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产生;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美好的今天;同样,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人类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劳动者努力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大多数家庭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子女一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艰苦创业、吃尽千辛万苦的父辈们,给了子女莫大的爱,甚至爱的没有了理性的思考。于是乎,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父母只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即使他们在家中“为所欲为”,父母也心甘情愿,在两代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简单、最轻松的劳动也与之无缘了。
去年,我曾遇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农村寄宿制中学校门口,一位母亲请求保安让她进入校园。保安问何事,她说:“女儿在家中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都是我给系,现在在学校住宿,实在不放心,来看看”。我们也常见新闻媒体这样的报道:新生入学,校园内车水马龙、道路堵塞,几代人送子女报到,前呼后拥,办手续、扫宿舍、理床铺,一切父母代劳。开学后,衣不会洗,地不愿扫,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大有人在。
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吗?能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吗?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吗?能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吗?因此,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不容忽视,应充分认识它的育人作用。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需要。《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我人民民主,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国内封建思想余毒、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等仍在不断地侵蚀部分人的灵魂。而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强,免疫力差,他们很容易走上邪路。如果不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劳动意识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势必导致他们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品行不端。这样的人,怎么能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怎么能担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呢?
其次,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期,可塑性大,在这个时候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和锻炼,可使他们从小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树立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从小养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他人同甘共苦的习惯;自觉地把“劳动作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而不是被迫地参加劳动。如开展“小手洗大脚”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一日的辛劳;开展“割麦一日行”活动,体味“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带领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若在青少年时期忽视了劳动教育和锻炼,则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鄙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成天躺在父母舒适的臂弯里享清福,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社会的包袱,要么是社会的罪人。
再次,劳动技术教育是拓展脑力劳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从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大都是抽象的。如果能在课内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术,课外、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促进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充分认清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还要注意纠正几种错误的做法:
其一,要纠正部分教师认识上的一种偏见。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抱着应试教育的固有思想不变,只盯着学生考高中、考大学。认为参加劳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只要学生成绩好,就什么都好。这种只重智育,轻视劳动技术教育、轻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如果在教师身上不转变,怎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怎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其二,应纠正部分家长的错误认识,消除他们的溺爱心理。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到学校是读书的,不是来劳动的。看见自己的孩子参加劳动,心疼得不得了,还振振有词的说:“我的孩子在家里都没干过活,哪能在学校里干这样的活?”个别家长甚至主动帮自己的孩子做值日,完成劳动任务,让自己的孩子到一边去玩。更有甚者,看见自己的孩子劳动积极,竟然教训孩子:“你真笨,就不知道少干点?”我们不妨想一想,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学校、家长委员会讨论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错误认识,取得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篇2
一、 新课程条件下的劳动技术课有被削弱的趋势
1.劳动技术教育被研究型学习等新型课程所代替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大多数的学校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选择了具有时代色彩的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开设了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劳动技术课也就形同虚设。
2.劳动实践基地已经被占用和荒废
在 80年代—90年代建立起来的劳动课实践基地,由于现在劳动课不能正常开设,大多数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被改做他用,只有少数被转为综合实践基地,如学校农场,校办小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大多数已经转卖或被社会占用,劳动课的开设失去了条件和可能性。现在许多学校因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不能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
3.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缺乏劳动教师教育的条件
现在新建设的综合实践基地是按照新的研究型学习的要求建设的,许多综合实践基地不适应劳动技术课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的设施,没有与劳动技术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很好对接,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参观、绘画、摄影等,没有以劳动为内容的实践内容,达不到劳动实践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被削弱和冷落,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的下降和劳动观念的薄弱。据对学生劳动技能情况的调查,现在60%以上城区的中学生分不清庄稼的类型;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和叠衣服;有的学生连烧开水都不会,更不用说一般的劳动技能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劳动锻炼,不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里,许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做值日,劳动观念的淡薄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劳动技术课的冷落和停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二、 新课程条件下劳动技术应该加强
1.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加强规划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淡薄,许多学生不知道劳动的作用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和食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强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城区的中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区,很少有机会接触劳动,加强劳动技术课教育是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开设去代替劳动技术教育。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规划,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劳动技术教育。在开设好与新课程配套的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时间和内容。
2.综合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原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的设施,通过增加部分相关设备、设施,在保证综合实践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很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要不断完善劳动技术教育条件,达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篇3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现状,笔者走访了潮州市的25所中小学,从中抽取了有代表性的6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所选学校包括了中学和小学办学层次,既有发达乡镇的学校,又有欠发达乡镇的学校,调查所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概况。调查共回收学校问卷25份、信息技术科教师问卷18份、普通学科教师问卷88份、潮州籍在校大学生问卷56份和中小学生问卷498份。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方面,采用SPSS、EXCEL和问卷星等工具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地显现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潮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2.1.1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缺乏
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机房的建设和设备的后期维护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潮州虽处东南沿海,但经济主要以中小劳动密集型私营企业为主,公共财政收入有限,致使在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投放不足。从调查结果看,潮州市很多乡镇学校缺乏必要的设备或设备严重老化,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在调查涉及的潮州市25所乡镇中小学校中,由于没有机房,有11所学校未开设信息技术课,2所学校只上理论课,有3所原来开有信息技术课的学校,由于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而停开,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只有9所。
2.1.2乡镇中小学缺乏设备维护的力量
有些中小学虽然建有机房等信息化设施,但由于领导不重视、缺乏设备维护技术和后期维护投入,致使建起的机房和设备,故障频频和老化,甚至提前变成了报废机,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一学校的机房有50台机器,虽还未过规定的报废期,但近一半的机器由于缺乏后期维护而无法使用,学生上机时只能多人用一台。还有的学校建有机房,但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的理由是机器配置低,没办法安装运行教学所需软件。经分析后发现主要问题是内存容量小,只要投入极少的费用升级内存后是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
2.1.3软件和教学资源建设有待加强
从调查中还可看到,学校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和教学资源建设,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配备上,对软件和教学资源的投入少得可怜。由于缺乏软件与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因此放弃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而选择传统式教学,或在网络上搜索一些资源拼凑,影响了教学效果。调查显示,缺乏高质量的软资源是影响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各方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虽然教育信息化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信息技术课也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但由于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的信息技术课在各地区和城乡中小学之间发展也不均衡。海南、山东、江苏等省已将信息技术课以不同方式纳入高考,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在中考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在潮州,信息技术课即不是高考科目,也不是中考科目,人们对信息技术课采取了一种漠视的态度。乡镇中小学在办学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对信息技术这门高投入、低产出的课程更是敬而远之。
2.2.1学校领导不重视
乡镇中小学的校领导对信息化教育的内涵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往往吃不透、看不明。在绩效考核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双重压力下,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安排给语、数、外等主课。而信息技术课能不开就不开,能少开就少开,对于教学也没有考核要求,致使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长期处在一种应付、散漫的状况。还有些学校课表上虽列有信息技术课,但却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所挤占,成了名符其实的课表课程。有些学校即使上了信息技术课,也多成为学生的休闲课、玩耍课。
2.2.2信息技术科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作为副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科教师,往往还身兼学校的网络管理员、机房管理员和教辅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报酬却比主课教师低,绩效考核和评聘职称也往往得礼让主课教师。引起了广大信息技术科教师的埋怨和不满,从而也导致多数信息技术科教师责任心不强、授课热情不高。课堂上一味迎合学生,对于课时被挤占,多采取不抗争。长此以往,信息技术科教师和信息技术课在学校中日益被边缘化。
2.2.3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乡镇中小学生大多笃信升学改变命运,所以平时学习更关注于主课学习,即使很想学习信息技术,迫于升学压力,也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在乡镇成长的中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所限,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全面,更关注于其在聊天、游戏和娱乐方面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在信息获取、传送、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知识却不太热心学习。
2.2.4家长不支持
由于信息技术对乡镇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还不像城市一样广泛和深刻,所以乡镇中小学生的家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较为片面,简单地将信息技术教学看作教学生玩电脑。怕学生学会电脑后沉迷于网络,因此家长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家长会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也会支持学生报各种文艺特长班,但对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则有偏见。家长们的这种思想也会传到学校,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产生消极影响。
2.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电子书包、班班通、堂堂用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已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深度不断推进、广度不断扩展。调查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处在起步阶段,推进还存在一些困难。
2.3.1对整合的内涵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潮州乡镇中小学教师仅仅是将信息化设备作为教学信息的展示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多停留于形式,不够深入,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也就更谈不上新型学习环境的形成了。
2.3.2缺乏硬件设施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离不开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的信息化课程资源,调查发现,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潮州乡镇中小学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备、配置低,相关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教师感到实施整合困难重重,往往就此作罢,或只能进行简单的尝试。
2.3.3缺少整合能力及教育理念落后
除此之外,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不够,也表现在教师缺少整合能力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老师们渴望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培训、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培训和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调查发现,只有两成老师经常参加相关的培训,大多数教师由于得不到好的培训,缺乏相关技能,因此没有办法使整合进一步深入到学科教学中。
3促进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充分沟通,并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切实提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3.1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但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切实地感受信息化基础设施匮乏是阻碍潮州市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对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做好信息技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1)潮州属广东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收入有限,很难做到辖区内全部中小学都能得到充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投入。有限的投入往往流向城区学校和面子学校,造成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今后,政府应以发展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重点,经费也要向乡镇尤其是贫困地区适当倾斜,加强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在城乡间能够均衡发展。
(2)针对潮州乡镇中小学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一次性投入大,后期忽视维护升级的现象,应专门划拨资金用于设备的维护升级和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监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长期开展提供保障。
(3)潮州很多华侨和民营企业家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政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设立各种政策,积极吸引他们捐资乡镇中小学,兴建信息化教育设施。如颜锡祺中学就是由华侨捐资兴建,配备了较全的信息化设施,使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得以正常开展。
(4)解决信息化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一个可行途径是将资金集中使用,建设区域性的云计算教学平台和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各学校通过网络共享这些资源。学校只要投入少量的资金,配备简单的终端就可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并可避免后期的维修、升级和设备更新等开支。
(5)大力推动辖区内各乡镇实施创建教育强镇工程,不断增加对乡镇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质量、升层次为主线,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入快速前进的轨道。
3.2转变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地位
要改变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的面貌,首要的条件就是提升认识、转变观念,着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在乡镇中小学中的地位。
3.2.1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列为中考科目
改变潮州乡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后面貌最直接、见效的途径是逐步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列为潮州中考科目,可以倒逼各级政府和学校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3.2.2改变信息技术教学观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调研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简单看成学习计算机技能,违背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初衷。很多人认为计算机技能可以到大学再慢慢学,从而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也错过了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时段。因而,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观念,认清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严格按照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实施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本质上。
3.2.3扭转社会、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片面认识
笔者要加大宣传,使社会和家长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能力已成为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摆正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可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场合向家长宣传中小学开展信息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的成果,邀请家长旁听优秀示范课等,让家长们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对提升孩子素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实惠,从而扭转社会、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片面认识,为中小学开展信息教育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3.3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有益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潮州市乡镇中小学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笔者主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3.3.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教育的融合不断深入,教师也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潮州市乡镇中小学教师信息教学化能力的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空泛和效果有限等问题,笔者认为,培训内容应避免泛理论化,多贴近一线教学实际,多一些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可多让优秀的一线教师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将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将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观摩学习、校校交流、送课下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短期目标培训和长期能力培养相结合;采用将培训教师对象分类、分层、分岗、分学科、分目标培训的方式。可选派骨干教师到信息技术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将先进经验带回,带动其他教师,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可以采取与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协作,依托高校专家的教育理论和科研优势,定期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3.3.2探索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调查发现,潮州乡镇中小学教师在借助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时,大多习惯采用讲练法和演示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可结合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乡镇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
3.3.3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
要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仅靠信息技术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各自的学科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都应有意识地开展此项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信息熏陶。所以学科教学必须冲破课程教学的局限,与信息技术达到一种深层次的融合,既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又可以使学生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从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得到提高。
3.4注重信息化软资源的建设
信息化软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等,它是成功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粮草。所以除硬件建设外,也要重视信息化软资源的建设。潮州市部分乡镇中小学购置和自建了一些信息化软资源,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部分教学资源。总体上信息化软资源还相对缺乏、分散和缺乏共享机制,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面临的问题。
(1)加大对软资源建设的投入,集中建立统一的软资源库,实现软资源的分享和共享,依托粤教云等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
(2)可启动精品资源课工程,鼓励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制作符合乡镇学生认知特点、具有特色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优秀教学资源。
(3)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学软件和课件大赛,通过大赛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提高广大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并不断充实软资源库。
(4)将MOOC、微课、翻转课堂和MOODLE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平台引入乡镇中小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尝试,从而不断积累教学资源。
4结语
篇4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是极不平衡。表现在: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猛,绝大部分学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达到“校校通”、“班班通”、“教师人人通”,信息技术课成为中小学生的课堂必修课。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事例、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学校带来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和最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突破性、遗址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贫困山区发展滞后。特别是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和小学,情况好者,靠争取上级投资,购置几十台计算机,但未能统一联网,配套建设跟不上,使之成为摆设。更有甚者,偌大一所中小学连一台办公打印文件的微机都没有,更谈不上给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课,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一面黑板、一张讲桌、一个腔调。这种落后现状与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不容忽视,它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快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弥补这种差距。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青少年,共同感受现代教育的气息、享受先进教育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探究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滞后的原因,寻找制约其发展的障碍,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真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 贫困山区住处技术教育的三大障碍
(一)教育思想观念陈旧,是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没事找事的思想障碍
1、在领导观念方面,习惯和运用多年的教育模式,未尝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甜头,未看到其广阔的美好前景。认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是大城市和有钱地方办的事,对贫困山区来讲时机未到。从而导致丧失机遇,无决策、无措施、无办法,形成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空白。
2、在教师观念方面,不了解国内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楷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信息化的前景,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浅尝辄止,有畏难情绪,缺乏机遇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导致山区住处教育缺乏推动力量。
3、在社会观念方面,学生家长会产生种种疑虑:普及网络技术需要投入多少?这些投入从何而来?是否要学生家长承担网上有那么多的教育信息吗?网络与国外联通了,信息鱼龙混杂,让教师和学生接受合适吗?实行网上教学,教师做什么?等等。形成发展山区信息教育孤军作战,缺乏配合与支持。
(二)、基本设施不到位,是贫困山区信息技术滞后的行动障碍
这里的基本设施不到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校园网、计算机、学习软件等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难以落实,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本。以我们学校为例,截止2010年,我校总共配置计算机二十余台,且是2004年一次性配置,至今还没有更新过。可想而知,今后的发展和普及何其不易;二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人才不到位。它包括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两类人员。前者数量不足,且计算机网络专业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后者多数对新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在思想和技术上准备不足,对软、硬件的驾驭能力普遍偏低。这种情形下的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平、缺乏行动动力与活力。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机无收费规定,是贫困山区住处技术没事找事的政策障碍
2000年秋经省计算机培训中心和各市县教育部门的努力,省上出台了凡开设计算机实践的沉疴,高中每生每学期允许收取60元、初中40元上机费的规定。但时隔半年,到了2001年春我省初中和小学统一执行“一费制”收费,再不允许其它收费。至此,能否向初中、小学学生收取上机费是否佥,又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中小学每学期实行的“一费制”收取中,除过书本费,仅余不足50元作为供全校师生的生活及办公经费,根本无法支付向学生开放的信息技术实践课所需要的上网费、电缆等必要支出,面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又不能向中小学拨付政策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至此,导致已购置微机的学校更是望而却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因政策所限,何谈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
三、贫困山区实现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对策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产劳动和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必将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乃大势所趋,尤其是尽快解决贫困山区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刻不容缓。那么途径在哪里,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任何一件新的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推进贫困山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同样如此。它是一场现代教育替代传统教育的变革,要达到尽快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目的,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自上而下地、大张旗鼓地逐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认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意义、前景、作用、使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教师队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刻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是抓住机遇,果断决策。这里的机遇,指的是通过宣传所创设的良好氛围以及行政领导认识提高、思想重视的机遇。信息技术是制高点,教育是前沿。各中小学校长应积极主动抓住这个机遇,争取淀部门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倾斜,并制定政策,采取配套措施,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三是重点推进,示范引路。面对山区的实际,不宜搞齐头并进,应把握重点,先建成一批重点学校,并投入使用,做好示范,人们在住处化的环境中,尝到了现代技术教育的甜头,运用、推广信息教育的工作自然会很好地开展起来。
(二)挖掘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根本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的配置的引进。对经济落后的贫困山区来说,这是困扰各项工作运转的一大难题。为此,推进贫困山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依靠一方力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挖掘各种潜力,采取多种办法,全力促进此项工作。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筹措资金,达到配置到位的目的。
1、国家的义务教育工程规划中对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拨款;
2、各级政府的资金筹措以及财政的转移支付;
3、通过政策规定允许的学生上机有偿收费,实现事业的持续发展;
4、学校内部向教师的借贷资金,以后逐步由财政倘不
5、社会力量的捐资、融资、投资等。
(三)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保障
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本身都不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那么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表面,而无实际内容,信息化也不能真正发挥效益。据调查,在贫困山区能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并改革传统教学的教师不足5%。为此,全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迫在眉睫。培训工作应重点突出以下方面。道德要使教师明确国内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住处化的前景,确立机遇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使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成为勇敢的博击者;其次抓好技术培训。如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优秀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与剖析、二维动画制作技术、使用、简单教学课件的独立制作等;再次多种培训方式有机结合。做到全员培训,以学校为主制定具体的计划、时间、任务,抓好落实;提高培训,县、市组织的教师培训积极派人参加;重点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对骨干教师,重点内容的无意识 岗位培训,教师自修,学校压担子、定任务、搞考核。通过上述工作,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健全机制,不断丰富信息教育资源与软件开发,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源泉
篇5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把农村中小学集中到中心城镇,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开展远程农民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地转移和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转化为优质劳动力,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对配套的教育措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则成了研究的重心。解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层面,配套的教育措施也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
一、降低办学成本.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缺的是资金,少的是投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求政府加大投人满足教育需求只能是难以如愿的美好愿望;加强制度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增加教育经费,但是因为体制与观念的惯性,也非短期所能凑效。所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大背景下,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用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好的教育。
(一)中小学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应
根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各个年龄阶段分布情况的分析,近年学龄儿童将逐年减少,这样,原有教育设施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大量闲置。为了集中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减少重复建设,学校应适度集中,向中心城镇靠拢。农村居民分散,中小学生奔走于相距较远的学校和家庭之间,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不安全,推广寄宿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各个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所中学,二到四所小学,结合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教育资源。这样,既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办学质量。
(二)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农民教育
要改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村太落后”的状况,就一定要加强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但农民教育经费太少,农民本身对接受教育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开展农民教育一定要考虑好三个方面的因素:要就近,便于农民学习;要成本低,农民不必掏多少钱就可以学习;要能学以致用,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降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场地就近利用村公所或者中小学校,如果学校白天不能给农民教育提供教室,就采用一校挂两牌的方式,白天学生上课,晚上给农民上课;教学方式采用远程教学方式,有远程教学服务网络的,进行网络教学,条件差一点的,利用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条件更差的,只需要准备一台电视机、VCD和几张光盘影碟,只需中小学的一个普通教师组织教学,就可以把优秀教师和技师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农民,大大降低教学成本。
(三)教材回收,重复利用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教材,通常回收利用五年以上,学生无须购买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入学费用,而且能减少因印刷大量教材造成的纸张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节约资源,减少费用;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更应该回收教材,重复使用,降低学习成本,减轻教育负担。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并重,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一般在总人口的10%以下,而我国农村人口达70%左右,有9亿多农村人口。不改变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均生产资料稀少的现状,就不可能达到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只有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转化,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农村目前的富余劳动力,而忽视了学龄阶段的农村人口,要充分考虑他们数年后的就业和出路。这里讲的转移是指地点的变换,是指农民工进城;转化是指质量的变化和提高,进城不能只是城市边缘人,务农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耕作方式上。为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型时期,“三农”问题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变,在抓紧时间完成这一阶段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尽力追赶第二阶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熟练技术人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技术教育和培训。
1.为获取劳务输出收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数量巨大的农民工每年创造大量的劳务收入。据统计,2001年四JlI省出省农民工560万人,打工收入400亿。尽管进城农民工数量巨大,2004年沿海地区还出现了明显“民工荒”,但是缺少的主要是熟练的技术工,而不是初级的体力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需求信息,组织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强针对性,减少盲流。
2.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中国三个产业层次仍然是第一、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影响还有限,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超越国情,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配套的教育措施要强调“科教兴农”,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可实行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成为乡村基层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建设“高等学校农业科技网络联盟”,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二)推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教育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城镇化,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镇的吸纳之外,民工潮将成为另外一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引导民工潮向良性方向运转,克服其给城市带来的弊端,除了改进制度性的因素外,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也很重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要重视城市适应性教育。农民工进城打工,意味着他们再社会化,城市适应性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再社会化的速度和水平。通过农民工培训层面、社区层面和工地文化层面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良好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教育与培训,改变其不良习惯,促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提高潜在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两只轮子同时转起来,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内容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的教育内容,以便学生中学毕业进入高职学校后能够很快适应。
(一)基础教育内容应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
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与高中后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高中毕业后,要么进入与以前教育很不连贯的高等学校,要么在毫无思想准备和毫无职业技能基础的情况下被抛人陌生的社会。因此,发挥我国基础教育较好的优势,更新部分教育内容,以便其更好地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如增设进行初步研究活动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绿色证书课程等。
(二)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全日制与半日制、日校班与夜校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按需开办
1.配合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甚至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同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和技术熟练工人,因此全日制的高职专科学校既利于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利于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
2.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展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只要不学习,就会很快赶不上形势,知识技术迅速陈旧、老化,所以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定期回炉。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有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等级,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质量。
3.教育内容增强本土特色。虽然通过劳务输出能增加本地居民的收人,间接促进本地的发展,但人才的外流不利于本地人才直接服务本地,促进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教育培训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强化本土特色。
4.加强实践教育,丰富高教、职教的实习、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使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人才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时间和场地,能够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多次转换中,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缩短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降低上岗培训成本。
篇6
2.在十八世纪的近代普通教育初期,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被逐步纳入课程,形成近代的智育,后发展到体育、美育。但在总体上说,这种教育基本上属于“文化知识”教育。本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生产与各种社会职能的技术性质发生变化,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体的普通教育模式,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当今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可算是技术社会。现代技术不仅广泛渗透在生产、各种工作职能与管理之中,而且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家庭生活圈子。虽有知识而缺乏足够技术、技能的人,不仅越来越难以胜任工作和参与社会交往,甚至面临生活与生存的困难。因此,把以劳动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教育引进课程,这是学校教改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也有这种情况)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许多国家在小学开设劳动课、手工课,或创建综合中学,本世纪上半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合格人才和劳动者。
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旧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始终没有突破应试模式,存在着脱离经济、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还是实践能力,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劳动、技术教育引进教育领域,可以促使年轻一代手脑并用,学用结合,既懂科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从根本上改善一代人的劳动素质,以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可见,劳动、技术教育正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转轨的不可缺少的运行机制。
3.在初等学校里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人的神圣义务和培养个性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创业的艰苦,才能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以及自觉的创造性的劳动态度。
为了使未来一代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还必须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掌握现代生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懂得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能学会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受到现代化的启蒙。值得重视的是,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新一代人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技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是错误的,非人文的技术教育和非技术的人文教育都不完全,教育应该是既传授技术又启迪智慧和理性的。
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技术教育,正如《学会生存》一书在谈到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所指出:“传统的科学教学很少致力于把课堂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这种旧的课程计划很难启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直观、想象、激动与怀疑的态度,而观察、搜集数据、归类以及证明结论的能力都不应只是科学家的任务”。该书还指出,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同技术教学脱离的倾向,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强调知识与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促使科学教学和技术教学两相结合,就应注重科学研究与实际发展及应用之间的关系。当前“教育体系往往引起了这两者之间的严重分离-----这种分离既损害科学研究,又损害实际发展”,“在普通教育方面,课程计划过分倾向于重视科学,而忽视技术。”而使科学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相互补充,可促进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使左脑型教育与右脑型教育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直观结合,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并重;有助于扩展眼界培养整体思维能力,锻炼身心的灵活性;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篇7
1建设中小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内部原因
1.1中小学教育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信息资源则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育决策的高级参谋、教学改革的参照物、教学研究的工具书、学习的知识仓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促成教育决策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全面而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是决定教育决策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闭门造车,就会重复劳动,步人后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为了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改变传统学校封闭式办学的模式,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校园“围墙”的束缚,及时、全面掌握有关教育动态和理论发展,吸收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因此大量丰富、翔实的教育信息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2)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这一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网络时代的教育模式学生变成了主体,教师处于导向性的客体地位,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组织教学,主张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体现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规划者和提供者等角色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学生基于资源的学习则要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前提。(3)我们过去的教育评价主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数量来衡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而网络时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其评价方法更关注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等能力,主要在于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因此,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完备的信息资源对保障基础教育的质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目前,随着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与实施,一些中小学校为了适应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的发展、促进教育改革顺利进行,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发展的思路。中小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传递、交流和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系统,信息服务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过程,为科研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提供最新科研信息,是科研立项的前提。在课题准备与立项阶段、课题研究推进阶段和课题总结评价阶段,信息资源保障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
1.2信息资源不足与用户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文献信息总量快速递增,各种类型出版物的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书刊等各种文献资料价格飞速上涨。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书刊价格平均每年以近40%~50%的速度上涨,1995—2005年书刊价格上涨了近500%。虽然部分中小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图书经费的投入,但是面对大量增长的文献信息,也只是杯水车薪,任何一所学校图书馆既无能也无力把所需求的各科文献信息收集齐全,从而造成新书入藏量下降,书刊品种大大减少,导致图书馆藏书内容老化,收藏结构呈现日益严重的低度化现象。在笔者工作的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师生的总数由1995年的2000人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人,但每年用于购买图书的经费6万元并没有随着图书的价格上涨而增加,报刊的品种也始终停留在200多种,相应的学术期刊数据库没有购置,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得不到保障。在一所省重点中学况且如此,普通中小学的情况则可想而知。文献保障率的大大降低,既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和知识更新,又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阻碍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加强中小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外部动力
2.1信息资源增长迅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信息资源无论从其内容、数量,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信息的方式在近年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交互性的急速增长更形成了对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改变着师生原有的生活空间。对于读者而言,要掌握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以便及时、全面地利用这些信息,促进工作和学习。对于图书馆而言,由于信息资源增长迅速,任何一所中小学校图书馆也不可能收集齐全所有信息资源,也就无法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建立横向的合作与共享,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2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和信息技术教育普及随着“普九”教育这项伟大工程目标的基本实现,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使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已有自己的校园网,面对完善的校园网,必须要具备有效的信息资源,否则就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局面,校园网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从而造成校园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说:“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努力实施信息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为提高师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8
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1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粤府[*]4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河府[*]25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和农民子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二、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面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到*年,全县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具体任务:
1、确保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并合格毕业。到*年,全县幼儿学前3年入园(班)率争取达到75%以上;小学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净入学率达到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办好县启智学校;农村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5%以上。2010年全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到*年,形成34所初中,23所中心小学,220所面上完小,6个教学点的格局。消灭危房校舍和破旧校舍(含生活用房),实现校舍楼房化,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实验室和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善,班额合适,寄宿学生有良好的寄宿条件。每个镇建1所示范性初中和l所以上的规范化小学。初中和小学等级学校学位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3、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努力增加优质学位。在扩大现有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到*年,办好3所独立高中,每年普通高中学位递增20%以上;建设好l所以上省级或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到*年,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市一级以上标准的学校学位)达到70%以上。
4、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为“三农”服务的农村教育体系。至*年,把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办好农村成人教育,将中心镇化技术学校办成省级示范学校。
5、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英语教育和普通话,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年秋,全县镇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全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年底前,全县所有中学和完全小学实现与省基础教育专网相联,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校通”。全县农村小学从*年秋开始从三年级起基本开设英语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农村中小学的校园语言。
三、主要措施
(一)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治本之策。县把今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将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的校舍建设经费、偿还教育历史欠债、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经费、英语教育经费、发展普通高中经费、发展职业高中经费、师资培训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并制定和落实中小学校舍建设的各项收费减免政策。
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长负责制,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数,按编制数配备教职工。凡进入编制的教职工,按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通过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帐户按时统一发放工资。
切实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对省、市、县下拨的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补助经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专项补助经费、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资金和其他专项补助资金必须设立专户,专款专用。省、市、县下拨的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当地测算的农村教育收支缺口占总收支缺口的比例以上安排教育补助资金,以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不少于改革前的水平并有所提高。严格执行专款专项管理,否则,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切实执行教育收费“一费制”规定,积极完善有关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保证中小学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正常运作,财政部门在坚持对中小学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将上缴财政专户的中小学书杂费在收到财政专户银行进帐单后10个工作日内全部足额返拨给学校,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不得截留、挪用,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和偿还教育欠债。审计、监督部门要对中小学学杂费是否归位使用予以检查、审计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加强和完善县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各镇人民政府不再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中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面上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委托镇中心小学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镇中小学的管理上移到县,学校的行政、校长和教师的人事管理上移到县,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现人权、财权、事权的合理统一。
各镇人民政府要继续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要以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充分发挥办学积极性,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支持学校上等级、上水平,为当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和发展高中教育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多渠道、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必须认真解决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问题,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步伐。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加大政府行为力度。县设立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专项经费。积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让民办学校“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一起上,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办学,政府在用地、减免行政规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做强做大名校、老校,鼓励名校、老校充分运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进行发展。公办学校用非财政资金新建的学校,可按民办学校运行机制进行试验,按民办学校收费管理,让公办学校用非财政资金扩建学校,以提供更多学位。
(三)以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帮扶制度为重点,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坚持和完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对省政府实行的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免收制度,各地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予以落实,确保将指标安排给最需要资助的对象。
认真实施省财政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技工学校的计划,做到“资助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适当减免。
加大县城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促进县城和农村教育协调发展。县城要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和灵活的学籍管理,使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能接受义务教育。县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农村招生,各类培训学校要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要主动争取深圳等发达地区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对口帮扶,使之在经费、设备和教师援教、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推荐就业方面给予我县更大的支持。
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公民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各级政府应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全社会倡导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
(四)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认真做好核编工作。县编制、财政、教育部门要按《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试行)》(粤机编办[*]124号)要求,于今年7月份前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今后每年在8月份前核定一次。核定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我县农村中小学分布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实际,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要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录用新教师。逐步辞退代课教师,原有教师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要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结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
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鼓励和组织城镇、强校的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实施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持有城镇居民户口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可不迁户口。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可聘任高级教师职务。
(五)以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加强农村中小学管理是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加强管理,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绩为准,强化考评考核,推进校务公开,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坚持勤俭办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学校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农村实际,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实际,结合*年全省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或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和作风。
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各镇可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选修课程,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术学校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就业市场预测,推行“订单”培养,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搞好就业服务,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农村成人教育要立足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积极培育小庄园、种养能手和农产品销售人才。同时,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就业前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
(六)强化政府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
办好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发展农村教育,核心是加强领导。要从实践“*”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和认真落实领导工作责任制,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财政、教育、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要
篇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农村远程教育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在西部六省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040个。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在西部乡镇以下中小学校建成1000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002年9月,教育部为西部农村5000所小学建设了教学光盘播放点,为5000所农村初中配发了成套教学光盘。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也就是到2007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所有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都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无疑将有力推进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初步示范试点到现在大规模普及推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目前,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找准自身定位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我们该如何确立其与现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重复还是互补?
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主要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高考题、会考题、中考题、单元练习和各种模拟题。这些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对农村学校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与农村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有时还会与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产生冲突,与常规的课堂教学重叠,进而造成很多学校将设备闲置起来,不进行应用。我们不可否认,农村教育有农村自己的特殊需要,生活在城市里的必须的技能,在农村可能就无用武之地,而在农村生存的技能与法则,城市教育往往无法完全提供。
因此,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教育内容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所侧重。对于农村有一定师资力量的课程科目,远程教育应以提供教师辅助教学的内容为主,在现行教育体系内起辅助作用、补充作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农村师资力量普遍缺乏的科目,比如信息技术和英语,远程教育应以提供授课性质的资源为主。另外,农村远程教育还要在提升本地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搭建了一个由城市向农村输送知识和信息的通道,打破了农村向城市输送资源和人才的局面,这无疑是历史性的进步,但输送什么样的信息、输送什么样的知识,如何保证输送的信息和知识的有效性、保障输送的持续性,如何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则又成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性责任。
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通过政策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等各方面的改革,构建根植于农村发展实际,城市和农村能够和谐互动、统筹发展的新型农村教育。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是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推手。
瞄准实际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主要推进如下三种模式的建设: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除具备上述两种模式全部功能外,还能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这三种模式提供的是一个技术基础。有了这一技术基础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应从系统的角度来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同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育性质是一样的,最终要从技术层面向教育层面回归。我们应该以农村教育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为突破点,建立面向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让技术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培育服务市场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优先考虑培养能在农村扎根的人才,而不应成为城市劳动力输送的基地。要想留住人才,应注意远程教育服务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在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下建立健康的远程教育市场服务体系,使得这些人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体系中扎根下来。要通过健全的市场体系吸引城市优质资源的持续健康地进入,开启城市资源向农村持续输送的管道。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不仅要重视一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以防止大量设施、设备闲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现象的发生。
实现内容转型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想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应逐步从以知识传递和灌输为主的资料服务转变为提供适合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指导服务,与传统教育形成互补,提供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或者难以提供的服务。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既要着眼于服务课堂教学,也要服务课外学习,同时还要服务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服务于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校课堂教学提供资源支持,而不是试图取代课堂教学,要通过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的多媒体专题资源,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学习。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知识传递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远教服务机构联系面广、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构建方便实用、趣味的网络环境。
服务于课外学习就是要联合一些能够深入农村实际的机构(如农业科技站、农科所、农业大学等)设计贴近农村学生生活、贴近学科知识的情景性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多媒体资源,形成特定的研究专题,力图使学习者在经过该研究专题的探究后能够掌握该专题的相关知识,领悟该专题的信息要点,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服务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农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市场信息传播、先进文化渗透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农民喜闻乐见、适合农村环境的技能、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内容的设计和开发。
农村远程教育内容的建设,也应让农村的教育人员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资源内容的制作和采集。
发动社会参与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和公益色彩,要发动全社会来参与。多方参与有利于应用的推进,有利于项目实施与应用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拓宽农村与城市互动的范围、增进农村与城市互动的深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搭好卫星、网络、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后,如何运营起来并使之良性发展,如何与基层的教育服务机构实现共赢,是今后应该考虑的问题。国家应该理顺机制,加强各个系统的合作,通过各种优惠的市场手段,将基础设施向各种基础教育的网校、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网联、中央电大的“一村一个大学生”、农林院校农科教网联、卫生系统的继续教育机构等运营服务机构开放,允许和鼓励他们通过这个平台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服务。
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远程教育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投入巨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会被浪费,切切实实地发挥作用和效益,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
农村远程教育要落实可靠的资金渠道,保证有可靠的经费来源,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国家在项目设计和规划阶段,应考虑今后维护、运营、管理、维修等持续投入的经费,并设计好其良性运转的机制。在项目实施期内,要有常规性经费支持,项目实施结束后,要作为国家对农村教育常规性投入的一部分。
二是必须明确农村远程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农村远程教育所需经费应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篇10
在义务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整合了德、智、体、美诸方面,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和期间,劳动技术教育重视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学生上课提倡所谓的“又红又专”“红”强调劳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社会发展的重点转向积极现代化建设以后,“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的表现正在减少。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基础教育者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未干过轻微的农活,劳动技术教育出现了“真空”,基于此,国家开始大力强化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和适用化正在不断加强,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在中小学日益受到重视。
二、关于对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思考
思考一:转变教育理念,走出思想误区
转变升学唯一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思想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思考二:加强劳动技术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劳动技术课教师
根据学校实际,把拥有一定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改教劳动技术课,如中学的地理、物理、生物、美术等教师,可改教手工制作、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木雕、缝纫等,这是解决师资的主要渠道。同时,让有专长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兼任劳动技术课教师,并在时间和精力上给予保证。也可以向社会招聘有专长的能人任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思考三:大力改革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
学校从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出发,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实践性、实用性、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宗旨,从教材中选取必讲内容,并使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走访农户个体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三、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几点尝试
(一)关于劳技课课堂教学
1、3—6年级采用“模仿操作型”课堂基本结构。此结构重在“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示范,展示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操作的视觉表象,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采取实物范例、图形示范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实物示范就是将要制作的作品向学生展示,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图形示范就是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学挂图,通过观察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求和动作过程;动作示范是教师直接操作来展示动作姿态、线路、方向、幅度和频率。
2、7—9年级采用“设计制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要求,预先制定图样、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教师按照“创设情景提出要求启发诱导构思方案绘制(分析)图样加工制作”的流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运用探索尝试法,鼓励学生独立尝试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完善,在操作中探索,教师适时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讲解、示范。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劳技课可采取小组讨论式、调查研究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讲座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还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在校园和基地现场教学。
(二)、关于社会实践
1、开展家政活动。人主要存在于工作和生活中,学家政就是掌握怎么生活。为此,学校与与家长合作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育,重视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务劳动意识,懂得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的义务,养成“眼中有活,见活就干”的习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2、建立教育基地。学生把在学校自然科学中学到的普遍文化知识反馈出来,和企业中接受的一些专业理论有机融合,进行专门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