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信息范文

时间:2023-04-11 05: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信息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多媒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信息化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这种信息化教学,也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而真正贯彻执行、为大语文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因此,信息化辅助教学很快在中国大地发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

有的教师以为,信息化教学效果很好。于是,他不分课型,也不管学生是否适合上信息化教学课,“坚持”堂堂必上信息化教学课。其结果是,自己由于整天忙于开发研制教学课件,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这样长期下去,他开发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虽然大大提高了,但他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却下降了。这还不算,更可怕的是,由于堂堂上信息化教学课,而上课模式却是一成不变,了无生趣,学生也越来越讨厌他的课了,其教学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确实,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好,网络环境也好,大多数教师使用的仅仅是它的演示功能。我们语文教师如果就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掺合”。那么,怎样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由“拼凑”提升到“整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寻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结合点――以语文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在现代高效的技术氛围中感悟语文文化的精妙,获取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形势和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融,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咏。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感受能力,而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因为有画面,绝对不会在乎文字,而将对文字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上,时间一长,学生喜欢语文实际上也就变成了喜欢影视,不知不觉中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主体性给偷换掉了,无形中也就暗合了当前所谓的“读图时代”。而传统中的“青灯黄卷”和把全身心融于文章字句中的至纯至美的情境已很难出现,严重影响与制约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因此,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学科是一门容纳多门知识的学科,所以涉及的信息很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灵活地在网络上查找学科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提前查找即将要学习课文的相关作者资料、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与此文有关的信息,既可以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又对课文的理解充满信心。另外,学生也可以经常在网上浏览一些优美的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阅读、理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只要能把握好尺度。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何乐而不为呢!

二、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二十一世纪教师要求更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技能,还要掌握比较高超的信息技术驾驭与掌控能力。

1. 创设情境。情景教学可以让书本上的抽象文字幻化成形象的画面,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享受,把枯燥的课文分析兴趣化,激发学生的热情,从学生怕被老师提问变成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背影》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一边让学生欣赏屏幕上的画面,一边听课文朗诵,从而体会课文内容所蕴涵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对于主题的理解容易很多。尤其是讲授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时,我截取了部分画面,让学生们真真切切体会和欣赏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真实而自然,让父亲的背影如刀斧镌刻一般刻画在了学生的心目中,有助于分析父亲的形象和当时父子的心情。情境的再现是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有效手段,情与景的结合,视觉与画面重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 激发写作。写作一直是学生非常头疼的一门功课。可能是生活阅历浅,所以思想不够深刻;可能是对生活缺少观察,所以描述不够声情并茂;可能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情感不够积极向上。因此,大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有的学生中考因为不会写作文而影响了整体成绩,有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把困难的事情简单化了。江南的学生再也不会因为没有看到过雪而苦恼了,可以从网络搜寻无数描绘雪景的画面,有利于写作;塞北的学生再也不用因为没有看到过水上人家而困惑了,可以从网络搜索无数小巧流水人家的画面,有利于写作;内陆的学生再也不用羡慕海边孩子可以天天看到大海了,以为你也可以从电视电脑上线上海上风光,有利于写作。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精选写作材料。师生互动真正达到把写作当作乐趣,让学生勤于写作、乐于动笔。

3. 畅游书海。俗话说:“开卷有益”。信息教学自从在语文教学中被运用,学生们就会阅读到海量的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不断地影印在脑海中,扩大了视野,提高了修养,增加了内涵。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吸收和传播的一面。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推荐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让他们阅读,也可以师生共建一个微信或者是QQ群达到资源共享,好的文章大家一起阅读,一起谈读书体会,发帖讨论,如果有同学的文章写得好,老师也可以鼓励他发到网上让大家批评指正,欣赏羡慕,增加学生的写作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读书写作是一体的,书读的多了,头脑中的知识贮备就丰富了,自然就会文思泉涌了,无论是说还是写都不是问题了,快乐读书,快乐作文,快乐生活。

三、信息技术对学校的要求

篇3

一、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上的误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得好,使用恰当,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流于形式,干扰教学。当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时尚而使用。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必需使信息技术资源和语文教学内容作到“整合”而不是“凑合”。目前,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是为了追求时尚,简单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信息传递的载体应用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是流于形式,不讲究实效。 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闹”,而要讲求实际效果。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二要在采集、整理信息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把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是看学生能够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其接受过多少信息。

三是课堂教学必须用多媒体。 语文是文化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感的、思想的载体。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这种交流和碰撞只有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应以能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为标准,能促进教学则用,反之,则不用。

二、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1.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质疑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通过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BBS等方式与教师或他人交流沟通,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人。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再现文中情境,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情感的震撼中获取美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如在教《沁园春・雪》一课时,可以利用录像资料把这首词演绎成动人的图画,画面中色彩富丽、冷暖相间、情景交融的景象,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那气势磅礴、意境恢弘的冰雪世界,再配上激情的朗读,使学生们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完全沉醉在“江山如此多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想象空间随着课文内容的展开而不断地扩展,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种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3.启发多元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智力的核心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抓住思维能力这一核心训练,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难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分析力、创造力的培养。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并结合语文学科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想象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火星和地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联象和思考:火星和地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当课文的结尾讲到“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的科幻片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的,又是怎样生存的?以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秘密的浓厚兴趣。

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离不开“想象力”,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首先,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他们置身其中,可以让自己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结局,可以说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还可以将影视中的时间颠倒、空间跳跃、图形变化等手法运用到电子文本的合成中,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领域,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在使用上要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语文认知规律。教师要不断学习,要会用、善用信息技术,努力探索,赋予语文教学以新的生命与活力,为语文教学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何春奎.多媒体教学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四川省信息技术化教学,2004(9).

[2]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2(2).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教学,面对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转变过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呢?本文试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需要多媒体教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这主要是因为:

1.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学科的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2.“大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是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阅读或写作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3.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需要多媒体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1)学习内容的鲜活化。这就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2)教学过程灵活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被充满个性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真正体现教师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的尊重。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设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课件制作、设计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前提在于课件。教师要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2.掌握多媒体课堂驾驭能力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科学掌握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关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具体教学应用,形式多样。而教法的优劣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把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

三、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未来

信息化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归纳以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1)“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

(2)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

篇5

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认知为主,对于文字表面含义容易理解,而对于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只是靠教师的讲解往往难以理解。这一直是传统教学中所难以突破的难点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将学生所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直观形象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直观的事物中获取形象认知,从而深入地领会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如《海底世界》一课,对于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如果只是单纯的文本阅读与教师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以直观的画面与图片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海底世界,让学生认真去观察,去思考,这样就可以突破时空上的限制,让学生入情入境,来感受美丽与神奇,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学习方法的转变。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宽广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查阅与共享更为丰富的信息与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更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制作微课教师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来制作一个短小精练的视频,从而让学生打破校内与校外学习的界限,在家中也可以展开自主学习。如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来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让微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路人。同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播放的速度与次数,这样的学习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自主查阅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如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他作品等来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展开自主学习,这样就让学生有了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与探究空间,学生的自主精神得以体现,更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现代教学倡导大语文教学观,提出要将教学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生活空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基于课堂教学基础的课外延伸,是课内与课外的统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将教学的视野向课外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时,我们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日美景,让学生对这首词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又利用网络的优势,从画面、图片与音乐的角度直观而动态地向学生展现“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春江晚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饱鸳鸯”的《绝句》,让学生领略春天在不同诗人笔下的美,以此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篇6

在新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下,语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语文的文法知识、词语结构之外,还应该侧重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和语文功底的培养。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将会把传统的通过精讲课文来教授文字、词语、句段的使用规则的方式,转变为更生动的授讲方式。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呢?通过调查与实践,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1.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吸引注意力

兴趣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有些难度,但是应用信息技术之后,这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传统课堂授课,讲与读并不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上课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走神等情形,这样不利于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而运用多媒体的初中语文课堂则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且能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产生了积极的印象之后,便产生了兴趣,那么在兴趣的驱使下,语文的学习便能够更有效率并且更容易。在古诗文学习中,如果加入了多媒体的学习元素,如加入了美文诵读的环节,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美文诵读之美,产生美的享受。另外,在词语学习中,可以加入视频、动画等,增加语文学习中的趣味性,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词语。

2.信息技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

在进行初中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中,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够轻易地将他们的学习范围进行拓展。初中语文老师在授课时,通过内容的扩展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新课标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任务会稍加复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

3.便利的教学互动

如果老师将资源放在特定的网站上,学生在家中或在其他地方就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扩展。或者利用这种反馈机制,制作题库,将特定的文段供特定的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解答提交,因材施教,能大大减小人力的使用。

二、利用多元化信息技术进行初中语文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将信息技术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成有败。有一些信息技术方法,确实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一些在利用时也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导致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够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利用到教学中,这尚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1.信息技术走入课堂,直接对老师的授课产生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有的老师较难转变思维,不能很好地将新的方式加入教学实践中。

2.信息技术如果使用不善,也许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篇7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如火如荼地变革着。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如果一味地拒绝新技术,拒绝新教学方式的引用也是不可取的。

1 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空前巨大的机遇,也给广大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何谓整合?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各学科课程教学并与课程整合,即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部分,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设施和课程评价实现整体的有机结合。这一方面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

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最终追求的不是学科自身的完善,而是要经过“整合”,使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也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

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架起一座沟通信息时代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桥梁,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2 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适当减轻教师负担

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有很多资料需要交代给学生,比如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发展,这些东西如果全靠记忆交代给学生,会浪费很多时间。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3 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语文教师素养很高,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借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可以适当弥补某些不足。比如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范读,但有的教师擅长朗诵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的诗歌,而有的教师则擅长朗诵轻柔舒缓的诗歌,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优秀的音频文件,借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优秀的朗诵去感悟诗歌,这样就弥补了教师自身朗读水平欠佳的缺陷。笔者不擅长朗诵过于柔情或悲戚的诗篇,所以在教授《再别康桥》和《雨巷》时笔者都是利用课件,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4 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大课堂密度

教学过程总中有很多内容是零散的,比如文言文教学,其中有很多知识点如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教师在讲解后如果通过大屏幕再系统地展示给学生,并展示相应的习题,那么不但课堂的密度加大了,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会更加准确。

5 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和方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此,要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必须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情境的创设是整合课的基础,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信息化的过程。情境创设的情境是与特定事件相关的整个背景或环境,是围绕其成员的持续呈现的因素。最有效的情境是那些基于问题或个案的,以及那些面向活动过程的情境。有效的情境能使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及深入环境之中,并使他们获得知识或技能以便解决问题或操纵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特别是问题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课件展示的便捷性、情境创设的虚拟真实性,注重在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6 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实例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笔者做法做法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高一上学期是《三国演义》,下学期是《水浒传》,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研读网页。

1)《三国演义》研读网页内容包括《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全文,专家研究三国的论文,网上有关三国的精彩帖子,三国军事、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有关三国的壁纸、连环画、动画,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

2)《水浒传》研读网站内容包括《水浒传》全文,《水浒传》电视剧本,大量研究水浒诸方面尤其是文学成就的论文,水浒连环画、年画、漫画,精选网友关于水浒诸方面的帖子,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网上精彩水浒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的读书心得体会的水浒论坛。

事实证明,名著研读网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以案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专家论文对引导研读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其他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为实现大纲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篇8

    就我所了解的现状而言,我以为应树立"双翼齐飞"的观念。一翼是网络,一翼是多媒体。

    一、要充分重视"网络"这一崭新载体的作用。

    "网络"的应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过去许多梦寐以求的东西将因此而变成现实,语文教学活动也将因此而更符合学生学习母语的客观规律。因此可以断言,网络必将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师生互动。但这种互动,长期以来基本上是通过教师在同步条件下对学生"耳提面命"来实现的。过多的耳提面命,对语文教学很不相宜。因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并非一门自身有着严密知识体系的知识课。几十年来的实践早已证明,严格按照文体、语法、写作、文学史等知识体系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高效率,甚至适得其反。因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母语能力,它需要以"能力"立意,需要在读写听说等各方面切实从学生母语实际水平出发来着意培养训练。说它是"能力课",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倘若是传授知识,"耳提面命"自然有其优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么。而提高母语能力,显然不是单靠耳提面命所能奏效的,而要靠给学生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要靠高质量的读写听说等母语实践活动。所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自读、自学、讨论、研究等做法,在语文教学中一再被提倡、被强调,但效果一直不显着。时至今日,"讲"风不息仍是语文教学中难以革除的一大弊端。

    在一周几个"45分钟"的语文课上,师生"交互"的局限性也的确很大。既不充分,更难及时。学生有问题找老师解决,要提前预约。有时老师有空,学生没时间;有时学生得空,老师又要开会。两天前预约,两天后还谈不上话,这种情形极常见。即使是课上,师生面对面,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影响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如果能够找班上每位同学谈心一次,就很不容易。

    而凭借网络,这些问题会大为改观。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不仅师生之间如此,"生生"之间亦如此。这不仅极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也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极大限度得到满足。网络在实现互动上这种巨大优势,对语文教学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两年很多老师积极探索凭借网络除弊兴利、改进语文教学的方法,各有心得,十分宝贵。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北京师大附中邓红老师的网络作文实验。

    邓老师负责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去年11月,她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应用信息技术研讨大会后,决意进行这方面的探索。12月,即专门开设了一个面对她这两班学生的作文网站,她取名为"网上实验基地"。这个实验,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借助网络优势,创设多条师生交互渠道,实现作文教学由情趣激发与启动到情趣传递与交流,最后到情感反馈与评价的完整过程。

    她在这片基地上设置了9个栏目:参考模块 \ 及时点拨 \ 素材扩充 \ 自我提升 \ t型展台 \ 评改快讯 \ 聊天室 \ 给邓老师写信 \ 公告栏。栏目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按不同文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范文资源,有的针对学生问题给以解答,有的广开思路、交流素材。实现"交互"的方式多种多样,或大家一起聊天,或个别谈话,或面向全班发表公告。作文的提交方式也有选择,可单交老师,也可公开展出。而"评改"则突出了一个"快"字。这9个栏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贯彻了"情趣激发"的思路,使这个实验基地确实成为具有及时交流、及时反馈功能的作文教学平台。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影响;语文教育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这种变革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语文教学的主体方向是听、说、读、写。在此,就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谈谈一些体会。

一、信息技术对听力方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了解自孔孟时代到现如今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教师本身言教来完成的,可以说这种方式对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传统听力教学作用很大,但仍有一些缺憾:如方法单一,不能取百家之长;控制不便,不能随时温故知新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

1.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如优盘)存贮听力材料

移动存储设备不仅容量大、携带方便,而且保存简单、复制非常快捷。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听力材料

这种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听力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

3.可以选择地道的语文阅读课文软件

传统的听力教学,由于有些教师普通话不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提高造成障碍。而好的听力软件,所播放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则是一种享受,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的不足。

二、信息技术对口语方面的影响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又一特质。然而传统的口语教学受环境影响(必须面对面)和身份顾忌(如和老师、家长面对面时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互联网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足不出户,学生便能很容易地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情感

不受环境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多人进行互动,遇到谈论中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在互联网上查阅,提高自己的自信。

2.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省却学生的羞涩之感,因而学生和他们交流就更容易,交谈话题更多

三、信息技术对阅读方面的影响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会使语文的阅读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阅读的质量

如今网络资源异常丰富,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

四、信息技术对写作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是非常单调和缺乏色彩想象的。运用信息技术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给学生在写作时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而且记忆更深刻。

1.多媒体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

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相比传统的写作教学,它将声形图文融合在一起,将活生生的现实呈现于学生面前,全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网络邮件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写作心得和经验

网络邮件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容易让老师和学生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

3.利用校园网站的宣传性,通过网站刊登学生的作品,提高其写作热情

现在校园网非常普及,可以利用这种网络的宣传优势选取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刊登,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五、信息技术的其他影响

信息技术可以说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方式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影响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

1.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了掌握传统教育方法,还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运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

2.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时尚技术的前沿,学生们有更浓的兴趣更愿意去接触。

3.在提倡信息技术的同时不可忽略传统教学的方式

传统教学注重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感情体验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问题 解决策略

2011年我县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原本就已推广使用的多媒体教学不断升温。不少老师上课时不是去多媒体教室,就是手捧音响、肩挎笔记本走进课堂,可谓长枪短炮齐上阵。同事们戏称:“我们现在是用高科技武装到牙齿了。”听着是自我调侃,背后似乎又隐藏着什么。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去多媒体教室,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体现了“新”,教学效果就很显著吗?

应该说,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也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此不做赘述,我主要谈谈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多媒体技术趋之若鹜,课件盲目拿来、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不少学校和老师对多媒体技术推崇备至,甚至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列为公开课、示范课的评课标准之一。一时间,似乎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公开课、示范课。正因为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现成的语文课件非常多,所以,某些教师随手拿来,不加修改,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囫囵吞枣运用于教学课堂。殊不知,教学的内容不同、对象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就不同。这样的课件应用在自己的课堂,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利用别人优秀的教学资源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仔细甄选,认真修改。

2.多媒体画面乱且杂,分散学生注意力,抑制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的拓展。

著名美学家霍拉勃认为:“既定作品的具体化形态,由于读者不同便会不同,甚至同一读者的这次阅读与下次阅读也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阅读中得到了培养。但现在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了学生,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被忽视。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还摧残了学生的想象力。

3.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被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取代的趋势。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多媒体教学虽有诸多优点,但从新课改理念看,多媒体大屏幕所呈现的事物,毕竟不能替代活生生的人和现实。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计好的,往往会限制教学中师生的“临场发挥”。

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这是任何工具和媒体都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语文为体、电教为用。

面对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我们应有清醒的头脑:它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辅助位置,一切设计应为教学起“烘托”,“渲染”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课堂艺术点拨、启发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思维和意图沿着课件提示去探索新知,这样才能激活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语文课要不要用多媒体,应有务实严谨的态度,不应盲目跟风,更不能图省事随便套用。教学中要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积极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互补,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

2.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是教学的根本。因此,制作课件时,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一切花哨、一切热闹都该否定。这样的多媒体手段不用也罢。多媒体的教学并非适应一切,对抒情性、画面感强的作品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对科技含量高,学生因科技知识缺乏而认知不足的作品,多媒体教学更是一种弥补。但对一些知识性、逻辑性相对突出的文章,则未必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