者临时启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新颖、有趣、多变的特点,其中不乏师生联系生活实践的“奇思妙想”,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成与创造,令教学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控制走向转化,将一成不变的静态课堂演绎成精彩纷呈的灵动空间。
二、“追问”的有效实施
1.追问的主体: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角”
在当前的地理课堂上,教师依旧是追问的绝对主体,偶尔有学生发出质疑,也是小声的、非正式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1)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喜欢循着教师的讲解理解知识,尤其是少数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少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2)“追问”具有即时性和针对性特点,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反馈、提出问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即使想到了一些问题,因未能仔细推敲,往往担心不够合理,也不敢提出来;(3)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追问的价值,这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真正成为追问的主角,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动力,逐步提升思维品质与探求能力;相反,教师的追问虽然能驱动学生思考,但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远不及学生的主动追问,而且,教师的追问过多,还可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顺序、语态和节奏,合理运用“追问”为学生思考问题铺路搭桥;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追问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思如泉涌、追问连连:①通过创设情景、故意出错、制造悬念、故作糊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学生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继而疑问迭出;②运用肯定、赞赏等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使学生“心有疑而敢问”;③通过示范、启发、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问题,使学生“心有疑则会问”。
例如,在观课过程中,有学生在新知教学即将结束时,小声提出:“工业生产到底应该集聚还是分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各有好处,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授课教师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先陈述“外地笔记本电脑企业在昆山设立大批装配厂”的事实,然后自言自语道“这些笔记本电脑企业的生产是集聚还是分散呢?”并停下来故作思考状。面对教师“不懂”的问题,多数学生立即产生好奇心和好胜心,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去,在深入思考、探讨过程中,他们针对这一话题纷纷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外地笔记本电脑企业在昆山设厂,属于集聚还是分散?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在昆山设厂、而不是留在原地?大批笔记本电脑装配厂落户昆山,属于集聚还是分散?这些装配厂集中在昆山有哪些好处?哪些类型的产业应该以集聚为主?哪些类型的产业可以分散?”等。
这样,教师通过“增设情景―故作糊涂-制造悬念―引起关注―催生疑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连锁追问,这些追问立足当地具体的产业,且切入口更小,学生探讨起来更容易。随着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一点点展开,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一步步深入,绝大部分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分析“笔记本电脑企业既分散、又集中现象”的过程中,透彻理解了两者的异同点和辩证关系,不需要教师进行冗长的、重复的讲解,进而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追问的内容:变“知识主导”为“关注全面”
在当前的地理课堂上,教师“追问”的基点多局限于教材,视点多针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及其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追问的难度时常脱离学生的认知现状,或者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或者过于抽象,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结论,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受教师的影响,学生偶尔发出的追问只针对知识学习方面的困惑,很少指向地理观念、方法和思想。这些“追问”既不利于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地理教师提出或导出的“追问”不仅要立足教材,更要回归生活;不仅要关注“双基”,还要兼顾其他维度的教学目标,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力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师生对话交流中显示,许多学生误认为“工业集聚只有利、没有弊”,教材用较大的篇幅说明工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学生产生这种认识偏差很正常。授课教师意识到这一点,临时穿插了美国工业由东北部传统工业区向外分散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原因,然后进行连锁追问:(1)传统工业过分集中,环境效益如何?(2)传统工业集聚程度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吗?(3)传统工业聚集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美国传统工业区为什么还要分散?(4)我国的工业生产应该以集聚为主,还是分散为主?然后,建议每位学生解答其中的任意2个问题。
追问(1)(2)(3)(4)的难度依次降低,具有明显的梯度,加上教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能促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追问(1)(2)(3)关注工业过度集聚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超越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地理现象,能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这些追问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领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等多个侧面,能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地理观念的形成;追问(4)的答案“两可”,具有开放性特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表达能力,以及结合现实进行理性判断的地理实践能力。
3.追问的解决:变“教师控制”为“学生探究”
相比于追问的主体和内容,在追问的解决方面,学生的表面参与率较高,但从本质上看,追问的解决仍然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现象一,教师面对学生的追问,往往不去思索最优的方法,直接做出解答;现象二,即时生成的追问难度可能较大,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经常直白地告知答案;现象三,教师在学生探讨过程中,时常通过层层铺垫和反复诱导,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论完全引入教师预设的轨道,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思维碰撞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只有让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因而,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减少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过程的干预,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允许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学生独到、合理、正确的见解,教师要充分肯定,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对学生错误、离题的想法,教师要巧妙启发,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对追问的解答,从而让追问始于学生、终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当学生发出“(1)外地笔记本电脑企业在昆山设厂,属于集聚还是分散?(2)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在昆山设厂,而不是留在原地?(3)大批笔记本电脑装配厂落户昆山,属于集聚还是分散?(4)这些装配厂集中在昆山有哪些好处?(5)哪些类型的产业应该以集聚为主?哪些类型的产业可以分散?”的追问时,授课教师没有将自己设定为学生追问的唯一对象,急于表明观点;而视其为学生之间的相互追问,以及提问者的自我追问,按图1所示流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很快完成了对追问(1)(2)(3)(4)的解答,但对追问(5)的说法不一,教师便组织学生重点讨论追问(5)。学生讨论阶段,教师关注讨论的过程,适时鼓励“边缘学生”积极参与,但不强行介入;交流总结阶段,教师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引发了学生“针锋相对”的争论,让他们在观点交融与交锋过程中逐步释疑,直到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阐明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追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既要追寻追问的逻辑结构,又要追求追问的艺术智慧,引发学生的追问,从而形成多元互动的课堂局面,大面积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67-0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重点建设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东北地区绝大多数城市都规划布局了工业职能单一、地段相对独立的城市工业区。近些年来,这些老城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已经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推进东北地区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规划相对落后,城市老工业区内就业难问题突出,城市老工业区以房地产开发型的改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城市老工业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城市老工业区发展环境不佳。
一、东北地区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主要途径
(一)科学进行老城区空间布局
在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要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空间重新分布,搬迁经营困难企业,实施土地置换,为企业发展筹集资本金。同时,对破产企业废弃场地和闲置土地实施再度开发。这是老工业区改造的主要途径。因为城市老工业区内的土地存在着较大的级差地租。老工业区在城市中的位置对老工业区改造的强度和转型方向有重要影响。然而,土地置换仅仅是空间重组的表层行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实现城区转型和老城区的整体繁荣,就要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探索新的空间重组机制,在政策组合和改造模式上选择突破口。
(二)进行城市工业与污染治理
东北城市老工业区多以重化工业为主,规模大、占地多、污染重,对工业区所在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工业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将会在企业关闭后长期存在。因此,老工业区土地再开发必须对土地进行污染治理,以保障工业安全。大规模的老工业区改造工程往往不能对污染工业用地进行有效治理,因此,首先要做土地适宜性和环境影响评价,对工业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要推出有效的治理措施,规定土地开发方向。不能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决定土地开发方向,切实尊重环境的合理性。对于清除的污染土壤和工业废弃物也要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三)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充分就业
城市老工业区是失业、下岗问题的重灾区。老工业区内国有企业停产、倒闭和改制,造成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老工业区振兴的就业目标的重点是从就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保障新型产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选择是要尽量实现下岗人员的充分就业。当前应处理如下几个问题。
1.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推进充分就业。老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一个或两个重点企业为主,实现多元产业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拓宽就业空间、可增多就业岗位,推进充分就业。
2.协调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充分推进充分就业。东北城市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仍然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有人认为,传统工业技术升级将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实际上,为骨干产业配套的大量辅助产业和部门,多为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关键是如何把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技术素质较好,应发挥好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启动能力强的特点,扩大就业。
3.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推进就业。下岗职工往往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对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差,因此,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至关重要。老工业区要加大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培训投入培训的重点在街道、社区要完善培训制度、机构的设施,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覆盖面。
二、东北地区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战略思路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目标是完成传统老工业区向新型城区的转变,需要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老工业区改造的产业新定位
1.老工业区改造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改造后的城市老工业区仍要坚持“工业立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战略,从传统老工业区向现代工业区转变,统筹兼顾发展多元产业,在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中确立新的主导产业方向。东北城市老工业区均以重化工业为主,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比重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仍然应是城市经济的支柱。由于城市老工业区的规模、职能、空间关系不同,每个老工业区的改造策略、发展方向都应有所差异。在现阶段,排斥第二产业,以房地产开发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改造的定位是没有前途的。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老工业区改造的核心任务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产业管理和技术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空间地域组织模式。根据工业生态理念,新的产业集群都集中在不同的工业园区中。发展产业集群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产业为主体,统筹多元产业的相互协调配套,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配置资源。循环经济是一种有效的模式。
(二)老工业区改造的新职能
老工业区所处的宏观区位,发展条件、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土地市场、城市交通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城市职能,大部分城市老工业区是以工业职能为主,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决定的。靠近市中心的老工业区,由于大部分传统工业企业外迁,其用地发生了功能置换,以公共用地、居住用地或其他用地为主,工业用地很少甚至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其他性质的城市功能区。但大多数处在城市边缘的老工业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加强,将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城市老工业区的工业经济职能会得到加强。
(三)老工业区改造的新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老工业区改造的新模式。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绕保护的有效手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行模式,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纳入到老工业区改造规划中,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管理机构。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发挥城市老工业区的研发优势和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发展新型产业,加快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与资源化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项目,提高能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废弃物排放量,彻底改造城市老工业区。需要从整合区内外资源的角度出发,进行园区规划设计。改变传统工业区建设管理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市场力量把企业联合起来,政府发挥引导服务作用,统一制定规划,统一指挥开发,统一管理园区事务,切实为园区企业服务。
(四)不同类型老工业区改造的方向
东北城市老工业区所面临的问题既有相似之处,又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应该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
1.综合型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方向。综合型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资产存量、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应提升服务业、商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从过去以传统第二产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为主。
2.专业型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方向。要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主要依靠资金、资源、地区优惠政策的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智力和技术的投入,管理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相关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方向。资源型城市的老工业区多属于以煤、油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基地,具有低层次扩张、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薄弱、产业可持续能力差、比较优势弱等特点。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重要方向是借鉴生态工业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废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生态工业园区。要大力发展替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区转型。
东北地区城市老工业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独具老工业区特色的改造之路,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老工业区作为城市整体的有机部分,它的再生改造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老工业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才,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2] 梁仁彩.论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科学,1992,(4).
篇10
无线通信是近年发展较快和应用较广的技术,本文通过对某电厂技术改造的研究,提出了以无线通信代替传统电缆通信的方案。该方案具有实施灵活简便、系统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较低的改造成本亦便于推广。
关键词:无线通信;电缆;工业控制通信系统;成本
一、目的
传统工业控制通信系统一般使用电缆作为信号传输介质,建立这样的系统需要完成大量的基建工作(制作电缆通道),支付高昂的原料成本,且建成后升级改造和故障排除均十分困难,这对生产企业来说既难以接受又无可奈何。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尝试设计和建立一种无线工业控制通信系统,在满足工业控制系统通信稳定可靠的情况下,同时具备价格低廉和安装维护简便的特点,以代替传统的电缆通信。
二、案例
某电厂燃料码头现有二台25T桥式抓斗卸船机,自2011年开始,卸船机与输煤集控之间通信故障频发,在卸煤作业中联锁状态时有时无,故障除了影响生产效率外,更对巡检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1.故障分析
(1)电缆线芯受损:由于码头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电缆保护外壳易老化损坏,此时,卸船机行走所产生的拉力将有部分由电缆线芯承担,线芯因此出现断裂现象,引起故障。
(2)通信终端故障:收发信息的I/O模块跟转换电压用的继电器,在自身损坏或接线不牢的情况下均可能引起故障。
2.改进方法
设计并建立一个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工业控制通信系统,新系统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及相关的通信终端,故障亦随之消除。
设计系统工作流程如下:使用PLC/上位机采集控制系统中的数据,再利用硬件对该数据进行调制,发射电台将经过调制后的数据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信号覆盖区域内,指定的电台对其进行接收、解调,最终数据到达目标上位机/PLC处。
根据实际工况,通信系统按照1主站4从站的方式配置,如图1所示;选用了型号为RLXIB-IHN的以太网调制解调器作为电台使用,性能参数见表1。
三、结论
月度维护随机地点测试结果(组图1):
1.通讯的无线信号强度:
输煤运转楼主站:为信号发送者信号满格,频道带宽为2.4G*2
煤电综合楼从站:SNR=27,信号为 优良
频道带宽为2.4G*2,与主站通讯标称速度为 300M
现有信号下通讯 速率最大150M
数据交换速度为 1~2ms 一次。
#1卸船机从站:SNR=27 ,信号为优良。
频道带宽为2.4G*2,与主站通讯标称速度为 300M
现有信号下通讯 速率最大150M
数据交换速度为 1~2ms 一次,偶尔出现3ms速度。
#2卸船机从站:SNR=30,信号为优良
频道带宽为2.4G*2,与主站通讯标称速度为 300M
现有信号下通讯 速率最大180M
数据交换速度为 1~2ms 一次。
集控室从站:SNR=24,频道带宽为2.4G*2。
与主站通讯标称速度为 110M 。
实际通讯 速率180M
数据交换速度为 1~2ms 一次,偶尔出现3ms速度。
沙角A电厂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改造成本约为10万人民币,整个改造周期约为2个月,期间可沿用原通信系统;若更换通信电缆,不计算基建费用,材料成本约为19万人民币,改造周期约为1个半月,期间设备须停运,由此可见,无线通信系统成本更低,施工过程更灵活。
在现场试运的半年时间内(含雷暴、台风等恶劣天气),该系统未出现过通信故障,且在指定区域进行随机抽查得到的信号强度均能达到良好水平,故认为其稳定可靠。
新技术发展成熟从而代替旧技术,是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凭借着低廉的成本、简便灵活的实施方式,无线通信也将在工业控制领域上逐渐替代电缆通信。
四、经验分享
本次改造的过程总体而言比较顺利,对此本人亦有一些心得,在此分享。
电台位置选择
在为电台选择安装地点时必须考虑周边的地理状况对信号产生的影响,只要仔细留意图1,就可发现电台的选址均在较高且四周无障碍物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信号衰减,增强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1.硬件兼容性
不同厂家之间的工业控制产品大多存在硬件上不兼容的问题,在购买硬件前应先通过咨询销售方技术人员进行确认,以免出现需额外增加转换器的状况。
2.系统实现方法
只要确定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即可利用软硬件进行实现,方法繁多,不一而足,现提供案例中的解决方案以作参考:
(1)此方案选用了OPC软件KEPSERVER及组态软件INTOUCH;
(2)将KEPSERVER及INTOUCH安装至上位机;
(3)使用INTOUCH与本地PLC组态,建立变量表;
使用KEPSERVER与远方PLC连接,再根据上位机的操作,从远方PLC读取数据至变量表中或从变量表中抽取数据写至远程PLC中。
至此即可实现两个控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
- 下一篇:口腔医生个人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