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发展战略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发展战略的途径

篇1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 谋划 浅析 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下很多企业有了较大的进步,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独立性不足、缺乏合作和整体性意识、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其发展还不是非常完善与成熟。企业不合理的发展战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及最终盈利,为了能有效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加快适应社会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等,还需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谋划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

一、企业发展战略

(1)企业发展战略的含义。企业发展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为了发展而采用的一种战略,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谋划战略。因此,为了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还需研究出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战略,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2)企业战略谋划。企业发展战略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对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问题与缺陷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策划,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的战略谋划在企业治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企业还需重视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进而有效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现状及意义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现状

(1)忽视企业本身。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但是,很多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于制定出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会被社会所淘汰,最终导致破产。

(2)缺乏合作意识。企业未来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还需将所有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最大程度的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理想还有很大的现实差距。如果企业缺乏合作意识,就会被其他企业所排挤,最终导致企业发展缓慢或者一直维持小企业的现状。

(3)缺乏整体性观念。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战略还存在很严重的缺陷,比如缺乏整体性观念。企业缺乏整体性观念就会造成企业难以掌握企业内部的情况,也无法把控企业外部的发展导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已在威胁着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还需加强和完善对企业整体情况的把握及对企业长期的发展进行谋划。

(4)企业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很多企业并没有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验丰富、技术专业的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对员工的开发力度不够,给予的工资报酬不足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而直接造成企业的业绩下滑,则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

眼下,企业的发展战略逐渐成为管理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因为它能保护投资者权益。企业发展战略会要求企业建立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想着解决的方法,实施和健全一定的激励机制,还需配备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综合运用这些改革措施,理顺企业的结构和关系,进一步加快适应社会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等,最重要的还是谋划出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需要制定好战略措施,通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来探讨目前企业发展的现状、治理结构、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这对于企业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企业发展战略的发展计划

(1)建立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要求企业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要充分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这些理论是要经过充分考核和认证的,由于这些理论会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些距离,还需尽量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意识。企业要想发展固然离不开合作,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想要有效获取市场资源,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明智的决定。与其他企业合作,可以有效获取到市场行情,与国外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能开拓在国际上的市场,从而让企业走向了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因此,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还需企业间的合作意识。

(3)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于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想着解决的方法,在实践时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要及时发现与解决才不会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某些试验和推广类的项目,可以先在一定的范围内尝试和试验,确保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时就能广泛推广。当企业的治理结构比较稳定且良好时,不仅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及投资,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此外,从长远角度出发,还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倡导正确、客观、真实的信息传导,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4)加大企业资源的开发力度。要想加大企业资源的开发力度看,企业还需实施和健全一定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发挥出积极正面的作用和意义,不仅能挖掘员工的潜能,还能有效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管理和完善,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工作挑战和机会,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鼓励办法,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加大企业资源的开发力度。

四、结束语

篇2

近几年来,中国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既给物业服务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代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这对物业服务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越发展战略越重要,而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更加认识到财务战略对于现代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性。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结合财务战略主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在条件,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未来各层次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谋划过程。而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又有其独特性。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在财务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与建议能给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战略的完善与创新提供借鉴。

二、物业服务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

在当前形势下,物业服务企业只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明确了自身发展目标,并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而发展战略的实施归根到底是要靠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若干个子战略的实施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战略的主要作用就是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与决策的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因此,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讲实施财务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它是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贯彻落实发展战略的需要

无论是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变化,还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战略。而近几年来,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总体发展目标进行谋划,从而更好地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有助于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但是发展战略只是从全局的角度解决诸如市场竞争地位、组织结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换句话讲,发展战略的落实与执行必须依靠像财务战略之类的子战略系统的实施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就有了可能和客观需要。财务战略虽然是从属于发展战略的一个子战略,但财务战略是任何企业发展战略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子战略。财务战略要求各级财务管理人员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财务管理,用战略的思维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它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及全体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更要在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价值,维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它是物业服务企业适应行业特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

众所周知,物业服务企业有其行业特性,这些行业特性包括:劳动服务密集、管理密集、人力资源密集、客户分布广泛。劳动服务密集是服务企业所共有的特征;管理密集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提供诸如网络、消防、监控、门禁对讲等具有一定安全保卫管理功能的技术系统,并对这些系统负有管理职责:人力资源密集是指由于业务上的需要,物业服务企业一般需要诸如网络技术人员、保安、后勤服务人员等各种技术和管理人才;客户分布广泛是指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有可能是别墅、高层住宅和办公楼等商务大厦,也有可能是大型高尚商住小区、医院、学校、工业区、政府机关等,客服对象广而杂,对物业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物业服务企业的这些行业特性对其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既要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又要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在全面评估当前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与既定财务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出企业为达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并做出相应的财务规划,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正是通过结合企业特性的财务战略的实施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强化了资产负债匹配及其管理,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尽可能地避免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大起大落,最终实现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平稳发展。因此,物业服务企业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一套适应行业特点的财务战略,从而提升现代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十分有必要。

三、目前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战略管理主要涉及到财务战略的目标确定、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虽然目前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财务战略也得到逐步的认可,但从整体而言,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财务战略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许多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意识不强,其表现为:有些管理者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就是提供物业服务的,只要把服务做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什么发展战略、财务战略都是纸上谈兵,他们不能从战略高度理解物业服务活动与管理之间的客观联系,因此当他们面对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时,就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物业服务业务的拓展方面,认为只有业务出效益,没有发展战略意识,也就更谈不上财务战略意识了;有些物业服务企业虽然认识到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但在制定财务战略时缺乏创新,有的就是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财务战略,没有意识到财务战略也是有其特性的,部分企业只是为了制定财务战略而制定财务战略,并没有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行业特点来制定企业的财务战略;有些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物业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物业服务已经逐步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智能化。但很多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外部变化给企业财务战略带来的影响,因而没有及时改进、完善企业的财务战略。

(二)财务战略的定位不准

有些物业服务企业并没有真正领会财务战略的意义及其特殊性,因而在财务战略定位上没有做到准确定位,这些表现主要有:有些企业的财务战略未能体现发展战略的要求,有的甚至与发展战略相抵触;有些企业的财务战略不能与发展战略中的其他子战略相配合,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没有保持与企业其他子战略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有些企业缺乏对财务战略的动态管理。在企业所有战略系统中,财务战略的规划与制订较发展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往往更为复杂与艰巨,这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财务战略实施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而有些物业服务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战略这种规划、实施、反馈的动态管理需要,最终使得财务战略的规划、实施、反馈都相互脱节,未能真正反映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许多物业服务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甚至很多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战略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我国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组织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要求,致使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缺乏组织保证。有些企业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既没有对财务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快速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监控,也没有定期收集和分析明显偏离财务战略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对财务战略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了。这些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财务战略执行的效果,使得很多企业的财务战略成为一纸空文。

(四)财务战略的基础信息太滞后

在全球网络化日益普及的环境下,物业服务企业本身的日常管理以及服务对象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战略决策还是满足服务对象信息化的要求,都极度需要大量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另一方面,财务战略的目标确定、规划、制定、实施等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这些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财务信息方面,有些物业服务企业的会计基础管理薄弱,会计信息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反映。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大部分都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确认、报告的,这些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时效性方面的问题。另外,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都是按相关准则要求统一编制的,缺少财务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特定信息;在非财务信息方面,像诸如各业主的基本情况表、客户信用档案等各种非财务信息并没有采集完善或在更新补充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因而无法满足财务战略管理的需要。

四、解决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在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努力培养财务战略意识

物业服务企业要努力培养全体员工的财务战略意识,要上至企业最高领导者,下至普通员工都能明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与内容,学会用财务战略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认识问题。培养财务战略意识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因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发展战略及财务战略的倡导者、设计者、制定者,对企业发展战略以及财务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战略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自己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从而推动财务战略意识的不断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物业服务企业也要不遗余力地在企业内部反复进行财务战略的宣传、教育、指导,帮助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确保财务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二)准确定位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作为发展战略的子系统,它既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性。因此,在财务战略的定位方面,物业服务企业首先要认识到财务战略相对于发展战略的从属地位,财务战略应体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合理有效地投放、使用,以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的目标。物业服务企业在制定具体财务战略的内容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要求来确定,特别是在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并购战略等方面要注意与发展战略的配合与支持。另外,物业服务企业也要认识到财务战略与发展战略中其他子战略的关系,要努力将财务战略融合到整个战略体系中去,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战略系统,并且注意财务战略与其他子战略之间的动态联系,努力使财务战略支持、配合其他子战略的实施。也就是说,企业要正确选择财务战略的定位,清楚财务战略是整体发展战略体系中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战略存在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的关系。

(三)不断加强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

为了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财务战略实施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务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企业应当根据财务战略来制定年度财务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财务战略分解、落实到物业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确保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其次,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讲必然会影响到原先各种利益关系,为了防止利益冲突导致的个别内部组织或人员抵制财务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建立健全财务战略组织机构时要分考虑发展战略的要求、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进行物业服务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企业内部也要建立通畅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对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能及时、顺畅地进行沟通协调,使各级组织、员工都能理解并支持财务战略的实施。最后,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企业要努力激励员工,要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与财务战略的落实联系起来,使全体员工乐于接受财务战略,从而在行动上真正成为财务战略的执行者。

(四)优化财务战略的信息系统

在网络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资源,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物业服务企业要想进行财务战略的目标确定、规划、实施以及改进,必然需要各种有效及时的信息。因此,信息是否准确、信息传递是否及时、信息系统是否通畅,这些不仅关系到日常物业服务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而且关系到企业财务战略的规划、实施、分析。因此优化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物业服务企业推行财务战略的基础工作。化优的信息系统可以将大量准确有用的数据及时地收集起来,形成实施财务战略所需的信息流,从而为发展战略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现有内部财务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让各种信息进行有序流动的同时形成一个闭环的实时网络信息系统。通过这样的信息系统就可以将物业服务企业内外发生的全部情况都按实时记录下来,使物业服务企业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并指导企业的物业服务活动,从而有效地配合财务战略的实施,加强对财务战略的监督与反馈。

篇3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66 ― 02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对人力进行科学的培训、组织和调配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一管理活动能够使人力和其所支配的物力应保持最佳的结合状态,调动人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滞后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企业的人事管理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两者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是指对人事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人事的重大决策在政府,企业在此问题上没有自;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原有人事管理内容的基础上,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人事的重大决策权在企业。但现在很多企业,依然只致力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如何通过各种激励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培训企业职工等并不重视,管理观念陈旧、僵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导致了管理手段的落后。停留在手写办公的状态,电脑、网络并没有普遍使用,即使用上了电脑,建立了人力资源信息库,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报表制作、员工档案、人事、工资、福利等方面,很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人才招聘、岗位管理、教育培训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设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能给企业带了重大贡献的的员工不给予奖励,对于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员工不进行惩罚,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障碍。二是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的培训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组织、有计划,统一安排进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培训活动由一些业务部门不定期地举行,而且举办方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三是缺乏有效的录用机制。在企业人员的招聘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主观性,对于应聘人员的考核随意性较大,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后期发展。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不熟悉

依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有些人力资本管理者对这些法律法规理解不到位,甚至根本不了解,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例如,企业的招聘广告中包含“不招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招男生”等一些歧视性条款,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纠纷。再如,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对员工进行公示,否则不能作为管理员工的依据。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条款,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制定了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员工执行,一旦员工为此和企业发生矛盾,并以此将企业告上法庭时,败诉的肯定是企业。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错位

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助推企业发展的。但在我国,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却不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吻合与有效衔接,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没有助推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企业发展战略之外。有些企业出现“人才”短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割裂开来,没有制定和企业发展相吻合的人才储备、人才培训等内容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造成的。

(五)企业文化不能助力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理念、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综合反映,具有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融合功能和约束功能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很多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文化。但是,在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缺少契合点,并没有将所提炼出来的企业文化用于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联度低,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二、加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对企业人才进行管理,在企业人才招聘、筛选、考核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我们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手段。主要做法有:第一,学习和领会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精神实质。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主要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也取决于市场经济对此的要求,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市场经济的精神实质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第二,利用网络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要给每位人力资源管理者配备电脑,并对进行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并通过网络实现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人才招聘、岗位管理、教育培训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社会接轨。

(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

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它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企业职工劳动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我们应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主要做法有:第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企业职工的工作业绩与企业的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奖罚分明,既要在精神上予以表扬,也要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地激励企业职工工作的热情。第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在知识经济时期,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是不断提升的,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也要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就是企业对其的技能培训。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第三,完善企业的录用机制。在企业人员的招聘中,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招聘规则,按照招聘规则考核应聘人员,对应聘人员做出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录用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员。

(三)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明确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我们应该使管理者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这不仅能够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主要做法有:第一,让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学习并掌握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了解并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政,才不会损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形象。第二,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在全社会的广泛宣传,可以增强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树立决策者的依法行政理念,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四)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因为人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任何企业的发展战略都是靠人去实现的,离开人,再好的发展战略都是一纸空文。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我们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在一起。主要做法有:第一,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之一。企业发展战略有很多内容,如营销战略、品牌战略、投资战略、技术战略等,但这些战略究竟能实现多少,效果如何都取决于人。因此,人才战略必须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之一。第二,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随企业的发展战略变化而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内容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也必须进行调整。

(五)使企业文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助推器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能够营造企业和谐的氛围,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特点,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做法有:第一,提炼和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将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独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提炼出来,广泛宣传,在广大员工中形成共识,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营造和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第二,在企业文化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更加人性化,在决策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员工的利益,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有归属感,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第三,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用企业文化去感召员工,而不是用强硬的、命令式的办法管理员工。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来讲十分重要,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断强大。

〔参考文献〕

〔1〕田炜常.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郭芳.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9).

〔3〕廖泉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2).

〔4〕杜方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向初探〔J〕.经济师,2010,(05).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激励;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5-01

一、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于薪酬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

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来自宏观市场环境方面的威胁,也面临着来自其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挑战,通货膨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太高了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内部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其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和规范化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视力度不足,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职能模块的薪酬管理制度的落后和缺乏激励性造成了诸多的关联性经营管理问题。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新的状况和问题客观上要求其在薪酬管理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重视和管理:薪酬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发展战略方向规划的理性思考之上,更多地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表现出来并增强其对于战略实现的支持力度,基于岗位职能分析和岗位胜任力分析的基本数据作为基础来设置薪酬管理的具体属性和参数,注重模糊薪酬的应用范围领域和比例,这几个方面是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弱点和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

二、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薪酬设计缺乏合理性、薪酬的激励作用不强、薪酬管理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但从其自身的纵向发展历程上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相关方面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较2005年提升了约38.5%,增长速度保持了强劲势头。归纳总结起来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方向和规划的理性思考和全面统筹,使得其薪酬管理从总体上说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实施和执行的支持力度不高。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是其重要的制度和保障,而目前从其地位和实施效果上来看并未体现出来,由于薪酬管理缺乏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考虑和统筹,使得诸如短期经济效益水平给薪酬管理带来的波动幅度相当大,另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非常脆弱,结果造成了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较多的短期利益博弈行为。

第二,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薪酬设计科学方法依据的深刻解读和全面了解,使得其薪酬设计中重要属性和参数的设置没有岗位职能分析和岗位胜任能力分析作为基础,其公平性公正性得到了怀疑。据相关方面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底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中约有超过57%的企业中没有基本的岗位职责分析和岗位胜任能力考核工作,由于这些基础工作的缺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薪酬设计缺乏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从而使得薪酬管理体系中相关重要属性和参数的取值范围其公平性公正性等受到了挑战。

第三,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模糊薪酬的作用特征和应用范围领域等的深入思考,使得其薪酬管理中模糊薪酬的应用和实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并进而给其他管理环节带来了诸多伤害。中小企业的模糊薪酬的应用和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其薪酬管理混乱的一个标志,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但起不到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还损害了相当一部分岗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来看还对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产生了伤害。

三、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于薪酬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方向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解读,按照其发展和实施的要求来进行总体薪酬管理方案的设计,以增强和提升其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和效能。薪酬管理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职能和职责之一,也是中小企业有效挖掘内部潜力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为此在薪酬管理方案的规划设计中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任务的分解为基础,将其要求和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薪酬方案的规划和设计中来,以通过薪酬方案的优化调整来带动和促进企业整个战略的实现。

第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和行为模式来进行薪酬管理中重要属性和参数的设置工作,以岗位职能分析和岗位胜任能力分析为基础增强员工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岗位职能和岗位胜任能力是薪酬设计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薪酬设计的关键和重点,而要准确地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和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运作需求进行细化和职责细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岗位职责以及岗位职责完成状况的考核细则等问题。

第三,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应该注意模糊薪酬的应用环境和应用范围的分析,尽量减少模糊薪酬应用的领域范围和主观性。从中小企业模糊薪酬应用的实践上来看,其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糊薪酬的存在是由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度缺失引起的。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规范化就必须减少模糊薪酬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直至最终取消模糊薪酬。

四、总结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必须从下面几个问题和方面来加以考虑和关注,即其薪酬方案的规划和设计必须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和关注为基本出发点,薪酬设计中具体的属性和参数设置必须以岗位职能分析和岗位胜任能力为基本依据,薪酬组成结构中要控制模糊薪酬的应用范围领域和幅度比率。本文认为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芬.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篇5

关键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普通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现代企业成功的基础在于拥有创造竞争优势的战略,以及创造未来的核心技术。企业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创造需求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技术,尤其在剩余经济的条件下,营销的理念和技术,营销专门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近几年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思想已经渗透到更多的领域,营销人才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施展了他们的才华,可以说,经济越发展,越需要营销人才发挥作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优化,营销课程的实用性及与市场的贴切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其实践能力的高低,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1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立足点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形成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取决于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掌握扎实市场营销知识,拥有一定市场营销技能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主要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服务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在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的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的。在培养计划中它规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也规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课程设置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目标中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的规格或素质要求直接影响着课程的结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课程的水平。因此,培养目标既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同时又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立足点是营销专业课程内容安排的基础,是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营销人才需求紧密相关的。

1.1  从市场营销学生从业岗位职能看其专业知识的立足点

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应该大致适应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各种与营销有关的工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各种与营销有关的工作分布范围较广,性质差异很大。从市场营销工作职位的情况看,可以包括广告管理经理、品牌经理、销售管理经理、促销经理、营销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公共关系经理、售后服务经理等。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均属于复合状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与营销相关的知识,二是岗位属性所确定的专业知识。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两类知识有些是在营销大的知识系统内便可涉及,如品牌经理所需要的营销知识和品牌塑造及品牌管理的知识,在营销专业的骨干课程中都有所阐述;有些则在营销专业大的知识系统内较少涉及,如涉及产品功能的知识,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以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即在学生有限的学时限制内,开什么课为好? 我们认为,应该选择企业管理专业大类的课程开设为好,一则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就是与企业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企业的营销职能本身就是企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互换的可能性较大;二则便于课程的安排。至于那些在营销专业大的知识系统内较少涉及的知识内容,在学生日后到实际工作中,根据自身的从业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以解决。

1.2  从营销在企业运行功能中的链条关系看其专业知识的立足点

从事营销业务的企业有很多种,但营销业务在各类企业中的地位,营销在企业运行功能中的链条关系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为制造商(生产商) 。制造商生产出产品(有形产品) ,必须通过营销环节进行销售,这里又可根据其销售网络的实网与虚网的比例分三种模式。第一种为纯实网,即制造商将全部的营销业务纳入其经营范围,这种企业所涉及的营销活动最全面,销售策划、销售组织、促销安排、广告落实、运输储运等,但这种模式不涉及渠道商的管理业务;第二种为纯虚网,即制造商将全部的营销业务交由专业的渠道商(中间商) 经营,这是专业化分工协作最彻底的一种模式。制造商仅需要与渠道商就销售业务进行衔接与协调,渠道商承担起主要的营销业务;第三种为实网与虚网相结合,即制造商自己开展一部分的营销业务,同时通过招商,将另一部分营销业务交由渠道商经营,这是最常见的销售网络组建模式。这种做法对于制造商来说,所涉及的营销业务最多,是前两种模式之和。二为渠道商。渠道商包括经销商或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这是典型的以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商业企业,所涉及的营销业务较多,但渠道商要与制造商合作才能开展业务,因此营销业务总体上要少于制造商的第三种模式。三为服务产品(无形产品) 制造商。由于纯粹的无形产品本身特性的决定,不能通过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因此这类企业的营销业务必然较之有形产品制造商为少,当然其营销有其特殊性。根据企业的这些实际情况,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最全的知识内容,这样当学生在实际中遇到具体的企业,处理实际的营销业务时,才有可能做到有所取舍,应对自如,不会出现不知道的知识盲点。因此我们认为,营销专业的知识立足点应该建立在制造商实网与虚网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上,以此形成课程体系。[ LunWenData.Com]

2  市场营销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相同课程内容设置对比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由于其涉及的营销问题和环节较多,因此有许多课程或内容,从开设课程的角度看,有些课程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又是相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对这些课程或内容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形成其授课的内容主体及重点,突出营销知识在这些课程或内容中的主体地位,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内容要为营销专业的课程或内容配套,形成有机的结合,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融合的状态下的合理性、完整性。

2.1  市场营销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仅是工商企业运营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环节) ,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学科体系。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很多课程同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这里仅以《企业战略管理》说明两者在内容设置上的异同:对于大企业来说,企业战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最高层面的战略问题,属于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对企业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略。一般而言,企业发展战略涉及企业中长期干什么、靠什么和怎么干等三大方面的问题;第二个层面属于企业业务战略,对于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讲,企业同时涉及多个业务(产业) 领域,业务战略明确企业在各个产业领域中的生存、竞争与发展之道,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分解落实;第三个层面属于企业功能战略,是企业各个运行功能执行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战略的要求所形成的支持性战略,是对企业业务战略的分解落实。很明显,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在开设《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讲解角度,市场营销专业的侧重点在营销战略的制定、营销战略的实施、营销战略如何体现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战略的意图;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就应该以说明企业发展战略为主。

2.2  市场营销专业与广告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和广告专业都会涉及到广告的内容,从市场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市场格局中,企业作为广告制作品的使用者,将其制作广告的意图明示给广告商,广告商将其意图变成具体的广告文案及形式,选择合适的媒介,实施广告策略,企业与广告商是合作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站在制造商的角度,主要学习和掌握广告在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营销策略的运用、在树立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从中总结出制作广告的意图,并能将企业实施广告策略的意图准确、及时地与广告商沟通,便于广告商设计、创意出合适的广告文案作品及广告的具体形态。自然广告专业的学生主要应学习如何根据企业的广告策略的意图进行广告的设计与创意,当然广告专业的学生也应学习相应的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只有如此两个专业的学生才能搭建在知识层面上合作的基础。因此在市场营销中有关广告的课程,在内容设置和讲解中,应该体现这样的对应关系。

2.3  市场营销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

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和广泛地与现代营销紧密相连,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多会涉及到网络营销等相关内容。营销专业将网络营销作为营销的一种形式,一个平台,一种营销的通路。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仅限于企业实施网络营销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及政府等机构,从事现代电子平台的系统规划、设计、维护及现代商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应主要学习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训练,能在信息、网络公司以及制造商、渠道商及其他类型企业将运营管理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从事网站开发与建设、系统维护与管理、网上贸易与网络营销以及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等业务,因此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也应是该专业重要的内容。

此外,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还有其他一些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等,均可作类似的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篇6

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更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竞争也从最简单的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升级到企业的国际形象和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竞争,现在已经全面上升到企业全球战略规划的竞争。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在保持现有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制定企业投融资战略,扩大企业规模,规避财务风险,最终取得竞争优势并获得成功。

二、企业财务和投融资战略现状

1.投融资战略类型

(1)快速扩张战略

企业的快速扩张融资战略是指企业的投资、融资都是以快速扩张资产规模为目的。它是企业多元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手段,企业为了进行快速的扩张往往需要留存大量、甚至全部的利润,造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资金紧张,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企业就要进行大量的外部筹资。外部筹资来源大部分是债权融资,还有一小部分的股权融资。这种大规模的扩张是建立在高负债的基础上,为了寻求扩张后带来的高利润。快速扩张型融资战略容易导致企业的高负债率,引起资本结构的不稳定。

(2)稳健发展战略

稳健发展战略是企业把扩张建立在效益的稳步增长上,企业经营效益逐年稳步增长的同时,资产规模也在慢慢的扩大,这是一种稳健的发展战略手段,在考虑发展的同时又足够的重视风险。实行稳健发展型的企业都会尽可能的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做强核心业务,提高现有资金使用效率,扩大企业效益,将获得的利润累积后进行适当的扩张。稳健型投融资战略的特点是:适当负债、适当分配、重视收益。

(3)防御收缩战略

实施防御收缩型投融资战略是以一种防御型战略,一般是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战略方法。它是在预防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基础上,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适度地进行投融资的一种战略形式。企业把增加资金流入作为首要目标,尽可能的减少资金流出,通过精简机构,削减企业日常开支,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等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用于能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主导业务上,使主导业务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以便企业资金加速回流。防御收缩战略有着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等特点。

2.投融资战略管理内容

(1)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作为企业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资本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竞争能力,参与社会利润的分配。投资战略需要企业规划投资方向和规模、资源优化目标、全面评估投资效益以及投资战略的实施途径。投资作为企业重要经济行为,必须要慎重行事、科学决策,既要合理地使用自有资金和资源,更要谨慎利用外来资金,保证企业资金流的顺畅运转。其主要包括各类资产的投资方向、自身资本规模比例的确定;产品升级改造或研发新产品的投资;内部或外部生产扩张投资;单独投资还是联合投资;设定风险和利润条件的投资决策等。

(2)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作为投资战略执行的前提,直接关系到企业全局战略的成败,同时,筹资活动的成本也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比例的高低,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多数人会认为融资战略只是企业的资金筹措计划,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遇到资金筹措受阻时,不能做到及时应对,导致企业一系列的战略计划无法实施。融资战略作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规划,在资金筹措方面确定长期和系统的计划方案。其目的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并保持资金来源的稳定和灵活,兼顾降低筹资风险。

3.发展战略和投融资战略关系

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管理体系,需要各个部门及每名员工都肩负战略指标和实施使命。企业要实施战略管理,必须要求各项经营活动服从和支撑战略发展目标,财务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必须要服务于整体战略。而投融资战略隶属于财务战略,要与其它战略相协调、相对应,做好支持服务,它对企业战略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企业投融资战略实施不利,会影响资金筹措和投放,企业资金流会出现运行不畅,直接导致其它战略计划无法实施和持续推进。总之,投融资战略既依附于发展战略,又会对企业发展战略起到制约和支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三、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1.战略综合规划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发展设立的长期愿景,是自上而下的全局规划,并对达成目标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性的谋划,归属于企业宏观管理行为,并具有整体性、指导性、长期性、系统性、基本性等特性。企业战略作为各种战略的统称,各企业会结合自身特点和目标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规划,其中包括发展战略、投融资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等内容。企业综合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因素,对外要及时收集和掌握外部环境信息,对内要分析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了解产供销现状以及清楚企业的行业地位,通过全面的分析对比做出合理的综合规划。

2.技术开发战略

技术开发是对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或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利用高品质形成竞争优势,利用优惠的价格占领市场份额。目前,我国企业对于产品工艺的开发创造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有着明确战略规划的企业来说,制定技术开发方向是战略规划的重点。企业研发出来的新产品,从成熟到衰退,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没有持续地对产品工艺的再开发,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的战略规划里,如果没有技术开发,就无法形成竞争优势,无法保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

3.区域战略规划

近几年,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一路一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一系列区域振兴计划,形成由点带面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从而推进重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企业的战略规划也要顺应国家战略,重点布局区域经济,统筹规划,实现新的驱动发展战略。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双面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特点

(1)隐蔽性。企业文化正如概念上所讲是一种思想意识,并不是确切存在的真实物体,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载体上呈现。(2)系统性。企业文化具有系统性,一个发展的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时,尤其注重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3)时代性。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变化不断的,企业文化的变化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发展是保持一致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变化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4)人本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会,企业应该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员工的思想,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为企业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种思想精神,在企业发展中起到正确指引作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坚持的思想精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形成统一的思想文化,只有在统一的思想文化环境下,才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充分尊重员工思想上建立的,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利于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改进,正确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完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积极运用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正确引导员工。

(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部门,企业主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招纳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企业对人才进行相关的企业文化培训时,丰富的企业文化能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才质量。同时,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三)促进企业产品创新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间生产的产品是相同的,但商品价格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归根结底的差别就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别。当企业的知名度高时,企业的商品价值较高,企业的知名度较低时,企业的商品价值也较低。影响企业知名度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根据文化的不断创新进一步创新企业产品,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于实际

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环境的不同,使不同企业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创新方式有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创新。企业应该针对企业环境、员工素质水平及企业其他资源情况进行管理。企业文化的创新只有立足于实际情况才能保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企业文化创新过程发展状况良好,企业会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相反,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缓慢,这个企业就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过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文化创新理念,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重视发展战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程度上是根据企业文化思想理念制定。企业文化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创新方式过程中,首先应该创新企业文化,进而创新企业发展战略,最后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实际,创新文化,进而创新企业管理方式。

(三)加强企业间的创新合作

随着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断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文化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企业双方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在尊重员工意志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如果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就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的交流。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促使企业合作的顺利展开,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具体特点及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运用途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反作用,要求企业文化在创新过程中立足于实际情况,重视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这对研究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具有指导性作用,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祺,杨强旭,陈佳,等.真美善导向的教书育人创新实践探析[J].绿色科技,2017,20(13):243-245.

篇8

1.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以其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内容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战略。

1)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职工之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随着企业而生存,随着时代而变化,是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根基与灵魂。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孤立的、短期的,它是历史的、发展的。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与现代文明交融,与社会、市场融入,这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探索思考的一个课题。

2)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2.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总结近几年的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有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企业投入很大精力、人力、物力建设企业文化,也的确出现了“轰动效应”,但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力发展与全面建设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答案是:不确定,看不清楚。出现这一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企业文化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仍是新生事物,而且理论新、知识深、内容多、操作难。

1)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强。在组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没有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许多职能部门没有将企业文化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文化理念缺乏生命力。

2)文化理念缺乏制度落实。提炼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以督促和落实,制度监督考核乏力。

3)企业文化创建载体缺乏创新性。创建载体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活动载体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起到吸引人、感染人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效果。

4)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有待加强。企业虽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但在以价值观引导员工,以激励机制和情感管理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仍需加强和改进。

3.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前企业如从实际出发,系统思考,全面规划,抓住关键,找准难点,采取有效的对策,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3.1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才能发展和提升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企业文化是调动全体员工实施企业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以先进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战略的实施又必然推动企业文化良性循环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实施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观念和行为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互相促进。近年来,企业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配合企业发展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柱。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与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服务于发展战略,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发挥和提升。

3.2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落地”问题,才能体现其作用和意义

所谓企业文化落地,是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基业长青。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真正产生作用,才能实现其根本价值。

一是要靠制度落实。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保证。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并通过操作流程进行实施,固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阶段性目标是管理精细化、制度有效到位、员工自觉遵章守纪。从长期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企业的“魂”。这就要求不仅要有专门机构,还要有专人负责,确定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有经费保证,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并定期检查、考核完善,促其制度化、规范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靠创新载体落实。合适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良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要以“文化强企、塑形育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改革发展相整合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风险和效益意识,从而用企业主体文化铸造精神、创新制度、树立品牌、塑造形象、建设团队,使企业价值观真正成为干部职工评判是非、检验成败的标准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文明企业、文明处室、文明小组、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使企业精神得到弘扬。

3.3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注入生命力

无论企业战略怎样调整,企业内外环境怎样变化,以人为本都应该而且必须是企业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企业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动力源泉。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发挥才干的公平机会。在企业内部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把价值的认同、目标的共识、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交融,作为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手段。

一是提倡人性化管理,激励员工超越个人情感。要注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随时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将员工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发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和对国家负责的使命,利用提炼的企业精神,对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进行引导,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共识和深入理解,激发员工超越个人情感,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是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企业应注重建立薪酬、奖惩、福利、休假等激励制度,合理选配人力资源,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的实际,充分引导和促进员工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近期的工作目标和远期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是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动力。

4.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实例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经规院”)是一个融合了技术力量、科研实力、管理智慧的组织,承负国家、社会和组织赋予的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体现中国铁路在技术设计、经营规划、标准控制、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单靠制度难以使管理效率发挥得最佳,需采用文化管理手段。

首先,要树立一个主题:建立具有“经规院”特色的组织文化体系。通过全面开展“经规院”组织文化建设,基本形成符合组织发展战略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组织自身特色,健康向上并为广大员工认同的组织文化体系。实现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和谐统一,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同时,通过组织文化核心理念在组织内部的深入传播,促使绝大多数成员单位和大多数员工能按照行为准则的要求自觉行事,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客户满意度和组织品牌形象有明显提升。

经规院的企业文化建设以统一价值理念,形成行为规范,塑造社会识别标识,促进管理提升为目标,并以统一价值理念,形成行为规范,塑造社会识别标识,促进管理提升为途径,以“起点为高、道本为纲、专业为基、人文为本、创新为力、务实为先”,作为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经规院专门成立了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院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项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成立了三个小组,分别负责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建设,院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成立了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合唱、摄影等8个文化活动小组,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职工参加铁道部直属机关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荣获一等奖。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经规院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规院的文化活动小组,结合了院的工作性质和职工的兴趣爱好,广大职工积极踊跃地参加,使得平曰沉闷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各处室之间从前很少有机会互相往来沟通,现在通过这些活动,大家走到一起。活动增加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对经规院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结束语

篇9

1.1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滞后,管理方式简单

近些年来水利水电企业将传统的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部门,在某种角度反应出企业管理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企业知识简单的将人事部的名字进行更改,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不同,其工作思想以及管理模式没有进行更新,仅仅将员工作为发展的工具,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如何安置员工,其管理任务是控制员工,其主要对企业员工薪酬的控制与利用,忽略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存在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管理战略以及管理制定,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和作用。目前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中,没有重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仅仅对企业员工的招聘、调度、职位的晋升以及薪资等方面开展工作活动,而不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工作前提,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当做一项管理工作,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前提的一项科学活动。企业在工作岗位的设置上也有很大的缺陷,目前的大部分水利水电企业中多以“因人设事,因人设岗”作为工作岗位安排的原则,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仅以当前或短期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进行管理和调度,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立足于企业长久的发展,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分离。

1.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是至当员工在出色的完成任务目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时,企业通过薪酬、奖金、福利或是股份分成等形式奖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鼓励员工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或困难的工作,并且对员工的个人能力也起到了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激励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司吸引人才的前提。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最直接的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虽然在长久的发展中,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也重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物质奖励,但该问题依旧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主要是由于物质奖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缺陷,导致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下降。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优化人力资源。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束缚着水利水电企业的发展,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实现企业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层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思想相结合,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向标,进一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重视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并重视优秀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大程度的对人才进行吸收、培养以及使用,立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建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正确认识人才使用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竞争,并做好人力资源优化,将优秀人才调度到适合的岗位,提高人才使用的效率。

(2)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层要将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统筹,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实现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中心是要以服务企业开展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相适应,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平稳运营。水利水电企业规模不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开展的要求也不同。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以此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3)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人才的流失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实现水利水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首先,需要规范企业内部竞争制度,在员工岗位确定后,落实双向选择制度,促进企业内部的合理竞争,通过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打破企业职工“铁饭碗”的现象,让人人都能参与职位的竞争。然后,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以员工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作为奖金的参考依据,所以,有效的绩效考核与个人薪资的结合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最后,建立目标激励制度,为每个员工制定科学的目标,并实现以目标为工作核心、以员工待遇与任务完成情况的企业管理,以此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浅论 企业 财务战略 科学性 选择

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科学选择的财务战略,通过对财务战略的科学性选择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有关财务战略的管理理论,也让企业管理层在制订财务战略时关注到其科学性和实践性,进而选择能够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发挥保驾护航的财务战略,本文主要旨在从企业财务战略的定义、财务战略的类型和的科学性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财务战略的内涵

所谓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决策层为保证企业经营所需的财务资金、避免出现资金短缺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避免出现财务资金过剩到导致资源浪费并保证企业财务资金的高效配置。

财务战略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和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一方面也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达到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首先我们从财务战略的概念中应该清楚认识到,财务战略应为企业总体战略做支撑、避免财务资源过剩导致盈利能力降低、规避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者破产和提升竞争力。既然财务战略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则有必要对财务战略对影响财务战略正确与否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以确保为企业创建出一个持续稳健且长期健康的良性运营环境。

二、财务战略的类型

因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总体战略保持一致性,对企业总体战略必须发挥保驾护航的功能。因此,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划分我们也将企业财务战略进攻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和紧缩型财务战略具体三种类型。所谓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企业以快速增加资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拓宽扩大投资领域、掌控核心资源或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等扩张目的而设计的一种财务战略,通过执行扩张型财务战略而帮助企业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因此,该财务战略的特点是企业必须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性方面,将大量资金用于企业扩张性活动,除了减少分红外,还必须通过提高财务杠杆而各种筹集到的资金都用于扩张活动;所谓防御性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采取不追加投资、不追求市场份额增长、不投资于心的投资领为目的而设计的又一种财务战略,通过该财务战略只能保证企业目前的市场份额、目前的经营规模不受影响,维持目前的盈利水平和基本财务状况。此时的企业并不需要大量增加企业的财务资金,不增加财务杠杆,也并不需要通过筹资来增加企业资金,只需要维持日常的企业经营所需的财务资金即可;所谓紧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通过缩减各种不必要的开支以节约成本和资金,从而在短期内能快速累积资金,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运用紧缩型财务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当企业面临或应对经营环境变化时所选择的一种战略类型。如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期间,企业为了提前预防财务危机或破产或者调整经营方向,达到预警的功效。实施收缩性财务战略的核心目的是尽可能增加企业的净现金流量,通过采取削减企业经营规模、淘汰部分产品线、裁撤非盈利的分支机构、缩减各种弹性成本(所谓弹性成本是指根据企业资金流来安排的成本。如广告成本、研发成本等)等具体管理举措,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目的。

三、财务战略的科学选择应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财务战略选择时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归纳起来,选择财务战略应密切关注到以下六点:

(一)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由于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所以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形成整体性,不可分割。其必须在战略意图和战略方针方面原则性地服从于企业决策层制订的企业战略,否则无法支撑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因此,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总体战略保持步调一致,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财务资金的保障。

(二)财务战略必须与经济周期性相协调

所谓经济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等,具体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一种正常波动,也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按照经济周期理论分析目前普遍将之划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等四个不同的阶段。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任何国家、任何体制下的经济实体都无法避免的一种常态经济变化现象,而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是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企业管理层必须客观面对,时刻关注经济周期性的变化,通过这种经济周期性的变化来选择财务战略,尽量减少其对企业发展战略不良影响。总之,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都要与经济周期相结合,并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在经济衰退期必须选择新的增长空间,因此企业应更多地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萧条时期面对整个经济大萧条,企业此时可选择财务紧缩型财务战略,此时的企业更多的是考虑生存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主要以维持企业经营为主;在复苏时期可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增长为核心目标。

(三)财务战略必须考虑企业增长方式的差异性

企业增长方式包投资性增长和改良性增长两种方式。所谓投资性增长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向以获得新的业务企业持续增长的空间;所谓改良性增长主要是公司现有业务的改良,如增加部分流水线和设备的投资方式。企业在不同的增长过程中,财务战略同样就需要转变。如更多地将财务资源用于以支持新的投资领域,以满足新的业务增长需求,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增长,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空间,此时的财务战略应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而对于改良性增长则对财务资源的配置要求不是很高,比如投资于设备改良的财务资源就相对投资性增长就小了许多,选择财务战略就应该是防御性或紧缩型财务战略中的任何一种。

(四)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吻合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企业生命周期就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在时刻影响和左右着企业成长发展的轨迹,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比较稳定的发展,就必然要洞察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必然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在其每个发展阶段中的企业都会明显表露出经营某种特征。比如在初创期如何能筹措到更多的低成本资金,不断增加融资途径,但也由于此时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相对过高,则此时应该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在企业的成长期,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和经营风险在逐步降低,则企业应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都达到一定的顶峰,则企业选择的财务战略应以紧缩型财务战略为主,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股东的分红,以提高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在企业的衰退期,企业又如何将自有资金更多的用于新的增长机会等,此时的财务战略也应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以增加新的增长空间,维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企业的财务战略的选择也必须和企业生命周期相互适应,以保障财务战略制订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五)必须关注财务战略须与所在行业的经营特点

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这包括盈利空间、竞争态势和发展空间、经营手段等诸多的差异性。比如制造业和竞争激烈的行业的盈利能力较现代高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要低得多,那么在选择财务战略时不能选择进攻型财务战略,而应该更多选择偏保守的防御型财务战略;对那些高科技业、高端服务业、竞争不充分及发展空间良好的企业则应更多地考虑进攻型财务战略,这样不但能快速获得发展空间也能迅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对那些盈利能力低、竞争完全且发展空间不大的行业,企业应选择紧缩型财务战略。

(六)必须与企业管理决策层的管理风格相适应

通常来说,企业管理决策层的管理风格可以分为激进型和保守型两大类,我们在选择财务战略的时候应考虑到这种管理风格的差异性,对那些管理风格大胆、激进的管理团队,在选择财务战略的时候则可以考虑进攻型财务战略,以避免错失投资机会和盈利机会;而对于那些管理风格比较保守的管理团队,则可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和紧缩型财务战略。

总之,本文将通过财务战略的科学性选择分析,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能更好地选择财务战略,从而保证财务战略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做支撑,将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也能达到提升盈利水平和拓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伊查克・迪斯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华夏出版社,2004-02

[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5

[3]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研究,刘艳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25

[4]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张素蓉(导师:赵息)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05月01日

[5]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环境导向分析,蔡一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06-20

[6]金融危机后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与完善研究,叶渊斌,《企业研究》,2012-09-20

[7]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战略研究,刘伯龙(导师:张玲) ,《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04-22

[8]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财务发展战略研究,廖晓丽,《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05-10

[9]企业总体财务战略,黄国良、陈建华,《企业管理》,2002-07-05

[10]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战略的运用,陈红玲;,《商场现代化》,2006-05-20

[11]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王峰 ,《财会信报》,2010-01-25

[12]企业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选择,杨冬花,《新西部》,2006-12-30

[13]企业财务战略选择,邵新智,《经济参考报》, 2004-08-11

[14]民营企业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兼析东方公司改制上市,宋良军(导师:张建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4-04-01

[15]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摘自《网络(http://chinaacc)》

[16]中国时尚网-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学院,摘自《网络(http://)》

[17]企业总体财务战略,摘自《网络(http://lunwenwan)》,2012-07-08

[18]关于财务战略_richhappy,摘自《网络(http://)》,2012-11-21

[19]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毕业论文,福建教育在线,摘自《网络(http://fjjyzx.co)》,2012-02-26

[20]《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摘自《网络(http://dianliang)》,2012-04-10

[21]汤谷良,为财务战略正本清源,新理财,2007-01

[22]曾萍、蓝海林,高科技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战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