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的主要工作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务的主要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转变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的农业县,同时也是滇西大牲畜集散地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畜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牲畜存栏49.18万头(只),县内有17个交易市场,畜禽流通十分频繁。近年来,巍山县按照省州关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迎难而上、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加快了防疫方式转变,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县免疫畜禽达365.9万头(只),应免密度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检疫活畜禽4.8万头(只次)、检疫肉类3.0万头,推行“整村推进”免疫模式的行政村达100%,实施生猪“321” 技术免疫的达26.9万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实现畜牧业产值40 980万元,同比增14.70%,畜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攀升”的良好局面。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1 抓组织领导,落实防疫责任
政府重视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保证,动物防疫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一是年初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各乡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防疫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二是在春季集中免疫启动前,县乡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动物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指挥;三是实行双轨目标管理,县、乡、村三级从行政和业务两条线层层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的方式,将防控工作情况和效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考核范围;四是县畜牧兽医局领导班子按照分工挂钩联系到乡镇,把发展生产和动物防疫责任捆绑,一抓到底,责任连贯;五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科技人员包干到乡镇,负责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和统筹协调工作,工作情况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相挂钩。
2 抓方式转变,提高防疫质量
一是上层推动,统一实施。部门拟定政策意见和措施,报请县人民政府印发,成立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和部门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实施组,全县“一盘棋”组织实施;二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先在部分乡镇进行“整村推进”和生猪“321”免疫技术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完善,再在全县10个乡镇推广,今年春防实现83个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了免疫组织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因地制宜,整村推进与分片注射相结合,对条件具备的地区集中各方力量整村整片同时推进,对村落分散的地区则分片包干限时完成;四是统一防疫装备,对全县123名动物防疫员统一配置装备(疫苗冷藏箱、出诊箱),进村入户开展免疫,树立了防疫队伍的良好形象;五是实行牛冻精改良与强制免疫相结合、项目扶持与免疫相结合和“补免旬”的工作制度,凡到改良点配种的牛和项目实施户均实施强制免疫,每月20~30日为“补免旬”,定期到养殖户家进行补免,对散养禽采取约时定点集中的方式进行,保证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期;六是规范免疫档案,全县统一档案模式,对规模户派驻技术员指导建立养殖档案,对散养户发放“免疫户口袋”,并悬挂在厩舍上,随免随登记。
3 抓检疫监管,做到以检促防
动物检疫监管是防控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重要环节。一是严把动物及其产品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3个关口,定期巡查,严格监管;二是突出养殖大户和贩运户管理,年初与养殖场(户、小区)、贩运户签订养殖场(小区)活畜养殖安全承诺书、收购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承诺书、动物出栏保证书和养殖企业安全使用兽药饲料承诺书;三是建立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长效机制,与工商联合设立工作组,每天定时不定时地巡查鲜肉市场,严防未经检疫病害肉进入市场。
4 抓投入保障,推动防疫开展
加大投入是做好防疫工作的根本保障,村级防疫队伍的稳定是保证防疫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一是单列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工作经费,专项用于疫病的应急处置,并根据各乡镇防控工作情况及效果考核兑现;二是提高免疫补助标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中央下达的免疫补助的基础上安排10万元作为畜禽免疫补助,用于强制免疫工作;三是设立免疫反应补助和治疗资金,反映死亡按实际数补助,每年安排5万元用于免疫反应治疗,按每人每季200元核发;四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每年安排5万元用于紧急物资储备,年初下拨,滚动使用;五是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待遇提高到每月每村250元(坝区村委会)和300元(山区村委会),并统一组织办理人身意外保险,消除工作担忧。
5 抓督促检查,确保措施到位
督促检查是推动防控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防疫成效的有效手段。一是春秋两防期间,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深入各乡镇进行专项督查,并形成材料在全县通报;二是县级挂片技术人员驻站督导,掌握真实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三是实行免疫进度周报制,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后上报县防疫部门,专人收集整理并掌握进度;四是春秋两防结束后,由各乡镇自行组织自检自查,再由县畜牧兽医局深入各乡镇进行随机抽查。
6 抓量化考核,严格防疫奖惩
公平公正的考核是工作的推进器。一是对各乡镇实行量化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出完善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办法,年终逐项打分,进行考核兑现;二是将防疫工作成绩作为县级挂片科技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三是综合州县春秋两防的抽查考核结果,以其作为发放村防疫员各项补助资金的主要依据,对考评不合格的要扣发补助资金,直至解聘。
篇2
关键词:法务会计;应用;前景;金融危机
一、法务会计的起源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法务会计的概念就是通过在特定的情形下把法学和会计学结合使用,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运用调查和审计手段辅助。其目的在于,通过个方面的调查,获取法庭能够接受的形式的财务方面的证据,通过在法庭上展示或者是陈述自己的证据,总而言之,法务会计就是融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察学和犯罪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顺应时代现状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和法律相关的事件。
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因为会计假账,导致美国境内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问题,市场秩序混乱等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定和谐生活的问题,美国加大了对会计方面的改革力度,此时法务会计在美国开始了序幕。该领域在我国被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近几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是我国从事法务工作或者是相关工作的人对法务会计的概念和如何运用都十分模糊。每个国家的现状和国情都不一致,所以法务会计的概念更加不能统一而论。我国的法务会计的概念主要根据我国的的实际国情进行定义的,主要是以会计理论和法律知识为基础,结合审计学和侦查设备一起的学科,而它创立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法律的问题。我国法务会计可以说是两个学科的组成,同时也是会计学和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法务会计的市场需求日益显现。据了解,引入法务会计的起因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例民事侵权赔偿案——渤海集团民事侵权案。这件案件主要是涉及到原被告双方在财务问题如何处理,假账黑账等经济问题。并且由于这次案件中的问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会计专业知识,引起了司法界与会计界的高度重视。所以我国在20实际末引进了法务会计,但是法务会计的真正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专业人士对法务会计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总而言之,法务会计在我国仅局限于学术界的探究阶段,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结构。下面主要分析了阻碍法务会计在我国发展应用的问题,以及解决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法务会计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中国实际国情而言,在处理一些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法务会计得到一定的开展,但是,现今法务会计处理事情的层面主要是审查与经济犯罪领域相关的案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开展的服务内容单一法务会计相关业务。是什么制约了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下面就是笔者的分析。
1.缺乏法务会计人才。法务会计的引进时间还很短,而且,发展也刚刚起步,我国各高校关于法务会计专业的设置,师资力量和教材都很短缺,同时也缺少法务会计相关工作的时间经验,缺乏相关应变能力。而且我国的现状就是法律工作从事者普遍都不懂会计。正因为法务会计在我国刚开始发展,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争议,导致法务会计在最基本的概念、理论的认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因为理论上欠缺,从而使的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时没有准确的目标和方向。导致法务会计人才在我国十分的缺少。
2.没有完善的法务会计制度体系。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它能达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的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而我国关于法务会计方面的制度几乎一片空白。对法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法务会计的基本性质都没有准确的界定,严重阻碍了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3.法务会计的理念不普及。在我国,法务会计理论体系不都完善,而且相关的专业人士在法务会计的一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了解到法务会计的理念都是在一些论文和出版的书籍中,受众面积太少,宣传力度过小,传播不到位,导致法务会计理念在我国不普及,更有甚者,是存在几种不同版本的解释。
4.没有权威性的指导机构。就我国目前而言,我国没有成行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更加不存在专业的指导规范学习法务会计知识的机构。更加没有负责法务会计相关工作的政府人员。
三、法务会计在中国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建议
1.建立完善的法务会计相关考试的制度。对法务会计相关考试指定统一的规范的考试标准,统一法务会计的性质。
2.建立法务会计的监督管理机构。针对法务会计的相关考试过程中存在的和贿赂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通过法务会计考试的法务会计师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法律行为的法务会计师给予惩罚。
3.注重人才的培养。法务会计在我国是一个新型的会计领域。是我国会计行业的明日之星。但是在企业所以资源中,最缺乏的就是人力资源。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缓慢,理论研究和法务会计实践缺少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在法务会计方面人才缺少。所以我国要注重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让法务会计人才成为集会计,审计,法学,侦查等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解决措施如下:(1)普及法务会计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务会计。(2)对具有司法知识基础的人员进行会计,审计等知识的培训,以便在短期内缓解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短缺的压力。(3)鼓励社会中多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培训班的开设,帮组指导学生更好的,更多渠道的学习法务会计知识。
参考文献:
[1]李若山 谭菊芳 叶奕明 洪剑峭:论国际法务会计的需求与供给──兼论法务会计与新《会计法》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0年11期.
篇3
关键词:海南 法务会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01-02
法务会计在国外是防范和打击财务欺诈、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有效工具,在海南也有一定的应用。研究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海南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法务会计在海南的应用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还是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甚至是企业管理方面都已运用了法务会计。然而,法务会计在海南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滞后。坚实的理论体系是法务会计快速发展的基础。由于法务会计引进我国的时间较短,在海南甚至全国,对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首先,法务会计的很多基本理论问题,如关于法务会计的定义、目标、职能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广泛,尚未达成共识。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统一导致了法务会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间以不同的名义、不同的形式出现,进而导致社会对法务会计缺乏认识和了解。例如,海南法务会计的功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部门间缺乏统一的认识。其次,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涉及范围狭小,目前很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经济诉讼案件的查处方面,而对法务会计在政府监督、企业管理的应用研究甚少。再次,研究人员少,研究的问题分散,取得的成果也较少。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搜索“法务会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只有914条的查询结果,没有发现关于海南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成果。
海南对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同样缺乏。首先,对法务会计的应用领域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法务会计专家对法务会计在案件诉讼、财务舞弊案件中的应用已经形成共识,而对政府应用法务会计进行经济监督管理和企业应用法务会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甚少。其次,对如何发挥法务会计作用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对于法务会计的准则、机制、执业机构、执业人员、执业规范等的研究成果不多,更没有达成一致认识。
2.法务会计的认知度低。笔者主持的课题组对海南省关于法务会计的相关事项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分别为高校会计及相关专业教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律师事务所的从业律师及企业单位会计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份,其中高校48份、会计师事务所28份、律师事务所24份、企业50份。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法务会计在海南的认知度很低。
3.制度不完善。海南缺乏法务会计准则和执业标准。不同机构在行使法务会计的功能时,依据的法律法规基本各不相同。如法院依据的是《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审计部门依据的是《审计法》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用法务会计时,一般依据的是《公司法》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务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导致从事法务会计相关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各自为政。法务会计无法在海南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也不易被社会广泛认可。
由于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法务会计人员的从业资质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法务会计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法务会计工作的质量,甚至会产生更多的法律纠纷。法务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由于过失或故意可能会提供错误或虚假的专家意见,给委托人或者第三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法务会计人员因此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给法务会计诉讼支持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务会计的发展。
4.没有法务会计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目前海南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法务会计的基本职责由非法务会计机构和人员履行。例如,法院等司法机关在涉及到财务数据鉴定的时候一般是由其司法鉴定中心或者是委托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审计部门在进行离任审计或专项审计一般是其独立进行或委托会计师事
务所参与进行;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一般是由监事会或其他内设机构进行。
海南法务会计从业人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检法机关内部的司法会计鉴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内部专业人员;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专业人员。
司法机关的鉴定人员与法官存在的关联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独立性,违背客观公正原则,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同时,司法机关的鉴定人员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受行政部门官僚之风的影响,通常工作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法庭审理的进度。
海南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相关业务的人员大多是注册会计师,并未取得法务会计专业资格认证,对法务会计理论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处理问题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工作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符合咨询业务和审计业务分离的发展趋势,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税务和咨询等业务,其与公司、银行、政府、监管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执行法务会计工作时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务会计业务会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和法务会计咨询服务两者之间的冲突。其他机构从事法务会计的职责时也会面临类似问题。
二、法务会计在海南应用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首先,在全国率先成立法务会计专业研究机构。可由海南省社科联牵头,组织海南法学界、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成立海南法务会计专业研究中心,同时吸纳全国专家学者参加,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省社科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法务会计课题申报和立项给予一定的倾斜,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资助,争取每年有10个省级课题立项,1~2个国家级课题立项,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海南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步奠定法务会计的理论体系,使海南法务会计理论研究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其次,加强应用研究力度。用2~3年时间对海南法务会计的应用领域、依据、执业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的调研,提出在海南发挥法务会计作用的详细建议。再次,借鉴国外经验。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和交流,法务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已经较为成熟,应该经常举办交流会,加强国内外法务会计专家学者在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第四,创办专业期刊。创办法务会计专业期刊,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务会计的认知度。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法务会计深入人心。当前,可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法务会计,使更多的人了解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法务会计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在开展法务会计研究的同时撰写普及性和推广性文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务会计知识普及活动。此外,海南社科联或拟成立的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等联合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其他机构,共同举办有关法务会计的研讨会,使法务会计在海南的认知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让更多的专业人士了解法务会计。
3.建立健全法务会计制度。从法务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法务会计是在健全的法律监管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己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法务会计体系。在我国法务会计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海南可充分利用国家赋予大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进行法务会计立法的试点工作,通过地方立法等形式建立法务会计制度体系。首先,海南省人大制定《海南省法务会计准则》。《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基本准则是制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基础,包括法务会计的内涵、特点、原则和一般工作准则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细化,对法务会计工作进行具体规定,包括法务会计主体、方法、程序等具体问题。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补充说明,可以增强具体准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包括法务会计人员获取证据的类型、法务会计的法律责任和损失计算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海南可以结合《海南省法务会计准则》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同时配套建立法务会计的相关的制度体系。一是要有统一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技术测评体系
;二是建立统一的鉴定监管制度,主要包括法务会计师责任制度、法务会计专家出庭作证和质证制度、法务会计鉴定收费标准等内容;三是法务会计的准入管理体系,即对法务会计师和法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统一的准入条件和准入程序,包括确立法务会计师考核标准及实施后续教育;四是建立统一的法务会计人员违法处罚管理办法。
4.进行法务会计执业资格认证,建立法务会计执业机构。海南可以在全国率先成立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开展注册法务会计师的资格认证,并且对其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以促进法务会计师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为基本理念。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除了负责法务会计师资格的认证和后续教育之外,还需要对已取得法务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定期进行年度审查。注册法务会计协会还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强化他们的行业自律意识与规范,确保法务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
海南可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务会计考试以及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试科目可以包括会计学、审计学、民法、经济法和诉讼法等综合学科。法务会计考试要独立于任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保证法务会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要求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及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
海南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成立专业法务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设置法务会计部门,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5.加快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对法务会计人才短缺的现实,海南除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外,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海南省教育部门要提高认识,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试验改革,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法务会计教育,尽快培养出既掌握会计知识又精通法律知识,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敬业精神的法务会计人员。现阶段可以在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开设法务会计本科本科专业;同时,也可以在海南大学会计学硕士方向中设立法务会计研究方向。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修、在职培训等方式培养法务人才。
[本文是2012年立项的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际旅游岛视野下的法务会计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sk(gj)12-4)和2012年立项的海口经济学院重点校级科研项目《法务会计在经济案件诉讼中的运用》(项目编号:hjkz12-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连秀红(导师:李日昱).法务会计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2.孙亚丽(导师:徐文华).法务会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3.盖地,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3(5)
4.张苏彤.美国法务会计简介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4(7)
5.谭立.论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联系和区别[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6)
6.曾哲,马莉.美国安然案对我国法务会计制度的启示意蕴[j].会计之友2010(2,上)
篇4
关键词: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不足;对策
一、理论研究上的缺陷
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法务会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章有380多篇,但真正有深度、有见地、值得重视的文章不超过20篇,专著可以查到的有7部,有几部还称为“教材”,但多是抄译国外。总体来讲,这些论著对于法务会计的概念、目标、假设、对象、职能、原则、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等都有所涉及,提出了许多学界未取得共识、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表明我国已有学者对法务会计给予了关注。其在论述上多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谈我国法务会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对策;二是谈我国发展法务会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建议。两种模式一般都要先谈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对策大都是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人才培养,完善法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此外,还有较多的文章专门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少数文章谈及国外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另有较少文章专门研究法务会计的理论框架或者其中的某一方面如法务会计报告、特征、原则等。
第一,不仅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上分歧还很大,不乏错误、片面的观点。
第二,概要性陈述过多,甚至是对国外观点的直接编译整理,内容也显得空洞。
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上,对实务操作、实践案例的应用性研究缺乏,很少看到完整的体现法务会计应用特点的实例解剖。而缺乏实证基础,研究结论也就流于无效。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研究的文章较多,实证性研究的文章很少。
第五,由于缺乏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系统,对法务会计的执业准则等的研究,只能借鉴国外经验,难有中国特色。
第六,研究不够深入,浅尝辄止。部分学者写一二篇法务会计文章后就不再探讨,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因而有深度的力作不多,文章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截至2008年12月初,能从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有关法务会计的学术论文只有388篇,与其他会计研究文献相比,法务会计文章数量甚少。
第七,目前已出版的法务会计书籍,多是两种理论模式:一是抄袭美国舞弊审计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理论内容;二是抄袭中国司法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理论,是用舞弊审计学、司法会计学拼接所形成的“法务会计”。
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
从中国目前来看,法务会计某种程度上已在实务工作中得到一定的开展,但主要限于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案件的审查,除了国家公检法机关和有资质的司法会计鉴定所开展的业务是否属于法务会计存在争议以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开展了零星的法务会计相关业务,但服务内容单一。目前我国的“法务会计”热还仅限于学术界(主要是会计学界),也没有形成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实践层面乏善可陈。
(一)人才匮乏
高校专业设置、师资、教材短缺,注会缺乏法律知识和开展相关工作的能力,法律工作者又普遍不懂会计。由于理论上欠缺,使得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有些高校虽已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及开展相关尝试,也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典型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二)社会认识存在误区、盲区
社会认知度较低,大部分专业人员不了解甚至还未听说过法务会计。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认识到公司内部的法务会计在调查雇员舞弊、解决企业经济纠纷领域的突出作用,未意识到法务会计人才处理这些问题的优势和业务能力。
(三)服务项目范围狭窄
法务会计实践主要集中于保险赔偿、海损事故理算等较为典型的业务以及有争议的司法会计上,而有关企业纳税及债权债务的会计、社会公正会计、物价理顺会计、基金会计等法务会计的实践基本上处于空白。
(四)绝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少涉及法务会计服务领域
绝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还停留在审计、验资等传统业务领域和少量的税务筹划等业务中,仅有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相关机构的授权下初步开展了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有些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从事了相关业务,但由于公信力原因,不仅业务量少,权威性也受质疑,并且业务范围过窄,注师普遍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影响了所获证据的针对性和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虽然从表面看国内一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重视法务会计业务,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宣传,但其广告意味大于实际业务开展程度。此外,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虽然相对较高,但在法律知识和调查技术上比较欠缺,而且大多还在从事其审计主业,并没有特定的法务会计人员资格和身份,人员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这使其往往只是将法务会计作为一项兼任的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法务会计实践中,更不会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总结。
(五)制度建设滞后
法务会计准则、资格认证制度、鉴定制度、诉讼支持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和标准等基本空白,传统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法务会计还没有涉及,对于如何认定信息的虚假问题、故意与过失行为的判定、帮助当事人计算赔偿范围与损失以及对当事人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认定等既没有相关的鉴定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行为准则作为指导,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相关的教育培训较为混乱,盈利目的性较强,滥竽充数现象明显
各种民间培训机构举办的所谓“高级法务会计师培训班”、“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无不自称是国内“首次”或者“首家”。有的高校开设“司法会计”专业后,在不改变专业课程的情况下,却随潮流改称“法务会计”专业。正规财经院校在开设相关专业上还比较慎重,而一些“非主流高校”则比较“前卫”,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会计学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其师资是否能保证值得怀疑。法务会计教育需要多学科、复合型的教学人才,但是既熟悉法务又精通会计学的教学人才非常少,科班出身、高学历层次的几乎没有,多是草台班子,拼凑的人马。另外,在专业归属上也不尽一致,既有把法务会计专业方向放在会计学里面的,也有放在法学里面的。
(七)法务会计的理念不普及
法务会计的理念主要靠一些学者发表不系统的论文、出版几部专著来进行传播,社会影响相当有限,而官方以及业内少有提及。
(八)缺乏专业性权威机构的指导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专业机构对法务会计进行规范指导,更没有其下属委员会负责法务会计工作。
三、完善法务会计理论研究与推进相关实践的思路
(一)理论层面
1.梳理国际法务会计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借鉴,着重研究美国的法务会计实践,并明确我国与西方国家法务会计的差异。我国香港的法
务会计发展较快,其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务会计业务,很有借鉴价值。
2.加强对有影响的会计诉讼案例的研究,如银广厦、深圳原野、红光实业、琼民源、东方锅炉等造假案例,安然、施乐和世通公司、麦克威尔通讯公司等舞弊案件,以及有“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之称的“大庆联谊案”等。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经济纠纷中涉及会计和法律的深层次的问题。特别在理论研究不足的情况下,研究案例对开展法务会计制度设计和实务操作有事半功倍之效。
3.厘清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独立审计、司法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法务会计是经济服务活动还是会计服务活动,对其进行合理定位。
4.研究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审计准则等行业规范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如何协调调整,以适应解决法律问题的需要。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规范和明确我国法务会计的概念、目标、要素、对象、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务会计理论结构和框架体系,以指导法务会计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法务会计理论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性学科,包括法务会计概念、基本原理、依据、标准及主体等内容,以此确定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2)职能性学科,如具体的方法、程序等;(3)部门性学科,如海难赔偿责任会计等。这种分类的理论体系既有层次,也便于分块研究。
(二)实践层面
1.建立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对具有舞弊审计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可以适当放宽考试标准,以便在短期内缓解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短缺的压力。在正式推行法务会计师资格之前,鼓励具有律师资格的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的“会计”和“审计”两个科目的考试;对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加试相关的法律科目,待其取得了合格证之后,连同原资格一起来认定其法务会计师资格,以利于尽快形成一支法务会计师队伍。
2.制定法务会计准则。主要包括法务会计一般准则、法务会计具体工作准则和法务会计报告准则。具体工作准则如法务会计执行业务的技术标准、执业准则和道德准则。这种准则是会计和法律两个职业的联结纽带,它既不能代替会计准则,也不能、不应该被会计准则所代替。可以考虑将法务会计准则置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之内,以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形式建立法务会计准则体系。
3.明确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体地位。我国目前还不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律业务,这是事务所拓展法务会计业务的最大障碍。国家应该出台有关办法,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法务会计工作,允许一些有条件、有实力的事务所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部门开展法务会计业务,扩大其执业范围,提升竞争力。另,笔者建议取消公安、检察机关以及法院内部从事有关法务会计鉴定的技术部门,而将法务会计行使的权力归于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司法机关设置法务会计人员,他们在从事法务会计鉴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而没有统一的技术鉴定标准,这必然影响法务会计鉴定的准确性,同时也不符合独立性原则,自审自鉴影响判决的质量,也容易产生司法腐败。因此,应借鉴国际惯例,将法务会计的任务交给会计师事务所,鼓励事务所开展法务会计业务。有关机构比如中注协可选取一些有资质的事务所进行培训与认定,颁发法务会计资质证书。
4.建立法务会计面向社会服务的工作规范。该规范应至少包含以下规定:(1)成立机构或开展业务的主管行政部门审批规范;(2)从业者执业资格规范,包括资格认证和年检;(3)委托和受理规范,建立统一的法务会计鉴定技术标准,如:法务会计鉴定证据的确认标准、法务会计鉴定证据的定量计量标准、综合判断标准、鉴定结论出具标准等;(4)收费规范。
5.成立法务会计行业管理机构。西方国家的法务会计组织和机构比较成熟,如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法务和诉讼服务委员会(FLSCommittee),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下属的调查与法务会计专家联盟(CA·IFA)。依照通行做法,我国的法务会计行业管理委员会可以从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立法务会计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接受中注协的管理,对协会理事会负责,专职对法务会计业务进行管理、指导、监督。中注协应加强与中国律师协会的沟通、协调、合作。
6.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增加法务会计方面的内容。
7.逐步扩展法务会计的运用范围。有学者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即我国目前可以有选择地推广运用企业税务会计、司法会计、保险赔偿责任理算会计、海损事故理算会计等法务会计,这几个方面在我国实务中具有一定的基础,至于社会福利保障会计、物价理顺会计、债权债务理算会计、社会公正会计、基金会计等,由于客观条件不甚成熟,可待条件相对成熟后再予以推广。
8.人才培养。通俗地讲,法务会计人才既要懂财务、会算账、能查账,又要熟知法律规范、证据规则与诉讼程序,完全属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是发展法务会计的当务之急。措施上基本分为3种:(1)对本、硕、博学生的学历教育;(2)对有注会、注税、司法资格人员的职业教育;(3)各种培训班性质的社会教育。有学者提出,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法务会计本科专业的申报,鼓励那些已开设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或其他法学专业的高校积极申报法务会计专业。可以先在二十所CPA高校中进行试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若山.法务会计——二十一世纪会计的新领域[J].会计之友,2000(1).
篇5
为了提高建筑业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提升专业律师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促进建立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的长效机制,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决定建立起法律事务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对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活动和日常经营管理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越来越多,如各种合同关系、知识产权、劳动纠纷、财务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规范。建筑业企业既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做自觉
守法的企业,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合同额通常较大,生产周期长,涉及方面较多,质量、安全及其他管理过程相对复杂,与其他许多行业相比,建筑业企业被非法侵害或有可能违法的机率往往较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更为突出。如果建筑业企业不知法、不懂法或不守法,就很有可能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或是因其某些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
在国外,许多大企业不仅聘请专业律师做常年法律顾问,而且在企业内部还有健全的法务机构和法务人员,将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全过程。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在自身的法务工作上起步。但是,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建筑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提高自我维权能力的重要性,法务工作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企业法务人员及工作机构,在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中缺少必要的法务研究程序,往往把法务工作单纯理解为法律诉讼,一旦出现了法律纠纷,通常只能是临时聘请律师进行事后补救,致使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为此,抓紧开展和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在继续做好专业律师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服务水平的同时,帮助建筑业企业增强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化解能力,将法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及其实施的全过程,对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维护建筑业企业和广大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都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以提高建筑业企业依法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
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包括增强企业自身的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和提高专业律师对企业的法律服务水平两个方面。当前,重点是要帮助建筑业企业培养一批自有的法务工作人员,建立起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提高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及水平。
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要组织地方建筑业协会、律师协会逐步组建起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专家库,形成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的服务网络。法务工作专家库主要由熟悉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的有关专家和资深专业律师组成。在组建地方法务工作专家库的基础上,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要组建全国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专家库,指导和推进全国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
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要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建筑业协会、律师协会,帮助建筑业企业培养一批懂工程、懂管理、懂法律的法务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法律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逐步实现建筑业企业法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当前,要重点抓好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建设。
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人员,可分为法务总监(法务经理)、法务助理两个层次。法务总监(法务经理)应当是建筑业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总负责人,协助总经理(总裁)从法律方面指导企业相关业务的开展,并可参与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研究与决策。法务助理则协助法务总监(法务经理)从事企业具体的法律事务工作,可在企业的法务工作机构或派到工程项目经理部工作。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将合作开展建筑业企业法务人员培训工作,制订培训工作规划,编制培训教材,统一培训标准,组织能力考核。
推进建筑业企业法务工作,要充分发挥各地律师协会的作用,形成专业律师的服务网络,并与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机构和法务工作人员实现对接,有效地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各地律师协会尚未建立建筑房地产业务委员会的,应当尽快抓紧组建;已建立建筑房地产业务委员会的,应当公布熟悉建设工程业务的专业律师名录,并采取与当地建筑业协会联合召开法务工作推进会、研讨会等方式,共同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法务工作进程。
篇6
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约束引导,企业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密集的今天,企业与外部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化,依赖于原有的人治模式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特别是解决企业相关法律问题时变得举步维艰。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环境下,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以及引导企业发展主要途径的法律手段越来越受到青睐;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其内部以及外部关系的调整也无时不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特别是应用在调整和规范企业间关系以及其内部劳动、财务管理、关系等领域的合民商法律相关知识使用频率更高。在这种形式下,企业法务制度的建设完善对于克服企业发展与管理瓶颈更显得极为迫切。
二、企业法务制度建设的途径
第一企业领导层充分提高认识,明确法务制度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将企业法务制度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引导企业员工整体法律意识提升;第二完善企业法务部门职能建设,实现企业高层领导负责,业务部门共同配合企业法务工作的组织模式,建立健全事前法律风险防范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工作机制;第三企业定期开展合同审核管理、法律事务调研、员工法律培训以及企业行为法律风险评估等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务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量化企业法务部门工作职责、具体工作流程限等;第四提高企业法务专员工资待遇,拓宽培养渠道,注重法务专员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企业法务工作团队。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出善我国法务制度相关政策与立法,在法律层面赋予企业法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针对企业法务专员职称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明确企业法务专员地位与工作职责,规范业务行为;企业注册地主管政府部门积极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奖励机制,通过组织所辖企业开展法律风险预防和企业法务制度建设评比等活动,针对法务制度建设突出的企业与个人予以奖励,对法务制度缺失或不规范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适当经济处罚;通过组织企业定期经验交流,促进所辖企业法务制建设落到实处。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法务会计;财务会计;区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律案件中经济案例的比重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上升,且门类日益繁多、情况逐渐复杂、手段更加隐蔽。在处理具体的案件或纠纷等法律事项时,必须同时解决事实与法律两方面的问题,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受其专业知识、技术方法、业务手段的局限,只能处理法律问题和简单的事实问题,而一些较为复杂的专门性事实问题(如财务会计问题)则只能交由有特定专业资质的人员处理。于是,一种融合会计学与法学为一体、协助法律工作者查证案件或纠纷涉及的财会事实的新工具——法务会计应运而生。李若山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法务会计是在社会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界对法律界的专业服务。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财务会计自然存在共同之处,关系比较密切,但其所服务领域、业务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与传统财务会计存在区别。
一、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应用会计学
会计学可分为理论会计学和应用会计学,其中理论会计学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史等;应用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法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可见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与财务会计都属于应用会计学。
(二)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财务会计为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服务,法务会计为法律工作者处理法律事项服务,因此它们都属于会计服务活动,其最终成果(财务报告与专家意见)所依据的事实材料都来自于各项经济活动。但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业务通常是由会计事项和会计活动组成,而法务会计活动本身是对案件涉及的会计事项或会计活动进行检查、验证和鉴定,并据此作出判断,发表专家意见,通常是在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上开展的。因此,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财务会计是为某一特定主体(会计实体)服务的,要对特定主体(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经济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法务会计的主体不是单一主体的单一会计,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凡经济纠纷、诉讼案件中涉及到会计事项的认定、判别,均与法务会计有关。法务会计的空间范围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一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二是社会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三是司法机关(检察、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等)以及政府审计部门、纪检部门。
(二)职能不同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财务会计有核算、监督两项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侧重对事实的描述,主要是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结果进行报告。监督职能侧重于纠正偏差,主要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财务会计的这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法务会计职能的作用范围则远远超出了财务会计,不仅局限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在解释财务问题、强化会计的控制职能、收集会计数据以提供诉讼支持、保护和惩戒会计职业人士以及其他有关人士等方面也能提供信息支持。
(三)目的不同
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有“会计”二字,但二者的目的却有着天壤之别。财务会计的目的是着重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提供信息具有公开性。而法务会计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完成受托责任,它是对经济活动(或者经济纠纷)中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提出专家性意见,为法庭、仲裁或鉴定机构提供相关证据。
(四)内容不同
财务会计的内容是用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法务会计的内容则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财产资源等规定的详细程度,因此,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法务会计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我国学者对当前法务会计内容的认识较为统一,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理算会计;(2)债权、债务理算会计;(3)保险赔偿理算会计;(4)社会公正会计;(5)物价会计;(6)基金会计;(7)司法会计;(8)海损事故理算会计;(9)社会保障会计。
(五)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在工作程序上,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财务会计的工作程序即会计循环可概括为七个环节:(1)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2)过账;(3)结账前账项调整与结账分录;(4)对账;(5)试算平衡;(6)结账;(7)编制财务报告。各环节具有连续性和继起性,且凭证、账簿、报告的格式、内容、编报程序与要求多由国家统一规定。而法务会计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工作程序的特殊性,大多是从接受受托责任到事件结束工作报告的报出,不存在会计期间的连续性,更不需要继起性。一般来说,其工作程序应包括:(1)会见委托人,明确受托责任;(2)初步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对受托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3)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实施的策略、步骤、方案等;(4)获得证据材料;(5)计算、分析;(6)报告,即将法务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系统表达出来。
在工作方法上,财务会计大量使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法务会计作为一门复合性学科,不仅使用会计的方法,有时还大量使用审计的方法、统计的方法(如抽样分析法等)及收集证据的方法等。常见的方法有:审阅查验法、关联核对法、座谈询问法、实物勘察法、分析比较法、综合计算法等。
(六)执业规范不同
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关键在于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会计规范。财务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还要受到统一会计规范(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的约束,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会计规范形式,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法务会计的执业活动涉及三个规范,即会计准则、法务会计准则和专家证据准则(谭立,2006),前两者为会计行业规范,后者为法律规范,三者关系密切,又相互区别。法务会计工作就是将会计语言记录的财会事实翻译成法律语言表述的案件事实,也就是说财会事实经由法务会计之手以专家意见形式送达法官手中,成为其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法务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与法律两个职业的联结纽带,起到了由会计准则通向专家证据规则的桥梁作用。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务会计准则外,许多国家的法务会计业务活动都是参照审计准则执行,但制定统一的法务会计准则仍是必然趋势。只有建立健全法务会计准则,才能使法务会计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保证执业质量,提升职业信誉,才能实现法务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准则和惯例的联系和沟通,指引法务会计健康发展。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一准则体系已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为建立法务会计准则提供了基础性框架。(七)报告不同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法务会计报告是法务会计工作者根据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卷宗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等,对案件或纠纷等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作出专业判断所形成的一种书面结论性文件。法务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有十分显著的区别:
1.用途和使用者不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用途在于为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而法务会计报告适用于诉讼实践,为法律事项承办人、当事人等提供认定相关财会事实的专家证据。
2.反映的范围不同。依据“会计主体假设”,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事实仅局限于某一会计主体的相关经济业务;而法务会计报告不存在“会计主体”的限制,它是依照法律事项来划定空间活动范围,凡是法律事项涉及的会计事实都必须查清、核实,并向委托人报告。可见,财务会计报告与法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事实范围差异较大。
3.内容和格式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常见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以格式报表为主题,表注及相关信息和资料作为辅助,其中每张报表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法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反映了法律事项所涉及范围的财会事实,通常情况下,法务会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引言、对财务会计资料的分析论证过程和最终的结论等。如果报告人占有资料不充分或资料很少,也可发表“无法作出明确结论”的报告结果。不同经济纠纷或案件的性质、内容不同,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完全一致,因此,法务会计报告没有固定格式,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业务对象和使用对象,按委托人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格式。
4.时间要求不同。依据“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财务会计报告作为对企业不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的分期综合反映,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而法务会计是在涉及会计领域的经济纠纷和诉讼发生时,对财务事项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与处理,着重于向法庭提供临时的审计证据。
(八)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同
法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同所有会计人员一样,应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道德素质方面与审计人员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在业务素质方面,法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边缘学科,对法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较之一般会计人员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仅必须精通会计与审计知识,以便合理解释涉案对象的财务事实,甄别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提供有助于法庭判决的有效证据,而且必须熟悉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税法、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等各种法律和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实现会计事实与法律程序的有效对接。此外,还需借助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来透析经济行为背后的欲念和动机。总之,法务会计人员的知识层面要远远高于传统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层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谭立.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当代财经,2005,(8).
[2]成慕杰.法务会计及其人才培养初探.财会通讯,2005,(2).
[3]孟祥东.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文杰.法务会计相关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5]李若山,谭菊芳,叶奕明,洪剑峭.论国际法务会计的需求与供给.会计研究,2000,(11).
[6]谭立.注册会计师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五题.经济管理,2006,(13).
[7]李雪婷,王东清.论法务会计在司法诉讼中的信息支持.事业会计,2005,(5).
篇8
法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WTO规则下,法务会计属于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我国加入WTO时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的,从我国加入WTO到2006年12月10日,是“过渡期”,市场准入和开放是渐进式进行的,这样,从时间上来看,对服务贸易的全面开放的限制已经到了终点,法务会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起点,我国作为WTO成员,既面临着法务会计事务的全面开放,也面临着法律会计理论国际接轨问题,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国际上,法务会计已经被应用到反倾销领域,发展好法务会计,也有助于我国有效的应对贸易摩擦。
法务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法务会计,是法学和会计学的结合,是两者交叉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会计学的分支。所谓法务会计就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对在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和报告结果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的运用型学科。
法务会计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一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二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三是检察、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还包括审计、纪检部门。法务会计的对象是经济纠纷中需鉴别的与经济纠纷相关的反映纠纷资金运动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包括财会部门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法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分析会计资料,为经济纠纷的处理提供会计证据。法务会计既涉及到会计知识,又涉及到法律知识,所以在进行法务会计工作时必须遵循法律活动和会计工作的相应原则。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重点性原则、专业性原则等。
法务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职业。在美国,法务会计不仅在政府部门如联邦调查局、国内税务署得到开展,而且在银行、保险及一般企业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法务会计准则,但法务会计不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发展迅猛,被广泛应用到国际商事纠纷中,尤其在“两反一保”事务当中。
在我国,“法务会计”还是个新生事物。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法务会计的任务也日益繁重。政府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开始关注法务会计行业的发展。近两年,关于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一些高等院校也逐渐设立了法务会计方向的专业,并对在职人员提供了研修班等形式的教学方式。当然,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法务会计的发展主要还是局限于司法会计鉴定、保险理算等业务领域,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法务会计的新型领域尚未涉足。因此,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法务会计内容、服务领域等方面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积累有很大的差距。
法务会计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的应用
法务会计在国际商事纠纷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反倾销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我们利用好,能够有效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 自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以来,全世界约七分之一的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我国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有关人士曾估算过,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每年平均损失800多亿人民币,中国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这样在计算生产成本时,采用替代国,使我国不该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却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另一方面,在遭受一些具体的反倾销案中,在确定出口价值和生产成本上,存在较大误差,最终被认定为倾销的存在。上述两种情况都与法务会计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我们来分析法务会计在欧盟认定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中的作用。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是认定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之一,法务会计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认定市场经济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欧盟把“企业有一套明晰的基础会计薄,该帐薄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作为认定市场经济地位五个标准之一,2006年9月初,中国与欧盟(EU)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双边会谈。在会议上,双方讨论了关于欧盟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清楚地指出,要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仍存在四个重大障碍,即政府的影响力、会计准则、破产法以及金融服务领域的改革。巴罗佐表示:“在确定反倾销价格和成本时,这些因素都是相关的。一旦(中国)达到了这些标准,我们一天也不会多等。”虽然影响欧盟拒绝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因素很多,但如果单纯从技术方面来看,我国不完善的会计制度,尤其是法务会计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法务会计在具体反倾销案件中的作用。在反倾销调查发起之后,调查机关与有关当事人之间迅速卷入了一场关于产品成本和价格的会计争论之中。法务会计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会计专业证据证明不存在倾销,这些证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证明被调查人的成本会计制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法务会计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证明被调查的中国企业采用的成本会计制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证明被调查人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法务会计人员在诉讼中必须获得充分的证据以证明应诉产品的市场经济条件。证明被调查人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摊客观、公允,法务会计人员要证明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真实而客观存在的,会计数据的表面特性与其背后的经济事项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证明生产和成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因此,法务会计人员需要取得证据,证明被调查人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实践中表明,法务会计应用的好与坏,关系着倾销成立与否,我们下面举一反一正两个案例。在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焦碳倾销案中,欧委会认为无法确定该出口商的所有出口销售是否都反映在会计薄中,认定该企业的会计薄没有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遵循国际通行会计准则,因此拒绝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在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另一例反倾销案――“黄磷案”中,涉案人云南马龙公司的各类财务报表非常规范,采用的会计准则、记帐方法、收入确认原则、帐龄法、坏帐准备、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构成和摊销等完全符合欧盟的会计准则标准,因而被给予了市场经济地位。
发展我国法务会计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的法务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应对欧盟倾销方面却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欧盟认定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把我国的法务会计健全与否作为认定条件之一。为此,我国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补充和完善已的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立法务会计开展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的鉴定技术标准、基本准则、具体规则、工作程序与方法、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规范体系,并监督执行状况和执行力度,努力为法务会计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加强法务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法务会计理论教育。如增设“法务会计”课程或专业方向,鼓励学生修法务会计专业课程。其次规范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法务会计行业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法务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制定一套法律法规,将法务会计师的执业资格要求、执业准则等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在法律中明文规定法务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惩戒不当执业,使法务会计师在执业时有责任心。另外,政府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对法务会计师或其所属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规则的遵守情况、业务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并依照相关规定对法务会计师违反法律行为进行处理。
篇9
关键词:法务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法务会计的含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规模日益庞大,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与此同时,各国为了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颁布了许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犯罪、经济纠纷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几乎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与会计和审计有关。而通过法律来调节市场经济行为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对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来说,法律诉讼将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2002年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法务会计准则公告-APS11》(statementofforensicaccountingstandardsAPS11),其中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法务会计服务是“为解决争端或法庭诉讼的需要”。张苏彤(2006)认为,法务会计的总目标就是“为相关人士或组织提供、陈述或解释会计证据信息,满足法律的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法务会计提供的服务不仅内容上要满足法庭诉讼的需要,而且在形式上也要符合其要求,法务会计可视为以法院裁决经济案件中的罪犯可接受的形式提供财务信息的科学”。
二、法务会计(人员)对外承担的会计职业责任
1.什么是会计职业责任。提到会计责任,人们想到的好像就是当事人因会计舞弊案件受到的责罚,其实这是法律认定的狭义责任观。一般而言,会计职业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作为某个组织成员,应该富有服务于组织经济利益的责任。当前主要表现为会计应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并通过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为提高企业的年经济效益服务。1.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即会计行为当事人呢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3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是会计行为当事人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契约,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伦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1.4自愿责任:自愿责任处于自愿选择主动承担对于组织和社会的义务,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简单的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2.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前已说过“责任”的含义,这里就不加赘述。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主要分为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前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应尽的职业责任,后者为法务会计人员因未履行其职业责任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法律制裁。首先说会计责任:法务会计服务就是“旨在寻找符合既定责任或公司其他活动合法性目标的证据”,法务会计的行为方式可归为三种类型:法务会计调查、法务会计鉴定和法务会计咨询,这也是法务会计责任的负责对象。国内外的法务会计服务范围以及会计责任的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国内实务界一般以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作为他的会计责任对象;而国外实务界出了提供法务会计服务,还提供一些会计、审计甚至非会计非审计的业务。法务会计的法律责任是指法务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提出了欺诈或错误的专家意见或有其他违法行为而应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一般受当事人委托而成为专家证人,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作伪证的刑事责任。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务会计人员受公司司法机关指定或聘请而成为鉴定人,承担侵权责任或同时承担行政责任和作伪证的刑事责任。
三、法务会计(人员)的自身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1.1专业胜任能力。法务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即法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职业道德角度看专业胜任能力还需强调的是法务会计人员应努力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意识、服务社会意识等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内在意识反映到外部行为,正确处理公与私、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切实遵守客观真实性、合法合规性、专业针对性等原则。1.2职业纪律与责任。法务会计的职业纪律是指在执业过程应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章、行业规范,按时完成委托业务。法务会计的职业责任,是指法务工作往往会触及到不同方面的利益,经常遇到矛盾,甚至会遭到挫折和打击。具体表现为:保守秘密,执行相关规定,开拓创新意识,坚持独立工作等。2.如何加强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2.1加强法务会计基本职业素养建设。如会计审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法务会计人员要通过审查企业的各种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来追查与所调查事项有关的事实,审计技术能帮助法务会计有效地搜集证据并鉴别真伪)、辨别舞弊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尤其是证据规则知识,对法务会计人员来说对证据规则的理解至关重要。这包括证据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如何合法获得证据、如何保留证据、哪些证据当事人需要证明、哪些证据当事人无需证明、如何举证、举证责任如何分配、举证的时限与证据交换等)、高度地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沟通技巧(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敬业的精神等。2.2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协会组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也可以成立规范、权威且配套齐全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维护社会公众和会员合法权益,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组织实施法务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对法务会计师的任职资格及其事务所的职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等等。2.3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法务会计执业道德准则。现代法律会计发展较早的美国已经早制定了注册舞弊审核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我国亟需制定一套指导法务会计师工作、规范其行为、保证其工作质量、明确其执业责任的准则,有利于法务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规范化、维护法务会计师的职业信誉。2.4健全会计法务制度。加快法务会计的相关制度建设,由财政部、司法部牵头,组成由会计界法律界共同参与的研究机构,开展对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着手进行法务会计制度建设。
作者:李凌吉 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谭立《财会月刊-对法务会计法律责任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2]陈国辉崔刚《会计之友-论新时期的会计职业责任观》.
[3]GeorgeA.Manning.FINANCIALINVESTIGATIONandFORENSICACCOUNTING(secondedition).CRCPress,Taylor&FrancisGroup,2005.
篇10
(一)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现公司治理目标会计信息失真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一方面影响企业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影响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和社会竞争力的加大,涉及法务会计的业务内容逐渐增多。企业都希望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并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会计学与法学相结合培养的法务会计人才既熟知财务会计,又精通相关法律知识,与其他传统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相比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法务会计人员能够运用其拥有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对公司的经济行为和财务事项进行事中监督,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以其独立的主体地位来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提供适当的财务证据,增强司法案件定性的准确性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领域中的会计舞弊和经济腐败现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相应的司法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如何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造成的损失、如何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定量、如何对司法案件定性等问题都需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会计舞弊案件中的证据搜集技术性很强,远远超出了法官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因此,举证责任由谁承担也成为一个疑难问题。将会计学与法学相结合培养的法务会计人才是融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了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法律事项,也熟悉法律事务中涉及的会计知识和会计资料性质。因此,在会计舞弊等经济案件中,法务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对有关财务事项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判断,为法院提供适当的财务证据,从而增强司法案件定性的准确性。
二、会计学与法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是法务会计的学科定位
法务会计的学科定位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争议的问题,这对构建法务会计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进度。对于法务会计的学科属性,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主要有会计学科论、双重学科论、法学学科论等三种观点:会计学科论认为法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双重学科论认为法务会计是一门集会计学与法学的交叉性学科;法学学科论认为法务会计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法务会计的学科定位成为解决法务会计归属之争的关键问题。会计学科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定位在应用经济学中,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定位在管理学中(工商管理)。法学被定位为国家一级学科,而法务会计作为一门融会计学、法学及其相关学科为一体的新兴会计学科,是会计学延伸到司法领域后的产物,其研究对象和目标都围绕会计领域,从业人员主要是法务会计师,因此,应将法务会计定位于会计学科中。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与法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视法务会计学历教育1.将法务会计作为独立的专业立足于本科学历教育为了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我国教育部应将法务会计列入国民教育专业目录,以便高等院校能够将法务会计作为独立的专业,并立足于本科学历教育,整合会计学与法学教学资源,积极推动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专业的发展。2.将法务会计作为专业方向融入硕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中,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还是空白,应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借鉴有成功经验的院校的教学方法,在会计学专业硕博研究生教育中开设法务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与实务研究,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从事法务会计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积极开展法务会计继续教育首先,法务会计专业老师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应对我国高校会计学和法学专业教师进行法务会计理论和实践培训,鼓励我国高校会计学和法学专业教师攻读法务会计硕士研究生,提高法务会计人员素质。其次,对法务会计师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加强对法务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设置专门的法务会计师委员会,专门负责法务会计师的资格认定和后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