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

篇1

关键词:道家 管理思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启示

古代道家管理思想是中国管理思想遗产中珍贵的内容,“以人为本”、“自然无为”的道家管理原则,知人者智、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无相生等具体的管理思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够给现代企业管理者以深刻的启迪。因此积极借鉴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选拔方面的启示

道家主张领导者要知人,且要自知。老子主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家不仅指出“知人者智”(《老子·三十三章》),而且总结了知人方法。庄子认为知人甚难,“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只有通过反复地观察,试探,考验,才能够辨明贤愚:“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忠诚),近使之而观其敬(礼节),烦使之而观其能(能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知识),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诚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仁爱),告之以危而观其节(气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行为),杂之以处而观其色(是否好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

企业在选拔、任用管理者时,应注意以下素质:

①知。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领导科学等理论,而且要具有随机应变、审时度势、择人任势等综合利用所有资源创造综合实力的“知”。

②信。即“信任”和“信用”。“信任”是指管理者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才能与决策,另一方面要相信他人的能力和品质。“信用”是指管理者对企业已经做出的目标设置、战略规划、奖惩原则等要保持适度的稳定性,以确保管理决策的权威性。

③仁。管理者不能仗恃权力而盛气凌人,应平易近人、诚信为本。管理者要重视对员工的感情投入,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尊重和满足员工的归属需要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④节。管理者在艰难困境中必须意志坚定,不因强势而屈服,不为反常所动摇,应当知晓取舍之道。管理者不论遇到什么险事,都要心存正念、坚守正道。

⑤守。管理者要心胸坦荡,执着纯正,不为世俗所乱。决不能恃才傲物,过于自负,一意孤行。

2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员工管理方面的启示

2.1 “无为”的管理原则。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无为”是道或天道的一项重要属性,并非无所作为。

①“无为”能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无为”而治,有利于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避免引起反感。在企业实行目标管理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方式之一。目标管理的办法可以改变员工对工作目标、方法和完成效果盲目被动的状态,通过让员工参与到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分解过程中来,使员工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保证企业的工作质量。

②“无为”可以减少冲突。要使全体员工协调一致,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管理者必须首先研究员工的不同需求,对于传统的物质和金钱奖励做法要尽力去赋予新意。同时,针对物质激励会逐渐产生“淡化”的现象,还要注意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帮助员工在企业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2.2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可乱翻动,翻的太多,小鱼会碎,损坏鱼型。烹饪时要掌握火候,用火大小和时间长短要恰到好处,这样煎成的鱼才好吃亦好看。应该注意的是:

①规则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模棱两可的规则会使员工无所适从,各项工作也会难以协调。

②规则要明确而不专断,严格而不冷酷,既能对故意捣乱的员工产生威慑,又能对无意犯错的员工法外留情。

③规则一旦制定,管理者不可随意变更,朝令夕改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任感,也会对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2.3 赏罚并用。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三十一章》)。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以罚代教,对待问题员工,要在注意方式方法的同时了解其真实想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运用激励措施激发工作热情,从积极的一面引导员工努力工作。

2.4 防患于未然。所谓“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老子·六十四章》)。随着现代员工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解决劳动纠纷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忽视小的劳资矛盾,或是未能及时妥善处理,很可能导致最终劳动关系恶化,企业员工罢工、诉讼,甚至其他过激行为,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以及监督执行过程的基本要求。

3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启示

3.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企业文化”就属于“道可道,非常道”的问题。“企业文化”存在着“有”、“无”的两种内涵,“有”属于企业文化的内隐部分,具有“不可道”性;“无”属于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具有“可道性”。

企业文化必须从基础做起,从管理人员做起。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通过合理配置人才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根本所在。企业日常管理行为的持续创新就是企业文化的最有效载体,各种各样从细微处入手的服务行为,是体现企业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企业文化的最好方式。即通过“可道”的行为,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独有的“不可道”的企业文化内涵。同时,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也要抓紧时间做好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员工行为规范,尤其是管理者的行为规范、长期的员工文化素质提升规范等。

3.2 重民、爱民的一贯主张。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老子推崇的是没有私心,重视民心民意的圣人。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与尊严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前提条件之一。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牢记“有快乐的员工才会有快乐的客户。”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应该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员工满意度提高了,工作质量自然提高,员工优质的工作换来的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而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换来的将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参考文献:

[1]范庭卫,朱永新.道家管理心理思想概要[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3.11.

[2]卢毅.“无用之用”与“人尽其才”——道家用人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J].人才开发,2007(11).

[3]朱兆民,张喆.道家“无为”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1(2).

[4]王媛.道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4).

[5]郭洪刚,王成香.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6).

篇2

一、奸佞小人的行为特点及规律

关于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恶,孟子认为人性善。清代的王夫子认为“日生日成”,即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在新故相推的环境中变化发展的。王充认为,奸佞小人的习性是天生的,贪图名利是其天性,而且佞人奸诈有权术。

1.奸佞小人天性卑鄙贪图名利

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这说明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当欲望不能实现时,他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王充认为,奸佞小人天性卑鄙,即使是可以通过正当手段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也会采用卑鄙的方法以达到目的。

佞人知行道可以得富贵,必以佞取爵禄者,不能禁欲也;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然而必盗窃,不能禁者也。(《论衡・答佞篇》)这就是说,奸佞小人明知行正道可得富贵,而他偏要以奸诈手段取得荣华富贵;通过努力耕种收获粮食,勤勉做生意可以发财,而他非要偷盗不可,这都是他的天性所决定的,他的理智难以控制他的。所以,“佞与贤者同材,佞以情自败”,就像“偷盗与田商同知,偷盗以欲自劾也”。佞人即使是和贤人具有同样的才能,但因其天性卑鄙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身败名裂,自我毁灭。

另外,奸佞小人的天性是贪图名利,做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利。

“义动君子,利动小人。佞人贪利名之显。”

“佞人求利,故不毁人。苟利于己,曷为毁之?苟不利于己,毁之无益。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利则便得。”

这说明奸佞小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所采取的所有伎俩、术数,都是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佞人奋斗的最终目标。

2.奸佞小人奸诈有权术

奸佞小人颇具才智,很善于搞“术数”,常常能揣摩君主的心事而加以迎合。所谓“人主好辨,佞人言利;人主好文,佞人辞丽。”所以,君主很难察觉佞人隐藏起来的坏心思,他比直接跳出来的谗人更难以分辨和对付。

佞人与谗人,虽然他们都是小人,嫉贤妒能是他们的本性,但是,“谗人无诈虑,佞人有术数。”这就是说谗人诋毁别人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佞人的坏心术却是深藏在心中,很难分辨。所以,人君均能识别谗人,远离谗人而亲近贤者,而很难识别佞人,将佞人与贤者区分开来。

总之,从王充的分析我们得知,奸佞小人往往心术奸诈,利欲熏心,个人的名利是他最终的奋斗目标。所以,在现代管理中,凡是自私自利、利欲熏心之人,即使是巧舌如簧也应该防备。

二、王充用人思想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奸佞小人

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想准确用人,首先要能准确识佞。王充在《论衡・答佞》中说:“九德之法,张设久矣。”而“居国有土之君”,“常有邪佞之臣与常有欺惑之患”。意思是用九条道德标准检验行为的方法虽然已经设立很久了,但是掌握权力的君主却常常受奸邪佞臣蒙蔽,给国家带来祸患。因此,拥有一双犀利的慧眼准确识佞,不仅是古代帝王迫切需要的,也是当今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两千年前王充的识佞之道,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佞人与贤人之别在于“言合行违,名盛行废”

“夫贤者,君子也;佞人,小人也。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取舍不同。”佞人很善于巧言谄媚、“隐情匿意”,“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因此,王充提出必须“以九德检其行,以事效考其言”,这包涵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看其言论与办事的效果是否一致。这里,王充重视的是言行的一致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和名声即使都很不错,但办事的效果也会有失败,即“实名俱立而效有成败”。只有那些言论符合先王之道,而“行不合于九德,言不验于事效”,“名盛行废”的人,才是佞人。其二,看其言行前后是否一致,即“推其往行以揆其来言,听其来言以省其往行。”其三,看公开与背后的言行是否一致,“观其阳以考其阴,察其内以揆其外”。通过“考乡里之迹,证朝庭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这样那些内外有别、名不副实的奸佞小人就能被识别出来,其狡猾奸诈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出来。

2.君子能“以义制欲”,小人则“纵贪利之欲”

王充说“富贵皆人所欲”,富贵是人人皆想得到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能“以礼防情、以义制欲,故得循道,循道则无祸。”而小人则“纵贪利之欲,逾礼犯义,故进得苟佞,苟佞则有罪。”这就是说,君子能以礼制控制自己的,以道义控制自己的欲望,行为思想遵循道德规范,符合集体利益,因而就不会给国家带来危害。相反,奸诈小人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放纵自己的,思想行为违反道义和社会礼制,结果必然给社会带来祸患。因此,识别小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放纵自己的。

3.当“义”与“利”相冲突时,君子选择“义”小人选择“利”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王充认为根据义与利的价值观,也可以判断贤与佞的差异。佞人是否修养自己声望,王充认为:“义利相伐,正邪相反。义动君子,利动小人。佞人贪利名之显,……举世为佞者,皆以祸众,不能养其身,安能养其名?”佞人怀的是“贪利之心”,他们期望的是通过“贪权居凡”的手段来达到“高名自立”。况且,贪图眼前利益的佞人最终会为此而招来灾祸,不能保养住自己的身体,怎么谈得上修养自己的名声呢?因此,只有君子才会“弃宗养身,违利赴名”。因此,“以九德检其行”是识别贤人和佞人的根本,以义利观可以判断是君子还是小人。只有那些遵循礼制,尊奉道义的人,才能归为贤人之列;而私心贪婪的人则永远属于佞人之流。

4.“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

王充认为贤人拥有权力和佞人拥有权力,其目的是不一样的。“贤者有权,佞者有权。贤者之有权,后有应;佞人之有权,亦反经,后有恶,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这里王充把动机、手段与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考察的标准则是是否有私心,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己。贤人的权宜之计是为了公事为了国家,后来有好的结果。而佞人的权宜之计则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后来得到坏的结果。贤人与佞人动机不同,因此,采用的手段及相应的结果一定也不同。

5.佞人陷害人的手段是首先赞美他安抚他

佞人害人的手段是极其阴险的。“誉而危之,故人不知;厚而害之,故人不疑。是故佞人危而不怨,害人之败而不仇,隐情匿意为之功也。”佞人以甜言蜜语这样阴险狡诈的手段陷害人,而且还不为人所知,不被人忌恨。因此,在现代管理中要特别提防身边这些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王充说:“恶中之巧者,谓之佞人。……恶中大佞,恶中之雄也。”会玩手段的恶人是佞人,恶人中的大佞,是最恶毒的人。

三、王充的识人之道对现代管理中准确用人的启示

首先是“察之审明”思想,王充认为圣贤之君应该对人与事物明察秋毫,识破奸佞小人“投合君主”的“术数”,这样就能毫无私心地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对待各类人材。

其次,强化中国传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考察标准,这样就能使那些见利忘义、有才无德的奸佞小人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正确识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的关键。奸佞小人的天性是贪图私利,他们往往有才智,善于权术,巧言谄媚,狡诈嬗变,现代社会中仍不乏其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学会识别提防这样的小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王充通过观察人的言行是否一致、对待义与利的价值观、掌握权力的动机和目的,以及笑里藏刀、阴险害人等方面,总结出一套识佞的理论和方法。今天重温王充的识人之道,对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准确用人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 思想工作 人本思想

1.引言

中国传统思想是基于传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人、事、物管理的思想体系。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又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核心,这使得儒家思想在记录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风俗习惯等。而这自然包括现代中国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而现代企业的核心是盈利能力,是最大限度的市场竞争力。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诸如政治工作等,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企业“负担”。如何正确引导转变这种观念也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窘境。所以,如何围绕企业管理工作这个中心,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在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外在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传统思想在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引导企业内部思想动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成为了当前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时,人们首先需要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传统思想工作内容。

2.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传统思想工作内容

从单一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工作包括对人的管理、事的管理两个方面。而传统思想工作内容正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先”的基本管理原则。

2.1以人为本

传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以人为本,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核心就是“人”字,即在任何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价值。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在国家的管理方面同样也将人放在第一位,认为国家兴亡与人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争天下必先争其人”的理念。同时,传统的管理思想当中还蕴含了强烈的民本思想,例如孟子所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孔子提倡的“爱人”、“爱众”、“重民”等思想,这些都是人本位的基本思想。治国尚且如此,企业的管理自然更应该注重人的管理。尤其是在现代企业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最为短缺的资源,而且企业的所有运作工作都是人在维持,所以传统思想工作中的人本理念值得现代企业管理者重视。

2.2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是传统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和为贵是达成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思想管理工作中,其提倡协调管理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所有矛盾因素,以“和”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则,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

2.3以德为先

以德为先是中外文化都注重的观念,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文化的重要准则,其中儒家思想九十道德文化的典型代表。企业是一个典型的组织体,而我国传统的思想管理工作讲究的就是以德为先,要求人们德才兼备,即不但要能够为组织带来实际的利益,而且还要求人在品行等方面必须达到“品德高尚”的标准。因此,在针对现代企业进行传统思想工作时,基于“以德为先”的原则,达到管理但不主宰、不左右的管理目的。

3.传统思想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和应用

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积极与消极两面,传统思想管理工作也是一样。

3.1传统思想工作对现代企业的消极影响

组织管理工作是在对应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产物,而我国封建社会时间长,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也大,儒家的管理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这给现代企业的思想工作开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在思想工作中容易出现让企业管理工作政治化的趋势,忽略了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利益最大化问题。例如,企业缺乏独立行为能力,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政府化行为,而且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式、竞争手段以及经营理念等都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过度控制,从而让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逐步趋于行政化,不但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效率,而且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生存能力下降。其次,由于受到宗法等级观念较为严重的影响,现代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专制现象,没有重视民主性。例如,个别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表现为领导的个人决策、家长制。而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人情化,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管理。导致企业制度只是用来看、用来说、用来记录的,企业内部事务大多无章可循、有章不循。

3.2传统思想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传统思想工作,可以让企业认识到遵循“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作用,这样使得企业逐步将人才视为其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而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来提高其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目的。以海尔集团为例,该公司制定的“盘活资产首先应盘活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充分利用了传统思想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核。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基于“以和为贵、以德为先”的基本理念,逐步形成了“和气生财”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和谐管理的方式融洽企业内部工作氛围,加强了内部凝聚力。而且这种方式还有利于企业内部氛围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平衡企业管理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传统思想工作

通过平衡企业管理工作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传统思想工作的地位,不但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利用传统思想工作让企业内部更加充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准则

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因此可以通过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融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方式使得现代企业管理工作能够吸收传统思想工作的精华。例如,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制的规章制度对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利用企业文化来对员工的思想意识进行感染,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传统思想工作的软硬兼施策略,利用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对现代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革、创新。另外,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建立规章制度的方式达到有效约束个体行为的方式,采用实现阶段性项目管理目标的方式,结合思想工作的长时间熏陶优势,实现企业长、短期效益实现的目的。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出发,企业文化与制度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融入传统思想中的“人本”思想,通过个性化管理方式的提出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将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企业上下所有员工都能够全心投入,并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团结创新的组织。

4.2 目标管理思想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结合

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将企业的目标实现与企业所有成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将以工作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结合起来,实现对企业成员的自我控制。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于经营,而经营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在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该怎么做”。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正确处理好现代企业管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开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管理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静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之知识管理[N].企业导报,2010,7.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制度

一、引言

企业的发展是和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分不开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市场必须进行经济管理的改革,细化企业管理业务的流程,要避免与传统老套路相合,组织企业员工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不能照抄照搬,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当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新时代是一个合作企业的需求,共赢,所以公司的管理是协调的企业部门的性质各部分协同工作来赢得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市场的协调需求和直接生产流程,以及业务流程的间接人事和财务管理和运作等方面。所以经济管理的业务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为企业创造利益,实现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目标。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的管理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相关性。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该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的中心,资源利用和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使得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落实状况。使得经济管理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引导。

二是指导性。现代企业管理将财务指标作为领导决策的辅助项目。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对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企业的发展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综合性。现代企业管理贯穿于现代化企业整个的经济活动中,其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更全面的了解公司的运作过程,促进了公司的全面发展。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生产成本和营销部分是企业的利润来源,所以传统的企业管理专注于成本管理和销售管理,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管理的侧重点不到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管理的注重和对经济的把握都还不够重视,所以当企业运营时就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导致管理的实施效率低下,企业管理只注重形式而不在乎管理的真正目的,致使企业缺乏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的发展率自然就会降低了。

(二)经济管理组织相对落后

目前,企业经济管理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组织相对落后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模式过于单调,集团化运作模式比较普遍。此状态表明,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尚未走出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不利于现代企业打破落后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或监督管理不到位,使其无法检测到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的弱点,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和提高组织的优势。企业规范管理的成熟度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处于优势地位的可用性都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有关。目前,竞争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竞争中相应的成本和销售额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相应的指标,因此,企业将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成本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关于人才的竞争来说,企业通常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是非常重视的,企业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就必须尽一切努力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人力资源问题突出

企业生产力就是掌握和分配人才的天赋,我国企业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或和理不善,再加上现代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不高,因此缺乏人力资源的稳定性管理者就不能及时掌握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导致企业形成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不足就是浪费企业的资金和人才,不利于企业创新力的凝聚和发展。

四、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和策略

1.创新经济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遵循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的原则,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立足于传统经济管理系统的基础特征,以增强企业管理实际运作的有效性和经济管理目的明确性,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二是全面推行经济管理体制,保证经济的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三是积极创新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继续寻找和创新新的经济管理体制。

2.创新经济管理策略

现代企业必须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他们的思维,以保证自己充分认识到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打破传统的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并积极鼓励所有员工参与经济管理模式。现代企业要建立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逐步转变。

(二)优化现代企业内部人力资源

企业要想优化人力资源系统的管理方式和改进创新,首先必须积极改善企业员工的薪资状况,还要有效引导员工实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完善培训、晋升、激励环节,从而降低企业的认识风险,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有效防止企业人才的流失。人力管理机制的设置关系到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态度,因此是不容忽视的,除了企业硬件建设到位,人才的应用机制和发展方向也需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实施责任落实制度,让每一个员工有目标的、有责任的、有工作方向的去进行工作,促进企业工作进程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人才的选择和取用分别是需要认真的考虑和测试的,确保物尽其用不浪费人才。第三,明确企业的奖惩制度。要有奖有惩,双管齐下,有好的员工就不要吝惜奖励,同样的错误也应该认真处理。

(三)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改进

企业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企业发展的核心是要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按照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政策和经济管理的特点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管理、销售应该在一个相对健全的管理体制下协调互相共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企业经济管理发展正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稳定阶段。因此,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不具备自身特色的创新管理方案比比皆是。因此,经济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是必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开发一整套新的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以适应国际形式业务的发展势头。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几条建议,希望对创新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制定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改进企业管理[J].金山企业管理,2010

[2]陈明祥.浅谈能效改善项目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梅山科技,2011

[3]刘生才.浅谈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J].现代企业,2010

篇5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1.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传统型的经济资源,而更加取决于知识资源。在传统管理中,基本上是人异化为物的管理,对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压力,人的主动性遭到压制。知识经济条件下,非一线作业的一些管理企业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可能不再那么统一,工作中的弹性加大。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营造一种使企业员工自愿地交流与共享知识的意识,结合现代企业自身特点,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去创造新环境。

2.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在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及管理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3.经营方式的转变。Internet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在现代企业经营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交换体制,冲破时空的限制,构架新的市场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如何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管理内容的创新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技术、信息等无形要素流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管理现代化的思想、理论、组织、技术、方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

1.管理思想的系统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知识的传播速度以秒计,在复杂多变的系统中,广泛吸纳国内外一切管理新思想,并进行有效综合,形成居于管理前沿的、具有先进性与指导性的思想,如战略思想、创新思想、系统集成思想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未来。

2.管理理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与此相适应的理论应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创新集成理论,加强知识管理与创新集成的研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3.管理组织的智能化。管理组织呈现智能化的趋势,在一方面表现为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创造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知识;另一方面,管理组织的成员,尤其是董事会成员,“权利知识化”已经成为国外著名大公司的重要发展趋势。

4.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量剧增,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管理技术的信息化与集成化程度。

5.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密集型组织让位于技术、知识、智力密集型组织,这就要求管理方式由控制型、专制型管理向协调型、参与型、自主型管理转变。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会逐渐改善,企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1.提高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生产力源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而管理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优良的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抓住并搞好企业的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企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往往使管理创新成果更多的是由“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而不像其它创新那样清晰、明确,管理创新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是间接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模糊”性,往往造成对管理创新的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要搞好管理创新,必须尊重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重视创新成果。

3.营造企业管理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随着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和组织的学习速度和能力已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身,超越自我。

4.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要进行创新,要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核心是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的含义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关心和激励,最大程度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中心由物转向了人,人成了管理的主体,而这种转变是和知识经济的特点分不开的。知识经济以花形化的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它一方面要求员工不仅要县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宏观决策能力,而且要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管理的中心主题。

5.要求企业家成为创新的管理者。企业家是创新者,这是企业家特征的重要表现。熊彼特认为,经理不能都有资格被称为企业家,只有他对经济环境能做出创造性的或创新的反应,推动生产的增长,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严格地讲,管理的职能是由经理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由企业家来承担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家创新职能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邵廉.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高贤峰.企业建设“三部曲”.中外管理,2001.

篇6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一、前言

组织行为学作为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取心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综合知识对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和指导。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员工行为和需要以及群体关系,为企业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升员工工作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积极应用,对于企业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并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引入在我国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领域已经有不断时间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意义并逐渐应用于员工行为管理,但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其实,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企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管理应该首先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根据调研所知的员工信息实现企业岗位和员工能力之间的科学匹配。

(二)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不够重视

我国的大多数国企和中小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起步时间都比较晚,因此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都不够。对于国企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终生制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员工只要进入了企业编制以后根本就不会担心因为工作业绩差被企业辞退,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员工毫无激励作用因此企业效益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传统管理方式之下难以充分考虑员工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提供的条件和员工需求之间难以平衡导致工作岗位和员工能力不适应、缺乏完善的工作晋升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为企业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甚至成为企业发展之路的潜在障碍。

三、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员工公平感

实际上,组织都是由群体和团队形成,而群体和团队则是由不同个体的成员组成,所以在群体和团队当中公平感的存在非常重要。假如群体或团队中的个体成员感觉组织缺乏公平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这些个体成员工作积极向和效率降低,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员工愤然离职。但是公平感并不是一些企业管理层片面的认为薪资公平。现代企业管理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更关注不同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在企业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当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并且工作付出得到了公平对待时,其实很少会因为薪资原因选择离职。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提升员工公平感,才能确保员工积极并心无杂念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组织凝聚力

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以组织高凝聚力的发展作为基石,因此大部分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华润励致公司成都分公司曾经在招聘的时候,大版面的招聘广告中对员工要求之一就是“团队”。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其理论精髓应用就是“人本意识”的管理发挥。凝聚力来源于人心的一致,来源于精神的汇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代管理满足了员工的人本需求,因此有助于现代企业提高组织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高绩效和高生产率。

四、组织行为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工作态度

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员工的不同性格特征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又直接关系着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避免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如果是员工对工作拥有较高的责任感以及组织归属感,那么通常都会和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发生抵消作用。擅长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管理者会充分意识到这种矛盾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让员工的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得以平衡并和谐存在。所有的管理行为,如果能够建立在对员工真实需求和性格特征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对其工作态度的客观分析识别和客观判断基础上,通过对员工组织行为的有效管控才能为企业留住更多人才并让人才尽心服务于企业。

(二)根据员工不同特点和情况进行工作安排

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才可以预知员工在特定环境下有可能采取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据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员工的性格特征可以从外向型、宜人型、稳定型、开放型、责任型这五种不同类型进行描述。几乎每个员工都具有这五种类型性格特征,只是不同个体对于不同性格特征类型的表现强烈程度不同。不同的性格特征适合的工作类型也各不相同,而且性格特征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中的效率产出。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提高企业竞争力

任何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培养知识性的管理者,通过企业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现代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持续学习让员工在学习型组织中有效学习企业内外知识并获得知识共享资源,更有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员工的认知实施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应该随时反思实践效果并引导员工针对实践中的错误行为反思原因并加以改正,但需要注意避免让员工担忧受罚。

(四)管理过程中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一些员工可能支持也有一些员工反对,个体的性格差异下的不同态度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而员工的组织行为差异化个性表现包括压力和压力来源。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工作时,员工经常会因为产生一定压力于是情绪失控,这样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挫折感和焦虑感。但是如果面临压力的时候感觉自己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可以顺利解决问题,那么压力反而会变成动力取得成功。

(五)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力度应该取决于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虽然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重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但不能贪功冒进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本企业状况指定计划按步骤有序展开应用实施。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不代表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应用,这样才能让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发挥最大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企业管理提高绩效不但是新机遇也同时是新挑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协调企业组织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竞争公平性有效激励员工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聪.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作用.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1.

[2]李华林.论应用组织行为理论管理企业的方略.管理观察.2012,21.

篇8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应用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1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企业管理

在市场经济当中,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的构成方面比较单一,主要是由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构成的,而不是采取竞争选拔和择优录取的构成方式。因此,在企业内部经常会出现由企业管理者独立掌权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制约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中的应用,从而在事实上形成对企业发展的掣肘。相对国内而言,国外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运用是十分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根据国际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法国公司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广泛地应用到公司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法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应用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与法国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其颁布实施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指导形式出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推动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

首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突破口,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能够使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宝贵的空间和获取超额的利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其次,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而这两种优势要实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现代企业发展当中,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围绕科技进步与创新进行。三是企业管理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依赖性。在企业管理中加强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出比例,进而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与进步推动企业管理工作进步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发展,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是需要把管理转向关注民生,承担起企业在发展中应有的责任,这样能够在社会各界的相互协作之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是要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最优化。企业在管理工作当中围绕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引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对管理创新工作认识,并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科技与管理创新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去。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只有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规律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之中,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最优化。

2.3提升企业的经济水平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创新,能够将企业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将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工作中使用科学技术与创新的企业在不断增多,并且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科学技术并进行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当中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3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信息平台

从整体上看,企业的科技管理创新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引入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运营体系来实现。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完成这个复杂的运营过程,当然这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及技术环境是相关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充分利用知识创新和信息化平台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并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发现以及探索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新模式,进而推动企业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2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需要加强企业人才体系建设,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人才引入机制,这是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减少知识产权方面的漏洞以及歧义,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最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在企业发展中,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努力在企业发展中营造一种氛围,通过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发展。

3.3构建企业科学的管理制度

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引入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需要积极改革当前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合理化,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严密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的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以及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这样可以将企业管理者的精力集中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对问题作出及时的反映。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一个企业利用科学技术和创新资源与企业内部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企业管理进步的组织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以及决策系统四个组成部分。

4结语

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应用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巨大的提升,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也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庆军.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

[2]周丽.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外资,2014(04).

篇9

道德是一种常见的意识形态,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需要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思想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约束组成。企业管理道德以基本的人文道德为出发点,是以企业为主体,重视企业道德观念的养成,处理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组织形式之间道德关系的总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企业道德建设。企儒家仁道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建设业管理道德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企业管理道德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降低企业成本投入、保证企业交易秩序的正常;第二,道德建设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我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者伦理道德缺失

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企业管理者道德缺失的问题。例如,在企业员工招聘的过程中,有的管理者凭借自身的权利,优先考虑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没有综合考虑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对企业发展建设的影响。另外,有的管理者凭借自身的权利,越权处理其他不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的事情,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还有的管理者凭借自身的权利公报私仇,自身责任意识偏低,导致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难以开展。

2.2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

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很多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导致社会责任感欠缺。例如,有的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顾竞争对手的发展,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打击竞争对手,企业“诚信”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2.3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道德决策的忽视

企业价值观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直接影响。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决策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经营发展速度缓慢。例如,部分法管理者认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的道德问题非常复杂,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管理者对此置之不理,导致员工对道德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4企业员工对道德规范认识不足

很多员工认为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与自身没有关系,即使担任企业道德建设任务也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企业员工对道德规范认识不足还受培训工作的影响,培训教材内容单一以及培训模式枯燥等都会降低职工对道德建设的积极性。

3.儒家仁道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作用

3.1提高企业管理者伦理道德修养

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榜样的作用,管理者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要求职工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无论职位的高低,只要进入管理层,就对自己的下属拥有管理权,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修养。儒家仁道思想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仁道思想中强调“修己”,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从自我做起;仁道思想中还强调“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三方面都要求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熟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影响因素,对于管理专业知识必须掌握牢靠。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寻求新的进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2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融入儒家仁道思想,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道德规范,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有效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现代企业中融入儒家仁道思想,在强化企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正确处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伦理关系;最后,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儒家仁道思想强调“仁者爱人”、“仁民爱物”以及“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己及人”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管理者的想法,增强企业道德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3.3强化企业员工道德行为

儒家仁道思想中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职工的自觉性;儒家仁道思想还注重“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意思是说,想要有收获,必须经受一定的苦难,做到了这些,就可以成为仁者。企业职工是企业发展建设的基础,其道德行为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综合利用儒家仁道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道德建设,对培养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也有积极的意义。

3.4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儒家仁道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道德建设可以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儒家仁道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以及“为仁由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增强培养企业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

3.5有助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儒家仁道思想强调“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求仁爱之心、尊敬之心,还应该具有引导企业全体职工共同进步的心理,例如,引导职工树立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以及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等,是提高企业管理者道德决策能力的不二之选。

4.结束语

篇10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内控制度的制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实践与应用中不断完善。文章从内控制度的概念与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监督 完善

一、前言

(一)内控制度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是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为了确保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以及财务信息的正确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各单位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起的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具有控制职能的制度。它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能起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作用,在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1]。

(二)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作用分析

一般而言,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可靠、财务收支有效合法的有效保证,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效率效益的有力保证。总的来说,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作用主要有:

1.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必要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作出决策的基础与前提。企业一般采取岗位轮换、内部审计等内控制度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搜集、整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2],及时纠正各种财务问题,从源头上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真实。

2.有效降低企业风险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类风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与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风险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的风险不仅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也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声誉与形象。内部控制能够通过完善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企业内部活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3]。

3.确保企业财产与资源的安全完整

企业财产与资源的安全完整是企业生存安全的基础和有力保证。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诸如限制接近、财产保护等,对企业的采购、计量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能够提高效率,避免和减少浪费。

4.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关乎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基础。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是在各部门紧密配合、整体作用得以发挥的情况下实现的。内部控制能够充分利用会计、统计、审计等部门的制度与规划把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稿部门的工作相结合,从而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形成一个既相互监督制约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4],达到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目的。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已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还处于发展过程,虽势头较好,但仍有一些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在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之上的,它并不能够杜绝和消除的可能性,只能够对其进行一种适当的有效防范。而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且无论怎样,内部控制总会存在一定的瑕疵。面对这种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难以确定其效益的行为,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在无意识中就弱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内控机制不完善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整体目标的实现。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内部各环节整体功能的发挥,内部控制能够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因而,可以说企业组织结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的企业的经营及控制效果。企业组织设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权责分派。企业为了进行内部控制,会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环节诸如组织机构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都还没为真正形成权责分明,特别是在一些企业中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非常突出。

(三)企业内控运行缺乏相应监督

内控制度的运行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然后才能对其加以修正。内控制度仅靠制度本身是很难发挥监管功能的,企业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国加以审计评价,才能保证内控运行的有效性。但当前有不少企业仅仅是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与方法,而缺少相应的严格监督机制来保证你其运行,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一些好的建议指标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实践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与改进。

(一)加强高层管理者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认识

一项规定制度的制定实行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如果高层管理者不愿对企业预算、利润及其他财务数据等高度重视,那么内部控制是很难实施下去的[5]。因而,要加强对高层管理者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现代企业管理观。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重视内部审计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整体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职能与关系必须明确,并且企业各单位的权责也必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内控顺利运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是监督企业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因而,企业应重视并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三)建立内部监督机构

内部监督机构的建立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保证。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的各部门、各岗位、各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并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与各项制度的完善。只有加强监督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内控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除此之外,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也是企业内部实施的有效措施。会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的监管,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博.中国企业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2]代宏坤.经营计划与预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

[3]杨恒.浅析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与问题.中国证券期货.2012(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