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建筑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aiming at the mountain house business building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introduced the mountain hous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and emphatically expounds the main points of commercial building housing hill country, and combined with concrete example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instruct the relative design personnel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reasonable design, ensure mountain hous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scientific nature.
Keywords:hilly area; Residential commercial buildings;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地住宅商业建筑作为我国现代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建设的一种全新发展趋势,逐渐引起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相关专家学者和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山地住宅以及配套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外界因素较多,如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交通、供水、供电及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等,只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此类项目的科学决策。同时,与平地相比,山地建筑对施工工艺、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施工单位还应配备专业的机械和设备。作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前期对其可行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否则难以实现山地住宅和商业建筑建设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问题。
1 山地住宅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保证平地开发与山地开发之间的协调性,而且要在尽量减少对于山地自然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为了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山地住宅商业的建设进行总体布局规划,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设计应与区域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特别是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在充分利用山地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景观优先、环境优先,在满足山地住宅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为住宅小区商圈内人们购物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其舒适性、环保性与生态性。
由于不同区域的山地所具备的基地状况有所差异,所以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注重把握和利用项目所在地的地形与地貌,并且将其作为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另外,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还应注意与地区建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相协调,加强住宅区域内相关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协调,还要尽量选用环保、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这是保证山地住宅商业建筑生态性的重要条件。
2 山地住宅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应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其居住品质,加强建筑、山水与人文之间的有机协调,这是保证山区住宅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难以把握规划与设计要点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也是提高其规划和设计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综合分析山地住宅规划与设计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市场规划与设计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山区住宅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商业行为,在进行具体的规划与设计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勘探,并且聘请专业设计与造价管理单位对于工程的整体开发成本进行科学的估算,以及其在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行情也要进行必要的预测。在山地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市场现行的理念,并且对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严密的分析。
2.2景观规划与设计
为了满足山地住宅商业的基本建设要求,在其规划与设计中必须选择自然、生态景观较好的地区,而且要保证对于生态环境的科学开发与合理保护。在山地住宅商业的建设中,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选取短时期内可以进行有效修复的场地,以尽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投入。在山地住宅商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对景观的经济性、环保性进行科学的预判,并依据其制定出具体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案,最后进行生态建设设计和土地复垦设计。
2.3社区规划与设计
山地住宅商业建设必然会形成一个社区,所以在其规划和设计中必须保证整体的思路,而且要保证社区内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备。在山地住宅商业的社区规划与设计中,应考虑以下问题: 建筑的层数与高度、商业用房面积、居住用房面积、配套建筑面积、消防、电力、给排水、水土保持、容积率、绿化率及停车场等。同时,在山地住宅商业的社区规划与设计中,对于社会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通讯、交通等设备也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置。
3 山地住宅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市内某山地住宅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本项目位于龙岗区布吉镇南湾街道西侧中部,临近龙岗区主要干道深惠公路与布澜路。居于南岭村社区东北侧中部。基地东临城市干道布澜路,南临城市干道东西干道,北侧为规划中的大龙山路,西侧为规划中的香叶东路。基地北侧现状为石材厂,未来规划为住宅区;东侧为中城康桥花园住宅区;南侧为南岭大龙山物流园;西侧为石芽岭公园。
3.1现状分析
⑴优势:
1) 区域位置:布吉镇位于深圳市东部区域,是特区(福田与罗湖)连通龙岗中心的重要枢纽。连接片区与特区内主要交通载体为地铁3号线,深惠路与布吉综合客运枢纽,上述交通载体的竣工启用,将对片区内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积极作用。
2) 公共交通:本项目周边有三处主要公共交通枢纽,其中2处为公交巴士站(一处临近地块东北侧,另一处位于基地西南500米处),另一处为地铁三号线“大芬站”,距离本地块约1.2公里。
篇2
关键词: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消防分析;防火设计;下沉式广场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下商业建筑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空间密闭、火灾荷载大的特点,并且一旦发生火灾,存在能见度低、烟气大、人群疏散困难和难以及时熄灭的问题,对财产和人身安全存在着威胁。因此,针对地下商业建筑防火方面的设计进行探讨,具有紧迫性和严峻性,对某广场的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设计进行研究,来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地下商业建筑防火与排烟的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商业建筑得到了极大发展,而地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国内外建筑领域学者深入研究了地下商业建筑的各类相关火灾特性,并探讨了其防范策略。Chung K.C基于数学模型分析地下商业建筑,并评估其防烟系统的应用与可靠性。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陈涛等人在研究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时计算其中空气幕流量,并针对地下商业建筑防火、防排烟设计中空气幕技术的实践应用予以阐述,进一步研究了火灾事故的流场特性,介绍了设计空气幕时所应用的计算方法。
二、消大型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的主要难点
(一)、地下商业建筑面积超过20000m2的防火分隔
《建规》第5.1.13条规定: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措施进行分隔。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是否为单纯的营业厅建筑面积;如何处理好商业效果和消防设计的矛盾;下沉式广场的形式及面积该如何确定。
(二)、地下商业建筑的商业效果与防火设计的矛盾
地下商业建筑设计时,建设单位注重的是商业使用效果,如何处理好商业与防火安全之间的矛盾问题,应值得注意。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有下沉式广场中防火隔间的面积、形式以及位置的确定问题;疏散楼梯的设置问题;风雨棚在下沉广场中的安放;防火隔间中的正压送风系统如何设置的问题。
(三)、地下商业建筑安全出口
大型地下商业建筑内部功能较多,格局较为复杂,使用者在紧急疏散时经常找不到方向。特别是某些地下商城设计的通道和出口为单向或尽端型,对商场内的顾客没有明确的导向性。
(四)、地下商业建筑的疏散通道设计
娱乐和购物人员在格局较为复杂的地下商业建筑中会出现迷路情况。当地下商城呈环形结构时,这种方向性模糊感会更加严重。当地下商业建筑的出入口位于地面建筑的内部时,疏散楼梯间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出口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的研究
(一)、安全出口的布置与直通室外的重要性
安全出口是由地下进入地面的必经之路。安全出口在疏散导向、可识别性、通达性等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火灾发生时,人们容易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因而在寻找逃生路线时喜欢“走原路”,当面对一个封闭的面或尽端道路时,常常会惊慌,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出口应结合人流经常使用的路线布置,并具有可识别性,在人流密集的位置多设置几个安全出口,且设置环形通道,形成多向的通达性,确保在紧急情况时能安全疏散。尽可能采用独立的安全出口,当楼梯位于建筑内部时,疏散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通过短距离的门厅,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使之与其余部位完全隔开。
(二)、防火间距设计
合理确定商业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建筑内的各幢单体之间防火间距极其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建筑自身的消防安全,还与周边建筑群的公共消防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各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有明确的要求。在设计草图阶段就应严格遵循该规范控制建筑之间距离,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三)、消防车道设计
作为发生火灾后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的重要通道,消防车道的设计直接关乎扑救效率。因此消防车道的设计在草图阶段也不能马虎。按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4m,当商业建筑临街长度超出150m或总长度超出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或环形消防车道以满足扑救需要。消防车道与建筑物之间不应有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按照商业建筑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消防车道,为后期火灾的高效扑救打下良好基础。
(四)、商业开发区域和地铁站厅应以通道形式相连
地铁站厅(站台)层与商业开发区域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商业开发区域者一般会有以下观点:1)任何商铺到最近疏散门的直线距离要小于15m,且疏散门至少要有2个,当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必须设置至少1个疏散门。2)安全出口到商铺疏散门的距离、商铺在地下步行街中的最大允许面积、最小净宽度都要符合表1的规定。当净宽度小于6m时,任何流动或固定的商业经营活动都不允许在过街通道发生。
表1过街通道的商铺的最大允许面积、最小净宽度、商铺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3)商铺之间砌至楼板底部的不燃烧体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小商铺砌至楼板底的隔断与过街通道之间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4)要以国家标准GB50222-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为基准,对地下商业步行街内部装修设计进行监督,确保过街通道全部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装修材料。5)要设置长度、宽度均不应小于3m的集散区,使之位于地下商业步行街安全出口前面。6)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和明火的餐饮不得进入地下商铺。
(五)、下沉式广场的应用
下沉式广场是一个围合式的开敞公共空间,有利于防火分隔和人员疏散。笔者认为:下沉广场其实也是一种所谓的开敞式防火隔离区,其防火设计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a.下沉广场有必要规定短边尺寸,但是一些如圆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的下沉广场往往很难把握其短边尺寸。这种情况下,可将圆直径、椭圆或不规则平面的短轴等作为短边。b.下沉广场只能用于人员疏散,不应布置任何可燃物质。c.下沉式空间内应设不少于一座可直通地面的室外疏散楼梯,其疏散楼梯总宽度不应小于最大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空间防火门的总宽度。
(六)、防排烟设计
商业建筑较一般建筑而言,由于其空间面积和高度较大导致烟气在上升过程热量散失更快,更容易发生沉降。造成烟气的大面积扩散,造成人员疏散与施救的极大不便。设计时应依照规范要求在防火带的垂直上部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条件允许情况下在顶棚设置机械排烟,便可大幅降低烟气沉降速度与浓度。
(七)、消防设施设计
为便于火灾发生时紧急疏散,应在卖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间内加强诱导疏散设计,即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对于地下商业建筑的主要疏散路线,除传统挂墙式疏散指示标志外,还应设置自发光地标疏散指示标志。依照规范要求选择正确的防火门,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性,又可为人员疏散提供有效保障。尽可能设计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灭火系统。两个系统同时运作可大大延缓火灾的蔓延,为人员安全撤离提供宝贵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其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地下商业不再仅限于商业购物等单一功能,而是逐步发展成为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也给消防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的消防设计理念,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及安全疏散设计,是地下商业建筑消防安全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网络时代下的商业建筑设计分析
解媛媛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8)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丰富了商业建筑的多样性,在这个新形势之下,怎样去统一科技发展与商业建筑的步伐是商业建筑设计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也是重点研究的对象,该文旨在从各个角度分析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商业建筑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网络时代 商业建筑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095-02
1 网络时代的来临促进着网络购物飞速发展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一些产品的购买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流通链,可以由工厂生产出来后直接发送到购买者的手中,也就是说,购买商品不需要再经过中间一些诸如总、省、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环节,而是更加快捷地由加工工厂直接到购买者或者是零售商。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的心理分析:(1)追求个性和时尚,有些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而由于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快速的优势,总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新兴潮流产品,而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个性的心理。(2)图方便、省时省力,网络购物的一大优势就是不需要消费者外出,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就可以挑选自己心仪的产品,并且下单订购后几天内就可以收到,基本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购买的东西。(3)货比三家,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一般来说,网络上的产品更加丰富,可以供消费者进行挑选,并且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网络上的产品一般比专卖店中的产品价格要低廉,所以一些消费者更愿意在网络上购物。
网络购物门槛减低,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都可以参与到网络购物中,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购物当中,网络购物甚至已成为了一些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方式。
2 实体商业的生存空间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实体商业的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窄,为了确保实体商业的生存,就要采取更多更好的创意来挽回消费者。实体商业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收货服务水平以及确保商品的质量等方式留住顾客,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店面的装潢方面下心思,通过增添茶艺、水吧等特色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实体商业消费。网络购物的消费方式比较单一,只是买和卖的关系,中间的关联消费远远不及实体商业消费,虽说网络购物日渐流行,但其始终无法取代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原因就在于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除了购物之外,还有一些高端的休闲、娱乐、餐饮等其他项目。实体商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根深蒂固,传统的消费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实体商业除了是一种消费方式之外,也起到了联系彼此感情的纽带作用,如今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平时总忙碌于工作或者学习当中,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外出消费就是一种联络彼此感情、缓解工作压力的良好方式。并且实体商业给人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质量上更有保障,还能确保所购买的商品符合自己的品味以及适合自身的条件。由此来看,虽然网络购物在迅速崛起,但不至于威胁到实体商业的存在,只要采取适合的方法,实体商业同样能够确保自己的生存空间。
3 在网络时代具有较大竞争力的实体商业的特征
3.1 购物场所中中庭的设计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中庭是一个商业建筑的交通枢纽,是建筑物内部的一个多层内院,设计师往往在这里设置电梯,消费者可以通过这里去到不同的消费场所,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或者休息,同时中庭还可以作为一个观赏的场所,在这里,消费者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的整体布局,还可以寻找自己想要去的确切地点。消费者在中庭交汇集散,这里充斥着各类信息,中庭的巨型屏幕中播放着多种多样的内容,从天气预报到各种轶事,中庭可以说是一个供消费者在消费和休息进行过渡的过渡场所。
3.2 实体商业的空间创造多元化
在消费场所中设计中庭这一场所,可以说是体现该场所文化品位、舒适性和公共性的关键之处,但在创造商业场所的整体空间时,要考虑到个性表现、地方特色、民族性和历史性等综合因素,最重要的是要突出独特的创意,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对于空间的审美要求。
3.3 商业建筑要突出地方特色
各个地方特有的建筑材料能够显著突出这个地方的特色,并且让建筑物和该地的色彩统一。圣地亚哥郊外的乡村广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该广场的主要建材是木材,由此而创造出一个符合当地特色的质朴的商业空间。在设计建造一个商业设施时,该建筑的构成形态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具备自己特有的定位于个性。
随着人们经济基础和购买能力的提升一级商业环境的日益成熟,购物不再只是一味地只买买东西的单一模式,人们所关注的也不再只是低廉的价格,商业设施除了购物之外,还需满足消费者对于多样性、娱乐性、空间舒适性的追求,商业建筑除了满足人们购物的需求外,还要涵盖吃喝玩乐等诸多内容。所以,在完备的商业设施中,除了购物场所之外,演艺、商业广告、餐饮娱乐等多种多样的商业形式也渐渐渗入进来,并且慢慢变得与购物密不可分,由以往的单纯的购物行动进化成了一种老少皆宜的城市文化,在这个发展进程之中,凸显出了以下几种趋向。
(1)餐饮化。如今的商业建筑中几乎都有提供餐饮的场所,而这个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开始出现。在建设购物中心时,在商业建筑的中庭出往往设置有咖啡座、冷热饮机等设施,或者是独具特色的休闲茶座、快餐广场。在如今的购物中心人们不难发现,各式各样的特色餐馆琳琅满目,为消费者的餐饮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2)娱乐化。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往往充斥着各种娱乐场所,人们开始追求“购物+娱乐”的模式,在购物中心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旋转木马、夜总会、电影院、酒吧等娱乐设施,中庭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娱乐空间。有一些商业建筑甚至设置了游泳池、溜冰场等娱乐场所。美国的一个购物中心就是以溜冰场为中心进行建造的,在这里,消费者不仅可以购物,还可以欣赏溜冰或者自己参与其中。
(3)展示演艺的加入。中庭的设计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也为商家提供了展示演艺的空间,商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自己的产品或者特色进行展示,这些免费的展示演艺也丰富了消费者的娱乐项目。
(4)社区中心化。一些大型购物中心由于其具有广阔的开放空间,逐渐成为社会活动的交往中心,人们更多地将其作为社交场所而非消费场所进行使用。而在这些广阔的开放空间中,也设置了一些与民众日常生活明确相关的设施,如图书馆、邮政、银行等,使得民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处理一些生活琐事。
4 不同区域的实体商业的建筑特征
商业空间趋于主题化:为了赋予一个地点或者机构独特的内含和氛围,人们往往会给予其一个主题,当今各种各样主题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予以一个实体商业机构一个恰当的主题,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一家以科比・布莱恩特为主题的商店自然能够吸引很多科比的球迷;而一个以童话故事为主题的儿童乐园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儿童和家长。目前来看,上海新天地以石库门旧建筑为主题,营造出一种独有氛围,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来看,实体商业主体化可以有效保存实体商业的生存空间。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今,实体商业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才能在网络购物蓬勃发展的形势之下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静.条件对商业空间设计的控制与影响[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5):56-62.
[2]王彤,杨鹏.城市商业与文化综合体节能分析[J].建筑节能,2013(11):57-61.
篇4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城市商业;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商业综合体大部分都是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处在中心位置,交通环境非常便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大城市正在不断的开发建设中。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商业建筑是城市综合体的主载体
商业建筑是城市综合体的主载体,购物中心是城市综合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综合体,都是商业复合酒店、写字楼、公寓等共同构成的。不同以往的百货商场均为大厅式购物空间,封闭沉闷,功能单一,顾客仅为购物而来。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商业建筑设计充分研究顾客的行为心理和视觉心理,创造方便的购物环境,舒适的休息环境,丰富的娱乐环境,延长顾客在商场的逗留时间,建立起新型的购物空间秩序。
2.商业综合体设计特点
2.1开放式的城市空间
我们在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中的另一大特点是创造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城市综合体设计是以较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的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的建筑空间集中布置,这种集中布置规划手法使项目规划或布置大型市民活动广场等公共开放式活动或绿化城市空间成为可能。开放式空间包括市民广场,居住区休闲活动广场,大空间尺度的建筑间距及超大绿化园林的高尚社区等。
2.2多功能的城市开发
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多功能的城市开发。一般的城市开发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只作为附属配套,如纯住宅开发、纯商业开发、或者纯酒店或写字楼开发等。钱江新城金融城将多功能综合集中开发,包括有:酒店、写字楼、大型商业和特色商业街、国际公寓、高尚住宅、大型广场等。不同功能、时间段的城市功能组织在一起,各种功能互为补充组成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与商业街区是城市活力之源,充满激情与商气,写字楼使城市充满青春与魅力,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消费档次,公寓及住宅区从白天到黑夜充满生气与活力,城市广场又极大的聚集了城市的能量与人气等。
2.3街坊式的街区布局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风貌正被一点点地蚕食,城市的文脉与记忆正被一点点地割裂。为此,城市开发商需对保护城市的文脉,保护历史形成的街区,城市记忆,城市尺度,路网格局,商圈等予以足够的关注,对拟改造项目及城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城市规律,解读土地价值。
2.4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商业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是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它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周围的社会资源――人、商业、办公、居住、交通、商业、资金、信息等强劲吸附,快速集合,并进行有效地资源重新配置。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某种意义上它已近超越城市地标的作用,而成为了当地人们的精神家园。
2.5交通立体化
由于城市综合体一般都是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具有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很好的地理位置,城市综合体内在很短的时间能就可以聚集大量的车流、人流。城市综合体可以运用立体化的交通模式,有效的缓解和避免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出现大量的车流、人流及人车混杂现象。运用立体化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缓解交通量的问题,还可以给城市综合体创造更舒适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3.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点分析
3.1准确定位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与风格
由于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包含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建筑自身面积大,使用人口密集,加之不同地域的商业综合体具有相应的地区气候和文化需求,且其商业空间必须在满足现阶段商业功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未来业态变化的需求,因此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设计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大于功能较单一的其他商业建筑。因此在城市飞速发展,商业业态不断细化的今天,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必须首先准确定位建筑在城市中的整体业态功能,并使建筑内部业态之间、建筑与外部社区、环境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和互补的状态,通过对内外部流线的整合,体现鲜明的个性风格,在满足顾客多样需求的同时,以其功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此外,随着近年来网络购物等形式的普及,人们去购物场所消费更加重视其餐饮、娱乐等附加功能,强调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性与归属感。因此商业综合体应着力在这些方面投入设计巧思以达到吸引人流,促进消费的目标。以归属感的实现为例,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观感常决定于其外观和进入后的第一感受,因此设计师应创造出自然、优雅、沉静的公共空间,迎合现代都市中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使其在商业活动中消除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优秀的设计从结构力学层面而言应是简洁的,设计实践中可通过建筑结构的树形支撑及其产生的光影效果来营造“城市森林”的氛围,并在节能的前提下引入适当的光线,用闪烁不定的光影变幻效果使顾客产生一种探究未知事物的,从而增加其逗留在建筑中的时间,刺激她们去“探险”和消费。
3.2功能空间设计
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现代空间概念强调顾客流动空间与营业员工作空间的融合与渗透。以最常见的中庭结构为例,各层营业厅环绕中庭展开,丰富了空间的层次,通过中庭把光、影、色彩、扶梯、楼梯、绿化等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动静交织、形态各异、极富艺术魅力的空间环境。平面设计上可利用地面或顶棚的形式差异、材料对比、色彩变化以及照明设计,对顾客起水平引导的作用,营业大厅内应具备清晰合理的人流路线,使顾客能在最短的距离内轻松地逛完全程。
此外,商业综合体有化整为零的趋势,让人们在空间转换时的步行或休憩其中感受到愉悦,从而缓和其生活压力。一些独特的商业空间是专门为满足人们的休憩和商业会晤等需求而当做空间艺术品来设计的,除艺术形式外,回归自然的设计也体现在大量地运用木材等反映自然主题的材料和风格上。
3.3交通流线组织
为有效组织商业建筑的外部交通,应尽量在建筑周围设置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缓冲空间,使其作为室内外的一种过渡,避免同城市道路发生冲突。出入口的设置处理,也是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商业建筑往往靠近城市干道,因此就涉及到其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通相协调的问题,否则将影响到商业综合体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城市干道交通的运行。出入口的流线组织,应做到交通与流线设计的合理性,尽量减少和避免人流的不合理交叉。流线主要划分为人员流线和货运流线,两者出入口位置应临近各自的功能区段,且相互间有一定的间隔,顾客人流较大,流动频率高时,可分设多个出入口,引导人群有序地流动,而卸货停车处,通常设置在较隐蔽处,以免影响交通和环境美感。
4.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地产的繁荣,会有更多的各种类型的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项目,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必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应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面对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使城市商业空间的建设走向,生态、健康、融旧迎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热工节能计算不合格;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1建筑概况
某两层商场(属于湖南省夏热冬冷地区)的每层建筑面积:12.60米*35.00米,建筑物高度:8.90m,甲类建筑,建筑朝向:南;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体形系数:0.27;层高(m)1层5.00米;2层、3.90米;全楼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墙面积汇总如下:(1)外窗朝向东面积57.60m2,朝向面积529.38m2;(2)外窗朝向南面积30.24m2,朝向面积456.66m2;(3)外窗朝向西面积182.82m2,朝向面积442.64m2;(4)外窗朝向北面积220.48m2,朝向面积538.58m2;
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2.1围护结构构造
平屋面类型(自上而下):块瓦(30.0mm)+粘合层+挤塑聚苯板(65.0mm)+防水卷材+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坡屋面类型(自上而下):块瓦(30.0mm)+粘合层+挤塑聚苯板(65.0mm)+防水卷材+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外墙类型(包括非透光幕墙):水泥砂浆(20.0mm)+粘土多孔砖(200.0mm)+水泥砂浆(20.0mm)+粘合层+挤塑聚苯板(30.0mm)+玻璃纤维网+1∶2.5水泥砂浆(10.0mm)。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水泥砂浆(20.0mm)+粘合层+挤塑聚苯板(40.0mm)+玻璃纤维网+1∶2.5水泥砂浆(10.0mm)。外窗类型(包括透光幕墙):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阳型),传热系数2.80W/m2.K,玻璃太阳得热系数0.37,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60。
2.2建筑热工节能计算
2.2.1各分项指标计算校核情况
(1)建筑平屋顶、坡屋顶、全楼加权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架空楼板、立面外窗太阳得热系数、立面窗墙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标准要求。(2)立面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外窗气密性、玻璃幕墙气密性满足规范的要求。(3)计算后得到:朝向正西、朝向正北的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阳型:外窗面积=174.08㎡;传热系数=2.80W/(㎡.K);立面窗墙比(包括透光幕墙)=0.42;加权传热系数=2.80W/(㎡.K);传热系数限值≤2.40W/(㎡.K);结论:该朝向立面外窗加权传热系数不满足(GB50189-2015)第3.3.1-4条的要求。(4)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占外墙面积比例不满足(GB50189-2015)第3.2.8条的要求。
2.2.2权衡计算强条校验情况
(1)屋顶传热系数(W/(㎡.K)):设计建筑实际值=0.50;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0.70;结论:达标;(2)外墙传热系数(W/(㎡.K)):设计建筑实际值=0.72;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1.00;结论:达标;(3)0.4<窗墙面积比≤0.70时,外窗传热系数(W/(㎡.K)):设计建筑实际值=2.80;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3.00;结论:达标;(4)窗墙面积比>0.70时,外窗传热系数(W/(㎡.K)):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2.60;结论:达标;(5)窗墙面积比>0.40时,外窗综合得热系数:设计建筑实际值=0.32;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0.44;结论:达标;(6)立面透光材料可见光透射比(立面1(正东)):外窗综合得热系数:设计建筑实际值=0.60;允许权衡计算的基本要求:夏热冬冷≥0.60(窗墙比=0.11);结论:达标。与(GB50189-2015)相比较,该建筑物的立面外窗传热系数不满足(GB50189-2015)第3.3.1-4条的要求;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占外墙面积比例不满足(GB50189-2015)第3.2.8条的要求指标未满足规范要求。结论:规定性指标未满足要求,须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
3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3.1能耗计算结果
3.1.1建筑累计负荷计算结果
根据(GB50189-2015)第3.4章的要求,并参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计算,本建筑的建筑累计负荷如下:(1)设计建筑:空调累计负荷QC=87033.00(kWh),采暖累计负荷QH=198967.00(kWh);(2)参照建筑:空调累计负荷QC=91196.00(kWh),采暖累计负荷QH=197300.00(kWh);(3)建筑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计算。根据(GB50189-2015)第3.4章的要求,应按照附录B.0.6所给的公式计算建筑物全年耗电量:E=EH+EC(04-01);EC=QC/(AX-SCOPT)(04-02);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EH=QH/(Ann2q3q2)(04-03);式中:E—建筑物供暖和供冷总耗电量,(kWh/m2);EC—建筑物供冷耗电量,(kWh/m2);EH—建筑物供热耗电量,(kWh/m2);q1—标准煤热值,8.14kWh/kgce;QH—全年累计耗热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A—建筑总面积,(m2);η1—热源为燃煤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60;q2—上年度国家统计局的发电煤耗,2008年数据为0.360kgce/kWh;QC—全年累计耗冷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SCOPT—供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取2.50;q3—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kWh/m3;η2—热源为燃气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75;Φ—天然气的折标系数,取1.21kgce/m3。依据以上建筑全年累计负荷计算结果与附录B.0.6条所给参数,计算得到该建筑物的全年2.1空调和采暖耗电量如下:(1)设计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34813.20(kWh),全年采暖耗电量=90341.13(kWh);(2)参照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36478.40(kWh),全年采暖耗电量=89584.22(kWh);(3)本建筑的单位面积空调和采暖耗电量结果如下:(4)全年耗电量:设计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52.77(kWh/m2);(5)参照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53.15(kWh/m2);结论:该设计建筑的全年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全年能耗,因此该项目已达到规范规定的节能要求。
3.2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3.2.1项目信息:采用软件
PBECA;软件版本20160718(1)建筑面积:2371.88m2;建筑外表面积:3263.51m2;(2)建筑体积:12159.50m3;建筑体形系数:0.27;(3)设计建筑窗墙比:立面1=0.42;立面2=0.42;立面3=0.42;立面4=0.11;(4)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M为:--;【M的限值20%】。
3.2.2权衡判断基本要求判定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基础要求K[W/(m2*K)];(2)屋面=0.70;(3)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1.00;(4)外窗(包括透光幕墙)=3.00/2.60;(5)太阳得热系数SHGC=0.44;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设计建筑均满足基本要求。全年供暖和空调总耗电量:设计建筑=52.77(kwh/m2);参照建筑=53.15(kwh/m2)。权衡判断结论: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合格。
参考文献
[1]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GB/T21086-2007建筑幕墙[S].
[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篇6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面建筑由一栋19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楼(6~19层主楼为甲级写字楼,1~5层裙楼为商业) 和一栋独立的22层公寓式办公楼组成。地下共3层,地下1层大部为商业用房,局部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货物装卸区,地下2层和3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7947m2,其中办公约30000m2,公寓式办公约20000m2,商业约50000m2,其他为车库、设备等附属用房。
二、商业部分业态划分、布置以及面积比例
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是整个项目的重心。商业综合体中的业态庞杂,找准市场定位并定出各种业态的比例和分布方式需要高度的前瞻性。本工程设计方案阶段商业业态定位见表1。
综合体商业业态布置的一般原则是: 面积需求小、租金水平高的业态布置在低楼层; 面积需求大、租金水平低的业态布置在高楼层;购物随机性高、选择时间短的业态布置在低楼层;购物目的性高、选择时间长的业态布置在中高楼层;消费频率高的简餐、食品类布置在地下室;正餐、休闲娱乐类布置在中高楼层相对独立区域;目标客流相近的业态可以布置在一起;超市、建材家居店等进出货量大或货物尺寸大的,需要接近卸货区。不同业态在按区域划分的同时也可一定程度混合,比如餐饮有调节人流的作用,特色的风味小食、甜品等可分散布置,步行街的端部、屋顶平台或下沉广场等开放空间周围也适合布置餐饮业态。
三、营业厅平面布局
商业平面总体布局常见分“大中庭”或“步行街”模式,又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大型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布局应注意如下设计要点:应尽可能让每一家店铺都有朝向中庭或主要步行街的门面,防止出现“死铺”。中庭宜长,但不宜过宽,中庭长可以多布置面向中庭的店面,而过宽反而导致看不清对面店铺,也浪费空间,一般短边开口十余米即可,再小些也可以。中庭宜避免直行走道太长,否则顾客可能产生懒得走到另外一端的念头。
考虑到人流通畅度以及距离橱窗的视角感受,一边为中庭的通道宽度宜取4 m左右,两侧都是店铺的通道宽度则宜取7~8m。中庭内要有连接两翼的天桥,既方便人行走,又可丰富内景。
中庭内的自动扶梯上下不一定都对齐,可有意进行一些错位,这样能产生比较丰富的动感效果,同时使得扶梯上的人流视线可扩散,看到更多的店面。面向中庭的观光电梯也能创造活力效果。扶梯、电梯宜错开布置。因底层店铺价值比较高,沿中庭的1层店铺可扩大至2层走道下方,但应注意解决好防火卷帘和水电设备安装问题。普通店铺开间一般取一跨(8~10m),进深一到两跨(8~17m) 。
四、交通流线
场地的总体流线布置非常重要。商业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招徕性,交通设计应照顾不同方向的顾客的便捷到来,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人车流不交叉、办公商业出入不冲突,且办公主入口要有车行道通达。由于商业建筑室外行人比较多,地下车位多又导致地库坡道出口多,要做到各股流线通达且又少干扰是很不容易的。地下车库室内交通也是颇有讲究,主车道应明显,停车位区域要易于辨识(可采用不同色彩醒目涂装) 。本工程因为追求商业平面变化,柱网非常不规整,导致地下车道比较曲折,很多人抱怨在地下室里晕头转向,应该在一个整齐的柱网基础上调整局部柱位满足上部建筑需要(甚至可以考虑柱转换),这样地下室才能通畅。另外,应重视地下车库到地上营业厅的垂直交通,电梯应位于地下室醒目位置,有条件的设自动扶梯下地下室。本工程有2组各2台商业客梯下到地下3层,同时有一台自动扶梯下到地下2层。
五、影院及超市
商业中心必须要有吸引人气的主力店(一般为超市或百货) ,影院也是带来顾客的重要业态,此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占据面积大、对土建具体要求多。电影院线公司对影厅的个数、大小、候场面积、小卖部、厕所等有基本的要求;超市连锁公司也同样,对营业厅面积、辅助用房、层高、电梯扶梯、荷载、入口门面以至广告位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其基本要求,则很难招租。
六、商业层高
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净高以3600~3700mm为宜,加上结构需要的高度和设备、装修所需高度,一般而言,层高不应小于5m。另外因为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宽度计算值很大,所以商业建筑经常采用剪刀楼梯的形式,由于商店建筑的楼梯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60 mm,而一跑楼梯的步数按规范不能大于18级,因此可计算出采用两跑剪刀楼梯的形式,最大层高不宜超过5760mm;另外因为梯段净高不宜低于2200mm,所以层高低于5000mm时楼梯会因半层高太矮而碰头。
七、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对大型商业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下沉广场在解决通风、采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更大的优点是在消防疏散上,由于地下商业的疏散宽度规范要求比地面高,而规范对于下沉广场通往室外地坪的楼梯要求是“应不小于进入该下沉广场计算总宽度30%且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利用好这条规范,把下沉广场设计成多个防火分区进入疏散,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楼梯。另外面向下沉广场的店铺有对外的独立门面,可获得价值的提升,广场本身还可作为活动场所。故采用下沉广场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八、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难点。解决疏散问题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宜为走廊在里圈靠中庭,楼梯在外圈靠外墙,这样楼梯不会占据沿中庭走廊的商铺面,在底层又便于直通室外。由于规范有疏散距离的限制,所以商业建筑不宜设计成长宽都很大的平面,否则会导致疏散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窄而长的布局就非常有利于消防疏散的组织。另外应合理利用好规范允许的手段,如采用剪刀楼梯以减少楼梯数量,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以平衡不均匀布置的楼梯,设置部分库房以减少疏散总宽度,采用室外天桥或下沉庭院等,尽量压缩辅助面积,增加利用率。
九、结束语
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涉及到对诸多影响因素的掌控,有关设计人员应该从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客观需求出发,研究出最为符合实际建筑设计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方案设计;设计理念;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舟山白泉缤纷天地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基地位于白泉路与兴泉路相交处,地块北侧为大竹山-白泉文化公园,南侧为一小型水库,东侧为规划中全新白泉镇政府机关行政中心,西侧为白泉交巡警中队。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商业办公用房,主体建筑包括2-3层的沿街商业和1层的大型生活超市及3-5层的办公。项目占地面积为33410.4平方米,实际适建用地面积为3089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9002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居民购物休闲好去处,成为定海甚至舟山地区星级购物和休闲商业综合体。
二、项目设计理念
1.开放式的商业街区:在精品商业、生活超市间引入开放式的商业内街,商业内街西起白泉路,东接兴泉路,北止城市文化公园。通过广场退让、建筑退台及城市绿化的有机结合在首尾入口形成面向城市干道和文化公园的入口景观,增强了商业空间的引导作用;此外,商业街区还起到了组织外部流线的作用,引导人流方便的到达各自的入口,又将不同的流线进行了巧妙的分离,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2.扩大的人行道:为更好的组织进入地块的外部人流,满足大量顾客在高峰期集散的需求,并引入“扩大的人行道”的概念,广场与城市人行道实行无缝连接,步行人流能方便的从各个位置进入购物中心,这样的设计既能达到商业建筑聚积人气的目的,又解决了外部集散空间不足的难题。
3.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营造优雅的居住氛围,为业主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以商品房的设计手法与品质高度来打造商业办公项目。
4.交通采用人车分流,主车行道沿商业街周边布置,园区中心公园实现完全人行,大大提高了公园的档次。
三、总体设计
1.遵照舟山市相关规划设计条件及业主建设要求,结合用地区块周边环境分析,本方案在总图布置中有如下的考虑:
(1)努力协调好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充分体现地块的商业价值,以及提升城市的形象,依托城市公园打造地区星级购物和休闲中心,满足居民生活购物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且遵循消防要求。生活超市的主出入口设置于地块西北侧朝向白泉路,精品商业及内街沿地块四周铺开,并有序打开出口,将人流引入内街。
(2)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及内外空间关系,力求精品商业和生活超市一体化设计,探索两者互利共生。
(3)整合地块内部的交通流线关系,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复合型城市空间。
2.交通组织
根据总体布局,方案形成了外部车行环道,内部步行街区的交通模式。机动车道沿着地块外部布置,主要出入方向布置在沿白泉路和兴泉路的北端,屋面停车场出入口尽量结合机动车出入口设置,以减少机动车在地块内的流量。屋面停车场保持合理连接和借用,体现经济性的设计手法。本工程共设停车位166辆,其中屋面停车场92辆,地面74辆。
3.竖向设计
在满足场地排水及市政管网进出要求情况下,尽量从商业行人流动方便考虑,园区整体做平,场地与周边环境高差通过下城广场,绿化堆坡等手法有机消化。
4.环境设计
在环境设计中,力求将环境布置与建筑性格相协调。考虑到购物的需要,以丰富多变的硬质铺装为主。绿化景观围绕建筑布置,减少外部交通对建筑的影响,营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开放性城市空间,也为城市沿街景观增色不少。
四、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整个项目分割为5栋独立而相互联系的建筑体。其中1#.3#.4#楼为3层商业铺面,1.2层以小商铺为主, 3层为独立大商业;2#楼1层为小商铺,2层为独立商业,3-5层为小开间办公;中心5#楼一层为大型生活超市,周边布置小商铺,2层主要为独立商业铺面及一些设备管理用房,超市屋顶为停车。
2.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外观造型是构成城市景观与形象的重要因素,本设计在充分满足建筑本身功能要求的同时,更着力于建筑外观形象的塑造,将诸多类型功能与体量及高度各异的建筑体量有机地组合起来,在平面与形体上取得与城市空间的呼应和渗透,商业综合体立面处理上强调品质感和趣味性,同时结合多处入口形成了多样的临时停车位置。在立面设计上,一方面强调建筑对景观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注重建筑本身应成为环境中的一处亮丽景点。建筑以丰富的组合和优雅的外形来营造丰富的整体形象,再以精雕细刻的细部设计体现建筑精美感,从而使建筑成为区内外景观的主角之一,将项目工程打造成赋予时代气息的建筑群体。
建筑形态高低错落,自由舒展,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组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立面构图简洁明快,设计精致典雅,造型新颖。诸多特点融合在一起,将使该项目成为一个具有高档水准的、鲜明特色的商业办公园区。
立面设计采用古典与现代建筑语言结合运用的手法,充分考虑园区整体建筑风格,并注重现代城市文化的对接和历史人文的传承。建筑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几何体块与线条相互穿插,形成丰富的韵律与整体感。平面功能方面,巧妙地设置空调机位,与建筑立面形成有机的整体。材料与颜色的充分结合体现出了当代建筑所具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檐口、挑板、线条等细节处理,从内涵方面,提升了建筑群体的品味,增强了建筑对自然的亲和力。
3.地下室设计
地下室总面积1372平米,设计为一个人防掩蔽单元和部分设备用房,平时兼做非机动车库,层高3.9M。
五、节能设计
1.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浙江省相关节能规范。
2.所有设备均采用节能产品。
3.地下非机动车库排风风机采用双速风机,可节省运行能耗。
4.普通机械通风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大于0.32 W/(m3/h)。
5.采用的空调设备能效比符合国家及当地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6.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必须符合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的要求
7.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不大于0.0241。
8.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不小于0.81 m2•K/W。
9.空调机、风机盘管均装温控阀。
10.过渡季节可改变新风比来调节进入的新风量,以充分利用大气的天然冷源。
六、卫生环保设计
1.风机均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
2.风机出风口设双层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或消声静压箱,静压箱内贴非燃性吸音材料,通风机房由建筑专业作消声处理,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
3.设备基础设减振装置,管道与设备采用柔性连接。
4.排风系统的排出口位置避免在人员逗留区,尽量出屋面高空稀释后排入大气。
5.卫生间排气采用出屋面高空排放。
七、人防设计
1.所有消防排烟风机入口处设280℃熔断的防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达到280℃时,该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
2.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等,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均为不燃烧材料。
3.人员掩蔽防护单元战时设有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并能相互转换。
4.通风系统按防护单元独立设置。
5.战时新风量:清洁通风人均新风量:大于5立方米/小时;滤毒通风人均新风量:大于2 立方米/小时;隔绝防护时间大于3小时。
6.战时通风系统尽量利用平时通风系统。
篇8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概念及特点
我国国务院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对“工伤保险”进行明确定义,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具备相同的特点,同属于社会保险类别。工伤保险采取社会统筹的方式,针对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给予相应补偿的一种保险。工伤保险在我国通过正式立法形成,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推动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工伤保险强调对劳动者利益的保障,是一种强制性、互、非营利性保险。
(二)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发生工伤之后,国家对其进行补偿的一种方式。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通常是一次性支付给发生工伤的农民工。通常向农民共支付因工伤产生的治疗费用,此外还需要支付农民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或因工死亡的一次性补助。
二、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农民工一般不具备太高的文化水平,自身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务工之前并不看重劳动合同的签订。大多数建筑行业农民工自身受到封建思想影响,认为人的生死是上天注定,如果在劳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由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很多建筑行业农民工并未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一旦出现工伤事故,无法寻求社会的担保,不能出示相关工伤保险证据,因此大多数采取私了方式,被迫接受了用人单位提出的低额赔偿。
(二)办理工伤保险态度消极
建筑公司对于为工人支付工伤保险费用持反对态度,一旦在工程建设中发生工伤事故,施工单位通常采取一次性给付医疗费的方式用于补偿,拒绝为工人支付出院后的相关治疗费用;而且对于小额的医疗费用,一般由包工头出,而对于大额的费用才找到公司出具;对于发生工伤事故,一般都不申请认定,逃避责任,即使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援助手段,但是在对核定建筑公司应给予农民工工伤赔偿待遇,通常不会按照规定履行赔偿义务。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工伤事故,对其家庭将造成难以挽回的伤痛,很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三)农民工参保率低
一些农民工能够意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自行申请办理该保险,而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并不能够对工伤保险持有正确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以获利为目的,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为施工留下各种安全隐患,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农民工自身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工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职业危害十分严重。
(四)工伤保险待遇落实不到位
由于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工伤人员相对比较多。工伤待遇与企业和劳动者紧密相连,认真落实好工伤待遇制度,利于企业和劳动者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工伤保险待遇制定落实还不到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五)工伤预防机制欠缺
《工伤保险条例》虽然确定了工伤保险的工伤预防功能,但是内部实践中却没有充分地开展这一工作,安全生产的工作不到位,同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事故频繁发生。“重赔偿,轻预防”的立法态度一度使工伤预防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虽然出台《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工伤预防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个只是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始,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对于职业病尘肺病,这样情况发生后,给予农民工带来失去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也很难再融入社会。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
施工企业有必要制定规范的就业相关制度,在正式上岗前和农民工签订正式劳动用工合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能够作为有效的法律依据。劳动用工关系即是民事关系,又是人身关系,通过劳动能够为农民工和用工企业创造利益,因此劳动用工关系中不仅涉及到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也规定了双方各自的义务。使企业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得到进一步规范,将有助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签订正规的劳动用工合同,对农民工和企业二者的权利义务进一步确定。每个项目都要求企业于农民工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以此来实现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面对工程分包的现象,在合同中规定分包单位应承担的责任,这种方式属于分包单位直接用工模式,农民工工伤维权应直接向分包单位提出诉求。
(二)提高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积极性
安全管理者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及安全教育,重点关注多发事故环节及班组人员。切实解决企业负责人及其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增强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积极性。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扩面,把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扩面的重要举措。
(三)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
向建筑行业农民工普及工伤保险法律知识,使农民工意识到如何应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明确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例如参与决策权、知情权等,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条款提升自身法律意识,掌握预防工伤的各项技能;在出现工伤事故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自我维权。农民工应对将要从事的工作以及企业有所了解,询问具体工作内容是否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再与建筑企业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农民工在工作中有必要重视工伤保险带来的保障作用。
(四)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制度
农民工具备弱势群体特点,因此一旦出现工伤事故有必要实施“先行赔付”的方式对其给予保护,如果企业没有为农民工参保,出现工伤事故之后,社保基金应首先支付一部分资金用于工伤保险待遇,社会部门再要求用人企业支付这部分费用。提高工伤保险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工掌握预防工伤的各种知识,让企业意识到为农民工落实工伤保险待遇的必要性。如果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保险,在采取积极治疗之后农民工身体依然留下各种残疾,应对此采取正规的劳动能力鉴定。按照鉴定结果、残疾等级领取一次性伤残待遇,同时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必须解决落实工伤保险待遇的相关政策。
(五)健全农民工工伤预防机制
工伤预防是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但在施工企业实际操作中却重视不足。因此可以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二、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第三、统一职业安全卫生监督职能,加强安全监管工作,从而增强安全监管队伍的力量,重视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第四、对于企业的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工伤违法事件。
篇9
【关键词】建筑伤亡事故;工伤保险;人身损害赔偿
由于工作性质高危,伤亡事故纠纷是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法律纠纷。该类纠纷涉及多方主体(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公司、班组长(俗称包工头)、工人),法律关系十分复杂。通常,建筑施工企业会将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公司;劳务公司通常会找包工头进行转包,由包工头募集工人进行建设施工。劳务公司、包工头与工人之间通常情况下不会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工人若发生安全事故,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
1 建筑施工企业伤亡事故法律关系及两种救济方式
1.1 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公司、包工头及工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如图1所示,建筑施工企业与劳务公司之间是“承揽关系”,劳务公司和包工头之间亦是承揽关系。包工头和工人之间乃是雇佣关系。伤亡事故发生后,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公司都有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否将劳务合法分包给劳务公司,是该企业是否承担事故责任的关键。
1.2 工人的两种救济方式
伤亡事故发生后,伤亡工人及其家属有两种救济方式: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寻求工伤保险赔偿的前提是,伤亡工人及其家属需要证明工人与用工主体之间(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下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仅仅包括“提供劳动”、“支付报酬”,还包括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①寻求人身损害赔偿时,需要证明工人与包工头、劳务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之间存在雇佣关系。这里的雇佣关系和劳务关系乃同一概念②,是指雇员向雇主提供劳务,而雇主向雇员支付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这两种救济方式的对比如下:
主张与用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 ―― 工伤保险赔偿
主张与用工主体存在“雇佣关系(劳务关系)”――人身损害赔偿
2 伤亡工人要求工伤保险赔偿
伤亡事故发生后,伤亡工人及其家属可以请求确认伤亡工人与建筑企业、劳务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申请工伤保险赔偿。若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劳务合法分包给劳务公司,受伤工人只能主张与劳务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不能主张与建筑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法律依据是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根据该通知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伤亡工人只能要求确认和用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③在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合法分包给劳务公司的情况下,用工主体乃是劳务公司。此时,只能主张伤亡工人和用工主体――劳务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该通知第四条属于例外规定,若建筑施工企业非法分包,应当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也即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非法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那么伤亡工人及其家属可以根据该条主张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除此之外,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也有可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4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这一条的规定,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劳务发包给个人承包经营者(通常情况下是包工头),当工人在从事劳动活动过程中遭到损害,建筑施工企业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劳务合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公司,而劳务公司将将工程劳务转包给个人承包经营者。此时,当工人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到损害,劳务公司应当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 当伤亡工人寻求人身损害赔偿救济时的法律关系分析
工伤保险并非伤亡工人的唯一救济途径。伤亡工人及其家属还可以依照民法中的雇佣关系的相关规定,向雇主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该条规定,若雇员在安全生产事故中受到人身损害,通常情况下应当由雇主承担责任。在建筑施工领域,若建筑施工企业已进行合法劳务分包,则雇主应为劳务公司,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负责招募员工从事相关工作的是劳务公司而非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在建筑施工企业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务公司没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才有可能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建筑施工企业违反相关规定,将工程劳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才会和劳务分公司就伤亡工人的人身损害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尽管雇员在上下班途中遇到的人身伤害,并非该解释第十一条所说的“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但从保护雇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若雇员所受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第14条第6款的“工伤”,④则应当参照该款规定,认定雇员所受到的伤害属于“从事雇佣活动中受到的人身损害”。此时,受伤工人可以主张雇主(劳务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交通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雇主(劳务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交通肇事者追偿。⑤
4 结语
由于建筑施工领域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伤亡事故出现后,责任主体认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务分包是否合法是其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关键。在劳务分包的情况下,伤亡工人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既不存在雇佣关系也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务分包合法,建筑施工企业也无需根据例外条款与劳务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于伤亡工人及其家属而言,其既可以主张和用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主张工伤保险赔偿;也可以要求雇主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在劳务分包的情况下,这里的用工主体和雇主乃是劳务公司,而非建筑施工企业。但对于劳务分包是否合法,伤亡工人及其家属并不知晓,所以在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时,会同时要求确认与劳务公司和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在请求人身损害赔偿时,会将包工头、劳务公司和建筑施工企业列为共同被告。此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全面分析法律关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Z].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Z].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Z].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Z].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Z].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6]工伤保险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8]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R].劳社部发〔2005〕12号.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Z].法释〔2010〕12号.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Z].法释〔2003〕20号.
注释:
①例如,《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②2007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合同纠纷”规定:“110、劳务(雇佣)合同纠纷”。法院已经将劳务合同和雇佣合同视为同一民事法律关系,当作同一案由来受理。案由是指法院依据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所确定受理案件的类别,同一民事法律关系归入同一类别,属于同一案由。
③《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1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篇10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 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参麦注射液(SM)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T3)、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O2、PCO2、Fi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以及呼吸指数(RI),并留取血清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P(Aa)DO2、RI、 ICAM 1在体外循环停机后明显升高(P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损伤 参麦注射液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体外循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损害。而在肺功能损害中炎症起主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分子1 ( 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 lue1,ICAM1)是机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炎症细胞黏附、聚集,促进补体激活等一系列生化反应,而引起组织损伤。已有文献报道参麦注射液对器官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1 临床资料
选择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0岁。单瓣置换21例,双瓣置换9例,心功能Ⅱ~Ⅲ级,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均>0.5,心胸比<0.7,血流动力血稳定,无感染征象,无慢性肺脏疾患,无肝肾功能异常,无感染征象,术前均未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2 试验方法
2.1 给 药 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常规麻醉后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于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10 ml/支,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51021845)0.6 ml/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
2.2 检测指标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T3)、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Fi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以及呼吸指数(RI),并留取血清测定ICAM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大气压-PH2O)×FiO2-PaCO2/RPaO2;呼吸指数[RI]=P(Aa)DO2/PaO2,(其中PH2O为蒸汽压,取恒值等于47mmHg,R为呼吸商,等于0.8,大气压统一采用760mmHg,FiO2为吸入氧浓度,PaCO2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为动脉血氧分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P
3 结 果
3.1 两组P(Aa)DO2和RI变化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T0时间点P(Aa)DO2和RI均无明显差异,体外循环停机后T1、T2、T3、 T4两项指标则明显升高(P
4 讨 论
4.1 ICAM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前认为,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在肺部的表现[1] 。体外循环中机体各种细胞大量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并上调细胞黏附分子(CAMS)的表达分泌,从而引起瀑布式的炎症反应过程,进而引起肺损伤。其中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起关键作用[2]。血中ICAM1增加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体内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的程度。ICAM1与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进程呈一定的相关性, 在急性期血清ICAM1明显升高,说明ICAM1参与了ALI的病理过程。ICAM1在ALI时可通过介导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血清ICAM1与氧合指数成负相关,因此,可作为ALI病情监测的标志物,对判断ALI患者病情轻重、估计预后及了解肺损伤免疫病理过程有重要意义[3,4]。抑制炎症过程中ICAM1的过度表达可减轻肺损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术后ICAM1浓度显著升高。而在体外循环术前静脉给予参麦注射液,体外循环术后肺内ICAM1的浓度显著降低,减轻了肺实质损伤。
4.2 SM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组成。据药理研究,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促进内皮释放血管舒张因子NO,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的作用,并对缺血缺氧时代谢活动、超微结构及微循环有保护作用;麦冬含有黄酮、维生素A、铜、铁、锌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直接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也可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参麦注射液有兴奋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增强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对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参麦注射液还可明显降低肺损伤后异常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从而缓解急性肺损伤。提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肺损伤后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保护肺脏作用[6,7]。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的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愈差。本研究显示,CPB后患者的肺功能,即P(Aa)DO2和RI两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且于CPB后两小时达到峰值,之后又逐渐回落。观察组CPB后各时段的P(Aa)DO2和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参麦注射液对CPB后急性肺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参麦注射液抑制体外循环后机体各种细胞大量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并下调ICAM1的表达分泌,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
本文结果提示,ICAM1可作为体外循环肺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对判定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ICAM1的分泌减轻机体在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时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参考文献
1 潘春武,林乌拉.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6:327328
2 常加松,魏凯峰,徐德国.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10):132133
3 Zhao X,Dib M,Andersson E, et al.Alterations of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septic and nonseptic challenges.Lung,2005,183(2):87100
4 叶 璟,韩国强,南向珍,等.不同病因致急性肺损伤患儿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中国急救医学,2007,2(27):178180
5 Kira S, Daa T, Kashima K, et al.Mild hypothermia reduces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neutrophils after acidinduced lung injury in the rat.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3):351359