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利润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利润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经济分析数学应用导数积分
一、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导数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工作中,也存在变化率的问题,著名的边际分析就是用求函数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变化问题的。在经济学中,如果某经济指标与影响指标的因素之间成立函数关系,那么称导数为的边际函数。
1.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习惯用“平均”和“边际”两个概念来描述一个经济变量对于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情况。平均的概念表示在自变量的某一个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边际概念涉及的某一值的“边缘上”的变化情况。显然,平均值随着的取值范围不同而不同,边际概念表示当的改变量趋于0时,的相应改变量与的比值的变化,即当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的瞬时变化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边际变化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
(1)边际成本分析。若生产某种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可导,则边际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是总成本函数关于产量q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成本,因此,边际成本近似地表示为。假设某种产品成本函数C=(C为总成本,q为产量),其变化率=即称为边际成本,(q0)称为当产量为q0时的边际成本。西方经济学家对它的解释是:当产量达到q0时,生产q0前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添的成本。
(2)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即边际收益是总收益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
假如已知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收益R(元)是销售量q(吨)的函数,,现欲知生产50吨该产品时的边际收益,那么,边际收益为,当=50时,。
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50吨时,再销售一吨(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为199元。
(3)边际利润分析。边际利润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总利润函数关于销售量q的导数,即。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利润L。
这里需要强调:边际利润与利润是不同的概念,即边际利润小于零,它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如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则总利润将减少;此时,企业可能是亏损,也可能是盈利,即总利润减少不一定是亏损。而即利润小于零,则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企业是亏损的。
2.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函数在点处的相对改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之商的极限,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弹性。弹性概念在经济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
经济学中,把需求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称作需求弹性,也称其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是刻画当商品价格变动时需求变动的强弱。由于需求函数Q=Q为价格的单调减少函数,与 异号,p,q均为正数,于是皆为负数。为了将需求弹性表示为正数,于是采用需求函数相对变化率的反号数来定义需求弹性。
设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q,价格为p,需求函数Q=Q可导,则称为该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其经济含义是: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例如某商品需求函数为,为了说明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关系,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求需求弹性函数;第二根据价格的不同,分别求出p=3,p=5,p=6时的需求弹性。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利用需求弹性定义,则;
第二,当p=3时,,。
其经济含义是:
(1)=1,说明当p=5时,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幅度相同,即当 p=5时,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2)=0.6
(3)=1.2>1.说明当p=6时,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p=6时,价格上涨1%,需求减少1.2%。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应充分了解所经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正确把握商品的价格。这样既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在高等数学中,求积分与求导数或微分是互为逆运算。不定积分是求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求和式的极限。积分在经济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经济活动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已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求这个函数或求总量的问题,例如利用积分可以解决最值及资金流量的现值问题。
1.最值。在经济应用中,求平均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等都是最值问题。如已知边际成本,求产量为q时的总成本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C0为固定成本);由边际成本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成本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样道理:已知边际收益,求销售量为q时的总收益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总收益,当销售量q=0时,总收益为零,从而积分中的常数为零,所以总收益函数为;由边际收益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收益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理:由边际利润,求总利润,是求不定积分;求由a到b利润的增量是求定积分。
2.资金流量的现值。如果某项投资的收益分若干期(通常是以一年为周期),那么每期期末的收益会有所不同。这种每期期末的收益就称为“资金流量”(或“收益流量”)。假设各期的收益流量分别为R1,R2…,Rn,那么对于第i期期末资金流量Ri,其现值Pr0是多少?亦即未来的收益现在值多少钱?假设利率为r,可得到如下结论:
(1)在离散情况下,第i期期末的收益流量Ri的现值为,全部n期的收益流量的现值应为和式i;
(2)在连续情况下,资金流量是时间t的函数。若t以年为单位,则第t年的资金流量为,在很短的时间间隔[t,t+dt]内的资金流量的近似值是dt,利率为r,其现值应为;到n年年末资金流量总和的现值就是t从0到n的定积分,即。应特别指出,当每年的收益流量不变时(记为常数A),则。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假设连续收益流量每年为a元,持续5年,且年利率为r,问其现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公式求得由0到5的定积分,如此便可以求得现值。
篇2
机会成本属于经济学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对应的是会计成本,即从会计学角度考虑的实际发生的账面成本。对于这两种成本内涵的辨别,对于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机会成本的内涵
1.机会成本的出处。机会成本这一词由奥地利学派弗?冯?维塞尔独创,他通过成本定律分析,将效用与成本联系起来,解释了机会成本,他在其《自然价值》一书中指出:“在生产财物能够作为多种不同的使用的场合,……在这里必须注意选择那些无论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能证明是经济最有效的使用。”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论著中提到:一切竞争的成本总要牵涉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自古有之,只是之前没有确切的定义。现实中更是充满了选择,无论做何选择都会存在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定经济资源投入到某项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将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由于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因而将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即企业所获得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例如,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论著中所举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一样,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是四年的学杂费加上不上大学出去打工所挣的工资。做了一件事而不能做另一件事的代价就是机会成本,也是为做这件事而放弃做其他事牺牲掉的机会。
3.相关的成本概念及比较。成本一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是指是指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成本汇总起来的总成本,也可指某一种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其反映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所发生的成本,即社会可获得的资源的最好替代用途。最早提出社会成本一词的人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他在分析外部害时发现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社会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
私人成本是指单个厂商使用某一资源而产生的费用,即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见,私人成本是从厂商私人角度来看而形成的成本,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价格均应计入私人成本。
进一步,私人成本又可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显性成本指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的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费、广告费及税金等。这些成本会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又称会计成本。隐含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指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的成本。比如,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雇佣工人,从银行贷款,而且有时还利用自有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如果企业使用的某部分生产要素是自有,在会计记账时,这些要素的价格总和形成的成本,不计入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但是,经济学上认为,由于这些自有要素和非自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作用相同,也应向自己支付利息、地利和薪水等,所以这笔价值应当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类成本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含成本。隐含成本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要素转移出企业以获取更高的报酬。因此,西方经济学中讨论的成本概念与一般企业会计人员所指的成本相比有着不同的含义。
由于不同成本含义存在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利润含义的差异。目前,主要有两类利润:一是,会计利润: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额;二是,经济利润: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又称超额利润。
进一步存在,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隐含成本)。若令经济利润=0,则有,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正常利润+其他隐含成本)=0,进而可知,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正常利润+其他隐含成本。由此可见,当经济利润为0时,会计利润并不为0,而是为正常利润和其他隐含成本的总和,反之,当会计利润为0时,经济利润为负数。因此,由于成本含义的差异导致对厂商的经济评价结果完全不同。
二、机会成本的特点及存在前提条件
1.机会成本的特点。机会成本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机会成本具有时效性,机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个时间点,不同的时间段,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第二,机会成本不是完全由选择方单方面决定的,竞争的选择会影响到选择方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成本,但是它能影响我们的抉择。第三,机会成本的计量难,机会成本有可计量的也有不可计量的,比如时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机会成本。例如:煤矿的破坏性开采,它的机会成本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后期弥补环境的破坏的成本是无法核算的。
2.机会成本存在前提条件。机会成本存在的四个基本前提:第一,资源具有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而言,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可划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通常所说的稀缺性是相对稀缺。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用途,这保证了资源在使用时的可选择性。第三,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这保证了资源能够进行自由配置,这又进一步保障了资源用途的可选择性。第四,资源可被充分利用。如果将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投入到某些用途后,还有一些用途所需的资源得不到满足,才会出现收益损失。如果资源的每种用途都满足后,资源仍有剩余,即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则闲置的资源不能获得收益,使用闲置资源的机会成本为零。资源是稀缺多用途的才可能促进使用资源者充分利用资源,四个前提是递进关系。只有在这样三个前提下,才存在机会成本。
3.机会成本变动规律。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某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会出现递增或递减,即机会成本变动存在客观规律。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且生产要素间可以替代但又不能完全替代,因此,一般来说,每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会出现递增,即机会成本呈递增规律,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因资源是有限的,随着某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用于生产其他的经济资源逐渐减少,造成该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价格增加,在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递增;另一方面,因为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换言之,机会成本递增。这也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有时也称为“凸性”)的原因。
三、机会成本案例分析
1.国家建设的决策。修建水坝需要考虑的机会成本,截断河流修建水坝,最直接的经济效用就是水利发电,但是不能只考虑这座水电站可以发多少电,带来多少收益,还应考虑用同样资金可以建多少中小型水电站,这些中小型水电站能发多少电,带来多少其他收益,后者是前者的机会成本。修建水坝的机会成本还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上下游人文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是无法用货币来估算了。机会成本的存在,使人们会从全局来考虑问题。
2.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一:如果一家企业占用资产100万元,社会平均报酬率为10%,但它只能达到5%的资产报酬率,那么这个企业在真正帐面上就应该是亏损5万元,而不是盈利5万元。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沿海一带大量中小企业纷纷由制造业转行到金融或是房地产业脱离实业生产的最好说明。资本逐利的本能,会让企业主重视资本的有效利用和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虑生产运营的机会成本。
3.日程生活中的决策。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投资决策。问题一:老张拥有一个商铺,租金6万/年,如果自己开商店投资20万元开店,开店的年收益率是30%,而20万如果投资基金会有10%的收益率,老张是开店好还是出租店铺?
从货币价值的角度来考虑,老张自己开店的机会成本是6万的年租金和2万的投资基金的货币收益之和,即8万元。而他自己开店,账面上可以赚6万块,但他因此损伤掉了赚6万块的租金和2万块货币收益。最后理性的决策,老张是出租商铺。
问题二:上医学院的机会成本比上一般大学的机会成本大。
医学院的学生,时间成本都比一般大学的高,医学院本科毕业需要5年比一本本科长一年,这一年的学费和不上这一年所挣的工资就是医院学生的机会成本。此外,医学院的就业选择面很专业,转行成本高,这也导致他们的机会成本高。
问题三:企业中职务越高的女性生小孩的机会成本越大。其一,职场中女性职务高越高收入更高;生小孩后无法工作,收入锐减,机会成本高。其二,生小孩后重返职场原职务级别难报,失去原有的晋升更高职务的机会甚至被原单位辞退。这是职场高职务女性生小孩所面临的两大高机会成本。
在人们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种决策从经济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这就是说,在作出某项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考虑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使投资最优化。由此可以看出,机会成本在经济生活中对决策的重要性。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篇3
摘 要 本文在介绍了EVA的由来、含义及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相应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应用
一、EVA概述
(一)EVA的由来
1989年,EVA价值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的估价方法被提出,被美国斯图斯特公司最早注册。20世纪80年代,原本业绩不佳的斯式公司(气冷汽油发动机的全球最大生产商),在1990年将EVA体系引入业绩评价、奖酬结构和决策系统中之后,运营利润率由1989年的2.81%提高到1993年的15.58%;EVA由―6300万美元增加到2400美元,创造了股东价值的神话。可口可乐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杜邦等企业巨人都采用了EVA并获取了可观效果,EVA体系已作为公司治理和业绩评估的标准迅速推广。
(二)EVA的含义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翻译为经济增加值或经济利润,指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成本后所剩下的利润,是所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之后剩余部分。理性投资者期望投出的资产获得的收益超过资产机会成本,获得增量收益;否则,就会将已投入资本转移到其他方面。具体说是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和)成本间的差额,若为正企业创造了价值财富;反之发生损失;差额为零,说明利润仅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最低要求收益。
(三)EVA的优势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全部资本成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外借的或自有的资金都要进行资金成本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来获得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处理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权益资本成本作为收益分配处理。权益资本成本是隐含在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的净收益中,使经营者有可能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
二、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首次提出了EVA的概念,凡企业使用EVA指标,且比上年有改善和提高的,国资委将给予奖励。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显示,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经济利润考核的企业已由2007年的87户增加到93户。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管会1月5日对一些中央企业的投资冲动提出警告,表示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
(一)在确定公司的资本结构方面的应用
“啄食顺序”融资理论将留存收益作为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在各种融资中,留存收益融资成本最低,公司保留留存收益无需与投资者签订任何协议,也不会受外部资金市场如证券市场的影响和限制。采用EVA估价模型,有利于帮助我国经营者重新认识不同融资方式的利弊,消除留存收益无成本的误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努力增加公司的价值。
(二)在评估公司经营绩效方面的应用
传统绩效评价法未扣资本成本,利润增长未表明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增长。EVA指标能够真正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和企业真实情况,使企业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一致,减少利润操纵可能性,如果经营者在本期多确认收益增加利润,增加的利润会被未来期间多征收的股权资本成本抵消,从而降低公司后期价值。这样,经营者就不会轻易采用会计方法操纵利润会更加关心未来期间收益增长。
(三)在建立公司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经济增加值比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EVA 管理系统可以设计一套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企业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完全统一起来。经济增加值越大,股东财富增加越多,管理者与员工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经济增加值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趋同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达到“多赢”的效果。
三、结论
用EVA代替利润指标可以更好的制约管理者行为,激励他们的创造热情,为股东赢得更多收益。从某种角度来说,EVA甚至可推动中国股市进一步走向成熟。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EVA则是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法)有机地结合统一,从而使EVA更能反映企业真实支付能力、偿债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EVA的应用必将为现代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参考文献:
[1]王雍君.财务精细化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中国经济出版社.
[2]潘昕译.投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4
现金流量表的编报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法,是指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谓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附表是采用间接法编报的。由于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且包括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收益和费用,因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的净利润,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两者的关系。编制附表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调整项目
需要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各项目的基本含义和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
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预提费用摊销
这里所指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本文只考虑坏帐准备,其他减值准备没有)。上述四个项目,都是指本期发生的费用或是损失。它们包括在利润表中,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这些项目的金额取自相关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假定有关会计科目的代码如下:
上述四个项目的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企业帐套号为001):
上述公式中的“FS”表示“发生额”;“J”表示“借方”;“D”表示“贷方”。第一个公式的含义是指“取本年度管理费用帐户中坏帐准备明细帐的贷方发生额,如果是借方发生额,则在前面加“-”号。”其余公式类推。
二、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一般而言,摊销待摊费用将使利润减少,但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待摊费用的发生不影响企业利润,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摊销待摊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发生相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其差额就是待摊费用的减少数,该数据表明企业利润减少而现金流量没有受到影响;反之,其差额就是待摊费用的增加数,该数据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减少而利润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该项目的数据来源于待摊费用年末和年初的差额。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
qc(“1301”,全年,,001,年,)-qm(“1301”,全年,,001,年,)
上述公式中的qc和qm分别表示年初和年末,公式含义为:001单位待摊费用的年初余额减去年末余额。
三、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一般而言,计提预提费用将使利润减少,但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提费用的转销不影响企业利润,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计提预提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转销相比,其差额就是年末与年初的差额。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差额就是预提费用的增加数,该数据表明企业利润减少而现金流量没有受到影响;反之,其差额就是预提费用的减少数,该数据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减少而利润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本项目应反映预提费用年末与年初的差额。如:年初预提费用为贷方6000元,本年度计提12000元,实际支付15000元,年末为贷方3000元。本例中,影响利润的预提费用为12000元;影响现金流量的预提费用为15000元,其差额3000元只影响流量,不影响利润。由于预提费用的主要内容为借款利息及大修理费用,借款利息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流量,故属于附表的调整项目,但准则将这部分内容放在“财务费用”项目调整,因此本项目只反映大修理费用明细帐的年末与年初的差额。为便于计算机处理,预提费用帐应按费用类别开设明细帐。假定“预提费用——大修理费用”帐的代码为219102,则本项的运算公式为:qm(“219102”,全年,001,年,)-qC(“219102”,全年,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与待摊费用项目公式的含义相同。
四、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都属于非现金资产,与这些资产相关的采购和处理都属于投资活动流量。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形成的损失(或收益)影响企业的利润,但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流量,因此应在附表中调整。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的明细帐发生额填列。假定“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的科目代码为560101,“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的科目代码为530101(新会计制度规定,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本项目的公式为:fs(“560101”,全年,J,001,年,)——FS(“530101”,全年,D,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取001公司本年度“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帐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帐的贷方发生额。
五、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或收益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但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经营活动流量。本项目应反映固定资产报废的净损失或净收益。假定“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科目的代码为560102,“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报废收益”科目的代码为530102,则本项目的电算化处理公式为:fs(“560102”,全年,J,001,年,)——FS(“530102”,全年,D,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取001公司本年度“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帐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营业外收入——报废固定资产收益”帐的贷方发生额。如果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或盘盈,处理原则相同。
六、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支出、贴现利息支出、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汇兑损益等。上述明细项目中,只有贴现利息和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既影响企业利润又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这两个项目不需要在附表中调整。而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项目,只影响企业利润,但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故予以调整。因此本项目只需要考虑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项目的发生额。为了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电算化以后,财务费用明细帐应按上述四个项目设置,相应的科目代码假定为550301、550302. 550303、550304,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为:FS(“550301”,全年,J,001,年)+FS(“550304”,全年,J,001,年),其含义是指001单位本年度借款利息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与汇兑损益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之和。注意:如果利息、汇兑损益是收益,应以红字记入借方。
七、递延税款
当递延税款帐为借方发生额时,其对应的科目为“应交税金”。这种业务使企业的净利润不变,但经营活动流量中的现金流出将增加;反之,递延税款帐为贷方发生额时,其对应的科目为“所得税”,这种业务使企业的净利润减少,但经营活动流量中的现金流出并没有减少。因此递延税款帐的借、贷发生额都是现金流量表附表的调整项目,本项目应根据“递延税款”帐的借、贷方发生额之差填列,运算公式为FS(“270”,全年,D,001,年)-FS(“270”,全年,J,001,年),其含义为001单位递延税款帐的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之差。
八、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从会计分录角度而言,减少的存货其价值转移至主营业务成本,这种结转使得利润减少,但现金流出并没有发生,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予加上;存货增加往往意味着现金流出,但净利润并没有减少,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予以减去。本项目可以根据未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的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填列。由于减少的存货并非全部计入损益帐户,如工程领有材料,这些业务既不影响利润,也不影响现金流量,因此在计算存货的贷方发生额时应予以减去,本项目的填列应根据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加上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部分填列。举例说明如下:
公司年初存货500000元,本年度销售收入700000元,货款已收,销售成本为300000元,工程施工领用存货50000元,年末存货150000元,其他业务不考虑。本例净利润为400000元,经营活动流量为700000元。存货的减少数为350000元,而其中影响利润的只有300000元。因此附表中的本项目应根据年初年末的差额350000元加上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部分50000元填列。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了能够方便地取得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金额,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单独设置一个帐户来反映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金额,我们暂且取名为“其他减少的存货”。工程施工领有材料等相关的经济业务发生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减少的存货
贷: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其他减少的存货
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余额为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因此未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的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存货余额加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末余额减去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存货与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初余额确定。假定第12张资产负债表就是年报,存货为12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代码为1281,其他减少的存货帐户的代码为1292,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确定如下:
“资产负债表”d12@12+qm(“1281”,全年,,001,年,)-“资产负债表”C12@12-qc(“1281”,今年,,001,年,)+fs(“1292”,全年,J, 001,年,)
上述公式的基本含义为取第12张资产负债表第12行第4列的数据加上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末余额减去第12张资产负债表第12行第3列的数据与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初余额加上其他减少的存货帐户的借方发生额。
九、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增加但不影响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但不影响现金流量,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加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或减去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由于存在发生坏帐等经济业务,故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并不完全意味着货币资金的增加;而坏帐重新收回的经济业务并不影响应收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但现金净流量增加。因此本项目不能完全依据应收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差额填列,还应考虑上述发生坏帐和坏帐重新收回等经济业务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具体地说,当应收帐款减少时,发生坏帐使得应收帐款减少数增加,但现金流量没有增加,因此在计算应收帐款减少数时应予减去;当应收帐款为增加时,发生坏帐使得增加数减少,从而使收入少计,因此在计算应收帐款增加数时应予加上。发生坏帐重新收回时,不影响净利润,但现金净流量增加,应予加上。举例说明如下:
A公司年初应收帐款为30万元,年末数为45万元,本年销售收入100万元,其中已收款80万元。本年发生坏帐5万元,上年发生的坏帐重新收回2万元,坏帐提取率0.3%。年初存货80万,本年出售60万元,年末20万元。其他业务不考虑。A公司本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82万元,利润为36.955万元。附表有关项目填列如下:
净利润 36.955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045
+存货的减少60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15+5)+2
目前我国开发的会计软件都已设置了条件取数函数。所谓条件取数函数,就是专门用于搜找满足条件的数据的函数。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了能够正确填列本项目,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用条件取数函数。假定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科目代码分别为1131、1111、1133,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设置如下:
qc(“1131”,全年,,002,年,)-qm“1131”,全年,, 001,年,)-tfs(“1131”,年, d,“无法收回”,==, 001,年,)]+tfs(“1131”,年, j,“重新收回”,==, 001,年,)+qc(“1111”,全年,,001,年,)-qm(“1111”,全年,,001,年,)+qc(“1133”,全年,,001,年,)-qm(“1133”,全年,,001,年,)-tfs(“1133”,年, d,“无法收回”,==, 001,年,)]+tfs(“1133”,年, j,“重新收回”,==, 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001单位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年初数减去年末数,减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发生额中摘要内容包含“无法收回”的金额加上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发生额中摘要内容包含“重新收回”的金额。如果函数中没有条件取数函数,也可以采用凭证取数函数。
十、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篇5
关键词: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还会得到加强。我们应当在合理的利用这一体系,挖掘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指导我们的决策行为的同时进一步的完善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财务报表作为 “商业语言”的载体,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是企业一定时期经济成果的总结,因而日益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的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此外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经营者更是如此。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及作用
具体来讲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其中四张主表相互结合,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公司在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公司的资产拥有、偿还债务能力及股东权益变化,为投资人购买股票时了解投资的风险提供必要的资讯。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利润表,能够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通过比较公司近几年的利润表,可以了解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状况,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够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作用
由财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可以看出,财务报表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总结,四张主表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是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理解企业信息的窗口。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是基于信息使用者共同需求的,而不是针对具体使用者的“财务报告所考虑的是广泛类别决策者的需要,当然不能以个别决策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作的决策为依据”。因而,为满足具体使用者因不同决策而需求的不同信息,只能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
1、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给予具体、有效的帮助。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财务分析的基本职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分析是连接财务报表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
2、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以财务报表内容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方法。财务报表是财务报表分析赖以存在基础,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部工作所在。四张主表构成了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框架,所以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应该围绕这四张主表展开。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搭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钩稽关系,使财务报告体系中各要素之间能够继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运用财务报表的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因而在具体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从总体来讲,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比较分析三种方法。
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对本公司一个财务年度内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年度内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情况等;对本公司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盈利能力做出分析,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动态地分析公司状况;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各种指标的优劣,在群体中判断个体。使用本方法时常选用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水平,通过比较得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认识优势与不足,真正确定公司的价值。
三、关于财务报表发展的趋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特别是其中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更长、更复杂和更难以理解;2.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将不断增加并发挥愈来愈为重要的作用;3.对财务报告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方面,财务报表将同时混合使用多种计量基础,即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对决策有用性的重视,在条件成熟时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将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与报告模式。因此,可能形成历史成本模式与现行价值模式并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先治 《现代财务分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篇6
关键词:CAS 18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摘要: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由于直接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引起了我国研究者的关注,学者探讨了它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我国学者不断探寻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的含义及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执行的经济效果影响。以上研究大多是从单个项目角度探讨它们对报表及经济结果的影响,但尚无有从整体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以下简称CAS 18)实施后的影响进行研究,文章试图从这个角度建立起CAS 18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从更全面视角看待CAS 18的影响。
关键词:CAS 18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51-03
一、CAS 18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CAS 18的实施,是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起始,2014年修订的准则中不包含CAS 18,即自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一直执行的是2006年颁布的所得税准则。大量文献对所得税准则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判定、递延所得税对企业净资产影响等作了大量研究。学者们还从CAS 18对企业经营结果、财务状况及盈余管理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对CAS 18研究有以下方面的意义:第一,所得税费用占到税前利润的25%―35%,对净利润指标的影响不能忽视。第二,CAS 18的实施,是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起始,并且一直执行到现在,执行的结果对企业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从哪些角度来进行评判值得研究。第三,所得税准则本身的复杂性,它不仅涉及会计,同时涉及税法,是企业一直关注的工作;在企业的多项业务中,都会涉及对所得税的估算、计算,企业重要的管理判断也要求对所得税因素予以考虑,要求考虑是否发生、哪里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应交所得税的比率。第四,对于我国来说CAS 18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实施CAS 18可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会计的整体水平。
二、文献回顾
递延所得税项目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及权责发生制在所得税问题上的体现(郝丽娜,2015)。资产负债观下,收益概念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论收益是否实现,只要是净资产额有所增加,就当作收益确认。资产负债观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有多个计量基础,收益的确认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收益包含了未确认损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计量的两个基础,应付税款法与收付实现制具有相似性,首先是因为企业在会计和税法二者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然而在应付税款法的实际应用中,是不确认时间性对所得税的影响的,在这种所得税核算方法下,企业的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应付税款法是不同的,是指企业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的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产生的影响额(递延所得税)和当期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和。从本质上讲,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逐渐地确认了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和计税利润(应进行纳税的所得额)间所存在的差异,而且还在转销过程中转回此差额。根据我国所得税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使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类似于权责发生制的一种方法。我国企业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最大好处是,在研究未来经济资源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因素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应交所得税是基于纳税实质课税原则,按照实质课税要件来反映企业税务负担),还要考虑未来的资产负债状况(递延所得税则反映未来资产负债变动企业将可能负担的所得税水平),从而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其中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暂时性差异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研究重要主体――递延所得税。
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单项项目的研究,国外研究学者Benjamin(1998)等证实了投资者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当作真正的资产和负债来看待,研究指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影响股票价格;Lynn(2008)等利用Feltham和Ohison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并且显著,其中将其分为已确认与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者与股票价格都呈正向的相关关系。
Amir(1999)和Sougiannis研究发现,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有两个效果,共同作用,却相互矛盾:一个是信号作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未来发生损失的确定性,对股票价格和预期盈亏会产生不利影响;一个是计量效果,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未来有抵税的效果,是一项资产。Douglas J.Skinnier(2008)的研究提供了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情况时递延所得税(净)资产两种效果的证据。日本于 1998 年开始采用资产负债法核算所得税费用项目,先是公司法允许递延所得税项目在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而后在快速推行过程中,日本 MOF(日本财务省)委员会允许将递延所得税(净)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在它们的监管资本中,这一规定与其他各国家不同。20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日本股票和地产泡沫破灭以及经济问题造成日本银行实力的持续下降,银行勉强能够维持监管资本的必要水平。1998 年,主要日本银行确认递延所得税(净)资产 6.6万亿日元,大约占所有者权益的 29%;1998 年之后,递延所得税(净)资产继续成为日本银行监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 年,日本主要银行的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总额达到 7.5 万亿日元,占所有者权益的 60%。Douglas J.Skinnier(2008)指出,没有这些递延所得税(净)资产,银行将会破产。而 2003年 Resona 银行的破产,正是由于审计人员拒绝在它的递延所得税(净)资产的确认上签字而引发。
国内研究学者陈丽花(2009)等发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之后,能够增加净资产和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并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股票价格都有影响,从而证实对资产负债表观的引入可以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财务信息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良。有些学者如Defliese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被视为企业的负债,近期转回的可能性较小,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企业的价值的变化不产生影响,也即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秦长顺(2011)以价格模型与收益模型,对递延所得税(净)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与在 CAS 18 实施前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企业一项真实的资产与负债对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有影响。
对于递延所得税对净利润的影响,赵娟霞(2013)通过实证研究指出递延所得税是进行利润平滑的一种有效措施,也就是对于上市企业的利润平滑行为,通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发挥明显的增量作用。企业通过计提和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从而使得企业的利润产生变动,使企业实现了在对利润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实施利润平滑。而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的关系,李薇(2016)通过数据统计发现,2000―2006年我国上市A股企业当年所得税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平均为26.625%,即平均应交所得税为26.625%,与2000年《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名义税率33%有较大差异。2009―2014年,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百分比数据就变得非常平滑,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百分比也较平滑。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4%,这与企业所得税法中制定的25%的税率水平非常接近;从与税法税率的接近程度上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税法规定的税率差异更小。
文献评述:对于直接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最早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被当作真实的资产与负债项目看待;学者还注意到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信号传递,它可能包含企业对亏损项目的反映,日本金融危机从现实中也证实递延所得税(净)资产的影响。我国学者不断探寻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的含义及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执行的经济效果影响。以上项目是从单个项目角度看它们对于报表及经济结果的影响,但是对于CAS 18实施后带来的影响尚无从整体的角度讨论对报表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建立起CAS 18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从更全面的视角看待CAS 18实施的影响。
三、CAS 18实施评价体系
首先,CAS 18实施结果产生的直接报表项目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受到影响的报表项目是净利润。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项内容,分别以资产负债项目和应计调整项目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所得税费用在利润表中列示;应交所得税在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列示。可见,CAS 18对企业报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产生的项目及所涉及报表用下页图1表示。
CAS 18产生的报表项目与影响到的报表如图1所示,基于此,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也先是从报表中的项目构建指标,然后再将单独指标根据内在联系分类分析。
以上CAS 18实施评价体系主要从准则产生的项目及对涉及的四张报表影响角度构造了相关指标,它们分别可以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对企业的关键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产生的影响。将单独项目结合后,还可以观测到其他的经济含义(见表1)。
1.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指标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指标,反映了所得税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同时也反映了税法收付实现制与会计法中的权责发生制项目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2.资产负债表的三个指标,分别反映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在文献中我们已经看到学者注意到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前提是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当作真正的资产与负债。需要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的是:结合现金流量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扣除,它们是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与负债,所以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是应计制下的影响;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还有个“信号”作用,能够反映到递延所得税资产中的项目,可能是企业的亏损,也可能是计提减值造成的。
3.由于以上考虑,在对CAS 18实施评价时,对递延所得税项目可以单独考虑。考察指标递延所得税资产标准差,递延所得税负债标准差与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标准差。各指标及含义如表2所示。
四、结论及局限性
所得税准则对于企业报表信息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此结论。本文可取之处在于建立了指标,并结合指标含义研究了所得税准则的影响。需指出的是,文章虽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但对指标的影响还缺乏数据的验证,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Z
参考文献:
[1]郝丽娜.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2]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效应检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施行一年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5).
[3]史成泽.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完善建议[J].商业会计,2015,(17).
[4]赵娟霞.基于利润平滑视角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会计;教学;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95-02
按知识点归纳组成各章节内容,形成了知识的横向结构,前后章节的内容虽然独立有序,但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找出分散在各章节的纵向知识点,加以联系,在立体纵横的知识点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做到对概念中字对字、词对词、段对段的分解,以达到熟练运用。众所周知,概念是事物扩展和延伸的基础,因此,熟知概念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下面就部分知识点前延后伸,展开分析。
一、会计的含义
《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会计含义可以概括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算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通过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在讲述概念中,应从会计定义关于“管理”二字提示首尾对应关系,重点强调会计的管理作用。
2.定义中“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正是会计的新职能,可联系到会计的职能一节,进一步说明该职能的出现,扩大了会计核算的内容,有力地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
3.定义中专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章第四节的会计核算方法,再次强调会计方法是用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一种手段。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设置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务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二、财务会计报告
在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二节会计报表的种类及要求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及其结构。利润表是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动态报表。如何更深入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含义,则需将知识延伸到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的内容:企业的会计要素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构成。其中前三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的资金运动静态表现。这样就不难理解资金报表为什么称之为静态报表了。后三项即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资金运态表现,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利润表为什么称之为动态报表了。
三、记账方法
第三章第二节的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如果单纯将定义念一遍,学生不求甚解,则会很快遗忘。
1.知识点可延伸该节第二大问题中的“资乡=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2.记账符号取向借贷记账法的定义。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和“贷”两字是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其含义因账户性质的不同而恰好相反。在资产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成本、费用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方向相同,收入、成果账户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方向相同。
3.记账规则取向借贷记账符号基本内容第二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登记时对每笔经济业务必须按其内容用相等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下“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四、错账更正方法
记账发生错误,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更正,常用的方法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三者的概念分别为:划线更正法是在记账凭证无误的前提下发生登账错误,应将账簿中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用一条红线划去,然后在红线上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红字更正法是在已经入账的记账凭证中发现应记科目、借贷方向和金额错误,用红字冲正错误的更正方法。补充登记法是在记账后发现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正确、但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错误更正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可进行归纳:划线更正法的前提是凭证登记无误,只是账簿登记错误。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是凭证登记错误后导致账簿登记错误。红字更正法从其概念中可看出错误在凭证,也就是会计分录的三要素发生错误,即应记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发生错误时采用。而补充登记法是会计科目、记账方面都正确,只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错账更正方法。两者交叉的地方是红字更正法,也可用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正确,金额多记或少记的情况,即补充登记法也可采用红字更正法。
五、成本计算
篇8
关键词:OEM方式;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
2008年美国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场危机最终“多米诺骨牌”式的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出口加工企业的打击上,全球经济的萎缩,出口订单不断减少,沿海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出口加工企业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跟它们处于全球产业链底端密不可分,大多数出口加工企业选择OEM方式为国外知名品牌采购商代工生产产品,依靠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对外依存度高,风险较大,利润微薄。这次金融危机,对这些加工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全球产业链大整合的时期,要不断尝试各种可行的方式,实现产业链的中国升级。
一、OEM的含义及其优势和缺陷
(一)OEM的含义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的中文含义是“原始设备制造”,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有时也称“贴牌生产”。实际上,OEM就是委托生产,即替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做加工。诸如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讲装配等所谓的“三来一补”的生产经营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OEM方式,其含义是品牌生产商不直接生产产品,而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品牌)”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OEM最早起源于服装行业,后来风靡全球,受到大多数跨国公司的青睐。成功运用OEM的企业如耐克公司,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于研究、设计及行销,而将全部产品都以生产许可的方式交由世界各地的专业制鞋厂完成,然后贴上耐克的标志,销往全球市场。
(二)OEM方式对供应商的优势与缺陷
OEM企业可以从OEM方式获得很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1.起步容易,投入小、见效快,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低;2.可以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3.企业选择OEM能为企业未来的强大积累资金和市场经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奠定基础;4.可以部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失衡的矛盾。
但OEM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1.缺少主动性。供应商基本上处于被动适应品牌商的地位;2.获利甚少。供应商的利润来自品牌商付给的加工费,因此其所获利润无法和品牌商相比;3.缺乏长效型。供应商在市场上没有“品牌效应”因而其很难获得长期有效的回报;4.在某些条件与情况下,OEM方式不仅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反而会因严重的依赖性而在形势变化时失去独立的能力。
二、我国OEM企业当前面临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通过OEM方式从跨国采购商说中获得数量庞大的订单,使其能够“攀上他们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通过OEM能够快速为企业带来研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能够学习和获得上游企业的研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当然,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OEM最大的价值无疑是与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接轨。
然而,我国OEM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产品易于模仿,行业进入门槛低,因而不可避免地陷于过度竞争的境地,并随着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扬和市场份额不断分割,整个制造业利润的急剧减少将成为一种必然。目前我国制造业只是屈居与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
产品层次低、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和企业利润低这“四低”可以说是OEM企业的通病,不难看出OEM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确存在着不利因素。
(一)持续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
我国制造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占据世界相当大的比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成本就是企业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已经到了很低的水平。入世后,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大幅上升,净出口也在增大,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更高的工资水平,一些地方政府都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这意味着加工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
(二)对采购商的过度依赖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很多OEM企业对于跨国采购商和贸易商的过度依赖,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成为了OEM企业的另一个隐患。搞投资的朋友都知道投资的一大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点,OEM企业同样应该借鉴。当年台湾巨大集团之所以面临破产,就是因为一个来自美国的自行车品牌的订单占了企业生产量的75%,而一旦这个销售渠道出了问题,企业家就要全盘崩溃。专家一般认为,OEM企业如果某个采购上的订单超过了企业生产水平的20%,企业就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全球国际化分工体系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欧洲高端品牌的工作车间,台湾成为跨国品牌的设计中心,印度凭借高素质、低价格的人才成为美国硅谷IT企业服务外包基地……而“中国制造”则成了廉价品和中间产品的代名词。反映产品深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的工业增加值率,中国的数字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的水平。
目前,我国众多OEM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这些企业或者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理念和意识,或者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开发。我国OEM企业还没有走出模仿的阶段,仿制国外的产品,国内企业又相互模仿。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使得“中国制造”只是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并且不得不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反倾销指控和知识产权纠纷。
三、基于OEM的产业升级模式探讨
(一)设计升级:由OEM方式向ODM转化
ODM是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缩写,意为原始设计制造。某制造商设计一种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重,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来生产,就叫ODM。ODM对商家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自己研制的时间。例如,一些日本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就是由台湾厂商代工生产的。以后,台湾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只要修改某些设计细节或配件便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名称进行批量生产,原因在于他们为这些日本品牌做的是ODM而非OEM。
OEM和ODM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产品的冠名权上。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量身打造的,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制造商自己的名称。而ODM则要看品牌厂商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所有权。如果没有的话,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冠以自己的品牌名称。从OEM到ODM。这是一个从“加工厂”到“设计室”的转换过程。ODM企业把自己设计制造的产品展示给国际品牌商,得到国际品牌商的认可后,就可以接单该产品的制造加工。在这条价值链上,ODM企业已经绝对不是被挑选者了,研发和设计的优势为它们带来了更多与品牌商、采购商博弈的资本。
0EM企业升级到ODM阶段后,技术、资金含量更高,同时装备水平也会上新档次,接单能力更强。当前,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具有明显的ODM企业特征,而且这些企业凭借ODM的特色,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如深圳的富士康就具有超强的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占领先位置,并支撑企业以年翻番的加速度前进。
(二)品牌升级:从OEM迈向OBM
OBM(Own Brand Manufacturing)即“自有品牌制造”,意指面向消费者经营从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到营销与分配和售后服务四个完整环节的自主品牌制造。OBM企业建立在复杂知识系统基础上的核心能力决定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产品价值链中创造更大价值,在价值分配中分割更多价值。因此OBM企业利润水平普遍高于OEM企业。OBM企业比纯粹的OEM所具有的优势在于能够亲自感受和回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市场信息,这将有助于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活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调整。
目前,中国商品的出口主要是靠加工贸易和贴牌出口,很难也极少拥有自己的品牌。缺少大批强大的品牌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因此,我国企业应不断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能力,逐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延伸国内产业链,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同时,要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增强组织创新和品牌经营能力。应该说,中国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但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和渠道推广能力上还没有达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复杂需求的目标,因此需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积极提高核心能力,谋求向OBM模式升级。
(三)OEM向上游拓展:抓住稀缺资源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能源和原材料成了当然的稀缺资源。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企业的很多原料必须依靠进口,
这使得上游利润始终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国外企业给中国企业分开下单也就有了一个好机会。因此,对于很多OEM企业来说,掌握资源和原材料就意味着掌握了控制成本和扩张规模的能力。
(四)反向OEM模式
所谓“反向OEM”,就是收购一家国外采购商然后为它OEM,这是经济学家对浙江万向集团收购美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公司21%股权,然后成为其最主要的OEM供应商这一做法的理论总结。前文述及,如何在国内和世界市场建立自己稳定的销售渠道,一直是中国OEM企业最大的困扰。反向OEM模式,为OEM企业提供了成熟先进的技术和在主流市场稳定的客户关系和销售渠道,无疑为它们提供了将采购商从客户变成伙伴的一条蹊径。
(五)实现产品关联化和多元化的OEM横向拓展
目前,中国OEM企业还远不具备与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但是必须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到整个国际大产业的分工中,并且要竭力维护现有的优势。中国OEM企业可以效仿温州家具集团在相关产业企业之间进行强强联合,也可以学唐安丽袜业在原有核心业务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向相关行业进行横向延伸。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而且通过产品的关联化和多元化增加品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兰勇,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32-134.
[3]乔志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产业链的升级[J].生产力研究,2009(09):128―132.
[4]余向平.基于OEM的浙江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模式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4):29-31.
[5]朱晋川.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产业链升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2):34-37.
作者简介:
篇9
含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本质: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
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现金流量;利润;差异;协调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50-02
1 会计利润的含义及分析
1.1 会计利润的含义
会计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对会计利润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及时地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进行盈利预测,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1.2 会计利润的作用
会计利润是通过损益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表现出来的,对于损益表的使用者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为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2)据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
(3)据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4)据以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5)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经营决策。
1.3 会计利润的局限性和形成原因
1.3.1 会计利润仅包合了债务资本成本,忽略了权益资本的补偿
企业运作所需要的资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权益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要素,并不是无偿使用的。如,某公司今年收入为1000万,权益资本为5000万,成本费用为850万。同期市场上的资本收益率为10%。按传统的方法计算所得的企业价值为;1000-850=150,而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则计算的企业价值为1000-850-5000*10%=-350万。由此可见,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实质是虚增了企业利润,很可能导致经营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1.3.2 会计利润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权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会计政策,加之会计利润的确认广泛运用了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原则、谨慎性原则等等,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估值。因而仅以会计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是不恰当的。
2 现金流量的含义及分析
2.1 现金流量的含义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存款,具体包括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差额就是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如果是正数,则为净流入;如果是负数,则为净流出。
2.2 现金流量的作用
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具有以下作用:
(1)对企业获取现金能力做出评价。
(2)对偿债能力做出评价。
(3)对收益质量做出评价。
(4)对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做出评价。
2.3 现金流量的局限性和形成原因
2.3.1 现金流量虽然简洁明晰,但无法取代会计利润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
主要原因是它不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按照现金流量的概念,支付当月的水电费和购买可使用30年的办公楼,都是当年的现金流出,两者没有区别。按此计算的每年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没有因果关系,使得年度现金的净流量很难直接作为业绩评价指标。
2.3.2 单独的现金流量不能反映业绩的全貌,也不能借以可靠预测将来的业绩
例如,一个有美好前景正在成长的新企业可能有很大的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而一个处于衰退的企业也可能产生很大的正的处理投资性现金流量。要想克服现金流量指标的这个特点,就必须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构成。
3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
3.1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
3.1.1 会计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减少
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良好,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说明这个企业的利润质量不高。其他如资本性现金流量和融资性现金流量,虽然可以输入企业维持生命。但毕竟不是经营性现金流量,不具有健康的造血机制,早晚会崩断。因此,企业在实现盈利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十分关注现金流动信息,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
3.1.2 会计利润减少,但现金流量增加
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运转良好,但营业利润不佳,企业暂时没有生存危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有可能导致盈利积累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如果现金流量的增长只是依靠融资、股权性现金流入等外部输血来实现,则发展只是一个假象,企业要么给收购,要么被迫关闭,企业是不会长期发展。
3.2 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
3.2.1 企业信用政策的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信用政策的方式赊销来扩大销售,同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也大量增加,形成这些应收款项。一方面在销售的当期和以后各期就会出现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企业利销售毛利可能会增加企业利润,这会产生所得税、股东分红等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垫付所得税款和股东分红款。此时就造成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出的增加,这是差异之一。
3.2.2 对存货计价方法选择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项目。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中,先进先出法提供最大的净收益和最高的存货估价,故会计报表上表现为较高的会计利润和较好的账面偿债能力;后进先出法则相反。因此,对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选择,也是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3.2.3 企业对其资产进行会计处理的影响
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等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选择以及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高低,都会导致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反方向变化。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折旧方法来看,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从长远看,尽管两种方法所计从提的折旧额相同,但从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其纳税总额的实际价值低于直线折旧法下纳税总额的实际价值。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现出较好的财务实力,无形中也导致了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其中无形资产、开办费等的不同会计处理,对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影响与固定资产折旧相似。
3.2.4 企业长期投资项目的影响
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大多数投资都是
采用权益法核算,而被投资公司又有一定的经营利润时,该企业就可以按照其所持有的表决权股份的比例确定投资收益,而不论这部分收益是否已经以现金及其等价物的形式收回(事实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放的股利一般都少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在确认这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净利润”会增加,“现金流量”却不会同步增长,从而使二者产生差异。
3.2.5 企业融资的影响
企业不管通过什么渠道筹集资金,在筹资活动发生时,都会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快速增加,而还本付息往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所以企业此时因偿还本息而发生的现金流量较少,从而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增加速度快于净利润的增加速度。另一方面,在筹资活动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还本付息引起的现金流出量较大,而新的筹资活动很少时,现金流出量就会大于现金流入量。
4 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同一致
4.1 企业外部因素的协调
4.1.1 经济环境
主要是指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和各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得到的会计利润和财务实力结果正好相反。
4.1.2 法律环境
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时,所采用的会计模式和方法都不同程度地要受到有关的法律、法规或制度的影响。一般主要是财务法规、会计准则和税法。
4.2 企业内部因素的协调
4.2.1 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1)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切实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加快资金回笼。
(2)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在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对客户的信息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3)采取现金折扣的方式。为了让客户在・定的期限内早日偿还货款,企业可以采用现金折扣的方式对客户进行鼓励。
(4)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分期收款销货是商品的销售价款定期、分次收回的销货方式。也是一种筹资方法,当然分期收款通常要比现销或普通赊销商品的售价高一些。
(5)采取贴现方式提高收款效率。收款人均应给予一定比例的贴现金额,以刺激付款人的付款积极性,同时又满足销货人的资金需求。
4.2.2 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
(1)预测消耗,制定采购计划,确定经济订货批量。要加强采购计划管理,减少盲目采购造成的积压,减少采购资金占用。
(2)采用重点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又能提高物资流通效率。
(3)及时处理存货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公司必须定期进行清仓查库,及时处理积压存货。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和存货的相关成本,在有利于增加企业净利润的同时,加速资金周转,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4.2.3 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只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定期对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测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才能反映各项资产的真实价值和损失情况。另外,由于各项资产种类繁多,市场变化莫测,企业很难客观把握资产损失的准确数字,所以企业应尽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4.2.4 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
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而且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析研究和适当调整三者的比例关系,才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及发展的需要,使现金流量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同步增长。
4.2.5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 上一篇:初中历史学期教学总结
-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年度计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