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研究
1.1、基本盈利模式在美国,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汽车信贷业务,按贷款对象可分为批发性和零售性汽车信贷。批发性信贷是汽车金融公司向汽车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其业务模式为:汽车金融公司先根据经销商的信用等级及销售状况决定其库存额度,双方签订贷款协定,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贷款,在州政府进行融资抵押登记,经销商提交购车单,由制造商将汽车卖给经销商。在汽车金融公司支付车款后,汽车经销商向保险公司购买车辆财产保险,经销商即可把汽车出售给用户,最后由经销商按照贷款协定向汽车金融公司还本付息。此外,汽车金融公司还向经销商提供融资、批量租赁以及客户特殊培训服务和客户金融咨询计划等服务。零售性信贷是商业客户向经销商分期付款购买汽车,经销商将分期付款合同卖给汽车金融公司(类似贴现),汽车金融公司将合同款付给经销商,然后由客户向汽车金融公司归还贷款。零售性汽车信贷占整个汽车信贷的3/4以上,利润也远大于批发性信贷。
1.2、增值盈利模式
汽车消费涉及的金融服务很多,如果消费者提前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存入一定比例的购车储蓄,就可以更快、更优惠地获得购车贷款。除了购车贷款外,还包括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金融服务。消费者可以向汽车金融机构申请汽车融资租赁,租赁到期后,可以选择继续拥有或换新车,汽车维修和保养也由提供租赁方负责;消费者可以获得汽车公司发放的专门信用卡,累计消费到一定额度后,可以优惠买车,或者获得与汽车有关的旅游小额信贷支持。此外,汽车金融公司还会提出全套汽车维护保养方案,以帮助客户得到价格合理的及时维修服务,维修费用可以设计在分期付款中,充分体现了其人性化。
汽车金融服务是一个规模大、发展成熟的产业,有着多样化的服务类型。如价格浮动式、投资理财式、以旧换新式、公务用车汽车金融服务等。与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大众化的金融服务相比,汽车金融服务较为复杂,它是围绕汽车销售而展开的。随着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和易变性的不断提高,对汽车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多样化趋势。汽车金融公司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会不断开发新的汽车金融服务。
1.2.1、汽车融资租赁式增值盈利模式
汽车租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融资租赁(如图1),另一类是经营租赁,即有“融资”与“融物”之分。两者的区别是:
(1)经营租赁的承租人利用汽车租赁的主要目的,取得汽车的暂时使用权,而融资租赁的承租人主要通过融资达到融物的目的,即最后取得汽车的所有权。
(2)在经营租赁形式下,仅涉及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行为,而融资租赁形式下,涉及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3方的责任。
(3)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别于经营租赁,这些变化包括汽车租赁的选择方式、维修保养、合同的不可延续性等等。
(4)在经营租赁形式下,承租人对租赁汽车有退收或拒收两种选择,而在融资租赁条件下,承租人取得所有权。
(5)经营租赁的承租人支付的租金通常小于汽车的购买成本。而在融资租赁形式下,承租人付出的租金总额大于汽车的购买成本。因此,融资租赁在金融中的作用比经营租赁重要、突出。
汽车融资租赁在汽车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桥梁,让消费者先取得汽车的使用权,然后每月付租金,在租赁期满后一般要购买设备的所有权。作为一种买卖与租赁相结合的汽车融资方式,汽车融资租赁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属于汽车融资范畴,只是一般的汽车租赁。这些条件包括:
(1)消费者需向销售商支付相应的租金(汽车使用补偿费)。
(2)如果消费者支付的费用(租金及相应赋税)已经相当或者超过汽车本身的价值,依照汽车租赁合同,消费者有权获得该汽车的所有权。
(3)如果消费者在租期届满时所付租金总额尚未超过汽车价值,消费者此时享有选择权,对租期届满后的汽车有下列处理方式:在补足租赁合同中事先约定的相应余额后成为汽车的所有权人;如果汽车现值高于约定的余额,消费者可以出卖所租汽车,向零售商偿还该余额,保留差价从中获利;将该汽车返还给出租人。
(4)在租赁届满时,消费者欲购买所租汽车,不必以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付清尾款。但严格地说,融资租赁方式和上述分期付款的汽车零售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该法案规定的汽车分期付款的零售方式,实质上是附条件买卖。销售商保留汽车的所有权,其实是债权人为实现保护自己债权而设定的一种担保,但是,合同的目的仍在于转移汽车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则不同,它是买卖与租赁的结合,消费者最终是否成为所租汽车的所有权人,选择权在消费者。
与贷款买车相比,融资租赁有优势。对于承租人来说,“先租后买”方式比较灵活。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享有选择权,决定是否购买所租汽车。消费者如不想购买所租车辆,则可将该车返还汽车出租方;如想购买所租车辆,消费者付清租赁合同上确定的折旧价(亦称尾款)即可。对于承租人来说,如采用租赁方式,承租人不必担心汽车被转卖,因为汽车的所有权归属对承租人并不重要;而对于采用传统分期付款购车的买车人来说,如果在其未付清余款之前,销售商将汽车转卖,买车人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融资租赁是汽车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美国,由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消费者可以先在一个城市向全国性的汽车租赁公司租车,然后在另一个城市归还。
1.2.2、汽车金融投资理财式增值盈利模式
汽车投资理财业务是以汽车消费为目的专业性投资理财服务(如图2)。目前各个国家在汽车金融服务机构能否吸收短期储蓄上有不同规定,但代客投资理财通常是可行的。即使在金融管制比较严格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金融工程,可以设计出对政策和制度具有规避性的方法,比如以私募基金方式来吸收一部分资金,其收益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汽车消费的相关款项,小部分作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投资回报。该业务模式的实行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受通货膨胀影响,欧美国家开展金融创新,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始涉及资本投资市场,相继开发了汽车投资理财产品。投资理财式的汽车金融服务成为各国汽车金融业同其他金融行业竞争的有利工具。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设立专业性的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如以品牌汽车俱乐部名义,通过吸收本俱乐部成员参加,为其理财,用理财的收益去偿还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购车本息。这样,客户能够直接参与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投资管理活动,享受专业理财带来的投资收益,同时也将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汽车投资理财服务运用购车与理财相结合的方法。在汽车投资理财模式中有两个资金单位,一个是购车资金单位,用于支付购车的前期费用,包括首付款等费用;另一个是理财资金单位,由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投资专家或委托信誉良好的投资公司管理。理财资金单位的收益回流到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用于偿还汽车消费者的融资贷款的本息,代替客户的定期偿还行为。
开展汽车投资理财服务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增强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者能够通过购车资金单位提前支取未来收入实现汽车消费,并通过专业理财投资于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增加理财资金单位收益,提高对汽车消费的偿还能力。二是有利于消除信用风险,保障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利益,提高公司竞争力。由于消费者将一部分资金委托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进行投资,无形中增加了一道信用保险,降低了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面临的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汽车投资理财服务令消费者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培养顾客对公司的忠诚度。此外,通过汽车投资理财,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能获得一笔使用时间相对较长的资金,有利于加快公司资金的周转、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三是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增加汽车公司的销售收入。汽车投资理财服务在满足顾客购车需求的同时,为顾客带来投资收益,扩大了汽车购买力,增加了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销售收入。
2、国内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研究
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该业务的主体主要涉及银行、汽车经销商、汽车集团财务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各主体在信贷业务过程中所承担职责及与消费者关联度的不同,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盈利运作模式可以分为3种:以银行为主体的直接模式,以销售商为主体的间接模式和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直接模式,一般性的业务操作流程如图3。
2.1、以银行为主体的直接盈利模式
该模式是银行直接面向客户开展业务,是各个业务流程的运作中心。如银行委托律师进行用户资信调查、评价,并直接与用户签订信贷协议等。要求用户到指定的保险公司买保险,到指定的经销商处买车,相关风险也主要由银行和保险公司承担。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银行资金雄厚、网络广泛、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但银行直接面对用户,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另外银行还要去做资金运作之外的其他很多工作,比如对汽车产品本身的性能、配置、价格、经销商及其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有比较全面和及时的了解,这样势必加大相应的人力财力的投入。由于汽车市场变化很快,汽车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的竞争和市场策略也在不断调整,但是银行对这种变化的反应往往滞后,从而影响金融产品的适应性,影响服务质量。因此,在目前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运作模式还能适应,但随着汽车信贷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这种模式将遇到极大的挑战。
2.2、以销售商为主体的间接盈利模式
由经销商直接面对客户,与用户签定贷款协议,销售商通过收取车价2%-4%的手续费,完成对用户的信用调查与评价,办理有关保险和登记手续,并以经销商自身资产为用户承担保证责任,为用户办理贷款手续,代银行向用户收取还款。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方便用户,实现对用户的一门式服务。与此相对应,信贷风险也主要由经销商和保险公司承担。由于经销商对市场最了解,对汽车产品和服务反应最直接也最及时,所以他们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推出更合适的金融服务。由于放贷标准上的差异,该模式更有利于扩大贷款范围,从而起到培育市场、稳定销售网络、锁定用户群体的作用。但是,经销商的资金来源和自身资产规模有限,资金成本较高,而且信贷业务也并非其主业,在信贷业务上经验相对缺乏,因此该模式只适用一定范围。
2.3、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直接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与银行的直接模式运作基本一致,但是放贷主体通常是汽车集团所属的汽车财务公司,由汽车财务公司行使放贷主体职能,业务范围基本只针对本集团的汽车产品,经营风险由汽车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承担。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汽车消费信贷模式是世界上通行的运作模式。汽车金融公司有效地连接汽车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银行,并以金融为其主业,可以将银行和企业的优势较好地联系在一起。
3、国外汽车金融盈利模式借鉴
3.1、扩大经营业务品种
比照国外经验,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务受管制较多,业务品种单一。根据中国银监会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可以从事的业务有: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提供购车贷款业务;办理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向金融机构贷款;为贷款购车提供担保;从事与购车融资活动有关的业务;以及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相比,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在经营品种的开发方面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所以,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应该从目前主要以传统借贷为主,服务仅限于为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的局面,向纵深方向发展,比如开展与汽车消费有关汽车维修、保险和加油等业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在汽车关联消费所涉及的信贷、信用卡、保险,甚至代客理财全方位服务的发展。
3.2、投融资方式应向多元化发展
根据银监会颁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只能从事单一的汽车贷款业务,以及转让与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不能涉及汽车租赁等盈利性较强的中间业务。对比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应转换经营思维。有效开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在融资租赁、信托租赁、汽车分期付款合同的转让与再租赁、保险、抵押等其它风险较小、回报率稳定的中间业务,才能有效避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盈利空间小的问题。
另外,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在融资渠道方面的经验,完善国内的金融监管机制,使国内汽车金融机构能充分利用商业票据发行、公司债券、购车储蓄、以应收帐款抵押向银行借款、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出售应收帐款、应收帐款证券化等融资方式。
3.3、加强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与合作
国内商业银行在提供汽车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很明显。资金实力雄厚,营业网点较多,分支机构较广,长期开展信贷业务,具有一大批懂市场、懂业务的专业队伍。而且,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可行的操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加深了对我国汽车消费者和相关汽车金融服务参与者的了解,这是许多汽车金融参与机构和潜在参与机构所不具备的。银行占有贷款余额和放贷规模上的优势,优势的根源主要有3个:一是银行既有的信用和评估体系采用规模评价,强于刚刚起步的汽车金融公司的个体评估;二是银行的评估体系可以帮助厂商降低评估成本,而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评估体系尚在建设中;三是可以帮助实力差的汽车金融公司规避风险。
国内商业银行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汽车行业背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汽车业务,与经销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松散,对客户的支持和开发能力不够,因此,也就不能够在汽车信贷以外的环节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给客户带来不便。
对于汽车金融公司而言,作为向中国境内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贷款的非银行金融企业法人,专门从事汽车贷款业务,其业务不同于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服务对象为中国大陆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和销售者。目前国内已经批准设立了6家汽车金融公司,其中4家是外商独资,2家是中外合资。另外,汽车金融服务在国外已有80多年的历史,因此,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相对国内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企业而言,在经营模式、创新工具、管理手段和体制、产品结构、国际网络、财务实力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其良好的声誉也有助于赢得客户。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由于具有成熟的运作体系和风险监控体系,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能够省去汽车消费中间环节的费用,如免收信用保险费、管理费、律师费等。劣势是对中国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不同的制度、政策、客户和市场环境,缺少庞大的外勤营销队伍,人民币资金来源受到限制,网点不够发达等等。
综合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两个运营主体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国内现有的针对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务开展的政策体制性因素,我们不难看到,竞合是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在未来中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寻求发展的解决之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双赢”。一方面,可采取内部合作的方式,即汽车金融公司负责消费者的信用评价、贷款回收和还款保证,银行则负责放贷,并向汽车金融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可通过外部合作,即外资金融公司自行向消费者提供汽车信贷,银行向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以综合授信、资金结算、相互为内容的各项业务。从实际状况来看,最可行的是加强外部合作。此外,若能够突破《商业银行法》的约束,银行也可以设立合资或独资的专业汽车信贷公司来开展业务。总的来说,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的机会大于竞争,可以预见: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必将迎来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快速发展时期。
篇2
关键词: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巴塞尔协议Ⅲ;风险管理;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8-0043-05
按银监会要求,我国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监管标准,按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类,流动性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和损失准备要求等多项要求将分别于2013年至2016年陆续达标。这表明,金融租赁公司参与实施新监管标准已是箭在弦上,从明年(2012年)起的两到三年时间将成为各家金融租赁公司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关键阶段。
一、巴塞尔协议Ⅲ对金融租赁业的影响
驱动金融租赁业未来转型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新的监管法规标准。巴塞尔协议Ⅲ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致力于建立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将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银行体系稳健性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商业银行的全资或合资子公司,也将受到协议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多个方面。
1、金融租赁公司高杠杆扩张时代一去不返。
自2008年银监会恢复审批金融租赁公司以来,三年时间里,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规模走过了几何级的扩张路径。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规模已逾3500亿元,三年间增长10倍以上,若干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接近监管允许的最低水平(8%),更多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在10%上下徘徊。由于接近杠杆率扩张极限,在考量大单租赁业务时已现首尾不能兼顾。考察近年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冲业务规模、占市场份额、争行业话语权,成为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模式。
巴塞尔协议Ⅲ自2012年起施行,将逐步为金融租赁公司高杠杆扩张的时代划上句号。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需要与股东银行风险和财务并表的金融租赁公司,将按股东要求按此执行。举例而言,如果某一家新成立的由大型银行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实收资本20亿元,按现行杠杆要求,理论上可扩张租赁业务,把规模做到约250亿元;而按新标准,只能扩张到约173亿元;如不补充资本金,业务规模需压缩77亿元;如维持原规模,要补充资本金9亿元。无疑,无论哪一种方案,在财务上均会对公司构成可观的压力。因此,原一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侧重外延式规模扩张、轻视内涵式提升盈利能力的增长模式在新标准下行不通了,金融租赁公司的增长方式将迎来转折。
2、租赁业“类信贷”业务模式将会无利可图。
过去两到三年中,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之所以能实现高杠杆率条件下的高速扩张,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类信贷”租赁业务提供的支撑。根据有关数据保守估计,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中,经营性租赁合同额约占10%,融资性租赁约占90%;在融资性租赁业务中,直租赁业务不足10%,回租赁业务占90%以上。经营租赁和直租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租赁市场中的相应比例,而这些占比比较低的业务又是收益率比较高的品种。我国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的回租业务中,又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类信贷”租赁业务构成的。即租赁交易仅构成完成融资交易所需的结构性要素,真实交易的担保手段、定价水平和风险管理均接近于抵押贷款。金融租赁业近年的高杠杆扩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正是因袭了“类信贷”、“二银行”的业务模式。
金融租赁公司之所以能对“类信贷”租赁业务提供的高杠杆乐此不疲,部分因素在于在目前的监管规定下此类模式仍有利可图。这之中关键一点在于目前正常类资产的拨备率为1%,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定价水平压力有限。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新标准: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低于150%,并且两者将按孰高的原则执行。这意味着,如果继续侧重“类信贷”业务,维持“类信贷”租赁业务定价水平,走外延式扩张的道路,这一类金融租赁公司将会无利可图,以至进入财务亏损。
3、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冲动将受更多抑制。
如以上两点分析,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一方面办理了大量的“类信贷”租赁业务,另一方面又能在银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态势下,以高杠杆率基本达到市场出清的业务规模,这意味着此类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与传统银行信贷产品之间仍存在差异化。但是,这种差异化未必是正面的,即并不意味着金融租赁公司所提供的差异化租赁业务服务全是由于其体现了融资租赁业务配置金融资源更有效率的一个侧面,如减轻信息不对称性、降低非必要交易成本、改善财务报表、提供税务优化、以融物形式达成融资等等融资租赁的优势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一部分由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差异化服务源于其相对于受到更严密监管的传统商业银行更易于进行监管套利,利用交易结构绕过行业、产业、业务种类等种种政策限制。例如,对于一项水泥生产企业项目,或一项地方政府平台融资项目,或一项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在由于监管政策限制难以从银行系统获得足够贷款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通过金融租赁公司“曲线运作”,把某种设备包装成为可以售后回租的资产,为企业提供类信贷租赁,通过监管套利获取具有较高风险的收益。今年(2011年)以来,随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的规范管理,“规模”渐渐成为资金市场上的稀缺资源,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行为又平添了“绕规模”因素。
针对此类监管套利,巴塞尔新标准要求,监管将进一步提升现场检查能力。督促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防止和纠正不安全、不稳健的经营行为;并建立动态调整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监管部门将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差异和盈利状况的不同,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这些举措意味着未来监管当局将致力于发展对于各类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量,通过差别化的监管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全面提高银行业经营稳健性,金融租赁企业的监管套利冲动也将随之受到抑制。
4、金融租赁公司将更多贯彻股东银行设定的风险偏好。
要有效抑制金融租赁公司内在的监管套利冲动。
只有监管当局自身的努力仍是不足的。对此,股东银行要承担起责无旁贷的责任。当金融租赁公司从母行(以董事会决议形式)取得的经营目标仅仅是租赁业务规模、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资产回报率、资本报酬率、利润总量、人均利润等指标时,金融租赁公司内部的高管层与决策部门就会以是否完成这些指标为标尺,有可能忽视子公司的风险偏好是否与集团整体保持一致,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自身是否符合风险控制机制的预设条件。因此,如果股东银行忽视风险层面的并表管理,仅仅运用下任务、定指标的手段管理,有可能助长租赁公司“类信贷”租赁或是监管套利行为。
针对此类现象,巴塞尔协议Ⅲ高度重视银行业集团层面的并表风险治理监管标准,包括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设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集团内部交易等。新标准还将强化持续监管,赋予监管人员更广泛的权力,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的监管,尽早识别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丰富和扩展非现场监管体系,完善风险监管评估框架,及时预警、有效识别并快速处置风险。这一制度安排下,股东银行将会连同业务指标,把集团风险偏好贯彻到下设金融租赁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在风险并表和风险偏好层面,对下设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状态做到了如指掌,从机制和技术层面打消或约束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冲动。
5、金融租赁公司有条件或可从股东银行融资。
要让金融租赁公司充分贯彻股东银行设定的风险偏好,除了“控”之外,还要“扶”。一方面,股东银行通过组织、机制、技术等层面严格管理子公司,另一方面,须从经营上扶助租赁子公司,创造贯彻股东意志的必要条件。在监管要求上,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即“银行系租赁公司”)与国外银行系租赁公司有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差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不得吸收银行股东的存款。然而,从母行获取资金支持恰是国外银行系租赁公司与非银行系租赁公司相比的一个重要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金融租赁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巴塞尔协议Ⅲ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高度重视,要求成员国建立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流动性比例等多个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虽然是非存款机构,但这些指标的核心部分对于一家大中型的金融租赁公司同样适用。
租赁公司的租赁期限基本上都在五年以上,负债绝大部分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业持续的课题。与从同业市场拆借相比,从母行获得的资金不仅仅价格更为优惠,而且价格稳定、可预期性强,可以有力分散流动性风险。从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经营中的资金需要及母体银行可提供的帮助来看,逐步放开要求、有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试点从股东银行融资,将成为提升金融租赁公司风险偏好贯彻能力、降低行业流动性风险的一项积极举措。
6、金融租赁公司吃“监管大锅饭”的时代结束。
目前,各家金融租赁公司面对的是基本相同的监管要求:相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相同的融资渠道要求,相同的数据上报频率和颗粒度要求,可以称之是吃“监管大锅饭”。在新标准推动下,这一状态也将一去不复返。新标准要求,监管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要进行最优配置和使用,发挥最佳效力。
巴塞尔协议Ⅲ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理念高度重视“分门别类”监管,未来的监管形式有可能如同“中医坐堂”,对各家机构真正“对症下药”。新标准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设立了三个层次:系统重要性银行要面临增加的附加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暂定其为1%。因此,将来金融租赁公司将按股东银行性质,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下属金融租赁公司”及其他,按不同的并表要求,执行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新标准明确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并且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到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凡此种种,监管当局都有充分的可操作空间,对不同机构施行不同要求。此外,监管当局对于其他监管核心指标的要求也会同样视各家金融租赁公司情况量体裁衣。不再一刀切,例如根据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
除监管指标不同要求外,监管当局对于数据上报的频率、范围和颗粒度等方面也都可针对金融租赁公司的不同情况提出政策和要求,把各公司划分为三六九等,根据口味轻重“分灶吃饭”。
二、金融租赁业应对新标准的策略
在巴塞尔协议Ⅲ细密绵长的药效下,金融租赁公司高杠杆时代结束、“类信贷”业务无利可图、监管套利冲动受到抑制。同时又要贯彻股东银行的风险偏好,并在“明察秋毫”的监管层和股东面前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应对策略何在?答案恐怕还是在于要发挥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特色与自身优势,从业务模式、市场领域、人才建设和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着力,走出一条真正有租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
1、内涵:业务模式从“提供资金”向“提供服务”转型。
‘
金融租赁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产品线,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只要业务更贴近于专业化租赁,就会有盈利空间。金融租赁公司在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方面迈出步,就可以在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方面收获更多。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的稳步推进,各家金融租赁公司将从“提供资金”向“提供服务”的企业逐步转型,从而收获高于资金收益的服务收益。由于资产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家公司难以精通和涵盖所有市场领域,必须有所选择。因而,金融租赁公司需要在未来数年在融资租赁市场中加速明确细分市场,建立在子市场中有较强盈利能力的拳头租赁产品。
2、协同:依托股东银行在客户资源、管理手段上的优势。
与其他融资租赁公司相比,金融租赁公司能利用母行在客户资源、管理能力上的巨大资源。面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等风险因素,需达到不低于传统银行或融资租赁同业的盈利能力。金融租赁公司在市场开拓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均面临诸多挑战。金融租赁公司依托并加强与母体银行的合作,符合巴塞尔协议Ⅲ的意见。在跨业监管合作方面,按照新标准,针对金融租赁公司,银监会表示将加强与中央银行的协调配合,改进对有关业务的风险评估,构建“无缝式”金融监管体系。因此,加强与母行的融合与协作,充分利用母行的资源,在风控与经营中通力合作,在不断优化自身发展的同时,融入母行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和有益的探索,已成为金融租赁公司借力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
3、团队:组建复合型、专业化的金融租赁人力资源队伍。
2010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有从业人员约1200人,外资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有从业人员
约2000余人,两者合计仅3000余人,融资租赁市场上专业人才匮乏现象十分突出:业务所需的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法律、会计、税务,及复合型人才不足;这在航空、船舶、机械设备等领域尤为突出。
专业化人才短缺,也加剧了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专业创新能力不足。按监管层要求,金融租赁公司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强化风险管理基础设施,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治理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董事会、高管层、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条线的角色和职能,而这些都离不开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执行团队来担任或承担。按新标准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改进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建立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吸引并留住金融租赁专业人才。
4、工具:加大对核心业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投入。
巴塞尔协议Ⅲ高度重视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对此,监管层有明确的要求:金融机构要强化数据基础,通过新监管标准实施切实解决金融机构数据缺失、质量不高问题;积极开发并推广运用新型风险计量工具,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计量准确性;强化IT系统建设,为风险政策制定和实施、风险计量工具运用及优化奠定基础。
新标准要求,金融租赁公司要努力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采用产品分析、模型验证、压力测试、同业评估等监管手段,保证监管技术能够适应业务和组织机构日益复杂化的趋势:金融机构要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危机管理计划,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此外,金融租赁公司所需的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控体系也离不开核心业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支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上述内部和外部风险管理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加大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已是势在必行。
5、视野:随中资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有数据表明,欧洲银行业比北美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更为严峻。这意味着,新标准施行后,欧美金融机构将面临或设法补充资本金,或压缩业务增长的困境,因而欧美银行系租赁公司也将会被殃及,在一段时间内面临比较困难的整体市场环境,可获得的业务机会更为有限。
从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看,我国主体银行(无论系统重要性银行或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达标,因而在补充资本金方面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金融租赁公司会受到的波及也就有限。可以预期,随着新标准的施行,我国金融租赁业在全球融资租赁行业的占有率将有所增长或发力上升。从国际市场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向全球,金融租赁公司也将随之走向蓝海市场,在全球融资租赁的舞台展现中资租赁公司的特色业务。
6、紧迫:新标准要求不达标银行“退出该行业”。
篇3
(一)含义
分业经营就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就是指银行只能从事银行业务,证券公司只能从事证券业务,保险公司也只能经营保险业务,并且由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分业经营模式主要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
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相互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经营范围。简单的说,就是银行可以经营证券投资和保险等其他业务,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可以经营部分银行类业务。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为代表国家。
(二)分业经营的国际背景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在西方金融业中是相互替代,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原来实行分业经营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放宽对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限制,出现了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其各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分业经营的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模式。由于当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来约束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行为。一方面,混业经营丰富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活跃了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却助长了金融泡沫的生成,导致了1993~1994金融业的混乱局面。1995年,我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意义
(一)有利于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在经营运行中,难免会遇到风险,比如利率风险。如果一旦发生金融风险,风险则很容易在金融业中迅速传播,在各种相互影响的业务中广泛传播,最终使整个金融系统濒临崩溃,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传播至全球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是超级快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分业经营模式下,各机构业务相互独立,不交叉不渗透,分业经营可以维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专业化程度
在分业经营模式下,各金融机构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各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有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三)有利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由于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行专门由银监会监管,证券公司专门由证监会监管,这样有利于监管管理。分业经营提高了监管的专业化程度,有效的减少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三、我国分业经营模式的弊端
(一)分业经营不利于实现金融创新
虽然分业经营对于金融业的发展贡献很多,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分业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金融的发展,必然要求金融的深化与创新,而分业经营模式下,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范围小,限制了经营不同业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时间久了,金融机构缺乏危机意识,也就淡化了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法律的限制,一些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活动也不能顺利进行。所以说分业经营限制了金融创新。
(二)分业经营不利于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求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模式,银行只能从事银行业务,证券公司也只能从事证券业务,保险公司专门经营保险业务,各业务之间有严格的界限,资金,人力和物力在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流通受到限制,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得许多机构失去许多的盈利机会,削弱金融机构的实力与竞争力。
(三)分业经营模式受到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和西方国家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业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它越来越不能满足金融业的发展。我们应适应这种变化,结合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寻找有利的发展模式。
四、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
篇4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消费金融公司;经营模式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作为在西方已有四百多年发展历史、具有成熟经营模式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实施,正是基于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出口市场萎缩、国内经济主要靠投资推动、市场低迷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中央所提出的“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
自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在经济金融、促进中部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在武汉城市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总部符合了城市圈金融改革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于在武汉城市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总部的经营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一、出资人及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及经营范围分析
(一)出资人门槛分析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对出资人的资本金、消费金融领域的运作经验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情况,都作出了较高的规定;在目前的中国,可以达到这个规定的大部分还是国内的商业银行以及部分从事个人贷款业务的保险集团;目前为止我国唯一的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主要出资人PPF集团早在2004年8月就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抢占先机。
就武汉城市圈现有的金融机构而言,可以选择湖北的区域性银行或者引入大型保险集团作为主要的出资人;对于外商独资的经营模式可以以引入代表处的为铺垫;最初的公司或者代表处的设立地点可以选择武汉,在发展比较好的情况下再向其他城市扩展。
(二)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不包括吸收公众存款。而同业拆借和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则需要消费金融公司具有一定的金融机构背景或者比较好的金融市场关系、资金支持的渠道,否则也比较容易出现像日本武富士由于资金短缺而破产的情况,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渠道比较狭窄。
在融资渠道上,除了《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融资方式外,还可以参考捷信集团最初进入中国的“信托公司+担保公司+消费贷款”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消费金融公司运作,会面临与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共同分享经营收益的情况,获取资金的成本较高。
在资金的融通渠道上,也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转让或者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现金流,但是我国信贷转让市场起步较晚、资产证券化也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完全通过这两种途径来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需求短期内还不可能;在试点阶段的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行过程中,就比较需要注意流动性的保证。
(三)经营范围
目前来说,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还主要关注在消费贷款产品的提供上。但是根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除了消费贷款以外,消费金融公司还可以从事信贷资产转让、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和服务、销售与消费贷款有关的保险产品、发行金融债券、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等;因此,在武汉城市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之初,就可以将其界定为不仅仅为个人提供消费贷款,还可以将业务重心放一部分在、咨询和转让服务上,来获取一定的手续费、投资和其他业务的收入。
二、主要客户群体分析
截止目前,我国共设立了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四川锦城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及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四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主要客户群体覆盖面包括收入比较稳定的年轻中低端收入群体、社会新鲜人、都市白领和蓝领工人,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是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在今年将业务领域扩展到了金融服务不充分但是需求旺盛的京郊农村市场,这同样符合了目前我国所提出来的发展农村金融、扩大农村消费的指导思想。
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群体与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特色有所联系,即在消费贷款上办理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不得办理房贷和车贷,向个人所发放的消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的月收入5倍。这使得消费金融公司所提供的贷款产品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消费贷款产品、信用卡业务产品、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产品和典当行的贷款服务相比,除了无抵押、无担保、方便快捷外,无明显的业务优势。
因此,在消费金融公司进入我国市场之初,就将客户群体集中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所无法覆盖的年轻中低端收入群体、学生。除了以上的主要客户群体之外,笔者还觉得在武汉城市圈内,消费金融公司可以扩大客户群体的覆盖范围,即将一部分高收入群体以及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市场金融市场囊括其中,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这与武汉城市圈近年来的消费特点是联系起来的。
(一)武汉城市圈的奢侈品消费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在中国由2009年的列居17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5位;其中,在2010年6月份至2011年4月,武汉的奢侈品消费额总计达到六七十亿元;在消费群体中除了部分富二代意外,更多的是工薪阶层和白领;奢侈品消费年龄段由35岁向25岁年轻化的趋势转移。而这些工薪阶层和白领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单靠工资会出现月光或者资金压力比较大的情况;随着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圈内商圈、奢侈品牌的引进及工薪阶层收入的增加,这部分相对收入较高的白领及普通的工薪基层提供流程简单、无抵押的奢侈品消费金融贷款服务,在武汉城市圈来说,会有一定的市场。
(二)武汉富裕人群的消费中贷款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流动性需求比较大。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武汉,四成的豪车消费是由有钱人贷款购买,而通过贷款所结余的自有资金则通过理财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收益。除了消费方式以贷款获取外,武汉富人的日常流动性需求也较大;根据统计数据,在2010年,武汉人至少向典当行借了40亿周转来解决资金需求,虽然典当行借入资金利率较高,但是由于放款速度较快,也受到有钱的富人和急需资金群体的青睐。这两组消费统计数据也表明,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覆盖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中低收入群体,而可以采取广覆盖的方式来获取。
(三)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也会带动农村消费力的释放。
早在2008年,湖北省就确定了鄂州作为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这对于武汉城市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发展,武汉城市圈建立了武汉、仙桃等多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在建设新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经统计,2009年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相比2008年增加10.9%,这表明,伴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增收水平不断提高;而伴随国家“家电下乡”等刺激农村消费举措的实施,农村消费市场金融服务会属于服务需求较强的一个市场。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相对服务品种比较单一,当然这也与我国农村土地属性等多种因素相关: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制约农村居民贷款的获取。对于农村居民贷款风险的问题,笔者以为同样可以与武汉城市圈的相关建设措施联系起来:比如通过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省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农村合作组织、“信贷+保单”、“信贷+订单”等多种方式来解决。
(四)武汉城市圈学生数量居多,学生的消费需求服务可以作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一个主要方面。
据相关资料统计,2011年武汉在校学生的数量全球城市排名第一,超100万。巨大的学生群体必然带来巨大的学生消费力,而满足这部分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也可以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一个主要业务方向。但是对于学生群体的消费金融服务,则需要注意限额,也就是说不能太过盲目的刺激学生的消费而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这一点上,要吸取最初在学生群体中发放信用卡后被禁止的教训。
(五)武汉城市圈内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服务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当地居民。
伴随武汉城市圈的“1+8”城市建设的发展,包括科教文化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城市圈内人员流动的加速以及居住制度的改革等多个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一个城市获取其他城市居民的详细信息必然成为可能,这也使得贷款风险的异地监控可以有效进行。
三、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分析
在营销模式上,可以选择采取“个人+团体”的方式来营销。个人,即面对普通的单个个人消费者,单独进行贷款审批、发放、回收及其他服务;团体,即面对具有同种风险属性的人群,比如同一个农村合作组织、同一个公司的同类职位的员工等团体提供相同费率或者定制的消费金融服务。
在营销渠道上,则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点,即消费金融公司所选择的合作商户、社区、村委会、邮政、农村合作组织、学校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网点等多个中心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和宣传;面,则是广撒网,也就是说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对自身业务进行宣传、通过业务人员上门服务营销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四、武汉城市圈消费金融公司投资环境分析
自2008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来促进武汉城市圈投资、武汉金融经济的发展,包括《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武汉城市圈投资增长的若干意见》、《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武汉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等多个文件。这些文件中,对于湖北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建立武汉金融公司总部的工商行政优惠措施、建立武汉中部区域中心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措施,这些优惠措施包括了资金奖励、购房补贴、税收补贴、人才补贴及信息提供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构成了在武汉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有效外部环境。
五、武汉城市圈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位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在武汉城市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可以定位在满足城市圈居民包括贷款、保险及咨询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刺激内需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机构。在设立的模式上,可以采取单一的专业化的消费金融公司设立运作的模式;也可以采取全方位的包括“保险+投资+消费金融公司”等多元化的集团经营模式。
篇5
国外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
国外商贸流通业大致经历了六种盈利模式(见表1):第一种是进销差价模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且在现在多有使用,盈利的根源来自进销之间的差价和简单的附加服务。第二种是连锁经营模式,基于规模经济规律的驱动而形成。该种模式对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第三种是通路费用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商品进场费、购货折扣、物流费、仓储费、新店赞助费、促销费等。第四种是类金融模式,即利润来自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这种模式在我国诸多电商企业中都有体现。第五种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源自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六种是增值服务模式,如设备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新等。国外的盈利模式发展与国内的盈利模式发展历程大致相似,但国外的发展相对成熟且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传统盈利模式下进销差价为核心,现代盈利模式更加注重综合效应,由单一的、分散的产品服务走向集约化、系统化的产品服务供应体系。此外,现代盈利模式有一个很明显也很关键的特点是金融业务的渗透,传统模式下实体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两者基本维持的是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现代盈利模式下,企业的供应链的拉长使得金融业务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企业开始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具有自我“输血”的能力。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建立和有效使用自己资源的方法(王祖强、陈新伟,2010),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从上述的国外盈利模式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变路径形成了一种从单一经营向复合经营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链条的扩展,由简单的供销演变为供应链系统;另一方面是资金运用效率的极大提升,资金的体内循环逐渐取代体外循环。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扩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发展规律,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这种规律更加明显。随着产业链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供开展金融业务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广,创新盈利模式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那么,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在盈利模式创新上会有怎样的表现,后文将会具体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分析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强文、任保平,2011;黄炯华、孔燕群,2015),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反映。纵观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与国外的演变路径保持一致,但在我国又有新的内涵。1992年我国流通改革后商贸流通业一直处于无序状态,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的缺失导致物流运输处在停滞状态。进销差价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占据主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盈利渠道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外资企业的不断挤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商贸流通业本身利润微薄,降低成本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实际上我国商贸流通业由于受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上述问题是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概括,随着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商贸流通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层次上的差异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电商模式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特别是供应链模式开始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见表2)。广义上讲,供应链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状态,即不同经济主体因某种业务联系而同处于一种经营环境当中,彼此之间产生业务上的往来;狭义上讲,需要将供应链的概念放在具体的产业或者行业内才具有现实意义。过往单纯考虑价格和成本的经营决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需同时对价格和质量进行权衡,并在考虑竞争对手行为的基础上对所在供应链的成员决策进行协调以制定最优竞争策略(肖迪、袁敬霞,2013)。现有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协同关系是供应链企业之间产生业务关联和实现供应链转型的基础。供应链转型本质上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一种战略更新行为(肖静华、谢康,2015),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转型而言,供应链模式逐步成为主导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型方向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09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1 我国目前银行业盈利现状
1.1 资产规模继续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都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72.3万亿元,比2013年上涨了21万亿元,上涨幅度13.87%。较2013年而言,上升幅度呈现放缓趋势。
1.2 经营利润继续增长,但增速缓慢
截至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 548亿元。商业银行利润增幅从2011年的36.33%,经历2012年的18.96%、2013年的14.48%降至2014年9.6%,首次低于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利润增长幅度的降低与银行业2014年拨备的大量计提有关,截至2015年4月2日,已经公布的10家上市公司年报,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6%,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2014年同样保持着高盈利状态。
1.3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 426亿元,比年初增长2 505亿元,增长比率达到29.73%。就拨备覆盖率来看,2014年4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73.66%、262.88%、247.15%、232.06%,比2013年同期282.7%、287.03%、292.5%、291.95%的拨备覆盖率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的大幅增加与2014年经济的下行有重大关联,银行作为与实体经济高度关联的行业,2014年实体经济潜在风险的暴露无疑增大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降低,表明利润风险的加大,但根据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办法》提出的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监管指标,我国的银行资产质量依旧保持总体稳定的状态。
2 营利模式分析
作为一个利率管制的国家,中国的商业银行管制更加严格。银行主要依靠资金储蓄和贷款利差实现营业利润。我国银行盈利能力模型可以简化为:银行利润=资金规模量×资金的边际利差+中间业务收入。
资金规模量、边际利差、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下面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对浦发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2.1 信贷规模同比例扩增
从表1数据不难看出,银行贷款与存款分别是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银行的高速增长以资产的大规模扩张为后盾。资产负债规模几乎同比例上升,存贷规模也几乎处于同比例增长。信贷规模的扩张使银行通过存贷利差盈利。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存贷比为74.46%,非常接近75%的监管红线,银行将取得的存款资金绝大部分用于贷款赚取利差从而实现收益的盈利模式急需改变。
2.2 高额利差是支持净利息收入主要来源
在我国,银行依靠资金量扩张通过高利差来实现盈利,在净利差主导的模式下,银行吸收低利率的存款并以高于存款利率的高利率放贷出去,以简单的操作模式带来高额利润。由于大客户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给银行带来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存贷规模在上文已分析,下面主要对浦发银行利差呈现的缩小趋势与高于国际同业水平进行分析。
2.2.1 利差有缩小趋势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浦发银行成本收入比逐年下降,反应了银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逐年增强。从2011年来5年净利息收益率呈现每年走低的趋势,净利差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净利息收益率的下降由多重原因造成,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宏观政策,2012年国家中央银行首次实行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国家实行连续两次下调5年以上国家贷款基准利率,2014年的货币政策为“两次定向降准,扶持三农,一次不对称降息”。2012年以来,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加大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有效缓解了存贷关系紧张的局面,银行的利差也相应缩小。净利息收益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客户议价能力上升。随着市场的开放,不光国内银行竞争激烈,国外银行也参与进来,客户拥有更多选择,因此议价能力也逐渐增强,贷款利率不再完全受银行掌控,因此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下降。
2.2.2 利差高于国际同业水平
我国银行业平均利差水平近年来始终徘徊在3%左右,而日本、韩国的利差在1%到2%之间波动,过高的利差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利润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高利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前些年,国家为控制通胀,通常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存款利率没有变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银行继续以较低利率吸收存款,而准备金的提高使放贷数量减少,实体企业对贷款的竞争使得供求关系不平衡,贷款利率逐渐上升,其结果就是银行继续以约3%的低利率吸收存款却以6%的高利率放贷,致使利差水平持续走高。而2012年、2014年国家两次不对称降息对银行的利差有降低作用,也对释放市场流动性起了良好作用。
其二是我国没有完全开放的利率市场。1999年,国家通过提高存贷利差来帮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消化长期政策性业务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净利差扩大利润水平,从而冲销银行巨额坏账,帮助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不得不说这一政策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有银行重组上市的逐渐深入,高利差政策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导致利差水平居高不下,任凭外面狂风暴雨,银行业依然旱涝保收。
2.3 从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在成熟的金融系统中,中间业务占有比例较高,存贷业务相对较低。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仅占20%的比重。我国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下,中间业 务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浦发银行2014年中间业务所占比重仅有20.29%。但模式转型也已初见端倪。其一,中间业务发展速度较快,2014年,浦发银行非利息总收入共增长101.6亿元,同比增长68.47%;中间业务的增速均高于存贷款净利息收入的增速。其二,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提升。
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一种是非传统盈利模式。
3.1 传统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下,通过低价吸收公众存款以高价贷款,获得中间利差方式进行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需占用过多资本,因此银行十分关注信贷,除此之外提供的中间业务较少,银行之间的差异性不大。
我国银行这种盈利模式的存在依存于利率管制下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过于庞大,已经与国际银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也充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及银行的方针政策中。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存贷利差必将逐渐缩小,盈利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但同时也应注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渐增强,管理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应加速拓宽主营业务,寻找新的盈利点,与国际接轨,以更好地面对市场风险。
3.2 非利差盈利模式
国外商业银行普遍通过非利差模式盈利。在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中,存贷利率相差极小,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非利差盈利模式,以发展零售产业、金融服务产业和中间业务为主打。非利差盈利模式不需要占用过多资本,通过加强市场细分,加大品牌建设,推出各种银行产品,突出各类银行的特色服务内容。非利差盈利模式下银行业务多样化,包含业务顾问、金融中介、综合等。银行注重形成比较全面的金融集团,从而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4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环境
4.1 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尽管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政策依然存在于我国银行体系中,但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允许商业银行从事部分证券市场相关业务;2010年,银监会公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推进上市银行在交易所债券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银行子公司试点改革与证券化试点的推行,国家在一定风险水平下,逐步放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政策的不断出台,混业经营代替分业经营也将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加大金融创新与研发,拓展业务范围。
4.2 持续提高的经营效率
西方媒体曾一度称我国的商业银行为“技术性破产”,但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引进外资、上市、资产剥离、政府注资等措施实现成功改革,至今成为资产质量优良的商业银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总体处于逐渐提高的状态,虽然2014年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坏账准备的计提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但不良贷款率还处于国际较低水平。总体而言,经营效率的提高为银行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4.3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电子产品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开展网上交易,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又替代了大部分的银行柜台业务,为银行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经营成本。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是银行业盈利的重要渠道。我国银行业的暴利产生于一个特殊的经济环境,即我国的利率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利率保护政策使我国银行存贷利差比国外银行高出2个百分点,高额利差成为银行盈利的最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的开放、利率逐渐市场化对利差的影响、金融托媒对银行业务空间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影响以及不良资产逐渐暴露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紧迫性,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均给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各界都拭目以待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2]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篇7
关键词:多维视角;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1004805
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税后利润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4万亿元。由此,“银行暴利说”被媒体广泛关注,并把银行高利润归因于垄断和高利差。尽管“银行暴利说”有些言过其实。但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净利差。而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主要推行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为例,自2003年以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2010年其净利息收入占比达到7887%,非利息收入占比尽管略有上升,但总体比重仍然较低,近8年平均不足20%,而且多有反复[1]。
数据来源:Bankscope数据库。
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仍旧很大。2008—2010年间,八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
八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指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收稿日期:20121121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银行业结构与盈利模式研究——基于国际化背景视角”(CXZZ11_0063)
作者简介:乔桂明(1956-),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Email:gm_qiao@163com
吴刘杰(1980-),男,河南鹿邑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的非利息收入平均低于20%,净利息收入占比超过80%。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是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得其高盈利现状备受争议。目前,外部宏观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加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其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改变盈利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银行业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在国内外金融经营环境已经发生根本转变的今天,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本文将从资本约束、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市场需求等角度加以阐述与分析。
1资本约束的强化
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原有银行业监管体系的缺陷,为此,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正式公布了《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的精神。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不仅强调了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的重要性,而且明确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微观审慎监管方面,如表2所示,重新定义了资本概念,将核心资本及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提高到45%和60%,在资本充足率80%的基础上增加了25%的普通股资本缓冲,充分体现了资本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原则;引入30%的杠杆率监管标准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标准;并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作为新的监管指标。在《巴塞尔协议Ⅲ》基础上,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被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与《巴塞尔协议Ⅲ》相比,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的监管更加严格,在新的监管标准下,正常条件下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不低于115%和105%,并且杠杆率最低标准为40%。该标准已经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与2016年底前达到新资本监管标准。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
此外,新监管标准下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扣除项)/总风险加权资产。该计算公式虽在形式上进行了简化,但是更加重视了资本质量。对于银行业来说,若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增加资本以扩大资本比重,另一方面减少总风险加权资产降低分母比重。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银行业的不断融资给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压力,融资规模受到约束,且我国银行业不断扩大信贷资产谋取利差的经营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这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转变现有盈利模式,开展资本占用量较少的业务,以利于扩大非利息收入比重。
2同业竞争的加剧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四种类型,其市场竞争程度依次增强。银行业市场结构指银行业中银行的数量、规模和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银行体系的竞争和垄断程度[2]。一般而言,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其竞争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CRn是常用的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其具体指银行业中n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规模之和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CRn的取值越大,说明银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垄断程度越强;相反,CRn的取值较小,说明银行业的集中度越低,竞争程度越激烈。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程度明显增加。从2003—20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CR5从2003年的058降低到2010年的049,并且市场竞争程度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同业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现有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
3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自从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接着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也指出目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速推进,从而必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总体保持在3%以上水平,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中、日、韩三国为例,实现利率市场化后的韩国及日本利差总体在1%—2%之间徘徊。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及时转换经营模式,改变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图1部分国家利差变化的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金融脱媒化趋势的显现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二十多年以来,其功能逐步完善。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数目不断增加,已经从1997年的764家增加到2011年的2 342家;同时,上市公司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217%增加到2010年的804%,其中,2007年达到了1782%,如表3所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亦是总体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融资额仍达到3 913亿元,2010年融资额更是达到12 641亿元,如表4所示。
由此来看,我国证券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直接融资的功能,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不断发挥,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金融脱媒压力。另外,“十二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脱媒化趋势会愈来愈严重。面对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理应积极研发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产品,以改变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公开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库。
5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总收入不断提高,从1978年3 6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03 260亿元。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0年的29 992元。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使得国民财富快速积累。据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把可投资资产分为个人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多达50万人的高净值人群
《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将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定义为高净值人士。共持有达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 000万元人民币。
居民财富的增加使得金融服务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以高净值人群为例,2009—2011年,以现金存款、股票、房地产和基金等为主的传统投资产品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同期,以股权投资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为主的投资产品在高净值人群资产组合比重中分别上升了5%和4%。此外,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增强及居民对外活动的增加,也使得市场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面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发中间业务,转变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条件与环境
从外部宏观金融环境来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现实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1国家金融政策角度
尽管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政策,但自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金融监管政策就有所放松,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并逐步开展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试点工作。就银行业混业经营政策来看,可以追溯到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如
由此可见,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大趋势,我国政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具体文件的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放宽了金融业务的经营范围,并不断推进我国金融综合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以开发新型金融业务。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角度
自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资产剥离、政府注资和上市等新一轮改革,已经由被西方媒体称为“技术性破产”的银行转变成为资产质量优良的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已经确立,其经营效率逐步提高。如表6所示,从资本利润率来看,由2007年的167%增长到2011年的204%;同期,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由2007年的61%降低到2011年的10%。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报。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为其盈利模式转型奠定了内在基础。另外,
除了国家宏观政策的逐步放松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外,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为商业银行新型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金融资产的专用性。
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前文笔者不仅从宏观金融环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从国家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条件与经营环境。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为了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加强现有从业人员培训
盈利模式转型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需要的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引进高级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的专门性人才。比如面对金融市场化,商业银行开发利率及汇率衍生品,并对其进行交易都需要专门人才。而新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风险源,这同样要求掌握具有较高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
在创新人才引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将国内专业化培训和国外交流培训相结合,将理论研修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3]。
2重视消费金融,促进服务经济转型
扩大内需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十二五”规划具体指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可以预见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一重要经济方针,银行业应该顺应趋势,努力开拓消费金融市场。
3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市场
商业银行应该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中间业务,以使中间业务收益能够抵消因内部资金收益率下调及存款利率上调而带来的利润下滑[4]。在做好支付结算、汇兑等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开发理财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发展规划等顾问服务,并努力开发政策许可范围内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
转变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并不意味着盲目追求非利差收入,而是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提高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形成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对均衡发展的局面,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2,(6):10-13
[2]刘春航,朱元倩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2):85-99
篇8
关键词: 券商盈利模式 转型方向 转型路径
一、从成熟市场经验看券商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
目前我国全产业链大型券商的收入来源包括通道(经纪业务通道和发行通道)业务收入、服务中介业务收入、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及资本投资业务收入。其中通道业务收入主要包括买卖佣金收入、承销保荐收入等。服务中介业务收入主要包括理财、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资本中介业务收入主要为融资融券、做市商、过桥贷款等业务收入。资本投资业务收入主要包括自营、直投、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收入。在这四大类业务中,由于服务中介业务规模小、资本中介业务起步晚、资本投资业务波动大,传统通道业务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收入。2011年我国券商收入结构中,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占比高达51%,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占比15%,远高于其他业务收入。2011年末证券行业6.2%的净资产收益率中,经纪业务贡献3.17%,利息收入贡献1.58%,承销和资管贡献1.2%,自营业务0.23%,除波动较大的自营之外,传统通道业务的净资产收益率约为6个点。
当前券商高度依赖通道业务的同质化盈利模式遇到严重的发展瓶颈,亟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结构,美国等境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纵观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以1975年佣金自由浮动改革为分界点,1975年以后至今美国投资银行经历了三轮大的发展周期。
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第一轮周期,为规避转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利率自由化后的汇率和利率风险,也为了对冲固定佣金取消后的收入下滑。一方面,美国投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易所积极创新,以垃圾债券、杠杆收购、风险规避转移产品等产品服务创新为代表,投资银行实现了从传统经纪业务向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美国投资银行通过竞争。整合形成了两大证券业模式,其一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的折扣券商,较为著名的包括Schwab、E-trade、Ameritrade(二十一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交易所)。其二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的全服务券商。由此,美国大型券商从早期以经纪通道、批发承销为主的单一券商,逐渐发展成为经营全产业链的全能券商,并由轻资产、合伙制企业发展成为资本密集、高杠杆的大型上市公司。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2007年的第二轮周期,为了应对欧洲全能银行和国内金融子行业的竞争压力,美国投资银行在监管环境放松的背景下,大力推进基于衍生品创新的资本中介和资本投资业务,并采用高杠杆业务模式。其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均在30倍左右。在市场繁荣的巅峰期(2006年—2007年),含次贷资产的净头寸只占了总资产的30%左右,却创造了50%左右的收益,高杠杆之上的交易、投资收入逐渐成为投资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在次贷危机爆发后,高杠杆的次贷资产投资却将投资银行的损失放大了倍数。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的第三轮周期中,美国投资银行虽经历了独立投行模式终结、去杠杆化、“雷曼诅咒后遗症”的阵痛,也经历了“高频交易失误”、“闪电崩盘”、“伦敦鲸(London Whale)”等事件及欧债危机的洗礼,但投资银行历经30年确立的创新发展、多元盈利的模式基本延续下来。美国证券行业的杠杆率基本保持在与银行业相近的10多倍左右,收入增速也维持在30多年的波动区间内。
从美国证券业30多年以来转型发展的历程来看,美国投资银行基本上沿着三个路向推进盈利模式和结构的创新。其一,在经纪业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向多元盈利模式转型。美国投行的佣金收入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迅速下降后在九十年代稳步上升,2000年之后保持平稳,增速的波动区间在正负20%,即使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佣金收入仍有所增长。而在多元盈利模式下交易及投资、基金销售、其他(包括服务中介、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已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其二,自通道提供者向融资管理与财富管理者转型。美国投资银行既通过提供股权型、债权型、混合型、夹层型、结构化产品等满足市场主体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需求,又通过销售融资产品、金融超市理财产品及开展信用交易、做市商服务等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其三,从资本杠杆盈利模式向资本杠杆、业务杠杆并重的盈利模式演进。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的10年平均杠杆率在20倍以上,次贷危机去杠杆化后也仍维持在13倍左右。基本上与银行业通行的12.5倍杠杆率相近,具有可信度较高的安全运营边界。而创新业务是具有加大杠杆度的业务模式,如花旗趁金融创新浪潮打造“金融超市”,雷曼藉债券杠杆交易在二十世纪末迅速崛起,摩根士丹利缔造融资服务的“私人俱乐部”等,在资本杠杆的基础上,借助风险可控业务模式的创新,在最大限度提升杠杆的同时增加了盈利。
对比中美证券业的发展阶段,从可比的历史坐标来看,我国证券业基本处在美国投资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因固定佣金取消而谋求创新的转折时期。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券商已初步搭建起包括通道业务、服务中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及资本投资业务在内的业务组合,并力求摆脱对通道业务的高度依赖,实现业务转型,以逐步建立起高效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结构,那么,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路线将会是我国券商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券商盈利模式转型的路径
随着我国券商同质化又相对单一的盈利模式的放弃,未来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将沿着以下主要路径展开。
(一)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目前占证券公司绝大多数收入来源的通道业务,大都与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股票市场正相关,在很欠缺负相关的业务模式的情况下,证券公司盈利将难以持续保持稳定。美国投行经验表明,丰富、均衡的业务线及业务组合是保证大型综合类券商稳健经营的前提,而券商要在通道业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既需要监管放松和鼓励创新,更需要券商自主创新。
监管机构《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提出了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新业务创新进程、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范围、支持跨境业务发展、推动营业部组织创新、鼓励证券公司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券商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试点、改革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等“创新十一条”。沪深交易所也分别提出了券商在交易所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
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创新号角吹响之后,在2012年和不久的将来,监管层面推动的证券业业务创新将覆盖券商的各个业务线,并为券商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证券公司围绕服务中介、资本中介和资本投资三大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除了产品服务创新之外,关键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从境外投行的经验来看,以高盛为代表的美国顶级投行,不仅业务类型和业务品种齐全,而且借助商人银行、财富管理等商业模式,在业务线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延长业务价值链,创造出更有深度和厚度的收入模式。
以此为鉴,结合券商发挥中介服务职能、满足客户资本市场需求,以及各券商的业务准备情况,“财富管理”、“商人银行”等商业模式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创新模式。在“财富管理”模式下,无论是全产业链服务超高净值客户的模式、独立第三方理财超市模式,还是“全产品”架起客户与各业务链条之间桥梁的模式,主要是透过券商的通道业务、服务中介、资本中介、资本交易等业务类型或组合,更好地匹配客户的融资需求与投资需求。如券商资管业务随着审批和投资制度的放开而扩容,而以经纪业务客户资源为基础的现金管理产品带动资管产品规模提升,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使代销产品与资管业务产生协同,转融通快速推进及标的持续扩大也为资管及客户信用交易持续放大奠定基础,利率互换则为资管组合锁定债务成本,期指套保套利交易为资管组合对冲风险等,券商经由这些业务链条来匹配客户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获得收益。在“商人银行”模式下,券商既运用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直接投资,收取管理费及投资收益分成,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透过过桥融资、夹层融资、杠杆融资、结构融资等服务,为客户实施杠杆收购、企业重组、策略性并购、项目建设及其他投融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还与证券发行承销等投行业务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涉及Pre-IPO、IPO和Post-IPO等各个环节的“直投+杠杆+投行”全产业链服务。
(二)扩大经营杠杆
金融机构的本源业务是资本中介业务,盈利的核心因素是“利差×杠杆”,通过放大杠杆,赚取利差,如商业银行8%的资本充足率即被赋予了12.5倍的杠杆。目前券商净资本(即从净资产出发,扣除公司所拥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权证投资等衍生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资产的一定比例后得出的数据)监管的核心指标——“净资本/净资产监管标准40%,预警指标48%”,使券商出现账面上必须存有大量现金及资金使用浪费的现象,加之券商以传统通道业务为主、资本中介业务发展受限,致使券商难以发挥杠杆获得更高盈利。如2012年中期相对于上市银行16.86倍的平均杠杆度,上市保险公司11.6倍的平均杠杆度,上市证券公司扣除客户保证金后的平均杠杆度仅为1.6倍。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美国监管部门是以“净资本/负债≥6.67%”作为核心监管指标,实现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欧洲国家则是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通过核心指标“资本充足率≥8%”实现对全能银行资本风险的监管,欧美监管机构均赋予了投资银行和全能银行超过10倍的杠杆率,加之投资银行和全能银行负债渠道顺畅、资本中介业务杠杆发挥充分,欧美证券业经营机构可以借助合理杠杆获得较高盈利。因此,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经验和监管经验,扩大券商经营杠杆,才能充分发挥券商资本中介功能,带动服务中介和资本投资业务,促进盈利模式创新。
具体而言,在扩大融资渠道方面,不仅要通过同业拆借、国债回购、质押贷款等少数渠道开展短期融资,还要探索和运用短期融资券、可转债、公司债、次级债、金融债等债权型融资及IPO、再融资等股权型融资,稳步提高杠杆率。此外,券商还可透过直投基金、并购基金、过桥贷款、融资融券、客户保证金资产管理等资本中介业务合理提升业务杠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杠杆收益。在改革券商资本监管方面,借鉴巴塞尔III等国际监管最佳实践,增加风险覆盖率和杠杆比率等指标,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适时灵活地调整券商资本监管指标,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大券商业务杠杆和业务规模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元元.关于券商创新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证券期货,2012(07).
[2]王晶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盈利预测研究.复旦大学学报,2011.
[3]徐佳娜.从均衡发展视角看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利差主导型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0-0063-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0.14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式发展,与世界发达经济体同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不可否认,与世界一流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仍然较为单一,尤其是在盈利结构、盈利能力以及多元化盈利模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特点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的经营环境相比,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仍然是单一的利差型,主要依赖于存贷款业务发展,中间业务结构简单、品种较少。同时,受到市场准入、分业经营与存贷款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仍是利差主导型[1]。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自己的特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受体制等限制和制约较多,导致整体经营效率相对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自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了股份制改革,促使商业银行向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断迈进。但要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还“任重道远”。
2.混业经营方面。大多数国外商业银行采取了混业经营的模式,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资源和市场可以共享,协调发展。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己经有了“新突破”,例如银行也可出资组建基金管理公司等,但是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考虑,实行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
3.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虽然部分商业银行有所建树,出现了向着技术含量更高,产品特性更强,需求层次更多的发展趋势。但与国外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同业产品的复制性和对存贷业务的依赖性,缺少自主创新成分。
4.盈利模式方面。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迅速,但利差收入仍是收入的首要来源,利差收入中又以批发银行业务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占比偏低。因此,利差盈利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货币中介机构,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中国银监会2013年度监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5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占比43.3%,远大于其他类型银行。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与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9.2%,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净利润1.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例,2013年实现净利润8627.23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赚23.6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第一,信贷利差基本稳定,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较为稳定的利差收入;第二,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大量增加,生息资产规模明显增长;第三,重视信贷风险防范,主要表现在拨备覆盖率下降、贷款损失准备减少和不良资产水平较低。为了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零售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等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上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效果还不够理想,2013年末,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21.15%,占比仍然偏低。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改革发展、经济增长以及银行自身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远高于经济增速,但高速增长的盈利模式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加速对现有盈利模式形成冲击
在2013年中国财富500强所创造的利润中,银行业利润总额占比达到50.2%,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23.7%。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从63.15万亿元上升至151.35万亿元,增长了2.4倍;税后利润更是从0.58万亿元增加到1.74万亿元,上升了3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加速,这种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进一步动摇了银行的定价地位。根据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贷款利差的变化情况,估算出我国银行业利润将会少25%左右。
(二)经济增速放缓对经营效益形成压力
2014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仅为7.4%。虽然二季度在“微刺激”的带动下,内需各部分有所企稳。但是7月投资和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为0.68%,是3月以来最低的环比增速,而房地产市场仍旧低迷,这些同时表明下半年经济再现下行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发展时代;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犹在。这将不断减少了银行利润增长的机会,同时对银行资产质量带来较大压力。
(三)金融脱媒趋势不断侵蚀银行传统业务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金融脱媒”越来越突出,银行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上,虽然各类金融机构不尽相同,但在各方面与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更是不断蚕食银行传统。余额宝、财富通等货币基金的横空出世,侵蚀了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阿里贷、人人贷等网络贷款的层出不穷,侵蚀了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支付结算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截至2013年末,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机构已达250家,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43.2%;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更是异军突起,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07%。
(四)准入制度的放松倒逼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
随着银行业准入制度的不断放松,加剧了我国银行间竞争的激烈程度。自2006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逐渐加大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但是为了履行当初的入世承诺,对外资银行及机构投资者的管制和限制逐步放松和减少,特别是近期新的QDII2和RQFII试点的推行。同时,2012年4月,前国务院总理明确提出“中央己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2014年7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等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民营银行的开闸,大大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激烈程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面临的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机遇。面对新的变化和趋势,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转型来不断确立新的盈利机会。
(一)公司业务的机会分析
1.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的规模和地位决定了仍是银行最大的客户群体,具有全面的金融需求。预计2015年,我国银行从大型企业客户中收益超过1万亿元。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金融服务应向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服务转型,其重点是建立综合营销机制,加大作协力度和提高决策效率,加强个性化金融方案的定价能力。
2.对于中型企业而言。银行对其定价能力较具有相对优势,而中型企业本身也潜力巨大,是有待挖掘的宝藏,预计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从中型企业的收益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中型企业业务转型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因此,要针对中型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不同于大型企业的风险政策、方法和工具。
3.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对象。小微企业业务转型的关键在于要向批量处理的零售模式转变,建立健全适合于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工具,避免小微企业升级为中型企业后的客户流失等。
(二)零售业务的机会分析
1.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服务渠道和模式的变革。2013年末,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18亿人。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将是未来银行的必争之地,其转型的关键在于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来提高精准营销能力,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提高快速迭代创新能力,让客户在不同的渠道上享受一致的服务体验等。
2.私人银行客户以其高收入将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据2014年波士顿咨询公司财富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有百万富翁家庭237.8万个,较去年增加了82%。私人银行业务转型的根本在于建立健全高效的服务平台和运行机制,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隐私保护、投资理财等特殊金融需求等。
3.消费金融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将越来越重要,其中,个人住房信贷仍占主导地位,信用卡分期等消费信贷也发展较快。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应吸取以往部分产品资产质量不高的教训,找准细分市场,完善风险控制,熟悉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三)金融市场等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2013年末,全国理财资金账面余额达到10.24万亿元,理财产品来源广泛;保险业资产总额、托管证券市值及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8.29万亿元、15.36万亿元、10.91万亿元,资产管理需求旺盛。因此,构建资产管理平台,有效衔接供给和需求,提高资产配置能力,尤其是发挥银行的专业优势,提高在资产托管和养老金等领域的资产管理能力。
2.金融机构业务包括为海外银行和小型银行提供拆借、清算、支付、现金管理等服务,预计到2015年,金融机构客户将带来超过800亿元的收入,贡献45%的金融市场和投资银行收入。应将金融机构客户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梳理和整合相应的管理流程和资源,研发和优化相关的服务和产品,适应高效运作和频繁交易等要求。
3.人民币国际化将为国内银行带来巨大商机。在支付结算市场,预计2015年人民币贸易及投资相关的结算量将达到9万亿元;在人民币清算服务上,未来海外人民币必然将在境内进行最终结算;在人民币交易上,资本项目的放开必将诞生人民币在案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盈利机会,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研究分析,创新服务和产品,提前谋划布局,把握市场先机。
四、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的分析,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认为推动盈利模式转型的措施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加快公司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
1.针对大型企业客户。重点发展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牢牢把握债券发行、股票承销和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新机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高综合定价能力,促进交叉销售;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同时拓展上下游客户,带动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发展。
2.针对中型企业客户。将其作为独立的客户群进行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银行对中型企业的定价优势,不断提高中型企业客户的贡献度;创新中型企业信贷和风险政策,完善风险工具和手段,抓住中型企业关键风险点;帮助中型企业转型,立足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部分投行业务,为中型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3.针对小微企业客户。优化完善小微企业经营模式,坚持向零售化和批量营销转型,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充分借助政府、协会、产业群等优势,引入风险池等缓释手段,不断提高小微企业风控能力;围绕小微企业发展周期,在发展初期协助引入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在成熟期拓展其上市融资的机会,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二)加快零售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
1.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将银行服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银行的资金、信息和信用媒介的传统优势;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在线金融服务。
2.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在服务理念上,从产品销售向财富规划转型,实现“融资”与“融智”并重,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致力于私人银行客户的隐私保护和资产增值,建立面向客户的投行、信托等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同时嫁接零售、对公和资产管理等渠道和业务,促进交叉销售。
3.把握消费金融发展机会。适应经济结构转型、收入分配改革和扩大内需等变化,充分把握消费金融需求,科学分析个人贷款及信用卡分期等产品的风险及机会,严格防范欺诈和违规支用风险。
(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树立正确的风险收益平衡的观念。站在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角度,处理好收益的当期性和风险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以我国整体风险水平为标准,各银行统一的风险偏好,清晰、一贯地加以传导,并维持和谐稳定局面。
2.研究制定面向不同客户和产品的风险策略。在统一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客户和产品,明确相应的风险政策,制定相应的授信、审批标准。
3.研究制定科学的资产负债结构策略,优化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流动性缺口管理,提高全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水平。
(四)加快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1.加快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果。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和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并嵌入业务流程,形成体系化的运行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要。
2.积极打造资产管理平台,提高资产管理能力,满足公司、养老金、个人及私人银行等各类客户的理财需求。发挥集中运营的优势,充分调动保险、信托、基金等子公司的作用,并依托第三方,建立统一的资产配置及管理平台,拓展业务范围,丰富资产供给。
3.研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业务部门,整合本行及子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及能力,不断优化与资产管理相关的风险体系,提高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适应监管要求的变化。
(五)加强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1.制定产品创新规划,明确产品创新战略。建立清晰的产品创新策略,坚持“自主创新、引领为主”,强化产品组合创新,充分体现差异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2.确定产品创新的重点。牢牢把握国家经济转型主脉,充分发挥整合与联动的优势,全力抢占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链式金融等创新领域。尤其是要加大小微企业、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战略新兴业务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3.建立有利于产品创新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相关职能机构的组织、推动和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级行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产品研发和需求驱动相结合的创新责任体系。对于重大产品研发,组建银行跨部门的任务型团队,加强协作,提高效率。加大产品创新激励力度,加强产品创新队伍建设,培育以鼓励创新为核心要素的产品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一、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盈利渠道主要分为利差盈利与非利差盈利。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充分性,利率市场尚未全面开放,利差盈利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以建设银行为例,2013年度建设银行营业收入为5086.08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3895.44亿元,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6%,这与西方国家50%左右的利差盈利非常不同。
近几年来,为了改变利息收入比重过高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已加大发展中间业务力度,但是由于外部条件的约束,增长仍较为缓慢。仍以建设银行为例,2013年度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2.83亿元,比2012年度增长11.52%,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由20.1%上升到20.5%。[1]
由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尚停留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阶段,商业银行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金融中介,面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环境及越来越强的资本流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型步伐,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走较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发展新路,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建立起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自此,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序幕。2013年7月19央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面对日益激烈的存贷款市场竞争,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开始下降,这势必会给以利差盈利为主导的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冲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同时净息差波动加大,使得存贷业务的收入下降,而中间业务短期内还难以取代存贷业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二是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由于利率市场化打破了无差异的资金价格水平竞争方式,社会信用资金会由于不同的收益和风险偏好而在金融机构和地区间流动,由此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竞争扩展到更深层次,而不仅仅停留在“价格战”上。这不仅要求各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更要求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及客户体验方面的提升,以满足客户更多元化及深层次的业务需求。三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长期存在金融管制现象,而当利率市场化后,被强行压制的实际利率水平会上升,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实际利率上升通常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这将会加大银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四是利率市场化会在我国掀起一场优胜劣汰的改革,银行集中度将提高。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部分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将受到的较大的冲击,因为这类银行主要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业务模式单一,客户资源较少,中间业务难以扩大,再加上大型国有银行在资金及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将会被大型国有银行收购兼并,从而导致银行数量减少、银行集中度提高。
三、传统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挑战进行成功转型
一是大力推进金融业务创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混业经营,而我国为了方便管理,采用分业经营的方式,这固然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起到一定作用,但如今面对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的瓶颈,我们应该使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项业务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实现综合供给,改变其现有的盈利模式。
二是积极开展中间业务,以质取胜。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看,银行主要是通过向客户提供便利快捷且安全优惠的服务来赢得客户,这是属于典型的产品和服务营销。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退居次要地位,“关系营销”成为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仍然以政府机构、大中型国企、大型跨国企业为主,对于此类优质客户,各家银行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全力营销,此时银行与客户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决定了产品和服务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严重束缚了中间业务的发展,使得银行将过多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到了维护客户关系方面,中间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三是重视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抓住有利时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环比一季度增长12%。其中POS收单和互联网支付两类业务的交易规模分别为2.23万亿和1.34万亿,与一季度相比分别增长11%和7%,是目前各类支付业务中占比最大的两类。面对来势汹汹的支付宝、财付通等三方支付平台,我们传统商业银行的电子渠道已慢慢不再成为人们网上支付的首选。究其原因,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快捷、收费低廉、整合了各家商业银行的电子渠道,使资金可以用最低的手续费实现自由流动。但是,其较低的安全防护也被众多人所诟病,所以,我们传统商业银行应该搭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优化我们的电子银行渠道,重新抢夺电子支付市场。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